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2年9月28日 星期五

情婦(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由 饒淑珍 老師撰稿

導演:泰隆.鮑華(Tyrone Power)
演員:瑪琳.戴德麗(Marlene Dietrich)
   查爾斯.勞頓(Charles Laughton)
美國 / 1957年 / 116分鐘 / 輔導級
禮讚:榮獲1958年金球獎(Golden Globe) 最佳女配角
   1958年奧斯卡(美國電影學院獎) 最佳音響錄音(提名)
   1958年奧斯卡(美國電影學院獎) 最佳導演(提名)
   入圍1958年六項奧斯卡獎項
1954年英國倫敦,美國人李奧那被控謀殺他的富有情婦以奪取巨額遺產… 

◎ 劇情簡介     

  大病初癒的威弗公爵是一位很有名氣的律師,由盡職的貼身護士嚴格把關他身體的健康。

  一回到工作崗位, 即有一名叫雷納保羅的案主找威弗為他做辯護。保羅是一件謀殺案的嫌疑犯,死者是與他認識不久的五十多歲寡婦。保羅因賣打蛋器而與寡婦漸熟,卻因寡婦死後留了一筆八萬英鎊的遺產給保羅而遭警方以謀殺罪嫌逮捕。保羅的唯一不在場證明,妻子克莉絲汀因為是被告的妻子, 所做證詞不為陪審團採信。威弗問起他們倆的結識過程,而知二次大戰期間,保羅在東德服役而認識在酒舘駐唱的女歌手克莉絲汀 進而結婚。

  威弗因克莉絲汀對出庭做證的態度顯得保守及勉強,而決定不傳喚克莉絲汀做證。 沒想到在法庭上,未被威弗列為證人的克莉絲汀卻由原告律師傳喚列證。站上證人席上的克莉絲汀一反在律師事務所對威弗勉強做出的承諾,為保羅做有利的不在場證明,反而證稱保羅到家時間並非寡婦死亡前到家, 而是死亡後三十分鐘左右到家,同時表示她並非是保羅的妻子,她的丈夫其實人在德國, 更提到她從未愛過保羅。原告律師另提出一項事證,即保羅於死者在遺囑上將遺產受益人改為保羅後不久,便帶著一名黑髮女子親密地一起到旅行社詢問出國旅遊的事。

  回到事務所的威弗正在為出庭不利事證傷腦筋時,接到一通密報電話,約他在火車站踫面,她有一則關於德國女人,即克莉絲汀的訊息要提供。 威弗赴約後,密報者給了他一封克莉絲汀寫給情夫的信,內容敘述獄中的保羅要她做不在場證明,到時她將會說出不利保羅的證詞, 到時他們兩人就可以雙宿雙飛了。原來密報者是克莉絲汀情夫的女友,因發現兩人的姦情,男友欲甩掉她而對她動粗,同時她往前靠向威弗眼前, 出示臉頰被男友打傷的疤痕給威弗看;男友對她不仁在先, 她因而對男友不義在後。

  法院再次開庭時,威弗唸出克莉絲汀寫給情夫的內容,而克莉絲汀駁斥威弗所持信紙並非她所有, 她所用的是藍色的信紙,威弗一聽馬上將壓在法律書籍底下的藍色信紙拿出來,問克莉絲汀,那是不是她所指的藍色信紙,此時克莉絲汀神色大變,所說謊言不攻自破,最後陪審團判決保羅獲無罪開釋。

  審判庭人潮散去,僅剩威弗及克莉絲汀威弗提醒她,將面臨僞證罪刑責,克莉絲汀表示 保羅能脫罪,也是她犠牲自己換得的,要說幫他,她也該算上一份,並提及威弗曾說過的,被告的妻子如何作證就是不被陪審團採信;於是她便想出這齣自導自演的戲碼,在法庭上說她在德國已結婚,及製造假情書的情節,站在檢察官這邊一起對抗保羅,如此一來,她設計的僞證才能為陪審團採信。接著克莉絲汀裝出那天在火車站時密報者的聲音,並做出將臉頰傷疤翻給威弗看的動作。 驚愕不已的威弗質問克莉絲汀既然大家都是要幫保羅,而且他又是無罪的,為何不信任律師而編出這一套。克莉絲汀緩緩道出真相:會編出這齣戲,正是因為保羅真的有殺人,為能取信眾人,她才編造給情夫的那封信,事實上她只愛保羅一個人。

  兩人的對話,被一旁不知何時出現的保羅聽到了,受騙的威弗怒對保羅說,他將受到報應,正在此時威弗的貼身護士帶著一位美麗女子進來,保羅與女子親密擁吻,克莉絲汀這時才發現原告律師在法庭上提到保羅與女子到旅行社辦出遊一事是真的。緊抓著保羅不願放棄的克莉絲汀,被狠狠地推開而跌坐放證物的桌旁,她看到桌上的一把刀子, 便一把抓起刀子刺向保羅的腹胸,保羅女友的尖叫聲引來法警前來,而將克莉絲汀帶走。

  看著這幕殺人事件的威弗及護士,律師不認為克莉絲汀是殺人,而是處決保羅,並說她是個了不起的女人。原本安排好威弗處理完這個案子後,就要強迫他住進療養院的護士,臨時決定取消行程讓威弗留下來。威弗讚許地看著護士說,要準備下一個案子,為克莉絲汀辯護了。

◎ 劇情賞析

    法律給人典型的概念是權威,律師給人的印象則是在權威之下進行正義的攻防。 律師熟習的是律法之下,以證據為基礎的辯證,隔著肚皮的人心卻是如何專精的辯證與推敲也難以透析的。

  一個愛惜羽毛的律師,在接案之前必會先對當事人的案子,尤其是為被控殺人的案子做辯護,若為冤屈者贏回清白,自是美事一椿, 反之則是砸了招牌,毁了清譽。因此在保羅請威弗為他辯護之初,威弗也是審慎詢問了保羅從認識死者到最後與死者接觸的情況,在認為保羅是冤枉之後,才接下這個案子。一個律師的養成訓練,想必是,一旦接下委託案件,不管什麼情況,在整個案件包括當事人本身,從頭到腳,律師都要持相信的方向去行進,這是一種信念的建立,也是讓自己處於必勝的備戰狀態,唯有如此才能在刀光劍影的法庭上,充足鬥志與意志不受對方的攻勢影響。

  辯證也好,攻防也罷,心念意志的堅定與強壯是一必要條件,而當事人取得辯護律師的信任自是首要之務。保羅俊秀的外表, 無辜的眼神及絶佳的演技,就這樣贏得了威弗的信任。保羅這些特質贏得的信任不僅只是威弗,也包括妻子克莉絲汀、女友及死者, 相信還有其他的女性。因為信任他是個好人,所以威弗願意竭盡所能為他辯護,因為愛與信任,所以克莉絲汀願意犧牲自己的名節,編造故事以救夫。 信任本身無對錯,唯因信任而被誤導才是錯誤的根源。

  當威弗拿著單眼鏡片對著保羅及克莉絲汀探照時,他那權威的外表與神情,彷彿透過鏡片, 及窗外陽光反射鏡片到兩人眼睛的反光,就能透視兩人的真僞似的。在這場三人的互動中,保羅的態勢,坐在那邊任由威弗的鏡片反光恣意投射在他的眼睛卻毫無作為,是被動而任人宰割的, 一如他的謀財害命其實是粗糙而輕率的,善後的動作還是得克莉絲汀為他收拾;而面對威弗的攻勢,克莉絲汀是很有她自己的主張的,當威弗的鏡片反光射到她的眼睛時,先是掙扎閃避了一下, 隨即從容起身走到窗戶旁邊將窗簾拉下來,等重要事情談完,還不忘走回窗戶邊將窗簾恢復原狀。 如果今天殺人的是克莉絲汀,以她的細膩策劃,可能至今都還無法找到兇手呢!這場對手戲當中,主控者看似威弗,實則克莉絲汀也。有這樣的一場對手戲,可以想見她後來所一手編導的縝密劇本,是如何能騙過律師、法官及陪審團的法眼。

  當判刑定讞,克莉絲汀說出真相,法律無法再對保羅定罪,而保羅露出真面目時的嘴臉,想必威弗如同被狠痕刮了一個大耳光,所以,在克莉絲汀殺了保羅時,他要為她做辯護,除了為伸張正義,大概也替威弗出了一口氣,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她為法官處決了保羅。何況他與克莉絲汀,在這個審判案件中,可說是被利用的受害者,所以他願意替這個為愛而犧牲自己的可敬女人,在即將面臨的訴訟案中出力,算是為這場受騗扳回一城吧!

