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8年8月31日 星期五

交換心人生(Heal the Living)

導演:卡黛兒‧基耶維蕾(Katell Quillevere)
主演:加賓‧維德 (Gabin Verdet)
   安妮‧杜爾瓦勒 (Anne Dorval)
美國 / 2016年 / 104分 / 普遍級
禮讚:威尼斯影展地平線最佳影片提名
   多倫多國際影展站台獎提名

她瞞著大兒子自己的病情,而大兒子也瞞著自己大學休學的事實,唯有弟弟知道這兩邊的謊言,但也只能焦急和憤怒的照顧著兩方。 她昨晚已經跟兩個孩子告別過 ...

◎ 劇情簡介

  西蒙結識了茱麗葉,兩人度過一夜後,天未亮他就從窗口離去,與另兩位死黨開車到海邊衝浪,一切都是如此愜意,而在回程中由西蒙開車,另兩位則坐在後座,但因西蒙未戴安全帶,故車禍時立刻呈現腦死的狀態,另兩位因坐後座而且有戴安全帶,故只是一些骨折的傷害。

  多瑪是硝石庫慈善醫院的移植醫師,她坦言向西蒙的父親凡松與母親說明西蒙只是靠機器維生,若拿掉機器心跳會立即停止,但若能將器官移植給極需的病人,則是功德無量。但西蒙的父母拒絕了。

  但幾經思考之後,西蒙的父母終於答應了,雖然按照規定他們無法得知換心人是男是女,當然也無法得知對方的身份。

  經過醫院的對比中心核對之後,終於選定了一名女音樂家克蕾兒,她心臟經過幾次治療但都沒有進步,近況甚至也無法爬樓梯,她有兩個兒子山姆與馬辛,知道母親即將換心,也將她從家接到醫院附近的家中。

  克蕾兒雖然結過婚,但丈夫早已不知所蹤,她在手術之前到音樂廳聆聽過去的同性友人伊莎貝的鋼琴演奏會,兩人當年的情愫又再度燃起,這個晚上應克蕾兒之請,兩人再度同居一室。

  醫院派出小飛機專程到醫院取心臟,然後放入特殊的箱子,再搭飛機回到克蕾兒的醫院。原本並不寄望要移植心臟的克蕾兒,也只能勇敢地接受。

  在取出心臟前,多瑪依承諾向西蒙道別,也告知所有的人都愛他,最終在取出心臟後,便關掉心肺機,結束了西蒙的一生。

  另一方面的醫院也由女醫師操刀,雖然完成手術,卻無心跳,於是醫生用了幾次的電擊,心臟終於恢復心跳,眾人這才鬆了一口氣。

  伊莎貝來醫院探視,她見到克蕾兒的兩個兒子,雙方似乎感受到一股溫馨,也了解到即將到來的喜訊。克蕾兒終於醒過來了 她即將迎接新的人生,雖然她不知道是誰捐心給她,但這不正是一個美好的世界嗎?她永遠會記得那個不曾謀面的恩人。

◎ 劇情分析

  嚴格的說,「交換心人生」是一部紀錄劇情片。從西蒙車禍腦死之後,如何與另一名極待換心的克蕾兒併線的情節,甚至將鏡頭直接拍攝剖開胸腔之後,心臟跳動的情形,這除了心臟科的醫生之外,其實是很少人能一窺其真相的。但藉著鏡頭,讓觀眾重新體現正常器官對一個人是如何重要。而缺了一個器官,整個人生便趨向崩塌。克蕾兒因心臟的問題,而喪失了一名音樂家應該有的動能以及創造力。

  換心手術應該也是近幾十年才成熟的一項醫學的大躍進,能獲得一顆心臟而使得自己復活,這表示這世上已經喪失了另一條生命,這是顯而易見的事,但這種事卻不能讓施予者與接受者知道對方的身份,否則在日後的心理狀態必然會產生極大的變化。

  「靈魂的重量」這部電影,就因為受贈者聘請私家偵探,追溯贈與者的身份,結果發現死者的太太因受不了丈夫兒女的車禍身亡,而開始酗酒嗑藥。為了救贖,男主角承認自己接受心臟移植的事實,這當然無法使女主角接受,但最終雖然彼此發生感情,但還是以悲劇收場。

  當自己身體內有一顆屬於別人的器官,這是一種多奇妙而神奇的事?你是為這顆心臟而活?還是心臟因你而活?在極度思維之後,一定會令人感覺許多的不真實,甚至從而改變人生觀。

  另一個角度來看,西蒙生前並未簽下任何器官捐贈的契約,是因為移植師多瑪醫生的說服,經過幾天的思考,終於才答應器官移植。除了眼睛之外,其他的器官全部捐獻,換句話說,除了心臟之外,還有肝臟和腎臟。

  但因為影片只記錄心臟的流程,故肝臟與腎臟的去處便沒有拍攝了。這表示說西蒙的死亡,最終還能挽救三個人以上的生命,這似乎應化了佛經所言等身菩薩到人間的修行都是佈施,你要眼睛我給你眼睛,你要什麼身體的器官便給你身體的器官。

  雖然西蒙是因車禍腦死,才被父母替他做了這樣的決定,但多少還是應該有其功德性的。

  既然談到器官移植這是一件好事,但若是在宣佈死亡便立刻要摘取器官,務必請麻醉師先打上麻藥,因為人在死後八小時,皮膚神經的感覺才會消失,若在死亡八小時內強摘器官,死者看起來似乎沒有反應,但其實其疼痛無法形容,甚至因此而產生瞋恨,從而落入三惡道,那豈不是失去原本捐贈器官的美意?因此現在的捐贈協議中,大部份的人都會加一條「請打麻醉針」。

  這雖然是題外話,但我認為很重要,故在此再一次提醒。而器官移植之複雜性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因為有太多的血管必須縫合,而之後是否能相容,那是在之前就必須做整合調配,並非是每一顆心臟都是適合每個人,甚至有時在幾年之後會發生排斥性,這也是目前心臟移植一個大問題。

  一個接受別人器官的人,應該會比一般人更懂得神的奇蹟,不管是什麼宗教,那時最能感受到上天的恩典。活著的感覺一定超過更早之前,也從而會更感恩這個施予的人,感恩這個世界,從而更善待人間。

  多瑪在準備取心之前,他喝止了所有的醫護人員,因為他必須向西蒙說出最後的感受。這一段我不知是否是醫學的常態,但多瑪告訴西蒙,他的父母愛他,茱麗葉也愛他……。

  鏡頭是西蒙跳窗離開茱麗葉的房間,而在片尾的茱麗葉是哭泣的,這表示茱麗葉也知道他的惡耗,但一切已經發生的事卻永遠再也無法回頭。

  這一段是全劇中最感人之處,一種無奈,悲愴與傷感,人就只能處在這種泥淖中動彈不得,不管你是王公貴族或是卑賤小民。

  生命是如何形成的,至今醫學上尚無定論,但佛經卻明確的指出,每一世的身軀,都是由第八識如來藏在母親的子宮內,藉著母親供養的四大養份「地、水、火、風」,從而由如來藏藉由業識因緣,而製造了下一次的色身。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出生外貌,都會完全不一樣的緣故,因為業識不同。

  西蒙的死也促成了父母的和合,畢竟在面對一個生命的流逝,必然會有新的生命領悟。而接受心臟手術的克蕾兒,她又能展開對生命的追求,尤其能回到音樂的領域上,應該是她最大的願望。

  克蕾兒與她過去的同性女伴,也在心臟手術的前後有了交集,導演特別將這一段情節放大,也使得這部劇情紀錄片有了添枝加葉的功效。

  劇情紀錄片是台灣電影創作者應該可以執行的方式,吳乙峰的「生命」雖然號稱是紀錄片,但卻是將近五條線所組成的劇情紀錄片。

  「交換心人生」是一部有計劃的紀錄片式劇情片,因為兩者的元素都非常飽滿。當然這是改編自法國「美第奇文學大獎」的暢銷小說,故在轉換成影片時,就必須要有兩者兼顧的必要,如此才能更豐沛戲劇更多的元素。

2018年8月29日 星期三

不思議女人(A Fantastic Woman)

導演:賽巴斯蒂安‧雷里奧 (Sebastian Lelio)
主演:丹尼爾‧維加 (Daniel Vigne)
   法蘭斯高‧雷耶斯 (Francisco Reyes Morandé)
智利 / 2014年 / 96分 / 輔導級
禮讚: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
   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廣播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外語片
   入選第67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描述痛失所愛還被排除在外的主角 ...

◎ 劇情簡介

  奧蘭多到芬蘭頌三溫暖出來之後,一直找不到一個白色信封,打電話給莫妮卡
也似乎找不到,但這個晚上他與女伴瑪蓮娜,一起到中國餐廳慶賀她的生日。

  其實瑪蓮娜是一名雙性人,她以女性之姿與奧蘭多有著密切的關係,這個晚上奧蘭多突然頭痛醒來,瑪蓮娜立刻送他去醫院,但因她的身分證是男性,這使得醫院延誤了救治的時程。

  警察寇斯特也趕來,但卻找不到瑪蓮娜有謀殺的嫌疑,倒是奧蘭多的妻子以及兒子布魯諾也趕到瑪蓮娜居住之所,原來瑪蓮娜正要搬入與奧蘭多同居,但卻發生奧蘭多命案。

  妻子要瑪蓮娜把車子開到一個地下停車場歸還;兒子布魯諾卻希望瑪蓮娜定一個時間,離開並搬出這個家,甚至布魯諾以不屑的眼神嘲弄自己父親怎麼會性好此道?口頭上羞辱一番後離去。

  奧蘭多的弟弟蓋伯算是比較溫和的,他甚至安慰了瑪蓮娜,而此時瑪蓮娜發現奧蘭多遺物中有一把綁有181號的鑰匙,但她卻不知是何用途。

  在教堂舉行告別式時,瑪蓮娜也到教堂,但奧蘭多的妻子出面阻止瑪蓮娜,甚至將她趕出教堂,神職人員也不敢造次,只好請她離開,只有蓋伯隨後追出,並極力安慰瑪蓮娜。

  法醫檢驗出奧蘭多有毒品反應,警察寇斯特邀瑪蓮娜到警局內照像留存檔案,在脫光全身後又被拍照,這自然對瑪蓮娜是極度的羞辱。

  在遇到奧蘭多家人時,竟被抓入用膠帶綑住面孔,瑪蓮娜雖然傷心,但卻不忘要當歌手的初衷。但面對一連串的衝擊,也只能到夜店去狂歡,甚至為一陌生男子口交。在極度失落時,她再回去找好友加斯頓。

  隨後她發現118鑰匙是芬蘭頌三溫暖的更衣室,於是她獨自前往,但打開之後卻空無一物,這使瑪蓮娜有了頓悟,原來人生都是必須靠自己的力量,才能達到自己所要的目標,於是她撇開一切,獨自向歌唱的路途前進,終於她登上了舞台,成為歌唱的明星。

◎ 劇情分析

  「不思議女人」是代表智利參加第九十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的作品,最後不負眾望奪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殊榮。

