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9年10月30日 星期三

一個巨星的誕生(A Star Is Born)

導演:布萊德利‧庫柏(Bradley Cooper)
主演:女神卡卡(Lady Gaga)
   布萊德利‧庫柏(Bradley Cooper)
美國 / 2017年 / 135分 / 輔導級
禮讚:榮獲91屆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
劇情講述一直受著耳鳴煎熬著名的歌手傑克森·緬因,跟他的經紀人—與他同父異母的哥哥,於加利福尼亞州舉行一場演唱會…

◎ 劇情簡介
     

  傑克森‧緬因在加利福尼亞州舉行演唱會,在結束後他獨自前往一家酒吧,認識了一名女歌手艾莉,傑克森對艾莉的演出相當激賞。雖然艾莉向他吐露了很多辛酸事,但傑克森還是決定在下一場演唱會中邀她一同出席。

  艾莉原本不想答應,但司機苦等不去,只好上車並搭小飛機直接到達演唱會場。原本很成功的演唱會,傑克森突然介紹艾莉出場,艾莉獨創的曲子果然使得 演唱會再度掀起高潮。

  兩人在飯店中相處,但傑克森卻睡著了,艾莉知道傑克森一直沉溺在毒品以及酒精之中,半夜兩人還是過了一個歡悅的魚水之歡。

  傑克森透露回到亞利桑那的演唱,有點近鄉情怯,但他還是把以前父親住的那塊土地買回來,因為農地上有父親的墳,艾莉提議一起掃墓。沒想到回來後,傑克森憤怒朝他的經紀人,也是他的同父異母的哥哥巴比揮拳,因為巴比早已將土地又賣掉了。

  巴比反駁說他曾告知傑克森,但當時他爛醉如泥,並沒有聽進去,況且父親的墳早就在洪水氾濫時被沖走了。巴比表示自己一直在背後替他擦屁股,但從今開始他要傑克森自己負責,於是巴比辭掉經紀人工作。


  在一次演唱會中,遇到唱片製作人雷茲‧葛倫,他向艾莉提出簽約的建議,這也獲得傑克森的支持,於是艾莉遂把原本的鄉村音樂風格轉向流行音樂。

  艾莉的第一次演唱會,傑克森因為醉倒在路旁而錯過了,幸好他的朋友喬治找到他,艾莉也趕來會合,當下傑克森以一小段吉他弦做成戒指,在喬治提議下,兩人遂在當日就結婚。

  艾莉的成就愈來愈高,終於獲得了葛萊美獎三項提名,但傑克森始終不悅艾莉新轉變的內容與方式,於是在葛萊美頒獎典禮上,當艾莉上台領獎時,傑克森卻在台上尿了褲子。

  葛倫直接告訴傑克森,是否朋友是另一回事,但他在勒戒期間,他與艾莉花了多少時間去滅火。傑克森自己感到羞愧與難過,於是他在艾莉舉行演唱會時,自己用皮帶在家上吊自殺──。

◎ 劇情分析

  這是根據威廉惠曼過去的原著「星海浮沉錄」再度改編拍攝,過程中也歷經多次的轉移。過去有一九三七年版本,一九五四年茱蒂嘉蘭版本,一九七六年芭芭拉史翠珊「星夢淚痕」版本。

  這部重拍的電影,開始於二0一一年,宣佈導演為克林‧伊斯威特,女主角則為碧昂絲,其他演員也陸續處於接洽的進行中,但因當時碧昂絲懷孕,使得接下來的情形產生極大的變化。

  一直到二0一六年三月,才決定由布萊德利‧庫柏簽約執導與演出,而女主角則由女神卡卡於二0一六年八月加入,而真正的拍攝則於二0一七年四月的科切拉音樂節開始。

  美國的流行音樂從六0年代英國樂團的披頭四至今,始終緊緊地抓住世界各地的年青人,當然也由此產生許多超級巨星,在葛萊美獎的加持中,得獎的人自然能引起世人注目的目光與焦聚,從而成為世界級的超級巨星。

  在台灣的金曲獎亦然,很多歌手都以能拿到獎項為殊榮。但能作曲作詞再加上自己演唱,這當然需要極大的天份。當一名成名的流行音樂演唱者,他須要有天份之外,更須要有更強的體力,才能應付經紀人不斷地接洽而來的演唱合約,再加上面對眾多的樂迷,很多的表演者為了應付接踵而來的壓力與體力,便以吸毒來提神,甚至以酗酒來麻痺自己。

  傑克森‧緬因究竟如何成名,本片並無交待,他已經是音樂界人盡皆知的知名歌手,其實他走的是鄉村歌手的步調,但甚受歡迎,直到他進入「藍藍」酒吧,這是以男性反串表演的夜店,但其中一名艾莉以法國歌曲的撩情表演深深打動了傑克森。

  艾莉的鼻子相當高聳挺直,再加上獨特的嗓音,這正是吸引傑克森的原因,但兩人經過一整夜的狂歡,其實艾莉已經發現傑克森是一名酗酒的酒鬼,同時也是靠吸毒來提神,但不可否認,兩人都從對方身上嗅到對音樂喜愛的因子。但艾莉卻拒絕了傑克森一起去亞利桑那的表演邀約,因為她不想冒然地離開自己工作的崗位。

