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4年3月24日 星期一

天堂不遠(Paradise Now)

導演:哈尼阿布‧阿沙(Hany Abu‧Assad)
主演:魯那‧阿如巴爾(Lubna Azabal)
   漢如‧阿布葉修(Hamza Abu‧Aiaash)
巴勒斯坦 / 2005年 / 87分 / 保護級
禮讚:柏林影展國際特赦組織電影獎、藍天使獎
   達拉斯影評協會最佳外語片
   埃姆登國際影展埃姆登電影獎
   歐洲電影獎最佳劇本
   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獨立精神獎最佳外語片
   美國國家影評協會最佳外語片
   荷蘭影展最佳剪輯、最佳影片
   溫哥華影評協會最佳外語片
試圖從人性角度來看待理解恐怖行為。…

◎ 劇情簡介

  薩伊與哈勒是一對死黨,他們一同在修車廠工作。但遇上挑剔的客人,哈勒竟動手又將車子敲壞。雖然老闆開除了哈勒,但薩伊依然與哈勒同進退。
   
  一名叫蘇哈的女子開車來修理,因為當晚無法開回去,遂將車子留在廠內,約定第二天來取車。但沒想到當晚巴勒斯坦的組織,派一名老師賈麥來告訴二人,主阿拉挑中二人到特拉維夫當炸彈客,賈麥告知這是最大的光榮,只要完成任務,他們的家屬會受到照顧與保護,同時也會有天使來接他們到天上,永遠侍奉阿拉。
   
  薩伊在半夜跑到蘇哈的家,在凌晨四點鐘叫醒了她,薩伊欲言又止,但最後沒說出真相,只表示是為了送還鑰匙。
   
  薩伊與哈勒被攝製了錄影帶,以宣示巴勒斯坦的決心。然後全身綁上炸彈並穿上新的西裝。但在邊界時,因以色列的巡邏隊開槍射擊,接應人阿布夏巴逃之夭夭,而兩人也各奔西東,哈勒逃回巴勒斯坦,但薩伊依然留在以色列。組織發現薩伊未回,立刻懷疑薩伊被抓或者叛逃。哈勒極力為薩伊辯解,並要了一輛車回去找薩伊。
   
  薩伊其實有機會上一輛公車,但他還是放棄了,最終他還是回到了巴勒斯坦。在修車廠正好遇上蘇哈又來抱怨車子,老闆要薩伊修理,然後兩人一起離去。薩伊吻了蘇哈後,頭也不回地走了。薩伊也回到家,但不敢見母親,其實之前哈勒才來找他,同時也留下了手機號碼。
   
  薩伊向村人借了洗手間,用衛生紙墊在身上的炸彈內。其實薩伊的父親似乎也經歷類似的情形,只是最終他放棄,而被歸納為「通敵者」,在薩伊十歲時被處死。
   
  哈勒與蘇哈交談後,果然依推測在其父的墳前找到薩伊。原本組織要放棄二人,但反被薩伊說服,而哈勒也堅持同往,但卻是說服薩伊不要魯莽行事,薩伊的手機交給哈勒,哈勒告訴接應的人放棄計劃。當車子來到時,薩伊將哈勒推上車並加以反鎖。
   
  哈勒在車上流下了眼淚,因為他知道,薩伊這回或許抱著洗刷父親通敵者的汙名,他才決意尋死,但就算引爆了炸彈,卻是無法撼動既定的局勢。

◎ 劇情分析
   
  從幾千年前的歷史算來,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這兩個民族,其實可以算堂兄弟,以色列人最早移民到埃及,但受到奴役後,才由摩西帶他們回到「上帝應許之地」,也就是電影的「出埃及記」。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美國暗助下,猶太人成立了以色列這個國家,但原本就住在這塊土地上的巴勒斯坦人,卻因為沒有建國,反而受排擠四處流竄。這也是兩國不斷紛爭的緣由。
   
  對以色列人而言,除了這塊土地之外,別無他處可以立足,因為退此一步,再也無立錐之地,因此寸土必爭毫不退讓。而巴勒斯坦人則認為,世代居住的土地,突然來了一批強悍的入侵者,對方有組織、有軍隊、有後援地驅趕他們,甚至在彼此之間,築起了一道高不可攀的圍牆。圍牆的兩端是兩個極端的世界,於是這個衝突就由此延續下來,變成是一道無有鑰匙的門鎖。
   
  巴勒斯坦人面對這種困境,似乎只能選擇一種激烈而能引起世人關注的行動,許多志願者在身上綁了炸彈之後,混入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然後在人多的市集,或坐滿軍人的公車上引爆炸彈。這種俗稱炸彈客的恐怖攻擊,已經讓以色列甚至西方國家傷透腦筋。
   
  但我們幾乎很少有機會,從炸彈自殺客的角度來探索,畢竟炸彈自殺客也是人,當一個人抱著誓死的精神去面對死亡,是一件相當嚴肅的事。自殺客從小因為宗教的關係,被灌輸一些似是而非的觀念。譬如死了之後會回到阿拉的身邊,永遠服侍真神。也許在宗教的薰染之下,每個信徒都會有許多的期許,譬如回到神的身邊,但若真正的思考便不難發現,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宗教,會希望以同歸於盡的方式,殺害其他無辜的人。
   
  也許只是一件,想凸顯事情的不公與不義,以一種無奈又激情的態度,希望引起世界目光的注目。但難道沒有更溫和的方式來表達?從巴勒斯坦的角度而言,這正是他們走投無路的表達方式;但從以色列或其他的受害人而言,他們會大聲譴責這種暴力。
   
  事情為何會變得如此僵化?問題為何變得無解?而必須以極端的行為來傷害對方,從而讓世界變得動盪不安,人與人之間的對立,也由此不斷地提昇。除了政治議題之外,宗教的元素是一個必須探討的嚴肅問題。
   
  「天堂不遠」切入的角度,是從自殺客的內在思維,來探討面對死亡的真正態度。外表看似堅定的自殺客在政客的煽動下,糊里糊塗地奉獻了自己的生命,不僅傷害了自己與家人,更波及更多無辜的人,但事後是否真的會改變這個世界?答案絕對是否定的。
   
  其實可以看看那些「欽點」自殺客的人,他們的嘴臉是可鄙的。表相而言,他們答應自殺客所有的要求,包括保護自殺客的家屬,但當計劃出現變化時,他們的直接反應,是如此的自私與現實,當初的承諾也只是一種表相的口頭承諾。
   
  如果當一名自殺客,是真主賦予最神聖的任務,那為何這些組織的人,不願自己去執行?他們有計劃地要成員去觀察,然後再予以吸收,並將之送上計劃的執行。從旁觀的角度,可以清楚地了解這一切行動的荒謬。但當事人卻不見得能識得其中的奧妙。
   
  薩伊與哈勒,其實是技術極佳的汽車修理技師,但就這樣白白犧牲會不會讓人惋惜?這是很容易有著對比的,一個可以在汽車修理技術造服人群的技師,竟然被選中當自殺客,這是何等荒謬的事!而有資格去指使別人的人,為何不以身作則?從這個對比中,我們自然能看出一些端倪,美其名以真主阿拉唆使別人去當人肉炸彈,其實正是宗教戰爭或民族主義的本質。
   
  沒有任何的理由讓人相信,短期內這樣的爭執會有結束的時刻,只要牽扯到宗教或民族的議題,這樣的戦争都必須耗上千年以上的,由此也可以了知,人類號稱萬能,但有時卻顯得膚淺而無知。
   
  縱然薩伊與哈勒被拍成聖戰士,但最終只有存在於路邊的錄影帶店,已經過往的一切,只是自我犧牲並以此而殘害無辜,這又該如何從不同的角度來定位?無非更加突顯荒謬罷了。
   
  薩伊深受從法國回來的女子蘇哈賞識,這一段感情導演處理得相當精準。薩伊不是呆頭鵝,豈有不知蘇哈的心意,但處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中,如何提起興致大談男女之情?但人非草木,在決定當人肉炸彈的前晚,他獨步到她的住處,在凌晨四點敲蘇哈的門。但蘇哈不以為忤,反而要為他煮茶喝,但薩伊將車鑰交還她後便離去了,而隔著木門,兩人猶豫難決,最終還是這樣分開了。
   
  後面薩伊在車上輕吻了蘇哈,是另一個轉折,但卻也更突顯了薩伊必死之心。相較之下,有時個性會較激烈反應的哈勒,反而懂得如何思考,他歷經第一次行動破局後,便開始思索這件事的始末,這似乎早已脫離對與錯的問題,應該是宿命論了。
   
  哈勒苦勸無效,因薩伊天生揹負了沉重的壓力,父親被稱為「通敵者」,已經成為他今生永遠抹不去的陰影,這使得他的想法變成單行道而無法轉圜,於是悲劇就這樣發生了。

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

雨中的請求 (Guzaarish)

