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5年8月30日 星期日

芝加哥(Chicago)

導演:羅勃‧馬歇爾(Rob Marshall)
演員:李察‧吉爾(Richard Gere)
   芮妮‧齊薇格(Renée Zellweger)
   凱薩琳‧麗塔瓊斯(Catherine Zeta-Jones)
美國 / 2002年 / 113分鐘
禮讚:2002金球獎最佳音樂或喜劇類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
殺人淪為階下囚的女生,期盼靠著聰明狡獪的律師而能重回舞台…

◎ 劇情簡介     

  渴望上舞台表演的蘿西被男子佛瑞德帶往歌舞秀場,觀賞了凱莉姐妹的精彩演出。蘿西幻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她們一樣在舞台上呈現。但這晚凱莉姐妹的姐姐薇瑪因發現丈夫查理與妹妹薇若有染,憤怒用槍殺了二人,薇瑪被捕入獄。

  而蘿西趁丈夫未回帶佛瑞德回家,作完愛後佛瑞德坦言他根本不認識什麼歌舞經紀人,這麼說只是為了騙她上床。蘿西不甘受騙又受辱,也持槍殺了佛瑞德,並與薇瑪關在同一間女子監獄。

  薇瑪聘用名律師佛林,因他從未打輸過官司。擅長操弄媒體的佛林索價十分高昂,而蘿西雖然也想請他辯護,但卻遭拒絕,所幸蘿西的丈夫先湊了兩千元,佛林也認為蘿西的案子能讓他再度掌握鎂光燈遂答應了這個案子。

  果然在佛林的刻意操弄下,媒體將蘿西塑造成焦點,這使得原本趾高氣昂的薇瑪受到了冷落,相對地,蘿西似乎也有了錯覺,以為所有的媒體被她所征服,因此對佛林起了傲慢心,甚至不再聽從他的安排。但獄中另一名殺人的匈牙利女子見克斯特輸掉官司而被判絞刑後,蘿西這才又急急回頭找佛林。

  此時又有一名夏威夷富商之女開槍殺死丈夫及兩名女子,媒體焦點又轉移到這個案子上面,再度受到冷落的蘿西不得不出奇招,在媒體面前假裝暈倒,並謊說她已懷孕。蘿西以「性」誘使醫生作了偽證,佛林順水推舟再度將蘿西裝扮成賢妻慈母的形象,果然在法庭上引得陪審團的同情。

  但檢察官暗中搜出蘿西的日記,由薇瑪出庭作證。眼看案情又對蘿西不利,但已有防備的佛林早就在日記中替蘿西寫下一些有利的對白,這使得案情又急轉直下。果然蘿西最終宣判無罪。但庭外又發生女人槍殺丈夫的案件,這使得蘿西又嘗到冷落的窘境。

  蘿西一直嘗試上舞台表演的機會但都失敗了,直到出獄後的薇瑪來找她,共組了殺手二人組,果然在芝加哥的歌舞秀場中再度闖出一片新天地,就連佛林也不得不對這兩個女人另眼相看呢!

二、 劇情分析

  「芝加哥」原為百老匯一齣有名的音樂劇,雖然以電影的手法來表現,但劇中一些經典的歌舞場面卻完整地呈現;也因為如此,使得號稱歌舞劇名片的芝加哥有了全新的表現風格與手法,正確地說應該是給予傳統的歌舞片開闢一道新的里程碑。

  現實與舞台的雙重呈現雖然並非本片所創,但透過精密緊湊的剪接,讓兩個不同的時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可貴的是透過這種交互呈現,也技巧地彰顯了每位角色的性格與心事。

  操弄媒體的議題在本片發揮得淋漓盡致,這一點和台灣目前的現象有些類同。但芝加哥是集繁華與罪惡於一處,而佛林這位成功的律師就成了這個城市的代表。當聚光燈投射在佛林身上時,立刻讓人嗅到這個城市(或擴而大之為人性)的慾望躁動。