  雖然這是一部跨越性別的影片,外表看似女人的瑪蓮娜,其實還是具備了男兒身。但他(她)卻也在奧蘭多身上找到真愛,正當她將行李都搬來的這個晚上,奧蘭多卻因毒品反應而腦部中風。

  或許這樣的同志組合尚無法全面性地被一般人所接受,故奧蘭多的死使得其家人,甚至警察都刻意地為難瑪蓮娜,甚至將她當成罪犯一般地全裸拍照。

  瑪蓮娜並不氣餒,她好不容易獲得奧蘭多的愛,如果不是別人刻意干擾,那兩人會是最幸福的一對,但不幸總是發生在最幸福的時刻。而她無怨無悔的態度並未受到眾人的同情,反而是最無情的打擊。

  同志議題並非本片所創,但本片之所以能夠突破重圍,獲得奧斯卡的肯定,自然有其理由。人存活世上的目的為何?不斷地奮鬥最終能獲得什麼?也許結果並非自己所期待的,這又有何妨?將靈魂適切地安置在應該有的位置上,然後堅持自己的理想,也許最後並無法如願,但這卻是自己的選擇。

  世上的過程,總是有說不盡的酸甜苦辣,但這不正是人生的滋味?在洗鍊過一生的衝突之後,生命的意義便油然而生,而這種事非關男女,不分性別。而本片正好從這個角度來詮釋,自然能引起評審團的側目。

  這個社會總是把異性戀當作正常的行徑,因此便不會有任何怪異的眼光,但獨對同性戀卻抱著歧視的目光來看待。殊不知同性戀並非一種病,而是對性別特有的認知,這自然與前世的習氣種子與因緣有極大的關連。也許今生的因緣是男,但潛藏的過去對女性的偏愛,縱然今世有了男兒身,但卻不斷散發一種獨特的女性特質。

  這是從佛法的角度來詮釋,因為我們的前世是男是女都有可能,何必獨留男性那種強烈的佔有之慾呢?何況依佛法的另類詮釋,男女的慾望其實也是虛妄,若由內相分與外相分的理知,便不難決定這一切都屬於幻境了。

  西班牙的阿莫多瓦曾拍攝「我的母親」,當母親要告訴兒子父親的身世當做十八歲禮物時,兒子卻不幸被車子撞死,母親只好單獨去找當年與她發生關係的雙性人,但此時雙性人已是愛滋病末期。

  這似乎是同性戀的另一層悲哀,同時也是最受眾人詬病的,但愛滋病不盡然全由同性戀引起,但鮮明的戳記已經牢牢深印每個人腦海中。

  這似乎是同性戀最大的困擾。其實依照本劇的安排,同志之愛與異性之愛並沒有任何分別,若有也只是心中的自我區別罷了。

  瑪蓮娜就像一般人一樣,她有自己的理想,當一名在舞台獻唱的歌星。但她面對的困境卻比任何人都要來的艱難,但她不為所動,堅定自己的想法,應該是成功的不二法門。

  然而因為奧蘭多突然逝世,她沒有被當成罪犯就已經是萬幸了,雖然家人要她盡快搬出房子,甚至奧蘭多留下的車子也必須交出。

  更離譜的是奧蘭多的告別式是不准她參加的,或許他們認為瑪蓮娜的出現,將使得他們的家屬蒙羞。更甚者眾人一起用膠帶將瑪蓮娜綑綁。

  正好有兩個工人抬過一面碩大的鏡子,瑪蓮娜望著自己不成人形的臉,卻無力反擊,什麼時候生命變得如此的困頓?她只能默默地將膠帶撕下,這代表著她還是堅決要做她自己。

  瑪蓮娜不因為人異樣的眼光,便趕緊放棄自我而改為男兒身,她裹著浴巾進入芬蘭頌三溫暖,拿著奧蘭多留下的鑰匙,以為這其中有什麼名貴之物,但打開之後卻空無一物,這更堅定了瑪蓮娜的決心。

  人必須要靠自己的努力與執著,堅持在自己的路途上,不要受到任何人的影響,因為前途的開創者是自己,別人最多只能錦上添花,無法雪中送炭。

  或許這是奧蘭多留給瑪蓮娜的最佳禮物,經過這次的試煉,瑪蓮娜終於能夠尋求到自己的方向,自信而大方地站在舞台上高歌一曲,並贏得觀眾熱烈的掌聲。導演在此做了完美的結束,也令人留有更多的思緒。

  國內拍同志議題總是不脫離所謂「情與慾」的問題,卻不似「不思議女人」以一名同性戀的女性姿態,面對世上所有的責難,但她毫不氣餒地迎戰,最終還是能走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智利的電影自有其風格,但本片的取材確實有過人之處,影片的目標並非一味想得獎,當然得獎對編導而言都是極大的鼓勵。

  台灣千方百計也想在最佳外語片拿獎,但始終都是以小格局的故事來呈現,當然也是成本的考量,但政府若出面主導,卻也容易歪曲創作本意,一名藝術家能有充裕的資金來拍片,應該算是一件幸福之事。

2018年8月28日 星期二

奧瑪的抉擇 (Omar)

導演:哈尼‧阿布‧阿薩德(Hany Abu-Assad)
主演:亞當‧巴克里(Adam Bakri)
   琳姆‧露巴妮(Leem Lubany)
巴勒斯坦 / 2014年 / 98分 / 輔導級
禮讚:坎城影展 評審團獎
   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最後決選
   亞太電影獎 最佳影片
在巴勒斯坦被占領期間的動盪時代,三位從小玩到大的朋友沒有攜手並進,反而逐漸走上互相傷害、互相詆毀之路…

◎ 劇情簡介

  因以色列為了區隔巴勒斯坦人而蓋起了高牆,很多巴勒斯坦人便因圍牆而被隔離。奧瑪為了見他喜歡的女子娜迪雅,常常爬上繩索越過圍牆,但有時會遭到以色列守軍開槍射擊。

  奧瑪與娜迪雅的哥哥塔瑞以及安札,三人是巴勒斯坦的反抗軍成員,三人在郊區練習打靶,然後由奧瑪偷車,三人展開狙擊行動,塔瑞命令安札開槍射殺一名士兵後三人逃逸,奧瑪也將車子焚毀。

  巴勒斯坦的情治單位很快就來拘捕奧瑪,希望他供出同夥,但奧瑪堅不吐實,吃飯時一名中年人坐在他身旁,警告他以色列的詭計,奧瑪說我絕對不會認罪,但卻被當成把柄,原來中年人是巴勒斯坦軍警頭子拉米,拉米提出條件要他找出開槍的人,否則他會在監獄呆上九十年。

  或許為了見娜迪雅,奧瑪妥協了,他到學校附近見了娜迪雅,但他似乎發現安札也有意要娶娜迪雅,但娜迪雅表示她愛的人是奧瑪,奧瑪決定向塔瑞提親。

  塔瑞表示等下一次行動之後再決定這門親事,因為他覺得三人之間似乎有內賊,而奧瑪會被釋放,應該是一件相當可疑的事,奧瑪極力否認,而娜迪雅在與奧瑪見面時,也一直詢問他什麼時候去提親?而娜迪雅也問奧瑪是否是內賊,因為學校的亞米娜一直對外傳說奧瑪正是內賊,否則為何會被釋放?

  就在此時卻抓到另一名內賊胡隆,很快就遭受巴勒斯坦總統的處決,但奧瑪卻受到拉米不斷的逼催,希望他能抓到塔瑞,就放他自由,否則會讓他生不如死,從拉米的語氣中,奧瑪真的感受到內賊真是無處不在,拉米有意無意地提到娜迪雅,但關鍵詞卻不願意說。

  奧瑪又被釋放了,他又去看娜迪雅,卻發現安札也去看她,安札此時才說他其實與娜迪雅有了孩子,若他死,娜迪雅也不能獨活。心灰意懶的奧瑪似乎感到自己只是一顆棋子,於是他把房子讓給安札,也將存款全給他,並帶安札去向她家人提親,他自己又經營麵包店,沒想到三年後拉米又來找他,這回他們查出開槍的人,但奧瑪希望給他一把槍,他要親自解決……。

◎ 劇情分析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可以算是遠親的表兄弟,以色列人在幾千年前渡海去埃及,以為可以有更好的出路,但沒想到卻全部成為奴隸。最後才由摩西帶著眾人渡海回到上帝應許之地。

  但在廿世紀以色列宣佈建國之後,這使得巴勒斯坦起了極大的反彈,雙方衝突不斷,但以色列擁有強大的科技與國防力量,在幾次的戰役中獲勝,也奠定了巴勒斯坦人悲慘的命運。

  以色列人在邊界築起了一道牆,每天在牆內工作的人都必須經過安檢才能通過,但原本是同一村莊的人卻被硬生生地阻隔,片頭可以看見奧瑪俐落地爬牆,但卻被以色列士兵開槍射擊,就算安全著地,當被士兵盤查之際受盡了羞辱與折磨。

  其實這部影片詮釋了人性的貪婪,但這貪婪竟然只是來自求生的慾望。簡單的四個人竟然充斥著彼此的算計,因為政府軍一方面必須對抗以色列,但卻運用更多的精力放置在掌控或分離自己人民,唯有造成人與人的彼此不信任,才能真正牢靠地掌握一切。

  美其名為「聖戰」,但一個三人小組卻也充斥了彼此的算計,塔瑞是策劃者,奧瑪是偷車者,因此狙擊以色列士兵就落在安札身上。

  三人行動結束後,政府軍立刻包抄而至,塔瑞早已逃之夭夭,安札卻也不見人影,政府軍當然抓奧瑪。這中間出現一個極大的癥結點,三人的行動是極度秘密的,為何到最後會被政府軍知道並將奧瑪逮捕?別忘了三人之間還有一個關鍵人物,那就是塔瑞的妹妹娜迪雅。

  娜迪雅看似清純無比,但其實她是說謊的高手,她遊離在兩個喜歡她的男人之間,而兩個男人都表示要娶她,這在平常的狀況之下是不太可能的,這只有一種表示,那就是娜迪雅其實也早被政府軍掌握。

  在三個人當中奧瑪是最有行動力的,但對於反抗軍而言,卻也是最嫉妒的人,因此在許多的策略應用下,最後的受難者絕對是奧瑪。

  但在解決奧瑪之前,卻也必須應用他來消滅其他的各山頭。這樣的想法是相當悲哀的,而這也正是本片強烈控訴巴勒斯坦各自為政的窘境。表面的合作但卻在私下相互廝殺,這樣的建國之路還會有希望嗎?

