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06年7月30日 星期日

生命可以重來(Gripsholm)

導演:薩維耶‧柯勒(Xavier Koller)
演員:烏里.諾森(Ulrich Noethen)
   德國 / 2000年 / 100分鐘
   海奇.瑪卡琪 (Heike Makatsch)
禮讚:德國盧尼影展最佳剪輯獎
善以言情小說作政治批判的德國記者流亡美麗的瑞典鄉間古堡…

◎ 劇情簡介     

  庫特是一名記者,由於不滿國內納粹意識逐漸抬頭,遂在社論中提到「軍人是兇手」的議題,因而得罪了希特勒。但事實上庫特平時更擅長以言情小說作政治上的批判,因而受到德國民眾的喜愛。

  庫特愈來愈感覺到那股無形的壓力,正像從天鋪下的大網般壓得他喘不過氣來,於是偕同女友莉蒂亞坐火車到瑞典度假。好友瓦柏男爵將在瑞典鄉間的格里荷城堡借庫特使用,於是庫特與莉蒂亞放開胸懷暫別在德國的紛擾,原本在德國的好友—艷媚的歌舞明星比莉以及俊秀的飛行員卡爾也相繼趕來作陪。

  但從比莉帶來的德國報紙,庫特和莉蒂亞才得知德國納粹已因庫特的那篇社論而由軍方向庫特提出指控。事實上這一切早就在庫特預料中,因此這次由德國到瑞典,他早有留在瑞典的打算。

  但莉蒂亞的反應就比較激烈了。如果她愛庫特並願意長相廝守,這表示她也無法回去德國了,但離開祖國就像無根的浮萍,令人情何以堪。

  庫特的心境亦是如此,但他盡力隱忍著,而將情慾投注在夏日的古堡風光。但在一次與比爾各自開著小飛機在天空翱翔之際,庫特突然將飛機筆直撞向比爾的飛機,所幸比爾機警地避開了。飛機著陸後,比爾生氣地揍了庫特一拳,並責怪他欲自殺也不能拖人下水。兩人發生激烈的衝突,但眾人因了解庫特的心情與痛苦,故而原諒了他。

  很快地,夏日美好的假日要結束了,比爾先開飛機離去,庫特與他相擁道別,因為庫特有種異樣的感覺,知道也許這是最後一次見到比爾了。比莉與莉蒂亞是摯友,兩人並不避諱地與庫特共床,然後比莉再單獨開車離去。而庫特與莉蒂亞在一間收容所發現一名叫艾達的女孩受到不當的管教,也發現另一女孩蘇菲是在收容所內被不當管教而致死亡。於是莉蒂亞寫信給艾達的父母,雖然將艾達救出收容所,但她卻不得不與庫特分離。

  庫特苦悶地獨自留在瑞典,終生無法回到德國,三年後死在古堡的附近而結束了他的一生。

 劇情分析

  生命在某種修道過程是可以獨立自主的,但若以現象界的各種面向而言,卻無法以超然的角度視之。庫特雖以風花雪月的言情小說及煽情的戲劇舞碼當作對時事的嘲弄,並由此獲得許多人的迴響與歡迎,但也無法避免地成為當時德國許多衛道之士極力批判的對象。

  真正使得庫特必須脫離母國德國而浪跡瑞典的原因其實是「政治」。他在社論的題目「軍人是兇手」惹惱了德國納粹,也由此註定了日後的悲劇。

  為何庫特居住在豪華而舒適的古堡內反而心靈日漸枯萎?試想一棵被截斷樹根的果樹如何繼續成長?何況以寫作為己任的人在脫離母國一切的訊息後,所有的創作泉源都會因遠離母國土地而陷入空白。

  由此我們可以理解到創作者必須在他生長的土地上尋索真正的動力,換句話說他的創作必然是與自己的民族文化有關;如果創作者無法感動國人,更遑論感動全人類了。

  文學究竟能否與政治相抗衡,這是見仁見智的看法。魯迅當年棄醫就文,是認為醫學無法醫治中國人的心靈之病;就某種層面而言,這未嘗不是與政治氛圍相抗衡的例子。然而抗衡並不見得是一種對立,反而成為相輔相成的態勢;但必須建立在清平的局勢與前提才能成立。

