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0年11月23日 星期二

玻璃精靈(Heart of Grass)

導演:韋納.荷索(Werner Herzog)
演員:約瑟夫.拜畢克勒(Josef Bierbichler)
   史蒂芬.古特勒(Stefan Guttler)
德國 / 1976年 / 90分鐘 / 輔導級
禮讚:1977年德國電影獎最佳攝影
德國新電影三大導演之一的荷索徵求一群自願被催眠的演員,使演員目光在恍惚間呈現出奇特的專注性,如同夢遊的演出,使得巴伐利亞詩意樸拙之美,彷彿不存在人世般的夢幻迷離 …

◎ 劇情簡介     

  牧羊人海斯獨自在山上,他望著雲海、山川、大地、他的目光似乎能洞悉一切,因為他能作出精確的預言而且屢試不爽。在艾希諾生日的那天,他預言艾希諾會睡在屍體上。果然不久,村人發現兩個屍體疊在一起,上面的艾希諾被救醒了,而壓在下面的伍迪卻再也沒有醒過來。

  村裡有一家玻璃工廠,原本工頭穆貝克能做出一種紅寶石色的玻璃製品,但因穆貝克突然死亡,這種特殊的技藝並未傳了下來。玻璃工廠的老主人兩腿不良於行,只能怪異地笑著,少東則近乎瘋狂地在尋找這個祕方,甚至找人將穆貝克家的沙發帶走,用刀切開沙發,看看裡面是否有存藏製造紅寶石玻璃的秘方,但裡面什麼都沒有,少東只好叫人將沙發又抬回,並賠穆妻十個金幣。

  這一切也都是從海斯之前預見穆貝克埋藏祕方引起,而海斯的許多預言都讓人如墜五里霧中,海斯要少東的女僕露蜜拉趕快離開,以免少東對她不利,但露蜜拉半信半疑。

  海斯上山去探視穆貝克的妻子,他吃了一片麵包,但也預言天黑後人們會死亡,然後地上會下起大雨。而少東似乎也在建構他的國度,他要工人把之前所完成的紅寶石色的玻璃全丟入湖中,然後讓湖水變成紅寶石色。但海斯預言,工人們不會將玻璃成品丟入湖中,他們會偷偷地帶至別地方賣掉。

  海斯更預言,村子裡會有一次大的火災,也預言一個小國會有戰役,然後出現一個嚴酷的主人,實行種族屠殺。而艾希諾陷入困頓中,他抱來伍迪的屍體,兩人就這樣跳舞著。

  露蜜拉要離開時,門突然被鎖住了,不久露蜜拉就流血身亡,少東撫摸著她的血液,認為這才是最上選的紅寶石的顏色。此時傳來玻璃工廠失火,瞬間就夷為平地。村人們怪罪海斯,把海斯和少東關進監獄內。不多久海斯一人又上山他繼續著他的預言…。一座孤立的海島上,只有一名有智慧的人相信地球不是平的,終於有三名信徒願意跟隨他出海,他們四人駕著小船出發,面對大海迎向不可預知的命運。

◎ 劇情分析

  玻璃精靈是韋納.荷索與作家賀伯.阿登布希(Herbert Achternbusch)共同改編十八世紀中葉在巴伐利亞關於一個先知的傳說,有人說這先知是牧人;亦有一說是漁人。而本片中的海斯即是傳說中的先知。

  玻璃或鏡子其實是極富哲理的一種物件與象徵。它能映照萬物卻從無撿擇,換句話說它是最誠實無欺的。不論美醜與多寡,只要在玻璃或鏡子前,它都會如實地映照。有趣的是,每個人在鏡子或玻璃面前看見的永遠都只是映照而出的自己,鮮少有人會發現鏡子或玻璃的存在。

  紅寶石玻璃其實指的是血肉之軀之內的真實之心,也是一種浮華的層面追索,當你不斷地追索後不難發現,無盡的物質追求,換來的將會是更多煩惱與不安,文明帶來更多的方便,但也挑起更多的慾望。海斯以預言者站在一個圓形的中心,看似轉動,但「磨轉心不轉」的道裡正好詮釋了先知的真諦。

  世間萬物不管靜態或動態,在有心人的眼中都是徵兆,荷索大量運用並不連貫的蒙太奇,企圖展現有關「世界崩塌」的理念。當所有的人思想都一致並致力於自以為是的生活面向時,一切都會相安無事的。但若有一位先知的話不斷地預言並且實證了未來,於是正常的生活認知便會慢慢被瓦解了。

  未來是一種無知,除非你親自去未來,實際參與才能真確地印證,否則只能處在一種茫然與惶恐之中。工頭穆貝克的死亡也是一種崩解現象,他不只帶自己進入死亡世界,也將製作紅寶石的秘密帶入墳中。玻璃工廠的少東甚至想將穆貝克的頭腦剖開,以便截取他知道的祕方;日後更突發奇想,以女傭的鮮血來提煉紅寶石玻璃的方法。這些都是一個世界開始崩解的開始之後另一類的崩解。

  工廠若開始停工,工人便在生活中也面臨崩解的命運,他們有吹玻璃的技術,但卻無處世的智慧,因此在屢次嚐試失敗後,他們感受到無比恐慌的未來。這也是為何海斯開始預言一個小國的屠殺,而艾希諾與伍迪的情形也是這樣發生的。

  於是這個世間每棟房子在殺戮之後只剩下冷漠,也因為如此,人便更趨向孤獨了。雖然如此,先知在經歷過一切之後,他依然仍舊是先知。

  荷索在本片的佈局讓人有些困惑,但若直接去領納玻璃映射本心的實相去看待,一切就相當明顯而清楚。海斯其實只是一個了解生命真相的人,他一向獨善其身,不願意介入太多生活與塵世的追索,因為六塵中的一切現象都是由本心出生的,汲汲營營地追求其實反而滋生更多的煩惱。玻璃就是玻璃,何必一定要有紅寶石的玻璃呢?當有了紅寶石玻璃,會不會也要有一些碧綠色的玻璃呢?

