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被上帝遺忘的孩子(신의아이들)(Children of God)

導演:李承俊 (Yi Seung-Jun)
演員:秀愛、鄭進永、鄭京浩
韓國 / 2008年 / 90分鐘 / 普通級
禮讚:
韓國全州國際影展 亞洲電影促進獎最感動人心的真實影像紀錄
本片記錄尼泊爾的孩童如何在掙扎中求生存,天真的眼神與看似開心但挾著淡淡憂愁的歌聲,是神的祝福還是遺棄?…

◎ 劇情簡介     

  在尼泊爾巴戈磨帝河的兩岸建立了一座濕婆神廟,而河邊則築立著數十個水泥平台,這就是火葬場。而火葬場邊也有一座「臨終醫院」,若能活著回去是萬幸,大部份的病人都在亡故後順便在河邊焚燒成骨灰後,再將骨灰推入河中,算是完成了葬禮。

  十二歲阿拉斯普迪與其他小孩一樣,每天跳入水中撿食祭典供品,甚至用磁鐵放入河中吸取錢幣,這樣有時每天可賺五十至一百盧比,尤其撿到家屬將亡者衣服丟棄時,就會有更好的收入。

  只是阿拉斯的母親因丈夫常毆打她,遂帶著二男一女的孩子在火葬場附近行乞,但母親乞得金錢後卻全花在喝酒上,根本不照顧這三個小孩,大兒子大衛認為在火葬場所賺有限,遂到附近大城市果撒粒行乞,果然收入更多,但卻也染上吸強力膠的惡習。阿拉斯有一陣子去找大衛,卻很快又回到火葬場,因為他認為錢應該是用來吃飯,不是用來吸膠的。一名十九歲的青年拉茲古馬以前也吸過膠,費了很大的心神吃藥才救回自己一命,他苦口婆心奉勸大衛,但大衛總是推辭再過兩三天後就回去。

  阿拉斯幫妹妹剃掉頭髮,因為她頭髮長了蚤子,但只要賺了錢就會帶妹妹布加去吃飯,飯十盧比、肉五盧比,兩兄妹用手在盤中抓食好不快樂。

  醫院內充滿了各種病人,一名在杜拜工作的人奄奄一息,他的母親、妻子和女兒每天為他祈禱,原本像植物人一般,但後來竟可以分辨家人,其母感嘆地說,只要兒子活下來,她將在日後挑起家庭的重擔。

  也有一名遭綁架而殺害的小孩,也有在首都加德滿都發生爆炸而死亡的大學生,她的同學悲愴而無奈地敘述爆炸的始末與過程。當有人放水燈時,是阿拉斯最高興的時候,因為這意味著他與妹妹將會有豐盛的一餐。

  阿拉斯和其他人也會合作撿拾燒剩的木柴,裝滿一車後將可獲得六十盧比,而一些富人在家人剛往生時在河邊放置供品,只要有動物先吃過,阿拉斯會一擁而上,他和妹妹還分享了一顆水煮蛋。在達杉這個慶典時,他們也會有更好的食物來分享…。

◎ 劇情分析

  流傳在台灣及東南亞甚至中國大陸的佛教,雖說是源自於印度,但如今卻早已名存實亡。印度尼泊爾的宗教大部份是印度教,全世界信奉印度教的人大約十億,而九千五百萬的信徒都在印度。

  本片是一部紀錄片,真確地紀錄在尼泊爾巴戈磨帝河兩岸一間師婆神廟以及其附屬的醫院與火葬場的情境。導演並不希望從宗教的角度切入,因為這必然會遇上更複雜與難解的問題。將焦聚放置在火葬場的人事物,尤其以阿拉斯三兄妹為主軸,從而呈現這些幼小生命的困頓,也由此來檢視人存在的本質與價值觀。

  印度教有所謂的「達杉」慶典,這是紀念神的勝利而設立的節慶,一種普天同慶的氛圍,使得這些無家可歸的孩子在當下的時刻可以獲得飽餐一頓。而羊肉則來自祭典中一刀斷頭的羊群,因為羊頭是奉獻最重要的一項供品,這是一段相當真實的畫面,但也相當引人側目。為何高高在上的神會要他的子民殘害生靈來祭祀自己?這一點不免令人難過而很難接受。

  阿拉斯十二歲,但他的名言是十三歲就會死亡。在導演逼迫下阿拉斯才說他就是想死,只是一種很單純的想法。這是相當令人感嘆的話語。生命也許太過辛勞,而使得生命的存在有了質疑。死亡是印度教特別重視的,因為輪迴會帶來更多的可能性,如果此刻已經是谷底,那麼死亡之後的輪迴應該也不至於比當下更糟吧?

  這是令人心痛的話語,但阿拉斯會這麼說其來有自,他的父親時常毆打母親,於是母親才帶他們兄妹三人以火葬場為家。問題是母親自己卻迷失了,她行乞的錢全花在喝酒來麻醉自己,這使得大兒子開始與母親疏離,就算母親有了食物,大衛似乎也不願坐下與母親分食。於是大衛到另一座大城市,雖然跟母親一樣行乞,但收入似乎要好得太多了。

  鏡頭的焦聚透發了這些已經被貧困逼得走頭無路的小孩,他們在滾滾紅塵中尚有著更大的危機。在朋友的撩撥下很難不會同流合污,大衛染上了吸食強力膠,似乎只有在吸食強力膠之後讓自己像在雲端上自由自在,也暫時忘卻了現實生活中的辛勞與困頓,因為大衛最大的痛苦是每日生活帶來的煩惱。

  這句話其實也是用在我們這個社會的每一個人,就算物質與精神都顯得較為自在,但每個人一生其實都必須面對八大苦,這是生而為人所必然要去面對與領納的,這也是為什麼二乘阿羅漢急欲修習解脫道,甚至在無法知曉「實相」的實際時便毅然決然滅掉自己十八界而進入「無餘涅槃」。因為人生是如此的痛苦,解脫的唯一方法似乎只能選擇「解脫道」了。

  但其實解脫道還是有待商榷的,嚴格地說似乎有些不負責任。不管這一生是如何地苦楚,當下去面對的才是真諦,這也是「菩薩道」的精神。而大衛這樣的感嘆以及阿拉斯的妄念期許都是一般人的直接反應。出生在惡地困境必然有著因果關係,過去有因必然有果,就是你不喜歡與排斥,似乎也只能選擇去面對了。

  火葬場上焚燒成灰的亡者在死亡後,卻反而帶給這群孩子生的希望,這是一種極端的對比,但卻永遠是這個宇宙的真相。不管從個人或擴而大之的詮釋,這個道理是永遠不變的。所謂天生萬物必有用,在某些人眼中微不足道的物件,卻在這些小孩子眼中都是寶貝。亡者丟棄的衣服正好讓小孩有了一頓的溫飽,同時也造就了另一批生生之意,這近乎一種無法分開的連鏈,讓萬物在適當的時機各安其位各取所需,瞭解生命的真義,便不難理解這之間互動的奧秘。

  生命面臨終點是一個最大的關鍵,我們走到那個臨界點時,將會用什麼態度來看待死亡呢?驚惶?無助?不安或者憤怒?這也許是很自然的反應但其實也是可以用不同的態度來面對的。

  二十歲自認的「我」與八十歲自認的「我」,其實並沒有改變的,外在的環境與自身外表當然會改變,因為這些原本就是被出生的,只要有所生;必然會有所滅,這是一定的道理,但只有一個真實的「我」是從無始以來就一直存在的,祂因無生,因此也就無滅,而歷經的生老病死苦,其實與祂是非一非異的。也就是縱然外在環境惡劣,祂也不排斥;外在環境平順祂也不會高興,祂只是與六塵、六根和六識隨緣任運。因此這個內在的「我」,其實有著無我性,但卻也與當下「真妄併行」。

  「被」片也適度地提到加德滿都的爆炸案,其實這牽扯到宗教之間的衝突。一名被訪問的人哽噎地說每個人都會輪迴,如此的殺戮,似乎未來也難脫輪迴的糾葛。雖然點到為止,但卻也令人深思與不安。

  從什麼時刻開始,人們開始排斥其他的宗教?如果宗教都是勸人為善的,那還有什麼你死我活的紛爭?話是這麼說,但事實往往是令人困惑與驚訝的。

  阿拉斯與兄妹三人未來會有什麼命運?我們無從推測而得知,但明確的現象是紀錄片的本份,卻也是每位觀眾當下應有的省思。

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

王者之聲:宣戰時刻(The King’s Speech)

導演:湯姆.霍格(Tom Hooper)
演員:柯林.佛斯(Colin Firth)
   海倫娜.波漢卡特(Helena Bonham Carter)
英國 / 2010年 / 118分鐘 / 普通級
禮讚: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著劇本四項大獎
   英國獨立電影獎最佳影片在內等5項大獎
   廣播影評人協會最佳原創劇本及最佳男主角獎
   更橫掃獨立精神獎、演員工會獎等各大指標性國際獎項

重現英國歷史事件,激勵人心的喬治六世事蹟…

◎ 劇情簡介     

  一九二五年英皇喬治五世為了矯正第二個兒子約克公爵口吃的毛病,要他對收音機發表演說,但情況總是讓人沮喪。甚至於有的醫生叫約克公爵含著滿口的彈珠,害他差點吞下肚內,從此他便失去了信心。

  約克公爵的妻子伊莉莎白暗地尋訪一名從澳洲來的語言矯正師,然後在羅格萊諾的堅持下,約克公爵親自去造訪他,首先萊諾堅持要叫他伯蒂(約克的小名),而希望伯蒂也叫他萊諾,約克相當不以為然,但在一次聽音樂唸劇本並錄音後,約克發現他一點也沒有口吃的現象。於是這才再度興起繼續矯正的動力。

  一九三六年,喬治五世逝世,長子愛德華八世繼位,但愛德華卻愛上離過婚的辛普森夫人,這引起教會及王室相當的不安,在一次宴會中辛普森夫人逾越了王室的規則使得約克相當不悅,沒多久果然在各方壓力下,愛德華八世選擇放棄王位,並由約克繼位,改名為喬治六世。

  喬治六世在矯正中說出小時候常受奶媽的欺負;而哥哥似乎也為口吃之事常嘲弄他。然而在一次外出走路時,喬治卻大發脾氣,憤怒表示治療結束拂袖而去。萊諾為此特別登門道歉,但因喬治六世真的很忙無法接見,萊諾也只能沮喪而回。

  事實上當時對德國局勢的看法相當分歧,喬治六世面對更多的公開演講更是倍感壓力,他曾委屈地向妻子哭訴,他並不是當國王的料,但在妻子的勸慰下,喬治六世以國王之尊再度拜訪萊諾。

  當喬治六世漸漸相信萊諾時,國王身邊的人立刻對萊諾展開調查,結果發現他不是科班的矯正師,沒有文憑、沒有執照,但萊諾表明他從未說自己是醫生,只是他以自己的方法治療了許多在戰場上回來而無法講話的人。這一番表白的話使得喬治繼續重用他。

  時況愈來愈緊急,鮑德溫首相因見解不同而提出辭呈,改由張伯倫接替。終於到了對德國最後通牒的時刻,喬治要發表重要的演說對德宣戰,在萊諾一旁指導下,喬治六世終於發表了一場動人的演說,從此萊諾便一直在國王身邊當語言指導顧問。

◎ 劇情分析

  二十世紀流傳著一個相當美麗的愛情故事「不愛江山愛美人」,相信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英皇愛德華八世與辛普森夫人的故事。在不同的主觀意識詮釋下,辛普森夫人總有著不同的面貌與風采,端看創作者的立足點與切入的面向角度而定。

  以本片為例,主角的呈現是以喬治六世為基調,因此一向很少被提及的六世之妻伊莉莎白,也在本片中有了吃重的表現,至於愛德華八世與辛普森夫人的世紀戀愛,便顯得微不足道了。這就是敘述者的主觀意識形態了。

  為什麼會有口吃的現象?以喬治六世自己的說法是小時候受到保姆的欺凌,甚至哥哥的嘲弄。但明確地說身為王子,上面有一位哥哥將來會繼承王位,而自己只因比較晚出生,便永遠沒有機會接掌王位,在潛意識中難道喬治六世都沒有遺憾?或許這樣的情緒是不能被放置檯面的,因此壓抑的情緒導致他嚴重的口吃不是沒有可能的。只是很少人會從這個觀點來討論。

  為喬治六世矯正口吃的人以現代的術語講就是「密醫」。雖然萊諾技巧地不曾提過他是醫生或治療師,因為他沒有學歷,當然也沒有牌照更無執業證照。當喬治六世的手下為他匯報調查萊諾背景後,幾乎讓他大失所望,甚至憤怒斥責。這似乎透發了這個虛華只注重外表的世界,只因多唸了幾年書就變成一張證書的代言人,顯然地現在的社會依然在學歷的高低作為評估的依據,這是值得商榷與討論的。

  過去師徒制的傳承,代表著經驗的累積,而證照則是學院的護身符。這個問題有時也是不得不然,畢竟社會是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來依循,否則秩序將會亂成一團,問題是全面否定經驗的傳承有時也會出現一些致命的落差,這似乎也是必須慎重檢視與討論的。

  萊諾年紀一大把卻依然熱衷於舞台的演出,一名出色的演員必然兼具著正確的發音,所謂聲音表情是一名表演者不可或缺的條件之一。萊諾不僅熟悉舞台上的表演,同時也理解人性的缺失,並能技巧地找到這個漏洞而加以修補。某種程度萊諾也擔任了心理醫生的腳色,否則無法為喬治六世矯正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喬治六世貴為一國之尊,願意登門請益,能放下身段是相當不容易的,縱然他的脾氣暴躁而令人不易捉摸,但單憑這一點絕對能受到肯定的,不過這一切必須歸功於他的皇后,也就是始終受到英國民眾喜歡的伊莉莎白。

  要如何精準地詮釋一名身份地位如此崇高的國王口吃,必須考驗著演員的功力,英國實力派演員柯林.佛斯搭配法國女星海倫娜.波漢.卡特,成功地演繹了這一段歷史,也許電影的情節是被略加誇大了,但卻也讓觀眾真實地身歷其境,全然感受到喬治六世當時的焦慮與窘境,也從而顯現當時國際情勢的緊張。

