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6年3月23日 星期三

心靈交錯(Man on the Train)

導演:瑪麗‧麥姬肯(Mary McGuckian)
主演:唐納‧蘇德蘭(Donald Sutherland)
   小賴瑞‧慕蘭(Larry Mullen Jr.)
英國 / 2011年 / 100分 / 輔導級
禮讚:佛羅里達影評協會最佳外語片
   洛杉磯影評協會最佳外語片
   法國Lumiere Awards最佳男主角
   西雅圖影評協會最佳外語片
   威尼斯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
一名搶匪,搭著火車進入純樸小鎮,計劃搶劫當地銀行,卻遇到鎮上的退休詩學教授,兩人發展出交心的友誼…

◎  劇情簡介

  在英國的一個小鎮,有一天一列火車載來了一名留著鬍子的年輕人,他揹著一個背包到藥房去買治頭疼的藥,但因藥房的止痛藥賣完了,而且青年也沒有處方箋,藥局似乎也沒有意思要賣他,正巧一名退休的詩詞教授身上尚有六顆,遂直接送給他,並要他一定要配著開水吃藥,而教授發現青年似乎連水都沒有,於是便邀請他到家裡。
  
  教授住的是一幢豪華但已古老的豪宅,但他始終不曾上鎖,教授不但留青年入住,甚至邀他第二天一起用餐。
  
  青年第二天在郊區會見了同夥馬克斯,他請了一名司機叫瑟陀,但卻不見另一名同夥小洛到來,青年隱然感覺不妥,但因距離搶銀行的日子尚未到,於是他暫且不露風聲,靜觀其變。
  
  教授見青年沒有拖鞋,遂將一雙尚未用過的拖鞋送他,教授還戲稱說不定那天青年會因為拖鞋而回憶起他這個人。教授問青年身上是否有刺青?青年不置可否。
  
  事實上教授已經從青年入住房間的抽屜中發現多把槍枝,他甚感興趣地把玩起來,甚至對著鏡子作神槍手的模樣,但他畢竟是個讀書人根本不會耍槍,而將槍枝掉落地上。
  
  青年其實也知道教授似乎已經知道他帶槍入住,當教授探訊地說他最想做的其實是搶銀行,然後帶著錢搭火車到巴哈馬,遠離這個綁住他一輩子的小鎮。青年此時坦承他確實在周末預備搶銀行,教授興致勃勃地表示要參予,青年只好帶他到郊區去試槍,但打了好幾槍連可樂罐也打不中,教授這才承認自己真的不是那塊料。
  
  教授在搶劫的前一晚又請了他的十多年好友薇薇安一起用餐,青年才問他為何愛她卻不娶她,難道他看不出自己在女人面前是如何發光發亮。
  
  教授這才了解自己存在的真義,甚至希望能把錢全部給青年,只希望他別去搶銀行,但小洛出現,搶劫之事已勢在必行。而事實上當天早上教授是到醫院去作開心手術,沒想到卻死在手術台上。而青年也被瑟陀出賣,青年替小洛擋下子彈,他送到醫院時,正好與死去的教授屍體並排在一起……。

◎ 劇情分析
  
  每個人的出生、過程、到死亡,其實都有著業識因緣,換句話說,生活在十八界中雖然是「如鏡像現心,無始習所熏,如實觀察者,諸事悉無事。」
  
  這意思是個人的出生都有其因緣,而投胎的父母亦屬因緣,若能選擇,每個人都會選擇一個較令自己滿意的父母,若是如此,世上豈不是失去了因果論?
  
  當一名教授到底好不好?就劇中的腳色而言,他是非常滿意中而又相當不滿意的。他出身一個優良傳統的世家,家中有著一幢舒適的大莊園,裡面客房有許多間,而室內掛著百年以上的名畫,以這樣的生命型態,他還有什麼不滿足?
  
  或許是因為安逸已經成為習慣,他已經退休,應該也不愁吃穿,偶爾還有人送孩子來跟他學一些詩詞俳句,鎮上的人幾乎沒有人不認識他。以他極為講究的衣著而言,他的生活可以說是無懈可擊的。
  
  一個人如果安逸地過一生,這會不會變成一種缺點?這應該是認知的問題,如果你覺得人只有一生,在死亡之後一切便歸於空無,那平凡的過日子豈不是讓人感到惋惜?教授正是這樣的想法,當他無意中認識來到鎮上的青年,而且也知道他正要去搶銀行時,這對教授而言是有相當大的吸引力。
  
  搶匪與教授的身份與作為是何等的對立鮮明?教授躍躍欲試,但他根本不是當搶匪的料,就算拿著槍,不僅打不準,槍枝也在把玩中掉落地上。
  
  這名搶匪青年在觀察教授一陣子後,不僅觀察出教授的性格缺失;也連帶地看清楚了自己的處境以及他心中最大的企求。
  
  搶匪也並非天生是搶匪,這必然也是出生後某些註定的因緣。有句話說:「你看到強盜吃肉;沒看到強盜挨揍」,搶匪何嘗想當搶匪?若有好日子過,難道他不會像教授一樣悠閒地生活?
  
  於是兩個屬於不同出生因緣的人,在生命交織的那個日子,彼此都釋放出一些羨慕的氣息。但卻也只能彼此羨慕,命運交織的因果,讓他們無法取代對方的行為甚至該承受的後果。問題是,這一切最終的結局卻是完全一致的,一樣都是死,這是兩個背景不同的人不同的分段生死。但中間過程可以不同,而生與死在每個人而言,其基本調性是完全相符的。
  
  存在主義的卡夫卡,也曾在小說中投射一個人從出生後便被判死刑,在他一生中不須請律師來辯護,也不見有警察來干擾他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兩名穿著體面的紳士將他帶走,在一處荒涼之地將他虐殺而死。
  
  這也表示了,人從出生那一天起就已經註定了死亡,其實每個人對於生從何處來,倒不太有任何懸念;因為出生後已經擁有了「自我」,也是佛經所說的「我」與「我所」,正因為已擁有了自以為擁有的東西,便以執念為我而滿足地活下去,自然不會去探究出生前的一些根由;反倒是對於死亡的認知就顯得茫然而蒼白,因為在世上的人幾乎沒有人能夠明確地告知死後的去處,其實大部分的人都會抱著「常見」來看待,也就是現在的我是過去世的我;而下一世的我也將會由現在的我去出生,這是佛經所謂的「常見外道」。
  
  其實去到來世,只是餘下業識因緣與習氣去投胎;而這世的我與上輩子的我也會因為業識與習氣不同而有所差異的。古代大德常問:「你本來真面目為何?」其實正是在問會藏納各類種子的第八識如來藏,這正是佛法中的第一義諦。
  
  搶匪與教授各自羨慕著對方,因為對方身上散發的是自己身上所缺乏的;但也因為彼此的對照,雙方卻也能從反射中看見自己的優點。換句話說,一切的因緣性其實早已注定好了。但在面臨最後抉擇時,其實尚有一個早已無法逃避的事實擺在眼前,那就是各自面臨的死亡威脅。
  
  教授在搶劫那一天,其實早已跟醫生約定好要作開心手術,這是危險性極高的醫療行為,教授似乎隱約感受到死神的逼近?因此他才向搶匪要求參予搶劫銀行。但搶匪卻將自己對教授的感受據實以告,教授這才從而認知到自己在世上的優雅與風采。
  