  荷索塑造了詭譎壯美的風景畫面,這幾乎只有在意象才能體現,也就是說那幾乎不是人間有的景況。也許在心中我們會有不同的期待,但事實上我們所處的環境卻不盡然是如此詩情畫意,在現實與超現實之間,荷索為觀眾的心靈作了一次超然的辯證。

  有趣的是,這部影片最大的賣點是,這些非專業演員在上戲之前,都是經過精神醫師加以催眠的。因此在影片中我們不時見到演員們呆滯的眼神,好似在夢遊之中,這種催眠的整體表現,提供了另一種超現實的神秘氣氛。若要究其真義,則應該說他確切地呈現了佛經所倡言「心不顛倒」的道理。

  我們常常自以為是的認為活在清楚的生命形態,殊不知在真心矇蔽之下,其實都是存活在生滅心的見聞覺知中而不自覺。因此每本佛經幾乎都會提醒眾生應該「心不顛倒」。荷索以催眠的方式來表現正好巧妙地詮釋了人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地不「如理作意」,由此緣由,自然會衍伸出更多的煩惱。

  透過海斯先知的示警,其實不見得有人肯相信的,就算相信卻也執迷於世上已經既定的一切,要每個人離開現況,那幾乎是不可能的。於是露蜜拉雖然接到了海斯的警告,她也有了幾分的相信與猶豫,但終究還是無法逃離不幸的命運。

  其實被催眠的應該不只是片中的演員吧?在戲院的觀眾亦復如是,集體在一個黑暗空間,一個半小時的空間凝聚,群體意識的匯聚也是相當清楚的。若你能像海斯一樣眾人皆醉我獨醒,自然能體驗荷索真正的用心。

  荷索喜歡在一個時間的起點與結束作一種較完整的表現,也許你可以把它當作世界末日的預言,但在這個議題的背後我們究竟能體現多少呢?在生生死死的背後應該還有一個生死所依托的不生不死的真實心,雖然這是嚴肅與深奧的問題,但卻是人生最重要的課題。也許你現在不以為意,但在生死的關鍵時刻,便會碰觸到這個人生最大的問題。

  荷索以海斯作了一次標的示範,他不是先知,只是因為定慧等持的菩薩不為世界塵境而困惑,他的見地為他人提供了我執在執迷中必然的崩解並提出了警告,只是凡夫並無法領納罷了。

2010年11月19日 星期五

前陷風暴(Beaufort)

導演:約瑟夫.席達(Joseph Cedar)
演員:奧斯里.可漢(Oshri Cohen)
   伊泰.提倫(Itay Tiran)
以色列 / 2008年 / 126分鐘 / 保護級
禮讚:2007年柏林影展銀熊獎
   2008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以色列部隊守在波弗特堡,敵人時時炮擊,卻奉命不得開火,也不能撤退…

◎ 劇情簡介     

  波弗特堡在一九八二年的一場戰役中被以色列軍隊佔領,但在十八年後因國際情勢的發展,以色列決定撤出這座堡壘。

  李拉茲中尉是這些駐軍的指揮官,他才二十二歲,但卻有著天生軍人的堅毅。碉堡外發現有一些不明物,於是上級派來了一名爆破專家,雖然認定極為危險而決定放棄,但巴德李拉茲卻堅持要查個清楚,爆破專家在請示上級後只好硬著頭皮上陣,沒想到真的就意外的爆炸而當場身亡。

  不只是每位守軍籠罩在隨時喪命的恐慌,李拉茲也時時刻刻繃緊神經,柯瑞就不止一次向他質疑,但軍人的信條讓他們都必須回到軍隊的服從原則。也有人退伍的日子到了,興高采烈地回到以色列國內。巴德交了一位美國女子,他渴望早日退伍後可以到美國與她相會甚至結婚生子。這一日亞拉威在綠崗站崗,沒想到黎巴嫩的軍隊一顆砲彈正好擊中綠崗,雖然經過搶救,但亞拉威依然壯烈成仁了。

  氣氛更加迷漫的原因是他們奉命不能還擊也不能撤退,因為國內的政客在派系操弄下尚未討論出一個妥協的方案,因此這個部隊便必須按兵不動,這使得許多士兵心中有了許多的困惑,雖然如此,他們卻始終保存著忠貞愛國的情操。

  另一次歐斯在隧道外頭被砲火擊中,李拉茲正在猶豫時,另一名同袍衝出去硬是將歐斯拉回碉堡的隧道內。由於人員有了損傷,班表必須重排,但因牽扯到生死問題,誰也不願當排班表的人,李拉茲正感無奈之際,有人開始認養最差的時段,接著陸續有人認養,最後一個人也只能接受僅剩的時段。

  上級載來無數的地雷與火藥,要他們在撤退之時炸掉這座十字軍建造的堡壘,埋地雷炸藥的工作由梅爾負責,但撤退的命令卻一改再改,最後僅剩十二人留守,有人認為他們不應該如此逃離,但軍人只求光榮一戰,但像艾密歐愈是到撤退的最後關頭愈是失去鬥志,所幸最後終於接到撤退的命令,李拉茲帶最後十二人回到以色列本土,他激動地跪在地上親吻著土地。

◎ 劇情分析

  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發生的六日戰爭是二十世紀一次重要的事件,這牽扯了更多更複雜的問題在日後逐漸顯現。戰爭是地球上只有人類才有的現象,在什麼樣的景況中必須發動軍隊相互殘害對方生靈,其實認真探索也不見得能理出一條正確的道理與意義。但在如此近乎不可解的困頓中人類似乎也只能選擇不斷的重覆戰爭,企圖以最強烈的手段來解開這種心理或現象的迷障吧!?

  「前陷風暴」不同於一般的戰爭影片,因為影片中幾乎看不見兩軍交火的局面。以色列守在波弗特堡的駐軍奉命不得開火,但卻又不能撤退。這是一個奇怪的邏輯,試想一羣握有武器但卻失去戰場的軍士,他們該如何看待這種矛盾?何況敵人隨時而來的砲擊都有可能讓自己喪命。當砲灰也許太言過其實,但整體的氣氛像陷入了一片泥淖之中進退不得,於是傳說中以色列軍人的驍勇善戰在這個情境下似乎逐漸被解構了,代之而起的是軍人背後的人性掙扎與生命的惶恐。

  人的信條是絕對的忠貞,命令的執行是不二法則,問題是,當整體國家的決策動向有了改變,甚至國內政客之間的利益導向有了衝突與拉扯,勢必會影響軍政的方針,而軍人在最前站的戰場上雖面臨生死的關鍵,然而卻像提絲傀儡一般,真正操弄他們命運的卻是上方的那隻手。

  影片中並不想在這個「將士在外不受君命」的面向上辯證,但卻徹底地將躲在有良好防備的戰壕隧道中戰士的心靈無情解構。死亡對任何人而言都是無知而恐慌的,而軍人到了戰場,就必須隨時有面對死亡的心理準備。就某種角度而言,這是相當殘酷的,但從另一方面來看,這也正好能突顯軍人最可貴的情操。

