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23年10月26日 星期四

鋼琴師(Shine)

導演:史考特.希克斯(Scott Hicks)
主演:傑佛瑞.洛許(Geoffrey Rush)
     克里斯.海伍(Chris Haywood)
澳洲 / 1996 / 105分 / 輔導級
禮讚: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
   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剪輯、最佳電影原創配樂七項大獎入圍
   榮獲奧斯卡金像獎、英國電影學院、金球獎最佳男主角 
出生猶太家庭的David Helfgott 極具音樂天賦,從小在父親近乎病態的瘋狂鞭策下,毫無選擇的向鋼琴演奏家的道路前行。嚴厲的父親使得David 一方面和鋼琴 ...  

◎ 劇情簡介

  大衛從小就被父親彼得發現是一名鋼琴天分極高的天才,於是父親親自教他,但也過於嚴苛,使得大衛性格有了極大的壓抑。一次參加比賽時,大衛與另一名年輕鋼琴手幾乎打成平手,使得評審陷入長考,最後將冠軍頒給另一名選手,這使得大衛與彼得陷入極端的失望。

  其中一名評審班.羅森主動上門,欲收大衛為徒,但固執的父親不但不接受,反而將羅森趕出門。彼得一直自豪兒子大衛的彈琴是他從小教導,但有些鋼琴的技巧卻有很大的差異。

  彼得要大衛彈拉赫曼尼諾夫的作品,這是一般鋼琴師不敢嘗試的,但大衛會彈,這更增加彼得的信心,但羅森却不以為然,他提出反對意見,因為他怕這會影響大衛的心靈過程,雙方更加格格不入。

  大衛自從上次比賽輸給伍德之後,從此他口中所謂的贏家就是伍德。但大衛的天才還是被美國的音樂學院得知,於是寫信給大衛,願意提供全額獎學金,但當大衛告訴彼得之際,彼得不但大動肝火,不僅不讓他去,同時也將申請書放進爐中燒掉了。因為無論如何彼得都不准大衛離開家庭,因為猶太人相當重視家庭的意義,妻子瑞秋也不敢說些甚麼,而兩個姊姊卻常常安慰大衛,但她們畢竟最終也會嫁人。後來姐姐分別嫁到墨爾本與以色列,這也更增加大衛有被人拋棄的感覺。所幸有一名老婦人很欣賞大衛,常常讓他到她家中的老鋼琴練習。

  終於,英國的音樂學院也以全額獎學金提供給大衛時,大衛終於反抗父親到了英國,彼得警告若因此出門,以後這個家就不再接納他。

  在帕克斯教授的教導下,另一名賽西爾教授也非常賞識,在表演時特別選艾伯特音樂廳演奏。大衛選擇演奏賽拉赫曼尼諾夫的作品,教授猶豫,但畢竟以前他自己也挑戰過,演奏過程中,大衛使盡全力獲得滿堂彩,但卻也因此陷入精神失常。在醫院痊癒後,一名希薇亞介紹他在酒店中演奏而希薇亞的朋友占星術高手吉莉安反而接納大衛的求婚。

  於是大衛在愛的薰染下,慢慢精神能夠統一,大衛也由此向世人證明他的鋼琴天分。

◎ 劇情分析

  自古以來音樂始終與人類共存而並提,甚至傳說中神的境界也都與音樂有著連結,佛教的彌陀經也敘述了那個世界處處是音樂,因為微風吹動樹梢會出合雅音,結合樓閣的鈴鐺,就成就了一首像交響樂般壯闊怡人的音樂。

  既然音樂與人類關係如此密切,而世人也流傳許多音樂家傳奇的故事,那為何也會有許多音樂家最終在精神上產生了錯亂?甚至從而進入不可救贖的黯淡世界。

  音樂神童莫扎特的生平也是一種奇蹟。傳說中他四歲會寫協奏曲、七歲會寫交響樂、十一歲會寫歌劇。但他的生命卻也像過度燃燒的火燭一般,在三十多歲就去世。這也使得音樂與人類之間又多了一層神秘的關係,難不成音樂有著神秘的元素是人類不能逾越的界線?

