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0年3月24日 星期三

浪得過火(My Man)

導演:伯特蘭.布里爾(Bertrand Blier)
演員:奧莉維.馬丁內滋(Olivier Martinez)
   阿諾克.格林伯格(Anouk Grinberg)
法國 / 1996年 / 95分鐘 / 限制級
禮讚:1996柏林影展最佳女主角獎

自得其樂的妓女好心幫助流浪漢,沒料到流浪漢竟成為吃軟飯的負心漢 ...

◎ 劇情簡介     

  瑪莉是個自得其樂的妓女,她認為妓女可以自娛娛人,甚至一有機會就鼓勵剛認識的女人下海。而許多年事已高的男人在瑪莉的挑動下,常常再回來找她買春。

  這一夜,瑪莉回到自己的住處,在樓下見一流浪漢睡在垃圾堆邊,瑪莉關心地詢問,流浪漢賈諾卻向她討一個銅板。但瑪莉正巧沒銅板,只好請他上樓吃點熱湯。賈諾要離去前,瑪莉反而留他住下,當夜瑪莉主動挑逗了他,而賈諾的作愛技巧讓瑪莉有了愛意,她在賈諾熟睡時不禁跪下向上天感恩,因為上天送來一項幸福的禮物。

  為了留住賈諾,瑪莉要賈諾當老鴇,並將所有賺的錢交給他。賈諾打扮得煥然一新,穿著合身西裝與新皮鞋四處蹓躂,不僅搭上了左鄰右舍的婦人,也認識了指甲美容師莎拉。賈諾為莎拉取了桑琳的外號,不但每次作愛都給她錢,甚至也買了一輛跑車送她。

  但賈諾要莎拉下海接客,莎拉試了好幾次都尷尬而退,但莎拉為了不想離開賈諾,只好硬著頭皮到旅館接客,沒想到卻是警方釣魚,於是莎拉和賈諾都被抓到警察局內,警方也找來了瑪莉,三方一對質才知道真相,於是賈諾入監服刑,而莎拉與瑪莉獲得釋放。

  失去男人溫暖的二人到酒吧喝酒,卻拒絕任何男人搭訕,只是在極度渴求男人慰藉的同時,瑪莉主動拿出銅板給一位失業但又想喝咖啡的男人尚羅利。瑪莉希望羅利能跟她生二個孩子,而莎拉也認可將來若可能,也願意與他生小孩。於是一男二女的家庭就這樣組成了。只是羅利經常失業,有時他想當乞丐,別人都會以為他是開玩笑。

  賈諾出獄了,但監獄大門外有個中年婦人在等他,婦人也是個渴望男人慰藉的寂寞人,經不起她一再地示好,賈諾一時也無路可去,只好跟這位名叫貝紅潔的婦人回到她的家中。

  瑪莉為了貼補家用,再度穿上以前的服裝,上街尋找尋芳客,只是行情大有不同,男人不再對她有興趣,在遇上討價還價的客人後,正好莎拉挺著肚子來解圍。當兩人回去時,賈諾早已等在屋內,而莎拉欲生產時由羅利送她去,留下的賈諾只能小聲地向瑪莉說聲對不起…。

◎ 劇情分析

  用「人生情慾調色盤」來形容「浪得過火」這部影片應該是相當貼切的。情慾固然只是一個名詞,但牽扯其背後的動機與靈魂躁動,卻非三言兩語可以涵蓋與說明的。也因為如此,許多衛道之士便以道德的觀念加以框套,人的慾望從而被拘限在有限的空間,許多不滿足的點便只能留存到另一種生命面向時再做無奈的揮灑。

  身體的感官刺激如果是與生俱來的,為何必須以各種理由加以限制?這個問題很早以前就不斷地被提出討論,但兩極化的辯證似乎並未給予明確的答案,反而堅持己見的論戰更加凌厲而讓人不知所措。

  瑪莉是對自己身心都極端坦白的女人,她雖是一名妓女,但她更在意的並非是金錢,而是在過程中能否獲得情慾快感。在另一個角度而言,她的身體是靈魂溝通的最佳工具,而在極度興奮高潮中,瑪莉便像擁有了全世界。這樣的觀點當然是從另一個契入的視野來詮釋,猶如「芭比的盛宴」是以舌頭來呈現;「香水」則是從鼻子來發揮,人的六識與六根的感官刺激,就是一個人存在的本質,至於那一種官能更強烈,那將會是因人而異。

  女人的身體是潛深而神秘的,很多藝術家終其一生不斷地追索女人的身體甚至內在靈魂的悸動,但最終似乎都與情慾脫離不了關係。除了夫妻之間的人倫互動之外,是否尚有許多是我們一直無法有機緣去面對的?「感官世界」是更早跳脫傳統桎梏,勇敢地揭露人性不安的真正所在,這部在台灣依然是禁片的名片,似乎誘導出許多人性潛藏的不安,而在不安中似乎又才能接觸到不曾有過的慾望快感。

  「浪得過火」在本質上亦是無盡地揮灑感官情慾的刺激,藉著放浪渲洩,從而安撫了永不滿足的心靈,但這個議題卻必須以男女雙方都併合討論才能顯現問題的本質,單一焦點放置在男人或女人身上都是不公平也是不正確的觀念。

  每個人的生命面向不同,在處理情慾世界自然也是不同。東方世界崇向人倫的協調,因此先從感情世界開始,並由相互理解作互動,終至在情慾世界取得共融。而西方的某些觀點則先在慾望中搜尋,先求取慾望的滿足,從而延展出「愛」的真諦。而這份愛的建立是取決於性慾的完備,某種角度而言反而是較為坦率的。或許性慾只是動物的本能不必大張旗鼓地討論;也可將之歸納於動物進步的原動力,不只是人類,所有的動物都是以此為基點,生命才得以有進步與延續。

  倒是情慾背後的問題在「浪」片中幾個角色可以觀察到令人訝異的展現。從三餐不繼的流浪漢一躍為坐擁多金美眷的幸運兒,賈諾讓我們見識到人性卑鄙的劣根性,憑著作愛技巧而讓瑪莉神魂顛倒而建立起來的位階雖然荒謬,但卻更接近動物性的本能世界。賈諾對於憑空獲得的幸運因得來容易而不怎麼在意,相反的,當老鴇也許是件容易而輕鬆的工作,但這不是他的本意,自然在潛意識中有許多的排斥,於是在遇上莎拉之後,立刻自動角色對調,並將瑪莉付之在他身上的錢全部轉移到莎拉身上,唯有如此賈諾才能在內心稍稍紓解這份令他無法詮釋的突發命運與遭遇。

  莎拉雖然一再排斥當妓女,但潛意識中妓女的行徑是她認同而可以接受的。每次作愛前,賈諾掏出的大把鈔票她不都全數接納?這已經具備「妓女」的原型行為了。而她的行為與一些陸續在瑪莉推介下而兼差的家庭主婦,她們的內心世界與現實氛圍是否充斥著極端矛盾?或者她們在某種失落之餘才以這種方式求取彌補?而這些被列為社會道德的背叛者,我們該如何來看待呢?

