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1年2月24日 星期四

三隻猴子(Three Monkeys)

導演:努瑞.貝其錫蘭 (Nuri Bilge Ceylna)
演員:魯法特.松格爾 (Rifat Sungar)
   尤烏斯.賓各(Yavuz Bingol)
土耳其 / 2008年 / 99分鐘 / 輔導級
禮讚:榮獲2008年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

以一個家庭的崩解反映出土耳其的社會問題。不聽、不聞、不見是否就能一切安好?…

◎ 劇情簡介     

  西爾維特是個公司老闆,在一個夜晚開車時撞死了一名路人,他嚇得躲了起來,但一輛路過的車子卻記下了他的車牌GD-1483,同時也報了警。

  正要競選的西爾維特怕這場車禍會被對手大作文章,為了不影響選情,於是把司機艾義普找來商量,請他代罪入獄服刑,在服刑期間艾義普的兒子亞斯梅爾可以代替他領薪水,而出獄後,他也會再給一份重金以為酬勞。最後在矛盾掙扎中艾義普頂罪入獄了。

  亞斯梅爾一直考不上大學,父母要他去重考,但他都不以為意,在父親入獄後,一直希望媽媽海瑟爾能先去找西爾維特要一筆錢以便讓他買一輛汽車。海瑟爾拗不過兒子,只好在西爾維特選舉落選後去找他。

  西爾維特心情極端惡劣,但在海瑟爾欲回家時,主動在公車來之前送她回家。在下車時西爾維特對海瑟爾表示,以後他可以為她做任何事,只要有需要就可以打電話給他。

  有一天,亞斯梅爾對母親回來的行徑感到好奇與困惑,海瑟爾支吾其詞,只說西爾維特把部份的錢給她了,但一股怪異的氛圍立刻籠罩在四周。這一天兒子要去馬拉提之前,見母親接到一通電話後就心神不寧。而亞斯梅爾在車站候車時突然嘔吐,在洗不掉污穢吐的情況下只好回家。沒想到他竟發現母親與西爾維特的姦情。亞斯梅爾相當激動,但最終他從廚房取走了一把切麵包的刀後離去。他在外面等西爾維特開紅色車子離去,才入屋內問母親,母親在逼問下才說出西爾維特來,亞斯梅爾生氣地離家出走,晚上睡在火車站然後去監獄探監,而艾義普見兒子講話吞吞吐吐也起了疑心。

  艾義普出獄後拿到五十億里拉,兒子竟開車來接他,艾義普更加懷疑。而海瑟爾則沉溺在慾望中竟主動去西爾維特家門前揮手招呼,西爾維特氣炸了,打手機責備她不應站在門口,這電話被艾義普接到了,他生氣責問為何她買以前從未穿過的時髦內衣。終於西爾維特被亞斯梅爾殺死了,這回換艾義普去找開茶店的老闆巴拉姆,他願意給他一筆錢請他代替兒子入獄。

◎ 劇情分析

  人一出生便與六塵接觸,也引發了六識,從而在這些生滅法中不斷地攀緣,並由此處處作主與決定中造就了許多業識種子,也就難逃因果報應與輪迴。

  若以現實的人性觀之,人之心性極端複雜,只因從出生後人就不斷地存活在慾望之中,「色慾」、「物慾」、「貪慾」同屬佛經中所云的三毒「貪、瞋、癡」。這些道理其實很少人不懂,但真正能跳脫貪念的引誘卻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三隻猴子」的出處是出自日本著名的寓言典故「三不猿」,其意是指三隻分別捂住眼睛、耳朵與嘴巴的猴子,中國儒家也強調: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也有異曲同工的意象。但這也都只是禮教道德方面的引導,但一牽扯到人性之際,很多禮教與道德是必須重新接受考驗的。事實上,人存活於世其實就像一隻焦躁的猴子不斷地捕捉自己的影子,在勞思勞形中以為獲得什麼,但其實只是掉入虛妄的追逐罷了。

