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

東京小屋的回憶(小さいおうち)(The Little House)


導演:山田洋次
主演:松隆子、黑木華
日本 / 2014 / 137分 / 普遍級
禮讚:第64屆柏林影展之中由黑木華獲得最佳女演員銀熊獎
   柏林影展競賽片
   柏林影展最佳女主角
很是平實細膩地敘述了平山一家三代人的生活 ...

◎ 劇情簡介     

  布宮多喜老奶奶一向獨居,叫她姨婆的健史不時去探訪她,多喜會煮好吃的炸豬排給他吃,而健史也不斷地鼓勵她將過去年青的回憶寫成一本書,並順便為她修改錯字。

  多喜在一九三五年從滿天冰雪的山形縣到了東京,在小中老師的家中當女傭,但因小中的親戚平井的妻子時子剛生下兒子恭一,因此就移轉到平井家中幫傭。恭一在發燒之後被診斷為小兒麻痺,需要按摩復健,於是多喜每天揹著恭一到日本橋接受按摩,半年後,多喜已經學會按摩術,而恭一的病情也慢慢能走路了。

  平井在一家玩具公司當主管,而社長此時很高興日軍攻下了南京,決定隨百貨公司打折拍賣。而此時來了一名剛從美術系畢業的板倉正治來玩具公司當設計師。在家庭聚會中,板倉獲准參觀恭一的房間。也因為這個機緣,板倉與時子甚至多喜有了奇妙的互動關係。

  因為二張音樂廳的票使得板倉與時子有了共同赴會的機會,事實上此時日本在國外的戰況吃緊,平井的公司業務也陷入困境。平井因為颱風緣故被迫留在橫濱,板倉也急急趕到,正巧為這棟西洋紅色屋頂的屋子解決了許多困境,但也使得時子與板倉感情激增,而這一切卻全都被多喜看在眼裡,雖然多喜也非常喜歡板倉,但她只是個卑微的女傭。似乎也只能擔任一名旁觀者。

  公司社長一直要平井為板倉媒合一名女子,以便早日完婚,但板倉以自己丙等的體位表示雖然不會被徵召,但卻寧願保持不婚的態度,於是勸婚的任務便落在時子身上,但沒想到時子去找板倉,反而造就了兩人相會的機會,這自然也引起風言風語,多喜聽到謠言四處傳,心中焦慮不已。而此時板倉接到了召集令,時子要與板倉作最後一次的幽會,但多喜卻向時子表示,她希望時子寫一封邀請的信,由她帶去,時子答應了,但久久等待,時子卻等不到板倉來訪。

  美軍空襲東京時,洋房式的屋子被炸毀了,時子與平井雙雙死在防空洞中。而健史在多喜留給他的一封未開封的信中逐漸解開了當年的秘密。

◎ 劇情分析

  導演山田洋次對電影的敘述,總有他自己的一套功力,娓娓道來不疾不徐,卻能從平淡中顯現令人回味的點滴,就算是男女激情也能處理得看似平靜無波,卻能深刻感受背後的漩渦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日本很少有鏡頭會以主觀的東京人來呈現,也從而在過去與現在同時併現中,提供了ㄧ些省思與檢討。南京被日軍攻陷時發生了「南京大屠殺」,但從東京人的角度而言,這是值得慶祝的時刻,於是百貨公司打折拍賣,這讓人看來顯得格外的諷刺。

  日據時代之台灣,似乎也延續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遺風。由於貧富不均,許多鄉下女子到都市中求職,最多的就是擔任女傭。而女傭的職責實在包羅萬象,從煮飯、洗衣、打掃到照顧小孩幾乎樣樣專精。由於時代的變化,現代許多雜事都由機器所取代,而社會均富也是一種現象,故女傭這個名詞漸漸被「外勞」所取代,但其結果是大致相同的。

  本片透過布宮多喜的死亡,這才慢慢倒敘退回到時空一九三五年,在二次大戰之前,日本舉國一片興盛之氣,東京也呈現了世界大都會的氣勢。但在北方的鄉下卻猶如落後之地,就連語言的使用也相當自卑,因為平常不用「敬語」就顯露了自己的卑下。

  多喜就是在這個狀況下來到東京,身為一名女傭與主人一家自然顯得緊密,但卻又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否則就很容易失去ㄧ些準則。

  平井與時子這對夫妻看似恩愛親近,但若仔細檢視,不難發現夫妻之間的疏離。時子曾緊握多喜的手而捨不得放,這說明了時子的感情在許多面向中是尋找不到ㄧ些出路的。唯有在碰觸到多喜溫暖的手,也同時喚起了她潛在的ㄧ些慾望。

  板倉的出現同時在時子與多喜的心中產生了漣漪,時子的接觸似乎是一種許多名目之下的名正言順,而多喜卻也只能以最卑下的姿態默默地隨順而行。板倉的藝術特質深深吸引了兩個女人,但他自己的選擇呢?

  板倉若說是愛上時子,倒不如說他的藝術眼光早就愛上了這間西洋紅色屋頂的日本建築,他一直好奇何人會住在其中,但當他走入這間屋內時,潛意識的轉移,很快就與時子產生愛的火花。

  導演或許為了維持一貫的淡然處理方式,在敘述兩人的激情時,始終以暗場來交待,而多喜發現時子出去與回來所穿和服腰帶有了異狀,這表示時子在出去這段時間是曾經寬衣解帶的,而回來之後又急急寬衣洗澡,這已經十足呈現了那一場熾熱的愛情交織。這比起ㄧ些影片中男女兩人在床上的糾纏又顯得有另一層不同的韻味。

  多喜在全劇中都是屬於隱性的,飾演老年的多喜依然延續過去的習性,這種內斂又必須適度展現內在過去的心思,使她得到了柏林影展最佳女主角。多喜的一生精準地呈現那個時代的悲鳴。「窮」是一種現象,但卻不是絕對,但生命過程中卻常有各種機緣讓本有的景況有所改變。日本戰敗,多喜也失去了她的工作,然後她就回到了老家。而這一段的過程,故事中是空白的,也許她也曾在家鄉從事其他人的生產工作。但對於結婚,她便不再有所奢求,是因為當年她刻意私藏了那封信,阻絕了時子與板倉繼續的不倫之戀?而板倉也是她生命中最屬意的男子,雖然她的身份地位自知無法與板倉有了結局,但在臨別的那一剎那,板倉在她左頸的一吻,應該是她一生註定的註記。

  暗戀的情愫以及內疚的那段謊言,雖然有時她也會將這段謊言自認為正義之舉,但細究之下,卻也包含了些許的嫉妒與恨意。

  戰爭使得這一段奇妙而被隱藏的感情終結,不僅平井與時子雙雙死於轟炸之中,連那棟房子也被夷為平地,但在戰爭中僥倖活命回來的板倉卻讓自己的記憶一直停留在紅瓦的那幢屋子內外。引燃藝術與愛情動力來自那座房子,所有的藝術生命表現,自然也永遠停留在紅瓦的屋子。只是世人再也無法了解畫家心中的秘密。

  沒有人願意再去掀起這段不堪的記憶,多喜就是在這種心態下才永遠躲在山形縣,因為在她有生之年,她有責任守護那封信,她唯一作錯也是作對的事,也許她自己也永遠無法給予自己一個正確的評斷,雖然她對其他人音訊全無,但她可以盡責地擁有並保護那封信。

  如果長大的恭一沒有目盲又雙腿殘疾,也許他看到了板倉的畫就會知道,他小時候成長的環境竟隱藏了這麼多的秘密。雖然在他晚年由健史唸出那封信而使他了解母親生前的不倫之戀,但一切都已成為過去之際,再回頭重新檢視,其實一切都已經毫無意義了。

  每個時代都會有某種程度的無奈與令人不安的情境,表相的互動雖然不同,但對人生的意義而言,其實並無任何分別。

  多喜的自傳多少是以自己的觀點來呈現,她有直率的性格與固執的看法,但也有刻意隱瞞之處,在經歷個人的試煉後,因見解的各自解讀,從而使人的生命變得更為複雜而神祕起來。

2015年9月19日 星期六

生命的探戈(「わたし」の人生 我が命のタンゴ)(My Way Of Life)

導演:和田秀樹
主演: 橋爪功 、秋吉久美子
日本 / 2012 / 105分 / 保護級
家人之間互相體諒支持,一天,修治郎意外地在女兒實加子的舞蹈課程中接觸到探戈,隨著音樂流瀉而漫舞,讓他原本木訥的表情開始慢慢有了變化... 