  於是「矛盾」無時無刻充斥了這羣守軍的心靈,在無奈中必須安置自己的心靈;在惶恐中也企求自己的平安,而整體的大前提是他們都必須忠於自己的國家;也徹底地執行上級交付的任務與命令。

  但不管從那個角度來看,戰爭總是必須加以批判與譴責的,一次的戰役生命財產的損傷不計其數,而其後延續的影響卻非筆墨所能形容。而每一場戰役其實也都有著前因與後果,但有時認真思考後會發現,這些因果關係其實與一般民眾全然無關,真正主導這些戰火的反而都是一些政客,而這些人的考量自然有其特殊的緣由,但出生入死的卻是駐守前線的軍士。

  「前陷風暴」之所以受到歡迎的原因,正是紮實地批判了以色列草率進兵黎巴嫩,最後依然得撤兵的荒謬舉動。縱然如此,戍守在波弗特堡的軍士們卻勇不抗命地堅守崗位,就算有怨言,但卻也無人違背軍人的天職。於是在強烈的對比中,很快就能比量出何種生命的價值是值得批判或歌頌的。

  九八二年以色列與黎巴嫩第一次戰役,入侵黎巴嫩的以色列軍隊佔領了波弗特堡,時間長達十八年之久。二ooo年因國內輿論的批判,這使得以色列決策當局不得不撤出這座古老的古堡。有趣的是當時在軍隊要離開之際,用了近六噸的炸藥企圖炸毀波弗特堡,神奇的是爆炸雖然猛烈,但卻也只是掉落幾塊碎石而已。第二次以色列與黎巴嫩於二oo六年發生戰役,以色列雖重回黎巴嫩,但卻刻意不去佔領波弗特堡,如今這作城堡卻已變成知名的觀光景點。

  陷風暴雖以戰爭素材來包裝,但放置更多的觀點來詮釋人性,當生命遭受威脅之際,任何人都會流露出恐慌與膽怯的神情,這並非可恥,因為這是真正的人性。「前」片就是以這種角度來追索生命的無常與瞬間消失的空無。剛到古堡不久的爆破專家,幾乎談不上兩句話,但在第二天就壯烈成仁了。

  這讓人感到無盡的惶恐不安與不踏實,於是在心靈深處油然昇起一股懷疑,對生命價值觀的直接探索,所以立刻在每個士兵的身上都能追索出真正的故事。每個人都有期待與希望,而這些願望的完成卻必須先活著回去,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雖然批判的議題是如此厚重,但卻從無背棄國家或違抗命令的情境發生,而一切批判的焦聚反而指向國內的政客,他們不顧兵士的生命安危,只是一味地在政治籌碼中尋求有利於自己的討價還價,也間接地呈現了人性中無情的殺戮與戰爭的荒謬,

  從古至今,幾乎都沒有人能夠將戰爭的原因解釋清楚,人有時是極端短視與盲目的,除了戰果的摧殘,其他自私地浪費資源其實也是不可原諒的。但究竟有多少人能從古今的戰爭中獲得答案呢?

  李拉茲中尉在帶領最後十二人回到以色列領土時,他是百感交集的,在戰場上他堅持軍人的原則,但其實他也是血肉之軀、也是父母所生、也是跟每個人一樣有著七情六慾,只是基於軍人的職責,他是無法有個人的意願的,他唯一的選擇就是服從。

  李拉茲跪在地上脫下戰袍,深深吸一口氣的鏡頭令人印象深刻,同時也解釋了軍人一體兩面的心情與故事。

浮士德(Faust)

導演:占.斯凡克梅耶(Jan Svankmajer)
演員:彼得.西皮克(Petr Cepek)
   揚
克勞斯(Jan Kraus)
捷克 / 1994年 / 92分鐘 / 輔導級
榮獲:1994年卡羅維瓦利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1995年葡萄牙奇幻影展最佳特效
   1995年捷克影評人獎最佳動畫
   1995年捷克金獅獎最佳男主角、音效、設計貢獻、術貢獻等四項大獎
講述一名街上路人被誘到劇場後台,被迫扮演起浮士德,和魔鬼達成交易的故事。 …

◎ 劇情簡介     

  一名中年男子在街上接獲傳單,是一幅標明紅點的地圖,男子看不懂也不屑地將紙丟棄。回家後打開門竟有一隻雞在裡面,男子將雞趕出門,發現樓下有兩名盲者抱著雞正抬頭仰望。男子不以為意,在整理書信時再度發現也有紅點傳單,於是他好奇地拿出地圖,在比對之後確定紅點正確的位置。

  男子(浮士德)根據地圖找到紅點所在,那是一幢廢棄的老屋,突然見一人倉惶從屋內往外奔出。在一名推著紅火炭的老人指引下,男子獲得一把鑰匙,開了門入內到達一間演員化妝室,他套上了披肩,黏上假鬍子,也在臉上化了妝,同時也發現一本曾經被燒過的劇本。男子邊喝啤酒邊走到舞台,卻發現幕外是剛入場的觀眾,這下他有點惶恐想要逃避,回頭見許多幕後工作人員不時發出對他嘲弄的表情,男子慌張地從身上取出一把刀割破上舞台的布景倉惶逃離。

  男子卻發現自己逃入了一間化學實驗室,燒杯中竟有一黏土作的胚胎,很快就長成一名嬰兒,嬰兒甚至很快老化而死亡。緊接著男子感受到自己存在一個被人掌控的世界中,一下在樹林中、一下又在大石林之上、有時又在大雪之中,最後他遇上了一個長得與他相似的人。男子大叫梅菲斯特,他是路西法的僕人。

  男子惶恐地說出自己的感受,他已學會各種知識與哲學,甚至神學領域都有浸淫,但他依然無法領納太陽、宇宙的各種神祕,然而他必須死亡,男子表達了心中的遺憾,於是梅菲斯特提出了條件,只要完成男子的心願,男子就必須交出他的靈魂。

  於是男子再度獲得二十四年的壽命,讓他在這世間心想事成,男子雖然獲得比以前更多的權勢與願望,但心態也有了一些改變;甚是提出要撒旦也來服侍他的要求。一再追求的各種樂趣,最終也逐漸感到索然無味。而撒旦也變裝成海倫來色誘他,男子享受了艷福卻發現一切都是撒旦的把戲。而此時撒旦告訴他,契約訂下的日子已經到期,男子倉惶逃離不願交出他的靈魂,但在奔出馬路上時,正好一輛汽車飛奔而來撞死了他…。

