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4年8月27日 星期三

顛倒世界(Upside Down)

導演:瓊安‧索拉納(Juan Solanas)
主演:吉姆‧史特格斯(Jim Sturgess)
   克絲汀‧鄧斯特(Kirsten Dunst)
法國 / 加拿大 / 2012年 / 101分
禮讚:提名 加拿大電影電視學院獎最佳攝影
   加拿大影視獎最佳視覺效果
青梅竹馬的亞當與伊達雖屬不同世界,但兩人小時就已意外的跨越星球連結而相互吸引滋長情愫,長大成人後更燃起情不自禁的愛戀火花,只能互相遙望的他們總是被地心引力和嚴格 ...

◎ 劇情簡介     

  因為宇宙爆炸的緣故,兩個相互依賴的星球,各自產生了磁場與引力,也就是彼此的天空相連,下層的人往上看,另一個世界是屋頂朝著他們;同樣地上層的人往上看,也只看到下層世界的屋頂。兩個世界中間,除了上層的聖山與下層最接近之外,一座叫「過渡世界」的大樓連接了兩個世界。但兩個世界貧富極端不均,而且不相互往來。只是下層世界的人生活條件極差,但若以偷渡的方式進去行竊,常常被捕之後判刑入獄。
   
  住在下層世界的亞當,從小在孤兒院長大,長大後依附在貝琪姑姑家,姑姑常要他上山去摘取一種粉紅色的花粉,然後製成非常好吃的食物,這是他們祖傳的秘方。
   
  這一日,亞當在山上抬頭一看,上層世界有一名女孩伊達在聖山玩,兩人因而認識,直到長大時,亞當以繩索將她拉下來,兩人引力不同,但卻也在一個凹洞中完成了接吻。不幸的是,被下層的軍警知道,在亞當用繩索送她回去時,不幸中了槍,伊達直接墜地回到上層世界,但卻腦部受損,從此忘記了與亞當認識的事。
   
  多年後,亞當從電視中得知伊達在過渡世界工作,於是他央求黑人科學家亞伯及助手帕布的幫忙,以一種引力相抵的磁鐵作成的衣服,希望能與伊達重新相逢。而在這之前,他以粉紅花粉作成的防老面霜,成功地進入過渡世界工作。
   
  雖然亞當努力地以特製的衣服與伊達見了面,但卻發現伊達已經喪失了過去的記憶,而亞當的特製衣服是有時效性的,因為過熱就會全身著火。亞當也認識了上層的一名電腦工程師鮑伯,亞當常為他帶來下層的郵票,而兩人有了交情,但不幸的是,在一批裁員名單中鮑伯竟是其中之一,鮑伯將尚未完全註銷的出入證送給亞當,而亞當也與伊達在魔朵旋轉餐廳約會吃飯。
   
  終於在亞當作簡報時,伊達發現他叫亞當,不是他冒名的布許威茲。但亞當追出坦承是亞當,這才勾起伊達的記憶。於是兩人又回到聖山約會,而在鮑伯幫助下,亞當取到了不老面霜的專利,同時也研究出引力相抵的方法,重要的是伊達懷孕了,而且還是雙胞胎。

◎ 劇情分析
   
  「顛倒世界」是一部構思大膽而有創意的電影,這樣的拍攝方法,必須大量仰賴3D作業,否則是無法拍成的。但因為後製相當麻煩,故時間拖了兩年多,男主角吉姆史特格斯拍攝「真愛挑日子」時,「顛倒世界」已經開拍完成,但因後製繁瑣,「真愛挑日子」反而更早上片,可見劇組在特效方面著力甚深。
   
  「顛倒世界」的故事,在中國早期的民間故事,都有類同的意識型態。比如牛郎織女正是天庭與人間的分野。只是本片多出的創意是,兩個上下世界都有其地心引力,因此兩個世界都是以頭來面對的。所謂的上與下,其實是一種簡易的說法。因為任何一個世界,要看到對方都必須要抬頭,這似乎是兩個世界唯一平等的所在。
   
  兩個世界最大的差異是,上界是繁榮而進步的;而下界則處處充滿了貧困與黑暗,所以很多人冒著危險,到上界偷些東西來維生,但究竟是天然資源的缺乏所導致?或是統治者的無能,影片中並沒有提供這方面的思考。總之編導塑造了「不平等」的環境,提供了一種先天的不對等。而在這種差異中,就更能突顯「愛情」的偉大了。
   
