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茱兒.巴莉摩(Drew Barrymore)
賈斯汀.隆(Justin Long)
美國 / 2009年 / 102分鐘 / 輔導級
寂寞可以忍耐,但忍耐總有極限,遠距戀愛有悲有喜,要如何從中找到平衡點?…
◎ 劇情簡介
在紐約唱片公司擔任企劃的葛瑞特因女友艾咪客氣地說不要送她生日禮物,生日那天果真沒送她,艾咪氣得拂袖而去。第二天在餐廳認識打工的艾琳,她在史丹佛大學念研究所,到紐約衛報實習,但始終無法獲得正職的任用,兩人因喜歡打蜈蚣電動機而結識,在快速的感情互動中,立刻發展出難以割捨的感情。
很快地,艾琳實習的時間結束了,葛瑞特依依不捨地送她去機場,葛瑞特不願這段感情就此罷手,要求艾琳繼續與他維持這段感情,沒想到艾琳也有同感。
或許是耐不住思念之苦,葛瑞特搭機到舊金山,也認識了艾琳的姐姐柯琳及其丈夫菲爾。兩人見面迫不及待在餐桌上作愛,沒想到正好姐姐與丈夫回來。略有潔癖的柯琳拼命地洗刷桌子。
艾琳找工作的選擇只有紐約,因為她只渴望與葛瑞特廝守在紐約,只是因為不景氣,報社不僅不增添人手,甚至還裁員。
柯琳告誡妹妹,不可太過理想化,畢竟結婚後與少女時期有截然不同的面向,但艾琳不以為然。只是葛瑞特離開回紐約後,她立刻陷入焦躁中,雖然找不到工作,但只好繼續在餐廳端盤子。而同事戴蒙不僅長得帥氣,也時常帶她去夜店喝酒,兩人爛醉如泥跌倒在地上,在戴蒙吻她前,艾琳急急抽身而退,但醉倒樓梯卻被姪女畫了一個大花貓的臉。
教授為艾琳介紹了舊金山紀事報,雖然不符理想,她還是搭機到紐約探詢葛瑞特的意見,但葛瑞特當然希望她能到紐約來,在夜店中心情不好的葛瑞特醉倒了,公司的美女同事布莉安娜隨他回家,而艾琳也急急趕到,這才發現布莉安娜是跟葛瑞特的死黨丹尼爾上床,艾琳這才放下心來。
兩人學著用「遠距性愛的方式」,但卻始終被其他雜事打斷,甚至由此感情也中斷了。但在六個月後艾琳接到葛瑞特送她的音樂演唱會的票,而更令人訝異的是葛瑞特也出現在她身邊,葛瑞特告之他是這個樂團的幕後老闆,並已搬到洛杉磯,艾琳為此興奮不已,畢竟兩人從此就不必遠距交往了。
◎ 劇情分析
分隔兩地而無法見面,對戀愛中的人而言真是情何以堪,雖然現今交通相當發達,這樣的兩地相隔的窘境已獲得改善,但以美國來說,東西兩岸相隔就幾乎有半個地球之遙,因此這種兩地的戀情,幾乎都不被看好。因為很久不曾見面會使得感情日漸稀薄,而當有一方被偶然闖入的感情所牽引,勢必會影響原本的感情熱度。
台灣也是有這種情形,但高鐵通車後,速度使得空間縮小了。當然也由此影響了台灣人的行為模式,但在情感的世界中,真的就因為距離感逐漸消失而更得心應手?事實卻不然。換言之,男女感情的變化真正的緣由不在距離,而是在「心」。
或許現代社會的調性實在太快,很多的互動講究的是速度,於是一夜情或宣洩的慾望逐漸變成社會的主流,在逐漸變成一種共識後,不免壓縮了生活文化,並順而延展出新一代的文化,這是每個時代必須有的現象。
葛瑞特猶如時下一般的年輕人,放肆著自己的感情遊戲於男女的慾望中,他為艾咪慶生只叫了外送,但因女友的客套,他反而順水推舟沒有為她準備生日禮物。其實葛瑞特對艾咪也只是逢場作戲,算是這部影片中的序場罷了。
如果時代脈動確實是如此的忙亂,那我們該用什麼角度來詮釋這種現象呢?多面向的體驗或許也是增長智慧的一種方式,但因牽扯到感情的問題,就不是如此輕易可以解答了。
情感的最終依歸絕對是「家」的本質,在愛情修成正果之際必然是步入禮堂,但現今也有著許多的不婚族,他們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當然也是因為環境的變化而使得思緒有了不一樣的呈現,但若果這是一種現象,那現象的背後是否才是我們必須認真追索的緣由?