  「三隻猴子」的結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但也因為簡單,其衍展出的劇情之可能就變得多面向了。導演的另外兩部影片「遠方」、「適合分手的天氣」都具備相同的氛圍與元素,但導演的功力卻始終能在極簡的結構中展現他俐落的批判與諷刺的大刀,在極致地挖掘靈魂深處之際,觀眾也同時檢視了自我人性的卑微與醜惡。

  為何西爾維特開車撞死人需要司機艾義普替他頂罪?只因他正好要競選,他怕有把柄落入對手而遭炒作,這個理由突顯了現實社會的不公與不義。問題是艾義普經過一番思考後也答應了,在情與理上身為司機的他似乎是沒有其他選擇的,於是這樣詭異的交易就完成了。

  如果事情只介定到這兒應該也能為人接受,畢竟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然而事情出現在慾望被建構之後其實是永無止境的。艾義普的兒子亞斯梅爾是個不學無術之徒,大學未考取便一直待在家中,父母要他重考他也不放在心上,但當他知道西爾維特會給父親一筆錢以及每月的薪水照領時,他買一輛車的慾望便強烈地油然而生。坦言之,如果發生這麼多的爭執努力究其源頭,不難發現癥結點就在亞斯梅爾的貪求物慾。因為他吵著要母親先去向老闆拿一筆錢以便作為購車之用,這才使得海瑟爾與老闆有了見面的機會,從而引燃了兩人的偷情。

  事實上艾義普也在內心夾雜著一些貪念的,尤其出獄後的那筆重酬更是吸引著他,也許這一生都賺不了那麼多吧?在貪念的驅使下,艾義普作了一次的豪賭。只是沒想到當兒子的貪念也無意中介入時便使得事情有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變化。

  老闆的處事態度是圓融而果決的,只是在發生車禍的當下卻顯得沒有擔當而懦弱,若非剛好有一輛車經過,老闆可能會駕車逃逸的。直到落選後又見到風韻猶存的海瑟爾時,西爾維特就在色慾中起了貪念。他刻意釋放願意幫助她的訊息,而海瑟爾也在同時興起了對富裕的氛圍以及偷情愉悅的貪念,這段露水姻緣一拍即合。但海瑟爾沉迷與困惑的情形出乎老闆的意料之外,也許老闆對類似的偷情是個中高手,但卻忽略了海瑟爾的經驗淺薄,這也是為何老闆在發現海瑟爾毫無避諱在他家門前徘徊時會如此生氣的原因。

  海瑟爾在慾望被重新引燃之後,她便沉溺其中無法自拔,就算丈夫已經出獄,她依然貪戀於其中。艾義普發現妻子的不軌,但他卻只能發洩在妻子身上。但兒子亞斯梅爾的想法則不同,他是母親外遇的當場目擊者,在那當下其實就已注定悲劇的發生,因為他從廚房帶走了一把切麵包的刀。

  人的盲點在於只懂得追逐,但卻忽略了當你有所得也就必然有所失,正如人有了生則也註定了死,問題是每個人都會慶祝生日,但對必然的死亡永遠是避之唯恐不及。這道理其實每個人都會懂,問題是很少人會願意勇敢地面對它。

  比較世故的艾義普也只能到茶館閒逛,看起來這是一條毫不起眼的支線,但當艾義普知道兒子殺了西爾維特之際,過去發生的事又重新被演了一次,只是這一回事件的角色全部換了人。

  人的行為創造了各種可能,但其實還是有其固定的行為軌跡可尋,這就可歸納在人性了。而人的各種行為也都有其背後條件的支持,否則沒有專屬的條件則其後續的行為都無法完成。譬如說艾義普若非從老闆那兒拿到五十億的里拉,他如何去要求茶館的巴拉姆去為兒子頂罪呢?