◎ 劇情分析

  七七四年歌德發表「少年維特的煩惱」,其實在前一年就動筆撰寫浮士德這本曠世偉構,終至一八三一年完成,費時將近六十寒暑。一八三二年三月十六日,歌德偶染感冒,臥床數日後,廿二日上午坐在交椅上安詳逝世,享年八十三歲。

  德與荷馬、但丁、沙士比亞被稱為世界最偉大的四位詩人,分別代表西洋上古、中世紀、近世紀以及現代四個時期的詩人代表。而除了少年維特的煩惱之外,「浮士德」幾乎就與歌德劃上了等號而不可分割。

  歌德擷取的題材是十五、六世紀鍊金術師浮士德博士的傳說,在這之前其實已有約翰.許畢斯寫過浮士德的版本(一五八七年),之後尼古勞斯.畢彩又以更新的形式改寫,一七二五年有匿名的基督教徒描繪浮士德生涯的作品,年輕的歌德接觸到的浮士德應該是這種最新的形式。

  歌德幾乎把自己的一生體驗與全部思想全部放進浮士德這部作品。歌德企圖描寫曾經存在於祖國,以傳說和戲劇而為人們所熟識,又為人所嚮往、畏懼、憐憫與詛咒的人物,重新塑造了浮士德。

  如浮士德自己所言,他在年老之際已經精通哲學、法學、醫學、甚至是神學,但他始終無法真正掌握所謂的真、善、美。顯然地在學術這條道路上無法碰觸內在心靈的真諦。當他有所發現後卻無法再重來一遍。或許是這種遺憾的呼喚,即刻促動他向上帝的交易,他召喚上帝的使者精靈企圖透過祂們,以速成的方法掌握生命的奧秘,但祂們卻告訴浮士德:我們與你並不相類。故浮士德才轉而向梅菲斯特妥協。

  菲斯特其實是浮士德心靈映照的另一層面,換句話說梅菲斯特永遠持否定的立足點,與浮士德展開拉扯與善惡的鬥爭。其實人在面對死亡之際在經過一個隧道之後會看見自己一生的作為,然後一個莊嚴的聲音會問你:這一生自己的評價是否滿意?

  相信很多人一定都會有重頭再來一次的慾望,甚至會埋怨,當初若不是什麼因素的阻礙,最終的成就絕對不只如此。因此一定相當有信心地表示若能再來一次一定可以彌補一切的遺憾。坦白說,若真的有機會讓你再來一次,最終的結局其變化應該是不大的,其原因是每個人的表現其實都依據自己的「習氣」來行事。

  浮士德比一般人更高明的地方在於他想重新再來學習與掌握所謂的真善美,這種層次應該指的是上帝吧?!其實這樣的觀點還是有所缺失與不足,真諦並非必須往外追索,就算面見上帝,祂也無法給你,因為實相早就在自己心中,只是浮士德無法碰觸得到。雖然歌德的本意並非在此,他過度自信地以為在真善美的境界中即是真諦的一切,就算上帝與他「相類」,依然在神格中領納,卻非絕對的宇宙實相。

  歌德的意旨其實尚建構在「試煉」的階段,利用梅菲斯特否定的特質,巧妙地呈現了再度肯定的事實,也就是梅菲斯特千方百計的誘導浮士德向惡,以便贏取他的靈魂,但最終這些事件都會走向為善的路途。也就是在無形中透發彰顯了上帝的力量。

  浮士德的願力其實依然都在慾望、愛情中打轉,他與梅菲斯特訂定契約,藉著變回年輕的機會使他重新調整心靈的走向,但卻忽略了真正人性的一面,這也是從一開始梅菲斯特便自信滿滿地嘲弄著浮士德,因為他相信最終浮士德必然會走回今日的老路子。

  有一項賭約相當有趣:「若我對剎那的美有了駐足並有了讚嘆!」,這樣的感觸即宣告浮士德的失敗。因為這完全流於意識覺知的現象,與他追索真善美的目標相去甚遠。一般人喜歡沉溺在「美」的境界中,卻不知這種境界絕非與永恆的真心能夠契入,正因為它是生滅心的境界,只要離開或再度被別的境界吸引就立刻消失了。在楞嚴經中卷一所談到的「七次徵心」都是在談論類似的問題,而釋迦牟尼卻在這七次徵心中一一加以否定。

  但在卷三時卻重新檢視所謂的見聞覺知心,並稱之為「第二月」,這不僅只是探討駐足在「美」的境界中,而是檢視「能見之性」與「見」的種種辯證。由這個角度而言再回頭來看浮士德的種種看待自然就知道最終他必然將流於失敗的。

  「浮士德」是捷克動畫家史雲梅耶的第二部電影長片,以真人結合定格動畫的技巧展現沒有前因後果的超現實元素,同時更結合了黏土、卡紙及木偶等不同材料製作的定格動畫。最重要的是導演把「浮士德」定位在布拉格真實的背景中,這讓這齣戲顯得更加突出,也彰顯了因不同元素並存的格格不入而引發的荒謬性。而除了梅菲斯特之外,在提絲傀儡上方操弄的雙手便成了一種符徵,顯然的在掌控所有靈魂與生命的背後,果真有一個我們只能感受但無法識其面的主宰?但這種隱喻其實是相當高明的,因為循線深思,不難發現,原來那雙操弄提線的雙手真正的主人也許就是你自己呢?

  浮士德最終的靈魂被上帝早一步接走,因為在解構與建構之中,上帝始終是佔上風的,應該說是邪不勝正的最佳寫照吧?