  同樣的道理,搶匪的命運也在教授的讚嘆下有了更深的體認,這也使得最後他寧可推開自己的好友而面對槍彈的攻擊。兩個不同身份與命運的人,幾乎是死在同一家醫院。最後好像兩人有再看對方一眼,這是另類中陰身的表現方法,而在死後,教授終於帶著輕便的行李,踏上了離開小鎮的火車,也許在厭倦了一成不變的教授生涯之後,教授會在下輩子變成另一個愛冒險的搶匪;而嚮往優雅生活的搶匪,也許在下輩子變成一名教授。
  
  誰也說不準命運與業識的安排,在我們有生之年,不也是常在身旁周遭見到許多令我們讚嘆的人物?其實反過來說,這些人有時也會反而羨慕我們,因為生命的面向永遠不會令人滿足,只有自己親自走一遭才知箇中滋味,但分析到最後,就會在這些分別中發現,其實各種面向根本就沒有分別。

2016年3月17日 星期四

少年手指虎(少年メリケンサック)(Shonen Merikensack)

由 周彥彤老師 撰稿

導演:宮藤官九郎
編劇:宮藤官九郎
主演:宮崎葵、佐藤浩市
2009年 / 日本 / 125分鐘 / 輔導級
禮讚: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音樂獎
   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這是一個關於怪叔叔龐克樂團和唱片公司粉領OL一起全國巡迴演出的故事…

故事大綱

  在音樂公司工作的栗田康娜,離職前夕在網路上發現了一個龐克搖滾樂團--少年手指虎,短短的影片中,這個充滿爆發力的團體,深深吸引了康娜,並且引爆了深埋在康娜老闆心裡的搖滾魂。老闆於是延長了康娜的契約,要她把這個樂團找出來,並且為他們製作一張專輯。康娜得到了續任的契約非常高興,立刻展開尋人之旅,卻沒想到在東京高圓寺的一家小餐館裡,找到了爛醉如泥的樂團貝斯手--昭雄,不僅如此,他竟然還是一個五十歲的大叔,而非影片中的年輕小伙子。康娜看到這種狀況,立刻想要取消任務,跟老闆辭職,回去經營老爸的迴轉壽司店。但卻接到老闆打來的電話,原來老闆把這個影片放上公司的網頁上,竟然吸引了十幾萬的點閱率,日本各地的巡迴演唱會也已經陸續在安排場地。得知這個情況的康娜,知道自己已經沒有退路,但還是想要一走了之,卻被昭雄的一句話所感動,於是決定繼續努力下去。
 
  康娜前往昭雄的老家去找樂團的吉他手春雄,他們兩人是兄弟。在家鄉養牛的春雄,看到康娜前來,又聽到昭雄的消息,二話不說,非常憤怒地朝康娜丟了一坨牛屎,把她趕走。康娜喪氣地回到東京,但是演唱會的時間已經迫在眉睫,昭雄要康娜負責去把春雄找來,另外兩個團員他會負責。就在預定團練的這一天,康娜第一次看到另外兩個人:鼓手央戈,也是一個中年大叔,還罹患痔瘡。更悲慘的是主唱吉米,因為當年的告別演唱會上,被春雄與昭雄的吉他擊中,導致重傷,現在坐在輪椅上無法站立,別說唱歌了,連說話都有問題。團練開始,這幾個完全不行的歐吉桑們,果然荒腔走板,連機器都不會使用,就在康娜快要崩潰時,春雄竟然提著吉他出現了,他的加入讓樂團總算比較有模有樣,但是與真正的龐克搖滾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但康娜已經顧不得那麼多,開著跟老爸借來的貨車,載著一行人來到日本搖滾樂的發源地名古屋,開始第一場演唱會。毫無意外的,演唱會就像一場災難,觀眾們不滿的對舞台丟擲東西,最後還演變成打架。康娜的老闆非常生氣,但卻堅持巡迴演唱會要持續下去,因為場地都已經花錢租了。康娜很痛苦的只好載著這群好色、吵鬧又愛放屁的歐吉桑,一站一站的巡迴下去。巡迴的過程中,康娜開始一點一滴地了解這個樂團的過去,以及團員之間的恩怨。最大的結在於春雄與昭雄兩兄弟的恩怨。
 
  二十多年後的全國巡迴演唱會,讓兩兄弟終於有機會面對過去,也把彼此的不滿跟心結都打開。而在這個過程中,康娜自己也遭遇了感情變故,並且重新審視自己對於音樂與愛情的看法。隨著巡迴即將結束,大家也開始思考巡迴結束後的打算,一方面樂團的表演越來越受歡迎,甚至還上了電視,也有發片的機會,雖然不知道未來會如何,但他們都經歷了一段難忘的旅程。

故事賞析
 
  本片是由宮藤官九郎編劇、執導的劇本。宮藤官九郎堪稱為一個全才的影視人,集編劇、演員、電影導演於一身,特別在劇本的創作上佳作不斷,被稱為鬼才腳本家,是日本明星爭相合作的對象,許多膾炙人口的日劇,都是出自他手,例如前幾年最紅話題,以三一一地震為背景的「小海女」便是他的作品。宮藤官九郎擅長描寫小地方、小人物的故事,運用無厘頭的故事走法、浮誇惡搞類似漫畫風格的表現方式,讓戲劇呈現出極大張力。另外他也喜歡把次文化、日本文化,例如落語、藝妓,以及本片的搖滾樂等元素加進作品中,因此宮藤的創作總是有一股特殊的魅力,吸引了一大票的粉絲追隨。
 
  宮藤官九郎除了影視作品之外,他其實也是一個樂團吉他手,他與演員阿部貞夫共同組過樂團(阿部貞夫後來也主演了多部由他編劇的作品),因為這個緣故,宮藤創作出本片這樣一部以龐克搖滾為背景的電影,也就不足為奇,且本片中許多歌曲也是由宮藤所創作。
 
  「少年手指虎」是典型官藤風格的作品。一個平凡的唱片公司職員加上四個完全不行的中年大叔,一起完成一趟不可能的全國巡迴演唱會。故事中的每個小人物,現實社會中都是不折不扣的魯蛇,宮藤在戲劇中,用非常浮誇的手法,將他們塑造成完全具備中年大叔令人討厭的特質,好色、無賴、愛放屁,但他們每個人儘管知道自己不行,彼此擁有打不開的心結,卻仍然願意把這場巡迴進行到底,與其說是具有遠大的搖滾魂(官藤的作品中通常沒有這塊),倒不如說是想要實現那些隱藏在真實生活中曾經夢想過的希望。
 
  其中最無賴的昭雄應該是對搖滾最具有熱情的人,或許也只有他大致了解搖滾是怎麼一回事,他教春雄彈吉他,看不起春雄最後轉為偶像團體背離搖滾的發展,但最後在真正組成搖滾樂團時,他卻迷失自我,竟利用春雄的單純陷害了他,在這趟巡迴對昭雄而言,可以說是一趟贖罪之旅,這是為何他堅持一定要有春雄一起的緣故。春雄對於音樂是懵懂的,但他可能是這一群人之中最認真的人,不管是對於音樂或者酪農,春雄對於大哥原本帶著崇拜與景仰,很認真在實現自己的音樂事業,但是大哥睥睨的眼神深深烙印在他的心裡,造成他的陰影。春雄儘管生氣昭雄,最後卻答應回到樂團,或許也有種想要向昭雄證明自己的音樂的意味。但不管怎麼說,他們在血氣方剛的青春時代,在經紀人的安排下走紅,在

