【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2年12月26日 星期三

記得童年那首歌(Two Sons of Francisco)

導演:布瑞諾.施維拉(Breno Silveira)
主演:安熱洛.安東尼奧 (Ângelo Antônio)
   戴里歐.莫雷拉(Dablio Moreira)
巴西 / 2005年 / 122分鐘 / 普通級
禮讚:巴西25年來最賣座電影
   2006年代表巴西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一把吉他、一台手風琴,加上兩個男孩熱情美妙的歌聲,證明平凡人也能靠一己之力 ...

◎ 劇情簡介     

  一九六二年喜歡音樂的法蘭西斯與海倫結婚,他向岳父租地經營牧場,但卻喜歡聽收音機播放的鄉村歌曲。他開玩笑地說生兩個孩子將來讓他們組成二重唱,沒想到一生就生了七名小孩。

  一九七二年大兒子米洛斯馬在鄉會上台唱歌,獎賞是一支口琴,從此全家被不成調的口琴聲侵擾難安。但法蘭西斯卻反其道而行,他將要繳地租的錢全買了一支吉他和手風琴。並帶米洛斯馬到小鎮看一些行家演奏。米洛斯馬慢慢開了竅,同時也影響了老二伊默瓦,兩人在小鎮內演唱賺取了許多小費。這也引起一名音樂經紀商米蘭達的注意。米蘭達說服了法蘭西斯,帶著兩兄弟四處演唱,但答應一星期就回來卻拖了半年才回家,法蘭西斯生氣不願再讓小孩隨他去巡迴,後來米蘭達向他們道歉並提出完整的計畫,這才再度開始巡迴。這回引起全國各地的注目,但卻在半路發生車禍,老二伊默瓦當場死亡。

  米洛斯馬傷心地不再唱歌,並將手風琴交還給爸爸,希望能換一台電視給媽媽,此時母親又生了最小的兒子威爾森,但卻有另一名兒子患了小兒麻痺症。

  長大後的米洛斯馬與另一名歌手在歌廳獻唱,也在這時期認識了琪露,兩人立刻陷入熱戀,而從事擦皮鞋的威爾森也常偷偷跑入歌廳聽哥哥唱歌。米洛斯馬與搭檔的二重唱獲得排行冠軍,也獲得出唱片的機會,只是反應在市場並不佳,這使得米洛斯馬相當沮喪。而這時期米洛斯馬也與琪露結婚,兩人並生了二個女兒,這更令米洛斯馬感到沮喪。於是他做了重大的決定,到聖保羅來尋找機會,而他發現以前自己的歌竟然被別人唱紅。

  威爾森為了出外鬼混,向父母承諾要找大哥一起闖天下,米洛斯馬雖答應,卻發現他根本不會彈樂器,只好從頭教他,威爾森生得一副好歌喉,兄弟倆拼命錄音拿給唱片公司,唱片公司答應替他們錄製,但認為歌曲太弱而不敢發片。

  法蘭西斯知道後以自己的薪水請同事天天點米洛斯馬的歌,終於成為排行榜首,唱片也超過一百萬張,最後超過二仟萬張…。

◎ 劇情分析

  人不分貴富貧賤,都必須具備著一股「希望」才有可能活出一片天。這在國內外的例子不勝枚舉,「記」片的主題基本上也不偏離這個主題。

  法蘭西斯其實也可以像他的老丈人一樣,當個安分守己的佃農,雖然窮困了一點但卻也不必為三餐發愁。問題是這樣的人生會讓人滿意嗎?法蘭西斯比別人多了一份樂子,那就是喜歡聽輕快的鄉村歌曲,他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將老舊的收音機裝上克難的天線,於是音樂剎那間就瀰漫在周遭氛圍。如果可能法蘭西斯是想當一名歌手,但他有自知之明,自己沒指望,但卻把希望寄託在未來兒子的身上。當第一個兒子懷胎時,他就期望生兩個,以便組成二重唱,但沒想到日後卻一連生了七名兒女,自己也戲稱可以組合唱團了。

  十年間生了這麼多的兒女,其實也是一種負擔,因為養家餬口並非只是一句口號,更何況他的計畫若不執行,恐怕一輩子都會難過的。為了讓大兒子米洛斯馬與二兒子伊默瓦可以組成二重唱,法蘭西斯將地租的錢買了手風琴與吉他,這種舉措當然令老丈人生氣不解,最後種下離開農場到都會中打拼的結果。

  巴西的鄉村歌曲是相當有特色的,渾厚的音律與輕快的節奏,處處洋溢著生命動力。年輕的米洛斯馬在走頭無路時的獨唱就極具魅力。似乎在悠揚的旋律中透耀著無盡的希望與榮光,縱然生命苦澀,但起碼能在音樂的音符中尋找得屬於自己的希望,於是當手風琴響起,一切的希望也都在瞬間俱足了。

  海倫的角色也是個關鍵,她理解丈夫也支持丈夫,家中雖然窮困,但她若不支持他,法蘭西斯豈不更是一無所有。這份堅毅對後續兒子的種種行徑其實都是有某種程度的影響的。而她對子女的愛更是渾然天成,窮有窮的安頓方法,海倫對這個家的安頓是功不可沒的。重要的是她對丈夫的真情始終如一,不會因為家境陷入困境而有所埋怨,在離開父親租給他們的農場時,她的內心就有著無比的激動,但在這個時刻,海倫反而更能壓抑著自己的情感,因為她知道懦弱或屈就現實是於事無補的。在這節骨眼上,她反而更加支持丈夫,海倫的所有作為,其實都是值得效法的典範。

  本片是廣告導演布瑞諾.施維拉的第一部劇情片,但卻在巴西創造了一個奇蹟,也就是二十五年來全巴西最賣座的電影,也在2006年代表巴西角逐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巴西的影壇自從「中央車站」獲得國際注目後,便逐漸受到世人的關注,而本片的成就其實有目共睹,也將一些立志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

  這是一齣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紅遍巴西的傑傑狄卡馬哥和路西安諾兄弟二重唱主動向電影公司毛遂自薦,最終在訪問完成後便寫成劇本,這是這齣電影的源起,也是一段有趣的緣由。若在台灣,應該也有許多更精彩的故事,只是不見得當事人願意將自己的過去和盤托出,台灣的影視文化總是那麼在意並美化自己的過去,希望在影迷心目中留下永恆的完美形象,似乎阻礙了從這方面發展的契機與困難。

  其實英雄不怕出身低,法蘭西斯這一家的濃郁親情帶給觀眾一股強烈的動力,他們讓人們知道,只要真誠地付出,心中的希望一定會實現的。這當然也包括了米洛斯馬的愛情,因為當他第一次見到琪露時便驚為天人,而琪露也在當下愛上了米洛斯馬。這種沒緣由的愛情很令人激盪,那段在舞步慵懶的情境中情不自禁的擁吻實在令人激賞,雖然是強烈的巴西拉丁風格,但事實上也與人性相當吻合的。

  米洛斯馬的成功也不是都一帆風順的,早期與伊默瓦四處隨經紀人米蘭達巡迴演出,眼看即將要為家庭帶來新氣象之際,卻發生了致命的車禍。這場讓伊默瓦當場死亡自己死裡逃生的災禍,讓米洛斯馬從此遠離音樂,而法蘭西斯似乎也從此不再提音樂的事,若非自己的執著,二兒子說不定不會離開人世,這多少含有許多自責的成份,尤其他必須去面對傷心的妻子之際,所有的堅持與立場便在瞬間瓦解了。

  海倫最後一個兒子威爾森雖然從事擦鞋童工作,但卻是所有人物中最樂觀的。而更重要的是他主動表達了對音樂歌唱的熱愛,但因為年紀太小,始終無人思及將他與米洛斯馬聯想在一起。

  雖然長大後威爾森的音樂都是由米洛斯馬教導的,但威爾森的樂觀與熱情卻是無人能及的。某種角度來看,兄弟二人最後的音樂成就威爾森的樂觀魅力應該是佔重要的元素。編導將結局放置在父親以薪水換代幣,要求同事好友以人海攻勢點播歌曲,這是否是戲劇中較易產生戲劇效果的手法?但確實也是一種不錯的鋪排。

  「就是愛」這首歌貫穿了全劇,也順勢完成了戲劇中的主題。這樣的歌唱場面自然為本片加分不少,當然也在影片結束前掀起了一股高潮。本片是難得一部音樂佳片;也是一篇值得青少年觀賞的作品。

2012年12月24日 星期一

蝙蝠.血色情慾(박쥐)(Thirst)

導演:朴贊郁
演員:宋康昊、金玉彬
韓國 / 2008年 129分鐘 / 限制級
禮讚:榮獲2009年坎城影展評審團獎
   Sitges歐洲最大奇幻影展 最佳女主角
   2009年韓國春史大賞電影節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雙冠軍
神父變身吸血鬼!發誓終身禁欲的他更愛上好友的老婆!該如何是好?...

◎ 劇情簡介     

  玄尚賢是個年輕的神父,他為了拯救世人免受病毒侵害之苦,毅然決然到非洲的病毒研究所,親自接受F.I.V.人體疫苗的實驗,不幸感染了一種致命的病毒,全身起水泡,只好用繃帶纏繞。但在幾次為信徒祈禱應驗後,「纏紗布的神父」瞬間贏得眾信徒的景仰。

  事實上玄尚賢雖然是所有參予實驗五百人中唯一倖存者,但其實他已經感染EV病毒,也就是變成一名吸血鬼,為了平復身體的泡疹,他必須偷喝病床上病人點滴中的血,而唯一知道祕密的瞎眼老神父,竟有時會割腕以自己鮮血餵玄尚賢。

  尚賢昔日好友李康友娶了童養媳泰珠,而其婆婆喜歡打麻將,不時約水利科長金英斗及其女友伊芙琳一起參予,而泰珠則被當成女傭一般使喚,尚賢與泰珠彼此看對了眼,在客廳後面即將發生關係時,婆婆的叫喚聲打散了兩人的慾望。

  泰珠決定以到醫院當志工為由去找尚賢,這回兩人得以魚水之歡,但尚賢卻告訴泰珠他是吸血鬼的真相,泰珠一開始相當驚嚇,但在慾望的趨使下,她依然選擇了尚賢。

  泰珠甚至也想成為吸血鬼,以便與尚賢出雙入對。兩人約康友去釣魚,而尚賢發現泰珠大腿內側有傷痕,以為康友欺凌泰珠,遂動了淹死康友的念頭,終於將康友用重物壓在湖底,但因泰珠不小心用魚鈎鈎傷耳朵,尚賢從水中起來之際竟又吸著泰珠的血,種種的惡行讓尚賢向老神父懺悔,但瞎眼神父卻希望也能喝一點尚賢的血以便讓瞎眼痊癒,尚賢立刻殺他並吸乾他的血。

  尚賢發現泰珠也與金英斗有染,不慎殺了她,但很快用血救活她。成為吸血鬼的泰珠變得凶狠無比,四處殺人吸血,尚賢不忍伊芙琳被殺,假裝正在吸她的血但實質救她一命。但愈來愈無法控制的慾望必須作一次了結,尚賢用車載泰珠去一處懸崖,並丟掉汽車鑰匙,在無法逃回的窘境下,天亮時必須面對曙光,此時面對死亡,泰珠傷感地擁抱著尚賢,雖然陽光讓這一對情侶蒸發死亡,但兩人卻也在這時刻發現對彼此的愛。

◎ 劇情分析

  也許很多人並不太喜歡韓國片,但有時卻也不得不佩服他們在電影製作上大膽的創意,這一點台灣是必須加把勁的。

  吸血鬼的議題並不新鮮,但朴贊郁卻能以本片在坎城影展中拿下「評審團大獎」,絕對有其過人之處。男主角玄尚賢是一名神父,以宗教的人物作為入魔的敘述並非對宗教有任何不敬,而是在神父這個位階被清空之後所呈現的另類人性與獸性的併現。這也許是一種刻意的變奏曲,但不管外在如何改變,所有不會偏離的卻永遠是人性的自我檢視。

  老神父雙眼目盲,他先是用自己的鮮血餵尚賢,這也許也是另類奉獻。但老神父最終的要求竟是希望能喝一點尚賢的血,因為他期望由此變成吸血鬼,或許就能讓他的雙眼重見光明。然而尚賢卻直接吸乾老神父的血,一種解釋是尚賢已完全脫離人與神的位階,正式宣告他是吸血鬼的真實性。第二種解釋是他不希望老神父也像他一樣掉入這種困頓,乾脆完結他的悲苦慾望的生命。

  泰珠嫁給康友,但兩人幾乎沒有床笫和諧,於是泰珠以自我鞭打以及赤腳在半夜冰冷的路上狂奔,大家以為她是夢遊,但其實卻是壓抑性慾的一種方式。而尚賢以神父的位階自然也是與性慾絕緣的,但當他成了吸血鬼之後,對泰珠突然有股難以壓抑的慾望。

  慾望讓兩人完全喪失了理智,乾柴烈火一發不可收拾,而隨著慾望而來的卻是全面的佔有,甚至在受到阻礙時便有了怒意甚至動了殺意。這一切不正是佛經所云: 「貪、瞋、痴」三毒嗎?就算變成吸血鬼或是在神職位階,終究還是離不開人性與慾望。

  吸血鬼依然被界定在長生不老,但卻無法活在陽光之下,這個定調似乎已成了一種共知,而本片除了延續這樣的主體結構外,將調性放置在神格的解構與人格的崩潰,緊接而來的卻是徹底的血腥報復,然後最後再還原至人類的愛情之上。

  如果人能永生,而愛情是否也會是如此相隨永世?尚賢曾心疼泰珠赤腳奔馳在馬路上,他毫不猶豫脫下自己的鞋子讓泰珠穿上,而在即將面臨死亡的前一刻,泰珠穿上了這雙令她動情的鞋子,這樣前後呼應的情境語言正是一篇好作品必備的條件。而這也是超越所有吸血鬼故事中的佼佼者。

  但是因為作者放置的情節多變,這也使得整體的呈現變得多樣而失焦,最終神父因救世入世而導致自我沉淪的辯證便因此而失焦了。雖然如此,本劇的大膽表現卻也是全新的創意,這也是為何這部影片能讓朴贊郁再度揚威坎城影展最大的原因。

  朴贊郁原有「復仇三部曲」的拍片計畫,而這一部卻是最為恣意與放縱的作品,一種開創性的全面解構與表現,自然會讓人因暫時的失焦而忐忑不安。但在觀賞之後的重新思索中便又能重新再度掌握。在陰暗與華麗的對比輝映中有著獨特而迷人的風格,這是為何本片受到許多年輕族群肯定的原因。

  血腥的復仇也是人類潛藏的某種慾望,鮮紅的血液恣意地在畫面揮灑,難不成這是一種千古的輪迴,必須以救贖的願力介入其中?但若是如此,又為何必須以相互毀滅作為手段?難道這一切的動力都來自情慾的不滿足?