  本片由電影史上舉足輕重的比利懷德導演,根據英國犯罪小說家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 的著名作品 《捕鼠器》),在1957年所編導而成。

  比利懷德其他較為人熟知的電影有 《七年之癢》,《公寓春光》、《龍鳳配》,晚年時,他拍的《日落大道》被安德烈‧洛依‧韋伯(Andrew Lloyd Webber)搬演為舞台劇。

2012年9月25日 星期二

四月情塚(Tears of April)

導演:阿古.羅西米斯(Aku Louhimies)
主演:薩穆利.瓦拉莫(Samuli Vauramo)
   費拉.維塔拉(Pihla Viitala)
芬蘭 / 2010年 / 104分鐘  / 限制級
禮讚:芬蘭奧斯卡最佳攝影獎得主
   芬蘭奧斯卡最佳場景設計提名
   摩洛哥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
   摩洛哥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提名
二十世紀初芬蘭內戰,白軍對紅軍女兵一律先姦後殺,正直軍官不願同流合污,反倒被迫與女戰犯漂流到小島,兩人卻意外萌生愛意,也面臨價值觀的衝突…

◎ 劇情簡介     

  一九一八年四月,芬蘭的內戰已至尾聲,以工人和佃農組成親俄的「紅」軍潰不成軍,被「白」軍幾乎消滅殆盡。以米娜為首的一群娘子軍在樹林中遇襲,並成為階下囚,這十幾名女人不僅遭受輪暴,甚至最後遭到白軍的槍決。所幸米娜逃過一劫,她與看守屍體的雅各哈魯尤拉發生衝突,但依然被逮。

  哈魯尤拉堅持送米娜到海倫巴爾法官那兒受審,兩人划船前行,但半途中米娜偷襲,兩人落入水中,哈魯尤拉將米娜救上小島的小屋中,但米娜卻高燒不退,哈魯尤拉只好劈柴生火照顧她,燒退後兩人一起在海岸捕魚,而這期間兩人發生了微妙的感情。直到有一天一艘帆船經過將他們送往路上並繼續走到一座精神療養院改成的法庭。

  法官海倫巴爾以美食招待哈魯尤拉,法官也答應會公平審判這名女囚,但米娜堅不說出自己名字,海倫巴爾以粗暴的手法終於問出她的名字叫米娜瑪琳,而哈魯尤拉去向她告辭之際,米娜交給他一張小孩相片,小孩名叫艾諾,希望哈魯尤拉ㄧ定要照顧小孩艾諾。哈魯尤拉答應了,但當他找到艾諾時才知艾諾不是米娜所生而是另一名女兵瑪拉塔琦薇拉所生,而瑪拉生前與俄國人來往密切被認為從事妓女工作,其夫生氣地希望哈魯尤拉能帶走艾諾。

  艾諾果然跟哈魯尤拉離開,但哈魯尤拉只能將他送往一座教會的孤兒院,並答應艾諾日後一定有人會去接他。哈魯尤拉又回到法官那兒希望得知米娜審判的結果,但正巧遇上法官的妻子貝雅來訪,在享用美食後貝雅竟入內找他作愛,而法官則在外面偷聽。

  第二天哈魯尤拉找米娜,要她假冒是瑪拉身分,但米娜在法庭上拒絕而被判死刑。而哈魯尤拉因未回營報到早已被通緝,為了救米娜只好聽從米娜的建議,將自己奉獻給覬覦他許久的法官,第二天法官將自己的槍給哈魯尤拉並讓他帶米娜離去,只可惜部隊趕至,一名軍人欲用刀砍米娜,但哈魯尤拉搶先殺了軍人,但哈魯尤拉也中槍身亡。米娜逃出後去孤兒院領出艾諾,從此相依過日,而米娜也完成照顧艾諾的承諾。

◎ 劇情分析

  芬蘭自古以來就屬於瑞典的統治之下,號稱為芬蘭大公國,一八O八年為俄羅斯帝國所佔領,改以沙皇為大公,直到一九一七年俄國發生十月革命,沙皇遭到殺戮,芬蘭於十二月六日自立為共和國。社會民主黨組內閣不成,欲以武力奪取政權,參政院遂流亡海外,並要求德國救援,一九一八年四月德軍侵入芬蘭,終於結束內亂。

  「四月情塚」的背景講得正是親俄的紅軍在戰爭末期的故事。「四」片雖以傳統戰爭為主軸,但卻是從人性的慾望與卑劣來探索一些一直被深埋內心深處的緣由。人號稱萬物之靈但仔細深究發現,人是所有動物中最具獸性的動物之一。

  紅軍與白軍原本就是同文同種,但因為政治立場不同,卻必須以最殘酷的方式來相互對待,集體輪暴後再予以槍殺,這與禽獸的相互傷害又有何異?何況動物有時尚不致如此至極地對待自己同類,而人類的卑劣情緒被挑動之後,實在讓人很難相信這種一直被隱藏的人性糾結。

  哈魯尤拉代表的是人類僅剩的良知,他堅持囚犯必須經過軍事法庭的審判,但這似乎又讓殘酷的事實傷害了脆弱的心靈。位高權重的法官海倫巴爾原本是哈魯尤拉心目中的救贖,他不但是一位詩人而且也是很多人公認最公正的人,但事實卻完全相反,海倫巴爾對待囚犯幾乎不留餘地,最終也都以槍斃來結案。

  海倫巴爾的性味是美酒與美食,他招待哈魯尤拉其實隱伏著一些說不出口的秘密,之所以沒有很快槍斃米娜,是因為他的著眼點在哈魯尤拉身上。

  海倫巴爾的位階讓所有的人認為他隨意吟喃的都是令人叫絕的詩句,但其實都是來自德國詩人哥德的創作,由此看來海倫巴爾其實都是虛張聲勢的庸才之輩,只因在大時代脈動中他因緣際會掌握了權勢,從而擁有了法律賦予他的生殺大權。若海倫巴爾能秉持公正的原則倒也無可厚非,問題是權勢讓他逐漸迷失了方向,不僅在各種享樂中予取予求,更進一步想以權勢來擁有哈魯尤拉,以遂他的同性戀歡悅。

  「承諾」是這部影片的另一個宗旨,因為哈魯尤拉的堅持,所以他必須沿途中確保米娜的安全以及她能受到最公平的審判。殊不知自己卻反將米娜送至另一個可怕的醜陋人性之中,也讓自己捲入另一種人性的困頓。這似乎也映照了芬蘭這個國家的無奈處境,不管立意如何,芬蘭始終都在列強的環伺之下,在不同的時機中都必須去面對不同的試煉。

  如果審判才是一種真正的公正,但審判者若還是以人的角度來看待,那這場審判將常因人性的介入而失去公平性,其實真正的審判唯有面對真實的自我,也就是在死亡之後出現的自我回顧,這樣的審判永遠沒有其他主觀的見解干擾,唯有自心的顯現讓自己的良知去面對,這樣才堪稱是最真實而公平的審判。

  海倫巴爾似乎也是這場戰爭之下的受害者,他的心早已在戰場上的衝擊而殘缺不堪,當下四處焦慮搜尋的游離情愫只是企圖作無謂的彌補,而早已失去溫暖的夫妻感情也只能以表相的攝影藝術來填補。

  海倫巴爾一直將自己締造為歷史的創造者,他認為日後的子民都將會一再地回顧瞻仰他們此刻的作為,殊不知這一切在當下就很難被掌握,更何況未來又是如此地遙不可及。但「希望」總是人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元素,因為若缺乏這種元素,許多的社會資源也就顯得毫無誘因與意義了。

  米娜在慌亂的戰場上對戰友瑪拉塔琦薇拉也作了承諾,她答應只要她還活著,一定會好好照顧瑪拉的兒子。於是這份承諾不僅成為動力,也激盪了米娜存活下來最大的能量。這份情義相挺的薰染光輝,蓋過了一切黑暗的人性,縱然前途一片黯淡,但「承諾」的那張艾諾的相片卻始終為她的困頓散發絲絲活命的契機。

