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05年6月28日 星期二

大雨大雨一直下(Raining Cats and Frogs)

類別:卡通
導演: 賈克‧雷米‧吉黑賀(Jacques-Remy Girerd)
禮讚:柏林影展最佳動畫大獎
   台北動畫影展開幕鉅片
法國 / 2003年 / 87分鐘
連著下了40天的雨,洪水淹沒了一切…

◎ 劇情簡介     

  退休的老船長費迪平時就喜歡幫助別人,他和妻子茱麗葉收養了一名孤兒湯姆,只是湯姆雖然稱呼茱麗葉為媽媽,但因覺得費迪年齡很大,所以一直稱呼費迪為爺爺。費迪雖然屢次糾正,但湯姆始終改不了口。

  這一日,附近經營動物園的荷內和妻子露易絲欲往非洲尋找野生鱷魚,於是將女兒莉莉託附給費迪,並拜託他照顧動物園內的動物。

  而這些日子天空始終乾旱不已,眾人焦急得不得了,但湯姆卻在無意中聽到青蛙說話,不僅如此,青蛙還向湯姆提出警告,謂在月圓之日會連續下四十天的雨,整個大地將被洪水淹沒,動物及人類也將全數毀滅。湯姆急急告訴費迪,費迪有了準備。果然雨愈下愈大,開始淹水後,費迪騎馬趕到動物園,但大水已將動物園淹沒,一些動物費盡心力,與費迪一起游向由米其林輪胎拼裝而成的方舟。

  大水似乎沒有退去的跡象,於是船上的人與動物立刻面臨一項難題──食物。所幸費迪在閣樓上藏了好幾公噸的馬鈴薯。透過茱麗葉的手藝,馬鈴薯大餐讓所有草食動物食指大動,但對肉食動物而言,反而是一種懲罰。在狐狸的蠱惑下,獅子和老虎開始對船上的雞、羊打起主意,所幸在費迪的安撫下,尚不敢有所行動。

  這一日莉莉發現海上漂來一隻烏龜,將他救上來之後,才知烏龜遭受大群鱷魚攻擊,在莉莉的安慰下,烏龜獲得眾人的同情;也很快與莉莉成為摯友。但其實烏龜懷著復仇的心而來,他不但與鱷魚同夥;更煽動狐狸及獅子將費迪及茱麗葉逼入海中,然後將湯姆及莉莉綁在柱子旁,預備明日就將二人吃掉,所幸貓想起費迪收留他們夫妻的恩情,遂在緊要關頭放了湯姆與莉莉。

  鱷魚在接獲烏龜的訊號後,預備群體攻上方舟,但湯姆此時誤打誤攪啟動了拖引機的馬達,雖然最後依然失敗而使機器爆炸失靈,但卻也救上了費迪和茱麗葉。在費迪曉以大義後,鱷魚才知道偷走鱷魚蛋的是烏龜,而烏龜也在此時失去了龜殼受到懲罰。第二天方舟終於登陸了,而正巧荷內和露易絲也開車回來,於是他們全家團圓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而湯姆也改口稱呼費迪為爸爸了。

◎ 劇情分析

  全世界的卡通王國應屬美國與日本,國內放映過的很多電影大部份出自這兩個國度。但很多人不知道這兩個國家生產的卡通影片其實有很多是出自台灣繪製人員的代工,只可惜台灣繪畫卡通的人才眾多,但主其事者卻始終無法創作出屬於自己國家風格與民情的卡通影片,因此自始至今都只是維持在代工的階段,每每思及不禁令人感嘆不已。

  法國的卡通影片一般來說並非上上之選,但法國動畫大導演賈克‧雷米‧吉黑賀(Jacques-Remy Girerd)在二十多年前創立「風影動畫工作室」,並陸續推出幾部震驚世界的卡通影片後,法國的卡通影片立刻獲得世人的注目。如一九八五年的「幸福馬戲團」(Le Cirque Bonheur),一九九四年的「和尚與飛魚」(The Monk and the Fish)均獲得極大的肯定。而本片「大雨大雨一直下」不僅費時六年才完成,更動用了法國、英國、俄國,匈牙利及日本等二十餘國青年動畫導演才有今日的成就。