  德國希特勒適時在此刻崛起,英國首相的判斷失準將會影響大局的發展。英國名相邱吉爾也在影片中出現,總在關鍵時刻說出關鍵的話,果然是一代名相的風範,這雖是一段小插曲,但意義也頗不平凡。

  面對廣大群眾其實也是很多人的夢魘,尤其是發表演講常令人焦頭爛額,喬治六世是唸乾稿,嚴格來說是比較簡單的,但對一名口吃的人卻是非常吃力,何況他只是在錄音間錄音,有時又可修剪,若是面對廣大群眾,喬治六世恐怕更無法執行他的職責了。

  影片中曾對照希特勒面對百萬雄兵慷慨激昂的演說,然後對照喬治六世的口吃,這簡直是天淵之別極大的反差,但可貴之處在於喬治六世鍥而不捨努力彌補自己的缺失,終究能在最緊要的關頭發表了對德宣戰的演講。這篇演講激盪了全英國人民的士氣,也讓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扮演重要關鍵的腳色,這篇演講算得上居功厥偉。

  事實上整部影片的主要具象事件只有矯正口吃的過程,雖然有著起起伏伏斷斷續續的矯正,最後藉一篇並不算是很成功的演講而掀起高潮,就戲劇層次而言是略顯不足的。或許是整個大英國協的力量通力合作,而使得這部影片在奧斯卡金像獎中獲得極高的評價。

  雖然王者之聲強勢問鼎奧斯卡,而且也獲得不錯的成績,但嚴格看待,故事的敘述就顯得平淡而缺乏動人的創作力量。

  喬治六世最後慢慢找回他在舞台上的聲音,為此而授勳章給萊諾,而萊諾則有生之年就一直待在喬治六世的身邊,以便隨時給予喬治六世一些助益,而萊諾也變成王室中的平民友人,這段事實其實也是本片極力渲染的情節。國王與平民的交往也許都只出現在小說的虛構中,但在真實的世界中喬治六世與萊諾也呈現了一種難得的風範,在這兒他們彼此以「人」或「朋友」的平行位階展開治療與矯正,這也是為何萊諾堅持叫喬治六世小名的原因。

  這部電影其實是根據萊諾生前不曾發表的日記來撰寫,內容呈現了兩人不為人知的私人友誼以及相當動人的趣味與風情,在取材的角度而言,確實有其令人驚艷的表現,是一部水準之上的作品。

黑天鵝(Black Swan)

導演:戴倫.艾洛諾夫斯基(Darren Aronofsky)
演員:納塔莉.波曼(Natalie Portman)
   米娜.古妮斯(Mila Kunis)
美國 / 2010年 / 108分鐘 / 限制級
禮讚:榮獲2011年第83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2011年第83屆奧斯卡提名最佳導演、最佳影片、
    最佳攝影、最佳剪輯美國影評人協會 12項大獎提名

   2011年第68屆 金球獎最佳女主角、4項大獎提名
在曼妙舞姿下,她的靈魂逐漸分裂…,

◎ 劇情簡介     

  妮娜的母親以前是芭蕾舞演員,但未婚懷了妮娜後,便刻意培育她,期望從她身上獲得過去不曾實現的願望。

  妮娜已經二十八歲了,這一回她受到藝術總監湯瑪斯的青睞要她跳天鵝湖的白天鵝與黑天鵝,這是一項創舉,但若妮娜只能詮釋白天鵝而無法跳好黑天鵝,湯瑪斯則會要另一名從舊金山請來的莉莉取代她。

  因妮娜取代了貝絲,貝絲憤怒砸毀了化妝室的鏡子,妮娜則入內偷了貝絲的口紅,期望她也能像貝絲過去那麼受歡迎。貝絲沒多久受不了這種失落的感覺,在過馬路時刻意迎向汽車,於是她的雙腿便全毀了。

  湯瑪斯一直責怪妮娜跳黑天鵝時缺乏激情,有一次帶她回家,並問她喜不喜歡作愛?有無男朋友?湯瑪斯最後要求她回家自慰。妮娜雖然真的在床上自慰,但卻恐懼母親隨時入內。而每天練舞回家,妮娜都會發現背後被指甲抓傷流血,唯一的方法就是拼命地剪掉指甲。

  這一日莉莉主動登門造訪,這一回妮娜不顧母親的攔阻,與莉莉去夜店,認識了湯姆與傑瑞,莉莉在她飲料中放了迷幻藥,而妮娜則帶莉莉回家,於是兩人展開一場同性之愛。但第二天莉莉卻先行到劇場,並暫時取代因宿醉晚到的妮娜,妮娜相當惶恐不安,她責問莉莉為何不叫她起床一起來劇場,但莉莉卻否認昨晚的事,這讓妮娜更加不安。

  妮娜不安的情形日漸加劇,但她也發現自己常常有嘔吐的現象,甚至在鏡子中發現有兩個自己,一個真實反應自己,另一個則不斷地抓自己的背部。

  終於到了演出時刻的前夕,妮娜甚至發現湯瑪斯與莉莉在暗處作愛,而莉莉也常常化妝黑天鵝的角色當作後補,妮娜終於將所有化妝品拿去還貝絲,沒想到貝絲以挫指甲刀自殘,妮娜表示她只是想要完美,但在鏡子前她卻骨頭逐漸斷裂。

  演出時,妮娜完美跳完白天鵝,卻發現莉莉在她化妝間準備跳黑天鵝,妮娜奮力抓她撞碎玻璃,也用玻璃刺入莉莉的胸口,在藏好屍體後妮娜上台展露了黑天鵝,最終完美地墜地躺下,她喃喃表示詮釋了完美。

◎ 劇情分析

  舞者的詮釋工具就是肢體,但人的五種感官都必然與意識相連結,否則單一的感官是無法呈現與感知的。舞蹈在一般的情形除了身識之外,尚得加上眼識、耳識及意識。當舞者在舞台上奮力飛躍之際,都必須輔以全然的思惟,否則是無法達到完整的要求與呈現。因此舞者也將自己歸納在少數不會說謊的人之ㄧ,亦即老人、小孩、白痴、再加上舞者,請注意,不說謊的人並未包括學歷史的。

  妮娜的母親年輕時是一名優秀的舞者,只是因懷了妮娜而放棄舞者事業,但母親將未竟之夢全然寄託在妮娜身上,這份期望便成了妮娜揮之不去的夢魘。過度的期待變成了掌控,這使得妮娜始終在規矩中呈現最無瑕疵的一面,這也是為什麼湯瑪斯認為妮娜白天鵝的舞作幾乎毫無破綻。但若是同時一場中也詮釋黑天鵝就大大有問題,這純粹從善惡對立來解釋的。一名演員或舞者有時必須融入角色的內心世界才能讓角色神龍活現。但妮娜生活一向中規中矩,她又如何去詮釋心地險惡的黑天鵝呢?

  這也是為什麼湯瑪斯要妮娜回去自慰,靠著想像讓自己陷入思緒的亢奮中,這在傳統的概念中只有壞孩子才會肆無忌憚地自慰,而這一點妮娜是全面自我禁絕的,偶爾一次的嚐試總覺得母親就在旁邊窺看。只是經過長期的努力,如今都已經廿八歲了,好不容易熬上女主角的地位,而且是破天荒以一人分飾二角的新詮釋,她如何甘心放棄承擔黑天鵝這個角色的機會?

  在潛意識中妮娜也感受到莉莉的威脅,於是在內心世界中加速建立「惡」的因子,以期能在舞臺上彰顯黑天鵝的本性,於是莉莉出現在她們家並帶她去了夜店。這是以潛意識與想像集合的心境呈現,莉莉的出現是妮娜為自己除罪化的藉口;而那場盪氣迴腸的同性床戲,其實莉莉只是妮娜自我的幻影,在迷幻藥的催逼下,與妮娜發生關係的是湯姆與傑瑞。

  這個晚上妮娜讓自己「惡」的種子與因子徹底釋放,但在表相上她依然是不敢承接的,因此莉莉便成了她自我安慰的擋箭牌。是莉莉在飲料中下迷幻藥;是莉莉與她發生情慾糾葛。但這一切都是她的幻想呈現,而在這個夜晚之後她便不只一次地嘔吐,因為她懷孕了。 雖然她步上了母親的後塵,但無論如何她是必須捍衛自己已經得到的角色,而這愈來愈激昂的情緒便在越過臨界點之後全面爆發了惡的因子。她甚至要將莉莉趕出化妝室,因為莉莉化的妝是黑天鵝,妮娜毫不留情抓起莉莉撞碎玻璃,甚至以玻璃刺入莉莉心窩。

  於是帶著這顆「惡」的心靈種子,妮娜在舞台上展現了令人震驚的成功,但在舞碼結束前,她才發現那片玻璃並未刺入莉莉心房,而是刺入自己的胸口。妮娜完成了一種舞者最渴求的「完美」,但卻是她與心魔試煉搏鬥的結果。唯識學的昭示:「三界唯心,萬法為識」正好說明了妮娜的心理狀態。

  妮娜可以把白天鵝詮釋得相當成功,這是因為她一向循規蹈矩,在「善」的因子與種子不斷的累積後的成就,只是佛學的真諦是中道,雖然妮娜不斷地擇善固執;但畢竟那也是從「知」之後的「選擇」,所謂「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既然是「知」與「選擇」必然落在六識與六塵之中;當她開始顯露「惡」的因子之際,其實也是不脫離見聞覺知的,追根究底面對這一切的幻象之後,妮娜只為了完成舞臺上的一種極致表現,但以客觀的角度來看,不是正好讓觀眾體現這善與惡的極端呈現之後,竟然都是幻滅的結果。

  只是妮娜在那樣的情況中是無法停下腳步的,因為她不僅是在競爭激烈的舞台;她也無法注目在生命的實相。因為人只要一出生必然接觸到六塵,而這一切的運作是由自己真心阿賴耶識來運作的。簡單地說,能處處作主與決定的第七識意根與世間所有的現象(法塵相)應是非常廣泛的,而意根都是不經第六識的思惟而直接並快速的相應,這也是為何妮娜焦慮地不想在身上留下任何殘缺,在有人敲門時撕下指甲角皮的緣故。而意識(六識)相應的法塵是必須加以專注思惟,這是六識與七識之間的差別。問題是意根與法塵現象其實都是虛妄法,因為這兩者都是藉第八識如來藏妙真如性出生的,也就是這兩個法被八識如來藏所緣而生出第六識意識,但這兩個法都屬虛妄法,因意根不能離開現象法則而存在;而法則也不能離開意根而存在,換句話說,法則存在的當下一定有意根在運作,是互為因緣的,然而這些互動都是從八識如來藏妙真如性出生的,也由此證明妄念紛飛與處處做主的心(如妮娜去夜店與化妝間殺了莉莉)都不是常住的真我。

  色聲香味觸以及法塵,甚至六根與六識(合稱十八界)都是虛妄法,但既然在人間活著就不能指涉十八界屬空相,因為在滅除十八界後的空相的背後尚有真心阿賴耶識,而人活著的真相即是如此,其實這也正是法界實相。

  妮娜歷經了善與惡的極致抉擇,在最終「完美」呈現時,觀眾必須注目在那個當下,畢竟透過虛妄之法的交織,一切終究是要回歸幻滅的。由這些妄念的建立,也使得黑天鵝呈現了某種角度的佛學真諦。

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城市愛情故事(Love In The City)

導演:卡羅.里札尼(Carlo Lizzani)
   米開郎基羅.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
   迪諾.里西(Dino Risi)
   費迪里柯.費里尼(Federico Fellni)
   法蘭西斯柯.馬塞里(Francesso Maselli)
   亞比圖.拉圖亞達(Alberto Lattuada)
義大利 / 1954年 / 104分鐘 / 保護級

安東尼奧尼、費里尼等七位導演齊聚一堂,用義大利新寫實鏡頭紀錄市井小民們愛的故事,完成一部探索人性真相的多段式紀實電影…

◎ 劇情簡介     

  五0年代的義大利男女,他們跟世界各地的男女一樣經歷著期待、邂逅、激情與分手。

  (一)性愛交易           導演:卡羅.里札尼(Carlo Lizzani)

  三十二歲的尤蘭達與薇莉一樣住在羅馬郊區,她們每天都必須在羅馬車站暗巷內當阻街女郎,而年輕的蒂妲一天喝十杯咖啡,她有一個小孩但不曾結婚。而另一名安娜在一年前男友捲走了所有積蓄,她只好重操舊業,而二十一歲的莉莉也是在懷孕後被男友拋棄。

  (二)自殺未遂           導演:米開郎基羅.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

  羅珊娜懷孕了,她想到無法養育孩子,於是選擇衝入馬路被車撞。雖然沒死,司機也願賠她錢,但她拒絕了,因為她自覺到自己是多麼自私。另一名女人則是男友離去選擇跳河自盡但幸好被人救起。另一名女子才十九歲,也有未婚夫,但卻認識五十歲男人而與他交往。未婚夫離她而去,她在賓館割腕自殺。被救活後她期待自己能去唸戲劇學校。

  (三)三小時的天堂       導演:迪諾.里西(Dino Risi)

  羅馬的一家「亞斯都」地下舞廳,每個晚上都會聚集許多青年男女,每個人都抱著期待的神情希望能遇上理想的伴侶,也有相戀中的男女來此,但卻常為小事而吵架。

  (四)婚姻介紹所          導演:費迪里柯.費里尼(Federico Fellni)

  安東尼奧到一間老大樓尋找齊伯勒婚姻介紹所,當他與女老闆交談後立刻改變主意,逛稱是一名鄉下友人家境極優但有狼人症。沒想到幾天後竟然接到電話謂有年輕女子願意下嫁,只因她是家中老大而全家有七女二男。安東尼奧最後反勸羅珊娜應多看看人生,不應如此消極。

  (五)凱特琳的故事        導演:法蘭西斯柯.馬塞里(Francesso Maselli)

  凱特琳在一九四九年從西西里來到羅馬,立即與一男子生下卡雷托。她沒有工作也無證件但必須付七千里拉來養小孩。凱特琳怕被遣返,只能睡在外面,但保姆將小孩還她並撤銷告訴後,凱特琳不得已只好將小孩丟棄,但第二天報紙登出後她又去天主教收容機構想要回兒子。於是凱特琳最後經法院宣判無罪,也引起全國人的注目省思。

  (六)義大利男人的眼神    導演:亞比圖.拉圖亞達(Alberto Lattuada)
 