◎ 劇情簡介

  堂島的大女兒百合以已經嫁了丈夫鈴木,並生了女兒理奈。二女兒實加子當年因趕不上母親喪禮,而被一些親友議論紛紛,因為他去阿根廷學探戈,並在那裏出了唱片。
 
  百合子繼承了父親的特質變成了學校倚重的教授,但因為父親三不五時就被抓到警局,她就必須請假去保父親出來,對學校感到相當抱歉,甚至還提出辭呈。
 
  百合子將父親送至療養院,這兒住了許多不同的老人,不外是失憶症或跟堂島丹津有一樣的病情。市村醫生對百合子說明目前無藥可醫,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帶給這些老人幸福的感覺。
 
  市村舉例靜子這名婦人,因為看到美麗的東西都會想要占為己有,這也是一種病。實加子看到療養院有一座舞台,在醫生的鼓勵下,希望她能到到院內教導老人探戈的舞蹈,果然引起眾老人的興致。
 
  堂島被分配與靜子成為舞伴,而在舞蹈前,鏡子像星星許願,希望能有紅色的禮服,沒想到從借來的衣服中,果然如願讓她穿上了橘紅色的禮服。當天夜晚,靜子卻因動脈出問題而去世,但她的臉卻有無比的幸福。
 
  正是派對開始時,實加子與市村醫生來了一段精彩的探戈,而理奈與修治郎也完成了令人稱羨的舞作。百合子聽了實加子的規勸,當天也趕來現場,堂島因失去了舞伴靜子,但他依然起身向百合子邀舞。
 
  百合子雖不會跳舞,卻也不得不起身,但從未跳過舞的她不慎跌倒了,但堂島卻將她扶起,父女兩人相擁而泣,慢慢以關懷的眼神望著對方,其他人也紛紛加入舞蹈。
 
  最終,堂島也認知自己的困窘,於是主動提出去住養老院的提議,而百合子也回到學校,重新提出她對老人長照的看法。


◎ 劇情分析

  有關「探戈」的影片非常多,每部電影都有著不同層面的解讀。「探戈」是有許多種類的表現,比較有名的是西班牙與阿根廷。尤其阿根廷的舞蹈動力自成一格,常常帶給人許多動力的詮釋。
 
  其實我個人一直把「探戈」比喻成夫妻之間的關係,就算男女朋友也是適用的。男女在舞步行進後退中,必須尋找到和諧的節奏,不只是你進我退或者交叉橫步都必須不能有所阻礙或衝突,否則兩人勢必會相互絆腳而跌個四腳朝天。不僅如此,在舞作進行中兩人都必須要保持最優雅的體態與姿勢。
 
  認真思索一下,男女關係就像探戈的舞蹈依樣,在關鍵的時刻相互尊重與讓步,這不但無損兩人之間的感情,反而會因為靈活而優美的舞姿而向世人展現一個優雅的身段,所以將「探戈」的舞蹈哲學運用在人生的對待中,都有著許多令人驚豔的發想。
 
  「生命的探戈」在探索的是老人面對死亡或疾病的困窘,尤其是「退化症」更是令人不知所措。一名受人尊敬的英國文學教授在退休之後,竟然會無端地去侵犯女性,日本人稱有這種行為的男性為「癡漢」。
 
  究其原因,在電影中將之歸咎為額顳葉縮小,導致會有這樣的行為。我不知道這種醫學上的詮釋是否正確,但我卻想從另一個角度來探討這個議題。
 
  其實在奇士勞斯基的電影「雙面維若妮卡」就曾出現過心臟不舒服的女主角在路邊椅子休息,一名穿風衣的老人走到她面前,竟然掀開大衣露出他的下體,在若無其事地離去,只留下驚愕的女主角。
 
  從這個電影情節我們能獲得多少有關老人的心態問題?難道這是恢復「嬰兒期」的一種渴望?每個嬰兒都不適光溜溜地來到這個世間?如果讓人看她的下體就能獲得自我滿足,那為何不到最熱鬧的市中心?而只挑落單女子?這樣的心態當然相當複雜,而堂島逐漸脫序的行為,在日本的文學中其實也都有許多敘述與詮釋,我們稱之為「異色文學」。除了谷崎潤一郎之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川端康成也是箇中高手。
 
  很多人知道川端康成是開瓦斯自殺,但卻很少人知曉他自殺的原因。在擁有更多的文壇光環後,川端康成請了一名十八歲的女傭,而女傭雖然有男朋友,川端卻對她情有獨鍾,不管這中間的過程如何,最終這位女管家離職,不久後川端也自殺身亡。
 
  從刻意聘請十八歲的青春美少女做為女管家,這似乎就違反了常態,但在一名重暮之年的老人眼中,他渴望看的是青春的肉體,這會帶給他無比的動力與希望。也就是縱然垂垂老矣,但心中卻有一直渴望身邊永遠是青春的氛圍,也就是時時刻刻都「如沐春風」。
 
  堂島的行為在本片的全是略顯凌亂,若對女人會情不自禁地伸出祿山之爪,那對家中的兩名女兒及孫女,會不會也有一樣的想法?如果部會,那表示他尚懂得分別與私討,那這會不會構成不犯罪的理由呢?
 
  換句話說,這個病症要來連結堂島的行為似乎有許多難以言詮之處,若純粹從「異色文學」的角度進入,似乎又怕損及他是名教授的尊嚴。
 
  既然以「探戈」為主軸,那二女兒實加子的份量應該加重,我們可以同意「探戈」是身體的思考,透過舞作終於讓堂島教授有了新的認知,從而自心靈的困境中走出來,這樣的改變是需要極大的轉折,故事最終反而將堂島與大女兒百合子的舞作當作戲劇的救贖,如此一來,反而成為相當大的敗筆,也讓之前所營造的許多訊息變得徒勞無功。
 
  本片最大的詮釋只能說堂島只是希望一點體溫的慰藉,但這種渴望關懷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誰說其他伸出祿山之爪的老人就不渴望溫暖的體溫傳遞?而一場與大女兒的舞蹈(其實已經不是探戈了),就能讓堂島走出心靈困頓?而身懷探戈絕技的二女兒實加子也只能像個無事人一樣站立一旁。
 
  「生命的探戈」的戲劇因果關係其實是一團亂的,也許最初想要詮釋的是老人面對失憶的困頓,而提出更多的質疑,但最終幾乎無法自圓其說,如果有,那就是將議題導入「安養院」這個較熱門的討論中。
 
  台灣在未來(其實現在已經是)會邁入老年化的社會,現在超過六十五歲的人就佔了百分之十三之多。因為個人的養生觀念以及醫學的發達,人的壽命越來越長,而台灣在一九七五年左右出生的孩子達到四十多萬,但如今卻不到當年的一半,這表示將來年輕人越來越少,卻必須奉養越來越多的老人,對年輕人而言就是一種負擔。國力也難免因之削弱。日本的情形則是更嚴重。
 
  一部電影的主旨性可以是多個層面的,但卻不能各自表述,就算各自表述也必須做統一性的整合,「生命的探戈」基本上是犯了導演缺乏整合的能力,故而使得本片顯得殘破而凌亂,這是相當可惜的。
 
  更可惜的是本片中的探戈技巧也屬平庸,這使得抱著希望的影迷備感失望了。

2015年9月17日 星期四

紅顏星夢(Introducing Dorothy dandridge)

 由 周彥彤老師 撰稿

導演:瑪莎‧柯莉姬 (Martha Coolidge)
演員:荷莉‧貝瑞 (Halle Berry)
   布蘭特‧史賓納 (Brent Spiner)
   克勞斯‧瑪麗亞‧布蘭道(Klaus Maria Brandauer)
美國 / 1999年 / 120分鐘 / 普遍級
說的就是Dorothy Dandridge這個50年代紅極一時的黑人女明星。她優秀的歌藝及獨特的舞台 ...

◎ 劇情簡介

  桃樂絲丹鐸出身於一個貧窮的家庭,父親很早就離家出走,母親靠著在戲劇中演出一些小角色來養家糊口。長大以後,桃樂絲與姊姊薇薇安跟著阿姨在俱樂部巡迴演唱,分擔家計。桃樂絲的阿姨對女孩們的管教非常嚴格,嚴密監控她們與男孩的往來。一回,桃樂絲與同在俱樂部演出的男星哈洛外出約會,因為晚歸,被阿姨粗暴的檢查身體,要確認她是否已經與對方發生性關係,這個不愉快的經驗,種下了她日後對於性的恐懼,也埋下她在感情路上一輩子的不順遂。
 
  桃樂絲與哈洛結婚,婚後生下了一個女兒,但非常不幸的是女兒被醫生斷定為智能障礙,醫生建議桃樂絲將女兒送去療養院,但深深疼愛自己孩子的桃樂絲並不願意,而哈洛對於這個女兒更是視若無睹,只顧著追求自己熱中的事物,最終他也留下桃樂絲母女,自己到巴黎去追尋新生活。兩人之後離婚,桃樂絲必須外出工作養家,只得僱請一個看護來照顧女兒。
 
  因為天生嗓音非常優美,她被經紀人厄爾米爾斯挖掘,從此開始全新的演藝事業。厄爾為桃樂絲帶來許多高級夜總會的演出機會,桃樂絲本身精湛的演出與舞台魅力,讓她的歌唱演藝事業一炮而紅,開始登上媒體版面躍升為知名女星。儘管如此,在一九五0年代美國種族主義很興盛的時期,身為黑人的桃樂絲在各地演出時,尤其在美國南方,還是受到許多不平等的待遇,例如只能待在後台、不能與客人接觸,不能使用泳池,甚至想要小解時也不能與白人共用廁所。這些歧視的作為,都在桃樂絲的內心埋下憤怒與不平。
 
