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遺忘在公園的女孩(The Girl In The Park)

導演:大衛‧奧本(David Auburn)
主演:雪歌妮‧薇佛(Sigoumey Weaver)
   凱特‧波斯沃(Kate Bosworth)
美國 / 2007年 / 102分 / 普通級
禮讚:由東尼獎與普立茲獎得主大衛奧本大銀幕初執導筒代表作

十五年前,茱莉亞可愛的小女兒在紐約中央公園走失,傷心的茱莉亞從此走不出失去摯愛的 ...

◎ 劇情簡介     

  茱莉亞與丈夫道格婚後生了兒子克里斯以及女兒瑪姬,她自己是一名成功的歌手以及音樂製作人。在有空時總會陪女兒到公園玩。

  這一天,她與瑪姬到公園後不久,瑪姬就失蹤了,茱莉亞搜遍了公園,就是找不到女兒,雖然報了警,但似乎也無濟於事。而她唯一記得的是瑪姬後腳有胎記,這件事使茱莉亞陷入自責的困頓中,夫妻感情也降至冰點,甚至最後以離婚收場。茱莉亞也離開紐約,到另一個城市的銀行工作,以規律而無變化的工作來麻醉自己,企圖讓自己從喪失女兒的噩夢中能夠甦醒。

  十六年後,兒子克里斯與瑟莉絲特要結婚了,而道格也已經再娶,為此茱莉亞也搬回紐約。但她情不自禁會到中央公園,見到女孩在玩耍總會熱情招呼,這使得家長們提高警覺,遂報了警,而茱莉亞也被逮到警局,克里斯去保釋母親出來,但警長警告要他管束茱莉亞不得再犯。

  茱莉亞在賣場發現一名偷墨鏡的女孩,如果瑪姬在的話,那應該也是這個年齡,茱莉亞在女孩露易絲被發現偷竊時,竟出面作證露易絲是冤枉的,而露易絲說她想回密西根而且懷孕又沒錢,竟要茱莉亞援助二萬元,茱莉亞毫不猶豫簽了一張支票給她。

  克里斯約茱莉亞吃飯,但卻在酒吧中發現露易絲與男人鬼混,茱莉亞憤怒上前指責她為何亂花錢,克里斯相當訝異,因為茱莉亞的行徑似乎總是不按牌理出牌,他開始覺得,母親回來搞不好會搞砸他與瑟莉絲特的婚禮。

  這個晚上,狼狽的露易絲去找茱莉亞,她是根據支票找到地址的,露易絲承認她說謊,並把剩餘的錢還她,茱莉亞竟收留她,並將她當女兒般看待,為她作早餐,也留一份備鑰給她,甚至也容忍她帶男人回來過夜。這使得茱莉亞也相當難受,遂去找男同事雷蒙過了一夜。

  克里斯為茱莉亞修櫃子門,也因而認識了露易絲。而露易絲帶回哥哥史都華,這讓茱莉亞憤怒將之趕出,但史都華說出露易絲本名是瑪姬時,茱莉亞又至車站接她回,同時也帶她參加克里斯的婚禮。而當茱莉亞宣佈露易絲是瑪姬時,反而引起更大的騷動與不安…。

◎ 劇情分析

  看似平淡的一件「失嬰案」,但從母親焦躁的角度來切入,卻使得整體事件多了不同的層次。尤其後面採用開放性的結局,更是讓人感受到,更多的人性本質與一名當母親的勞苦心靈。

  失嬰的案件在全世界都不斷地發生,有人純粹是無法生育,而偷抱別人的孩子,更可惡的是,販嬰集團將嬰兒販賣圖利,有的是賣給需要的人,但有的卻是日後為了器官移植。想到種種的理由,不免讓一名失去女兒的母親,終日惶惶難安與自責,茱莉亞正是陷入這種困頓的母親,為此她還付出了離婚的代價。

  會讓丈夫道格與兒子克里斯,相信妹妹瑪姬已經不在人世,是因為一名專門偷小孩的人被捕,他坦承也在中央公園犯案並予以殺害,但茱莉亞純粹以母親的觀點與直覺,她寧可相信,瑪姬是活在這世界的某一個角落。於是當她看到一名與女兒大體相同年齡的露易絲偷竊時,竟毫不猶豫作了偽證,甚至明知這女孩是如此不切實際,還是開了一張二萬元的支票給她。

  這應該只是一種「暫時性的移情作用」,若不這麼做,似乎會讓自己丟失瑪姬的自責加深,資助這名說謊的女孩,也算是為自己贖罪吧!

  露易絲雖然四處招蜂引蝶,但這是她的生活方式,四處鬼混,住在當晚認識的男人家中,就像一片浮萍,始終無法找到生命的定位。而當她感受到茱莉亞對她釋放的善意時,似乎也感受到從來不曾感受過的「母愛」,於是潛意識中,回到茱莉亞的住處,就好似回到家一樣。

  這兩人的相遇雖然是一種偶然,但彼此無意中都不斷地釋放「母女」之間的特質。因為兩人過去都不曾有過,而此刻卻是共同和獲得,於是當露易絲主動去找茱莉亞時,就開啟了一對母女若有若無的互動。

  其實說她們是母女,倒不如說,兩人在潛意識中都渴望擔任「母女」各自的角色,在相濡以沫中,感受體現失去或不曾有過的感受。於是早晨時,茱莉亞像個慈愛的母親為女兒作早餐;晚餐時,也企求母女一起燭光晚宴,開瓶紅酒享受美食,於是生命瞬間就有了不同的詮釋。

  露易絲究竟是不是瑪姬,對茱莉亞而言是極端複雜的,世上有那麼巧的事,只是一種感覺,就剛好遇上失蹤十六年的女兒?但也不能說不可能,畢竟這世上千奇百怪的事實在太多,若說這是茱莉亞順水推舟,而刻意營造的假象,或者說她情願以演戲的方式,來飾演一名女兒的母親,何況這名女兒過去的種種,有很多跡象與失蹤的瑪姬是一致的。就在這虛虛實實之中,暫時讓茱莉亞的「母親」定了位。

  露易絲無意中有個落腳之處,她當然沒有拒絕的理由,而過去其實也有相同的情境,或許收留她的都是男人,但這回是女性中年人,她或許也會防備茱莉亞是一名女同志,但在尚未表態之前,茱莉亞的高級公寓,不正是一處相當理想的窩嗎?