  在經紀人的操弄之下,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後果,人生走到中年意外有了實現夢想的機會,其實背後也是經紀人的擺弄。
 
  對於搖滾原本抗拒的康娜,有一個吉他手男友。原本的她對音樂也很懵懂,只知道愛一個人,就愛他的全部,所以明知道吉他男友的音樂不行,但仍然賣力的忘掉自我的崇拜著。直到加入了這群大叔的行列,雖然過程非常痛苦,但她卻漸漸受到搖滾樂的吸引,認識到音樂裡的靈魂,絕對不是無病呻吟與膚淺的風花雪月,當然,真實的愛情也是如此。導演在最後處置這位劈腿男友的方式,堪稱一絕,頗有畫龍點睛之效。
 
  回到本劇開始前的一個提問,到底什麼是龐克精神?這也是官藤想在本片中試著回答的問題,透過這些浮誇到令人嚇一跳,又無厘頭到令人笑不停的劇情,觀眾應該不難體會到,那就是愛與暴力,那就是一種用氣勢、衝擊、爆發力吶喊出自我主張的生活方式。

2016年3月16日 星期三

寂寞拍賣師(The Best Offer)

導演:朱賽貝‧托納多雷(Giuseppe Tornatore)
主演:傑佛瑞‧羅許(Geoffrey Rush)
   吉姆‧史特格斯(Jim Sturgess)
義大利 / 2013年 / 131分 / 輔導級
禮讚:義大利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
   義大利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
   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獎
   歐洲電影獎最佳導演獎

一位享譽盛名的拍賣師,一個引起他萬般好奇的案件;當他愛上美麗古怪的女宅主,竟不惜放棄最寶貴的隱私……。

◎ 劇情簡介

  歐德曼是舉世聞名的藝品拍賣師,他孤家寡人但生活卻極有準則。每天單獨上高級餐廳享用美食,而在拍賣場上他與一名叫比利的畫家共謀,以較低的價錢購入,然後自己再將畫作購入。

  歐德曼最有興趣的畫作是女人肖像,在一次仿畫拍賣中,比利稍微失神而將一幅彼得‧魯斯克里斯帝的真跡被一名女買主購走,為此歐德曼相當不悅,比利只好花三倍的錢買回並送給歐德曼,因為比利不想因此而破壞兩人的關係。

  這一日,一名叫克蕾兒‧伊貝森的女孩打電話來,要求歐德曼去她家古老的古堡中估價一些藝品,但克蕾兒卻一再爽約,這惹得歐德曼相當不悅,但歐德曼卻在地上撿到許多齒輪,於是將這些齒輪交給對機器相當專精的老手勞勃來組合,這才發現這些齒輪有可能是傳說中十八世紀賈克‧沃康桑的真跡。

  歐德曼慢慢對這座古宅發生極大的興趣,同時也得知,克蕾兒因為小時候罹患怪病,不敢在有人出沒之處現身,歐德曼為了與她聯繫,自己先買了手機,也在她生日時送花。而勞勃教他應該單刀直入,於是他在假裝離開後反而躲在雕像後,果然見到一名美麗的女子,克蕾兒也因為腳受傷,刻意在歐德曼面前展露下體。這使得歐德曼更加心猿意馬。

  歐德曼買了許多禮服送給克蕾兒,希望能帶她走出惡劣的環境,而此時卻發現克蕾兒失蹤了。經過兩天尋找,終於在一間密室中尋獲,而克蕾兒幾乎只對歐德曼信任的情懷,終於贏得歐德曼的信任。

  歐德曼帶克蕾兒進入自己的密室中參觀,克蕾兒立刻被這些畫作所吸引,兩人決定共處一室,而歐德曼也決定到國外舉行最後一次的拍賣會。

  在完成最後拍賣後,回到家卻找不到克蕾兒,而當他把克蕾兒母親畫像拿入收藏室時,發現裡面的畫作全部不翼而飛。傷心又沮喪的歐德曼,去別墅大樓前的咖啡館,才知那幢大別墅是專租給拍片公司使用,於是他到了一家克蕾兒提過的「日日夜夜」的咖啡館等待,但卻永遠等不到人了。

◎ 劇情分析

  一幅畫的價值端看作者本身的成就,因為在市場上炙手可熱,仿畫就特別多,這種事古今中外屢見不鮮。為了研究出真跡與贗品之間的差異性,於是在各種論文學術印證下,便有了一些屬於美學方面的準則。

  拍賣師是一個相當獨特的事業,他必須懂畫,也必須了解畫作與畫家之間的淵源,從而能在各種場合中將畫作推向一定的價格。

  但真品與贗品之間,始終存在著許多詭異的辯證。有的學說甚至認為贗品可能會加入仿畫者個人的思維,從而有了新的生命。

  從這個角度而言,這個行業是值得大力推崇的而受人景仰的。但歐德曼卻利用他的知識優勢,不斷地結合利益同路人,進行一連串的低估買入而獲利的勾當。但歐德曼不斷地蒐集一些名畫,其實並未曾再脫手,他購入的畫都藏在一間只有他知道的房間內,只要一有空閒,他便坐在好幾百幅的畫作中盡情徜徉其中。

  歐德曼不僅是個懂畫的人,同時也是個懂得欣賞的人,但這種幾乎以「獨佔」的方式來享用藝術品,似乎違背了生命的價值觀。

  一幅畫真正的生命,在於帶給人類應該有的律動呼應,這幾乎是純粹以精神的領域來衡量的。將畫作藏入私人的密室中,這幾乎使得一幅畫的生命起了變化。

  細觀歐德曼的一生,他極少與他人接觸,就連用餐也是獨自一人,甚至是帶著手套用餐。這種孤芳自賞的生命態度,是傲慢而自私的。但就其個人而言,這也是因為他擁有如此眾多的畫作,而不得不採取的防禦措施。正因為他幾乎無懈可擊,要從他身上偷到一幅畫,那是幾乎不可能的,在他尚未認識克蕾兒之前,他的生命是相當充實而飽滿的,因為從專業觀點而言,他已經擁有了一切。

  所謂有得必有失,歐德曼從畫作中得到是一種全知的精神,但卻只是一條單行道,因為他的生命中,容不得另一個女人來與他一起分享。在餐廳中,他的用餐姿態是最中規中矩,但卻是最貧乏的,雖然店家送了一個生日蛋糕,但生日是隔日,他也堅持不用。

  這是一種堅持與原則,但不免也有了另類的固執,換句話說,這種堅持反而透發他併線的缺失與盲點,於是一群行家所組成的合作隊伍,針對他生命的盲點,一步步逼使得歐德曼掉入預設好的陷阱。

  歐德曼並非不近女色,只是他將過去所有的精力,大量投注在畫作的靈魂之中,性慾幾乎已經完全昇華。但克蕾兒一步步地誘惑挑動,歐德曼慢慢從畫作靈魂中退出,從而顯現了人性該有的態度。

