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07年12月26日 星期三

愛在你手心(In Your Hands)

導演:安妮特.歐森(Annette K. Olesen)   
演員:安.伊蓮諾拉.傑森(Ann Eleanora Jorgensen)
   曲娜.帝虹(Trine Dyrholm)
丹麥 / 2004年 / 101分鐘 / 保護級
禮讚:柏林影展最佳歐洲電影獎

女牧師安娜和先生結婚多年卻一直沒能懷孕,她想有個孩子…

◎ 劇情簡介     

  安娜剛剛拿到牧師資格,因她的老師克里斯身體不佳,故推薦安娜進入一所監獄擔任駐所的牧師。

  安娜與丈夫法蘭一直希望有個孩子,卻未逢上帝眷顧,但兩人也不放在心上,因為沒有孩子也許還顯得更為清靜。這一日所方送來一名充滿傳奇的女犯人凱蒂,安娜並不特別招呼她,因為安娜相信,總有一天她會讓凱蒂相信神蹟的。

  這一日凱蒂竟然要安娜別管她,只要管管自己肚內的孩子就好了,安娜表示她並未懷孕,但還是好奇地買了驗孕棒,沒想到證實自己懷孕了。安娜與丈夫法蘭高興地買著嬰兒用品,也到醫院接受檢查。但這帶給安娜極大的困惑,難道傳言凱蒂能與上帝溝通是真的嗎?

  凱蒂的親人要結婚,向所方請假,所方派亨利陪同前往,但半途凱蒂退怯了,因她沒有勇氣面對親友的指指點點。凱蒂與亨利在咖啡館喝咖啡,凱蒂主動握了亨利的手,亨利也回應著。但這是違規之事,回來後亨利就向安娜懺悔。

  凱蒂在所內用一隻手撫慰著毒癮再犯的瑪芮,沒想到瑪芮立刻解除痛苦。這使得嬌西大為不滿,因嬌西利用女兒及母親來探望時偷帶毒品入內給她,然後再轉賣給其他人。嬌西向凱蒂坦言,因她尚要靠毒品賺錢養育老母及女兒,希望凱蒂別再破壞她的生意。

  安娜肚中的嬰兒被檢查出染色體有問題,因此面臨立刻墮胎或者生下智障兒的危險,夫妻倆受到極大的考驗,甚至也一度生起質疑上帝的疑惑。而凱蒂又因母親生日藉故外出,這回與亨利在咖啡廳中牽手蜜語時,正巧被嬌西的母親撞見,於是嬌西以此指責凱蒂。

  安娜面臨抉擇難斷時,一度也想依賴凱蒂來化解她的困頓,但當凱蒂伸手欲摸安娜肚皮時,亨利因聽到所內眾人的傳言,甚至也將凱蒂過去吸毒而導致女兒渴死的往事大肆渲染,亨利立刻指責曾看過資料的安娜,並將她拖離凱蒂身旁。凱蒂因受不了眾人對她異樣的眼光,最終只好躲在浴室吸食大量毒品自盡,而安娜也只能面對現實接受醫院為她準備的墮胎手術。

 賞析


  生命的奧秘在於同時兼具了美好與困頓,在極端對立的範疇中都能令人在深思之下體驗到真正的意涵。不管是頌讚或詛咒,生命的真義永遠佇立在仰高之處,縱然你心生不滿或懷疑,卻永遠無損它的真諦。

  許多宗教不斷地宣示「神蹟」的顯現,這自然有著宗教宣達之意旨,但追根究底,神蹟常常在最終會有著虛無與無奈的做作,尤其在某種議題上過份渲染時反而會失去神蹟的真義。但世上真的沒有神蹟嗎?這點又是可以完全否定的。因為最簡單的如野地上開出的一朵小黃花,這種令人驚艷的呈現,在心細之人的看待中,絕對是一項神蹟。其他令人驚嘆而不可思議之事,自然都得在個人的思維中自行辯證與解讀。

  安娜是一名合格的牧師,崇信上帝的信仰是無庸置疑的。巧合的是她在監獄中遇上有吸毒前科的女人凱蒂是一名傳言有過神蹟之人,於是矛盾與困惑便先行籠罩在這兩個女人之中。

  若說有神蹟顯現絕對應該出現在安娜身上,因為她是上帝差遣的使者,她的職責正是代替上帝為祂的子民解惑。但事實是神蹟不但不落在安娜身上,相反的上帝雖然賜給她一項喜悅,卻立刻以痛苦換走這個喜悅。

  安娜面對肚中嬰兒因染色體異狀而必須墮胎之時,豈止陷入天人交戰?在她的心中直接去碰觸到向上帝宣戰的不堪,甚至不得不得向亟待她去拯救的凱蒂請求拯救。這份對上帝的背叛,說明了她的矛盾與掙扎,也藉著安娜陷入生命盲點無奈的苦痛,帶出了人活在世上種種的萎頓與無助。

  凱蒂的「神蹟」必須從她過去的歷史來做思索。她曾因吸毒陷入恍惚,因而忽略照顧自己幼小的女兒,以致讓女兒活活渴死。

  凱蒂的這段過去讓她慢慢將自己的心靈閉鎖在極端深處。意即凱蒂的那段過去早被埋葬,而現在的凱蒂是必須被上帝原諒之後才能「安穩」地過日。於是凱蒂在內心自囚的過程中將自己幻化為二,一是高高在上的上帝,二是謙卑逃避的自己。

  凱蒂正是靠著這種人格分裂的方式重新活了過來,於是當她見到有著相同困惑的人,立刻以「上帝」的角色幫助了她。能夠原諒自己罪刑的人當然更能原諒別人,而這個前提是被施予「神蹟」的人,在最無助與脆弱之際將凱蒂視為理所當然的「神蹟」。也許我們可以將「信心」放置在這個過程中,其道理就更明顯而易懂了。

  然而這樣的說詞並非全面解構神蹟,神蹟的可貴永遠是弔詭的。在可以否定之際卻又能尋得肯定;在肯定之時卻也有否定的線索。

  也許是真的巧合,但連續兩次「猜」中的機率有多高?誰能無緣無故告知安娜必須好好照顧她肚內的嬰兒?而第二次又能冷靜地道出嬰兒是女的,若說這不是「神蹟」卻也難令人信服。

  問題是,凱蒂回歸到現實面時,她不敢面對人群與家人,也無法掩藏內心情感的悸動。所內的警衛亨利掉入情理與法規的掙扎中,他對凱蒂動了情,得面臨離開服務單位的窘境。生命永遠是如此令人無奈,只要邁開生命的步履,任何一步都有可能是一場抉擇試煉。另一名警衛卡斯坦雖然沒有相同的處境,卻面臨毒犯的威脅;當他擔心自己孩子生命安危之際,難過得近乎崩潰。

  凱蒂與亨利卿卿我我的舉動曝了光,喜歡亨利的女警衛逼亨利三天內解決這件事,所有的目光便猶如利刃般投向了凱蒂。這一回凱蒂再也沒有了退路,因為原本還在心中的另一半上帝此刻已消失無蹤,既然已經無人能夠化解她的過去,於是凱蒂必須得全面承擔一切,這逼使她選擇了死亡。

  安娜捨棄上帝而接受凱蒂神蹟的撫慰究竟能否完成?這終究得成為永遠不可解的謎題,肯定與否定都會喪失神蹟的真諦,這一點,導演的表現是令人激賞與讚嘆的。

  安娜最後的選擇其實也是背叛上帝的。因為每個胎兒都是上帝的恩寵,只憑著染色體的異狀可能生下5至15%的畸形兒的數據便判了嬰兒的死刑,這才是這部電影可以一再討論的議題。

  優生學曾在德國實行過,目的是要造就優秀的國民,然而這似乎還有其他因素必須考量。其實再優秀的人面臨痛苦的抉擇,依然會有「無智」的行為。安娜得知自己的困境時,幾乎是崩潰而憤怒地將小教堂的椅子推倒,這樣激烈的發洩與她開始穿著牧師服上台講道時的神情又是何等的落差與諷刺。

  本片是「逗馬九五」系列電影中相當成熟的一部作品,不管情境的掌控、運鏡的流暢,都充分展現成熟的風格。尤其在「心靈」的議題上,提供了許多令人深思的無奈;在矛盾衝突中延展了人性的弔詭;並由此闡述了全片的戲劇力量。

獨奏的樂章(Solo for Clarinet)

導演:高茲.喬治(Gotz George)
演員:尼可.霍夫曼(Nico Hofmann)
   柯林娜.哈佛克(Corinna Harfouch)
德國 /1998年 /  95分鐘 / 限制級
在一處公寓大廈裡,發生駭人的兇殺事件,死者呈大字型永眠在床上(生殖器已被切斷),現場似留有生前逸樂的蛛絲馬跡,頭部遭一豎笛重擊(因為沾滿血跡的豎笛留在現場),警方朝向變態疑犯偵查…

◎ 劇情簡介     

  柏尼與搭檔進行一場掃黃行動,從一羣老人居住的公寓中破獲了從東歐來賣淫的集團。佛萊迪藉職務之便將其中一名年輕女子帶回警局,卻因此而認真地與女子交往起來。柏尼已婚,但因長期將心思放置在工作上,以致妻子時常埋怨,甚至最後將他掃地出門。

  柏尼心情非常沮喪,妻子帶走了兩人的兒子西奧,西奧是輕度智障。雖然沒有了家累,柏尼可以全力投入在工作崗位上,但事實卻是讓柏尼陷入孤寂之中。

  柏尼和搭檔面臨了另一凶殺案,死者史坦曼頭骨破碎,陰莖被咬斷一半。柏尼在現場中發現一名穿紅色大衣的女子安娜,安娜偷偷地從現場中帶走一把黃色的洋傘,於是柏尼獨自跟蹤查訪,知道安娜是在一家博物館當解說員。

  柏尼無法解釋自己幾次情不自禁地毀掉不利安娜的證據,因為他似乎不知不覺中愛上了安娜,柏尼查出安娜時常參加單身聚會,於是柏尼也單身前往。在派對中他與安娜共舞,兩人在感情上有了更進一步的交集。

  柏尼心中還是矛盾不已,好幾次藉機要拿走黃色洋傘去修理,但都被安娜所拒,最後安娜將洋傘丟在垃圾桶內卻又立刻反悔而將洋傘取回。

  其實安娜心中相當孤寂,雖然藉派對認識男人而排遣寂寞,但大部份的男人都不是理想的對象。也因為如此,她雖感受到柏尼對她的用心,卻無法承認自己會是愛情的幸運者,唯一的精神慰藉與傾訴全部錄在答錄機上。

  柏尼也陷入矛盾掙扎中,在半推半就中召來了妓女,以凌辱的方式發洩自己,最後雖然頻頻向女人道歉,但女人嚇得逃之夭夭。

  柏尼的情緒使他頂撞了上司,並在出拳毆打上司後遭到停職。但柏尼還是繼續追查安娜。最後柏尼拿到黃色洋傘後將之丟棄在大湖中。

  但柏尼欲與安娜雙宿雙飛之際,安娜卻從他的口袋中找到警證以及一把槍。於是安娜知道自己難逃法網,向柏尼口述當晚受到史坦曼的凌虐而痛下殺手,最後趁柏尼不注意時在浴室內飲彈自盡。

◎ 賞析


  看似警探懸疑的推理劇,全片卻將犯罪的手法與過程放置在枝微末端。全劇的焦聚大力鋪陳在人性的孤寂與慰藉尋求,刻劃得無所不用其極。

  柏尼雖然已婚,卻因將工作列為生命的首項而與妻兒漸行漸離。雖然他也深愛著妻子與十四歲輕度智障的兒子,但這種家庭的結合似乎早就註定了失敗的因子。

  長期地與兒子擔驚受怕丈夫的安危,卻又無法獲得發洩的管道,正因為「家庭」這個社會的體制有了精神的束縛。如果柏尼與安娜都必須要有發洩的管道,其妻自然也是需要的,於是柏尼的妻子告訴柏尼,如果他離開,對她及兒子而言就是一種解脫。

  當柏尼回家時看見兒子與妻子睡在一起時,立刻大發雷霆,這是一個線索與呼應。全劇中幾乎充斥著亂倫的苦悶,導演在這兒只是蜻蜓點水地放置相同的元素,不見得有真確的事實,卻呈現了因果的必然與可能。

  問題是人的社會中為何潛藏那麼多令人困頓與愕然的不堪?看看那些公寓的老人,依然無法抗拒美色的誘惑,在肉體的廝磨中究竟是為了尋求感官的發洩與刺激?或是為了找尋心靈慰藉的所在?其實這兩個答案是一體的,因為人很少能夠將慾望從肉體與精神上單一抽離而出,其實慾望的面向幾乎都與孤獨有關,而人相較於其他動物,反而是最怕孤獨的。

  面對情慾的引燃,或者只為了在兩個肉體的碰撞中證明自己的存在,能夠在寂然的空無中有著實相的滿足,這是需要鍛鍊與修持的。然而凡俗之人不但無力擁有這份超脫的精神層次,大部份的人似乎在慾望中打滾流連亦是必然。

  如果在孤寂中努力去愛一個人是順理成章之事,那我們該怎麼去愛一個人呢?柏尼在結婚之前不也是愛過他的妻子?其他在影片中出現過的腳色亦同。而全片卻沉重地傳達了人在相互愛戀對方之餘,其實也散置了許多的不相信,而這種惶恐不安的情愫導致了悲劇的發生。安娜在博物館導覽中所說的故事就是一個引證。酋長的女兒不相信船長會愛她,在與死神定了契約之後,她在酒中放了毒藥,於是酋長的女兒與船長都成為死神的俘虜。

  安娜在空虛的生命中想尋求肉慾的慰藉,沒想到她遇上變態的史坦曼,於是悲劇就發生了。為什麼情慾不能只是歡愉的互對,而必須是瘋狂的凌駕?史坦曼對自己的兒子也有了不堪的對待,這應該是在化解孤寂的過程中令人不快的突變。但別忘了,這些狂暴的因子確實都存在人的靈魂深處,當精神受到極度的擠壓之際,這種狂暴自然就會傾巢而出。柏尼也不遑多讓,他在極度沮喪之際,不也是對妓女狂暴凌辱?縱然事後向她道歉,卻是於事無補。

  其實柏尼與安娜ㄧ樣,不相信愛情,或者說是不敢相信愛情。也許妻子的離去讓他有如驚弓之鳥,但在潛意識中卻無法全面否定愛情,安娜的情形甚至是所有人的寫照都是如出一轍。

  正因為如此,於是每個人都陷入了矛盾的桎梏中而永難翻身。於是安娜只能將心靈退卻至家中電話的答錄機,全心全意地錄下自己的惶恐與不安。從而在尋求慰藉中不斷地透發對愛情的不信任,問題是在質疑的同時,安娜也是無法逃離愛情的。

  狂歡的派對提供了暫時的依偎與滿足,但當歌舞燈影消失之際,人是否反而顯得更為孤單?然而這似乎是紅塵男女共同的宿命與傾向,藉著不斷接觸的新面孔,好似提供了更多元的面向與動力,但其實這些都只是一種自我麻醉的方式,連帶地使得對愛認知的微弱靈性愈來愈薄弱甚至最終消聲匿跡了。

  全劇的燈光氛圍都以暗黑色調來處理,這反而提供這部電影更多期待的空間。若果黑暗代表了不信任的挫敗;那結局的失敗豈不提供觀眾一種逆向思考?在追索愛的過程,如果可以全力付出並竭力相信時,這會不會將有一種亮麗的結局呢?在這部影片中,我們絕對可以嗅到導演在這方面努力建構的符徵與期許。

  「愛」有時在靈光乍現的同時就已產生而存在了。縱然全面否定卻也無損於它的存在。只是這種感知常常因為無法真確了解對方,以致這份真意便慢慢消逝。但消逝的無關那份癡迷的愛;消失的是持續的熱情罷了,於是殘存的愛便又會化作另一股動力,當誘因再度出現時,這股愛便化作種子,期待在土中發芽茁壯。而這樣的形式好似不斷的輪迴,最終所剩或殘存的,永遠只有自己心中的那股「愛」了。

  這也是為什麼人擁有愛的同時,卻又倍感孤寂了。安娜的死亡也許反而是一種解脫,畢竟她也曾殘害過人命;縱然情非得已,卻也是罪愆。倒是柏尼就不同了,他在一連串愛的測試中不斷受到挫敗,他將繼續在此生中受到試煉。藉著柏尼的心境,其實都可以讓觀眾從中體現人存在真正的本質。