  但傑克森的積極卻令艾莉改變了初衷,因為他派司機接她去機場,搭小飛機直接從加州飛到亞利桑那州的表演場所。演唱到一半,傑克森突然介紹艾莉出場,演唱艾莉自己作詞作曲的歌曲。

  這是一個極大的轉折,因為傑克森從未邀請其他人上台合唱;而艾莉經過這樣的激盪,使得自己信心倍增,換言之,她也已經具備了大明星的光環。

  但傑克森是鄉村歌曲的巨星,卻不是主流音樂的佼佼者。雖然鄉村音樂也曾在葛萊美獎中有所斬獲,但流行音樂畢竟才是主流。但這種理念卻不為傑克森所接受,這也許是傑克森自己的盲點,也或許他太滿足於現有的狀況,但除了歌唱之外,是否尚有其他元素可以提昇自我?這一點傑克森是持否定態度。

  艾莉真正的轉捩點是遇上了唱片製作人雷茲‧葛倫,在簽約之後,葛倫不斷地改變艾莉的造型與音樂風格,這自然使得傑克森相當不悅,艾莉有一次在表演時不讓舞群上台,這使得葛倫不悅並提出嚴重的警告。

  雖然同為音樂人,但彼此風格完全不同,但並非是誰是誰非的問題,嚴格講應該是風向的問題。要知道這個世界的脈動是相當快速的,當你有一些想法,但卻沒有付諸行動,那當你決定行動時,卻已經不再被社會脈動所接受了。

  葛倫這個腳色在劇中並非那麼重要,但卻是導致傑克森自殺的直接原因。葛倫有其敏銳的目光,他懂得如何操作,讓一名歌手成為超級巨星。換言之,艾莉若無遇上葛倫,那最終應該也無法成為一代巨星,但往前推,艾莉若非是傑克森對她的賞識,那她最終都可能只是在小夜店繼續唱她的法文歌。

  這似乎又提供了另一種現象,有才華的人比比皆是,但有人能成名,有人卻終其一生默默無聞,這會是奇士勞斯基所堅持的「機遇」的問題嗎?

  古代呂蒙正曾說過,他當乞丐時與後來當宰相,其學問並沒有改變,故他感嘆一切都是「時也、運也、命也。」,從這個角度來看,一個人會在什麼行業出人頭地,似乎是與他的命格有著些許的關連。

  但完全投注在命運的洪流中,似乎也不是應該要堅持的,一個人的天賦如果沒有呈現,那要如何讓有緣人發現呢?而這些天賦也需要遇上伯樂,否則如何讓人為他加把勁呢?

  傑克森會自殺的原因,除了他在勒戒所中完成勒戒,但卻沒有信心能夠不再碰毒品,二者是艾莉的成功是超越他的,這種矛盾而微妙的感覺是可以理解的,但他若沒有能力再超越艾莉,這反而會變成他心靈的致命傷。

  這個世界的比較是永遠存在的,若一心只想跑在前頭,卻永遠無法看到自己的影子,自然就很難去發現自我的缺失,而加以省視,傑克森正好就是如此的例子。

2019年10月18日 星期五

可可夜總會(Coco)

導演:李‧安克里奇(Lee Unkrich)
主演:蓋爾‧賈西亞‧貝納(Gael García Bernal)
美國 / 2017年 / 128分 / 普遍級
我們都是父母愛的結晶,同樣的他們也是。 · 人的一生中有許多時候你會不小心錯過對的人事物,即使正確答案就在眼前,你 ...

◎ 劇情簡介

  十二歲的米高,住在墨西哥聖塞西莉亞的一個小村莊,村裡正洋溢著亡靈節的熱鬧氣氛。所謂亡靈節,就是要祭拜祖先的相片,若無相片,表示陽間的人已經淡忘他,亡靈便會煙消灰滅。

  米高的高祖父因為對音樂的執著,遂離開家鄉也拋棄了妻女。於是高祖母從此禁止家人(李維拉家族)接觸音樂,轉而從事製鞋業。但米高從小就喜歡音樂,而且非常崇拜偶像德拉古司。當年德拉古司以一首「勿忘我」一舉成名。

  米高發現高祖母與高祖父還有他們的女兒可可的合照,但高祖父的臉卻被高祖母撕破了,看不出臉卻看得出高祖父的一把白色吉他。米高想參加歌唱比賽,但卻沒有吉他,只好到德拉古司的紀念館去偷吉他,卻發現德拉古司的吉他與高祖父相片中的吉他一模一樣,於是他發現德拉古司就是自己的高祖父,於是更興沖沖地想去參加比賽,但卻被家人所阻,米高傷心而出。

  於是米高又來到德拉古司的紀念館,但當他撥弄琴弦,卻從現實世界消失,只有一隻叫丹丹的流浪狗能看見他,於是結伴來到亡靈聚集的所在。在這兒的亡靈,必須是世界上親人還記著他,而且能回去與家人團聚。