  庫特正好處於納粹崛起的年代,軍事力量駕馭一切;強勢的民族主義瀰漫全德國,而庫特的自由思想正好與這股龐大的勢力相牴觸,不願意見風轉舵的庫特自然就成為那個時代的犧牲者。

  庫特與女友莉蒂亞到瑞典時,莉蒂亞全然不知庫特再也沒有回去的機會。而庫特雖然並不十分確定,但卻早已抱定不再回德國的決心。由此不難想像庫特是如何壓抑自己的情感。當這份悲情無從宣洩之際,誰也無法保證庫特將會用何種方式自我解脫?以飛機對撞雖是在這種壓抑下突然有的決定,但也正好顯露庫特心中的痛苦與難過。

  全片將大部分的場景放置在瑞典的格里荷城堡,並將情節表現在庫特與莉蒂亞的感情互動上。藉著瑞典的夏日風光,傳達了兩人浪漫的情懷與愛意;就戲劇情節而言是較為薄弱的,因此導演最後不得不將劇情轉移到收容所的艾達身上。

  收容所的院長自以為是的教導方法雖然表相馴服了艾達及其他小孩,但卻也使得另一院童蘇菲在不當管教下喪了命。這一段情節,其實是為了呼應庫特身處在德國納粹高壓統治下,除了以自我的良知與其抗衡之外,日後必定會像蘇菲一樣不明不白地成為一堆冤屈難以昭雪的白骨。

  庫特在本片中的一句名言倒令人動容 ── 「人常以為愛能戰勝歲月;但向來是歲月戰勝愛情。」這不僅訴說了那個夏日庫特與莉蒂亞及比莉與卡爾四人在格里荷這座古堡的歡樂時光,更見證了沉溺在肉體狂歡所延展出的苦澀與憂鬱。

  事實上導演在這方面的呈現略顯得欲言又止。卡爾在四人的關係中是局外人,但這似乎很難去說服觀眾,或許最後庫特與莉蒂亞及比莉三人的那段床戲才足以透發出一些流亡逃避的迷茫與放縱,但卻也更加突顯了刻意避開卡爾介入的尷尬。

  如果那段夏日的假期是一種永恆的暗示,那對四人而言,逝去的歡樂時光雖屬上帝的恩寵,但卻是永遠不能回頭的。生命不管在何種逆境中應該都有其可貴而值得回味的意境,端看每個人對當下的認知與觀點罷了。庫特的生命觀點自有其獨到的精準之處,但不免也會像一般人一樣落入自艾自怨的困頓;這不僅是庫特的悲哀,也是一般人很難自我跳脫的盲點。

  如果真的是願意為真理仗義而言,庫特可以選擇不必離開德國。因為真正的作家必須在社會上需要你直言之際絕不逃避,縱然明知將因此接受審判或喪失生命都不退怯。然而庫特選擇了離去,如果這也是一種選擇,則影片中似乎需要將這份選擇的主旨思維加以詮釋呈現。就算這是為了「愛情」,甚至「情慾」而有的執迷與難捨,但都應該有個說理,可惜本片在這方面的呈現,令人略顯失望。

  庫特與莉蒂亞的愛是唯一能夠說明庫特選擇去瑞典的原因。但這樣困頓地客死他鄉應該也早在自己的預計中;正因為如此,當好友一一離去時,庫特只能將孤單的悲鳴強忍心中。而在盡情享樂的這個夏日假期就成了他一生中的縮影。從某種角度而言,庫特選擇放逐自我,也是一項堅毅的生命表現;而對著孤寂與空虛,生命將會剩下什麼?

  其實理想的高貴情操永遠敵不過機會主義者,在一番熱情激盪後,庫特依然得面臨無助並孤單地走向死亡;相對於回到柏林的人,雖然很難忘記那段歡樂的時光,但也僅是一種回憶罷了!

