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05年1月22日 星期六

悄悄告訴她(Talk to Her)

導演:貝德羅‧阿莫多瓦(Pedro Almodovar)
演員:哈維蘭‧卡馬拉(Javier Camara)
   達里歐‧葛蘭帝內提(Dario Grandinetti)
   蕾歐諾‧瓦特林(Leonor Watling)
西班牙 / 2002年 / 112分鐘
禮讚:2002年奧斯卡最佳原著劇本
   2003年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
   第60屆金球獎 最佳外語片獎
   滾石雜誌年度十大最佳影片獎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導演獎
   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外語片獎
   時代雜誌 最佳影片、導演、原創劇本獎
莉蒂亞在鬥牛時受傷昏迷,芭蕾舞學生阿麗西亞因交通意外昏迷,她們二人的愛慕者,要對她們說…

◎ 劇情簡介     

  班尼諾是一名物理復健治療師,他在劇院欣賞碧娜‧鮑許(Pina Bausch)「舞蹈劇場」的演出,發現隔座的男子馬可竟感動得掉下淚來。

  班尼諾將這件事告訴他照顧的女病人阿麗夏。阿麗夏原本是一名舞者,但因車禍而成植物人。由於院方一向判斷有點娘娘腔的班尼諾是同性戀,所以阿麗夏的父親才答應讓班尼諾來照顧她。

  馬可是報社的旅遊報導記者,他在電視上看見女鬥牛士莉蒂亞預備一人獨鬥六條牛時,立刻聯絡她準備為她寫一篇專訪。但事實上莉蒂亞是因受了另一鬥牛士男友的拋棄才出此奇招,因此在見到馬可時,不但答應他的採訪,甚至故意在男友面前挽著馬可的手離去。

  馬可送莉蒂亞回家,卻在廚房中發現一條蛇,莉蒂亞嚇得魂不守舍,馬可將蛇打死卻也忍不住落淚,因為這使他想起過去與女友野外露營時遇到蛇的侵襲;雖然女友早已移情別戀。馬可送莉蒂亞到飯店住,兩人也因為這一次的交集,感情迅速增長起來。

  莉蒂亞在一次鬥牛中不幸受到牛的致命攻擊,雖然送到醫院,但莉蒂亞卻成了植物人。多情的馬可日夜照顧她,也因此認識了班尼諾。班尼諾還記得馬可是在劇場感動落淚的男子,於是兩人不但成為好友,也一起將阿麗夏和莉蒂亞推出外面曬太陽,但沒多久莉蒂亞的男友也在鬥牛中受傷,這回主動要求來照顧莉蒂亞,馬可成全他,也藉此到國外採訪做一篇專題報導。

  但沒多久莉蒂亞就去世了,而馬可也接到女護士羅莎的電話,謂班尼諾入獄了,馬可焦急回國趕往監獄才得知,班尼諾強暴了阿麗夏甚至使她懷了孕。班尼諾拜託馬可打聽阿麗夏預後的消息,甚至將自己房子的鑰匙交給馬可。

  馬可從班尼諾的住處望下才發現那是一個舞蹈教室,令他意外的是他發現阿麗夏竟然甦醒了。但就在馬可似乎猶豫要不要將這些事實告訴班尼諾之前,班尼諾就在獄中自殺了,遺言將房子交給馬可。

  馬可在劇院中又遇上了阿麗夏和她的舞蹈老師,兩人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而交談起來,阿麗的老師知道馬可住在班尼諾的屋子內,但她也無法為這件事提出解釋,面對未來,她也只能感嘆世態的神奇了。 

◎ 劇情分析

  西班牙的國寶級導演阿莫多瓦是國內影迷相當熟悉又喜愛的導演之一。他的早期作品「我的母親」令人懷念,而新作「悄悄告訴她」則又提出了令人驚艷的映象哲學,不但在各國獲獎連連,更引起廣泛的討論。
 