  這個世界始終都是躁動不安的,但我們不能歸咎這個世界,其實一切的癥結都在心的躁動。物慾橫流引動了其他的慾望,反過來色慾的誘導也會有相乘的效果。若無法完遂貪念,人就會無明火而起,此乃瞋。不明生命真諦而永遠沉淪其中,此乃癡。這是一體三面的問題,但人生在世卻始終很難脫離這三毒。就算是入地菩薩也還是有較淡薄的貪瞋癡。

  透過這部影片我們可以更清楚看清人性,相信也可以讓觀眾引以為戒。

2011年2月23日 星期三

明天的黎明(Tomorrow at Dawn)

導演:丹尼斯.德古(Denis Decourt)
演員:文森.培瑞茲(Vincent Perez)
   傑若米.何涅(Jeremie Renier)
法國 / 2009年 / 96分鐘 / 輔導級
禮讚:2009坎城影展「一種注目」觀摩影片
   獲邀金馬國際影展參展電影
   法國「亞維儂影展」最佳導演

優雅的影像中呈現了荒謬的現代人際關係…

◎ 劇情簡介     

  一群身穿拿破崙時代服飾的軍人在野地見證一場騎士精神的比武,直到一方受傷後即分出勝負。

  鋼琴演奏家馬修與妻子珍的感情似乎出了問題,他們育有一個兒子強納生。珍騙兒子說父親要到日本去開演奏會,其實馬修也是因為母親吉貝太太得了癌症而想去探望她。馬修見對面一戶人家每天做木工製造噪音,馬修去他家採花以為懲罰。

  馬修的弟弟保羅是一名藍領工人,略具精神質。母親告訴馬修其弟現在熱衷於古裝歷史人物的扮演,她非常擔心,但若有馬修一旁照顧,她就放心了。兄弟兩人見面後熱情地擁抱,在弟弟換穿衣服時,馬修發現了弟弟身上的劍傷,保羅只是含糊地帶過。但弟弟熱情地找他比劍,並當面邀他去露營。

  馬修與保羅到達野地,保羅給他一套古代軍人服裝及佩劍,但一名第二軍團的人說他拿了他的劍,馬修不願起爭端,遂把劍還給那個人。第二軍團的戴培上尉似乎對馬修沒有好感,而馬修也不客氣地以語言嘲弄第二軍團。雖然沒有再生事端卻種下了決鬥的因果關係。

  母親被送到醫院,馬修在醫院中見一名醫護人員是第二軍團的人,但對方警告他在現實世界中不得聲張虛擬的角色扮演世界。

  保羅告知即將有一個派對,希望馬修能夠參與,因為所有軍團的人沒有一名音樂家。馬修為了不讓弟弟失望於是答應赴宴,並在會中即席演奏一曲贏得滿堂彩。會後所有人舉杯敬拿破崙。但第二軍團的副官竟直接交付馬修一封決鬥的挑戰書。

  珍打電話表示錄音公司欲為他出專集,馬修陷入一片混亂中,保羅願代他上場,但這激盪了馬修的兄弟情,他直接接受挑戰但願向對方道歉卻不為對方接受,在決鬥中馬修刺傷了上尉的臉。

  馬修終於開始錄拉威爾全集,也在太太生日時送手環給她當禮物。馬修再度接獲挑戰書,而其母也在此時身亡,保羅願代兄赴戰,馬修不允,這回他要求採用鉛彈手槍,在上尉開槍射偏後,保羅不敢開槍,而馬修接過槍開槍射殺上尉。

◎ 劇情分析

  每個人出生之後便在這個世上取得一個位置,也就是身份的標示,不管縱向或橫向連繫都將以這個身份與位置作為中樞,從而建構了整體社會的現實層面。

  會不會有一天突然開始厭倦自己此刻的身份?而希望能有另一種身份來取代?其實很多人喜歡看武俠小說,偶爾也希望有朝一日能成為書中的俠客,這也是混雜了類似的心態。現今許多年輕人喜歡的「角色扮演」遊戲就是最佳寫照。

  當一個人因穿著古代的衣服而模擬古代的生活時,絕對是一種奇妙的情境,如果是一群人共同扮演同一時空的古代,那又截然不同了。

  保羅是個藍領階級的工人,也許現實生活中的日子讓他感到不足或無所適從,因此他加入了扮演拿破崙軍團的成員,在假日時他們玩著摸哨襲營的遊戲,從這些壯觀華麗的服飾中,他們逐漸找回了在現實生活中失去的自信,但說得正確一點,他們也逐漸在人性之中失落更多寬容。