  導演賈克‧雷米‧吉黑賀(Jacques-Remy Girerd)創作這部卡通影片時曾遭遇到資金的困擾,所幸最後在法國米其林輪胎的贊助下最終才得以順利完成。雖然這是改編自聖經「諾亞方舟」的題材,但導演其實有許多重要的主旨訴求。全劇放置在輕鬆的喜劇格局,企圖沖淡卑劣的人性鬥爭。

  如果這個世界夠寬夠大,那麼空間尚足以化解不同生命型態的衝突。但當肉食動物與草食動物齊聚在一艘船上,雖說同舟共濟是必要的認知,但存活的本質往往會讓這些動物喪失原有的和悅,於是衝突就發生了。

  就戲劇而言,本劇的衝突點是相當強烈的,導演又技巧地將所有動物擬人化,於是屬於人類的爾虞我詐就不斷地出現,其實這是導演的用心,因為透過這些動物的互動,觀眾很快會發現許多熟悉的影子,透過這些觀察,人就開始懂得思索起來。

  費迪在船上告訴妻子說:人的生命太渺小了。這真的是肺腑之言,因為一場大雨就足以毀滅這個世界,那人類還有什麼可自豪的呢?或許人應該要懂得謙虛和敬畏,這並非是自卑,反而因為內歛與尊重,人會因而顯得更有自信起來。

  愛心與善意絕對是卡通影片重要的訴求之一,「大」片當然也不例外。費迪已經退休,但卻樂於助人,妻子茱麗葉雖然是非洲人,她屢試屢敗的法術反而引來眾人快樂的笑聲,這些看似簡單,但其實都是生命的特質。透過這些誇張的善意,這個世界似乎就顯得更具有令人期許的動力了。

  在方舟上正好是人類共同存在地球的縮小與隱喻。不管存活的空間有多大,既然同在一艘船上自然就是一種緣分。而這些依存的關係是彼此需要而帶來欣悅,如果一味地相互傷害,只會徒增傷亡甚至導致人類的滅絕。

  當洪水淹沒大地,整個世界陷入汪洋大海中,人方知道平時被我們「踐踏腳下」的土地竟是如此重要。也許你可以將這篇故事當作是寓言,甚至一笑置之,但在潛意識中卻絕對無法將這份感覺刻意模糊。

  導演在本片中放置的「反派」角色是溫吞緩慢的烏龜,這一點是相當令人訝異的。導演將烏龜受盡人類以及各種動物的欺凌重新有了解讀,於是險惡的烏龜決意要報仇。其實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烏龜復仇的動機是有其正確性的,但這似乎只是角色的行為合理性,重要的反而是烏龜最終失敗的對應吶喊。

  一般人印象中相當殘暴兇狠的獅子、老虎與狐狸等,在劇中反而更加貼近擬人化的力量,從而演練了一種樂觀的人性善意──縱然必須忍受沒有肉食的痛苦煎熬,若不是狐狸一再煽動,早已展露了高貴的情操,而這一切也都是導演的真確美意。

  八歲的湯姆及九歲的莉莉在面對危機與困境時,能夠臨危不亂從容應付而度過危機,自然是導演的主軸表現。在戲劇的前段,透過費迪的敘述讓觀眾知道湯姆的父親以前對機器的在行,而湯姆的傑出表現,自然是父親的遺傳,這是為了讓劇情更為圓融而順暢所作的舖排。事實上如果透過湯姆的執著與毅力,再配合上一點陰錯陽差的具象情節而度過險關,對觀眾而言就有更足夠的說服力了。

  本劇的畫風採用蠟筆筆觸的表現方式來呈現,使得人物與動物的造形更具渲染的力量,亦即是每個角色必須透過觀眾作視覺上的聯想與再度詮釋,因而使得畫面呈現了無窮的生命力道。就小朋友而言,方舟的造型以及整體畫風的表現更是另一種意境的展現。透過小朋友熟知的「視覺習慣」而尋求更多的認同焦點,導演在這次的創作中不僅展現了創意;更贏得更多的掌聲。

  一艘方舟其實是一個人間的的縮影;方舟的危機與人性鬥爭也是人類的劣根性,基於此,「大」片的表現其實已經超越了卡通影片的實質。卡通只是一種素材與方式,好的導演其真正企圖與詮釋是絕對不會受限的,這一點可以提供給國內一些卡通影片的創作者參考。

2005年6月25日 星期六

無法無天(City of God)