  「悄」片的真正議題在於「溝通」。人與人的互動中語言是最重要的溝通工具,但事實上語言卻有它的侷限性,常因人的潛意識的修正而使得語言失真,進而失去溝通的意義甚至產生誤解。

  其實語言的交流只是最浮面的交通工具,也就是說在經過意識的選擇後反而掩藏了內心真正的意圖,這使得人性變得多面性而複雜。有時候一段情緒的表現,卻無法用長篇的語言來解釋。譬如馬可在廚房打死一條蛇而落淚,這是因為他的腦海中浮現過去女友在帳蓬中遇蛇狼狽裸身逃避的無助,因為這必須把馬可多愁善感的感情放置進來,然而這些潛藏心中的悸動在溝通的過程中是很難被知曉與了知的,於是人就變得那麼不可捉摸起來。

  莉蒂亞其實也是陷入相同的困境而不自知,她強烈的性格使她在感情受挫之餘,只能選擇「加碼」的方式替生命作一場豪賭。唯有在鬥牛場的特殊表現才能證明放棄她的男友是錯誤的決定。但有勇氣面對六隻鬥牛的她,卻被一條蛇嚇得驚慌失措。於是我們見到由亮麗鬥牛服硬撐起來的英挺形象,瞬間澈底被瓦解了。但似乎也唯有在外相被消除之後,莉蒂亞才能以沒有偽裝的心與馬可互動。雖然如此,莉蒂亞的心態依然在心中又建構起另一道樊籬,原因是她始終無法忘懷受到男友拋棄的傷痛與屈辱。這也是她與馬可交往,卻始終無法真正坦然面對的緣故。

  參加婚禮後,莉蒂亞的思惟似乎有了新的認知,在趕赴鬥牛場之前,她告訴馬可兩人應該好好地詳談。這明白透露了兩人之前的溝通困境,不也正是一般人的困擾而始終不敢面對的問題嗎?

  人與人的互動與討論總是在表相作游離的交集,而遇上真正的核心問題總是有意無意地避而不談,說穿了這正是人性懦弱的表現。東方文化延伸的傳統思惟中總留下一些空白讓另一方思索;因為他們確信適當的訊息對方必然可以理解,如此將可免除雙方不必要的尷尬。但西方的生命對待中似乎就顯得更為直接而明朗一些,雖然依然受限在人性的不安中,但還是可以作為分野與區別。可惜的是當莉蒂亞與馬可決定進一步溝通時卻永遠沒有機會了,這種結果很戲劇化,但卻也是對不安的人性給予當頭棒喝。

  班尼諾長得有點娘娘腔被醫生主觀認定為同性戀,這當然是在溝通上出現了問題。班尼諾每天從窗口望下舞蹈社,她窺看阿麗夏的舞姿,心中早就被她吸引,雖然他以撿到皮夾為由而認識她,但這依然無法深入阿麗夏的內心世界。班尼諾到阿麗夏父親當心理醫生的診所看病,也籍機偷走阿麗夏的髮夾。對班尼諾而言,他自以為是的潛意識早已塑造了一個虛擬的世界,而這個世界是只有他和阿麗夏能夠獨享的。問題是這些片面的思惟阿麗夏並不知曉,班尼諾藉著髮夾自以為是地浸淫在虛構的意境中,但這些虛構的意境竟因阿麗夏的車禍而成真了。

  班尼諾為阿麗夏的復健與按摩是一種另類的溝通;而他去觀賞碧娜「舞蹈劇場」的演出後,又在阿麗夏耳邊詳述,這也是溝通與交流,問題是阿麗夏在這樣的狀況下是無法選擇與拒絕的,因此這樣的互動溝通就必須重新檢驗與討論了。正如班尼諾最後無法把持而在夜間值班時強暴了阿麗夏,甚至使得阿麗夏懷了孕。就法理而言,班尼諾是絕對要受法律制裁與譴責的。