導演:桑杰里拉‧布汗薩里(Sanjay Leela Bhansali)
主演:赫里尼克‧羅斯漢(Hrithik Roshan)
   艾西瓦亞‧雷(Aishwarya Rai Bachchan)
印度 / 2011年 / 122分 / 輔導級
禮讚:此片獲得第46届印度電影大獎最佳錄音及索尼最佳場影獎

曾經,大魔術師馬斯卡雷一次又一次的用自己高超的技術和精彩的表演震驚世人,不幸的是,一次表演中的失誤讓他不得不面臨終身癱瘓的悲慘命運…

◎ 劇情簡介

  曾經是聞名全世界的魔術師,伊森‧奧瑪斯卡雷在一次昇空表演中墜地,頸椎受到擠壓而成了半植物人,十四年來只有一名護士蘇菲亞貼身照料,另外兩名老婦人為他打雜。但在十四年後的今天,他卻委託他的律師好友杜塔,為他向法院提出安樂死的請願。
   
  伊森平常在家中,透過收音機頻道主持一個談話節目,偶爾也接受點歌。這一日,一名年輕的奧馬爾‧西迪基要來向他學魔術,原先伊森拒絕了,但伊森似乎從他身上見到一些過去,遂收他為徒,并將全部精華寫在書上送給奧馬爾。
   
  伊森提出安樂死的請求被駁回,於是他決定利用電台開闢安樂死特別節目,而此時,一名他以前的女助手埃絲黛拉打電話進來,當時兩人曾有一段情,但癱瘓後,伊森要埃絲黛拉嫁給另一名男子馬克,但十多年了,這段感情如何讓人輕易淡忘?
   
  神父也來規勸伊森不可有安樂死的念頭,因為神不會希望他這麼做,兩人自有一番的爭辯。法院再次審理,這回伊森在眾人陪伴下親自出庭,而蘇菲亞仗義執言,卻被法官誤認為是伊森的妻子,但她卻不曾糾正與辯白。母親及其他人都在法庭作證,但法官決定擇期再審,而下次地點是在伊森住處。
   
  在家中的辯證,伊森要檢察官躲入木箱中,但不到六十秒檢察官就受不了,伊森說他卻已經被關了十四年。那個晚上下起了大雨,漏滴的雨水滴在他的臉上,奧馬爾卻睡著了,而母親伊莎貝爾卻正巧在這個晚上,安詳地走了。更令人沮喪的是奧馬爾也出師離去,而蘇菲亞的丈夫米內維爾杜澤興師問罪而來,他們尚未離婚,但有家暴官司,但丈夫依舊將蘇菲亞一陣拳打腳踢後帶走了。
   
  納亞醫生決定要將伊森送入醫院,並請另一名看護,直到蘇菲亞回來。果然蘇菲亞與丈夫離婚後立即趕回,同時向他表示可以助他完成安樂死。於是伊森向她求婚,蘇菲亞答應了,而在一場歡送會中,伊森最好的朋友,亞西爾西迪基打電話進來,因為他向伊森懺悔,但伊森早知道是好友陷害他,導致全身癱瘓,而奧馬爾正是亞西爾的兒子……

◎ 劇情分析
   
  有關全身癱瘓或半身不遂的電影其實相當多,「雨中的請求」是印度寶萊塢一部相當動人的影片,而伊森從從頸部以下全身癱瘓的情況,與法國片「逆轉人生」有極高的相似度。但不同的調性,自然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結局,以及令人省思的意義。
   
  「雨」片增添了魔術當作故事的背景,自然也使得影片具備了厚度與精彩的花絮。透過魔術直指了人性的卑劣與險惡,但同時也從影片中尋找到寬容與諒解。
   
  在癱瘓十四年中猶如身處在監牢一般,或者說監牢尚有揮動蒼蠅的自主性,而伊森卻只能苦笑以對,下雨的夜晚,他只能自己編個故事娛樂著自己,因為雨滴正無情地滴在他的臉上,而他卻毫無招架之勢。
   
  一個原本最靈活的魔術師,如今卻只剩思維尚能運轉,四肢不再是屬於自己,但卻又相互牽連。在從高空中掉下的同時,其實他就已經知道,是他最要好的朋友陷害他,但就在那個撞擊的當下,伊森突然失去了所有,但也似乎明白了什麼。
   
  為何伊森一直沒有告發,他的朋友因為妒嫉,而叫人割斷昇降的鋼索?也許伊森也曾有過報復的念頭,但已發生的事就算有了報復,似乎也於事無補。直到最後,這名陷害者打電話進來向他懺悔,但伊森早已原諒他了。更何況來跟他學魔術的奧馬爾,正是亞西爾的兒子,明知道是陷害他的人之子,但伊森還是傾囊相授,這個橋段是放在後面作為高潮的布置,這是寶萊塢一貫擅長的手法。

    然而看似寬容的心性表現,其實也因為沒有情節的鋪陳,便顯得有些矯情而失真。就算奧馬爾真心想學魔術,但他也應知道父親與伊森之間的恩怨,在進入他的門下之際,似乎也應該會有某些情節的心境呈現,但這 一切都顯得缺乏,故這些副線人物就顯得薄弱了。

  蘇菲亞這條線亦復如是,她與畫家先生之間的關係也沒有講得清楚,編導幾乎以強迫的方式,創造了一個相當不理性的丈夫,不僅對蘇菲亞拳打腳踢,但蘇菲亞離家出走的原因,其實是不明確的。重要的是,蘇菲亞是以什麼心態,服侍伊森十二年?而她的丈夫,也必須在十二年之後才能找到她?
   
  如果說寶萊塢的電影有些煽情,似乎一點也不為過,因為這似乎已成為一種公式,別忘了寶萊塢真正的市場在印度廣大的民眾。他們需要類似的情節,來彌補生活上的不足,在花費少量的票價,卻必須找回更多的心靈滿足,因此在人物的善惡對立中就顯得相當黑白分明了。
   
  當一個全身無法動彈,大小便都無法知道自理,這是何等難堪的事?更何況伊森在過去,又是如此地活躍與出色。若純粹是植物人,那又是另一個議題,但伊森的腦筋是如此的清晰,因此就算他故作輕鬆,但每到夜深人靜,伊森似乎也只能暗自飲泣了。
   
  伊森過去曾與他的女助理埃絲黛拉有過一段情,但這段情也只能是透過一次電話的自白來呈現,伊森甚至勸女友嫁給馬克,而這也只是暗場人物,若伊森希望女友找個歸宿,是一種負責的態度,那為何最終又想跟蘇菲亞結婚?難道這又是真正的負責態度?
   
  「雨中的請求」其實拍片的體質是相當優質的,而拼湊的情節有些刻意的安排,雖然削弱了戲劇的張力,但卻依循傳統的呈現,這反而是印度片的特質。我們只能說,現代的意識形態有了極大的改變,電影上的呈現都顯得自然而流暢,許多刻意的經營都被刪除,剩下的便是極度的現實。
   
  以對白而言就更能彰顯「千人一口」這個缺點。從編劇的角度來呈現劇中眾人的口白,其實都會顯得太多的造作。若由腳色自行發揮台詞,可能會顯得更為自然,而後者,也正是現代電影拍攝中,一個重要的蛻變,雖然有時太過,也會引發觀眾的不適應。
   
  但這兩種不一樣的表現,卻各自有詮釋的空間,印度依循寶萊塢的傳統,成為每年電影產量最多的國家,而身為寶萊塢的演員不僅會演,更須兼具舞蹈的功能。蘇菲亞不就在餐廳中,不知不覺中隨舞台上的歌者,舞出美妙的舞作?除了舞蹈,唱歌的才華若也具備,則是上上之選,但若不會唱歌,尚有補救的機會,就是請人代唱,自己對嘴即可。
   
  寶萊塢影片中的歌舞,是不可或缺的,許多演員不會唱歌,而由歌星代唱,故片中必須打出歌唱家的名字,而許多觀眾買單進場,其實也有是衝著歌者的名氣買票的。
   
  另一個寶萊塢的特色,則是片子要長,這比較容易讓貧窮的印度觀眾,有物超所值之感。不過近幾年,這種情形似乎已有改變的趨勢。因為兩個鐘頭左右的影片愈來愈多了。「雨中的請求」正是一百二十分鐘左右的作品。
   
  安樂死這個議題很大,但只有在法庭上作一些表相的辯證,真正要探索的實質內容,似乎始終無法碰及。就連最後幫助安樂死的人,也只能用對白談及刑責問題,甚至最後將調性定位在歡送會上,這便稀釋了原本設定的嚴肅議題。雖然有些可惜,但也許印度觀眾並不會在意這個問題,他們希望看到的,是一段纏綿糾葛的愛情滋長過程,而就這一點,「雨中的請求」是相當成功的。