  保羅略顯神經質的個性可能需要從這種遊戲中慢慢獲得修補;但哥哥馬修是個成功的音樂家,他是否在人格特質上毫無缺陷呢?其實影片中暗喻的成份相當多,馬修的生命態度正好在一個臨界點。

  馬修與妻子珍雖然育有一子,看似家庭美滿但其實在感情的世界有了瑕疵;而更重要的是他的母親罹患癌症也需要他的關懷,於是馬修與妻子商討暫時住到母親那兒,對兒子則說是到日本舉行演奏會。也因為與保羅接觸的關係才知道了這種虛擬的遊戲。

  馬修拗不過弟弟的慫恿,於是參與了這種遊戲。拿破崙時代是法國最輝煌的時期,這些角色扮演的人選擇這個時代氛圍,著實也從中獲取了某種虛榮的滿足,然後因缺乏敵軍的競爭,所以只能將矛頭指向自己,於是兩百多年前「瓦格拉姆」那場戰役的背叛仇恨便在虛擬中重現了。

  決鬥是屬於西方騎士精神的一環,只是當決鬥的劍挑染了紅色之後,人性中的醜惡與卑劣便隨之而至。這使得原本抱著好玩的態度加入的馬修,也被逼迫得毫無退路。當一個人站在決鬥點上時,他必然能當下理解趨動這股勇氣與力量的是一個人的信念與位階,而這種博命的行為究竟該被牽連到何處呢?

  馬修歷經種種的挑戰,也發現自己早已掉入一種極為荒謬的人際關係。也許他必須為妻兒的未來設想而退出戰局;同時也要為保護自己最寶貴的手而退卻,畢竟他是一名鋼琴演奏家。但當他想到母親曾說保羅有他照顧她就放心時,馬修便無法退卻了。

  馬修發現某些人在現實生活中的鬱積,極力想藉名正言順的決鬥來發洩,而這種愈來愈變調的暴力傾向慢慢偏離了正義。而這也激盪了馬修潛藏的不安。而當挑戰的劍端指向自己之際,馬修是必須摒除心中的怯懦,因為他不僅為自己迎戰,其實更多的成份是必須牽扯到弟弟保羅與妻兒的。

  馬修在這個生死的臨界點,終於才有機會去檢視自己的位置,從而審慎自己在家庭的關係,同時他更發現他有自己的兒子;同時他也是別人的兒子,不管多複雜的關係,只要在決鬥中喪命,這一切關係就會在瞬間瓦解的。這不禁讓他感覺到生命的荒謬。

  透過這些思考,馬修慢慢回應了妻子的要求,答應唱片公司灌製唱片,這是馬修在虛與實當中的某種自制。縱然答應弟弟參與這種虛擬遊戲,他始終是以遊戲的方式來看待。問題是,除了他之外,整個參加遊戲的人卻都是認真的。於是所謂真與假、虛與實便很難區分了。

  馬修以自己現實中的琴藝在虛擬的世界中演奏,對他而言,這只是穿了不同的衣服上台罷了,但入戲太深的上尉竟不斷地要求決鬥,只因馬修曾出言揶揄,甚至出拳打他。

  馬修會出拳正是為了打破這種入戲太深的窘境,因為這種虛與實是不能混淆不清的,如果介入太深將會弄假成真。不幸的是,保羅正是入戲最深的人,而這些結下來的仇恨便也直接影響到其母的安危了,畢竟醫院裡就有一名參與遊戲的人。

  馬修發現若不挺身而出,他的位置與連結的每一層關係勢必很快瓦解,而他極力支挺的正是一種現實中的親情。透過虛與實的辯證,馬修終於看清楚這一盲點,於是在最終的決鬥,他替弟弟發出擎天一槍,無非就是要藉槍聲來驚醒這些活在虛擬世界中的人。

  也許有人情願活在虛擬想像之中,因為唯有那種世界才不會受到傷害,問題是既是虛擬,必有思索的源頭,當兩者無法分辨時就很容易發生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了。

  有時虛擬的想像卻也會如實發生,但這些讓人難以分辨的對待中其實正是人生的寫照,有時一些虛擬的思考卻能提供更多的動力以及空間,人的進步面向常常也是經由虛擬而來。問題是,在虛與實之間;模擬與現實之間,每個人的取捨則是需要分寸的。

2011年2月22日 星期二

為愛朗讀(The Reader)

導演:史蒂芬.戴爾卓(Stephen Daldry)
演員:雷夫.范恩斯(Ralph Fiennes)
   凱特.溫絲蕾(Kate Winslet)
英國 / 2008年 / 124分鐘 / 限制級
禮讚:榮獲2009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金球獎最佳女主角
   英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一段因為閱讀而延伸的姐弟戀,卻足以致命...