  娜迪雅其實是更喜歡奧瑪的,奧瑪也有計劃執行他日後娶妻的生活條件,包括一幢房子,還有一大筆的存款,那是他每天當麵包師傅所賺的錢,奧瑪也曾帶她去參觀房子,一切似乎都是如此完美,那為何娜迪雅卻選擇了身材瘦小的安札,並與他發生關係而懷孕。

  這個故事的背後都有太多令人唏噓的哀嘆,娜迪雅其實早就知道奧瑪只是所有行動的一顆棋子,她縱然愛奧瑪,但卻絕對不肯日後當活寡婦,安札雖然不起眼,但不是風頭上的人物,這對娜迪雅而言才是安全的。

  拉米是政府軍的軍警頭目,他應該也是劇中所提示的貪吃糖的非洲猴子。第一次以一句話就緊緊扣住了奧瑪,有這樣的軍警還需要以色列這種敵人嗎?雖然以色列士兵會在街道羞辱你,但他們直來直往,很難會有所謂的內賊的困擾。

  雖說每個人其實都是內賊,但奧瑪卻從來不曾出賣過自己的同志,但拉米故意在擒放之間施放煙幕,就算奧瑪是清白的,應該也無人會相信了。也就是說奧瑪在某種對拉米的承諾中應該可以算是內賊,但他卻不曾出賣過任何一名同志;問題是他早就是一名棄子,只是他自己永遠不知道而已。

  當奧瑪知道娜迪雅肚中已懷有安札的骨肉,立刻將房子送給安札,並將所有存款給安札,並帶他去向娜迪雅家人求婚。

  奧瑪知道周遭的人其實都有問題,這是他急流勇退的原因,於是他回去重操舊業當麵包師,然而事情卻不會因此而終結。

  拉米再度要求奧瑪交出槍殺以色列士兵的兇手,而且更一口咬定是塔瑞,這近乎趕盡殺絕的手法讓奧瑪有了新的抉擇,重要的是當他得知娜迪雅第一胎出生的日期時,猜測出娜迪雅其實也被人牢牢掌控,而第一個讓她懷孕的人應該是拉米,因為拉米曾有意無意地說出娜迪雅的私人祕密,但卻又欲言又止。

  至此一切都真相大白了,處在這個亂世,卻無法團結一起面對外侮,更甚者是自家人的相互陷害,而每個人為了存活,都為自己設下安全防護網,人必須先求活命,才能有明天,這樣的生活未免太過悲愴,但這不正是人性的極致表現嗎?

  很多錯綜複雜的現象,只要找到線頭,用剪刀一剪就立刻化解了困擾,奧瑪答應拉米的要求,但他表示要親自槍殺他,拉米覺得這更省事,但沒想到奧瑪拿到槍,他立刻朝拉米開槍。

  一個混亂的世代,絕對會出現更混亂的人性與掙扎,奧瑪的情操是他所做的最佳抉擇,令人讚嘆也令人哀愴。

2018年8月26日 星期日

瘋狂的果實(狂った果実)(Crazed Fruit)

導演:中平康
主演:石原裕次郎、北原三枝
日本 / 1956年 / 86分 / 輔導級
講述了兩個兄弟爱上同一个女人的 ...

◎ 劇情簡介

  龍島夏久與龍島春次是一對兄弟,夏久風流倜儻浪漫不羈,與一名混血兒弗蘭克是同學,弗蘭克家境極好,不僅有跑車,還有小遊艇,平常與一群死黨都在山美湖一帶戲水遊樂,春次雖然靦腆木訥,但卻也常加入他們玩樂的行列。

  這一日兄弟二人搭火車出站,春次掉了手帕,被隨後而來的天草惠梨撿起並交還給他,雖然忘了請教她的姓名,但從此春次便日夜思念著惠梨。

  兄弟二人向弗蘭克借了遊艇,在海面上玩滑水遊戲卻發現海面上有個女人載沉載浮,當船靠近時,才知道是替春次撿到手帕的女孩。

  雖然把她送上岸,但春次卻撿到她遺留的泳帽。而弗蘭克與美智子的關係也決裂了,他們到酒店喝酒,卻發現惠梨竟陪一名中年外國人跳舞,夏久找到機會問惠梨,但惠梨表示外國人是她先生,她沒有對任何人欺騙。

  惠梨與春次再次出海學滑水,兩人在海灘石上休息,惠梨似乎有所期待,但春次卻不敢造次而令她有些失望。雖然如此,惠梨還是與春次有了第一次的接吻。

  知道惠梨秘密的夏久,向惠梨提出一個條件,那就是惠梨可以繼續跟春次談戀愛,但條件是必須順從他。惠梨雖然有些抗拒,但最終還是屈服在夏久的擁抱中,從此每當外國丈夫不在,夏久就到惠梨住處與她溫存,而外國丈夫回來之際, 夏久又落荒而逃。

這多少也影響了春次與惠梨,當春次要吻她之際,惠梨是難過與尷尬的,但終究她還是主動又吻了他。

  這一次,春次要利用三天的假日,向弗蘭克借帆船,好好地與惠梨在海上渡假,但因為外國丈夫臨時回來,她只好寫信給春次要往後延一天。但信卻落在夏久的手上,他似乎也愛上了惠梨,夏久搶先一步帶惠梨出海,弗蘭克知道兄弟二人爭一個女人實屬不智,但卻又無能力為其排解。春次知道後也追蹤而至,他向友人借了快艇,在一陣追蹤之後,終於找到那艘帆船,憤怒的春次不斷地在帆船週遭繞圈子,最後惠梨跳下水中游向春次,但春次用船撞死惠梨,並開船撞爛了帆船。

◎ 劇情分析
    
  本劇是一九五六年的作品,也是日本巨星石原裕次郎的第一部影片,而更有名的是編劇是石原裕次郎的哥哥石原慎太郎,他在後來成為日本東京都的知事,相當等於台北市的市長。

  在日本戰後,全國其實陷入水深火熱中,能夠像弗蘭克這樣的混血兒,有如此優渥的生活條件,這表示其父親可能是美國的高階人士。

  日本戰後由美國接管,最後才慢慢歸還日本,因此懂門道的人,自然有許多管道,這群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年青小夥子,日本社會給他們一個「太陽族」的稱謂,他們只圖眼前的快樂,不計任何代價與後果,這自然也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產物,而在當時蔚為一股社會風氣,故也受到電影界的喜好,日後石原裕次郎與小林旭所主演的腳色,基本上也都不脫離這種社會的原則。

  拿著一把吉他,四處瀟灑地遊蕩,從而作些仗義行俠之事,在六0年代之際更是引發更大的風潮,而這些日片也曾風靡過台灣的影壇,也將石原裕次郎與小林旭推向國際級的巨星。

  大學時期的男女互動是相當微妙的,其精力之旺盛自不在話下,但對於另一半的認知,卻是一知半解地釋放自己的情感。第一次的解逅於春次而言,那是極度甜美而令人永遠難忘的。

  就像古代戲曲一般,一名仙女般的姐姐為他撿起丟失的手帕,那怕不知道她的姓名,但能將這份記憶永遠留置在心中,未嘗不是一件甜美的事?

  第二次見面是惠梨在海面上游泳,這樣的鋪排略顯不合理,因為很少有人會游向外海這麼深遠,萬一沒有體力回來,那豈不是很容易喪命?

  但也有可能是惠梨自覺婚姻的不美滿,似乎要極力消耗自己的精力,刻意游向大海之中,由海洋來決定她的命運?但這只是猜測,畢竟當時日本的經濟條件都依仗美國的救治,惠梨嫁給一位美國丈夫,應該在情理上也算是圓滿的。

  或許是春次對惠梨太難以忘懷,但他卻忽略了惠梨的身世,惠梨其實也慢慢對春次產生了感情,孤男寡女在海灘的大石上倂躺,各自壓抑著情感的舒發,這是相當有趣的畫面,當春次以船會漂走為由而起身離去,惠梨是有多大的失望?

  如果在那當下,有了一層更深的關係,也許哥哥夏久就不至於有那麼強烈的佔有慾,正因為春次想談的是純純的愛,但四處風流的夏久,豈會放過熱烈激盪的惠梨。

  正因為介於這種矛盾的三角關係,而且又是親兄弟共同喜歡上同一名女人,從一開始就註定是必須以悲劇收場。在愛情這條路上,就猶如眼睛裡是容不得砂子的,而夏久在表明他也無可救藥的愛上惠梨之際,三個人就等同站在一顆不定時炸彈之上。

  夏久近乎挾持地帶走了惠梨,他要用這三天的時間讓春次徹底死了這條心,但他忽略了,原本懦弱的春次在一個臨界點上,卻突然彰顯了一種殘酷的報復。如果一切都已失去,那就不妨將一切全部毀滅。

  惠梨最終的抉擇是選擇了春次。夏久雖然有男性的魅力可以全面征服她,但這會是她所要的嗎?也許她真正想要的是一段真正從頭至尾的戀愛,這不正是每個女孩子所渴望的嗎?

  但惠梨的內心是相當矛盾的,一則她要外國丈夫帶給她的物質生活,二則她也無法放棄夏久帶給她的快慰,但她似乎也渴望春次那份純純的愛意。

  就在這矛盾的衝突中,惠梨心中也有了一個主觀的抉擇,她從夏久的帆船跳下,本預備游向快艇上的春次,但沒想到春次此時的心態已經出現極大的改變,他從一名善良的靈魂,一下竟變成索命的夜叉,他毫不留情地用遊艇快速地輾過惠梨,然後又用遊艇撞向帆船。

  海面上支離破碎的帆船碎片,象徵了人性中的無常,所謂世事多變化,很多的人際關係並非能夠用常態去思考與應對,外面的事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心的變化萬端,其實就連人也無法自己瞭解自己的。

  春次的行為與夏久的行為,完全沒有顧慮到父母的感受,但這不正是現代年青人都有的行徑嗎?演變到最後就會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現在的變化更大,年青人自認他們有極大的決定權限,但其實還是在生命的波段之中起伏。在什麼樣的年齡會作什麼樣的抉擇,似乎是依循過去的歷史不斷地重複不斷地複製。

  複製是後現代主義中一項重要的元素,人類的穿著也是依著時代脈動不斷地複製與重複,在人性方面其實還是無法脫離這樣的軌跡。

  將一九五六年的故事放置在二0一八年,我想過程與結局也許會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大體上是不會有太大變化的。在歷史的軌跡中,我們應該嚴肅地檢視這一切人性的對待,也許人性是醜惡的,但不顯示醜惡又如何彰顯另一面的光明呢?

2018年8月17日 星期五

與森林共舞(The Jungle Book)


導演:強‧法沃(Jonathan "Jon" Favreau)
主演:比爾‧默瑞(Bill Murray)
   克里斯多夫‧華肯(Christopher Walken)
美國 / 2016年 / 106分 / 普遍級
雖然這是個發生在森林裡的故事,但是卻是個充滿道理的警世預言。森林裡有舒服溫馨的獸穴,也有險象環生之境。森林仿若迷宮,宛如人生,一樣的明暗不清, ...