  羅馬的街道上每天都有誘人的美女來來往往。一名中年人見美女經過,遂隨後尾隨,辛苦地跟隨爬上很高的階梯後竟然發現女子迎向男友懷抱。一名男子在擁擠的公車上一直想貼近女子身邊,到了某一站後幾乎全車的人都下車了,只剩女子與男子對坐。終於到了總站,男子跟隨女人下車,但女子急步奔入一家新蓋的大樓公寓後,男子惆悵落寞地緩步離去。

◎ 劇情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義大利陷入一片蕭條,一些導演以當時的社會氛圍就地取材地呈現極端寫實的作品,並且在世界各地引燃一股風潮,這股「新寫實主義」甚至多少也影響了法國六O年代的新浪潮電影。而新寫實主義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則是「單車失竊記」。

  「單車失竊記」的編劇賽薩.薩瓦提尼就認為「城市愛情故事」是他心目中最貼近義大利新寫實主義理想面貌的影片。由此可見「城」片的特殊風貌與呈現,是值得許多研究電影的人慎重注目的。

  「城」片其實是以半寫實半紀錄片的方式呈現了六段故事。在序場中放置了許多男女之間的互動,也透發了男人與女人之間微妙的情緒與想法。有趣的是,男女的互動模式其實在全世界的比較下大體是相似的。首先必然是一種「期待」,然後是「邂逅」,再來是「激情」,最後當然有兩種結果,一種是永浴愛河;另一種是「分手」。

  在這四部曲中,都是必須深刻去反思的,在期待的心情中是以什麼樣的心態來看待?本片序場中的每個片斷,充分表現了男女情慾的另一章,幾乎更多的比例是被界定在慾望的呈現,幾乎將情的感受完全剔除,甚至完全放置在情感世界的女人都變成輸家。

  「城」片是一部近乎劇情的寫實片,或者只能稱為半紀錄片。雖然很多情節是真人真事,由事件的當事人現身說法,但經過重新排列與鋪陳,就不免喪失紀錄片原有的精神。

  「性愛交易」倒是相當標準的紀錄片。深夜的阻街女郎背後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悲慘故事。有的女人年歲已高,但依然得靠這種最原始的方式作為求生存的依據。然而他們幾乎都有個相同的故事-被男人所騙。這部影片是經過一番風雨與爭議的,因直接碰觸到妓女的題材,當年義大利的電檢制度毫不留情地下令查禁。

  事實上妓女這種行業在每個國家都是存在的,而且始終無法禁絕,這意味著一味以衛道姿態來看待可能有失偏頗,或許應該還有更有效的方式能解決這個問題,或者這個問題根本就不需要解決。

  「自殺未遂」找來四名自殺獲救的女人來敘述她們自殺的方式及原因。好端端的生命為何會有想不開的念頭?將自己的生命結束以為真的就能解決問題?事實上反而留下更多的困境給別人。如果可以仔細深思並直接面對問題的癥結,便不難發現所謂的問題並不如自己所想的毫無轉圜,進一步或退一步其實都是可以海闊天空的,若能以這種心態去面對,世間便不會有自殺的問題的。其實自殺也是逆天而行的荒謬舉動,想想為何世界上會突然有自己這個生命,這絕對是有原因的,也許不見得每個生命都很偉大,但卻都是獨特的真實,自殺扼止了這股生意,絕非是上蒼所樂見。

  「三小時的天堂」像極了六O年代的台灣,那時候社會上沒有什麼正當的消遣,參加家庭舞會或地下舞廳是許多年輕人熱衷之事。一個晚上不斷地播放不同節奏的音節,然後相互不認識的男女立刻隨音樂而起舞,在這交會的同時,男女似乎都在測度著對方,甚至由此而展開更深更長遠的感情與交往。地下舞廳是一種時代的產物,現代的年輕人則熱衷於夜店,其性質基本上是差不多的。透過一個固定的場合,讓許多青年男女匯聚在一起,透過彼此的認識而開展了另一種生命交織,沒有對與錯的問題,因為這是生命過程中一種自然的渴望與交集。

  「婚姻介紹所」是以戲劇的方式呈現了當時的社會現象。台灣早期也有許多專業媒人,雖然不像婚姻介紹所如此有系統,但卻也曾造就許多良緣。「婚」片則透發了義大利當時的窮困,一個長女因家庭貧困,寧可嫁給一名狼人。而這是男主角以退為進的托詞,沒想到竟有女子願意屈就。為了擺脫窮困,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任何可能都會發生的,但男主角卻希望女主角應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人生,環境畢竟是會改變的,而幸福也應由自己來掌握。

  「凱特琳的故事」也是台灣早期許多鄉下女孩到台北後墜入愛河的故事。凱特琳未婚生子不被家人接納,但她雖然窮卻不墮胎,也不偷竊,唯一的錯誤是在走頭無路時丟棄了男嬰,但第二天她立刻後悔了。報紙大篇幅報導她的事,輿論對她投以關注與溫情,於是凱特琳重新擁有自己的兒子,法院也作了不起訴的判決。

  「義大利男人的眼神」不妨改為全世界男人的眼神,男人是視覺動物,很容易被出現在旁側的女性所吸引,但其實仔細深究便會發現,那種色瞇瞇的神情幾乎是沒有動機的。片中舉了兩個無功而返的例子,真的令人啼笑皆非,但其實這兩人一定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只能怪罪於賀爾蒙作祟吧!

達賴的一生(Kundun)

導演:馬丁.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
演員:天任.楚侯.梭隆(Tenzin Thuthob Tsarong)
   谷密提松(Gyarme Tethong)
美國 / 1997年 / 134分鐘 / 保護級
禮讚:獲得1998年奧斯卡金像獎四項提名
   包括最佳美術指導、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
這部電影拍攝了第十四世達賴喇嘛自幼時起,一直到逃離西藏、流亡印度為止的人生故事…

◎ 劇情簡介    

  一九三三年,十三世的達賴過世後,第五世的熱振仁波切擔任攝政王也主持尋找第十四世達賴的任務。終於在中國與西藏邊界處找到原名拉莫頓珠的孩子,經過多方測試,終於確定這孩子就是達賴十三世轉世。當下立刻將他迎回拉薩。

  達賴完成坐床儀式後,總務大臣帕拉來見,也展開了不同於其他孩子成長過程的生活,雖然如此達賴有時三更半夜醒來也會哭著要媽媽。為了安慰他,達賴被帶往夏宮,這兒有著許多動物和翠綠植物,而他的老師林仁、洛桑、諾布分別教導他各種佛學知識,但有時也會指責他有太多的傲氣。

  十三世達賴曾留下一封信,很快就被達賴十四世找到,上一世的預言漸漸印證了這一世的艱困,但他也面臨了熱振想回來重掌政權,在一次武裝叛變中陰謀失敗,被達扎仁波切所敗,最後熱振仁波切死在獄中。

  一九五O年十月一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一周年宣布要和平解放西藏。十一月十七日達賴立刻舉行執政大典,然後預備流亡,但眾僧不忍他走,而中共派來的張經武強硬地要達賴簽署十七項協議,但達賴不允,而他的哥哥也被威嚇利誘要找機會去暗殺達賴,但他卻哭泣著向達賴懺悔。

  達賴不得已接受毛澤東的邀請到了北京,毛澤東表面客氣,但卻也直接指出宗教是毒藥,人民必須在生產方面下功夫。雙方似乎沒有什麼交集,雖然達賴最後平安回到拉薩,但卻已感覺到中共的魔手即將深入西藏,於是在幾位重臣的建議下決定出去。

  利用起乩降神諭的方式,得到今晚立刻走的指示,但神諭指示的路線不但有重兵,又是最複雜的道路,沒想到出發前軍隊突然撤離了。達賴與幾名親信裝成軍人混在其中逃出拉薩城。

  半路上有人送來一匹白馬給達賴當坐騎,然後到河邊又改搭船離去,經過一座座的大雪山,達賴感染了風寒,雖然體力透支趴在馬背上,但最終他還是越過中印邊界,一直到如今不曾回到過西藏。

◎ 劇情分析

  西藏的輪迴轉世的方式是世界上相當獨特的方式,僅憑著小孩子對前一世使用過的物件指認,就確定了下一世法王的命運,在一般的國度中是不可能發生的。

  其實不只達賴或班禪依這種模式延續下一世,負責去找達賴的攝政王是第五世熱振仁波切,這表示他的法王地位其實也是透過生前的指示以及起乩引導,最後在指示的地方從年齡相符合的孩子中挑選測試而出。

  依佛經的敘述,若能修至三地滿心,就能正知入胎,亦即欲出生在何地其實都可以事先規劃,所以西藏這種轉世輪迴的方式不足為奇。一般佛法高僧若行菩薩道,也都會選擇下一輩子投胎的地點與因緣父母。但卻不會以相同的位階不斷地輪迴。西藏是宗教與政治結合的國度,換句話說,每一世的達賴不僅都是宗教上的領袖;同時也是西藏的國家領導人。

  釋迦牟尼當年也是王位繼承人,但他毅然決然放棄了太子的地位,獨自一人投入修行之路。這與西藏的達賴似乎有著不太一樣的地方,雖然是見仁見智,但佛法的真諦應該只有一個,縱然各地風土民情不同,但原則的認知是佛教界的必要條件。

  以熱振仁波切為例,是他負責找到十四世達賴的,而當達賴找回之後,必然危急他攝政王的地位,雖然在情勢所逼而交出政權,但沒多久又武裝政變企圖奪權,甚至他是聯合達賴十四的父親祁卻才仁一起行事的。而四十七歲的祁卻才仁在一次吃飯時突然死去,達賴十四的兄弟認為是當時拉薩政權下的毒。而當時色拉寺的喇嘛準備集結殺進拉薩以解救熱振仁波切。當時的達扎仁波切下令藏軍以大砲轟擊,結果兩百多名色拉寺的喇嘛被炸得屍骨無存。而最後熱振仁波切在布達宮的地牢內受盡酷刑,據說最後是被捏碎睪丸而死。

  人一出生必定六根與六塵相觸,從而生出六識,這也是所謂人活在十八界的說法。而這十八界其實都是如來藏所生出的,既然是被生出,將來必定毀滅,因此稱為「無常」。問題是這些無常與生出的如來藏是非一非異的。這是佛學一個最明確的說法。但我們卻必須要有這方面的認知,亦即活在十八界中面對互融必然有其知與性的互動關係,而在這一切虛妄法中其實不必過份強調在六塵當中的反應與顯現,現實中每每的接觸必然有「知」的妄念閃過,重要的是,在這「知」之後的延續是什麼?隨著「知」而不斷地妄想?或是採取「六入不會」?

  既有所知,必有所分別;既有所分別,必有所決定,有了決定,必然會種下業識種子。佛經云:「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正是這樣的道理。釋迦牟尼放棄繼承王位,畢竟王位雖然在世間法是如此尊貴。但對於了解真相的人,一定了解富貴如浮雲,轉眼必成空。而這指的是這一世的見聞覺知,但應更深切地思惟這些會幻滅的見聞覺知是被生出的。既然被生出,那誰才是生出見聞覺知呢?答案是從無始以來就從來不生;盡未來際也一定不滅的第八識阿賴耶識;也就是如來藏,或者稱真如。

  這是每個人生命的實相。當你今世出生為人,這個實相就配合著這一世的「人」;當出生為牛、馬、羊或天人,實相的如來藏絕對沒有任何情緒來反對或贊成,祂會如實地配合那一世的牛、馬、羊…或天人。

  相較之下,台灣比西藏幸福的是宗教有著全然的自由,政府絕對不會干涉,雖然由此也壯大了一些佛寺宗門,然而若將資源用之於社會,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只是佛門最大的宗旨即是實踐每一本佛經的提示,資糧位的實踐固然重要,但真正的實修卻也是不能忽略的。

  達賴十四生長在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他面對的必然是他累世所發的「願」,在離開西藏與留下應該是他一生中相當重要的抉擇。任何事情總有一體兩面的看法,但也都能走出自己的一條明確道路。寄居在他國異鄉是始料未及,但已成定局,便再也無反悔的立場,這也是達賴十四今生的使命,他在國際上逐漸建立應有的地位與名聲,因為這是吸引世界注目的條件之一,他唯一能做的是以拖待變,以時間換取空間。

  電影中提及一九五四年九月,達賴在拉薩受完比丘戒後,接受中共邀請,達賴在中國足足住了一年,這些時日中他展開無數次的會談,分別與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及其他重要的檯面上人物會談,但最終是毫無所獲黯然回到西藏。事實上當時還有一位班禪喇嘛,只是因電影的調性主軸放在達賴身上,故將班禪這一條線刪掉了。

  「達」片的拍攝與放映,事實上也得罪了中共,這部影片不僅在大陸列為禁片,導演及很多演員都被禁止入境中國;而出品的迪士尼公司也由此蒙受極大的損失,凡是該公司出品的作品全部禁止進入中國,雖然損失極為慘重,但迪士尼公司依然執意完成這部電影。

  佛教被人誤解為毒藥,那是極大的偏頗,真正的佛教也可以在人世間普現大願,出家是一種選擇,但像維摩居士這樣的菩薩其實是個很好的例子,佛門最重要的呈現不是現象而是「心」,若真正明徹實相之心,就絕對不會有如是的批判與看法的。

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

夢土耳其約瑟夫三部曲-蜜(Honey)

導演:森米.卡潘諾古(Semih Kaplanoglu)
演員:波拉.奧塔斯(Bora Altas)
   伊達.貝斯科格魯(Erdal Besikcioglu)
土耳其 / 2010年 / 105分鐘 / 普通級
禮讚:榮獲第60屆柏林影展金熊獎最佳影片
   2011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土耳其代表

一段充滿靈性與掙扎的父子關係…

◎ 劇情簡介     

  小時候的約瑟夫常隨父親亞庫到森林中採蜜或擺設人造蜂巢,約瑟夫喜歡用手指挖蜜,那種感覺讓他無法忘懷。在學校他渴望得到老師的紅色獎章,主動要求唸一段課文,但老師卻要求唸另一段,這下約瑟夫唸不出來而變得結巴了。

  在一次隨父親到樹林間採蜜時,父親卻因癲癇症而昏倒了,約瑟夫急急用河水救醒了父親。這一日隨父親到友人胡笙家,父親送胡笙兒子哈姆迪禮物,約瑟夫很嫉妒,在老師課堂上檢查作業時,約瑟夫強行交換,害哈姆迪受老師責罵,但第二天哈姆迪沒來上課,自知理虧的約瑟夫到哈姆迪家中送他一艘父親剛送他的帆船以示歉意。