  以女子監獄為背景的戲不時與歌舞秀場的舞蹈相結合,就影片呈現而言絕對是成功的,由此也追索出每位入獄的女子都是殺了不忠的男子,而這種衝突的背後就顯露出情色慾望的泛濫與本質。我們不禁要問「偷情」的真正動機為何?方式與過程也許不同,但出發點與慾望的頂點卻是一致的。

  也許慾望只是一種遊戲,但這樣的解釋永遠無法令人滿足,因為影片中的情慾交染似乎添雜太多的擁有與獲得,而這種在潛意識紛飛的念頭,不僅遮蔽了人性正確的認知,也使得人際關變得詭異而多變起來。

  仔細思索便會發現這些紛擾其實都無法跳脫這個城市的繁華誘惑。歌舞劇的絢麗艷射只是一種表徵,跳脫歌舞秀的舞台,似乎也可以印證人性的無窮慾望。但就另一個層面而言,慾望有時是人進步的動力,連帶地也因為人性的慾望追求而造就了城市的繁榮;問題是,當燈盡人散之際,有多少人能真正看清慾望背後的本質?

  佛林操弄媒體;更操弄了法律,而這一切都建構在人性的另一項慾望──財富的基礎上。佛林是律師,自然知曉律法的各項操弄,這是他成功之處,而他更進一步操弄了人性。佛林在影片中的角色幾乎已成為人性的主宰,他的聰明才智令人激賞,但他畢竟是「人」,因為他始終無法跳脫錢的誘惑;更正確地說,佛林並非為自己活著,他只是金錢的化身。

  然而慾望的獲得與名利是息息相關,相輔相成的。所謂的名利就必須建構在「舞台」上,因為只有藉著舞台上的燦爛燈光才能獲得想要的慾望。薇瑪和蘿西都是代表人物;而佛林的舞台不在歌舞秀,他的舞台是辯護庭;他的燈光是記者的鎂光燈,再透過記者傳達給芝加哥所有的「觀眾」。随著這些慾望的起伏,也慢慢挑動了所有市民的慾望。

  媒體嗜血的報導正是市民觀眾的潛意識渴望。在「知」的權利背後,透露了媒體本身以及民眾的「慾望」。正確地說應該是所有人性慾望的整體連結,於是整個城市都在慾望中動了起來。

  影片中唯一嗅得到一點「善良」因子的是蘿西的丈夫哈特,他一再容忍妻子紅杏出牆,甚至差點為她坐牢。他心中不是沒有埋怨,但在經濟窘困下依然湊了兩千元的律師費為妻子辯護。最終在妻子獲得釋放後被蘿西拋棄,看到他低頭默然離開的背影,不禁令人同情。然而這個角色在劇中似乎只是填補空白的對應作用,因為蘿西一再對外偷情乃由於哈特無法滿足她,這樣赤裸的展現當然在力求「芝加哥」的整體調性。哈特只是許多受害者的其中一員罷了,在罪惡與繁華的背後真的有太多委屈而令人難過的例子。

  歌舞片的呈現常因舞蹈與音樂的直接介入,使得劇情多了另類次元的詮釋。觀眾常常在一個舞蹈的動作或者道具的呈現,立刻能獲得觀賞的訊息。好比說蘿西開始委託佛林擔任她的律師時,佛林便開始控制她的言行,包括在記者會面前該講幾句話或輔以什麼動作,編導安排了一場「提絲傀儡」的舞作來呼應,透過燈光與舞蹈動作及化粧的渲染,佛林與蘿西都變成舞台上的虛擬人物,但卻更能真確地反映現實生命的性靈。

  歌舞劇在台灣正處於步階段,很多節目都移植自百老匯,這應該是缺乏劇本的緣故吧?另一個原因則是製作費的問題,要完成一齣歌舞劇需要大量的人員與支出,更何況國內這方面的觀眾相當有限,這些都是目前的瓶頸吧?!