  要詐騙歐德曼這麼有專業知識,而且又是防禦性如此之強的人,是相當不容易的。因此這個集團的結合是空前的龐大,尤其出現勞勃與莎拉這對情侶,勞勃以專精的機械組合,將傳說中的機器人零件慢慢組合而成。甚至刻意表現出對克蕾兒的興趣,並由莎拉告知,這引得歐德曼的醋意,此時歐德曼幾乎已經入彀。

  勞勃最後刻意生氣地不再介入歐德曼與克蕾兒之間的事,這才使得歐德曼釋懷,而更高招的是,兩人談和之後,勞勃甚至將之前的支票還給歐德曼,這表示他純粹是對機械有興味,而這一點,倒也真實地完全掌握了歐德曼。

  歐德曼此時的心思已經完全在克蕾兒身上,而克蕾兒再度施展狠招,搞了一次大失蹤,這果然引起歐德曼近乎瘋狂,也就在這個臨界點上,克蕾兒赤身裸體地相對,歐德曼此刻已經將他過去完全的堅持拋之腦後,因為他已全面降伏在人性的慾望中。

  對於畫作的靈魂,歐德曼是可以用全知的觀點來審觀,但對於真正的人性,歐德曼也只能說像個剛出生的嬰兒,他看見足不出戶的克蕾兒,能因為他在雨中被襲而毅然決然走出戶外,就算被揍個半死,他卻也是心中雀躍而興奮不已。

  克蕾兒再度在吃飯時表明,所有的東西都不再拍賣,這當然有委身嫁他之意,歐德曼自認為即將人財兩得,於是將那本拍賣的目錄撕裂了。

  歐德曼在畫作的真品與贗品中瞭若指掌,但他卻無法認知人性中的真偽。尤其他一個人去面對那麼龐大的組織,再怎麼抗衡似乎也是於事無補。

  也許這也是一種黑吃黑的手法,與他一同訛詐客戶的畫家比利也是成員之一,有趣的是,歐德曼一直認為比利是個會繪畫的人,但他的畫不值得收藏,但最終為克蕾兒的母親畫了一幅「舞者」的畫作不是別人,正是比利。而之前比利情願以更高的錢買回一幅真跡來討好他,事後不難推想,這一切原來都是在計劃的算計中。

  就像下圍棋一樣,當落下第一子之時,其實就應該可以知道最後的勝負如何。「寂寞拍賣師」是近年相當難得的好影片,在國內也引起廣泛的討論,而在人性與藝術這兩個截然不同層面的追索中,使得戲劇有了因落差而產生的衝突,何況音樂由歐尼爾‧莫利克操刀,不禁也讓人想起導演的另一部電影「海上鋼琴師」。

2016年3月15日 星期二

自虐之詩(自虐の詩 あいのうた)(Happily Ever After)

由 饒淑珍老師 撰稿

導演:堤幸彦  
主演:阿部寬、中谷美紀  
日本 / 2008年 / 115分鐘 / 保護級
禮讚:第31屆日本電影學院獎 最佳女主角(提名)
貧賤夫妻百事哀?!《明日的記憶》堤幸彥將以最市井的笑料,陪你渡過百般無聊小百姓的歡樂家庭生活...

◎ 劇情簡介

  幸江自小沒有媽媽,與爸爸窮困過活,生活所需都要靠她自己送報掙來,她與班上的熊本永遠都是最後兩個要老師三催四催才繳得出學費的。

  身無長物的爸爸娶了繼母後,為應她物質上的高度需索,鋌而走險搶劫銀行,最後被逮捕入獄,留下幸江一人獨自面對鄰里與學校同學的歧視。幸江為了生活只好遠走他方,到東京謀生。但初到東京,沒有一技之長又是人生地不熟的她,只能靠靈肉度日,也因而染上毒品。

  為黑幫老大做事的葉山,一直在旁默默保護幸江,直到有一次,幸江受吸毒影響精神錯亂拿飯店浴室的刮鬍刀劃傷脖子差點喪命,才決定進醫院戒毒,出院後,葉山也為她斷去一根小指而離開黑幫。兩人離開東京搬到另一個城市重新生活,沒做過正常工作的葉山每天無所是事,抽煙、喝酒、柏青哥等生活花費,都靠幸江工作支應,回到家,幸江煮飯給他吃,稍有差池他就翻桌以對,而幸江絲毫不以為意,即便房東替她打抱不平,數落他是個爛男人,幸江都會為他說話,畢竟兩人的過去只有她自己最清楚。

  一個寒冷的冬日,葉山跟他的小嘍囉們坐在高級餐廳閒嗑牙,其中一個跟班眼尖看到窗外雪中街上忙碌工作的幸江,葉山這時才弄清楚,他所花的一分一毫都是幸江這樣辛苦工作掙來的。受到良心譴責的葉山決定要去工作了。他在工地謀得一份交通調度的差事,卻也因而遇到當年的黑幫份子,幾經對方語言挑釁後,葉山終於出手痛扁對方,當然也因此丟了差事。經這一折騰,黑幫老大又開始說服他回幫會。

  正當葉山躊躇著何去何從之際,幸江發現自己懷孕了。她把這個消息告訴葉山,希望他表態是否要留下孩子。但葉山始終保持沉默,幸江心情大受影響,因而明確告知,如果他決定不要孩子,那就準備分手,隨後她就出門工作了。幸江在為工作的食堂外送餐食時,途經一座天橋,為了閃避一羣邊騎自行車邊耍特技的青少年,她爬站到橋上而不慎摔落橋下。

  在醫院急救時,不省人事的她在昏迷之中依稀閃過她與葉山相近的過程,並夢到她未曾謀面的媽媽跟她說話,從中她才知道原來媽媽是愛她的,媽媽還提醒她,其實一直以來,都有很多人愛她,只是她從未仔細想過。而在門外焦急等候的葉山,焦慮可能失去至愛的幸江以及她腹中的孩子,同時也回想起過去他與幸江的點點滴滴。

  從鬼門關被醫生救回的幸江,對幸福有了新的領悟,活過來的她,對一切有了全新的看法。而差點失去幸江與孩子的葉山,更加珍惜身邊的這個親人,整個人的身心也同樣有了全新的改變。

賞析:

  演過<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的中谷美紀,在片中有幾分松子的味道,但是這部電影裏的她,更讓人看到她的果決,以及更讓大家看到她有希望的未來。

  電影的前段,導演的處理,似乎是不想讓大家一大早就泡在悲傷的情緒裏,所以,就讓哀愁的故事笑笑的說。讓大家看著幸江如此無怨無尤,不管葉山如何地花她的錢去賭去花去吃香喝辣,又如何粗暴地回應她對他的溫柔體恤,她就是一貫地逆來順受到觀眾都要罵她的痴愚,這些部份就是很有松子的味道,也或許是一些很典型的日本傳統女性。直到後面,回顧了早期的葉山如何低聲下氣默默守護當時以出賣靈肉為生的她,到將她帶離那樣暗無天日的生活,才明白她的一切痴愚是有來歷的。但,她也不是完全無可救藥的對葉山痴愚,踫到有了親生小生命的事,她可就為母則強,拿出本來可強悍的一面,對一干男人大聲要求安靜聽她的宣布,以及面對她的男人無法抉擇時,就由她無可商量的做決定。

