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3年3月27日 星期三

最後的美麗(Biutiful)

導演: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Alejandro Gonzalez Inarritu)
演員:哈維爾.巴登 (Javier Bardem)
西班牙 / 2010年 / 148分鐘 / 輔導級
禮讚:2011美國奧斯卡 雙料提名:最佳男主角最佳外語片
   2011西班牙最高電影獎哥雅獎 最佳男主角
鄔巴斯為一名深愛著孩子的單親爸爸,並且努力 ...

◎ 劇情簡介     

  鄔斯巴一直在仲介非洲人與中國人偷渡到西班牙,以便讓地下工廠有廉價勞工可以使用。而他則盡力地為這些人安排工作,但卻也從中賺取了佣金。鄔斯巴還有一種天賦,他能與亡靈溝通並將取得的訊息告訴亡者家屬,以免家屬造成遺憾。

  然而鄔斯巴也有自己本身的困擾,他的妻子瑪蘭布拉是個躁鬱症患者,甚至濫交、吸毒及酗酒。鄔斯巴雖取得孩子的監護權,但當他在醫院檢查出自己有腎臟癌之後,不得不又帶兒子馬提歐與女兒安娜去找瑪蘭布拉,只是瑪蘭布拉還是無法好好照顧這一對兒女。

  開仿冒工廠的中國人阿海雖然有家人同住,但一名男同志立偉不斷引誘他,阿海很多決定都附和著他,但也使得這些偷渡客被壓榨得更厲害。而為了能讓非洲裔的偷渡客在街上賣仿冒品,鄔斯巴賄賂了一名警方的人,但風聲若緊,警方依然下手抓人。鄔斯巴為了黑人艾克溫與警方有了衝突,也被逮入警局內。幸好其兄帝竇出錢保釋他出來。而帝竇表示父親的靈骨塔會被拆除蓋大樓,因此將父親骨灰火化他葬後會有一筆收入,屆時再由那筆錢扣除。

  鄔斯巴去買了六個較廉價的電暖器,沒想到這些電暖器出了問題,讓二十五名黑工一夜之間全死了,其中一名莉莉常替鄔斯巴照顧兒女,沒想到連同她女兒小莉也死了。而阿海聽從立偉的建議,把全部屍體丟在離海岸三百公尺的地方,但事後又出賣阿海,導致阿海的家人全部被逮入監獄。

  鄔斯巴發現妻子瑪蘭布拉竟然與帝竇有染,當他去找哥哥時,瑪蘭布拉全身裸體躺在床上,而此刻鄔斯巴確定應送妻子入療養院,不得已只好將艾克溫的妻子伊荷接來家中,並給她將近一年的房租,只希望伊荷能照顧他的二名孩子。但伊荷認為西班牙絕對不是她住的地方,原本她想要回塞內加爾,但最終還是留了下來。

  鄔斯巴癌症發作了,他將母親留給他的戒指交給女兒安娜,然後在彌留之際見到了不曾謀面的年輕父親,兩人在雪地上抽著菸,年輕的父親要帶鄔斯巴去一個他從不曾去過的地方。

◎ 劇情分析

  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這位導演依循著過去的電影風格如「靈魂的重量」、「火線交錯」,繼續呈現時空交錯甚至多現併現的戲劇結構。「最後的美麗」應該可以算是導演最「中規中矩」的線性敘述了,但因放置的線還不算少,所以還是讓很多影迷必須花費更多的心神,否則真正要理解到劇中的意旨,還是有些困難的。

  鄔斯巴是徹底的悲劇人物,但這是整個社會的氛圍帶來的。這包括上一代的專橫統治者,使得他的父親年紀輕輕就必須遠走他鄉。套一句台灣的術語,他是反政府的極端份子的下一代。雖然時局已經有所變遷,但他並不是政府的官員;也不是富二代,而在這種上不上,下不下的位階中,他的生命形態的尷尬也就可想而知地成形了。

  鄔斯巴的妻子有躁鬱症,雖然育有一女一子,但依然婚姻無法圓滿,但擁有孩子的監護權反而為鄔斯巴帶來更多的困擾。妻子的躁鬱一度進入療養院,但出院後她卻以濫交酗酒當作生活的一部份,於是焦頭爛耳的鄔斯巴為了不讓自己兒子每天被不同的男人叫起床,只好把孩子寄放在中國偷渡客莉莉家中。