  但我們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卻有新的看法與思惟,班尼諾對阿麗夏的情感是不容懷疑的,而「強暴」的行為對阿麗夏而言雖然是一種受害;但卻也因此使她從昏迷中甦醒過來。如此說來班尼諾反而應該是她的「恩人」,這個問題是蛇吞尾巴的膠著,似乎永遠不會有個令人滿意的答案。然而阿麗夏昏迷時,班尼諾在她耳畔的呢喃,她似乎都有著糢糊的記憶,所以當她甦醒後,潛意識好像也一步步牽引著她走向班尼諾在她耳邊建構的虛擬世界;只是世事無常,她永不會知曉那個空間的主人已經從班尼諾換成馬可。

  人是個獨立思索的個體,但在廣大的人際之間卻必須仰賴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溝通。這種模式已成為人類的基本生態。然而令人困惑的是人永遠只會得到對方經過修飾的外在訊息,於是人永遠處在孤獨的感嘆中,問題是當自我感嘆之際是否也能捫心自問,自己的表達情緒是否也曾隱藏了若干真正的訊息。

  其實這一點才是人必須努力自我探究的,因為愈是潛藏不發的意念正好都是不願人知的妄念,在瞬間的意識波動中,思惟已作了決定,但其實卻又埋藏了更多的妄動不安,隨著時間的累積,這些潛存的躁動將令人惶然忐忑;當然人與人之間就更加難解,溝通也就成為一種名詞罷了。

  「悄」劇的劇本令人激賞,導演放得開的放任豪情是台灣導演所該學習的,在強烈的對比劇情中也提供了我們許多思索的空間。

2005年1月15日 星期六

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

導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
演員:連恩‧尼遜(Liam Neeson)
   班‧金斯利(Ben Kingsley)
   雷夫‧范恩斯(Ralpb Fiennes)
美國 / 1993年 / 195分鐘  / 黑白
禮讚:獲1993年第66屆奧斯卡的7項大獎:最佳影片 、最佳導演 、最佳改編劇本 、最佳藝術指導 、最佳攝影 、最佳剪輯 、最佳原著音樂
德國投機商人辛德勒是個國社黨(即納粹党)黨員。他好女色,會享受,是地方上有名的納粹中堅分子…

◎ 劇情簡介     

  一九三九年九月德國軍隊佔領波蘭,立刻將猶太人聚集在克拉克夫設立猶太人區集中管理。一名叫奧斯卡‧辛德勒的納粹黨員從捷克布林茲來到克拉克夫,運用高明的商業手腕及洞悉人性的智慧,很快結識了當地所有的高階軍官,並以精於商業運作的猶太人史登為帳房,及擅長走私門道的波利克為副手,在接收了一家工廠及取得猶太人資金後,展開了供應軍隊日用品的生意。

  然而德軍然調來了一名作風強悍的指揮官阿蒙‧葛斯。阿蒙因精神長期受戰爭壓抑,不時以殺人來宣洩,這引得猶太區的人惶恐不安。接著德軍也開始將沒有技能的猶太人送往別處的集中營;史登有一次忘了帶工作證,立刻被送上火車;所幸辛德勒及時趕到將他救了出來。

  一九四三年阿蒙奉命展開大屠殺,辛德勒在山坡高處目睹了鎮內的人間煉獄,內心受到極大的衝突。於是他再度重施故技,宴請當地的高階軍官,阿蒙也受邀在列,雖然阿蒙殘酷冷漠,但依然掉入辛德勒的「人性陷阱」中。阿蒙在利益趨使下,聽從辛德勒的建議,不但准許他另設工廠,也提供他指定的技術工人。包括史登及波利克和一批猶太人就這樣幸運地被留置工廠而免去集中營的噩運。

  阿蒙挑選了海倫當女傭,雖然心中對她相當愛戀,但因政治因素而壓抑了情感,反而不時對她拳打腳踢。在一次醉酒之際,辛德勒藉機向阿蒙詮釋「權力」的真正意義不是摧毀而是赦免一個人。阿蒙心有所感,果然在許多動怒的狀況下寬恕了惶恐的生命。