◎ 劇情簡介

  毛克利是一名棄嬰,被森林中的黑豹巴希拉撿回狼群,委託公狼阿格拉及母狼羅克夏撫養。孩子成長後巴希拉一直想把毛克利訓練為一隻出色的狼,但毛克利是個人類,他好像一直無法跟上狼群的速度。雖然如此狼群之首的阿格拉還是不准毛克利使用人的技巧。

  這一日,森林因為旱季來臨,導致湖水乾涸,湖中露出和平岩之際,依森林法則立下的規則「枯水休戰期」,這意思是所有動物都能到湖中安心喝水,因為沒有其他動物會攻擊你。

  但今天卻出現了兇狠老虎謝利,牠不懷好意地要狼群不得收養毛克利,阿格拉據理力爭,卻被謝利殺死並丟下懸崖。謝利表示在旱季結束後,就必須趕走毛克利,狼群陷入討論與爭執,毛克利決定要離開森林,而巴希拉也自願護送他至附近的人類村莊。

  但剛一離開就受到謝利攻擊,巴希拉與謝利纏鬥,但非謝利的對手,巴希拉要毛克利先逃,他會與他會合。而落入河道中的毛克利利用狂奔的野牛群,成功地逃出謝利魔掌。而憤怒的謝利便接管狼群,希望設計引誘他回來。

  毛克利在湖邊森林遇見一頭巨蟒卡奧,卡奧以女人的聲音故示溫柔,接著張口欲將毛克利吞入腹中,幸好一隻大熊布魯救了他。醒來後布魯要毛克利報恩,因為布魯有懼高症,故要毛克利到山壁上沿摘取蜂蜜。

  巴希拉終於找來,他對於毛克利未前往人類的村莊而生氣,當時夜晚已來臨,布魯建議天亮後再說,而夜晚一群大象在附近躁動不已,原來一頭小象掉入坑洞無法脫困,毛克利以自己人類的技巧,綁藤在小象身上,然後由大象將小象拖起。

  巴希拉將真相告知布魯,希望能讓毛克利離開,但這反而讓毛克利生氣,但在他落單時被猴群抓至大神殿,神殿的大猩猩是班達洛之王,卻自己取名為路易。他要毛克利將人類的「紅花」技巧教他,如此他就能統治森林,但隨後而至的巴希拉與布魯開始大戰猴群,最終猴王被倒塌的神廟壓住,三人才得以脫困。

  而此時毛克利知道阿格拉已死,他決定回去挑戰謝利,他先到村莊引來火把,卻在沿途中引燃乾葉。但毛克利卻中了謝利的激將法,將火把丟入河中。但這也激起所有狼群開始圍攻謝利,但謝利目標是毛克利,而毛克利利用人類的技巧先綁好鞦韆,並引謝利爬上乾腐的枯木,最後讓謝利跌入火中而亡。而此時大象將河流改道,澆熄了森林大火,接著拉克沙接替狼群領袖,而布魯也成為狼群家族,而毛克利則開始使用自己的技巧,並希望將森林作為他真正的家。

◎ 劇情分析
    
  這是由華特迪士尼影業發行的影片,改編自一九六七年迪士尼的動畫影片「森林王子」。而其故事來源,是根據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國作家吉卜林,在十九世紀出版的故事集「叢林奇譚」改編,其背景則設定在印度的狼孩毛克利的故事。

  有趣的是,這部影片卻並非全是3D動畫,而是有真人混在其中。飾演毛克利的是尼爾‧賽西,而其他的動物背後的配音員則各個有來頭。

  迪士尼的動物影片,自從有了3D動畫的助威,其影片就成為常勝軍,雖然其結構幾乎一成不變,但其中所設計的具象情節,卻是相當吸引人。這一點其實是台灣現在的編劇所欠缺的。

  當影片開始走向真人與3D動畫的人物連結,就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戲劇概念。因為擬人化的關係,故所有的動物便可以全部說英語,這或許也是一種國力的另類表現吧!

  總之戲劇統合的元素也在腳色的溝通,若完全用動物語言,那電影便失色不少。

  一般的動物能夠被人所眷養,也能住在動物園內。但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住在森林中,與所有動物同在,這將會是危機重重。所謂的「獸性」與「人性」基本上是完全不相同的,雖然很多人內心裡存有太多的獸性,而動物其實也存有許多的人性。

  依佛經言,出生為任何一種動物是為傍生道,而人則處在人道。所謂人身難得之意,是指生而為人就會有機會聽聞佛法,這對於向善之人,其實是相當重要的。

  而當出生為其他動物,則有牠應該有的功德姓。影片中狼群希望毛克利能從狼的特性來訓練,因為狼在森林中自然有其求生之道,從狼的角度來看,人是相當脆弱的。但狼卻不知道,這樣的要求便扼殺了人出生為人的功德性。譬如毛克利可以運用人的技巧(即功德性),將小象從坑洞中救出。大象貴為森林之王,但卻沒有具足人類的功德性。

  就像我們在家中喝咖啡,你不能強迫你養的貓或狗,一起端咖啡來品嚐。但有一點是相當重要的,那就是每一種動物(有情)與人一樣,都具備八識心王。也就是除了真心如來藏之外,每個有情面對世間法都是十八界具足,十八界即是六根、六塵、六識。

  因此某種角度來看,將這齣戲當作佛學電影來看,並無不妥,基於此,所有動物講英文,就不足為奇了。因為所有的有情,自然包括人類,今生會成就各自的色身,其實都是根據如來藏(第八識心)所藏的業識種子,在第七識「意根」的引導下,前去尋找下一世的因緣父母。

  有趣的是,如果在投胎之前,明明看到自己的因緣父母是人類,但如果是有惡緣必須償還,出生之後才發覺竟是傍生畜生道,這道理非常簡單,因為投胎前會根據自己的習氣種子,而呈現你熟悉的面向,除非是入地菩薩才有辦法正知入胎、正知住胎甚至正知出胎。

  迪士尼的卡通,基本上都是由「真善美」的角度,企圖營造一種人與動物和平共存的善念,劇中的「和平岩」真是巧妙的安排,在殺機重重的森林世界,稍不留神便成為別的動物的食物,但因為有枯水期,所有的動物都能放心地到湖中飲用殘餘的湖水,這樣的相互約束,反而比人類更加高明。

  人類在科技愈加進步,便會有蠶食或併吞他國的企圖,那怕之前相互訂有盟約,但若有機會很難不起干戈,這是人類的劣根性嗎?再從某種角度而言,動物中有許多是草食動物,人類則是雜食動物,若就此去對照,不難發現人類在動物眼中是相當可怕的動物,毛克利在森林中發現有人類設置的坑洞陷阱,但動物卻不會設置陷阱來殘害其他動物。

  大蟒蛇卡奧代表的是人類的陰險詭詐,先以甜言蜜語引誘蠱惑毛克利,蛇身卻已將他纏繞,就在張口吞他入腹之前,大熊布魯救了他。

  布魯雖然也會耍心機,但其心地卻是善良的,為了吃蜂蜜卻又有懼高症,他只有救了毛克利,然後要他爬岩上去採蜜,這都是極佳的戲劇情節。

  巴希拉這隻善良的黑豹,就像毛克利的老師一樣,每天訓練毛克利,在他不得不離開森林之際,卻也是巴希拉不斷地營救他並教導他。而在最後關頭,也是巴希拉解開毛克利的禁梏,要他在與謝利決鬥時,可以用人的技巧,因為人的功德性是難以言喻的。紅毛大猩猩則是一個有野心的人,他企圖統治森林,就猶如現在有許多政治人物,企圖統治全世界一樣,這也是值得我們省思的。

2018年8月15日 星期三

心靈捕手(Good Will Hunting)

導演:葛斯·范桑(Gus Van Sant)
主演:麥特·戴蒙(Matt Damon)
   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
美國 / 1997年 / 121分 / 輔導級
禮讚:奧斯卡入圍了9個獎項包括:最佳原創劇本獎、最佳編劇獎、
   最佳男配角獎金球獎最佳劇本
講述一個從小受虐、穿梭在不同寄養家庭的天才年輕人威爾,擁有許多人羨慕的才華,卻用著非常暴躁、帶刺的方式,拒絕這個世界、嘲笑著這些大人…

◎ 劇情簡介

  威爾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清潔工,他常在圖書館看書,甚至可以過目不忘。這一日,藍勃教授提出了傅立葉程式要同學們解答,並將題目寫在公佈欄的白板上。沒想到所有學生都束手無策時,威爾趁無人在場,立刻寫出了答案。藍勃知道不是學生所答,但也開始懷疑校內有何方神聖能解開這個程式。

  於是又設了第二個難解的數學程式,而威爾正寫完解答之際,正好被藍勃發現,但威爾卻逃之夭夭,藍勃由清潔公司找到威爾,努力奉勸他一起為數學這個領域盡心力,但威爾卻拒絕了。

  威爾在酒吧內認識了唸哈佛大學的女學生史凱蘭,由於威爾的博學很快贏得史凱蘭的歡心並給他電話。然而此時威爾卻打架滋事被逮,就在被判刑時,藍勃向法官說明威爾是不世出的數學天才,欲保他假釋,法官答應了但附帶條件是要做心理輔導。

  但歷經五個心理醫生,幾乎都知難而退,藍勃決定請他的同學尚恩出馬,尚恩是教心理學的,他與威爾第一次見面,一幅海面波濤洶湧中的一葉扁舟,讓威爾說出他娶錯了太太。

  原來尚恩與太太南西結婚後,也面臨了一般夫妻的酸甜苦辣,而南西生命的最後過程,折磨了尚恩,這是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也是尚恩心中的最痛,沒想到一向以心理學為專長的尚恩,反而第一回合敗在威爾手中。

  但這更激起尚恩要與威爾繼續溝通的意圖,而威爾與史凱蘭的交往愈來愈密切,他也常常跑到她房間過夜,史凱蘭承接了大筆的遺產,故以唸書為樂,哈佛念完之後,她也要到加州繼續唸,威爾因為內心的自卑而騙她說他有十二個兄弟。史凱蘭提出見見他家人的要求,威爾只好把摩根、查克等一干死黨拉出來與史凱蘭見面。史凱蘭最後要求威爾與她一起去加州,威爾拒絕了,史凱蘭傷心地獨自前往。

  威爾終於在尚恩的輔導下,走出封閉的內心世界,但其實尚恩亦然,最終威爾也認清了自己愛的方向,決定去加州找史凱蘭。

◎ 劇情分析
    
  現今許多科學甚至是電腦程式的設計,其實都跟數學有關。有的人對數學相當頭疼,甚至成為求學過程中的噩夢;但有些所謂的數學天才,卻可以輕易地解開世界公認的難題。像劇中的威爾雖然沒上過大學,但在圖書館所看的資訊卻讓他可以解開「傅立葉程式」。

  其實「傅立葉程式」是相當複雜的,如「傅立葉餘弦轉換」是一對一函數,輸入和輸出都是一串實數,可以是離散數列或者連續函數,各有對應名稱。在今日電腦程式的設計中與「傅立葉程式」離散與離散之後的餘弦轉換有極大的關係。

  沒有上過課卻能解開這個複雜的程式,就算在教室上課的學生,也無人能解,但就這樣被一名清潔工人解開了,難怪藍勃教授會驚為天人。而藍勃本身就已經是一位數學天才了,他曾拿過菲爾德獎章,這項獎項每四年頒發一次,號稱為數學界的諾貝爾獎。但藍勃面對更難的議題卻束手無策,而威爾卻可輕易地解開。

  於是藍勃極力拉攏威爾的動機是可以重新檢視的,從好的方面來說,藍勃可以將威爾介紹到關係國家安全的有關單位,以他的天份為國家貢獻心力。從另一個方向來看,因為威爾的出色與成就,藍勃也能由此而提升自己在學術上的王牌地位。