  泰珠在慾望獲得出口後,瞬間將慾望無盡四射,她的慾望對象不只是在尚賢身上,而更加高漲的慾望卻又逐漸轉變為殺人取血的激動,這樣的呈現似乎稍有影響整體調性之嫌,但因故事的連結在瑣碎中也夾雜了特有的敘述手法,因此對一般觀眾而言應不致構成困擾。

  情慾與復仇都與道德背道而馳,但真正的道德依據的又是什麼真理?所謂的道德不外乎是當代的生活文化,也正是眾人共同體認的生命態度。

  每一個時代的道德標準似乎都有著些許的不同,當然大原則是不太會改變,譬如殺人與亂倫就是共同的約制,這是無法改變的真義。但有關情慾的詮釋卻不見得每個時代都一樣的。

  另外依據的位置與見解也是相當主觀的。如果你是站在康友與其母親的立足點,相信對尚賢與泰珠的行徑是相當不齒的;但若是站在尚賢與泰珠的立場當然也會有完全相反的論點。人類的善惡對立之分就是由這個角落而開始拓染的。

  人類的慾望特質是不斷地往外追索,也就是無窮盡地向外追求,當有了一次的得到,就會有一而再,再而三的悸動,這無關乎善與惡的對立,只能歸咎於是人性的本然所致。慾望或許像個無底洞,生命有多長,慾望就會有如是多的躁動。這會是人的某種動力否?或者是一種試煉與測試?

  也許本片不能稱為盡善盡美的成功,但那種旁敲側擊的創意猶如一首音樂的變奏再創作,卻提供了更多寬廣的意識型態與思維空間。或許「無神論」會有許多人反對,但其實很多事都可能是一體兩面的說法,本片正是擅長以此法作表現。

2012年12月19日 星期三

三個傻瓜(3 Idiots)

導演:拉吉庫瑪.希拉尼(Rajkumar Hirani)
主演:阿米爾.罕 (Aamir Khan)
   卡伊娜.卡波(Kareena Kapoor)
印度 / 2010年 / 110分鐘  / 普通級
禮讚:榮獲獲孟買电影博覽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
   最佳配角(波曼·伊拉尼)最佳劇本等六项大獎
   獲國際印度电影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剧情、
   最佳攝影等十六項大獎
描寫就讀印度知名的帝國理工學院電機系的三個好朋友藍丘(Rancho)、法罕(Farhaan)、拉加(Raju),許多看似翻天覆地、實則探索心靈的壯舉──這三個個性、 ...

◎ 劇情簡介     

  藍丘、法罕與拉加是印度一家知名理工學院電機系的學生,如果能從這所學校畢業,日後必定是最有前途的工程師。

  藍丘的家境極佳,但卻是一個反體制的學生,綽號「病毒」的院長雖然對他相當頭痛,但似乎也不太敢得罪他。而法罕家境屬中上程度,只有拉加不僅家境貧寒,其父更是臥病在床。

  院長建議拉加不要與其他二人為伍,因為這樣會影響他的學業,拉加衡量自己的處境只要搬去與查托同住一寢室,而查托唸書是以死背的方式,但也受到藍丘的嘲弄。有一次要上台演講,藍丘偷偷在電腦上修改了演講稿幾個字,這使得查托在台上出糗甚至受到師長責罵。查托非常憤怒,發誓就算十年後的今天亦要與他分出個高下,但藍丘不以為意依然玩世不恭。

  學校另一名學生喬伊,因受不了這種繁重的功課壓力,終於自殺身亡,這在學校引起很大的震撼,但很快地學校又恢復原有的競爭形式。

  有一天藍丘三人發現一場訂婚喜宴,三人混入大吃大喝,沒想到新娘的父親竟然是院長,三人受窘逃離,但藍丘卻也向新娘的妹妹證明其未婚夫的價值觀只在乎她是否戴名錶;他穿的昂貴皮鞋有多少錢,這使得新娘的妹妹不免對藍丘另眼看待。在同一時間,拉加的父親病危,因叫不到計程車,於是藍丘計從心生,向新娘妹妹借了機車,然後將拉加的父親綁在他的背後,然後駕機車直奔醫院的急診室內。原本對藍丘有意見的人在聽了醫生的敘述之後不禁又更加欽佩藍丘的急中生智,因為當時若再晚到,那病人可能無救了。

  畢業後法罕與拉加去找失聯的藍丘,但這個大家族的父親已經死亡,可是藍丘卻是另外一個人。真正的藍丘原本要趕三人離開,但直到最後才承認在學校唸書的藍丘原名丘德,是園丁的兒子,但因從小喜歡唸書,遂被老主人委以重任,雙方約定丘德替藍丘拿到學位之後,應該立刻消失。於是拉加與法罕在拿了丘德的地址後,決定循地址去找他們的好友—。

◎ 劇情分析

  為了因應印度的廣大的電影人口,印度的電影發展出屬於印度的特殊電影文化呈現,即所謂「寶萊塢」電影。其特質是男女在戀愛過程中歷經千辛萬苦,最終是有情人終成眷屬;其二是必然在影片過程中穿插歌舞,已達娛樂的效果。「三個傻瓜」也是不離寶萊塢的傳統,拼湊這幾個重要的元素而完成的影片。

  影片的背景放置在印度一座知名的理工學院,所有的印度學生無所不用其極想擠進這所學校,只為了出人頭地,這似乎與中國古代士大夫階級觀念是一樣的,事實上在台灣現今的型態似乎也相去不遠。

  所謂的教育真義是什麼?這確實是一個值得商榷的議題。有人可以完全死背而取得高分,但這樣的教育似乎已經喪失了真正的意義。但學校評分的依仗卻是分數的取得,這是相當矛盾的所在。這個問題一直被很多人提出來討論,因為真正的人生教育其實不是將學校的教材完全死背就能獲得智慧,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的相互對待是一門最艱深的課程,但這種人生的意旨卻是無法用分數來評分的。只可惜這個層面不但一般的家長刻意忽略,就算教育體制的相關人員也不見得會在意的。

  三個角色有著各自的性格與面向,藍丘是「無為而讀」的學生,但成績永遠名列前茅;法罕喜歡攝影,但在父母的期待下,他不得不改唸電機,因為唯有當上工程師才能光耀門楣,否則在印度恐怕很難出人頭地。而拉加的家境較為貧困,但似乎也只有在電機系畢業後才能擠身在上流社會了。

  藍丘其實只是代替他主人的兒子來取得學位,因為一名富有的弟子也需要一張文憑才能與身份相得益彰。而真正受完教育的卻必須隱姓埋名,從此遠離學校時那個身份,這是何等諷刺的情境,而這一切卻不是完全虛構,在台灣也曾發生過類似的情形,而且並非個案。

  三個傻瓜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傻瓜,而是他們刻意地將情境誇大膨脹,為的是突顯喜劇的情節,增加戲劇的效果。其實在印度寶萊塢的體制下,每個演員都必須能歌善舞,否則便很難在這個圈子取得一席之地。就連那名胖胖的院長偶爾舞動身形,都能讓人感受到高超的舞技,於是透過舞蹈與歌唱的連結,普遍貧困的印度觀眾就有了物超所值的感覺,這是印度影片一直在印度國內受到極度歡迎的原因。

  當然一切的結局偏向喜劇的結局,這也是這個印度市場的必然。人物不免有悲歡離合,但若最終有了一種甜蜜的結束,就能帶給觀眾無盡的幸福期許。台灣七O年代就延續義大利的新寫實主義,但因不敢過度暴露現實生活中的貧困寫實,遂改名為「健康寫實主義」,在當時確實以「蚵女」、「養鴨人家」、「婉君表妹」等等影片造成另一股的風潮。

  許多現實人生中確實是以「錢」的數目作為評斷的依據,女人身上的首飾與名牌不也是一種較量的工具?這並非只有在影片中才會有的情形,君不見每日報紙上面的時尚新聞,介紹的都是名牌的價值觀,這種表相的呈現恐怕早已凌駕在人類古時一向崇尚的人文精神。這部影片雖然提出了批評,但顯然還是無法產生更多的連動效果與影響。畢竟社會自認愈文明,人文精神就愈離愈遠。

  縱然陳義甚高,但現今許多人還是情願臣服在現實的浪潮中,畢竟現實的生活對待,一切均是以利益取向,就算有滿腹理想,但卻無法在社會既定的層次中與人評比,似乎也只能被歸納為輸家。誠如影片中所提:「專心追逐卓越,成功自然就會跟著你!」

  然而卓越又是什麼?這似乎就沒有人繼續討論了。就算比別人有更高的成就,但這應該從是否對人類有所貢獻與影響來重新思索與界定。並非只將卓越定位在比別人賺更多的錢,或位居更高的官階。所謂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道理是現代許多年輕人無法理解的。生命要達到不會困惑,四十歲確實言之過早,有人終其一生也無法為自己解開困惑,只因在傳統的生活歷練中過度被物化,從而在認知上有了偏差,於是生命的領納便離道愈來愈遠,更別談所謂的不惑了。

  每個人的生命成長過程大體上是相同的,任何的學習其實都是一種試煉,問題是透過測試之後的領納是什麼?這會是因人而異的。是否曾經思索過人為何來走這一遭?其真正的目的為何?若由自我檢視中是否能體現這過程的一切真義,如果這能引動更多人的共鳴與啟發,那生命的意義才能真正彰顯。

  「三個傻瓜」談不上所謂的勵志片,在搞笑中雖然提供趣味的情節,但某種角度而言,是略顯輕率,也許只是將之視為娛樂片的定位,不失為一項公平的評議,但其中「歌舞」的連結,倒是值得台灣導演大力學習的。目前台灣導演在這方面的運作與呈現是相當薄弱的,換句話說要拍成這樣水準的影片也是相當困難的。

  印度片始終有他自己的風格,而台灣在這方面尚未尋得真正的定位,也許這是這部影片帶給台灣影壇最大的貢獻吧。

2012年12月17日 星期一

阿拉伯的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

由 施伊粧 老師 撰稿

 英雄創時勢 ---- 《 阿拉伯的勞倫斯》

導演:大衛‧連(David Lien)
編劇:羅伯‧波特(Rob Porter)
演員:彼得
奧圖(Peter O'Toole)
   奧瑪
雪瑞夫(Omar Sharif)
   亞歷
堅尼斯(Alex Guinness)
   安東尼
昆(Anthony Quin)   
出品:英國 / 1962年 / 222分鐘 / 普通級
禮讚:獲獎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七項
   金球獎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等五項
揭露英軍失蹤的軍人勞倫斯在阿拉伯的生活…

★ 劇情簡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軍情報單位派駐開羅,面對土耳其入侵阿拉伯地區詭譎多變的情勢,指揮將軍在參謀崔頓的推薦下,同意派勞倫斯中尉到阿拉伯接近費瑟王子,藉以掌握近東情勢。

  畢業於牛津大學的勞倫斯曾對中東風土民情深入研究,對費瑟提出許多獨到的軍事見解,讓王子對他頗為倚重。

  英軍上校建議節節敗陣的費瑟撤退到安全的楊堡,方便英軍提供補給,但勞倫斯則建議主動出擊,襲取被土耳其軍隊占領的艾克巴,且由最艱辛的路線-----穿越沙漠直取艾克巴。和勞倫斯不打不相識的阿里是效忠費瑟王子的部落族長,阿里願意帶領五十個精銳部屬和勞倫斯一同前往,也得到費瑟王子的支持。