  人在窮困之中,對幸福的渴望相對比富有人更為強烈。對從小沒有媽媽,只有跟貧窮爸爸相依為命的小幸江來說,她渴望的幸福是什麼?可能就是班上有錢人家同學的豐盛便當盒吧!但因著爸爸為應付繼母需索,挺而走險去搶刧被捕,她來自同學給的便當豐盛好菜的小確幸,也因此被剝奪了。

  小小年紀的孩子,生活上不就是關心什麼好玩的事物嗎?跟班上同病相憐繳不出學費的熊本,兩人在困苦的日子談論的,卻是如何追求所渴望的幸福。為吃到雞肉,懂得謀略去偷雞的熊本,似乎就比較知道,獲得幸福,在家鄉是找不到的,幸福,應該是在遠方才可得。自小就得送報養活自己的幸江,父親因案被捕,在封閉的家鄉想必也不容易存活,儘管不願意,為了活命也得遠赴東京謀生。沒有謀生技能的她,要在大都會生存,大概也只能用最原始的方式讓自己活下來。

  幸福,是個很籠統的概念,或許也是個很主觀的想法,並沒有一個準則可以定義得完整。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都不同,對熊本來說,只要從窮鬼樣脫困就是幸福;對黑幫老大而言,擁有權勢,保有自己幫會的壯大,吸收葉山成為得力助手便是幸福;對葉山與食堂老闆呢?應該就是得到幸江的心吧!所以,是不是可以說,心在哪裏幸福就那裏。

  那幸江呢?她自小就一直死命祈求的幸福,好像一直沒那麼具體,好像就是生活中的一些小小確幸,如小時送報時,派報社老闆偶爾饋贈她的一個小饅頭及一瓶保久乳,但似乎又不只這些,直到她生命垂危時的夢境中,未曾謀面的媽媽提醒她,「雖然妳一直都不知道,但是真的有很多人一直都愛妳。」細數之下的確也是,小學時給她便當的同學可算吧!熊本也是吧!派報老闆呢?爸爸就不用提了。也是到了葉山的表白後,才算明確地顯現她是有人愛的,但在那時的她,是毒蟲加妓女的狀態,自棄這麼深的她,連自己都無法愛自己了,如何有被愛的感受?幸江從良,葉山金盆洗手,兩人異地從新生活,因為謀生的困難,幸福感自是不易察覺,像是與她情同母女的房東,以及始終不離棄的食堂老闆不也都是愛她的?若無懷孕的抉擇與生死交關的危機,也不會迫使葉山重新回顧走來的這一路,而找回幸江對他的意義。

  幸福的感受可長可短,往往許多的小確幸累積多了,就可延長幸福感。但是在幸江的內心深處有個空洞,卻不是許多小確幸可以填得滿的。這個空洞或許也是一個自虐的魔咒:不曾見過媽媽,從小所得「被媽媽抛棄」的訊息;這也可能是她一直沒能很確定被愛的幸福感源頭,或是,心如果只忙於不被愛的想像,哪有多餘的心思與注意力去關注自己被愛了多少。而夢境中媽媽告訴她,幸江的名字是媽媽與爸爸兩人商量後取的,兩人都希望她幸福。也就是這一番話,解除她自虐的魔咒,把她的空洞都填滿了。

  若說有人愛就叫幸福,原來她一直緊擁幸福,只要手張開,幸福就在那裏而不是遠在不可得的他方。因為有愛有幸福感,所以無所畏懼,於是有勇氣面對不可知的未來,不管會發生什麼事。鬼門關走過一遭,幸江體悟到:「有得必有失,有捨必有得,如果失去覺得很重要的人事物,會怎麼樣?或許大哭大叫,或許悵然若失。然而那些失去的人事物,真的跟人生幸福與不幸有關係嗎?失去重要的人事物,其實也是得到。」因為若不曾經歷缺憾,就無從比較起擁有與獲得的可貴幸福。所以她才能結論出「不論幸福或不幸福,都值得珍惜,這是人生的意義。」

2016年3月3日 星期四

因為愛情-在她消失以後(The Disappearance Of Eleanor Rigby: Him)

導演:奈德‧班森 (Ned Benson)
主演:詹姆斯‧麥艾維 (James McAvoy)
   潔西卡‧雀絲坦 (Jessica Chastain)
美國 / 90分 / 2014年 / 保護級
禮讚: 有色人種促進協會形象獎傑出電影女主角
當曾經的甜美悸動與浪漫不羈變成日復一日的空虛迴圈,伊蘭諾崩潰地只想逃離監獄般的同居生活…

◎ 劇情簡介     

  康納與伊蘭諾在剛結識後立刻陷入熱戀,兩人甚至一起嚐試吃霸王餐,然後逃之夭夭。因為一切都來自愛情的力量。

  經過一陣子後,情況似乎出了問題,但兩人都無法說出個所以然。康納自己開了一家小酒館,並聘好友史都華為主廚,同時也聘任了史都華喜歡的混血女侍希亞,當然還有一名美麗的女子艾麗克絲。但今天康納就覺得渾身不對勁,不僅怒摔CD,也憤怒離去。

  回到家中妻子伊蘭諾尚在睡覺,康納欲行魚水之歡,伊蘭諾卻也大發脾氣,甚至希望康納應該去搞外遇,於是兩人不僅一番舌戰,最後不歡而散。

  當康納再度回家時,發現伊蘭諾已經搬離公寓,而史都華說他曾在商業廣場看見她,於是康納埋伏跟蹤,第一次跟到捷運站,第二次就跟她進入了教室,原來伊蘭諾想要重新拾起書本,但因康納的出現,伊蘭諾又憤怒離去了。康納將所有怨氣發洩在其他人身上,甚至與一些較魯莽的客人產生口角與打架。

  康納再去找伊蘭諾,這回史都華發現她在微笑餐廳,等他趕去,卻已經不見人影,結果康納追出後不慎被車撞傷,他被救護車送走,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站在路旁的伊蘭諾。回到餐廳時,艾麗克絲主動投懷送抱,兩人真的有了一場外遇。

  康納與伊蘭諾試圖找回真正的自我,甚至回到過去那段甜蜜時光,於是租了一輛車出遊,但遇到大雨,雨刷卻壞了,兩人在車上即將發生激情,康納卻坦承他有了外遇,於是兩人漸行漸遠。

  康納的爸爸也開了一家餐廳,他一直希望康納來接管,這才談起康納與伊蘭諾之前有個孩子夭折,這似乎是導致兩人逐漸失和的主因。

  康納去伊蘭諾娘家找到丈母娘瑪麗,瑪麗不諱言最先她並不贊同兩人在一起。看起來這場婚姻最終會是徹底失敗。康納決定收起小酒館去接父親交給他的西餐廳。最後一夜開趴慶祝,也遇上一男一女吃霸王餐,康納追上但卻不要對方付錢。而在一個夜晚康納走向公園,背後伊蘭諾似乎緊跟著他……。