  歌舞片的導演一般都是編舞者;以「芝加哥」為例,導演羅勃‧馬歇爾也身兼編舞重責。「芝」片雖然沒有為他個人拿到獎項,但卻贏得奧斯卡最佳影片。

  沉寂一陣子的歌舞片曾因「紅磨坊」與「芝加哥」的陸續推出並創下票房佳績,許多人預測歌舞片會在近期中掀起一股熱潮,只可惜是雷聲大卻連一滴雨水也沒有。究其原因可能是「芝加哥」的新式展現手法,使得傳統歌舞片望塵莫及,如果有新作品,起碼在詮釋觀念上應該有超越「芝」片的表現才能再度帶動一股歌舞片的新熱潮吧?!由這個論點似乎彰顯了「芝加哥」這部電影的特殊之處;最起碼它也會在影史上留下不朽的佳譽。

2015年8月18日 星期二

巧克力戰爭(The Chocolate War)

 由 林苑芳老師 撰稿

導演:依朗.米契-史密斯(Ilan Mitchell-Smith)
演員:約翰.葛洛夫(John Glover)
   華萊士.朗翰(Wallace Langham)
美國/1988年 / 100分鐘 /限制級
敘述美國的天主教高中舉辦巧克力義賣活動,剛遭逢喪母之痛的新生傑瑞在校園幫派 ...

◎ 劇情簡介     

  電影開始,是美式足球的練球場景,短短的幾分鐘就讓觀眾切身感受到,傑瑞的身體各處因撞擊、撲倒、被其他球員包抄所產生的劇痛與極度的不適。

  傑瑞是天主教高中的新生,剛申請加入美式足球隊。他並不特別的強悍,但在球場上摔得鼻青臉腫弄得全身都是傷,至少讓他覺得自己「畢竟仍歸屬於某個團隊」。並且努力滿足球教練的苛刻的訓練進校隊。   

  他的母親剛去世,家庭中只有父親,單純的他只想好好的渡過高中生涯,他只是個平凡的高中生,但有些聲音有些想法正在他的心裡頭竄動著。當他看見球隊的好友羅花生在完成校園黑幫「守夜會」所指派的任務後的反應,當他在課堂上看著里昂修士在全班同學面前,對著葛利哥來貝利那場出神入化但令人作嘔的表演後,他知道這不對。

  「守夜會」在校園內的勢力,學校視而不見、里昂修士恫嚇大家的遣詞措字,這兩件事讓他知道這一切都不對,但他並沒有打算做什麼,-直到球隊練習結束後,他接到了守夜會的傳喚書。

  當時學校正發起巧克力義賣的活動,今年每位學生分配的數量是去年的一倍,里昂修士找了守夜會合作,以確保兩萬份的巧克力能順利售完。   

  里昂修士為了義賣一事,從創校精神談到學校建設,發表了一場精采動人的演說,但這背後卻牽涉了他自己挪用公款的行為。守夜會表面答應協助的同時,也給了傑瑞前十天公開拒絕販賣巧克力的任務!  

  在課堂上,傑瑞一天又一天的公然拒絕,好不容易捱到了第十一天,當所有人都等著傑瑞加入義賣巧克力行列的同時,他卻開口說了:「不,我不打算賣巧克力。」這個舉動連他自己也不明白,但在接下來的第十二天、第十三天,接下來的日子裡,他依舊堅決地說不。前十天是因為任務和學校作對,然而,現在他不僅和學校作對,也在對抗守夜會。  

  一開始,傑瑞似乎在某些學生的眼中成了英雄,他們鼓勵他繼續加油;最明顯的支持正反映在一落千丈的銷售成績。  

  孤單一人的勢力總是薄弱,嚴格說起來,並沒有誰真的和傑瑞站在同一陣線。情勢於是很快地又逆轉了。守夜會給出了新的任務:要求傑瑞開始賣巧克力。而傑瑞依然堅持說不。與全校師生為敵的結果,便是傑瑞遭到不斷的騷擾和百般刁難以及最後的徹底孤立。整個班級、整個校園都瀰漫著一股同仇敵愾的情緒。