◎ 劇情簡介     

  一九五八年德國剛經歷過一場創傷的年代。曾得過猩紅熱的麥克在雨中嘔吐,一名叫韓娜的女人幫助了這名十五歲的青少年。

  麥克為了感激她,帶著花再回去探望她,麥克禁不住好奇偷看韓娜洗澡。麥克不僅跟蹤韓娜,發現她是電車查票員,而且一放學就往韓娜的住處跑。終於在一次麥克洗澡更衣時兩人發生了關係。

  從這一刻起,麥克一放學就去找韓娜,兩人瘋狂地作愛。韓娜告訴麥克她不喜歡閱讀,她寧可聽麥克為她朗讀。於是麥克為她朗誦羅馬詩人賀拉斯的詞;也朗讀萊辛的作品「愛米麗亞伽洛蒂」,甚至荷馬的「奧德賽」,安東契可夫「牽狗的女人」、「無用的人」、「戰爭與和平」,甚至「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每次韓娜會要求先朗讀再作愛。麥克甚至偷偷賣了家中的收藏郵票,然後帶韓娜一起去外地旅行。在用完餐時女老闆說希望他母親吃得愉快,麥克故意吻了韓娜,女老闆氣得說不出話。

  麥克同學中有女同學喜歡他,為他辦了派對,但麥克還是去找韓娜,這使得兩人心中起了矛盾。但韓娜為麥克洗完澡作完愛之後,主動要麥克回到同學的派對上。然後突然有一天當麥克再去找韓娜時,韓娜竟然不見了。

  一九六六年麥克就讀於海德堡大學法律系,羅教授帶學生一起到法院旁聽實習,沒想到一群被控在一九四四年在集中營屠殺猶太女孩的被告就是韓娜。原來韓娜在一九四三年參加黨衛軍,也曾在西門子公司工作,四四年到奧斯威茲集中營擔任警衛。韓娜招認她曾要求獄中女孩朗讀書本給她聽,但在空襲時她竟在教堂著火時將門鎖住而讓女囚燒死,韓娜理直氣壯地說,唯有這樣犯人才不會驚慌逃走。其他被控者都將下令的責任推給韓娜,沒想到韓娜竟然都承認了。韓娜被判終生監禁。

  麥克曾去面會,但又不敢見她,只能寫信給她並寄為她朗讀的書與錄音帶,於是韓娜在獄中對照地學習,直到一九八O年韓娜終於會寫字才給麥克一封感謝的信。在假釋出獄前,韓娜上吊自殺了,麥克只能帶十五歲的女兒在她墳前為女兒朗讀自己的過去。

◎ 劇情分析

  朗讀是人與人之間一種有趣的交融,透過舌頭與喉嚨的發聲,由耳朵接受,再由意識來整合,於是朗讀與聆聽便成一種互融互攝。若非從情感的元素出發,這份的互動就很難構成意義。換言之,能有彼此朗讀與聆聽的機緣,就絕對有著特殊的緣由的。

  韓娜不識字是她必須聽別人朗讀真正的原因,這個關鍵變成全劇最重要的焦距,但導演卻用「剝蕉理論」,直到最後才讓訊息透明化,這也就更激盪出韓娜充滿自尊的堅持,自始自終不認識字是她的最大悲痛,為了不被稱為文盲,她選擇承認當年下達命令的文件是她簽署的,事實上她連名字也不會寫啊!