  有關鋼琴家的電影其實不少,而這部「鋼琴家」是一部傳記文學。根據澳洲鋼琴家大衛.赫夫考的真實事件完成的劇情長片。

  大衛.赫夫考有極高的天賦。而他的父親彼得從他很小的時候就發掘了他,但卻不是送去請民師教導,而是由彼得一手調教。

  或許是猶太人對家庭觀念的執著,彼得對兒子的教導也連結了家庭的傳統與榮譽。但彼得並非一名出色的鋼琴師,大衛在比賽能夠亮麗演出,其實是來自他的天分,這在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的缺失,彼得當然還是堅持己見,不願將大衛讓別的老師來指導。

  這一點必須從彼得的內在心思去探索。也許成為一名真正的鋼琴師是彼得曾經有過的願望,但他的天賦不夠,或者是無法得到高人指點,以至於年齡漸長而喪失了時機,於是他只能將自己所未完成的心願轉移到兒子大衛身上,所以當大衛在琴鍵上的表現出色之際,彼得當然也能從內心得到滿足與自在。甚至他可能也會幻覺大衛的演出,其實也是他的呈現。而這樣的心態變成一種共同體,當大衛表示他也能演奏拉赫碼尼諾夫的第3號鋼琴協奏曲,彼得的心靈自然也會放大,鼓勵他演奏,從不考慮大衛在心靈中是否能承載這種難度極高的演奏曲及是否會造成大衛心靈的衝擊。

  彼得的想法其實是病態的,當美國的音樂學院願意提供全額獎學金時,他卻反而以不能離開家庭的理由拒絕了,同時也將入學通知放入火爐燒掉。

  大衛在這段期間慢慢成長為一名青年,也認識了澳洲的女性作家凱薩琳。這段過程電影中呈現得較為輕描淡寫,或許故意輕忽這段大衛與女性之間的因緣,其實凱薩琳是大他許多歲數的女人,但凱薩琳提供了鋼琴供大衛練習,同時也提供了金錢。其中電影故意忽略的就是兩人的親密關係。

  或許是受了凱薩琳的影響,當第二次倫敦皇家音樂學院願意提供他全額獎學金時,父親依然是拒絕,但在凱薩琳的資助下,大衛第一次反抗了父親,彼得憤怒地斷絕與大衛的一切關係。所幸凱薩琳的資助,大衛才能前往倫敦。

  大衛到了音樂學院才正式接受專業老師的指導。雖然小時候比賽時獲得一名評審班.羅森的指導,但在父親刻意阻撓下,大衛其實都不曾獲得專業的啟發,如今天才在真正專業人士的眼中,立刻綻放燦爛光明。

  但大衛自己也疏忽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從小在家庭中受到的壓抑,這些情懷猶如鉛塊一直留置在自己內心深處,這也導致大衛精神已受到無比的創傷而不自覺。他在學校的演奏會中表示要彈奏拉赫碼尼諾夫的第3號鋼琴協奏曲,他的教授雖然訝異,但這位教授在年輕時也曾挑戰過這首一般鋼琴師避之惟恐不及的考驗,大衛第一次成功地在演奏會中成功地完奏,贏得滿堂彩,但這卻也引動壓抑在心中的抑悶傾洩而出,大衛因此跌倒在鋼琴邊,同時也陷入精神的疾病中。

  要和諧地彈奏鋼琴,其實是要運用第七識的明確作主,再與意識結合為一,並啟動第五識的觸覺,簡單地說,彈奏時也是生命在本際中結合十八界才能完整表現。但在過度賣力之間,似乎腦神經的意根出現了傷害而導致連結中斷,故才會成為精神病患者。

  大衛當時接受了電痙攣法的治療,這是屬於神經內科相當複雜的治療方式,但大衛就必須長期住在精神病院內治療,直到稍有起色才回到澳洲。

  父親依然固執拒絕大衛回家,而大衛在瘋癲中偶然進入到一家餐廳,認識了希薇亞,希薇亞又介紹她的好友吉莉安,吉莉安是一名星座占卜師,或許她有過人的能力得以認知真正的大衛。

  當時大衛的兩個姊妹都已嫁人,吉莉安自然成為大衛所依靠的地方,也因為在吉莉安細心的照料下,大衛慢慢步上正軌,同時也逐漸地在演奏大廳開始為大眾演奏,大衛也因為這段緣分而與吉莉安結婚。