  之後,桃樂絲獲得了接演「卡門瓊斯」這部以全黑人演出的歌舞劇的機會,並且與導演奧圖皮明傑發展出一段婚外情。「卡門瓊斯」上映後不僅獲得大成功,並且也讓桃樂絲成為第一個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的黑人女明星。雖然因此聲名大噪,但卻沒有替她帶來更多的演藝機會,不過在厄爾的努力之下,還是獲得了三紙片約,但最後桃樂絲卻聽從了奧圖的建議,拒絕演出非女主角的角色,而寧願繼續在夜總會唱歌,一邊等待機會。而這也讓桃樂絲與厄爾多年的經紀關係畫下句點。
 
  桃樂絲與奧圖的戀情最終還是沒有結果,奧圖拋下桃樂絲離去,傷心欲絕的桃樂絲開始重度仰賴藥物,在一次演出時受到夜總會經理的殷勤對待,桃樂絲的朋友潔芮請來私家偵探調查,發現這名經理是個滿口謊言的男人,但桃樂絲不聽勸阻還是跟他結婚,最後不僅受到家暴,所有的財產也全部被騙光。在無法付出看護費用之下,只得放棄女兒的親權,讓女兒被政府的療養單位接管。
 
  就在她走投無路,非常失意之時,沒想到厄爾竟然出現,兩人重修舊好,厄爾並且幫她爭取到演出的機會,但就在他們即將前往紐約演出的這天,厄爾來到桃樂絲的住處,發現她倒臥在浴室門口,已經氣絕多時,結束了她短短42歲的人生。

劇情分析
 
  本片是美國五0年代紅極一時的黑人女星桃樂絲丹鐸的傳記電影。她是第一位入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也是第一個登上「Life」雜誌封面的黑人女明星。桃樂絲能在以白人為主流,且種族歧視非常嚴重的年代裡,在娛樂圈闖出一片天,並獲得許多白人影迷的支持,足見她的魅力與不凡。
 
  但出身貧困以及膚色的問題,讓桃樂絲的演藝之路走來並不順遂。不僅不容易接到片約,儘管後來有經紀人厄爾的努力,她仍然只能接演一些小角色,直到導演奧圖想要拍一部全黑人演員的「卡門瓊斯」她才有機會擔任女主角,但這個角色也讓她背負著飾演妓女,醜化黑人的言論,被部分人士視為深化了在演藝圈裡黑人總是只能演出女僕、奴隸或者妓女的角色這樣的刻板印象。不過「卡門瓊斯」的成功,確實為她帶來了極大的名聲,但演藝事業卻遠不如與她同期的奧黛麗赫本等白人女星耀眼。大牌明星都如此處境,更遑論默默無名的演員,她的姊姊薇薇安兩年完全沒有戲約的處境,深刻反映出這樣殘酷的現實。
 
  而桃樂絲在各地夜總會巡演所遇到的不公平對待,也讓人看到種族主義之下,對黑人的歧視有多麼嚴重。儘管白人願意觀賞由黑人演出的節目,但卻無法接受他們共用廁所、泳池,甚至攀談。個性強硬的桃樂絲對於這樣的處境憤恨不平,但經紀人厄爾告訴她,她現在做的都是第一次,能為黑人明星的處境帶來改變。桃樂絲確實也非常努力證明自己的實力,無奈很多時候還是敵不過現實。在拉斯維加斯的飯店,她打破界線,僅用腳撩撥了泳池的水,卻發現飯店竟然真的把水放光,又用力清洗,讓她內心很受打擊。
 
  然而真正為桃樂絲的人生帶來最大難題的,卻是她的感情生活。桃樂絲渴望愛情,熱愛家庭與子女,卻總是遇到無法帶給她幸福的男人,第一任丈夫一心追求自己的享樂與夢想,非常個人主義。當桃樂絲要分娩時,哈洛卻為了堅持看完球賽才到醫院,那時桃樂絲已經在姊姊與母親的陪伴下生產完畢,在得知女兒智能障礙時,毫不考慮就主張將女兒送去療養院,毫無親子之情,這與桃樂絲內心家庭的圖像與她對女兒深刻的愛大相逕庭,也注定了這段婚姻的失敗。
 
  接演「卡門瓊斯」時,桃樂絲與導演奧圖發展出一段不倫戀情,儘管知道奧圖已經結婚,一方面也受到奧圖的誘導,以為不久後奧圖會離婚而與自己結婚,因此她奮不顧身的投入這段感情,甚至在演藝事業的規劃上,也以奧圖的意見為依歸,甚至不惜與一手提拔自己的厄爾分道揚鑣。卻沒想到,奧圖對這段感情也沒有真心,兩人黯然分手,多年後在片場相遇時,奧圖對她的種種負面評價,更讓她徹底心寒,大受打擊。
 
  最後一段婚姻應該是桃樂絲內心對於愛情的最後依戀,沒想到還是遇人不淑。她的人生也因此一蹶不振,最後儘管厄爾企圖要幫助她,但仍然回天乏術。
 
  許多明星在螢光幕前光鮮亮麗,但實際上內心可能都背負著許多不足為外人道的故事,在影片中驚鴻一瞥的瑪麗蓮夢露,也是當時紅遍全球的女星,最後也走上自殺一途。相較之下,身為黑人的桃樂絲丹鐸這一路走來,想必是更為艱辛,也因此她在現實的衝撞以及她所取得的成就,便更加令人敬佩,雖然只有短暫的四十二年,雖然充滿了許多不順遂,但可以說她也用力燃盡了自己的生命,讓自己綻放出最大能量的光芒。

2015年9月16日 星期三

親愛的女兒(くちづけ)(Angel Home)

導演:堤幸彥
主演:宅間孝行、竹中直人
日本 / 2004年 / 123分 / 輔導級
漫畫家愛情一本帶著只有七歲智商的女兒真子到「向日葵莊」入住,這兒由國村醫生與妻子真理子共同經營照顧智障的機構。原本住在裡面的小宇因為妹妹智子要與男友 ...

◎ 劇情簡介

  漫畫家愛情一本帶著只有七歲智商的女兒真子到「向日葵莊」入住,這兒由國村醫生與妻子真理子共同經營照顧智障的機構。原本住在裡面的小宇因為妹妹智子要與男友結婚,卻將一本誤為妹妹的男友,而起了爭執。

  小宇與真子認識後很快成為好友,甚至兩人也約定十二月二十五日要成為他們結婚的日子。一本也順便住下來當義工,而雜誌社的夏目因為常與一本約稿,也常常到向日葵莊來探訪。他最大的心願當然是希望有一天編輯的作品可以在東京出版。

  國村的女兒小遙也加入義工行列,而且也與每個人產生極佳的互動。而她的同學小南長得胖胖的,但說話總是不留口德,莊內的人對她都沒有好感,但裡面的阿賴卻發生摸她胸部的窘事,雖然鬧到派出所,幸好警員仙波處理得宜,才未讓事態更加嚴重。

  另一名智障小島,因為年金全部被父母親侵吞花用,這使得真理子為了讓向日葵莊能有經費繼續經營,只好忍痛讓社會局的人將他帶走,雖然如此,大家還是希望小島受到欺負時一定要回來。

  一本見到女兒真子要與小宇結婚,他突然到廁所嘔吐,他心情極端矛盾,因為怕女兒若在他生病之後恐怕無人照顧,但真的嫁給小宇卻反而是個麻煩。

  事實上一本已被醫院診斷為肝癌末期,這正是他最擔心的地方。一本最後決定把真子送到療養院內,但很快她就偷跑回來,她就是希望能與親人住在一起。

  小宇擔心妹妹智子與男友結婚的,事實上智子被遺棄了,因為對方打聽她有一名智障哥哥,很快就打了退堂鼓。雖然使得智子傷心不已,但卻也促使她決定要好好照顧自己的哥哥。於是智子與小宇也就離開向日葵莊,但臨行前也與真子作了約定,十二月廿五日的結婚日。

  一本的漫畫雖然在比賽中入圍,也開始有東京的出版社要求他能在東京發表作品,但他的肝癌已經發作,不得已只好哭泣著將真子掐死,唯有如此才能讓真子不會在世上受人欺負。而不久一本也病情惡化而亡,向日葵莊的人又齊聚一起看著真子小時候的照片而落淚不已。

◎ 劇情分析

  記得麥可‧漢內克的「愛慕」嗎?一對優雅的音樂家在晚年時妻子慢慢變成躺在床上無法動彈的人,不僅如此,她還必須承擔病痛的折磨,相較於過去的日子,使得妻子好幾次想自殺,而最後反而是不忍心見妻子繼續受苦的丈夫趁她不注意時,雙手用枕頭悶死了妻子,而丈夫也在為妻子換好衣服後,自己封閉了屋子,最終一氧化碳中毒身亡。

  「親愛的女兒」多少與「愛慕」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向日葵莊內所收留的人都是弱智的人。以真子而言,她的智力差不多只有七歲,其他人大體上也是一樣的。而這些弱智者,日本政府也編列了「年金」給收容機構,但卻有的家長在收到年金之後將之花費殆盡,以致不得不離開收容機構。這應該是相當諷刺的事。因為這樣類比的事其實普遍存在世界各地。