  仲介偷渡客是鄔斯巴最主要的工作,但他卻秉持著人道精神,不僅為這些黑工爭取應有的工資,甚至也會替他們向警方打點。當然這也是他獲取利潤的方式之一,於是鄔斯巴有時也並不太清楚自己在這個社會的定位。或者說他根本就是一個角色錯亂的人。

  編導將鄔斯巴界定在另一個有趣的角色中,他能探知亡靈的心意並與之溝通。但這似乎也是兩極化的。一名渴望知道小兒子生前的想法,就緊追著鄔斯巴詢問,鄔斯巴據實以告並告知孩子偷的手錶之藏匿處,於是這個父親就獲得了無比的欣慰。但另外有人則抱著遲疑與責備的態度,質疑他真正的動機與企圖。

  事情總會有兩種不同的層面,端看你自己的立足點,以偷渡客而言,鄔斯巴是他們的救贖;但若從正面的角度來批判,鄔斯巴的角色就值得懷疑了。這從他回家與兩名孩子吃飯時就可看出端倪,明明是簡單的食物,但卻讓兒女講出心中想吃的,然後幻想地咀嚼。面對兒子不斷地踢著桌子,他也憤怒地立刻要他回房。

  其實鄔斯巴是極端矛盾的,他極力地在這世上兼顧許多人,但這個社會回應他的竟然都是混雜難堪,老天更開了他一個玩笑-他得了腎臟癌,已經到了血尿的末期階段,於是他的生命起了更大的變化,明知道日子所剩不多,他面對死亡當然心有不甘,但有誰能替他解決死亡的難題呢?

  死亡並不是結束,因為生命有很長的路會持續下去,縱然了解這些道理,心中還是無法篤定。何況他自認有那麼多的人需要他仲介媒合,重要的是在彼此雙方都必須由他作一種生態的平衡,但他忽略了,他並非是這個世界的中心,有時事情迫於無奈時就會起了極大的變化。於是警界的人突然無預警的搜捕,從塞內加爾來的非洲人大部份被逮後遞解出境。

  鄔斯巴極力抗拒,甚至與警方衝突而入獄,但這一切於事無補。當哥哥帝竇保釋他出來後,他似乎也只能默認這一切,非洲的好友艾克溫始終相信他,但這反而讓鄔斯巴陷入更多的焦躁與自責。

  在生命逐漸面對死亡之際,鄔斯巴唯一能交託的人竟然是因丈夫被驅逐出境而想回去塞內加爾的伊荷。伊荷帶著鄔斯巴的兩名孩子到學校上課,雖然是極端不協調的畫面,但兩名孩子也慢慢接納了這個事實。伊荷倒是認知相當清楚的人,她認為就算一輩子在西班牙也無法擁有一棟屬於自己的房子,但丈夫艾克溫可不這麼想,他認為就算危險與艱苦,總是一種希望。

  伊荷在鄔斯巴交給她許多錢後,其實也有離去的念頭,但似乎在歷經一番天人交戰之後,尤其在鄔斯巴即將去世的前夕,伊荷的選擇似乎也是導演刻意併置的人性呼應,最起碼也回應了鄔斯巴良善的一面。

  阿海這名中國人與他的親密友人的同志愛,似乎只是增添更混亂的多線,唯一能詮釋的是阿海迷戀著立偉,所以很多事的決斷都聽立偉的。只是這名秀氣的中國人是一名善於剝削同胞的人渣,這也讓鄔斯巴對阿海有了不滿,但阿海也只能多塞一些錢給鄔斯巴。而鄔斯巴為了改善這些中國偷渡客的環境,將錢去買了幾部暖爐,沒想到為了省錢買了劣質品,導致二十五人全數在一夜間一氧化碳中毒身亡。

  鄔斯巴為此相當懊惱自責,也許這是一場意外,但他的良心卻永遠無法原諒自己,這當然使得鄔斯巴在當下更無法妥善來檢視生命自我。尤其當他又發現自己哥哥與瑪蘭布拉有染,他幾乎發現自己此生是個完全失敗的人。

  片頭片尾父子相見的戲是一種意象的詮釋,因為這兒只有一望無盡的樹林與白雪,這與吵雜的生命環境應該算得上救贖。而「大海」的聲音變成每個生命的嚮往,正因為遙不可及,於是便顯得神秘而偉大,但這似乎也是屬於各人心中有各自答案的問題。正如年輕的父親帶鄔斯巴去的地方會有什麼呢?那也是一種開放性的議題了。

2013年3月26日 星期二

火戰車(Chariots of Fire)

導演:休‧哈德森  (Hugh Hudson)
演員:班‧克羅斯 (Ben Cross)
   伊安‧查理森 (Ian Charleson)
英國 / 1981年 / 120分鐘 / 普通級
禮讚:1981年奧斯卡七項提名
   獲 最佳影片、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原作配樂、最佳服裝設計等四項大獎
    1981坎城影展最佳男配角 - Ian Holm
    1981年英國電影學院獎 最佳影片
百年奧運以來最能代表奧運精神與人道主義勵志關懷的經典詩篇!!...