  兩個引力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的男女,竟然能夠談戀愛,因此編導必須設計出,一種從未有過的具象事件,而這些設計便成為本片的賣點。如在聖山最接近的所在,有一處內凹的石壁,於是因引力的關係,伊達必須俯躺在凹洞的上方,否則她會被吸回上層世界。而亞當則站立與近乎飄浮在半空中的伊達接吻。
   
  每部戲,都必須創造出一些具象而有趣的畫面,這才能讓觀眾印象深刻,也使得影片更具有實質的厚度了。其實整部影片的構思,就是相當奇特的創意,或許是因為過於海闊天空,反而更增添許多元素必須解釋與處理,但要在九十分鐘之內,鉅細靡遺地詳細詮釋,那似乎是不可能,因此本片中,有許多的情節過程的交待,便有一筆帶過的嫌疑。然而若能處理得宜,反而是令人驚豔的情節與話題。
   
  在一次從上層世界逃回下層世界時,亞當爬上最高處,脫下了特製的衣服,於是他被吸上了天空,事實上,是他跌回了下層世界的大海。看起來,似乎不盡合理,但在設計的前提上,這段情節就變成本片的趣味性了。
   
  「顛倒世界」在談論的,是關於「愛情」的議題,雖然過渡世界的辦公室是相當有趣,但其實不管任何型態的影片,其主題絕對都在談論「人」的事。而構想中,連結兩個世界的「過渡世界」是相當有趣的,中間那一層是零層,然後各自回到地面的樓層,應該都是往下的,但影片中似乎是從一樓算起,這可能為了將就中間零層的構想,而出現的一些盲點。
   
  編導在處理這些情境,基本上是刻意模糊的,但卻製造另一個魔朵旋轉餐廳的場景,還有一個兩世界相連的舞廳,這都是為了說明,兩個異世界的荒謬性與共融性。坦言之,這兩個世界其實是相互依存的,或許也有一種鏡射理論的基礎,但這種情境倒真令人讚嘆不已。
   
  為何是兩個相鄰而又如此不平等的兩個世界?也許我們應該從一體兩面,這個方向去思索。當人面對陽光,其背後則必有陰影,但雖然是兩種層面,但其實是一個整體。這樣的觀點,其實是佛學的深奧道理,換言之,人生會遭遇到各種的挫敗與失意,這屬於下層世界;也會遭遇到成功歡悅的時刻,那是屬於上層世界。
   
  每個人都會渴望只擁有上層世界,而將下層社會的不愉悅與失敗,去之而後快,但這忽略了,人生若非是上下兩層世界的合併,似乎就無法完整,但因功利主義不斷地充斥在我們周遭,這樣完整的哲學觀是很少有人能體現的。在台灣的佛寺廟宇始終香火鼎盛,是因為大家求道心切?其實不然,肇因大家都渴求能獲神佛庇佑,事業一帆風順。但卻不知,世上一切的呈現,任何神佛均無法為你改變,唯一能改變的,是端看自己的抉擇,亦即如理作意地實踐生命,就能改變一切,而這前提是先行改變自己。金剛經云:「凡有所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又云:「若人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
   
  亞當最終不畏困頓,始終堅定自己的信念,因為他知道,愛一直等在上層世界,如果他放棄,那他將失去一切所有。於是他冒著被判刑的危險,甚至也有可能喪失自己寶貴的生命,毅然決然混入上層世界,其原因無他,只想追逐真愛而已。
   
  兩個星球各自的引力,將會因科學的介入,而趨於一致,換句話說,編導最後給我們的結論,是兩個世界趨於統一,因為引力的問題不存在,相互之間的來往便不成問題。亞當與伊達開了先例,互不往來的兩個世界開始有了結合,並有了下一代。
   
  伊達懷了雙胞胎的說法,也是有趣而預留伏筆的,兩個孩子會不會分屬兩個世界呢?如果是這樣的隱喻,那就勢必延展出另一段故事,但這又是另一個議題了。片尾由亞當口述的獨白,其實也充滿了玄機。未來也許已經開啟了一分契機,但迎面而來的,始終是人性極大的挑戰。也許那真的是另一段故事,但我們都相信,就算如此,亞當或其他人都能勇敢面對並順利解決的。

2014年8月26日 星期二

第八日的蟬(ようかめのせみ)(Rebirth)

導演:成島出
主演:井上真央、永作博美
日本 / 2012年 / 123分 / 輔導級
禮讚:榮獲2012年日本奧斯卡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
   最佳女配角、最佳劇本、最佳配樂、最佳攝影、最佳新演員等11項大獎

惠理菜上大學後離家獨居,竟與有婦之夫墜入情網,甚至懷孕...

