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05年12月31日 星期六

香料共和國(A touch of Spice)

導演:迪索‧布麥特斯(Tassos Boulmetis)
演員:喬治‧柯拉費司(Georges Corraface)
   馬科斯‧奧賽(Markos Osse)
希臘 / 2003年 / 108分鐘 / 輔導級
禮讚:希臘國家影展最佳影片八項大獎

一位在土耳其出生的希臘人﹐揮別土耳其伊斯坦堡35年後﹐終於「回家」的故事... 

◎ 劇情簡介     

  希臘裔的凡尼斯與爺爺瓦西里住在土耳其的伊士坦堡。爺爺開了一家香料調味店,從小就耳濡目染的凡尼斯不只學會了各種香料應用在食物的秘訣;更從爺爺口中學到香科與整個宇宙的關係。

  凡尼斯的母親蘇塔娜的好友埃斯太太有個女兒珊美在與凡尼斯見面後,兩人就約定當凡尼斯作菜給她吃時,珊美就必須為他跳舞。只可惜這個願望尚未達成,就因土耳其與希臘政府交惡,土耳其政府開始驅逐伊士坦堡內的希臘人。凡尼斯與父母告別了爺爺之後回到希臘雅典定居,而每次家中有喜事或慶典,凡尼斯總會期待爺爺來看他,但每回都失望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凡尼斯與珊美的書信來往就愈來愈少了,而由於政治上的壓迫感,凡尼斯也被迫接受希臘的軍人政治洗禮。有一次凡尼斯偷偷坐火車欲往伊士坦堡,但醒來發現載回了雅典。凡尼斯當童子軍時曾去妓院募款,因會作菜而受老闆芭芭拉留置,沒想到卻受到軍人臨檢,這使得父母被迫每星期都要帶他去參觀皇家博物館,以期凡尼斯能成為愛國志士。

  凡尼斯的舅舅原是船長,欲娶雷拉為妻,但凡尼斯認為雷拉不會作菜,故意教她在牛肉中放乞沙麻末,害家人嘔吐不已,因為凡尼斯認為雷拉不配當舅舅的妻子。

  這一日凡尼斯聽說爺爺要來,他在接待爺爺的友人後卻發現爺爺突然生病無法前來,於是決定回到伊士坦堡探視在醫院中不能言語的爺爺;也探視已經結婚並生了女兒的珊美。兩人想起過去的承諾,凡尼斯決定在珊美的女兒愛絲生日時為她們作蛋糕甜點,並期待珊美為他舞蹈;但沒想到已分居的丈夫穆斯達法又及時趕來,請求珊美與他回安卡拉,原本答應在博斯普魯斯大學擔任客座教授的凡尼斯心中的那份愛的期許又落空了。

  在月台上凡尼斯目送珊美與丈夫、女兒登上火車,只能將這份的心靈交織,當成心靈長存的美食而獨自回味。凡尼斯回到爺爺以前的店,他登上閣樓從地上撿拾了許多香料,然後將各種調味香料放置一起,接著用力吹一口氣,香料彌漫在空氣中;凡尼斯頓時覺得置身在浩瀚無邊的宇宙中。

◎ 劇情分析

  以飲食結合心靈的情慾訴求的電影愈來愈多,但能夠將各種配料呼應人生的現象與宇宙的奧妙神奇,「香」片算得上是相當突出的好作品。

  希臘與土耳其間有著幾千年的恩怨與國仇家恨,雖然希臘的文化大量影響了中亞地區,但政治的鬥爭與宗教的分岐仍然使得近代的土耳其與希臘常陷於紛爭與戰亂中。
 
  導演拍這部影片其實是他個人自傳式的敘述結構。他的父親為希臘人,母親與外公則是土耳其人,六○年代兩國交惡時,父親被迫遣返回雅典定居。問題是希臘人並未真確地認同他們,不時以「土佬」視之為異類。對凡尼斯與其父母而言,生長在這樣「錯亂」的環境中不免有著極度的困惑與心靈的矛盾衝突。

  凡尼斯回希臘後一直渴望外公能去希臘看他,但除了政治因素的阻隔,似乎也有著奇妙的一股力量,使得外公無法到希臘來。小時候的凡尼斯受到外公的影響甚大,外公的香料店以及閣樓上的儲藏室,是凡尼斯接受各種香料薰染的聖地。這兒不只讓他的思緒建構了另一個宇宙世界;也從各種食物的配料中融入了人生的喜怒哀樂以及七情六慾。譬如太陽像辣椒,所以每道菜都必須用辣椒;金星像肉桂,因為象徵女人的肉桂既甜蜜又苦澀;而地球上因為有生命,且人必須依賴食物而活,所以鹽這種必需品就被用來形容地球。

  這樣豁達浩瀚的思潮使得五顏六色的香料瞬間變成宇宙的每一顆星星;更在凡尼斯的心目中成就了另一種纖細的思維與看法。基於此,凡尼斯在耳濡目染中學會了作菜;在他認識珊美時,兩人小小的心靈早已相許,他們相互約定的信物是凡尼斯的美食與珊美的舞蹈。

  然而這樣的約定卻因為父親的被遣返而中斷,從此之後直到凡尼斯成為天文學系的教授都未曾見過珊美;但曾經有過的承諾卻牢牢地烙印在他心中。當凡尼斯接獲外公住院消息後,急急趕回伊士坦堡,也見到了珊美;而珊美曾帶他去看她女兒愛絲上的舞蹈課,這使得凡尼斯似乎又回到了從前的期盼時光。對於珊美的愛慕,他並未放棄,但當珊美丈夫也是凡尼斯小時候認識的穆斯達法趕來要求復合之際,凡尼斯也只能將心中的愛帶回外公香料店的閣樓上,將之化為各種香料的組合,再用力吹一口氣,於是混雜的香料粉塵立時化作心靈的宇宙。凡尼斯回到心中的香料堡壘;也從許多香料中印證體驗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宗教的矛盾衝突也是導演的重要訴求。當移民官要遣返凡尼斯父親時,他在父親的耳際耳語一番,父親猶豫了五秒鐘卻沒答應,因為移民官向父親表示若能改信回教則不必接受遣返。父親在凡尼斯長大之後才吐露這段秘密,這使得父親淚流滿面心酸不已。從宗教延伸的政治議題都是相當難解的,導演恰到好處地表達了一種批判與抗議,但卻又透發了深厚的寬容;畢竟他身上流著是土耳其與希臘的共同血緣!
  
  本片從香料去比喻女人的特質;甚至將香料當作維持廚藝第一把交椅的手段。凡尼斯的姑媽好幾次的帕金森病時好時壞,都是因為與香料飲食有關。而透過每道美食卻也技巧地傳達出五、六○年代中亞的時局動盪;甚至一九六七年四月廿一日希臘軍事執政團的出現,與幼小的凡尼斯想找外公的卑微心願相映照,在對比的呼應中更令觀眾感受到香料之外潛藏的戲劇動力。

  片頭嬰兒吸著母奶,並有在乳房撒上香料調味的畫面,接著是嬰兒吸吮時的滿足表情,其實訴說了生命自開端至結束,都與各種味道脫離不了關係,更廣義地說是人性的七情六慾,其實也都是一種獨特的香料,端看各人的體驗與品嚐,這應該也是生命的另一種本質吧!

  凡尼斯長大後常去當童子軍時募過款的妓院,相同的女人胸部畫面雖與第一場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在凡尼斯的生命品嚐中是截然不同的。愛情與情慾應該用什麼香料來搭配?或許各人都有獨到的觀點吧?