  相較於這些女人,而在路旁與賈諾擦身而過;甚至陽台上四目接觸;立刻延展至男女徹底的性慾放縱,絕對能提供一些理性的思考。原來人四下盲目的追索,追根究底都是必須碰觸到性慾的宣洩;或者說人性中許多的慾求都出自「性慾」的本能。年齡是個關鍵,當賈諾出獄時,他因反省過去的行為對兩個女人有了傷害而沮喪,但遇上了渴求男人的貝紅潔一開始還有抗拒,然而最後還是回到人性中最原始的本能互動。

  其實賈諾除了瑪莉之外,與其他女人的作愛都只是性慾的發洩,而瑪莉在第一次的交媾中因獲得滿足從而同時產生「愛」,導演在這一場戲中無盡地延伸與放大,透過這段感官的刺激,從而揮灑了男女眾生相。也許瑪莉是最了解自己的女人,她誠實無欺地以自己的身體詮釋著她的生命。誠如她在警局所說的,在家裡養一個自己愛的男人有罪嗎?妓女也可以談戀愛是她自始至終的生命理念,直到賈諾入獄後才觸動並改變她的思維。

  事實上,瑪莉與尚羅利的認識亦是歷史重演,賈諾第一次與她見面只希望要個銅板,以便明日吃早餐;而尚羅利則缺一個銅板喝一杯咖啡,兩個銅板開演了瑪莉兩段不同的命運。也許多年後,瑪莉已漸漸失去了過去吸引男人的本錢,但此刻的她與賈諾似乎才能真正體悟到什麼才是真愛。費盡千辛萬苦回來,賈諾的一句「對不起」是否真的具足一切,應該是公道自在人心的。

甜蜜愛麗絲(Alice and Martin)

導演:安德烈.泰希內(Andre Techine)
演員: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
   亞力斯.羅瑞(Alexis Loret)
法國 / 1998年 / 119分鐘 / 限制級

廿歲男孩不慎將父親推落樓梯以致身亡,逃至巴黎成了超級模特兒…

◎ 劇情簡介     

  十歲的馬坦被開美容院的生母送回生父的家中,因為她期待在生父維多的照顧下,未來唸書會較有好的機會。但維多其實跟妻子還生了三個兒子,就在維多的教育下,馬坦與其他三個哥哥都慢慢長大。

  在馬坦二十歲後,因工廠經營出現了問題,二哥魯德西指責大哥馮斯瓦,兄第二人一陣爭執,而馮斯瓦也上吊自殺。三哥班賈曼不願繼續待在家中,遂隻身前往巴黎當演員。馬坦似乎也受了班賈曼的影響,他也預備出走,但卻遭到維多阻止,兩人爭執中,馬坦將維多推倒以致滾下樓梯而身亡。

  馬坦逃至山中二星期,因偷雞蛋被捕,維多的妻子出面保他,但馬坦並未回去而直接去巴黎找班賈曼。馬坦發現班賈曼的室友愛麗絲是一名小提琴手,她跟同性戀的班賈曼只是情投意合住在一起,這可節省很多費用。馬坦在偶然的機會被藝術公司的坦妮雅發掘,於是在短時間內把馬坦捧成一名超級模特兒。

  馬坦向愛麗絲示愛,但遭拒絕,只是沒多久,愛麗絲反而主動去找馬坦,於是兩人正式同居。但是馬坦的工作顯得亮麗無比,相較之下,愛麗絲與班賈曼便顯得寒酸而自卑。愛麗絲在見到馬坦與坦妮雅的互動後,不禁會燃起一股不悅的神情。

  馬坦要去格拉那拍片,原本要單獨去,但也邀愛麗絲同行,在拍完片後兩人繼續留在西班牙南部的海邊民宿,但當愛麗絲告知她已懷孕時,馬坦卻突然暈倒了,醒來後脾氣變得古怪,也與愛麗絲有了爭執,馬坦直言不知為何她會愛上他,甚至衝動得想掐愛麗絲。

  愛麗絲帶馬坦回來後,馬坦自願住到精神病院內,並告訴愛麗絲除非說服維多的妻子出面作證並讓他受審,否則他的內心無法平復。於是愛麗絲先找馬坦的生母並到小鎮找維多的妻子。原本不願家醜外揚的妻子,終於在顧慮到二兒子魯德西將來要參選國會議員而答應。

  馬坦被判刑入獄,但這反而讓他如釋重擔,他在獄中寫信給愛麗絲,終於獄方准許探監了,下次見面時他就可以看見愛麗絲日漸隆起的肚皮。

◎ 劇情分析

  一篇故事可以透過不同面貌的敘述方式顯示它的獨特性,甚至使得原本已經老掉牙的故事變得鮮活而明亮起來。「甜蜜愛麗絲」正是一個相當明確而有趣的範例。

  近幾年有關少男熟女的相戀情結愈來愈多,並且也逐漸被觀眾接納了,也許這是一個社會脈動的趨勢,但背後的觀念與普世價值觀也是我們必須探索與了解的。感情的世界其實沒有對或錯的分別,兩個眼神交會的同時,其實就已經確定了答案,剩下的也許只是一些主客觀而無法立即解決的元素,直到水到渠成,兩團熾熱的火花便狂亂交織,熱戀於焉展開。

  然而世間總是無法脫離相對的因果,正因為猛烈的熾熱,必然也有消退冷卻的時刻,不管原因如何,這種兩極化的結果,是深陷狂戀之中的男女必須有的認知。但這也不能說世間沒有永遠的摯愛,只是如何將原本的熱度技巧地轉移到別的面向是相當重要的。在不同的時期會有不一樣的心境,而人的感觸當然可以停留在最初的起始點,但一樣的「愛」卻得在呈現上作全然不同的詮釋。愛的本質永不褪色,然而卻得在多變中創造另一種氛圍。馬坦在劇中尾場的獨白中已卸下心靈的自責,而他將對愛麗絲的愛轉移到懷中的胎兒即是一個貼切的例子。