2010年11月13日 星期六

君子協定(Gentleman's Agreement)

 由 林苑芳 老師撰稿

編劇:摩西.赫特 (Moss Hart)
導演:伊力.卡山 (Elia Kazan)
演員:葛雷哥萊.畢克 (Gregory Peck)  
   陶樂賽.麥塊 (Dorothy McGuire)  
   約翰.嘉菲德 (John Garfield)  
   賽麗絲.荷姆 (Celeste Holm)
美國 / 1947年 / 118分鐘
禮讚: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獎
   金球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獎
   美國國家評論獎之最佳導演獎
   美國紐約影評人協會獎之最佳導演最佳影片獎
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社會對猶太人的種族歧視猖獗,一般民眾對此習以為常…

◎ 劇情簡介     

  新聞記者菲爾(葛雷哥萊畢克  飾)帶著十歲兒子湯米、母親從加利福尼亞來到了紐約。這是一個冬日后的艷陽天,空氣芬芳,陽光明媚。湯米的興奮、快樂也感染了他的父親和奶奶。菲爾是應;史密斯周報社的總編輯約翰•米尼非先生的邀請而來的,這是一家每周擁有五百萬讀者的著名雜誌社。應邀為一份全國性週刊撰寫一篇連載性的報導,主題是「談論反猶太主義」。
   
  米尼非先生費了很大的周折為菲爾弄了一套大曼哈頓區的住房,但是也給這位有才幹的青年作家出了一個難題,要他寫一組關於排猶主義的文章。這是受他侄女凱西的啟發而選定的題目。不過,他希望菲爾用自己的頭腦去找第一手材料,一種令人折服的思路,一種使它帶上人情味的戲劇性手法,讓寫出來的東西有人看。”
  
  在米尼非家的第一次會面時,菲爾就喜歡上這個聰明、美麗的凱西。他們彼此欣賞。也許為了這感情上的原因吧,菲爾終於接受了這個並不使他感興趣的任務。
   
  他為得到第一手資料,菲爾決定當一回猶太人,親身體驗一下猶太人的感覺。當菲爾向社會亮出自己的猶太血統時,麻煩馬上就來了。同事疏遠了他,兒子遭到羞辱,甚至連他深愛的凱西也面露憂鬱之色。凱西因為被人看作與猶太人戀愛而受到輕視。大飯店與俱樂部不能隨便進出,因為有規定--猶太人禁止入內。而他的女秘書原來也是個猶太人,為了避免麻煩,也不得不改換自己的姓名。這時好朋友戴維也來了紐約,他找到一份稱心的工作,可就是因為猶太血統而找不到住房。
   
  菲爾責怪凱西不把房子借給戴維,可是凱西說:好的住房區有一條「君子協定」,誰也不能將房子借給猶太人。凱西還要求菲爾立即結束對猶太人生活的體驗,兩人不歡而散。這時戴維,對菲爾說起自己的遭遇。在戰場上他的一個戰友流盡最後一滴血,他的遺言卻是把這個猶太人拖出去!菲爾的所作所為引起了周圍的人不同反響,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菲爾的文章出來了,引起了強烈的震動,人們廣為傳閱,格林太太為兒子感到驕傲。凱西後來也改變了態度,她勇敢地將房子借給了戴維。葛林也因對猶太人的歷史、文化有更深一層的了解,所以便致力於讓社會大眾拋棄對猶太人的偏見.
  
  本片是美國影史上第一部直接以反猶太主義為題材的影片,在右翼勢力當道的時刻,敢於暴露社會黑暗面,伊力卡山導演製片敏銳的眼光和新穎拍攝手法,將電影拍得充滿強烈的時代氣息,這種超凡的勇氣令人敬佩;現在影片即將開始,讓我們一起分享這部電影。

◎ 劇情分析

   《君子協定》是美國電影史上第一部直接以「反猶太主義」為題材的影片,根據 勞拉霍布森的原著小說改編而成。在右翼勢力當道的時刻,把這樣一部正面暴露社會黑暗面,並且指著鼻子痛罵一般美國民眾對「種族偏見」麻木不仁的作品搬上銀幕,的確需要過人的勇氣,在商業上也要冒上很大的風險。因為取材大膽,尤其在主題上突破社會禁忌,以義正詞嚴的姿態指責大眾的偏頗思想,為居於劣勢的少數族群爭取尊嚴。這種影片,往往容易贏得喝采聲。知識份子(包括評論界)大多會忽略這些影片在電影技藝方面的平凡表現,而突出它的創作勇氣和社會功能,因而使作品輕易獲得超過本身藝術成就的獎賞。本屆金像獎電影《君子協定》能夠榮獲最 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三項奧斯卡獎,可以印證以上的說法。
   
  菲爾格林為什麼會那樣堅定地反對「種族偏見」?甚至為此跟凱西決裂而在所不惜?只因為他具有超越常人的道德情操嗎?像凱西這種坐視別人取笑猶太人而內心感到羞愧的「軟弱好人」,只因為沒有勇氣挺身而出指責反猶者,就被編導在此片中表現為不義之人,片中對真正施行不義的反猶者卻又沒有作出強而有力的指責,在道德的立場上教人無法認同。這是一部以探討道德問題為中心的影片。
   
  至於相關種族歧視相關的電影,有以下幾部代表性的電影:
 
  1. 我想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衝擊效應關於《衝擊效應》,老實說它並不是我喜歡看的電影類型,但我不得不說它真的是部好片。《衝擊效應》最主要的就是在陳述種族岐視的議題,不啻是白人對黑人, 甚至是亞洲、中東、拉丁美洲人,彼此在生活中的交集,因為歧視繼而延伸出許多人性善惡的問題。


上映日期:2005-09-09
片長:1時52分
導演:保羅海吉斯(Paul Haggis)
演員:【麻辣女王】珊卓布拉克(Sandra Bullock)、【神鬼傳奇】布蘭登費雪(Brendan Fraser)、【瞞天過海】唐其鐸 (Don Cheadle)、【哈拉瑪莉】麥特狄倫(Matt Dillon)、珍妮佛艾斯波席托(Jennifer Esposito)、威廉費納(William Fichtner)、【硫磺島的英雄們】萊恩菲利浦(Ryan Phillippe)發行公司:群體工作室
 
  2. 另外還有辛德勒的名單應該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電影了吧!
  
影片年份:1993 

出品:宇宙影業 
發  行  商:環球影業 
導演:史 蒂芬史匹柏
編劇: 演員: 
Thomas Keneally   連 恩尼遜  班 金斯利  雷 夫范恩斯
OP" NOWRAP>   Shmulik Levy 

長:195分鐘
   
  本片是史蒂芬史匹柏反省歷史浩劫的人道主義之作,全片以黑白 為基調,大量的手持攝影機方式拍攝,呈現了紀錄片般的風格,是他從影以來首度獲得影評界肯定的作品。
 
  3. 街頭日記 ,也是有關種族歧視的電影唷!