  外公對凡尼斯表示食物其實跟夢和打嗝有關,因為打嗝是胃腸滿足的表相,夢境是心靈未竟的願望;但這一切都可以因為思考與想像而建立起一種空間,因此這個獨立的領域是絕對能自我滿足的。

  外公的思考使得凡尼斯受到極大的影響,也促使他日後變成了著名的天文學者。有趣的是他帶領學生用太空望遠鏡拍攝宇宙星辰時,印表機印出的卻似一個人的腸胃,凡尼斯的解釋是印表機的油墨有問題,但其實他心中卻有個屬於自己的答案。這個答案呈現在最後閣樓上吹起混雜的香料;以及前面一把紅陽傘飄浮到空中。這些畫面的組合雖然透發出魔幻寫實的異想世界,但卻是凡尼斯融合外公的啟示而在自己心中建構的心靈意趣與天堂世界。

  「香料共和國」是一部令人驚嘆與喜悅的電影,在淡淡的鄉愁與情愛思慕中都化成飄浮的香料醇味,雖然荒謬難堪,卻也透發出戲謔的揶揄;更重要的是編導也將人生利用香料熬成了一道佳餚。

偶然與巧合(Chances or Coincidences)

導演:克勞德勒路許(Claude Lelouch)
演員:亞裏桑德拉
馬丁妮絲(Alexandra Martines)
   皮埃爾
阿迪迪(Pierre Arditi)
法國 / 2000年 / 115分鐘 / 保護級
禮讚:芝加哥國際影展最佳女主角
   法國凱撒獎最佳音樂
若是相信上帝,所有的偶然都非巧合;若是不信上帝,所有的巧合都是偶然 …

◎ 劇情簡介     

  舞者米莉安與男舞者因拍片相戀,結婚後生下一子塞吉,但不久兩人理念不合而分手。米莉安帶八歲的塞吉回當年拍片現場威尼斯卻邂逅了賣假畫的畫商皮耶,皮耶將母子二人繪入畫中而開始一場熱戀。皮耶將巴黎畫派蘇汀(Chaim Soutine)的假畫賣給紐約的酒吧老闆後,帶米莉安母子去實現塞吉的三大願望:(一)去加拿大邱吉爾村的哈德遜灣看北極熊;(二)去蒙特婁見偉大的冰上曲棍球球員柏諾姆;(三)去阿卡波柯看死亡之躍的高空跳水。

  皮耶同時答應帶米莉安去諾曼第度假三日,接著再回土耳其老家看世界最大的駱駝。但皮耶和塞吉在諾曼第海上先後落水而亡,傷心的米莉安帶著攝錄影機想拍攝兒子未完成的心願。只剩最後高空跳水的旅程,攝錄影機卻在機場被偷,正巧被在大學教「展望學」的馬克從小偷手中買回。原本已有未婚妻的馬克一見影帶中的米莉安大為傾倒,遠赴義大利發掘她的身世,但也因此與未婚妻漸行漸遠。

  馬克在阿卡波柯目睹米莉安跳水自殺,大呼土著將她救起。馬克將攝錄影機及帶子還給米莉安,但米莉安卻不告而別,因為她面對馬克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開始對皮耶以前說的「偶然與巧合」的信念動搖了。

  米莉安到紐約的酒吧拍攝了蘇汀的假畫,並從黑人老闆口中學到「相信上帝,也要相信自己」,而後到土耳其的家中以及皮耶母親的墳前跳迴旋舞。這其間她更見到土耳其的婚禮,在生死的相續中,米莉安自殺的念頭漸漸淡薄了。

  米莉安先回義大利見她父兄,正如父兄所言,當她準備好時就會出現。米莉安主動到加拿大找馬克,因為她已澈悟新的人生觀。這回除了偶然與巧合之外,她願像馬克一樣,在發現偶然的希望時,一定會執著追求。

◎ 劇情分析

  這部影片的剪接手法切分得極為細膩,如果稍不留意很難在倒敘與現況進行中區分清楚,編導在處理人物的行為與觸動均採點狀而非線與面。正因為這種蜻蜓點水的複合呈現,更加清楚地詮釋了「偶然」與「巧合」的主題意識。

  偶然與巧合是一種隨順命運擺佈的生命觀所自然流露的浪漫情懷,很容易讓青年朋友迷惑其中。這或許真的是一種形式的愛與感受,但偶然與巧合既然是建構在這種宿命論中,當另一層面的偶然與巧合再度來臨時,將會是一場令人心碎的毀滅。展望學與「偶然與巧合」是對立的。後者接近宿命論,前者卻是一種信心的進擊。這也是為什麼米莉安在皮耶及兒子死亡後,在充滿著抒情幻境中一步步踏上死亡之路;但感受到馬克的冷靜堅毅時,她開始精確地發覺自我,並感受到真愛。

  生命中的悲歡離合固然有著淒厲的不幸,但愈大的打擊卻愈值得去經歷;挫折與不幸其實是上天賦予人類成長的一種試鍊。編導在片中創造米莉安的舞作「死亡雙人舞」,早已注定了在生死變動中才能得到自我的解脫。或許應該說愈大的撞擊,才能造就更大的澈悟,但是當然也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

  「謊言」是人類的特殊行為,在「虛」與「實」之間互動了生和死、真與假,但也延展了無限的動能。其實很多人一直生活在假象中,但請記住,如果太真實就無法幻想,因此人常心口不一,而出謊言,造就了短暫的幸福。只是些幸福卻像冰淇淋,稍一閃神很快就溶化了。

  皮耶認為死亡是最大的謊言,他相信死亡是人類的摯友;當世上沒有朋友時,當然只有找「它」了。但事實上皮耶卻是在自認找到最愛的人米莉安而預備向她求婚時死亡的。宿命論者不免再度感嘆另一次的偶然與巧合,畢竟偶然與巧合不只是歌頌愛情。

  從另一個角度而言,生與死固然如影隨形,但若細細思索,死亡卻是另一種生的開始。諾曼第是劇中人的死亡之旅;土耳其的迴旋舞除了在米莉安小時候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外,其實也是一種輪迴的表徵,而墳場更是死亡的表相。馬克在上課時也提到這個問題,一名女學生說:因為她不怕死,所以就死不了。

  但生與死其實依循在虛與實之間,正如塞吉的願望:哈德遜灣的北極熊是他的嚮往,但過分接近卻是一種死亡;最崇拜的球員其實只想著要和米莉安上床作愛;高空跳水更是「死亡之躍」。在這些生與死、真與幻的假象辯証中,漸漸敘說了生與死的因果與動力。只有在真正了解死亡之後,一切的動能就全面復活了。

  本劇由一架攝錄影機貫穿主軸,影帶中的映象應歸納在幻覺與不真實,這當然包括米莉安與前夫在威尼斯拍攝的舞蹈電影。而馬克除了在大學教書,也喜歡玩小劇場,擅長以拍好的影像與真人合演;這種另類表現,正是虛實的極佳詮釋。在陰陽對立中虛實的擺盪去追尋何者為真?真者…生命的真相也。

  皮耶以「蘇汀」的贗品賺錢,卻使得紐約的酒吧老闆以為得到真品而活得有信心與價值。當然在拍賣場上那些貴婦人不也是如此嗎?人生說穿了其實是建構在這種奇幻虛假的價值觀中,或許活在虛幻的數字表相與虛榮將能得到更多的解脫與成就。