  生命真的很美好,卻必須在一再的試煉中才能真正有所發現,本片正好是一面眾人的鏡子。

2007年9月19日 星期三

情路長短調(A Short Film About Love)

導演:克里斯多夫.奇士勞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   
演員:葛瑞娜.扎波羅斯卡(Grazyna Szapolowska)
   歐孚.魯巴欽柯(Olaf Lubaszenko)
波蘭 /  1988年 /  87分鐘 / 保護級
禮讚:聖西巴斯汀評審團特別獎 記者協會最佳影片
   日內瓦影展 最佳導演獎、最佳男主角獎
   波蘭影展 最佳影片金獅獎、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獎、最佳攝影獎
   聖堡羅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史翠斯堡影展最佳影片
   格但斯克影展最佳影片
   柏林影展、慕尼黑影展、雪梨影展、皮沙洛影展 鹿特丹影展、哥特堡影展、伊士坦堡
   影展、耶路薩冷影展
寄住友人家的十九歲青年「湯姆」,每晚鬧鐘訂在八點半,夜夜在窗前以望遠鏡窺視對街公寓女子「瑪妲」及其訪客的一舉一動,滿足…

◎ 劇情簡介     

  十九歲的湯姆寄居在友人家中,與友人馬丁之母共住同一公寓。白天湯姆在郵局上班,晚上則用偷來的望遠鏡偷窺對面一位女子瑪坦的一舉一動。

  瑪坦是位成熟的女子,是一位畫家,單身,常沉溺在性慾之中。

  這一日,瑪坦與一名男子回來,兩人迫不及待想做愛,偷窺的湯姆似乎覺得瑪坦受到委屈或者是自己並不想接受這樣的畫面,遂打電話給瓦斯公司,謂瓦斯漏氣,於是前來查管線的瓦斯公司職員打斷了瑪坦的好事。瑪坦懊惱不已,但湯姆幸災樂禍。

  湯姆為了想見瑪坦,不時寄些假的掛號通知單。瑪坦雖然持通知單前往,湯姆卻正色地表示並無她的掛號。瑪坦氣憤不已,第二次再度到郵局去時,不但與郵局的人吵架,也被誤會為是騙取掛號信的人。

  瑪坦憤怒離去,湯姆於心不忍,隨後追出,並向瑪坦承認是他的惡作劇。瑪坦不相信,湯姆於是說出他一直偷窺她,並道出昨晚瑪坦與男性友人爭吵後,回家打翻了牛奶並整夜哭泣。

  瑪坦更加憤怒了,到了夜晚,故意將床移至窗邊,並要湯姆打電話給她。然後瑪坦表示會有一場好戲等著他,果然瑪坦約了男性友人上床,但尚未開始,就告知友人對面湯姆在偷窺。男人相當憤怒,跑來公寓下大喊,湯姆不得已下樓面對,沒想到挨了男人一頓揍。

  湯姆為了想見瑪坦,接下了早上送牛奶的工作,瑪坦見他受傷,於心不忍,問他是否對她有企圖。湯姆拒絕了瑪坦邀他入室,只說這一切只是為了想認識她。當瑪坦最後答應一起吃冰淇淋時,湯姆像天使般高興起來。

  在咖啡廳中瑪坦知道湯姆是個孤兒,邀他進去她的房間,在逐漸挑逗中,湯姆竟然早洩了,於是羞愧的湯姆急急回家,在浴室中割腕自殺,所幸發現得早而被送進醫院。

  瑪坦見不到湯姆蹤影,便到對面拜訪馬丁的母親,在那間臥室中透過望遠鏡,瑪坦想像湯姆偷窺自己傷心的晚上,似乎立刻明白湯姆對她的真正情意,瑪坦不覺也傷感了起來。

◎ 賞析


  一九八八年,奇士勞斯基復出拍片,接受波蘭電視台的委託,拍了總共十個小時的電視影集「十誡」。本片即是從他第六誡「愛情影片」重新攝製完成,雖然改變的幅度不大,但長度倒是增加了將近三十分鐘。

  每個人都曾經歷過青澀的年代,對男女互動的愛情觀點與對待似懂非懂又靦腆好奇,雖說日後常有甜蜜的回憶,卻也不能否認這段時期的愛情觀點會使人碰撞得面目全非。

  「搭訕」對湯姆來講是相當困難的,因為他面對的對象是個情愛高手,而其內在思維本質尚未碰觸到男女情慾的相對。一種好奇加上躁動的賀爾蒙,但不曾想過為這股困惑的動力尋求一種疏解的管道,於是偷窺變成一種戰術,透過望遠鏡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將朝思暮想的影像拉近至咫尺。

  湯姆利用郵局職務之便,寄了假掛號招領信函給瑪坦,當瑪坦出現在湯姆的櫃台前時,這更是另一種放大鏡的偷窺。湯姆從未思索過後續的結果,對他而言,這樣的作法只是一種單純行為,畢竟男女互動的需求對湯姆而言尚有一段距離。

  瑪坦是位畫家,她的畫充斥著太多的抽象,不見得是每個人都能欣賞與理解的,但這樣的藝術思維表現正好也傳達了瑪坦無盡的情慾。然而湯姆從偷窺中始終見到她裸露的表相,無法更進一步探索她的心靈,這也是一開始兩人始終無法獲得共鳴的原因。

  隨著日積月累,湯姆自然會有不滿足的躁動,但這尚無法一下就碰觸到情慾的交織,於是湯姆打了不出聲的電話,透過聲音的輔助,使得湯姆在身體感官中多了一種接觸,雖然依然只是單向的交通,但對湯姆而言,卻已是極大的突破與滿足。

  湯姆的行為看似無意義甚至是愚蠢的,但他的房東亦即馬丁之母卻是一名冷靜看待這個過程的智者。生命的每個階段都是一種學習,年輕人與幼童有其該學習的層面,中年人也是如此;而老年人也是每天都必須學習起床之後所面對的一切,這就是人生的法則。生活中常出現一些困頓,那是因為這個社會是由許多不同面向的人所組成,在彼此的看待中若以主觀的見解,則不同的觀點必然導致誤解。然而這種誤解也並非沒有意義,「誤解」正好是它的意義。有些智慧長者常訓誡後學應在錯誤之中學習正確的方向,其意正是如此。

  房東面對一位處於青春期的房客,她的態度是理解與寬容的。她曾向湯姆暗示若有女友可以帶回來過夜,因為她似乎早就從湯姆的種種行徑感覺到緊閉的房門內有著一股難耐的青春躁動;而她似乎更清楚這股屬於青春與人性能量猶如一顆剛出土的種子,在陽光與周遭環境的薰染下必然得接受不同的試煉,唯有如此,人才能安然渡過那個困頓自我的桎梏,這是人成長與試煉的真諦。

  湯姆偷窺的背後緣由,導演將之放置在人性的本善與關懷,望遠鏡的那端雖然有著濃郁的慾望,更多的專注卻是在人性關懷之中。湯姆絕對無法為自己這種難測的心境解讀,但事實上這也不需要解讀,因為人性中的「實相」都是平等的,基於此,當從實相匯聚的善良因子尋求到相同的頻率時,湯姆的行為便清楚地獲得了解答。只可惜沉溺在情慾之中的瑪坦是無法了解這種道理的。

  瑪坦知道湯姆對她的偷窺,自然憤怒不已。這是因為瑪坦純粹以自己的觀點來詮釋一切,因此男女的互動在她眼中似乎只剩下「性」這件事。不可否認的是,「性」確實存在男女互動交融之中,有時在年齡差距極大的狀況下依然存在,然而導演在這個議題中卻抽離出人性中極為細膩又隱然存在的思維,透過這個尷尬但真實的情感單行道,奇士勞斯基讓許多人憶起了一些陳年過往,而在反觀自省與對照下,生命中某些被埋伏甚至拋棄的不堪符徵,立時獲得啟示。

  湯姆的早洩被他認為是奇恥大辱,偷窺之際具備的是強悍的「攻擊力」;但以手的觸摸,竟然令他難堪潰敗,於是割腕自殺似乎是當下逃避難堪的最佳選擇。當鮮血在水中慢慢渲染開來,他的挫敗也在水中溶解甚至潰散。這是一次令人震撼的洗禮,在生死交關中重新而回,湯姆帶回來的是一種試煉成功的成熟。

  瑪坦在失去湯姆的蹤影後,似乎也悵然若失,因為湯姆的偷窺其實在某種角度中是豐富了她的虛榮,當湯姆帶走這些虛假的光芒後,瑪坦頓失所依,於是急急回頭尋找望遠鏡中那端的目光與心靈。

  瑪坦進入了湯姆的房間後,從以前湯姆偷窺的角度來觀看自己的臥室。這是一種頓悟的抽離,亦是由主觀變成客觀的審視。猶如一個人的靈魂抽離而出,回頭看看自己的軀體,當下「真相」就能揭然。

  奇士勞斯基的電影雖與道德或宗教有關,卻在詮釋的角度中給予一種自己的觀點。在解構或超越之間,奇士勞斯基總是會建構另一種明確的指引。在形而上的思考中也放置了世間法的思考。正因為這種獨到的見解,於是成為這世界上的奇士勞斯基。

生理與心理的12堂課(Serie Galante)

導演:馬克李維(Marc Levie)
編劇:馬克李維(Marc Levie)
主演:賽西兒法拉瑞(Cecile Fleury)
   索麗雅保羅(Sonia Paul)
   芭芭拉泰馬哈(Barbera Thamara)
比利時 / 2005年 /  91分鐘 / 限制級
取材自一般週遭生活所發生的趣事或糗事,劇中迷人、優雅的年輕女孩,擁有現代人缺乏的超高EQ…

◎ 劇情簡介     

(一)發條娃娃 My Fair Dolly

  收藏骨董甚豐的鐘錶店老闆將珍藏的發條玩偶拿出,因年久失修,與真人大小相等的發條美女玩偶故障連連。玩偶的衣服在修理期間不停地掉下,不只老闆自己看得面紅耳赤,也招引了許多過往的路人,老闆見狀,只好急急將窗帘拉下。
 

(二)家有賤貓 The Killer

  原本常受女主人撫弄的貓兒因女主人帶回一隻金魚後大為失寵,於是開始設計將金魚缸推向桌邊,期望打破魚缸後,不僅可以得寵還可大快朵頤一番。女主人發現了急急將金魚放入浴缸中與她一起洗澡,貓兒等女主人上來穿衣服時,將塞子拔下,金魚於是隨著水流走了。

(三)池畔春色 Mirage

  兩對中年男女在游泳池畔喝茶聊天,突然來了一名妙齡少女一躍入池,在男人的目光中少女猶如全身赤裸令人心神蕩漾,兩名中年女子不甘示弱,群起效尤,情況反而令人尷尬不已。

(四)油漆未乾 Don’t Touch

   女子決定自己動手貼壁紙,但貼上的壁紙始終黏貼不牢靠。女子不信邪,一試再試,反而灑翻膠水同時也跌倒在地,女子全身被膠水黏住,只好將衣服脫掉以求脫困。

(五)遺失珍珠 Missing

  一名貴婦到診所看病,不時把玩身上的珍珠項鍊,沒想到項鍊突然斷裂,珍珠撒滿了一地,要命的是有一顆珍珠掉入她的內衣裡,為了拿出珍珠,只好將衣服脫下。

(六)書中情人Book Lovers

  圖書館也許是浪漫的約會所在。女管理員道貌岸然地望著一對在找書的男女,始終覺得他倆會在角落做出曖昧的行為與舉動,但最後其實一切的畫面都是女管理員自己的幻想。

(七)性感時鐘 Sex O’clock

  偷情的丈夫帶情人回家,但正好妻子回來,不得已只好將全身赤裸的女友藏在大鐘內。但等二人熟睡後,女友離去時吵醒了妻子。憤怒的妻子將丈夫關入大時鐘內以示懲罰。

(八)變裝遊戲Mirrors

  趁女主人不在時,女僕偷偷溜進女主人的臥室,試穿著女主人各式各樣的華麗衣服,然後在鏡前擺著不同的姿勢。

(九)夜路天使Night Angels

  俗話說:夜路走多了難免遇上鬼。一名闖空門的小偷卻在夜晚遇上相當迷人的夜路天使,於是兩人立刻墜入愛河,成就了一段佳話。

(十)蝴蝶Fly Lady Fly

  看到一隻美麗的蝴蝶,美麗的少婦立刻想將牠捕回,於是費盡心機甚至脫卻身上所有的衣服也在所不惜,於是蝴蝶與美麗的胴體相互呼應在大自然中。

(十一)玩偶 Polichinella

  義大利的玩偶師傅在表演之後,總會將一對男女玩偶吊放在舞台一側,卻不知當一切靜寂之際,這對玩偶竟有了七情六慾般地相互愛戀。

(十二)謝幕 Ballerina

  芭蕾舞名伶在舞台上表演,背後的縫線卻遭人破壞而裂開了。但芭蕾舞者依然敬業地將舞作跳完,縱然在舞台上因動作加大而變為裸體,最終還是裸體從容謝幕。

 賞析

  以女性曼妙的胴體作為呈現的素材,從而展現情境趣味的短片,不僅是有趣的實驗,其實也考驗了影像創作者的能力與思維。以女性的身軀為題材的影片並不少見,在好萊塢甚至所謂的藝術電影在這方面的處理有時更令觀眾瞠目結舌,許多人一想到裸體立刻會將之與色情聯想一氣,但這之間確實有著許多的分野。


  繪畫中有以真人的模特兒當作寫真的素材,卻從來無人會為此提出遲疑。其實色情與否,端視觀賞的人之心態,純粹以欣賞的態度觀之絕對是一件令人愉悅之事。男人對女人如此;女人對男人亦然。

  道德觀念往往也是一把重要的尺,問題是我們的價值標準之界線何在?在以前較保守的社會當然有其背景因素,但人會為非作歹卻並非全然是女性的裸體所造成,坦白說,意淫的累積與壓抑有時反而是問題的癥結。

  短篇小說以及電影作品其實是相當困難的,在極短的篇幅中必須放置故事中所有的要素,舉凡結構、事件、角色性格、衝突掙扎必須一應俱全。因此它的節奏不僅要快,更得連結而不中斷。許多人會認為將一份構想以五分鐘的短篇呈現是相當可惜的,其實這反而是一種挑戰。本片大膽地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呈現是相當難得的。

  裸露如果是必然的,那麼其放置的位置也必須是自然而合理,否則必流於輕浮而造作。本片恰好在這方面的編排有著驚人的呈現,十三位裸露的女演員不見得是為裸露而裸露,在劇情的呈比中有時不裸露反而變成尷尬與虛偽了。

  以觀眾的角度重新來辯證這部影片,不免發現有時因為觀眾太過專注在女人胴體上,反而忽略了情節。這是一種常態,卻說明了人性的原始性向。在不牽動情慾的同時,純粹以欣賞的角度來看待,就更能凸顯這部影片的真諦了。

  然而既是以女性身軀作為訴求,這也牽動了另一個議題,那就是創作者應該是以男人的角度來展現其創作之企圖,這才是我們值得探索的角度。試想從女人的觀點是否會有類似的影片展現?如果硬是以對比的方式來討論,將會是一個永遠沒有答案的問題。因此我們寧可用「人」的目光來看待這一切,唯有這種持平的態度,才能展現「平等」的面向。

  事實上女性勇敢地展現裸體,絕對是一項勇敢的行為,而在近乎習以為常的裸露中,反而更容易將原本扭曲的觀點引向正途。

  男女雖說有別,但那是佛家所說的一種「對立」,由於有分別心,於是煩惱與紛亂便接踵而來。如果可以將思緒還原到最初之際。不管男女,都只是一個「人」,而每個人都是一個真相,如此豈有分別的困境?雖然如此,要真正做到這種層次,還是一段漫長之道路。

  基於此,本片的設定還是以「賞心悅目」作為一個出發點,也許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無法與裸體時時面對,但潛藏的思維深處,無可避免地會偶爾浮現類似的情境。我們應該將這種情形當作是一種自然而天經地義之事,否則愈是逃避,反而會有不良的後果。