  愛情一本是一名不是很有名氣的漫畫家,因為把女兒真子寄放在向日葵莊,自己也為雜誌畫漫畫,甚至當義工,看起來生活似乎得到了安定,但因為一本已經在醫院檢查出自己是癌症病人,在很短的時間內,他都隨時會與女兒分手。而他最痛苦的是單獨讓弱智的真子活在世上,是他很難想像而無法接受的。

  一本隱瞞自己的病情,若將真相告知國村醫生,說不定他們夫妻會用盡愛心去照顧,但對一本而言,他無法參與的事是他永遠不會放心的。

  雖說真子在來到向日葵莊後,情緒變得更為樂觀而有朝氣,以前懼怕男人的恐懼似乎也消失了。甚至她與小宇淘氣又天真地談論到「結婚」的問題。

  小宇的妹妹智子與男友論及婚嫁,這對小宇是很大的打擊,只要智子沒來看他便開始悶悶不樂。但他心中卻相當明白是因為有了他這個弱智哥哥,妹妹才一直找不到對象,但如今找到了,小宇反而忐忑不已。因為他也知道妹妹若有了家庭,他勢必會與妹妹愈來愈遠。

  真子似乎也從小宇身上看到一些現象,會不會因為真子的關係,才使得父親一本一直沒有結婚?這雖然都是一個問題,但卻也並非是絕對的,但後續兩人的發展當然完全不一樣。

  智子決定在男友離去後,她要與哥哥小宇共同生活在一起,因為只有這樣的方式才是對小宇最好的。

  一本隱藏了病情將真子送到療養院,真子每每利用空隙跑回來家中,因為對一名弱智者而言,「幸福」就是和喜歡的人一直在一起。

  這個問題看起來很簡單,但對一些弱智者而言,能夠達成這種心願卻是有著許多波折,社會層面的人際複雜性,以及生命中有許多的無奈,都不是單一的想法就能解決的。

  成人的世界有成人的困擾,弱智的世界也有他們的自我想法,但某些事是無法相提並論的。譬如「結婚」,兩名弱智的人若是結婚要如何相互照顧?他們都需要別人的照顧,又該如何去照顧別人?鋁罐壓扁就成了貴重的禮物,看起來簡單得像大智若愚,但這是活生生一名只有七歲想法的三十五歲男人。但也許成人世界不能同意,但在弱智的世界中又是如此地俱足圓滿。

  如果一本沒有疾病的干擾,所有的事都會因之而平息?其實那也不盡然。因為人都會去面對一個嚴肅的問題,那就是死亡。

  如果一本活得夠長,真子比他早一步死亡,但一本卻得面臨老化的問題,一本如何去面對自己是一名需要被照顧的老人?這反而會帶來另一種問題。一本相信也想過這個問題,只是他似乎也沒有能力去面對這個無解的難題。

  如果一本的女兒比他活得更長,一本自然會遇上另一個問題,只是癌症似乎來得太快,一本說他輸給了疾病,那勢必將使得真子獨自去面臨這個處處危險又無情的世界,在這之前,真子曾被男人騙到旅館內性侵,從此她看見男人都會相當不安與惶恐。如果這只是一個開端,一本實在不敢想像,將真子一人獨自留在世上,這將會是多麼殘酷的一件事。

  一本在被病魔摧殘到一口氣時,他終於下了決定,要帶真子一起走。殺死另一個生命是在宗教界不被容許的,因為佛家主張業識果報,以人力要結束果報,這是不可能之事。換句話說,真子尚未受完的果報,若以人力提早結束,下一世的輪迴將會讓這些果報繼續延續。

  不相信果報的人自然會認為這是無稽之談,但我們不妨想一個問題:世上所有一切都不會無因而生,就連我們身處這個世界的所有一切,都是種種的「法」,而會出現種種的「法」,自然也是因緣法。雖然是屬於宗教層面的問題,但卻提供了我們更多思考的空間與生命較正確的態度。

  「親愛的女兒」以「舞台劇」的拍攝手法,完成了戲劇中三一律的元素。場景的調度,這與一般電影的分場與分鏡有著極大的差異,也使得「親愛的女兒」在戲劇濃度上有了更寬廣的厚度,是一部難得的佳片。

2015年9月14日 星期一

愛.回來(Any Day Now)

導演:崔維斯.凡恩(Travis Fine)
主演:艾倫.康明(Alan Cumming)
   葛瑞特.迪拉亨特(Garret Dillahunt)
美國 / 2012年 / 97分鐘 / 輔導級
禮讚:芝加哥、胡士托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劇情片
   西雅圖影展最佳電影、男主角
   洛杉磯同志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劇情片
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70年代的洛杉磯,一對同志伴侶與偏狹的社會觀念和法律體系抗爭,爭取一個唐氏症男孩的撫養權的故事... 

◎ 劇情簡介 

  一九七九年的加州好萊塢,保羅是一名律師,這個晚上他走入一間同志餐廳,舞台上男扮女裝的魯迪與他看對了眼,兩人很快就在車上有了曖昧關係。
 
  魯迪回家時發現一個洋娃娃,他送回給隔壁的迪里恩太太,但她不要魯迪多管閒事。不多久魯迪發現迪里恩單獨出門,又覺得隔壁音樂實在太吵,於是到隔壁把電唱機關掉,沒想到發現了裡面有一名唐氏症的男孩馬可。
 
  魯迪帶他回到自己的房間給他吃早餐,但不久社會局的人就來把馬可帶走了,因為昨天晚上迪里恩持有毒品被警方羈押了。
 
  魯迪立刻求助保羅,女助理莫妮卡對保羅印象極佳,對於魯迪來訪自然百般刁難。晚上時,保羅又回到同志酒吧找魯迪,也告知他原本家中有保險事案,最後在結婚後不久便離婚,自己跑到東區存錢念書才有今天的地位。
 
  保羅要為魯迪搶回馬可,要求魯迪住到他家,因為領養必須要有小孩自己的房間,但卻也會因此暴露兩人的關係。
 
  魯迪的歌喉極佳,保羅要他去灌唱片,但魯迪表示那是需要一點花費的,因此在魯迪生日時,保羅送他一台錄音機,魯迪興奮地親吻保羅,同時保羅帶魯迪去看守所見迪里恩,要她簽下由魯迪與保羅撫養小孩的同意書,因為不收任何費用,迪里恩毫不考慮地同意。有了同意書,於是展開了一場法院的攻防戰。
 
  在法院的攻防戰中,魯迪也辭掉了變裝皇后的對嘴舞蹈,因為他要給庭上一個正面的印象。
 
  這期間魯迪也打電話給寄養家庭,但寄養家庭無法提供他們見面的機會,他們表示孩子又被送往社會局的收容所,於是保羅請求庭上准許他們去探視。最後法庭准許他們去探視幾十分鐘。
 
  第一審保羅兩人敗訴了,他們在請一名黑人律師羅尼來助陣,雖然最後提出憲法應該平等對待每一位公民。但考慮到迪里恩將提早出獄,馬可又必須歸母親所管。但迪里恩因為要與男友做愛,卻要馬可到外面去,於是馬可一直在外面遊蕩,三天後被發現陳屍在河邊。


◎ 劇情分析
 
  上世紀接近八0年代時,進入了所謂的「雅痞時代」,而在這之前的六0年代是自由主義開始對抗保守主義的時代,從而才有了七0年代的省思與覺悟,但除了揚棄過去的保守觀念外,也發掘了更多被隱藏的社會現象。
 
「同性戀」這個議題並非最近才有,這是自古以來就一直普遍存在這個社會,但因為宗教與社會極端嚴苛的看待,使得同性戀一直處在被壓抑的暗處中。
 
  美國有看似開放的民主社會,但對同性戀卻是相當封閉的。以電影而言,一九九0年代的「費城」中湯姆漢克第一次以同性戀的律師角色贏得一座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這表示美國的普羅大眾從這一天開始,便對同性戀有了不一樣的見解。但真正被肯定應該算是李安的「斷背山」。這可說是一個臨界點,從此展開了對同性戀議題截然不同的看法。
 
  美國已經有多州已經承認同性婚姻,其後續的社會問題自然是值得大家關注。每一樣事情總有其利益得失,在尊重同性議題的同時,也必然得探討整個社會的變化。
 
  同性戀最直接的問題便是無法產生延續生命的後代,因此也有許多電影不斷的探討「借腹生子」或「認養」的議題,因為一對戀人的互動如果多了一個孩子的陪伴與參與,那樣的結果會是完全不一樣的氛圍。
 
  時下有許多年輕人就算是異性戀,但卻也情願不要有下一代,或許養育孩子的過程實在辛苦,甚至也會是一筆相當可觀的金錢負擔,但幾千年以來,這樣的家庭結構是統一性的,換句話說,有了這樣的下一代,家庭的延展性才能顯示家的真正價值。
 
  不生小孩並不能由此苛責他們不願意承擔家庭的責任,而是一種「自由主義」的過度延伸,以致讓這種意識型態過度膨脹,當然就個人的思維來看,並無法強制地訂出所謂對或錯的問題,但這個世界總是物極必反,等到一個階段結束後,這樣的思考又會改變。說不定若干年後,我們的社會會流行「多子多產」。

  保羅與魯迪的一見鍾情,就和許多男女情人看對眼一樣,如果只是這樣,那也不見得這個故事會發展下去,但當唐氏症的馬可出現時,立刻改變了兩人的生活。或是魯迪的母性主義在作祟,孤苦無依的馬可陷入了困境,任何人應該都會在適當的時機伸出援手,何況是一直從事男扮女裝做變裝秀的魯迪?