◎  劇情分析

  人生因為愛情而歡悅;人生也因為愛情而沮喪。這兩句話敘述的都是同樣一件事,但顯然卻有截然不同的感觸與心境。

  男女開始認識而交往時,絕對會仔細感受對方的反應,也會盡心盡力地詮釋自己對彼此的愛意。不僅如此,雙方更會在意對方、也會呵護對方、傾聽對方,總之那不是兩個個體,而是你儂我儂的合體。

  但隨著時間的進展,雙方或許是因為太了解對方了,原本應該有的那份神秘感消失了,於是過去慣常的呵護便被省略了,噓寒問暖也不是出自真誠,頂多只是表相的致意,於是雙方便產生怨尤,總會指責對方疏忽了自己,忘記當初剛認識時的諾言。更甚者便會由此而引燃爭端,從而展開更強烈的指責,而導致最終的分手。

  其實每個人的思考都是單方面的,也就是說,所有想法之立足點都是以自己利己的方式來思考,這當然很容易出現一些問題。

  「因為愛情─在她消失之後」其實只是半部電影,也就是導演在拍攝時,各自以男女主角的主觀鏡頭來表現,在剪接時將之分為兩部電影。從男主角的觀點來看,就是這一部「因為愛情─在她消失之後」;而從女主角的主觀鏡頭來剪接的則是另一部「因為愛情─在離開他以後」。

  這是一種相當有趣的創意,也是影壇上第一次有這樣特殊的表現,故嚴格來講,要了解箇中緣由,必須要兩部影片都觀賞完,如此才能客觀地對男女議題來作評論。問題是導演既然敢將之分為兩部影片,自然有他自己的把握,換句話說,兩部影片也可以各自獨立,當作一個單元來處理。

  愛情像流水,有時來來去去,用一種思維要去評判愛情那是窒礙難行的,不僅是人性的複雜多變,也牽扯到各人的情況不同,一個答案無法套用在愛情這個大道理上,雖然如此,我們依然要說,每段愛情的個人或事件,其實都是獨一無二的。

  透過最後康納與父親的對白,我們知道康納與伊蘭諾在過去曾經失去一個孩子,對兩人而言,這是一段大家都不願再去碰觸的議題,雖然不說,但內心不免產生更多的埋怨,似乎在不經意之間,便會把失去兒子的過錯歸咎在對方,也許這是無意的,但因為意念會產生不悅的磁場,於是在逐漸累積之後,勢必會在某個臨界點爆發開來,衝突當然會緊接而來。

  沒有緣由的生氣,是一種徵兆,康納突然覺得音樂是惱人的,他憤怒地將CD丟到街上,但別忘了這CD是他自己買的,因為喜歡才會買呀,為何當時會喜歡,而如今卻不喜歡?CD變得難聽了?其實不然,這是因為康納內心的焦躁引發的憤怒,但這是沒緣由的,因為累積下來的惡劣氛圍,不斷地侵蝕他自己的心靈而不自覺。

  康納無法了解這些,當他回去後,不知道伊蘭諾跟他其實也是相同的感受,他以為只要像過去做做愛一切就會海闊天空。殊不知伊蘭諾不僅拒絕做愛,她甚至表示為何康納不去外遇?

  一個女人對丈夫要求去外遇,這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就某種層面而言,她是希望改變現況的ㄧ種說法,可見當時伊蘭諾精神之沮喪。但康納以為她只是開玩笑,就算是真的,康納不是也跟艾麗克絲發生關係,但那會是改變兩人關係的關鍵?

  如果兩人天天見面而習以為常,就會產生一種慣性,但當其中一人不在身邊時,那種悵然若失的感覺,就能測知另外那個人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康納望著凌亂的被單,想著已經離去伊蘭諾,他有些不甘心,因為他抓不住任何可以詮釋的理由,只是一種突然失去而油然生起的失落感,讓他無法招架。

  也許是為了真愛,或許是為了贏回男性的尊嚴,於是他四處追尋。史都華好幾次告訴他伊蘭諾的下落,但卻也無法詮釋伊蘭諾離去的原因?因為這個感受與原因,必須從另外一部「因為愛情─在離開他之後」才能看出端倪。

  康納的父親也是個關鍵,他娶過三個女人,而第三個太太年紀很輕,正巧在這節骨眼拋棄他。父親的沮喪是可想而知的,這與康納的妻子離去有著正面呼應的效果,但兩者之間的情況是截然不同的。

  父親有了退休的念頭,正巧康納的小酒館也要歇業,去接父親的餐廳應該也是順理成章,但最終這兒似乎又留下了伏筆。

  康納從餐廳脫下外套,逕自往外走,而背後一個女人又尾隨著他,導演以這個鏡頭當做結尾,是屬於開放性的結局。畢竟若由伊蘭諾的目光中來看,自然又會衍伸出另類的看法。

  愛情每天都在我們的周遭不斷地發生著,各種不同的故事也不斷演練著。我們有時要面臨拋棄人或者被拋棄的感受,是否應該捫心自問,所有的變局過錯是否都在他人而不在自己?檢視自我其實是讓生命成長一種最佳的方式,只是很困難。

修士的慾念(L'homme du train)

導演:多米尼克‧摩爾 (Dominik Moll)
主演:文森特‧卡索 (Vincent Cassel)
   塞吉‧洛佩茲 (Skroi Ropez)
西班牙 / 法國 / 100分 / 2011年 / 輔導級
敘述以道德與修養極富盛名的西班牙修士如何快速地從聖人墮落成一個令人髮指的罪犯,人性的界線究竟在哪兒?…

◎ 劇情簡介     

  達爾法夫人年輕時愛上了貴族,但因無法門當戶對,在遭受反對後,將生下的孩子丟入河中,但執行的人臨時改變主意,遂將右肩有胎記的嬰兒放在修道院中。

  孩子在修道院長大取名安布羅修,他具有講道的魅力,吸引了許多人來聽他講道。其中達爾法夫人帶著女兒安東妮雅也來聽道,安東妮雅感動得昏厥了。幸好一名爵士羅倫佐為她救治並愛上了她,雖然羅倫佐親自登門求婚,但達爾法夫人怕女兒重蹈覆轍,遂要羅倫佐回去稟報叔父以取得他的同意。

  安布羅修常常作夢,夢見一名紅衣女子在祈禱,雖然他想碰觸她,但總是無法觸及。他將夢境告訴當年收養他但卻已病入膏肓的老神父,老神父警告他,似乎已感應到撒旦已經進入修道院中。

  不久在一個晚上老神父匆匆入安布羅修的房間,他說他看見了撒旦,然後就斷氣了。在最早之前有一名微胖的男人來告解,說他強暴了自己的姪女,這些言詞都深深地挑動了安布羅修。

  這一日來了一名頭戴面具的年輕人,他家因火災而無家可歸,臉部因焚毀而以面具示人。修士伊阿古反對,但布拉羅修獨排眾議讓這名瓦萊里歐獨居在樓上。而這兒可以直接看到布拉羅修自己的玫瑰花園。

