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凱薩琳.丹妮芙(Catherine Deneuve)
喬治.查格裏斯(George Chagliese)
法國 / 1967年 / 119分鐘 / 普通級
禮讚:1969奧斯卡最佳音樂提名
達芬和莎蘭芝是一對雙胞胎姊妹花,一個教舞,一個教琴,兩人是鎮上出了名的美人胚子…
◎ 劇情簡介
星期五的早上,在洛許佛這個鎮上,即將展開一連串的海洋節活動,一輛輛的車子開進了鎮內廣場並開始搭台,準備展開兩日的歌舞演出。
鎮內一對雙胞胎姐妹莎蘭芝以及達芬是聞名的美人,莎蘭芝是一名作曲者以及演奏家;妹妹達芬則是優秀的舞者,姐妹倆合作開了一家音樂舞蹈班。而她們的母親伊凡開了一家咖啡廳,同時與爺爺及雙胞胎的弟弟布布一起生活。
鎮內一名藝術家吉翁對達芬情有獨鍾,但達芬卻毫無動心,倒是在吉翁的畫廊中見到一幅看似達芬的畫像,吉翁表示那是一名畫家所想像的夢中情人,達芬苦苦要求,但吉翁就是不肯告之,只表示作者已經離開而到巴黎。
事實上畫這幅畫的人是即將退伍的馬克松,他幾乎每天都到咖啡廳,只是好幾次都與達芬失之交臂。而莎蘭芝到鎮上新開的樂器行找一名西蒙,西蒙欲為她介紹從美國到法國的音樂家安迪。
沒想到莎蘭芝去接弟弟布布放學,正好在爭吵中書包內的文具落了一地,而安迪正好路過來幫忙,只是兩人雖不認識,卻在彼此心中留下好感。而莎蘭芝的一張樂譜協奏曲第三樂章卻無意中被安迪拾獲。
在一次生日聚會中,眾人談論鎮上出現了一名殺人分屍案,而爺爺的好友老杜也正巧到來,於是伊凡麻煩老杜切蛋糕,但老杜有些猶豫,但還是切了蛋糕後匆匆離去,眾人並未覺得不妥,直到海洋節活動完,警方宣佈破案,原來分屍案的凶手是老杜。
海洋節中倆姐妹在舞台上的演出獲得最高評價,也上了頭版。倆姐妹欲往巴黎,吉翁駕車來邀達芬被拒,吉翁祝她早日在巴黎可找到畫家。而伊凡因聽到達芬提起樂器行老闆的名字,急急趕到學校接布布,果然遇上早年的情人西蒙。
而莎蘭芝則在之前受西蒙的推介,終於在樂器行見到彼此心儀的對象安迪。而隨樂團搭車到巴黎的達芬,卻因為車子在半路載了一名退伍軍人馬克松,兩人終於也相聚在一起。
◎ 劇情分析
法國的新浪潮標竿人物傑克.德米以「秋水伊人」大獲成功後,讓他再接再厲拍了一部正宗的歌舞片「柳媚花嬌」。由於「秋水伊人」只有歌曲並無舞蹈,這對傑克.德米而言是極大的挑戰。於是他從美國聘請了舞王金凱利跨刀演出,也負責了全部的舞作,算得上是移植法國的美國歌舞劇。
或許偏重於歌舞的詮釋與表現,情節的互動便顯得不是那麼重要了,三對男女的愛情認知顯得有些草率而令人茫然,但整齣戲的舞蹈場面在街道的大場景中以接力的方式來詮釋,倒是令人耳目一新。
依循著「秋水伊人」的風格,本劇更加強調色彩的表現,在演員及舞者的衣著上更是極度強烈的對比,不僅讓原本就充滿浪漫情懷的情節增添更多的想像,也再一次樹立傑克.德米的個人風格。
能否憑一幅畫就愛上另一個人?這當然是見仁見智,用想像力畫出心目中的美女,以期日後能娶她為妻,這似乎是童話中才有的情節,但充滿浪漫情懷的德米是不會有困擾的,因為戲劇的所有元素已經在顏色中作了完整的呈現。