  皮耶說:只有老人、白痴與小孩不會說謊;米莉安說「舞者」也不會。因為語言可以造假,但舞者卻必須以肢體真誠地呈現心中的慾望語言,這些都是真正沒有虛偽而直顯赤子之心的人。這份率真的情懷使得米莉安在充滿對愛的幢幜中,立刻像孩子一般真誠而毫無保留地去面對愛情。米莉安憑藉的是「第一眼見面,就有將感覺抽離」的迷幻喜悅;而馬克第一次在影帶中見到米莉安也正是這種思維情境。但不同的是馬克卻是冷靜而執著的「展望學」教授,依循展望學的理論分析,不但可以準確地預測未來榮枯,然後誠實地探索,加上直覺與延展而預想著未來,這點和賣假畫的皮耶是全然不同的。

  知道有一位馬克不停地關心自己,米莉安漸漸尋覓到新的生命信心,於是開始重新詮釋與測試「偶然與巧合」的真確性。紐約酒吧老闆相信上帝,也相信自己,如同禪宗公案般地使米莉安見到了上帝──而這位上帝竟是酒吧黑人老闆。重要的是她從對方身上與得到「喜歡自己」的啟示。冰上曲棍球球員柏諾姆是塞吉崇拜的上帝,當柏諾姆反問米莉安相信上帝與否?米莉安似乎也在當下找到自我;在上帝的界定不再那麼清楚時,正是看清生命真相的時刻。

  一捲錄影帶影響了兩方面的生活。馬克剛結婚的妻子終於離他而去(這是死的表徵),但反而助長了米莉安與馬克的開始(這是生的表徵)。正因為如此,生與死的精神層面是絕對可以追索與操弄的。米莉安逐漸有了改變與認知,她第二次去看北極熊,將司機的話「因北極熊先到,所以失事飛機上無人生還」改成「因北極熊先到,用它溫暖了傷者,所以無人死亡。」在此米莉安精確地為生命留下了希望與方向,是生命的重新詮釋。

  最後米莉安自行回去找馬克,正如馬克之前執著去找她一樣,也是一種自我的內省與認知。當在虛、實變動中能找到清楚的方向,就是生命的意義;重點是必須是自己清楚的覺知,就算在複雜的人生旅程上依然能掌握希望與目標。

2005年12月24日 星期六

我在世界的另一角落(Christmas Oratorio)

導演:卡吉爾‧安德森(Kjell-Åke Andersson)
演員:彼得‧哈伯(Peter Haber)
   珍哈‧溫柏格(Johan Widerberg)
瑞典 / 1996年 / 124分鐘
禮讚:1996年瑞典影展最佳音樂
   歐洲影展最佳影片
   聖荷西影展最佳影片
在母親的遺物中,意外發現一段不堪回首的家族故事 …

◎ 劇情簡介     

  名指揮家維多正與交響樂團彩排時,接獲其母逝世消息。其母出殯後,維多在鋼琴上發現從小離他而去紐西蘭的父親席納寫給他的一大疊信件,原來都被母親扣留。從些信件中維多漸漸了解了父親的過往,而這一切都得從維多的祖母蘇薇談起。

  蘇薇是一位熱情洋溢、活潑好動並有好歌喉的女人,卻在一次意外中被牛踐踏而亡。蘇薇的丈夫亞倫從此陷入了思念與哀悼中,逐漸地疏忽了對兒子席納及女兒艾娃的關懷。幸好蘇薇參加的合唱團團員介紹亞倫到一家飯店當侍者,於是亞倫賣掉農場舉家搬到城鎮。

  亞倫為一群「火腿族」送酒時,意外地被要求為紐西蘭的火腿族回信,沒想到亞倫孤寂的心聲竟感動了遙遠的泰瑞莎,兩人藉著書信來往,竟到了極端緊密的感情地步。泰瑞莎寄來項鍊一條,希望亞倫前去娶她。亞倫準備就緒,但卻在半途死亡。而這同時,已經十六歲的席納被鎮上的服飾店女老闆芬妮看上,在一次藉故帶他去聽冒險家海登演講而同宿旅店時,誘騙席納與之發生關係。事後芬妮卻再也不願見席納,直到她產下兒子維多之後兩人才見了一面;而且芬妮態度堅決,希望席納從此不再來見她母子。

  席納受了刺激,竟在飯店廚房欲強暴一名女子,因而被送入精神療養院。席納在醫院常寫信給維多,妹妹艾娃有時會和男友送維多來與席納見面。席納從療養院出來後,輪船公司將亞倫遺物寄回,他見到泰瑞莎寫給亞倫的信以及那條項鍊時,一直有著一種奇妙的感覺,於是他決定到紐西蘭找泰瑞莎。

  席納在醫院見到當看護的泰瑞莎,也發現她已嫁給一名傷殘的查理。席納表明了身分,泰瑞莎原本極端抗拒,但卻情不自禁地到旅店內見席納。兩人瞬間就掉入一種奇妙的互動中,好似過去的書信交往正是兩人的心聲;而當席納將項練給了泰瑞莎時,剎那間泰瑞莎知道當年的許諾已經應驗了。維多看完信,也相信自己正好如父親信中告訴他的,人應該站在音樂中;於是他抖起精神在大教堂指揮巴哈的「聖誕神劇(Christmas Oratorio)」的演出。(註:瑞典導演Andersson於1996年執導以巴哈「聖誕神劇」為背景之同名電影,在瑞典影展中獲最佳音樂獎、並獲歐洲影展最佳影片、聖荷西影展最佳影片。

 劇情分析

  以龐大的時光建構了這篇充滿哀情、傷感但又兼具喜悅的史詩故事,「我」片製作嚴謹的態度使得這部影片得到不少的讚譽。

  人性是極端矛盾的,當近在咫尺時往往無法探知對方的真情與愛意;不僅如此,甚至常因沒有距離的間隔而使得彼此傷害對方。正因為眼前似乎處處充滿了障礙,於是人們不得不借助遙遠國度飄來的希望,那怕只是一封信或是隻言片語;甚至是一個小小的信物,都將帶給人無窮的希望。

  如果依此深究不難發現,人之所以捨近求遠不僅是因為自身的孤單寂寞;人性的悸動不安與妄念雜意也使得世界另一個角落的消息變成一種救贖的福音。

  蘇薇在劇中是個樞紐人物,她為故事起了一個頭;也為故事作了完美的結束。而銜接這段時空的除了亞倫的孤寂與席納的悲愴命運之外,其實還兼具了令人喜悅的「聖誕神劇」。也正因為加入了音樂的另類創作,而使得本片的結構更為厚實起來。

  亞倫的性格與蘇薇相互對照就顯得太懦弱而無能了,或許應該說他是過度依賴妻子的人,而這份依賴則有點回歸母性潛意識的糾結;因此當蘇薇去世後,亞倫頓時像個無助的孩子一般哭泣。當他們剛搬進飯店的宿舍時,席納就看見父親無助的模樣。

  似乎就是這樣的潛意識留給了席納。席納念書時常常以父母親的恩愛為題來寫散文,但這似乎冒犯了老師而遭受處罰,因此除了史弟這位朋友之外,他是極為孤獨的;孤獨到寧可到醫院探視瘋子而不願離開。另一個原因則是亞倫並未盡到當父親的責任──在家中發生變故時給予席納安慰,故使得席納的自我情緒愈陷愈深,終至不可自拔。

  芬妮過了適婚年齡但始終未嫁,因為她一直活在一種虛幻的想像中,更重要的是自我理想並未隨著年齡增長而有所改變,反而一直停留在愛慕初生的時空與觀點。當她發現心目中的偶像探險家海登竟已如此衰老時,情緒幾乎要崩潰了。而她不但不自省年華老去,竟將十六歲的席納帶入旅店內同宿。