  茱莉亞一直活在「自以為是」的想像中,當露易絲突然冒出一名哥哥史都華時,她的夢境瞬間幻滅了,因為她只容許露易絲是女兒,多了一名史都華,讓原本茱莉亞心中編構的劇本徹底瓦解了,這也是為何她憤怒趕走兩人的原因。

  但當史都華告之露易絲的真名是「瑪姬」時,茱莉亞才又瘋狂的追出。為何在失望之後,又突然給了另一個希望,也就是在巧合中果真有了真實。但這樣的真實,是否就真的是真實?這是必須再次檢驗的。況且從丈夫與兒子那邊的觀點來看,這都是極盡不合理的。

  克里斯可能認為母親已經產生了妄想症,因此露易絲是這妄想症的產物,丈夫更認為,前妻的種種行為是不合理的,甚至指責質疑茱莉亞為何要再回來。女兒瑪姬的失蹤,他們寧可相信她已經死亡,這樣一了百了的心態,最起碼會讓他們好過一些。

  第二回合茱莉亞再度把露易絲「確認」為瑪姬時,開始以相簿來誘導露易絲的記憶。但露易絲是否能從小時候這些相片找到線索,那是一個問題。因為她小時候的環境是相當複雜的。就某種層面而言,此刻她已經擁有一名母親與住處,如果經過證實之後,卻不是茱莉亞的「瑪姬」,那麼在真相大白之後,她豈不是會喪失一切?這正是露易絲矛盾之處,或許保留此刻擁有的一切應該就已俱足。

  茱莉亞在得知露易絲是瑪姬之後,情緒更加複雜,她大膽地在克里斯的婚禮上宣佈瑪姬回來了,這讓道格與克里斯都無法接受,在他們心目中女兒早已死亡,重新讓瑪姬出現在這個家庭,反而引起更多的不安。

  事實上茱莉亞也不是十足確定,因為這或許是個巧合,畢竟「瑪姬」只是個名字,很多小女孩也都叫瑪姬,於是在露易絲半夜睡著時,她輕輕掀開露易絲的裙子下擺,企圖查看她後腳是否有胎記,但卻驚醒了露易絲。

  也許有胎記;也許沒胎記,露意絲的驚醒,讓事情又轉了一個彎,或許維持現狀也不是一件壞事,有時追到真相時,反而會使人再度失望。但也不盡然是沒有希望,當露易絲見到瑪姬小時候的相片,她也拿出一張小時候的相片,放入相簿中,而那女孩子與瑪姬也真的很像呢。

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為瑪格莉特朗讀(My Afternoons with Margueritte)

導演:尚‧貝克 (Jean Becker)
主演:傑哈德‧巴狄厄 (Gerard Depardieu)
   吉西里‧卡莎迪蘇 (Gisele Casadesus)
法國 / 2010年 / 82分 / 保護級

高大、粗魯又目不識丁的中年男子傑曼,與年老、瘦小但喜愛文學的老奶奶瑪格利特,兩人相差了40年歲月及200磅脂肪,卻因為公園的一場偶遇,成為了忘年之交…

◎ 劇情簡介     

  傑曼從小有閱讀及學習障礙,不僅他的母親對他冷漠,甚至時常惡言相向,這也使得傑曼受到周遭的親朋好友取笑揶揄。

  傑曼偶爾打零工,偶爾在家種蔬果,但他最常去公園餵鴿子。有一天,他遇上一名叫瑪格利特的老婦人,她也喜歡餵鴿子,而瑪格利特訝異傑曼不僅知道這群鴿子一共十九隻,甚至也為每隻鴿子取了名字,因為鴿子而結緣,兩人也時常相約來看鴿子。

  傑曼有一位女友安妮,她是一位公車司機,每天開著大巴士回家,偶爾也與傑曼在家溫存一番,兩人當然也談論到結婚的問題,但傑曼一直跟隨母親住在一間租來的房子,若要結婚,難免會讓人陷入困頓。

  這一天,瑪格利特帶來一本「鼠疫」的小說,而且親切地為傑曼朗讀,這讓傑曼回想起小時候讀書時,不斷地受到老師與同學的取笑,這也促成了傑曼並不喜歡讀書的原因。但瑪格利特不以為意,她不僅為傑曼朗讀,而且也教他朗讀的正確發音。

  傑曼慢慢有了朗讀的樂趣,瑪格利特接著又告訴他「鼠疫」小說中文字的優雅,同時也介紹了「異鄉人」、「墮落」這些名著。也因為這樣,傑曼偶爾在村人面前提到書中的敘述,不免又遭人揶揄一番。

  瑪格利特告訴傑曼:閱讀就是聆聽,並且送他一本有助於閱讀的書。而此時酒館內的小尤跟美麗的阿芬跑了,這讓酒保阿南傷心極了,但大家不置可否,總覺得那是小尤自己的選擇。

  母親阿琳從年輕就強悍無比,常常來打情罵俏的尚因與阿琳一言不合,竟被她用鐵叉鏟刺中兩隻腳的大腿,這事雖驚動了市長,卻也對她無可奈何。而阿琳有時也會破壞性地摘除蔬菜,這使得傑曼相當傷腦筋。瑪格利特送他一本字典,以便他能查不認識的字,就在此時,瑪格利特被姪子送去公立養老院,而在一個夜晚,阿琳也在睡夢中去世。此時才知母親早已買下房子留給傑曼。於是,傑曼與安妮決定,將住在養老院的瑪格利特接回家中,而沒多久安妮也懷孕了。

◎ 劇情分析

  二十世紀最後十年,台灣的電影工作者,也嘗試著將一些所謂的藝術電影拍攝呈現,雖然也不盡然是這樣的理由所導致,但台灣的電影從此陷入一片困頓,這倒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二十一世紀,台灣電影靠幾部「記錄片」吸引了一些觀眾買票進入電影院,也從而展開了另一波的國片熱潮。這一回製片與導演學乖了,他們開始在票房的考量上,作了更多的關注,這期間出現了「海角七號」、「艋舺」、「陣頭」、「逆光飛翔」、「賽德克巴萊」、「大尾鱸鰻」。這些電影基本上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所謂的票房考量,果真也在國內市場開出了較亮麗的成績。

  只是過度偏向天平一端,自然就忽略了另一端,這也是為何這幾年,國片始終很難在國外影展,與他國一爭長短的原因。

  如何兼顧藝術與商業的表現,這是一直被認真討論,但卻始終無法獲得明確答案的問題。如何讓一部電影能夠回本,這是電影藝術家本該有的考量,因為保了本,才有再製作下一部影片的可能。但如何在深度商業考量的同時,也能放置更多的「人性」考量,則是一個當前必須嚴肅去面對的問題。

  所謂的「人性」自然在每部影片都能搜尋得到,只是有著深淺之別,也就是編導能否在這個議題上放置多寡的元素,像加拿大的影片「烈火焚身」正是一部兼具兩端的佳作。

  「為瑪格利特朗讀」是一齣平淡,但卻又在事理人情的處理上,有著令人動容的人性情節。傑曼這個角色的設定是弱勢的,雖然有些低能,但卻讓觀眾發現他的世界其實充滿屬於他自己的天地。一群鴿子使他結識了九十五歲的瑪格利特,這名老人在年青時,服務於WHO世界衛生組織,她常年駐在國外,甚至到過剛果的薩伊。