  在這兒,米高遇見高祖母伊美黛不能回去團聚,因為相片被米高取下,伊美黛給他一瓣萬壽菊的花瓣,希望他在日出前回去將相片供上,條件是必須放棄音樂,米高不願意,遂展開追逐。

  米高巧遇海特,海特答應帶他去找德拉古司,但必須參加音樂比賽才有入場券,遂向朋友齊恰龍商借,齊恰龍因無世人懷念,遂消失於虛空中。海特將米高化妝成骷髏人,才不被其他亡靈發現。果然在見到德拉古司時,米高稱自己是德拉古司的玄孫,但卻也發現原來海特是德拉古司的搭檔,但因海特思念家鄉欲離開,德拉古司遂用毒酒害死海特,而至此才發現海特才是自己的高祖。

  在追逐中德拉古司再次被大鐘砸中,而太陽昇起前,米高回到人間將海特相片組合,於是海特便不會消失,而全家人又再度尋回過去的音樂歡樂。

◎ 劇情分析

  全世界不論任何宗教,對於死亡都有其自己的看法,因為很少有人從死亡的那個區域再回來過,雜誌上雖然有類似的報導,但卻也不見得是正確的。

  墨西哥的風俗「亡靈節」是一個特殊的節日,也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其原因是對亡故的親人的思念,雖然是個風俗,但因此更鞏固了家的價值,只要心中有所憶念,於是這個過程便成了家庭的傳承。相較於這個世上的年輕人,對於家的觀念已經逐漸淡視,因為自我的觀念相當濃厚,這是有利有弊的見解,也許是一種的趨勢,但不管任何趨勢,都只是一種現象,而其核心價值,也就是人的人性認知,其實是永遠正確的。這也是「亡靈節」會被聯合國列入人類寶貴遺產的原因。

  可可這個腳色在相片中是個女孩,在現實生活中卻是米高的曾祖母,要拍連貫五代的影片,若非是卡通影片是很難呈現的,而因為高祖父對音樂的執著而離家出走,這也導致高祖母的憤怒反應,遂禁止家人從事音樂有關的活動,轉而從事製鞋業。

  其實鞋子也是墨西哥一項強項,但音樂卻是墨西哥人最重要的精神糧食,但在這樣的環境中,必須與音樂切割,其實是相當困難的,因此米高也偷偷地自製了一把吉他,可惜被祖母發現後將吉他摔碎。

  坦言之,「可」片的劇本是相當紮實的,幾乎所有的戲劇元素都放置其中,重要的是除墨西哥的亡靈節之外,其他有關墨西哥人的風土民情是相當精準的, 導演為了完成這齣劇本,特地到墨西哥採訪了六年,因此劇本有關墨西哥的種種生活文化,並未觸及與墨西哥有鄙視的地方,另外因大部份的情節都與亡者有關, 在必須呈現亡者與活人之間的差異,對於亡靈的造型,便顯得更為重要了,畢竟3D動畫的觀眾,除了成人之外,還是必須關照到小朋友的。能夠將骷髏詮釋到個性分明,並能打動無數的觀眾,這齣戲是相當成功的。

  縱然是靈界,也有死亡,也就是當世上的親人逐漸將亡靈遺忘時,那麼亡靈便會從靈界煙消灰滅,從此消失在宇宙之中,這雖然並非真實,但卻將整體的家族文化呈現得相當完美。

  記憶與懷念,是人世間與亡靈之間的聯繫重要的橋樑。以台灣而言,家中也都供奉著祖先牌位,事實上在神主牌的背後,都有寫著祖先的名字,當家中的長者亡故之後,必須要將其名字寫在神主牌上,像有些較古老的宗祠一般都能查到祖先的名諱。

  古代沒有相片,但卻以畫像掛在牆上,在沒有照相技術之前,一切均靠畫像來讓子孫懷念,因此「可」片其實也透發了一個盲點,那就是當照相技術尚未發明之前,活著的人要如何去憶念先人?

  其實相片是在影片中比較具象的呈現,思念與懷想都是心法,若無具象的道具,就很難在影片中來傳達與詮釋,要不然亡靈節似乎在照相機出現前不應該存在的。基於此,所謂的「亡靈節」究其實,其關鍵並非在相片的有無,而是人世間對亡者的思念,是否已全然失去了記憶。

  楞嚴經中有二十五位菩薩的修行報告,其中大勢至菩薩的「憶佛圓通章」其實就將憶念表達得相當清楚,當孩子離家時,子若思母或母來憶子,在腦海中就會出現被思念人的影像,也許這些憶念的影像是不太具象,甚至也非是十分完整的,但這就已經達到所謂憶念的目地了。

   相較於台灣,必須提出一個嚴肅的問題,在長者往生之後,大都是火化或土葬,但據看守靈骨塔的人表示,一個骨灰罈入塔之後,在五十年之內,可能尚有些親人去祭拜,但五十年之後,就鮮少有親人會再光臨靈骨塔了。