  就電影的型態而言,本片的詩意抒情與刻意營造的藝術氛圍是相當動人而成功的;就這個層面而言,我們是應該給予一些正面評價的。

看看我、聽聽我(Look At Me)

導演:艾格妮絲‧夏薇依(Agnès Jaoui)
演員:艾妮格絲.夏薇依(Agnès Jaoui)
   尚皮爾.巴克希(Jean-Pierre Bacri)
   瑪莉露.貝里(Marilou Berry)
   薇琪妮.德莎娜特(Virginie Desarnauts)
法國 / 2004年 / 105分鐘
禮讚:2005年Bodil Awards Best Non-American Film
   2004年坎城影展最佳電影劇本獎
   2004年歐洲電影獎最佳電影劇本獎
   2004年斯德哥爾摩影展最佳電影劇本獎
   2004年英格蘭導演協會最佳導演大獎
   2004年丹麥哥本哈根影展最佳外語片
   2004年丹麥國家影評人獎最佳外語片
 父親是有名的作家,周遭的人都是為了父親而接近她,沒有人真正在意她…

◎ 劇情簡介     

  蘿麗塔有著甜美的臉龐,雖然身材略顯肥胖,卻擁有一副好嗓音。她父親愛堤安.卡沙是出版家也是出名的作家;只是父親再娶後母卡琳後,似乎更忙碌了。蘿麗塔不只一次將合唱團錄好的錄音帶給父親聽,但顯然地,父親連聽的興味都沒有。

  蘿麗塔並不灰心,她為合唱團找了一位音樂老師希薇雅來教聲樂,巧的是希薇雅的丈夫皮耶是不得志的作家,而希薇雅又相當敬佩卡沙;當她知道蘿麗塔的父親竟是卡沙時,不禁對蘿麗塔另眼看待起來,同時也下決心去幫助這個合唱團完成演唱的心願。

  蘿麗塔心儀一名男子馬狄厄,但馬狄厄早有喜歡的女友,他接近她也是因為蘿麗塔的父親是名作家之故。蘿麗塔雖心知肚明,卻無法克制對馬狄厄的愛慕。

  這一日蘿麗塔在路上遇上一名醉倒的年輕人,心地善良的她用外套蓋在他的身上,沒想到這位年輕人循外套內的地址找上了蘿麗塔,於是蘿麗塔慢慢地與這位叫賽比堤昂的年輕人交往起來。

  皮耶透過妻子認識了卡沙,在出了書後引來更多出版商的注意,於是卡沙也變得主動起來,頻頻要皮耶將書交由他來出版。卡沙邀皮耶夫婦以及蘿麗塔的朋友到鄉間別墅度假,馬狄厄和賽比堤昂也都去了,但蘿麗塔的心似乎還放在馬狄厄身上,這使得賽比堤昂相當不悅。夜晚時孤寂的蘿麗塔向賽比堤昂坦承自己的困境,使得兩人的情感有更進一步的發展。但卡沙因太過忙碌且主觀,常在眾人面前大聲斥責美麗的妻子卡琳,使得卡琳憤怒離家出走,此刻卡沙才感受到卡琳在心目中的地位,但卡琳回來後他似乎又故態復萌了。

  終於到了教堂合唱表演的時候,卡沙贊助了自助餐,卻在音樂會開始不久就走出教堂,直到結束前才回到座位上鼓掌。這使得蘿麗塔相當失望,卻也無法改變現況。蘿麗塔心情不好怪罪到賽比堤昂身上,賽比堤昂為了證明自己並非想從她父親身上得到好處,遂拒絕了卡沙的推薦而離開別墅。此時蘿麗塔才確知賽比堤昂對自己是真心的;於是趁著夜色急急騎腳踏車趕上了賽比堤昂。

 劇情分析

  全片的劇情取樣於現實生活中的平淡敘述,卻真摯地呈現了人性的互動對待。又編又導又演的艾格妮絲.夏薇依的上一部愛情喜劇片「遇見百分之百的巧合愛情(The Taste of Others)」不但獲得法國凱撒獎的最佳影片四項大獎,並包括劇本獎,這也使艾妮格絲一躍躋身為揚名國際的才女導演。

  本片的意旨有著令人深刻的深思,透過日常生活的浮光掠影,生命的自我本質就輕易地在每段情節中展露無遺。卡沙的小說家身分代表著一種「論斷與語言的權威」,是社會上成功的代表人物。世上的一切在他眼中幾乎是探囊取物,使他的性格蛻變為獨斷與傲氣。蘿麗塔在計程車上受盡司機的揶揄,但卡沙上車後的一番教訓,立刻使得司機噤若寒蟬。這些現象應該是社會位階的傾斜。而其主因乃在於透過一種成就而顯露出一番無形的力量,這種力量具有一股莫名的吸引力;無法明確地說明,卻不由自主地追索。