愛情有時很難詮釋與理解,「看對眼」似乎是另類的詮釋,「頻率相通」也是一種說辭。葛瑞特與艾琳正是在這種景況中相逢而相識,兩人都喜歡玩相同的電動玩具,在電影與音樂上也有著共同的嗜好,這是現代年輕人的共同語言,當一切符碼完全相契,剎那間便交融得無懈可擊,兩人心知肚明,這也是時下年輕人的邂逅之一,等到分手的時機來到,就是兩人分手之際。也許這已經成了一套公式,如果跳脫公式那就成了另類,而另類豈不就是被時代巨浪拋在遠遠之後?
問題是在這段短短的相處時光中,葛瑞特似乎察覺出艾琳身上有著他一直渴求的東西,他無法具象地說出,但卻知道不能就此放任她離去。而艾琳也有這樣相同的感觸,於是在即將分別的關鍵時刻葛瑞特提出「繼續交往」的要求,而艾琳當然也很快答應了。
這一點是相當有趣的,葛瑞特與艾琳的交往若一開始不是界定在男女日後的長久關係,那顯然是只有男女相互的慾望之宣洩,而這種堂而皇之的男女情慾真正的認知難道真的只是男歡女愛?如果是這樣,那顯然與過去的價值認知是背道而馳的。
過去是先培養感情,然後再進入慾望的交融;而現在是先進入慾望的交融再來尋求感情的認知。記得「當哈利遇上莎莉」這部影片亦是如此,哈利與莎莉是先過完七年之癢,然後才在認同中肯定了彼此之間的真愛。這部電影在幾十年前推出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認知觀點,也帶動了一股新風潮,現在反觀一切影片的呈現,幾乎都與這部影片脫離不了關係。
東岸與西岸的相隔開始考驗兩人的真心情意,久別勝新婚的激動驗證了兩人彼此的思念,但考驗似乎也由此而開始,艾琳的男同事戴蒙似乎最有資格與機會來和艾琳玩一場激盪的遊戲,但艾琳在緊要關頭懸崖勒馬;葛瑞特的美艷女同事布莉安娜是每個男人的謬思,但在酒醉中卻被室友丹尼爾乘虛而入,但也讓艾琳見證了葛瑞特對她的真情。
男女愛情其實都必須接受考驗,就算通過了婚前的驗證,但婚後的日常生活也都是一種試煉,而這種試煉有時是必須到生命結束才會真正終止的。
距離對葛瑞特與艾琳而言,果然是一項必須嚴謹去面對與檢視的問題。兩人也學著別人玩電話性愛,但這種遊戲是針對完全不認識的人才會有新奇的效果,葛瑞特與艾琳當然在這項遊戲中註定會失敗的。
如果艾琳可以在紐約找到報社的工作,那這部電影便不成立了。而偏偏她的教授卻為艾琳介紹了舊金山紀事報的工作,這便註定了兩人必須東西兩邊相隔,果然這也曾影響到相隔六個月的淡然。如果任由這件事持續下去,那這段感情必然由此夭折,但最終所幸葛瑞特的逆向思考,他辭掉了紐約唱片公司的工作,自己經營了「義和團樂團」,也就是說葛瑞特搬到洛杉磯,這兒距舊金山開車只要幾個小時,比起紐約,這可讓距離完全歸零了。
好萊塢的影片自有它的魅力,雖然都依循在固定的模式下,但卻也不能忽視這種電影的影響力,最起碼反應社會脈動是相當精準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