  兩個吉普賽少年偷偷跟隨要侍候勞倫斯,勞倫斯便收留他們。

  歷經艱辛,大隊人馬終於通過險惡的沙漠,兵疲馬困,好不容易尋得一口水井歇息,不料水井主人艾達父子趕至,雙方劍拔弩張,還好勞倫斯機敏的言詞化解危機,並成為族長艾達的座上賓,受到艾達的部落熱情豐盛的款待。

  勞倫斯憑三吋不爛之舌說服艾達一起攻打艾克巴,艾達便帶著驃悍的大隊兵力加入,隔天殺得土耳其軍措手不及,因而輕易攻下艾克巴。

  阿里派人送信回楊堡給費瑟王子,報告勝戰消息;勞倫斯則回開羅,行前答應將帶回槍砲等軍備給阿拉伯軍隊,還會送金幣給艾達。

  勞倫斯帶著他的兩個吉普賽少年回開羅,取道西奈,隨從少年道得卻不慎被沙漠流沙吞噬,讓勞倫斯難過不已。

  回到英軍指揮所,將軍已換人,接任的艾將軍得知勞倫斯帶著阿拉伯軍隊打敗土耳其駐軍,還拿下艾克巴,對他另眼相看,馬上晉升為上校,勞倫斯也順利爭取到武器和錢,其他軍官更是爭相簇擁。

  不久勞倫斯又回到阿拉伯,帶回除了大砲以外的新式武器和大筆金錢,和阿里及艾達繼續對抗土耳其軍,屢戰皆捷,勞倫斯的聲望在阿拉伯世界如日中天,連美國的記者班特利也隨行採訪。

  勞倫斯帶領的阿拉伯軍隊,更早在英國軍隊之前攻佔首都大馬士革,費瑟成立臨時政府。

  隨著阿拉伯勢力的擴張,英國卻展現控制和接管的野心,費瑟王子和艾將軍幾經會談都沒有共識,強國間甚至簽訂秘密合約,準備瓜分中東,勞倫斯也無法整合阿拉伯各部族間的爭權奪利,最終連昔日戰友阿里、艾達也紛紛離去,勞倫斯便退役返鄉。
    
★ 賞析

  發行屆滿五十年的《阿拉伯的勞倫斯》在現在看來仍舊如此吸引人;瑰麗壯闊的場景和運鏡,澎湃與抒情交融的配樂,建構出帶著異國風情與奇幻色彩卻有史實根據的故事,然而若只有這些元素是不足以成就《阿拉伯的勞倫斯》被定位在「偉大的電影」之列,真正動人心弦的是片中人物性格的刻畫,層次鮮明而多樣。

  年輕的勞倫斯善於思考分析,飽讀詩書因此習慣引經據典,加上畢業於名校的背景,加入英國軍隊的他和同僚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他的態度輕鬆長官看來是行徑惡劣,甚至看他有如小丑,不過勞倫斯心中有自己對事物的獨到看法,他顯然不在意旁人的眼光,就像他常表演以手指捏熄點燃的火柴仍神色自若,他說:「技巧在於不在意疼痛」。

  將軍派勞倫斯到阿拉伯,可沒期待他會有什麼驚天動地的作為,反而是覺得他在開羅沒用處,但他通曉阿拉伯語或許可帶回有用情報。

  勞倫斯心裡自有他的浪漫情懷,對前去沙漠不以為苦,對人不以階級區分。但他也有態度堅定的一面;在好不容易穿越奈胡沙漠將抵達水井時,才發現一個阿拉伯戰士加辛,不知何時因體力不支摔落駱駝,被拋在不知多遠處,身為領袖的阿里認為在沒有水源的沙漠中行走必死無疑,前去搭救只會犧牲其他人命,所以必須放棄,這是沙漠的生存哲學,阿里認為「這是註定的」,勞倫斯不認同,執意獨自一人往回走尋找加辛。

  勞倫斯對加辛沒有特別情誼,但他不願放棄夥伴,更是不向環境屈服。最終救回加辛也贏得所有人的敬重,阿里至此對他心服口服,彼此交心。

  勞倫斯和阿里初次見面是將去見費瑟王子途中,阿里隨手殺了他的嚮導,只因他是其他部落且喝了阿里的井水,勞倫斯不滿阿里幾近野蠻的輕賤生命,但阿里實則是個義氣之人,只要認定是對的便不會改變,像對費瑟的忠誠即是。他氣宇不凡、衣飾華麗的騎在駱駝離去的背影,一直深印在勞倫斯心中。

  勞倫斯的軍事長才也展現在他善於掌握人心,他對阿里動之以情,但對莽夫艾達就要誘之以利。善用人心才能連戰皆捷。

  身處亂世要成大功需有過人膽識;阿拉伯由眾多部落組成,沙漠中生存不易,各部落間常劍拔弩張。勞倫斯好不容易整合阿里和艾達的軍隊一起攻打艾克巴,眼看勝利在望,前一晚卻因為小衝突阿里的士兵殺了艾達的士兵,內鬨就要演變成部落世仇了。從未殺過人的勞倫斯說他不屬於部落,由他來執行法律沒人受到冒犯,只是沒想到,兇手竟是他冒生命危險從沙漠救出來的加辛,他雖錯愕但為了隔天進攻的士氣仍殺了加辛。

  勞倫斯勇於在危機中孤注一擲,也一步步邁向英雄之路。

  金髮碧眼的勞倫斯在阿拉伯世界得到認同與聲望,但他擺盪在兩個全然不同的國族,英國是他的血緣,阿拉伯是他恣意揮灑的舞台,但到頭來,兩邊都棄他而去,就像他私生子的身分一樣。    

  阿里曾把勞倫斯的英國軍服燒了,在他知道勞倫斯是私生子後,說他不必世襲,可自由選擇名字,隔天給勞倫斯阿拉伯貴族的袍子,他歡喜的騎上駱駝奔跑,以地上的影子當鏡子,不禁手舞足蹈。

  大衛連在《阿拉伯的勞倫斯》中玩了許多影子遊戲,如初試長袍的我舞影凌亂,踩踏在炸翻的火車頂接受眾人歡呼的志得意滿,或是看著沙漠中困乏身影心中的自我懷疑;影子是鏡像的延伸,卻沒有鏡像的直接、徹底,多了些隱喻與美感。

  勞倫斯以自己的才華創造屬於自己的歷史舞台,他可以當任何人、當英雄,只是時勢移轉,也只好黯然退場。

  真實生活中的勞倫斯曾翻譯《奧德賽》,描寫傳說中的英雄奧德修斯激怒海神,故被詛咒找不到回家的航線而在大海裡漂流。對照勞倫斯的人生,也有幾分奧德賽的傳奇色彩呢。

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

時間遺忘的天使(Anita)

導演:馬可斯.卡尼費利(Marcos Carnevale)
演員:亞莉旺卓.曼佐(Alejandra Manzo)
阿根廷 / 2009年 / 104分鐘 / 普通級
無從記憶悲傷的人,是我們生命中的天使...

◎ 劇情簡介     

  一九九四年七月,原本要帶患有唐氏症的妹妹安妮塔去動物園的艾里爾突然改變主意要看世界杯足球賽。安妮塔很傷心,但母親朵麗塔安慰女兒,並帶她到丈夫生前所開的店,一起擺飾商品,這才使安妮塔不再傷心。

  第二天母親把安妮塔安頓在店內,並告訴她在時針指著最下面時她就會回來,因為母親要到猶大人互助基金會去辦補助。

  安妮塔知道母親交待不可爬樓梯,但她為了擺放物品還是爬上去了,沒想到此時傳來一聲巨響,安妮塔被震得從樓梯上摔下來,然後她順著破碎的門走出,因頭上有傷於是她被送往醫院治療,但在無人理會她的情況下,安妮塔走出了醫院,開始了她的流浪。

  艾里爾與妻子娜堤回家找不到母親及妹妹,但不免也因找不到安妮塔而激動起來。警方要他冷靜,若有找到訊息一定會先通知他。

  安妮塔在街上的電視見到了動物園的大象,而當她要打公共電話時,一名叫菲力斯的男人搶先佔用公共電話,但因與妻子爭吵,憤怒地打碎了話筒。對於不能讓安妮塔打電話,菲力斯覺得內疚,於是帶她去酒吧找古丘,一則買酒,二則借電話,只是古丘的電話還是不通。菲力斯只好將她帶回家。

  前妻來找菲力斯拿錢,兩人又爭吵起來,安妮塔佔在菲力斯這邊偷偷罵了前妻幾句,這使得菲力斯高興不已。但安妮塔也要菲力斯替她脫衣以便洗澡,這讓菲力斯尷尬不已。第二天菲力斯又將安妮塔帶去找古丘,在無計可施下,菲力斯帶她去搭公車,然後自己中途下車。

  安妮塔到一家中國人開的商店拿東西吃,但被趕出,後來她也學會在路邊跳舞並獲得一些銅板,再回商店買了可吃的食物。雖然這家商店收留了她,但因遭搶匪搶劫,安妮塔又急急逃離,她發高燒躺在路邊雜物堆,被西斯托帶回交給當護士的姐姐諾麗照顧。

  諾麗在失意時竟反受安妮塔的安慰,而正當諾麗決定與安妮塔生活在一起,卻發現安妮塔是大樓恐怖炸彈之後唯一的生還者…。

◎ 劇情分析

  以唐氏症為題材的影片,其拍攝的難度是相當高的,但若劇中角色也是真實的唐氏症患者,那更是難上加難了。「時間遺忘的天使」飾演安妮塔的女孩正是唐氏症患者,生動而自然的演技實在令人嘆服,當然也因此而讓許多類似的公益團體有了更多的關注,本片也就自然成為這些成長團體討論的議題了。

  這是根據發生在一九九四年七月十八日猶太社區遭受伊朗政府幕後策劃的炸彈恐怖攻擊,當時造成八十五人喪生,是阿根廷史上傷亡最重大的恐怖攻擊事件。

  安妮塔是個極為簡單的女孩,意思是指她的思想都是相當單純,她對待任何人都一視同仁,就算隨男人菲力斯回家,她依然要他幫忙脫衣服洗澡。這在佛經稱之為直腸心,亦即沒有絲毫的分別心。正因為人有善惡好惡之心,於是在起心動念中便有了分別,有了分別便有了決定,有了決定必然因決定而有了習氣種子與業識種子,而這一切也就變成輪迴不斷的主因。

  先不論宗教的緣由,安妮塔的世界其實都是平等而無分別的,這也就是說,她永遠不會懷恨別人,甚至會用她自己的方式來安慰別人。諾麗雖然以護士的專業治好了安妮塔的發燒,但卻在跌倒承受委屈時反而受到安妮塔的照料,安妮塔甚至唱自己以前聽媽媽唱給她聽的歌,像撫慰嬰兒一般地輕柔盈聲,難怪諾麗會感動得不想讓安妮塔離開。

  因為恐怖炸彈攻擊造成了母親的死亡,安妮塔似懂非懂地咀嚼死亡的意義,然而死亡是何其沉重,而安妮塔似乎也不沉溺於其中自艾自怨,因為生與死這種人世間重大的事項,對她而言亦是沒有分別的。

  安妮塔從醫院走出根本無人理會,一則當時秩序大亂;二則無人會在意一名唐氏症者,但安妮塔卻也由此走入了迷失的世界。然而迷失似乎也對她不構成威脅,她想打電話卻因菲力斯與前妻吵架而摔壞電話,其實就算電話沒壞,安妮塔能否知道電話號碼亦是個問題。但她與一些人的互動倒也由此揭示了人性的善惡。

  菲力斯不是個好丈夫更不是個好爸爸,所以他與妻子才會鬧得不可開交,主因是他沒有工作又嗜酒如命,這樣的人如何去照顧一名唐氏症患者?雖然如此但菲力斯還是有其良善的一面,他知道自己打壞了電話,所以帶她去酒吧內,但酒吧電話也不通,這才帶她回家。如果一兩天菲力斯說不定還能忍受,但若長此下去他也無力負荷的。於是菲力斯帶安妮塔去搭公車,而在半途他逕行下去,在公車上的安妮塔只能困惑但平靜地看著逐漸遠去的菲力斯。就算後來她在中國人開的商店遇見菲力斯,她也不記恨而親切呼喚他,只是菲力斯因為心虛,急急忙忙狼狽地逃離現場。

  菲力斯心地並不壞,否則不會收留安妮塔兩天,而後得知安妮塔是劫後餘生,立刻打電話通知艾里爾,雖然在敘述中稍稍為自己美化,但卻也情不自禁地跑到廁所,為自己的懦弱與卑鄙痛哭不已。

  恐怖攻擊事件造成人心惶恐不安,但在安妮塔的心中似乎只是她因不聽媽媽的話,偷偷爬上樓梯所以才會掉下,因為過去只有她與母親之間的對應,因此她的世界就是這麼狹小,然而她的堅持在自己的世界中,反而讓她有了一種奇異的遭遇。

  好幾次去商店拿東西就走,因為過去的生命態度都有母親的照料,從來不曾想過吃東西是要付帳的,但透過學習她似乎很快就能上手。在廣場階梯學會舞蹈就會有路人賞錢,於是她生平賺進了一些銅板,也由此吃到了她自己賺到的食物。