  韓娜一生中所學到的立身處世之道,都是從別人的朗讀而來的,她活在書本中角色的見解與認知中,有時的想法便成為一條有進而無法迴轉的單行道。當這一切全然用在現實之中時,許多必須以道德作為思考面向的問題,她的不妥協與理直氣壯便成了世人無法饒恕的罪孽。

  韓娜的堅持是因為她必須盡忠職守,她做她份內的本份,但這個代價是付出了三百多條猶太人的生命。韓娜被判終生監禁,因為在人性與道德糾纏之下,韓娜揹負了二戰之後德國人的集體罪惡感;但更大的緣由則是因為她的不識字。
  
  韓娜因為是文盲,所以她變得極為弱勢,有機會昇遷她放棄,她只能不斷地退縮,因為她就是如此單純與無助,因此戰後她已經是三十多歲的女人,連個男友也沒有,因為對方若知道她是文盲,將會有什麼後果其實是可以立刻猜測得到的。十五歲的麥克是上天安排的機緣,但卻是韓娜的最佳選擇。

  麥克閱世不深,很輕易地為韓娜朗讀各種書籍,但其實也因為透過朗讀,才使得兩人的關係除了性之外,尚有一份相互依靠與緊密的連結理由。這段天雷勾動地火的愛慾關係其實是相互依賴的,韓娜找到了有人為她朗讀使她的見識多了不同的層面;麥克則從韓娜的肉體中找到一份自信與成長。

  如果韓娜不被法院帶走,這段關係會維持多久?這是一個假設性的問題,但卻是值得商榷的,但顯而易見的是韓娜也從不曾期待過這一點。在同學為麥克舉辦生日派對時,韓娜其實就已經相當清楚了,所以在為麥克洗澡作完愛之後便叫麥克回到派對上。這場戲充分傳達出韓娜自認對麥克的關係,這些過程宛如一場母子的儀式,只是疼惜在這當下轉換為性愛罷了。

  三十多歲的韓娜也許是情慾的發洩佔多數的成份,而愛慾的另一面向愛情則漸漸被「母子親情」所取代,這是韓娜自己心知肚明的體認,只是她從未說出口,因為她其實也無法清楚這樣的日子能維持多久?

  麥克的生命應從當了律師談起,青少年時期他比一般同齡的小孩多了一份奇特的遭遇,與韓娜日夜瘋狂作愛的日子也許是一種啟蒙,但韓娜奇特的生命特質卻著實讓麥克的人生價值觀起了極大的改變。麥克與同學有了正常的交往,但在生下一名女兒後便分手了,因為韓娜的影子猶如千斤巨石緊壓在他的心頭。麥克無法再與任何女人同處,只因他發現法庭上那件事實。

  如果麥克在法庭上為韓娜作證,說她是文盲會是什麼結果呢?這個真相韓娜都因自尊而不願承認,麥克若魯莽出面,相信這也非韓娜願意的。於是一種詭異的矛盾便在麥克心中發芽生根,然而此刻的真理與公理是必須退居幕後的,當一切都由自尊心來掌控時,世間的一切便變得更為吊詭起來。

  麥克曾經到監獄探監,但最終還是沒有勇氣見韓娜一面。於是他選擇以過去的模式再度在兩人生命之間重演。此刻的朗讀已經蛻變為另一層的意義,因為這樣的互動也逐漸修補了韓娜的缺陷。只是韓娜所付出的代價實在太高了。然而退一步想,若非韓娜在獄中聽了麥克的二十年朗讀,她豈能真正修成正果?當她開始會寫字也會真正簽名的時刻,她給麥克一封真摯的感激信,雖然沒有提到愛,但複雜的情緒在極簡的言詞之中反而透發了更無窮的空間與魅力。

  麥克從法院見到韓娜後便開始了他真正的一生,因為他瞭解的真相愈多便愈無法自拔。學會認字書寫對一般人而言是輕而易舉也是理所當然,但對於韓娜而言卻是遙如天月,生命正是如此奇特,某一種的盲點常常使人陷入無盡的困頓,韓娜如是;麥克亦復如是。但也因為這種共同的焦聚與命運,才能譜寫出這篇令人感動又心碎的電影篇章。