◎ 劇情簡介     

  哈洛‧亞伯拉罕的父親是一名成功的金融家,他的哥哥則是英國名醫,而他剛進入劍橋大學就讀,只是總覺得社會環境始終因他是猶太人而有不悅的眼光。他的反應當然是直接還擊。像學校的接待員稱他為小夥子,他立即糾正他應稱他為先生。打板球時同學故意裁判不公,他就氣得哇哇大叫。而他真正的優點是具有短跑的天賦,甚至在短跑記錄中無人能出其右。

  而在蘇格蘭的傳教家庭中,有一名叫艾力李杜的年輕人,他在愛丁堡大學唸書,雙親都在中國傳教,但他也具有更強烈的短跑能量,他的妹妹珍妮不希望他繼續在田徑場上奔馳,應該回到教堂。艾力解釋他若在田徑場上獲勝是為了榮耀神。

  在一場比賽中亞伯拉罕小輸艾力李杜,這使得亞伯拉罕幾乎自暴自棄,而他在唱歌劇的女友歌頓軟硬兼施地鼓勵他,再加上亞伯拉罕遇上了一名職業教練墨沙比尼,希望能助他在奧運會上奪牌。

  亞伯拉罕聘請教練的事被學校知道了,校長義正嚴詞地糾正他,因為學校雖重視體育,但卻是業餘的不得以職業的態度來應對。亞伯拉罕立刻辯解:身為劍橋人,終身是英國人,但他也明言不喜歡校長懷疑的不忠誠或者背叛的事。

  終於到了奧運會,地點在法國巴黎,亞伯拉罕不僅要面對自己國家的短跑高手艾力李杜,更得面對全世界跑得最快的美國選手:伯達、費治及史高治三名高手,但第一天比賽是在星期日;艾力李杜堅持在安息日不上場比賽,當時英國王儲威爾斯王子立刻與奧會主席、領隊等出面安撫勸慰艾力李杜,但他以信仰為由堅持不出賽,在無法解決的同時,隊員安迪自動退出四百公尺低欄比賽,如此就能讓艾力李杜出賽了。

  星期天的比賽亞伯拉罕果然不負眾望,展現了訓練成果,一舉奪魁,英國舉國上下興奮沸騰。而第二天的四百公尺艾力李杜也使盡渾身解數贏得金牌。

  亞伯拉罕與墨沙比尼在酒館慶功,但顯然他對這場競爭有了完全不一樣的看法。

◎ 劇情分析

  不管從那個方向來切入,有關運動的影片總是相當吸引觀眾,尤其在最後終點站的決勝負之際高潮迭起,幾乎是票房的保證。「奪標」是一齣曾經相當風行的影片,相信觀眾記憶猶新。但一九八一年這部「火戰車」雖然敘述的也是一群參加奧運會選手的故事,但在最終決勝負的同時,「火」片卻也提供了運動員的另類思維,從這個角度來看,火戰車可以列名為經典也就不足為奇了。

  種族問題也是一個重要的關鍵。亞伯拉罕猶太人身份的問題在英國依然是老生常談,不僅同學給予異樣的眼光,甚至學校單位及校長都難逃這個窠臼。亞伯拉罕或許是因為父親是白手起家而且是成功的銀行家;而他的哥哥也是一名成功的醫生,基於這些條件,亞伯拉罕才被考慮獲准進入劍橋大學吧?!而亞伯拉罕的特長是短跑,雖然劍橋大學也鼓勵學生參加運動,但並非著眼在職業的面向。學校認為透過運動可以讓學生取得健康、合作、忠誠的觀念。這樣的立足點顯然是相當正確的。問題是猶如亞伯拉罕所問的:既然比賽就是要贏,如果只是陪襯地玩玩,那倒不如退出比賽。

  為比賽而比賽的亞伯拉罕原本以為他的速度在英國是所向無敵,但在與蘇格蘭的一名牧師較量後卻輸了兩步。這下幾乎讓亞伯拉罕當場退出賽跑的場地,從此高掛球鞋,因為他上運動場是為了贏不是為了輸的。