  戰爭已至尾聲,阿蒙也奉命將所有猶太人送往集中營,辛德勒再度以身上僅存的鑽石賄賂軍官而救出一車的猶太婦女。

  戰爭結束了,辛德勒反而成為必須逃難的罪犯,但倖存的猶太人聯名簽了一封替他「保命」的信,也用金牙齒鑄了一個戒指送他,戒指以希伯來文寫著「當你救了一條生命,就等於救了全世界」。 

◎ 劇情分析

  囊括奧斯卡金像獎七項大獎的「辛」片是根據傳記小說所改編。身為猶太人後裔的史蒂芬‧史匹柏在拿到版權的十年前就有意將它拍成電影,直到一九九三年才真正讓理想付諸實現。

  不管辛德勒是否是一個人或者是一個團體,他在所有的戰爭片中已經變成一種精神標竿以及詮釋的意象。正如辛德勒在片中告訴妻子說讓他平步青雲的是戰爭;其實戰爭也使得辛德勒完成人格的試鍊與洗禮。一箱箱的鈔票雖說是當年他來到克拉克夫的真正目標,但在戰爭的槍彈下目睹了生命如螻蟻般脆弱與難堪;人性尊嚴被踐踏如糞土,辛德勒的視野改變,證實了人性本善的一面,然而這樣的代價未免太大了。

  德國人對猶太人的滅種酷行是人類歷史上一大悲劇,究竟人性是以何種的醜惡視界相互對待才會燃起這樣的不幸?當猶太人被迫放棄所有家產而集中處一區時,立刻變成豢養的牲畜般隨時任人宰割。戰爭使得這個世界原本顯現的平等瞬間化為烏有,在槍口下濺血的悲鳴中,讓人傷心得無法掉淚,因為悲恐早已將靈魂震碎紛飛。

  導演在片頭點上蠟燭的意義正是意旨的期盼,當蠟炬火滅之際,影片也進入了黑白的世界。黑白代表哀悼;也淡化了殘酷的鮮血,或許這也能稍解那些受害人的苦痛吧?從另個面向來說,灰色的畫面如同夢中與過去,在真實與虛幻間總要尋得發生的緣由,這也就提供更多人類必須重新檢視或面對反省的議題。

  影片中除了火燭的彩色,還有大屠殺中一名四處奔跑的紅衣女孩給了觀眾色彩指引;就像黑澤明所拍「紅鬍子」的企圖是一樣的。在世界陷入黑白不分的混亂中,私慾與血腥夾雜怨恨與嘲弄的時空中,心靈早也被攝融為這般陰暗悲愴,而唯一的紅色正是辛德勒的視界出口;也是靈魂的善現。就像上帝刻意的引導,於是這一丁點的紅色就變成心靈火炬;更是天使到來的神蹟。

  紅衣少女孩的死亡是青天霹靂,更是辛德勒的當頭棒喝。在那瞬間,因為那點紅彩的展現,使得觀眾的心靈與辛德勒完全契合在一起,同時感受到世人的愚昧,戰爭的殘酷以及生命的意義。

  另一次的淡黃色彩出現在辛德勒提醒猶太人星期五應該祈禱時,在鏡頭左上方的一塊玻璃窗出現了淡淡的色彩。這是神蹟,更是人性在歷經多重苦難後重拾信心的表徵。而故事完結後,所有演員扶著被飾演的人一同出現在辛德勒的墳前,共同表達了眾人對他的感恩與懷念。我們可以從這一場的彩色再回顧到整部影片的黑白,這中間的落差立即在各人心中有了撞擊,當然也立刻可以了解導演寧可以黑白拍攝此片的原因了。