  馬坦的心路歷程是極其複雜的,他跟生母住了十年,但這個家並未給馬坦踏實的感覺。生母專注在她的美容院卻忽略了對馬坦的愛,她將馬坦送回生父維多家中,是希望馬坦能受更好的教育,但我們要問:為何能讓馬坦受好教育的是維多而不是她?雖然經濟是一個原因,但顯然生母在這個環節上是有許多缺點的。而與她同居的薩伊似乎也是飄忽不定的,沒多久就與她分手了,這多少對馬坦的心理有些影響的。

  然而影響馬坦最大的人應該是維多。在小鎮上算得是家大業大的維多,之前就育有三個兒子,馬坦是他婚外情所生的孩子,而他的行事風格是專斷獨行的,對於馬坦的指正總是一絲不苟。馬坦處在這樣的環境中只能一再地沉默退縮,維多雖然供給他唸書,但他的心卻不在此,正如他向繼母坦承可能畢不了業一樣,在心中深處他是一直抗拒這個家的。

  維多的強悍作風造就了四個截然不同個性的兒子,大兒子馮斯瓦暴躁而性急,家中的產業在他經營中出現了極大的困境,在眾人指責下,馮斯瓦打了二弟魯德西,並在當夜自己上吊在工廠而身亡。魯德西應該是維多最滿意的兒子,他已經是這個小鎮的鎮長,甚至在未來預備競選國會議員,但他似乎也跟維多一樣,作事獨斷而有條理,但缺乏人情之間的關懷。三兒子班賈曼則完全沒有維多那種剛毅的性格,他是一名同性戀也是戲劇藝術的崇拜者。他在馮斯瓦死後倉皇地到了巴黎,展開他的演員生涯。

  這一切其實對馬坦的影響是相當深刻的,在他二十歲生日後,馬坦心中開始有了追索自我的熱忱。他自認無法像魯德西一般的成就;但也不願像馮斯瓦最終的歸宿;於是在班賈曼的鼓舞下,馬坦決定出走,但卻也因此種下悲劇的產生。

  在維多的眼中是怎麼看待馬坦?也許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也許是一隻永遠飛不出鳥籠的小鳥,因此他強勢的攔阻。如果當時維多採用的是另一種勸慰的方式,那悲劇是否可以避免呢?

  馬坦在爭執中將父親推落樓梯下而身亡,於是他將自己放逐在山林之中。這永遠是馬坦的應對方式,因為無法面對的情境,就只能以逃避來對應。當他在西班牙南部海邊渡假而聽到愛麗絲懷孕時,他亦是選擇自我昏迷,這與逃避至山林的方式是如出一轍的。

  馬坦其實在心智上是尚未完全成熟的,就有如一位嬰兒般無助,於是馬坦潛意識中便相當渴望「母親」的存在,而當他第一眼見到愛麗絲時便被她深深吸引,這雖然有著男女情慾的沾黏,但更多的緣由其實來自馬坦的「戀母情結」。

  馬坦成為走秀的模特兒後,他更想將這份成就與愛麗絲分享,但他卻從未回去找他的生母,因為愛麗絲在他心目中其實兼具了多樣的角色。而愛麗絲與班賈曼「同居」的現象也是相當有趣的。兩人可以同床共枕,但卻不曾有過親密關係,這是現代都會中嶄新的議題。

  班賈曼與馬坦的感情是所有兄弟中最親近的,但面對馬坦瞬間爆紅的景況依然令他有些嫉妒,這應該也是人性中的必然,但很快地班賈曼在自己生活中尋回了自己,他終於在一齣舞台劇中擔任一個要角,只是當時人事已非,馬坦和愛麗絲甚至家人卻都無法前往觀賞。

  愛麗絲究竟是以何種心態去愛上馬坦?在馬坦責問她時,愛麗絲始終以「母親」的寬容對待兒子,而生母最後嚴厲苛責愛麗絲,其實是因為她在潛意識中發現她的母親地位早已被愛麗絲所取代,受到指責的愛麗絲不願辯白,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盡一切力量完成獄中馬坦的託付。

  馬坦經過審判,也讓心靈重新開啟,而這是另一種超越,畢竟馬坦要面對的不是只有感情問題,擺在面前的是他的生命大道啊!

2010年3月19日 星期五

我的意外老公(The Accidental Husband)

導演:葛瑞芬.杜恩(Griffin Dunne)
演員:烏瑪.舒曼(Uma Thurman)
   傑佛瑞.狄恩摩根(Jeffrey Dean Morgan)
美國 / 2005年 / 90分鐘 / 普通級

禮讚:烏瑪舒曼首度自製自演
艾瑪是一個電台的脫口秀主持人,她每天接受聽眾打電話詢問有關愛情與婚姻的困頓

◎ 劇情簡介     

  艾瑪是一個電台的脫口秀主持人,她每天接受聽眾打電話詢問有關愛情與婚姻的困頓,並提供許多具體而有建設性的建議。另外她的愛情也相當得意,因為她與經營出版業的未婚夫理察在近日中即將步入禮堂。

  這一日一名叫蘇菲雅的女子打電話來表示她對愛情的迷惘,因為她很恐懼與未婚夫步入禮堂,婚姻生活對她而言是有相當大的壓力的。艾瑪就事論事,她告訴蘇菲雅既有困惑那就不應走入婚姻之中,於是受到鼓舞的蘇菲雅便臨時抽腿,取消了與未婚夫派崔克的婚禮。

  派崔克是一名消防隊員,他確定無法挽回蘇菲雅的心且又知道是艾瑪慫恿的之後,他的朋友阿傑為了替他出一口氣,遂從電腦中入侵戶籍資料,將派崔克的配偶欄填上艾瑪的名字。而當艾瑪與理察欲登記結婚時,赫然發現艾瑪已經結婚。艾瑪認為這是電腦一時出了差錯,於是她急急趕去見派崔克,希望能更正這個錯誤。