  麥克最後帶女兒到韓娜的墳前,這回他朗讀的是自己的故事。語言與文字的關係是複雜而緊密的,當兩者之間的互動有著奇妙的差距時,產生的後續就會有截然不同的因果關係。想想如果有機會朗讀,那究竟是為「愛」朗讀或者為「恨」朗讀?也許也可以為「慾望」朗讀,當然也可以為人性與歷史朗讀。問題是在朗讀與聆聽的背後,那才是我們更應該專注與經營的。

2011年2月15日 星期二

911心靈航程(Diverted)

導演:湯尼.馬歇(Tony Marchant)
演員:大衛.殊卻特(David Suchet)
   瓊安.華莉(Joanne Whalley)
美國 / 2005年 / 85分鐘 / 普通級
禮讚:加拿大雙子星獎 最佳男主角
   英國奧斯卡影帝提名 大衛.舒卻特    
   英國奧斯卡影后提名 瓊安.華莉

最悲慘的時刻,最動人的一段心靈航程…

◎ 劇情簡介     

  一班從倫敦起飛預計抵達紐約的263班機,搭載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旅客。但卻在即將抵達之際,紐約雙塔遭受恐怖攻擊,世貿大樓的雙塔瞬間夷為平地。263班機在這關鍵時刻被通知不得入境,否則會遭美國戰機擊落,於是機長將班機轉往加拿大的紐芬蘭。

  紐芬蘭雖是個小鎮,但因鄰近美國,為方便班機的疏解迫降故建了一個相當大的機場,平常難得有大客機在這兒停降,如今一下湧入了大約六千名避難的旅客。市長在當下發出了語音佈告,於是整個紐芬蘭的市民全部動了起來,每個人都捐出他們能應急的任何東西。而其中最關鍵的則是蓋維飯店的女主管,她臨危不亂指揮若定,不但要應付心情焦躁的旅客;同時也得兼顧自己的家庭與兒子。

  史特恩是個生意人,他狂妄無比,搶先打電話預訂飯店,但女主管嚴詞拒絕,因飯店已讓給一些更需要的老者,但女主管則提供了自己房間的電話,因為史特恩的妻兒與他不睦,但他明確知道兒子丹尼爾正是遭受攻擊時間在雙塔開會,最終證實丹尼爾罹難,他憤怒指責一名來自中東的回教徒哈桑尼。哈桑尼已入美國籍,但依然遭受盤問,也承受了眾人異樣的眼光。

  一名嚮往美國的愛莉亞預計去紐約上班,卻在紐芬蘭認識了航管人員麥克,兩人有了一段深刻的感情,但卻在臨別時無法決定愛莉亞要不要留下,最終兩人約定六個月後再由愛莉亞決定是留在紐約或者回到紐芬蘭。

  另一名寡婦琳恩認識了隔座與妻子在離異邊緣的男子,兩人在這場患難中慢慢體現了相互了解與依賴的喜悅,在市長臨別餐會上贈送榮譽市民時,男子藉機輕吻了琳恩,琳恩慌亂離去,男子上前解釋安慰,最終獲得琳恩的芳心。

  紐芬蘭的市民群策群力終於送走了這批不速之客,他們不僅提供飯店、大禮堂甚至一般民宅與食物,在這幾天之中,突顯了每個人背景的不同與焦躁的靈魂,但鎮內這些善良的鎮民提供了難能可貴的人文精神。雖處在不同的宗教與觀點中,但鎮民全力以赴救助落難的旅人,則是令人難忘的經驗。

◎ 劇情分析

  如果台北這個城市位置是在紐約附近,而當911恐怖攻擊時,那六千多名的旅客被指定迫降台北機場,不知道會不會有「911心靈航程」這樣的故事產生?

  921大地震時,台灣很多的慈善團體大量湧入災區,也提供了大量的援助,這是台灣精神的驕傲,至今我們似乎很難想起或知道是那些人奉獻了這些援助?但若沒有他們的善心,台灣在當時是很難渡過困境的。

  顯然地台灣也絕對有真誠的善心願意去幫助出門落難之人,這是無庸置疑的。問題是我們是否具備與紐芬蘭這些鎮民的人文素養?