  克拉克夫的指揮官阿蒙是個可以探索的角色。他選擇海倫當他的女傭,在潛意識中早已埋下微妙的情緒,但基於對猶太人的仇視,他選擇了一種弔詭的對待方式。他可以跟她作愛;也可以辱罵她;更可以任意地毆打她。這暴露了阿蒙內心脆弱的一面。因為他自以為擁有權力,但卻沒有自信可以完全擁有海倫。政策的窒悶當然也是他不敢直接訴求在情感上的原因,但毆打與辱罵海倫不也是他逃避上級譴責的自保方式?若果他是個真正堅毅的男人,海倫絕對不會有這般困境的。更何況最後與辛德勒談判時,依然以兩倍的價錢讓海倫離開,澈底表現了之前對海倫的期許都只是喃喃夢囈。

  阿蒙作完愛,立刻拿起長槍在陽台對著人群開槍。這種殘酷的殺人舉動更暴露了他的懦弱無能。在作完愛後他不敢墜入軟玉溫香中,因為怕虛軟的溫存會令他喪失權力;而唯一能證明權力的是以槍管操弄著無辜的生命。這一點直到辛德勒在阿蒙酒後為他詮釋「權力」的真正涵意,阿蒙才有了些許的改變。

  戰爭提供了辛德勒一次賺錢的佳機,這樣類同的事不會只發生在辛德勒的身上,但卻僅有辛德勒的名字被世人了知與尊敬。因為在生命的步履維艱之際,還能夠從認知人性價值的人,才能彰顯生命價值。辛德勒在德國戰敗而即將成為戰犯時,他依然自責為何無法多用身邊的任何值錢貴物多救幾個人,這樣的情操是何等可貴。而在這一切的同時再回想那位紅衣小女孩的屍體隨著其他死屍運出時,四周立時出現一種遲來的公正氛圍,這也正是遭受苦難心靈的解放,更是人類潛藏的無邊動力與期許。

  如果人類是上帝的子民,那為何會容許世上有這樣的戰爭與殘酷的屠殺?難道真的如劇中對白所言,錯的是這個世界嗎?戰爭已經遠去,但人性的悲苦卻似乎以不同的形式依然緊攀在人的周遭。我們再也無法去譴責過去是何人的責任與缺失,但卻必須勇敢地面對未來的試鍊。「辛」片不只是一部反省與追思的影片;在許多章節片斷的映象中技巧地透析與解構了人性。我們必須深思的是在解構之後該去面對的是什麼?世上的真理只有一個,離開了真理就不再有至真至善與至美的東西。辛德勒這個角色為我們作了一個絕佳的示範。在三個多小時的悲愴中最終還是會被我們在灰燼中撥弄出最後的火星爆現;生命永遠是在這樣艱困中獲得認知與印證的。

2005年1月1日 星期六

讓愛飛翔(Since Otar Left)

編導:茱莉‧貝托恰麗(Jalie Bertuccelli)
演員:伊瑟‧葛瑞婷(Esther Gorintin)
   蒂娜拉‧卓卡洛娃(Dinara Droukarova)
   妮若‧柯荷瑪索瑞德茲(Nino Khomassouridze)
法國 / 2003年 / 103分鐘 / 普通級
禮讚:2003坎城影展 國際影評人週評審團大獎
   金軌道獎最佳影片雙料大獎
95歲的母親賣掉家產來巴黎尋找愛子,卻發現愛子早就過世多年…

◎ 劇情簡介     

>  喬治亞共和國脫離蘇聯獨立後,依舊陷入窮困的窘境,許多年輕人為了擺脫貧苦,紛紛跳機到其他國家。歐塔正是這樣的年輕人之一,他沒有簽證卻跑到巴黎擔任建築工人;也離開了家庭中三個女人──年邁的母親愛卡、姐姐瑪琳娜以及瑪琳娜的女兒艾達。