  在落水之後米娜與哈魯尤拉漂流上岸,兩人雖然依舊是對立的關係,但卻在影片中提供了談判的籌碼。男女的對立有時可以互融互攝,但有時卻是孤蒼難解,尤其兩人的立場迥異,縱然米娜可以感受到哈魯尤拉的忠誠與正直,但米娜可不願放棄任何的可乘之機。於是她提出了以性慾的提供而獲取自由的回報。

  哈魯尤拉也是個正常的男人,面對這樣的誘惑其實是很少有人能夠承受並加以拒絕的,於是哈魯尤拉陷入天人交戰,最終他跑至屋外自淫,解決了當下的尷尬。問題是日後更長的歲月還是得相互面對。每天的眼神交會漸漸啟動了男女天賦的本能,原本兩人都沒有算計入內的那種情感交融在一個適當的機會中很自然地發生了。

  而這件事情的起源是哈魯尤拉的自我承諾,他要確保米娜得到公平的審判;也願意帶她離開那個早已失去公平的法庭。於是米娜在緊要關頭要哈魯尤拉實踐這份承諾。於是哈魯尤拉讓自己獻身給海倫巴爾,而也間接地促動了這名近乎變態法官的滅亡。

  米娜最終完成了承諾,她領回在孤兒院的艾諾,瑪拉天堂有知亦足以慰藉無憾了。

2012年9月17日 星期一

女人的期待(Secrets of Women)

 由 簡麗彬 老師 撰稿

導演:英格瑪.柏格曼(Ingmar Bergman)
演員:布里特·尼爾森少校(Maj- Britt Nilsson)
   伊娃.達爾貝克(Eva Dahlbeck)
   安妮塔.柏克(Anita Bjork)
 瑞典 / 1952年 / 107分鐘 / 保護級
 四個女人分別嫁給了四兄弟。一個夏天在等待丈夫回家休假的過程中,四人分別述說了各自的婚姻狀況…

◎ 劇情簡介     

  瑪爾塔和安內特到湖邊呼喊孩子(阿克、彼得和揚斯)該回家洗澡睡覺了。

  有人感嘆地說:「等孩子們上床睡覺了,我們才能坐下來喝杯咖啡」。

  瑪爾塔幫小孩洗好澡,安頓好孩子們後,五個女人終於有閒情逸致圍坐餐桌前閒聊著各自的心事和對愛情婚姻的看法及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而剛好他們各自的男人都出遠門了。

  五個女人暢所欲言。安內特說:「我們都在這裡等著我們的男人。」「全都心神不寧,就因為我們已經好幾個禮拜沒見著他們了。」「對那些偷偷溜進我們心裡的最隱密的悲傷,毫無防備。」「對我來說,這根本算不上假期。」

  安內特嘆了口氣繼續訴說著:「我和保羅從來沒有任何的溫暖和親近呢!」「有時候我真希望他能打我。」…瑪伊:「去找個情人吧!」…安內特:「也許還可以用上帝或者兒孫來安慰自己。」「在一定的時候我會當奶奶的,是不是,瑪伊?」瑪伊:「你會有10個孫子的,我保證!」

  卡林接著說:「妳們並不像妳們想的那樣,在自己的孤獨中如此寂寞。」「我們女人應該學會互相安慰對方。」瑪爾塔:「為人所棄…我們知道這樣的感覺。」卡林:「女人和女人之間更應該更坦率地交談。」「我們應該分享彼此的體驗,相互安慰。」「我們不應該被男人的大男人主義和秘密主義所影響。」「我們可以互相學習,這會讓我們在一起的假期好過一點,也許還有之後的日子。」

  接著,大家鼓勵拉克爾談談兩年前他和其夫尤金及卡伊之間的事。當時尤金和拉克爾單獨留在這裡的那個夏天。尤金當時正在寫有關文體歷史的論文,而拉克爾就獨守空房,無所事事…

  卡伊去找拉克爾,卡伊推開半掩的門進入屋內。拉克爾一邊在旁修指甲一邊說著:「尤金一直對古老的東西和老式傢俱感興趣。」而拉克爾和卡伊是小時候的戀人。彼此都結了婚。獨處一室,一個把持不住,就一步步陷入網羅了。

  一日,卡伊和尤金在外頭拿著獵槍朝天空射擊,回屋內和拉克爾對飲,

  克爾再也忍不住的當著兩人的面,把他和卡伊的事坦白告知尤金。尤金怒不可抑,奪門而出躲在船庫裏,欲開槍殺拉克爾或自殺,幸而保羅奪槍丟到湖中,結束一場鬧劇。

  五個女人繼續聊著,瑪爾塔有感而發地說:拉克爾得到了尤金,而我失去了馬丁。瑪爾塔陷入了回憶中…

  那個夏天的早晨很熱,瑪爾塔住在父母的公寓裡,他們要在鄉下待一個星期,瑪爾塔獨自一人在家。挺了八個月的肚子,在第一個陣痛後起床,簡單整理行李後,突然接到馬丁的電話。瑪爾塔:「你不要和我吵,我不相信你的悔恨是真心的。」「你這個可憐的傢伙,我永遠不會嫁給你的。」

  瑪爾塔攤開報紙看到馬丁的家族照赫燃登在報上,報上寫著:成功的企業家族---100周年慶典。…末了,瑪爾塔突然感到對死亡的恐懼和孤單的感覺。就好像是一個夢,妳試圖呼喊卻發不出聲音。

  瑪爾塔拿著簡單的行李和那隻伴著她的黑色小貓走出家門,一個人在外踽踽獨行往醫院的路上行走著。

  躺在待產檯上,瑪爾塔又陷入回憶中,隱約中有一群人正在舞台上熱情地跳著康康舞,因著一個比賽,瑪爾塔得到一瓶香檳酒。瑪爾塔的車揚長而去,當晚相伴的男友憤而砸了留在外的香檳。

  瑪爾塔回到了小旅館住處,發現燈壞了,索性坐在窗前 ,一輪明月高掛天邊,構成了一幅動人又美麗的圖畫。

  瑪爾塔鄰居馬丁既浪漫又溫柔,贏得了瑪爾塔的青睞,只可惜最後因著家族的介入,馬丁臨時變卦回去參加其父的喪禮,兩人於是分隔兩地。

  最終,瑪爾塔產下一女,也因著愛嫁給了馬丁。

  而瑪伊和亨裏克因著亨裏克想逃離父親的安排,計畫一起私奔。

  這回輪到卡林和弗雷德裏克在電梯裡,電梯突然故障的一段趣談。那一天剛好發生在企業百年慶典的時候,很晚了,客人們都走了。電梯內剛好就只有他們倆,卻不巧電梯故障,直到天亮了兩人才獲救。在衣衫不整中,慌亂又尷尬地逃離現場。卡林形容那真是一個美好的夜晚啊!

  聊著聊著,男人們都回來了,男人、女人和孩子們一起歡慶、同樂。一幅溫馨甜蜜又熱鬧的景象。

  那一刻,不再有人覺得孤單、寂寞、悲傷和痛苦。

  瑪爾塔和保羅的一席話中讓瑪爾塔對瑪伊和亨裏克即將私奔的事,解除了焦慮和疑慮,瑪爾塔親吻了保羅的臉頰,開心的笑了。

  遠遠的看到瑪伊和亨裏克的小船,引擎終於發動了,慢慢地駛離了岸邊。
   
◎ 賞析

  這部影片是1952年由柏格曼執導的一部有關婚姻和愛情的故事。

  本片故事脫胎自柏格曼當時的第三任太太甘恩(Gun)的想法。在認識柏格曼之前,甘恩的夫家是一個大家族,在丹麥境內的Jylland島上有一大片避暑產業。甘恩告訴他,有一天晚餐過後,所有的女人都留在餐桌旁,開始彼此傾吐心事,暢懷談論自己的婚姻及愛情。伯格曼認為這很可以做一部電影的開場。柏格曼打算在固定的架構中同時發展三個故事。(註 柏格曼論電影p214遠流)

  一群女人聚在一起會談論什麼話題呢?已婚和未婚及有沒有生育的女人,她們有興趣的話題可能差異性會很大。但若一群背景相似又有共同喜好和興趣的女人相聚在一起,則可能有聊不完的話題呢!只是每個人的認知、價值觀、想法和所信仰的事物不同,也存在著不同的差異、選擇,也就有不同的發展和結果。

  一群女人在安頓好各家的小孩上床後,而男人們又剛好出遠門不在家,女人們才能好整以暇、無後顧之憂的圍坐餐桌一偶喝杯咖啡,開始彼此傾吐心事,暢所欲言的聊著婚姻和愛情。彼此取暖、交流、安慰、傾聽、回饋、分享和陪伴…,真是一群幸福的女人啊!隨著五個女人的分享,觀眾或許也能體會到那些無奈、無助、掙扎、身不由己或好笑又無可奈何的部份。這就是現實和理想間的拉鋸戰吧!?如何求取平衡,端看個人的智慧和定力吧!畢竟,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後果和代價是需要自行負責的,不是嗎?