  飾演中國太太的這一家人似乎沒看到男主人,倒是祖孫三代似乎有著許多的家庭問題,雖然導演無意在這方面探索,但多少也透露出華人在阿根廷這個國家的梗概,尤其當地宵小肆無忌憚地入內行搶,這倒是十分的寫實。由此也透發了華人在國外的困境。

  因為這次的搶劫也讓安妮塔逃之夭夭,最後流落街頭甚至淋雨而發燒,若不是好心的西斯托將她送到姐姐諾麗的住處,安妮塔恐怕早已性命不保了。然而也不見得每個人都像西斯托,因為其友人便警告不要淌混水,因為怕因此而惹上人命官司。這種情形在台灣更是普遍存在,從什麼時候起,每個人都會明哲保身,只要事不關己便不會插手提供援手,因為常常被人反咬一口,這種惡性循環卻使得台灣的道德倒退,人與人之間也變得冷漠甚至更加疏離了。

  安妮塔堪稱為天使,因為她不記憶仇恨;也不記得悲傷,她流落街頭時並未慌張失措,只是不斷地重覆母親臨走的話:長針走到最下面母親就會回來。只是她永遠不知母親在她跌落梯下的剎那其實就已命喪黃泉了。

  安妮塔曾因哥哥要帶她去動物園卻因為要看足球決賽轉播而黃牛生了氣,但很快就在母親的撫慰下歡樂起來。最後哥哥艾里爾果然依照承諾帶她去動物園看大象。一名天使無論身在何處,她永遠都是天使。

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

紅爵士(The Red Baron)

導演:尼可拉.穆勒尚恩(Nikolsi Murllrtdvhorn)
主演:琳納.海蒂(Lrns Headey)
   沃爾克.布魯赫(Volker Bruch)
德國 / 2010年 / 96分鐘 / 輔導級
在一次大戰中令人聞風喪膽也令人敬佩的德國飛行員,他的英勇事蹟讓他有了「紅色男爵」的封號。…

◎ 劇情簡介     

  一九一六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如火如荼展開,這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德軍的王牌飛行員李希特.霍芬擊落了英國的王牌飛行員雷諾.霍克,李希特為了向雷諾致敬,竟然開飛機直入敵軍陣地,並對葬禮投下了一束花,表達了英雄惜英雄的氣概。

  在另一次戰役中李希特又擊毀了英國人溫斯頓所駕的戰鬥機,並在墜毀處俘虜了受傷的溫斯頓,護士小姐凱特急忙中拿了李希特白色的圍巾為溫斯頓止血,同時也對李希特那種只求戰功而不在意人命的態度相當不以為然。

  李希特因戰功而昇為第十一戰鬥機中隊的中隊長,在醫院李希特又與凱特相遇,但他一直奇怪為何凱特對他始終沒有好臉色,但凱特表示,她並不是恨他而是憐憫他,因為李希特不了解戰爭與生命的意義。

  此時李希特已取得二十九勝,他採取更令敵軍喪膽的方式,把戰機漆成紅色,由於他又受德皇的封爵,故被稱為「紅爵士」。但在另一場戰役中他的好友史坦尼卻喪失了生命,這讓李希特相當震驚,因為親近的人死亡,也使他更能重新思考戰爭與生命的意義。而他的弟弟也是戰鬥機飛行員,不時埋怨哥哥為何不讓他同行。

  因為史坦尼的死亡,讓李希特態度大轉變,在一次空戰中受傷迫降在農場上。一九一七年七月李希特受傷住院,同時又再度與凱特重逢。同袍維爾納慫恿他若可能可以向凱特求婚。但他卻認為飛行員應該不要有牽掛,雖然如此,他還是邀凱特共進晚餐。凱特為了讓李希特明白,帶他去醫院看那些傷殘士兵,因為他們無從選擇,但李希特卻始終不把生命當一回事。

  李希特似乎明白了她的心意,這一夜造訪她,兩人相擁接吻,但警報響起,於是李希特又駕機升空迎敵,但這回還是受傷回來,在凱特激烈的辯證中,李希特終於了解德軍不讓他再駕機迎戰是為了保持不敗的神話,但當李希特發現大勢已去時,他竟趕到前線面見德皇,並勸他投降,德皇生氣斥責,李希特最後與中隊的兄弟駕機直入法國境內但被擊落。凱特在溫斯頓的幫助下,最後進入敵境去憑弔李希特。

◎ 劇情分析

  紅爵士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的空軍戰神李希特.霍芬的稱謂。李希特之所以名垂千史是因為他一人曾擊落敵軍飛機八十多架,德國當局將他當作是精神指標,原本希望他能退休以保持不敗的象徵,但李希特的個性當然無法接受,最終在戰爭末期時,在法國境內被擊落,臨斷氣前依然不承認被擊落,而對趕來的澳洲士兵說是飛機故障,然後才斷氣。

  「紅爵士」其實是一部反戰的影片,李希特雖然被敘述為一名空戰英雄,但在那股狂熱的激情背後,在認真檢視後便不難發現生命的荒謬。人類號稱萬物之靈,但卻是唯一會以戰爭的手段去殘害人類,戰爭到目前為止,絕對是人類最愚蠢的事。

  歷史上的李希特因為腦部受傷,常常在飛行時會有頭疼與嘔吐的現象,脾氣也因此而顯得古怪,雖然戰功無人能比,但許多人對他的評價卻是嚴肅、冷淡和缺乏感情的人。而電影則放在女護士凱特的角度從而對李希特有了一種薰染與影響,當然也由此而延展了一段愛情故事。

  李希特的死在歷史上爭論不休,雖然英國皇家空軍把擊落紅爵士的功績記到阿瑟.布朗的名下,但許多證據說明紅爵士是被地面防空炮所擊落;更有專家認為是澳洲24機槍連的賽德里克以機槍射出,但這也都只是未加證實的推論。

  李希特原本不敢有任何的人間眷戀,因為這種掛念無法讓一名飛行員放開胸懷征戰天空。但凱特的氣質讓李希特有了不一樣的感受。凱特以人文的觀點來綜觀全局,戰爭雖然無奈,但相較於李希特的輕佻態度,難怪凱特會有如此不悅的反應。

  也許軍人的宿命早就被界定在戰場上,縱然有心改變,終究還是無法脫離這種命運。重要的是李希特認清了他的不敗功績也只是被人利用的一顆棋子,在戰爭整體的氛圍下,任何一個人都無法跳出那團泥淖。問題是就算看清真相,卻始終無法走出個人的性格命運。李希特如此,全世界的英雄人物都是如出一轍。

  李希特對德皇講過一句話:他不打沒把握的仗。換句話說如果沒有必勝的把握,他寧可逃跑,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是一句至理名言。李希特從小就嚮往飛行,導演在序場給了我們一些啟示,小時候的李希特本有機會槍殺一隻鹿,但飛機引擎聲立刻吸引他騎馬狂奔,在馬背上伸開雙臂,映照了離去的飛機。這也顯現了李希特寧可放下手中的殺戮而追求翱翔天際的志向。

  在空中相互追逐,是戰鬥機飛行員最大的挑戰,因為若有些許誤差不僅性命不保,也在瞬間折損一架飛機。但這樣的追逐遊戲卻也激發了一種潛能,在野蠻中展露了智慧與勇氣。李希特崇尚的正是這股震撼,這也許是他出身於貴族家庭的另類傲氣,但若摒除了這些因爭戰而引燃的追逐,那剩下的會是什麼呢?

  雖然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但生命在為國捐軀的同時,是否也應該再考量更多的議題?如果正如李希特最後所說的德國已經沒有戰勝的能力,那是否依然要犧牲年輕人的生命?這樣的提議出自李希特雖然有些突兀,但這也正巧說明了李希特從一個莽撞而激情的愛國者蛻變為理性思考的人文關懷者。這也表示他不僅深愛者凱特,也深深被她的言行所影響。

  李希特原本擔任騎兵團軍官並在東西兩線作戰,但因戰爭的模式有了改變,譬如大規模使用機槍以及鐵絲網,這使得騎兵喪失了價值與功用,在騎兵團解散後,李希特被派到的單位是補給團。李希特當然不會安於現狀,於是他主動請調到前線。在偶然的機會下他遇上了另一名空戰英雄奧斯華.布爾克,於是李希特便下定決心一定要成為一名偉大的飛行員。

  奧斯華.布爾克後來提拔了李希特.霍芬加入他的精英戰鬥聯隊,亦即是聞名的第二戰鬥機中隊。而第二年也就是一九一六年九月十七日在法國上空李希特便取得他的首次戰機。

  其實電影中李希特的弟弟似乎沒什麼表現,但真實的情況是同儕中普遍認為弟弟洛塔才是個有天賦的飛行員,若論技術而言,弟弟洛塔首屈一指;但李希特卻奉行飛行戰術。在取得有利位置之後便展開狂射猛戰,這也是他與眾不同之處。

  短短兩年內李希特便獲頒爵位,同時也昇為上校以及第十一聯隊的中隊長,甚至也成為德國的傳奇。一九一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是關鍵日子,他駕著信天翁DΠ的飛機擊落了英國的王牌雷諾.霍克,這使得他日後的戰術也有了極大的改變,而這齣電影正是由這個地方展開了。

  戰爭成就了英雄;英雄則創造了時代。這些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英雄雖然都已埋骨荒塚,但卻遺留了一些現象與精神值得後世的人重新思考。未來戰爭也許在某種時刻避免不了,但因武器的重新研發,勢必會帶來截然不同的生命價值觀,李希特若生在這個時代,或許他的想法也會有所不同吧?

2012年12月10日 星期一

靈魂的四段旅程(Le quattro volte)

導演:米開朗基羅.法蘭瑪提諾(Michelangelo Frammartino)
演員:朱塞佩.富達(Giuseppe Fuda)
   納札.雷諾(Nazareno Timpano)
義大利 / 2010年 / 92分鐘 / 普通級
禮讚:坎城導演雙周競賽片
   最佳歐洲電影大獎
敘述生命彼此賴以生存,並且循環不息的大自然狀態...。

◎ 劇情簡介     

  在義大利卡里布里亞這個小村落,一名老牧羊人每天固定地帶羊群至山坡地吃草,陪伴他的只有一隻忠心耿耿的牧羊犬。有時老人會為村人送上羊奶,這是他唯一的收入。

  村內唯一的一間教堂有一名清潔婦每天來打掃,而老人始終相信教堂內的地灰吃了以後可以讓他免病消災,所以老人不時以羊奶向清潔婦交換她打掃完收集的地上灰塵,然後每晚用開水配地灰喝下,就能有個甜美的夢境。

  但隨著天氣的變化,老人身體有了不適,但這個晚上卻找不到地灰,於是他焦慮地去敲教堂的門,但始終無人應門,於是老人便落寞地回去,有些沮喪地上床睡覺,而這一夜老人的呼吸顯得異於平常,而在早晨的時刻,老人終於嚥下了最後一口氣。村內原本在舉行宗教儀式的村人,馬上變成出殯的隊伍。

  一隻母羊生下了白色的小羊,一開始連站都站不穩,但沒多久,小羊就能活潑亂跳了。小羊跪在母羊下面吸著羊奶,然後也跟著其他小羊在屋內玩耍。為了搶站一個空心磚的制高點,小羊最終被推了下來。

  這一天羊群的年輕主人帶著羊群到山野吃草,但經過一條溝壕時,小白羊不慎掉落在溝內爬不上來,小白羊哀鳴著卻始終無人來救牠。直到夜晚小白羊才好不容易找到一處可爬上的缺口,但在夜晚中,小白羊依然迷路了。好不容易牠在一株高聳入天的松樹旁找到棲身之所,但或許是精疲力竭或飢寒交迫,小白羊終於死在松樹下。

  村內又要舉行另一種的祭典,於是村人合力將那棵松樹砍倒了。而慶典結束後,這顆大松樹被矗立在原地好一陣子,直到請來一輛貨車將松樹放倒,然後將之鋸成幾個段落,並被載運到木炭的燒製場所。

  工人們七手八腳地在將松樹節放置中間,然後依序將樹枝放擺在其邊緣,並逐漸圍成一個很大的圓形木柴堆,並開始在上面鋪上乾草以及泥土,最後在圓形木堆上中間空隙放入火種,讓木柴悶燒。等燒過之後冷卻,這些樹幹便成了木炭,而工人們則忙著將一袋袋的木炭分送給每一戶人家…。

◎ 劇情分析

  有關靈魂的傳說,在全世界因宗教或生活的態度與認知常有許多不同的說法。就算一神教崇尚死後上天堂或者下地獄的說法,基本上也是認知靈魂存在的,否則死後是誰上天堂或下地獄?