亞果出任務(Argo)


導演:班‧艾佛列克(Ben Affleck)
主演:班‧艾佛列克(Ben Affleck)
   艾倫‧亞金(Alan Arkin)
美國 / 2012年 / 120分 / 輔導級
禮讚:榮獲第85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

藉由一部假拍電影,實際展開一場拯救人質的戲中戲臥底行動…

◎ 劇情簡介

  ㄧ九七九年,美國在伊朗扶持的巴勒維政權垮台,由何梅尼掌權的政府放縱人民軍包圍美國大使館,在人民軍衝入大使館前,使館人員下令銷毀所有機密文件,雖然六十名大使館人員全部就逮,但卻有六名從側門逃出,躲入加拿大的使館內。
   
  雖然加拿大也早已撤走人員,但尚留大使夫婦及ㄧ名伊朗女傭莎霞。只是大使也感受到日漸迫近的壓力,最終人民軍也會入內抓捕人員,因此這六名美國人的處境是相當危殆。
   
  美國中情局當然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遂由負責人負責營救六人的重責大任,也推舉出相當出色的探員東尼‧費德茲。而東尼在力排眾議後,建議結合好萊塢的電影製作為幌子,進入伊朗境內勘景,再藉機將六人救出。
   
  其實也再找不出更好的方法,中情局立刻批准這項計劃。同時東尼也找到真實的製片與監製,甚至也請人寫了劇本,甚至畫了分鏡圖。當ㄧ切就緒後,東尼立刻搭飛機前往伊朗。
   
  在進入海關前,必須填寫黃白入境單,東尼趁警察不注意時,偷了好幾張,以便作為退路之用。東尼很快就進入加拿大使館,並會見了馬克、歌娜利捷、亨利沙茲、祖史達福、普安迪斯、尊查伯及查斯特六人。
   
  加拿大大使坦言,近日內他們也要撤館,故情況迫在眉睫,況且女傭莎霞是伊朗人,她也見到這六人,大使也不敢確定她是否會出賣六人。於是東尼分配給六人六種身份,請他們務必要牢記,否則只要答錯一個問題,立刻有被槍殺的可能,雖然有人不敢出去冒險,但東尼極力說服他們,因為這是目前唯一的ㄧ條可行之道,而東尼也告訴他們,他的真實身份,最後獲得大家的信任。
   
  在參觀市集時,也遇上示威人潮,所幸有驚無險,在第二天要搭機返國卻遭到刁難,幸好ㄧ名會說伊朗話的館員,說服了官員。但也在同時,ㄧ群女工作人員拼湊碎紙,而得知六人即將出境,但此時東尼帶領六人已陸續登機,而軍人破壞匣門並用汽車追趕時,瑞士航空已經飛上天際,東尼成功地救出六個人。

◎ 劇情分析
   
  以營救人質為故事的電影,其實多得不勝枚舉,而標示真實事件改編的「亞果出任務」,卻是二0ㄧ三美國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影片,打敗了當年的勁敵「悲慘世界」、「林肯」。
   
  故事背景在ㄧ九七九年的德黑蘭,何梅尼政權掌握伊朗的控制權,而巴勒維國王只好帶著大量黃金遠走他國,而伊朗的學生革命軍開始包圍美國大使館,而在全部被逮捕之前,有六個人逃到了加拿大的大使館躲藏。於是擅長搭救人質的探員,提出以好萊塢勘景隊深入伊朗救人的情節於焉展開。
   
  「亞」片的節奏相當快速,時空的連結幾乎是跳躍式的,很多的細節無法一一解釋,但卻也在情境孕染中透發了更多的緊張氣氛,就美國民眾而言,這是ㄧ部可以鼓舞人心的電影,「最佳影片」自然也非他莫屬了。
   
  「亞」片的故事雖然是真實,但卻相當老梗,唯一有趣的,便是設計的源頭卻來自好萊塢的電影製作,這便產生了ㄧ虛ㄧ實的對比性,從而讓ㄧ齣電影誕生弔詭性,產生令人重新思索的面向。
   
  「亞果」是個劇本,是ㄧ齣相當荒謬粗糙的荒誕劇,外星人從德黑蘭壯闊的市集中綁架了人,於是一種東方的神秘與西方的浪漫幻想便有了交集。不管你喜不喜歡,這種科幻神怪片不一直充斥在好萊塢嗎?
   
  如果這個計劃是確定的,那麼後來的星際大戰的電影型態,就不難找到創作泉源的出處了。為了取信伊朗的海關,所以必須籌備電影公司的存在,其中也必須要由圈內人來擔任其他職務,因為只要稍微分神,而有了猶豫的回答,那不僅會影響入侵的探員生命,要營救的六個人性命將會被危及的。
   
  劇本的創作,其實是一種歷史的再現,當你看完ㄧ部電影之後,其實也就默認了影片中所呈現的歷史。而這段由虛變實的過程,便深深烙印在觀眾腦海之中。
   
  「亞果」是個虛構的劇本,簡單地說,這個荒誕的劇本永遠不可能被拍成電影的,但這個虛構的劇本,卻擔任了即將展開的驚險創作的開端。只是從開端之後,誰也無法掌握劇本的走向,成功了,演員全部活著回來;失敗了,所有參與的演員全部陪葬。
   
  於是演員再經歷「演戲與拍片」的過程中所投入的是全然的生命,而且如果ㄧ經開始,就永遠無法停止。這正是「亞果」這部影片的吊詭性。
   
  東尼擔負起這部戲的ㄧ切,名義上他不是導演;也不是編劇,但他卻必須用生命來負全責。身為中情局的探員,在世界各地出生入死是一種常態,他有自己的妻兒,但因時間緊迫,他甚至連向兒子交待ㄧ些事項的機會,都無法如願,而他若計劃失敗,那中情局會完全否認與他的關係。這應該是身為情報人員的宿命與悲哀。
   
  東尼的計劃充滿了冒險,只要有個環節失準,將會使得所有的計劃全部失敗。

  尤其在最後的機場入關前的爭執,若不是六個館員中有一人會說伊朗話,時間再ㄧ耽擱,恐怕最後的結局會是一場悲劇。
   
  但人生不就是處處充滿「賭注」?正因為處在困頓的泥沼中,最終能憑一己之力脫困而出,這才能彰顯生命存在的本質。很多人以為生活中「平靜無波」就是一種幸福,但這樣的觀點,卻無法檢視人存在的本質與意義。當然也不一定要選擇情報員這類的人與生活。人各有志也有不相同的認知,重要的是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選擇而負責,這才是生命的真諦。
   
  經過這場革命之後,伊朗便與西方世界斷了線,甚至最後還與伊拉克打了七、八年的戦爭。人質事件發生時,是卡特當總統,很多歷史學家始終認為卡特當年在伊朗事件的處理有問題的,ㄧ直到ㄧ九八ㄧ年ㄧ月二十日雷根總統上任後才獲釋,伊朗扣留的六十名外交人員時間長達四四四天,歷史上稱為「伊朗人質事件」。
   
  最近這幾年伊朗也蠢蠢欲動,甚至牽扯到高科技的無人駕駛飛機的機密,雙方又差點起了干戈。石油也因為這樣而開始大漲,美國人要再像以前一樣,介入他國而引燃戰火的機會較少了,相對地,美國也採用了另一種「電影」的戦爭。
   
  在ㄧ次奧斯卡金像獎的競賽中,評審團將最佳外語片頒給了「分居風暴」。這部伊朗電影確實有其俐落與精彩之處,但坦白說,當年很多影片的水平並不會輸給「分居風暴」,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有關單位,再次利用電影降伏了伊朗。
   
  果然原本波斯灣戰雲密佈,但咄咄逼人的伊朗,在得到最佳外語片殊榮後,立刻收斂許多,原本的波灣風雲也立刻煙消霧散了。
   
  好萊塢其實在很早以前就不只是好萊塢,因為依仗著電影,好萊塢時常在替美國完成許多不可能的任務。而這一切都能呼喚起美國人共同的愛國意識與價值觀。在更早之前的「搶救雷恩大兵」正是這方面的產物。
   
  電影的起初其實都是虛構的,最終完成之際是否成為真實?這一切端看你自己的認知了。

安娜卡列妮娜(Anna Karenina)