  這種現實的情形,其實是可以想像的,兒子或孫子去探視祖墳或靈骨塔,這是可以預見的,但當曾孫這一代出現甚至長大之後,其實再去掃墓或去靈骨塔的機會幾乎是不存在的,因為除了分支之外,第四代的人相互聯繫的機會也是微乎其微的。


  在古代農業社會,因常年在同一個村落中生活,並且有著姓氏的宗祠,但這種家族主義,依然還是會受到戰爭或時代的變遷而消失,但起碼尚有些宗族的脈絡可循,更何況當今的工業世代,大量人口移居城市,也徹底瓦解了農業社會的結構。

  問題是城市的結構之節奏是相當快速的,人們面對的問題,是過去農業社會所不同的,因此面對人生中的生與死,便也起了極大的變化,這一點是現代人必須要去認真思考與面對的。

  「可」片中的音樂其實是相當重要的元素,東方國度當然也有屬於自己的音樂,但較之於墨西哥的吉他,台灣的傳統音樂是萎縮而衰退的。譬如傳統的南管、北管有多少年輕人能夠了解呢?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屬於台灣傳統音樂便會完全消失,而逐漸被流行音樂所取代。

  思念或憶想祖先其實也是一種美德,因為這才知道自己的根源於何處,但現代人對這個問題並不重視,因為自己的日常生活其實就已經夠頭疼了,幾乎很難有多餘的時間去憶念祖先,這也許也是現代人的悲哀。

2019年10月15日 星期二

愛與黑暗的故事(A Tale of Love and Darkness)

導演: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
主演:娜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
美國 / 2015年 / 99分 / 保護級
禮讚:入選第68屆坎城影展「特別放映」
二戰之初,歐洲的反猶太主義沸騰至最高點 ...

◎ 劇情簡介
     

  艾默思年歲已大,他開始思索小時候的情境,他父親阿里耶是個書香子弟,娶了莎妮婭後生下艾默思。原本住在羅夫諾,後來搬到耶路撒冷,那是一九四五年的時候。過去在歐洲的時節,遭到歐洲人的鄙視,並受盡欺負,但在巴勒斯坦,雖為英國人所託管,但卻也有另一票阿拉伯人,也與以色列人互相敵視。

  艾默思隨母親朋友史塔夫與瑪拉夫妻,去阿拉伯人哈瓦尼家作客,也認識了女孩愛莎與她的弟弟阿瓦。沒想到艾默思爬到樹上,不斷搖晃鞦韆,鐵鍊突然斷裂,鞦韆擊傷了阿瓦。父親阿里耶打電話去向哈瓦尼道歉,並提及賠償的問題。

  莎妮婭為艾默思說了印度兩位僧侶半路救起一名女子的故事,希望艾默思要為發生過的事能夠放下,但事實上在學校依然受到同學的霸凌。

  莎妮婭有個好友伊拉,她的丈夫竟然在賭博中將她也輸掉了,伊拉立刻去找馬夫朋友私奔,但當她去見女兒時,女兒竟罵她為妓女,伊拉遂放火自焚而亡。

  有一天,母親在艾默思放學後,立即著衣出去,艾默思卻尾隨跟蹤,但母親卻站在河邊陷入深思後又立刻回家,母親似乎只將愛心全部放在艾默思身上。

  母親持續性的頭痛,使得夫妻感情陷入冰點。莎妮婭甚至要父親到外面找女人,而父親與一名女子在路邊喝咖啡,被艾默思看見,但艾默思卻永遠無法知道真相。

  一九四七年十一月廿九日,巴勒斯坦在聯合國投票下,三十三票贊成以色列獨立,十三票反對,十票棄權。從此以色列就建立了自己的國家。

  但在耶路撒冷尚有多重的動盪,於是小朋友們被要求去撿一些瓶子以及吃的蔬菜,而此時阿里耶也加入了國民兵,但莎妮婭不置可否。

  莎妮婭在醫生治療不成後,回到她的姐妹家中暫住一時,但卻也在這個時候莎妮婭自殺身亡,時年三十八歲。母親的死亡,使得父子關係驟變,於是艾默思不告而別,自己加入了胡爾達集體農場,而經過一些時日,阿里耶也去集體農場拜訪艾默思……。

◎ 劇情分析

  要談論這部影片,必須先對以色列這個國家有初步的了解,才能看得懂影片的神髓。以色列在古遠時期,並非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民族。過去三千年的歷史中,猶太人將以色列這塊土地,視為自己民族精神的核心,並稱之為「應許之地」或「聖地」。

  根據聖經的記載,以色列人的先祖亞伯拉罕原來居住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區, 後來受到神的召喚,遷居至迦南,也有另一批人至埃及寄居,在埃及做奴工四百年,直到西元前十四世紀,在摩西帶領下離開埃及,回到迦南定居,並逐漸佔領當地。