導演:佛南度.梅瑞爾斯(Fernando Meirelles)
演員:麥瑟士.納特蓋(Matheus Nachtergaele)
   李安卓.費米諾(Leandro Firminoda Hora)
   亞歷山大.羅德蓋滋(Alexandre Rodrigues)
巴西 / 2002年 / 130分鐘

禮讚:第76屆奧斯卡4項提名
   第56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剪輯  
   第16屆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外語片
   第7屆拉斯維加斯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
   第69屆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
   第8屆衛星獎最佳外語片
   第12屆美國東南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外語片
   第7屆加拿大多倫多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外語片

出生在充滿暴力,血腥,毒品貧民窟的阿炮獲得一台相機,學習用真實的鏡頭代替肉眼,用臨場的紀錄取代記憶的血腥、墮落與暴力 …

◎ 劇情簡介     

  阿砲生長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的貧民區。從小看慣區內的孩童隨著不良少年販毒、搶劫甚至為地盤而幫派火拼。阿砲的哥哥阿呆與阿夾及阿毛三人曾在貧民區內作威作福,被稱為「少年三俠」。但在一次搶劫中,因阿毛的跟班小豆子殺了旅館的人;加上阿呆勾引矮子的妻子而引發殺妻命案。於是在警方的掃蕩中,阿毛帶女友瑪拉卡娜逃離時被警方擊斃;阿夾則遁入修道院;而阿呆在逃離之際搶了小豆子的錢,反被小豆子殺死。
  
  小豆子與班尼搖身一變為角頭老大,與另一派以紅毛為首的幫派雖然楚河漢界,但均想找機會消滅對方。阿砲雖然不願見到自稱小霸王的小豆子,但卻不時與他照面,所幸班尼與阿砲交情不錯,這才使得阿砲在許多場合中能化險為夷。
  
  阿砲看上了安麗潔卡,可惜她已有男友提亞哥。但阿砲常替她買些大麻,這使得安麗潔卡對他另眼看待;只可惜這段情緣很快就煙消霧散。而安麗潔卡後來與班尼相遇,兩人一見如故,感情也直線上昇。
  
  在安麗潔卡的勸慰下,班尼決定洗手不幹。在惜別舞會上,小霸王因向女子邀舞被拒,竟以槍強迫女子的男友帥奈德脫光衣服加以羞辱,不僅如此還強暴了他的女友,並開槍射殺了帥奈德的弟弟與叔叔。帥奈德於是加入了紅毛的幫派,準備復仇。但在一次搶劫中帥奈德為救紅毛而槍殺了一名警衛,而這也造成警衛的兒子奧圖加入小霸王的陣容中。日後的火拼中,帥奈德見奧圖中槍倒地,不禁痛苦地責問他為何要如此墮落;帥奈德原本的關懷反而使得他轉身之際被奧圖槍殺身亡。
  
  班尼知道阿砲最想成為攝影師,遂將一架以毒品換來的相機贈予阿砲。而阿砲也拍了小霸王的相片並登在報紙頭版。在小霸王與紅毛兩派火拼時,阿砲躲在暗處拍攝了整個過程。更令人震驚的是他也拍攝了小霸王被捕後,警方拿走了小霸王所有的錢,並要他再送一箱的鈔票來,這才將他放走。但小霸王號召了那群小嘍囉預備東山再起時,反被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孩子殺擊死亡。阿砲的相片使他成功地走上夢想的行業 ── 攝影記者。 

◎ 賞析  

  本片在二○○四年奧斯卡金像獎入圍了最佳導演、剪輯、攝影以及改編劇本等獎項,雖然最後沒有得獎,但可見本片的整體表現受到的肯定與注目。
  
  在一百二十四分鐘的過程中,觀眾目睹了巴西里約熱內盧郊區貧民窟的黑暗與墮落。充斥著暴力、毒品的環境似乎像無政府狀態;事實上促使或縱容這樣的罪惡與不安的真凶卻是不肖的警察。
  
  本片以男主角阿砲的獨白貫穿全劇。雖然他的哥哥阿呆也曾經是不良少年的帶頭人物,但導演塑造了本性善良的阿砲,藉著他的受挫心靈以及旁觀的視野,逐漸地剝落激烈鬥爭下的慾望與人性本質。
  