  父親獨自帶老鷹和那匹瘦馬入森林尋找蜂巢。每每在早上醒來之際好像感受到父親回來的氛圍,但很快發現那是一場夢。而在學校的另一間教室,約瑟夫聽到一個年輕女子在朗誦詩,不知何故約瑟夫便湧起一股喜悅的感覺。

  母親四處問同樣在山裡採蜜的人,有人見過亞庫,這使母親放心不少,但母親問約瑟夫餓不餓?約瑟夫卻連牛奶也不喝。

  母親告訴約瑟夫,她昨晚作夢,夢見三人去放蜂巢,看到一朵美麗的花,然後將花摘下放入皮包中,然後聽到馬啼叫聲。這讓母親和約瑟夫有不祥的感覺,因為亞庫並未隨馬匹回來。

  母親問約瑟夫將來要作什麼?她說附近的古洛入了警校,約瑟夫卻不置可否。而母親告知貝奇叔叔要來過開齋節時,約瑟夫顯然有不悅的表情。母親最後表示要去找憲兵隊幫忙尋找父親的蹤影。

  約瑟夫隨姨婆上山上的教堂,在這兒吃一碗奶與蜜的感受像在天堂,但約瑟夫卻獨自回家。而在開齋節時他與母親在跳舞的廣場不斷尋找,但就是沒有父親的蹤影,而當晚卻夢見父親從樹上跌下,母親傷心地哭泣。這回約瑟夫主動喝完牛奶,而在課堂上他雖口吃,但卻獲得老師最後一枚紅獎章,正欲回家告知好消息,卻發現警察來家中告知父親在卡勞庫朗出事,傷心的約瑟夫獨自一人回到林中大樹下,靜靜地睡著好像回到母親的子宮。

◎ 劇情分析

  約瑟夫從小最喜歡與父親到森林中採蜜,當用手指挖蜜放入口中的剎那幾乎就是永恆的回憶。或許父親太疼他了,太過內向的約瑟夫不敢講話時,總是要他小聲地用氣音來發聲,但或許也是這樣使得約瑟夫要大聲唸書時就會顯得口吃。

  約瑟夫的癲癇來自父親的遺傳,也許是因為這種在昏倒危急之際能彼此搭救而產生的特殊情懷,父子關係似乎永遠比母子關係來得融洽。所以當父親送約瑟夫同學禮物時,約瑟夫便嫉妒不已,甚至在老師檢查作業本時,約瑟夫大膽地將同學的作業本交換,這使得同學沮喪不已。

  導演將孩童時期的點滴放置在電影情節中,看似薄弱的劇情,但將這些瑣碎的事累積起來,依然可以感受到強烈的風格與色彩。約瑟夫在學校的成績並不是很好,但父親卻常常鼓勵他學習。母親在這方面是較負面的。在「乳」那部影片中母親埋怨約瑟夫只是上學,卻永遠不知自己要幹什麼?在這部影片也曾提到鄰居小孩已入警校,其語氣自然也是希望約瑟夫應該投身生產行列,不能只是理想化。

  但約瑟夫在學校聽到一名女人在朗讀一篇詩時,他的眼神頓時為之一亮,這個鏡頭徹底呼應了前兩部約瑟夫的性格。誠如導演所說的,不一定將三部曲的約瑟夫連結在一起,但他卻也不曾完全否認,雖然時序有了落差,但意義卻是可以連結的。

  父親知道約瑟夫不喜歡喝牛奶,往往在他被責備之前替他喝完,這使得約瑟夫相當開心。但在最後得知母親作夢,夢見父親死去時,約瑟夫只好乖乖地自動把牛奶喝完。這像個儀式般完成了生命的某一個階段,也是三部曲中導演一直在詮釋的主題。

  「卵」、「乳」、「蜜」是土耳其人三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而「蜜」代表的是一種人生的滋味,透過這份味覺的啟發,每個生命都必須認真去感受,縱有高貴貧賤之分,但當甜蜜入口之際,每個生命的感受卻是永遠平等的。

  這種老掉牙的孩子成長過程其實要詮釋得另類是相當困難的。編導揚棄了說故事的本能,卻大膽地以「詩」的調性慢慢拼湊出光影的魔術,也完整地拼湊出「人」的完整性。正因為約瑟夫有著各種缺點,所以他才是人,否則他沒有缺點就是神。他渴望得到老師的紅色獎章,自告奮勇卻栽了跟斗,從此唸書便成了口吃,好在老師似乎懂得孩童心理,最終還是將紅色獎章頒給他。

  然而這個獎章卻必須呼應父親死亡的訊息,世間永遠充斥著這般的殘酷。母親自從父親入山採蜜未歸,便一直四處打探,但答案總是不太確定。在這之前約瑟夫曾經以祈禱的方式希望能早日見到父親,隔日好像真的夢境實現,但真正起床時,父親依然沒有在家。

  真實與夢境有時會被刻意模糊,而這更能直接反射母親或約瑟夫的心境。父親因附近的蜜愈來愈少,故必須到更遠的地方採蜜,約瑟夫曾提出一起同行的要求,但父親卻說母親需要約瑟夫照顧。雖然是一句勉勵的話,但卻也都符合男人成長的規則與程序。

  約瑟夫在課堂上犯的錯誤,他也像個大男人一樣去同學家探視哈姆迪,並且將最心愛的帆船送他以為賠罪。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情節映照了生活中的必然,而與約瑟夫的漸漸懂事,其實他父親的生命也點滴在流失,也在這個時候,母親更關懷地詢問約瑟夫是否有寫功課?並且要他去雞舍中拿了三顆蛋,當然也叫約瑟夫要喝牛奶。

  當母親儘量朝好的方向去設置時,她的內心其實是更加惶恐不安的,當常理逐漸偏失並隨時間逐漸累積的同時,人的信心也相對地在消滅,但維持一個希望卻是最後的手段,母親那個很美的夢境,其實是潛意識的反射與期待,只可惜到最後現實畢竟是現實。

  其實「蜜」片最可貴之處是以約瑟夫的主觀意識來呈現,所以大人生活中的種種現象都變得好像被過濾網過濾一般,沒有世俗的勾心鬥角與詐騙心機。一切的罪行都不超過約瑟夫課堂上的過失,於是影片就顯得更加透明起來,這也使得觀眾有了全然不一樣的觀賞態度與思考。

  父親的死亡被安排在序場,這是一種宣告與預言,將最重要的情節放置前面公開,會使得情節喪失魅力嗎?起碼在本片是沒有這種缺失的。正因為那是既定的結局,於是更能對應約瑟夫的行為以及母親的焦慮。當走在路上有人請約瑟夫代為問候其父時,約瑟夫莫名地高興起來,因為起碼這表示在別人心目中父親依然健在。

  母親告訴約瑟夫開齋節叔叔會來,約瑟夫便顯得相當不悅,這段情節也有必要與第二部曲的某些情節相連結,畢竟這些隱藏的情境關係到日後母子的分離。

  或許三部曲透過三樣食物告訴我們生命的形式,但也只是在某個面向是相同的。畢竟每個人的本性與個性不同,當外在環境有了改變之際,每個人直接的反應絕對會完全不同的。猶如約瑟夫得知父親去世的消息後,他只能跑入林中睡在大樹的根部。當一切事物的核心完全攤開的同時,人唯一能做的似乎只有靜默地接納它。

夢土耳其約瑟夫三部曲-卵(Yumurta)

導演:森米.卡潘諾古(Semih Kaplanoglu)
演員:奈傑.依斯勒(Najat Isler)
   薩黛.阿克索伊(Saadet Isil Aksoy)
土耳其 / 2007年 / 97分鐘 / 輔導級
禮讚:榮獲土耳其奧斯卡「金橙獎」6項大獎 最佳影片、最佳編劇、
   最佳美術指導、最佳服裝設計、最佳攝影、最佳新人
   伊斯坦堡國際影展 最佳影片金郁金香獎
   坎城影展 導演雙週
像詩一樣的電影。沒有大起大落的情節,輕描淡寫,緩緩訴說一則中年詩人返鄉辦理母親葬禮以及尋訪一些舊遊的事…

◎ 劇情簡介     

  約瑟夫是個詩人,但現在已經很少寫詩了,他開了一家二手書的店,正欲關門時,一名穿著前衛的年輕女子欲買一本食譜以作為朋友結婚的禮物,最後以一瓶酒交換後離去。

  約瑟夫接到從故鄉來的電話,謂其母已逝世,他請友人代為看店然後驅車趕回。在葬禮完後,約瑟夫到理髮廳將下巴的鬍子刮掉,只留上唇的髭,這看起來似乎更像土耳其的每位中年人。

  約瑟夫回母親的住處,才知一名即將唸大學的女子艾拉一直在母親生前照顧她,由她口中得知母親把每一朵盆栽取了親人的名字,並且每天跟他們說話。艾拉自己介紹是拉米叔叔的孫女,約瑟夫誠摯地向她道謝。

  艾拉表示其母賽拉生前有個願望,就是要以一隻公羊獻祭,約瑟夫不相信這種儀式。推辭說等下次來再說。第二天為了作早餐,買了二公升的牛奶,但雞舍內母雞並未下蛋,約瑟夫自己去找也沒找到。而約瑟夫發現門外有個男人似乎在等什麼,他身旁有一輛機車。

  約瑟夫去找律師辦遺產的事,在後院他看見有人拉著繩索,似乎讓他想起一些過往,同時他的癲癇症發作而昏倒,所幸沒多久又醒過來。

  艾拉與開電氣行的男子騎機車到山上玩,男子有意無意向她求婚,艾拉拒絕,雙方不歡而散,艾拉逕自從山上走下來。

  約瑟夫知道前女友嫁穆拉又離婚,於是到學校找她,兩人再度交談似乎也找不到交集。回去後艾拉要求約瑟夫晚上留下明天再回,卻遇停電,約瑟夫找來電氣行老闆修理,而燈亮後才發現冰箱上貼有當年他得獎的剪報。第二天決定去買一隻羊獻祭,同時也拜訪海瑟奶奶,奶奶以為他們是夫妻。而在旅館中恰遇婚禮,兩人在兩端觀賞著舞蹈心中也泛起一股奇特的感覺,最後回到家時本以為約瑟夫要回去了,沒想到艾拉早晨去時約瑟夫還是留下來,艾拉作了早餐,這回從雞舍拿出一顆蛋。

◎ 劇情分析

  任何一部偉大的作品,必然離不開生與死,透過這份未知的神祕與無知,更能探測碰觸多面向的空間,從而恣意地發揮屬於自己的認知與見地。這使得創作者有了不一樣的詮釋觀點,當然也使得作品有了不一樣的展現。

  森米.卡潘諾古以土耳其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雞蛋、牛奶與蜂蜜,展現了他的夢土耳其三部曲。透過詩ㄧ般的精練與簡潔,放置了映象語言中更多想像的留白,使得這三部曲更為晶瑩剔透,也以更隱喻的手法表現了日子當中的平常。

  序場中一名老婦人從晨霧中遠處走來,在鏡頭前猶豫半晌後,她決定向左轉,繼續走向更遠而未知的道路。也許老婦人是要去找親戚友人;也許她正要回家或正要去辦一件事,就是這麼簡單的畫面,使得很多觀眾議論紛紛。但電影的分析是必須前後連貫的,在下一場約瑟夫就接到家鄉打來的電話告知其母已經死亡的消息,於是這個看似無意義的畫面立刻呈現了主題也表達了身份。也就是死亡,而死亡就是另一個開始。猶如禪宗公案的「生就是死,死就是生」。

  一名穿著時髦的女子想買一本「食譜」當作「結婚」的禮物,這恰似約瑟夫所欠缺也是即將要去面對的問題。不必在意酒與食譜的價值,真正的意義在於導演在詮釋即將要發生的意旨。而女人的短裙應該也是一種誘惑,挑染著約瑟夫一直到中年還是壓抑的情感世界。

  約瑟夫開了許久才到達家鄉,而母親的葬禮自有親朋好友代勞,但意外的是他發現母親生前被一名叫艾拉的年輕女子照顧,但他竟然完全不知情,於是透過與女子的交談,慢慢整理出母親生前最後的點滴甚至想法與心願;相對地約瑟夫也由此而與艾拉有了情感的交集。而這一切完全以最平常的生活片斷來呈現,觀眾必須自行去填補刻意留存的空白以及詮釋每一段落的行為意義。

  「離開」與「歸來」是一種永遠循環不止的辯證,這麼多年約瑟夫放棄了寫詩,卻將自己隱藏在一間二手書店中,也許他談不上什麼成就,但成為詩人是他畢生的志業,這是透過抉擇之後的必然,沒有所謂的後不後悔。然而多年來不曾歸去,這會是因為路途遙遠?或者有什麼樣的心結?這可能必須從第三部曲倒著看,或許就更能清楚來詮釋,但導演卻刻意以「倒敘法」來建構另一種全然不同的結構。由此也就有了新的議題。

  三部曲中的男主角確定是同一個人,而導演刻意模糊了時序與空間,這使得每一部影片都可以是獨立的故事,但若採取連續的時空故事也是不衝突的。這是一次高明而有趣的實驗,讓這三部曲與其他的三部曲顯現了不同的表達方式。

  透過艾拉的敘述,約瑟夫了解母親在艾拉陪伴下並不孤獨,但她卻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她的親人,於是這盆盆栽是某某阿姨;另一盆是某某奶奶,而且趁澆水的時刻與盆栽對談。由此也透露了母親是多麼思念她自己的兒子。

  艾拉像半個主人一般招待約瑟夫,只是第一天在雞舍內找不到母雞下的蛋,但她依然努力扮演半個主人的本份。約瑟夫在這之前並不知曉有艾拉這個人,從交談中才知她是遠房親戚的孫女。而原本很快辦完遺產登記後就要離開,卻因艾拉告知其母發願要以公羊獻祭的心願。約瑟夫本來可以不理會,因為他不作興這種儀式但真正促使他留下來的絕對是艾拉。