◎ 劇情簡介     

  秋山雖然已經結婚,但依然與希和子在外同居。而當希和子告訴他已經懷孕時,秋山以尚未離婚為由,慫恿希和子去墮胎,甚至導致日後無法懷孕。
   
  希和子這一日潛入秋山家中,發現其妻惠津子已經生下一名女嬰,於是趁夫妻倆出外時帶走了女嬰,並取名為小薰。然而沒有任何出生證明的嬰兒,似乎是無處容身的。無意間,她到了一家專門收容無處可去的婦人與嬰兒的機構天使之家。在這兒,希和子改名為宮田京子。而希和子也認識了則田久美及她的女兒馬倫。
   
  希和子慢慢發現,天使之家並非如表相那麼單純,為了孩子的將來,於是她選擇了逃離。而她唯一可以去的,就是久美的老家。而巧合的是,這兒的工廠正巧出缺,而久美的家人也接納她們母子。於是日子就這樣在歡樂的氣氛中渡過,希和子也在這時刻唱了一首兒歌。
   
  到了一年一度的節慶,眾人拿著火把巡山,希和子與小薰也一起參加了,工廠內一名喜歡照像的同事,以她們母女為焦點,拍攝了一幅母女的相片,沒想到在全國攝影比賽得到銀牌獎,並被報紙以極大的篇幅擴大報導。
   
  希和子立刻警覺到自己的行蹤即將曝光,於是在當天晚上,決定再度逃離,但在渡船頭,立刻被趕到的刑警逮捕。希和子俯首認罪,但卻一再拜託刑警善待小薰,因為小薰尚未吃東西。這是小薰最後一次見到希和子。
   
  希和子被法院起訴並求刑六年,而小薰回到生母家,惠津子始終無法博得小薰的歡心,就連兒歌都被親生女兒所否定,惠津子身心俱疲,在無法共融中,母女的相處,自然是格格不入的。因此小薰在唸大學時,便獨自住在外面了。但或許是命運使然,小薰也愛上了有婦之夫。
   
  小薰想要休學,因為她發現她懷孕了,男友要求她墮胎。而此時,一名自稱是記者的千草,一直要挖掘小薰的過去。小薰發現,千草其實正是在天使之家的馬倫。於是,兩人重新回到已經荒廢的天使之家,人去樓空令人不勝唏噓,也回到了,小薰與希和子曾經共同有過歡樂時光的小豆島,雖然有了希和子的片段消息,但對小薰而言,世上的一切似乎都有著類同的軌跡。

◎ 劇情分析
  
  一個人的記憶,如果必須被截成兩段完全不相關的過程,會是何等衝擊的事。天真可愛的小薰當然不知道,最溫柔體貼的母親,竟然是當年偷偷抱走她的人。
   
  如果這件事就此定案,希和子與小薰都不會是受害者,但受害的對象顯然是秋山與惠津子。夫妻倆會埋怨自責,為何當天出門要將嬰兒放置家中,如果抱小孩一起出門不就沒事?
   
  然而努力尋找受害者的角度不難發現,不管從什麼層面去探索,幾乎註定必定會有受害者。若希和子不去抱嬰兒並佔為己有,那受害者就是希和子。如果她不聽從秋山的勸告,而將小孩生下,也許她會有著下一代的喜悅,但也必然承載來自秋山夫妻的騷擾與糾纏。何況在秋山的誘導中,她選擇了墮胎,同時也使自己變成終生不能受孕的女人。對希和子而言,真是情何以堪,於是她有了反擊的動力。一開始也許有著報復的念頭,但剛出生的嬰兒,給了她一種祥和與溫馨的感動,於是在那當下,她臨時改變了主意─將女嬰佔為己有,因為唯有這樣才能填補她所受傷的心靈。
   