  派崔克故意帶她去喝酒,原本只是虛與委蛇的艾瑪,卻為了意氣之爭而喝醉了,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派崔克的臥室床上。艾瑪不見派崔克,只見他留下「昨晚真美好」的字條,她狼狽地離去,但除了趕上節目之外,也得向未婚夫保證那些更改的文件很快就能拿到手,以免理察懷疑而使婚姻生變。

  艾瑪再度找上派崔克,這回派崔克帶她參加印度裔的鄰居舉行的成人禮,而艾瑪雖然沒有忘記找派崔克的原因,但卻也感受到一股莫名的心靈悸動,她與派崔克差點情不自禁地擁吻,但在緊要關頭卻都退卻了。事實上理察的出版事業出了問題,他希望一名富商的資助,沒想到派崔克陰錯陽差地被認為是理察,而且派崔克也成功地說服富商投資出版社,這對理察而言是既矛盾又複雜的,不僅如此,艾瑪似乎也慢慢發現她自己對情愛的認知有了極大的轉變。但理察直接找上派崔克,因為他知道這一切都是派崔克與背後的人搞的鬼。

  終於在教堂結婚的日子到了,但艾瑪的矛盾終於有了反應,而一場火警也引來了派崔克的消防車,艾瑪終於在此刻有了對愛的正確抉擇。

◎ 劇情分析


  許多報章雜誌的婚姻與愛情專欄,常常提供讀者對困惑的心境一些建議,或許因為處於感情最脆弱與飄搖的時刻,任何的建議與主張都能讓當事人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其實這種多變的問題背後,不見得有單一的答案,因此在當下實在很難判斷對與錯,在徬徨無依中似乎也只能接納了。

  如果我們夠冷靜便不難發現,這些專欄專家雖然見多識廣,生活經驗也比一般人豐富,但這些人卻不見得比你更瞭解你的另一半。但在這節骨眼上,這些專家的言行卻將如影隨形地跟隨你,甚至會影響你日後對自己最重要的抉擇而有所改變。

  如果你也理解那些專家其實只是信口雌黃,甚至對他自己的愛情婚姻也不見得那麼篤定,你將會發現一切都會回歸原點。畢竟自己的事都必須深入思索並自我決定的。別人的建議固然可以參考,但卻不能全盤接受,縱然自己手足無措,也應讓時間拖長,來印證自己無法抉擇之事。

  「我的意外老公」的故事雖然平凡,但就戲劇的觀點尚屬平穩。我們從劇中的艾瑪與理察這一對即將步入禮堂的情侶來看,顯然兩人的感情尚無法從更廣泛的觀點來看待對方。艾瑪身為電台脫口秀的主持人,她在意與理察的婚禮是因為她不能以婚姻專家而自己卻在結婚的抉擇有了猶豫與不安,說穿了,她在潛意識中只是恐懼被讚美的婚禮無法及時達成而失去聽眾或讀者的興味。至於她與理察的感情似乎就不曾有過深入探索的機會。而理察則隱瞞了出版社資金的窘境,換句話說,某種角度而言,這兩人多少有相互利用的成份存在。

  而另一對派崔克與蘇菲雅的情況也相去不遠,因為憑著艾瑪的建議,蘇菲雅立刻斷絕與派崔克的關係。虧派崔克還開著消防車四處向她表白。但這一切也充分說明了這兩人的關係也是相當不穩固的。

  這會是一種常態性的現象嗎?是否每對男女的關係都有著矛盾而模糊的地帶?或者就算有著真愛似乎也不見得那麼明澈清楚。人最複雜的部份正是感情的渲染,所謂睹物思情,更能引發人最多樣化的情緒,而這種多變性也會讓人在時間的試煉中產生急劇的變化。

  我們該怎麼看待現代年輕人甚至中老年人的感情世界呢?難道在深入探索後發現感情的純度並不徹底,便會一味地排斥感情世界?顯然地,或許是極度複雜而多變的感情世界讓年輕朋友選擇不婚;但他們並未放棄愛情的互動,只是多了這些認知的前提,於是傳統中的男女關係便有了質變的現象。

  也許這是一種社會普遍的現象,但我們似乎也不能忽略其中的原因。畢竟以現代的價值觀而言,男女共組一個家庭絕對是一種終極目標,但這種理想是在許多人普遍接受同居的現象之後有待慎重觀察的。

  派崔克知道蘇菲雅離開他是因為受到艾瑪的影響,他的朋友侵入戶籍資料中心,搶先將派崔克登記為艾瑪的丈夫,於是慣於發牌的艾瑪,瞬間發現自己手上的王牌盡失,甚至必須仰人鼻息。

  有趣的是第一次與派崔克見面時,兩人幾乎是對立的,但經過不醉不歸的狂飲後,艾瑪醉倒了。她固然必須順著派崔克,以便盡快取回他簽的同意書,如此她與理察的婚禮才能如期進行;但另一種有趣的可能即是,她在放肆的飲酒中逐漸感受到派崔克善解人意的一面,最起碼理察比較起來是較為僵化的。

  派崔克的印度鄰居也讓艾瑪進入領受了一種嶄新的期望,因為看似完美的氛圍,其實反而潛藏了許多不安,她與理察的互動幾乎都將焦點放置在即將到來的婚禮上,對於情緒與感受反而就忽略了。而這種刻意的忽略反而在與派崔克的互動中紮實地深切感受。

  艾瑪過去不曾發現心靈可以在表相不是盡善盡美之中呈現真諦,因為她與理察都迷惑在名利之中。有時這些名與利是在彼此相互取暖下建構完成的,艾瑪出書依仗的是理察的出版社;理察則仰望艾瑪的名氣會為他帶來資金的匯注。這樣的對待似乎顯得極盡自私,但若從一個好的思索面向而言,男女彼此的相互助益不也是一種常態?問題則是兩人的體認到何種能諒解的程度。

  如果有愛會不會就因此化解這些不堪?這必須要自問:愛是排列在前?或是相互助益先行突顯?艾瑪最終體認到她真正愛的是派崔克,並在教堂上演出逃婚記,這是因為她與派崔克開始互動時,並未考慮到利害關係,如此則更能放任地盡情揮灑,也正因為這樣,一種赤誠的真情便更容易被感受而發現。

  派崔克原本也抱著戲弄揶揄的心情來對待艾瑪,但他卻也能始終保持君子之風,並未在她酒醉時侵犯她,重要的是透過彼此不斷地互染,最終他也發現自己深深愛上了艾瑪。

  也許不是有多高的藝術成就,但「我」片確實也帶來了一些娛樂的效果。在愛與情之間,我們總是尋尋覓覓,但真正能了解真愛者又有多少呢?