  序曲由安內特先發言。顯然地,安內特和保羅的婚姻陷入了冷漠和絕望之中。要回到起初的熱情和親密,是需要智慧的。而拉克爾、尤金和卡伊之間…因著拉克爾的告白,尤金一度痛苦的想舉槍自盡,幸賴好友保羅的規勸,奪槍丟棄於湖中才解除了此次危機。保羅告訴尤金,最糟糕的不是被背叛而是變得孤獨,才突破其心防。

  很多事往往是一念之間,衝動的情況下做出來的事,有時會後悔一輩子。或許,有時退一步就海闊天空了?!來日方長,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些可能是老生常談,不過,在緊要關頭有貴人或天使出現,適時的拉一把,也是關鍵性的一刻。也因此,有人採取了妥協,彼此寬容,而沒有走到拼個你死我活或撕破臉老死不相往來的景況。

  在婚姻和愛情中,女人和男人到底想要什麼?不要什麼?

  我常覺得50歲前,個人想的比較是,我要什麼?現在,常想的是,不要什麼(也就是用減法過生活)如此生活,目標會更集中些,夢想也較易達成。也就是築夢更踏實,人生也就無怨無悔了。愛情和婚姻是人生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除了這些還有親情和友情…可以追求的東西。

  親愛的女人們,妳們真正的渴望和期待又是什麼呢?祝福大家真正活得平安、健康、幸福、快樂又滿足!

2012年9月5日 星期三

昨天再見(The Storm)

導演:班.尚柏格(Ben Sombogaart)
主演:西薇拉.荷克絲(Sylvia Hoeks)
   拜瑞.亞茲馬(Barry Atsma)
荷蘭 / 2009年 / 96分鐘 / 輔導級
禮讚:荷蘭白金電影節最佳影片
   票房破億,創下荷蘭影史超高票房紀錄
洪水無情地吞噬了整個村莊,全城一夕之間幾乎没入海水中。面臨人性與大自然的雙重考驗,茱莉 ...

◎ 劇情簡介     

  一九五三年的除夕夜,荷蘭海邊的烏斯陶科克遭受暴風雨的襲擊。未婚生子的茱莉亞原本要妹妹艾瑪照顧嬰兒小恩尼斯,但卻在酒館內發現艾瑪將嬰兒交給媽媽照顧,自己也來跳舞尋樂。原本就受村人咒罵的茱莉亞急急趕回家中。

  半夜海堤突然被沖毀,大量海水湧入淹沒了整個小鎮。父親克里斯原本在岸邊,但遭大水沖走。而茱莉亞為了救嬰兒,卻眼睜睜看著母親以及艾瑪沒入水中。

  第二天茱莉亞將嬰兒裝入木箱中,但自己卻被捲入水中,載沉載浮之際,幸好在海軍服務的漢瑞克搭直昇機經過,他不顧一切躍入水中救起了茱莉亞。

  但在一家飯店的臨時收容中心,茱莉亞似乎聽到了自己嬰兒的哭聲,她焦慮地尋找但卻引起眾人的埋怨,而在這兒茱莉亞也遇見了自己的父親克里斯。漢瑞克其實是茱莉亞的男友庫斯的哥哥,當時庫斯在得知茱莉亞懷孕時,竟然就遠走他鄉,茱莉亞不謂流言,她情願當個未婚母親也要生下孩子,雖然此舉不僅村人鄙視她,就連父親也從不承認他有一個孫子。

  漢瑞克用車子順著海堤往前開,但在海堤斷裂處再也無法越過,幸好有人駕小船,這才讓他們回到茱莉亞的住處,只是木箱已經不在,而後木箱在岸邊尋獲,這也表示嬰兒可能被人帶走了。在合理的推論後,漢瑞克與茱莉亞又回收容中心,而克里斯見僅剩的女兒,也情不自禁地上前擁抱。

  茱莉亞大聲地問眾人有否見到她的嬰兒?眾人噤若寒蟬,在漢瑞克的安慰下茱莉亞這才稍稍躺下休息,而漢瑞克也在眾人排斥中為她爭取到一份口糧。當夜茱莉亞讓漢瑞克躺在她身邊休息。

  第二天庫斯出現了,茱莉亞更加憤怒,但由庫斯口中得知一名叫約伯的人救了一名嬰兒,於是茱莉亞不顧生命危險泅水到達,但約伯已經死亡,只救出了一隻狗。

  終於軍隊的船隻到達,茱莉亞ㄧ直沒有找到嬰兒,倒是十八年後海堤蓋好時的活動中,茱莉亞發現了一位太太有一位十八歲的兒子,而在她記憶中這位太太是生一位女兒…。

◎ 劇情分析

  日本的大海嘯造成的災害記憶猶新,如今再度回頭觀看這部影片不免讓人悸動與不安。面對大海的無情,更顯得人類的渺小與無助,一個晚上只因為海堤崩潰,瞬間奪去許多人的生命,或許從歷史來看,這是微不足道的傷痛,但有時人定勝天這句話不免讓人懷疑與困惑的。

  小學課本曾提及一名荷蘭小孩發現海堤漏水,於是奮不顧身以手指擋水而挽救了全村人的生命。不管這個故事的合理性與真實性如何都讓我們了解到荷蘭這個低於海平面的國家,處處與海爭地,這是不得不然的措施,而與海搏鬥也就成為這個國家與人民的宿命了。「昨天再見」描述的是海水肆虐村莊造成大慘劇後,茱莉亞又喪失愛子的悲痛,從而考驗著人性的善惡對立與卑劣,甚至在人性激盪中也顯露了一些潛藏的寬容與不安。

  茱莉亞的男友在得知她懷孕後立刻逃之夭夭,堅持生下孩子的茱莉亞必須獨自面臨村人鄙視的眼光,但她自信的神情讓她始終如一地堅定自己信念,縱然連自己的父親都不承認孫子的存在,但茱莉亞毫不在意,因為她有著現代女性的獨立自主精神。

  一九五三年依然是保守勢力當道的時期,女人的地位尚未獲得確保,很多不必要的拘束加諸在女人身上,變成她們的夢魘。以現代的目光來看,茱莉亞未婚生子雖然有她的缺失,但尚不至於遭受村人的鄙視,這是一種時代的悲劇,但卻也正好凸顯了茱莉亞的獨立性格,雖然她無法離家去發展,但最起碼她敢做敢當,不像庫斯是個不負責任的男人。

  隨著苦難加身,茱莉亞失去了母親與妹妹,但連心愛的嬰兒恩尼斯也失蹤了。憑著當母親的敏銳,她知道嬰兒一定尚在人世,只是最後失之交臂而落失,也讓悲劇延展了十八年,甚至最後明知兒子變成他人的骨肉,茱莉亞僅剩的似乎只有惆悵與喟嘆了。

  若說茱莉亞只有失落倒也不盡然,漢瑞克的出現不僅拯救了她的性命也在最後贏得她的愛情。而更重要的是在患難的同時,茱莉亞與漢瑞克的堅毅也逐漸獲得父親克里斯的認同。原本認為是家庭的奇恥大辱的女兒,在面對困境時竟表現得比任何男人更像男人,就算鐵石心腸的父親也不禁動容,由此而讓茱莉亞贏回父親的認同;而克里斯也重新獲得女兒的回歸。

  拍攝這種災難片是相當不簡單的,當一切全都毀滅的同時,情節在這當下全面被扼殺了,但編導卻在更早之前將茱莉亞的困頓幻化為全劇的重心,於是失蹤的嬰兒變成了故事的焦聚,甚至最後並未如期待地尋獲,但這種十八年後的延展力量更是令人震撼。無辜的恩尼斯長大後變成菲力斯;而原本的母親卻變成了克琳娜,這一切應該歸咎於天災的無情或是人性的卑劣呢?