  這應該是思考的角度與面向的問題。如果可以比較的話,安迪這個角色就有趣多了。他是一名豁達的公子哥,他專攻四百公尺低欄,在家就有草地可練習,甚至在低欄上放置香檳,雖然有些奢華,但他卻是對運動抱持最敬意的人。由於艾力李杜堅持不在安息日比賽而陷入僵局,安迪為了大局著想,毅然決然放棄自己的比賽。

  或許也是這個緣由,否則亞伯拉罕與艾力李杜也必須同室操戈,如果還是由艾力李杜獲勝,那亞伯拉罕有可能今生與金牌絕緣。這也是為什麼亞伯拉罕在獲得勝利後,反而沒有任何的欣喜,因為這層層的改變都是另一種思考的延伸與可能性。

  亞伯拉罕憑的是一股堅持的力量,或許他在傳統的社會壓抑之中,必須表現出更優秀的體魄與能量,否則絕對無法在瞬息萬變中尋獲超人一等的佳績。一切種種似乎只為了向世人證明猶太人的實力與優秀。

  正因為太過執著,當在短跑中感到來自蘇格蘭的艾力李杜是個像一陣風的男人,亞伯拉罕似乎也不得不對這位對手肅然起敬。一度想退出的亞伯拉罕若非在女友歌頓的鼓勵,以及教練森‧墨沙比尼的教導下才又燃起一線生機。亞伯拉罕的教練是義大利與阿拉伯的後裔,這也因為種族問題受到劍橋大學的質疑。

  英國在某種角度是個自大又驕傲狂妄的民族,但你也不得不欽佩他們的專執,凡是一絲不苟、重視紀律與忠誠,而既然牽扯到忠誠,所有的種族議題便必須被提出來檢視一番。亞伯拉罕如此;墨沙比尼亦復如是…。

  艾力李杜又是另一種情形,他的家庭在中國傳教,艾力李杜當然也想繼承父親的傳教事業。但當他發現自己有著上天賦與他的速度時,他認為在跑道上的勝利榮耀都應該歸給上帝。但妹妹珍妮可不這麼想,她認為這將使艾力李杜愈陷愈深。但艾力深具信心地回答她:「我相信上帝創造我有一個目的,是為了中國,但祂也讓我跑得快,我跑,能感覺到祂的喜悅,我若放棄,如同對祂不敬,這不是玩樂,贏,是為了榮耀祂,對此我責無旁貸。」

  艾力李杜與亞伯拉罕的出發點,背後都有著一股沉重的負擔。須知一山還有一山高,我們假設如果艾力李杜與亞伯拉罕都在比賽中無法在最後奪金,那這會是神的旨意嗎?

  艾力李杜信奉基督教,他的堅持似乎來自天啟,他曾經得到指示?否則為何如此自信?一切都來自從心中全力湧現的爆發力量。

  其實這兩個人的生命態度都是有問題的,因為當肢體全力以赴時,都是與內在真心有著真妄和合的關連性。種族與宗教的問題只是在順當的機會中被提出來,以作為掩飾自己在全力以赴之後的虛脫與不安。

  其實真正的運動員應該是安迪,這位富家子弟毫不做作地讓出自己要參加的四百公尺比賽,這在全世界幾乎找不到第二人,更可貴的是他真的是為自己而跑,金獎獎項他並不計較,因為他的人生似乎早已規劃好了,而當艾力李杜贏得比賽時,坐在觀眾席上的他似乎是比艾力李杜還要高興的。

  其實安迪也喜歡歌頓的,但歌頓選擇了亞伯拉罕,他也是以君子謙謙風度接納了。甚至在歌頓最茫然之際鼎力去協助她開導她。

  有別於現在的運動員,在廿世紀前葉,運動員的裝備或場地設備都是相當簡陋的,因此他們的成績在十秒四左右是相當驚人的,若有現在的設備之助,相信他們會有更好的成績。但勝負真的是一個必然要擷取的成果嗎?這當然會有許多不同的答案,也就是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尺,該作什麼判斷都是自己內心才有的答案。

2013年3月18日 星期一

賣花女(Pygmalion)

 由  李金櫻老師 撰稿

導演:安東尼‧阿斯奎斯(Anthony Asquith)
   萊斯利‧霍華德 (Leslie Howard)
演員:萊斯利‧霍華德 (Leslie Howard)
   溫蒂‧希勒(Wendy Hiller)
英國 / 1938年 / 89分 / 普通級
禮讚:1939年奧斯卡最佳編劇Ian Dalrymple
   1939年奧斯卡最佳編劇瑪麗·碧克馥
   1939年奧斯卡最佳編劇Lloyd C. Douglas
每一個人都在打聽她是何許人。在場的一個希金斯教授的學生,語音專家一直 ...