  雖然如此,這之間還是有著許多必須釐清之處,否則有關生命的真諦便無法被現觀與實證。正因為許多的死後真相都被普遍地誤解,因此很多宗教上的義理詮釋便有了極大的誤差,而這種錯誤的認知其實都是從「自我」的觀點作想當然耳的推測,這也是大部份的宗教都以「靈魂」這個名詞來通稱,但光是靈魂這兩個字其實卻也無法詮釋死後的過程與現象。

  生命的出生必然有其因緣,然單獨以因緣卻又未免太過籠統,也就是「緣起性空」的說詞必然要追索緣起之前的「有所依」。換句話說生命中的有情都有著生命的「本際」,而這本際從無始以來便一直「本在」,然因為「無明」的緣故,在原本清淨無染的本體生出染污種子,於是生命便由此而開始輪迴。在每次的分段生死中,因為「我執」的執迷不斷地生出染污種子,這就使得輪迴變成一種必然。

  然而佛學所說的這種深奧的真相,並非所有的宗教都能理解與接受,因為三轉法輪所提及的大乘佛要,均強調有情中的真實識(即第八識阿賴耶識),但就算有情如何輪迴,卻永遠不影響真實識的清淨無染與本在。

  本片的輪迴觀點是根據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的「靈魂不朽」理論。這位希臘文化的啟蒙大師認為四種的生命型態亦即動物、植物、礦物和人會不斷地循環重生。佛家認為生命投胎是在滅了前六識後,七識與八識會去投胎,然後在母胎中藉著母親提供的四大(地、水、火、風)為緣,慢慢出生了五根(第七識為意根),在出生後六根觸六塵就生出了六識,於是「十八界」便完全呈現。也就是所謂的「五蘊」;也就是所謂的「人間」。

  佛家所界定的有情是一定具有「阿賴耶識」的,礦物與植物沒有第八識,像植物只能說有欣榮的生意,是無法被稱為有情,因此畢達哥拉斯的理論是有邏輯上的問題存在,這是要觀賞這部影片前,我們應該有的基本認知,因此也就只能純粹從欣賞的角度來看待了。

  事實上「靈」片也不見得一定是指老人最後投胎至雲杉樹,甚至最後成為木炭。這樣的排列似乎只是將靈魂界定在有益人世的基礎上,然後由此來肯定靈魂的真正價值是無所不在的。這自然不能從宗教的角度來比較,最多也只能將之放置在哲學的平台上來加以檢視。

  「靈」片的長鏡頭運用得相當高明,況且鏡頭中有許多動物演員,這自然增加更多的難度,但導演卻在過程中處理得相當流暢而自然,尤其狗吠路人並導致卡車後退並撞破柵門的連貫性,充分表現了鏡頭語言的具象魅力,當然也就讓人不免對導演有了更高的評價。

  要詮釋這樣的議題,若非有一些哲學厚度為底是無法駕馭的,但要能表達出完整的真相,卻又不是一件容易之事,而要探討輪迴的真相或是所謂靈魂的去處,其實都不是一件容易之事。

  老人每晚吃著教堂掃地的地灰,這給他帶來許多生命的動力,台灣早期的民間信仰似乎也是如出一轍,將香灰當成治病的靈丹並非義大利卡拉布里亞的專利。但這是何其愚蠢的行徑,人與神的界線真的有那麼大的區別嗎?為何神的地上灰塵就可以醫治人的疾病?其實人與神並無任何的差異,佛經曾提及大梵天,這就是人所謂的「神」,但那也只是天界與人間的不同,人與神也都各具有著阿賴耶識,否則這個宇宙將要以什麼力量來呈現?

  有情在輪迴中出生為羊是絕對有可能的,那是所謂的「三惡道」,但人在此生若能明心見性,就有可能永離三惡道之苦,否則累世的業識,難免讓人淪入三惡道而不自覺。

  投胎轉世依仗的當然是一些業識種子,所謂種了什麼因必然得結什麼果,這並非純粹是迷信。一個人會出生此生的因緣,自然有著其必然的條件,換句話說會成就這些業緣,當然是前世與累世的業力造作。譬如人的長相不同,那也是由阿賴耶識中收藏的各類種子的不同,而造就了每個人不同的長相。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自己長得什麼樣子,都是由自己的阿賴耶識決定的。

  既然造了業力,勢必得去承擔才能消業,簡單地說:欠債還錢是不變的定律,只是很多人以自我為觀點,便將眼前當成永恆,這完全忽略了所謂「無常」的真義。因為人生的十八界的運作其實都是虛妄的,但在這十八界所依附的真心阿賴耶識卻是常住的,也就是所有被生出的五蘊虛妄卻尚有一個永遠不生滅的本心,而若能實證這個實相心的心性作用即能證得自性涅槃。

  生命的實相正是從這個角度來次第精進,而悟後起修的態度即是在證得道種智後再進修一切種智,這就是所謂的成佛之道。藉「靈魂的四段旅程」概略地將佛學的基本正確認知提出分享,願有緣人能由此悟入契知,則亦是功德一件。

2012年12月4日 星期二

波普先生的企鵝(Mr. Popper's Penguins)

導演:馬克.華特斯(Mark Waters)
主演:金.凱瑞(Jim Carrex)
   卡拉.裘吉瑞(Carla Gugino)
美國 / 2010年 / 96分鐘 /普通級
禮讚:獲獎1939年纽伯瑞兒童文學獎銀獎
禮物竟是六隻活生生的企鵝,這群新朋友又會帶給波普怎樣的生活轉變呢?…

◎ 劇情簡介     

  波普的父親是一名船長,常年在外跑船,唯一的聯繫就是以「老鷹」和「踮腳」的代號相互用無線電聯繫。長大後的波普變成一名專門收購老大樓然後再改建新大樓的仲介商,只是他卻暗中承載了父親那種逃避家庭責任的獨居貴族,或許是這種原因,他的一雙子女便與離異的妻子阿曼達居住在一起,只是輪到與波普見面的那個星期,波普總是無法應付兒女,尤其面對青春期的女兒珍妮更是頭疼。

  波普的東家看上一家私人的「綠地客棧」,希望波普能立刻出馬說服范甘迪夫人,自信滿滿的波普帶著助手皮皮去拜訪范甘迪,但卻被一口回絕,因為這位充滿人文素養的老夫人最大的心願是能將餐廳交給懂得經營餐廳的人,因為這餐廳傳到她手上已經好幾代了。

  波普並未因此而沮喪,正準備第二種攻勢時,卻接到了父親去世前委託部屬寄來的一隻巴布亞企鵝,原本以為是一隻標本,沒想到解凍後竟然活蹦亂跳,甚至開了水龍頭差點把公寓淹掉。

  波普打電話到北極詢問,那部屬因為收訊不良,誤以為波普尚要五隻企鵝,於是沒幾天波普便收到了另外的五隻企鵝,也開啟了波普的另一場夢魘。正在焦頭爛額之際,阿曼達帶珍妮和比利來訪,因為比利生日要一起慶祝,波普無法藏匿企鵝,比利高興以為六隻企鵝是爸爸要送他的生日禮物,波普無法拒絕,反而造就了一場愉悅的生日氣氛。

  管理員似乎發現企鵝,波普只好以錢封他的嘴,鄰居肯特一直抱怨有聽到怪異的聲音,管理員也只好替波普掩飾了。波普到范甘迪舉辦的宴會中想再度說服她,但六隻企鵝找上波普並大鬧宴會一場,這讓范甘迪夫人對波普的印象更惡劣了。

  動物園內的主管想盡辦法抓走六隻企鵝,而波普拗不過比利,遂帶全家去動物園探視,這才發現主管想以六隻企鵝與別的動物園交換,波普不計一切後果將六隻企鵝搶救而出,並適時趕到范甘迪夫人的拍賣會,而意外地是范甘迪夫人竟將綠地客棧交給波普來經營。

◎ 劇情分析

  台灣現在推行的都更案,本來是都市計畫中立意甚佳的政策與方案,但若是牽扯到商業利益,許多原本的美意便會因此而變調。這不是只有台灣才存在這個議題,在全世界幾乎都因為人性的顯現與介入,使得原本的一番美意在執行過程中逐漸變質。

  都更案的執行是一種「家」的重新建構,在「波」片中的波普先生正是擔任這個關鍵職務的人物,然而他卻是這種理念的逆向人物。換句話說,他不僅不是「家」的建構者,而是家的解構者。

  其實要了解「波普先生的企鵝」真正的意涵,是必須深入了解波普的內心世界。小時候的波普唯一能與父親「溝通」的只有無線電,長年在外行船的父親是一名船長,雖說因工作而長年在外,但卻已經帶給波普一連串的失望,每一次的生日他都期待父親能夠出現,但顯然他是失望的,長此以往,波普便將父親的缺席當作是一種常態了。而這種的後續反應慢慢變成波普的主觀意識型態,並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實踐並視之為當然。

  波普在一般社會上認知的價值觀中,他是一名成功的房地產仲介商,憑著機智與三寸不爛之舌說服房子的擁有人,於是他成為公司首席的仲介員,而他也渴望自己的成就在獲得肯定之後能成為公司的合夥人。而公司的條件是他必須去說服一家「綠地客棧」的改建。

  「綠地客棧」是一間傳承好幾代的老餐廳,代表了傳統的價值觀與人文思想,與現今的急功好利、快速匆忙有著極大的區野,也正因為這餐廳的不同,更能映照出現代人逐漸喪失的許多溫馨浪漫的節奏。

  波普那一套誇大而又煽情的表演雖很容易感動房地產的擁有人,但卻對「綠地客棧」擁有人范甘迪夫人一點也起不了作用,因為她兼顧了一些世人所忽略的人情,換句話說,她也關懷著長期在餐廳工作的這批人,若餐廳解散了,他們的生活將無以為繼。其實這正是另類的「家」的詮釋。

  波普是個家庭的解構者,他與妻子阿曼達的離婚,當然是因為他太專注在工作上,因此在全力以赴的專注中,他寧可選擇讓自己獨居,因為「家」的任何一種元素都會讓他失去工作的動力,於是他選擇了離婚。

  縱然妻子重新結交男友他也不太在意,只是在逐漸有了對比之後他才會重新自我檢視,同時也查覺這之間的漏失與誤差。換言之,其真正的辯證在於家的「建構」與「解構」中獲得一個明確的答案。

  波普的父親始終不曾回來,但最終卻在企鵝身上找到認同家人的本性,從而對過去的認知中有了一番修正,並將這樣的省悟與兒子分享,算是一種懺悔與彌補。六隻企鵝出現在紐約大都會中是一種突兀,但正因為這種落差也就造成另類的效果。
  
  波普與企鵝之間的誇張對應自然是喜劇放大情節的必然。從對企鵝的排斥,也就是拒絕企鵝成為家庭中的成員,到最後到動物園用盡各種方式將六隻企鵝救出,也從而展現波普對家真正的認同。
  
  綽號「隊長」的企鵝在看電視時渴望能像鳥兒一樣飛翔,而在動物園的追逐中,隊長身纏風箏但卻大膽從高處躍下,在快落地的霎那,隊長雙鰭用力拍動,纏在鰭上的風箏便替代了翅膀,於是隊長想飛的願望終於達成,同時也在緊要關頭回到「家」中。

  在最後的拍賣會中,企鵝們揚棄了誘惑,也就是對魚的渴望,轉而回歸波普的懷抱,這就成為映象語言中相當高明的表現了。

  「波」片以近乎成人童話的形式提供了一則「都市寓言」,企鵝雖然是影片中的要角,但在轉移作用中牠們也都是家的成員,因為編導必須為六隻企鵝各取了一個名字,有了名字的企鵝就有了「人格」,於是在對家的認知中,就有了更直接的正當性。而這些企鵝的種種作為也正是波普心中的轉移。

  好萊塢的影片都有其固定的意識型態,而溫馨的家庭價值觀似乎是他們樂此不疲的主題。而這些堅持事實上也都能獲得觀眾的共鳴。「波」片是金凱瑞「東山再起」的作品,起碼這是他近年來再度獲得觀眾喜愛與首肯的一部佳作。

  以企鵝為題材變造了都會中神奇的鏡像效果,這應該是拍片者一個重要考量,換句話說,若沒有一些新奇的畫面具象效果,甚至是全新的創作觀念,影片必然無法讓觀眾認同。「波」片從一篇小說改編,這自然早就已經具備了這方面的元素,因此在從文字轉換為映象畫面時,便不致流於太過平面了。

  也許其中有許多的情節轉折顯得荒謬而不可理喻,但別忘了,這原本就是一部訴之娛樂效果的商業影片,但可貴的是編導也不忘在娛樂中呈現了八股但卻也十分中肯的倫理價值觀,於是「波」片就成為一部老少咸宜的影片了。「家」究竟該以何種的角度去面對?「波」片不僅從許多不同的角度提供了訊息,足夠讓觀者有著許多層面的省思。

2012年12月1日 星期六

江湖浪子(The Hustler)

由 李金櫻 老師 撰稿

導演:勞勃.羅森(Robert Rossen)
演員:保羅.紐曼(Paul Newman)
   傑奇.葛理森(Jackie Gleason)
   喬治.史.考特(George C. Scott)
   派貝.羅莉(PaiBei
Luo Li)
美國/1961年/134分 /保護級
禮讚:榮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最佳攝影獎、最佳藝術指導獎
以寫實手法描寫撞球賭博的殘酷世界…