  十八年都過去了,茱莉亞傷心而無奈地落淚,但她並未採取強硬的手段強行將孩子要回。畢竟十八歲的兒子已經成年,他應該有他自己的想法,如果茱莉亞強行要回兒子,這反而造成兒子的困頓。沒有作決定的決定其實才是最正確的決定。

  戲中對克琳娜的描述較少,畢竟她也是一名傷心欲絕的女人,在失去先生與孩子之後,突然從約伯手中接過恩尼斯,在她的認知中這簡直是上天送來的禮物,於是她起了私心將恩尼斯這名嬰兒餵食自己的母乳,在那當下母子關係就開始確立了。

  一九七一年大壩完工後兩名母親與十八歲的菲力斯(恩尼斯)之間的互動抉擇是相當令人動容的。觀眾也許會有許多不同的見解與看法,但電影的結局還是讓人相當滿意的。

  由於地球暖化的關係,未來五十年內海水的水平面將升高,屆時恐怕會有更多的類似災難來考驗人類,在即將面對的各種災變中其實是最能考驗人性的。在平靜無波的日子中很難會突顯人性的真諦,唯有在接受試煉的同時才能彰顯人性,從而詮釋善惡之間的對立,並在衝突中獲得一些啟示與昭告。

  「昨天再見」的故事如果發生在台灣,我們會如何應對呢?也許在這兒將會發生完全不一樣的衝突,我們是否也會出現像影片中人物的堅毅呢?飯店在這危急之時變成臨時收容所,而老闆也老實不客氣地點人頭算鈔票,雖然受到某種程度的指責,但他也表明剛裝潢好的飯店全部泡湯了,若不趁勢撈一筆豈不完全血本無歸?

  飯店老闆多少也反應了一些真實的人性,但大部份的人雖然循規蹈矩,但基本上還是比較偏向自私的層面,這是無可厚非的無奈。但也由此來彰顯漢瑞克的義舉,於是整部影片便有了層次分明的戲劇結構,而陰寒並充滿水氣的調性更成就了難得的氛圍。整體而言,這是一部相當成功的影片。

  人從悲愴之中最容易理解真諦;在困境中也最能挖掘人性的善惡。當一切價值都無法用現實來計價時,生命的真相就會自然攤開在眼前。

2012年9月4日 星期二

夢十夜(ユメ十夜)(The Nights Of Dream)

日本 / 2005年 / 112分鐘 / 保護級
禮讚:由日本11位大導演共同執導
   獲邀 東京影展特別放映
   2007台北電影節特別放映
100年前,41歲的日本大文豪夏目漱石寫下了綺想繽紛、詭異唯美的《夢十夜》,100年後,日本邀請11位導演以影像重新詮釋夢境…

◎ 劇情簡介     

  一八六七年出生的夏目漱石曾寫下「夢十夜」,在他四十一歲(一九一六年去世)時寫下大約三十頁的短篇,每篇的長度約三頁,就有如現今流行的微電影,從容地為這世上留下十個夢以及十個謎團。

第一夜:愛情                導演 : 實相寺昭雄

  百閒的妻子開了麵館,這讓百閒有時間寫作而成為一名作家。但不多久女傭離去了,而妻子也死了,但最終鏡頭卻呈現麵館也只是攝影棚內的場景之一。

  百閒不事生產而從事文學創作,適度地反應出對一再勞動的妻子與女傭的愧疚,百閒甚至垂涎女傭的姿色,但卻對妻子不曾正眼瞧過,就像那隻金魚一樣。百閒的愛情是真確而又混亂的,但這真相是他的創作也與他腦中的妄亂紛飛一致,一切都是虛妄的見聞覺知,也許曾與妻子有過前世的約定,但生命的真相是無法用時間度量的,如果從較高的視野來看,人生猶如戲中的出將入相罷了。

第二夜:悟道                導演 : 市川昆

  一名武士在和尚的嘲弄中決定在下一次鏡響之際一定要悟道,但在約定的時間結束時,武士拿起短刀,但卻連切腹的勇氣都沒有。

  「既是武士,就不可能不悟道。」這句話顯然就離道甚遠,武士與庶民在佛法中的「真心」是無差別的,而武士將思緒精神貫注在劍道上,這更是心外求法,反倒是庶民在日常生活中的領納更接近「道」。顯然地,「道」的議題在這兒被廣泛地模糊化,也許原著只求在「劍道」或「武士道」尋求貫徹,但若是如此又何必設下百年之約呢?真正的道若牽扯到時間時就已偏差了。其實就在武士踏入房內的剎那,真相就已呈現。

第三夜:孩子                導演 : 清水崇

  作家的靈感消失了,外頭吵著要吃冰的小孩吵雜聲讓他相當不悅。漸漸覺得孩子是來要債的前世冤家,作家發現妻子又懷孕了,於是他陷入了前世與兒子的恩怨夢境。

  今生的家人其實有報恩與還債的不同面向。養兒育女雖是責任,但你卻只能任勞任怨毫無怨言。當然也有來報恩的,端看每個人的業緣。如果曾經對人有虧欠,就算相隔好幾世,依然會有償還的時機。如果是殺人重罪,那更是無可避逃。

第四夜:童年                導演 : 清水原
  
  年輕的作家應邀到海邊的小鎮演講,但寫信給他的日向春香卻未到車站接他,只留言要他搭公車到市民會館。在這兒作家從一家夢野寫真館的相片中發現,自己小時候曾來這兒養病,而當他臥病在床無法參加戶外教學時,班上的小朋友十四人因607班機失事墜毀而罹難。
  
  這個夢談論的是「業緣」,作家對那次飛機失事想必永遠無法抹滅記憶,雖然他獨自存活下來,但面對死亡的同學絕對有說不出的愧疚與難過。於是用一種祭奠的夢境儀式使他也在海邊留下足跡,以便讓十五員全部到齊,或許這是讓自己的心能夠撫平的最佳方式吧?

第五夜:恐懼                導演 : 豐島圭介

  女人半夜被電話吵醒,對方說只等到天亮。女人騎馬狂奔,但一個醜陋的綠人如影隨形狂奔,不管花費多大的力氣始終無法擺脫。女人只好讓綠人隨她在餐桌出現,但她發現丈夫也有一個永遠擺脫不了的醜陋紅人。

  從累世以來人就因業識而產生了一念無明與無始無明煩惱,看似平和的人,但卻有種無法逃脫的遮蓋讓人無從逃離,但真正要你去面對那無法說出口的困頓,卻毫無蹤跡可尋。而這一切都來自染污的種子而慢慢成就了每個人的習氣。這種無明煩惱必定在明心見性之後才有可能隨悟後起修而慢慢斷除,否則也只能永遠讓潛藏心靈中的恐懼侵擾著靈魂。

第六夜:奇蹟                導演 : 松尾鈴木

  這個小鎮傳說偉大的雕刻師運慶要用木頭雕仁王,於是聚集了許多圍觀者。運慶似乎只是運用舞蹈果然雕出氣勢攝人的仁王,另一名雕刻師也依樣畫葫蘆,但卻只刻出幾條魚。

  這是一個「心量」的夢境,但要有某種的心量卻必須先有某種的証量。雕刻創作只是世間法中的「染法」,還是屬於見聞覺知,但反過來說真心其實與這些名相毫無關連。也許仁王早已存在木頭當中,每個人的心中認定是完全不一樣,故雕出來的也就完全不一樣了。

第七夜:孤寂                導演 : 天也喜孝

  一艘船駛在永無盡頭的大海,似乎只追逐著落日,而船上的一個人埋怨無人理他時,卻發現了另一名女人,但女人不曾回答他的話就不見了,男人於是躍入海中,但在躍下的那一刻他就後悔了。

  活著其實就像在一條船上,在這兒你像每個人一樣有娛樂、痛苦、也會結婚或失意,生命的意義又是如何呢?從一個細菌或細胞來看就能清楚這種景況,細菌絕對無法理解牠在一個人體內,猶如男人不了解大海只是一條大魚的一部份,而魚的外面又是另一種海闊天空,宇宙會是一種互融互攝的神秘嗎?真相在吾人的自在本際,答案就鮮明現前。

第八夜:靈感                導演 : 山下敦弘

  小孩阿光在田園中抓到一隻碩大無比的蚯蚓,無人知曉該如何處理,母親不准他帶入門,還要請衛生所的人來處理。而年歲已高的爺爺去睡在小孩的上下鋪床上,卻愈來愈年輕,而當時四十一歲的夏目漱石剛走出門,天空竟掉下那隻大蚯蚓。