  芬妮將席納的雙手放在自己的雙乳上,這使得席納瞬間又回到母性的子宮之中,這份令他怦然悸動的思維最後變成永生的符徵。也許是一種冥冥中的指引;也為世界另一個角落的另一段情愛引燃了火花。如果不是芬妮與席納的老婦少夫配;泰瑞莎與席納的結局自然就會令人不安了。而這一切也因為彼此身影與思緒的重疊,最後才會變得合理起來。

  亞倫孤寂的信函感動了泰瑞莎,但這些行為卻好似在為席納而做。亞倫終身不曾見過泰瑞莎,只見過泰瑞莎被洗過的床單包裹住臉龐的相片。亞倫自然相當好奇,但當他在船上死亡後,這些相片連同遺物被寄回給席納。席納望著看不見臉龐的相片,當然也十分地好奇;甚至可以說父親之前的感受都全部移植到席納的身上了。

  席納熟讀了泰瑞莎寫給父親的每封信,他頓時覺得泰瑞莎就是寫信給他,因此才激起他往紐西蘭的動力。但這之前席納因受到芬妮毫無緣由地拒絕,心情立刻陷入自己建構的牢籠中。故事情節在這兒有了直接的佈局與呼應,在席納因精神受創而意圖撫摸女僕碩大的雙乳時,席納像之前所探視的男人一樣,自己也被關進精神病院中。

  一切都因為失去母親蘇薇的母性撫慰,父子兩人同時都掉入生命的泥淖中而進退不得,甚至喪失生命。但也因為這種接力式的愛情催化,使得遠在紐西蘭的泰瑞莎不得不重新去面對新的抉擇,因為泰瑞莎實在太寂寞了。

  泰瑞莎與兄長羅柏的關係顯然也有些瞹眛,這使得羅伯對於遠自瑞典的來信相當不悅,最後在獲知亞倫即將到來時,竟激動地將泰瑞莎推至泥濘之中,並以泥巴對泰瑞莎作了性暗示的舉止。這也是為什麼在獲知亞倫無法到來時,泰瑞莎就離家的原因。

  對泰瑞莎而言,在二十二歲時接獲來自瑞典的信函後,她的心似乎就與遙遠的國度有了緊密的連結,那是一種救贖的盼望。就算從亞倫換成了席納,對她而言重要的是那個國度所期盼的人終於出現了;何況泰瑞莎自己也如此期望將那項鍊戴在自己頸項。雖然來的人是席納,但他似乎是帶著一種贖罪與彌補的心意而來。這對一生孤寂受苦的泰瑞莎而言,都應該是極度渴求的。

  席納與泰瑞莎留在紐西蘭,他一再寫信回瑞典給兒子維多,只是這些信件全被芬妮擱了下來,直到芬妮死後,已經成為名指揮家的維多才發現父親寫給他的一大疊但都末曾開封過的信。

  維多看完信也了解了父親乃至爺爺與奶奶的過去。席納雖然命運悲愴,但他卻不曾忘卻母親蘇薇對音樂的喜好。維多幸運地從奶奶身上遺傳了對音樂的天賦,在辦完芬妮的喪事後,將情緒全部融入到音樂中。他喜悅地指揮合唱團與交響樂團演出巴哈的「聖誕神劇」,因為他終於知道席納信中所言:應生活在音樂中的意義。

最愛她(Me Without You)

導演:桑德拉‧戈爾德拜切(Sandra Goldbacher)
演員:安娜‧弗瑞爾(Anna Friel)
   米歇爾‧威廉姆斯(Michelle Williams)
英國 / 2001年 / 100分鐘
禮讚:第58屆威尼斯影展競賽片
   2002年英國影藝學院最佳影片提名
兩個古靈精怪的小女生,決定要成為一輩子形影不離的姊妹淘 …

◎ 劇情簡介     

  故事從一九七三年開始,在倫敦近郊的兩名小女生荷莉與瑪莉娜不僅是鄰居,而且是形影不離的死黨。她們一起辦家家酒,也一起上學,兩人感情好得就像連體嬰。她們將兩人的名字合寫成「荷娜」,然後將它放在瓶裡再丟入水池中來顯現她們的感情。

  一九七八年社會開始步入叛逆的大環境。瑪莉娜帶荷莉參加哥哥奈特的「派對」,瑪莉娜在吸食海洛英後跟一陌生人上了床;另一方面荷莉雖知瑪莉娜的哥哥奈特已有女友,但因從小就喜歡奈特,故在其女友不在時亦與奈特發生關係。當瑪莉娜知道後生氣地向荷莉表示,奈特只是嗑葯而將她當作女友,這使得荷莉傷心地哭了。

  一九八二年,奈特在巴黎結交一名法國女演員伊莎貝,而荷莉與瑪莉娜也上了大學。喜好文學的荷莉愛上了溫文的助教丹尼爾,沒想到瑪莉娜很快就捷足先登,搶先與丹尼爾交往。於是丹尼爾就繼續週旋於兩者之間,直到對二人開始厭倦。但此時荷莉在丹尼爾床上發現瑪莉娜的項鍊,這才急急退出。

  荷莉原本認識了同樣是猶太人的穆李歐,但瑪莉娜又搶先一步與穆李歐交往。其實荷莉在之前見過從歐洲回來的奈特,她的心中似乎又回到過去那段令人懷念的日子。只是這份感覺不管是荷莉或奈特都說不清楚,何況奈特身邊還有個伊莎貝。

  奈特終於向眾人宣佈與伊莎貝的婚期,這使得荷莉時心中有著無限的衝擊;至於因為母親而服安眠葯自殺獲救的瑪莉娜,卻安慰荷莉說不論再怎麼樣失意仍還有她。

  一九八九年荷莉擔任記者,再度遇上推銷文具的奈特,荷莉感嘆似乎一事無成,然而此時瑪莉娜也抓住機會嫁給了穆李歐。於是荷莉決定隻身前往紐約,但沒想到瑪莉娜竟激烈地反應,謂若荷莉離開,她立刻就去墮胎。此時的荷莉似乎已逐漸看清事情的真相,她決定要走出「荷娜」的陰影;在撿起池中的瓶子後,她決定與奈特一起離去。在二○○一年的時候,瑪莉娜拜訪荷莉,她們的子女又像過去一樣,盡興地玩在一起,時光又好像再度回到了從前。

◎ 劇情分析

  這部電影涵蓋的時空將近三十年,可謂是兩名小女孩一生的成長過程。巧妙地是。從一九七三年這個銜接六○年代大變革的新世代風潮,以每十年一個主題的訴求,強力地展現不同年代給予不同世代的衝擊。

  有太多的影片描述過同齡女孩的成長過程,但卻鮮少能像本片一樣,將兩人之間那種虛無飄渺但卻又穩固實在的相互依賴及相互批判與縱容,呈現得如此完整與細膩。

  生命的成長在某些面向而言總是有所欠缺的,荷莉與瑪莉娜的性格正好在相互對應中有了彌補。也正因為這種對方擁有的正是自己欠缺的不安,逐漸演變成絕對的依賴。以瑪莉娜父母親失敗的婚姻來說,荷莉的父母是猶太人並崇尚理性的生命態度,正是瑪莉娜在潛意識中極度渴求的。而這也是為什麼瑪莉娜遭受心靈創傷而被荷莉父母帶回荷莉房間時,瑪莉娜會對擁抱她表示關心的荷莉父親有了失禮行為的原因。