  比較於傑曼從小在學習上始終有著障礙,這個強烈的對比是戲劇一個趣味點,在學識上有著天淵之別,但這也正是人性最容易顯現的端點。

  在知識的天平上,瑪格利特以朗讀的方式,慢慢拉近了兩個人的距離,也由此而引燃了傑曼從朗讀中體現了傾聽,從而慢慢轉化了內在的心靈。這與「為愛朗讀」有些異同,但追根究底,終究還是必須與心靈相互契合。在心靈頻率漸趨一致的同時,便展開了另類的相遇,與另類的一種「愛」。

  一個活到九十五歲的老太太,她在生命的尾端時,是以什麼樣的心思來看這個世界?上蒼為她安排了傑曼,這與她原本的生命調性是截然不同的,但她為傑曼展開了胸懷,不僅接納了他,也灌溉了他。

  在瑪格利特養老院中所收藏的書本,就在這個時刻有了最好的展現,適得其所地,讓書本在傑曼心中不斷地發酵,也使得傑曼好似脫胎換骨一般。

  其實傑曼可算是幸福的人,除了瑪格利特晚年給他的啟蒙之外,他還有一名愛他的漂亮女巴士司機安妮。安妮揚棄了傳統的禮教觀念,堅持要為傑曼生個孩子,如果大家都不是那麼看好傑曼,為何安妮獨具慧眼?

  傑曼沒有亮麗的外表,也沒有顯赫的身世,但他卻有一顆善良的心。四處受人欺負的弱勢人,卻有著令人欣賞的另一面,只要夠仔細,不難從傑曼身上發現這些無雜染的純樸之心。

  另一個愛他的人就是他的母親阿琳。也許從小時候的種種行徑,發現阿琳對待傑曼是粗枝大葉的,甚至傑曼也無從知曉他的生父是誰?阿琳的日子,其實是夠曲曲折折的,為了活下去,她唯有跟男人鬼混,最後跟了屋主算是押對了寶,也在她身後,為兒子留下了一棟房子,這件事的背後,其實有著太多不為人知的辛酸,從另一個層面來看,母親有時似乎不按牌理出牌,但其實她是多麼呵護著自己的兒子?雖然有時也常為小事而爭論。

  人生原來處處都可以充滿愛的呈現,只是有時我們太過粗心大意,不經意中竟忽略了某些人對我們釋出的愛,其實在釋放愛之後,不見得,是要獲得對等的回報。有時人只在意一種付出,因為過程才能彰顯生命的真諦。

  這也是為什麼,傑曼得知瑪格利特因無錢繼續住在私人養老院,被其姪子送至公立養老院時,他會急急將她接回家中。在這段情節中也突顯了人生的另一種困頓。若非因為遇上了傑曼,瑪格利特的晚年是絕對相當淒涼的。

  傑曼適時為瑪格利特釋放了善與愛,於是,人生的一切就變得更和諧起來,原本令人不悅的地方,也許只是一些誤解,如果有機會,就不要吝嗇你該釋放的愛吧!

  「為」片是相當平淡的影片,但因為有大明星加持,自然其成績就不同凡響,尤其在處理人際之間的感動,是讓人激賞的。一段忘年之交竟能譜出連綿餘韻,這應該是這齣電影最大的魅力。

  片中,瑪格利特說:「如果一個孩子沒有得到足夠的愛,那只是這一切還等著被發現。」不止是片中極佳的台詞,也是本劇的主旨思考了。

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城市之光(City Lights)

導演:查理‧卓別林(Charlie Chaplin)
主演:查理‧卓別林(Charlie Chaplin)
   薇吉妮亞‧雪莉(Virginia Cherrill)
美國 / 1931年 / 85分 / 普通級

本片講述了卓別林飾演的流浪漢愛上了一位賣花盲女,還結交了一位反覆 ...

◎ 劇情簡介     

  市長在貴賓雲集的典禮上,欲為新落成的廣場雕像揭幕,誰知當布幕拉起時,眾人發現一名流浪漢睡在雕像上面,在警察及市民的驅趕中,流浪漢醜態百出,甚至被雕像的劍刺破褲子,而在眾人嘲弄聲中狼狽離去。

  中午時,流浪漢在一家商店前欣賞一座裸雕,好幾次陰錯陽差,差點跌落地下水道。離去時,因為堵車無法通過,流浪漢竟從別人車子打開門橫穿而過,正好遇上一名目盲的賣花女。

  流浪漢拿錢買了一朵花,但女人要找他錢時,車主上車關上車門離去,盲女以為這位買花的人是一位富翁,而流浪漢只好躡手躡腳離去,免得被盲女發現他只是個窮光蛋。而他躲在一角靜靜地看著她,沒想到盲女習慣將水潑向無人角落,卻不偏不倚潑在流浪漢身上。

  盲女回去雖與祖母生活在一起,但卻也只能聽聽留聲機及養小鳥,她羨慕隔壁的女孩都有男孩子來邀她們出遊。而流浪漢原本要在河邊的長椅上睡覺,卻見一名富人欲跳水自殺,流浪漢救了他,富人把他當作一生最要好的朋友,兩人一起回豪宅烘乾衣服。僕人詹姆斯告之其妻已來拿走行李。

  富人不以為意,趁著酒意帶著流浪漢去舞廳跳舞。這使得流浪漢頻頻出糗。早晨天亮,兩人開車回家,流浪漢表示他喜歡這部車,富人醉言醉語表示請他收下。兩人見賣花盲女經過,流浪漢鼓勵富人買花,於是他拿出一疊鈔票,流浪漢一口氣將花全部買下,並用車子送她回家。

  但富人在酒醒後又不認識流浪漢,遂將他趕出,直到晚上又喝醉酒時卻又認出流浪漢。於是兩人又到舞廳狂歡,第二天早上富人又不認識他,但卻急急趕往歐洲。而流浪漢再度探視盲女,知道房租被催繳,而他也由報上得知有新技術可以醫治。於是流浪漢去當街道清潔員,但因去探視盲女而遲到並被開除,流浪漢也當拳擊手賺錢但被打昏。此時又遇富人從歐洲回來,同時也因富人給他一筆錢而使盲女得以復明,但流浪漢也因被誤會而入獄。出獄後盲女不僅復明也開了一間花店,而當她用手去碰時認出流浪漢是她心目中的富人…。