  傑瑞無意作英雄,不想特立獨行令人矚目,開始的拒絕不過是守夜會脅迫下的無奈,同儕的仿效讓他成為學校當局的眼中釘,兩方挾持下,情勢發展成了難以掙脫的困境,也埋下傑瑞註定扮演犧牲者的悲劇因子,也讓他最後還是中了守夜會的圈套,與亞奇的對打,並將亞奇修理個半死。              

  傑瑞在遭受痛毆後獲得教訓是:覺得沒幫忙賣巧克力是錯誤的。    

  千萬不要想去撼動(驚擾)整個宇宙!

  電影最後欺負他的人沒有得到懲罰,也沒有愧疚和悔恨,看起來傑瑞似乎是犧牲者,但他發人深省的行為卻又像個英雄。

◎ 劇情分析

  因著如此,這又是一個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故事,故事的場景設定在美國一所私立的天主教教會高中學校。

  當學校的義賣巧克力傳統成為導火線,將校方及學生這兩股勢力勾結在一起時,誰會成為這股強大勢力的犧牲者或是與之對抗的英雄呢?  

  如同傑瑞的困惑,這位相當於台灣高一年紀的青少年,絲毫沒有撼動整個宇宙的慾望或想法,這是一種集體墮落,讓教育理想、制度、體系崩潰無聲無息,這件事也讓所有的人噤口不言,

  對於這一本出版於1974年,備受讚譽和爭議的青少年小說,內容是不是就如同書中簡介般的敘述。  

  正氣凜然的將食指直伸到讀者面前,挑釁的質問:「你敢不敢堅持做自己?敢不敢與眾不同?或你敢不敢撼動整個宇宙?

  教育的偽善、權力的黑暗與人心的邪惡、盲從所造就的同仇敵愾,就在角色的對白裡、情節的推進中原形畢露。

  故事所帶來的衝擊,卻絕對可以撼動每一位讀者。

  《巧克力戰爭》挑戰的方向不同,它大膽揭露了70年代的許多教育禁忌,提出質疑,但不給答案,因為許多問題甚至到了現代仍無法有個正確答案。

  任何有關同儕關係、霸凌、學校制度甚至宗教議題,都值得深究對談,至於如何辨別是非、對抗不均衡的暴力、何時該堅持勇氣和道德的必要,不只在學校,更是青少年時時面臨的困難抉擇。  

  即便是在美國,在《巧克力戰爭》出版的當年,立即獲得包括「1974年美國圖書館年度最佳青少年圖書」、「1974年美國圖書館不朽青少年圖書」等各項鼓勵。

  不討論不代表不存在。青少年很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不一定成熟,也或許和成人世界不同,但誰又能說成人的想法便成熟?又一定能契合青少年的世界?  

  拒絕討論的結果,將讓青少年的世界拒絕對成人開放,那些閉鎖困惑,只能放任他們自行解決。  

  片中忽視家庭力量的介入,當然也包括後來怎麼樣了?遍體鱗傷的傑瑞或許可以存活下來,學校高層與霸凌團體的結合可能更加緊密,傷癒後是否返校?又該如何自處?