導演:喬‧萊特(Joe Wright)
主演:綺拉‧奈特莉(Keira Knightley)
   亞倫‧泰勒強森(Aaron Taylor-Johnson)
英國 / 2012年 / 130分 / 輔導級
禮讚: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 (2013)最佳攝影(提名)、最佳美術指導(提名)
    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原創配樂(提名)
   第70屆金球獎 (2013) 電影類 最佳原創配樂(提名)
   第26屆歐洲電影獎 (2013) 觀眾選擇獎(提名)、最佳女主角(提名)、
    最佳男主角(提名)、最佳編劇(提名)、最佳美術設計
   第57屆義大利大衛獎 (2013) 最佳歐洲電影(提名)
   第18屆評論家選擇電影獎 (2013) 最佳美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
   第17屆金衛星獎 (2012) 最佳女主角(提名)、最佳改編劇本(提名)、最佳攝影(提名)、
    最佳美術指導(提名)、最佳服裝設計(提名)、最佳原創配樂(提名)
   第11屆華盛頓影評人協會獎 (2012) 最佳藝術指導(提名)
   第17屆聖地牙哥影評人協會獎 (2012) 最佳藝術指導(提名)
   第25屆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 (2012) 最佳藝術指導(提名)
   第12屆鳳凰城影評人協會獎 (2012) 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藝術指導(提名)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 劇情簡介     

  一八七四年,卡列寧與妻子婚姻出了問題,因為多莉知道丈夫與家庭教師有染。於是卡列寧請妹妹安娜來家中為他調停。
  
  安娜在火車上與凡斯卡亞伯爵夫人同車廂,而這也認識了來接母親的凡斯基。安娜在舞會中知道凡斯基是凱蒂的最愛,但凡斯基卻拋開凱蒂而邀安娜共舞。剛剛拒絕康斯坦汀求婚的凱蒂不免嫉妒埋怨,而沮喪的康斯坦汀,則在一家旅館中找到自己的哥哥尼克萊。尼克萊贖了一名妓女在身邊照顧他,但這也使得尼克萊身陷困境。
  
  安娜奉勸嫂嫂多莉,雖然丈夫偷情,但她擁有一個家庭。而凡斯基對安娜的追求,也使安娜動了心,但她依然決定搭火車回去,沒想到凡斯基也搭車追來。這使得安娜立刻融入他的強烈愛意中。
  
  母親似乎為了阻擋這件事,特地要凡斯基調到塔什干,不僅可以昇官也可遠離安娜,但凡斯基拒絕了,因為凡斯基也以相同問題問安娜,沒想到安娜竟脫口說不要凡斯基調去塔什干。於是兩人的激情便被激盪了。
  
  回莫斯科時,丈夫艾雷席(卡列寧)似乎也聽到謠言,他口氣溫和地奉勸妻子,千萬不可踏錯步伐而身敗名裂。但言猶在耳,安娜似乎已無法從愛慾中掙脫,半夜獨自去找凡斯基,而凡斯基向她表示他最愛的是馬「芙蘿」,第二才是安娜。而凡斯基的哥哥也加入,勸說兩人不應愈陷愈深,安娜卻表明她懷孕了。
  
  在一次賽馬中凡斯基的馬跌跤斷背,凡斯基從馬背上摔下,安娜驚呼,但也洩露了她的關懷而引來眾人側目,但這讓艾雷席更加難堪。凡斯基在當下不得已舉槍射殺了那匹馬。
  
  艾雷席找卡列寧,表示要與其妹離婚,多莉反而勸艾雷席。此時安娜來信要求艾雷席的原諒,但終究還是無法離開情夫。凱蒂終於認清事實,放下身段嫁給康斯坦汀,而此時安娜也生了女兒安亞,但在歌劇院內受到眾人排擠與受窘,兩人感情漸漸生變。直到安娜發現,凡斯基與蘇洛洪娜公爵夫人的女兒,過從甚密並論及婚嫁,於是安娜在火車進站時躍下了鐵軌。

◎ 劇情分析
  
  「安娜‧卡列妮娜」是十九世紀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於一八七四至一八七七之間完成的小說。被廣泛地認為是寫實主義小說的經典代表。
  
  似乎是敏銳的作家,已經感受到社會氛圍的改變,傳統的社會型態已經到了必須突變的時刻。不管是政治的傳統思維,以及女人思考的轉變,勢必會在這個世界掀起革命式的改變。「安娜‧卡列妮娜」就是在這樣的自省中,有了一番新的詮釋。
  
  以十九世紀的現象而言,安娜是一個最幸福的女人,她的丈夫亞歷山大‧卡列寧不僅位居高津,也是國家重要的政治人物;而安娜育有一子,並深得丈夫寵愛。這樣的生活條件還有什麼可挑剔?
  
  如果安娜沒有從聖彼得堡到莫斯科,斷然不會認識凡斯基,兩人更不可能發展出這段戀情。安娜之所以會到莫斯科,是因為哥哥卡列寧‧奧布朗斯基公爵,與一名法國家庭女教師有了婚外情,卡列寧的妻子多莉當然不肯善罷干休,於是卡列寧便請安娜到莫斯科,勸慰妻子多莉。但沒想到,安娜卻在車上結識了來接母親的凡斯基。
  
  事實上,凡斯基的母親凡斯卡亞伯爵夫人,也是一名女性主義的前衛人士,她的行徑在莫斯科也常引起議論,但她卻依然我行我素。這也難怪,兩人在車內相識便一見如故,應該說,她們身上都流著相同的血液。
  
  事實上,安娜在感情方面是有過之無不及的。導演在車站安排了一名工人意外遭火車輾斃,凡斯基毫不吝嗇地掏出身上所有,這不僅讓安娜對他另眼看待;也為片尾安娜躍下月臺臥軌自殺,留下了呼應的伏筆。
  
  在一場舞會中,安娜的美豔讓眾人為之側目,而年輕的軍官凡斯基更是對她著迷不已。事實上,這個晚上另一名女子凱蒂,正期待凡斯基對她求婚,而在這之前,她才拒絕一名康斯坦汀的求婚,這使得康斯坦汀沮喪地回到老家,從此陷入退隱的孤寂。
  
  事實上,康斯坦汀正是作者自己的影射。他揚棄了宮廷的上流社會生活,總覺得那些虛假的頭銜並無實質意義,真正的人生應該是踏實地在土地上的耕作。
  
  然而凱蒂失望了,因為她的舞伴凡斯基,幾乎整個晚上將焦點放置在安娜身上,這使得她相當沮喪,不免也嫉妒埋怨起安娜。但安娜沒忘記自己此行的任務,她力勸嫂嫂多莉,應用更開闊的心胸去看這個世界,不管多莉的反應如何,安娜心中的想法,其實也多少是與自己內在的心思,有著相同的頻率。
  
  安娜在舞會中,若說沒有被年輕的凡斯基所吸引,那是欺人之談,但基於道德上的約束,安娜還是不敢造次,於是她在勸慰嫂嫂之後,立刻搭火車回聖彼得堡。問題是,她在車上也發現凡斯基也跟隨同車而行。
  
  或許是這般強烈的癡情與激烈的愛意,這是安娜ㄧ直不曾有過的?或者曾經有過,而此刻早已消失無蹤?安娜來不及細細思索,便很快下車與凡斯基陷入熱情激盪中。而這些消息很快就傳遍了莫斯科,當然也斷斷續續傳到丈夫亞歷山大耳中。
  
  回到聖彼得堡的安娜受到丈夫的警告,但安娜卻不入耳,她無視上流社會的觀點,只想隨自己的感覺走,夫妻倆人為此有了一番爭執。或者我們應該說,安娜其實已陷入一種無法自拔的愛慾中,而這些是丈夫永遠無法給她的。
  
  情慾這件事實在難解,因為始終沒有標準答案,必須是怎樣的激情才是慾望的頂點?這恐怕是無人能回答的。有時候不純然是愛慾的問題;而是一種頻率的緣由,在某種情境中,安娜找到了她曾經飢渴,而一直隱匿的情緒,而凡斯基正好出現並補足了這份缺口。
  
  安娜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她繼續與凡斯基持續著這份激盪,甚至終於為他產下一名女嬰。安娜勇敢地付出,也勇敢地承接即將而來的指責。俄羅斯當時的上流社會,依舊是無法容忍這種不守婦道的現像,她被視為墮落的象徵,許多過去的有人紛紛與她斷絕往來。
  
  這樣的現象是必須加以探索的,那些不跟她往來的人,或者真正的理由是:安娜作了她們不敢作的事。而亞歷山大不肯離婚,因為這攸關面子的問題。就算處在現在的時刻,情況似乎也沒有什麼改變。現代的丈夫遇上安娜這樣的妻子,似乎也只能放任或離婚了。
  
  安娜在生產時面臨難產,她曾向丈夫懺悔,在那種面臨死亡的時刻,亞歷山大終究還是原諒了她,但卻也希望安娜能回歸家庭,畢竟她尚有一名兒子。安娜在當時確實是答應的,事情本應至此有個了結,問題是,病後痊癒的安娜,終究是無法忘卻凡斯基,也無法天天去壓抑這份愛,於是她決定離家出走。
  