演員:希拉蕊史旺、派崔克丹契、史考特葛倫、伊梅達史丹頓。
類型:青少年勵志劇情
片長:123min
上映:20070105(美國)
導 演:理查拉葛瑞夫尼斯
編劇:理查拉葛瑞夫尼斯
  
  《街頭日記》改編自美國加州威爾森高中203班學生的真實故事,由兩屆奧斯卡金像獎影后的希拉蕊史旺擔綱演出。電影描寫一名致力於教育的老師,致力帶領一 群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生活環境複雜的高中學生。然而要想辦法親近學生,讓來自不同種族的他們和平相處,並重新燃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並非易事。在費盡心力多 方嘗試之後,老師逐漸找到了能和學生互動的獨特授課方式,成功地誘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本片是繼《春風化雨》之後,最激勵 人心的校園勵志電影,從潛移默化中導正這群街頭鬥士們的社會價值觀,並且帶領他們重新認識種族間包容共存的和平力量。

  著名的種族歧視事件
    
  歷史上有許多種族歧視事件,舉凡「希特勒屠殺猶太人」、「南非種族隔離制度」、「南北戰爭」、「3K黨」,去年發生的「維吉尼亞槍擊案」以及本論文將深入探討的「盧安達大屠殺」。

  希特勒屠殺猶太人

 『根據紐倫堡法案規定,只要有一個以上之猶太裔祖父母的德國人,即被視為猶太人,並且還剝奪猶太人的德國國民權利。猶太人大屠殺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民族清洗,也是二戰中最多人熟悉的暴行之一,在這次大屠殺總共超過600萬猶太人被屠殺。』他們將猶太人運到集中營,男人與女人分開,再經過一個挑選過程,可以做苦工的男人被送到苦工營,生病的男人或其他女人與小孩則給他們難得的洗澡機會,沒人知道進去那浴室不可能活著回來。根本不是讓他們洗澡這麼好的待遇,浴室說穿了是名副其實的毒氣室。最後在1944年,當德國納粹知道自己氣勢已盡之時,甚至還加快殺人的速度。希特勒在二戰的屠猶,幾乎是將歐洲猶太人趕盡殺絕。

  鄙視斯拉夫族,仇恨猶太人的納粹獨裁者著名的種族歧視事件

  歷史上有許多種族歧視事件,舉凡「希特勒屠殺猶太人」、「南非種族隔離制度」、「南北戰爭」、「3K黨」,去年發生的「維吉尼亞槍擊案」以及「盧安達大屠殺」。

以上敘述,是我對君子協定此片的小小論述;對於第一次參與此項活動的我,希望表現是差強人意,在場嘉賓能不吝指教。謝謝!

2010年11月11日 星期四

教宗的洗手間(The Pope’s Toilet)

導演:費南多.梅瑞爾斯(Femando Meirelles)
演員:凱撒.創科索(Cesar Troncoso)
   薇吉尼亞.曼德斯(Virginia Mendez)
烏拉圭 / 2008年 / 94分鐘 / 普通級
禮讚:「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等8項國際大獎肯定
   巴西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最佳劇本、
   影評人獎等五項大獎
   坎城影展等共八項國際影展大獎
教宗即將來訪,預計有數萬名群眾將湧進這個窮困的小村…

◎ 劇情簡介     

  貝托住在烏拉圭與巴西接壤的梅洛鎮外,為了生活,他必須與一些朋友騎腳踏車越過邊界,替當地的商店走私一些貨品,賺取一些工錢。但馬里修巡官卻常駕車子在他們常走的野地攔截,並將一些像威士忌的貴重物品沒收。

  貝托一直渴望有一輛機車;女兒西薇雅則立志到首都蒙特維地亞唸書,同時將來成為一名記者或播報員。媽媽卡門則希望女兒上縫紉學校;貝托則希望西薇雅也與他一起騎腳踏車走私,這樣要買機車就更容易了,但西薇雅卻自始至終都拒絕爸爸的要求。

  貝托因為腳傷不願走野地,但卻在海關處被攔下,藏在瑪黛茶內的電池被發現並沒收,這讓貝托近乎抓狂地在酒館內大吵大鬧,但這也使得一些商店不再委託貝托擔任走私的工作,貝托無奈只好向酒館的主人道歉。

  電視上播報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即將來梅洛舉行演講,村人們欣喜不已,每家每戶都準備在當天販賣最拿手的食物,因為記者預報當日可能會有將近數十萬人從巴西湧入烏拉圭的梅洛。貝托一向自稱為金頭腦,當然也不甘寂寞,他突發奇想,在住處旁邊蓋一間高水準的洗手間,因為人都必須要大小便,而且這絕對是獨一無二的行業。

  卡門拗不過丈夫苦苦哀求,只好將本來就不多的存錢挪一部份給丈夫購買一些建材,然後與幾個友人七手八腳地動工了。只是貝托眼見教宗來訪之日已漸逼近,但完工之日遙遙無期,於是在康尼特的居中牽線下,貝托去找馬里修,替他走私八次違禁品,貝托於是趁機從巴西載回許多高級的建材。但他的行為卻被女兒無意中遇見,當被揭穿時,妻子氣得將吃了一半的豆子湯又倒回鍋中,貝托無奈地表示他也是為這個家好。

  八次運完後,馬里修故意不給貝托錢,貝托氣得在清晨之際越過邊界,並載了一個馬桶回鎮上,而獲知消息的馬里修隨後趕來,沒收了貝托的腳踏車,貝托只好用扛的徒步奔回。西薇雅從電視上見教宗的演講,也見到父親慌張扛著馬桶,不禁落下淚來。教宗不到十分鐘就離開了,從外地來的共四百人,其中三百多人是記者。全村的人傾家蕩產的食物全都白費了…。

◎ 劇情分析

  相隔兩個國家的邊界常因經濟體制與政治取向,甚至因文化風俗的不同而成為創作者的素材,最常見的事件便是走私。將甲國的某種東西帶到乙國後,因為需求與物以稀為貴,於是走私者便紮實賺了一票,通常走私的利潤極高,尤其是以毒品為最。

  「教宗的洗手間」以近乎荒謬而令人感傷觀點,詮釋了烏拉圭與巴西交界的村落小人物的故事。他們就像一般邊界的其他人一樣以走私為業,但賺的卻是蠅頭小利。雖然如此,卻得擔負走私客相同的風險,誠如貝托在替巡警走私「貴重」之物後被女兒發現,他只能無奈地說:我也是為這個家好。