◎ 劇情簡介     

  倫敦市集人群熙熙攘攘,伊利莎於花卉批發商批貨後,隨即拿著大花籃沿街叫賣,家境清寒,衣衫襤褸,鄉音很重,舉手投足以及說話均很粗俗。
    
  希金斯是一位語言學教授,經常遊走於市集街道間,從人與人間對談的口音,他能迅速準確分辨出每個人來自何處,被他說中的,個個對他嘖嘖稱奇。
    
  某日希金斯站在一歌劇院走廊,正凝神靜聽並紀錄劇院散場後,從其面前經過的男男女女,其間之對話。當天正下著雨,安斯佛西爾太太和女兒克拉拉催兒子弗雷迪叫計程車,豈料弗雷迪冒冒失失的撞到了賣花女伊萊莎,她大叫一聲宛如動物般的吼叫,亦被希金斯記下。
    
  希金斯告訴她如果她改進發音就可能會有一份體面的工作。伊利莎不以為意,反向其兜售花。希金斯不買花,倒是將一金幣放入伊利莎的花籃內。安斯佛西爾太太和克拉拉見雨停了,乃自行回家。弗雷迪叫好計程車,接不到他母親及妹妹,反被伊利莎搶一步上計程車。
    
  希金斯邀其好友虎克林上校前往其位於溫普街的家中,展示其研究語言學的器具給虎克林觀賞。伊萊莎突然來訪,請希金斯矯正她的發音。希金斯向皮克林表示他能利用他的語言機器,於半年內將伊利莎徹底改造,亦即將她從下層社會的女子培養成為上流社會的淑女。
    
  上校認為不可能,乃與希金斯打賭,若能把伊利莎调教成功,則一切費用由其負擔,在上校的幫助下,伊利莎成了教授的學生。但此時伊利莎的父親杜立特衣衫襤褸地到此找伊利莎回家,希金斯給她父親錢買酒打發其離開。   
    
  經過數月地刻苦學習,她進步神速,變得談吐優雅、儀態端莊令人著迷的淑女。希金斯為要驗證成效,首先安排伊利莎,至其母親處。正巧是日,安斯佛西爾太太和女兒克拉拉及兒子弗雷迪亦來拜訪希金斯太太,弗雷迪看到改造後的伊利莎,驚為天人,為其神魂顛倒。
    
  某日,希金斯和上校接到女王接見各國大使於皇宮舉行宴會之邀請函,為了帶伊利莎參加,希金斯不分晝夜嚴格密集地對伊利莎加以訓練。
    
  宴會之日終於到來,希金斯找人將伊利莎打扮得氣質高雅,豔冠眾佳麗;女王親點伊利莎和王子領眾開舞,伊利莎表現得無械可擊。
  
  宴會結束後,伊利莎發覺她在希金斯心目中只是個利用工具,不尊重她是人,她深感悲憤,和希金斯大吵一架後,即自行離開。走到昔日賣花市集,發現自己已無法融入昔日生活圈。

  希金斯發現伊利莎不告而別,和上校四處尋找,此時其方發覺自己已經無法忘懷伊利莎的聲影。     

◎ 劇情分析     

  本片英文名稱“Pygmalion”係改編自愛爾蘭名作家亦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蕭伯納的劇作西臘神話「皮革馬利翁」即男主角的名字,主要在敘述位於西臘賽浦路斯的一名雕刻家皮革馬利翁,一向不近女色,但他對於美神維納斯卻非常地崇拜,認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女人比得上祂。因此,他決定用雕刻來表達他對維納斯的敬意與愛意。首先,他買了一塊質地上好的石料,開始一刀一鑿地將他想像中的維納斯形象雕刻出來。皮革馬利翁日以繼夜,傾盡心思地仔細雕刻著;漸漸地,石像柔美的五官出現了,鼻子高挺,眼含秋波,唇角微彎,彷彿一個栩栩如生的美麗少女在對著他微笑。他天天看著這樣一尊巧奪天工的美麗雕像,並把這尊雕像當成了他的愛人。他幫這尊雕像取名為「葛拉蒂亞」 (意為「沉睡中的愛人」(Sleeping love)),日日與她喃喃細語,關心她、呵護她,甚至送她禮物,幫她穿上華麗的衣服,最後更用親吻、擁抱來表達他濃厚的愛意。當一年一度的維納斯神廟慶典來到,皮革馬利翁來到維納斯的祭壇前,誠心祈求維納斯能賜給他的有如雕像般完美的愛人。維納斯基於平日皮革馬利翁對祂的虔誠崇拜,就應允了他的要求。