  安娜住在鄉下開始靠寫作打發時間,而凱蒂最終也嫁給了康斯坦汀,兩人在鄉下務農,反而改變了原有的貴族習氣,這應該是托爾斯泰整部小說中,最關鍵與重要的主旨,一種新的人生觀,主導著這個看似繁華但又紛亂的社會氛圍與現象。安娜與凡斯基終於在一起了,但凡斯基終究還是為了名譽與前途離她而去,失望沮喪的安娜於是跳下月台結束她的ㄧ生。

2014年3月11日 星期二

浮草物語(あらすじ)(A Story Of Floating Weeds)

 由 李金櫻 老師 撰稿

導演:小津安二郎
演員:坂本武、飯田蝶子、三井秀男、八雲理惠子、坪內美子
日本 / 1934年 / 89分 / 普通級
禮讚:1935年Kinema Junpo Awards 最佳影片
喜八最後解散了窮途末路的戲班,也認回了親兒,但他還認了命,不敢留在一個叫「家」的地方…

◎ 劇情簡介 

  市川喜八歌舞伎團一行人搭火車,抵達睽違四年的野崎村,戲院老闆早已守候著,等待藝團的到來。藝團負責人喜八稱這次要在此地逗留長一些時間。團員們忙著卸下行李,整理戲服及道具,並以布條廣告該團七月七日隆重登場。

    喜八趁開演前空檔,至阿常開設的居酒屋。其目的是要看阿常的兒子-信吉,他去年剛從農業學校畢業。信吉看到喜八很高興,邀喜八一起去釣魚,讓喜八感受到天倫之樂的喜悅。信吉一直認為其父當村里幹事因出差而亡,並不知喜八即其親父。

    村民對喜八藝團相當喜歡,開演時場場爆滿,可惜沒多久即遇雨,因表演劇場遇雨會漏水,雨連下好多天,只得休息。團員們個個無事可做悶得發慌。喜八則不顧,逕自天天去找阿常及信吉。

    女團員阿孝是喜八的情人,對喜八近日行蹤起疑,經一老團員處得知訊息,乃偕同另一年輕女團員阿時至阿常的居酒屋,假藉喝酒一探究竟。阿孝面對阿常說客套感謝語詞,阿常心知不妙,入內告訴正和信吉下棋的喜八外頭有人找。喜八出來看到阿孝、阿時二人,非常生氣,信吉也跟著出來,喜八擋在前不讓她接近信吉,叫阿時先回去,接著喜八拉著阿孝往外走。

    走到外頭,喜八怒責阿孝,並警告她不得再至阿常的居酒屋,否則二人關係斷絕。阿孝怨恨喜八忘恩負義,決心報復。其乃以錢勸誘阿時以美色去引誘信吉。

    阿時果真去引誘信吉,未料假戲真做,阿時竟真愛上信吉。被喜八發現其二人私下交往時,甚為生氣,決定解散藝團,要團員自行找穩定工作謀生。

    喜八拿著行囊找阿常及信吉,並告知藝團解散之事,阿常請求喜八留下來,一家三口團聚安定度日。此時已和阿時私奔數日的信吉突然回來,隨後阿時也進門。喜八見狀怒打阿時,信吉出手阻擋,並將喜八推倒。阿常急忙阻止,並告訴信吉真相,信吉驚訝又傷心不已。

    喜八自認習慣漂泊的生涯,決定離開重整齊鼓。在火車站遇到阿孝,二人盡棄前嫌,相偕一起從新奮鬥。
 
◎ 劇情分析   
   
    本片是默片版,由日本名導演小津安二郎於二次大戰前以坂本武所飾演的市川喜八為主角,拍攝的「喜八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另兩部是《心血來潮》和《東京之宿》,三部劇情間並沒有連續性〉。 而此片,除了親情這個重心外,還牽連出一個劇團生命的存亡。

    樂天又莽撞的喜八,其實是導演對於其從小缺乏與父親互動的投射。在本片可見到年輕時的小津,對父子關係間的親情渴望,他讓那個出身低下階層賣藝的父親,以叔叔的身份回到兒子身邊,兩人一起釣魚、下棋談笑,即使大雨連綿不斷阻礙了演出也沒有關係,反而讓兩人可以親暱的混在一塊兒。導演在這兒把那粗魯衝動父親與溫順斯文的兒子間互動,拍得非常細膩而且溫柔〈兩人間和諧且規律的拋竿,下棋時的表情對應〉,雖然沒有聲音、對話也不多,卻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那豐沛飽滿的孺慕之情,甚至連抱著招財貓撲滿的小孩,那看似不入流的通俗諧趣,也帶有祖孫親情的微妙細節,更彰顯出這部作品的創作主軸。

    歌舞伎團一村又一村地四處遊走表演謀生,其生活婉如漂浮不定無根的浮草。他們無法接受良好的教育,渠等與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異客。因此戲子即跑江湖的人,常是被人瞧不起的人。劇中喜八為了避免自己的兒子和他一樣,他犧牲自己四處漂泊賣藝賺錢供養其兒子受教育,自卑地認為自己是一無是處的父親,不敢與兒子相認。卻很得意地告訴女藝人阿孝他兒子的世界比她高尚得多。這種「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似乎根深蒂固於東方社會的階級觀念。 

    阿孝由愛生恨以報復手段,藉由年輕女藝人-阿時與信吉間身份不對稱的交往,破壞喜八對信吉提升身分的期望;而阿時自認跑江湖的非好女人,要求與信吉分手。凸顯出其自卑與自棄的情緒,更強化出這群居無定所的藝人們,彷彿被隔絕在這社會與階級之外的苦悶哀傷處境。

    連日下雨停演戲,劇團內三個男藝人閒得發慌,又沒錢可花用,竟想到去偷招財貓撲滿的錢幣,偏偏孩子太精明,發現原朝右的招財貓變成朝左,斷定有人偷了撲滿的錢幣,而罪魁禍首竟是他爸爸。最後三個大男人轉向阿孝要煙抽…,應了他們所言-雨是跑江湖藝人的煞星。這透露出藝人生活看似逍遙飄蕩,卻暗湧著空虛與不定。導演對舞台前後的對照並不感興趣,他在意的是這些遊走四方的藝人們,在脫去誇張鮮豔的裝扮後,私底下那慘白空乏的人生。

    藝團解散對團主喜八而言是壞事,但對為人父的喜八可以與阿常及兒子信吉,全家團聚卻是好事;可是因反對信吉與阿時的交往,認為兒子對他不諒解,他黯然離開,卻又遇到已分手的舊情人阿孝,兩人重修舊好,重新開始。這一體兩面得、失之間的轉換變化,正是導演的獨特風格。

    留意這些變化包含的悲喜意味,以及每一次轉變裡所包含的或大或小的衝突。在藝團解散這件事上,可以看到一個變化的時代,這種變化下,當藝團無法跟上這種轉變的時候,它就無可避免的走到了結束;在家庭上,當喜八放棄流浪進入家庭,他是以自我改變的心態去面對即將改變的家庭結構,但家庭結構因阿時的進入及兒子不諒解,又發生了變化,此時喜八雖改變了,但他的改變並未跟上家庭中新的變化;在情感上,他拋棄了情人,離開了溫暖的家庭,他認為自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但舊情人-阿孝的出現以及她舊情難忘的心裡,又使他內心面臨一次衝突,這個衝突實際又源於他此時的家庭觀,但一旦及時適應轉變,事情又會化悲為喜。

    在這一連串的轉變中,我們看到了時代在變,事物在變,家庭在變,人心在變,這種變化不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導演作品中的永恆矛盾即在於此。所謂矛盾,即在於變化快與相對的慢之間。其對這種矛盾並沒有體現出某種成見,有時矛盾發展成為悲劇,有時成為喜劇,有時不悲不喜滲透著超脫,有時候又帶點無法排遣的寂寞。由此引申到導演-小津故事中最常見的家庭矛盾,其實就血緣關係而言,並沒有永恆的、不可調和的矛盾,但一旦無法自我調整以適應變化關係、環境、時代,矛盾就產生了。與其敘事並不依賴戲劇性情節一樣,得和失是兼具的,對映著導演他自己的人生,亦如是。體會到生的喜悅,必然體會到老病死的痛苦;體會到別離的悲傷;必然體會到團聚的歡愉;體會到得的喜悅,必然體會到得不到的煩惱,這些在小津的世界裡不是單一存在的,而是兩者互生的。亦即生與死、動與靜、禍福寵辱這些互相矛盾的事物是可以轉化的,片中情節中不斷變化的價值,就有效地體現了這一點。
 
   這部片因為字幕卡與片長的限制,許多轉折點其實都語焉不詳,但卻未折損片末那瀟灑離開的孤獨背影,所透發出的滄涼與感傷,那是種理解,是種不捨,也或許帶著一點點怨懟,那目送的眼神,似乎帶著是導演私密的淚光。在其表達的故事世界裡,無論結局的悲與喜,它總表達著同樣的含義。那就是生之美的無與倫比。而其成熟的技巧表現,使歡笑與眼淚顯得自然,使充實溫暖的感覺顯得自在,這也是導演其一貫家庭劇的風格。

亂世美人(The Affair of the Necklace)

導演:查爾斯‧夏爾(CharlesShyer)
主演:希拉蕊‧史旺(Hilary Swank)
   強納森‧普萊斯(Jonathan Pryce )
美國 / 2001年 / 100分 / 限制級
禮讚:2002年奧斯卡(美國電影學院獎) 最佳服裝設計(提名)
   2002年金衛星獎(Golden Satellite Award)最佳服裝設計(提名)

劇情環繞著社會名流與性醜聞、貪婪與慾望,以及腐敗與誘惑....