  阿砲喜歡攝影,他的願望是成為一名攝影記者,但惡劣與窮困的環境不但將他逼向暴力的環境中,這個攝影家的夢就變得更加遙不可及了。
  
  小豆子從小心狠手辣,十七歲的年齡就成了角頭老大,不但擁槍自重也靠販毒致富。或許是經濟的困境,逼使得更多年齡更小的兒童紛紛投效小豆子。導演在運鏡手段上毫不避諱地展現槍械的威力與霸氣,這更增添了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的氣焰。雖然這些情節與畫面帶給觀眾許多焦躁與不安,但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則自然能體會創作者的用心。
  
  巴西曾經陷入經濟倒退的危機中,在八○年代中的情形更加激烈,這也使得巴西貧富不均的情形更加嚴重。由於教育不普及,相對地文盲的比例極高,這些情形在另一部影片「中央車站(Central Station)」就有詳盡的敘述。而本片正是「中央車站(Central Station)」的導演華特‧沙利斯(Walter Salles)擔任監製,其用心自然不難窺知。
  
  原文(City of God)應譯為「天主之城」,對信奉天主教的巴西而言,這樣的題名自然有著諷刺的意味。如果救贖之前必須以慾望來測試,那人的存在未免太過於沉重。連簡單的求生本能有時也難以如願,不禁令人懷疑這個貧民窟的空間是否就是人間煉獄?一顆子彈就輕易地了結一個人的生命,世間的法則與規範在這兒似乎只是空談;而當一切都陷入這樣絕望的時候,阿砲那顆敏銳善良的心立時像一把火焰澈照了無盡的黝黑,整個影片的動能也隨之有了生氣起來。
  
  班尼雖然與小豆子是一夥的,而阿砲喜歡的安麗潔卡最後也愛上了班尼,但這一切並不影響班尼與阿砲的友情。班尼原本要與安麗告別販毒生涯,但對方以相機為交換,班尼便毫不猶豫地交易了。阿砲獲得照相機,恰如擁有了上帝的審判目光;他在紅毛與小豆子雙方幫派的火拼中以相機記錄了一切。急於在媒體展露自己的小豆子接受阿砲的拍照,竟然成了報紙的頭版。  這張相片是善惡的重要分岐點。耀武揚威擁槍自重的小豆子認為自己受媒體的承認與注目是一種勝利,但其實這反使他步上了宿命與輪迴;相對地,阿砲的相片第一次就登上報紙的頭版,甚至也與一名白人女記者有了第一次的性關係,這充分宣告了阿砲成功地走出惡劣的環境,並在自我期許的道路上邁出了一大步。
  
  本片其實也有更多值得我們深思的地方,譬如毒品的問題就是其一。為何人類情願以毒品來麻醉自我?是在現象界中的環境無法獲得心靈的安適與撫慰?或是藉著毒品真的能夠在飄然中與天堂接近?這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但卻似乎是全世界都無法解決的困難。為何以前這樣的問題不存在?而愈是步上文明的路途這個問題就愈來愈嚴重?
  
  暴力由來已久。人類雖號稱萬物之靈,但在某些時刻還是會以暴力來解決矛盾和爭執的;而槍械的火力更助長了這種趨勢。有別於一般國度中的黑社會火拼,「無」片殘酷地呈現了巴西未成年孩子為了生存而展現的殘暴,也因此更增添了「無」片的企圖與宗旨。  

  解構與呈現是為了顯露真相,「中央車站(Central Station)」曾使巴西政府開始思索如何杜絕文盲,而在各車站內設置「識字班」;「無」片似乎也想藉著顯露巴西境內孩童與青少年陷入生命的困頓與泥淖,從而引起政府有關單位的注目與反省。阿砲最後以照相機拍攝到警方與小豆子的掛鈎,而小豆子在全部資源被警方接收後,欲再號召年輕的孩童為他賣命,但沒想到反而慘死在這群十歲左右的兒童槍下。阿砲如實地記錄了這段實情;也宣告了暴力的輪迴顯現。這一段情節與阿砲在攝影的表現上是極端對比的;雖然善惡永遠相互呼應,但不免也使得觀眾更加忐忑與不安。
  
  「無」片的整體表現是阿砲獨特的獨白,每一次他的心聲自然流露,也拓染了情境的推進力量,自然也延展了情節與結構。童稚的語言更增添了殘暴背景的對比,於是一種獨特的映象魅力從容展現。這是一種技法,也是在極端失望的狀況下拋出的良知吶喊。