  維納斯來到了皮革馬利翁的家中,對於這個酷似自己的雕像非常喜愛,當祂的手觸摸雕像時,雕像彷彿注入了生命力。原本豐潤卻蒼白的嘴唇成了玫瑰紅,原本冰冷無溫度的身軀卻溫暖了起來,胸部微微起伏,這尊雕像有了呼吸,葛拉蒂亞已成了真實的女人。當皮革馬利翁回到家時,看見這幅景象。欣喜若狂,因為他的夢想真的實現了。

  上述劇作被改編成電影劇本拍成本片,雕刻家變成了一個自視甚高的語音學專家希金斯,而女神雕像則變成一個賣花的女孩伊萊莎。如果我們對於社會地位的概念是平行的「各行各業」;在那三0年代英國社會所抱持的是垂直的「階級」觀念。本片一開頭就用場景設置把這種意識形態直接勾勒出來:伊萊莎蹲在劇院前等著散場的人們出來即叫賣花朵,當時歌劇是專屬於中產階級以上的消遣活動,因此這些穿燕尾服和晚禮服的人們和衣衫襤褸的伊萊莎立刻就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裡就是希金斯教授初識伊萊莎的地方,他的語音學專長讓他一句話就能聽出一個人的家鄉在哪裡,彷彿他的耳朵裝了語源辨別外掛程式似的。就是伊萊莎動物般的吼叫聲讓她和語音學專家希金斯的命運交織在一起。

  根據蕭伯納的自述,本片的主題是「語言學」。劇中希金斯教授感嘆,英國人已經不知道怎樣正確、優美地說英語。希金斯鑽研語言學,可不是出於單純興趣,他認為「把一個活人拿來,替她造出一種新的言辭,使她改頭換面,是何等有趣的事啊。這種工作能填滿那介乎階級與階級、靈魂與靈魂之間的最深的鴻溝。」言下之意,語言學居然是社會革命的利器。    

  宴會後希金斯很得意地說他化腐朽為神奇,卻引來伊萊莎不滿,認為希金斯不尊重她,乃不告而別,希金斯和平克林報警找人。伊萊莎來到希金斯太太的住處,希金斯和虎克林也找到了這裡。希金斯太太則暫時把伊萊莎藏起來。希金斯向母親說明伊萊莎不知去向。此時,已變成中產階級的杜立特先生突然來訪,向他訴說自己生活點滴,及他要再婚的事。希金斯太太乃讓伊萊莎出來,和其父親交談。所有人都離開,只剩下伊萊莎和希金斯兩人。此時的伊萊莎和過去已大大不同,反而不知將來該何去何從 (一口標準英語和同行之間好似沒落的貴族,但是在某些貴族的眼裡,她還是賣花女出身。)。她頻頻問希金斯該怎麼做,希金斯只是認為她可以再回去賣花。這時伊萊莎終於把她對希金斯的不滿當面說了出來,並宣佈自己將與弗雷迪結婚,希金斯氣得七竅生煙,也發現他已愛上伊萊莎。

  由於原著《賣花女》結局裡伊萊莎並未和希金斯在一起,不符合觀眾期望,蕭伯納乃在劇本後補述安排圓滿結局。電影版《賣花女》讓伊來莎再度回到希金斯身邊,但是希金斯只說了一句:「伊萊莎,我的拖鞋死到哪去了?」後來音樂劇《窈窕淑女》,甚至其音樂劇電影版本,都沿用這個結局。另一版本為伊萊莎說了一段話,告訴希金斯「如果沒有我,你會變得怎樣,我很難想像!