  但威爾聰明絕頂卻也叛逆不羈,甚至他有分析與透析人性的能力,但或許更大的原因是從小在惡劣的環境與家暴陰影下,從而影響了他的人生觀,突然之間躍入學術的大殿堂,威爾在某種角度而言是有些惶恐的。畢竟從成長後,他就一直與查克、摩根一班死黨鬼混,也正因為如此,在一場打鬥之後,威爾便被逮入獄。

  這給藍勃一個絕佳的機會,他向法官說明威爾的天才,並作保將他保出,但附帶條件是要看心理醫師。威爾的天份似乎也表現在他的洞悉人性,換句話說,醫生的許多設定早就被威爾看穿,從而根據醫生所提的問題背後,予以強烈的攻擊,這自然使得這些醫生紛紛丟盔棄甲。

  藍勃最終想到他的同學尚恩,他是教心理學的,雖然不是心理醫生,但他有條理的生命對待,也讓藍勃敬佩不已,雖然兩人過去也曾有過一些摩擦,但這似乎又增添了更多的戲劇變數與延展力量。

  尚恩與威爾第一次的見面,尚恩是潰不成軍的,甚至也使得尚恩掉入過去的心理桎梏,也從而讓尚恩重新去面對,自己一直不敢去面對的過去陰暗面。

  每個人似乎都有屬於自己的罩門,也就是說一生中絕對不可能平平順順,屈辱與挫敗其實並非是單指事業,在人際之間、夫妻與朋友之間,牽扯更多的愛,也必然會引發更多的傷害。問題是我們應該如何去面對這些困擾?還是將這份挫敗深藏在心中?而尚恩與威爾兩個人正巧都各自選擇這種方式。

  每次面談的方式都不一樣,但其實兩人在無形中相互解開了彼此的桎梏。這段情節正是本片最精華之所在,至於威爾的數學天賦究竟會有什麼出路,就變成微不足道了。

  威爾在學校認識了唸哈佛大學的女學生史凱蘭,她十三歲時得到父親的遺產,於是她將這些遺產當作她不斷唸書的本錢。而史凱蘭或許拜服在威爾的博學之下,他甚至能替她解答功課,但這並非是重點,史凱蘭慢慢對威爾付出了真心,但威爾似乎反而不斷退卻,這自然一定會碰觸到威爾過去曾遭遇過的苦楚,似乎歷歷在目的家暴變成他揮之不去的陰影,而這也間接地影響到威爾的抉擇。

  當威爾直接向史凱蘭說:我不愛妳之際,不但傷了史凱蘭的心,威爾當然也再度自殘一次,因為這些陰影,使他不得不停留在最簡單的生活對待中。工作是清潔工,這份不費腦力的工作便是與他的天資有了極大的對比,而酒吧中的鬼混與滋事,其實還是因為壓抑在心中的苦楚無處宣洩,故而以打架當作是一種出口。

  尚恩對應威爾的方式是反其道而行,在既定的時間內尚恩保持沉默,這反而使得威爾的伶牙俐嘴變成無用武之地,因此威爾反而從自信滿滿變得煩躁不安,這應該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直到尚恩坦言,面對自己的亡妻南西過去因生病住院,而使得尚恩陷入焦慮之中。然而因為直接去面對過去的問題,這自然會使得這些心中的陰影一掃而空,於是眼前便是海闊天空的坦途。

  尚恩如此,威爾更是如此,他最後還是必須去面對過去家暴為他帶來的困頓,當真正面對這些一直不敢面對的陰影之際,那些陰影就會猶如面對陽光一樣,剎那間就會無影無蹤。

  尚恩對於輔導威爾走出困境的看法,與藍勃又是有另外不同的見解。尚恩希望威爾能夠作自己,一個人的自我抉擇是必須尊重的尊貴。影片並沒有朝威爾如何靠他的天資在國家安全局作一番大事業來著墨,反而促動了威爾選擇去加州尋找史凱蘭。

  愛情永遠是好萊塢最大的選擇,當然也是電影的最重要元素。這一點國內的編導不見得有這樣的魄力做這樣勇敢的抉擇。

2018年8月8日 星期三

北之螢(北の螢)


導演:五社英雄
主演:仲代達矢、岩下志麻
日本 / 1987年 / 137分 / 輔導級
禮讚:獲獎紀錄: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美術獎
   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
   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音樂獎
   日本電影金像獎最佳錄音獎
一座監獄裡面關著一些無期徒刑和即將處死刑的犯人,典 ...

◎ 劇情簡介

  德川家康的幕府時代被推翻後,明治天皇掌握了權力,並在大臣黑田清隆的策劃下,開始開發北海道。他將許多政治犯與重刑犯送到北海道的石狩川,並在那兒蓋了一座龐大的監獄。

  典獄長月形是一個狂妄又細心的人,他原出身博多的武士,劍道十分了得,由於很多女人為了探監來到監獄附近,為了維生便當起娼妓。月形順水推舟,准許曾跟過他的女人當老鴇,開始經營妓院,一則可娛樂官兵,二則也賺過往商賈的錢。

這一日從外巡狩的隊伍回來,也拖回一名叫小優的女人,副典獄長示好地將她送入月形房間,似乎沒有反抗,反而小優卻有截然不同的興奮反應,從此小優變成月形的女人。有一天,小優拿出她男人的資料,請求法外施恩放了他,但月形表示,只能讓她與男人見面。

  男人是一名政治犯,他見到小優當然很高興,但卻表示唯一能離開的就是暗殺月形,這似乎使得小優陷入兩難之中。

  另一名小節也為了見丈夫,不得不賣身在妓院,但卻受到副典獄長的青睞,花重金將她買下。但副典獄長木藤卻自艾自怨,認為他的同學如今都官位比他高,這也表示小節要依靠他見到丈夫的機會不大。這一夜,木藤酒後睡著,小節決意逃離,她拿了一些錢,正欲拿走他的配劍時卻吵醒了木藤,小節見事跡敗露,一劍刺死木藤,但正巧被狩股看見,他素來對小節相當愛慕,遂放她離去。而回去後月形氣得欲殺狩股,但小優卻阻止了他。而在這之前小優也曾以短刀行刺月形,但最終反而下不了手。

  月形感到危機四伏,再加上黑田又派了湯源要來取代他,月形大感不滿雙方起了衝突,月形制伏對方,但自己眼睛及大腿受傷,他發現只有小優不離不棄,老鴇見大勢已去正欲逃離卻又見小節,二人爭執小節殺了老鴇。而她也逃往犯人工作之地。而月形帶小優也去巡視卻半路被俘,而犯人也暗中取得刀械而將守衛殺死。故挾持月形與小優,但遇上大雪紛飛,他們竟又回到監獄,月形放了所有的犯人,然後與小優躲在一間密室慢慢等待死亡來臨。

◎ 劇情分析

  「北之螢」在錄影帶時期便曾在台灣市場發行,之前的片名為「冬之螢」,因錄影帶的容量不能超過2小時,故剪掉多情節,而使得劇情無法連貫,影碟的出現,算是較能完整地呈現所有的情節。

  岩下志麻的鼻子實在令人欣賞,直挺的鼻樑,顯現了個性的執著與堅毅,這也在小優這名腳色中能夠看出端倪。

  是什麼樣的理由,能讓一名東京的紅牌藝旦,千里迢迢來到寒冷而又未開發的北海道?若因此而喪命似乎也在所不惜。果然在半路就昏倒了,若非被巡狩的士兵帶回監獄,恐怕已死在大雪堆中。

  小優的男人是搞政治的,為了自己的理想,他可棄之不顧,若對照小優千里迢迢只為見他一面,這名男人便顯得寡情乏義了。

  傳統的日本女性似乎會將這種奉獻視為理所當然,而男人也更會將女性的付出認為是應該,因此從小優的角度來看,所有在監獄這個所在所發生的所有的事,都是讓她感到寸步難行。

  男人是政治頂尖的人物又如何?小優的言聽計從也只是突顯男人的不切實際,反而此刻小優逐漸延展出的「母性主義」,讓她在天寒地凍又充斥暴力的世界中,呼應出她柔膩又堅韌的行徑,這比起這一群男人而言,她就像兀自在寒冷的冰原上獨自飛翔的紅色螢火蟲。

  月形身為典獄長,這表示他是這個冰天雪地中掌握最高權力的人,他控制了所有的犯人,憑著高超的劍術斬人無數,他同時也是另一種父權的象徵。

  當月形佔有小優的這個晚上,小優似乎得到從未有過的快感。這段全然沒有感情的性愛,卻意外敲醒了小優深藏的體內幽靈。這些她無法言喻的感覺,似乎也將引導她走向她從未想過的命運。

  然而為了巴結東京來的長官助平,月形卻也必須將小優奉獻給助平。但也因為如此,月形也感受到一股他從不曾有過的不安與嫉妒。

  助平與小優的這場性愛更加凸顯了男人的不堪,小優的表情足以說明一切,她的表情不同於與月形做愛的神色,縱然助平不斷地遊說小優跟他回東京,他能提供更多的榮華富貴,在男女的情愛互動中,能夠讓男女相互契合的緣由,並非僅限於榮華富貴,否則小優為何會自東京來到人跡罕至的北海道?

  屈服在男人的淫威之下的女人,在客觀角度中不難發現,這名男人的權力其實來自政治的力量,當握有權利時,任何女人都是一種玩物,月形豈會不知這一層道理,當他獻上小優之際,本以為就像過往的情形一樣,小優只是眾多女人之間的一位罷了。

  這情形也發生在副典獄長木藤,他終日戰戰兢兢地跟隨月形的腳步,但同班同學似乎都已經位居高官,他也如法炮製向老鴇買下節子。他雖然也疼愛節子但節子目標是見到她的丈夫。但見木藤無力助她,只好趁木藤酒醉偷了東西離去,只是不小心驚醒木藤,節子只好殺人滅口,一名副典獄長就這麼死在一名妓女的手上,這其實也是另類的「母性主義」的訴求。

  然而當「母性主義」遇上父權的綻放之際,也會開始有些許甚至更多的改變。小優聽從自己男人的指示,拿短刀欲刺殺月形時,她面對這名近乎小丑與狂暴但卻在床上降伏過她的男人,她的利刃似乎欠缺了刀鋒的光芒徑,近似擺弄的姿態,應該算是對自己男人的交代,而過了這個關口,她也逐漸感受男人已經離她越來越遠了。

  月形當然也感受到小優的矛盾,猶如他自己對小優的矛盾。在有如遊戲般的追殺中,月形感受到小優的真情流露,而真正的轉折則是湯源欲來取代月形典獄長的職務,雖說尚有好幾個月的時間,但湯源的迫不及待,已使得月形感受到權力消失的威脅。至此男人的剛猛假相便不攻自破,因為男人在權力消失之後便一無所有,相較之下,就顯得比女人更脆弱了。