  事實上,馬可絕對會為其他人帶來某種程度的負擔,但魯迪天生一股善心與對孩童的慈愛,使得這件事情變得更具意義。

  然而整個社會的氛圍卻是對同志相當不利的,保羅律師的地位沒有受到挑戰,那是不幸中的大幸,雖然律師事務所的老闆對他有某種程度的懷疑,女同事也對他有極度的好感,但到最後他們知道了真相,卻沒有採取激烈的反應,在一九七九年這個時代而言,保羅算是相當幸運的。

  魯迪的母性主義在片中不斷發揮作用,他為了保有撫養馬可以的權利,在法院中據理力爭,但勝負其實早就已經決定,剩下的只是一些過程。法庭內的攻防就變成本劇最重要的張力了。

  如果一個國家內的人不分性別,那才是真正體現公民平等的真義。但別忘了,在二十世紀初,美國這個「文明國家」是不准黑人與女人有投票權的。若非經過金恩博士的黑人平權運動,也許美國今天的總統也不會是歐巴馬。

  所以真正可以讓兩性平等的時間並不適來自久遠的以前,不過是數十年前的光陰而已,更何況要真正讓同志的議題可以被大眾所接納,還是有許多的難關必須一一去克服。

  保羅與魯迪的努力很顯然無法獲得肯定,不僅在法院敗訴,重要的是後續上訴卻沒有律師願意承接。最後才將上訴的重責委託在一名黑人律師身上。

  這名黑人律師也非浪得虛名,眼看即將提出近乎憲法的詮釋而可能獲得勝利之際,法院卻直接提早釋放了馬可的母親。於是馬可的領養之爭,在瞬間便塵埃落定。兒子歸母親撫養這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只可惜,法律並未就馬可母親是否能勝任她的職責這個問題納入考量。

  馬可的母親沉迷在肉慾與毒品中,她如何有時間去照顧馬可?於是在法院結束後不久,馬可雖回歸母親的懷抱,但事實上也等於宣告她的死亡。因為馬可的屍體後來被發現在河中的爛泥裡。

  天理、國法、人性往往是一體多面的,當我們要評論一件事情時,如果只是從單一的角度來看待,往往會顧此失彼;但若要全面兼顧卻又是窒礙難行。也許這永遠是人類最大的矛盾與困境。但也許會讓我們從中學習更多的生命對待。

  如抉擇永遠是人類的試煉,但記得其中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堅持自己真正的想法與理想。

有人想和你說話(Someone Wanna Talk to You) **

導演:瑪諾雪.赫迪(Manouchehr Hadi)
演員:安娜希塔.內瑪堤 (Anahita Nemati)
   耶妲.娜澤爾 (Yekta Naser)
   沙哈布.侯賽尼 (Shahab Hosseini)
伊朗 / 2012年 / 98分鐘 / 保護級
本片女主角是位單親母親,在保守的伊朗社會中飽受歧視,她也因而變的不信任他人、不願跟外界的人有太多接觸;而她善良活潑的女兒時常對她加以勸說,她從不理會,直到有一天 ...

◎ 劇情簡介

  蕾拉是一名離婚的女老師,獨立將女兒亞莎曼撫養到十七歲,而亞莎曼對追求蕾拉的牙醫阿里瑞薩極具好感,時常找機會想搓合他們,但她不但拒絕阿里瑞薩的追求,甚至也不願告訴女兒她的父親是誰。
 
  母女為此有了爭執,亞莎曼不但沒去學校,反而去找阿里瑞薩訴苦,但當蕾拉的電話打來尋人,阿里瑞薩只好據實以告。卻正好被亞莎曼聽見了,她生氣地離去。而阿里瑞薩發現她的手機遺留在診所內,急急到窗口呼叫她,沒想到卻因此讓亞莎曼被機車撞及,肇事者急忙逃逸。而亞莎曼被判定為昏迷的植物人。
 
  醫院告訴蕾拉,只要一拔管亞莎曼立刻會死亡,但希望她能將器官遺愛人間,可以救活更多的人。蕾拉幾經考慮,終於答應,但卻必須要其生父的簽字。
 
  在阿里瑞薩的陪伴下,蕾拉回到丈夫莫斯塔法的老家,但以前的公婆對她責備不已,卻也無法告訴她莫斯塔法的去處。好不容易知道莫斯塔法設有一家公司,但再度尋覓而至,卻見一名莫斯塔法的前妻憤怒地將蕾拉趕出,看來這個女人也吃了莫斯塔法的虧。
 
  蕾拉再度回去找公婆,最後得知克爾曼這個地方是莫斯塔法落腳之處,於是她單獨前往找到地址。但開門的女人卻表示一個月前莫斯塔法已經把房子賣掉了,女人給了她一個地址。蕾拉依地址前往,這才發現莫斯塔法又娶了另一名女子恆伽梅,而她已經懷孕四個月。恆伽梅告訴蕾拉,她丈夫因經商不順欠了一屁股債,被人一狀告到法院,因此他目前正在坐牢。蕾拉到監獄找到莫斯塔法,但莫斯塔法一直埋怨兩人離婚時他都不曾看過女兒,而且贍養費讓他背負債務。
 
  蕾拉轉而求助恆伽梅,恆伽梅要丈夫提條件替他還債而出獄,而蕾拉發現債主竟是莫斯塔法娶她為妻之後外遇的對象,蕾拉提出以房子抵債的方式卻都未獲得同意,但最終醫院通知莫斯塔法已經同意遺體捐贈。
 
  在葬禮之後,莫斯塔法在墳墓前遇到接受亞莎曼心臟移植的小男孩,莫斯塔法在他胸口傾訴,似乎可聽到從未謀面女兒的心跳聲。


◎ 劇情分析

    伊朗的影片自從「分居風暴」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之後,在取材方面就有了極大的改變,從女人的無法作主到現今女性可以在某種向度上當家作主,實在令人有相當大的讚嘆。
 
  伊斯蘭教的婦女出門或者在家都必須披上頭巾,也就是必須把女人最美麗的頭髮隱藏起來,免得男人起心動念。當蕾拉發現女兒與牙醫阿里瑞薩走得很近時,立刻衝到牙醫診所,第一句話就是要女兒把毛帽蓋住頭髮,這正好說明了這個頭髮是以撩動男人心弦的論調。因為伊斯蘭教的婦女都得穿得相當寬鬆,當然也就無法在男人面前展露身材。所以唯一能不讓男人想入非非的似乎就只剩能迎風撩撥風情的髮絲了。
 
  相較於其他的伊朗影片,蕾拉這個腳色是相當特殊的。她受過大學教育,她敢愛敢恨,也就是當她與莫斯塔法相識時,不管她是否知道這個男人早已經跟另一名女同事來往親密,她卻後來捷足先登,也使得莫斯塔法放棄了那個女同事而與蕾拉結婚。
 
  但婚後蕾拉可能發現丈夫有許多缺點,這個向度導演選擇事後發現,但卻是以讓蕾拉憤怒到懷孕四個月而毅然決然選擇離婚。如果蕾拉是事後才知道丈夫與之前的女友藕斷絲連,這種憤怒是必然的,但對於伊朗社會風氣卻是有極大的影響。若是蕾拉以後來之姿而贏得婚姻,但之後發現她也只是丈夫的一種選擇,那她的離去當然也有其主觀的見解。
 
  正如女兒亞莎曼說的,如果是她,那她會選擇原諒,而莫斯塔法後來也不斷在重申這個講法,顯然這才是伊朗社會主流或政策上的想法。
 
  蕾拉的選擇似乎夾雜了太多的恨,如果是這麼的恨是否也表示她有相對的愛?但她獨立的女性思考是毫無疑問的。因為當她要離婚前一職強調肚裡的孩子是她的孩子;而在女兒腦死後卻改口說我們的孩子,這樣的性格堅持顯然是有了落差。
 
  但蕾拉十七年來不曾交過男友,就連條件甚好的牙醫阿里瑞薩對她的追求她都不放在眼裡,就現實的層面而言,這一點也是必須商榷的。女性的自覺不見得是要放在對性的解放,這一點伊朗政府不見得會同意這種論調放置在影片中,因此在影片中我們始終見不到蕾拉的笑容,她的任務便是撫養女兒早日成長,只可惜女兒為了母親的幸福反而斷送了自己的性命。
 
  肇事逃逸這似乎與之前我們所認知的伊朗社會風氣,動不動就說:「願阿拉保佑!」的民族,如何來解釋這段車禍後的潛逃?難道這個人不怕阿拉來責罰?但這個事件卻是整個故事的起始點,換句話說,有了這個車禍而導致亞莎曼的腦死,使得事件逐漸拓染而開,也慢慢揭露了蕾拉過去的感情世界,以及她的丈夫不為人知的一面。
 
  莫斯塔法一共有過三個女人,而這三個女人似乎都有了各自的不幸。是時運不濟?或是真的因為蕾拉向他索取了大量的贍養費,導致他們家族一蹶不振?原本他的建築公司就有有何規模?才能使得原先女友的參與,並投入大量的金錢?
 