  突發奇想有時是創作的靈感與泉源,若缺乏這些海闊天空的激盪,又如何會有創作?夏目漱石的心情在這個單元一再地浮現,也讓人感受到創作者的苦悶。小孩與爺爺是前後兩端,但這也只是不得已的時間排列,其實一切都還停留在夏目漱石四十一歲那年。

第九夜:離情                導演 : 西川美和

  丈夫為了國家去出征,妻子不甘心地埋怨,但丈夫還是離去了,妻子每個晚上帶兒子到寺院祈求,用繩子綁著腰帶走下山,然後再走上來並放一顆圍棋。但就算她撕毀徵召令似乎於事無補。

  人生八大苦其中之一為「離別苦」,自以為是的幸福最終都得分崩離析,只是一般人沉溺在幸福歡悅中,總是期望這就是永恆。但人世間的六識、六塵與六根全都是第八識本心阿賴耶識所出生的,既然是被生出來的,那最終一定會滅失。人因不知宇宙真相是阿賴耶識,如來藏才能創造出十八界,總是忽略被蒙蔽的真心,而執迷在人間的見聞覺知。

第十夜:食色                導演 : 山口雄大

  失蹤的庒太郎回來了,在村人詢問下他才透露遇到一名女人,女人帶他去神祕的地方給他吃豬肉蓋飯,最後他像一頭豬一般,所幸他有所醒悟而逃離。

  世間的有情之所以平等,那是因為都有一個阿賴耶識,不管是貓狗禽獸或是人,其實這正是佛學最平等之處,只是人因貪圖口慾不斷地屠殺生靈甚至食其肉,殊不知這是冤冤相報的循環。這個單元也適度地提出一些批判,庄太郎以美色勾引女子,但對醜女則極盡嘲弄,或許差點成為豬也是一種報應。

  十種夢十種感受,但均不曾觸及生命真相,解密何需再等百年?

當鯨魚愛上月亮(Eloise)

導演:赫蘇斯.加拉伊(Jesus Garay)
主演:狄亞娜.戈梅茲(Diana Gomez)
   艾里亞德娜.卡芙(Ariadna Cabrol)
西班牙 / 2010年 / 92分鐘 / 輔導級
禮讚:2009 瓦倫西亞國際電影節
   2010 倫敦同志影展
最純淨的愛情,最赤裸的慾望,在女孩和女孩之間流動....

◎ 劇情簡介    

  艾西亞是一名大學女生,清新的氣質很受男同學的青睞。俊秀的納沙尼爾鼓起勇氣向她追求,果然贏得芳心,甚至最後艾西亞帶他回家見家人,果然也受到親人的歡迎。只是艾西亞卻有一股說不出的焦慮。

  這一日在學校看見佈告欄有徵模特兒的小廣告,於是艾西亞鼓起勇氣去應徵,沒想到是在學校特立獨行的愛洛絲。原本艾西亞有些惶恐而排斥,但最後關頭她反而回頭答應了。

  愛洛絲要艾西亞閉上眼睛,仔細聆聽周遭的一切,果然艾西亞很快就從碳筆繪在紙上的聲音,判斷此刻碳筆的運勁粗細,由此也很快拉進了兩人之間的距離。

  兩人感情很快激增,愛洛絲坦言她在十三歲時就談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而艾西亞有一天在酒吧內發現納沙尼爾吻著另一名女同學艾莉卡。艾西亞在洗手間內突發奇想,竟然吻了艾莉卡。艾莉卡驚叫連連,艾西亞反而落荒而逃。

  愛洛絲打電話給艾西亞,這一回她提議要畫艾西亞的裸體,並給她時間考慮。果然幾天後艾西亞主動答應,因為這似乎對她有難以抗拒的吸引力。兩人的情感也更加緊密。愛洛絲閒暇之時帶艾西亞四處嬉戲,並帶她到一家女同志的酒吧。艾西亞也由此知道愛洛絲以前有一名女友莎拉,只是已經分手的莎拉結交了一名男子,但愛洛絲不以為意。

  愛洛絲帶艾西亞偷偷侵入五星級飯店的泳池內裸泳,並告訴她有關一隻鯨魚愛上月亮的故事,同時也真的畫了一張鯨魚游在大海中仰頭痴痴凝視月亮的畫作。而在這個夜晚兩人在艾西亞的房內發生了關係,但第二天醒來,艾西亞似乎有些難以接受,而愛洛絲也毫不猶豫地離去。事實上艾西亞在她離去後反而後悔,並主動再去找愛洛絲,兩人完成了另一場的愛慾。

  母親發現後極力阻擾,要艾西亞與納沙尼爾去看芭蕾舞,而母親則找愛洛絲興師問罪,愛洛絲不退讓與母親爭吵,而正巧回來的艾西亞在追出去之際,竟然遭車子撞死而結束了生命。

◎ 劇情分析

  台灣的女性同志議題第一次出現在聯合報的小說獎中,描寫兩名女學生之間特殊的情愫讓人動容,當時評審的評價極高,似乎印象中也是由此而開始展開同志的風潮認知。

  「當鯨魚愛上月亮」以絕美的意識型態傳遞出女孩與女孩之間的真摯流動,從而突顯人性中最深沉的慾望與愛情。

  艾西亞一開始還是依循著傳統的認知,她與同學成為男性同學追逐的焦點,與男友一起看電影也自然地伸手相握,在黑暗中期待一種異樣的慰藉。但隨著時間的進展,感情日漸深入的同時,艾西亞似乎也開始產生一股困惑。

  這個世界難道只有一種異性戀的組合?艾西亞似乎也不敢提出質疑,很多已經形式化的生命型態具備了無可抗拒的威嚴,容不得任何人的挑戰,於是艾西亞便順著一種趨勢而為,但在潛意識中總會無端湧上許多的焦躁,但艾西亞卻說不出個所以然,甚至有著更多的惶恐與不安,在近乎無助的同時,似乎只有爺爺的一句話給她最大的鼓舞。

  爺爺表示不管將來她的感情世界如何,那都得必須由自己來決定。事實上艾西亞對異性戀的恐懼與懷疑,與她父母不和而分開有絕對的關係。劇中並未交待父母為何離異,而母親強勢地不讓她們父女相見,這是一個相當重大的衝擊,而這個「因」到愛洛絲出現在她面前時,「果」自然就已經形成了。

  愛洛絲對艾西亞講的鯨魚愛上月亮的故事,是一種將靈魂與肉體全然昇華並融入深藍的天際與大海之中,這是無須再重覆訴說的情境,因為只有像鯨魚一樣也倘佯在大海之中,一切真相就已經明澈而清楚了。

  在資訊如此發達的現在,人類的思潮有了更多檢視的面向與空間,過去被視為禁忌的情形就有了許多另類與多元的看法,同志的議題是被顛覆得最徹底的,而女同志也追隨其後,在許多文學或電影中不再被視為不可表現的困頓,創作者反而更多的動力放置在這個區塊中,因為人不僅在追尋的道路中釋放自我也吸納他人的付予;更不斷地在傳統與叛離中獲得成長,從而讓自己能真正找到隱藏在靈魂深處的自我。

  感情的詮釋在近年中已經有了更多寬廣的空間與面向,許多以前在保守勢力當道的時期不敢放置檯面上的,現在都已經可以堂而皇之地討論與表白。雖然這是一個百花齊放的世界,但很多事過與不及都會讓人措手不及或惶恐不安,在面對問題的同時,是需要運用不同的智慧去面對,否則極易釀成災禍。

  艾西亞的母親也許是這個事件最該負責任的人,所有的應對幾乎以她自己為出發點,從不曾替艾西亞的立場設想。她母親發現愛洛絲畫的鯨魚以及那篇故事,她當然知道這個中原由,於是母親積極採取行動,在她認知中以為將艾西亞與納沙尼爾配對之後,艾西亞必然會與愛洛絲決裂,但顯然年輕人的想法永遠不是上一代的人可以理解的,不只愛洛絲相當自信地提出抗辯,就連艾西亞也哀怨地抗拒,而最終才引燃車禍的發生以及艾西亞的喪命。

  艾西亞在這段短暫的愛戀中感情是相當矛盾而立體的,她慢慢感受到愛洛絲的真意,先是焦慮地拒絕,但很快在自我心靈的辯證後,艾西亞不僅欣然接納她,甚至瘋狂地愛戀愛洛絲。

  愛洛絲與艾西亞的交往是偏重在心靈頻率的互動,碳筆繪在紙上的聲音是必須用心才能聆聽的,艾西亞原本不懂,但最後她可以理解時,其實就已經到達心與心的交融境界,這種情境是相當難能可貴的,能看見或聽見對方的心,這是令人讚嘆的一段愛情呀!