  小豆島的日子,讓母女之情獲得了正面且無盡的呈現,小薰在母愛中有著歡悅與欣喜,但所謂樂極生悲,在最歡悅的時刻,反而是生命面向的轉折點。所有的秘密在那張相片曝光後,希和子立刻知道,所有的幸福已經劃下休止符,但她依然抱著一絲希望,她期待過去的一切能夠延續不斷,雖明知希望渺茫,卻也必須放手一搏。
   
  在渡船頭之前被捕,是令人動容的一幕,希和子最早是情感的受害者,然後變成法律的加害者,接著她又變成盡責溫柔的母親,而很快,她即將變回世人眼中的綁架歹徒。
   
  小薰被警方帶走,她無法意會到,這複雜的人性社會中,她自己扮演的角色。小薰只希望,一直疼她的母親,能夠繼續唱兒歌給她聽。如果惠津子是自己真正的媽媽,那為何一切與她顯得格格不入?
   
  惠津子也必須在這矛盾與掙扎中,慢慢找尋應該有的態度,顯然在這個對立中,惠津子是失敗的。秋山的角色著墨甚少,他其實是一個相當關鍵的人物,正因為當年他騙了希和子的感情,也導致了她的不幸,更使得綁嬰事件的拓染,直接與間接地,影響到所有人的關係與態度。
   
  千草這名女記者的出現是突兀的,或許主戲不在她身上,故對她著墨較少。事實上,千草的命運,也有她令人動容的脈絡,尤其在最後,她與惠理菜(即小薰)的比較下,更能顯現一種荒謬性。
   
  惠理菜與家庭的關係,是絕對無法圓融的,縱使有印象而記得,有一個疼愛她的媽媽,但這個媽媽,卻被界定在誘拐女嬰的歹徒身份中,惠理菜在成長過程中,是如何消融這段不堪與對比的印象?而真正的生母,卻始終再也難以進入她的心坎之中。於是就在這樣無言困頓中,惠理菜在十八歲之後,立刻尋求獨立的生活。
   
  然而,惠理菜其實是重新走回,希和子相同的命運,她在唸大學卻也與一名有婦之夫同居,這名叫岸田孝史的男人,頂替了過去秋山的位置,於是當惠理菜懷孕時,岸田的回答與應對,與秋山當時的反應,是一模一樣的。
   
  就在這當口,千草的出現就成了緩和劑,在她慫恿下,惠理菜展開了,過去在小豆島的追索旅程,似乎企圖從這些過程中,尋回她曾失落的東西。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千草也必然是從這趟旅程中,尋覓自己的失落。這一切的關鍵,當然必須推回天使之家。
   
  表面上是一處救贖之地,飽經男人摧殘欺負的女性,若有「天使之家」得以安棲,那是多麼令人感激之事,於是一股新的勢力與信仰便慢慢成型了。千草日後無法交男朋友,絕對與生活在這個地方息息相關,因此表面的探索之旅,其實也是千草解除魔咒的一趟旅程。
   
  命運有時常會讓人有重覆的傷感,但仔細深思便能發現,一切命運的形式,完全是人性使然。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動,人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思考,來判斷或主導一切,但當我們有了決定之後,必然會因為一種決定而傷害到別人,這種近乎肉搏戰的人性糾葛,在人類歷史中是永不停歇的,於是從表相上來看,歷史便不斷地重演,也就是悲劇不停地重覆與輪迴。
   
  小時候的記憶,不見得會是清晰而容易分辨,秋山惠理菜曾經有過小薰的身份,也許那段時空,是她一生中最難以忘懷的,但逐漸成長的她,必須懷抱著記憶迎接現實的生活,當現實愈來愈緊迫,過去的記憶便愈來愈稀薄,小豆島的重遊,是為了追尋過去那份真實與虛幻,也正是惠理菜必須在這個臨界點,作出重要的抉擇。
   
  惠理菜的成長過程,被腰斬為兩段截然不同的時空。對她而言,究竟是幸或不幸?如果蟬在土地內蟄伏多年,而在出土後七日而亡,那若能活上八日的蟬,究竟是幸或不幸呢?幸運的是牠比別的蟬長壽;不幸的是牠失去了所有的親友。然而一切的評斷,也不能如此武斷。因為一切都來自屬於自己的認知。幸與不幸都是生命中的必然,接受的態度常常是人生極大的關鍵。試問你願是七日蟬或是多活一日的第八日蟬?