◎ 劇情分析

  一九三一年其實美國已經開始生產有聲電影,但卓別林有他自己的看法,始終堅持走在無聲電影的領域中。甚至拍出了「城市之光」這部被美國電影學會列為百年百大電影中排名第七十六位。

  台灣在一九八0年由朱延平導演、許不了主演的「小丑」其情節正是全部出自「城市之光」。

  一九二0年代末期至三0年代正是經濟大蕭條的時期,像劇中的流浪漢的「紳士」打扮,說明了他過去也曾有過輝煌的時期。雖然此刻落入生命的困頓,但一如卓別林過去的作品一樣,流浪漢始終保持一顆良善而體諒別人的心。

  正因為是默劇,除了輔助的對白片卡之外,大部份的劇情表現,必須依靠演員的作工,以及設計的誇張動作。第一場利用三尊雕像製造出的喜感效果,就已經呈現了這齣戲的調性。重要的是其結構性的完整與細節的設計,可說是相當精巧而引人入勝。

  一輛車的車門開與關,使得目盲的賣花小姐,誤以為流浪漢是一名富豪。這段情節已經成為影壇經典,因為許多教電影的老師幾乎都會提到這段緣由。

  窮困潦倒的流浪漢竟然還能替盲女設想,或許也醉心於她的美艷,但更多的善意是出自一股同情與憐憫之心,盲女回家時的消遣似乎只有聽留聲機,而她只能像籠中鳥般被禁錮在家中。鄰居的女孩在晚上會跟男友出去,而她似乎只能獨守空閨。

  卓別林這流浪漢的造型,是一種被刻意塑造出來的綜合性人物。他匯聚了人生中的優點與缺點,富有與不足,堅強與懦弱,凡是人性中應該有的對待,都能在這名流浪漢身上找到。

  以現代的電影戲劇的觀點而言,「城市之光」的表演是刻意誇張與放大的,而喜劇原本就該具備「放大」的元素,因此這部影片,並沒有因時間的久遠而被觀眾所遺忘,甚至於成為經典,而永遠留存在觀眾的記憶中。「流浪漢」這名角色的造型也成為經典。

  創造這個角色的造型,其實也是在偶然的機會拼湊而成,剛出道的卓別林為了應付演出,在道具間檢拾一些道具,於是出場時讓所有的人傻了眼,但憑著他拿手的逗趣表演,很快就吸引了所有的目光,也讓卓別林從此平步青雲,甚至最後當了導演,並自組公司設立片場。

  卓別林始終依賴著他的表演天份以及特殊風格,但在面臨有聲電影的挑戰時,卓別林確實掙扎不已,但他堅信電影是靠肢體的表現,很難想像當演員開口說話時,會是怎麼樣的景況。因此卓別林在這個臨界點,他選擇了維持默片的發片,但最終依然不敵有聲電影的潮流。

  就「城市之光」而言,這是一部結構相當整齊的影片,正因為流浪漢的萎頓,對比了純潔亮麗的盲女,很多的戲劇與人性衝突於焉而生。或許也因為盲女看不見流浪漢,於是在對待中便有了相等的對待,若不是女主角看不見,這齣戲的對應性是很難成立的,也就是說,這部電影的情節無法繼續發展。

  流浪漢發了宏願要讓盲女恢復視力,他雖然也循正常的管道賺錢,但讓人有徒勞無功之憾,但這也是導演刻意設計的橋段,像參予拳擊賽這一場便噱頭十足,最後雖然在擂台上失敗退卻,但卻在戲劇情節上引發更多的笑料。而這些情節才是真正卓別林的創作意圖。

  流浪漢拯救了欲自殺的富翁這條線,似乎顯得有趣但稍嫌草率,富翁自殺的理由是家庭失和,當他們回去時,管家只說夫人已經派人來取走行李,而這段情境只是一筆帶過,雖不致影響全劇大局,甚至也更能呼應富翁與流浪漢的互動,但始終會讓人覺得略顯單薄。

  富翁因酒醉與流浪漢結識,因此在酒醉中,對流浪漢保持和善友好態度;但只要酒醒立刻翻臉不認人,當然在這樣極端的落差中,才能讓流浪漢有發揮的空間。一昧地依靠別人輕易地完成願望,這會讓角色顯現不出力道與真諦,因此流浪漢不得不去當街道清掃員及擔任拳擊手。

  然後最終流浪漢還是依仗著富翁提供的錢,才得以讓盲女去開刀,甚至最後手術成功而重獲光明,但也因為兩名竊賊侵入,而使得流浪漢蒙受不白之冤。流浪漢在進監牢前,向盲女表示他要出遠門,而這也使得盲女在復明之後,常常會以為站在面前的富人正是流浪漢,雖然每次都失望,但她堅信,曾資助她的富翁一定會回來找她的。

  流浪漢出獄後,依然像以前一樣,受到兩名頑童的欺負和揶揄,而正巧也是最尷尬的時刻,看見盲女已經復明,甚至她與奶奶也合開了一家花店。

  因為流浪漢的手中花朵掉落,女郎好心地再拿一朵給他,這才發現流浪漢的手是如此熟悉,而此時女郎問他:「是你?」流浪漢緊張地點點頭,然後流浪漢問她:「妳可以看到了?」她微笑地回答:「是的,我可以看到了。」

  簡單但感人的故事,透發了人性中最良善的一面,流浪漢如此卑微,但卻如此巨大地站在這世上,透過電影,流浪漢早已深植在每個觀眾心中。

2013年10月10日 星期四

第凡內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

 由 簡麗彬 老師 撰稿

導演:布萊克.艾德華(Blake Edwards)
演員: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
   喬治.派伯(George Peppard)
美國/1961年/114分鐘/保護級
禮讚: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赫本飾演的Holly Golightly,是個任性勢利又拜金的女孩,如果不是因為天生可愛又美麗,甜美又時尚,事實上一點也不討喜…

◎ 劇情簡介     

  荷莉優雅地穿著長禮服到「第凡內珠寶店」門外悠閒地享用早餐。

  回到寓所門口,艾先生早等在門外。荷莉急跑上台階想擺脫他,未料他還是追了來。荷莉按樓上鄰居國吉的門鈴,睡夢中,這位攝影師,氣急敗壞的起身。對著荷莉大聲咆哮。荷莉告訴國吉,若你答應不生氣,我就讓你拍照。晚安!