  以色列的大衛王統治以色列後,遷都耶路撒冷,三十三年後,其子所羅門接任王位,並大興土木,這是歷史上以色列的黃金時期。但在所羅門王死後,北方的十大支派便脫離以色列聯合王國,以耶羅波王為王,南方的兩個支派集猶大與便雅閔則由所羅門之子羅波安為王,從而分為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但爾後在歷經亞述、巴比倫、波斯、希臘、羅馬、拜占庭的統治,猶太人逐漸勢微並遭驅逐,尤其在西元一三二年,一次大規模的起義失敗後,羅馬人將猶太人逐出,並將地名改為「敘利亞,巴勒斯坦」。

  西元六三八年,穆斯林從拜占庭帝國奪取控制權,之後的一千多年,由不同的穆斯林帝國統治這塊地區,包括奧米亞王朝、阿拔斯王朝以及花剌子模和蒙古帝國,在一二六0年至一五一七年由馬木留克王朝統治,接著在一五一七年成為鄂圖曼帝國的一省,至一九一八年鄂圖曼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失敗而瓦解,這塊地區便交由英國託管。

  這部電影,就是從英國人撤離,直到一九四八年建國的故事。這故事是由作家奧茲於二00二年發表的小說,書中曾追溯以色列人流落在歐洲各地的景況,但因掌握許多經濟,而導致歐洲人的排斥。作者從自己的母親為主敘,雖然母親的一生平淡無奇,婚姻也是輕淡如水,但其背景卻是驚天動地,因為以色列在英國託管下,其實社會是動盪不安,又因為宗教的問題,必須面臨其他伊斯蘭教國家的覬覦,從而顯示猶太人如何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中求取生活。處在這樣的環境中,人如何求生面對驟變,導致心中很難言喻的困頓。若從小說而言,以色列的建國過程,從小說中就能獲取更多的資料, 從一個家族擴大為整個以色列,並追述至十九世紀錫安主義以色列建國運動在歐洲的起源,尤其一九三0年代,作者家族在歐洲遭遇迫害甚至是生命的威脅。於是受到錫安主義的號召,這個家族便從歐洲移居巴勒斯坦,一家人居住在耶路撒冷的困苦。

  父母的婚姻表面和諧,實際上是失敗的婚姻,影片中丈夫用小槌子打木樁,但母親眼中卻出現一名年青英挺的青年,這種類比式的手法,透發了母親生活中的不足,再加上母親常將艾默思寄放在史塔夫與瑪拉夫妻家中,但她究竟去了那兒卻刻意不交待,這兩場是屬於辯證的一方,而另一場則是艾默思放學後,母親立刻穿衣出門,艾默思尾隨,卻見母親獨自一人站在河邊焦慮沉思,但她回去向艾默思表達的是因為有了艾默思,而使她有活下去的勇氣。

  這兩種的比較下,讓觀眾無法見到事情的真相,但卻又給了觀眾在矛盾中出現自己的辯證思惟。對比莎妮婭的朋友伊拉,她算是幸福了,因為伊拉的丈夫在賭博中將她輸掉了,她與馬夫私奔,但女兒從此不接納她,伊拉便放火自焚。

  但莎妮婭從此頭痛,也許這是個理由,從此便不再與丈夫同床,並鼓勵丈夫可以到外面找女人,只是叮嚀他外面的女人是如何現實。

  猶如作者曾經表示:「這本書不是回憶錄,也不是傳記,這只是一則傷心的故事而已。」在重建新家園的同時,要如何適應與阿拉伯人相處的關係,同時也包含了鬥爭。另一方面,英國軍方的立場,也會直接影響到每個猶太人的生活。

  這是一段猶太人建國的傷心史,其過程相當複雜,但在轉化為一家人的生活之後,讓觀眾得以認知了這一段歷史。其實猶太人被排斥並非是現代史,早在兩千多年前的羅馬帝國時期就已經存在,因為當時歐洲大約有一半的財富,掌控在兩三個猶太富豪家族手中,許多政府必須向他們借貸過日,從而才能維持政權。

  這會是猶太人的原罪嗎?但或許是因為這樣的情勢,使得猶太人更加強建國的決心。但電影與小說將這份心懷濃縮到莎妮婭這個腳色中。她在之前是開朗的明亮的,像世界上每位少女一樣,享有她們的青春與歡樂。她喜歡閱讀,尤其是俄國作家契可夫與屠格涅夫的小說。這是屬於人性天生的部份。第二部份是莎妮婭突然變得沉默離群、鬱鬱寡歡、喜歡一人獨處,當她發呆時顯得更為孤獨,這是猶太人在認清世上的人,原來都是以有色眼光看待時,便會將放逸的心往內收縮,這當然更讓人無法了解她在想什麼?就像一般人很難了解猶太人一樣。

  影后娜塔莉‧波曼自導自演這部影片,並不是因為她是猶太人,應該有絕對的使命感,這一點我們必須為她讚嘆,這引發世人更多人對這段歷史的興趣,也讓我們看見人性寶貴的一面。

2019年10月2日 星期三

聲之形(聲の形)(A Silent Voice)