2010年3月16日 星期二

家有家規(Family Rules)

導演:馬克.梅爾(Marc Meyer)
演員:山謬.芬奇(Samuel Finzi)
   妮娜.況耶格(Nina Kronjager)
德國 / 2006年 / 100分鐘 / 保護級
禮讚:2008 維爾雷吉歐歐洲影展 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2008 葡萄牙國際電影節 最佳競賽影片
   2008 韓國首爾國際青年影展
   2008保加利亞蘇菲亞國際影展
   2007德國柯特布司國際影展

奧利佛從小是個孤兒,從不曾享受過家庭的溫馨與歡樂,為了完成這種願望,有一天他突發奇想

◎ 劇情簡介     

  奧利佛從小是個孤兒,從不曾享受過家庭的溫馨與歡樂,為了完成這種願望,有一天他突發奇想,在各個場合中綁架了他自認是心目中最理想的家人,將這些不同身份與年齡的人關在一幢廢棄的高樓上。

  奧利佛在身上別上了「爸爸」的名牌,他不僅親自下廚供應眾人飲食,但卻也要每個人嚴格遵守「家規」。譬如說有人不想吃飯,奧利佛就相當生氣,但他也遇上了一場從未有過的難題。譬如說嬰兒不斷的啼哭,奧利佛就束手無策;所幸三十四歲的「媽媽」蘇菲亞幫忙而為嬰兒換尿布;另外十八歲的馬雅剛好遇上生理期,為了買衛生棉也使得奧利佛焦頭爛額。

  七十二歲的「爺爺」侯斯特對「孫子」艾力諾這個小男孩似乎有種特殊的感情,有一次艾力諾自己上了屋頂,享受著自由但冷冽的空氣;但蘇菲亞自認老公發現她失蹤後會報警來救她,只是她心知肚明,自己的老公正為一名情婦派翠西亞迷得暈頭轉向,甚至聽說情婦也懷孕的消息。「祖母」艾德曼顯得冷靜而自私,她向奧利佛提出她是有工作的人,若要將她困在這兒,也應該算鐘點費,但事實上她早已失掉在養老院的工作,過去她以教自私的角度來與別人相處,但此刻她卻不得不要以新的角度來面對周遭的一切。

  有一天奧利佛要大家一起在屋內油漆,但有人偷偷把求救信綁在狗的身上,並用繩子將狗從高樓上放下,以便有人發現後能夠上樓搭救他們,但顯然這樣的打算依然是徒勞無功,倒是「家庭」內發生了一件令人震撼的消息,馬雅自己爆料謂她與「爸爸」奧利佛上床,於是眾人開始質疑奧利佛所謂的「家庭」真正的本質。奧利佛尷尬不已。但為了維持家的本質,奧利佛慎重其事地穿戴整齊,邀蘇菲亞一起燭光晚宴,而在這種氛圍中,蘇菲亞終於也坦承她其實在五年前就發現子宮出了問題,而這也大大影響了她現實生活。

  在聖誕節中,這個「家」似乎起了很大的變化,眾人紛紛提出自省與感嘆,而蘇菲亞在逃出時卻抱走了那名嬰兒,這或許是他生命中最欠缺的吧?

◎ 劇情分析

  家庭的組成是當今社會上一個重要基石,透過每個家庭的連結,構成了社會甚至整個國家。但這只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因為在這個表相之下尚有許多心靈層次的互動,這部份看似虛無飄渺,但實質上卻是整體社會族群中最重要的心理元素。

  渴望一個家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人需要家人、朋友甚至不認識的人的關懷。縱然自己相當獨立也可打理一切,但這份渴求卻始終不曾間斷,於是很多人將這種情緒轉移到人文之間的對待,透過這些心靈互動,於是原本心靈的不安便有了共同的交集,雖然這種形式脫離了家的本意,但卻提供了另一種「大家庭」的意識形態。

  這些正面的看法自始至終都以相同的價值觀提供每個人的思索,但我們卻很少從另一個角度來思索解析這種價值觀的另一個面向,組成一個家庭如果是一種人必然的渴望,那組成之後這個家的運作過程會有什麼新的撞擊與變化呢?

  「家有家規」表相上來說,奧利佛因渴望組成一個家,於是他綁架了他認為合適的家人成員。這些人加上奧利佛正好組成了一個老中青幼四代同堂的結構,從而在各人的立足點中建構了家的本質;但卻也同時解構了家的不確定與荒謬性。

  這應該是一個值得更深入探索的議題,傳統的價值觀都會將家庭的詮釋導入正面的見解,鮮少有人從相反的角度來討論。一個家庭的組合原本充滿了期待性,一開始大家在祝福的目光中走向自己的理想天地,但家庭成員的互動會因時間的關係,甚至彼此情緒的磨擦而產生變數,在同一屋簷下,一個家庭真正面臨崩解的危機並非都來自外在的威脅,在「自家人」極力追索幸福的同時,其實也出現了吊詭的矛盾。

  家庭成員必須以真誠的態度來對待其他人,但多樣化的社會中,我們都得在家庭之外去面對複雜的社會層面,於是一些嚴肅的課題便在不知不覺中衍伸而出了。也因為這樣,原本的真誠在無法應對之後,便夾雜著更多的謊言。也許某些善意的謊言是被容許的,但在日積月累中,謊言便會變得理直氣壯。

  奧利佛以綁架的方式組成了一個他心目中最完整的家庭,但這種缺乏實質情感元素的組合,其實是註定會失敗的。奧利佛制定了許多家庭規章,若有「家人」不遵從,便以處罰的方式來維持家的運作。這多少透露了奧利佛的人格缺陷,似乎也道出了他這個孤兒從小是在如何艱困的環境中成長的。但家庭的和諧卻不見得必須以嚴苛的態度來維持,也許奧利佛害怕失去,所以制定嚴法來維持,然而這個被虛構的組員位階,原本就缺乏向心力的凝聚,因此從一開始便註定是失敗的。

  奧利佛某種角度卻也是正確的,他認為每位家庭的成員,都必須各司其職各盡其責,但他忽略了每個人都有原本自我的立場,基於自我的私念,這樣的要求遭到大部份的人抵制。奧利佛也企圖以「美食」來收攬人心,也許他期望從美食中讓「家人」尋得幸福的感動,但令他氣憤的是,竟然有人連飲食也拒絕。