2014年8月7日 星期四

莫札特和他的姊姊(Mozart's Siste)

導演:瑞內‧弗萊特(Rene Feret)
主演:瑪莉‧弗萊特(Marie Feret)
   馬克‧巴貝(Marc Barbe)
法國 / 2011年 / 100分 / 普通級
禮讚:2011聖荷西電影節最佳影片
   2011上海電影節觀摩影片
   2011金衛星獎 最佳女配角、最佳外語片最佳劇本提名

莫札特出生音樂世家,他的母親一共生了七個小孩,卻只有姊姊娜奈兒與莫札特活下來…

◎ 劇情簡介     

  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在十一歲時,就已經隨著他的音樂家父親四處去演奏。雖然沃夫岡是當時公認的音樂天才,但其實長他五歲的姐姐娜奈兒,也是具有極高的音樂天賦,只要她隨性地哼出一段音符,姐弟兩人會立刻將之譜成曲,只是當時的社會風氣,女孩不應在外拋頭露面,更別說是要演奏任何樂器了。
  
  娜奈兒的父親奧利波德,當然也不准她學「對位法」,雖然沃夫岡在演奏時需要娜奈兒的伴奏,為此娜奈兒不只一次向父母抱怨,但父親的答案始終如一,甚至父親在教沃夫岡一些寫曲的技巧時,娜奈兒躲在門後偷聽,但被發現後亦被制止。
  
  在往凡爾賽宮演奏的途中,馬車的車軸裂開了,不得已,只好在半途路上一座修道院向修女求助,老修女勉為其難收留他們三天。而在音樂練習演奏中,吸引了三位公主來聆聽,娜奈兒認識了最小的露薏絲公主。
  
  露薏絲小娜奈兒一歲,但她早就愛上了宮廷中的音樂家胡格勒托那,她希望娜奈兒能為她帶一封信給音樂家。而當時皇太子,亦即路易十五的兒子之妻因生產而去世,故娜奈兒必須女扮男裝才能混入宮中,不僅把信件交給音樂家,同時也認識了皇太子。
  
  皇太子知道她會彈大鍵琴,同時也有相當優雅的歌喉,於是鼓勵她要寫一些歌曲。受到鼓舞的娜奈兒,於是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了作品,並博得皇太子的讚賞。
  
  然而娜奈兒必須隨父母及弟弟越洋到英國去。此時娜奈兒提出要獨立自主的要求,父母不得已答應了,娜奈兒獨自在巴黎教小孩學琴,但用更多的時間女扮男裝,混到大學內,聽音樂老師講解創作的理論與技巧。終於在皇太子鼓舞下她創作了一些曲子,並在皇宮內盛大演出,但幾乎無人知曉,那是由一名十五歲的女子所創。
  
  露薏絲最後知道,自己喜歡的音樂家胡格勒托那,其實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兄長,而她一生也只能被軟禁在修道院,因為路易十五聽從主教的建議,而將公主全部送至附近的修道院。露薏絲及其姐妹就算不服氣,卻也無可奈何。而娜奈兒似乎也感觸到,自己的命運與她們相同

◎ 劇情分析
  
  莫札特是舉世皆知的音樂神童,聽說他四歲會寫室內協奏曲,八歲會寫交響樂曲,十二歲會寫歌劇。也許莫札特註定就是一名天才,但天才有時也必須啟迪,而真正影響他的,應該是他的父親利奧波德。但本片卻也將這項光環,套用在莫札特的姐姐娜奈兒身上。
  
  事實上這並非是一齣音樂劇,導演在劇情理念上,放置了更具現代感的「新女性主義」。十八世紀是個以男人為主導的社會,女性只是這個社會的附屬品,更別說要在台上演奏樂器或歌唱。問題是娜奈兒是個音樂天才,如果這件事屬實,那不難推斷,莫札特受了娜奈兒很大的影響。雖然父親重男輕女,不曾將作曲的竅門教給她,但她的音感敏銳度是相當銳利的,只要腦海中有了一個音符,隨著聲音唸誦,立刻可以用樂器彈奏成曲。姐弟兩人是同進同出,在十八歲適婚的年齡之前,姐弟二人都是睡在一起的。莫札特的姐姐比弟弟年長四歲半,當莫札特四歲會作曲時,應該也常常聽姐姐拉提琴彈大鍵琴,也就是莫札特受姐姐的影響是相當深遠的。
  
  問題是當娜奈兒十八歲後,父親便不准她再拋頭露面,甚至在娜奈兒的要求下,父親依然無動於衷。如果娜奈兒活在這個世代,她一定是一位快樂又頂尖的音樂演奏家或歌唱家。為了證明她的才華,編導便塑造了娜奈兒女扮男裝遇上了王儲,甚至她的才氣深深吸引了這位皇太子。導演在處理這個區塊,是刻意模糊的,究竟皇太子是真正欣賞她的才氣?或者因知道她女扮男裝,而對她有了非份之想?
  