  身為名作家的女兒,蘿麗塔比任何人更能感受到這股力量。許多人接近她,其實都是衝著父親而來的;但身為女兒,蘿麗塔和外人一樣,根本無法獲得父親的關懷與注目。

  卡沙的傲氣延展到對週遭人物的對待,正因為他的主觀意識是以平視的角度去面對,因此長得微胖的女兒蘿麗塔幾乎無法融入他這位「作者」的心靈位階中。但畢竟是自己的女兒,卡沙在家中無形中就披上了一層國王的外衣,使他有了不必去注目女兒的絕佳理由。基於此,父女間的互動問安就變得愈來愈虛假而匆促了。

  卡沙對蘿麗塔如此;對妻子卡琳亦復如是。他總是不經意地表現出狂妄而目中無人的態度,雖然無心,卻也使得卡琳氣得離家出走。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卡沙的生命態度其實並非有錯;雖享有盛名,相對地卻也必須以相等的能量去面對周遭的環境,尤其是敏銳而前衛的出版界充斥著爾虞我詐。說穿了,卡沙將自己裝扮成一隻刺蝟,只是為了保護自己罷了!

  希薇雅這位音樂老師也無法免俗地和其他人一樣,是衝著卡沙的名氣才再度以熱情來擁抱蘿麗塔和她的合唱團。同時也因為她的推介,原本默默無聞的作家丈夫在認識卡沙之後,小說漸漸受到市場的肯定。當事情有了新的轉變,卡沙不能免俗地以出版商的名義欲與皮耶簽約。在此刻卡沙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作家,只是芸芸眾生之間的一分子。

  編導在人生追索的真意這方面的呈現是不遺餘力的。以新寫實主義的手法重現了社會原本存在的一草一木,沒有添加任何味素的菜餚呈現了原有的風味,透過細碎而真實的情結,直接呼應了人的本能行為,在連接的映像呈現後,我們不禁開始喟嘆:「人其實活得很卑微!」。

  但這也正是編導的企圖。如果一切都是人無法避脫的必然,其背後的意義是什麼?透過每一位角色在生命現象中透發的困頓與難堪,似乎是一種無法選擇的選擇,如果真是如此,我們該怎麼面對?

  人的本質雖然在生命的本源是相同的,但在薰染的過程中逐漸有了不同的面向。蘿麗塔有著父親完全陌生的歌喉,過程中需要仰仗父親的關愛,那只是親情的渴望。由於她在家中的地位逐漸被美麗的繼母所取代,因此將錄音帶送給父親無非想獲得一絲的見証與關懷。但真正能讓蘿麗塔走出自我的卻是她自己勇敢地步上舞台;那一刻沒有父親的聆聽,卻也得以用歌聲重新尋回了自我。

  賽比堤昂的認知也是蘿麗塔尋回自我重要的催化劑。賽比堤昂的窮與卡沙的富是極端對比的,但賽比堤昂的生命觀點卻使觀眾感染到在劣境中的奮發動力;雖然如此,在他受盡卡沙的揶揄而幾度離去時,卻始終是在一種猶豫的泥淖中。這也是一種獨到的情境敘述,透過賽比堤昂的無盡委屈,觀眾依然與他在現象中掙扎。當影片結束燈光亮起的瞬間,那些看似虛無不存的映象其實早已幻化為蝶飛入我們的心坎。

  如果人總是如此慌亂而無奈地活著,似乎也不能完全透析其中的真義。人其實是相互依賴又相互排斥,相互愛憐卻又相互傷害的動物。之所以如此,固然與人的矛盾人性有極大的關係,但一再地「測試」卻是重要的主因。卡沙變成小說家,他的成功不正是在人生中一再測試的結果?他與妻子也是無法脫離這個公式。因此我們必須正確地了解「測試」的背後意義,那是在當下透過選擇了解自己行為的本質。

  人不管成功或失敗,其實都無法顛覆真正的生命現象。既然是無法選擇的選擇,一切都必須從自我歸零。有時外在的形象常令人目眩失魂,卻都是過眼紛飛;生命中早注定會有起起伏伏,而跌跌撞撞的對峙其實也是另一種不堪。沙特認為人的存在是因為必須透過選擇才能彰顯人的本質,因此「選擇」變成極為重要的因素。本片多少透發了這種論調,卻多了一層人文的樂觀關懷。