  「天主之城」其實也匯注了天主的期許,畢竟生命最大的動能就是「希望」。也許現實的景況不盡人意,但只要埋下希望的種子,明天就是一個嶄新的希望。這一點阿砲的照相機一定會為我們作見證的。

2005年6月16日 星期四

死亡倒數(Last Night) 

導演:丹‧馬克基拉(Don Mekellar)
演員:珊卓‧歐(Sandra Oh)
   莎拉‧波麗(Sarah Polley)
   羅伯塔‧馬克斯韋爾(Roberta Maxwell)
加拿大 / 1998年 / 95分鐘
禮讚:溫哥華國際影展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女主角獎
世界毀滅前的六小時,要如何度過?與至愛的人分或合?…

◎ 劇情簡介     

  在進入公元二○○○年的最後一天,世界將會完全毀滅,於是全世界的人都逐漸瘋狂起來,尤其在最後六個鐘頭,每個人因思惟的不同開始想在生命尾端掌握住一點不讓自己遺憾的東西。

  派屈克的女朋友已經病亡,他似乎沒什麼牽掛,於是回到家裡與父母親以及爺爺眾長輩共度最後一餐。母親像聖誕節一樣作了最拿手的烤火雞,餐後派屈克還是回到自己獨居之處,因為他想一人面對這場浩劫。

  珊卓是一名韓裔的女人,她開車停在一間幾乎被搶劫一空的超級市場內,取走了幾瓶葡萄酒,但出來之後卻發現車子已經被一群暴民推得四輪朝天。不得已只好一人繼續步行,當她累得無法再走時就在一個階梯前休息,正巧派屈克回來,於是珊卓向他商借電話通知她的先生趕快開車來接她。但電話那頭始終沒有她先生的音訊,珊卓留了言也留下派屈克的電話。派屈克認為他的同學奎格應該可以幫忙,因為奎格收藏三輛骨董車,於是兩人一起造訪奎格。

  奎格正把握最後的幾個小時拼命找女人作愛,不但有黑人及從未作過愛的女人,甚至是他讀高中時暗戀的女老師。奎格在派屈克說服下同意將一輛車子借給珊卓,但卻也暗示派屈克可以跟他共享同性之樂,但派屈克拒絕了。

  珊卓開車又遇暴民攔路,甚至遭受攻擊。珊卓狼狽而逃,不得已又回來找派屈克,並探訊其丈夫是否曾打電話來。然而她得到的答案卻是失望的。

  派屈克與珊卓在街上遇見另一位同學曼斯,他把握最後時光在十一點時舉行一生中第一次的演奏會,雖然曼斯無法把車子借給珊卓,但還是送派屈克兩張演奏會的入場券。音樂會開始時,觀眾寥寥無幾,其中包括剛與奎格作完愛的高中女老師卡敦。

  珊卓確定無法回去與丈夫會面了,她這才透露曾與丈夫相約一起自殺,她拿出兩把槍,希望在午夜十二點時派屈克以槍殺了她;而她也會用另外一把槍了結對方。時間一分一秒地逼近,珊卓與派屈克各自以槍抵住對方的頭,但在大限到來之前,兩人卻緩緩放下槍而吻了對方。

◎ 劇情分析
  
  本片是以寓言的方式假設世界會在某個時刻毀滅而引發的現象探索。故事將這個毀滅的時間設定在公元二○○○年,但卻未曾說明是何種原因導致世界的滅絕,只知道雖然時間逐漸接近午夜十二點,但依然亮如白晝。由這一點推論只能解釋是原本正常的時序出現了極大的變數,而導致這場人類滅絕的命運。

  然而導演既然在這個事件上刻意隱瞞原因,當知本片要探索的原因絕非「世界毀滅」這個主題,而是人類面臨死亡之前的思維與行為,透過種種的抉擇呼應了潛藏人類心靈底端的無窮秘密與矛盾。

  人之所以能夠如常地生活,是因為我們無法預知死亡的時刻。假設有個確切的證據能夠證明你的生命只有最後幾個小時,那麼這最後的幾個小時絕對會讓當事人心性大變的。由於對死亡的恐懼與無知,不同的生命觀念就有不同的面對,何況是全世界那麼多的人去面對相同的問題。