  如果這個拼湊而成的家是如此不確定,那眾人在回到原來的家後,會不會就擁有幸福?其實這才是本片極力要探索的焦聚。以蘇菲亞這位三十四歲的「妻子」而言,她在被綁架之後,日夜懸念的是她的丈夫會來拯救她,但顯然她的丈夫不但有了外遇,甚至連情人都有了身孕。這應該是一項強烈的對比,也明顯地將「家」的兩個極端做了鮮明的呈現。

  如果家庭在各種面向都會有檢視與爭執,那為何家庭依然還是這個社會的主要結構呢?因為在許多缺失中,家庭的組合是缺點最少的生活形式。於是由此又必須延展出另一項的議題。

  正因為每個人都必須在家庭中接受測試,由此豐沛我們的認知與體會,在遇上爭執的同時,當然得發揮相互關懷的愛心,並從中尋求真正的解決之道。古今中外對家庭的詮釋永遠是從這個角度出發的。

  奧利佛何嘗不想如此,但十八歲的馬雅卻讓他的理念瞬間解體。如果成員的位階是由奧利佛決定,但這個藍圖卻也由他率先打破。維持「家」的精神固然在倫理與道德,但某種時刻卻也使得倫理在傾刻間瓦解,於是這個看似由膠水黏起的家族關係,很快就崩解離析了。

  不管奧利佛的出發點是如何,若非是一種自然的組合都將會遭到失敗的命運。在一個機會中,每個成員開始潛逃,奧利佛其實早已無心維持,在他與馬雅發生過關係後,早已注定分離的緣由。若說他無心再維持「家」的完整,倒不如說是他在與馬雅一夜情後,從另一個窗口獲得新的訊息,縱然心靈孤寂,卻也無法在自說自話中尋得慰藉,畢竟那一切都是假的,而馬雅的天真與浪漫卻讓他再起生命的新面向。

  猶如一齣精采的舞台劇,將人物通通集中在一間廢棄的公寓中,透過虛與實的辯證,重新去檢視家的真諦。「家」片的戲劇結構使得本片強而有力地析解了家的嚴肅本質,並開啟觀眾一些新的思維。

2010年3月9日 星期二

愛情三溫暖(The Girl From Monaco)

導演:安妮.芬婷(Anne Fontaine)
演員:法伊斯.盧其尼(Fabrice Luchini)
   露易斯.布瓊(Louise Bourgoin)
   洛契迪.森姆(Roschdy Zen)
法國 / 2007年 / 90分鐘 / 輔導級
禮讚:榮獲法國凱撒獎 最佳新女星、最佳男配角 雙料大獎提名
愛情在一般人眼中是包含情慾在內的,換句話說所謂的愛情若無性愛則有著極大的缺失

◎ 劇情簡介     

  法國的律師貝托受託至摩洛哥為一名女富商所犯的殺人罪而辯護,女富商涉嫌殺死一名牛郎,但她始終保持沉默,倒是聘請他的東家覺得貝托可能會身陷險境,於是派了一名保鑣日夜不離地跟隨他。但這似乎妨礙了貝托在酒館中的豔遇。

  這一天貝托在電視上見一名美艷氣象播報員奧黛莉,不僅驚為天人,也幸運地在第二天就遇上了她。很快地貝托利用空檔帶奧黛莉到海邊玩,當然保鑣巴迪也一直隨侍在側,就算要住進旅館,保鑣也都會先行入內檢視,這更增添了貝托的不滿。兩人終於有了爭執,當貝托知道原來保鑣也曾經與奧黛莉有過親密行為後,更理直氣壯地指責保鑣是因為吃醋而故意攔阻他。

  貝托幾乎已無招架之力,在夜晚他進了奧黛莉的閨房後,不僅身陷她的美人窩中,甚至他寧可放棄出庭也要與奧黛莉相處。保鑣看不下去,終於自行離去,而奧黛莉也愈來愈放肆,她在同伴生日時不僅將所有男伴帶回家,並將自己當作生日禮物獻給對方,貝托此時才知奧黛莉是個人盡可夫的女子,但為時已晚,因為貝托似乎已經無法離開奧黛莉。

  奧黛莉也不只一次向貝托表示,她愛他,也願意跟他一起回巴黎生活。但保鑣卻看出奧黛莉只是想利用貝托的身份地位,一舉進入巴黎的上層社交圈中,只是貝托並不願了解真相。

  案情逐漸明朗了,原來聘請保鑣的藍賽似乎也捲入了與牛郎的複雜關係,但保鑣決定採取行動,他與奧黛莉在海邊見面,似乎再也無法勸她放棄貝托,於是保鑣用車將奧黛莉的機車撞入海中,很快地保鑣也被警方收押。

  大夢初醒的貝托發現保鑣的一片赤誠,也感受到自己的沮喪,他想起在海邊時車子曾與奧黛莉的機車擦撞,於是自行自首,自己入了獄而使得保鑣被釋放。

  一年後,貝托在獄中接到了保鑣的來信,貝托似乎並未因自己代人受罪而沮喪,畢竟這段豔遇以及他與保鑣的結識,應該是他生命最重要的啟發吧?!

◎ 劇情分析

  愛情在一般人眼中是包含情慾在內的,換句話說所謂的愛情若無性愛則有著極大的缺失,也意味著愛情必然存在層層的問題。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愛情與情慾能否分開呢?能否只是純粹的性愛而不必在意愛情?這個議題不見得很新,甚至有些老生常談,但可以確定的是至今似乎依然找不到真正正確的答案。

  其實世上許多的「答案」都必須建構在社會整體的氛圍與現象,單從人的主觀意識型態而言,只能被歸納在「異類」的行列。但我們只要環視歷史,不難發現以前被視為大逆不道的事,至今的價值標準卻是稀鬆平常。這樣的改變並非是某個人特立獨行的成果與影響,而是一種群體意識的扭轉。

  未來會是怎樣的社會現象呢?男女的關係會是永遠一對一的互動嗎?而人的情感世界會因此而更趨複雜而令人困惑?或者人的認知是因此而更豐沛?情慾在現今的景況中其實已相當明確地展現它的多樣化,否則這個社會就不會有這麼多的外遇。馬路旁的汽車旅館林立,充分支持了這種論調與說法。問題是如果人的慾望是一個填不滿的坑洞,那這種現象的背後是否必須以更嚴謹的態度來面對,而並非只靠法律的強制性與道德說的制約,因為這都只是一種防範與事後制裁,當然也適度地呈現了它的缺失。