◎ 劇情簡介     

  艾迪是一位天才型的撞球手,在家鄉奧克蘭被查理發現,倆人自此合作無間地,以撞球賭博老千為生,行走美國各地,也小有名氣。

  某日二人落腳於芝加哥艾美斯賭場,耳聞當時全美頂尖撞球高手明尼蘇達胖子每晚固定時間在此賭場,艾迪非常渴望與胖子一較高下,特地等待胖子到來。二人你來我往歷經2天2夜,不眠不休打球,艾迪起初贏,但贏錢後過於傲慢,加上其不勝酒力,最後其在醉醺醺的狀態打球,反而將所贏的全輸了,並醉倒於地。

  艾迪歷經此次敗仗,於飯店將剩餘錢留給查理,自己整行囊悄悄地離開。他到達車站將行李放入置物箱後,走到一咖啡館,看見一女子坐著看書,乃坐在其前方桌子,轉頭向她搭訕,沒多久艾迪逕自睡著了,帳由該女子幫其買單,他則睡到由服務生叫醒他才離開。

  艾迪醒後走到一酒店,正巧看到先前代他付帳女子也在酒店喝酒,艾迪走向該女人座位旁坐下,深入交談方知她名叫-莎拉,因不良於行日日藉酒消愁,二人一拍即合,艾迪從簡陋旅館搬至女子家同居。未料查理找上門來,要求艾迪再與他合作,但被艾迪拒絕,二人正式分道揚鑣。

  艾迪時常到附近撞球場撞球賺賭金,某日碰到艾美斯賭場經紀人戈登,其稱可安排艾迪參加較有份量的撞球賭博賽,但他要抽75﹪,艾迪認為其只得25﹪太少而拒絕。

  有一天艾迪至一小撞球場賭博大勝,旁觀者4、5人竟要脅賭金留下,並將艾迪痛毆傷其手指,致無法打球,此乃戈登暗中派人毆傷艾迪的手段。

  艾迪對撞球喜好勝於一切,當他的手傷復原後,他主動找戈登作他的經紀人。戈登隨即安排艾迪至路易維的一家菸草公司小開-芬尼家參賽賭博。

  莎拉對艾迪有感情,要求隨行,戈登心不同意,但表面上仍讓莎拉同行,講話卻尖酸刻薄,莎拉非常討厭戈登。

  艾迪和戈登下榻飯店房間相鄰,艾迪和芬尼撞球賭博競賽,芬尼慘敗,戈登邀艾迪搭計程車回飯店,艾迪說要用走路回去。戈登坐車回飯店,至鄰房看莎拉並給她錢,莎拉過去找他喝酒,卻遭戈登非禮,乃憤而在其浴室自殺,艾迪回來見狀悲憤不已。

  艾迪再度至艾美斯賭場找胖子一較高下,此次艾迪滴酒不沾,專心一意打球,終於洗雪前恥。

◎ 劇情分析

  本片係由華特 戴維斯的同名小說改編,由羅森及辛尼卡羅編劇。導演及攝影師未用彩色而採用黑白片,主要是黑白較能呈現出午夜撞球館裡陰暗昏沉的氣氛。    

  快桿艾迪和查理二人搭擋,以撞球為賭具,四處行騙詐賭,他也成撞球高手兼老千,其心高氣傲,自認天下無敵。當與芝加哥頂尖撞球高手明尼蘇達胖子交手一較高下之際,胖子酒量好又能沉穩應戰,和酒量差,又輕浮氣躁、傲氣逼人的艾迪交戰,終於應驗「驕者必敗」的魔咒。

  艾迪慘敗後,輸得一文不明,離開查理。流落於車站附近,在一咖啡店搭訕一女子;導演給予所有角色完整的重要性及出場時間,羅莉飾演莎拉,一個跛腳女酒鬼,早上在車站咖啡店看書消磨時間,等待酒店開門。莎拉問艾迪住在置物箱的感受,表示她已知他的落魄困境。艾迪至酒店,忽見莎拉也獨自在酒店喝酒,二人喝酒邊聊,發現彼此都各自有不為人知傷痛,同為天涯淪落人。艾迪送醉酒的莎拉回家,在門口艾迪強吻她時,她把臉別開,告訴艾迪說“你太饑渴了!”並理智地說:「聽著,我有一些麻煩纏身,可能你也有,也許我們分道揚鑣對彼此都好。」,但二人最終還是同居。

  艾迪姆指被人打傷,復原期間無法打球;與艾莎相偕至郊外野餐,他告訴艾莎說:「敗給胖子,被戈登恥笑“他是天生的失敗者”但他覺得他若很冷靜可以打敗胖子,因是當時太愛耍現而落敗」。

  他認為任何東西都是很棒的,即便只是一個砌磚匠都很棒,一個人只要他真正能一清二楚的知道他自己的所作所為就可以了。當一個人真正處於最佳狀態時,那種感覺就像一個騎士騎在他的馬匹上,覺得擁有馬的所有速度和力量;雖然會感受到所有的壓力,但只要自己知道,能夠去感受何時放鬆,放鬆多少。因為有各方面全力配合時間和觸感,會感受到真正偉大的感覺。當自己決覺得做對時,自己會知道是對的,也就是自我覺醒。

  艾迪說:「當我一桿在手,覺得撞球選擇了我,雖然撞球只宛如一塊木頭,但是我認為它是有生命的,感覺著那些球,不必看就知道,你就會打出沒人打得出的一擊;你就會打出沒人打過的球賽。」由這一席話可知他對撞球已達出神入化的境地,正如同球桿已成為他手的一部分,打起球來如魚得水。莎拉深受感動,認為艾迪才是真正贏家,並表明對其愛意。但艾迪卻似不為所動,反問她有必要說這些愛語嗎?她則說已說出的話決不收回。由野餐二人對話,艾迪對莎拉的感情看似無情卻有情。

  艾迪手傷痊癒後,主動找戈登為其經紀人,同意只得25﹪的酬勞,他認為有錢賺總比沒有的好,不再像先前般,不肯賺小錢。戈登安排艾迪前往路易維、肯德基,與菸商小開芬尼玩球賭博。艾迪特地帶莎拉至高檔餐廳用餐,並告訴她要離開之事,莎拉聽後哭得傷心欲絕,艾迪不忍乃帶她同行,顯示艾迪已對莎拉萌生感情。      

  戈登是一名冷血精明的賭徒及經紀人,他找艾迪,並一再說艾迪是個天生的失敗者,其目的是要操縱艾迪,照他的意思去贏或輸,從未真心地提供意見。因艾迪只是他的搖錢樹;而莎拉緊跟著艾迪時,他認為莎拉會妨礙他對艾迪的控制力。他的周遭彌漫著冷酷的氣氛,他毀滅莎拉的方式,只用幾句殘酷字眼“我最討厭想到自己把錢花在一個殘廢身上”及耳語,頓令莎拉情緒崩潰;酒後趁機非禮莎拉,導致她自殺。

  明尼蘇達胖子是艾迪一心想徹底打敗的人,由格雷森飾演球王胖子,他在片中除了球賽中指訂球入袋的言語外,幾乎沒說什話;他以生動的肢體語言,凝重專注的神情,處理球的俐落流暢,及沒有一絲多餘的動作,詮釋出純粹的撞球風彩,其揮灑球技的同時也周旋在可悲的妥協、邪惡的賭博及騙局安排之際。他不像艾迪需要以詐欺謀生,他早已放棄郎中生涯,藉由貨真價實的天下第一桿名號,一次又一次地,等著那些想要驗證自己球技的人來踢館,他是破碎王國的統治者,在片尾時,即使艾迪與戈登進行著冷酷無情的對質,他仍然平靜地坐在地板中央,聽著那些他早已聽過無數次的話,心中明白接受這個世界唯一的方法,只有不斷練習以保有他的天份。

  本片也致力於配角的角色發揮,在他們的衝突表現上,亦增添了影片內容的深度與戲劇張力。相形之下,許多現代電影對於單一主角,一次元式的單純故事敘述,就顯得淺薄而無內涵。飾演戈登及胖子二位演員亦因本片同時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艾迪在莎拉自殺身亡後,他也深覺得自己愛著莎拉,他因莎拉的死重新振作,躲開了墮落的、扭曲的、殘廢的,最終得到了救贖。他再度找胖子較量球技並下賭注,此次他化悲憤為力量,沉著應戰,最後胖子伏首稱臣。     

  導演賦予快桿艾迪角色鮮活的生命力,讓大家見到雖有高超球技,但卻被自己傲慢的個性所擊倒;經由挫敗,最後不得不接受現實,為了雪恥,不惜低聲下氣出賣自己。競技中雖能體會運動的樂趣,並從中觀察角色的自我確認,觀察贏者的殘暴,以及輸家精神去勢後的軟弱。艾迪經由挫敗及接受現實,而得以認清自我,重獲新生。

  本片編導以寫實手法描寫撞球賭博殘酷世界,幾場緊張而具壓迫感的賭球場面佔大半時間;其並將人隱藏在背後的悲哀,表現得淋漓盡致,令人觀後印象深刻。

2012年11月30日 星期五

旱地英雄(Taras Bulba)

 由 饒淑珍 老師 撰稿

導演:李.湯姆森(Lee Thompson)
主演:尤.伯連納(Yul Brynner)
   湯尼.寇蒂斯(Tony Curtis)
   克莉絲汀.考芙曼(Christine Kaufmann)
美國 / 1962年 / 122分鐘 / 普通級
禮讚:第36届奥斯卡金像獎(1963年)最佳配樂(提名) 
   1962年度作品 (香港片名:烽火霸王)
當給予有形生命、可以載舟覆舟的父親,輸給了給予無形生命,同樣可以載舟覆舟的愛情時,唯一能做的就是收回他給予的有形生命,唯獨收不回的是那無形卻永不消滅的愛情…

◎ 劇情簡介     

  在十六世紀的黑暗時期,日益壯大的土耳其向西擴大勢力,逐漸威脅到波蘭。同屬基督信仰、梟勇善戰的哥薩克人助波蘭擊退土耳其軍隊,波蘭卻以君王之姿及擁有新銳大炮之勢,收納西伯利亞的哥薩克聯邦屬地,基輔,並欲連帶收編哥薩克人為其精銳部隊。

  由沙那波瓦領軍的哥薩克人不甘受騙與領土被侵佔之辱,暫居他處,期待收回領地的一天。沙那伯瓦將所有恢復國土的希望投注在所生的大兒子安德烈身上,從安德烈幼年時即教他使用刀槍、打鬥、馬術等技能.當兩個兒子成年後,沙那伯瓦將他們送進波蘭人佔領的基輔城內天主教神學院唸書,期盼習得波蘭人的知識,更瞭解波蘭人而能知己知彼以獲日後之勝利.來到城裏的兩兄弟,受到學校學生的欺凌,也認知到波蘭人僅將哥薩克人視為附屬的不平等地位。

  在一次街上的邂逅下,安德烈愛上總督的女兒卡莎亞,兩人的戀情被卡莎亞當將軍的哥哥發現,而遭受阻撓,甚至威脅到安德烈的性命。兩兄弟在抵抗之中,弟弟不慎殺死了卡莎亞的哥哥,兩人只好逃回家鄉。

  迎回兩個兒子的沙那伯瓦,見收回失地的時機已漸成熟,便於不久之後揮軍前往基輔城。沒有哥薩克人做後盾的波蘭軍隊,戰力根本無法匹敵,很快地,波軍便退回城內關上城門.由於所有種植的糧食作物及飼養的牛隻牲畜,都是在外面的城廓,於是沙那伯瓦決定不攻打進城,而是駐守城外,一旦城內的波軍糧食用盡,便可輕取失土。

  果然不久,城內便出現喪鐘聲響,從發出的陣陣煙霧,沙那伯瓦判斷城裏正在鬧瘟疫.一聽說瘟疫,安德烈馬上擔憂起城裏的卡莎亞,於是他利用已經饑餓許久的波軍,偷偷趕著兩隻牛接近城門,趁著波軍要誘補牛隻時,潛入城裏去會見卡莎亞.兩人很快就被發現,而卡莎亞更是以通敵罪被處火刑。安德烈為救卡莎亞,以協助波軍獲取牛隻為條件換得卡沙亞的生命。

  沙那伯瓦見城內有軍隊出來,便令大家進入備戰狀態,而當他發現敵軍出城的主要目標是牛羣後,便趕往牛欄圈養處。在牛羣當中,沙那見到了穿著波蘭軍服的安德烈,驚愕痛心不已的沙那,親手用短槍殺了這個自己一手調教出來的戰鬥精英好手.基輔城被攻下後,一切恢復平靜,從城裏趕著出來的卡莎亞,在死傷者中找到了安德烈的屍體,安德烈的弟弟要將哥哥的屍體帶回去埋葬,原本已準備要帶領族人回去的沙那,看著哀傷的卡莎亞,而有了新的決定,他表示基輔如今已是哥薩克的領土,哥薩克人將要在此長居,安德烈當然要長眠於此。

◎ 劇情分析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鋼鐵硬漢一踫到愛情便化為溫柔如水的多情人,一如天仙美人可以傾城更能傾國;這個道理,與妻子十分恩愛的沙那伯瓦怎會不懂,問題就在所愛非人,安德烈愛的是被哥薩克人,尤其是被安德烈父子視為仇敵的波蘭人。羅蜜歐與茱麗葉的阻力是貴族間的世仇,而安德烈與卡莎亞的阻力卻是國仇與家恨.偏偏愛情就是有這種無堅不摧的魔力,把仇恨在瞬間就消弭殆盡。  

  從兩人的對話,卡莎亞:「我是波蘭人。」安德烈:「妳是一個女人, 我所愛的女人。」卡莎亞:「別因我而跟你的族人對立。」安德烈:「妳就是我的族人,我的國家,我的愛.」幾句對話,就讓愛情打破了族羣的藩籬,進入到更大的格局。

  從劇中,安德烈兄弟俩在第一次要進校門時,被擋在門外難刁,弟弟快要翻臉而被哥哥拉住,反以笑臉忍了下來,以及卡莎亞的哥哥要對安德烈動粗時,安德烈都是以防守為主,反而是弟弟較具好勇衝動個性,相較之下,安德烈似乎較能顧全大局,以另一個角度看,即是優柔的一面,或許因此而較易為愛情所征服吧!