  這一日,保羅按荷莉家門鈴,上樓後借荷莉家的電話。荷莉說,她很喜歡那家「第凡內珠寶店」。尤其是「心緒不寧」的時候。

  荷莉想起每週四固定會到「欣欣監獄」去探監。她受律師奧西利之託,七個月來每週四都去探望沙利叔叔。結束前,沙利叔叔會以一段‘氣象報告’來作為證明。

  荷莉和保羅出門。遇見保羅的室內設計師-杜莉(費拉遜太太)。三人簡單的寒暄後,荷莉撘上車先行離去。

  荷莉回到住處,想擺脫一名醉酒的男人。從後窗防火梯往上爬,在窗外瞥見了杜莉和已然進入夢鄉的保羅。杜莉丟下300美元後離去。保羅和荷莉一見如故,荷莉覺得保羅長得很像她的弟弟弗瑞德。荷莉睏了,依偎在保羅身邊睡著了,夢到弗瑞德而哭醒。

  荷莉留了張字條,邀請保羅晚上六點到他家喝一杯。保羅如約赴會,送給荷莉他寫的一本書《九命》。荷莉的經紀人歐傑博曼出來招呼他。賓客如雲。擠得水洩不通。模特兒‘懷瑪吉’在國吉家剛拍完照。和兩位富商名流-托拉斯和荷西造訪。這讓一心想嫁入豪門的荷莉喜出望外。國吉不堪噪音擾人而報警處理。

  保羅陪荷莉去欣欣監獄探望沙利叔叔。沙利幫荷莉管帳。荷莉感嘆地說:我的數字頭腦很差,我一直想存點錢,但一直不成功…

  保羅於書桌前開始打字寫作。這時從窗外傳來吉他自彈自唱的美妙歌聲,《Moon River》一曲。保羅聆聽荷莉的歌聲,一付陶醉的模樣。

  杜莉神情緊張的突然來訪,她覺得保羅家門外的那位中年男子行跡可疑,懷疑是她先生比爾找人來監視他們。保羅決定一探究竟。原來他是荷莉14歲時嫁的高醫師(前妻去世後遺留了四名女兒)荷莉當時的名字是巴雷美。弗瑞德即將從軍中退伍。高醫師期待荷莉回到他們身邊。醫師手中的巧克力贈品-一枚指環,給了保羅。高醫師和荷莉見了面。荷莉央請保羅陪著到車站。醫師上了車,荷莉握著他的手說:「我愛你,但我不再是‘雷美’了。再也不是了。」車子開走了。荷莉含著淚,默默地說:其實我仍是雷美… 保羅陪荷莉去夜店喝酒,荷莉喝醉了,保羅護送回家,荷莉胡言亂語了一陣,下了逐客令。留下了落寞、痛苦的荷莉。

  保羅得到稿費,一張50美元的支票。荷莉知道保羅的作品經採用,保羅提議一起去喝酒、散步作為慶祝吧!他們開了香檳慶祝。荷莉約保羅一起,去做些從沒做過的事。他們先後來到紐約第五大道上的「第凡內珠寶店」、公眾圖書館和一家百貨店。

  杜莉想用金錢收買保羅的心未如願。保羅說,有趣的是,我可以幫到對方。這種「改變」的感覺很好。

  保羅去「第凡內珠寶店」取回指環,卻遍尋不著荷莉。原來荷莉躲在圖書館研究有關南美的書籍。她的下一個目標是南美巴西的荷西。

  荷莉挽著荷西回家,遇見國吉和保羅,互道晚安!不巧荷莉收到一封電報,弗瑞德在吉普車意外中死亡。荷莉崩潰了!

  過了一段時日,荷莉恢復了精神,她靠著電話簿找到保羅。她輕裝便服,正在學葡萄牙語和編織。要跟她關心的人道別。因為明天她就要去里約熱內盧。荷莉親自做菜要招待保羅。不巧,快鍋爆開,灑得滿地都是!

  兩人決定一起上街。回到寓所已經很晚了。兩人莫名奇妙的被警方人員銬上手銬帶回警局。國吉在旁加油添醋。警方懷疑他們和毒品有牽連。因為據報沙利是販毒集團的份子。荷莉覺得他們都受害了,包含沙利叔叔。荷莉當晚被收押。保羅趕緊和荷莉的經紀人歐傑博曼先生通電話,商量如何幫荷莉脫困。

  荷莉從監獄出來,保羅請司機開到克萊頓酒店。荷莉卻堅持到機場。要飛巴西和荷西見面。她一心一意想嫁給荷西為妻。但因著荷西的一封分手信,她的美夢被打碎。保羅告訴荷莉他愛她。荷莉不為所動。荷莉請司機停車,把貓咪丟棄在路旁。保羅塞了錢給司機,也下了車。保羅說,生活就是這樣,人們相愛,互相屬於對方,因為這是獲得真正快樂的唯一機會。不管妳往那兒去,妳總受困於自己。保羅把指環丟在荷莉身上後離去。荷莉自己戴上了指環,百感交集,在大雨中飛奔去尋找她的貓。遍尋不著之際,聽到了貓虛弱的叫聲,緊緊擁入懷,大雨滂沱中,和保羅互擁和親吻。一切盡在不言中!

◎ 賞析

  本片是由楚門.卡波提作品《第凡內早餐》同名原著中篇小說改編而成。楚門.卡波提原本屬意由性感女星-瑪麗蓮夢露擔綱女主角,因緣際會由赫本演出荷莉一角。這對內向的赫本來說,要詮釋一位天真、不喜受約束的高級交際女郎,著實是一大挑戰。但赫本的表現不凡,因本片入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只可惜最終並未得獎。

‧經典畫面

  荷莉穿著一身優雅飄逸的長禮服,乘著計程車來到「第凡內珠寶店」,迎著櫥窗,一邊吃著早餐、喝咖啡的場景遂成為經典畫面。

  荷莉只要感覺「心神不寧」時,第一個想到的地方就是「第凡內珠寶店」。到了那裡,心緒就安寧了。您是否也有一個地方,到了那裡,你就覺得整個人都安定下來了呢?希望我們都可以找到那樣屬於你我的一個好地方。

‧托拉斯、荷西與保羅

  荷莉原本想嫁給托拉斯,未料托拉斯娶的第四任老婆並不是荷莉。荷莉一度以為托拉斯是紐約50歲以下富翁排名第九,事實上那是他的家族產業。托拉斯其實還負債七十萬美元。

  荷西本來和荷莉過從甚密。但是被懷疑和毒品有關的相關報導出現後,荷莉雖然被牽連,是無辜的,荷西還是擔憂他的家族名聲會因而受損。寫了封信轉交給荷莉。荷莉央求保羅唸給她聽。 荷莉沒勇氣親自看此信。事實證明,她的南美-巴西皇后夢,碎了!荷莉還一度想飛巴西。因為機票在她手中,還來得及趕搭此班班機呢!保羅勸荷莉回頭,別被自己困住了…

‧我們並不擁有對方,我們只是偶而相遇

  荷莉養了一隻沒有名字的貓相互作伴。

  直到遇到鄰居保羅,進而相知相惜,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保羅深愛著荷莉。奈何荷莉一心想嫁入豪門…

  保羅一度想放棄追求,所幸荷莉對保羅的一席語重心長的話語有所感悟及一枚雖不值錢卻情深意濃的指環(在第凡內珠寶店刻了荷莉縮寫的名字)所感動。尋回了真愛!