  瑪莉娜延續著家庭破碎的傷痕,逐漸將「性」幻化為一種補償與掌握。對於從小一起長大的荷莉,瑪莉娜也以相同的態度來面對。因為心靈有了缺失,於是便渴望擁有;而真正的擁有則是不能讓荷莉離去。兩人將名字合併成「荷娜」放置瓶內並丟入池中,這不僅是個符徵;也是個魔咒。荷莉在某些角度也融入這個混淆不清的糾葛中,這其中的緣由當然也有來自她父母較為理性的家教,以及猶太人的約束教條;但也正因為如此,瑪莉娜那種直率的性格,反而是她潛意識中的欠缺,因此在一些日常對應中,荷莉總是注定得容忍瑪莉娜的嘲弄與強勢。

  當兩個人的心靈真正合而為一時,是必須從不同的角度去詮釋的。真心相愛自然也是心靈契合,但即使男女在這方面的心性融合其實還是有其極限性的,更遑論荷莉與瑪莉娜這兩個同性的個體。但如果只是有限度互補虛實或許還能融洽地呈現完整的表相;一旦超越了極限,絕對物極必反而有重新的對應。

  荷莉的「理性」使她將「真情」放在第一次的身體映象中。小時候在瑪莉娜家,見到奈特光著上半身的背影,似乎在腦海中早就為自己刻劃了「愛的真蹟」。這份放置心影的愛是無怨無悔的,只求心靈的交融,不在意彼此的靈魂飄盪。

  然而當瑪莉娜知道荷莉與奈特上過床後,她潛伏的不安與悸動立刻傾巢而出。她自己可以肆無忌憚地作愛,但卻無法忍受荷莉結交男友;此無他,只因她心中畏懼荷莉會因有了愛而離開她。

  瑪莉娜採取的方式是每次荷莉有了男友,她一定搶先引誘對方;在她的認知中,似乎唯有如此才能確實使得荷莉始終留在過去兩人最歡樂的時光。

  以奈特而言,在歷經八○年代的叛逆時局以及九○年代的獨立知性時代,他其實依然看不清自己真正的方向。也許一開始他也認為荷莉與其他女人一樣,但在自我的心靈深處,其實也隱藏了一段不安的因子。只是深受這份不安因子的困惑,奈特始終說不上來這份難以言詞的感受竟然就是真正的愛。

  荷莉似乎受到父母的影響至鉅,這也是她始終無法像瑪莉娜那樣地放縱自己,更何況奈特正是自己知己的兄長;瑪莉娜就曾經用「亂倫」的偏激言詞嚴厲地嚇退了奈特。

  上了大學後,荷莉的理性更趨成熟,事實上此時她與瑪莉娜的區野就更明顯了。荷莉喜歡「柏格曼(Ingmar Bergman)」與「塔可夫斯基(Tarkovsky)」這兩位瑞典與蘇聯的導演,而這兩位導演的作品充滿著寬厚的哲學思考。她以為丹尼爾助教也是性情中人,殊不知丹尼爾只是擅長以表相的名詞來眩惑別人;然而荷莉依然執著地與他交往。在這段氛圍中,荷莉真正的想法是藉著與男友的交往,來截斷與瑪莉娜彼此之間的糾葛困境。但她也說不上來,畢竟在其潛意識中又夾雜著另一種「不捨」;因為就某種層面與意義而言,荷莉也是無法放棄瑪莉娜的。

  荷莉與瑪莉娜就是在這樣不經意地相互拉扯中逐漸地在依賴的渴求中傷害了對方。當荷莉發現瑪莉娜與丹尼爾也有一手時,她嚴正地警告丹尼爾,若繼續這種惡行將向學校揭發。但瑪莉娜則不然,她卑微的渴求,使得在暗處的荷莉傷心不已。荷莉傷心的不只是感情問題,最重要的是從小認定像「雙胞胎」意識心靈中的另一半,竟是如此的不堪。

  荷莉再次將新認識的男友穆李歐介紹給瑪莉娜,瑪莉娜似乎依照「慣例」照樣接收。但此時荷莉似乎已經逐漸看清了自己的生命動向,少女時代對奈特的映象留影再度浮現在眼前。她一則是逃避,二則是真的想走出自我。畢竟這個社會的脈動是獨立而知性的新思維,但如果不如此果斷,她將永遠走不出「連體嬰」的夢魘。

  當機緣到來,真愛就會示現,不必過多的甜言蜜語,只要在四目交織的片刻,就能讓兩個靈魂同處在永恆之中。奈特的示現雖來得較遲,但卻為時不晚。

  二○○一年的畫面讓我們了知生命的循環以及戲劇的迴旋力道。在不到兩個小時中詮釋了三十年的奇妙心意情境;也讓觀眾似乎多體驗了一次人生。

2005年12月17日 星期六

失控的陪審團(Runaway Jury)

導演:蓋瑞‧弗萊德(Gary Fleder)
演員:約翰‧庫薩克(John Cusack)
   瑞秋‧懷茲(Rachel Weisz)
   金‧哈克曼(Gene Hackman)
   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
美國 / 2003年 / 127分鐘
年輕寡婦為了丈夫的謀殺案,挑戰財大勢大的槍枝製造集團,陪審團及雙方律師全面失控 …

◎ 劇情簡介     

  伍德替兒子買了生日禮物尚來不及慶祝時,在公司突然被持槍闖入者射殺,除了伍德之外尚有多人喪命與受傷。

  兩年後,伍德的妻子決定委託羅溫道律師向槍械製造公司域氏槍廠提出賠償訴訟。而廠方立刻找來陪審團顧問費斯組成高科技指揮中心,透過他們完整的蒐集情報以及精心地挑選對自己有利的陪審團員,試圖在未來的審判中掌握機先。

  陪審團中有一名叫依尼克的年輕人,但費斯他們似乎查不到他的背景,只直覺地對尼克相當排斥。但尼克卻在面試時向法官表示他因想參加一年一度的電動玩具大賽,因此想放棄擔任陪審團。法官嚴厲地訓斥年輕人不懂得為社會盡義務,尼克才勉強留了下來。由於控方並未反對,而費斯也自認應能掌控,因此改變初衷挑選了尼克。

  審判開始時,費斯似乎很快掌握了優勢,但他突然接獲一名自稱是「瑪莉」的女子來電。瑪莉謂她已掌控了三分之二的陪審團,如果域氏槍廠想贏得官司,必須付她一千萬元。原本費斯不以為意,但瑪莉輕易地下手,讓費斯埋伏在陪審團裡的女子因喝酒而遭淘汰。

  費斯開始感到對方的實力超乎他的想像,於是要求見面。果然在公車上展開談判;但費斯其實另有打算,他由此而摸清女子與尼克果然是一夥的。於是派人到尼克家中搜尋,並竊取電腦的複製資料。

  只是這些資料並不重要,費斯再派人二度侵入,果然找到MP3,但正好遇上瑪莉,雙方一陣扭打。瑪莉雖不是對手,但卻以削尖的木棒刺入對方大腿。瑪莉再度與費斯攤牌,而且價錢漲至一千五百萬元。

  在陪審團聽完結辯而作出決定前,費斯查出瑪莉原名貝琪,與尼克是印弟安州嘉納鎮的同學。而之前鎮上發生的一件槍擊案件中貝琪的妹妹瑪姬是九個死亡當中的一人。費斯雖發現真相,但錢已匯入瑪莉指定的戶中;且在最後投票時,靠尼克的說服力,使得陪審團作出域氏槍廠敗訴的決議,並且必須付出大筆賠償金。此時尼克與貝琪早已決定將錢用在受害鎮上人的身上。