  沒有什麼心機,只希望能讓家人溫飽,在近乎落後的村落中實在看不出有什麼好的工作可以經營,因此也難怪貝托希望女兒西薇雅也加入走私行列。西薇雅是導演安排的希望角色,她有理想與願望,每天晚上以手電筒映照著自己當作舞台燈光,然後仿效著播報員講著話。這雖然是一種希望的呈現,但別忘了,全村的人最後落得傾家蕩產,除了對教宗的信仰外,其實也是被電視台播報的記者誇大其詞的結論所誤導。

  信仰是生命的一種寄托,很多人投入其中之後虔誠地信受奉行,這基本上是一件正面的態度,相對地對於教宗來訪自然會將之視為重大的事件也就不足為奇了。問題是村人受了電視報導的誤導,以為教宗來訪勢必帶來莫大的商機,從不曾作過生意的村人,紛紛傾盡家當以期在路邊攤位大賺一筆。但最終不但無法讓村人拯救家計,並導致負債累累。

  以反諷的手法呈現了村人的落後貧困與善良樂觀,技巧地在這些小人物的困境中放置了人生的更多希望。突發奇想的構思令人讚嘆,蓋一間沒有化糞池的馬桶洗手間,讓人不免擔心若真的使用不知會發生什麼景況?但戲劇焦點並不在這個區塊聚焦,而是放置在貝托的樂天知命,在頻頻遭遇的困境中不斷地想盡辦法突破。最後他寧可腳踏車被馬里修沒收也要將馬桶扛回家的景象實在令人動容。也許此刻這個馬桶就是他全部的希望,就像溺水之人只要再奮力游個十公尺就能上岸而得救。

  但教宗來訪除了帶來三百多位的記者之外,外來的人甚至不到一百人,於是所有的期待剎那間幻滅了。隨著人潮散去,村人即將面對的不僅是過去的一無所有,而是無盡的悲鳴。

  然而人永遠靠著希望而活下去的,只要仍有希望,就一定能擁有未來。西薇雅繼續作著當播音員的夢想,誰能保證她永遠不會實現?貝托乾脆將那間洗手間當作工作室,每天蹲坐在馬桶上構思他的種種理想。縱然已經一無所有,但日子總是要過下去的。

  從宗教的角度而言,一切都必須以救贖為基調,但教宗的來訪本是佳事,誰也不曾料到會造成村人如此重大的損失。但這筆帳能算到教宗頭上嗎?若非外在錯誤的訊息應該也不會有這般情境發生,而村人的行為太過魯莽嗎?也許是,但他們的動機是在熱潮中全被蠱惑了,大家只希望在這股熱潮中能夠賺上一筆,並非妄想從此翻身,而是改善家計罷了。只是這般卑微的願望在一般人是很容易解決的事,在烏拉圭的村人中卻難如上青天。

  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亦即只出現在電視上的教宗畫面便不難得知導演的企圖。教宗所到之處都是亮麗風光的,但卻只能是從螢光幕呈現。換句話說教宗依然離村人甚遠,甚至可以說是像夢境般虛幻,也像螢光幕中的世界遙不可及。

  村人們並不埋怨生命中為何有如此的落差?邊界的兩端為何有不一樣的世界?村人所認知的始終是自我安頓,怨天尤人並非他們的認知,唯一的視野是必須收拾殘局來面對明天的日子。也許所有的食物會腐爛而丟棄,但一切都是過程。這樣的認定便成了這部影片的一股強大的力量,讓觀眾在不經意中發現了人的另一股生命能量,原來人的厚度與寬容是如此的令人驚嘆,縱然身陷泥淖卻永遠能怡然自得。

  貧窮有時也不見得是壞事,最少不必擔心錢會不見,他們要面對的反而是更真實的一面,介入其中體現者生命與生活之間的真誠互動,因為他們不會受到物慾的操弄,所有一舉手一投足其實都是最真確的,只因為他們縱然喪失一切,而僅存的卻反而是希望。

  片從微細的情節中,反映了小村民的喜怒哀樂。來一場腳踏車的快速競賽,沒有獎品,但卻贏得友誼與歡樂的笑聲。在簡單的世界中自然也脫離不了人性,馬里修的貪婪並非專利,在世界各個角落,我們都能找到這樣的人,但這是本性嗎?其實是環境造成的,若他不是在那個環境與職位上,何來貪婪的動機呢?

  其實將「教」片的情境放大,也是適用在世界每個角落的任何人種。如果我們把馬里修和貝托的職位對調,不知會延展出什麼樣的故事?重要的是在任何情境中依然能自在地活者,應該才是生命可貴的契機吧!

門(The Doors)

導演:奧利佛.史東(Oliver Stone)
演員:方.基墨(Val Kilmer)
   梅格.萊恩(Meg Ryan)
美國 / 1991年 / 140分鐘 / 限制級
奧利佛.史東執導傳奇樂團The Doors成軍過程,及早逝的主唱Jim Morrison的故事…

◎ 劇情簡介     

  一九四九年小小年紀的吉姆坐父母的車子經過新墨西哥州,正巧遇見了一樁車禍,好幾名印地安人當場死亡,吉姆從後車窗望著這場意外,從此這個可怕的景象便一直深印在他腦海中。

  姆在海灘對著友人唸出一首詩,於是與約翰、雷曼幾名友人組成了「門」搖滾樂團。同時吉姆也直闖在海灘遇見的潘蜜拉臥室,直接向她傾訴真情,於是原本有男友的潘蜜拉接納了吉姆。

  由於經紀人的安排,樂團很快地在「威士忌」酒吧一唱而紅,但吉姆將自己置身於迷幻藥與酒品中,也常脫序演出。終於酒吧老闆再也無法忍受,不僅解約也將樂團趕出,但一名唱片製作人傑克賀滋曼獨具慧眼,立刻邀他們灌唱片,並且預言吉姆的天分會讓樂團很快紅遍天。

  一九六七年在舊金山演唱,一首「點燃我的火」紅遍了全世界,甚至蘇利文也邀他們上節目,但吉姆依然不改台詞,這使得電視台相當惱火,誓言不再邀「門」合唱團上節目。在逐漸成名後,吉姆的私生活也開始糜爛,很多女人自動投懷送抱,一名女攝影師為吉姆拍攝了許多近乎野性但又相當震撼的相片。名藝術家安迪沃荷也送一具電話給吉姆,謂電話能與上帝通話,只是安迪表示他對上帝無話可說。

  潘蜜拉在電梯內遇見一名女人為吉姆口交,憤怒而去。吉姆甚至與女人割血共飲,種種行徑讓吉姆覺得自己必須去看醫生,潘蜜拉警告吉姆是因成功而讓靈魂迷失。但吉姆瘋狂地反問潘蜜拉是否願意為他而死?否則他將跳樓自盡。