  這樣的說法並不是極力鼓吹裸體,而是將之視為生命的常態。有時人受到禮教的影響,對身體的裸露視為禁忌,這是大可不必的想法。

  當你可以裸露身軀而將之視為自然的一件事時,這種見解的超然是令人稱羨的。本片真正的意圖意即在此,女性曼妙的胴體是令人愉悅而非情慾與色情,這個議題其實也是一個測試,於是觀眾在看完本片之後,相信都已在心中給了自己一個明確的答案了。

2007年9月2日 星期日

燈塔情人(The Light)

導演:菲立普.里奧雷(Philippe Lioret)   
演員:桑德琳.波奈兒(Sandrine Bennaire)
   飛力浦.托海頓(Philippe Torreton)
   格奇里.迪洪傑(Gregori Derangere)
   愛蜜麗.德奎恩(Emilie Dequenne)
法國 / 2004年 / 105分鐘 / 普通級 
禮讚:法國凱撒獎 最佳男主角等三項大獎提名-法國首週票房冠軍電影
在海上,他們是摯友; 在岸上,他們卻成情敵…
全片在法國西北部海邊的漁村威桑島和一座聞名的「朱蒙燈塔」實景拍攝, 美不勝收的景緻和法國目前最當紅的明星,成就了這段雋永絕美的愛情故事…

◎ 劇情簡介     

  六Ο年代剛剛結束阿爾及利亞戰事而受傷退役的青年安東尼,被政府分發至法國西北部的威桑島,擔任朱蒙燈塔的管理員。由於輪班的管理員孟吉ㄧ直希望這份空缺留給自己的弟弟,故慫恿伊文眾人聯合寫信抵制。

 

  伊文的岳父原本也是燈塔管理員,去世後留下空缺,伊文認識妻子瑪貝後,費了兩年的時間才爭取到這個職業並且與瑪貝結了婚,可惜瑪貝不能生育,留下一點遺憾。伊文當然了解這段緣由,故意將信扣住不寄,卻由此得罪了其他燈塔的管理員。

  安東尼雖然左手受傷,但俊秀的臉龐立刻吸引村內婦女的議論,尤其是酒吧老闆的女兒布莉琪對安東尼傾心不已。其實安東尼與瑪貝在初見面時就被對方深深吸引住,但兩人都極力隱忍著。

  安東尼為了打發在岸上的時間,遂到沙丁魚罐頭工廠打工,由於他是唯一的男生,故受到許多人的青睞,但安東尼的目光焦距卻始終在瑪貝身上。

  國慶日夜晚,伊文獨自在燈塔上值班。而岸上的舞會中另一名管理員泰歐藉機與安東尼起衝突,但安東尼不還手,使得瑪貝生氣地指責他並要他振作起來,沒想到由此激盪出兩人的火花,在施放煙火的暗巷中兩人發生了關係。這些過程被沙丁魚罐頭工廠的老闆發現了。而此時伊文在燈塔上施放煙火,安東尼的內心充滿了愧疚與不安,卻又似乎無法割捨這份情感。

  伊文生日時請安東尼到家中作客,安東尼將瑪貝父親送她的手風琴還她,並表明他決定在值完最後一班時離去。但在伊文與安東尼上燈塔前,沙丁魚老闆有意無意地透露安東尼與瑪貝之事,伊文憤怒指責老闆太多事,心中卻苦痛無比。然而在燈塔上遭逢狂風暴雨襲擊時,安東尼為了放一隻海鷗飛離而跌出圍欄外,伊文原本置之不理,但最終還是救起了安東尼。

  這一切的過往是從伊文的女兒回海邊賣房子時,發現一名叫安東尼的作者寄來一本「我的世界盡頭」的書,閱讀後才知道安東尼是她的生父,由此也決定不賣房子,因為也許哪天當船員的安東尼又會回到此地也說不定。

◎ 賞析

  面對浩瀚無邊的大海,海邊小鎮看似與寬闊大海融為一體,但從某個層面而言,除了大海之外,小鎮反而變成一種閉塞的空間。

  瑪貝十七歲時接受外來的伊文追求,兩年後伊文娶了瑪貝,這意味著瑪貝再也無法離開這個海邊小鎮,對於繁華的巴黎似乎只能建構在腦海中的想像。

  瑪貝與伊文的生活並非全然不幸福,但唯一的缺點是沒有孩子,對於這一點,伊文將責任推給了妻子瑪貝。問題是瑪貝與安東尼有過激情後卻生下了女兒,這一點使得觀眾不得不思索一個問題:意即伊文與瑪貝的床第之間必然出現某種不協調,雖然導演在這個議題上只放置一些點狀,但當罐頭工廠的老闆向他透露安東尼與瑪貝的曖昧時,伊文反而對老闆不悅相待。究其原因不難理解,伊文面對妻子的轉變豈有不知之理?也許維持原狀是情非得已,卻也是一種難堪的抉擇。

  然而面對心愛的妻子外遇,伊文豈能全然冷淡處理大而化之?風雨之夜他的心中是極端掙扎的,見到安東尼救了一隻海鷗,卻又放任他掙扎於燈塔邊緣,伊文的心碎了,猶如燈塔的燈熄了一般,當下他的取向其實是全面毀滅的。但最終畢竟人性善的一面勝出,伊文從燈塔欄杆外救回了安東尼;也和安東尼及時點燃了燈塔的照明。當光亮再度投照而出,不僅救了即將觸礁的漁船,其實也映照了伊文自己心中蒙塵的陰暗。

  瑪貝的心中其實充滿著希望與想像的,年輕時就與伊文結婚,伊文為她而留在燈塔工作,卻也從而束縛了瑪貝的海闊天空。也許她永遠無法了解父親以手工打造的手風琴送她的意義,雖然這個道具只用來呼應瑪貝與安東尼的感情交集。相較於安東尼在戰爭中承受的手傷與心靈壓力,兩個人的相遇不只是情感的交融,更多的面向是在彼此身上尋獲自己極需的渴望。

  或許是阿爾及利亞的戰役使得安東尼開始重新面對這個世界,這一點也慢慢影響了伊文,從而兩人在工作之餘彼此相知相惜,這也是伊文寧可得罪其他同事而不願將信寄出的原因。在這個閉塞的海邊小鎮其實處處充斥著排外心結,伊文在過去也是「受害者」,整整花了兩年的時間才算完全被村人接納。也因為這樣,伊文在潛意識是相當同情安東尼的。

  安東尼曾提議在國慶日時由他駐守燈塔,因他習慣孤獨一人,但伊文沒答應,這點也正好說明伊文與瑪貝之間極其微妙的夫妻關係。

  伊文開了一個玩笑,上燈塔前偷了一批煙火,等岸上放完了,獨自在燈塔上放煙火。岸上慶祝的村人樂不可支,但同時間卻是安東尼與瑪貝第一次的偷情。暗巷中狂野粗暴的交會,映照著伊文在燈塔上的煙花發洩,導演的意圖是相當明確的。

  其實伊文看守燈塔前擅長做椅子與傢俱,對照安東尼是修錶的師傅,兩人卻在這個海邊小鎮相遇而交集,這一點是相當有趣的。

  伊文利用在燈塔的時間所作的椅子全送到教堂內,但別忘了才來一年的神父尚在練習釣魚以便被村人接受;安東尼的修錶技術幾乎是全部放棄了,原因是過去的戰爭傷痛使他全力忘卻「時間」的存在;而空無一人的教堂卻擺滿了伊文所做的椅子,其意義都是兩人在生命意義中因為困頓而刻意顯現的疏離。

  但當兩個逐漸相知的男人在瑪貝身上找到了共同的交集。伊文自然無法承受瑪貝的背叛;而安東尼當然也滿心愧疚,更何況又有一個煽風點火的沙丁魚罐頭工廠的老闆在推波助瀾。

  燈塔上的那隻貓應該是伊文的老丈人留下來的,只可惜伊文眾人並不見得那麼在意貓的存在,好幾次伊文還被貓爪抓傷,但安東尼卻受到貓的親近,這自然是導演的意象影射;也由此為瑪貝的出軌提供了一些辯正與思維。

  安東尼曾經自剖是狙擊手,使得他的心靈受到極大的創傷,受傷的那隻手是他贖罪的見證。選擇燈塔只想遺世獨思,上天卻安排他遇上瑪貝,也在她身上留下一個結果;然而最終他還是選擇了大海當一名船員。也許過去的心靈創傷必須以浩瀚無邊的大海才能洗刷,然而他是否知道在那海邊小鎮曾留下一名女兒呢?

  本片以倒敘的手法,由瑪貝的女兒欲賣海邊房子開始敘述,在門內接到安東尼寄來的書「我的世界盡頭」,逐漸從書中的敘述中得知,自己的生父正是安東尼。於是在約定第二天簽約之前,決定將房子留下,因為她相信總有一天,安東尼一定會再度回到這個小鎮的。

  本片以六Ο年代的復古背景,敘述了一段感人的外遇情感。這段情緣看似簡單,其實是複雜多變的。雖然敘述過程中因段落與區塊的強行堆砌而使得人物心境的轉折有些模糊,但這種跳接的手法卻也是近代新銳導演所樂於採用的。原則上尚不致影響觀眾的觀賞與理解。

  以「燈塔」為背景的故事甚多,但「朱蒙」燈塔的壯闊與驚險使得本片生色不少,也連帶地使得這部影片有了更值得觀看的有利條件。

2007年8月12日 星期日

黑之雨(雨あがる)(After the Rain)

導演:小泉堯史(Takashi Koizumi)  
演員:寺尾聰(Akira Terao)
   宮崎美子(Yoshiko Miyazaki)
日本 / 1999年 / 88分鐘 / 普遍級
禮讚:威尼斯影展觀摩影片
   東京影展觀摩影片
   日本旬報雜誌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日本映畫社最佳影片
   日本影藝學院金像獎八項大獎: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劇本、最佳音樂、最佳攝影、最佳燈光、最佳美術
內容敘述幕府時期武士浪人的故事…

◎ 劇情簡介     

  失去工作的浪人三澤伊兵衛,帶著妻子欲至遠方退隱,但因大雨不止無法過河而被迫暫時住在旅店內。

  在這個旅店裡住著許多窮人,一名嬌艷的賣淫女子指責一位老者偷吃她煮的飯,因而起了爭執。三澤適時出面化解了爭端,違背了曾答應妻子的承諾,去找道場比武賭博,憑著高超的劍術贏了一筆錢,然後買了一些食物與酒回旅舍與眾人分享。嬌艷的女子也在三澤的邀約之下享受許久未曾品嚐的美食,心中感動不已。

  三澤在樹林中遇上一羣武士在決鬥,出面制止並空手制服了眾人。這些過程正好被當地的城主目睹,臨走前拋下口頭的邀約。

  果然不久城主侍衛前來旅舍邀三澤入城。城主性情中人,在聽取三澤投拜在十月丹外流道場的過往,甚感欣慰,決定聘他為城內劍術總教頭。但二位家臣反對,建言教頭必須接受挑戰才能肯定實力。

  比武之日,原本寄望道場的人會來,卻都失約了,家臣不得已派出兩名武士挑戰,但都敗下陣來。城主一時技癢,以長矛向三澤挑戰,由於愈打愈認真,三澤情急之下將城主推下池中,城主憤怒離去。

  三澤落寞地回去旅舍,在半路遭受道場的圍攻,原因是之前受到三澤的欺騙而給了錢,如今聽說他將得到總教頭之職,豈有甘心之理?三澤不欲與眾人爭鬥,但眾人苦苦相逼,而三澤的心情又苦無宣洩之處,於是展開一場大廝殺,眾人全敗下陣後,三澤才回到旅舍。

  三澤心中其實渴望城主回頭聘用他,但沒想到因比武賭博之事被城主知悉,城主只託人帶來一些銀兩。但妻子反而代他收下,因她此刻終於了解到丈夫過人之處在於不必在意作過什麼,而是在意他為什麼會這麼做。

  夫妻倆在天氣轉晴之際開始渡河,挑夫都覺得這是行囊最輕的武士夫妻。三澤在半路休息時,獨自在樹林中演練劍術,讓自己割捨了心中原本殘存的不捨,終於到達一望無際的大海邊。雖然城主體認三澤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而隨後急急追趕,但顯然已失之交臂。

◎ 賞析

  本片的原著是山本周吾郎,黑澤明生前就已經寫好改編劇本的初稿,直到九八年黑澤明逝世後,才由他的大弟子小泉堯史執導,順利拍成本片。

  日本早期的社會位階層次極為森嚴,武士之尊自有其社會的重要意涵;除了打打殺殺,武士的內在思維之探索常常是人性精髓的挖掘。早期的「切腹」與近期的「黃昏清兵衛」都是相當成功的例子。

  一名武士仰仗的是一長一短的刀,這是武士的精神與象徵,但真正探究,武士的工作不外乎為他效忠的城主賣命。武士為求生存之道,唯有不斷地鍛鍊刀術以求自保或為晉階之用,如此極易流於利益鬥爭與私慾相殘。深諳武士精神與昇華的藝術家自然能夠將探索的觸角避過表相的刀光劍影,從而追索屬於武士這個位階的人性展現。

  三澤的特徵是「微笑」,這幾乎是在武士羣中不曾見過的面相;但當三澤獨自鍊刀之際,別忘了他的神色卻又呈現了少見的殺氣。雖說相由心生,但導演似乎想以更多的企圖來展現三澤「善」的一面,這份善則非武士專有,而是「人」的真正天性。

  如果我們每天睜開雙眼,映入眼簾的都是自己喜歡的氛圍,這個人的心境自然有著「善與愛」的元素與因子,於是世間一切都變得沒有對立而平等,人為的位階也在瞬間消失無踪了。而將這份意念放置在與人的對待上,人的獨特性立即凸顯而明朗。

  富人與窮人只是一種外相名詞,當舌頭滿足之際,一切的紛爭都消失無踪。三澤的這份心意與丹麥名片「芭比盛宴」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欲探究本片,還是得從人的本性去深入,更能有貼切的感受。城主雖屬性情中人,行事風格卻還是掉入自己的情緒中。為了好勝之心以長矛作性命相搏之姿,既不顧別人死活於前,豈能怪罪三澤將他推入池中之辱?而後又不喜歡三澤的道歉,只因他不喜歡聽勝利者的同情之語。

  城主的角色其實反映了當代許多官場人物,看似開明無私,但當碰觸到他的痛處時,大部份是無法承受的。一切均憑著自己的情緒而行事,在這個角度上的批判依然是令人難堪的。但在某些角度而言,城主還是有可取之道,最終領悟並催馬狂追,卻已難再尋回三澤。然而這似乎也是一種命定的天擇。太過優秀的人材圍繞在政治人物的身邊,未嘗不是一種「威脅」。因此就人的潛意識而言,城主的心中是極端矛盾的,快馬狂追或許只是一種自我交待與安慰吧?