希臘首部曲:悲傷草原(Trilogy: The Weeping Meadow)

導演:西奧、安哲羅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s)
演員:雅麗珊卓.艾汀妮(Alexandra Aidini)
   尼可斯.保山尼狄斯(Nikos Poursadinis)
希臘 / 2004年 / 180分鐘 / 保護級
禮讚:柏林影展金熊獎競賽片
   2005南歐影展開幕片
   榮獲歐洲電影獎最佳導演4項大獎提名
   勇奪歐洲電影獎影評人費比西獎
美麗希臘女子獨自撫養雙胞胎兒子,歷經政爭,依靠環境存活,卻又無法像環境一般安住…

◎ 劇情簡介     

  一九二一年俄國內戰,很多希臘裔族人在戰爭中死亡,倖免於難的人則攜家帶眷逃回希臘。一名小女孩艾蓮妮的家人都死了,她被史派若收留,終於這群人在一處有古代的柱子與河流中間的草原定居下來。

  艾蓮妮慢慢成長為少女,她與史派若的兒子情投意合,兩人發生了關係,不久艾蓮妮產下了一對雙胞胎,家人將雙胞胎送給別人撫養,但此時去牧羊的史派若回來了,在妻子死去後,堅持要將艾蓮妮佔為已有。當兩人婚禮進行一半時,艾蓮妮假藉忘了東西而離開教堂,與史派若的兒子私奔。

  艾蓮妮與情人在半路被參加婚禮的樂隊搭救,坐上他們的卡車躲到城市的劇場內,靠著優異的手風琴演奏尚能糊口飯吃。

  艾蓮妮的丈夫對音樂充滿熱情,一心想赴美國尋夢;但機會尚未實現,史派若找到劇院來,這對小情人倉惶出走。

  艾蓮妮與丈夫去探視那對雙胞胎,期望生活穩定後將孩子接回身邊。在一次音樂家聚會的舞會中,史派若找到他們;但一曲舞罷後,史派若心力交瘁倒地身亡,夫妻倆黯然神傷不已。於是兩人帶著雙胞胎回到草原故居,但見史派若的羊群全部被殺吊在樹上,村人似乎不見容他們,不時以石頭擊碎玻璃,害得一家四口活在驚恐之中。

  河水泛濫成災,全村都被淹沒,一家四口最後才被人救出。此時樂隊傳來有赴美國的計畫,於是夫妻倆在一陣掙扎之後決定讓丈夫遠赴美國,艾蓮妮則留下來獨力撫養兩個小孩。不幸的是歷經兩次的世界大戰,希臘的政局始終不安定。艾蓮妮因收留一名反對人士而被關入監獄。

  獄中軍人的服裝因政變而不時地改變,等到她出獄後才發現自己的雙胞胎兒子一名加入政府軍,另一名加入反對陣容,更不幸的是兩個都戰死在沙場上。她現在唯一的希望是等待美國的丈夫,但由一封一九四五年從南太平洋戰場上寄來的信,她知道丈夫也參加了二次大戰,之後,再也沒有消息了。

 賞析

  一九九八年以「永遠的一天(Eternity and a Day)」奪下坎城影展金棕櫚獎之後,安哲羅.普洛斯再度以「悲傷草原」向全世界的影迷展現他邁向二十一世紀的藝術企圖。

  號稱「希臘三部曲」的鉅構將近九個小時,是希臘電影史上耗資最大的製作。首部曲悲傷草原取材於希臘神話,敘述一個女人的命運與愛情悲劇。二部曲「希望之翼(The Third Wing)」目前已進入籌備階段,拍攝地點也已決定在俄羅斯、東歐及義大利。而三部曲「永恆歸來(The Eternal Return)」則選擇在北美拍攝。

  世界上最早實施民主制度的希臘在二十世紀的歲月中卻不斷經歷政治上的衝擊。一九二九年獨立後到一九七五年之間不斷遭受戰爭的蹂躪,國內政治也不時在軍人干政下傳出政變。希臘的許多導演在他們的作品中都會不約而同地匯注這份動盪的悲鳴與沉重的深思。安哲羅始終將自己的作品浸淫在灰濛、潮濕的氛圍中,正是對這種外在的不安作直接的抗議。