  莫斯塔法的債主最後在蕾拉的追索中,才發現是他以前認識的女同事,也是娶他之前的女友,但最終她卻有辦法讓莫斯塔法入獄服刑。這當然是戲劇一個重大的情節,由此而產生極大的推動力量,以期讓影片有了更大的衝突與張力。
 
  其實要不要把亞莎曼的器官捐贈遺愛人間,當然父母可以替她決定,但真正的決定者應該是亞莎曼自己的抉擇,何況她尚在腦死的狀態中。這一點在現今的公民社會中,有許多值得商榷的地方,當然就遺愛人間的立場來看,一切都會顯示出正向的面向。
 
  最後莫斯塔法的出獄表示債務問題已經獲得解決,而這個是債主主動放棄?或是她接受蕾拉房子過戶的建議?電影中並沒有給予一個明確的答案。所有癥結店都被刻意隱藏,這難免有許多矛盾極待詮釋了。
 
  莫斯塔法最終來到墳前,他看到移植心臟的小男孩,感性地上前傾聽他的心跳聲,應該是全劇中最讓人動容之處。
 
  莫斯塔法的角度回頭來探索蕾拉,其實他似乎從未嘗做過什麼傷天害理之事,但四處留情難道就算是罪大惡極?別忘了伊斯蘭教是可以讓男人娶四個妻子的。莫斯塔法在與蕾拉激辯時,反而更透發了蕾拉的過分。因為執意要拿她認為該拿的贍養費,而使得夫家必須變賣店面,這是為了懲罰男人的偷情?
 
  曾幾何時,伊朗女人的地位變得如此獲得重視?記得一九九九年賈法潘納西的「生命的圓圈」還將女人最安全的地方界定為監獄,實在有天壤之別。
 
  本片另一種宣傳的面向應該也是鼓勵「器官捐贈」的活動,畢竟這是一個將來會越加頻繁的社會互動關係。就佛學的角度而言,也是一種布施與餽贈,日後也將因為這種善行,而使得自己增添一些福報。*

2015年9月8日 星期二

羅馬之春(The Roman Spring of Mrs.Stone)

導演:荷西.金特洛(Jose Quintero)
演員:費.雯麗(Vivien Leigh)
   華倫.比提(Warren Beetty)
美國 / 1961 / 120分 / 普通級
禮讚:第34屆奧斯卡金像獎(1962)最佳女配角
一位女伯爵為百老匯的過氣女伶史萊夫人引見了一個年輕男妓沃倫比蒂,史萊夫人本想用金錢來收賣男妓沃倫比蒂的愛情 ...

◎ 劇情簡介

  凱倫史東是百老匯知名的女演員,只是因為年歲漸老,讓她開始有想退休的感慨。一直贊助她的是茱莉亞與坎貝爾。
    
  對於凱倫提出她想退休的提議,丈夫湯姆只好答應,畢竟凱倫現在只能飾演馬克白夫人,無法飾演茱麗葉。在凱倫退休後,夫妻倆人決定搭飛機去義大利玩,沒想到在飛機上丈夫卻突然心臟病發而亡。

  於是凱倫獨自隱居在羅馬一個階梯上的別墅內,不再見任何人。有一名泰利伯理 岡薩
斯夫人,特別帶了一名相當有魅力的年輕男子保羅來訪,兩人曾提到過「漂流」的心境,保羅認為漂流沒什不好,因為全世界包括天上的星星也都在漂流。
    
  其實岡薩
斯夫人專門訓練一批英俊的年輕男子,專門服侍高層社會的有錢貴婦,而貴婦的打賞必須與她對分。她一直責怪保羅不夠積極,雖然她也知道保羅採用欲擒故縱的手法。這一日凱倫騎馬在公園中迷路,但正好遇見了保羅,這回保羅主動邀請凱倫吃晚餐,在餐廳凱倫遇見當記者的同學梅格。
   
  梅格向凱倫提出警告,但凱倫卻聽不進去。保羅不斷地藉機接近凱倫,但卻又故意吊他胃口,果然在最關鍵時刻保羅提出他朋友一位王子被騙的事,凱倫這時已慾望難耐主動邀他上床。
    
  凱倫帶保羅去做西裝,購行頭,但又故意顯示自尊心不能受損的高傲。
    
  在羅馬又遇茱莉亞,這回她要贊助芭芭拉年輕女子去拍片,但芭芭拉又不時向保羅拋媚眼,當岡薩
斯夫人來向凱倫訴苦時,凱倫不得已只好給她五百元打發她。
    
  凱倫與保羅在餐廳被記者拍照,反而促動電影公司注意到保羅。保羅自作主張帶認識的人去別墅,放映他與凱倫的影片,但這並未經過凱倫首肯。
    
  凱倫看得出保羅的心已不再他這個遲暮美人身上,此刻正與芭芭拉打得火熱。於是她準備與梅格回紐約,但梅格已經離去,凱倫於是把鑰匙丟給一名年輕的流浪漢,於是這流浪漢又成了她的入幕之賓。  
    
◎ 劇情分析       
    
  人的一生在某些時刻有了一些成就,那是否就表示一種成功呢?
    
  人生的舞台似乎永無休止地上演著「成住壞空」,每個人都有機會作極致的表現。但幾乎所有人的目光只放在舞台上最燦爛的時刻,卻忽略了下台之後的情境。人生的舞台絕對不會因為某人的下台而停滯,因為當一名腳色下台,其實必然會有另一名演員上台,這種近乎循環的事從來不曾停頓過。

  田納西 威廉斯的作品永遠在人性的批判著力,而在日本的「異色文學」,似乎是更上一層樓,但這並不影響田納西 威廉斯的小說批判魅力。
    
  一個女人的青春是有限的,當一名女演員只剩下馬克白夫人而無法在飾演茱麗葉時,這說明了 年齡是女演員的致命傷。於是凱倫便興起了急流勇退的念頭。這本來是明智之舉,只是事情往往無法如我們所欲。凱倫伴隨丈夫到各地旅行,卻在接近羅馬的飛機上丈夫心臟突發而亡,而凱倫也從此不回紐約而在羅馬定居。

  義大利男人的熱情是舉世聞名的,不但熱情英俊,更是調情高手。如果這些男子又是專門訓練出來猶如現今的牛郎,那更加令女人無法招架了。
    
  凱倫的丈夫留給她的錢,足以讓她在上流社會光鮮亮麗但她也一項秉持著自己的本份。問題是,在未經挑逗的慾望是足像平靜的湖面,連自己都無法了解在平靜湖面的深處都是波濤汹湧。

  日本片由法國投資大島渚導演的「感官世界」就是將慾望複製並予以薰染之後,所呈現永無止境不斷追索更深慾望的過程與現需。這部被台灣列為禁片的異色文學,其實才是真正去碰觸人類欲望深淵的企求。若非親身體驗,實在也無法言況。
    
  若慾望可以分五種級數的話,那普通夫妻的性愛只能算第一層,其他不管是內在的渴望獲近乎變態的男女互動,都會讓人逐漸顯現出黑暗的渴望。

  田納西 威廉斯的小說當然也含蓄許多,畢竟那時代的美國尚是保守主義當道,若像日本的「異色文學」一般毫無忌憚地深掘人性,其寫法可能完全不同,縱然如此,如果有機會再重新拍一次,我想其情境互動的表現也會完全不一樣的。
    
  其實不只是羅馬,在全世界各地城市,每天都會發生類似的情節。故事永遠一樣,只是對象有時是男女互相對調罷了。
    
  俊秀的男子不僅擅於調情,他們專門應付那些遲暮的貴婦人,然後從中獲取一些貴重的物品,如手錶、鑽戒、名牌服等等,當然大把金錢與房子或汽車更不在話下。

  反過來說,如果一名美麗年輕女子也開始勾搭一些年老的富商,當然也會從對方手中接到許多贈物,這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情形。
    
  正因為這種男女互動的建立,其實不是在一個穩固的基礎上,因此當其中的最重要元素「錢」消失時,這層關係很快就會瓦解了。除了錢之外,男女雙方尤其是年輕的一方往往會藉力使力,當有機會來臨時,他們會毫不猶豫放棄當下所擁有的,並將目標轉向另一個可以更上一層樓的機會。
    
  當保羅發現自己有可能跳脫「牛郎」的位階,從而晉身到演藝圈的「男明星」時,他如何會放棄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他連頭也不回地離開凱倫。
    