  皇太子如果真的是,如他自己批判自己父親的態度,那為何要娜奈兒扮男裝瞞過每個人,包括皇太子的妻子都被欺瞞,直到被妻子發現,皇太子才假裝憤怒地趕娜奈兒走,確實如果娜奈兒真的留下來,恐怕也會有殺身之禍,但此舉卻大大傷了娜奈兒的心。
  
  本片的莫札特,事實上並沒有太多的表現,也就是主觀鏡頭並不在他身上。娜奈兒的無奈與窘境,突顯了那個世代的女人,是無助與無奈的。與娜奈兒相呼應的,是路易十五的三個女兒被安置在修道院內,理由是路易十五聽從了主教的建議,問題是主教為何如此建議?
  
  路易十五的私生子不知凡幾?以男人的觀點而言是自私的,它需要女人在床上滿足他的淫慾,但當女人開始懂事時,就開始被男人歸納了,意思是女人開始招蜂引蝶,勢必讓整個朝廷充斥在淫蕩中。但卻不曾思索,始作俑者其實是男人啊!
  
  小公主露薏絲及另外兩位公主,正是其中的受害者。她年紀小但卻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她與宮廷音樂家胡格相愛,但沒想到胡格正是路易十五的私生子,胡格與露薏絲其實是同父異母的兄妹,這才是為何主教建議,將幾位公主送到修道院終其一生奉獻給神。
  
  是一種歷史軌跡的交錯與重疊,於是娜奈兒與露薏絲相見了,原本希望娜奈兒能為她送信,以期最終愛情能夠有所成就,殊不知反而造就了,娜奈兒與王儲的一段音樂情與曖昧的愛。
  
  這部影片有了一種假設,如果露薏絲與娜奈兒都是男人的話,那她們的命運就會完全不同,正因為他們屬於被主宰的那一群,縱然有著很多獨立並有建設性的想法,也於事無補。一個時代的社會氛圍,會決定出一種文化,而這種文化就是當代生活的表現。處在男尊女卑的意識型態的社會中,女人註定是難出頭天的。
  
  既生為人,不管男或女,都應該用一種平等的眼光去看待,這是現今社會的共有認知。但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期時,女人的地位依然不受重視。不僅沒有投票權,甚至也不能上學。有名的意識流小說家吳爾芙,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她的父親編纂了十六大冊的英國文學,而她的兩個哥哥一位唸牛津,一位唸劍橋。而吳爾芙卻未能真正受教育。因此很多書評家都認為,吳爾芙致力於小說的創作,其實在潛意識中是要寫給她父親看的。但不管如何,有了這樣的因緣,反而造就了吳爾芙這名重要的小說創作者,也算是一種特例。
  
  娜奈兒一直到十八歲適婚年齡,就被父親禁止拋頭露面,而弟弟莫札特則繼續四處演奏,她的心情可想而知,也許她沒有吳爾芙那種叛逆,只能落落寡歡,或許這中間有什麼她在意的感情。但娜奈兒一直到三十三歲,才嫁給已經有五個孩子的法官,最後隨丈夫搬到奧地利鄉間,過著深居簡出的日子,這或許是娜奈兒唯一能對父親提出的抗議,但她執意嫁給一個她不愛的人,雖然她活了六、七十歲,但大部份都在貧困交迫中渡過。
  
  莫札特雖然在音樂中發光發亮,但卻只活了三十多歲,生命雖然不能用長短來評斷,但其中的崎嶇與坎坷,往往會令人感嘆不已。但命運如果可以操之在我,夫復何言?但如果是外在環境主導了一切,而讓自己陷入萬劫不復,那是絕對無法讓人心平的。
  
  娜奈兒與露薏絲都是有思想的女性,只因她們出生在一個不屬於她們的世界,於是命運的軸心翻轉,也造就了一些不幸與令人傷感與省思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