導演:山田尚子
日本 / 123分 / 2017年 / 普遍級
講述一名少年石田將也在小學時帶頭欺凌一名聽障的少女西宮硝子,不料導致老師連坐懲罰而使得友情破裂…

◎ 劇情簡介 

  石田將之就讀的小學,轉來了一名聽障的少女西宮硝子,因為頑皮的石田不時對西宮霸凌,其他同學也不時附和他,但最終都是將責任推給石田。一名男同學將她的助聽器丟掉,引發老師的追究,而所有的人便將目標放在石田身上。爾後西宮便轉學了,而石田反而成為眾人鄙視霸凌的對象。

  高中二年級的時候,因為石田始終背負著霸凌的惡名,遂讓同學也遠遠避開他,這對石田而言,是相當大的打擊,他有一種活不下去的感覺,遂制定了一個自殺的日子,同時也努力打工,將欠母親的錢偷偷放在她的床頭上。媽媽當然知道,以燒掉那一百八拾萬元威嚇石田,石田終於向母親保證,自己會面對現實不再自殺。

  而在這個時刻,他也發現了硝子,但在一個手語社的地方,遇上一名叫結弦的中性孩子,結弦千方百計阻止石田見到硝子,結弦喜歡攝影,身上始終揹著一台照相機。後來才知道,結弦並不是硝子的男友,而是硝子的妹妹,只因她不喜歡唸書。而石田此刻遇見一名惡少,欲強借永束的腳踏車,石田見義勇為將自己的腳踏車借給對方,但對方真的一去不回,害得石田無法到硝子常去餵魚的橋上去見硝子。

  沒想到永束去四處找,竟然在附近的田野為石田找到了他的腳踏車。從此兩人就成為麻吉,也讓石田開始了解朋友的意義。而石田雖然常常去橋上故意遇上硝子,並且也買了麵包,希望與硝子一起餵魚。雖然石田也學了手語,但始終放不開心情從自己去省悟,因此始終有一些隔閡。縱然硝子面對一切的方式,都是向對方說對不起,但這反而引起一些同學的反感,事情始終得不到彼此的共鳴。

  同學真柴智在得知硝子被霸凌的過去,對石田相當痛恨,川井美樹也加入指責,於是眾人在橋上大家爭執,最後只剩石田、結弦與硝子。

  到了夏天,硝子也準備自殺,石田上前救她,石田反而掉到樓下,在痊癒之後,石田在參加高校文化祭,石田才發現同學真情的一面,他也開始改變自己的想法……。

◎ 劇情分析

  「聲之形」的原著作者是大今良時,原本也改編為漫畫,故事中牽扯的人物相當眾多,在漫畫中是比較容易去呈現,山田尚子改編為電影時,便遇上了取捨的問題,因為只有兩個鐘頭,必須涵蓋那麼多的腳色,雖然主線是在聽障的硝子與石田將也身上,但若一一細數其中的腳色,其實是有非常多線的。

  以西宮結弦而言,為何她會女扮男裝?真正的原因,是結弦擔心姐姐在外受到騷擾,因此就假扮男生,跟隨在姐姐身邊,她喜歡的攝影,在戲中扮演了相當重要的份量,雖然不是什麼專業,但最終媽媽也主動從她的作品中挑出幾張,果然也受到出版社的青睞,在雜誌刊出後,她也改變了造型,同時也開始穿上女學生的制服開始上學,成績當然不佳,但請石田當小老師,應該也可以很快彌補並且步上正軌。

  矮個子的永束友宏,應是本劇中的丑角,因不受同學歡迎的石田出面為他解圍,兩人遂成了朋友。而朋友的定義,是石田一直感到困惑的。

  石田在小學霸凌硝子,結果硝子轉學,但遺留下來的心靈衝擊,卻反而成為石田反受到眾人的霸凌,因為大家不會去探索事情的真諦,只有一種對或錯的認知,既然是硝子的離去原因是石田,那石田就變成千夫所指的壞人,而當時曾經也參與的人,卻逃避地隱藏了過去附和霸凌的行為。

  這些戲的轉折是相當細微細的,在電影中必須以更細膩的具象語言與影像來呈現,也就是以情感為訴求與人性為彰顯的方式來表達,只是龐大的結構,要在二個小時作完整的表達,這是不可能的,在經過一番取捨之後,其他次要人物也只能略加省略而帶過去。

  這自然無法全然表現的窘境中,有關情感方面的拓染,便不像在漫畫中那麼多元了。像植野直花在小學時,她也曾參與霸凌事件,由此而更加討厭硝子,應該可列為反派人物,而另一名佐原美世子,在小學時因有學手語,甚至也企圖要為硝子解圍,但反而受到其他人的排擠,這種複雜的情愫,其實可以更為放大,而增添戲劇的張力。

  另一名最複雜的腳色是川井美樹,她不斷地伸張她認為的正義,但反而處處去傷害別人。要詮釋這名腳色是相當複雜,因為她的心情直爽的說出,不像別人必須作修飾的謊言,雖然她的立意沒有錯,但卻因此而傷害到別人而不自覺,這種耿直的性格,雖然帶著幾分可愛,但有時也會令人憎恨。