  三澤渴望有一份穩定的工作,畢竟他也不忍心妻子跟隨他辛苦地過一生。謀得一官半職是夫妻倆的共同期望,但三澤的心畢竟是嚮往自然的。三澤的超然與妻子的淡然早已經是這個亂世中的異數,夫妻倆的「位置」其實早已命定,因為就算一開始城主直接任命三澤接掌教頭之職,三澤這種不適任官職的性格,還是很快會受到排擠與迫害的。

  「竹密不妨流水過;山高豈礙白雲飛」,這句禪定公案的明偈正好是三澤的寫照。人不必要求許多而企圖讓自己存活下來;活著的條件其實是簡單而愉悅的,片尾壯闊無涯的大海才是三澤心中的真正寫照。觀眾其實也可以在這個鏡頭前作一反觀,測問自己此刻承接的是什麼?雖然豁然悟境依然不是究竟,卻是一種過程的境界。


  遭遇林間道場武士的圍攻後,三澤回去旅舍的心境其實是可以重新詮釋的。禪宗公案中常提及的「超凡入聖」,其實是如何在生命困頓中獲得真我的明證,在證明的自在中又能回歸妄念的現象。在戲劇的呈現中必然可以詮釋,但這段轉折若能在夫妻之間的互動中求取一點對立,三澤與妻子的頓悟將會更有張力。

  本片正如黑澤明過去的慣例一般,總會在作品中放置屬於他的祖國的文化。古老的歌謠與彈唱在旅舍中這群社會底層的人物中有了更真誠的呈現。透過影片讓全世界的觀眾理解了這個國度的文化。

  庭院的美學觀點也是展現的重點,日本人在這方面有其傲氣與自信,藉著城主的散步與交談,花園的造型美學便遊蕩在情節之中。屬於工藝的造劍技術──武士刀,也是一項絕學,在日本的鑄劍師大多是父子相傳,其中的技術常因人而異,藉著城主對刀劍的品味也訴說了這方面的工藝之巧以及其哲學。再由刀延展,日本的劍術也作了完整的呈現。

  雖然是回憶的戲,但因對手沒有求勝的慾望與鬥志,反使得擊劍高手無處著力,道場名家由此未戰而潰,這已超越了武士決鬥的意旨,其精神已全部昇華至近乎禪學的意境;藉由悟境而心領神會,從而了悟真理而得道,是一次超然的意境呈現。

  三澤最後在林間演練一段擊劍,亦是相同的意旨。人的慾望是動力的泉源,但在割捨之後尚有怡人之姿則是超越的傳奇。整體而言,本片似乎是黑澤明在生命盡頭回首對人世的交待與呢喃,有著不得志的彌補安慰,提供了讓人深思之處。

天堂的孩子(Children of Heaven)

導演:馬基麥吉迪(Maid Majidi)
演員:米爾法洛克漢生麥恩(Mir Farrokh Hashemian)
   芭哈兒絲迪吉(Bahare Sedigi)
伊朗 / 1998年 / 87分鐘
禮讚:1998年蒙特婁影展最佳影片、最佳導演、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伊朗國際影展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
   1998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阿里參加長跑比賽,只願意得第三名,因為他想要得到第三名的獎品一雙球鞋…

◎ 劇情簡介     

  阿里拿妹妹莎拉的鞋子去修理,然後到雜貨店前買馬鈴薯,但出來時卻發現鞋子不翼而飛。焦急的阿里四處尋找但始終沒有那雙粉紅色鞋子的蹤影。

  為了不讓失業的父親以及臥病在床的母親擔心,阿里把丟掉鞋子的事實告訴妹妹,並將老師給他的獎品一支伸縮原子筆送她,以為道歉。為了不讓妹妹打赤腳去學校,兄妹二人共穿阿里的鞋子。當莎拉放學時立刻跑到相約的巷道內,脫下鞋子給阿里,阿里換了鞋立刻飛奔到學校。縱然如此,鞋子太大的莎拉好幾次將鞋子掉下水溝;也使得阿里天天遲到而遭受訓導主任指責,並欲將他趕出學校,幸好被老師發現而向學校求情,因為阿里是班上三名考試及格的好學生呢!

  莎拉在校園中終於發現一位年齡與她相仿的女孩穿著她那雙粉紅色的鞋子。莎拉跟蹤她回家,並告訴阿里,兄妹二人正準備去要回鞋子時,卻發現女孩的父親是個瞎子,善良的阿里和莎拉同時打消了要回鞋子的念頭。但有一天那名女孩換了一雙新鞋,莎拉焦急地問她那雙舊鞋呢?女孩說因為太舊所以丟掉了。莎拉雖然傷心失望,但卻也只能默默承受。在一次莎拉急著跑去與阿里換鞋時,不小心掉了那支伸縮原子筆,正巧被那女孩撿到,女孩將原子筆還給莎拉,莎拉這才更肯定那女孩穿她的鞋子必以為是別人丟棄不要的。

  學校發布全省長跑大賽,阿里被吸引了,他不希望得第一名或第二名,他只要得第三名即可,因為第三名獎品就是一雙摩登的球鞋呢!但阿里錯過了選拔賽,他哭著向體育老師求情,老師網開一面,發現他長跑的能耐,遂讓他參加了。

  比賽是環湖而跑,阿里始終維持在第三名的領先群,誰知終點前五六人擠成一團,阿里又被絆倒,焦急的他爬起後一股作氣往前衝,卻意外得了第一名。

  阿里的獎品不是球鞋,兄妹二人又是一陣失望,所幸他的父親又找到工作了,不但能為兄妹再買一雙鞋,還買了豐盛的菜與家人分享…….。

 賞析

  伊朗的電影沒有好萊塢的瑰麗氣派;更不曾標榜任何派別的藝術流派,但始終帶給觀眾一種清新的驚訝。劇本的紮實與深切地洞悉人性應該是最大的原動力。

  本劇並不是什麼大成本或大卡司的鉅作,但卻一舉奪得蒙特婁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及觀眾票選最佳影片。在伊朗的國際影展中亦勇奪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及最佳編劇。這應歸功於及編導於一身的馬基麥吉迪。這個故事是他聽一位朋友的真實敘述,然後以六個月的時間編寫出劇本。結局也歷經數度修改,甚至與工作夥伴會商之後才決定的,這個過程是有趣的,在台灣事實上也有許多類似的創作模式。

  劇情將視野焦點壓縮在小孩「純真」的世界中,一雙不甚起眼的鞋子就變得沉重起來。丟失鞋子是這部電影的表相;導演要呈現的卻是人性至真至善的互動。事實上台灣在五○年代也處於這種困劣的環境,許多小學生都是打赤腳上學,好不容易買了一雙球鞋,鞋底破了洞,還有人可以修補,現在聽起來似乎像天方夜譚,也難怪有人對「天」劇的批評是太言過其實,他們以為一雙鞋不太可能造成劇中人如此大的壓力。但這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講法,經歷過五○年代的人絕對不會有這種說詞的。另外「天」劇的焦點互動是以赤子之心平行對待的,尤其阿里在自責的前導下又呈現父親的失業與母親的病重,就劇情而言,其壓力是多重而具足的。

  故事隱約透露了一種宗教訊息──寬恕。莎拉發現學校一名女學生穿著她的鞋子,她並沒有當場揭發,只有默默地跟蹤她回家,然後要阿里陪她去要回鞋子,但當他們發現女孩的父親是瞎子時,兄妹二人只能默默地承受丟掉鞋子的事實。我們在整部影片中可以發現劇中人物在這方面的同質性,在那個世界中幾乎不曾有過踰越的爭吵,也因為這種令人一新耳目的社會現象,不只讓我們欣賞到好作品;更真切地體驗到伊朗這個國家的生活文化。

  「堅持」似乎也是導演努力想傳達的訊息,阿里自從丟掉妹妹的鞋子後,他的願望就是還給妹妹一雙鞋。因此長跑比賽第一名與第二名的豐盛獎品他根本不屑一顧,之所以去參加比賽,是看上第三名獎品 - 一雙球鞋。這種不求勝的反常思維正是這齣戲最吸引人入勝之處,而這一切都來自阿里赤誠的堅持。這種幾乎無法妥協的注目與焦點,神奇地將觀眾帶引進這個堅持中,於是當阿里在賽跑中跌倒,我們替他焦急;當阿里在五人的領先小組中奮力衝到終點所問的話竟是:「我是不是第三名?」時,幾乎是無人不動容的。而引起這麼多的感動,是因為觀眾都掉入編導設定的視野堅持中。

  「情」字是人類相當奇特的情緒反應,在任何戲劇或電影似乎都與情字密不可分。阿里與莎拉的兄妹之情,也是相當成功的詮釋與表現。兩人妥協之後,相約在巷口交換鞋子,妹妹為了不讓哥哥遲到,於是考試提早交卷,但好幾次因鞋子太大而掉入水溝,反而使哥哥被學校老師誤會是貪玩而遲到。導演對這個情節不厭其煩地再三呈現,正是將兄妹的包容之情發揮到極致,而這點導演確實是相當成功的。

  伊朗的貧富不均也沒逃過導演的批判。阿里隨父親至別墅區替人噴灑驅蟲藥,不但吃了閉門羹,甚至有時會被人當成惡徒。事實上許多小說或電影中我們發現「窮」與善良是一體的;而「富」似乎與「不仁」又分不開了。當然事情絕不是一成不變的,某些時刻總會有一些例外的,阿里和父親遇上了一位好心的老人與小孩,讓父親入內噴灑殺蟲劑,賺了點錢暫渡難關。在這兒的呈現似乎是個脫節的演出,但我們應該可以了解編導企圖心,呈現社會的差異對比,不只是藝術工作者的責任,也是對國家的一份期許。

  結局不脫編導第一次的構想──大圓滿。以父親在市場上買了豐盛的菜來涵蓋大圓滿的企圖。這也就是說父親終於找到一項穩定的工作;起碼是獲得一筆可以改善家境(如付房租)的款項,由此推論,當然可以為阿里及莎拉各買一雙新鞋子,這雖然是從最後的鏡頭想像推論的結局,但這不正是編導期望觀眾這樣思維的嗎?人生的「苦」雖然有時只是個階段,但正因為苦還能讓人承受,期待自然就變成觀眾共同的心聲與願望了。

  本片的故事是動人的,意圖是明朗而為眾人所樂於接受的。對於這樣一部引起世人注目的影片,我們更應該努力地檢討。期望在不久的將來,台灣也會有這種「石破天驚」的佳作問世。

2007年7月22日 星期日

風之絨毯(The Wind Carpet)

導演:卡瑪.塔布里茲(Kamal Tabrizi)   
演員:柳生.美結(Miyi Yagyu)
   法波.阿瑪猶(Farbod Ahmadjo)
伊朗 / 2004年 / 111分鐘 / 普遍級
禮讚:中東最大影展法吉(FAJR)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廿天編織完成絨毯,帶回日本參加傳統文化節…

◎ 劇情簡介     

  日本崎阜的傳統文化節即將展開,從事進口波斯地毯的商人永井誠的妻子被委以重任,設計了一張波斯地毯的圖樣寄到伊朗去,期望在文化節時,能將絨毯掛在出巡的神轎上。對於這份任務,永井誠的妻子把它當成莫大的光榮,帶著女兒小櫻時常在廟前祈禱,希望絨毯能早日順利完成。然而上天似乎有意刁難,永井誠的妻子竟在車禍中喪生了。

  傷心的永井誠忍著喪妻之痛,依約到伊朗去取絨毯,永井誠的好朋友阿克巴迎接他到家中,而阿克巴妻子也以母親的關懷對待小櫻;比小櫻多了幾歲並以駕馬車為業的男孩魯茲貝見到小櫻後,好奇中平添了青澀的情愫。

  當阿克巴帶永井誠到莫拉康的絨毯工廠取貨時,莫拉康坦言忘了這個預約,並將之前交付的定金支票還給永井誠,永井誠霎時陷入絕境。為了讓永井誠走出困境,阿克巴與魯茲貝帶永井誠與小櫻到各地玩,沒想到永井誠卻一人站上高樓,阿克巴嚇了一跳,立即奔上樓救下了神情恍惚的永井誠。

  永井誠依然為那張無法交付的絨毯生氣,言明與阿克巴絕交,並在第二天帶著小櫻回日本。但在臨行時,魯茲貝向阿克巴建議,謂只要動用所有的織工,不分晝夜二十四小時輪流織毯,二十天絕對可以完工,阿克巴突然醒悟,將永井誠身上的支票及圖樣取回,並要求莫拉康監督著所有的織毯好手,開始了織毯的接力大賽。

  織毯的工作由染色開始,因趕時間,遂由魯茲貝帶領一群小朋友雙手各執一捲棉線在街上狂奔,於是染色的棉線很快就風乾了,工作才得以進行。又遇上星期五買不到線的窘境,遂將一名老者馬修蘭身上的黑色毛線拆下,工作才得以進行。

  小櫻在這段期間感受到阿克巴夫妻真誠的對待,也與魯茲貝相知相惜。小櫻為了絨毯早日完成,學母親生前教她的祈禱方式向伊朗的「伊蒙瑞莎」神祈禱。

  絨毯終於完成,永井誠與小櫻帶著絨毯及時回到日本參加文化節日的展現,也為日本和伊朗的小櫻與魯茲貝留下永難忘記的生命交集。

 賞析

  這是日本與伊朗合作拍攝的一部影片,藉著伊朗聞名世界的特產──絨毯,延展出兩國文化的交融,從而展現不同文化與風俗在撞擊中所迸發出的火花。

  影片中稍稍提及日本的回教徒在日本傳統文化節日中必須使用伊朗的絨毯,影片的源頭由此而展開。對於永井誠妻子專精於伊朗地毯圖案的創作交待不甚清楚,以某種程度而言,多少影響了本片的敘述結構與說服力,但我們寧可選擇導演偏重的困境掙扎,藉著一張絨毯的完成,使得本片在情境展現與異國友情的互動中,有了更璀璨的展現。

  導演在他的敘述情境中其實是有企圖的介紹伊朗地毯的製作過程,透過二十天的日夜趕工,觀眾了解到一張絨毯的完成必須集注繁雜的技巧與耐力;更重要的是伊朗人幾乎把一張絨毯的製作與完成全部依託在神的庇佑之下。在虔誠的意趣中,觀眾直接碰觸到伊朗人民的真善之心,透過這份呈現,觀眾自然能感受到一種全新的碰觸,於是這張絨毯便成了伊朗的親善大使,在每個觀賞的國度中完成了它的任務與使命。

  導演企圖以喜劇而輕鬆的敘述觀點來展現與以往伊朗電影的不同,尤其在夾雜日本獨特的文化風格之後,更需要以獨特的方式來昇華兩國文化的對比。

  片中的日本還是被界定在「先進」的國度,好比說那兒有伊朗買不到的生髮水。摺紙鶴的祈願亦被安置其中,源由來自小櫻母親的影響。在伊朗出現紙鶴有其意涵,但連結的力道略顯薄弱。

  伊朗的阿克巴受委託向莫拉康訂作絨毯,一句忘記卻不見任何的後續補償,甚至直接了當地把定金支票與圖案退回;在商業互動中,這是極為不守信用的行為。導演在這個議題上的探討純粹從伊朗的角度來看,是有極大瑕疵的。連帶的,在處理永井誠這個角色時,又顯得格格不入。

  日本男人在某些時刻,就算承受極大的壓力,多會將情緒隱藏;這種武士道的延伸其實並非純然以「冷靜」就能打發的。永井誠在面對妻子的死亡;以及面對伊朗人的失約,其反應是近乎白痴的。雖然永井誠最後爬到樓上的窗口不見得是要自殺,但全然屬於被動的姿態,使得永井誠這個角色變得平板而無生氣。

  阿克巴與魯茲貝這兩人是較為生動的。透過阿克巴使得觀眾認識伊朗的新面貌,而其妻子也跟以往伊朗女人的態度截然不同。似乎是一個重要的轉變,一向被社會體制壓制的女性,在本片中掌握了發號施令的能量,刁鑽而鬼靈精的阿克巴在妻子以及織絨毯的父女面前反而變得只能唯命是從。透過織絨毯這個過程,導演告知了這項「國技」的創作艱辛過程;也技巧地宣達了伊朗婦女的女權高漲。

  導演另一個視覺焦點是放在魯茲貝與小櫻身上。兩人雖然語言不通,卻無礙真心的互動。小櫻在伊朗不斷接觸伊朗的宗教薰染,好比說染色時要祈禱;作任何事均以阿拉為中心;而小櫻也將紙鶴的祈求融入了伊朗這個伊斯蘭文化,看似格格不入,卻也展現了一種超越的併融。

  導演在這方面的努力可看出他的企圖,通過小櫻與魯茲貝的相知互融,雖然有著文化的差異,但以「人」的角度重新傳達情感的真誠互動。

  阿克巴的妻子為小櫻換上一套伊朗女孩的衣服參加婚禮,正是這個企圖的具象寫照。魯茲貝用馬車載小櫻四處觀賞引發小櫻失踪的緊張與疑慮,成為永井誠決定回日本的導火線。永井誠在這方面的表現始終不是那麼立體有力,應該是導演無法全面掌握不同社會人物的小缺失吧?