 劇情分析

  好萊塢電影最擅長的法庭戲之所以歷久不衰,其原因在於律師與檢方的唇槍舌戰。而「失」片不僅延續了這個傳統的優點,更匯注了現代科技的情節,讓觀眾清楚地知道,一項重要的審判中其實有著太多人為的鑿痕,並從而表露了人性的醜惡與貪婪。

  要建構這篇令人驚訝的懸疑劇本,編劇的功力絕對要受到肯定,而導演的安置編剪使得在快節奏的呈現中,慢慢剝蕉了事情的真相。

  美國的槍枝在超級市場內就可以賣,雖然這是憲法賦予的權利,但相對地,因為槍枝的泛濫也造成無數生命的喪失。這樣對立的論點重新以電影的角度來詮釋,自然有太多的戲劇衝突;當然也牽扯到生命交關以及金錢的誘惑,這都是值得一再探索的。

  瑪莉(貝琪)與尼克敢隻身挑戰勢力龐大的高科技陪審團顧問,自然是因為妹妹也曾遭受槍枝之害,復仇的動機使得他們忘卻了自身的困境與危機。

  費斯經過追查,才知道尼克過去一直在更改身分,其目的就是伺機得到陪審團的資格,只是好幾次都在資格審查中被剔除,這也使得他與瑪莉精心設計的計畫一延再延。要不是尼克採取「欲擒故縱」的方式,說不定他們二人永遠都無法達成目的。

  「膽大心細」是對尼克與瑪莉的描述,尤其冷靜的處理手腕,讓劇情的推展充分顯現了懸疑推理的特質,也使得觀眾在每分每秒中幾乎都被情節壓得喘不過氣來。

  先不談在法庭的事理與法律之爭;單從人生而平等的人權態度來看,生命在槍械的脅迫下,幾乎是瞬間就足以令人致命。導演在第一場伍德遭受槍擊時就作精彩而令人深省的註腳。當伍德躲在公司一角以為躲過亂槍掃射時,剛一回頭立刻遭到槍擊。在這個鏡頭中,導演刻意將凶手的面相模糊化,這顯示了伍德是在來不及看清凶手臉龐之際就遭擊斃。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不禁為生命的脆弱而感嘆,也從而對槍隻在世間尤其是平和的社會中加以嚴正批判。只可惜龐大的利益讓一些人眛著良心繼續堅持槍枝的買賣,但這也只是更加暴露人性的醜惡與無知罷了。

  費斯在冷靜中又夾帶了冷酷。他是一位觀察入微的律師偵探,從他搭計程車中見到一張醫院的停車收據,立刻可以推論司機的母親住院,而且已經送回家中,並好心地建議司機可以考慮將母親送往安養院,便可看出。

  這一段戲雖與劇情無關,但卻明確地詮釋了費斯的人格特質與行事風格;這在劇本學中即是具象地表現了映象語言。因此當費斯在決定陪審團人員的資格時,單憑對方的舉手投足或衣服穿著,立刻可以決定這個人是否日後會站在他們這一邊。當然這一切也都是因為他的手下有著一群頂尖的科技高手,透過電腦搜尋,人的過往都將不再是秘密。這方面的呈現其實也意味著日後的人際關係將不再有任何可以隱瞞之處,但人與人之間卻反而因為這樣的全面裸露更顯得疏離。

  每位陪審團員的角色在前半段都很努力經營,但在後半段因為戲的路線佈局在瑪莉與尼克身上,這些角色顯然都被疏忽了,好比目盲的甘賀文雖成為陪審團的主席,但最後也並未見到任何發揮,殊為可惜。

  另一條線由達斯汀‧霍夫曼飾演的羅溫道律師,代表的是正義的控方;也是良知的象徵。雖然他也接獲瑪莉的電話,希望以一千萬贏得官司。溫道因此也曾向律師公會提出妥協的備案,但最終他還是放棄了,因為他相信唯有將案子交給司法真正的審判,這才是理想中的立法精神與法律的意義。

  瑪莉之所以打電話給溫道,自然是一種障眼法;正確地說她是為了瞞天過海才出此下策。當最後陪審團作出裁決時,溫道在法院外見到瑪莉與尼克相擁慶賀;當溫道與二人目光交會之後,立刻知道了一切的緣由,於是心中的正義伸張剎那之間更為寬厚而穩固起來。世間的公理與良善也立時遍佈了所有人的心坎;觀眾也在那一刻獲得了相同的共鳴與感動。

  達斯汀‧霍夫曼不愧是頂尖的演員,他的戲沒有金‧哈克曼多,但詮釋的力道卻不遑多讓。尤其導演以他的身高以及一套超短的西裝來作為嘲笑的工具,不僅使得費斯失去了戒心,也讓陪審團與他更為貼近。

  「失」片其實還有一項令人不安的隱憂,假如這件事是發生在真實的案例中,那我們不禁要問:當陪審團是人為力量可以掌控時,那法律的精神是否早已消失殆盡?雖然看過影片的人不禁都會有這樣的質疑,但導演似乎也察覺到這個令人不安的議題。因此在本片的戲劇本質是在「善與惡」的強力對決,而最終善的光明必然摧毀了惡的黑暗。縱然瑪莉與尼克的作為尚有爭議,但導演在他們的過去背景放置的受害者陰影,卻也成功地激盪了善惡的分野,並成功地向觀眾展示了這部精采的影片。

  「失」片的成功當然也得歸功於四名優秀的演員;如果由名不見經傳的演員來詮釋,一定不會有這麼大的說服力。這就是好萊塢影片的力道與真相。

2005年12月12日 星期一

沉靜的美國人(The Quiet American)

導演:菲利普‧諾斯(Phillip Noyce)
演員:米高‧肯恩(Michael Caine)
   布蘭登‧費雪(Brendan Fraser)
美國 / 2002年 / 107分鐘
倫敦時報駐西貢記者留在越南女子身邊的矛盾與掙扎…

◎ 劇情簡介     

  一九五二年越南正努力尋求自法國的殖民統治中獨立,而英國倫敦時報的駐西貢記者傅勒卻沉醉在越南女子小鳳的美色中,不僅沒有什麼報導,也促動了倫敦方面欲將他調回。此時美國的救援組織人員斐歐也結識了傅勒,而年輕充滿活力的斐歐立刻愛上了小鳳。傅勒雖難過卻也大方地讓小鳳自己表白,所幸小鳳拒絕了斐歐。

  為了保住飯碗,傅勒必須進入北方的天主村採訪,但沒想到斐歐也趕來了,在天主村見到村人遭受大屠殺,但卻沒有組織願意承認。回西貢後傅勒見到一名自封為將軍的蔡姓軍人洋洋得意地遊行,並倡行其第三勢力的理念。於是傅勒決定要去訪問蔡將軍,在營區內他也遇上了送葯品來的斐歐。在傅勒開車回西貢時,斐歐要求同行,而在半途發現汽油被抽光,不得已才躲入瞭望台,但半夜越共來偷襲,幸好斐歐救了傅勒。

  斐歐介紹小鳳的姐姐到美國大使館上班,但卻發現傅勒向小鳳承諾其妻願與他離婚根本是騙她的,於是小鳳立刻離開了傅勒。而傷心的傅勒跑到美國大使館大吵大鬧,但卻也無法挽回小鳳的心。