  這種兩人獨處而延展的內心變化是導演極力要傳達的訊息,然而導演只是規矩地如實呈現,將生活以銳利的刀切成塊狀,看似不連貫,但卻是一種抽樣。導演揚棄了傳統的電影呈現手法,撿擇了他的如詩調性,從而釋放了約瑟夫長年以來暗自壓抑的鄉愁。這種過去的記憶變成是逃避的符徵時,我們立刻感受到人的內心深處難以言喻的曲折世界。約瑟夫如此,每個觀眾亦復如是。

  艾拉似乎想盡理由要將約瑟夫留下來;約瑟夫也想盡辦法不讓自己離開,但一切的理由都只是表層的思考,直到約瑟夫在獻羊的祭典之後,獨自一人進入羊群之中,他必須深刻地體現那隻羊的死亡與母親死亡的連結,也由此在心靈中重新演練聖經亞伯拉罕獻幼子的故事。過去與母親之間的心靈衝突,於此有了正面的突破。

  世俗的種種紛擾,絕對無損於父母對子女的愛,約瑟夫在即將邁入「結婚」之前的感受也開始有了新的領悟。冰箱上的剪報不正是母親關懷的心情,以及與有榮焉的喜悅?剎那之間約瑟夫開始明白艾拉的存在,似乎是母親的安排與期許。

  旅館內的那場婚禮,艾拉與約瑟夫各站一個方位,彼此對望的眼神中有了頻率相通的訊息。但正如小時後約瑟夫的自閉一般,他對任何的看待都是以無言應對。在祭典之後,艾拉再也提不出任何挽留約瑟夫留下的理由,而在分手的剎那,就更增添太多的感傷了。

  透過一夜的思考,約瑟夫第一次採取了主動,他又回到老家,當艾拉進來之際,不禁喜上眉梢。於是她開始張羅

  早餐,這一回在雞舍內拿到了雞蛋,於是兩人共同愉悅地享用了早餐。

夢土耳其約瑟夫三部曲-乳(Milk)

導演:森米.卡潘諾古(Semih Kaplanoglu)
演員:梅利.薩爾庫克(Melih Selcuk)
   巴薩克.冠魯卡(Basak Koklukaya)
土耳其 / 2008年 / 95分鐘 / 普通級
禮讚:威尼斯影展 金獅獎競賽片提名
   伊斯坦堡國際影展 費比西國際影評人獎

以一名青年的遭遇,反映出全球化土耳其社會的變化與衝擊…

◎ 劇情簡介     

  一名女人被倒吊在樹上,一名老人卡莫將寫好的字條放入牛奶內然後放火燻女人,最後從她口中抓出一條蛇。

  年輕的約瑟夫在路上遇見一名女同學,女同學不僅時髦也開車載他到山上的古蹟,但兩人似乎沒什麼交集,而女同學接到手機便逕自與對方交談起來。

  回家後母親要約瑟夫處理機車的輪胎問題,第二天母親到市場賣乳酪,而約瑟夫關心的是他寫信給老師海達貝,但這位老先生似乎對他的作品沒有印象。約瑟夫不時到郵局查看是否有自己的信件,這差點惹毛了郵局人員,再度找上老師時約瑟夫決定請老師喝啤酒,並送酒醉的老師回家而且為他蓋上棉被。但這同時母親發現輪胎又沒氣了,只好向火車站站長求援,站長肥胖但依舊為她打了氣。

  終於寄來一本詩集,約瑟夫的詩被刊在雜誌上。約瑟夫去拜訪也喜歡寫詩的礦工朋友,友人最後把手寫稿交給約瑟夫希望代為打字投稿。

  約瑟夫開始替母親賣牛奶,原本答應每天都固定時間送,但因接到兵單必須到伊士麥去身體檢查。在等待檢查結果之前,約瑟夫在書店認識了一名女子塞姆拉,原本兩人相約在第二天塞姆拉四點下課時在書店前見面,但沒想到檢查結果有癲癇症而無法當兵,於是約瑟夫便沮喪地回家了。

  約瑟夫再去送牛奶,但使用者卻完全拒絕,因為約瑟夫並未照約定送來牛奶。無奈的約瑟夫騎船形機車回去卻在半路因癲癇發作而翻車,所幸最後慢慢甦醒。

  約瑟夫發現母親不時隨一輛轎車出去,在偶然看見車子載母親回來後,約瑟夫決定隨後跟蹤。車子終於停在野外一棵大樹下,約瑟夫也下了機車,然後慢慢找尋,終於發現男人在湖邊的蘆草中穿過消失,約瑟夫也緊緊追隨,沒想到突然聽到一聲槍響,約瑟夫嚇了一跳,但他不放棄也穿過比人高的蘆草。終於看見男人拿著槍朝湖中的水鴨開槍。約瑟夫拿起一塊石頭欲從後面襲擊男人,卻發現湖邊有一條大土虱,於是約瑟夫改變了心意,他放下石頭抱起大土虱回去給母親,可是進門時,卻見母親正在拔鴨子的毛…。

◎ 劇情分析

  約瑟夫從小喪失了父親,寡母以賣鮮乳酪維生,而正在大學上課的約瑟夫正處於一個尷尬的年齡以及心靈有著層層的困頓的位階,連帶地他與母親之間的關係便有了微妙的觸動。

  約瑟夫是個不擅交際的男孩,一名開跑車穿著時髦的女同學載他上山踏青,女同學請他吃口香糖他不接受;他請女同學抽菸對方不接受。這說明了兩人完全沒有交集。也許女同學有著某種的期待,但木訥的約瑟夫並沒有任何的舉動,於是剎那空間為之凝結。一通手機化解了尷尬,但也增添了彼此的疏離。女同學講手機愈講離他愈遠,觀眾有理由相信,來電的對方想必與女同學也有著奇妙甚至親密的關係。

  看似獨立的一場戲,但卻明澈地作了宣示。約瑟夫也許是個木訥的人,但卻絕對是執著的性格。他想成為一名詩人,不斷地投稿卻始終不曾獲得回應。

  成為詩人的真正意義是什麼?這在每個國家的答案幾乎是一致的,詩人似乎只能當成副業,台灣很多詩人其實都是以教師為業,有誰能完全靠詩來養家糊口?約瑟夫到礦區找一位喜歡寫詩的朋友就是一個例子。喜歡寫詩是一回事,日子總是要過的,所以只好委身於礦工的工作中,縱然全身漆黑,頭上的那頂燈帽,似乎更能看透世上的一切曲曲折折吧?

  約瑟夫常常到郵局去詢問是否有他的郵件?這是他的期望,也許是刊出的詩刊雜誌寄來了,或者任何的訊息都能為他的生命增添一些的動力,只可惜面對失望的機會總是較多。

  約瑟夫的執著讓他直接去面對詩人海達貝,其實他也是學校的老師,海達貝根本對他沒什麼印象,更不用提他的作品了。約瑟夫知道海達貝喜歡喝啤酒,終於請他喝酒並帶老師回家。或許他的細心與執著使得海達貝登出了他的作品;但也許真的是約瑟夫的才氣才有這樣的結果,畢竟在首部曲-卵的情節中,我們知道他曾得過詩獎的桂冠,這呈現出約瑟夫在詩的表現上是有著他的程度的。

  母親時常叮嚀約瑟夫要處理機車的輪胎,約瑟夫可能只是打打氣,並未用心檢查輪胎沒氣的原因。在一次輪胎又沒氣時,母親求助於火車站的站長,由此也展開了一場的男女關係。

  觀眾與約瑟夫的視野是相同的,他只能遠遠觀察著那輛載母親進進出出的車子,始終沒有機會無緣見到他的廬山真面目。但從車站那一場替母親打氣的站長表情與身材,應該很快可以連結到湖邊打水鴨的圓胖中年人,於是不曾交待的情節,很快就因為線索的接續立刻有了情節明確的交代。

  約瑟夫與母親的關係總是較死去的父親來得疏離,這如果從第三部曲倒著看,應該很快就能了解與明瞭的。原本就有些自閉的約瑟夫面對母親感情的外放,絕對無法心安,他感覺即將失去許多,雖然說不上來,但卻可以決定應該立刻消滅這個禍源。

  而在這之前約瑟夫也面臨兵役的問題,他到伊士麥檢查身體,在書店中他認識了一名大學女生塞姆拉,這名演員正是在首部曲卵中飾演艾拉的同一名演員,對導演而言,這樣的安排似乎有著明確的刻意。觀眾從這個角度來看,便不難詮釋第一部曲的真正結局了。只是在得知自己有癲癇症而無法當兵時,約瑟夫不但沒有赴約立刻回到家鄉,原本就相當自閉的他這回更加封閉自己了。

  雖然如此,約瑟夫對母親的情懷卻是這部影片最重要的呈現。序場中一名女人被倒吊在樹上,透過巫術才從她嘴中抓出一條蛇。而這名女子我們有理由相信,應該是約瑟夫潛意識中的母親。

  母親在有一次驚惶失措中告訴約瑟夫,似乎在廚房內有一條蛇。這段情節有可能是真實但也有可能是夢境,但不管如何,這與序場是可以相呼應的,因為剛剛要邁入感情世界的約瑟夫說什麼也無法接納母親有男人的事實,而這種心情的徹底排斥便間接地幻化成了那條蛇。說得更明白一點,蛇代表誘惑與慾望,約瑟夫無論如何一定要將這條蛇驅趕出去的。

  約瑟夫終於有機會尾隨母親的男人,也可以從背後以石頭砸向他的後腦,在奮力一擊之後立刻滅除了那條慾望之蛇。然而約瑟夫卻在湖邊抓到一條碩大的土虱,當下他作了新的選擇,他想以這條土虱再度贏回母親對他的看待。問題是當他回去時,母親早就興高采烈地撕著鴨毛。在當下約瑟夫顯然又輸了一著。

  生命與慾望是同時同處的,守寡的母親無法被年輕的約瑟夫全面理解;而自閉的約瑟夫也不見得能從母親身上獲得更多的關懷。然而生命本就如此,就算是母子也是必須不斷試煉與測試交織的。約瑟夫日後會成就他自己的人格世界;母親也有她必然該面對的面向,而這攤開一切之後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生命的真相原本如此。

  也許這也可以解釋首部曲中約瑟夫為何長年居住在伊士坦堡而很少回家探視母親。或許也是從這個角度中約瑟夫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認同吧。

2011年10月7日 星期五

最後大法師(The Last Exorcism)

導演:史丹尼.史坦(Daniel Stamm)
演員:派翠克.法比安(Patrick Fabian)
   艾絮莉.貝爾(Ashley Bell)
美國 / 2009年 / 87分鐘 / 輔導級
駭人《大法師》重現人間,親眼見證惡鬼誕生,要你嚇得魂飛魄散~攝影機真實記錄了恐怖的「見鬼實錄」...

◎ 劇情簡介     

  柯登因擅長表演與舞台魅力,從小被當牧師的父親訓練接棒。柯登果然發揮極大的魅力不僅佈道時獲得極大的迴響;甚至他也製造了許多道具,成功地為許多信徒驅魔。但他心知肚明,這一切都是信徒自己心中的困頓,他只不過是解除他們的「心魔」罷了。

  柯登賺了不少錢決定收手,為了證明這一切,他請信徒愛麗絲及懂攝影的丹尼爾來拍一部紀錄片,並且立刻選定一封路易.艾凡伍寄來的信當作拍攝的題材。

  一行三人驅車趕到史威瑟農場,但首先遭受路易兒子凱勒的攻擊,顯然他們並不受到歡迎。柯登不氣餒與路易溝通後立刻為奈兒驅魔,而作了手腳的床會震動以及十字架會冒煙加上柯登的演技,果然奈兒帶著微笑安穩地入睡了,柯登三人住到五里外的旅館,沒想到入魔的奈兒追蹤而來再掀一陣波瀾。

  柯登將奈兒帶回,但家中無人,路易從外入內時幾乎不敢相信,而柯登只好去拜訪當地的牧師曼利,但曼利表示已兩年未見這家人來教堂了。當他們回去時正好見奈兒拿刀殺傷凱勒,路易只好帶凱勒去就醫。

  柯登再度趕回卻發現奈兒被鐵鍊綁在床上,為她鋸開後,奈兒卻突然走入屋內企圖淹死一個洋娃娃。攝影師堅持他錄到浴室內有講拉丁文的聲音。而半夜奈兒偷了攝影機自拍打死一隻白貓的畫面,柯登搶下被打破護目鏡的攝影機後,也發現醫生為奈兒診斷出懷孕的證據,但路易回來不相信,因為他相信奈兒是一名處女。

  路易要求柯登再度驅魔,柯登猶豫,沒想到奈兒在樓上似乎有激烈的聲響,柯登衝上去,奈兒竟以小刀刺向柯登,所幸只傷到手掌。路易拿槍恐嚇,要趕三人離開,不得已柯登只好再次驅魔,果然奈兒表明是跟餐廳內的羅根發生關係,而情緒也獲得穩定了。

  但三人回城正好經過餐廳,進去拜訪羅根才知他是同性戀,柯登覺得詭異三人再度折返,這回他們看見在樹林中曼利牧師舉行祭典,在為奈兒取出「阿巴倫」撒旦的鬼胎後丟入火中,但也發現三人行蹤,於是三人各自逃命,但卻全部死於非命。

◎ 劇情分析

  有關大法師最經典的作品是一九七三年的「大法師」,當時不僅是影壇的賣座冠軍,甚至也引燃一股「大法師」驅魔的影片風潮。

  有關撒旦邪靈附身的傳聞甚多,在西醫的觀點也只能將之歸納為精神病的領域。科學的見地始終是講求證據的,但屬於精神層次的靈界有時似乎很難能提出確切的數據,這是長久以來無法獲得共融甚至相互排斥的原因。

  確實有許多人士藉機斂財,甚至裝神弄鬼一番,這不但能從心理層次助人脫困,也是一種特殊的療程,畢竟很多著魔的原因大部份是來自「心魔」。因此解鈴還得繫鈴人,心中惦記著某種事情而無法獲得紓解,日積月累之後將會在心靈中鬱積成疾。但所謂的疾病卻在病理醫學上找不出任何的徵兆或現象,因為這絕對是超乎物理學的。從心靈的層次來看卻也不是那麼容易掌控,因為「心」是看不見的,它不是物質,但卻是有心行的事實。