  當魯茲貝建議以二十四小時輪班織毯時,阿克巴與莫拉康的轉變都屬於被動的,導演也許另有所圖,希望將戲放置在兩名童星身上,否則這樣的鋪排是較難說服觀眾的。

  二十四小時的輪班,呈現了類似記錄片的敘述,這一點是相當可貴的,卻也使得主線人物呈現僵化,譬如永井誠就更顯無用武之地;而小櫻與魯茲貝的戲也就被削弱了。導演顧此失彼,使得原本可以更動人的情節喪失了許多焦點。

  本片在中東的影展中獲得一些肯定,但伊斯蘭文化是不能讓男女演員牽手的;魯茲貝牽著小櫻的手四處跑,反而可以被接納,是否導演藉著這樣特殊的組合意圖隱然顛覆這項傳統?或者是對兩國文化真正的分別心呢?雖然這無損於劇情的發展,但就某種意義而言,卻也是觀眾必須深深思考的。

  本片的特色是將小櫻幻化為艾莉絲夢遊在一個全新的國度中,在這塊土地上,治癒了她喪母之痛,也完成了母親的遺願。當她回國之際,正是夢醒之時,也正是走出生命困頓的時刻。

  透過不同文化的對比與類比,人會有更多的生命經驗,本片在這方面的呈現是令人驚艷的。從事理方面而言,都有了它的必然,也由此呈現了另一種獨到的風格與氛圍。

老爸的單程車票(The Barbarian Invasions)

導演:丹尼斯.阿坎德(Denys Arcand)
演員:雷尼.吉納德(Remy Girard)
   史蒂芬.洛素(Stephane Rousseau)
加拿大 / 2004年 / 95分鐘/保護級 
禮讚:2004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風流成性的父親癌症住院,如何面對即將逝去的過往 …

◎ 劇情簡介     

  罹患癌症並在擁擠的醫院中忍受痛苦折磨的雷米,始終不減他風流成性的個性,不僅常與過去的密友談些性事;也不忘向護士打情罵俏。

  雷米的妻子瑪蓮雖然有些難堪,卻也不忍丈夫在生命的盡頭承受難堪與苦楚。她打電話給遠在倫敦證券公司工作的兒子塞巴。塞巴不得已只好暫時停下忙碌但賺錢的工作,偕同在藝術拍賣公司上班的未婚妻凱兒一起回加拿大。

  塞巴與父親表面上不合,但當母親告訴他父親的日子所剩無多時,塞巴遂決定要讓父親生命的盡期能夠維持人的尊嚴。首先他以錢疏通了醫院工會的管理員,把關閉不用的空房挪出,好讓父親的病房空間更寬闊,再用醫護專車送父親到美國作電腦斷層檢查。

  塞巴以衛星傳送在電腦中接收了妹妹小薇的畫面給父親看;小薇熱愛帆船,一年四季都在海上。父親看完後就睡著了,電腦因而不翼而飛。塞巴很著急,因為裡面有太多重要資料,遂向工會的管理員提出代尋的要求,果然沒多久電腦就被送回來了。

  雷米的好友夢安的女兒娜達莉常吸食毒品,這使得塞巴在向警方求助受阻後,有了另一個出口。塞巴希望娜達莉能夠代買海洛因以供雷米減輕疼痛,同時也順便雇用娜達莉照顧雷米。提供毒品的藥頭警告娜達莉不可靠,並提出直接交易的建議,但塞巴拒絕了。

  果然有一天塞巴被通知雷米陷入痛苦中,因娜達莉並未按時供藥。塞巴急急趕過去,發現娜達莉因注射毒品過量而昏迷,塞巴救醒了她,同時也及時解除了父親的苦痛。或許有了這一次的交集,娜達莉開始深深自省,她自己找上勒戒的單位,開始戒毒。

  最終雷米還是走到了生命的盡頭,於是所有親人與好友都來道別。然後由娜達莉為他注射大量的海洛因。雷米眼前浮現過去經歷過的映象,在毫無痛苦中逝去了。

  塞巴將母親暫時不住的房子借給娜達莉住,而娜達莉卻將他擁吻入懷,回去英國時,塞巴知道自己陷入了一種抉擇,雖然凱兒在身邊輕聲呢喃我愛你…。

 賞析

  討論死亡的電影敘述很多,題材亦不盡相同,卻鮮少有像本片如此坦誠與率性地將人性的卑劣與真意夾雜在喜怒哀樂中同時呈現。

  好像觀眾就身在其境;也似雷米就是你自己的化身。於是在觀賞本片的同時,觀眾也經歷了一次人生的檢視與道別。

  雷米正歷經癌症病魔的折磨,當然自知死期將至。表相看雷米似乎遊戲人間,熱愛女人,沉迷作愛。或許是因為如此,雷米面臨死亡而必須割捨他的最愛,將會是何等苦痛之事。或者我們可以用另一個思索的面向來看待雷米的態度。

  藉著對異性不斷地追索與擁有,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其實這反而是加深自己的苦痛。看不清無常的真相,強制依附在女色的渲染,也許這也是一種呈現,卻非究竟之計。導演在這兒的觀念當然不是由宗教的見解來說詞,而是對人一生當中的現象來呈現。

  站在「生命美好」的這個層面上看待,雷米的作為自然就有了解釋。雷米的妻子可以容忍他不斷地外遇;甚至過去的老相好都隨侍在側,這應該算是雷米的「福氣」嗎?但這現象是未來一個重要的提示。有學著專家預言,在本世紀中,一夫一妻的結構不會改變,但夫妻卻各自擁有更多的「自主權」。導演似乎是根據這樣的訊息與趨勢建構了這篇故事的主軸,也提供了觀眾更多思考的空間。

  這個想法在片尾還是有呼應的情節。塞巴是一名成功的證券商,擁有一名天生麗質又從事藝術工作的未婚妻,以資本主義的態度無往不利,就連在大學任教的雷米都不得不讚嘆他。但問題是人人稱羨的塞巴真的一切俱足了嗎?當娜達莉擁他入懷四唇相貼之際,塞巴立刻陷入了兩難的抉擇中。

  塞巴的現象不能完全解釋雷米的四處拈花惹草,卻傳達了人性的共通性。雷米活躍的那個年代是「雅痞」興起的年代,延續了「嬉痞」的狂放也夾雜較多的不滿與自省,當然也就由此有了更多的憤世嫉俗。雷米與其他夥伴的彼此放縱或許只是一種尋求發洩的行為,無關愛,只在意床第的愉悅。

  為了在這個互動中能有更超脫的表現,雷米這羣雅痞涉獵了各種主義與思想,問題是身為大學教授的他,只能將這些主義思想當作偽裝的外衣,因為所有的行為與現象都只有一個目的:性。

  雷米可以說是依靠作愛來確立自己的圖騰;缺乏了作愛,生命便無存在的價值。雖然雷米可以說自己已打過美好的一仗,但這一仗的意義何在?一仗的前後應該要如何去看待與比較呢?

  當塞巴將房子暫時借給娜達莉居住時,娜達莉驚訝地望著書架上的各種思想家的書籍,應該是相當諷刺的畫面。高談闊論之餘始終僅剩「性」的對待。在書架下的塞巴與娜達莉不正是如此?

  凱兒就像一般的女人一樣,敏銳地嗅到塞巴疏離的神情。她的神色逐漸不安起來,唯一能做的,只是依偎在塞巴的身邊輕輕說著:「我愛你」。但這份心意能化解這份人性本質的挑戰嗎?

  塞巴愛上娜達莉不是沒有訊息的。他拒絕藥頭提出直接交易的建議,其實摻雜了更多對娜達莉的關懷;當娜達莉未出現時,他立刻知道出事的原因,並由此而救了娜達莉一命。當塞巴接手機時,娜達莉將手機搶過來並丟入火堆中,塞巴不但未責備娜達莉,反而與她有了心靈的交集。

  塞巴的精神其實也延續了雅痞的態度,但不同的是他也反轉開始回歸追尋解放的另一種年代。如果凱兒從事藝術拍賣的角度解釋為雅痞的象徵;那娜達莉從吸毒的困境走出,絕對是心靈真正超脫的呈現。

  事實上,以海洛因解決臨終重病的苦痛是一個可以討論的議題。人因為無法避免死亡,所以最後只能勉強以「尊嚴」來自慰。

  最後的訣別在某些角度而言是另一種諷刺。每個人陸續向雷米道別後,紛紛躲在玻璃的另一端,反而留下有吸毒前科的娜達莉當「殺人兇手」。

  娜達莉的態度是從容不迫的。她知道這幾針注射之後,一個生命就會在她面前消失,為何她會被眾人委以重任?其他人為何沒有「志願者」?相較之下,歷經毒品試煉的娜達莉反而是最勇敢的人。她勇敢地戒毒,也勇敢地了結雷米的痛苦。

  不像「點燃生命之海」這部影片在安樂死這個議題上有著法律與良知的鬥爭與掙扎,「老爸的單程車票」以不同的生命態度去面對死亡,甚至安樂死這個嚴肅的議題也被轉化為一場動人的訣別。這兩者之間其實都還潛伏著許多的問題。但不管如何,既已呈現,將都會是一種訊息;在不久的將來勢必會引發更多的討論,甚至其最終的答案也會影響人類日後的生活。

  本片獲得2004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也代表了西方國家對這個議題的接受度。

2007年6月17日 星期日

明天再說我愛你(One More Day)

導演:巴巴克.巴亞米(Babak Payami)
演員:麗葉.莎迪(Leyla Saadi)
   阿里.胡西尼(Ali Hosseini)
伊朗  / 1999年 / 75分鐘 / 保護級
禮讚:東京影展最佳藝術指導獎
   入選柏林影展「青年論壇」單元
一對男女常常在德黑蘭搭乘同一班巴士默默無語相對而坐…

◎ 劇情簡介     

  一名喪妻的男子在入監服刑期間,因表現良好,遂被派至外監服刑。他常向醫務室謊稱其妻生病需要大量的止痛藥,然後將止痛劑拿到黑市託另一名叫莫斯塔的人轉賣圖利。

  男子在搭公車的巴士站常常遇見一名秀麗的女人,兩人隨著碰面的次數增加終於認識了。雖然如此,因受限於伊朗的國情與道德文化,兩人始終不敢在大庭廣眾中交談,就算是走在路上,也都是分道而行。而每次搭上公車,兩人就在分隔的欄杆兩端,偷偷地注視著對方,直到女人下車後,男人才回外監報到。

  隨著感情愈來愈濃厚,這一日,女人終於開口了,表示她哥哥要見他,卻必須在特定的日子才有時間。男子似乎也有再度成家的打算,只是他從未告訴對方,自己曾經娶過妻子。於是他決定在見女人哥哥之前,將真相告訴她。

  兩人坐了很長的公車,好不容易來到一家較西式的咖啡座,當男人告訴她曾結過婚,但妻子已經過世時,女人竟也從嘴中呢喃道出她也結過婚。

  然而女人的過去,男人一點也不放在心上,決定再幹一次後就收手,但當他在一家茶館等候時,從裡面看到莫斯塔在走進來之前被幾名便衣刑警攔截並將他推入警車帶走。男子見兩名便衣環視周遭之後也走入內喝茶。男子故作鎮定,趁隙離去。

  每次出來與女人見面,男子總會編了很多謊言騙取上司的同情,但情況似乎愈來愈緊急,男子也感受到上司隨時都有可能不讓他出來。這一次他利用機會到莫斯塔常出沒的地方,果然有許多黑市的買賣,許多人來向他搭訕,但男子表示,他只是要找莫斯塔。

  果然一名認識莫斯塔的人帶他見到了莫斯塔,但莫斯塔在一家雜貨店打工,他向男子表示已經破產,因為他將所有的錢花在保釋自己出來。

  男子失望而回,當他想再度出去見女人的哥哥時,上司卻不准他出去。一直在巴士站等待的女人,似乎有著再也見不到男子的悲涼。


 賞析

  伊斯蘭文化與西方世界的觀點有著極大的不同。尤其從宗教的教義延展,常常在世俗的看待中有著極端的差異。看慣了伊朗以兒童故事為訴求的風格呈現,本片似乎更大膽地直剖男女互動與情愛的延展。

  男女交往常在電影中被極度激化,但這也確實滿足了觀眾心中的期許。戀愛的過程本是自然的生命追求,但在伊朗這個國度似乎無法與西方世界等量齊觀。伊朗女子到國外求學依然罩著頭巾而引起校方的糾正,卻也差點引起國際糾紛的例子來看,其自古遺留下來的社會風氣以及宗教的約制是根深蒂固的。

  全片在男女情懷這個議題上作了極大的挑戰,在不牽扯宗教與道德的禁忌下,導演刻意安排了兩個身心都受到極度傷害的男女作了一次偶然的邂逅。巴士站變成一個聚焦的地方,在這兒沒有甜蜜的語言;也沒有激情的動作,只有深情流動在短暫的交織卻又迅速挪移的目光中。一個眼波代表千言萬語,一道目光替代了真誠的問候。但這份柔情中卻有太多太多的壓抑。如果男女互動是一種天性,為何必須制定這麼多的規則約制著男女兩方的情緒?但在電影中浮現這個議題,倒也使得本片有著與西方電影截然不同的面貌與呈現。

  男子究竟犯了什麼罪而必須入監服刑,片中並無交代,但從他騙取醫生的同情而將獲得的止痛劑拿到黑市去賣的情形來看,應該也是八九不離十。男子每次外出必須說服醫生以及他的監管上司,導演並未拍出上司的臉或對話,鏡頭始終以男人的特寫緩緩透發男子的無奈與悲愴。就情理而言,男子已經喪妻;而他出此下策應該也是在別無他法的窘境下才參與的。一次又一次的謊言,男子總會先行說服自己後再來說服醫生與上司。

  然而巴士站的邂逅似乎又是另一番情境,一種不必說出口卻雙方都能了然的情懷,是一種頻率相通的愉悅嗎?或是屬於天性使然?但似乎也有共通的悲憐過往而有了相同的調性吧?

  不管如何,在芸芸眾生中能在這個候車亭內相逢、相識而相知,未嘗不是一種機遇。但機遇似乎並不代表全部,因為除了機遇之外,還包含著更多不可預測的人性與天意,甚至一點點的人際參與,都會影響整個未來的面向。

  社會的道德壓抑以及自己難以啟齒的現況,使得男子猶如走在懸崖的鋼索上。他步步小心,卻不能不勇敢地繼續向前行。女子的艷容是一種希望的象徵,他也可以感受到女子的渴望,但主客觀的因素都使他不得不按兵不動,如果他不是身處刑期則又另當別論。

  女子在醫院上班,從她不是黑色的衣著上看待,她應該是一位較開明的女人。她的哥哥也在醫院上班,照情理而言,哥哥絕對有機會為妹妹介紹男友;卻也可能是女人曾有婚嫁,在伊朗被視為不吉祥而作罷。

  在伊朗的女人幾乎都得面臨各種不可預期的命運。賈法.潘納西拍攝的「生命的圓圈」中一名女子因丈夫期待生個兒子,女人卻生下女兒,最後慘遭入獄,其他的例子亦多。雖然女子離婚的理由未曾交代,但必然是她生命中極端的無奈,這也使得影片最後男子無法依約前來而使得女人有了更多的自慚與自怨,片尾的公車緩緩駛在德黑蘭的街道上,沒有人知道這輛公車究竟會將乘客帶往何處?