  沙那伯瓦從安德烈五歲就開始教他用刀用槍,在嬉鬧中一路教他所有的戰術、馬術以及所有技能,父子情深,彼此間的互動親如手足,沙那對大兒子的期望之深,以及那種虎父無犬子的喜悅,可見到他將整個復國大計都放在這個兒子的身上。但是當他看到自己摯愛的兒子,穿著敵人的軍服,那種衝擊足可以毁掉他這二十多年的苦心栽培,那種痛苦只能親手用槍射殺自己的摯愛才能平衡。虔誠信仰東正教的沙那,在殺死愛子之前說出了舊約時代,如天主雷霆萬鈞般的話語:"I gave you life, I will take it", 我給了你生命,我要將它收回。而這也牽涉到一個信念的問題;過去的時代中,父就是天,父的誡命就是天命,所謂天命難違,你違了父命就等於違了天命,違了天命,就得用你的人命來做補贖。「我給了你生命,我要將它收回」的信念,就如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的水,當給予有形生命、可以載舟覆舟的父親,輸給了給予無形生命,同樣可以載舟覆舟的愛情時,唯一能做的就是收回他給予的有形生命,唯獨收不回的是那無形卻永不消滅的愛情。

  這部改編自倪可萊高格(Nicolai Gogol)根據民間傳奇寫成浪漫歷史小說的電影,是以作者1942年更新版(原版1935年)製作,故事背景是十六世紀中葉到十七世紀初時西伯利亞信奉東正教的烏克蘭哥薩克人,收回被信奉天主教的波蘭所佔領的南部疆域;是一部浪漫國家主義的電影。劇中主角由蘇聯人尤伯連納擔任,正是恰如其分.他劇中的造型以及那顆光頭,與國王與我的樣子足可相互暉映.在那個年代的那顆光頭,拿到現在來,實在是十足的型男,或許近年歐洲流行的蛋頭族是受他的影響。

  沙那伯瓦的故事早在默片時期,1909年就在俄國被拍成電影,1921年烏克蘭劇作家編寫為歌劇,到了1935年由蘇聯人導演的德文版,1936年英國拍攝的電影,片名為「孼子」。2008年俄羅斯文化部出資,由國家電視台重拍這部片,演員陣容横跨烏克蘭、俄羅斯及波蘭,拍攝地點就在烏克蘭當地,不像這部由美國人拍的片子,受限於當時冷戰時期無法入境,而選擇在阿根廷境內拍攝。2010年印度也依戰國群雄這部書拍成電影。這部電影會被拍成那麼多版本加以傳頌,其受矚目的原因,可能也就在於故事結局的衝擊夠大,大到它打破了「虎父不食子」的說法。

2012年11月28日 星期三

柳媚花嬌(Les Demoiselles de Rochefort)*

導演:傑克.德米(Jacques Demy)
演員:凱薩琳.丹妮芙(Catherine Deneuve)
   喬治
查格裏斯(George Chagliese)
法國 / 1967年 / 119分鐘 / 普通級
禮讚:1969奧斯卡最佳音樂提名
達芬和莎蘭芝是一對雙胞胎姊妹花,一個教舞,一個教琴,兩人是鎮上出了名的美人胚子…

◎ 劇情簡介     

  星期五的早上,在洛許佛這個鎮上,即將展開一連串的海洋節活動,一輛輛的車子開進了鎮內廣場並開始搭台,準備展開兩日的歌舞演出。

  鎮內一對雙胞胎姐妹莎蘭芝以及達芬是聞名的美人,莎蘭芝是一名作曲者以及演奏家;妹妹達芬則是優秀的舞者,姐妹倆合作開了一家音樂舞蹈班。而她們的母親伊凡開了一家咖啡廳,同時與爺爺及雙胞胎的弟弟布布一起生活。

  鎮內一名藝術家吉翁對達芬情有獨鍾,但達芬卻毫無動心,倒是在吉翁的畫廊中見到一幅看似達芬的畫像,吉翁表示那是一名畫家所想像的夢中情人,達芬苦苦要求,但吉翁就是不肯告之,只表示作者已經離開而到巴黎。

  事實上畫這幅畫的人是即將退伍的馬克松,他幾乎每天都到咖啡廳,只是好幾次都與達芬失之交臂。而莎蘭芝到鎮上新開的樂器行找一名西蒙,西蒙欲為她介紹從美國到法國的音樂家安迪。

  沒想到莎蘭芝去接弟弟布布放學,正好在爭吵中書包內的文具落了一地,而安迪正好路過來幫忙,只是兩人雖不認識,卻在彼此心中留下好感。而莎蘭芝的一張樂譜協奏曲第三樂章卻無意中被安迪拾獲。

  在一次生日聚會中,眾人談論鎮上出現了一名殺人分屍案,而爺爺的好友老杜也正巧到來,於是伊凡麻煩老杜切蛋糕,但老杜有些猶豫,但還是切了蛋糕後匆匆離去,眾人並未覺得不妥,直到海洋節活動完,警方宣佈破案,原來分屍案的凶手是老杜。

  海洋節中倆姐妹在舞台上的演出獲得最高評價,也上了頭版。倆姐妹欲往巴黎,吉翁駕車來邀達芬被拒,吉翁祝她早日在巴黎可找到畫家。而伊凡因聽到達芬提起樂器行老闆的名字,急急趕到學校接布布,果然遇上早年的情人西蒙。

  而莎蘭芝則在之前受西蒙的推介,終於在樂器行見到彼此心儀的對象安迪。而隨樂團搭車到巴黎的達芬,卻因為車子在半路載了一名退伍軍人馬克松,兩人終於也相聚在一起。

◎ 劇情分析

  法國的新浪潮標竿人物傑克.德米以「秋水伊人」大獲成功後,讓他再接再厲拍了一部正宗的歌舞片「柳媚花嬌」。由於「秋水伊人」只有歌曲並無舞蹈,這對傑克.德米而言是極大的挑戰。於是他從美國聘請了舞王金凱利跨刀演出,也負責了全部的舞作,算得上是移植法國的美國歌舞劇。

  或許偏重於歌舞的詮釋與表現,情節的互動便顯得不是那麼重要了,三對男女的愛情認知顯得有些草率而令人茫然,但整齣戲的舞蹈場面在街道的大場景中以接力的方式來詮釋,倒是令人耳目一新。

  依循著「秋水伊人」的風格,本劇更加強調色彩的表現,在演員及舞者的衣著上更是極度強烈的對比,不僅讓原本就充滿浪漫情懷的情節增添更多的想像,也再一次樹立傑克.德米的個人風格。

  能否憑一幅畫就愛上另一個人?這當然是見仁見智,用想像力畫出心目中的美女,以期日後能娶她為妻,這似乎是童話中才有的情節,但充滿浪漫情懷的德米是不會有困擾的,因為戲劇的所有元素已經在顏色中作了完整的呈現。

  人生能有幾許?若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展現無盡的色彩,不也是一種另類的彌補?隨著音樂的節奏,劇中人物必須與音樂一致;更要與舞蹈連為一體。相信這是傑克.德米一生中最大的期許與希望,尤其這些俊男美女齊聚在聚光燈下,一切的律動都在他掌握中,於是電影就這樣順理成章地完成了。

  美國的歌舞劇被稱為世界三大舞蹈主力,另兩種是碧娜.鮑許的舞蹈劇場以及日本的「舞踏」。而美國從一九二七年開始有聲電影的攝製,便與歌舞劇結了不解之緣,但美國歌舞劇幾乎都是以舞台來呈現,而「柳媚花嬌」不同之處便是將歌舞全部帶向野外或街景。以移動的速度帶動了街頭的舞蹈,於是歌舞劇的動能便紮實地在另一種層次中展現了。

  莎蘭芝與達芬這對姐妹雖是主線人物,但並非是舞蹈跳得最好的,而兩人的愛情對象或過程,以現代的青年男女來看是相當低能的,但導演似乎為了成就「擦身而過」的趣味與遺憾,為了造就這些巧妙的戲劇效果,於是達芬與馬克松便一再地擦身而過錯過良機。其他莎蘭芝與安迪亦復如是,而母親伊凡與西蒙似乎也難逃相同的命運了。

  在戲劇的類比上,這樣的手法確實得到了更大的戲劇效果。但歌舞劇不見得只是專注在歌舞上,其實也可以更加注目在角色的內心性格的呈現。近代史上的歌舞劇「芝加哥」與「紅磨坊」都是上上之選。

  雖然這是法國與美國的歌舞片合作,但其實兩國的體制是不一樣的。在美國的歌舞片導演都是編舞者,但在法國卻是由不懂歌舞的傑克.德米來發號施令,因此導演有其對映象的堅持,因此這可能產生各自為政的情況。當然有可能是金凱利不能喧賓奪主,他只是負責舞蹈部份,戲劇情節自然不能干涉傑克.德米了。

  雖然這一切都只是猜測,但以美國早期的歌舞片來與本片相較,卻不見得失色,問題是傑克.德米的堅持也並非沒有成效,超炫麗的色澤讓影片呈現了十足的「法國」,加上在「秋水伊人」中被捧紅的凱薩琳.丹妮芙與她姐姐的聯手表現,倒也讓法國在六O年代初嚐歌舞劇的藝術成就。

  很多人認為劇中角色個性太平淡,事件也過於貧血,這些看法其實都是正確的,只是傑克.德米的堅持自有他調性考量的基礎。有別於傳統的戲劇,歌舞片其實是更加疏離的,因為人無端地在街上以舞蹈表現他的七情六慾,這基本上已經離開人性甚遠。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導演的本意正是不要觀眾介入太深,觀眾應有一個先決的認知,舞台上是屬於演員;舞台下才是屬於觀眾的。這似乎也可歸納為「疏離主義」吧!

  劇中人物的言行幾乎是全部被誇大的,除了前面提過的浪漫情懷之外,另類的彰顯也許是譁眾取寵,有時的不得法,還是必須為當時的環境來解釋,這也才不至於抹滅了這齣戲真正的特質。

  片中的美國舞者,有幾位曾在美國另一齣歌舞劇「西城故事」擔任要角。這部改編「羅密歐與茱麗葉」的作品曾拿下美國奧斯卡多項獎項,而這些演員在本片中的表現則偏重在舞蹈上,至於在情節的表現上,就不免被抽離得更為稀薄了。

  不管如何,這部影片對法國而言都是一項里程碑,一部歌舞片的誕生都是一個關鍵。傑克.德米的電影就是擔任了這個任務,也許這對法國電影日後的製片方向都會有一定的影響。

  台灣其實也非常欠缺這方面的素材,歌舞劇在舞台的表現只是一個起步,什麼時候也會有像「芝加哥」這樣的佳作出現,是每位觀眾的期待,也許我們缺乏一位像傑克.德米的人,所以我們在這個面向上的創作便一直空白而缺席了。

被遺忘在加薩走廊的少女(Disengagement)

導演:艾莫斯.吉泰(Amos Gitai)
主演: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
以色列 / 2010年 / 113分鐘 / 輔導級
從小就跟著爸爸從法國移居以色列,充滿民族
優越感的爸爸一直不讓她說希伯來語,沒想到她卻跟以色列男子相戀並產下一女…

◎ 劇情簡介     

  烏利是個以色列軍官,因接獲養父死亡,遂搭火車回法國奔喪。當年法國籍的養父娶了以色列女人,但卻始終無法認同以色列的文化,於是帶著烏利及女兒安娜回法國居住。

  烏利望著養父的屍體似乎也不曾有過太多的傷感或悲傷,安娜更是放肆地我行我素,甚至不時以裸體勾引烏利,但烏利似乎不為所動。

  烏利對養父的死亡認為是一段關係的結束,而這段關係從來不是他所能掌握。而安娜也告訴烏利,她與丈夫富里茲的婚姻關係將劃下休止符,就算是父親的葬禮,她也不願丈夫提早回來過夜。

  面對這些暗示,烏利自有分寸,他明確地向安娜表示,晚上他睡在樓下的客廳,在談話中烏利只是向安娜坦言與質問:不願離開不愛的人是不是一種屈辱?