  奎格似乎是個物質與性愛的享受與崇拜者,他選擇在生命的最後幾個小時內拼命找不同的女人作愛,有趣的是這些女人之中竟然包括他高中時暗戀的法文老師。原本沒有感情與交集的男女在最後的時刻以軀體的接觸作為一種回顧與留念,不管是界定在享樂的發洩或者是彌補未竟時光的不甘,均透露了「性」在人類的行為上有著不可思議的動力。如果是平素的男女互動應該可以在性愛上有著另種層面的關懷與慰藉,但奎格的出發點並非如此;他真正的想法只是不想有著遺憾。導演特別安排與他作愛的女人涵蓋各色人種,甚至是同性的享樂,正如他的另一項嗜好蒐集骨董汽車一樣,奎格在乎的是「曾經擁有」。

  奎格的執著其實是人性中的通病。看似在某個行為上擁有什麼,但其實都只是一種虛幻的無知。生命的真相是本有俱足,「擁有」只能說是一種歷練,就算奎格與全世界的人都作過愛,他其實也不曾擁有過什麼,令他滿足的只是人性六覺中的暫時滿足而已。

  派屈克的女友病亡後,似乎使他生命起了不同的看法,導演在這方面著墨不多,也因此導致此一角色的呈現略顯平面。具體地說女友的死亡應該與珊卓在最後關頭要求相互槍殺對方的情境有著呼應與連結,如此更能突顯整部影片的結構與張力,只可惜片中以簡單的對白帶過,而非以具象的事件呈現,殊為可惜。

  派屈克回家與長輩吃最後的晚餐,但餐後卻情願獨自一人面對死亡。這段情節自然是以西方的人倫精神來看待,並藉此與珊卓這條線來連結,但若從東方的觀點而言是令人困惑的。拋開東西文化的背景不說,導演似乎在派屈克家人面對「死亡」的情緒表現上缺乏著墨,更明確地說在其他的情節中,我們似乎找不到人類面對死亡時的焦躁惶恐。雖說「世界末日」如果已成一種共知共識,人類似乎就能完全免除那股不安。

  珊卓這名韓裔女子的情節就較為令人耳目一新。我們一開始不知道她雙手緊抱的手提箱內竟是兩把手槍;更不知道她急急想趕回去與先生會合只是為了曾經約定的自殺。這也是全劇中劇力最強的部份,而她沿途一而再、再而三地受挫遇險,更增添了世紀末的狂亂不安以及歇嘶底里的真正人性面貌。

  珊卓的丈夫是一名暗場人物,我們不但未曾見過他的人,更不曾聽過他的聲音。他原本是珊卓回去的精神動力,但最後這股動力反而慢慢轉移到與她一同面對死亡的派屈克身上。珊卓要求派屈克開槍射她;而她也會採取相同的動作。派屈克沒有選擇的餘地,因為不管有否用槍了結,午夜十二點生命就會結束。就情理而言,珊卓與派屈克最終的情懷是不太有交集的,這中間似乎有著探索種族問題的議題與努力,但如果種族問題是必須在共同面對死亡之際才會努力地深入了解對方,那似乎也更突顯了人類的悲哀。

  曼斯選擇在生命最後幾個鐘頭舉行一場第一次的個人演奏會。他還煞有介事地租了一套禮服;更印了精美的入場券,雖然觀眾沒超過十人,但曼斯的表情是滿足而了無遺憾的。導演在這段情節中不忘將西方的藝術人本點綴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讓它發亮發光。相較之下,一些粗暴的人拿著槍胡亂殺人,似乎就相較出生命的優劣。預知自己死亡將至,然後以槍殺別人來作補償正是突顯自己的恐懼不安;但不幸的是,人性的脆弱往往以這種極端來修飾,期能掩蓋自己的無知與盲點。

  派屈搭與珊卓最終以槍指著對方的頭,但隨著午夜十二點即將到來,兩人似乎沒有開槍的打算。或者說兩個人都渴望死在對方的手中,因為這樣正好讓自己提前解脫而不必直接面對世界毀滅的可怕夢魘。然而導演在這個關鍵時刻卻提出了人性「至善」的本質,殘殺對方不管是出自於善意或者無奈,事實上都違反了天性與自然法則。而這兩種「法則」正是人世上萬法的本質,不管從宗教的領域或科學的角度都是必須批判的。

  派屈克與珊卓放下槍,流著淚吻著對方,那不是男女情愛的表現,而是人性光輝的點燃;縱然世界毀滅,在精神領域中反而是永存發亮的。

2005年6月4日 星期六

愛你在心眼難開(Something `s Gotta Give)