  本片不僅在男女情愛中做了首度的揭示,也在片段中放置了伊朗的獄政以及黑市買賣甚至有關禁藥的層層問題,對於一個保守的社會,這種突破其實是相當難能可貴的。並非每一部電影都必須兼具批判的精神,卻必須呈現全新的詮釋。本片在人性這個角度提出新的社會位階,從而逆向回溯了遠古的禁制,於是古老的伊斯蘭之鎖也被緩緩打開了。原來天下的男女都是一樣的,不會因為那套衣罩而讓女人與這個社會隔絕。

  大膽地朝人性的角度做批判固然是一種突破,但全劇的氛圍依然落入在「宿命論」中。也許這已經是一個重要的突破,許多導演的觀念也強調電影是議題的提出而非解決方案的呈現。留給觀眾一些思考性的空間當然是現代思維中極為重要的一環,但如果導演在留給觀眾發言的同時,也適當地為自己的理念說幾句話,應該也是一樁美事。

  一九六六年出生的巴巴克.巴亞米,曾到加拿大多倫多拿到大學電影碩士,過去都以拍攝短片及記錄片為主,本片是他第一部的劇情片。

  透過電影,台灣觀眾逐漸對伊朗這個歷史古國熟悉起來,但也從這些故事中見證了伊朗的蛻變。不管在宗教的詮釋、赤子親情之渲染、女性自主意識的抬頭以及這部男女互動的詮釋,觀眾已有全面的理解與看待,對於改變之後的何去何從,雖然我們無法提出見證,但相對地反觀我們自己,自然還是會有收穫的。

  簡單的風格,樸素而兼具詩情的運鏡,使得影像在昏黃光影中凝鍊出一道人性光環。對每個區塊的人來說,未來不僅是夢,其實也是一種希望。這也是這部影片片名的真意。

2007年5月1日 星期二

幸福和性福12章(Serie Galante:Looping)

導演:馬克.李維(Marc Levie)
演員:夏洛塔.安德森(Charlotta Anderson)
   史蒂芬妮.李宏(Stephanie Legrand)
法國、比利時 / 2004年 / 85分鐘 / 限制級
以法式幽默上天下海馳騁想像幸福和性福…

◎ 劇情簡介     

(一) 空中飛女 Looping

  一名傲氣的女飛行員在眾人的歡呼聲中登上了雙翼飛機,飛上空中表演飛行特技。但飛行時狀況連連,雖然身上所有衣物全部被風吹走並用雨傘降落池中,但眾人依然頒發獎章嘉獎她。

(二) 愛情發酵素 Forbidden Love In A Cellar

  女麵師使勁地揉著麵糰,男伙工在另一方添加煤炭。火紅的熱度與發酵的麵糰使兩人逐漸激盪起來。但這中間卻夾雜著仙女與魔鬼的內心掙扎與鬥爭。

(三) 車蓋與裙蓋 Nothing Under the Bonnet

  一名淑女開著古董車上路,唯一相伴的是一隻鸚鵡,半路中車子一再出狀況,淑女則以身上所有衣物逐一替代零件而排除狀況。

(四) 草地上的午餐 The Picnic

  好色的攝影師以立體場景重現馬奈的名畫「草地上的午餐」,並四處邀女子裸體扮畫中人物。最後惹惱了三名女子合力將他制伏,剝光他的衣服後讓攝影師自己裸體扮演畫中人物。

(五) 婦運鬥士 Suffragette

  一名婦權運動的女人在激烈衝突抗爭後被警察抓入囚車內。女人偷鑰匙未成反遭綁上雙眼,只好假裝昏迷;警察為她寬衣急救,但反遭擊昏。司機停車一探究竟,卻也被女人關上囚車。

(六) 調琴高手 Escape from the Painting

  英俊帥氣的調琴師在美麗少女引領下來到琴邊,透過調音時所彈的音符,頓時讓畫中的美女走出畫面而與他纏綿起來,但其實這一切都是他的幻想。

(七) 夜訪蠟像館 Night chase

  一名遊客見蠟像館中即將被砍頭的女人心生愛憐,於是半夜潛入;女人竟然復活並與他展開逃亡,然而最終還是在天亮時回復原狀,而遊客似乎也變成蠟像之一。

(八) 活力碰碰 Bang Bang

  一名昨晚作過愛的軍官很早就起床準備參與軍隊校閱,但情人卻將他的上衣偷偷藏起,軍官在情人身上找到上衣,一陣玩笑的決鬥後,軍官的情慾再度被勾起,於是寧可放棄校閱而與情人上床。

(九) 大地澡堂 Hunting the Bather

  一名獵人在湖邊發現一名裸泳的女人,於是偷偷將她的衣服藏在自己背包內。女人上岸找不到衣服而困惑時,獵人槍枝走火並被樹幹擊昏。女人雖救了他,但也發現男人偷她的衣服,於是女人穿上自己衣服後,剝光了男人的衣服。

(十) 神奇咖啡屋 Magic Café

  當畫家用彩筆將畫中的老婦人皺紋塗去後,咖啡屋內的老婦就變成了美艷的少婦。少婦穿著肚皮舞女郎的衣服現身畫家面前為他舞蹈也獻上她的熱情。

(十一) 偷情旅館 The Page-boy and the Lady

  一位上了年紀的老人帶了一名少婦到旅館住宿,但少婦很快就看上了旅館的服務生,兩人偷來暗去,終被老人發現,憤而離去,而少婦臨別還不忘將胸衣送給服務生。

(十二) 第11號更衣室 Cabinet 11

  漂亮的女人到海邊11號更衣室換衣服,卻被頑皮的小孩偷走衣服。女人利用身上的物件慢慢取得兩個男人的帽子當胸罩、小孩的風箏當褲子,在太陽下山時才走出更衣室,但發現還有一名男人留在海邊,所幸這個人是瞎子。

 賞析

  在完全不用對白的狀況下依然能拍出觀眾都能理解的影片,自然得歸功於導演應用的大量映象語言。雖然說具象的畫面呈現本來就是每位編導必然的功課與責任,但這部影片卻將調性放置在情慾的對待與女人胴體的呈現,顯然編導在這個議題上必然有其另類的思考。

  整部影片雖然號稱十二章,但在「特別收錄」這個區塊又增添了兩段故事「裸男四重奏」與「性感試衣間」。就十二章的結構來看,編導的時空放置在二十世紀初葉。在不是那麼前衛的古典風格中,似乎更能襯托出人性被壓制的一面。

  論情談性似乎總是有些靦腆而偏頗,原因是傳統的道德觀念讓我們必須披上一層偽裝與外衣,在體制的規範下男女之間總有一定的界線,這樣的思維其實也長期主宰了人類的文明與生活。但顯然的是人既生而為人,自然無法擺脫情慾的追索,裸體在傳統的界定中是不被允許的,但這部影片在每個章節中放置了裸體與慾望的對待,導演似乎想將人性徹底揭露之後從而檢視剩餘部份。

  慾望與情慾其實也可分開而談,畢竟這是一體兩面的事。原始時代的強弱鬥爭無非為了生存,雖然其中也牽扯情慾的佔有,這種現象在猴子的世界甚至其他動物中都是相當鮮明的。人類自然也沒有多大區別,只是因為人類以「文明」這個名詞徹底美化了「性」的行為,加上長期的壓抑與約制,於是「性」就被冠與「不道德」而將之擠壓至邊緣地帶。

  傳統的夫妻關係似乎是絕口不提「性」這個問題,然而「性」卻是家庭中相當重要的維繫手段。中國古代相當保守,卻也在字裡行間以「魚水之歡」來呼應家庭和樂。試想無性的夫妻除了日常生活的相互關注之外,所剩的是什麼呢?當然性也並非是家庭中唯一的必然,正如世上很多的事不能以二分法來作區野,其他面向的互動亦能彌補其中的不足。

  本片似乎超越了性的是非問題。當女人的裸體毫無避諱地呈現時,觀眾慢慢感染了胴體自然的觀念。就如我們在美術館見到維納斯雕像一樣,純粹被完美的比例與身材所吸引,絕對無人會作性的聯想。

  編導似乎運用了女人身上所有的一切衣服放置或轉移到情節之中,靠著女人在故事過程中獨自地解決困境,並逐漸從中解放了自己。基於此,我們也可看出這部影片雖然透發著女人的身材誘惑,卻也是女性主義的另類詮釋。如「空中飛女」與「車蓋與裙蓋」都是以女人自我的毅力不求助他人而解決了困境。

  「草地上的午餐」與「婦運鬥士」都是女人擊敗男人的寫照,雖然有失真確,倒也不失創作者的真正意圖。「愛情發酵粉」將情慾推向另一個層次,畢竟情慾對待,是必須透過男女雙方的互動,而這種神奇的觸動,就像發酵的麵糰一般。「火」這種元素也在這兒被發展成一種催動的力量。奇特的是惡魔與天使的對立也被牽扯其中,只是導演似乎又對天使有著進一步的影射。

  想像力與幻想被放在「調琴高手」與「夜訪蠟像館」這兩個單元,尤其蠟像館最後一個鏡頭絕對不只是一種寓言或醒世,在嘲諷的調性中有著刻意的戲謔。

  「第11號更衣室」是全劇中最完整的情節,女人靠著冷靜慢慢走出困境,而最終盲目的男士更是呼應的絕妙詮釋。或許是為了平衡觀眾的看法吧?編導特別以收錄的方式呈現了「裸男四重奏」,將制服的丟棄視為另一種解放,而「性感試衣間」也揭露了衣服與情慾之間的互動關係,雖然未被列在十二章之中,卻也有著補強的呼應效果。*

百萬大飯店(Million Dollar Hotel)

導演:維姆.溫德斯(Wim Wenders)
演員:傑瑞米.戴維斯(Jeremy Davies)
   米拉.喬沃維奇(Milla Jovovich)
   梅爾.吉勃遜(Mel Gibson)
美國 / 1999年 / 121分鐘 / 保護級
戀人、商人、毒販、逃家人、迷途人等各式各樣的人們在此聚合 …

◎ 劇情簡介     

  史金是聯邦調查局的探員,受到一名媒體大亨的請託,到芝加哥的一家飯店調查他兒子小以的死因。小以不久前從飯店頂樓墜下而亡,身為猶太人的媒體大亨相當自信小以絕對是他殺,因為猶太人絕對不會自殺。

  史金到達飯店後,從小以生前最要好的友人湯姆著手,但始終無法從他身上搜尋到可疑的線索;倒是發現湯姆似乎對一名流鶯房客艾洛依相當好感,只是艾洛依幾乎是醉生夢死地活著,甚至有時自以為永遠不會死,因為她是虛幻而不存在的。

  史金逼迫櫃檯管理員喬伊慢慢理出一些可疑的名單,再度以印第安人傑洛為目標;此時第六台的電視記者也來採訪。傑洛有一幅用黑膠油所繪製的畫作,是他的傑作,卻被電視台斷章取義說成是小以生前的畫作。傑洛雖然心有未甘,但在眾房客安撫下,覺得自己因此上了電視,也是受惠者,因此就不再計較。

  經過媒體渲染,來了藝術鑑定家為這些黑膠畫作評鑑,結果是價值非凡。於是飯店經過一番打理,眾人開始為即將到來的慶祝酒會而興奮期待著。因為電視台將小以的死與畫當作一個專題來報導,幾乎跟小以有過接觸的人都接受了訪問。

  史金發現艾洛依不顧安危地繼續在外拉客,甚至差點遭到輪暴,幸好史金出現搭救,卻遭歹徒以木棒從背後襲擊而昏倒。史金憤怒地強制飯店斷水斷電,甚至揚言將火燒飯店,儘管如此卻依然得不到明確的線索。於是史金將目標轉回湯姆身上,並至916他的房間竊聽。史金慢慢發現湯姆從小以身上學過一些詩句;而艾洛依也常常在附近的舊書店看書。這之間似乎有著某種程度的連結性。史金設局讓湯姆有機會接近艾洛依,湯姆幾乎將艾洛依奉為聖女,不僅不敢驚動她,只求在她身邊依偎半响,然後在清晨之際為她準備早餐。史金見事機成熟,以激將法告訴湯姆,謂小以是艾洛依所殺;湯姆卻激動地承認小以是他放手讓他跌下,因為小以與艾洛依上過床後一再地羞辱她,而使得愛上艾洛依的湯姆傷心地鑄下大錯。湯姆在警方抓到他時也從樓頂一躍而下。

 賞析

  界定在世紀末的不確定,現象與氛圍都籠罩在一種無限沮喪中,慢慢滲透到人性的內在,從而每個人似乎也都感染到一股無力的預言與悲鳴。透過死亡的震撼重新引燃一種開始,也許導演想借此釐清籠罩在眼前的人性迷亂與困惑。然而當探索的箭頭愈是深入問題的核心之際,令人倍增更多的無力之感;因為所有的一切均同時在虛實之間互動與交替,因為人類始終無法超脫妄念與躁動的旋渦。

  影片從湯姆跳樓自盡開始;墜地死亡作結束。從樓頂一躍而下的過程應該不到三秒鐘,但影片的全部過程透過湯姆的獨白敘述,卻作了無限的放大與呈現。全片的型態是近乎寓言的省思,因此所有的人物均被放置在虛擬與幻境之中。房客大部份都是沒有社會保險的;也就是說這些人是活在這個國度的體制外。既然如此我們就不免懷疑這些無所事事的人,是如何有這般經濟能力住在「大飯店」內?

  其實這正是導演刻意設置的前提。意即不必注目過去,因為過去已經永遠不會再來。全片的意旨雖是呈現了現象的混亂、恐懼、不安與頹喪,對照於未來似乎也是全然無望的。當一切似乎都與人類的理想背道而馳之際,所剩下的幾乎只有「愛」了。

  聯邦幹員史金的出現充滿了戲劇化,黑亮的皮鞋搭配上等的西裝,是高度文明的符徵。但他身上的鐵架支撐著殘破不堪的軀體,是相當醒目的寫照。我們無法得知他的過去,「瑪雅」與「藍色警戒」似乎是他永遠達不成的符號。這種現象正好呼應了飯店內的幾名角色:譬如披頭四迷,精神病逃脫犯也是竊取名畫的印地安人;還有已經年華老去的女人;甚至出賣靈肉的少女以及弱智的同性戀。這些人物的綜合,代表了過去的殘缺與不可追憶;而導演的企圖正好將過去全面截斷,史金的呈現是從此刻開始,雖然明知對抗的未來充滿虛無,但顯然已是一場無法逃避的辯證。

  小以與湯姆的戲雖然只有一場,卻是極大的關鍵,戲中隱約透露兩人是密友,但幾乎同時認識艾洛依。充滿陽性剛強的小以佔有了艾洛依,卻也無情地嘲弄艾洛依的淫蕩。個性充滿陰柔的湯姆第一眼也愛上艾洛依,當他聽到小以吃了迷幻藥並毫不留情的嘲弄後,湯姆的心開始受到傷害。因為艾洛依在某些角度中是與他相等的,更何況他也愛著艾洛依。就在這種雙重的矛盾中,原本抓著小以的雙手突然放開,小以就這樣從高樓頂層墜樓身亡。

  在這個混亂的社會中死了一個人似乎沒什麼大驚小怪,但偏偏小以的父親是媒體大亨,他堅持要查小以的死因並非是為了兒子的冤情;而是無法忍受兒子因自殺而帶來的羞辱。不管是從宗教民族的角度;或是社會位階與人性自私來看,媒體大亨總有他不得不的必然與苦衷。

  生命如果是一條不歸路,那我們可曾自我檢視過究竟是什麼動力逼使著我們有進無退?如果說是命運的必然,未免太過抽象。雖然這永遠是無解之題。但我們別忽略了這個龐大共融的社會體制,其實隱約之中都扮演著操弄的角色。媒體大亨肆無忌憚地意圖讓兒子的死因符合他的期望;而他的死對頭第六台不也藉機操弄著一切?