  當地記者來訪問,因為要詢問如何刊登訃文。一切就緒後,安娜帶烏利去律師那兒,以假遺囑要將一部份財產交給烏利,但律師一眼就看穿那是偽造的,並向安娜表示,其父在迦薩走廊找到安娜當年在以色列集體農場生下的女兒,希望她能去找到女兒後才能執行遺產的權利。

  烏利因迦薩走廊要撤退所有以色列人,欲急急趕回,而安娜決定與他同行,兩人開著父親遺留的富豪汽車同行,但在邊界時安娜便被邊防軍單獨留下,因為以色列軍方早已下令不准任何外國人再進入迦薩走廊。烏利向安娜表示,他會找一名同事帶她入境,果然不久托馬開車前來載走安娜,但在封鎖區內又無法過去,幾經波折,這才同意放行。托馬又將安娜交給一名叫拉菲的當地人,拉菲雖然為難,但還是勉強答應。

  果然在一處屯墾區見到在當地當老師的黛娜。黛娜一見就知安娜是自己生母,同時也表示爺爺之前常來探望她。只是撤退以色列居民的任務已開始執行,烏利身為指揮官,一點也不含糊,最終連黛娜的貨櫃屋也被拆除,而黛娜立即被車子載走,哭泣的安娜正巧遇上烏利,烏利也只能安慰地擁抱她,一切即將開始的關係,瞬間又突然化為烏有…。

◎ 劇情分析

  在歷經千年亡國之後,以色列終於建國了,但所謂上帝恩寵的土地卻是與巴勒斯坦人世居的土地重疊,於是一場千年的戰爭於焉展開。

  記得第一次六日戰爭時,以色列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徹底擊垮了伊士蘭教的聯軍,同時也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譬如當時正舉辦世界小姐選美,代表以色列的小姐毅然決然中止了選美的活動,搭機立刻返回以色列。當時她面對媒體詢問時表示,國家有難是每個人的責任。這件事一直深刻地映照在腦海之中。

  而後以色列再度歷經多次的戰役,卻都能屹立不搖,除了不斷研發新式武器之外,一種「容不得任何失敗」的精神始終是這個國家與民族堅定的信念。

  迦薩走廊是在以色列的地圖左下方,劃出一塊狹長的土地讓巴勒斯坦人居住,由於過去以色列佔領整個迦薩走廊,並大量移入以色列人,同時也以集體農場的方式經營,但事後在聯合國介入調停後,裁定以色列必須退出迦薩走廊。這部電影的背景就是以這個時候的氛圍來呈現以色列的困擾與矛盾。

  如果要以「種族」來分野,這個世上其實並沒有絕對的純種人。烏利從以色列回法國奔喪時,在車上遇見一名荷蘭與以色列的混血女郎;而烏利就自嘲自己的祖先都含雜多國的血統,兩人於是情投意合的到車廂內有了一段纏綿。如果這名女生將來生了小孩,那其血統不就更加複雜了?

  其實所謂的種族常常是以信仰與風俗語言來做界定,但就算如此,真正的人性其基本態度是完全不變的。每個民族自恃的傲氣常使得情況陷入窘境。烏利的養父是法國人但他娶了以色列女人後卻不願隨她回以色列。養父是個有名望的教授,雖然有其超然獨立的地位,但卻在種族這個議題上有著極大的偏見。

  雖然收養了烏利,但烏利卻隨養母回以色列,養母死後烏利便從軍了。這使得他與養父的關係並不太融洽,這由他回法國後用一句「一段關係結束了」來形容養父的死亡可見端倪。而養父的親生女兒安娜是極端叛逆的,安娜對父親的死一點也不在意,她埋怨的是父親並不答應讓她回以色列,安娜對此甚不諒解。當然這也牽扯著安娜在年輕時在集體農場中未婚生子,而父親知道後竟瞞著她定時去迦薩走廊探視這名女孩黛娜。

  這個父親的性格也是充滿矛盾與掙扎的。但細加思索後不難發現,父親不讓兒女回以色列,自然是不確定的因素其預後更是令人難測。他情願自己冒著所謂的「危險」深入迦薩走廊探視孫女黛娜,可見他這個當父親的真正苦心。

  一向與父親唱反調的安娜在父親死後才知道原來父親瞞著她去探視她的私生女,於是她根據遺囑才再度回到迦薩走廊。問題是從黛娜的角度來看,所謂生活的優劣是必須重新檢視的。黛娜以寧靜的心情帶領著一群小朋友作油彩繪畫,對於周遭環境的戰亂,黛娜是一點也不放在心上的。彷彿爭亂是隨她出生時就伴隨而來,她只求將下種的花草照顧得欣欣向榮,猶如從她手中培育了更多燦爛的生命。

  安娜一入以色列立刻遇上撤退的動盪,當下她應該立刻可以感受到父親當時不准她回以色列的原因。但這也是認知的問題,像烏利的選擇是毫不猶豫的,於是一個家庭便延伸出多面向的思考,而其背後所延展的思考意義當然也就截然不同了。

  剛見面的母女因強制撤離的嚴格執行,立刻又面臨再度的分離。安娜無能為力,她無法保護這名被她曾經遺棄的女兒,也許當年她自認父親說什麼也無法接納這樣的私生子,但事實卻出乎她的意料之外,因為父親不僅打聽出黛娜的住處,而且也常常獨自去探視她。

  對此,黛娜是毫無怨尤的,但她的善良並未獲得相對的回報,當一切紛爭來到時,黛娜也只有被強制推上車送離迦薩走廊。一些一直視迦薩走廊為自己故鄉的以色列人,雖然抱持不願離開的決定,但卻難敵有組織的以色列軍警強力介入。

  每個軍人都有他的使命與任務,這應該就是所謂軍人的天職,但某種情形下還是會有天理與人情的激盪,否則安娜在這種撤離的命令下反而逆向而行,應該是絕對見不到女兒的。以色列的警衛所作的決定實在令人深刻,也不得不叫人重新省思。

  牽扯到宗教與種族甚至是民族主義的爭論,或許都會是一場漫長而可怕的紛爭,這其中的緣由,雖然並非三言兩語可以說明,但其實除了民族延展的關鍵問題之外,其實更多的議題還是要回到人的本質上。

  政治上的考量常伴隨更多的自私人性,而這些幾乎是一種無底洞的陷阱,只要一陷入便難以回頭。本片在敘述調性上獨樹一格,雖然只呈現了一個片斷,但卻也藉機突顯了以色列的困境與危機意識,當然也某種程度提供了巴勒斯坦人的歷史困頓。

2012年11月22日 星期四

2012年藝術電影總片單(113部)

【欲知劇情、導讀,請直接在藍色的片名上點選】  

項次

片名 

1  愛你到最終(Lovely,Still)
2  遠離家園(Far And Away)
3  第3000支安打(Chasing 3000)
4  夏日琴聲(Mademoiselle Chambon)
5  聽媽媽的話(I Killed My Mother)
6  絨毛兔傳奇(The Velveteen Rabbit)
7  雙面驚魂(Don’t Look Back)
8  慾望之翼(Wings of Desire)(德片)
9  蛇信與舌環(蛇にピアス)(Snakes And Earrings)
10  薑餅茉莉的春天(Le Printemps de Melie)
11  愛你一萬年(Love You 10000 Years)
12  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
13  八又二分之一(8 1/2 )
14  告訴他我愛他(This Sweet Sickness)
 15  愛是最重要的事
 (That Most Important Thing: Love)
 16  情人盒子(Chinese Box)
 17  越戰獵鹿人(The Deer Hunter)
 18  卡夫卡(Kafka)
 19  喧譁的寂寞(Private Fears In Public Places)
 20  璀璨情詩(Bright Star)
 21  分居風暴(A Separation)
 22  撒旦的情與慾(Antichrist)
 23  為巴比祈禱(Prayers For Bobby)
 24  失憶薇若妮卡(Headless Woman)
 25  卓別林與他的情人(Chaplin)
 26  珍愛生命(To Save A Life)
 27  末世薔薇(The Admiral)
 28  二十四隻眼睛(二十四の瞳)
 
(Twenty-Four Eyes)  
 
(由黃美鈴老師撰稿)
 29  猶在鏡中(Through a glass darkly)
 (由牟牟老師撰稿)
 30  不良少女莫妮卡(Summer with Monika)
 (由李金櫻老師撰稿)
 31  貴婦失蹤案(The Lady Vanishes)
 (由牟牟老師撰稿)
 32  雙重保險(Double Indemnity)
 (由牟牟老師撰稿)
33  處女之泉(The Virgin Spring)
 (由施伊粧老師撰稿)
 34  服務生之死(Waiter)
 35  蝸牛食堂(食堂かたつむり)(Diner Escargot)
 36  杜莉與我(My Dog Tulip)
 37  玩火的女孩(The Girl Who Played With Fire)
 38  危機(Crisis/Kris) (由林苑芳老師撰稿)
 39  吐司:敬!美味人生(Toast)
 40  派翠克一歲半(Petrik 1.5)
 41  不設限的美麗(Lily Sometimes)
 42  社群網戰(The Social Network)
 43  史達林的秘密醫生與他的情人
 (An Ordinary Execution)
 44  夏日插曲(Summer Interlude)
 (由 簡麗彬老師撰稿)
 45  賣百科全書的女人(Le Secret)
 46  刺蝟的優雅(Le hérisson)
 47  破碎的擁抱(Broken Embraces)
 48  永生樹(The Tree Of Life)
 49  挪威森林(ノルウェーの森)(Norwegian Wood)
 50  最後一曲(The Last Song)
 51  臉紅的夏日(The Last Summer of The Boyita)
 52  救生艇(Lifeboat)(由施伊粧老師撰稿)
 53  醜聞(スキャンダル)(Scandal)
 (由黃美鈴老師撰稿)
 54  真愛謊言(It's Not Me ,I Swear!)
 55  宛如阿修羅(阿修羅 のごとく)(Like Asura)
 56  盜走達文西(Vinci)
 57  監獄(牢獄)(Prison / The Devil's Wanton)
 (由 林苑芳老師撰稿)
 58  喜悅(To Joy)(由簡麗彬 老師撰稿)
 59  賽德克巴萊(上集)太陽旗(Seediq Bale)
 60  賽德克巴萊(下集)彩虹橋(Seediq Bale)
 61  愛、慾、癮(My Zinc Bed)
 62  托斯卡尼豔陽下(Under the Tuscan Sun)
 63  似曾相識(Somewhere in Time)
 64  德米吾愛(L`Univers de Jacques Demy)
 65  晚春(Late Spring)(Banshun)(由 施伊粧老師撰稿)
 66  愛情謊言(Lila,Lila)
 67  熟男減碳日記(No Impact Man)
 68  珍愛旅程(Jane’s Journey)
 69  大藝術家(The Artist)
 70  日本的悲劇(日本の悲劇)(A Japanese Tragedy)
 (由 黃美鈴老師撰稿)
 71  聽不見的音符(Music Within)
 72  黑暗中的音樂(Music in Darkness)
  (由李金櫻老師撰稿)
 73  沒有耳朵的兔子(Rabbit Without Ears)
 74  交響情人夢最終樂章 前
 (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

 (Nodame1)
 

 75  交響情人夢最終樂章 後篇
 (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

 (Nodame II)
 76  俠骨柔情(My Darling Clementine)
 (由 林苑芳老師撰稿)
 77  當鯨魚愛上月亮(Eloise)
 78  昨天再見(The Storm)
 79  夢十夜(ユメ十夜)(The Nights Of Dream)
 80  女人的期待(Secrets of Women)
 (由 簡麗彬老師 撰稿)
 81  四月情塚(Tears of April)
 82  情婦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由 饒淑珍老師撰稿)
 83  豪門保姆日記(The Nanny Diaries)
 84  愛神,來了沒?(God is Great, I'm Not)
 85  我如何度過這個夏天
 (How I Ended This Summer) 
 86  郵差總按兩次鈴
 (The Postman Always Rings Twice)1946年
 (由 林苑芳老師撰稿)
 87  邊境家園(Home)
 88  博士熱愛的算式(博士の愛した数式)
 89  卿本佳人(Funny Face)(由 李金櫻老師撰稿)
90  希臘新娘(Brides)
 91  斷臂狂想曲(Armless)
92  霍頓的鐵道人生(O'Horten)
93  華麗年代(Nine)
94  真愛零距離(Going the Distance)
95  車票(Ticket)
96  初吻(Kisses)
97  幸福(Le Bonheur)
98  恩怨情天(The Unforgiven)
 (由 簡麗彬 老師撰稿)
99  拼圖女王(Puzzle)
100  赤腳女爵(The Barefoot Contessa)
 (由 牟牟老師撰稿)
101  夜長夢多(The Big Sleep)(由 施伊粧老師撰稿)
102  女僕(The Maid)
103  被遺忘在加薩走廊(Disengagement) 
104  柳媚花嬌(Les Demoiselles de Rochefort)
105  波普先生的企鵝(Mr. Popper's Penguins)
106  時間遺忘的天使(Anita)
107  靈魂的四段旅程(Le quattro volte)
108  紅爵士(The Red Baron)
109  江湖浪子(The Hustler)(由 李金櫻老師撰稿)
110  三個傻瓜(3 Idiots)
111  阿拉伯勞倫斯(Lawrence of Arabia)
 
(由 施伊粧老師撰稿)
112  蝙蝠:血色情慾(박쥐)(Thirst)
113  旱地英雄(Taras Bulba)(由 饒淑珍老師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