編導:南茜‧梅爾(Nancy Meyers)
演員:傑克‧尼克遜(Jack Nicholson)
   黛安‧基頓(Diane Keaton)
   基努‧李維(Keanu Reeves)
美國  /  2003年 / 128分鐘
快活無比有點年紀的單身漢,輕鬆地到處結交三十歲以下的年輕女子,當發現自己愛上辣妹的母親時 …

◎ 劇情簡介     

  哈利‧賽伯恩是六十多歲的唱片公司負責人,由於不服老以及不願有負擔的想法,因此不時與卅歲以下的美麗女人約會。

  這一日他與剛認識的瑪琳一齊到瑪琳母親的海邊別墅渡假,誰知母親愛莉卡與阿姨柔怡也到了別墅。哈利本想一走了之,沒想到卻突然心臟病發,三個女人只好慌張地將哈利送往醫院急救。

  年輕的醫生朱利安要哈利住在醫院治療,或者住在醫院附近以便就近觀察,於是原本對哈利不甚好感的愛莉卡只好勉強答應哈利住了下來。愛莉卡因趕劇本所以必須留在海邊別墅,而柔怡與瑪琳則必須上班故相繼離去,單獨相處的哈利與愛莉卡慢慢地從彼此的對立中體驗到對方與自己頻率相通之處。而醫生朱利安不只是愛莉卡的崇拜者,更積極地追求她。受寵若驚的愛莉卡答應了朱利安的晚餐約會;但卻也更迷惑於哈利的情感。

  終於兩人在黃昏的海邊散步遇上大雨急急奔回屋內,不巧又遇上停電,在蠟燭光影的映照下,兩人情不自禁地發生關係,但哈利似乎一時無法脫離過去的毛病,並不因為這次的激情而願意將心定下來。反倒是愛莉卡發現自己竟是如此地愛上了哈利。

  但愛莉卡卻在餐廳中發現哈利又故態復萌,與年輕的女子約會。愛莉卡傷心不已,哈利雖然追了出來也作了解釋,但卻無法應允承諾,於是愛莉卡傷心地坐計程車離去。她獨自在海邊別墅中傷心地哭泣,但也將她與哈利的事寫成劇本。而此時柔怡在超市遇見朱利安並帶他回別墅,於是愛莉卡接受了朱利安的感情。

  完成的劇本終於在戲院演出了,結果大受歡迎。哈利知道自己成為劇中人物,卻也無可奈何,但卻好幾度因壓力過大而送急診。半年後哈利知道愛莉卡到巴黎慶生,他想起過去曾與她有這樣的約定,於是他興沖沖地趕往巴黎葛蘭考伯餐廳,沒想到卻見到朱利安向愛莉卡求婚。哈利沮喪地站在塞納河橋上,在雪花紛紛的時刻,愛莉卡出現了,原來朱利安看出愛莉卡依然愛著哈利,於是自動退出,哈利與愛莉卡至此才真正尋求到企望的真愛。

◎ 劇情分析

  電影中常見的愛情故事幾乎都以年輕的俊男美女為主角,但以老生老旦為訴求而又能表現出令人激盪的愛情互動就不常見,而「愛」劇正好是這方面極為成功的佳片。

  傑克‧尼克遜與黛安‧基頓的精湛演出自然使本片生輝不少,而以喜劇的手法來詮釋深邃複雜的老人感情世界更是妙著。哈利不服老的玩世態度固然有其生命的觀點,但卻是值得追索與討論的。哈利曾經與名主播訂過婚,但後來退婚後就一直與卅歲以下的美麗女子約會,而他憑藉的正是在唱片界的名氣。換句話說哈利是屬於鎂光燈下聚焦的公眾人物,精采的光鮮生活必須仰仗年輕豔麗的女子來陪襯,說穿了應該是哈利內心相當的孤寂與惶恐,一切的社交獵豔只是想證明並未被社會淘汰的潛意識心理罷了。

  有趣的是倒也有不少的年輕女子主動對哈利投懷送抱,這也只是追求名利的社會中常見的現象,尤其美國這種個人主義盛行的競技場中,以美色作為進階而登龍門者比比皆是。但就某個角度而言,成功的男人如哈利者,當然因其耀眼的事業,在某些女人眼中自然也會有著極大的吸引力。或者哈利正是一直迷惑於這五光十色的漩渦中而不自知,因此為了維持過去年輕的風光,就不得不以威爾鋼來壯聲色了。