  在爭權奪利中展開的廝殺,月形彰顯了他剛強的一面,這是卸下權力之後面對面的武士對決,但在月形勝利之後的代價是他的腿受傷而眼睛失明。

  月形突然陷入眾叛親離的窘境,但就在此刻,他才發覺唯一沒有背叛而離他遠去的人,竟然是小優。月形眼睛逐漸痊癒之後,他決定要到工地巡視,月形其實並非眷戀典獄長的職位,因為北海道將來分成四個縣,那他應該會是縣長的熱門人選。

  但月形顧慮湯源並非懂得建設的人,這一點他是有些自負的,但更大的心態是若離開典獄長的職務,那小優的男人則永不見天日。是小優讓月形的感覺起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還是他心中已經尋找到一股明確的方向‧

  最終小優的男人終究走在自己屬意的道路,正確地說是男人背叛了小優。在逃跑的過程似乎是上天的安排,而又走回監獄,於是月形釋放了監獄的所有人,小優的男人本來欲開槍殺她與月形,但最終他選擇自殺,而月形則與小優在一間小屋內等待時間的終結。

2018年8月6日 星期一

雙面謎情(The Misplaced World)

導演:瑪格麗特‧馮卓塔(Margarethe von Trotta)
主演:芭芭拉‧蘇可娃(Barbara Sukowa)
   卡嘉‧瑞曼(Katja Riemann)
德國 / 2015年 / 101分 / 保護級
故事從一次偶然中揭開家庭潛藏多年的秘辛…

◎ 劇情簡介     

  或許找不到自我,蘇菲在餐廳獻唱並沒有引起聽眾的共鳴,老闆一氣之下將她辭退。

  蘇菲的父親保羅,從網路上發現一名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獻唱的聲樂家卡達蓮娜,長得極為像去年才死去的太太艾芙琳,於是出錢讓蘇菲搭飛機從德國到紐約調查,甚至希望蘇菲能夠帶她回來德國。

蘇菲在歌劇院聽完歌劇後,她也到後台見了卡達蓮娜,尚未說出來意時,由卡達蓮娜過去的經紀人勞勃帶領的一群人進來道賀,並一起吃宵夜,蘇菲雖然有跟去,但很快就離開。

  蘇菲在無計可施之下,只好在附近的酒吧等候,果然又遇勞勃,勞勃與她詳談並答應去見卡達蓮娜,但一個條件是蘇菲要與他上床,正值失去男友的蘇菲也答應了。

  但卡達蓮娜卻不願談自己私事,勞勃只好帶蘇菲去養老院見卡達蓮娜的母親羅莎,沒想到羅莎一見蘇菲,立刻將她當成艾芙琳,直到拿出母親的相片給羅莎看,她立刻認出是艾芙琳,但對於過往之事,羅莎卻是不願多談。這段追尋就此斷線。

  卡達蓮娜知道蘇菲去養老院後,大為光火,她怒責蘇菲不應該打擾其母,但卡達蓮娜事後還是主動邀蘇菲吃飯,甚至兩人再度拜訪羅莎,依然得不到任何結果。卡達蓮娜表示她十八歲時有憂鬱症,後來在聽到歌劇時隨口練習,醫生也以此作為醫療的方式,痊癒之後在名師指導下,終於上台獻唱。

  蘇菲找不到線索只好回德國,但卻與勞勃發展出相知相惜的感情。而保羅這回透露艾芙琳曾經私下懷孕,在他逼迫下到義大利去墮胎。蘇菲追問嬰兒的父親是誰,保羅原先說不知道,後又稱是一名舞者,但這名老舞者在聽到蘇菲的口述後說他其實是一名同志。

  蘇菲震怒追問父親,保羅才說出是他哥哥勞夫。蘇菲到勞夫家中,才見到其家中竟然有一幅艾芙琳的畫像。勞夫也提出許多艾芙琳給他的信,原來她一直活在保羅的專制中。最終勞夫到紐約去見女兒卡達蓮娜,而蘇菲與勞勃的感情也似乎找到了依歸。

◎ 劇情分析
    
  網路的發達,使得很多原本的不可能變成可能,透過網路的搜尋,很多的個人訊息都將無所遁形。這樣的發展目前並無定論,是好是壞端看個人的環境與取捨。總之在大數據的涵蓋下,個人想要隱姓埋名似乎也是遙不可及的願望。

  不管這部電影的合理性有多少?勞夫與艾芙琳所生的女兒酷似艾芙琳;但保羅與艾芙琳所生的女兒卻不像保羅,其實也找不到艾芙琳的影子。

  影片並不是要在這個角度作文章,真正要訴求的反而是保羅的懺悔,在過去的日子,他以專制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妻子艾芙琳,這也使得艾芙琳逐漸將感情的出口往外移,於是她愛上了保羅的哥哥勞夫,同時也懷了勞夫的孩子,當時保羅其實是知情的,因德國不能墮胎,於是艾芙琳到義大利去,但她並沒有墮胎,而是把生下的女兒送給不能生育的羅莎。而後的故事是取名為卡達蓮娜的這名女嬰在十八歲前有了憂鬱症,所幸靠音樂而走出自我,並在日後成為一名聲樂家。

  導演似乎從女性的觀點設置了許多的點,而這些點其實都沒有強烈發展的企圖。譬如卡達蓮娜與一名男演員喬治生了一名兒子,但這名舞台劇演員似乎並不得志,甚至也常酗酒。喬治偶爾回來要求能住個晚上,然後便賴著不走。這些男女關係其實有著新女性主義的影子在其中,雖然並非主軸,但卻是相當重要的企求。

  再從蘇菲談起,她大約兩年換一個男友,而現在的男友在聽到她要到美國時,憤怒將東西掃到地上,因為蘇菲秉持的是一切以父親的需求為先,但男友卻認為她外面必然有了其他的男人。

  這其實是現代女性的新觀點,蘇菲在酒吧遇到一名失業男的搭訕,兩人交談甚歡,但導演並未交代下文,也許這應該屬於現代社會的常態,男女相互的歡悅本來就是一種自然本性的呈現,也許過去傳統的道德力量約制了許多人的思想,但現代女性絕對有她們獨到的思維,並且勇於承擔。

  由這兒再來呼應年輕時候的艾芙琳,縱然在保羅專制而且自私的暴力下,她毅然以寂寞的觸角伸往另一名懂得讀她的男人勞夫。

  正因為勞夫是保羅的哥哥,於是這場愛情的互動,便顯得更為詭異但卻充滿更多令人必須自省之處。保羅認為從小勞夫便會搶奪屬於他的東西,如今艾芙琳竟然懷有勞夫的孩子,他採取極端的作法,要艾芙琳去義大利墮胎,所幸艾芙琳做了一個勇敢的決定,她沒墮胎,反而生下女兒送給羅莎。

  這些事情艾芙琳並未告知勞夫,因為勞夫若知道真相,想必會引發更大的風波,而保羅似乎也只能將這件事當成永久的秘密。因為他必須維持這個勝利的局面,縱然艾芙琳為勞夫生了一個孩子,但只要不洩漏秘密,艾芙琳是勞夫永遠也奪不走的,因為艾芙琳是他的妻子。

  夫妻關係是一種既定的社會模式,但這部影片似乎探索了這種即將被解構的關係與模式,保羅當然無法理解這種新潮流的趨勢,他永遠維持丈夫的威嚴與自尊,然而要維繫這層關係,他更使用傳統的方式,不斷地以暴力相向,這混雜了艾芙琳對他的出賣,而令他極度窘境的是,令他徹底喪失男性尊嚴的人,竟是從小不斷與他鬥爭的哥哥勞夫。

  艾芙琳也許成了保羅的出氣筒,但這並不表示保羅不愛她,只是保羅用一個他自以為是的男性沙文主義,不斷彰顯男性的力道,殊不知力道越大,反而更讓艾芙琳離他越來越遠。

  艾芙琳死後,並未通知勞夫,蘇菲對他有些不諒解,但當她去勞夫家中時,這才知道艾芙琳的真相,同時也告訴勞夫他有個女兒在紐約擔任歌劇紅伶。

  而這些秘密,其實必須透過保羅自己訴說,真相才能大白。而之所以忍了那麼多年,並刻意要蘇菲獨自去紐約找卡達蓮娜,這一切其實都是聚積多年的秘密使他逐漸轉變成懊悔。這個結若無解開,保羅是很難獲得內心世界的平靜的。

  但一下子要解開這個謎團,似乎又衝擊到自己內心的掙扎,於是他不斷地爆料,但均是無的放矢。那名老舞者像是可憐的代罪羔羊,幸好他表明從來不曾喜歡過女生,這應該也是另外一條導演企圖標明的線索。

  蘇菲的美國行遇到卡達蓮娜的經紀人,為了拜託他能真誠告知卡達蓮娜她到紐約的目的,經紀人勞勃竟然提出與她上床為交換條件。

  照理說這樣的要求是一種勒索,但其實勞勃確實一見傾心地愛上蘇菲。而事實上蘇菲也對勞勃有另眼看待的神情,於是在勞勃打完電話後,蘇菲也以上床回報。近乎遊戲的勒索,此刻便成了一種玩笑。

  蘇菲最終是在勞勃的安排下,在美國的酒店內大展歌喉,台下的觀眾與德國有天淵之別,在觀眾的掌聲中,蘇菲也逐漸從歌唱中尋到了自我。

2018年8月5日 星期日

愛情陷阱(False Confessions)

導演:呂克‧邦迪 (Luc Bondy)
主演:路易‧卡瑞 (Louis Garrel)
   伊莎貝‧雨蓓 (Isabelle Huppert)
法國 / 2014年 / 83分 / 普遍級
一個帥氣的窮小子,想用計讓富有的寡婦愛上自己,裡面使用的操弄手段誇張到只是兒童程度,這樣的伎倆能讓貴婦愛上?荒謬的手段都不知道該算是喜劇 ...