  高中的真柴智是一名有正義感的人,他討厭霸凌別人的事,但卻不見得能夠理解石田與硝子的過往與心境,畢竟硝子是個耳朵聽不見的女子。

  島田一旗是石田小學的同學,當石田開始對硝子霸凌之際,他也是第一個表現出正義感的人。廣瀨與島田二人在小學時,曾反擊石田的行為。

  值得一談的是竹內老師,他是班級主任,但對於硝子受到的欺侮,其實是表現漠不關心。

  石田其實還有一名姐姐淩乃,嫁給佩多羅,但因環境的關係,只能暫住石田家,而他們所生的女兒瑪利亞有時就成為生活中的調味劑。

  另外石田的母親美也子經營理髮廳,本來應擔任穿針引線的工作,但在劇中並未發揮最大的作用。硝子的母親西宮八重子生活嚴謹不苟言笑,但也沒有發揮較大的作用。

  本劇引起好評的原因,是霸凌者反而成為被霸凌者,而石田在高中時,無法徹悟這一層的人際關係,他以為所有的人都一直惦記著他的過去,而他的反制之道便是不在意別人的看法,在刻意忽略他人時,每個人的臉上都是打了一個大叉叉,但當一切煙消霧散時,臉上的大叉叉便自然地脫落了。

  這是電影結合漫畫的創舉,但卻是相當新穎有趣,由此而去衡量一個人的性格與行為,是相當討喜的創意。「朋友」到底是什麼?也許是講義氣或相挺,但出賣自己的不也都是朋友嗎?

  聲之形的名字取得相當好,禪宗內門有一句「隻手之聲」就是引人入道的名言,對一名聽障者而言,他完全無法聽到任何的聲音,但卻能從別人身體與四肢的動作,讓自己能夠與他人溝通。

  然而這種溝通,其實還是有更強的意念存在,在白雲從天際飛過時,是否能聽到雲的聲音?看著搖曳的竹子,是否能體驗竹子的聲音?看見淙淙流水,是否能體現水流的聲音?

  其實一切都必須從「心」中去體驗,聽障也許有著某種缺陷,但時間一過,自然也能在聽障的世界中,體驗出一番的真諦。

  當然這是屬於佛門中相當高層次的意境,也不是從語言中就能完整說明。然而將之用在小說與電影甚至漫畫中,卻是相當高竿的指引方向,從而讓這部漫畫變得更有內涵起來。

  「聲之形」在台灣上映是相當成功的,應該是日片數一數二高賣座的影片之一。

2019年10月1日 星期二

小王子(The little prince)

導演:馬克‧奧斯朋
美國 / 2015年 / 107分 / 普遍級
禮讚:凱撒電影獎最佳動畫電影
   2015年崁城影展特別放映

講述著一位飛行員遇見小王子的故事…

◎ 劇情簡介
     

  媽媽帶女兒去沃斯學院,但因關鍵問題猜錯,導致她無法入學。媽媽遂在沃斯學區內買下一棟房子,這樣以後就能入學了。

  女兒在家唸書時,隔壁老先生一架飛機的螺旋槳突然飛過牆壁,女兒遂偷偷過去而認識了這名老先生。老先生用很多繪畫,訴說他年青時因飛機迫降沙漠,並認識了一名來自B612小行星的小王子。

  小王子獨自住在自己的行星上,他認識了一條蛇與一隻狐狸,同時他也愛上了一朵玫瑰花。但小王子將玫瑰花用玻璃將花罩住,然後他隨候鳥四處拜訪其他行星。小王子認識了國王,也在其他星球認識愛好虛榮的人,以及一名大老闆的生意人。

  小王子最後到了地球,他與飛行員相遇,兩人在困境中終於找到一口井。

  老人與小女孩變成好朋友,一起在那架老舊的飛機上留影。老人決定用自己老舊的汽車,載她去吃生日時會送鬆餅的餐廳,但半路被警察攔下,這也使母親發現,女兒並未按照她為女兒設定的生活目標來執行。

  然而女兒已完全投入小王子的世界,她提著行李去找老人,希望一起去找小王子,但老人傷感的說,人遲早都要說再見。女兒生氣地回到家中,而老人也告知小王子的結局,說小王子最終是在沙漠中離開飛行員,獨自孤單地往前行走,而消失在沙漠的遠方。

  這一日,女兒與母親回家,卻發現老人的屋子著火,老人被送至醫院。女兒始終放心不下,於是利用夜晚又潛入老人的家中,她駕著飛機與小狐狸飛入天際,但天空的星星都已經不在,只發現有一處綠光,遂降落在一座相當有規律的城市。在這兒,她遇見了小行星的國王與愛好虛榮的人,當然也看見長大的小王子,他成為一名清潔工,連跟人講話都是禁忌。

  在女兒的提醒下,小王子慢慢拾回了過去的記憶,兩人一起釋放了被逮的星星,然後又駕著飛機回到B612小行星,果然發現了塵封的紅玫瑰。小王子又留在小行星上,而女兒也駕飛機回到了地球的家中。