  這一晚常患頭疼的布拉羅修來到花園中,正在痛苦中,瓦萊里歐為他撫癒了傷痛,布拉羅修為了感激他向他道謝,瓦萊里歐此時承認自己說謊,並拿下了面具,原來是一名心儀他的女子,布拉羅修很生氣,要趕她走,她卻只要求一朵玫瑰留念,要摘花時卻被毒蜈蚣咬傷,已經沒有生還機會的布拉羅修卻被瓦萊里歐用嘴吸吮出毒液而又活過來。但伊阿古發現二人姦情,正欲舉報,卻被屋樑上的石雕落下砸死。

  安布羅修終於見到紅衣女子,正是安東妮雅,他應邀去她家為其母講道開導,但卻對安東妮雅念念不忘。瓦萊里歐送他一株花,謂能讓每個女人為他打開房門,安布羅修也因此入屋侵犯了安東妮雅,同時也殺死了達爾法夫人,夫人臨死前看到他右肩的胎記,才知安布羅修是她早年生下的孩子馬帝歐。

◎  劇情分析

  宗教的終極目標無非是找到心靈的解放,這樣的定義是有很多層次的詮釋。但唯一相同的就是禁慾。男女的情慾被界定在魔鬼的誘惑,若無法抗拒那份誘惑,必然會落入撒旦的懷抱,這是從許多宗教中都能找到的線索。

  男女情慾是人在六塵中生長的必然,將之視為不潔或褻瀆神明也是必須由幾個方向來辯證的。如果情慾是罪惡,那為何會賦予人類(其實各種有情亦復如是)這種慾望?或許那只是為了傳宗接代而施設,因為缺乏這種動能,人類將趨於絕種。

  聽說全部生物只有人類與海豚是唯二能將作愛當作娛樂的物種。但人類在面對慾望卻有另一股「佔有」的強烈特質。「愛」與「慾」是可以合而為一;也是能夠完全分開的,但不管分開或結合,強烈的佔有慾望再加上深入心靈中那股無法排除的誘惑,使得人在面對異性之際,總會迷失了自我。

  佛教也認為人在縱慾中會導致不斷的輪迴,儒家更將「淫」列為萬惡之首。問題是從古的誡訓卻似乎無法約制人遠離慾望。於是宗教便將這一切歸咎於撒旦的引誘。

  佛法中也提及「天魔」,他住在欲界六天最高的他化自在天。因為所有欲界中的有情都是他的眷屬,他當然會儘量提供有情所樂於承受的,反之若你看清慾望的本質來自內心自我虛幻的呈現,當然他也會全力阻擋,因為有情是他的眷屬,當一個個離開,天魔自然無法接納而會百般阻撓,這便是所謂的魔考。

  天主教或基督教也大體如此,因為要保持純潔的心身靈,作為與上帝相通的本質。猶如那位小修女一樣,當她被發現在外與人私通而產下一子時,自認為是上帝化身的安布羅修立刻代替上帝執行了懲罰,於是小修女被關入地窖中活活餓死。

  這樣的懲罰會真的是上帝所要的嗎?宗教中許多的解釋與想法,其實都是人為施設。如果慾望是與生俱來的,那為何不能容忍有這樣的人類本能?

  馬鳴菩薩曾造「大乘起信論」,論中提及了「真實唯識門」與「虛妄唯識門」,這是三轉法輪中重要的經典,也徹底地解釋了人類為何天生有這樣的慾望;而人應該如何去對治難以壓制的慾望。

  佛法的真諦並非將心中的慾望歸咎於撒旦或天魔,而是人只要出生或每天醒來,就必然要去面對六塵。然後再產生善與惡之別,再由第七識擇取善的一面,但因執著故產生我執,於是輪迴不斷。當然也不是這麼簡單,因為這其中尚得包括各種業識與習氣因緣。

  所謂真實唯識門那是指第八識的真如心,祂從無始以來就始終是清淨無染,但因流注種子而使得第七識的思量作主心出生,於是有情便開始投胎輪迴,而每一世的喜好都會累積成種子,像慾望亦復如是。此時真心雖然清淨無染,但祂卻能間接或直接提供四大及各種種子,雖然人有強烈的慾望,但其實是被生出來的虛妄心的慾望,真心如來藏只是如實配合,並不影響到祂的清淨無染。也因為這些污染的種子不斷地執著,故稱虛妄唯識門。

  問題是,我們一生始終會將虛妄的心當作真實心,而始終覆蓋了真如心。天主教或基督教的所謂撒旦並非沒有,但其實大部分都是我們虛妄的心過分執著的緣故,如果認清這樣的事實,便知道撒旦在何處了。

  序場中一名微胖的中年人來告解,他不諱言地說,他不只一次地強暴自己的姪女,當時的神父安布羅修的內心其實是震盪不已的,因為定力稍嫌不足的人,在聽到這種慾望渲染大都把持不住的。這個人其實就是撒旦直接來挑戰神父。他形容姪女是就近的獵物,當時的安布羅修不正也是在歷經試煉?只是他極力用盡各種宗教的施設來壓抑自己,於是神父與魔就展開了一場對立決鬥。

  事實上神與魔都存在我們心中,因為佛與魔是共存的,就猶如真實唯識門與虛妄唯識門的課題是一樣的。在思善與思惡的辯證中,其實都是落入在見聞覺知中,因為在對立中返觀自性時,會發現有一個完全不思善也不思惡的真心,那便是如來、佛的真相。

  慾望並非是外在撒旦的誘惑,人在死亡之後,也不可能把如來藏賣給撒旦,這樣有買賣的說法,出自浮士德的故事,這是歌德的不朽之作,也帶給人類在善與惡中有了長久而綿長的辯證。

  在家眾自然會有夫妻的魚水之歡,這是屬於正慾,但婚外情則是被各種宗教所否定的,但世俗的對待有時常隨時代的變遷而有所變化。天主教在某一個時期便以「贖罪券」來化解人們心中的罪惡,但卻也因此才有錢蓋起聖彼得大教堂。

  一切的罪源來自虛妄的心思,因為我們無法離開六塵,也無法止住六、七二識不停地追索攀緣,於是過去曾有過的習氣便接踵而來,沒有定與慧的力量,便很容易身陷其中而無法自拔。只是這個故事的悲劇變成姦妹弒母,對照著原本安布羅修的神權,便顯得人性的脆弱與不堪,這也是值得我們思索的。

2016年3月2日 星期三

春日光景(Quelques Heures de Printemps)

導演:史蒂芬‧布塞 (Stephane Brize)
主演:文森‧林頓 (Vincent Lindon)
   海倫‧文森 (Helene Vincent)
法國 / 2013年 / 108分鐘 / 輔導級
禮讚:法國凱薩獎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
最佳男主角、
   最佳女主角等四大獎提名
亞蘭,時值壯年的貨車老粗,因缺錢運毒被捕、出獄後求職無門…

◎ 劇情簡介

  亞蘭是個卡車司機,因為被抓並判刑十八個月,出獄後只得暫居在母親的屋子。

  亞蘭雖然想要再回去當卡車司機,但因有了前科並不容易找到類似過去的工作。在社工人員的幫助下,暫時找到一個垃圾分類的工作。

  亞蘭心情鬱悶不已,不只一次與母親伊薇特吵架,而鄰居特弗雷與伊薇特有過一段感情,但因年紀漸大,兩人也各自住在自己的房子,只是亞蘭在與母親吵架後會跑到特弗雷家中暫住。