  凱倫縱然失去了青春,也失去了保羅,但他已經被打開的慾望之門是再也無法關上了,就像你踏入泥沼時,抽身不得之際,似乎也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往前走。因為她尚有多餘的本錢足以駕馭一些窮困但英俊熱情的男人,雖然自己也已經徐娘半老,但路既然已經踏出,這些外相都不重要,剩下的只是慾望與金錢的交易了。

  退而求其次,社會上普遍存在的現象反而更加單純了,一些金錢交易的性工作者,按照行情地從事性交易後,獲得應該有的報酬,在某種情形之下,與前述的情境是有些相同,但反而更加單純了。
 
  岡薩
斯伯爵夫人雖貴好名流,但其行徑與老鴇又有何異?人生也許因為環境會有所不同,但所謂的貴賤其實都只是口實之爭。若全部以人性來加以探索,其實無分軒輊的,畢竟人性慾望是灰色而且永無止盡的。
    
  凱倫一步之差無法與梅格一起回紐約,但也許這才是她心中最渴望的黑暗面,於是她可以用這個理由來詮釋她之所以沉淪在羅馬的原因。
    
  當真正的慾望之門被打開之際,那幾乎可以為慾望而喪失生命的。日片「失樂園」不正是如此,兩名不斷地偷情的男女,最終無法走出這份困境,於是最終只能以了結自己生命作為結束。因為除了結束生命之外,似乎沒有任何力量足以去阻止這件事的繼續擴充。
    
  「羅馬之春」是六0年代初期的作品,依當時的社會情境而言,是有許多窒礙難行的表現方式,簡單地說是拍得太含蓄了,但從過去的表達方式,其實也還是能看出一些過去的藝術美感。

米奇林廚神-美味的傳承(Entre les Bras)

導演:保羅.拉寇斯(Paul Lacoste)
演員:米修.布拉斯(Michel Bras)
       賽巴提恩.布拉斯(Sebastien Bras)
法國 / 2010年 / 86分 / 普通級
禮讚:入選柏林影展「美食大觀」觀摩電影
   法國第一廚神米修.布拉斯(Michel Bras)V.S廚神之子
   賽巴提恩.布拉斯(Sébastien Bras)~現身演出
   法國新銳導演 保羅.拉寇斯(Paul Lacoste)美味執導
細膩記錄了手藝的傳遞,更呈現出濃醇香家族情誼…

◎ 劇情簡介     

  米修布拉斯是法國評議公認的三星肯定的廚師,他的年齡愈來愈大,每每有退休的念頭,雖然兒子賽巴提恩也已經是一名頂尖的廚師,也在米修開的餐廳已主持二年,但米修的觀念似乎與賽巴有著許多不同的見解。
    
  一大早天未亮,父子倆人就到市場去採購應有的食材,他們開在法國中南部小鎮的「拉奇歐勒」三星餐廳是相當有名氣的。

  夏天到了,全家會到野外釣小龍蝦,賽巴與妻子生了一男一女,全家其樂融融,而米修也常回去探視父母,原來米修很小的時候就跟母親學做菜,也曾想起他第一次得到一星、二星的情境。
    
  秋天時,米修與賽巴在自己的菜園整理。賽巴的妻子也在餐廳當前檯,在每天工作前,必須熟知一切做菜的過程,並隨時要準備紙與筆作紀錄。這是高級餐廳服務員應該具備的基本態度,在加雅克葡萄收成節,也有其他三星主廚來參與,如奧利維羅林格。
    
  米修最在意的是如何把「傳承」交給賽巴,因為傳統如果是無比驕傲的,那為何要打破?

  冬天時,米修父子到日本北海道洞爺湖畔,這兒有一家他們全世界唯一的分店。賽巴就享用當地食材去研發一些新的菜肴,譬如改用豆漿上的豆皮,煎豆皮並炸一下,再採用豆腐然後將創作給米修吃。賽巴也用米磨成麻糬,並取代其他食材,當然也發現麻糬不夠脆,晚上也不能免俗地參加日本友人的KTV,賽巴在冬天的日本,可沒忘記要運動,在冬天的早晨不下雪他也會慢跑。

  春天時 ,米修在檢視兩個世界的衝突,一個是屬於他的世界但卻逐漸遠去了;另一個卻是代之而起屬於兒子有著新想法的世界。米修就站在原地欣賞夕陽,直到夕陽全部隱入山的那一端,米修眼眶也充滿了淚水。

  賽巴的兒子奧班也投入這個行業,雖然他才七、八歲。而米修則感嘆他小時候在鄉下長大,但他沒有成為農夫卻成了廚師。
    
  賽巴最終也在皇宮花園評審展示他的創作,用各種味道來形容他的家人,甚至與家的關係‧‧‧。
 
◎ 劇情分析        

  西方的飲食雖然各國均有其特色,但卻以法國最有系統做到盡善盡美的境界。以義大利來說,他們的通心麵雖然千變萬化,最終的表現不外乎那幾種的變化。像在台灣就有許多義大利麵,但大部分也都是延續傳統的做法罷了。

  法國菜自古以來就不斷地以創新的精神來表現,也就是每位廚師都需要有創新的精神;否則很難能在廚師這個領域中出人頭地,甚至他們也創造出三星的榮譽,每得到一顆星的肯定,便表示該廚師已經高人一等,兩顆星更是無比的榮幸,而最高榮譽則是三顆星。

  台灣有些五星級飯店為了促銷,偶爾請來二星的主廚,事實上就已經相當吸引客人。因為來台的時間有限,故反而在顧客預約中造成一股旋風。而這些來台灣的主廚拿手好戲不外乎煎鵝肝、牛肉或他自己的巧思獨門美食,當然其中搭配的紅酒自然也是噱頭之一。
    
  松露也是法國菜重要的食材之一,聽說要找松露必須要利用豬去尋找,而一般都是黑松露,白松露稀少就顯得更好更貴重。曾經有報導法國找到一顆大白松露,世界各國的餐廳都前往競標,但最終由台灣一家有名的餐廳購得,並將之當為鎮廳之寶。只可惜最後我聽到的消息是以幾百萬得標的白松露並未變成菜肴,卻是在保存中出了問題,整個白松露就壞了而且也不堪使用,這是相當令人沮喪的事。
    
  本片其是以紀錄片的方式來呈現三星大師米修布拉斯與兒子賽巴之間的互動關係,與「傳承」的真正意義。而這一點應該也是台灣很多父母心中的想法。如果父母已經在社會上建立了一番事業,他在內心中其實也會出自一種自我的想法,那就是希望孩子跟著他的步伐走。因為他已過的路是他最熟悉也最不容易在犯錯的。

  這樣的立意當然很好,但如果孩子的興趣與上一代不相同,那就不應該太過勉強,畢竟孩子有他自己的生命面向,過份的強迫反而造成他的排斥。
    
  賽巴不一樣,他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對廚藝產生極大的興趣,這應該歸功於他有一個很會做菜的奶奶,於是米修的所有技藝幾乎就在耳濡目染中慢慢得到展示。
    
  賽巴與米修從日常工作中不時有著爭論,譬如一個形狀不樣的盤子,再放醬汁時應該如何拿捏中心點,然後也才能撥畫出美麗的線條。這必須研究到盤子的形狀,主廚的手勁力道,左撇子與右撇子事完全有不同的效果。
    
  導演在拍這部紀錄片整整以一年的時間,慢工出細活,但卻也正好將全片分為「春」、「夏」、「秋」、「冬」,從不同季節來體會一名主廚如何從不同季節中取材並轉變成他的「香料」。
    
  西方的菜肴幾乎所有的精華都在醬汁,因此每一名師傅的拿手絕活就不太容易被學習。這種秘訣有時像香水的配製一般,如何研究終是要靠自己的一番努力。
    
  賽巴其實已經接手父親在拉奇歐勒這個小鎮所開設的三星餐廳,而這兒也早已成為老饕必然朝聖之地,如果賽巴依照父親過去的傳統去經營,相信一樣可以帶給食客一樣的滿意口感,但問題是賽巴不以此為自滿,因為這一切的成就都屬於米修,而他身為主廚當然也必須要有一些新的創意。
    
  有趣的是新的創意挑戰著舊的成果;而既有的呈現卻是飽滿而實在的,反而會質疑新創意的缺失。而這種比較事必須言之有物的,不能只是為批評而批評。西方的文化精神在這個領域中常常令人讚嘆不已。
    
  譬如在文學領域中,每一名作者幾乎都可以說出一套屬於他自己的哲學理論,以便來詮釋自己的創作方向,這種主觀的見解,對一名藝術工作者而言絕對是必要的,因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顯示出自己真正的特質,縱然是延續了某一種精神,卻也必須是從新面向度出發與詮釋。
    
  賽巴與米修早就在北海道開一家分店,而賽巴時常到日本,其意自然是想從日本的當地食材中尋找新的創意,譬如麻糬、豆腐、豆漿豆皮等等,有了新的創意並非以此自滿,而是經過好多次的修正,從紀錄中尋找一些缺失的元素。