  楞嚴經卷八提到許多三界中的鬼魅,舉其中一段為例:「物怪之鬼,物消報盡,生於世間,多為梟類。風魃之鬼,風消報盡,多為咎徵;一切異類、畜魅之鬼,畜死報盡,生於世間,多為狐類。蟲蠱之鬼,蠱滅報盡,生於世間多為毒類。」這也概略提及這個世間其實是不同的生靈重疊而成,而因為業力的原因便與人產生互攝的情境。不過大體上是相安無事的,但若有更多的貪瞋痴夾在其中,則變本加厲的情形在所難免。

  但若深究到底我們不難發現,所有的現象也就是法界都是自心出生的,換句話說每個人原本的真心都是平等清淨的,但因為妄念的緣故,所以招來許多鬼魅。但事實上若真的在「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狀態,就算鬼神也找不到你的。所謂「福禍自招」的道理是相當精準的,因為人的妄念太多,不免招來一些心性相屬的困擾,這是每個人都必須深思與謹慎的。

  「最後大法師」值得稱道的是,以紀錄片來包裝劇情片,在真真假假中讓觀眾很快進入了「現場」,當然就更容易展現身歷其境甚至肯定魔境的呈現了。

  其實人與魔是很難區分的;地獄與天堂也是在一念之間。也因為如此,「最」片便在「肯定」與「否定」之間遊走辯證。柯登已經在牧師的位階上為人驅魔許久,甚至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與認知,他的見地其實是相當正確的,每個著魔的人大部份是因為自己心魔的糾纏,只要略作技巧讓著魔的基點消失,很快就可以重新面對自己的世界。柯登幾乎是以嘲弄的態度來看待這一切,在鏡頭面前他以解構的心態來呈現驅魔的騙局。但萬萬沒想到在史威瑟農場遇上了真正最凶猛的「阿巴倫」魔。

  影片中的阿巴倫入胎於奈兒的子宮,即是所謂未婚懷胎,這在聖經中似乎也有類同的記載,但在真實的人生中倒找不到確切的案例, 因此所謂的紀錄片原本求真的態度便開始有了缺口。雖然是魔,卻也有其第八識的阿賴耶,而阿賴耶可以無所不住,唯獨兩個地方不得其門而入,那就是佛陀的金剛座與母親的子宮。

  所以阿巴倫住胎在奈兒子宮這樣的說法是大有問題,就算魔有無邊魔力,但法界卻屬眾生共業之所,一個魔有何能耐掌握一切?

  但就戲論戲,柯登與攝影小組透過鏡頭一再呈現驅魔的現象,這就是一個好的賣點,而為了與「大法師」一別苗頭,奈兒被附身時身體呈現的角色肢體,做了高難度的彎折,雖然曾經在網路上引起網友熱烈討論與模仿,但基本上這是一種噱頭罷了。

  台灣也有許多繪聲繪影的鬧鬼之所,但其實也都提不出任何具體的證據。一般而言,精神異常其實就有許多理由相信是邪魔附身,但也是止於此,更進一步對身軀的殘害說法是值得商榷的。

  不可否認的是以驚悚的角度而言,本片絕對達到他的目的,而片尾的結局倒也出乎觀眾意料之外,然而最後趕回農場發現的情境就讓人有了分歧的見解。曼利牧師的位階似乎是大主祭,而他有能力將奈兒肚子的魔嬰取出並放入火堆中焚毀,這是否表示曼利是真正的驅魔大法師?

  如果是,為何在他一聲號令之下,參與祭典的人卻欲置三人於死地不可?如果這是肯定的,那豈不表示曼利是比阿巴倫更高層次的撒旦?而路易在祭典中被矇住雙眼,手腳也是被綁住的,這是一種儀式的必然?或是他也受制於魔的掌控?

  另外取出魔嬰的奈兒她是生是死?這樣的受胎是一種既定的原則?或是一種意外的突變?或是一場走錯路的碰觸?奈兒的哥哥凱勒最後出現時不免讓人大吃ㄧ驚,他是曼利牧師的一夥?或者他原本就已入魔甚久?我們可以確定的是最後凱勒殺了攝影師丹尼爾,而可憐的愛麗絲與柯登早就在眾人圍攻下死於非命了。

  人與魔究竟有什麼不同?會是一個很值得討論的問題。只有領納真心的過程與試煉,就絕對能找到這個答案。成佛與成魔也許是兩個極端;但從真妄併行的角度去看,不難發現這個問題的真相的。

何處是我朋友的家(Where is the Friend\'s Home?)

編導: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Abbas Kiarostami)
演員:巴博克·阿默德·普爾(Babek Ahmed Poor)
   阿默德·阿默德·普爾(Ahmed Ahmed Poor)
伊朗 / 1987年 / 83分鐘  / 普通級
禮讚:榮獲1987年伊朗影展最佳導演、評審團獎
   1989年盧卡諾影展銅豹獎、評審團獎
   1989年坎城影展藝術電影獎費比西特別推薦
以寫實手法詮釋小孩子的道德世界,深刻動人…

◎ 劇情簡介     

 住在波士提的小學二年級學生內瑪扎迪,因作業本誤放表哥那兒而遭老師指責,過去內瑪扎迪就有過這樣的紀錄,這回老師提出警告,謂再犯錯將會予以退學。

  但這一日下課時,坐在隔壁的阿哈瑪德卻將內瑪扎迪的作業本收入自己書包,等到回家作功課時才發現,他想起老師的話,不禁替同學著急。但在家中母親不斷地要他幫忙家事,等到做完後卻要他寫功課,否則不准他出去。

  心焦如焚的阿哈瑪德不得已只好趁母親不注意之際帶著作業本急急奔往隔壁村莊波士提。爺爺在村口困惑地看著孫子離去。

  阿哈瑪德在波士提問了很多人,但大家都說不出個所以然,因為波士提也分許多區。正困惑之際遇到同學莫魯薩德與父親提牛奶,因為莫魯薩德要繼續工作,只能為他指出一個概略的方向。

  阿哈瑪德終於找到一條曬在竹竿上的褲子,但卻找不到人可問,然而最終一名婦人把衣服收走,但她卻不認識內瑪扎迪。阿哈瑪德找到內瑪扎迪表哥的家,只可惜表哥赫瑪悌剛剛跟他父親去柯爾開,於是阿哈瑪德又急急追回去,但在莊口又遇見爺爺,這回爺爺要他去拿菸,回來時看見一名做鐵窗的老闆似乎也叫內瑪扎迪,阿哈瑪德認為他是同學的父親,於是又從後追騎驢子的鐵窗老闆,只可惜,裡面出來幫忙的卻不是他的同學。

  阿哈瑪德最後問了一名行動遲緩的老人,老人認為什麼人他都認識,並主動帶他去找,但卻又回到鐵窗匠的住處。由於天色已晚,阿哈瑪德決定回去,但老人又好心地要與他同行,阿哈瑪德不忍拂逆他,於是兩人緩緩地走著,而阿哈瑪德心焦如焚,最終他先行離去,但卻遇到狗狂吠不已,老人趕來時才帶他脫離困境。

  阿哈瑪德無計可施,於是他在思考後,決定為內瑪扎迪寫功課。這一耽擱,阿哈瑪德到夜深時才上床睡覺。而第二天在學校,老師又要檢查同學的作業本,內瑪扎迪很沮喪,因為昨天就找不到本子,只能用一張紙寫作業,這回老師恐怕會將他趕出校門,而此刻阿哈瑪德趕到把作業本交還給他,內瑪扎迪才破涕為笑。

◎ 劇情分析

  巴勒維國王垮台之前,伊朗與西方世界有著較明朗與密切的關係,但後來局勢的改變,使得伊朗變成一個封閉的世界。直到阿巴斯的電影開始與西方世界接觸後,藉著電影才讓全世界再度認識了伊朗。

  阿巴斯透過一個類似青少年文教基金會的組織,開始拍攝一系列的兒童電影。透過孩童的純真與善良,讓全世界觀眾的心靈頻率取得一致的共融,當下也就對他的電影有了一分的新鮮好奇甚至讚嘆與好感了。

  阿巴斯也因為與西方世界的關係,加速了他自己的創作與培育新秀的工作。他的學生馬基麥吉迪與賈法潘納西日後都成為西方世界熟知的重要電影導演。而本片就是阿巴斯正式面對西方世界的精彩之作。

  平心而論,「何處是我朋友的家」說是精彩似乎言過其實。片中完全揚棄傳統戲劇的衝突事件,輔以相當平淡的日常生活的互動認知。正因為情節是如此平淡無奇,而阿巴斯卻能鉅細靡遺地將情境還原在一個小學二年級的學生眼中,透過他的良善與堅持,最終完成了不可能但又令人意外的結局。而觀眾也都在那份真誠善意的感召下,體認了人性的真諦。

  除了主觀鏡頭是在阿哈瑪德的身上之外,從而延展的卻是伊朗一種奇特的景象。首先所有的壯年與青年幾乎都不在影片中出現,因為他們都在外打拼,而以阿哈瑪德的父親為例,我們不知他從事何種行業,但他下班回家後,唯一的樂趣就是聽收音機。

  母親及其他婦人的工作不是洗衣就是餵小孩,而她們幾乎是足不出戶的,就算衣服從二樓掉下,她們也不願或不能出來撿,只能麻煩小朋友從下往上丟了。因此雖是小鎮,但在街道上幾乎是見不到女人的蹤影。

  老人是村子內的特產,阿哈瑪德的爺爺每天與幾名相同年齡的友人坐在村莊的入口旁,他們回顧過往,也努力把上一代貫注在他們身上的轉移給下一代。爺爺抱怨其父每四天打一次都不會忘記,但每星期的零用錢卻是最容易忘記的,因此他故意支使阿哈瑪德回去拿菸只是為了讓他知道長輩的教誨。但當阿哈瑪德一直對著做鐵窗的人詢問而無法獲得回應時,爺爺似乎一點反應也沒有,從這個角度來看,阿巴斯是否意有所指地提出批判?或者那只是他針對伊朗當時情境的紀實?

  做鐵窗的工人不斷的遊說老人換門窗,因為他的觀點是鐵窗鐵門是一勞永逸,不像木頭的窗門不僅容易腐爛與變形,兩相比較下,應該有正確的解答。其實這也是當年的社會趨勢。以台灣為例,鐵窗鐵門的行業其實有變本加厲的情形,這在全世界是很少有這樣的景況,這反映了台灣宵小的猖獗,而民眾也不得不以這種極端消極的行為來應對。

  與鐵窗對比的是做傳統木窗的老人,也是阿哈瑪德最後遇上的老人。老人行動已經遲緩,但卻很熱心地主動欲帶阿哈瑪德去找他的同學,只可惜他找到的依然是做鐵窗的老闆家,而在這之前阿哈瑪德就已經找過一次了。做木窗的老人雖然誠摯熱心,但他沿途當中會不斷地為人介紹他做過的木窗,雖然已經歷經四十年,但依然不會變形。這兩個老人的出現,其實有著傳統與現代的辯證,阿巴斯提出了問題,而答案則讓觀眾留在心中。

  從阿哈瑪德的角度來看,木窗老人願意帶他去找同學,這是讓人欣慰的舉動,問題是阿哈瑪德是有時間壓力的,他必須將作業本交給他的同學,然後再趕回去買麵包,但老人的步伐緩慢到讓他有點不耐,問題是面對善意的長者,阿哈瑪德說什麼也不能忤逆的,所以他只能誘導式地走向前,然後又回頭來等老人。最可貴之處是當阿哈瑪德知道老人帶他回到已找過的地方時,他偷偷地把作業本藏在衣服內,假裝已經找到同學而離去。畢竟老人的善意不能讓他最後感受到失望。小小年紀竟然有如此體貼的心懷不免令人讚嘆了。

  阿哈瑪德因為惦記著同學明天會被老師退學,這激盪出無比的正義感,雖然忙到夜晚無功而返,看似一事無成的情境,卻反而延展出令人訝異的結局。

  阿哈瑪德為同學寫功課雖然不足取,但在情理之內是無可挑剔的。這是一份純然的赤子之心,也是這部影片所要呈現的主題。

  阿哈瑪德的父母應該也是明理之人,母親聽過阿哈瑪德的陳述,因為是阿哈瑪德將別人的本子帶回,犯了錯的他極力要去彌補,而其父母不但沒有責備,甚至容許他熬夜替同學寫功課,這也是導演想要呈現的企圖。

  「何處是我朋友的家」開啟了伊朗影片在世界影壇的地位,而後阿巴斯在一九九一年伊朗大地震後,因為演員的家位於震央,阿巴斯驅車去慰問,但也由此拍攝了「生生長流」;而一九九四年再回柯爾開,拍攝了「橄欖樹下的情人」,並獲得極佳的好評。因此三部影片常被歸納在一起,合稱為「村莊三部曲」。

  影片的呈現貴在一種全新的詮釋,縱然小成本的小製作只要有新的詮釋,必然能在影壇中發光發亮的。

2011年10月4日 星期二

摯愛衝擊(Crush)

導演:麥克.索爾(Michael Saul)
演員:喬治.迪亞(Jorge Diaz)
   西恩.愛德華(Sean Edwards)
美國 / 2009年 / 77分鐘 / 限制級

愛我就別問就在詹姆士的情人卡梅倫要遠赴伊拉克作戰前,在一次的告別聚會中卡梅倫遇到一個人, ...

◎ 劇情簡介     

  (一)別問

  詹姆士愛上了一位軍人卡麥倫,兩人都利用卡麥倫休假時在詹姆士的住處瘋狂地做愛。兩人不知不覺同居也有了四年,雖然如此詹姆士還是不太習慣卡麥倫借他的衣服穿,甚至留下體味。這一日因卡麥倫即將赴伊拉克,有人為他舉辦了一個惜別會。卡麥倫面臨一名叫茱蒂的女子咄咄逼問戰爭何時結束?場面雖然尷尬,但卻也引燃卡麥倫與詹姆士各自對這段愛情的真諦。

  (二)血痕

  克里斯在學校的繪畫課中欣賞傑洛的畫,但因克里斯早就吸引了傑洛,傑洛反而慌亂逃避。但克里斯並未放過他,隨後追趕後,傑洛很快就隨他回到克里斯的住處,兩人瘋狂地做愛。但克里斯離去,一名頭部潰爛的男子來指責克里斯是個不負責任的人。克里斯不理會他,終究他還是無法放棄傑洛。

  克里斯透露他是吸血鬼,希望傑洛遠離他,但傑洛反而在削蘋果時割傷了手掌,並將血蘋果交給克里斯,然後入房內等他,因為傑洛已墜入情網,他唯一的歸宿就是與克里斯相融在一起。

 (三)筆畫

  藝術系的學生麥可獲得到名畫家羅伯身邊當實習生的大好機會,因只要獲得這份資歷,日後考研究所都是很有幫助的。只是羅伯的脾氣很古怪,不僅自視甚高而且又是脾氣暴躁的人,好幾次麥可都要離開了,但羅伯的經紀人勸他留下,但卻也在準備畫展之際不小心割破他的一幅畫作,羅伯生氣指責,但麥可也終於將積壓的情緒暴開,但反而激盪出羅伯的內心世界。兩人有了一場肉體關係後,麥可也獲得一紙證明而落寞離去。

  (四)呼吸

  一名青少年愛上了他的同學,雖然不敢向他明言,但兩人卻常藉露營的同時有了緊密相處的機會,雖然如此卻也都是有意無意的碰觸。少年面對這種令他心悸躁動的感覺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地呼吸,讓自己呼吸平復是否真的能壓抑這段感情呢?