‧屬於你的「第凡內早餐」
  
  你想一個人獨享或者找個情投意合、心意相通的人和你共享呢?祝福大家能真正找到屬於你或你們的幸福!

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鐵面人(The man in the iron mask)

 由 饒淑珍 老師 撰稿

導演:詹姆士懷爾(James Whale)   
主演:路易
海華德(Louis Hayward)
   瓊
本內特(Joan Bennett)  
   華倫
威廉(Warren William)       
美國 / 1939年 / 110分鐘  / 普通級
禮讚:第12屆奧斯卡金像獎(1940)奧斯卡獎-最佳配樂(提名
)
為了拯救整國家的命運,進入中年的三劍客決定以身試法,潛入巴士底身分監獄,解救這名神秘的囚犯,也因此陷入和路易十四及整個侍衛隊為敵的危險局面…

◎ 劇情簡介     

  法王路易十三在1638年喜獲一對雙胞胎兒子;尋常人家生得雙胞胎是祝福,但是國王生下雙胞胎卻是詛咒.為免日後因爭奪王位而兄弟鬩牆,將較小的兒子取為自己名字菲利普的路易十三,決定聽從親信大臣柯貝爾的建言,將小兒子交由曾跟著國王南征北討的生死至交狄亞塔南(D’Artagnan),帶回故鄉格斯肯尼(Gascony)撫養.繼承王位的長子路易十四,由原是主教傳訊人的傅凱擔任他的家庭教師,傅凱後來被升為財政大臣,在二十一歲前的路易十四,揮霍成性且暴虐不仁。

  受到傅凱很大影響的路易十四,雙倍徵收百姓的鹽稅,增加人民的痛苦,遇有繳不出稅的,一律以絞刑處決,而他也以這項自己發明的極刑自豪,並以觀賞絞刑為娛樂.1658年路易十三駕崩,長子路易十四繼承王位.當父王的親信柯貝爾前來告知,路易十四被指定聯姻的西班牙公主瑪利亞德瑞莎已來到法國悼唁,一向是死對頭的傅凱趁機修理柯貝爾,因他清楚二十多年來,菲利普及狄亞塔南的生活供需,都是由柯貝爾交付資金,並因菲利普是皇族血統之故,未對格斯肯尼人征收稅賦.如今路易十三已逝,傅凱便慫恿法王路易十四開徵由狄亞塔南養育其孿生弟弟的所在地格斯肯尼,並設計逮捕狄亞塔南及菲利普等人。

  當狄亞塔南等人被逮後,柯貝爾向路易十四表示,其中的菲利普長得跟法王很像,且很受人民愛戴.聽到這個訊息的路易十四很有興趣看看菲利普本人,而在看過菲利普後,路易突發奇想,讓菲利普當他的分身,代替去做他不喜歡的正事,如父王路易十三駕崩後的殯葬彌撒,或是去會見他不喜歡的西班牙公主,如此一來,他這個本尊就可以跟情人路薏絲到處玩樂了.而柯貝爾見菲利普代路易十四去參加彌撒及會見公主都未被識破,便將計就計,鼓勵菲利普當一日國王,在人民面前與公主行訂婚儀式,由於菲利普對公主一見傾心,自然願意此建議,另一方面,他也希望趁此機會前往監獄釋放狄亞塔南等人,然後與眾人會合後即可離開王宮。

  不料菲利普在前往會合處的路上,被傅凱所帶領的官兵攔截.就在路易十四準備處決菲利普之際,柯貝爾說出兩人為孿生兄弟的事實,不願相信的路易,在母后見過弟弟後,只好接受現實.既然不能骨肉相殘,就不讓他現於世人,路易想到的辦法,就是製造一個鐵面罩讓菲利普戴上,沒有路易持有的鑰匙,就無人可以打開鐵面罩.將菲利普監禁在巴士底獄後,接下來就是傅凱最想做的,除掉柯貝爾.官兵在前往逮捕柯貝爾時,正巧踫上狄亞塔南一行人因未等到菲利普而到柯府問個究竟,狄亞塔南巧扮柯家僕人,告訴前來之官兵,柯家人已漏夜南逃.騙走官兵後,柯貝爾及狄亞塔南先去求見瑪利亞公主,告訴她在生日宴會以及和路薏絲在一起的人是路易,在教堂參與殯葬彌撒以及在陽台上與她行訂婚禮的則是菲利普,並請她到路易十四的房間偷取那把面罩的鑰匙.取得鑰匙後的狄亞塔南便趕赴巴士底獄營救菲利普.獲救的菲利普在取得王位及重回自由的抉擇中,選擇了為人民謀福利、負擔重責的王位.一行人叫醒醉臥床上的路易,戴上他自己設計的鐵面罩,並將他關進原來監禁菲利普的牢房。   

  眾人儘速為菲利普舉行婚禮以正視聽,而路易想辦法讓傅凱知道他目前處境後而得救.趕往教堂揭發真假法王一事的傅凱,無意中失手誤殺了在場的路薏絲而竄逃,與正要趕來教堂的路易半路上會合.一路追捕的菲利普及狄亞塔南趕上路易倆後,展開一場追殺,最後傅凱被狄亞塔南一劍刺死,路易則因馬車衝下山谷而跌落河中溺斃。


◎ 劇情

  本劇是依據大仲馬的小說,鐵面人,改編而成的電影。

  忠臣柯貝爾與佞臣傅凱間的角力,有如一種勢力上的恐怖平衡,像是,法王路易十四還有一個孿生弟弟,這個秘密對於已能大致影響路易十四的傅凱而言有如芒刺在背,當他向柯貝爾表示會除掉菲利普時,柯貝爾馬上反應,在傅凱把菲利普弄死前,他會先讓人民知道菲利普是誰,而傅凱怕的就是這點,所以他馬上回給柯貝爾的,便是,這是個秘密,大家都要噤聲的.這在現今不管是國際間亦或國內的政治策略上,是經常可看到的一種運用。