  身為父親對兒子的「創新」自然百感交集,一則是喜、一則是憂。喜的是後繼有人,憂的是怕兒子走了偏失而賠上了三星的傳統美名。
    
  賽巴的作品永遠以父親作為第一名的品嚐者,畢竟他是三星肯定的大廚。米修對麻糬被烤成脆餅,讚不絕口,但依然提出一些建議,譬如他要求咬下去應該有一些米粒的口感,這真是行家的建議。
    
  筆者曾喝過一次原住民的米酒,真的是有米的顆粒,到如今沒再喝過,但那次的經驗卻是很難忘記的,這應該是所謂的「口感」。

  米修其實早就應該退休了,但他卻無法真正放手,因為人的真正放手應該是在生命終結那一天。就算米修、賽巴帶著孫子奧班回去,他們一樣還是吃老奶奶作的麵包與果醬,畢竟這也是一種傳承。
    
  傳承在本片有了兩者不一樣的面相,但卻都是人生必然要兼具的元素,不僅是餐飲如此,在其他的行業上也是應該如此。

2015年9月5日 星期六

進擊的鼓手(Whiplash)

導演:達米恩.查澤雷(Damien Chazelle)
演員:麥爾斯.泰勒(Miles Teller)
   J.K.西蒙斯 (J.K.Simmons)
美國 / 2014年 / 107分 / 保護級
禮讚: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輯、最佳混音三個獎
   強勢問鼎2015奧斯卡 金球獎最佳影片
   日舞影展評審團大獎、觀眾票選獎
   坎城影展導演雙週正式入選片
   多倫多影展最具震撼力觀摩影片
   金馬影展嗨翻全場 爆棚口碑神作
立志成為頂尖爵士鼓手的安德魯奈曼進入音樂學院的第一天,就遇上魔鬼教師佛烈契…

◎ 劇情簡介     

  安德魯.奈曼剛考上紐約最著名的薛佛音樂學院,他主修打鼓,立志要成為像巴迪瑞奇這樣神奇的鼓手。安德魯的父親是一名高中老師,原本立志成為作家,但最終不了了之,而他的母親則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家出走了。父親偶爾來陪他看一場電影,而在電影販賣處,他認識了美麗的妮可。

  安德魯剛到學校時就不斷地練習,這也引起學校的鐵血教師也是薛佛工作室樂團的指揮佛烈契的注目。佛烈契約他加入工作室,但卻故意叫他六點就到。但其實團員是九點才來,安德魯也很有耐心的等待。

  萊恩是原本的鼓手,安德魯只能當副手為他翻樂譜,練習中佛烈契發現有管樂器走音,卻逼出梅茲是禍首,梅茲承認落淚離去,但佛烈契反而說艾瑞克森才是走音的人,但像梅茲這種軟弱性格的人他寧可不要。

  練習中佛烈契要安德魯打出應有的速度,但都不合他之意,甚至打他巴掌甚至羞辱他的父母,但最終安德魯只好承認自己打得太快。

  工作室參加「歐佛布魯克爵士音樂比賽」,主鼓手譚諾要安德魯替他保管樂譜,但他放在椅子上卻不翼而飛,而譚諾不會背譜無法上台,幸好安德魯早已把譜背熟,只好由他上台,最終還是得到第一名。

  在家庭聚會中,他的表兄弟都是運動健將,也由此而升上大學,對打鼓的安德魯不免有一番揶揄。安德魯不愉悅離去。而樂隊中又請來第三名鼓手諾里,安德魯相當火大,向佛烈契抗議,但佛烈契不接受。

  安德魯為了專注在鼓手的領域中,向妮可提出分手的要求,妮可生氣離去。而佛烈契向大家宣佈過去他一名出色的樂手尚恩凱西車禍身亡。但其實尚恩以前也被逼得精神耗弱而自殺。再一次去達內林的比賽,三名鼓手分別爭取,但最終由安德魯爭取到。只是沒想到他坐的巴士爆胎,又發生車禍,雖全身是血參予,但被佛烈契開除,安德魯憤怒與佛烈契衝突。安德魯在夏天遇到佛烈契他的樂團要在卡內基表演要他當鼓手,但卻故意第一首演奏他沒樂譜的曲子,而這也激發了安德魯真正的潛力。

◎ 劇情分析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在某一個時刻進行一種學習,以期讓這份學習日後能在生命歷程中有所呼應,從而顯示這個人的性格與能力。

  每個人都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在自己領域中將事情做得更為完美與超人一等,但問題所謂好或壞的評等其實都是由別人來界定的。但從這個角度而言又可分成兩種,一者從別人的目光與批判中,我們要懂得修正與改進;二者是了解自己的真正極限,而最終能憑著自己的努力,終而突破這份極限的阻礙。

  人的極限究竟在那兒?以百米賽跑而言,自從打破十秒之後,似乎再突破極限的空間是有限的,因為人的體型構造就是如此,二隻手二隻腳,這是佛家所說的色身因緣。能舉起多少重的重量那也是有其極限,雖然每年似乎都有一些破記錄的成績,但那只是一點點些微的數字比較,而這些數字會不會終有一天變成無法突破的極限?

  其實人類的潛力來自內在心靈的呈現,因為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跟六識、六塵、六根有關。而能在此生呈現這十八界的主因乃背後實質的「真心」所致。

  所謂發揮潛力的意思是作到不可能作到的事,而這份潛力是可以預期與達到的正是這份「實相真心」的力量。「露西」這部電影在法國導演盧貝松的詮釋下,有了不同的呈現,但毫無疑問,導演要詮釋的正是佛家所說的實相心—阿賴耶識。

  英國BBC有一部紀錄片,敘述一名體操選手雙手握住單槓,教練要她放手做三百六十度的旋轉,又在原地握住單槓的原點。小女孩試了很多次,但始終無法成功。教練叫她休息二個小時,而在這兩個小時中她必須不斷地想像自己在做翻轉時可以輕鬆地握住原點。果然在兩個小時之後一次旋轉中成功地握住原點,也就是她完成了三百六十度的空中轉身。

  「進擊的鼓手」當然也是在發揮一名鼓手連續的快打速度能大到什麼程度。這是影片最後安德魯被激盪出所有的實力而進入一種「六根全通」的境界。就佛學觀點這是「見性」的表現。在那當下,雙手的速度已經超越了極限,所以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互通而無阻礙。導演在這個片斷將所有的鼓聲全然消音,因為這是從安德魯的主觀鏡頭來詮釋的。

  這只是一種超越自我的一種表現,但「進擊的鼓手」的英文另一種翻譯可以稱為「鞭策」,這也是飾演佛烈契的J.K.西蒙斯能夠在各影展中獲得青睞的主因。

  佛烈契時常提到「查理帕克」這名偉大的薩克斯風手,因為有一次他的老師喬瓊斯曾憤怒的用鈸丟他;相對的佛烈契也曾以椅子丟安德魯。一開始我們不瞭解一名老師為何必須用這麼激烈的方式對待學生?原來這是一種「激盪」,由此逼發出學生的潛力。

  「很好!」是一句褒獎的話,聽的人會滿心歡喜,但卻會因為這句話而停滯在原地,這部影片的主旨便在這兒產生了。如果我們自滿於「很好」這兩個字,那麼表示前行之路已經沒有進步的空間。而也就在「很好」的界定中,顯得平庸缺乏動力。

  佛烈契的教學方式是需要有獨到見解的人,像明明知道吹走音的不是梅茲,但因為他受不了壓力而哭泣。他寧可讓這麼怯懦的人離開,而留下那名死也不肯承認的艾瑞克森,這種反其道而行的方式其實對學生是不公平的,但佛烈契表示如果他一生中從來不曾訓練出像查理帕克這樣的學生,那當一個教師而言不也只是「很好」而已。

  佛烈契的作法也並非全然沒有缺失,一名已經畢業的學生尚恩凱西就因為被他壓迫得精神耗弱,但很快就擦乾淚水繼續指揮,最重要的是他說了謊,把尚恩凱西的自殺說成是車禍而亡,這一點他顯然也有自知之明,只是他依然故我的執行他的原則。

  佛烈契對待安德魯是相當嚴厲的,不僅用手甩他巴掌,也嘲弄他的父親及從他很小就離家出走的母親。安德魯的父親是這個影片「還不錯」的角色。他是一名高中老師,這在一般人而言,生活已經相當平實,但他卻也有理想,想當一名作家,只可惜這個理想卻無力實現。

  是無力實現?還是沒有很認真地投入?從他日常的娛樂就能一窺端倪,一邊看電影一邊吃混有葡萄果乾的爆米花,似乎這一切就已經很滿足,也就是「很好」了。於是人生再也創造不出另一波的高峰。而這一點卻不是佛烈契的認知。

  最後一次佛烈契再度耍詐,他知道安德魯在退學時曾對他作出不利的證詞,故邀他上卡內基音樂廳,卻故意沒有放樂譜。

  於是安德魯面臨另一次的受挫,但不認輸的他又再度回去台上,以過去所學的「商隊」自行擊鼓,並轉客為主帶領樂團演奏了「商隊」,也在這個機緣中擊出了他畢生的潛力,讓世人知道這一夜在卡內基音樂廳出現了一名超凡出眾的鼓手。

  「進擊的鼓手」的主旨其實是從深度來探索這種超越的生命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