  皮革馬利翁及本片的故事衍伸到了心理學的層次,被稱為「皮革馬利翁效應」意即「若對某件事情有所期望,則該件事情終將會發生。」這個效應與「自我實現的預言有異曲同工之妙,當然預言可以是壞事,也可以是好事,不過最重要的是,一個人如果能夠得到適當的鼓勵和認同,即使再平庸的人也可以有突出的成就。此效應告訴我們,對一人傳遞積極的期望,就會使他進步得更快,發展得更好。 反之,向一個人傳遞消極的期望則會使人自暴自棄,放棄努力。

2013年3月5日 星期二

我為琴狂 (Pianomania)

導演:勞勃‧西畢斯  (Robert Cibis)
演員:史戴芬‧克努佛 ( Stefan Knupfer)
   艾瑪爾 (Pierre-Laurent Aimard)
奧地利 / 2009年 / 93分鐘 / 普通級
禮讚:美國舊金山國際影展 最高榮譽金色大門獎
   德國烏茲堡影展 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獎
   德國呂嫩影展 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獎
   歐洲記錄電影獎 特別榮譽獎
   2010柏林影展「德國精選」放映盧卡諾影展「國際影評人週」
   入圍歐洲電影獎 最佳記錄片
紀錄一段狂熱、追求完美的音樂人生…

◎ 劇情簡介     

  世界文明的史坦威鋼琴工廠有一位專任的調音師史戴芬,他原本是一名出色的鋼琴師,但因體認到每位演奏家都必須以最專情的態度去面對每一場的演出,或許他不願去面對這種太過投入而變得神經兮兮的景況,於是他選擇當一名頂尖的調音師,這部紀錄片便是以史戴芬的自我觀點來敘述他面對全世界最頂尖的許多演奏家在演出前的每一種景況與可能。

  史戴芬必須先聆聽每一位演奏大師的心聲與需求,尤其在音準分面的要求,甚至為了讓琴音能有更多餘的尾韻,就必須採用各種措施來補救。甚至每位演奏家的各種怪癖都必須解決,譬如聞名國際的中國演奏家郎朗在演奏時最怕椅子會突然崩解,因此每次都會問:椅子堅固嗎?只要獲得肯定的答案,他才能滿意與心安地演奏。而史戴芬應對的方式則是換另一張更重更堅固的椅子,雖然連這種小事都要操心,但史戴芬卻樂此不疲,甚至以最大的耐心去包容。

  紀錄片大約從艾瑪爾要錄製巴哈的「賦格的藝術」一年前開始,每位大師也都會選定一部鋼琴,甚至某些大師會與選定的鋼琴獨處交心。艾瑪爾原本選定109號鋼琴,在試彈及演奏幾次後甚為滿意,但109的音色很快就引起買家的注目,就在不久後就被人買走了,當艾瑪爾知道109鋼琴被人買走後,驚訝得說不出話來,人也像失落什麼而顯得沮喪不已。

  史坦威鋼琴再度提供245號鋼琴,而艾瑪爾也同意了,但當245號鋼琴搬入演奏廰時,史戴芬卻發現擊槌太窄,大約少了0.7公釐而無法使用,於是緊急調貨,最後在演出前以快遞寄來擊槌,而史戴芬也連夜趕工,將擊槌裝在固定的位置上。

  然而敏銳的艾瑪爾在演出錄音前的試彈,一再地否定245號鋼琴的優質性,於是史戴芬又調上一部780號,兩部鋼琴經過音樂廳的總監同意同時併置,但在比對音質上,艾瑪爾依然採用了245號。

  演出前還發生許多的問題,目的只想錄下最完全的音樂,而這一切都因史戴芬的耐心而最終實現了。

◎ 劇情分析

  一部鋼琴的完成就猶如一個人的誕生,因為完全以手工的方式打造,自然不會有完全一樣的呈現,以史坦威工廠所出品的鋼琴為例,每一部鋼琴都有著編號,這就像每個人都有出生年月日,甚至也由此而有了身份證明。

  其實每部琴跟每個人都一樣有其特色,鋼琴的特色表現在擊槌撞擊鋼弦之後產生的音質,於是一種琴聲便如實地灌入耳中。然而音律循其音階便有了音樂的規律與軌道,為了正確地呈現音階,於是一種特殊的行業調音師便由此誕生了。

  法國曾經拍攝了一部相當高水平的微電影「調音師」,是目前所有微電影中最具水準的。一名演奏失敗的鋼琴師,只好轉行當調音師,他突發奇想地冒充視障,因為基於對弱者的同情,使得調音師獲得更多的福利與小費,所謂的福利就是有些家庭主婦認為在視障調音師面前不必拘束,甚至有穿清涼衣服作瑜珈的。直到有一天他闖入了一家命案現場,他以為女主人(凶手)會因為他看不見而放過他,但他褲袋內的一本筆記本卻讓他洩了底,因為視障者需要什麼筆記本呢?