  其實所幸彼得當時拒絕大衛回家,要不大衛可能又會回復過去的情境。父子倆始終沒有來往,一直到父親死後,大衛與吉莉安才一起去墓園憑弔父親。

2023年10月24日 星期二

抓狂演訓班(The Big Hit)

導演:艾曼紐.寇克(Emmanael Courcol)
主演:凱德.莫拉得(Kad Merad)
   瑪莉娜.漢斯(Marina Hands)
法國 / 2020  / 105分 / 輔導級
禮讚:歐洲電影獎最佳喜劇
   2020 坎城影展
   2020多倫多影展
   2020蘇黎世影展
誰能入選這堂課,背後暗藏囚犯間的權力鬥爭?學員過去各自做錯什麼,現在想彌補 ...


◎ 劇情簡介
 
  一直在劇場演戲的艾提言,除了與演員的妻子克羅岱爾離婚外,他始終無法展現自己。於是他就到監獄內,經典獄長向法官取得同意後,艾提言便到獄中為一些自願演出的囚犯訓練並演出。
 
  這些囚犯有派屈克、喬丹、納比爾、穆沙特拉歐雷,還有後來逼退納比爾自己取而代之的山謬,甚至原本負責打掃的波伊可也自告奮勇,在第一次演出時,自己披著毛毯在燈暗結束前偷偷上台飄過後面的道具兩棵樹之間。
 
  艾提言向老朋友史蒂芬表示他要帶囚犯們到他的紅十字山劇場演出,史蒂芬有些懷疑,但經不起艾提言哀求又恐嚇,只好答應了。
 
  艾提言決定演出貝克特的劇本「等待果陀」當作演出的劇本。因為這個劇本是以「等待」為主題,艾提言認為沒有更好的人選懂得「等待」這個主題,因為囚犯們每天都在等待家人探視、等待日子快點過去、等待出獄的日子。
 
  一開始並不是很順利,但艾提言以澳洲原住民的舞蹈訓練他們的肢體。但在六個月後正式演出前,還是有演員怯場,因為山謬的妻子並未帶他的七歲兒子來看他演出,原本要由艾提言替代,但最終還是山謬自己出場演出,而原本不識字的喬丹雖免強用強記的方式將對白一口氣講出,反而製造了更多的戲劇效果。
 
  其實艾提言並不開心,因為他的女兒邦妮寧可去看她的表演,卻沒有來看他當導演的作品,邦妮也埋怨父親太以自己為中心來思考,甚至艾提言也沒問她的碩士考試成績如何?
 
  在第一次演出成功後,史蒂芬又分別接到其他三個劇場的邀約。在典獄長艾莉安的協助下都一一實現了,雖然這些演員不斷地加戲,也增加演出的人員,但都能贏得觀眾的掌聲。
 
  終於獲得國家劇院奧德蘭劇場的演出,而這回不但法官與司法部長會來觀賞,但這群演員卻突然全部失蹤,只有伊波可昏倒在沙發上。這下艾提言要如何上到舞台去向觀眾解釋呢?

◎ 劇情分析

  上個世紀九0年代,原本在新竹有個計劃,就是請導演到中途之家為這些犯過錯的青少年執導一齣舞台劇。筆者更加碼要先帶他們到台北觀賞實驗劇的演出。因為要實踐一種理論:「讓他們先給別人掌聲,然後享受演出後別人給他的掌聲。」可惜在開始之際,就有修女提出一個問題,那就是誰能保證這些犯過錯的青少年不會藉機會逃跑?於是這個計劃就夭折了。
 
  後來不知是誰又提倡每座監獄各自成立劇團,並由各一名導演負責。當時筆者被分配到花蓮監獄,當時花蓮監獄的典獄長還打電話給我相互討論,並承諾我可以睡在典獄長的宿舍。但沒多久就傳來這項計畫中止了。
 
  幾年前就有另一齣電影「凱撒必須死」描述獄中的受刑人在獄中演出凱撒的故事,而後來這些演員在出獄後,有成為編劇、也有人成了小說作者。這是對這種行動最為正面看法的。
 
  「抓」片是根據一九八六年瑞典哥特堡真實的事件,而導演又相當有創意地演出諾貝爾文學獎貝克特的名著「等待果陀」。然後再由相同的主題「等待」來貫穿整齣戲的呈現。由此也就產生了許多金句,從而提昇了這齣戲的形式與厚度。
 