◎ 劇情分析

  在進入廿一世紀之後,同志的議題便逐漸受到正視,最少不像過去那樣受到異樣的眼光與歧視,因為更多的電影創作便更加著墨在這個區塊上。「摯」片看得出是相當低廉的作品,雖然以四段不同的題材試圖撞散同志議題的點線面,不管電影的成敗如何,這應該也是一種相當不錯的構思。

  拋開「同志」這兩個字然後重新閱讀這部電影,其實與任何一部影片的情境大體相差無幾。畢竟人與人的「愛」之對待無非出自「心」。就算是異性戀,若無心相對待豈能感受那份關懷與真誠?相反地同志亦復如是,如果不是出自真愛,又怎能感動自己與別人。

  第一段應是「愛我就別問」,這個標題下得並不十分精準。詹姆士與軍人卡麥倫的相戀四年中,幾乎像新婚夫妻一般如膠似漆。但這段故事的焦聚應該是放置在戰爭與入侵的議題,只是在卡麥倫的惜別聚餐會上,茱蒂突然對卡麥倫的指責顯得相當突兀,而詹姆士則躲至一旁並未參予討論。這是一段永遠沒有結果的辯論,但卻能在每個人心中激起陣陣漣漪。

  然而若真有深思省悟則應該是戰爭與生命的關係,入侵與掠奪也是另一種面向,但絕對無法與詹姆士與卡麥倫的愛牽扯在一起。唯一讓這段戀人引以為憾的是必須相隔海外兩地,而若因時間的拉長,會淡化兩人之間的情與愛嗎?或許心中有了這份芥蒂,兩人便心照不宣地不再提起這件尷尬之事。

  第二段的情境設計在學校的藝術學院。原本也是兩位情投意合的青年戀情,但卻多加了一段吸血鬼的情節。明知對方是吸血鬼,卻情願將一切全化為紅血與對方相濡以沫,這種戀情就算是現今亦難再尋覓。而這段全然的付出是比較偏向慾望?或者純粹是情愛的渲染?這自然要由觀眾自行判斷,但一名似乎受到克里斯傷害的男人出面指責克里斯的自私,這就透發一點玄機。

  克里斯曾警告傑洛應離他遠一點,這可能是被他頸部吸血後有可能像愛滋一樣永難痊癒,但縱然如此,傑洛依然對這份愛情勇往直前,在他眼中,神秘的克里斯與他的相遇絕對不是偶然,他情願犧牲生命,也一定要奉獻自己讓克里斯擁抱並融化他。

  這一段與吸血鬼有關,但卻與傳統的吸血鬼故事有著不完全一樣的詮釋,而這樣的安排似乎將吸血鬼的特質放置在一個更神祕的位階。我們無法推斷後續的演變,但卻更能感受克里斯與傑洛這兩人的同志之愛,這份愛超越了生死,似乎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顯示愛的力量吧?!

  第三段也是有關繪畫藝術家的戀愛故事。麥可的家境不錯,從小家中就掛有一幅羅伯的畫作。無形中麥可一直對畫的作者有份尊敬與景仰,而這種欽敬的心態在長期經過蛻變之後,有時也會幻作情愛的欲望。

  麥可在家中望著羅伯的相片差點自慰起來,連他自己都相當震驚,雖然即時停下自慰的動作,但卻也為自己揭開潘朵拉的盒子。

  羅伯的脾氣暴躁,表相上是因為與家人的互動出了問題,但真正的原因是他極力地壓抑自己性向的訴求。他將全部精力全發洩在畫布上,但這只是治標而不治本,真正的緣由始終不曾找出。

  羅伯其實也深怕自己的秘密不經意地被發現,因此他以暴躁脾氣讓每位見習生望而生畏,甚至最後逃之夭夭。但沒想到在展出前一個月才來的麥可,竟然能忍受下來,這自然使得羅伯自己建構的心靈城堡逐漸地崩塌瓦解,最後反而是羅伯勇敢地去面對他自己的真實。

  這會是一段可以繼續的感情嗎?或者只是臨時的擦槍走火?一時之間實在很難下結論,畢竟人心是如此的浮動,誰能保證日後會有什麼變數呢?

  第四段的「呼吸」是情境相當美的一段。透過獨白,觀眾慢慢見證了少年與同學的感情互動。或許因為年紀太小,一切專屬慾望的東西與線索都必須被隱藏起來,只有能在帳棚內就有著無比的滿足與興奮;半開玩笑地蜻蜓點水般吻對方臉頰應該就是最快樂的對待了。

  這個階段的年齡也許不見得能體現愛的真諦,但那種甜蜜的感覺卻只有這段年齡的專屬,尚不敢說出愛你的愛,像更具有動力的氣球,在蓄勢待發後,將會在重要的緊要關頭爆發,於是一切全然焚燒殆盡,剩下的只有一腔熱情與輕輕呢喃的愛。

  屬於青澀的年齡卻有著專屬的愛情互動方式。也許那在日後會變成模糊的記憶;也許從那一刻開始便會在心田埋下第一粒種子,從此展開了屬於他與他的人生與愛情。但誰能說得正確呢?

  透過影片,觀眾也漸漸能清楚理解有關同志的愛情與議題,每個人都有選擇他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別人是無法置啄的。在不久的將來,這四段故事將會有更多的延燒,也許下一階段就會有倍數的呈現。然而數字比率並不重要,如何看待這些情境是更為重要的,畢竟每個人都是平等的,而且也都具備一顆心啊。

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

導演:丹尼‧波爾(Danny Boyle)
演員:戴夫‧帕托(Dev Patel)
   芙蕾達‧平托 (Freida Pinto)
印度 / 2008年 / 120分鐘 / 輔導級
得獎:第81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改編劇本
   最佳剪輯、最佳音效、最佳電影配樂、最佳電影歌曲
   第66屆金球獎:最佳影片、導演、劇本、音樂四大獎

12道題目是他一生最大的賭注,2009創造一個愛的奇蹟....

◎ 劇情簡介     

  小時候傑默與哥哥薩林生長在孟買的貧民區,在一次回教徒遭受攻擊行動中,母親活活被人打死,兄弟二人在流浪中認識了小女孩拉蒂卡。但三人卻被一名黑社會的老大馬曼收留,而當馬曼要將傑默的眼珠挖出以便成為職業行乞者時,薩林帶傑默及拉蒂卡逃逸,只可惜拉蒂卡來不及上火車而又遭逮回。

  兄弟二人意外來到泰姬瑪哈陵,他們不僅大賺導遊錢也偷旅客的鞋子然後擺地攤賣掉。在一個街角遇上被挖眼珠行乞的亞文,告知了拉蒂卡的下落,沒想到欲帶她離去前馬曼率眾圍來,薩林以槍擊斃了馬曼,但卻也搶先佔有了拉蒂卡,同時兄弟反目後薩林帶拉蒂卡投奔另一黑幫老大扎威。不僅獲得收留,薩林也成為扎威的得力手下,而拉蒂卡也成了扎威的女人。

  不久薩林與傑默見面,隨他回去的傑默也見到了拉蒂卡,傑默要求拉蒂卡在VT車站下午五點見面,拉蒂卡果然冒死赴約,但尚未見面拉蒂卡又被薩林帶手下帶回了。

  為了再找回拉蒂卡,在電訊客服中心端茶水的傑默決定報名參加電視台收視率最高的益智節目猜謎,傑默一路過關斬將,獎金不斷累積增加到一千萬時,主持人普倫故意在廁所寫出答案B,但傑默卻堅持選D,而正確的答案竟然是D。於是普倫認為傑默必有同夥以無線電或晶片聯絡而報警。

  傑默在警局中遭受水刑、電刑,最終才道出他所知道的答案其實都是他生命中經歷過的每件事。巡警終於相信他的話,放他出去參加最後一次的益智猜謎。而另一方面薩林覺得對不起傑默,於是把汽車鑰匙與手機交給拉蒂卡,要她去找傑默,扎威發現後欲找薩林算帳,但薩林讓自己躺在鋪滿錢的浴缸中槍殺了扎威,也完結了一生。

  傑默最後一題答不出來,他請求打電話給哥哥,但沒想到是拉蒂卡接的,但拉蒂卡也不知三劍客最後一人叫什麼名字,傑默志不在錢,他找到拉蒂卡已心滿意足,不經意卻也自信地選了A,沒想到正是標準答案而獲得獎金二千萬。傑默在下午五點去了車站,果然也見到了朝思暮想的拉蒂卡。

◎ 劇情分析

  根據印度作家維卡斯•史瓦盧普(Vikas Swarup)的作品《Q&A》所改編的「貧民百萬富翁」,不僅在金球獎大放異彩,更在英國影藝學院及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拿下多項大獎,堪稱是二OO八年世界影壇最成功的電影。

  全世界的經濟幾乎已經面臨臍帶相連的緊密關係,並且在最後形成M型的社會,這並不是現今社會才有的現象,其實在古時候早就有這種情形了。

  出生是第一個關鍵,換句話說幸運地投胎在富貴之家,一生不愁吃穿,這應該算是一種福報。但第二關鍵的人為個性卻也是導致在經濟上成功與否的另一項重大原因。有一名經濟學家作了一個有趣的比喻:把全世界的財富平均分攤給世上的每一個人,十年後又會恢復為原狀。這正好精準地訴說人物性格與貧富之間的關係。

  運氣也許也可以歸納為另一個關鍵。有的人才華洋溢聰明絕頂,但始終與富貴絕緣。這或許也只能說是命運使然。但命運能否被克服或改變,這是許多人一再探索的問題。「貧」片的基調似乎也是建構在這個基礎上,而所謂的命運其實從心地的善惡對立,其實也會延展出更多的議題。

  印度的佛教其實已經名存實亡,因為過去歷史的關係以及回教徒的入侵,以致印度教與回教佔了印度宗教的大部份,相對的也因為信仰的不同而時時發生更多的衝突,傑默在年紀很小的時候便目睹母親因宗教的關係被人活活打死。

  什麼樣的宗教觀念必須欲置異教徒於死地方才罷休?如果這是一種教義,那這個宗教是可以鄙棄的。問題是這個世界似乎處處充斥你死我亡的鬥爭衝突,卻從來不曾自我檢視這樣的動機與背後思惟的真義是否真的是教義上的指示?

  成為孤兒的傑默和哥哥薩林變得更勇敢了,因為他們的處境更加艱困,但活下去的動力卻更堅定了。拉蒂卡的出現也顯現了兩個兄弟慢慢分歧的個性。在雨中拉蒂卡無處可躲,傑默趁薩林背對他時讓拉蒂卡入內躲雨,也開啟了三個孩子為生命與生活奮鬥的艱困歷程。

  「貧」片最可貴的地方是傑默始終抱著單一善良的信念去參加電視益智猜獎節目,他唯一的目的只有一個,讓失去聯絡的拉蒂卡能夠找到他;而他在節目中遇到的問題都是過去曾經經歷過的。雖然是許多巧合的組成,但戲劇原本就建構在巧合的交織中而產生後續的延展。

  在傑默即將成為二千萬元的主人之際,其實也有其他角色的比較。其一是薩林,他依附在黑幫老大身邊,變成一個殺人的工具,在每次執行任務之前,都必須跪在地上向阿拉祈禱,希望神能赦免他。在這當下薩林是完全迷失的,尤其在見到舞蹈中的拉蒂卡之際,薩林就與弟弟的心靈開始分道揚鑣,他不僅強佔了拉蒂卡,同時也將她獻給黑幫老大扎威,而最終他反悔了,他放走了拉蒂卡,然後躺在整個撲滿鈔票的浴缸中與扎威同歸於盡。這些鈔票是薩林一生中殺人的報酬,或許說他從貧民窟闖出一片天,賺到了他想要的鈔票,但最終薩林卻也必須兩手空空離去。

  另一個是節目主持人普倫,他極頂聰明,嗅覺非常靈敏,這也是他來自貧民窟但最終能成為人人稱羨的主持人的原因。他有預感傑默最終會通過全部的考驗,這是他的直覺。因此在洗手間時,刻意在鏡子上用指頭寫上「B」,這是一種誘導與試煉,但普倫真正的想法是什麼呢?會不會他不想看見另一個來自貧民窟的窮小子翻身成為巨富?或者只是純粹測試傑默是否有同夥在場外共同作弊?不管答案是什麼,普倫掉入人性漩渦中極度掙扎則是相當明確的。這個社會依循著一種你爭我奪的本能,只有在最後關頭跳上另一個人的肩膀才能躍上最高的檯面,也才能真正擁有掌控的權力。

  但其實傑默一點也不是他們所想的,他沒有淵博的學識,他知道的答案都是血淚交織的過往,這更加突顯傑默溫良本質的一面,但他也有堅持的一股毅力,而這股毅力全面放置在拉蒂卡的身上。他不在乎錢,他要的是從小讓他念念不忘的那個可憐又可愛的女孩。無法將她拉上火車的那一刻起,傑默在自己心靈便開始揹負更多的自責,最後他將這份自責化作超越金錢的力量,而普倫可以感受到這股力量,只是他永遠無法得知真相。