  一部鋼琴一移動,事實上就必須重新調音,但調好的音色常常因為氣溫或氣壓的變化而略加改變,其實一般人聽起來並沒有多大不同,但對一名調音師或專業鋼琴師而言就會有更多可議的空間。

  史戴芬是這部紀錄片的主軸,他以專業的態度去面對世界頂尖的鋼琴演奏家,明知他們會提出各自不同的要求,有時這些要求是近乎苛刻的,但史戴芬卻必須一一地為他們解決。

  這部紀錄片前後大概錄製了一年,有趣的是史戴芬有時會以後設手法的「我」來呈現,這就解構了過去許多紀錄片的意識型態,或許這是這部影片令人動容的創意。史戴芬有時也會面對鏡頭做主觀敘述,觀眾在鏡頭中可以感受到史戴芬的無奈與失落,他盡了最大的努力期望讓艾瑪爾作一次最完整的錄音,但在錄音開始前,艾瑪爾卻認為那部鋼琴一無是處,當下史戴芬只是無語,因為他知道他沒有沮喪的權利,當問題到手,唯一該做的事就是想盡辦法去解決它。

  音樂家有他自己的堅持,那是因為他們有過人的耳識,換句話說他們的耳朵能從音階中聽出聲音的各種「表情」與無限的變化,有時他們要求聲音能像翅膀一樣悠揚地飛翔;有時卻必須作無盡的迴盪盤旋,而這一切都必須來自擊槌與鋼弦在撞擊中產生他們希望的音域。

  喜歡玩音響的人也有許多怪異的行徑,很多人在拆卸又組合中換了不一樣的喇叭或線圈甚至調整音箱,都會有完全不一樣的音效效果。而這些改變在外人聽來其實改變並不大,但為何這些玩音響的人會樂此不疲呢?這些道理其實與演奏家對鋼琴的要求是一樣的。

  有人說聲音是四維空間的產物,而佛學卻把聲音歸在十八界中的聲塵與耳識甚至是耳根的共融,有趣的是這似乎也與我們的本心有者重大的關連性。換句話說,某種角度必須理解或承認,聲音原本也是我們自身第八識所出生的,這些近乎哲理的說詞不見得每個人都能懂,但卻是生命中許多現象的真實。

  對於聲音的執著也是對生命的某種堅持與認真的態度,一個音階的產生除了各種元素的組合之外,這些現象的背後必然有著某種被依附的最初緣由,這不是一種思考的問題,反而是在當下就已經俱足。

  或許有人願意用「美學」來加以詮釋,然而美的呈現則必然有醜的另一面對立,而美既然被創造,那顯然也會被幻滅。若是如此,聲音有沒有可能不被消失呢?佛學解釋這種情形稱之為「非一非異」,「俱與不俱」,在否定中有著肯定;而在肯定中也有著否定。正因為我們必須從這個角度去看待,這個聲音才會成為當下,也才會在哲學或生命的觀點中發光發亮,而那擊槌的當下才能變成真正的永恆,音樂也才顯現了偉大。

  本片出現了許多世界知名的演奏家,其中有被譽為「古典音樂星球上最炙手可熱的鋼琴家」的華裔鋼琴家郎朗;鋼琴大師布蘭德爾;鋼琴玩家朱亨基(韓裔)以及俄國小提琴家意高文,而最重要的主線敘述是為了讓艾瑪爾與艾美獎的製作團隊合作錄製巴哈的「賦格的藝術」。

  為了呈現這一段被譽為「最完美的演奏」,史戴芬不厭其煩地展現他的專業,身居史坦威鋼琴的首席調音師,他在影片中展露了過人的毅力與不屈不饒的精神。更難得的是他不時展現他的幽默,也不忌諱地表達他的困頓,畢竟一切都按部就班,但事到臨頭卻依然必須面對大師的「耍賴」。

  一次完美的錄音得以傳世,原來是必須經過那麼多人共同的合作與付出,若非是這部紀錄片的展現,一般人很難想像其中的辛酸。然而史戴芬的樂觀又給觀眾上了一課。他合作的對象竟然也有以憂鬱俊美的英國男高音伊恩.博斯崔吉;同時他也與朱亨基以及意高文試圖將小提琴與鋼琴結構在一起,也許這並非只是突發奇想,說不定那天出現了這種怪異的樂器也不會讓人訝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