  傅勒的助手阿星查出斐歐似乎資助蔡將軍以及他的助理阿梅,於是利用晚上去察看一批貨,發現上面寫著「戴興樂登」,他向斐歐探詢,斐歐告知是一種乳製塑膠,可以用來製眼鏡框,但在自行查資料後他發現這種化學品其實可以製成炸彈。

  一九五二年一月九日,傅勒一如往常在將近早上十一點之際來到嘉納廣場喝咖啡,順便看看能否遇上小鳳,但當他察覺周遭有異時,廣場上一輛汽車發生爆炸,瞬間奪取了數十條的人命。而傅勒在找不到小鳳的屍體後,竟發現斐歐可以操流利的越語,在這一剎那,他終於明白這場爆炸的主謀。在阿星的提醒後,傅勒決定自己的方向,他約斐歐當晚在老磨坊餐廳吃飯。但事實上這一切早已被另一派人掌握;在赴約的半路,斐歐遭受四個人挾持而被殺害。至於小鳳失去依靠後又回到舞廳上班,這一回傅勒再度到舞廳向小鳳表白,他願意永遠留在越南與她廝守一生。

 劇情分析

  本片是根據葛林漢‧格林(Graham Green)自己在西貢的親身經驗寫下的「反美」小說。故事的背景是一九五一至五二年的西貢,當時的越南正為脫離法國的殖民而導致爭戰不休,美國也蠢蠢欲動以致最後身陷泥淖而無法全身而退。

  傅勒這名倫敦時報的西貢特派員算得上是一名「逃避分子」,他整日沉迷在越南女子小鳳的懷中,樂不思蜀的結果自然是拋捨在英國的妻子。問題是信奉天主教的妻子說什麼也不肯跟他離婚,而傅勒也以此為由無法給小鳳的未來一個承諾。或許是戰爭的無奈,小鳳必須尋求一個離開越南的管道;也許是白人的優越心使得這段情感互動逐漸向合情、合理這一方傾斜,而無視一個掙扎的靈魂。

  斐歐的出現使得傅勒不得不再度認真地重新審視他與小鳳的關係與未來。面對直接了當的詢問,小鳳自然委婉地回絕斐歐的示愛;但不能否認的是小鳳審視英俊有地位且又能帶她去美國的斐歐其實也有著一份喜悅之情。尤其在她姐姐的慫恿下,似乎也預告了這段情緣的後續。

  在原著中斐歐出現的分量並未佔太多的篇幅,但以電影的角度來舖排,勢必得讓斐歐與傅勒的分量有著平衡的拉扯,否則無法呈現出戲劇的衝突。從導演特別請來布蘭登‧費雪來飾演斐歐,就可瞧出其中的端倪。

  傅勒面對斐歐追求小鳳的衝擊中,又得冒著生命的危險進入北方的天主城是一項考驗。但若不是因為倫敦總公司要將傅勒調回,這才使他驚覺自己的怠惰。為了能夠與小鳳常相廝守,傅勒不得不趕往越共剛剛騷擾過的天主城;只是萬萬沒想到斐歐卻也隨後而來。

  斐歐是哈佛大學的畢業生,他崇尚約克‧哈定(York Harding)的「第三勢力(The Third Force)」,也對哈定的作品「民主的挑戰(The Challenge to Democracy)」讚譽有加。五○年代初期的越南其實早已成為世界各路人馬覬覦的對象,因此西貢表面上的繁華安樂,其實隱藏著太多的爾虞我詐。或許是在西貢太久,這使得傅勒採取「中間路線」,他以記者的身分持平地報導所見到的真實社會。但事實上這些報導也是情非得已,他最大的願望是能夠永遠如此安適地在越南擁抱小情人、吸食鴉片。

  傅勒這名角色若深入探索,可以發現是個相當不負責任的人。是情慾使他開始墮落?或者時局令他感覺絕望?他將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倫敦的總公司以及他的妻子?

  為了延續在越南的工作,他才想起自己已經許久未曾撰寫專題報導了。總總的一切透露出傅勒的沮喪與逃避,甚至我們可以發現他與助手阿星相較,更顯得無能。

  在天主村傅勒目睹了一場大屠殺,這應該是相當聳動的題材。倫敦方面登了他的文章,但沒有登出相片,因這牽扯著太多的政治佈局與陰謀。傅勒永遠像個局外人,看到的都只是表相的紛爭;至於其中隱藏的原委,他是不願也無法深入去探索的。

  西貢嘉納廣場的那場爆炸是本劇的一個關鍵。原本發生在一九五二年一月九日中央廣場的爆炸,因拍片的難度無法在實地還原拍攝,導演只好退而求其次改在嘉納廣場拍攝。這場爆炸使得傅勒的良知瞬間覺醒;而改變原本的「不沾鍋」心態,開始選邊站。但這次堅定的抉擇卻注定了斐歐的命運。

  斐歐雖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的人,他曾向傅勒表示,如果沒有認識他與小鳳,他會過得更自在一點。這些感嘆充分顯露他對小鳳的愛意;甚至也讓感情移植到對傅勒的關懷。雖說這大大違背了一名情報人員的信條,但卻使他顯得更具人性的特質。相較於傅勒在選邊站後,也成為殺害斐歐的幫凶,雖說廣場上的爆炸慘不忍睹,但就情理而言,傅勒的作為是值得商榷的。

  斐歐最後死在阿星的手上,顯見傅勒身邊的人原本就不是單純的角色,這就更加突顯出傅勒的無助與無能了。

  原本在揭穿傅勒瞞騙妻子不願離婚事實的小鳳,憤怒地與斐歐同居了;傅勒生氣地到美國大使館大鬧一場,然後躲入廁所內痛哭。此刻傅勒才真正體驗到他生命中最想追逐的是什麼,只是真相總在一切都失去之後才會令人恍然大悟。

  紅顏薄命是小鳳的最佳詮釋。她  的家世原本不錯,但因父母亡故,不得不到舞廳上班;當斐歐的死訊傳來後,小鳳只好傷心地又回舞廳上班。而傅勒終於下定決心向小鳳表白,他願意永遠留在越南與她常相廝守,終身不再回倫敦。這自然是一個愛情形而上的極佳結局,但我們若冷靜地想想,就不禁為傅勒辭掉報社工作後,失去了那份薪水與小鳳將怎麼生活而擔心?另外接踵而來的美國介入越戰,都是令人無法撥散的烏雲。

  相較之下斐歐曾經拿美國城市的圖片給小鳳看,這是一種真正承諾的具體表現。而傅勒對小鳳直接言明他無法帶她去倫敦,雖然是一種坦言,但兩者對比下,小鳳或觀眾的心中自然就能分辨了。別忘了小鳳與姐姐就是希望遠離這個紛亂的國度;雖說最終傅勒展現了誠意,但小鳳的願望畢竟是落空的。

  「沉靜的美國人」指的是表相之內不為人知的心思,其實「沉靜」的人何只是美國人?相信每個人都會有兩面的矛盾與掙扎,問題是應該清楚自己在什麼時候就該有什麼作為。

2005年12月3日 星期六

虛擬偶像(Simone)

導演:安德魯‧尼可(Andrew Niccol)
演員:艾爾‧帕西諾(Al Pacino)
   凱撒琳‧奇娜(Catherine Keener)
美國 / 2002年 / 117分鐘 / 保護級
由電腦軟體塑造的女主角不會變老、不必戒毒、不會要求豪華的化妝室或是私人噴射機 …