  鯨魚如何愛上月亮?牠絕對無法飛上天際與月亮相伴,最終只能與海水映照的水月為伴。佛學稱這種水月是幻影,根本完全不存在。當我們放置一千個裝水的碗時,就成了千江有水千江月的奇景,但這一切依然都是幻影,一切最終都會消失。

  鯨魚愛上根本不存在的海中月,結局自然不言可喻,而這似乎也象徵了愛洛絲與艾西亞兩人的愛情最後的幻滅,既淒絕又美麗,也不禁令人噓唏。

  未來同志的愛情甚至婚姻都有可能被法律所承認,目前雖有明確的方向,但尚在拔河與奮鬥之中,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一番令人振奮的結局與答案。

  艾西亞最後車禍身亡,陷入徹底絕望的母親似乎也只能選擇面對現實,她走出醫院將那張鯨魚畫還給等在外面的愛洛絲,不管是否懺悔或失意,該發生的總是令人無限悲愴,但除了讓自己沉浸在哀傷中之外,似乎也沒有其他辦法了。

  這個事件會讓一些人重新思考類似的問題嗎?也許會,也許不會,但社會的進步就是由這種瑣碎點滴累積而成,它提供了線索與教育,也是每個心情轉變的臨界點。一場淒美但快樂無邊的戀愛會帶給每個人不同的省思與反省,而省思正是這部電影的情節主旨。

俠骨柔情(My Darling Clementine)

由 林苑芳 老師撰稿

導演:約翰.福特(John Ford)
演員:亨利.方達(Lars Elkborg)
   琳達.達耐爾(Harriet Andersson)
美國 / 1946年 / 96分 / 普通級
禮讚:1948 義大利電影新聞記者協會銀絲帶獎最佳外語片
   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NationalFilm PreservationBoard)指定典藏
講述的是阿布家的四兄弟威雅特、巴傑、摩根、吉姆斯趕著牛群隊伍來到土木斯頓,附近的人要買他們的牛,遭到拒絕。晚上趁他們三人不在 ...

◎ 劇情簡介     

  阿布家的四兄弟懷特、維吉、莫爾、詹姆斯趕著牛群隊伍來到美西近洛磯山脈西方之城鎮-墓石鎮郊外,準備將牛隻帶往加州販賣,附近的牧牛者克蘭頓帶領兒子艾克前來,要買他們的牛隻,遭到拒絕。晚餐後懷特三兄弟進墓石鎮梳洗,留么弟詹姆斯留守牛群。

  小鎮相當不平靜,經常有喝醉酒的印地安人胡亂開槍掃射,連警長都無能為力。懷特之前從事的是警長工作所以,英勇地制服醉酒的印地安人,鎮長邀請懷特擔任警長職務,懷特以過客為由拒絕。

  三兄弟離開小鎮,夜晚下著滂博大雨三人回到么弟留守處,發現詹姆斯被殺了,牛群全被偷走了。懷特爾伯對年僅18歲有大好前途的么弟這麼年輕即死亡極為傷心,三兄弟乃決定進墓石鎮停留,懷特同時同意接受警長之職,除維護該鎮治安外,並調查殺死么弟及偷走牛群者。

  當過醫生的達克約翰哈樂地在鎮上開了一家酒吧,為了達克的情婦吉娃娃,懷特曾經和達克對立了一陣,但很快便成為好友。驛馬車載來達克的未婚妻克萊門泰凱特,凱特來到後,懷特帶她參觀達克的房間並對她產生一見鍾情之情愫。克萊門泰也因見到達克因為生病,而不在乎自己的生死,酗酒、賭博、常與人起衝突挑倖別人自暴自棄而難過,當詹姆斯是克蘭頓一家人所殺的事情被吉娃娃證實之後,吉娃娃因而被比利槍殺,雖及時達克予以開刀治療,但最後仍因傷重不治,事態變得更加緊張起來,懷特受到比利克蘭頓的伏擊,維吉因跟蹤比利被老克蘭頓殺害,將維吉大體送還懷特並發出訊息要在ok畜欄决鬥。日出時,達克幫助懷特等一行人去参加决鬥,克蘭顿一帮人被消滅,達可也因此犧牲了。懷特和莫爾要回故鄉的那一天决定要在鎮上教書的克萊門泰來為他們送行,懷特與克萊門泰互相抑制着慕情告别了。

◎ 劇情分析   

  這部片是根據雷克《懷特‧伊爾普傳》改編,是導演約翰・福特的代表作之一。片頭片尾都用耳熟能詳的My Darling Clementine串場,不知道這首是為電影寫的歌還是電影拿這首來用。是個愛情戲成分偏重的西部片。

  同樣是以約翰・福特招牌西部場景開場,西部未開發的曠野景緻,洛磯山脈牛群、雜叢、巨岩、狂沙一覽無遺。在這裡雖然有大批的放牧牲畜,但是人跡卻是稀稀落落。開場便是以熟悉的男演員亨利・方達飾演-懷特一角。懷特與幾名牛仔正在相詢某特定小鎮,而就在帥氣的馳騁背影下,那告知去向者,卻暗露一股飄疑的眼神……

  劇情以一件兇殺案開始,懷特為了替曠野喪命的弟弟報仇,答應當上原本只是經過的小鎮警長。這個小鎮無論發生的風波與風情都有十分典型的西部片色彩,比如胡亂開槍的印第安醉客、移民社會架接前英國的生活娛樂、小酒館的風琴樂團、酒孃輕挑的歌曲、酒客和牌桌賭技等,拍出西部開拓者粗獷的閒餘生活與文化情境。然而不久一位名叫達可約翰哈樂迪的回鎮男子,引起了兩雄對峙的局面。達可表現在地英雄的化身,似乎原本就頗得當地人的敬畏與女性的仰慕。懷特與達克兩人相互引出一種英雄形象的雙元性。懷特的耿直,帶著一種毅然的瀟灑,而為弟弟復仇的心思讓他顯得對四處觀照的動靜更敏銳,以警長的身份出沒對地方更有一種安定的保護感;達可同樣是豪傑的風采,不同於懷特行動的俐落與張揚,原本就散佈在這個小鎮的名聲讓他添加一種過去事蹟的神秘,而時時懷著憂鬱心思的面容,讓人反而對他有種想與英雄相知的憐惜感。只是達可的不明身份也引來懷特對他是否就是殺死弟弟的幕後元兇的合理懷疑,兩人也引發出槍術的較勁、追殺的衝動到最後結局的一同齊進,兩英雄可以說從爭執、懷疑、相鬥到相惜。

  俠骨的相惜外,女主角克萊門泰凱特的出現讓復仇者-懷特,在緊張而一心尋敵心思下,露出瀟灑而溫柔的面相。不過,女子卻是為達可約翰哈樂迪遠道而來。當懷特發現這位自己有好感,卻是對手不想珍惜且一心要遣開的女孩,英雄在意的義氣與由衷對一個女子產生的欣慕同時在他身上並存。沒有辦法延續的浪漫與多為她付出丁點的照顧,讓懷特當下有著英雄氣短的感慨,當懷特看著克萊門離去的背影,詢問酒店老闆「你談過戀愛嘛?」的話語,讓人感到當無法釋懷的溫柔繫緊著剛強,有時讓人會有種難以言道的酸澀感。俠義的骨氣與細膩的動情,都是導演在此部片中多處特意捕捉,懷特凜然姿態與幽微眼神的地方,也因此讓牛仔的英雄形象更為多面且瞭然,這是一部愛情戲偏重的西部片。有着豐富溫柔情愫的本片,是導演西部片集的傑作之一,主题曲繞梁余音,令人難以忘懷。

  而最後的槍戰當然也是本片的重點之一,導演如何以槍聲、塵土,以及演員的走姿和對決時夥伴眼神的溝通,完成一場蓄勢待發到驚心而動的槍戰,也都是值得一看的精彩片段。

交響情人夢最終樂章 後篇(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Nodame II)

演員:玉木宏、上野樹里
日本 / 2009年 /
120分 / 普通級
樂團的峰和真澄突然出現在野田妹身邊,讓經歷低潮的野田妹心中燃起一陣陣暖意… 而修德列傑曼教授也出現在對自己日漸喪失信心的野田妹面前, ...