  男女大慾拼湊交織了情感歡愉,如果這只是一種沒有責任的交歡,勢必會引燃一股想像不到的熱潮。以氣象播報的奧黛莉正是一個明確的例子。她可以在為死黨的生日宴會中獻上自己當作禮物,而這一票人幾乎都與她有過親密關係。到了這般田地,男女的關係幾乎已全然失去了真正愛的質感,剩下的只是性慾了。

  這個現象的背後意義是什麼?是否應對了「人生得意須盡歡」的真諦?因為等到人老色衰的時刻,就算偶一為之也將會力有未逮。這是個現實的觀點,但奧黛莉現象並非是一種新的觀念。古代武則天寵愛的臣子也是多得不勝枚舉,只是她位高權重,無人膽敢指正。但奧黛莉只是一個摩洛哥的青春美少女,她浸淫在情慾中,其實是相當主觀的認知,這是兩個不同時空的女人相當不一樣的真確寫照。

  貝托是屬於法國上流社會的位階,但四處獵豔的性格正好呼應了這種新思維。問題是,如果貝托也跟奧黛莉一樣抱著豁然的看法游離其中,或許摩洛哥的相會也只是另一場的豔遇,問題是貝托的年齡並非與奧黛莉屬於相同的世代,多少他依然把慾望與愛情相互搭配在一起。否則最終貝托也不會讓自己陷入情感的困境中,更何況貝托自始至終都不清楚自己情慾的歸向。

  保鑣巴迪與貝托的相處是不著痕跡的,有趣的是這段讓貝托情願自己替對方入獄的情感,導演將之譜潛在地表深處;而與之相呼應的則是藍賽聘請貝托來為自己的妻子辯護,但藍賽似乎又與被殺的牛郎米契有著耐人尋味的關係。這條線牽引的力道其實會更強,若以傳統的敘述觀念,必然會著重在兩條感情複雜的三角關係之間,但導演卻刻意地避開,這也突顯了奧黛莉這個新世代的新觀念,因為這個現象在不久的將來勢必成為一股主流的意識形態與兩性的對待方式。

  刻意被隱藏的則是同志議題,雖然同性戀的題材已經不是聳動的焦聚,但問題是一般人體內的賀爾蒙卻像是晴時多雲偶陣雨,在變化萬千的社會中,若是透過某種機緣的碰撞,很多人這才頓覺自己其實也潛存著同性慾望的因子。貝托與保鑣的互動正是這般的安排。

  情慾的背後永遠牽扯著更多的慾望,以貝托辯護的女富商所殺的牛郎而言,他就是希望藉由性愛直接打進高級社交圈,以期能獲得更多的權力與金錢。這種不斷追索的貪念是永遠不變的人性互動。若將之指責為卑劣,倒也是過於苛刻,畢竟在情慾展動的同時,其實雙方都各有所需各有所圖的,所謂一個銅板敲不響,這幾乎是永遠無法推翻的定律;貝托與奧黛莉的情形也是如此,奧黛莉雖然在播報氣象,但她也期許自己能夠在生命領域中更上一層樓,將貝托當成跳板也是順勢而為了。

  保鑣謀殺奧黛莉的動機其實是另一個線索的起點;也是本片要探討的議題。當他的兩個「愛」有了衝突時,他必須作出一項抉擇,而這個抉擇的背後依然有著鮮明的「情愛」意旨,這種曖昧吊詭的情境是最耐人尋味的。也許我們也曾有過這種經驗,但許多人面對這種難題時,總是刻意地避開,因為這份承擔是無人能承受的。

  本片採取了類比法,將貝托與他自己要辯護的委託人兩條線緊密地併排展現,也許你會認為劇中人物太過虛浮而不確定,但不妨退一步回頭將之視為一種現象,不管你同不同意,社會的現象都會在無聲無息中突然現身造訪,在那個同時,你反觀自省,望著這些現象也只能感嘆不已而徒呼奈何。

  敏銳而前衛的觀察力是法國在廿一世紀初產生的二十多名女性導演中共同的特質,她們提供了屬於新世代的訊息與面向,當然在傾聽她們的新故事的同時,我們也容易發現人性不管善惡的取捨都不會因世代不同而有所改變的。

2010年3月3日 星期三

渴愛俏寡婦(A Widow At Last)

導演:伊莎貝拉.麥格(Isabelle Mergault)
演員:蜜雪兒.拉荷克(Michele Larogue)
   賈克.甘勃林(Jacques Gamblin)
法國 / 2007年 / 97分鐘 / 保護級
禮讚:狂撈七億台幣、榮登法國首週票房總冠軍

當了寡婦以為擺脫了不快樂婚姻的桎梏  ...

◎ 劇情簡介    

  愛莉莎的丈夫是整容醫師,在經濟方面愛莉莎是絕對富足的,可惜的是她與丈夫始終沒有什麼交集,雖然維持著表相和諧的夫妻關係,但愛莉莎其實早就結識了以建造遊艇為業的里歐。

  里歐正巧接洽了一筆來自中國的遊艇訂單,他決定要帶愛莉莎一起私奔到中國,愛莉莎深愛著里歐,她毫不猶豫答應了,但里歐的助手皮洛卻因為妻子薇拉利不願到中國去而陷入僵局。

  也在這個時刻,丈夫發現愛莉莎有一支手機,愛莉莎謊稱是在路上撿的,正巧里歐打電話來約愛莉莎,但在極力隱瞞中總算丈夫不曾起疑心。

  愛莉莎與里歐決定要留一封信給丈夫,但在遣詞用字中兩人起了一點爭執;而在這個同時,丈夫卻因車禍身亡,家人找不到愛莉莎,只好打電話給在巴黎念書的兒子克里斯。愛莉莎最後得知噩耗,但對她而言,反而有一種解脫的舒暢,於是她為自己塗擦指甲油,眾親友認定愛莉莎必是受到極大的打擊而有反常的行為,眾人反而更加同情她。

  在葬禮中,愛莉莎突然覺得荒謬無比而哭笑不得,眾人又覺得她是處在極度的傷感中,兒子克里斯更是不敢再回巴黎,於是電告女友也搬去同住,以便就近照顧母親,而所有的親戚也基於相同的理由,不但住了下來,且寸步不移地注視著愛莉莎的一舉一動,深怕她會因傷心而想不開。