  從成人的角度看,傑瑞的行為顯得十分怪異,他大可告訴父親、向其他老師投訴,或甚至要求轉校,但傑瑞什麼都沒做,事實上,沒有任何一個學生尋求其他支援,面對欺凌或不公不義都默默承受,顯然作者瞭解青少年寧可自行解決,也不願外力插手的想法。

2015年8月12日 星期三

一個娃娃兩個爸(Baby Love)

 由 周彥彤老師 撰稿

導演:文森‧賈洪 (Vincent Garenq)
編劇:文森‧賈洪 (Vincent Garenq)
演員:蘭伯特‧威爾森 (Lambert Wilson)
   琵拉‧羅佩茲‧迪‧艾雅雷(Pilar Lopez de Ayala)
法國 / 2008年 / 90分鐘 / 保護級
身為男同性戀的伊曼紐,40歲,擔任小兒科醫師,有一個相愛多年的律師伴侶菲利浦,甜蜜又享受的兩人世界,生活可說幸福又美滿…

◎ 劇情簡介

  小兒科醫生伊曼紐與擔任律師的菲利浦兩人是相愛多年的伴侶。儘管兩人感情很好,但仍有一個歧見沒有共識,那就是到底要不要一個小孩?身為小兒科醫生的伊曼紐非常期待能有一個自己的小孩,他想要當爸爸的渴望很強烈。但是菲利浦則不然,很滿意現在的關係與狀態,不希望有一個終日嚎啕大哭、無法掌控的小孩來打亂他們的生活。

  聖誕節這天,忙碌的伊曼紐還在診所裡醫治生病的小孩,一邊不忘交代菲利浦要記得去買禮物,等到兩人好不容易終於可以上路,準備回家跟家人團聚,沒想到在路上卻不小心追撞了芬娜開的車子。身為律師的菲利浦自告奮勇下車與芬娜商討賠償問題,但因為趕時間的關係,最後他們請芬娜留下聯絡方式之後便匆忙離開。兩人來到伊曼紐家,跟他的媽媽、妹妹、妹婿一起過節,或許是受到節日團聚的影響,或許是看到妹妹三個可愛的小孩,而心裡的渴望再度升起。隔天早晨,伊曼紐又重新對菲利浦提起孩子這件事,結果兩人大吵一下,菲利浦一氣之下搬離,兩人黯然分手。

  但感情觸礁,卻也沒有澆熄伊曼紐想要小孩的渴望。他先去申辦領養,但卻因為被識破是同性戀,根據法令規定,無法讓他領養小孩。於是他將腦筋動到女同志身上,但卻也都沒有找到好對象。這段期間,為了處理車禍糾紛,他與芬娜聯繫並把賠償金給她,這才發現芬娜是非法居留於法國的哥倫比亞人。極度渴望孩子,卻又無計可施的伊曼紐竟把腦筋動到芬娜身上,問她是否願意假結婚,然後用人工的方式擔任代理孕母,當然被芬娜嚴厲地拒絕了。只是後來芬娜遇到困難卻主動聯絡伊曼紐,伊曼紐將芬娜接回家,暫時收留了她。芬娜最終被伊曼紐打動,終於答應擔任他的代理孕母。只是人工授精的過程中,卻發現伊曼紐是不孕症,伊曼紐大受打擊,但越挫越勇,他鼓起勇氣去向菲利浦懇求,是否可以請他捐精。菲利浦第一時間非常生氣,但是最終還是接受了。

  芬娜終於順利懷孕,伊曼紐非常高興而細心的照顧著芬娜,但兩人卻意外擦槍走火有了親密接觸。芬娜不自覺的深深愛上伊曼紐,伊曼紐則明白自己不可能愛上女性。但兩個人最終還是辦了假結婚,只是婚後伊曼紐卻跟菲利浦重修舊好,芬娜受不了打擊,揚言要離婚並拿掉小孩,伊曼紐也無奈的接受了。幾個月過去後,伊曼紐卻接到醫院的電話,原來芬娜最終還是沒有拿掉小孩,順利在醫院裡生下孩子。伊曼紐與菲利浦兩人到醫院探視,並且想接回芬娜母子,但芬娜將孩子交給伊曼紐之後就離開了。

  伊曼紐在帶著一些遺憾與愧疚之下,終於實現自己的願望,而菲利浦看著自己的孩子,也有了不同的想法,非常享受當爸爸的過程。兩人當然也沒忘記芬娜,仍與芬娜保持聯繫,最後芬娜對這段沒有結果的感情,也漸漸能夠釋懷了。