  傑洛這名印第安人的黑膠畫被藉題操弄成另一個振奮人心的事件,於是飯店內那些早已安息的靈魂立刻紛紛借屍還魂。畢竟螢光幕的表現與鎂光燈的誘惑永遠是吸引人的焦聚,而事實上人是必須依靠這些虛幻的浮華來證明自己的存在。殊不知這些錯綜複雜的交織永遠是人相互操弄的結果。

  黑膠畫最後證實是傑洛這名有偷畫前科的酋長所偷的賈曼名畫,於是原本建構完成的謊言在瞬間又徹底崩解。但這個過程很快就會被人所遺忘,因為在解構之後,人們早已開始建構另外一個謊言。

  為了對抗這些不確定的氛圍,似乎只能讓自己放任地活著。生活也許需要掙扎,但那是一種必然的過程。艾洛依就是這樣看待自己的。她將自己虛擬化,或者認為根本不存在,既是如此,那當然也就不會死了。

  導演在處理混亂的人性中,將艾洛依放置在一個特殊的位階中,如同出汙泥而不染的荷花。賣淫是一種無關的表相,也藉此依存了另一層的智慧空間。這也是為何艾洛依時常出現在書店內;而她的房間內幾乎只有書的原因了。

  愛上艾洛依的湯姆刻意地呈現一種混雜而失焦的性格,這自然是對應他周遭的環境所呈現的手段。似乎也只能由此來證實他尚存的純純之愛。導演在處理兩個人獨處的戲刻意放寬了時間;也延緩了調性。因為在處處是幻想與悲觀的環境中,這段的情感相遇是導演唯一僅剩下的最終希望。

  湯姆最終選擇了跳樓自殺,透過重覆延長的慢鏡頭,「死亡」在飛躍的那一刻全面被美化了。然而這份美化也在落地濺紅的剎那再度幻滅了。

  死亡有時還真帶有一種誘惑的神奇力量,只是我們永遠都必須在這個臨界點認真而謹慎地思考有關死亡的前後。

藍蝶飛舞(The Blue Butterfly)

導演:蕾雅.普爾(Lea Pool)
演員:威廉.赫特(William Hurt)
   帕絲卡.巴絲瑞(Pascale Bussieres)
   馬可.多納托(Marc Donato)
加拿大 / 2004年 / 97分鐘 / 普遍級
禮讚:2005綠色影展閉幕影片
愛與勇氣,實現了一個藍色奇蹟永不放棄對生命的追尋,勇氣將使人夢想成真…身患絕症的小男孩唯一的願望是能親眼看見神秘熱帶雨林中世界上最美麗的「藍默蝶」…

◎ 劇情簡介     

  彼特是個十歲的小男孩,因罹患了腦瘤而命在旦夕,但秉持一股毅力,想在生命盡頭能捕捉到一隻世上最美麗的藍默蝶。因為傳說中只要抓到藍默蝶就能得知生命的真相。

  母親泰瑞莎為了完成彼特的心願,以所有的積蓄當旅費,希望「昆蟲先生」歐艾倫能帶彼特到南美洲捕蝶。原先艾倫以季節已過而委拒,但彼特在艾倫答錄機中留言將以假護照獨自出國。艾倫急急趕去,正好見彼特被警察帶回。艾倫受了感動,決定在季節結束前,帶這對母子前去探險捕蝶。

  艾倫一行來到一個部落,友人吉勒摩與女兒雅娜及族人都很歡迎他們。雅娜的年齡與彼特相仿,兩人很快成為好友,但彼特對雅娜所說藍蝶在每個人心中的講法無法理解。

  捕蝶行動開始,動用了村內龐大的人力,反而驚動了蝴蝶。於是艾倫與泰瑞莎母子一起出發,但在發現藍蝶踪影時,將彼特扛在肩上的艾倫只顧往前跑,下達撲網時刻不僅慢了一步,也差點掉到懸崖下。

  泰瑞莎因在過河時受到水蛭攻擊而情緒大壞,事實上泰瑞莎有著一些傷痛,她的丈夫因車禍而亡,肇事者是酒後駕駛;留下的彼特卻又罹患腦瘤且只剩幾個月的生命。

  然而極受彼特尊敬與崇拜的艾倫與泰瑞莎一樣,有著一段不堪的過去。艾倫自認是一位不會處理感情的人,因太過專注於昆蟲的捕抓與研究,雖然獲得學術上的地位,但妻子與女兒早已棄他而去。他認為自己不是英雄;更不是一位好人。

  艾倫這回決定與彼特單獨行動。雅娜送彼特一條她親手所作的勇士項鍊。果然在瀑布不遠處發現藍蝶踪影,一陣追捕不僅沒抓到藍蝶,反而掉入地洞中。彼特憑毅力爬出地洞,但最後昏厥。昏迷中好似有巫師出現用矛尖點中他的頭部。族人在全面搜索後救回了彼特與斷腳的艾倫。雅娜將在屋外抓到的藍蝶送給彼特,但彼特反而將牠放走,因為此刻他終於了解雅娜之前對藍蝶的詮釋與真相。

◎ 賞析

  「藍蝶飛舞」是由一部根據真實故事所寫的小說而改編的電影。在戲劇結構與意旨方面,與法國的「蝴蝶」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藉著美麗的蝴蝶來詮釋並印證生命的領悟。

  彼特十歲時就已經是腦瘤末期的病患,埋怨自己不能像其他小孩一樣可以在草地上踢足球,於是將生命歸咎在一種錯誤,並努力想從中尋求出真相與答案。然而科學與現實提不出正確的解答,彼特不得已將希望寄託在傳說之中。

  將藍默蝶這種在陽光下會從翅膀上發出鈷藍般的透明藍色及金屬般的光澤放置在神祕的位階上,然後再將之與人的心性與追索過程中相互連結與印證,從而展現人生的認知互動與價值觀,於是在這些過程中,每個人的心靈缺陷與盲點就慢慢浮現而出。

  蝴蝶其實沒有因顏色不同而有差異。翱翔在天際的都是一種燦爛的生命。如果不是因為有其他顏色的襯托與呼應,如何顯示藍色的獨到?這不僅是泰瑞莎的困惑;其實也是生命的另一種宣示。

  雅娜或許是因生長在熱帶雨林中,早已與大自然融為一體,體驗到「萬物皆有佛性」的道理。彼特自然開始時不能理解任何東西與物件若能覺知當下之美,其實就是永恆,而當這種意象被轉移為另一種符徵時,藍蝶就成了一種代表。

  影片中大量攝影了雨林中的昆蟲與動物的世界,使得全片的質感令人讚嘆激賞。其實這些畫面不也呈現了另一法門的真相?

  腳色的性格與生命必須呈現內心世界的衝擊與醒悟,才能讓腳色更為立體。編導在這方面而言算是成功的。雖然艾倫與泰瑞莎的過去都是以對白呈現而削弱了不少的戲劇張力。但考慮到影片的風格與調性,暗場交待倒也相當得體。尤其艾倫自承不是英雄亦不是好人,直接衝擊到彼特對他的崇拜。這段情節使得影片呈現不少的動力。

  當艾倫走入彼特的房間時,看見自己的相片被當成偶像般貼在牆上,立刻感受到彼特的心中與他有著相同的頻率。但牆上那幅相片反而在他心中產生莫名的壓力,畢竟對照那張相片與艾倫的人際或人倫關係,是何等的諷刺與難堪。艾倫答應帶彼特到南美洲捕捉藍蝶,是因為同情其即將面對死亡?抑或是對自己過去的虧欠而彌補?

  金獎影帝威廉.赫特飾演的歐.艾倫,雖然不似在「蜘蛛女之吻」般的精湛,但年過五旬的他以更內斂的表現來呈現一名婚姻失敗的昆蟲先生,對觀眾而言這是一份新的感受;對他而言,應是駕輕就熟。

  雨林的世界似乎永遠保持著某種程度的神秘。於是彼特的夢境便無法用現象界中的常態來解釋。夢境中的土著令人驚惶,但彼特腦瘤的痊癒反而必須在這個神祕的面向中尋求解答。也許很多真相不需要解答,因為生命的過程就早已呈現答案。

  有趣的是部落中的巫師也有「善惡」之別,族人們對惡巫師的酒後咒言總是一笑置之,這是何等令人羨慕的情境。這裡的世界似乎永遠沒有紛爭,雖然也有生老病死,但卻能自然面對。雅娜也是單親家庭,卻是這部影片中最「安定」的角色。

  泰瑞莎的丈夫因車禍身亡,這點與艾倫是不一樣的,然而兩人都一樣陷入生命的困境。導演將兩個破碎的婚姻藉著捕蝶的過程而安置在一起,自然滿足了觀眾的一些內在期許。人不見得都完美,艾倫執著在昆蟲世界中;而泰瑞莎也掉入兒子的病魔試鍊中。兩人最後的相擁代表了認知,也讓「藍默蝶」瞬間在影片中的每個段落中綻放燦爛的光采。

  然而編導卻忽略了雅娜的父親,別忘了他也是一名喪妻的丈夫,但我們似乎聞嗅不出一種焦慮的神情,難道因為他是熱帶雨林中的原住民?

  當然家的真正詮釋不見得要以傳統觀念來看待,但在一種平行敘述中,有時能夠有所兼顧,應該也是一種自我挑戰吧。

  小說中的主角真正拜訪過墨西哥雨林,此刻也已二十歲了。世界上不乏絕症無緣無故痊癒的例子,彼特的腦瘤是否真如夢境般消失,應該只是一種戲劇的具體呈現。在前因後果中必然要有明示呈現,否則是無法說服觀眾的。但我們可以根據劇中雅娜對藍蝶的詮釋,獲得某些啟示。

  當彼特的意念能漸漸感受到生命的「真相」時,藍蝶就變得不是那麼重要了。這似乎符合了唯識學中所謂的「三界唯心;萬法唯相」的真諦了。

  彼特帶著心中的期許去尋求答案,一切都是心外求法;理解藍蝶其實是在當下,自然是一番的徹悟。也許這樣的比喻太過沉重;導演也不一定有這番的心意,但將本片歸納於生命哲學的角度觀之,相信也會帶給觀眾另一番的感受與省悟的。

2007年4月23日 星期一

最美麗的夏天(A Summer Tale)*

導演:沃夫.瑪路斯(Ulf Meimros)
演員:薛爾.貝里屈斯特(Kjell Berggvist)
   雷貝卡.雪雅(Rebecca Scheja)
   史丹斯.索里斯(Stasse Soulis)
瑞典 / 2002年 / 87分鐘 / 普遍級
禮讚:法國雷昂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希臘奧林匹亞影展最佳影片、最佳童星及評審團特別獎
二個孤兒用愛情的力量融化了寄養家庭鐵漢父親…

◎ 劇情簡介     

  一九五八年的夏天,孤兒摩頓與安妮卡同時來到鄉間的寄養家庭。接待他們的是外冷內熱的王老五游英夫。

  游爸雖然不識字,為人處事卻極有原則,表面看來冷若冰霜,但其實是將感情謹慎地鎖在內心深處。游爸第一天告知二人很多生活規則,但調皮的安妮卡卻將枕頭塞入大時鐘內,以致第二天游爸第一次睡過頭。

  游爸在這個小鎮經營喪葬事宜,安妮卡半夜拉摩頓到停放棺木的地方,當摩頓睡在棺木時,安妮卡將棺蓋蓋上卻打不開,只好勞駕游爸來打開。

  游爸送二人到學校接受烏拉老師的教學,摩頓發現游爸與烏拉其實是很適配的一對,遂分別在對方面前提起對方的優點,果然慢慢引動了兩人的一番情緒。

  游爸的同學史溫來向游爸預定一副棺木,對於其妻離開他向游爸發牢騷,雙方不歡而散。這個晚上摩頓與安妮卡預備要逃離小鎮,卻在鎮內的餐廳中見到獨自喝酒慶祝生日而喝醉的烏拉。從美國應聘到餐廳彈鋼琴的黑人賈克與摩頓和安妮卡成為好友,招待二人喝果汁後送他們回游爸住處。

  游爸終於鼓起勇氣請烏拉吃飯,烏拉答應了,兩人到餐廳用餐,並隨音樂起舞。但這引起在另一桌吃飯的史溫不滿,要老闆制止二人跳舞,最後甚至強行阻止賈克彈奏鋼琴。這使得賈克開始反擊,雙方起了衝突。史溫要賈克滾回非洲,賈克憤怒離去。

  游爸不介意,邀烏拉回他住處舉行另一次的晚宴,並再度邀舞。當游爸向她求婚時,烏拉卻靦腆地拒絕了。另一方面摩頓與史溫的兒子起了衝突,使得兒童局的人認定游爸並不是合適的監護人,意圖將摩頓與安妮卡帶走。但已經與游爸有了感情的二人決議先行逃離,兩人在經過醫院時,竟然發現垂死的史溫表情痛苦不願兒子看到他的慘狀。

  當兒童局的人與警方在一間工廠的屋頂上找到摩頓與安妮卡時,游爸與烏拉也急急趕來。此時烏拉回心轉意願嫁給游爸,但在兒童局的人將摩頓二人騙下來後竟狠心要將二人分別送往不同處,最後游爸出面阻止,因為他決定正式收養摩頓與安妮卡。

◎ 賞析

瑞典曾經被評為全世界最適合居住的地方之一,最重要的原因當然是因為其社會福利的健全。本片正是建構在這樣的議題上,縱使是孤兒,寄養家庭也能提供一些家的溫暖與實質的互動。不管這樣的互動是否出於愛心,或者只是寄養家庭的一種義務,在這個難得的夏天中,不僅讓觀眾見識到瑞典這個北歐國家的燦爛陽光,更體驗到人性本然的善意與真誠。

  然而在物質不缺乏的環境中,觀眾似乎體驗到一股令人窒悶的冷漠與淡薄人情。因為政府在種種規劃的律條中清楚有了界線,人們便著力在法律的框內行事而成了習慣,慢慢地所有情的對待反而因為收歛而漸漸被遺忘了。

  兒童局的政府官員與警察都是從這個角度來看待最明顯的人。他們絕對沒錯,因為一切照章行事。問題是人與人之間的困擾與難處正好在另一個面向上,而這一點絕對無法在大人身上尋獲。摩頓與安妮卡的赤子年齡正好彌補了這個文明社會的一些缺失與缺口。因為除了硬性的律條,愛的薰染才是最令人期待的。

  游爸這位文盲一輩子待在他的故鄉,雖然大家看不起他,他卻有自己的人生觀。正如他的名言:「總有一天等到你…」,因為鎮上過世的人都得向他訂購棺木,在這個基礎上,觀眾似乎更能體會游爸這名腳色對生生死死的看待反而有了更不介意的人生觀;小路上一個凸起的路面,開車經過時都能因汽車的彈起而自得其樂。正確地說,游爸是反體制的,也就是說文明所衍伸的僵硬並沒有讓游爸陷入困境反悠遊其中。

  或者可以說游爸保有赤子之心,雖然表相上一絲不苟,但那是為了應付這個社會的規章。當安妮卡與摩頓到達時,三個赤子之情當然會很自然有了交集;雖然剛開始有一些紛爭,但時間的考驗自然能試煉出人生真正的意義。

  游爸一開始要兩名孩子洗冷水澡、早晨六點起床、吃飯要有規矩。一切的規章看似有條有理,卻充斥著冷漠嚴肅與寂寞疏離。因為這個社會的人相信,只要按部就班,一切都會趨於完美。

  然而這種冷硬的生命態度是與游爸的潛意識相背離的。其實因為游爸沒念過書,也就是思想沒有被僵化,無法獨立以潛藏的熱情來抗拒這個嚴肅的社會,因此只能委曲求全,甚至痛苦地承受與接納。摩頓與安妮卡的到來使得游爸的潛意識有了激烈的撞擊,如果這兩名孩子不曾到來,游爸是否有機會作出抗拒體制的舉動?答案雖然不肯定,但只要有愛便是一種動力。而這部影片的動力則是摩頓與安妮卡的出現。

  游爸面對任何事都隱藏在肚腹中,這也是他一直當王老五的原因。但若說他全無熱情卻也不是,因他沒事時總在房內自學交際舞;在地上排著鞋印紙板,然後依紙板腳印起舞,正是他情感熱力的表現。面對任何人,游爸始終是低下的。同學史溫幾乎是騎在他頭上講話,但游爸一點也不介意;面對兒童局的官員,游爸更是唯唯諾諾,因為他必須將那份屬於自己的赤子之心隱藏在內而不能被他人發現。正因為這種人生觀,也就更技巧地在故事中使得這名腳色起了極大的對應,導演的真正意圖也就有了落實的呈現。

  然而單一的人卻是寂寞的,就如摩頓與安妮卡早就嘗遍孤單的苦楚,現今發現彼此的互動是一種連綿的愛,於是兩人決意再也不願分開。烏拉與游爸也都是如此,其實他們應該早就發現對方的存在,但始終缺乏一個共同的焦點。因為兩人一直將情感埋藏在心坎深處,畢竟文明的條理中早已將情感的呈現逼至陰暗角落,甚至永遠隱而不視。

  鬼靈精的安妮卡與摩頓扮演了紅娘牽紅線的角色,但就另一個層面而言,當然也是摩頓與安妮卡自己心中的渴求與寫照。

  片中出現一名黑人鋼琴演奏家,出場相當有趣。畢竟北歐國度是較少有黑人的,但問題是為何文明的瑞典餐廳還得千里迢迢從美國請來賈克?這是值得觀眾省思之處。

  音樂代表心靈的釋放,而以清教徒自律的瑞典社會,是否已經喪失了音樂的自主性?雖然從七○年代的ABBA合唱團開始到最近,瑞典始終是世界上第三大音樂出口國,僅次於美國與英國。但一九五八年這個時空卻是必須重新去看待的。

  史溫大罵賈克,並且不惜以種族歧視的惡毒語言來相向,這必然也是導演勇於探討的另一個議題。但賈克草率地離去便喪失了原本設定這個角色的力道,殊為可惜。唯一的連結是他手臂上的刺青,使得安妮卡與摩頓也模仿地在自己手臂上刺青來傳達不願忘記對方的堅決態度。

  全片的背景在一個夏天;當夏天結束時,便是所有人都該重新去檢視生命面向的時候,不管獲得或失去,這都是一段令人難忘的記憶。

預告 請按我

二手書之戀(Wilbur Wants To Kill Himself)