  一九六八年在紐哈芬演唱,吉姆與派翠夏在廁所作愛而遭警取締,事後在演唱會遭逮捕,這使得潘蜜拉近乎瘋狂,在自辦的宴會中起了衝突,客人們不歡而散。一九六八年在舊金山的演唱,吉姆也發現潘蜜拉與一男子在床上,他憤怒放火燒了衣櫃,而後潘蜜拉向吉姆道歉後又和好如初。六九年邁阿密的演出不僅遲到二小時亦在台上倡言死亡而秩序大亂,吉姆也因此被訴,最後不得已帶潘蜜拉住到巴黎。一九七一年吉姆死在巴黎寓所…。

◎ 劇情分析

  二十世紀六O年代是自由主義思潮與保守主義激烈抗爭的年代,因為這十年之中歷經了幾個重大而影響全世界思維的事件。甘迺迪總統被暗殺、金恩博士也在槍下亡魂、越戰的衝擊以及嬉皮思潮的擴大與影響,同時大量的毒品與搖滾樂徹底征服了所有新一代的年輕人。

  顛覆與叛逆幾乎成了那個世代的代名詞,面對於生命,他們曾努力地追索,但卻發現這像個無底洞,深黝的未來龐大的讓人無法面對,於是將靈魂和軀體暫時寄望在迷幻藥中,這種以藥物營造出的幻境成了一個最佳的心靈避難所或者心靈暫時安頓之所。對外他們沉迷於搖滾樂震天價響的音樂旋律,這種外放讓靈魂的不安偶爾也能得到宣洩,而嬉皮的裝扮是一種反抗的表徵,向保守主義直接宣示他們的想法與作為,雖然讓這個世界看起來動盪不已,但若認真分析,不難發現這些現象都有著它的規律與脈動,也就更能了解這關鍵的十年,究竟是如何影響了我們現今的世代了。

  這個突然爆紅的搖滾樂團是極為傳奇的,而其主唱吉姆更是一位放蕩不拘的詩人,他的才華傲人,見地超越了世俗。換句話說他與一般人不一樣的是,他不游離在生命的當下對待,而是直接面對未知的死亡。

  有著早熟的心靈提早去碰觸外來的事物,不見得是一件壞事,問題是他究竟能否在問題中尋求到他要的答案,如果沒有,那勢必增添他更多的不安與惶恐。死亡是個嚴肅的議題,但這是一種必然,也就是日後每個人都會有的遭遇與結果,癥結在於是否能在越過死亡之後為自己找到答案。

  吉姆的天分是細膩的心思提早想到了未來,導演將這和思緒具象化了,他提供了一場車禍,於是讓吉姆小時候遇見了車禍,而死亡的印地安人從此便如影隨形跟隨他一起。也許這反而是一種創作的動力;但也許是削弱吉姆意志力的主因。而這一切吉姆以迷幻藥作為調合劑,讓這些不安攪和在一起,於是藉著尖銳的吶喊傾洩這種混勻的不安,搖滾樂就成了他靈魂的一個出入口。

  也許是時勢造英雄,一曲「點燃我的火」讓吉姆瞬間走紅,隨之而來的卻是名利背後的靡亂。吉姆面對誘惑自然無法逃避,他不僅全盤接受甚至沉溺其中而不可自拔,於是吉姆在渴望愛情與靈性追索中便逐漸失去了準則,甚至最終也葬送了自己。

  藥物、性與搖滾可以說是六O年代的代名詞,或者你願意將之比擬為是才氣的表現,但在這表相的背後我們必須去理解真正的意涵是什麼?否則叛逆與解構就會變得毫無意義。

  奧利佛.史東不愧是個中高手,他以「門」這個合唱團震撼而騷動的基調音符,拓染了六O年代年輕人無法宣洩的心靈悸動。這其中透發了「死亡」的元素,而酒與迷幻藥則成了中介的橋樑。如果一切的呈現都是依靠在迷幻藥之中,顯然這是一個依託的表相,當必須直接面對真相的時刻,所有會在瞬間化為烏有的。只可惜吉姆始終無法超越死亡而達到他自己的期待。

  也許這只是一個樂團走紅的紀錄片,但將情節放置在樂團演唱的燦爛展現,營造了華麗的商業行徑,於是反而對比了吉姆的迷失,他在迷茫中逐步前進,也許前行的目的不是那麼清楚,但確實他也早已沒有退路。若說吉姆真正在自己困頓的問題中尋求到答案,那反而是在他二十七歲移居法國巴黎之際,吉姆在自己浴缸中心臟病衰竭身亡。

  吉姆原本清澈的思維因為商業體系的影響,於是讓他近乎絕望而迷失,於是強烈的反社會思潮便成為唯一的手段,而這也誘發並吸引了龐大的年輕人。但仔細思考,不管吉姆在台上如何聲嘶力竭的嘶吼,世界的一切依然存在,吉姆體現的是自己的過程而非結果,只可惜吉姆在自我的認知中有著極大的落差而不自知,平靜的死亡背後是嘲弄或驚恐?或是在恍然中見到真諦?

  奧利佛.史東曾拍過另外有關越戰的兩部電影「前進高棉」與「七月四日誕生」,而「門」似乎也延續了越戰的議題,只是他將更多的焦點放置在藥物與情慾,直接訴求了年輕人的叛逆。

  那麼,這個戲劇故事究竟帶給了我們什麼訊息?六O年代所有的現象至今並未消失,甚至有著更強烈的另類展現,這中間必然有著意義的連結,而一脈相承的啟示中,就透發了真正的意義,而這其實也是奧利佛.史東真正的企圖。

  搖滾世界的真相其實就像舞台,在演出當下都是令人目眩而投入的,但當曲終人散舞台拆走之後,所有的華麗便永遠不再存在。如果知道這一切都是虛幻的,為何還是有許多人樂此不疲而不自覺?吉姆開始一直要追索的答案其實就在自己本身,但過度外放讓他無暇自處,雖然一度以為自己能在舞台上尋求到答案,但這其實也只是與魔鬼交易的一場賭注罷了。

  如果將「門」這部影片界定在搖滾樂團的呈現,絕對是成功的作品;若從心靈層次來探索,其實也可發現導演的苦心,總之我們應該以客觀的心情來見證一個不安靈魂的碰撞以及最終落腳的結局,也就能體現人生真正的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