  聽說貝克特知道有這部電影之後,就說了一句名言:「這是我的劇本所能遇見最美的故事。」
 
  貝克特以「等待果陀」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等待果陀」根本不像傳統一般,而是在兩幕劇中,由兩名像乞丐一般在舞台上作一些無聊的事,譬如脫掉鞋子聞臭腳的氣味、或者用襪子丟對方、再講一些髒話。然後有時也會停下來正經地問:果陀到底來不來?另一名會回答:他說要來,那就等一下,他一定會來的。然後兩人又放肆地說著髒話。整齣劇其實可以讓演員極盡地發揮,因為貝克特以這種重覆無意義的事,來呼應人生其實過得很無聊,但每個人生活雖然找不出甚麼意義,但卻在心中都有一個「希望」,貝克特的意旨是人都有一個希望,但事實上這個希望不見得能完整實踐。但人卻不會被希望幻滅而感到徹底失望。為了繼續生活下去,每個人會在希望幻滅之後,再度興起另一個新的希望。
 
  為了呈現等待果陀的意旨,劇本中有在等一幕後面光禿禿的樹幹上增加兩片葉子,簡單地說,在後現代主義的議題中,貝克特獨自呈現了後現代主義中的元素—人生其實是很荒謬的。
 
  在排練中,很多演員也會加上一些創意,不但是一種另類創意,也讓犯罪的人有一種可以認知新生命的啟發,原本枯燥的生活人生觀,因為戲劇的薰染,從而讓自己找到生命的新方向。
 
  典獄長原本是律師,但最終在典獄長這個工作中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詮釋。男主角也是,他婚姻失敗,雖然只有演戲的熱情,但人到中年,所有經歷過的事似乎讓他找不到生命的真相,於是他有想把握住在監獄中當導演的機會,嚴格來說,他也是一位失敗的父親,女兒剛好要考碩士,但他卻無法表達對女兒的情感。
 
  然而一名導演不就是要在舞臺上,為所有的腳色注入該有的情感,也因為有這份機緣,也因為在舞台上空前的成功,讓艾提言重新詮釋了舞台與生命。如果那些演員不要逃走,最後一場能夠在國家劇院演出,這是艾提言終身最大的心願。
 
   突然失去了演員,艾提言不得上台去解釋,於是「等待果陀」就由艾提言一個人作了最不尋常的表現,而這也可以解釋是艾提言以演員的角度在國家劇院作了最完整的演出與表現,從而獲得了所有觀眾的共鳴。
 
  甚麼景況才是一個人真正的成功?或者說他的希望成真,也正是他等待的果陀終於如約到達。完成心願就是一種結束嗎?這是一種挑戰「荒謬主義」的極端作品,也是荒謬主義的另類詮釋。
 
   劇中有許多極為接近文學底蘊的台詞,實在值得觀眾花一些心思來探索。雖然原著已經作了最完整的詮釋,但電影卻在解構「等待果陀」之後,再重新建構了另一種等待。等待不見得是一種完全的虛妄與空白。在等待這個過程中就又許多值得我們重新思索的理由。
 
  其實典獄長艾莉安與艾提言是相當契合的,艾提言之所以能夠順利地在監獄執行一齣舞台劇,艾莉安幫忙的成分是相當重的。兩個人又都是失婚的男女,再加上因為處理戲劇的互動,導演其實有刻意要去營造兩個人的後續,但卻不願在電影加以呈現,而這種保留是真正的生命,在困頓中若有一名知己冒著工作失去的風險,還是契而不捨地付出,這便是人性中高尚地表現。
 
  艾莉安在最後國家劇院的演出,是與艾提言的女兒邦妮一起觀賞演出,但最終是艾提言的獨腳戲。這是很高明的創意,也讓觀眾在「等待」中,適當地作了另類詮釋,而艾提言獨自地呈現,其實是扮演了「演員」的功能,而這一場的表演,勝過他之前汲汲營營當演員的所有作品。艾提言提到貝克特的作品的等待,他認為沒有更好的人選能夠去詮釋「等待」,除了那些犯人演員之外,艾提言不也是在「等待」?