  編導在這方面也開了哈利的玩笑。當哈利因心臟病發送入醫院時,哈利因怕威爾鋼與其他藥物起副作用而焦急的窘境是相當高明的手法。過去這些男人的「無力隱疾」,如今均可在銀幕上揶揄一番,可見時代的變遷與觀念的快速轉變是令人驚嘆的。

  「愛」劇精彩之處在於哈利與愛莉卡從開始的格格不入到逐漸因相聚而發現對方的感情世界;這種出自內心的愛絕非一見鍾情可以相比。嚴格地說這種內心的發掘必須尋求到心靈的頻率全然相通;意即在彼此交流互動中絕對無怨悔。因此我們必須在這份感情的前頭去尋求它的契機,究竟是什麼樣的機緣與條件才能追索到這種令人悸動的愛情?

  哈利原本是瑪琳的男友,雖然瑪琳並非十分認真,但愛莉卡身為母親的角色對哈利有「怪異」的看法是絕對可以理解的,但當女兒對愛莉卡表示又有了新男友後,愛莉卡才放膽地與哈利「交手」,這樣的複雜關係在東方的倫理態度上是較易受到批判的,但對西方人而言反而是人性自主的表現。但兩人感情的進展則應歸功於哈利的心肌梗塞,因為當哈利昏倒在地時,瑪琳只能慌張著急,但愛莉卡卻毫不猶豫地以口對口對哈利作人工呼吸,這不但是救活哈利的契機,也是劇情中重要的情節與影射。

  瑪琳與柔怡的相繼離去,使哈利與愛莉卡處在海邊別墅中,表面上是為了照顧哈利的心臟病,但卻成功地造就了兩人的互動。哈利誤闖愛莉卡的臥室而見到她赤裸的全身是另一項契機;而兩人以電腦相約至廚房的戲則更為精彩,雖然正巧被瑪琳撞見而中止了興頭,但編導這種不著痕跡循序漸進的情感推進,不但顯示了分明的層次堆砌,也間接帶領了觀眾掉入感情的纏揉中。

  朱利安這樣的帥哥醫生會喜歡比他大了將近二十歲的女人也是值得探討的。年齡在男女互動中逐漸不再是個必須討論的問題,但朱利安愛上愛莉卡則是因為崇拜她的編劇創作,這點的說服力似乎較弱而失真,其實基努‧李維演的醫生也似乎不是那麼逼真。如果編導在朱利安的心靈層次中能夠給予一些線索與指引,那朱利安與愛莉卡這段老婦少夫的愛情將會更具有戲劇張力。

  哈利與愛莉卡從海邊淋雨回來後,兩人的那場床戲拍得相當得體,男女主角雖說保養有方,畢竟都是已有歲數之人,但畫面依然能處理得激盪而柔美,實在很難令人相信是出自一名年輕女導演之手。
  
  靈肉的交歡並不能讓哈利立刻改變多年的習慣與心性,愛莉卡的纖細心靈使自己很快掉入感情桎梏中,問題是她是個接近老年的女人,在感情的處理上自然有別於年輕人,她提出日後在巴黎「葛蘭考伯」餐廳共同慶生的說法無非是為了化解再度失焦的尷尬;但就戲劇而言,卻反而是一場重要的伏筆。

  哈利在失去愛莉卡後,過分的焦躁使他自己誤以為心臟病復發,這期間他開始檢討自己,結果發現過去與他交往過的女人幾乎全不留情面地回絕了他。對哈利而言,這無異是重大的打擊,因為至此他才體認到自己過去以為的風光,其實卻帶給別人無限的不堪;換句話說因為他的自以為是,使得這個世界平添了傷感之事。

  哈利的澈悟自然也是建立在他逐漸老態的歲月,人愈到老年似乎就更嚮往一種別人真誠的注目與關懷,而這份情感則必須是來自雙方的互動,而非當作完愛就習慣打發女人回家的不負責態度。

  「愛」劇以喜劇手法詮釋了年長者的愛情真誠,在逐漸開明的社會中相信必然會給我們一些新的啟示與期許。人生在世區區數十載,而在這短暫的一生中若真的有一種愛的關懷降臨之際,其實也應該是一件幸福愉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