◎ 劇情簡介 

  一七八六年,珍‧狄拉馬華瓦被路易十六政府控訴,珍的回答是,她只想這個政府還她該有的人生面貌。於是故事倒敘到一七六七年,達華瓦公爵因為得罪當局而遭抄家,珍雖然活下來,但家產卻全部被沒收了。
   
  珍長大後嫁給了狄拉馬伯爵,但狄拉馬一天到晚在外尋花問柳,但珍並不以為意,她嫁給丈夫,無非想取得身份,能夠接近瑪麗安東妮特皇后。
   
  瑪麗皇后喜歡演戲,更喜歡奢華時尚裝扮,是相當有名的。珍好幾次故意在皇后經過的路邊昏倒,但因為這種手法已經太多人用過,皇后並不理會她。倒是一名叫魯多‧狄維萊的伯爵對珍另眼看待,反而對她展開追求。
   
  魯多立刻運用關係,讓珍可以面見「頭銜審核官」,但審核官也不敢擅自恢復珍家族的頭銜。此時,宮廷的兩位珠寶鑲造師波梅與巴松,自行借錢製作了一條舉世罕見的鑽石項鍊,並到宮中向皇后推銷。但當時庶民已經對這位奧國來的皇后頗有微詞,若她真的買下項鍊,那豈不是讓民心更加沸騰。因此皇后便拒絕購買。
   
  此時,珍觀察出紅衣主教相當希望能夠當上首相,但他卻與皇后始終交惡,若能利用主教的金錢,或許還大有可為。於是魯多因與珍的密謀而感情日增,但偷情時,卻被丈夫狄拉馬抓個正著,兩方決鬥,但狄拉馬卻屁股中彈,不得已,兩人只好也讓狄拉馬加入。
   
  魯多利用皇后身邊的宮女,偷出皇后的手帕,因有刺繡皇后專屬的標誌,這才讓紅衣主教相信,並以假冒的信與主教通信,主教甚至相信皇后是愛上了他。
   
  於是,在適當的機會,引紅衣主教在後花園與一名女伶化粧成的皇后會面,主教當場下跪向皇后表白。但御林軍趕來,眾人狼狽逃離。
   
  珍鼓吹紅衣主教購買項鍊送給皇后,如此國王將在聖母昇天日封他為首相。於是,主教將項鍊交給皇后派來的人,但在聖母昇天日,主教反而被捕。
   
  事情鬧開後,因珍不願將罪名推給紅衣主教,最後落得被處烙刑,丈夫則逃離法國,而魯多被驅逐出境,但最終,皇后也因此事而被送上斷頭台。

◎ 劇情分析
  
   「亂世美人」的背景,是法國大革命的前言,而大家對法國大革命興趣最濃的,莫過於路易十六的瑪麗皇后被送上斷頭台。死時年方三十七歲。
  
   相較於這段歷史,不同的影片均有不同的詮釋,但大部份都會將瑪麗皇后與奢華糜爛劃上等號,但「亂世美人」則將皇后詮釋為「天真」與「無辜」,最後被送上斷頭台,也是民眾舒發怨氣的一道出口罷了。
  
   「亂世美人」具體地呈現當時法國宮廷中的奢華生活,就連紅衣主教亦是淫亂不堪。或者說,這是當時貴族的習氣生活也不為過。而朝廷的腐敗與專制亦是這個事件的起因。
  
   珍的家族原本與皇室還是親屬關係,但華瓦家族卻因得罪皇室而被剝奪爵位,而珍也從此變成了孤兒。故事主軸全放在,珍為了恢復爵位與收回祖產,而豁出了一生,她嫁給並不相愛的狄拉馬,起碼是因為他有爵位,而珍就能以伯爵夫人周旋於宮廷中。
  
   珍的目的很簡單,因為她只想爭回原本就屬於她的一切。序場中,她對法官說,希望能還她該有的人生面貌。這句話簡潔有力,也對比出當時社會的不公不義。一名皇親國戚都可能在瞬間一無所有,更別提其他尋常百姓了。
  
   故事的事件主軸道具,是一串驚世駭俗的項鍊。這項鍊總共兩千八百克拉,由六百四十七顆鑽石組成。這原本是為路易十五的情婦量身訂作的,但項鍊尚未完成,路易十五就駕崩了,而情婦也早早被趕出皇宮。因此兩名鑲製師波梅與巴松在面臨破產之際,只好想辦法推銷給瑪麗皇后。但皇后怕因此擔上奢華罪名,於是拒絕了。
  
   珍企圖將鑽石項鍊騙到手,其目的只希望有錢能進入宮廷世界,畢竟那個一切講究場面的虛華世界,穿得寒酸過時,是沒有人會憐憫的,而這一切因為有了魯多的相助,事情才得以順利進行。
  
   坦白說,珍的計策並不完整,換句話說完全沒有退路。明知這種謊言最後必然會被揭穿,但珍卻毫不在意,因為她的目標很簡單,只要恢復她的身份以及將過去的屋宅還她,她的願望就完成了。這也是為什麼東窗事發後,兩個與她有關係的男人都跑了,她卻寧願死守在老家,因為她從未思索過目的達成後的退路。
  
   若說膽敢去訛詐紅衣主教的珍,是心思細密的險詐人物,這應該是不正確的。在充滿鬥爭的浮華世界中,她的願望是這麼直接與坦率,而且顯得磊磊大方並無任何心機,就算最後被關在監牢中,皇后要求她將紅衣主教拖下水,但珍卻寧願說出真話。
  
   這樣簡單直接的個性,其實是無法立足於宮廷鬥爭的,她下嫁於花花公子狄拉馬,但兩人心知肚明,這段婚姻是有著許多詭異之處的。直到珍見到了宮廷中混在貴婦人中間的痞男魯多。
  
   魯多的出現,算得上是珍較在意的男人,但導演在「愛情」這個關節上,並未有太多的著墨,珍到底會付出多少愛情的心力在魯多身上,是值得懷疑的,但若是在慾望的呈現,魯多則比丈夫更令人窩心了。
  
   珍的目光似乎不會停頓在聲色的追逐,雖然這是她追索目標的過程之一,她利用主教的貪婪與欲望,掀起了「項鍊事件」,雖然瑪麗皇后並未參予,但最終由宮廷總管布魯托的口述中得知,這件事是壓垮瑪麗皇后的最後一根稻草。
  
   歷史的真相如何,是無法由單一事件來作評論的,路易十六比瑪麗皇后更早上斷頭台,而這些不幸的歷史,都與民不聊生,有著極大的關係,雖然瑪麗皇后喜歡演戲,而且也顯得冷漠、寡情與傲氣,但這與她的出身有關。
  
   瑪麗的母親,是奧地利女大公瑪麗亞‧德蕾莎,是歐洲歷史上知名的女強人之一。在一七四0年她二十三歲時,就繼承父親查理六世的王位,在位四十年(一七四0至一七八0)不僅打過三次重大戰役,也生下十五個孩子,而瑪麗是最小的女兒,她的下面還有一名弟弟。
  
   瑪麗在十四歲,就因為要解決法、奧之間的糾紛,遂將瑪麗嫁給法國王儲,路易‧奧古斯特,而瑪麗在婚後育有二男二女。
  
   珍一直希望從瑪麗身上著手,但宮廷中像珍這樣有企圖的人甚多,皇后也見怪不怪,她怎會理會一名過氣的伯爵夫人呢?但在最後,反而是皇后到監獄去找她,這是何等感傷而諷刺的畫面?也難怪珍要喟嘆不已了。
  
   每個人似乎都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糾葛,珍與瑪麗皇后都是獨樹一幟,各人有各人的困擾與不安,但都必須靠自己去面對。珍在大庭廣眾中被烙印了小偷的符號;而瑪麗在一七九三年十月六日也上了斷頭台。
  