◎ 劇情分析

  「小王子」的原著是法國的貴族也是作家、詩人、飛行員的安托萬‧德‧聖修伯里於一九四三年發表的小說。曾被翻譯成多種譯本,這本小說曾當選為二十世紀法國最佳圖書,也是全世界最暢銷的圖書之一。被翻譯成250多種語言與方言,迄今已售出兩億多冊,每年均有銷售一百多萬冊的紀錄。

  其實除了出版之外,「小王子」也廣泛地被改編為廣播劇、舞台劇、電影、電視劇、歌劇甚至是芭蕾舞劇。國家劇院也曾有一齣戲,也融入了小王子的情節。

  也許小王子應該更適合給孩子讀閱的繪本,但就實際的情況而言,一般的孩童,要真正去理解或了悟小王子的真實涵義,是相當艱難的一件事。

  「功夫熊貓」的導演馬克‧奧斯朋,重新詮釋了這部名著,相當精準地詮釋了童年的可貴,可惜的是每個人原本都像小王子一樣,各自擁有一顆行星,也就是每個人其實都是獨立自主的。

  這樣的觀念非常符合佛學精神,所謂「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其實是指每個人的真心實際。從各自的角度來看,自己所見的宇宙山河大地,都是由自己的真心所出生的。

  「小王子」中的一句話說得相當精準而明顯:「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楚,真正重要的用肉眼看不見。」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幾乎以應付的方式來看待周遭,其目的只是為了在生活中應對,幾乎從未讓自己好好地活著。如何是好好活著?那就是仔細地品嚐日常生活的行、住、坐、臥。

  當用刀切菜時,雖然在快速匆忙中就能完成,而那也是一種日常的行為之一。有沒有醒過,切菜時,手中慢慢體會切菜時,刀口切過蔬菜的感覺,甚至可以傾聽切菜的聲音。也許此刻的你,是會用一種全知的感受,去感覺人真正活著的感覺。

  有時在閒暇時,會望向飛來飛去的鳥兒或蝴蝶,也許每個人的感覺都一樣,這些飛舞的鳥兒與蝴蝶,是用什麼去感受?當然是用眼睛。但真正的用心去感受,就能體認為何真正重要的是用心;但用眼是無法看見的。

  很多人都無法了解,為何小王子單獨一個人站在一個星球上?甚至愛慕虛榮的人,或者是國王,或者其他人,幾乎每一個人都活在一個小小的星球上,其實這一點與佛法的真諦是相互聯結的。

  一個星球代表一個眾生,我們在這個屬於自己的世界中,愉悅而自在地活著,但卻也有我們所愛的對象,如那朵玫瑰,也有我們屬於惡的感受,那條蛇就是一種象徵,而此刻的心境是絕對超然而純真的,就像是剛生下來的嬰兒,甚至還在是孩提時代。

  小孩的心思是最純真而沒有心機的,但因為沒有任何的企求,於是這個世界就變得相當平和與寧靜。此刻「長大」反而是一種被排斥的。

  因為長大後,過去當小孩的那份純真不但丟失,而且人也必須為了當大人,而屈就大人一切的思想模式。工作固然是當人的重要原則之一,但仔細一想,我們每天工作究竟是為了什麼?只是為了活著。

  如果只是為了活著,那與機器有何兩樣?也因為如此,人也就失去了當時的純真初心。也許人一定會老,也最終一定會邁向死亡之路,但若拋卻了純真的初心,那依然只是拙劣地虛度我們的一生。那這樣,我們該如何檢視我們生命的真正價值觀?

  老人與小女孩都還是保有其純樸之心,而老人也一直惦記著,在沙漠中遇見的小王子。當年一別,如今不知小王子是否還在繼續流浪?或者他會去了那兒?

  這是深深吸引著小女孩的故事,老人用繪本的方式,將過去的遭遇記錄下來,而唯一可以做見證的,那就是那架老舊的飛機。

  小女孩子幾乎用生命融入了小王子過去的那段生活,她當然在任何時刻,其實都是無比嚮往的,她希望小王子永遠是:獨自在自己星球看日出日落的小王子,於是她決定替老人去尋找小王子。

  意外的是,天上原本有許多璀璨的星星通通不見了,只剩一個暗綠色的光芒,於是小女孩便立刻在那綠色的小星星降落了。

  讓她訝異的是,這是一個沒有小孩的星球,就算有小孩,也必須被訓練為一般能為社會工作的大人,而小王子也已經長大了,他只能當一名清潔工,而且每個大人都像機器的工作人,這一切全歸大老闆掌管,任何人都必須努力工作,而這一切也只是為了大老闆的慾望。

  小王子不敢承認自己的來處,他幾乎已忘記自己的來處,也忘記有一朵他深愛的玫瑰。女孩慢慢喚起小王子過去的回憶,於是他們一起釋放了被關起來的星星,於是星空又回復往昔的璀璨。而女孩也開飛機載小王子回到他的星球,只可惜玫瑰花已枯萎了。但小王子再也不願四處去搜尋幸福的想法,因為眼前的自在純真,正是人生中最珍貴的時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