  當菲利普被救出後,他所要面臨的,是成為國王或是重獲自由.從小在民間成長的菲利普或許會比較喜歡過平民百姓不受拘束的生活,但是身為皇家的後代,看到人民的痛苦都是因自己的哥哥所造成,為了解除人民的苦難,他最後還是選擇了王位.當然複雜的情緒中,必定也包含了皇兄不顧手足之情要終身監禁他的惱怒,所以是路易不仁在先,以致讓菲利普不義在後,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由軍人出身的狄亞塔南撫養長大的菲利普,想必也承襲著他的騎士精神,對倫理應有的分際有其定見,所以在捉拿路易時,他心裏可能有一些掙扎而說了一段,感覺像是「不是我要搶你的王位,而是你實在是差勁得不足以勝任這個位置」的話.他帶有解釋意味地向路易提到報應、風水輪流轉、輪迴等云,並說,讓自己得捉拿路易的,不是路易曾怎麼對待他,而是路易怎麼對待人民;不是路易怎麼讓他受苦,而是路易怎麼讓人民受苦,不是路易曾想謀殺他,而是路易謀殺了那些老百姓.所以讓路易戴上自己所設計的鐵面罩,真的就是自食惡果的報應。

  小說中鐵面人的劇情是有所本的.其中的一個版本,1703年,也就是法王路易十四在位的第60年,一個神祕的人物在巴士底獄中逝世。他在被囚禁的34年中,一直戴着一具天鵝絨面罩,掩蓋他的真實面貌。

  一位法國公主在寫給英國皇室友人的一封信中提到這名“老囚犯”。信中寫道:“多少年來,有個人一直戴着面罩,住在巴士底獄,至死不除,兩名武士永遠守在他身旁,只要他一摘面罩,便會把他殺死……除此以外,他受的待遇很好,住得很舒服,各項供應無缺。但沒有人曉得他是誰。到了大仲馬寫的《鐵面人》,把天鵝絨面罩改成鐵面罩。是他的小說使一般人都認爲,這身世不明的囚犯不是法王路易本人便是他的孿生兄弟。

  路易十四之父,路易十三執政期間,開始了法國的專制統治,是當時歐洲最強大的王朝.1643年5月14日因騎馬落水引起的肺炎而去世。

  當時的巴士底獄曾監禁過不少倡言民主思想,人權自由主張的有識之士,最有名的即是法國的思想之父,也曾被關入巴士底獄的伏爾泰,以及寫實作家左拉.因此巴士底獄是法國極權專制的象徵,許多作家在著作當中,就常以巴士底獄為故事中的重要議題.不管是在書中或是在電影中,我們常可見到對巴士底獄深沉黑暗、擠滿受刑人、哀嚎聲充耳的的描述.近代一些學者持平的說法,提到法國大革命時,市民攻進巴士底獄時,只有七、八名囚犯,其中還有人是因犯了淫亂罪而入獄。

  路易十四繼承了王位也承繼了父親留下的專制,他擴大了法國的疆域,使法國成為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家和文化中心。凡爾賽宮的建造是路易十四集中政治權力的策略之一。17和18世紀裡,法語是歐洲外交和上流社會的通用語言。18世紀的俄羅斯上層貴族說法語的比說俄語的多。但與此同時,法國人的民主意識因為戰爭與人民越來越多的言論而越來越強。路易十四為了建立一個中央集權、專制的民族國家的努力。

  他所推到極至的絕對君主制一直持續到法國大革命時期.當時法國的稅收有商業稅、鹽稅和土地稅。當時法國過時的稅收制度規定貴族和教士不必納稅,因此沉重的稅務負擔就完全落到農民和正在興起的中產階級(市民)身上了。後來法國大革命的原因之一就是對法國稅收制度不公平的發洩。

  路易十四的財政大臣柯爾貝以消除貪污和整頓官僚機構的方法來提高法國的稅收,但這些手段還是無法滿足法國的民眾的經濟與民生需求。

  路易十四在位長達72年3月18天,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他的名言是:「朕即國家。」

  在臨終時說的話是:「朕走了,但國將永存。」

2013年10月1日 星期二

茶泡饭之味(お茶漬の味)

 由 黃美鈴 老師 撰稿

導演 : 小津安二郎 (1903-1963)
編劇 : 野田高梧、小津安二郎
演員:佐分利信 / 木暮實千代 / 津島惠子
製片:松竹大船
日本 / 1952年 / 115分鐘 / 普遍級
禮讚:1953年Mainichi Film Concours
   (Mainichi Film Concours) 最佳男主角佐分利信
該片講述的是以一對相親成婚的中年夫婦情感由危機轉為和諧為 ...

◎ 劇情簡介     

  出身上流社會的千金小姐妙子經由父母安排相親結婚多年生活優渥無子女,常任性的背著丈夫恣意追求享樂。這一天又跟年輕貌美的姪女節子並肩坐在計程車後座,前往東京西銀座訪友。綾子開了一家服飾公司,思想新潮的節子先行離開趕著去看吉恩‧瑪士主演的電影。適逢楓紅季節,綾子提議到外面走走泡溫泉。妙子故技重施假造節子在謝師宴期間泡溫泉病倒的理由,先打電話到丈夫的辦公室通知茂吉,不巧丈夫約了故鄉好友亞登在酒吧敘舊因而聯絡不上。更糟糕的是妙子跟綾子兩人都估算錯誤,一廂情願的以為節子回程會到綾子這裡來,打算屆時再跟她套招即可天衣無縫的圓謊了。

  等茂吉回到家後,妙子立即謊稱節子病了需要她照料,沒想到話才剛說完節子就來了,害得妙子只好再編另一個謊。然而個性溫良敦厚的茂吉卻從來沒有說破,最後妙子還是以友人高子生病為藉口,跟節子、綾子四個人來到修善寺日本最富盛名的新井溫泉旅館喝酒狂歡,肆無忌憚的大談丈夫的壞話,第二天更緊接著趕場去觀賞最熱衷的棒球賽;反觀信州農村出身的茂吉卻與妙子性格迴異,始終不改初衷潔身自愛,堅持過著自己從小過慣的粗茶淡飯的生活,甘之如飴,即便下了班回到家,也依然勤儉穩重伏案進修。

  姪女節子執拗叛逆自私不替別人設想,連被母親強迫去相親竟然也當場開溜偷偷摸摸回到叔叔家,充耳不聽茂吉的好言相勸,甚至還緊緊纏著茂吉跟亞登一路跟到彈珠店及賽車場玩樂。妙子知悉後不由得勃然大怒,毫不保留的挑剔丈夫喜愛茶泡飯這種狗食物。茂吉心平氣和的試圖跟她溝通,怎奈妙子執意不願和解終至盛怒離家出走,自己一個人遠行散心去。孰知茂吉臨時被公派出差南美烏拉圭,親朋好友莫不前來送機,唯獨接到丈夫電報緊急聯絡的妙子沒有趕回來送機。妙子回家後,守候多時的好友都爭相指責妙子的不對,這一晚長夜漫漫,在好友們不歡而散茂吉出國的氛圍中,妙子頓失依靠墜入孤寂落寞悵惘的深淵中,她突然強烈感受到迎面襲來的人去樓空,因而輾轉反側一夜無眠。所幸茂吉飛機故障臨時改變行程折返家中,頓時兩人誤會冰釋,攜手享用了一頓簡單的茶泡飯,此時此刻的妙子這才深深體悟到簡單生活的恬靜與幸福的真諦。