人生能有幾許?若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展現無盡的色彩,不也是一種另類的彌補?隨著音樂的節奏,劇中人物必須與音樂一致;更要與舞蹈連為一體。相信這是傑克.德米一生中最大的期許與希望,尤其這些俊男美女齊聚在聚光燈下,一切的律動都在他掌握中,於是電影就這樣順理成章地完成了。
美國的歌舞劇被稱為世界三大舞蹈主力,另兩種是碧娜.鮑許的舞蹈劇場以及日本的「舞踏」。而美國從一九二七年開始有聲電影的攝製,便與歌舞劇結了不解之緣,但美國歌舞劇幾乎都是以舞台來呈現,而「柳媚花嬌」不同之處便是將歌舞全部帶向野外或街景。以移動的速度帶動了街頭的舞蹈,於是歌舞劇的動能便紮實地在另一種層次中展現了。
莎蘭芝與達芬這對姐妹雖是主線人物,但並非是舞蹈跳得最好的,而兩人的愛情對象或過程,以現代的青年男女來看是相當低能的,但導演似乎為了成就「擦身而過」的趣味與遺憾,為了造就這些巧妙的戲劇效果,於是達芬與馬克松便一再地擦身而過錯過良機。其他莎蘭芝與安迪亦復如是,而母親伊凡與西蒙似乎也難逃相同的命運了。
在戲劇的類比上,這樣的手法確實得到了更大的戲劇效果。但歌舞劇不見得只是專注在歌舞上,其實也可以更加注目在角色的內心性格的呈現。近代史上的歌舞劇「芝加哥」與「紅磨坊」都是上上之選。
雖然這是法國與美國的歌舞片合作,但其實兩國的體制是不一樣的。在美國的歌舞片導演都是編舞者,但在法國卻是由不懂歌舞的傑克.德米來發號施令,因此導演有其對映象的堅持,因此這可能產生各自為政的情況。當然有可能是金凱利不能喧賓奪主,他只是負責舞蹈部份,戲劇情節自然不能干涉傑克.德米了。
雖然這一切都只是猜測,但以美國早期的歌舞片來與本片相較,卻不見得失色,問題是傑克.德米的堅持也並非沒有成效,超炫麗的色澤讓影片呈現了十足的「法國」,加上在「秋水伊人」中被捧紅的凱薩琳.丹妮芙與她姐姐的聯手表現,倒也讓法國在六O年代初嚐歌舞劇的藝術成就。
很多人認為劇中角色個性太平淡,事件也過於貧血,這些看法其實都是正確的,只是傑克.德米的堅持自有他調性考量的基礎。有別於傳統的戲劇,歌舞片其實是更加疏離的,因為人無端地在街上以舞蹈表現他的七情六慾,這基本上已經離開人性甚遠。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導演的本意正是不要觀眾介入太深,觀眾應有一個先決的認知,舞台上是屬於演員;舞台下才是屬於觀眾的。這似乎也可歸納為「疏離主義」吧!
劇中人物的言行幾乎是全部被誇大的,除了前面提過的浪漫情懷之外,另類的彰顯也許是譁眾取寵,有時的不得法,還是必須為當時的環境來解釋,這也才不至於抹滅了這齣戲真正的特質。
片中的美國舞者,有幾位曾在美國另一齣歌舞劇「西城故事」擔任要角。這部改編「羅密歐與茱麗葉」的作品曾拿下美國奧斯卡多項獎項,而這些演員在本片中的表現則偏重在舞蹈上,至於在情節的表現上,就不免被抽離得更為稀薄了。
不管如何,這部影片對法國而言都是一項里程碑,一部歌舞片的誕生都是一個關鍵。傑克.德米的電影就是擔任了這個任務,也許這對法國電影日後的製片方向都會有一定的影響。
台灣其實也非常欠缺這方面的素材,歌舞劇在舞台的表現只是一個起步,什麼時候也會有像「芝加哥」這樣的佳作出現,是每位觀眾的期待,也許我們缺乏一位像傑克.德米的人,所以我們在這個面向上的創作便一直空白而缺席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