導演:瓏.雪兒菲格(Lone Scherfig)
演員:詹米.西佛斯(Jamie Sives)
   安卓恩.羅林斯(Adrian Rawilns)
   雪利.韓德森(Shirley Henderson)
禮讚:西班牙瓦拉多利影展最佳男主角
   法國波爾多女性影展最佳女主角
丹麥 / 2002年 / 105分鐘 / 限制級
滿室書香的二手書店,兄弟二人愛上同一位女性…

◎ 劇情簡介     

  賀柏與韋柏是親兄弟,父親去世後將一間二手書店給了韋柏,但韋柏似乎心中埋藏了小時候對母親死亡的自責,不但無法繼承書店,更是時時刻刻鬧著自殺;於是賀柏便擔負起書店的業務,並就近照顧著韋柏。這一日韋柏又吞下大量的藥物並開了瓦斯自殺,在書店與一名女客戶艾莉絲談論書的價錢的賀柏在接到弟弟「告別」電話後,立刻飛奔回家,適時地搶救了韋柏的生命。

  艾莉絲是單親媽媽,帶著女兒瑪麗在醫院當清潔工,由於很累常常遲到。一日在醫院撿到一本書,次日拿到二手書店賣,沒想到賀柏不在,卻看到韋柏以電線上吊自殺,便急忙將他搶救下來。但一耽擱,上班又遲到了,這一回醫院的管理者再也無法容忍,將她開除了。

  艾莉絲到書店向賀柏告別,但賀柏經過幾次的接觸後早已愛上了艾莉絲,在相互擁抱的時候賀柏向她求婚,艾莉絲答應了。

  婚禮在一家中國餐廳舉行。原本與艾莉絲一起工作的蘇菲也來參加,她非常喜歡韋柏,只是韋柏因哥哥結婚反而有種被拋棄的感覺。就在賀柏與艾莉絲慵懶地躺在床上時,忽然發現韋柏又躺在浴缸割腕自殺。賀柏與艾莉絲急急將韋柏送往醫院急救,雖然又救活了他,但醫院卻因韋柏一再自殺,拒絕韋柏參與分享小組。護士莫拉向韋柏示好,但遭到韋柏拒絕。

  賀柏常送韋柏到醫院故與醫生都很熟,醫生告訴他一個噩耗:賀柏必須留在醫院治療否則病情會更惡化。賀柏一心只顧著家中的韋柏,就算死也不肯就醫。事實上在這之前韋柏與艾莉絲已經有了關係,韋柏為了不讓自己愈陷愈深才找莫拉當作女友,沒想到反而引出賀柏的病情。

  聖誕夜賀柏回到家中,知道韋柏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於是交代弟弟好好照顧艾莉絲與瑪麗,然後坐計程車回醫院吞下以前韋柏沒吞完的藥…。

 賞析

  這是一部詮釋兄弟真情並從而再提昇為人性昇華的影片。編導在塑造賀柏與韋柏兩兄弟的情義相對中,技巧地注入了心靈成長的過往與未來,使得全片在實質的表現上有了更多讓人期許的基點。

  這一切應該來自小時韋柏聽從父親的話:在醫院的母親不能回家,如果回來即表示母親無法活下去。但偏偏母親常常一人穿睡衣溜回家,而正巧那是個下大雪的夜晚,韋柏半夜起床發現,卻不敢讓母親入內,反而躲入哥哥的被窩中。當第二天賀柏起床時,母親已經凍死了。

  韋柏不敢讓母親回家是因為害怕母親會死亡,沒想到反而造成母親凍死在門外;幼小的心靈中,這份死亡變成心中永遠不能承受的重,與他長大後隨時隨地想自殺有著重要的關連。正確的說韋柏一直尋死的理由是因為他不知道怎麼活,究其原因是母親的死使他對活著產生一種困頓。沒有目標,只有回憶與感傷。

  韋柏以「逃避」來顯示自己的不安。因為除了這樣作實在想不出更好的方法來詮釋心中的忐忑。只是他並非真正想死,只是一種宣示與懺悔的行徑與手段罷了。如果玩真的,就不會吞下整瓶藥又開瓦斯後再打電話向哥哥「訣別」。

  韋柏的心靈極度纖細,似乎像風中的蜘蛛網隨時都有斷線的可能,這份特質使得眾人以內疚的心情來對待他;父親過世後也將僅剩的書店留給他。哥哥在韋柏無法管理下毅然挑起這個擔子,承襲了父母的職責而照顧著韋柏。或許正是因為這份極需別人愛憐的特質,韋柏是極有女人緣的,幾乎周遭的女人都對他示意過,當然還包括了艾莉絲。

  就某種層面來看,韋柏的生命態度是不及格的,一再摧殘自我的人是個負數。但就前後對照與呼應來看待,這種轉變正是導演要詮釋的真正議題與主旨。純粹由中國人的人倫思想去看待難免格格不入,跳脫倫常思維而單就一個靈魂的救贖與成長,觀眾便能感受那份有如潺潺流水卻似洶湧大浪的隱然力量,順著這股力量,生命的真諦便悄然落在其中。

  艾莉絲的過去是模糊的,這應該是導演刻意的呈現。就像那書屋中的每一本書一樣,無法得知每一本舊書的主人過去;當然也無從追索。總之一本書就這樣出現在你面前,如果合意就接受它。艾莉絲跟什麼人生下瑪麗,其實不重要,反而因為瑪麗這個位階的存在,使得家變成一個完美的具象組合。因為一切都顯俱足,似乎不必探索或擔心未來的不安;瑪麗的存在就是生命現象的指標。這也是賀柏最後要韋柏承諾的重點。

  韋柏或許內疚不安,對於照顧艾莉絲故意以曖昧的語氣來顯現;但對於瑪麗的承諾則是堅毅的肯定。透過這種間接的連結,賀柏與韋柏完成了生命的交接,而當韋柏確定可以銜接這一切時,表示韋柏也脫離了自殺的困頓。而這個轉變正是賀柏一生努力的目標。

  人究竟應該選擇活著或死亡?這是很多人樂於探討的問題。然而這個問題卻常因每個人的不同心境與遭遇而有所不同。先不論其他,不妨先看看生命如何誕生?雖然每個人都無法選擇自己所要的生命形態,但其實單就誕生這個當下而言其實都是相同的。在大自然中極其自然地展現生命,這已經是一種令人喜悅而追索不完的議題。人其實是無暇來埋怨生命的,因為注目當下,每一刻都是生緣處處呢!

  「人孤單時,有人作伴真好…」這句台詞似乎也道盡了生命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互融互攝。也許在茫然不安中相互的體溫取暖,在在讓人感悟到生命的存在。但這樣的詮釋依舊只是一種感覺而非究竟。畢竟體溫散盡之後是否會有更寒的冷冬?

  賀柏將屋中所有可讓韋柏自殺的物件全部收拾妥當,這包括了那些藥丸子。只是沒想到最後賀柏在聖誕夜向眾人告別之後竟然以那些藥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賀柏與韋柏在這個面向上幾乎是一個個體。前半段賀柏為兩個人而活;後半段與未來則是韋柏為兩個人而活。這樣的解釋是絕對超越倫常關係;也使得全片變成獨特而能扯動人心的作品。賀柏即將離開人世的當下,搖搖晃晃的神識中依然看見原本自閉的醫生終於提起勇氣向女清潔工蘇菲求愛。在賀柏即將告別人間的目光中,種種的一切都是那麼平和而令人喜悅,因為他已經完成自己心中的願望,他絕對是帶著滿足歡愉的心離去的。

  韋柏的生命幾乎是靠每個人的點黏拼湊而成。他最後一次在浴室中要自殺時遇上瑪麗。瑪麗問韋柏有沒有看過一本童書?韋柏放棄了自殺,為瑪麗在床邊唸述著,這個轉變是韋柏生命真正新的開始。

  書是一種作者心靈的呈現,亦是與讀者共融的過程。整間書屋中的藏書透過韋柏、艾莉絲與瑪麗按字母重新整理,於是這間二手書屋又開始了另一種生命。而這種生命形態其實正是另一個家的開始。

  人生在世是否真的如此孤單?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端看每人面對問題時的態度與認知。本片則在這個議題上也提供了一些概念。

2007年3月25日 星期日

男人女人戀愛手冊(Men, Women: User\'s Manual)

導演:克勞德.雷路許(Claude Lelouch)
演員:法伊斯.盧其尼(Fabrice Luchini)
   皮耶.阿弟提(Pierre Arditi)
法國 / 1996年 / 117分鐘 / 保護級
禮讚:威尼斯最佳影片提名
   坎城國際影展
   威尼斯國際影展
   芝加哥國際影展
   愛丁堡國際影展
   洛杉磯城市之光國際影展
   約翰尼斯堡國際影展
兩個陌生男人從健康檢查相識而成同病相憐的患難之交,終究躲不過"墬入情網"及"年華老去"這兩大令人痴狂的成長大事…

◎ 劇情簡介     

  畢歐.里尼原希望當演員,為了生活只好先去當警察。貝諾.布朗家財萬貫且是一名律師,不相信愛情,四處拈花惹草,在一次感覺到胃不舒服而到醫院檢查時,遇見女醫生尼特。尼特不甘當年貝諾拋棄她,遂向腸胃名醫雷奈請求互調病人,於是緊張多疑的畢歐變成了雷奈的病人;而貝諾則成了尼特的病人。

  尼特利用照胃鏡的方式折磨貝諾,而當貝諾走出醫院時認識了畢歐,於是貝諾用車子送他回去,貝諾也答應若看病告一段落將為畢歐介紹一些戲劇名人。

  渡假的列車上,十三歲的羅拉認識了一位青年,來不及留下對方的電話。思慕之餘,羅拉竟然藉觀賞電視錄影時跳出大聲說出自己的電話號碼;而青年也以玩具手槍欲搶銀行,希望藉此能讓心儀的女孩知道他一直在想著她。在墳場上不時藉機接近剛喪妻的富家老人的一名黑衣女子,遭到畢歐的逮捕;尼特為了報復故意謊報病情,使得原本沒病的貝諾陷入沮喪;而原本擔心的畢歐頓時神清氣爽起來,高興自己未罹患絕症,竟將剛抓到的黑寡婦放走;甚至對用玩具槍欲搶銀行的青年也網開一面。

  尼特開始以治療為理由秘密為貝諾治病,這使得貝諾重新思索起生命的真義。這期間他八十多歲的母親第一次結婚,兒子宣布不久亦將結婚。只可惜兒子後來發現未來的妻子竟與父親有染而作罷。

  畢歐高興地去找貝諾,並告訴貝諾他將去盧德還願,沒想到貝諾竟要求同行,並親自開直昇機前去。而尼特開始後悔,不只向神父懺悔,也將真相告知雷奈。原本愛上尼特的雷奈發了脾氣,也終止了兩人之間的密切關係。但就在爭執之際,卻接到貝諾從盧德打回來的電話,謂他在盧德重新檢驗,發現自己已經不藥而癒,這一切都因為他向神祈禱的緣故。

  但在回程中遇上暴風雪,降落後直昇機著火,畢歐急急逃逸,而貝諾奮不顧身救火,當直昇機爆炸時,貝諾就慘死在火球之中。
 
◎ 賞析

  看似多條戲路匯聚而呈現的男女情慾電影,浪漫中似乎也道盡了生命中較為嚴肅的思考問題。克雷德.雷路許以他獨到的浪漫調性訴說了如何在男女存在的議題上激盪出該有的對待與智慧。

  人的命運常令人感嘆與無奈。貝諾為何家產萬貫?本身又兼具人人羨慕的律師身份,這使他肆無忌憚地在情感或情慾中極力放縱。另一名擁有天籟美聲的拾荒流浪漢卻與貝諾有著不一樣的命運。這兩種極度對比的人物碰撞在一起時並非導演刻意的凸顯,而是一種不經意的排列,就像在街頭上你我都可能遇到的即景人物;一種現象訴說了一段生命緣由。正因為不是那麼刻意,於是五條串連而成的線索就很自然地像五條毛線匯集成一團。

  誠如導演在影片中提到的:「美國人花大錢拍小故事;法國人花小錢拍大故事。」意欲將五條原本不相關的人事物串連在一起,是必須具備操控的功力。毫無疑問這是雷路許最擅長的手法,也一直沒有令觀眾失望。雖然他的作品喜歡刻意顯現重複與重疊的人物與對白,但這是一貫的創作中的一種動力與現象罷了。

  貝諾縱橫情場好不得意,但在醫院內遇上了過去曾拋棄的女醫師尼特。尼特採取了報復的手段,似乎說明了尼特心中還是相當愛著貝諾。這也是為什麼後來尼特知道雷奈醫生已經不愛她時並未顯得難過的原因。然而也因為如此,不禁令人重新去看待女人在愛情中的真相。

  雷路許的電影會讓人有更多的期待,是因為在女人這個面向上他是以更多的超越來詮釋;或者是說性別的看待有時是無法滿足導演在創作上的揮灑。當性別消失之際,平等就出現了。雖然還有一些位階、外在環境或傳統的觀念束縛,但這正是他要在銀幕上倂陳的企圖,透過像流水般的劇情敘述,一些問題就自然地深植人心。

  問題的呈現並非必須要獲得真正的最終答案。在車上認識的年輕男女,堅持的是一種一見鍾情的浪漫,過程雖然常常陰錯陽差,但最終答案是令人滿意的。問題是這會是真正的解答嗎?等到兩人超過二十歲後也許就會有更多的變化,何況人生往往比二十歲還長得許多。

  貝諾的問題其實是這對年輕男女的延伸。在得到更多的互動與薰染之後,思想開始了微妙的變化,於是千奇百怪的性格與人性就逐漸浮現。貝諾只是一個眾多人物中的樣本而已。

  貝諾看似是永遠的獲得,殊不知這正是他比別人更失落的表現。當真相被揭露時,往往就是生命勝負之際。而面對死亡就是此生最大的真相,諷刺的是貝諾面對的不但不是真相,而是謊言。只是這個因報復而延伸出的謊言先是讓貝諾陷入茫然與困境,最後反而激盪出另一層的輝光。雖然這團輝光最終在直昇機迫降之際轉化為一團火球。

  「不確定」這個議題始終存在於故事中的每一位角色中。在墳場等待機會詐騙有錢鰥夫的黑衣女人,看似是贏家,但其實也活得不自在。當她被畢歐帶回警局時,那份故顯神秘的優雅全然不見,但最後貝諾的送喪隊伍接近時,她那不動的身影反而更加突出。也因為如此的不確定,觀眾不免對她面紗後的詭異神情產生更多的不確定。

  另一種不確定是建構在「謊言」上。尼特的謊言也許是一項實驗;也輕易地掌握了兩個病情完全相反的病人。這豈不是正式向世人宣告人的生存竟是如此卑微與荒謬?一切全是謊言造成的。

  相同的景況也發生在火車上的青年男女。兩人一見鍾情卻都怕對方有顧忌,因此都虛報了年齡;也謊稱自己的位階。有趣的是兩人都深信不疑,甚至最後都為了能見對方一面而差點鑄成大錯。這個階段的謊言是不被責備的,因為中間牽扯了真誠的愛與真情。

  警探畢歐更不確定了。原本要當演員,但演員本身因扮演別人亦不確定。畢歐只好把街頭抓搶犯當作是舞台,何況警探這個腳色是他在舞台上一直無法爭取得到的。與畢歐同居的女友也是演員,但她似乎永遠無法切入畢歐的生活。她渴望與畢歐結婚,但似乎是一條遙不可及的道路;若要仔細深究,卻又無法獲得明確的答案,於是日子便這樣將就下來。

  在街頭以美聲獻唱的流浪漢因碰巧遇上貝諾而能在溫暖的大飯店住上一夜,由此認識了樂團的人並介紹他到電視台演唱。一切似乎就是如此順理成章,流浪漢一夜之間變成了名人。貝諾在電視上見到演唱實況也不禁感嘆造化弄人。

  人的機緣似乎隱含太多的神祕,也因為如此,對這些難以認知的未知僅能歸納為不確定。換個角度來說,也因為不確定而讓人難以掌握,因此後面的變數就變得多樣而萬端起來。

  也許你相信雷路許擅長敘述愛情故事,但你應該更相信他也擅長詮釋人性。透過街道上俯拾即是的點滴,再透過他的詮釋力道,「男人女人戀愛手冊」於是變成了一本生命與哲學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