◎ 賞析

  我們對於婚姻生活的價值到底該如何定位呢?是夫婦攜手共築穩固的幸福?還是雙方互補互融為一個圓滿?小津安二郎於自己的墓碑上鐫刻了一個「無」字,此一無有實即一切之意;而在本片中則以「茶泡飯」暗指婚姻生活的恬淡踏實細水長流。《茶泡飯的滋味》,小津安二郎從對戰爭的感懷中娓娓道出婚姻生活的反思。片中以「太太的朋友們穿著時髦洋裝、朋友的丈夫往返於里昂巴黎之間、姪女耽溺於外國電影西洋翻譯小說、和室掛著西洋油畫、崇尚棒球賽觀賞、沉迷於神奇的彈珠遊戲…」等等映像語言來強烈對比「勤奮進修、便宜煙、茶泡飯、三等車廂…」,戲劇張力十足。

  出身農村而與上流社會的千金小姐相親結婚,生活習慣與價值觀的大幅落差,使得八年婚姻生活矛盾叢生,夫婦各行其是。不過儘管太太追逐於西洋外來文化的薰陶,以叛逆脫軌自私的行徑過著優渥自我的生活,總是不顧後果任性的用自己的方式來經營婚姻,極盡矛盾不斷的挑戰丈夫的容忍極限,但卻是個經由相親成婚、始終堅持穿著和服、習於傳統禮教的日本女性。很顯然太太那蟄伏於傳統和式框架下的人生終究還是難以安於現況的。然而如果讓我們捫心自問,這點又何嘗不是活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類所普遍具有的性格之一?

  我們不妨從網路無限漫遊的年代出發回過頭來反觀自照,或許將訝異於現今若要看完小津安二郎的電影,那還真是一大挑戰呢,因為線上連結LINE、臉書社群網站穿梭交流、或網購名牌、沉迷於網路遊戲都來不及了,哪還要來關注這一對平凡日本夫妻間的尋常問題?但也正因如此才益發突顯出小津安二郎《茶泡飯的滋味》的真精神之珍貴。本片之內容題材其實古今皆然,但高超的是意涵蘊味久久縈繞於內心迴盪不已,一如茶泡飯所帶給的夫妻心靈交織之恬淡美味無窮。

  在影史上卓然獨樹一格的日本知名導演小津安二郎(おづやすじろう)為電影樹立了難能可貴的典範,日本人視他為最日本的導演。在他的導演生涯中總共拍了五十四部影片,他僅有一個主題──日本家庭。《茶泡飯的滋味》是小津安二郎1952年的作品,講述夫妻間的生活與相處之道。本片的重要性旨在小津安二郎試圖從女人的角度來看男人,以突顯男人其實有著他可取之處。片中依舊保持小津安二郎影片素樸的風格,同時加入了大量喜劇元素,鏡頭和畫面的動感均屬其作品之冠,主題則是對何謂幸福的反思,這部影片被認為是小津安二郎最好的電影之一。

  日本電影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就是從一個簡單的故事中展開的,這就是小津安二郎電影的洗鍊與簡潔之風格,他總是用一種比較清淡寫意的方式來講故事,而所展現出來的力道與寬廣度卻更為深遠。儘管小津安二郎的影片給人同質性的感覺,實質上卻是繁複的,甚至是精緻而洗鍊的,但這些效果是來自同質性這個基本的基礎,這一點對小津安二郎的藝術而言至為重要。小津安二郎的電影之特殊感情經驗,要歸功於他的素材之世俗性與方法之基本性。

  佐分利信(1909~1982)1902年2月12日生於北海道空知郡。1935年進入松竹蒲田片廠,1936年因主演《家庭會議》一舉成名。二次大戰後逐漸走上自導自演之路。1950年因主演《緩刑》、《歸鄉》而獲《每日新聞》男主角獎;1952年又因《波》和《茶泡飯的滋味》獲男主角獎;60年代後嘗試電視片也獲得很大的成功。70年代又重振影風,演出《華麗的家族》、《砂器》等名作。1975年在小林正樹導演的《化石》中擔任主角,生動細膩的塑造了一個面對死亡既猶豫又堅强的男人,因而獲當年《電影旬報》和《每日新聞》最佳男演員獎。從影50多年共演出170多部影片,以其樸實自然、準確真實而獲得「不表演的演員」美稱。為表彰其功績,1975年被授予「紫綬帶」獎章。

  木暮實千代(1918至 1990)以美豔的外表而出名。1938年就讀日本藝術大學仍在校期間就已進入松竹公司。她像外國人的外貌神情很容易令人神魂顛倒,但因松竹的主流演員形象都是純情可愛型,所以常被設定為情敵角色。

  片中的茂吉是個好丈夫,溫文儒雅,他處處體諒接納妻子的任性,尤其令人動容的是茂吉對妙子的一場由衷表白,不亢不卑的剖析自己對廉價的茶泡飯、朝日牌香煙以及三等車廂的生活感受;即便面對著妙子態度強硬始終不讓步的高傲姿態,亦臨風不為所動。

  日本戰敗後經濟復甦,本片一反那個年代的許多影片中女性的堅忍不拔與忍氣吞聲;妙子一直穿著傳統優雅的和服,既保有日本傳統,卻也恣意妄為追求自我,縱情於煙酒玩樂聲中,完全沒有理會到自己的放任會破壞婚姻。只求玩樂不惜撒謊,價值觀的落差讓妻子暗暗期望丈夫遠去,好讓自己保有屬於自己的空間。可是一旦兩人分離了,在席捲而來的落寞中終於感受到彼此的思念。再重逢時,婚姻平淡幽微的個中滋味豁然開朗。廉價的東西並不等於不好,茂吉終究不著痕跡的等到妙子能夠徹頭徹尾自省自悟茶泡飯的簡單滋味是何其的美味啊。

  日本人雖一直固守著相親傳統習俗,但面對戰後暗湧洶湧的新思維與蠢蠢欲動的生命力,年輕的一代仍不免毫無顧忌的大膽反抗叛逆。節子其實是相當富於時代感而前衛的,由於受到西洋小說西洋電影的潛移默化,一種反時代反潮流的個性毫不保留的呈現在保守日本傳統禮教的長輩眼前,即便忤逆了長輩之期待亦不為所動。這是時代背景所衍生的衝擊,活生生血淋淋的拉開了老少兩代之間的鴻溝,衝突爭辯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