  當市長發動援助訊息時,整個紐芬蘭就全面動了起來。飯店女主管當下成了優秀的指揮官,一名男士一直等到女主管點到的需求正是他的專業領域時,男子立刻銜令而去,一副全面負責的自信與態度,實在令觀眾動容。

  所謂施捨其實可以分成兩種心情,要先捨得才能施,有些人有心行善,但總不忘先照顧好自家的需求,在佈施的境界中就有了折扣。我一直認為紐芬蘭這些鎮民,個個都是大無畏的菩薩精神,他們奉獻了所有,救助一群以前從未見過面;日後大概也不會相見的陌生人,可是他們無怨無悔,只是打從心裡湧現的喜悅心去做當下他們認為該做的事。

  一架飛機上的乘客,每天都會匯聚著許多感人的故事。人比其他動物的不同,是因為人都是從各自的故事中淬鍊而出,而每個人都將在自己的故事中提供訊息並接納外人給予的訊息,並從中體現與領悟。不管喜悅或困頓,其實都是一體兩面的,這是一個認知的關鍵,若無法領悟,自然會流於單一的認知,從而產生極大的偏見。

  問題是若加以深究不難發現,雖是單一的認知,若從各自的立足點去看待,似乎也就能體現個人的心境與好惡的原因了。

  企業家史特恩是一個絕佳的例子,也許在事業上他是成功的;但在家庭的倫常中卻是失敗的。妻子與兒子似乎早就不與他聯絡,這個原因應歸咎在誰的身上呢?史特恩必有堅持的理由,因為他必須全力以赴在事業上。問題是他一向專斷的個性可能才是主因吧?

  史特恩處理危機的能力是相當明快的,在飛機即將迫降紐芬蘭時,他就搶先以行動電話預訂了房間,他理直氣壯地指責飯店主管不給他房間是站得住腳的,只是他忽略了非常時期的整體運作。當這個大環境被迫去面對一場災變時,個人的因素便成為枝微末端,一切的考量是必須依循整體的運作的,史特恩縱然再強勢,卻也不得不要屈就在這個整合的動脈中。

  然而史特恩的私人情感與關懷中卻是值得每個人同情的,因為他的兒子正好在雙塔倒塌時在樓中開會,他心中的焦躁是可想而知的,再加上原本就有些目中無人的行事風格,史特恩被視為異端,當然也就不足為奇了。但史特恩更難過的是,為何兒子身陷困境,在打不通母親的電話,寧可留言在阿姨答錄機上,卻不願打電話給父親?這個原因史特恩應該是清楚的,只是一切都已經過去,他似乎在自責中也不願再去面對了。因此他獨自選擇了開車回去的路,直到一處僻靜的轉彎處,史特恩再也按捺不住哀痛,握著方向盤號啕大哭起來。

  愛莉亞與麥克也是有趣的互動,如果沒有迫降在紐芬蘭,對麥克而言,愛莉亞只是雷達銀幕上的一個黑點罷了。所謂相逢自是有緣,一場甜美與令人心醉的邂逅其背後的真義是什麼?這是現代人較少去思考的。

  紐芬蘭的明麗風光的確迷人,這應該是麥克在環遊世界之後有了體認才決定留在此地的原因,因為有了比較,麥克便能理解這世間動與靜之間的真諦與現象,也因為如此他才能真正安住在這個平常寧靜的小鎮。

  愛莉亞則不然,她是帶著嚮往紐約的朝聖心情搭上飛機的,但因機緣的關係讓她品嚐了寧靜的美與境界,但沒有比較的心情下,某一天愛莉亞若果再度興起對紐約的嚮往,那難保不會有一些困境產生,這一點麥克是經過試煉的,這也是一時衝動的愛莉亞會誤解麥克的原因。然而最終愛莉亞終於接納麥克的建議,在紐約經過六個月的洗禮之後再在心中作正確的抉擇。也就是在那個當下,愛莉亞若真的選擇了紐芬蘭,那才是真正地能安置在那種寧靜的氛圍之中。

  另外一些在心靈上有著缺口的人,也因為這場意外的邂逅而使得自己的意識形態有了變化。其實每個人都渴望別人溫情的對待,但這是必須雙方的互動才能感受得到。裝滿的水杯如何能再倒茶?這樣的道理很簡單,但卻不容易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