  所幸珍最後逃至英國,並且出版了回憶錄,而此刻再回首,一切均已面目全非。丈夫早已逃至奧國;情夫魯多則身受重傷被逐出法國。至此我們該如何評斷珍的一生?也許這一切都是她所期待的,曾經失去的東西又回到手上,雖然最後又全部都歸於無,然而珍卻珍惜了全部的過程,因為只有過程與記憶,是她此生最大的期待,而最終她獲得了她所要的。

2014年3月9日 星期日

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

 由 黃美鈴 老師 撰稿

導演:理查波利‧勞斯基(Richard Lawsky)
原著:維克多-馬里‧雨果(Victor-Marie Hugo 1802 - 1885)
演員:裴德烈馬殊‧查爾斯勞頓(Frederick Marshal Charles Laughton)
英國 / 1935年 / 108分鐘 / 普通級

講一個曾經犯下偷竊的罪犯,獲得釋放後沒有定時向當局報到,因此遭到一名堅持不懈的警察緊緊追逐的經歷…

◎ 劇情簡介

  西元1800年法國,尚維強因為偷一條麵包救濟外甥遭判決服船役十年。他倔強不懼強權的個性,使得侍衛長賈維爾對他深惡痛絕,他過人的氣力也使得賈維爾對他印象深刻。西元1815年,十九年牢獄之災的囚犯尚維強終獲假釋,雖然只求有個足以溫飽、遮風避雨的落腳處,但這才發現已遭社會放逐處處碰壁,唯有米里哀主教親切款待他;窮苦的尚維強起貪念偷走教堂銀器遭逮捕時,主教幫他開罪並贈送銀器,尚維強痛定思痛展開新的人生。

  西元1823年,八年過去了,尚維強違反假釋規定人間蒸發化名麥德林先生,他變賣主教贈與的銀器靠這筆錢改變自己,現在是人人尊敬的市長與工廠老闆,他手下的女工芳婷有一個私生女柯采蒂,領班發現這個秘密毫不留情的開除她。新派任的警察督察長賈維爾向市長報到,卻始料未及市長麥德林先生竟然即是違反假釋規定的尚維強。

  芳婷景況堪憐,被工廠領班開除後無力撫養女兒,投訴無門而與工廠老闆麥德林先生發生衝突,差點遭警察督察長賈維爾逮捕。麥德林先生鼎力相助與賈維爾抗爭,他倔強不懼強權的個性讓賈維爾似曾相識開始起疑。一直到工廠外面發生車禍,市長力大無比抬起一輛馬車救人,使得賈維爾更加確認他就是尚維強。

  後來警察督察長賈維爾獲知他追捕了八年的犯人尚維強終於落網了,特地向市長道歉自己錯怪他了。麥德林先生不忍心見到冤獄,不顧後果的衝進法庭坦承自己才是真正的尚維強。在決心就地俯法之前尚維強本已準備了大筆資金留下來照顧芳婷母女,但遭察督察長賈維爾蠻橫無理的充公。尚維強深惡痛絕,決定帶著他收養的芳婷的女兒柯采蒂逃往巴黎波堤西尚修道院,賈維爾緊跟在後發誓絕對要逮捕尚維強。

  西元1832年,九年後,革命就快爆發了,一群有政治意識的法律改革社學生在巴黎街頭集結,年輕英俊的瑪芮帶領學生來到街頭呼籲民眾起身革命,理念相同的街頭女傑伊萍妮一直暗戀著他,柯采蒂也對鬥志高昂的瑪芮一見鍾情。學生再度集結支持革命,法國巴黎當時的社會動亂不堪。

  警察督察長賈維爾鍥而不捨的追捕之下,尚維強必須帶著柯采蒂遠走高飛逃亡英國。臨走前伊萍妮奔跑過大半個巴黎及時趕來通報瑪芮受困,目前正在聖詹彌爾港為他的生命而戰,警察包圍了他四周。士兵發動第一波攻擊轟炸革命人士,學生四處逃散跑回他們的基地,伊萍妮捨身保護瑪芮而死。

  賈維爾遭學生圍捕,但尚維強拜託學生把賈維爾交給他處置,尚維強明明有機會殺了賈維爾,但卻對他展現慈悲遲遲不扣扳機放了他。尚維強終於明白瑪芮和柯采蒂彼此相愛,及時搶救出受傷的瑪芮。 尚維強扛著瑪芮穿越下水道,賈維爾一路緊追不捨。賈維爾誓言緝捕尚維強卻放尚維強一馬,在受不了自己打破正義原則之下跳河自盡。

◎ 賞析

  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運動代表人物法國大文豪維克多-馬里•雨果 (Victor-Marie Hugo1802 -1885) 藉由文字的力量展現他關懷社會底層的思想,花了十餘年的心血1862年才終於完成小說
《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描述18世紀法國大革命前社會底層小人物的悲憐貧困生活際遇,為了自由與公平,懷抱著堅強的信念,不惜以卑微之力與政府軍對抗。小說透過小人物的悲慘出身,對社會不公不義的法律、病態的人為道德習俗所造成的壓迫一一提出嚴厲控訴。雨果所說的「地獄」就是尚維強遭到社會放逐處處碰壁的經歷;芳婷的悲慘遭遇和柯采蒂的受虐童年便是那個年代人間煉獄中許多勞動婦女和孤兒的乖舛命運典型。

  不會鎖上任何的門的米里哀主教,總是慈祥對每個人說「進來!」,即使午夜時分。他對從來不曾被人稱呼先生的尚維強稱呼「敬愛的先生!你是非常受歡迎的!你沒有必要告訴我名字!對一個神父來說,你是一位弟兄。」尚維強遭到社會放逐處處碰壁時,米里哀主教敞開大門歡迎他款待他!用餐時幫他換上閃閃發亮的銀盤子,尚維強竊走教堂銀器時為其開脫罪責並將所有的銀器全送給他,用道德感化尚維強,因為生命是給予,不是取得。遭受社會歧視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萬念俱灰的尚維強原以為從此只能過著餐風露宿的日子,沒想到米里哀主教在短短一夜之間就完全改觀了,尚維強簡直難以置信。米里哀主教用寬大為懷溫暖了他,用道德人道感化了他。

  受到感召的尚維強,痛定思痛下定決心棄惡從善,通過努力尋求誠懇的生命意義,隱姓埋名用一己之力闖出一片天,謹守米里哀主教的崇高精神:「生命是給予,不是取得。」他翻修老舊工廠,興盛事業,付高薪照顧他的工人,收養芳婷的女兒柯采蒂撫養長大成人,而最重要的,是同時也把自己植入人們的心中。尚維強雖然一生行善,但直到死前都過著逃避追捕的生活。

  歐洲由於陷入長期戰亂,內憂外患不斷,政
府財政十分吃緊,貴族反動農村反彈,法國社會嚴重矛盾,激烈抗爭也為法國大革命揭開序幕,但百姓的生存問題仍舊沒有獲得多大改善。「失望」不足以形容平民的感受,未來是個太奢侈的字眼,下層人民甚至連明天也盼不到。賈維爾是稟公無私的督察長,認為犯法就是犯法,從不以慈悲干預公正,只要他負責,法規無關好壞都必須執行到每一個細節。然而我們必須從當時法國動盪不安的時空背景來反觀,尚維強出身於刻骨銘心的悲憐下層,體察底層小人物生活境況的深重苦難,一生追隨米里哀主教的腳步慈悲為懷的放了賈維爾,然而終生執法一字不差的賈維爾也堅守信念臨危不亂,曉以大義苦勸尚維強務必射殺自己,不准尚維強放他一馬。

  此時此刻,尚維強與賈維爾這兩人鮮明的人格特質著實令人動容,於是,我們就不難了解:即便尚維強饒了賈維爾一命,賈維爾卻仍一路緊追不捨緝捕尚維強;雖然賈維爾最終放走了尚維強,但其內心深處的心境起伏又是何等的受到煎熬?起初,他禁不住捫心自問,深陷於自己的迷思當中:難道自己堅守信念鍥而不捨所緝拿的逃犯尚維強到頭來竟是個悲天憫人的好人?賈維爾百感交集終於有所醒悟,慢慢意識到法律程序並不道德,內心的衝突矛盾使他無所適從,而被賈維爾視之為他的聖經、他的整個生命的法規,如果把它從身上除去,那他還留下什麼呢?當下賈維爾自認為已無處可去而投身塞納河自盡。

  不只是在《鐘樓怪人》當中,「想像」與「對照」佔有雨果文學的思想觀念極重要的地位,在《悲慘世界》當中亦然,這也是雨果寫作手法一貫的浪漫風格。例如:尚維強遭到社會的放逐處處碰壁,卻受到米里哀主教的禮遇;原是囚犯的下層窮人尚維強,日後脫胎換骨成了一位人人敬愛的市長與老闆。而尚維強的一生為善,又與賈維爾的視法規為他的整個生命的心境,呈現出鮮明而強烈的對比。