  為了與里歐到中國,愛莉莎必須在期限內將護照交給里歐申辦出國手續,但因眾人一直環繞其側,愛莉莎失去了許多機會。這一次里歐乘小船到別墅後面的海岸,但里歐不小心落海;愛莉莎光著腳到海邊欲尋里歐,卻被兒子及眾人遇上,兒子以為母親要自殺更是惶恐不已。第二天兒子聽到電話遂跟蹤母親,果見愛莉莎到船屋與里歐相會,但里歐辯稱是愛莉莎欲買一艘遊艇而解圍。雖然如此,在里歐決定獨自前往中國後,愛莉莎也勇敢地向眾人坦言,並獨自離去住在義大利鄉間,直到里歐回國後,克里斯反而將真相告知,於是里歐帶著他在中國收養的孩子到義大利尋找愛莉莎。

◎ 劇情分析

  愛情的定義似乎永遠沒有一個準則,常因情緒、氛圍以及當時思惟的方向而有所不同,因此延展之後的認知點自然也有不同的過程與體認,但最終的結婚共組家庭卻是一般人共同的目標與方向倒是可以肯定的。

  問題是,結婚儀式下的家庭組合常因時間的洗鍊而出現變質,這是一個複雜而嚴肅的問題,傳統的認知與觀念都會回到結婚的最初來檢視,卻漠視男女逐漸喪失當初熱情的緣由,這樣的討論終歸走向無解而收場,甚至會留下更多的困惑與難題。

  外遇也是個嚴肅的問題,這牽扯太多的人性糾葛,畢竟人活在世上每天觸目所及都是一些新奇與動力,坦言之,這是人進步的動能,就現實觀點而言,這是一種必然,於是在不知不覺中追逐新奇便成了潛伏在心靈深處的一股悸動。問題是,這股躁動並不會因為獲致目標之後便有了停歇,因為新奇的另一面便是必須不斷地追逐,翻過一頁書之後,必須會再翻至下一頁。

  英國諺語說得好:如果你要快樂一天,那就去髮廊;如果你要快樂一星期,那就去結婚;如果你要快樂一個月,那就去買一匹馬;如果你要快樂一整年,那就去買一幢房子;如果你要快樂一輩子,那就誠實以對。

  這樣的見解雖然不見得每個人都同意,但勇敢地誠實面對自我卻是相當重要的課題。當然這個「誠實」真正實踐的同時也會分別為對內與對外的區別,這個議題牽扯到社會的脈動與道德觀,甚至從宗教的角度都能有著相互的關連性。以本片的結構而延展出的劇情,就能夠帶動觀眾截然不同的認知點。

  一名家庭幸福美滿的中年婦女,在眾人眼中是何等快樂,親友們嫉妒她在物質上的豐裕,卻不知她的快樂竟然是來自外遇。就這個議題而言,當下必然會有許多人無法認同她的見解。其實當初引進此片的片商也曾有這方面的顧慮,畢竟遵從家庭體制的人必然會提出嚴重的抗議,但這部影片真正的意旨是提供了這個社會的現象與趨勢,當然男女關係的丕變只會是大環境中的一環,我們必須以更謹慎而嚴謹的態度來看待與檢視。

  從女性主義逐漸抬頭到今日的平等觀念,確實已經解構了傳統的價值觀,女性朋友不僅在經濟上逐漸取得與男性並駕齊驅的地位;在內在思惟也開始有了獨立自主的概念。於是解放自我而達到「自由」的完全實踐便影響了原本既定的普世價值。

  「鋼琴教師」這部影片探討了性愛的操控議題,看似頻頻哀求而處於弱勢的女鋼琴教師其實才是真正的操控者,男方雖然斥責女鋼琴師以書信計劃著性愛的過程,但其實最終他以為取得雄性主控的力量卻是掉入女鋼琴家的設定中。

  本片沒有這麼深入地探討「鋼琴教師」這部諾貝爾文學獎原著的厚重問題,卻偏向一種簡明輕快的女性愛情追逐。導演以輕鬆詼諧的調性來尋求觀眾的共同體認,也因為氛圍的轉移,於是在主觀鏡頭的操弄下,觀眾便慢慢忽略了丈夫這個角色。愛莉莎的丈夫確實盡到了一般丈夫都不容易完成的責任,他提供了絕佳的居住環境,但問題是愛莉莎無法從丈夫身上獲得熱情對待,於是她把無法宣洩的熱情轉移到里歐身上。

  我們該以什麼態度來面對這個議題?富裕的環境並不是愛莉莎外遇偷情的主因,惡劣貧困的環境中偷情的情況還是存在的。但愛莉莎的丈夫是否真的完全不愛她?在車禍前他送她回家時,就曾用手握著愛莉莎,其眼神也透發著無比的深情,只是當時的愛莉莎反而忐忑不安。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的夫妻,從終生廝守的承諾卻走向如此疏離的地步,應該是始料未及的,而這也是我們在辯證中必須誠實與勇敢要去面對的。

  其實把事情看得最清楚的是女佣人,她知道「海鷗」的叫聲是里歐駕小船來會愛莉莎的訊號;她當然也知道愛莉莎的祕密手機是專與里歐連繫的,但女佣人像個無事人似的,只是有時透發出幾句揶揄的嘲弄,這倒是看開人世間一切的最佳寫照。對照女佣人與愛莉莎,這名女主人看似沒有任何負擔,但其實她的內外都是躁動不安而忙碌不堪的。

  愛情不一定追逐才能有所得,但不能否認的是愛情總會是每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部份,問題是人的佔有慾有時常延展出更多的枝節問題。你可以快樂承受愛情洗禮,但卻不能見容另一半追索幸福的權利,而當男女的自主觀念逐漸達到平衡的位階時,雙方面的認知便會取得持平的看待,套一句較文雅的話便是「尊重」對方。而這種觀念勢必在這個地球村中逐漸被落實而接受。

  天長地久是一種期許,但當有一天自己背叛對方;或對方背叛了你,我們該用什麼態度來面對呢?這同時也是一個雙向的問題,因為你考慮了自己的立場,其實也必須再考慮到對方的立場,這種觀念不僅適用在愛情上,其實放置在人生的各種面向上都是適用的。

  「愛」有時會是女人的全部;更何嘗不也是男人的全部呢?本片確實提供了一種新的思索方向與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