◎ 劇情分析

  同性伴侶到底能不能領養小孩?這個議題跟同性伴侶到底能不能結婚一樣受到很大的爭議,而且在世界各地都引發了高度關切。美國在2015年才終於裁定核准同志婚姻,為性別平等邁出重要的一步,但仍然沒能平息反對者的聲浪。而相較之下,同性伴侶共組家庭與領養小孩,牽涉的範圍更為複雜,討論也更多。反對者通常以同性家庭會為小孩帶來不良影響,造成性別認同混亂等為反對理由。贊成者則表示同志家庭能帶給小孩的基本上與一般家庭無異,對於性別認同這點反而提供了多元觀點。透過調查,同志家庭可能發生的一些問題,也是一般家庭中常見的問題。透過各種調查研究與議題辯論不斷出爐,雖然爭議仍然很大,目前准許同志合法領養的國家以歐洲最多,片中的法國也於2013年准許同志領養,因此如果本片發生在現今,也許伊曼紐就不必那麼麻煩的尋找代理孕母,但透過伊曼紐,也讓我們一窺同性伴侶想要組織家庭的艱辛。

  本片的特殊之處在於導演提供了另一個角度,從「人性」做為出發。文森賈洪原本是一個拍攝紀錄片的導演,因此觀察與調查是他最擅長的。本片的靈感,來自於導演身旁的同志伴侶,他看到他們想要擁有一個小孩的過程,看到他們的相處,因而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呈現在這部影片中。

  從伊曼紐與菲利浦的交往過程,其實無異於任何一對伴侶,他們同樣會吵嘴、為了某些事情意見不合,分手以後各自擁有其他伴侶,也會對舊情人念念不忘。有了孩子以後跟所有的父母一樣,把孩子當成自己生命的重心,熱衷到連朋友都覺得自己受到冷落而不開心。在家庭的議題上,雖然兩人有歧見,但從伊曼紐身上也不難看出家庭觀念其實根本沒有性別之分,共組一個家庭,擁有一個孩子是大部分人的渴望,只是同性家庭想要達成這樣的願望是更為不易的。因此導演將這部影片取名為「和其他人一樣」(法文直譯),清楚呈現出導演想要表達的核心價值。

  當然本片中另一個重點是芬娜這個腳色所帶出來的議題「假如愛上一個同志,該怎麼辦?」芬娜對於伊曼紐的用情之深,因而兩人發生關係,對芬娜來說,那或許帶給她一個希望,也就是伊曼紐也有可能喜歡女人。但對伊曼紐來說,雖然這個經驗不壞,但卻更加確定其實自己最喜歡的還是男性,對伊曼紐而說,他對芬娜的喜歡是不一樣的情緒,那是一種對朋友的喜歡,就跟對他的同學一樣。但對芬娜而言伊曼紐是一個情人的角色,菲利浦卻是她不能容忍的情敵。這樣的三角戀情,也終將和所有的三角戀情一樣,最後總是有人必須退出,無疾而終。

  故事中,導演也運用了一個有趣的角度來看待同性戀的家人。伊曼紐的家人對於他與菲利浦的戀情早已接受,視他們為一般的戀人,當他們分手時,還會為之感到惋惜。而當伊曼紐宣稱要假結婚時,妹妹反而不能接受了,她對伊曼紐說:「我們花了多少時間才接受你是同志,現在你卻要跟一個女人結婚!」這一句話正代表了這些家人內心的糾結,也凸顯出他們比任何人都需要更大的包容力與自我說服,或許她們需要忍受的歧見,也不比當事人少。

  要打破一個既有的社會印象與規範,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必須與大部分的人為敵,必須要噤聲不語或者努力抗爭,同性的議題便是如此,但如果回到單純人性的觀點,他們其實與我們無異,「和其他人一樣」,便是這部片子最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