  歐塔與姐姐一向不和,每次打電話回來說不上兩句就掛上電話,但他工作雖然辛苦,卻不時寫信並寄一點錢回來。

  這一日愛卡回鄉下歐塔的住處整理,瑪琳娜卻接到歐塔的朋友尼古打來的電話,告知歐塔發生了意外已送往醫院,瑪琳娜與艾達向政府機關查詢這才確定歐塔已經死亡,由於沒有簽證被安葬在郊區的貧民公墓內。

  傷心的瑪琳娜與艾達決定要隱瞞這件殘酷的事實,於是在瑪琳娜男友湯格西的幫助下,不時模仿歐塔的筆跡寄信和錢回來,甚至在老人家生日的那天特別打了一通電話回家,雖然電話又匆匆掛斷。但日子一久瑪琳娜經濟陷入困境,不得不偷偷變賣祖先留下來的法文原裝書。

  七個月後尼古帶回歐塔的一箱衣物,幸好艾達先一步見到他,在祖母出來之前將皮箱藏起,並暗示尼古不要洩露歐塔死訊。尼古尷尬地配合著謊言,慌張帶著老太太要轉交給兒子的東西匆匆離去。

  然而日子一天天過去,愛卡思念兒子的心情愈來愈強烈,在瑪琳娜三人回鄉間小屋整理時,她變賣了家中所有線裝書,然後替自己以及瑪琳娜及艾達各買了去法國的機票,因為她決定在她有生之年一定要見兒子最後一面。

  瑪琳娜和艾達原本就為了該不該繼續以謊言騙愛卡而有了爭執,這下見愛卡做了這麼重大的決定一時也不知該如何是好,最後只好硬著頭皮一起去巴黎。

  瑪琳娜和艾達在墳場前找到歐塔的墳墓並獻了花;而醒來的愛卡獨自一人尋著地址去找兒子,終於一名鄰居告訴她歐塔幾個月前就死了。愛卡頹然坐在階梯上,但她回旅館時,卻向瑪琳娜及艾達說了謊,她說歐塔早就離開巴黎去了他一直想去的美國。而在機場搭機起飛前,艾達決定跳機留在巴黎,傷心的瑪琳娜和愛卡也只能給她飛吻與祝福。

◎ 劇情分析

  這部以喬治亞(Georgia)共和國的首都提比里斯(Tbilissi)為背景的動人故事是法國女編導茱莉‧貝托恰麗聽到的真實故事,在大受感動之後立刻改編為電影,不但在二00三年的坎城影展大放異采;也陸續在其他影展中受到注目。

  劇中演奶奶愛卡的演員是值得特別推介的。因為她是波蘭人現居住在巴黎,而在她八十五歲那年被法國導演艾曼紐‧芬基兒 (Emmanuel Finkiel)執導的「痕跡」(Tracks )挖掘飾演薇拉一角而備受矚目;並以此角贏得法國雅貝影展的影后,自此展開了她的「演藝生涯」。迄今已有五部電影及一些短片。其他兩位女演員也都是喬治亞頂尖的影后及舞台劇優秀演員。在這麼多演員的助陣下,本片的整體表現自然令人讚嘆了。

  從結構而言,暗場人物歐塔像一條看不見的繩索緊緊地栓住家中三個女人的心靈。對愛卡而言,兒子永遠是她的最愛與希望,雖然跳機不見得是什麼大事,但以母親對兒子的期許與思念而言,卻是與天下的母親相同的。所以一封信裡的每句話都是她精神的慰藉。也許歐塔未出國前的作為有些讓家人失望,但在母親的眼中絕對沒有什麼不能原諒的,每每在聽孫女唸完信後,愛卡的心中總會浮現欣喜與快慰,雖然眉宇間不免也會透露一些躭心與憂慮,但這一切都是在大環境的困擾下不得不的悲痛。

  瑪琳娜的丈夫已經在國外去世,她在艱困的環境中將女兒艾達撫養長大,但她始終覺得從母親身上得到的關懷與注目永遠不及弟弟歐塔多,這份潛藏的不平常常轉化為爭執,也造成了姊弟長期以來的不和。這也是為什麼每當歐塔從巴黎打電話回來與她說不上兩句話就掛掉的原因。