◎ 劇情簡介     

  過氣的導演維特不但與妻子離異,最近拍攝的影片賣座奇慘,就連正在趕拍的影片擔任女主角的妮珂也百般挑剔,雖然維特忍氣吞聲但妮珂還是求去,甚至最後還不准影片播出。

  沮喪的維特正要搬東西回家時遇上一名叫漢克的電腦狂,謂他已發展出一種虛擬人像,但維特自身難保,根本聽不進他的話。直到漢克死後,以快遞送了一張特殊光碟程式給維特,維特這才發現光碟可塑造一名完美的女演員並連結在任何一部影片上。於是透過維特自己的審美觀塑造了一名叫席夢的女子而完成了影片,並且受到觀眾的喜愛。

  維特的片約因此愈來愈多,但他堅持席夢基於個人理由不能出現在現場,但這更激起人們的好奇而對席夢會更加痴狂了。席夢的竄紅也引起狗仔隊的跟蹤,維特為了欺瞞只好租下總統套房並佈下他與席夢一同在此過夜的線索。接著美國當紅的電視訪談節目要訪問席夢,維特只好以連線的方式騙過眾人,但狗仔隊卻發現席夢背景的所在,驅車前往後果然發現維特的騙局。狗仔隊欲以此向維特要求與席夢面對面採訪,但為維特所拒,狗仔隊似乎也無可奈何。

  任電影公司總裁的伊蓮是維特的前妻。她強行進入攝影棚,這才發現什麼布景也沒有,只有一部電腦,維特解釋說是席夢有自閉傾向,故平常都以打電腦自娛,伊蓮眾人才滿意地離去,但也交代維特一定要安排席夢參加新片宣傳以及演唱會。

  這下維特壓力愈來愈大,但也一一解決,甚至在奧斯卡頒獎中得到影后殊榮。但維特卻發現自己慢慢嫉妒起席夢的成就,同時為了掩人耳目,遂將光碟丟至海中。而席夢失蹤的消息引發喧然大波,眾人均認為維特殺人滅跡,但至海中撈起只是一個空箱子。幸好維特的女兒蘭妮從電腦中加以解毒,並將程式還原。再度出現的席夢使得維特免除牢獄之災,而伊蓮在知道秘密後也與維特回復親密關係;她決定要維特創造更多的虛擬角色,然後在影壇上好好地大展身手。

◎ 劇情分析

  電腦終究能不能完全以三D技術複製人像似乎已漸露端倪。世上很多不可思議的構想在電影中出現時,很多人總會認為是無稽之談,但隨著時間的累積,當初的構想卻都一一實現了。

  虛擬人像是一種趨勢,因為以後的演員不必會演戲,他或她出賣的只是肖像權,現在聽來似乎有些難以接受,但卻是無可避免的無奈。

  既是「虛擬」,則是幻化無常。其實人的一生不也是「突然而生,萎然而滅」?而這一段人生究竟作了些什麼,也許很多人是無法說個明白的。

  「虛」片看似是新科技的呈現,但把它放置在「佛學」的角度來討論會更有趣。當所有的影迷全部陷入對席夢的狂熱愛慕時,正是佛學中「思緒顛倒」的具體表現。人活著常執迷在六識的觸動而以為真,殊不知當人睡著或死亡後都將歸於零,而只剩七、八兩識,這情況像極了電腦關機後,原本燦爛的畫面立刻歸於空寂。

  席夢是透過電腦塑造的;電腦則是由人來操控;同樣地,人的六識由生命本源八識而來,而八識是從無始以來就寂然自在的,但這情形會不會像電腦主機一樣不知道還有人的存在?

  對於席夢的風靡告訴我們一件殘酷的事實,大部份的人喜歡不存在而永遠無法獲得的東西;也正因為反客為主地崇尚虛擬,置「真實」而不顧,於是人就離真理愈來愈遠,生命的習氣也就更偏向浮躁而不安了。

  電影本身就是映象的光影組合,而光影的組成也是剎那的閃耀堆砌才能成就的,現在又加上另一個虛擬的光與影,甚至還因此引來更多的痴迷,這更足以說明人生的虛妄與荒謬了。

  由艾爾‧帕西諾主演的維特是一個有自己堅持的人,雖然他後來成功的作品是靠席夢而功成名就。但別忘了席夢的全身打扮以及講話動作等都是透過維特的安排,這不正足以詮釋維特過人的才華嗎?問題是為何維特的作品會愈來愈不受歡迎?甚至連女明星也不把他放在眼裡。

  電影工業的現實成就了大明星的制度,它改變了過去對編劇的推崇與尊重;現在連導演都會感受到這一股壓力,但這無法讓人絕對肯定一名演員能真正掌握觀眾,而是在幻境的銀幕與觀眾的思緒作結合之際產生的激盪延續;而這一切全部被現代的行銷觀念掌握了決定性的關鍵,於是「明星」就在媒體的炒作下慢慢掌控了觀眾的情緒與荷包。相對地,編劇與導演甚至連製作人就完全被這股洪流溢出進而銷聲匿跡。

  漢克的光碟席夢一號是對「導演」的重新看待與評估;其實編劇也是必須被考量的,因為「無中生有」的編劇技巧與「二度詮釋」的導演是兩項同時重要而缺一不可的電影要素。

  維特雖然走向人生低潮,但他依然緊守著自己的分寸。他想改變的無非是讓影片可以有新的表現,但媒體先入為主的現實觀點,無異早將他宣判死刑;而妻子雖貴為影片公司的總裁,但卻在離婚後與小白臉肯特住在一起。事後伊蓮要與維特恢復情感時,也不諱言她以前為了爬上這個職位不得不與男人上床。看似無關緊要的對白,也透露了太多的人性掙扎與現實的妥協。

  其實在維特再度成功後,更多的人想像著維特是如何掌控著席夢,甚至將她當成禁臠;而更多的女明星包括之前離去並羞辱他的妮珂都紛紛向維特示好,只是維特尚有一分藝術的專執而遠離了這些美色誘惑。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維特也正因席夢的虛幻不實而使自己變得不踏實以致逃之夭夭吧!

  維特讓席夢得到兩個奧斯卡影后,但在致詞中席夢並沒有說出感謝維特的話。這原本是相當正常的事,因為所有席夢的台詞都是維特自己說的,維特心中感激漢克,自然脫口而出,當然不可能自己感激自己。而維特開始埋怨席夢的「忘恩負義」,他感覺席夢即將拋棄自己,其實是他不了解自己已陷入一體兩面的矛盾與掙扎。而當席夢這一面虛擬的光輝燦爛之際,當然就掩蓋了維特心中的光芒。

  維特開始改變這種窘境,唯一的方法就是拋捨幻境讓自己回到真實的層面。但陰錯陽差的監視錄影卻使他變成殺死席夢的嫌疑犯,若不是女兒蘭妮將電腦加以解毒並成功複製光碟,維特恐怕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了。

  維特本欲回歸真實的願望,卻因妻子與女兒的介入而再度回到原點;編導似乎以此向世人宣告「虛擬」的電影世界提早到來。這也許真的是無法改變的趨勢,但是否就注定了人類更加沉淪在「虛妄」之中?

  片中狗仔隊的米頓雖是挖掘隱私,但當他進入席夢住過的總統套房中卻情不自禁拿起席夢可能用過的東西而大聞特聞。導演安排那支掉入馬桶的牙刷就是有力的諷刺,也使得人性在鏡頭前更無所遁形。
「虛」片的創意十足,同時也在節奏明快的劇情中提供了人性的思考,是一部令人深思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