  這一日亞蘭發現櫃子內有一份協會的文件,這是瑞士的一個安寧協會為人辦理安寧往生的協助自殺措施。在法國這種方式是被禁止的,只有瑞士這個協會。亞蘭曾經詢問母親,母親並沒有隱瞞,而亞蘭也親自去拜訪母親的醫生,醫生坦言伊薇特的痣已經演變為癌症,並且已漫延到腦中,若碰觸腦神經,那種痛楚是很難讓人忍受的。故選擇「協助自殺」應該是相當妥善之法。

  亞蘭接受朋友邀請,一起去打保齡球,而在隔壁球道,亞蘭認識了一名女子克萊蔓絲,兩人立即打得火熱。但慢慢在交往並熟悉之後,女子問他的職業,他無法詳細解說,並憤怒離去,而這也使得女子相當心寒,於是一場美好的邂逅就這樣告吹了。

  亞蘭因不耐煩母親的嘮叨,在大聲喝斥自己母親並威脅要打她後,他又跑去躲在特弗雷的家中,特弗雷奉勸他回去,但亞蘭不為所動,他甚至連垃圾分類的工作也辭掉了。特弗雷為了使伊薇特放心,就親自去告知伊薇特,她的兒子住在他家中。

  伊薇特為了讓兒子回來,刻意用藥讓狗卡莉吃,果然卡莉虛軟倒地,伊薇特才藉機打電話給亞蘭,於是亞蘭才有理由回來。

  終於到了必須去瑞士的日子,亞蘭決定陪母親一起去面對死亡。在之前他也遇上那名女子並向她坦言自己入獄而道歉。然後他開車載母親去到瑞士,進入了一間小木屋,一名女子拿出一顆藥及兩種液體,伊薇特在喝了之後不久就結束了生命。

◎ 劇情分析

  「春日光景」就猶如「愛慕」這部電影一樣,敘述了人到老年後必須去面對的苦痛與折磨。在即將死亡的前一陣子或許是癌症的侵擾,或者氣空力竭,人不再像年青時的充沛精力,而開始被病魔吞噬。

  不管現在號稱醫學是如何發達,其實大部份是自欺欺人,若年青一點的或許還有一點因戰勝病魔而活下去的價值,但若年紀大的人不斷地搶救或化療,最終還是一言不發任人擺佈地死在病床上。由此可以證明一點,現代的醫療科技在某方面而言是無能與無奈的。

  現在有許多的論說表示,許多病症是不必用化療的,因為殺死癌細胞也會殺死正常的細胞。而正確的治療其實來自食物。美國有位富翁被醫生判定癌症而只有六個月可活,但他從此改變飲食,不再吃有碳水化合物的東西,因為根據醫學觀點,癌細胞會生存也必須仰賴碳水化合物,在減少碳水化合物的供給後,大量地餓死癌細胞,當然也必須每天做適當適量的運動。如今過去二十多年,他依然健康地存活,現在他四處演講鼓吹他的治癌心得。

  事實上我們的細胞會在不同的時期不斷地更替我們的器官,換句話說,若飲食得當就能用新生的細胞更替癌細胞,問題則出在我們現在的食物與飲水上,若還要找原因,那當然是空氣。

  現代人的飲食生活重色、香、味,生意人為了贏得食客的味蕾,當然無所不用其極,於是許多替代品就出現了。講一個真實的笑話,住在柳橙汁工廠附近的人常說,從來不曾看過載柳橙的卡車進去過。那喝起來像柳橙的柳橙汁又是怎麼來的?當然是用香精和其他化學物品配沖而來,甚至可以有使用期達到一年半載。想想我們的柳橙放在冰箱若不食用,很快就會發霉腐爛。

  當然也有人非常小心飲食,不抽菸、不喝酒卻得了肝癌或肺癌。那是因為我們體內有「致癌基因」,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醫學能將這兩個致癌基因拿掉,再加上拿掉衰老基因,人就可能像佛經預言的在彌勒菩薩降生的「龍華三會」,人的壽命就會有八萬歲。

  八萬歲若是成真,最終還是面對死亡。因為每一次的生命不管長短,都是「分段生死」,而透過每一次生命的洗鍊與學習,人的智慧便不斷地往上爬昇,在達到佛地「大圓境智」出現而成佛之前,輪迴生死是不可避免的。既然生死是一種自然而平和之事,我們有什麼理由去恐懼呢?只因不了解生命時像的真諦。

  現在的社會已經逐漸在改變對死亡的看法,有許多人便針對安樂死提出一些說法,譬如植物人是否可以立法讓他安樂死,但這牽扯到宗教的問題,很多政府不敢對這個問題立法執行。西班牙有一部影片敘述一名年輕人跳水而折斷頸椎,從此在床上躺了廿八年。他一再地提出安樂死但政府不同意,最後得到一名女子幫助並拍攝全部的自殺過程。喝下氰酸鉀後,七秒便斷了氣,以此影片向政府提出抗議。

  片中的母親在瑞士的安寧協會簽署了一份同意的文件,這免除了死亡之前必須與病魔糾纏的苦痛,因果之論暫且擺一邊,看來這是一個恰當的想法,在她喝了兩種藥水調製的藥後,立刻有了睡覺的慾望,然後就在睡夢中死亡。比起在床上痛苦掙扎或全身插滿了管要來得有尊嚴。這樣的「加工自殺」並不見得被全世界的衛道人士所接納,因為生命的出生必有其目的與尊嚴,死亡亦然,以藥物提前結束病魔的折磨似乎欠缺了勇氣,也違背了上帝給人生命的宗旨。

  在面臨死亡的同時,必然會有一段生離死別,在生前兒子因為犯了運毒罪而入獄十八個月,當母親的難免會嘮嘮叨叨,而找不到工作的亞蘭也容易心浮氣躁,母子兩人便不斷地有了衝突,亞蘭甚至會想離家而不想見到母親,但在面臨真正的死別之後,母子倆卻也情不自禁地相互擁抱並說:我愛你。

  這個家庭的樣本在台灣比比皆是,我們很容易在每個家庭中發現類似的情境,每個家庭或每個人都有他應該歷經的一切過程,這些過程就是他今生的功德性,只有讓他自己去面對與承受,才能從中彰顯這一切的意義。

  亞蘭在出獄之後一直找不到工作,想再回原本的卡車司機行列因為有了前科便受到排擠,這更增加他心情的鬱悶。導演安排他認識了一名單親的媽媽克萊蔓絲,兩人立即打得火熱。如果不是亞蘭有了前科,兩人應該是相當登對的,只可惜克萊蔓絲問起了他的工作,而且想得到深入的解答,這碰觸到亞蘭的痛處,於是兩人就這樣分手了。雖然後來又在大賣場見面,亞蘭不僅向她道歉也說出自己坐牢的真相,但會不會為時已晚?導演的處理方式顯然是以開放性的結局來處理。

  在母親加工自殺後,亞蘭獨自一人沉思,他是在想母親究竟去了那兒?或者自己即將面臨的會是什麼樣的挑戰?生命其實大體上是公平的,每個人都有一些屬於自己的問題要去面對,不斷地逃避絕非正確路途,遇到困境只有勇敢去面對它、解決它。其實「死亡」也是每個人都必須要去面對的「困境」,端看自己對死亡的認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