◎ 劇情簡介

  艾拉敏特夫人在丈夫死了之後,遺留給她龐大家產,故受到多蒙利伯爵的覬覦,故意以一塊地的產權欲與她對簿公堂,但若艾拉敏特答應婚事,則撤銷訴訟。

  卅多歲的艾拉敏特不僅年輕美麗又擁有龐大財產,當然也引起另一組人的窺伺,何米是裡面的管家兼經紀人,杜布瓦則打理所有雜務,兩人合作再介紹杜弘進來擔任艾拉敏特的助理。

  杜弘是相當有魅力的男子,不僅艾拉敏特一見傾心立刻答應聘用,並辭掉多蒙利伯爵介紹的另一名特助,而女管家更是對杜弘十分著迷。

  其實杜弘在更早之前就已經見過艾拉敏特,那時候他常常守候在劇院的外面,為的是一睹艾拉敏特的風采。這使得艾拉敏特有了飄飄然之感。

  另外對瑪冬也傳遞了杜弘對她有意的訊息,花心的瑪冬竟然也興奮地對杜弘表達非君莫嫁的決心,但卻又故意引起艾拉敏特的注意,在她生氣之前再由杜弘說出原委,表明這一切是誤會,瑪冬的行為是她個人的舉措,而他的心意則全部投注在艾拉敏特身上。

  另外一方面,艾拉敏特的母親崗夫人,因較傾向頻頻對她示好的多蒙利伯爵,故時常對她施加壓力,希望艾拉敏特能嫁多蒙利伯爵,以免除法律的訴訟,甚至於也強迫她接受多蒙利伯爵所介紹的特助。

  但這一切艾拉敏特全然拒絕了,因為杜弘在檢視一切文件之後,向她表示這場訴訟贏面的機會極大,於是她就有了果決的決定。

  但杜弘決定以退為進,由何米向夫人表示有另一名收入極豐的女子欲嫁杜弘,要他快快與對方成婚以脫離窮困的窘境,但另一方面卻又以一幅夫人畫像來表示自己的忠貞,而瑪冬也介入其中,卻發現杜弘的對象並非自己。艾拉敏特決定也來測試,她向杜弘表示決定嫁給伯爵,但這也激盪了杜弘向艾拉敏特告白,雖然此時艾拉敏特已將杜弘辭退,但杜弘因為收了一些帳目向她坦言,並表示明天會拿來,而此時兩人相擁在一起 。

◎ 劇情分析

  戲劇尤其是舞台劇被稱為「戲劇之母」,其原因是所有戲劇的元素都被界定在一個舞台上,因此就必須在濃縮緊湊中完成「三一律」。所謂三一律亦即是三個統一,亦即(一)場景統一(二)時間統一(三)故事統一。

  眼尖的觀眾在觀賞本片時,不難發現所有的事件都發生在艾拉敏特的古堡家居中,而很多的對白並非是自然的呈現,有著傳統舞台劇的格局與模式。

  原來這齣戲正是巴黎奧德翁劇院最賣座的舞台劇「謊心計」,由歐洲戲劇名導演呂克‧邦迪藉用劇院的每一個角落,將許多幕劇拆解成更多的場次,然後以電影的手法一成不變地拍攝下來。在最終時,導演也解構了電影,而將故事還原為舞台。

  當杜弘抱起艾拉敏特坐在櫃子上後,艾拉敏特橫躺在櫃子上,而杜弘則到右舞台的椅子上也採倒臥之姿,這是舞台劇慣用的手法,藉由演員的肢體語言,共同組成另一種氛圍,也間接地呈現了近乎蒙太奇的畫面組合,在沒有語言中呈現了超越語言的訴求。

  舞台戲劇與電影各有所長,端看導演對場面的調度與詮釋。換句話說,在各領風騷的過程中,各自延展出特有的調性與風格。

  其實這樣的將兩者原本格格不入的風貌,卻不著痕跡地相融在一起,這才是這部電影最為人津津樂道之處。原本杜弘與艾拉敏特在舞台上的對話,因為場景變得更為多元,於是兩人時而在陽台;時而在頂樓,有時又在劇院後面的 盧森堡公園。

  這樣任意調度並間接呈現這座二百多多年歷史的劇院許多角落,偌大迴廊、地下室、大廳、休息室都能以「借地位」的手法直接入鏡。

  「凱薩必須死」也是用真實的犯人來呈現凱薩的故事,但相較之下,「凱」片受到許多先天的缺陷所攔阻,故呈現時總會出現許多缺口。「愛情陷阱」則不然,不僅完整無缺地以電影手法逆轉了舞台的「謊心計」,若非導演刻意解構舞台與電影之間的異同,很少觀眾會發現這部電影是在劇院完成的。

  這些演員白天要拍電影,晚上則回到劇場表演「謊心計」,這樣的組合其實還是相當少見,尤其女主角伊莎貝‧雨蓓最近拿下金球獎最佳女主角,而且是各大影展的得獎常客,再搭配法國的男神路易‧卡瑞,真的是旗鼓相當。

  女主角伊莎貝‧雨蓓已年過六十,但她飾演三十出頭的艾拉敏特卻讓人不會有違逆感,可見她不但演技一流,駐顏更是有術。

  「愛情陷阱」其實近乎是諜對諜的故事,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其實很多的現象在當事人的對待中都是心知肚明的,雖然了解對方的企圖,但卻又發現對方正是自己的夢中情人,在這種矛盾掙扎中,會做怎樣的選擇呢?

  步步為營小心謹慎,應該是雙方的對策,明知道這是一個陷阱,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對杜弘與艾拉敏特其實都是相同的理念。

  有時為了愛情,我們是否顧慮太多?在「欲擒故縱」的手法中,很多人便潰敗下來,在後來發現一切失敗是在起跑點中,這豈不叫人扼腕?
 
  為了讓杜弘能受到艾拉敏特的青睞,杜布瓦與何米設計了一連串的計中計,也就是不斷地推銷杜弘,但卻又故意吊她胃口。甚至將瑪冬也扯入,串演出二女爭夫,這些計謀難道艾拉敏特會不知道?

  正因為她知道,所以她情願為這名中意的男人掉入陷阱。艾拉敏特並沒有像瑪冬一樣陷入花痴歡悅,這也正好顯示她的冷靜,更何況她握有主導這一場愛情互動的主導權。

  如果艾拉敏特是那麼容易上鉤的女人,那她早就輸給了多蒙利伯爵,對方以官司來逼迫她的婚事,更有計劃地欲安插一名男特助在她身邊,再加上自己母親崗夫人也站在多蒙利伯爵這邊,這一連串的壓力,艾拉敏特若失了準繩早就六神無主了。

  杜弘的出現讓艾拉敏特芳心暗許,但她卻也不動聲色,這期間她又面臨何米、杜布瓦與杜弘的以退為進,但艾拉敏特卻四兩撥千斤,她似乎也逐漸看出對方的企圖,但卻沒有直接點破。
    
  艾拉敏特其實也是一名芳心孤寂的女人,但她卻不是沒緣由地釋放自己,她其實也暗地在追索屬於她的忠實靈魂,她在杜弘的身上看到了這一點。

  於是艾拉敏特便盡情地躍入這個漩渦中,暢快地享受畫像帶給她的歡樂愉悅中。這一切不正是她要追索的嗎?如今活生生地擺在眼前她如何會不承受?

  
也許杜弘擺在身邊反而會受到更多的打擊,於是順水推舟將他辭退,但這也是杜弘他們的算計之一,杜弘主動回報他必須繳回他已經多收的錢。於是這一切都使得心與心有了更進一步的交織,不管結局如何,在工於心計的背後,我們是否能尋獲真心?

2018年8月3日 星期五

無罪證明(남부방년)(Proof of Innocence)

導演:權宋官
主演:金明民、金相浩
韓國 / 2016年 / 120分 / 輔導級
描述一個被栽贓殺人罪的男人,寫信至律師事務所,極力要求調查案件真相的始末,過程中牽扯出韓國資本社會 ...

◎ 劇情簡介

  司機權順泰做了手卷要讓女兒東賢去野餐,但突然被警察逮捕,指控他是殺害大海集團的媳婦尹子琳的兇手,東賢遂眼睜睜地看著父親入獄並被判死刑。

  權順泰在獄中見到報紙登一名崔弼載的警官不畏權勢的作風,遂寫信給弼載希望他能還順泰的清白,但是弼載卻已辭去檢察官之職,與退休的金判秀一起當「代理人」。

  起初判秀與弼載對那一封信相當不以為意,但卻有過去他的死對頭永秀處處制肘的痕跡,兩人約出來見面,不料永秀卻故意要將弼載入罪,所幸弼載找到東賢,並希望東賢能提供他不在場證明。

  東賢似乎對一切已失去了信心,她自父親入獄後從不曾去看他,也不曾寫過信。弼載要她先救他,他才能救她父親。但東賢與弼載去申請探視時,順泰在獄中卻遭受誣指他買賣香菸而無法會面,東賢表示其父不抽菸,可見一定是被誣陷的。

  官方的朴忠植所長來找,但也處處警告弼載,而大海集團為去世的尹子琳蓋了一座美術館,夫人以金錢提供楊永秀以及張檢察官,這使得原本要出面作證的小男孩崔鍾昊退縮了。

  牢中的權順泰突然受到另一名死刑犯持刀攻擊,幸好他全力抵抗擊倒對方,順泰哭泣地向東警衛表示他不願這樣死去,因為他不當不負責任的父親,東警衛似乎動了心,立刻下令將權順泰載往醫院急救。

  此時法醫亨周來電,謂楊永秀遭人殺害,而其胸口的傷痕,與之前弼載遭受一群人攻擊時,所留戒指的紅印相同。而此時朴所長出國,張檢察官先迴避後,一群黑道在三溫暖內與弼載見面,雙方起了衝突,金判秀與弼載被俘,幸好弼載扯斷水管並以之為武器,擊退對方後,衝入朴所長屋內搜索,果然找到許多自保的錄音帶。

  弼載直撲大海夫人家,故意洩漏有人錄音,而朴所長用槍時,夫人表示她要親自執行,沒想到她先殺朴所長,再殺弼載,幸好弼載醒來又在朴所長的口袋內找到方才的錄音,這才將夫人繩之以法,也使得權順泰出獄。

◎ 劇情分析
    
  韓國片近幾年在政府大手筆的贊助下,很多作品不但叫好又叫座,甚至有進軍世界影壇的趨勢,「與神同行」、「屍速列車」都是大家津津樂道的影片。

  事實上在九0年代時,韓國就曾以「我的野蠻女友」橫掃影壇,當時以偶像劇的手法依然獲得空前的成功,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劇本的「精密度」,高超的編劇手法,深深緊扣觀眾的心。

  再進一步去推究,不難發現,韓國影壇早就將美國好萊塢拍片的那套公式完全應用,然後夾入屬於自己的文化風格,使得韓片逐漸壯大,甚至在台灣也有被席捲的現象。

  好萊塢依仗3D動畫的模式,拍出許多不可能的畫面,但這必須投入更多的資金才有可能完成。韓片在這方面是絕不手軟的。以「與神同行」、「屍速列車」這兩部影片而言,正是大部分以3D動畫來完成。

  台灣也許也有3D動畫的人才,但能做到多細膩目前不可考,原因是並沒有製片願意投入到影片的經費完全花在3D上面,一些導演只好退而求其次,拍拍校園的純情電影,起碼以青春的男女偶像,依然還是能夠吸引年輕人的青睞。但若一直沉溺其中,久之則必然被時代的大潮滅頂。

  並非校園的青春劇不能拍,其實台灣目前許多年輕人的創意是海闊天空的,他們的作品有極大的延展力,其背後也有強大的力道足以支撐這個劇本的論述,問題是國內始終不曾有過類似的拍攝經驗,很多製片是不願意去率先嘗試的。

  韓片也並非單靠3D模式來取勝,這部很少人提及的「無罪證明」便是純粹以「偵探片」來取勝。上個世紀的日本在偵探片走出屬於他們自己的模式,甚至在小說也曾有過極為輝煌的成績。在那個時期,日本收入排行榜十名中最少都有將近一半是偵探小說的作者,憑著小說的收入能擠身在收入前十名當中,這足以顯示偵探小說甚至影片為何如此吸引人的原因。

  崔弼載是一名離職的檢察官,他也許看不慣司法體系中的陋規,也在這個體制中面臨挑戰與人性的衝突,於是他離職在外面擔任代理人。當然像福爾摩斯與華生的搭檔一樣,崔弼載也與退休的金判秀搭檔合夥。

  或許太瞭解司法背後的運作模式,於是代理人更能針對一些盲點提出反證,故嫌疑人獲得平凡的機會大增,而他的收費也就比一般人更高,這樣的腳色性格其實並非首創,但應用在韓國的司法背景,便成功地展現一種絕對的創意,甚至有逐漸蛻變成韓片的特色,但其實這是一種包裝的手段。

  塑造一名被冤枉的受害者計程車司機權順泰,而背後竟然是勢力龐大的大海集團;當家的夫人決意殺害自己的媳婦,只因為媳婦尹子琳曾坐過權順泰的計程車,於是一場冤獄於焉展開,這樣的模式其實是很眼熟的,但這些官商勾結的現象卻被影片定位在韓國,這也使得觀眾更熱烈的參與其中。

  台灣也曾拍攝「尹清楓命案」的影片,但賣座其差,原因是真正的事件會被看成「新聞事件」,而「無罪證明」卻完全以創作的力量來完成,這兩者之間是有極大的差異的。請問「屍速列車」與「與神同行」那一部影片是根據事實而拍攝?