  艾達的學業受阻,面對舅舅突然死亡而又必須配合母親說謊,使她的內心陷入從未有過的掙扎。或許從小就失去父親,當她面對整體的波折與衝擊後,從杯子裡的男人圖案使她在潛意識中浮現一種渴望與依賴。當不是她很喜歡的男友告訴她要從土耳其偷渡時,艾達與他開車到郊區作愛,這是一種下意識的渴望轉移與希望投資。當她見到男友偷渡失敗後,內心反而昇起一股堅定的意志,雖然那不是很清楚,但歐塔的行為似乎就是她的「預言」。

  瑪琳娜不忍年邁的母親承受晚年喪子的打擊,她創造了一個「謊言的世界」,於是愛卡在陸續寄來的信與錢的薰染中,逐漸從期待的心情轉為困惑。因為愈來愈疏遠的兒子似乎有什麼難言之隱,難不成是遇上了什麼困境?而面對愛卡的質疑,瑪琳娜也掉入自己編造的謊言中,她必須以另一個謊言來解釋前一個謊言,在無奈中似乎顯得理直氣壯,因為在大環境中原本就是一個大謊言;然而這也使艾達與她有了爭執。

  如果出事的同時讓愛卡知道真相,這將會有什麼後果呢?首先當然是這部戲的情節無法繼續進展,因為這將流於平淡而失去拍電影的動力。但拋卻此點不論,在情理上起碼對愛卡是比較公平的,畢竟兒子的死最有資格知曉的人就是母親呀!

  瑪琳娜的決定在情理上也是站得住腳的,戲劇的可貴與精彩往往都是設定在「兩難的抉擇」,基於此,我們便在謊言的巨大背影下品嘗情理的蜜汁與苦果。當愛卡在巴黎公寓得知歐塔已死的消息時,她幾乎無法走下階梯。觀眾也幾乎很少不為她落淚的,但編導卻在這段情節上給予一個大轉折。

  愛卡蹣跚著步伐回旅館後,竟然也自己編撰了另一個謊言,這段謊言讓意外身亡的歐塔靈魂飄歸到生前期許的天堂──美國;當然也使得瑪琳娜母女的謊言相連結,甚至有了連續;更重要的是愛卡也將自己心境放置在「釋然的」寧靜天堂。而在機場艾達臨時決定跳機,則彌補了愛卡的遺憾,也將前面的許多不安情節放置在匯合的洪流上,剎那間一切鬱悶的凝滯都得到了化融。

  整體而言,本片也是政治批判的佳作。我們不時從停水與停電的情節中得到這個國度的貧窮,年輕人沒有出路的窘境,以及老年人對史達林的懷舊,看出導演的企圖與用心。瑪琳娜的男友湯格西在艾達與母親爭執後勸慰她說:他一生都活在謊言中,因為受到思想教條的教育而茫然不覺,直到發現真相生命則已過了大半。

  這樣的謊言也呼應了瑪琳娜對母親的謊言;更拓染了母親充滿堅毅的謊言說辭,於是生命似乎在真實之中變得那麼不確定起來有人說:說謊是懦弱的表現。但本片卻將謊言建構在另一個層面上,在親情與關懷的揉拌中,謊言變成舞台上不可或缺的布幕與背景,有了它,戲就能如實這般地演繹下去。

  親情在這兒是凌駕一切的,愛卡將祖傳的法文線裝書全部賣掉,為的是籌到巴黎的機票錢。書架上原本架構的文化思惟與傳承,似乎也不敵經濟頹敗的摧殘,這點不免令人喟嘆而難過。

  讓愛飛翔是一部令人讚賞的好片,雖是導演的第一部作品,但卻有大師級的表現,歲末初春能觀賞到這種佳作是令人愉悅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