2023年10月21日 星期六

喜悅(To Joy / Till Gladie)

導演:英格瑪.柏格曼(Ernst Ingmar Borgman)
主演:馬傑–布里特.尼瓦森(Maj-Britt Nilsson)
   博格.馬斯騰(Birger Malmsten)
瑞典 / 1950 / 95分 / 普遍級
生命的本質是喜悅,是一種簡單地開懷而笑的感受,不論是與自己獨處,或是與親友歡聚,你永遠都值得擁有更多喜悅的時刻,並且吸引更多讓你的靈魂感到雀躍的經驗靠近, ...

◎ 劇情簡介
 
  斯迪格與瑪塔都是小提琴手,也在同一天向樂團報到。兩人的感情遂越來越近。
 
  斯迪格一直有野心想成為樂團的首席。但在一次機會中他的獨奏卻失去了水準,等到第二天報紙上的評論將他說得一文不值,斯迪格的心情遂陷入焦躁與不安。
 
  斯迪格知道樂團中有人對瑪塔的評論不佳,表示只要男方願意應該很快可以與她上床,而甚至瑪塔在過去似乎也有過一段婚姻。
 
  但斯迪格並不在意這些,他毅然決然與瑪塔結婚,甚至瑪塔很快就懷孕了。但斯迪格的情緒相當不穩,甚至在發脾氣時,也會懷疑現在肚中的孩子是不是他的骨肉?
 
  這個時候,斯迪格認識了一名老作家,作家很欣賞斯迪格,而斯迪格也在複雜的情緒中,與老作家年輕的妻子尼莉有染,這一段婚外情一直持續著,在瑪塔懷孕期間,在生下女兒與兒子萊西之後,瑪塔的情緒也開始與斯迪格衝突。
 
  瑪塔因責問丈夫與尼莉的事,甚至因收入不好影響了家計,在激烈爭執中,斯迪格竟瘋狂地揍了瑪塔,瑪塔也曾提及要分手的事,因為他想搬到城市去,這段期間瑪塔始終拒絕與丈夫同床。
 
  老作家桑德比中風了,很多人都認為是他年輕妻子尼莉下了毒,而瑪塔也決定帶小孩離開。但三個月之後,斯迪格又去接他們母子回來。
 
  夫妻倆就這樣在分分合合中渡過,瑪塔始終無法忍受丈夫與其他女人的糾纏,雖然他自己也曾有過一些往事,但忌妒的情緒始終攀滿了他的心思。
 
  斯迪格在經過七年之後,似乎也認知到他的感情世界其實只有屬於瑪塔,終於決定浪子回頭,也決定要將全部感情放置在瑪塔余孩子們身上,他又親自搭車去找到瑪塔,這回瑪塔帶孩子回來時,也順便買了一個取暖的石蠟爐,沒想到石蠟爐卻爆炸,瑪塔重傷死亡,而女兒的臉部也受了傷,送醫急救,斯迪格正在樂團中團練,聽到噩耗急急趕回,但卻再也無法挽回過去的那份與瑪塔的愛,斯迪格也只能在回憶中回想過去種種的喜悅。

◎ 劇情分析

  人生在世,從傳統的角度而言,在男女相互有了感情之後,當然就會結為連理。然後結婚後生兒育女,於是這個家庭就又了傳承,而這樣的過程似乎已經成了傳統。雖然現在男女互動的情形開始有了變化,新的認知是男女可以相互交往,但卻不一定必須要結婚,更令人訝異的是有更多的男女住在一起,也不見得必須生下一代。
 
   世界上已經有許多國家都普遍存在這種現象,導致人口的出生率成為負成長,這個問題其實在其他國家也都普遍有這樣的現象,甚至把這個議題列為國家必須應對的政策。
 
  其實有結婚或不結婚,這都是人世間眾多難題的重中之重,但不必著墨於表相的人間儀式,本劇就是導演刻意跳脫傳統窠臼,而將故事主軸放在人生的情緒與呼應而出的生命價值觀。
 
  夫妻之間終其一生都不會吵架的,幾乎是不可能的,但若說夫妻或人際之間都必須面對這些情緒的困擾,其實也並非全然如此。
 
   佛法將我們這個世間稱為「堪忍」,這大意是說,人從出生到死亡雖然令人感嘆的機會很多,但也不盡然全部都是負面的,因為人在世上也會承接更多的喜悅。每個人仔細想想,必然可以發現人生在苦痛之餘,其實還是會有許多的快樂過程,也就是人世間必然是苦痛與快樂的融合體。
 