  觀眾會更樂於接受海闊天空的創意,虛構看似無邊無際,但卻能包容更多的可能。而本片兵分二路,卻都有精彩的呈現,獄中的權順泰經歷了謀殺、毆打,背後似乎有一股力量欲置他於死地,甚至在保外就醫時,朴所長竟然給他兩種選擇:從點滴中注入毒液,或者用碎玻璃割腕自殺?最終熬不過痛苦折磨的權順泰選擇用點滴繩子上吊自殺,但這之前他向獄中東警衛表示他不願死,因為他不想當一名不負責任的父親,這是人性善惡的衝擊,東警衛選擇了善,也為權順泰保住一條命。

  另外一條線是崔弼載在面臨楊永秀警官的死亡,他必須自保,同時也要面對朴所長、張檢察官的夾擊,然後逼出幕後的主凶大海集團的總裁夫人。崔弼載介入這個案子其實並非是他自願的,而是對方發現他與權順泰女兒東賢有接觸,使得他一步步地介入其中。

  這樣的戲劇鋪陳相當不俗,雖然並非首創,但卻遵循了戲劇的原理,也就更能突顯人性最極端的糾葛。而崔弼載與東賢的互動,挖掘出崔弼載的過去傷痛,他的父親犯了許多罪行,使他一直無法考上檢察官,他父親的死竟然是給他最好的禮物,這種大膽的對白,也激盪出崔弼載的內心過往,再搭配東賢所面臨的困境,兩人便有了相同的心靈層次的交融。

  事件的設計都不離開過去傳統的偵探片模式,但卻也能讓戲劇呈現的鮮明寫照。最後從朴所長被槍殺的屍身中又找到現場的錄音,這當然是編排的功勞,雖然是老梗的情節,但在完全西化之後,韓片這一系列的偵探影片,其實又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新出路,這一點,台灣的電影創作者應該可以從中吸取一些經驗的。

2018年8月2日 星期四

罪愛(A Reason to Live)

導演:戴芬‧阿森尼葉維克(Stefan Arsenijevic)
主演:維克‧寇斯提克(Vuk Kostic)
   漢娜‧桑柏(Hanna Schwamborn)
塞爾維亞 / 2008年 / 106分 / 保護級
在她的摯愛過世後一年,得知真相竟是…

◎ 劇情簡介

  在塞爾維亞的貝爾格勒,安妮卡醒來後對同居的黑道老大米魯庭埋怨,他房內竟然都沒有她的相片。米魯庭的回答是有人在要相片幹嘛?

  安妮卡其實決定在今天晚上離米魯庭而去,而今天是收保護費的日子,她將席捲保險箱的錢而離開塞爾維亞,米魯庭有個十四歲但不願多說話的女兒伊凡娜,她獨上高樓的頂樓,並站上女兒牆,米魯庭與安妮卡急急奔上,手下史丹尼也趕到,他見伊凡娜一直唱西班牙的名歌「無盡的吻」,他也趨前合唱,終於把她救了下來。

  中午時分米魯庭與另一黑道拉多凡因雙方動物的死亡而有了爭執,史丹尼更是用汽油燒了沒繳保護費的小攤販,而這攤販正好介於兩派地點的中間,故常起爭端,雙方對峙,拉多凡的小弟竟拿出槍來,所幸事情並未擴大。

  米魯庭從樓上回到辦公室後便不再講話,而安妮卡買了一份禮物去養老院向奶奶告辭。並去向另一名女攤販表示要改變外型,也送她許多化妝品。

  而史丹尼的母親年歲已大,但卻一直在餐廳唱歌,但她不知這是兒子付錢給老闆才准她唱兩小時,可是母親總是霸著麥克風不放。

  下午史丹尼要求安妮卡與他一起離開,並向她表明十年前他與同夥馬可打架,安妮卡經過勸開兩人,那時候就愛上她,史丹尼帶安妮卡回家,並展露一捲錄影帶,是他在表演魔術的過程。是佐蘭為他剪輯的,而佐蘭的妻子也早已離去,並與一名黑人同居,但安妮卡告訴佐蘭其實他的妻子塞桑娜也活得很辛苦。

  史丹尼向安妮卡表明了愛意,旦她拒絕了。安妮卡帶史丹尼去前男友家,前男友表示他剛買一輛新車,安妮卡將車撞得稀爛,前男友因拋棄她而愧疚反而向她道歉。

  安妮卡最終答應史丹尼晚上八點在公司見,並一起離開這個國家,安妮卡也送伊凡娜一付祖母留下的耳環,而史丹尼也替米魯庭找上前女友,前女友得知米魯庭的妻子在難產死了,但她依然不原諒他。最終反而是史丹尼無法放手與安妮卡離去,而在她上飛機後,史丹尼也死在拉多凡手下小弟的槍下。

◎ 劇情分析

  南斯拉夫在蘇聯解體之後,便宣布獨立,但主政者米洛塞維奇在二000年垮台後,便分裂為三個國家,即塞爾維亞、波西米亞與科索沃,這部電影的敘述是在分裂之後發生在新貝爾格勒這座城市的一天。

  或許是因為先天不良,塞爾維亞的天然資源並不多,在獨立之後,國家便陷入一蹶不振中,過去許多黑道當家的情形也慢慢受到影響,這個國家過去的黑道竟然可以每天出現在報紙媒體,這也是相當奇特之處。

  但這種情形也造成大量的人口外移,大約有卅萬的年輕人無法在家鄉坐以待斃,大量的出走,也使得這個國家在失血之後起了極大的改變。而從國外引進的量販店,也開始改變了這個社會的基本結構。以前隨意設攤的必須繳一些保護費,但量販店的產生使得這些攤位難以為繼,當然也影響到黑道收保護費的權益。換句話說,因社會環境的改變而使得黑道也即將面臨「失業」的窘境。

  於是「出走」變成了共同的指標與願望,只要能離開塞爾維亞這個國家,也許都會變成是一番的契機。安妮卡便是其中之一。

  安妮卡已經三十多歲,她過去曾遭男友背叛,前男友遺棄了她並另娶他人,在她離去之前正好遇上前男友新買了一輛車,安妮卡二話不說,拿了鑰匙開車前後碰撞,將車撞爛,前男友不但不敢怪罪,甚至還向她道歉。

  或許也因為如此,為了生活,安妮卡與米魯庭同居,他年歲已高,且有一名十四歲的女兒伊凡娜,米魯庭也曾拋棄另一名女人而娶了妻子,但在生伊凡娜時不幸難產而死,米魯庭面臨黑道勢力的萎頓,也了解社會趨勢脈絡的最終結局。況且他也面臨女兒已經十四歲,卻依然像自閉兒不願多說話。更重要的是,他也知道手下史丹尼一直喜歡安妮卡,而安妮卡也會在這個月的收保護費日,離他而去,就像國內的年輕人在全部絕望之後,唯一能選擇的就是離開這個國家。

  而這一切,米魯庭是經過一個上午的不語長考,才做出的決定,就像一名徹悟的老僧,他託史丹尼去向他拋棄的前女友道歉,在十七年後前女友還是不原諒他,米魯庭揶揄地表示這顯然她還是愛著他。

  米魯庭主動表示,希望今晚史丹尼可以隨安妮卡一起離開,這表示所有的一切都到盡頭之際,會發現竟是一無所有,那樣落入虛空的茫然或深陷泥淖的寸步難行,而這一切竟然是這個國家所造成的。

  米魯庭顯得有情有義,雖然是一名過氣的黑道大哥,如今只能靠收微薄的保護費,但他其實還是愛安妮卡的,他故意多放一些現金給安妮卡拿,但安妮卡也顯示了該有的人性善意,原本將保險櫃的現金搜刮一空,但最後還是又將一疊鈔票放回,最重要的是她也將自己的相片放入保險櫃。

  這一段是序場的呼應,因為米魯庭說有了人要相片幹嘛?如今米魯庭即將失去她,當然就需要她的相片了。從這些細微的小動作,來呈現人性的幽微曲折,是相當高明的表現。這雖然是導演的第一部電影,但因為結合四個國家的資金,其表現自然不俗。

  米魯庭的兩個手下尼可拉與史丹尼,其實他是較關心史丹尼的。猶如他自己所言,他一向將史丹尼當成自己的兒子,而站在女兒牆上的伊凡娜,真的也只有史丹尼最了解她,而能有驚無險的將她帶下來。

  究其原因,當然是史丹尼的細膩與敏銳,如果這個社會有機會讓史丹尼去發揮,相信他會是一名極為成功的人,但惡劣的環境綑綁了史丹尼,他也只能遊走在這個愈來愈沒落的城市中收保護費。

  事實上,導演為史丹尼與安妮卡甚至米魯庭塑造了鮮明的角色性格,但也藉用其他腳色來烘托這個國家的不堪,猶如氣空力盡的老人,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施救的良方,唯一的方法只有離去,而選擇不離去的,也都各自為自己尋找到苟延殘喘的理由。

  史丹尼的母親是一例,她其實已經不適合登台,而她過去或許曾有過輝煌的演唱事業,但畢竟歲月不饒人,然而如果讓她失去過去的舞台,母親的生命鬥志很快就會萎頓的。

  史丹尼營造了一種心理治療的奇蹟,他花錢在餐廳老闆身上,老闆雖然只容許二個小時,但有時母親活在過去的光輝中,她會自以為是的是應觀眾之請而獻唱。

  另一位佐蘭,他的太太比他先逃離這座城市,她跟一名黑人在一起,但其實生活依然困頓。安妮卡給他的訊息是其妻塞桑娜其實非常想念丈夫過去的生活,這些話使得佐蘭有勇氣繼續留在原地等待。

  史丹尼與安妮卡的約定是反反覆覆的,最終史丹尼打破了與安妮卡離去的約定,畢竟這兒很令人窒息,但卻有許多意義存在。但卻也因此喪命在拉多凡手下的槍擊。這也符合了「槍擊理論」,而近乎魔幻寫實的機場檢測器、機上餐桌自動掉下,好像史丹尼跟她而來,而躺在地上的史丹尼,最終一眼是否見到離去的飛機?這都是極佳的映象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