  藉著每道問題與答案,故事就穿插倒敘了傑默的片斷往事,而透過這些片斷的集結,兩兄弟的過往便重新被阻合起來,這是「貧」劇最為人稱道之處;也是頻頻獲獎的主要原因。

  「貧」片讓每位觀眾擔任了上帝的角色,透過每一段落的呈現,很快就已經善惡立判,問題是超越善惡的其實是真正的本心,從貧民窟到萬貫家產,這之間的差異是什麼?觀眾能否為劇中人物找出真正的答案?傑默最後一題並不純粹是用猜的,當他獲知拉蒂卡的消息時,其實就是找到心中的真正答案,隨口說出的「A」只是在當下的影子詮釋罷了。一場現實的試煉其實更是心靈最完整的試煉,而真正的答案不在電視台卻在每個人的心中。 

老爸靠邊站(When A Man Comes Home)

 導演:湯瑪斯.凡提伯格(Thomas Vinterberg)
演員:奧莉薇.茉莉兒卡拿屋(Oliver Moller Knauer)
   瓊馬斯.伯拉辛(Thomas Bo Larsen)
丹麥 / 2008年 / 88分鐘 / 保護級
禮讚:2007羅馬影展、Norwegi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觀眾票選最佳電影
好久沒回家,怎麼什麼都變了?…

◎ 劇情簡介     

  賽巴的母親在他四歲時就告訴他一個秘密,其父是個一無事處的人,在酒醉中臥軌自殺。

  賽巴在鎮上唯一的飯店當廚師助手,但自從得知父親的死因後,賽巴便在緊張時會結巴。之前他交了一個女友瑪麗亞,但因其母患了肌肉僵直症,瑪麗亞將她安置在浴缸中但卻忘了她的存在,於是她的母親就這樣死在浴缸中。而賽巴的新女友是鎮上的美女克勞蒂亞,但克勞蒂亞極端的強勢,讓賽巴有些無法適從。

  這一日鎮長邀請知名的聲樂家回鄉演唱,頓時讓全村陷入極度的躁動不安,尤其主廚有自己一套的哲學思想,他希望能將畢生手藝讓這位聲樂家品嚐,而略為神經質的飯店經理再度聘請瑪麗亞擔任女僕役。而瑪麗亞與賽巴在飯店見面後立刻死灰復燃,這也影響了他與克勞蒂亞的性愛關係。

  瑪麗亞打電話約賽巴出來,兩人在草地原野上瘋狂地做愛,賽巴決定向克勞蒂亞提出分手的要求,克勞蒂亞相當憤怒,事情陷入了僵局。而此時已經變成同性戀的母親向賽巴說出一個秘密,原來他的父親並未死亡,而是來小鎮獻唱的聲樂家卡爾。

  賽巴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回到飯店時卻發現卡爾幾乎是不吃東西,主廚對於他精心烹調的午餐沒有受到青睞相當激動。

  第二天早上經理要賽巴端早餐去給卡爾,沒想到賽巴的口吃引起卡爾的注意,主動要求他入房間內,希望能誘導他說出原委。果然賽巴不僅嘔吐也說出他介於兩個女人之間的困境。卡爾帶他到野外要他大聲地吶喊,果然治好他的口吃。但其實卡爾與妻子感情早已至冰點,而卡爾回這小鎮只是想懷念他最喜歡的教堂鐘聲。

  瑪麗亞到卡爾房內打掃,沒想到瑪麗亞也哭泣,卡爾ㄧ面安慰她卻也侵犯了她,而正巧也被妻子發現,雙方決定分手前也要將演唱會唱完。而在宴會中母親告訴卡爾真相,原來賽巴是自己兒子;而瑪麗亞也告訴賽巴她被卡爾侵犯,賽巴憤怒瘋狂地撲向卡爾,於是一場晚宴又被毀了,事情也再度陷入另一種僵局。

◎ 劇情分析

  一九九五年丹麥一群導演向全世界宣讀了他們創造電影的新理念,所謂的「逗馬九五」理論於焉誕生,其中兩位主導者是拉斯馮提爾;另一位則是本片的導演湯瑪斯.凡提伯格。

  凡提伯格不負眾望地在一九九六年拍攝了「最偉大的英雄」,其後在一九九八年以「那一個晚上」一舉摘下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其後凡提伯格便往美國發展,拍攝了「愛在大雪紛飛時」以及「性手槍俱樂部」。其後在二OO七年回到丹麥拍攝了「老爸靠邊站」。

  從某種角度而言,本片提供了相當多未來社會趨勢的訊息,尤其夫妻關係或男女關係。以卡爾為例,他以前在小鎮的種種作為甚至他四處拈花惹草的行徑都不曾受到任何人的質疑,大家所關注的只有他在「聲樂」成功的面向。或許這是西方人較崇尚的個人主義,而從這個基調所延展的自我觀念便不時被無窮放大了。卡爾回來只是想重溫「鐘聲」的緬懷,這是他的一段記憶,而這鐘聲其實也蘊涵了一份的玄機,亦即是他從來不曾得知的「兒子」。

  賽巴從小認定其父臥軌自殺而亡,在母親的敘述下,其父便成了拙劣不堪,從此也使得賽巴變得更為自卑而內向。而導演以「結巴」作為一種象徵,而後也在與卡爾見面時,由卡爾讓他走出口吃的陰影。

  事實上從常理觀影的習慣來看,導演的敘述手法都是與主流觀念有所差異的。映象語言中的許多觀點在這兒全面被解構了,而這也使得本片「躁動」的元素更加的充足而讓觀眾跟著慌起來。

  其實「人」本來就是一個最慌亂的動物。一頭牛與羊可以安祥地在草地上吃草,而人豈能安份地謹守方寸之地?而人與人的關係雖然在道德與法律的制約下有著固定的規律,但人真的是如此安分守己嗎?

  導演以卡爾想要聆聽年輕時最喜歡的鐘聲作為表徵,問題是鐘聲也是被鐘槌撞擊而出的,這一切若全部由心來推敲,不難發現卡爾心中的躁動之因。從年輕時不斷地向外追索,他要的是不同的情慾對待,在即將老去的歲月,似乎因為更為留戀而更加躁動不安了。

  卡爾的妻子追索的是表相的「名」,她早已跟卡爾沒有夫妻之實,但她現在唯一能攀住的正是這份虛榮的名呀!或許還有「利」的追逐吧?因為若卡爾無後,卡爾的財產也將由她繼承。這都是「隱然」的躁動,但不能否認不存在卡爾妻子心中的。

2011年10月3日 星期一

禍然率71(71 Fragments)

導演:麥可.漢內克(Michael Haneke)
演員:魯卡司.米克(Lukas Miko)
   安妮.賓琳特(Anne Bennent)
德國 / 1994年 / 95分鐘 / 保護級
禮讚:榮獲西班牙「加泰隆國際奇幻影展」最佳影片
   坎城影展觀摩影片

你相信世間所有的不幸,都只是一種〝巧合〞嗎?…

◎ 劇情簡介     

  故事開始是電視報導在維也納銀行內,一名十九歲的青年入內槍殺了三人,然後跑回對面加油站自己的車內開槍自殺。

  電視上也播放著索馬利亞的內戰,使得許多難民紛紛逃難。一名十多歲的男孩馬里安拉度幸運地躲在卡車上進入了德國,他不斷地檢垃圾食物為生,偷羽毛夾克禦寒,但終究還是無法度日,於是他向警方投案。而他的故事在電視播出時,感動了一對年輕的夫妻,原本這對夫妻收養了一名安妮,但安妮的冷漠讓夫妻倆失望。於是改為收養馬里安拉度,而這一日妻子要馬里安拉度在車內等,她要去銀行領錢,但槍擊事件後馬里安拉度一直等不到她回來。

  另一位警衛負責銀行鈔票運送,他每天早上起床總是祈禱上帝能賜給每個人平安,但巧合的是他正好送錢到銀行後遇上了這場銀行槍擊案。

  負責點收鈔票的是托美太太,她有一位獨居的父親常常藉故到銀行來見托美;更常在家中打電話給女兒與孫女,托美不勝其煩但也無可奈何,而這一日老人又來到銀行,正巧也遇上了這場槍擊案。

  在某一個晚上有人侵入營區中偷竊了許多手槍以及子彈,然後其中一把槍流入十九歲的學生馬克西米蘭的手中。在學校這羣學生常常以七巧板打賭在一分鐘內拼成一個十字架,賭金是100先令,但有時也會有翻臉的時刻。

  這一日,馬克開車到加油站加油,但因現金不夠,站務人員又拒絕以刷卡付帳。馬克只好將車停在加油站內,跑到對面銀行的自動提款機提款,沒想到提款機故障,馬克只好入內,但顧客排隊甚長,欲插隊卻遭一名顧客推擠而跌坐地面。馬克沮喪地又回到加油站,他坐在車內無計可施,而後面的汽車駕駛不但猛按喇叭也對他咆哮不已,這一切讓馬克的情緒變得更激動不已,於是他拿起槍走入對面的銀行展開了槍殺,然後他又走回自己車內朝自己腦袋開槍。

  從電視播報中只知銀行內死了三人,而凶手馬克也自殺身亡,但似乎永遠無人知曉銀行內那三個遇害者是誰?甚至也永遠無人知曉發生事件的原因了。

◎ 劇情分析

  人生幻化無常、事事難料,每個人很難有把握地說出未來的變化與自身的承受。縱然自己安分守己,從不惹事生非,但卻無法保證麻煩之事不會找上你。

  佛家將世上很多的狀態撞擊稱為「業緣」,這當然有舊的業緣與新的業緣之分。就算不以宗教的角度來看待,機緣的會面就充滿很多的神奇與令人興味的困惑。而處在工商業發達的現今,人與人相處的機會愈來愈緊密,但顯然地彼此的「心」卻反而愈來愈疏離。我們不再像過去農業社會時期珍惜每一次與他人的相互交融,就算每天出門會遇上成千上萬的人,但仔細思索,卻似乎沒有一位是自己所認識的人。人常常在這節骨眼產生茫然與困頓,甚至由此而開始懷疑自己存活的真實性或價值性。

  也許人與人之間是必須透過互動才能證明自己依存的實際,但卻也因為這樣的互動關係讓一切起了瞬間的變化,人的心是最難測度的,前一刻的喜悅與平靜可以在剎那之間變成羅剎地獄。這種瞬間轉化的心靜常常帶給周遭無辜之人的心靈創痛甚至是命喪黃泉,從這個基點來看,實在無法理解或解釋事件的因果關係。因為當事人是在因緣俱會的當下共同來到了交聚的所在,而當下只有令人錯愕與困頓的訝異,卻絕對找不到事件發生的緣由。

  麥可.漢內克最擅長抓住人生這種難解的矛盾,他的作品在精細地提供現象之後,若隱若現地道出原由,但不見得一定會給答案,因為世上的真相不一定是真相,所謂六塵虛妄的道理並非如此單一的詮釋,畢竟六塵也是真心所出生,故被詮釋為非一非異真妄併行的時刻,就不是每一個人可以理解了。因此麥可.漢內克採用這種模糊但又俱在的手法,其實與佛法的第一義諦是彼此相呼應的。

  幸福或禍害若根據邏輯或然率是否可以推算而出,中國的梅花易數從宋朝的邵康節開始有了極大的發揚與顯現,也吸引了更多人投注其中,但這種根據一種現象再配合卦象,然後配合人生的態度再加以推論,這也只是解釋已經發生的徵候罷了。

  其實人生是由每個人的「心」相互牽扯而組成,換句話說「福禍與共」是一種必然的現象,你的一舉一動其實都會影響著別人,但這也可從善惡的頻率來分別。如果你的出發點始終是善的因子,你的周遭將會是善的回報;相反的,如果你連續散發惡的因子,那麼回應你的則也會是惡的因子。一個人如果生活愉快天性樂觀,他遭遇到噩運的機會應該是很小的,也就是說每天哭喪著臉,凡事盡是往壞處想,那麼遭遇到困頓的機會就相對地增加了。

  影片中最確定死亡的應該就是那位保全了。他平常在家或許是恐懼而沒信心,雖然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祈禱平安,雖然祈禱不失為一種讓心靈平靜的方式,但金剛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這充份說明了「心」的真諦,只可惜一般人都只能活在世俗的得失之中,無法去了解這其中的真義。

  保全或許太過於恐懼每日面對的環境,這使得他不時地武裝自己,就連一句「我愛妳」都變成與太太的衝突。也許他的死亡是命定或巧合,但這似乎都很難去真正詮釋其中的奧秘。麥可.漢內克以「禍然率」來做呼應則算是相當貼切了。

  另一個死者或許是銀行女職員托美太太的父親。老人家因年輕人忽略了回來探視,他就三不五時到銀行假裝是客戶,然後與女兒談上幾句話也算是了卻心願與發洩不滿,但誰知道會這麼巧合地遇上突然被激怒的十九歲青年。死亡沒有對或錯的問題,當那個時刻到來的時候,任何人都無法拒絕與逃避的,或許導演也不知要如何解釋這段緣由?所以故意將老人的死刻意隱藏。

  第三名應該是剛收養從索馬利亞偷渡來德國的馬里安拉度的年輕太太,她正慶幸收養了一名懂事的小男孩之際,卻不幸到銀行領錢中彈而亡。而這一切也與聖誕節有了息息相關,若非是聖誕節,很多人根本不必到銀行去領錢。這就是所謂的「現象」。很多的巧合讓事件匯聚在一起;很多不可思議的事就這樣誕生了。

  凶手的行徑令人髮指,但在加油之前他是這個社會一位良民,只因油表的缺油警告燈亮起,他怕在半路拋錨,急忙入加油站加油,但因加油站不收簽帳卡,加上銀行提款機故障,若當時銀行職員能夠通融,悲劇也許就不會發生了。有了太多的也許就足以構成這件悲劇,而這悲劇在發生的兩分鐘之前,絕對沒有任何的跡象可尋,這才是麥可.漢內克要給觀眾的震驚,於是世間的一切頓時變得讓人無法理解起來。

  突發事件其實也都有一個可以尋找的徵結點,譬如說那名大學生若不是從他人手上購得手槍;甚至更早之前沒有人入軍營去偷槍枝與彈藥,也就絕對不會發生這件慘案。因此深究因果自然能找出事件的源頭,問題是這一切也都是在事情發生之後才有了推理,更早之前也都只是一些瑣碎的片斷罷了。

  這些片斷構成了人生,而人生會有什麼待遇,其實是必須從「心」的角度去切入,縱然有著或然率,但其中的變化往往會讓我們出乎意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