  人與人之間所以會有許多紛爭,那是人活在世上,每當眼睛睜開時,就開始面對六塵,不斷地檢擇,有檢擇就一定分出善與惡。這兒所說的善與惡並非泛指心中的善惡,而是六塵中的一切,正因為我們會選擇好的;排斥不好的,然後就會在自己的心中種下一些種子,而這也就是人類所說的脾氣與性情。
 
  不管男女,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便不斷地薰染,而形成的習氣種子,就會影響到下一世的長相以及其周遭的環境。斯迪格與瑪塔兩人都是學小提琴,這共同的興趣也許就是前輩子種下的習氣業緣種子,從而導致今生共結連理。
 
   斯迪格在婚後,可能因為瑪塔懷孕而導致外遇,外遇的對象是一名相當固執的老教授,因為極為欣賞斯迪格的才華,遂常帶斯迪格回家,也因為這樣導致斯迪格與教授的年輕妻子尼莉有了婚外情。事實上,斯迪格起先是拒絕的,但當他知道妻子瑪塔過去曾結過婚,甚至也有一些樂團同事在他尚未結婚前,就偷偷告知若他願意瑪塔很快會成為他的獵物。
 
  或許是這些因素在斯迪格的腦海中就形成一股怨氣,最終還是違背婚姻的誓言而與尼莉打得火熱,而也在此時老教授卻因中風而行動不便,這些令人沮喪的情形接踵而至,也使得斯迪格更加理直氣壯,並責問妻子現在懷孕的孩子是否是他的親骨肉?
 
   瑪塔當然是否認的,但夫妻之間若已談論過去的瘡疤,勢必會讓兩人關係陷入低潮,甚至會延伸更難堪的衝突。以現在年輕人的觀點來說,兩人在交往開始之前的事都是屬於對方的隱私,其實對方事無法置喙的。但斯迪格或許是為了掩飾自己錯誤,於是把妻子過去的事一起談論,這當然是相當懦弱的行為,而從此刻起,兩人便時常爭吵,然後暫時分開,而在分開之後,斯迪格卻又去將妻子接回來。
 
   現今的男女互動似乎有少不了這樣的框架。也許這種男女互動是人類中複雜的情緒中的一環。仔細分析便可知道斯迪格為何在兩人分手後又去將妻子追回?其原因是在分離之後才會去體現過去兩人之間種種的好,而這種愉悅的情緒絕對是勝過對方的過錯。
 
   這種在善惡情緒對待中最後的結論應該是絕對是喜悅多於困頓。而這也是這部電影明明是悲劇,為何片名必須以「喜悅」為名?
 
   柏格曼以一種超然的態度來處理男女複雜的情緒,人生一遭會遇見的事,實在太多,當然每個人都會將喜悅認為是結婚的真正精神,但不管宗教或世俗看待總是以善的角度來看待,甚至認為這是唯一的答案,而有關「惡」的這些緣由則以遮蓋的方式,儘量不把這些衝突的是由隱藏,因此在教育上都會教導每個人應朝善的角度思考。
 
  其實要真正探索真相,必須將事實攤開,然後以客觀的精神來呈現。而每個人在認真探索之後,便發現原來人類或其他有情出生在這個世間必然有其緣由。為何一對男女會在芸芸眾生中相遇甚至進一步相戀而結婚,在建立一個家庭之後又生一對兒女。
 
  然而最終瑪塔帶著一雙兒女回來團聚之後,竟然因帶回來的石蠟爐爆炸,導致瑪塔死亡,女兒也受了傷。此後,斯迪格心中對妻子的態度,應該全部改觀,也就是他若重新檢視與瑪塔結婚後所經歷過的風風雨雨,那他將會發現過去縱然有許多糾葛,但以持平的態度來觀察,竟然發現兩人在一起的時光大部分都是喜悅的。柏格曼以最後一場的團練,斯迪格在臺上拉著小提琴,卻見到兒子萊西一人坐在第一排的最旁邊的椅子聆聽他的琴音,這正是一種具象的生命態度與傳承,這便是真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