2014年3月4日 星期二

葡萄酒之路(The Ways of Wine)

導演:尼古拉斯‧卡瑞拉斯(Nicolas Carreras)
主演:查理‧阿托朗諾(Charlie Arturaola)
阿根廷 / 2010年 / 98分 / 普通級
禮讚:2011年柏林影展最受矚目的品酒達人

全球最富盛名品酒師查理的真實感人故事,一個喪失味覺的品酒師,在世界崩毀之後,踏上尋找自我的心靈之旅,他是否能夠找到最初的感動?…

◎ 劇情簡介     

  出生於烏拉圭的世界頂尖品酒師查理,凡經過他品嚐肯定的酒必定身價百倍。但在這一晚,品酒回來卻覺得相當勞累,因為他的嘴總覺得鹹鹹的,喝起酒來總覺得怪怪的,接著在許多次的品嚐中一再失誤,也使得許多行家漸漸對他感到疑惑。
   
  查理想重新理出自己舌尖的敏銳度,一邊喝酒一邊作記錄,但似乎於事無補,終於他在一次品酒會之後,正式取消所有的品酒行程,並告知太太實情,甚至表明要留在阿根廷,而且要太太自行先回美國。太太氣得頭也不回地離去。
   
  查理先行到米歇爾‧羅蘭的酒莊拜訪,同時也告知實情,羅蘭帶他到葡萄園中,要他努力去傾聽、觀賞與感覺,若無法對葡萄園作出這種感受,如何談得上品嚐?查理認為他必須找到門多薩最好的酒,這樣,他的味覺就能恢復當初的敏銳了。
   
  夜晚他與妻子視訊交談,兩人始終沒有尋求到共鳴。接著查理去拜訪阿根廷首席女釀酒師蘇珊娜‧包柏。職員不讓他進入,查理自行進入終於遇見蘇珊娜,她知道查理要品嚐最好的酒,卻只是要查理去見她葡萄園的工頭唐西佛。唐西佛告訴查理,如何細心修剪葡萄藤,除去多餘的果實,修剪葉子並放置熱情,接著要噴硫磺。查理在這兒學會種植葡萄的一切過程,然後蘇珊娜請他喝葡萄酒,查理贊嘆這酒簡直是一首詩。
   
  但查理並未完全恢復,妻子在視訊中表示,她在美國有一名客戶葛文,要她尋找阿根廷的好酒,以便代理進口到美國。而此刻,查理接到兒子馬汀從烏拉圭打電話來,但他無暇接聽,接著他又去找馬蘭貝克酒莊,這家以牛角培土的有機酒莊,向他呈現了百年的地下酒窖,查理在裡面偷偷開了一瓶一九三六年的老酒而被發現,尷尬不已。
   
  查理也找心理學家,也漸漸清楚,自己似乎把品酒當成比生命重要的錯誤觀念,最終他與妻子相約回去烏拉圭,終於見到兒子與從未謀面的孫子,當然也見到了父母,兒時的一切記憶又慢慢回來了,原來「記憶」才是真正的味覺,查理終於又找回了自我。

◎ 劇情分析
   
  近二十年來,台灣懂得喝葡萄酒的人愈來愈多了,甚至有人花大錢典藏有年份的葡萄酒。其實,中國西域在很早以前,就與葡萄酒有著重要的關連。「葡萄美酒夜光杯」不就是很好的寫照?
   
  早期臺灣不產葡萄,更不用說葡萄酒了,直到台灣經濟起飛,一些人在出國後,也接觸到外國的美食文化,因此葡萄酒也被大量引進,從而掀起了一股葡萄酒的消費。君不見,近來酒席中大都以葡萄酒為普遍消費,蓋因酒精濃度不高,男女皆適中,故逐漸有了這股風尚。但這樣的喝法,還是與外國傳統的習慣有所差異的。
   
  至於有關品酒的技巧,就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了。台灣很多人會品茶,分入口、香氣、喉韻及湯色,其回甘的長短,常常是決定這泡茶優劣的條件。葡萄酒亦然,開瓶之後先放置幾分鐘「醒酒」,在初步品嚐時,入口不能立刻吞下,然後用舌尖去攪拌感受酒的韻味。當然跟品茶也有異曲同工之妙,而來自不同的產區,或不同的年份,均會有著不同的身價,因為當年的氣溫、濕度均與當年的品質有著密切的關係。
   
  每年第一批的產品也是關鍵。台灣超商也常在聖誕節前大力促銷「薄酒萊」,這正是今年的新酒,一般這種酒都會在聖誕節前喝完。筆者也曾將新酒放置一年多才開瓶來喝,但味道也很順口,因此新酒不宜久藏,應該是一種為了促銷的傳統吧?
   
  「葡萄酒之路」是一部紀錄記實片,敘述烏拉圭最富盛名的品酒大師查理‧阿托朗諾,在突然喪失味覺之後的心路歷程。一名品酒師喪失了對葡萄酒的舌頭感受,那無異宣告,這名品酒師的品酒生涯已經結束。於是查理為了尋找出過去對葡萄酒的品酒能力,展開了不一樣的尋找「味蕾」之旅。
   
  為了完成這部紀錄記實片,許多世界頂級的品酒師也都參予拍片的工作,甚至提供了世界造景最美麗的酒莊,以及百年的儲酒窖。
   
  譬如說米歇爾‧羅蘭,他不僅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釀酒師之一,英國的「品醇客」雜誌發佈的,葡萄酒全球影響力排行榜,他排名第四位。他經常搭飛機往返世界各個主要葡萄酒產區釀酒,凡經他釀造過的葡萄酒都是身價百倍,因此他獲得「飛行釀酒師」的稱號。
   
  查理為了尋回自己的品酒能力,他要妻子先行回美國,自己先行去找羅蘭先生。羅蘭告訴他應該觀賞、感覺與傾聽。這雖然是品酒師的秘訣,但卻也是佛學的真義。因為人的五種感官:眼、耳、鼻、舌、身,再配合上意識才能真實地在六塵中存在。就某種角度而言,五種感官其實都是互通的,其實也可以相互取代的。
   
  可以相互取代,是佛學中見道的真義,指的是大腦中的五根,並非是外面的扶塵根,而是大腦的勝義根。以舌頭去品嚐而言,其實眼睛也有部份參予;而意識在此刻更是發揮了最大的作用。因此羅蘭先生說的三項要素都令人嘆服不已。
   
  查理卻認為,自己應在門多薩這個葡萄酒產區,品嚐到最好的酒,那就能恢復他的味覺,因此他又去找蘇珊娜‧包柏,她是阿根廷最有名的女性釀酒師,也是第一個,被歐洲酒莊聘為顧問的阿根廷釀酒師,她自己有酒莊在阿根廷,也是世界極具份量的釀酒師。
   
  蘇珊娜的秘書不讓查理進入,但他趁人不注意進入莊園,這才見到蘇珊娜,查理說要舉辦酒展,希望蘇珊娜能提供最好的酒。但蘇珊娜認為,查理身為品酒師,但卻不知葡萄的種植過程是荒謬的。因此叫他去找唐西佛,兩人一起修剪葡萄藤,除去多餘的果子,噴灑硫磺,在這兒工作幾天,查理見識到了工人對葡萄園的熱情,他喝了酒之後只能用「簡直如詩」來形容。
   
  妻子在美國與葛文接洽,希望查理在阿根廷能夠為其進口一些好酒,查理雖然答應,但他最重要之事,依然放在尋回自己的味蕾。這期間,他的兒子馬汀打來,查理這才想起兒子結婚生子後,他一直都不曾回去見過面。
   
  查理到另一個酒莊,並在酒窖內找到一瓶一九三六年的名酒,他趁人不注意打開,但卻被酒莊的執行長發現,現場頓時尷尬不已。
   
  另一名派翠西亞懂心理學,她也為他做心理諮商,期望能找出病因,但始終沒有頭緒。這期間,也拜訪了世界最美的酒莊,及釀酒名家尚‧布斯凱。因為他的酒莊不僅景色優美,遙望安第斯山脈,也因為氣候合宜,以及實施自然生長的有機農法,他釀的紅酒均能獲得多項頂級認證。
   
  但在這麼多人幫助下,查理依然無所獲,最終在與妻子連絡後,決定先回烏拉圭老家,在見過父母以及兒子馬汀及孫子後,小時候的記憶便慢慢回來了。
   
  原來味覺也是一種記憶,這是本片的ㄧ個關鍵。查理不斷往外拓染,最終卻稀釋了原本應有的記憶,甚至他把老家的ㄧ切全斷了根,直到回到烏拉圭,這一切才慢慢尋回,味覺自然也就慢慢恢復了。
   
  這是一部有趣的紀錄記實片,國內很少有人這樣拍法,倒是可以提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