  他上一世紀末的另一作品「尤里西斯生命之旅(Ulysses’ Gaze)」取材於希臘古老的悲劇傳說,並且放置了許多的哲學思考。直到本片的呈現,才讓觀眾感染到其對政治的不受制約,尖銳地切入他的訴求。

  一根古代的石柱與河流之間的草原對這批從蘇俄避難歸來的希臘人而言絕對是一種恩賜,在流離之後渴望安住的心靈終於有了落腳之處,但接踵而來的卻是意想不到的另一種動盪。

  艾蓮妮的一生構成了悲傷草原這部電影,也藉著她悲慘的生命對待訴說了希臘近代史。更貼切的說法應該是艾蓮妮就是希臘這個國家,觀眾是以其「子女」的角度來檢視,在不知不覺中就慢慢透析了這個古老國度的哀愁與無奈。

  慢慢成長的艾蓮妮必須在她的愛情之後面對回報恩人,不巧的是這位恩人正是自己情人的父親。父親在妻子死後覬覦艾蓮妮的美色而欲娶她為妻,不顧親人的勸告,父親一意孤行,幾乎道盡了希臘在西元前一九七年被羅馬人征服後就一直被外族統治的悲哀。雖然如此,導演卻在艾蓮妮的身上注入了一種堅強與毅力,屬於女人與母親的特質雖然不斷地在生命過程中受到試鍊,卻也使得希臘在亡國一千多年後又再度尋回自己的尊嚴與位階。

  逃婚私奔是一種抗拒;而丈夫手風琴手的身分使在逃離中能受到樂團的幫助,也適時地藉著音樂的傳遞呈現了希臘這個古老民族的文化。

  飄盪的宿命造就了顛沛流離的滄桑,也正好傳達了這份真正緣由。為何人必須依靠環境存活,卻又無法像環境一般安住?在浮動的人心中,已經不只是欲望的問題,而是企求一線生機的謙卑。悲傷草原的鏡頭緩緩地道盡了在這塊泥淖中的生命無奈。

  所有的悲苦來自天災與政治的不安。當父親死後,艾蓮妮與丈夫帶著雙胞胎回草原故居,但村人對他們相當不諒解,在玻璃窗被石頭打破後不久,這個村莊被水淹沒了。當丈夫離開希臘到美國尋求新希望時,艾蓮妮獨自撫養著兩個雙胞胎兒子。

  更大的災難則來自國家的內亂,艾蓮妮因藏匿友人而變成政治思想犯後入獄,這段導演自己真實生命的悲痛在戲劇的最後來呈現似乎過於簡略。觀眾靠著出獄後的艾蓮妮台詞,知道了希臘近代史上兩三年就經歷一次政變的悲哀與苦痛。由於安哲羅普洛斯的父親曾是政治犯,因此他也曾陪母親在墳場中垂淚尋找父親的屍體;導演將這一段傷痛放在影片中,由鏡頭重現哀愁。

  透過希臘名電影編曲家卡蘭德若(Eleni Karaindrou)動人音樂,使得悲傷草原披上了一層哀傷悲鬱的氛圍,再加上導演那舉世聞名的「一場一鏡頭」的詮釋,使得這部影片更令人讚嘆。

  一場一鏡頭的呈現與詮釋是來自舞台表演的展演,只是將舞台放大到寬闊的場景中,而其調度走位的功力就倍受考驗。安哲羅普洛斯在雅典大學拿到法律學位後進入法國巴黎電影學院就讀,但因見解與教授不合而輟學。這充分表現出他的才華與傲氣,而這份堅持更表現在每一部作品中。

  除了技巧上的風格呈現,意境的孤寂與沉重也是其特點。正如艾蓮妮一輩子的青春在這塊土地上消磨殆盡,而雙胞胎兒子竟分屬兩個敵對的陣營;不管那一方面贏,對母親而言都情何以堪,何況兩人竟先後在這一場的爭戰中死亡。

  悲傷草原到此刻已經將這份哀愁提升到最高點,當艾蓮妮接獲參加美軍而在太平洋戰役中生死未卜的丈夫來信時,那封「最後的一封信」更將觀眾帶入了萬劫不復的悲鳴。

  安哲羅普洛斯藉著這部影片再次向我們證明他國際級大導演的功力;也讓觀眾更加理解希臘近代的哀痛。當一部電影不只是一部電影時,通常絕對是映像藝術的極致呈現,「悲傷草原」肯定可以接受這份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