◎ 劇情簡介     

     剛獲得國際音樂指揮比賽優勝的千秋真一,雖然受邀至蝶尚交響樂團擔任客席指揮,但最終樂團的決定是聘請了第二名的呂.多納杜,這不僅讓眾人跌破眼鏡,也讓千秋和他的朋友們相當失望。

  剛好盧馬列管弦樂團的指揮離職,千秋立即受邀擔任常任指揮。而與千秋住一起的學妹野田妹似乎比任何人更興奮,因為她雖然也來巴黎學鋼琴,但也常幻想有一天能有機會與千秋學長同台演出,現在看來機會愈來愈大了。

  千秋到樂團後發現團員為了生計四處兼差,許多團員的向心力不夠,而首席團員西蒙對他更是極度不友善,甚至表現出一副不歡迎的態度。千秋並不以為意,他要以成績來說明他的實力。

  終於到了演出的時刻,千秋情急之下決定邀請野田妹跨刀助陣,這令野田妹興奮不已。但此刻卻陰錯陽差地將鋼琴演奏改成孫蕊,孫蕊因剛轉學到巴黎音樂學院而輕易獲得這份工作,但這讓野田妹大失所望並大受打擊,而千秋則即將面臨團員準備不足的可怕結局…。

(終篇)       片長:123分                                      

  野田妹原本為了獨立自主而搬出學長千秋的住處,但卻面臨了可怕的夢魘,孫蕊與千秋同台演出讓她心碎而失望,而她現在唯一能作的就是花更多的精力在練習鋼琴演奏,其實野田妹有一種天賦,只要聽過一次的音樂,她立刻就能即興演奏,但她的指導教授卻始終不讓她上台演奏,總認為現在的時機不宜。雖然野田妹以更多的時間努力,但依然未獲奧克萊爾教授的認可。

  就在這傷心的時刻,知名的樂團「R☆S」重要成員峰真澄出現在野田妹身邊,休德列傑曼教授立即邀請野田妹到布拉格一起公演。

  或許為了不忍離開千秋,野田妹竟主動向千秋提出結婚的要求,但千秋不以為意,這使得野田妹傷感不已,於是便答應至布拉格演奏,果然獲得亮麗的成績。千秋也急急找來,但野田妹卻不願見他。指揮感嘆他一生中將無法超越這次的呈現,面對這番窘境,千秋他會以什麼態度來應對呢?

◎ 劇情分析

  「交響情人夢」依日文之意應翻成「如歌的野田妹」,是漫畫家根據古典音樂作題材而創作出的漫畫,由於大受歡迎,隨後又被改編成動畫及電視劇。在二OO六年在富士電視台播映,而動畫版於二OO七年富士電視台播映。電影版則將最後樂章分成兩集,於二OO九至二O一O年在日本上映。而動畫於二O一O年開始播映。值得一提的是漫畫在二OO四年奪得第28回講談社漫畫賞。

  電影版兩集講的是最後樂章,對故事的前言沒有太多的交待,因此在這而稍加簡介。男主角千秋真一是音樂大學的鋼琴科學生,他最大的目標是成為全世界最優秀的指揮家。但因為小時候坐飛機時發生了意外,這大大影響了千秋,從此視坐飛機為畏途,因此也就無法出國留學,這段戲呈現了千秋真一的徬徨落寞,再加上他與鋼琴教師不合以及他與女友分手,千秋便變得自暴自棄,直到他遇到同系的學妹野田妹,並被她的琴聲深深吸引,千秋並發現野田妹原來是自己的鄰居。

  野田妹是相當有天賦的鋼琴演奏者,只要她聽過的音符,立刻可以演奏,而千秋也非常欣賞野田妹的琴藝,只是對於野田妹的生活習慣實在不敢恭維。其中有一場令人訝異的是野田妹竟然在垃圾堆中彈琴,看起來極度不協調,但益發增添了野田妹的性格。

  本片最大的動能亦即吸引觀眾興味的原因其實是古典音樂,譬如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這似乎也是讓千秋有所感悟的交響曲。在與樂團磨合中,千秋慢慢體驗了指揮的技巧與神髓。

  一名優秀的指揮也像其他各種事業的成功者一樣,必然經過許多的奮鬥與努力,成功不會只是一種巧合與偶然,「交」片在主角努力過程中著墨不少,雖然有著更多漫畫中的誇大與放大,但這種情節與男女之間的情誼放置在一起,自然會產生一種吸引年輕人的氛圍。

  正因為「交」片的來源是漫畫,因此所有的呈現便有著一些超越常理的擴大,而這一切都將被視為理所當然。日本的漫畫在全世界的水準而言是首屈一指,而很多的學生其實都是在漫畫的激盪下而有了日後生命的方向。因此許多日本的漫畫題材無不使盡渾身解數,在嚐試的各種題材中大量移入日本的青少年。「交」片的一切情境當然也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

  漫畫的優點是可以呈現現實之中很難達成的情境。以「交」片而言,像千秋這樣的指揮與野田妹的天才演奏者都是少之又少,當然不能全面否定這種存在的可能性,但漫畫的目的正是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正確地說也可以提昇觀者的一些認知。正因為千秋與野田妹代表了日本的新一代,某種角度而言也補足了日本年輕人這方面的缺失與貧乏。

  不可否認的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也出現過幾位揚名國際的樂團指揮,這多少也有一種承先啟後的功能,藉著漫畫的傳遞,再度將世界知名的交響樂教育給日本的下一代,誰能說漫畫是有害學子的讀物?近來台灣非常流行繪本故事,其實這也是漫畫的一種,只是因為放置更多的文字,故容易受到老師與家長的青睞,如果全部以漫畫的方式來呈現,恐怕後續的反應會完全不一樣的,畢竟台灣的老師與家長都尚未作好完全接受漫畫的準備。

  「交響情人夢」能從漫畫脫胎變成電視,甚至剪輯成電影,足見這齣漫畫的成功,這種老中青通吃的題材有其必然的因果關係。「音樂」變成了連結的重要元素,雖然片中所宣揚的無非西方音樂,但這又有何妨?畢竟指揮的詮釋是日本人,而且是相當有希望的日本年輕人,於是交響情人夢就變成了眾望所歸,坦白說,要它收視率很差也就變得困難了。

  「交響情人夢」雖來自漫畫,但卻真實地呈現古典音樂的神髓與精神,這也是本片一直很受歡迎的原因。除了貝多芬的第七號交響曲,尚有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蓋希文的藍色狂想曲…。

  在片中不斷地反覆呈現這些古典音樂,在觀眾中自然會有更多的薰染,基於此,從本片的呈現後,觀眾自然就浸淫在交響樂的旋律中了。坦白說,台灣的教育除了喜歡音樂的人士之外,真正會去碰觸這些曲目的機會,其實是很少的。

  漫畫的另類延展則是動畫,而「交響情人夢」的動畫版則另有一番看頭。很難想像一項題材在同一個國家內竟然可以有著這麼多面向的呈現,這應該也只有在充滿奇特幻想的國度日本才見得到的。

  「交響情人夢最後樂章」分成兩集,成為電影的前篇與終篇,但其實也只是「交響情人夢」的最後階段。全劇的情境分別在巴黎與布拉格,這無形中也豐富了「交響情人夢」的厚度,也讓情境視野有了更寬闊的表現。而千秋在世界指揮大賽中得到首獎,雖然是劇中必然的結果,但反倒是第二名的白人得主獲得知名交響樂團的青睞,這多少是有著一些批判性的,也藉由這種衝突來凸顯千秋的真正才華。「交響情人夢」是值得一看的電影,尤其是要記得用更多的耳朵去聆聽。

2012年9月3日 星期一

交響情人夢最終樂章 前篇(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 (Nodame1)

演員:玉木宏、上野樹里
日本 / 2009年  /
120分 / 普通級
在他們首場演出前,殘酷的命運卻降臨在千秋與他搖搖欲墜的盧馬列交響樂團之上, ...

◎ 劇情簡介                                     

  剛獲得國際音樂指揮比賽優勝的千秋真一,雖然受邀至蝶尚交響樂團擔任客席指揮,但最終樂團的決定是聘請了第二名的呂.多納杜,這不僅讓眾人跌破眼鏡,也讓千秋和他的朋友們相當失望。

  剛好盧馬列管弦樂團的指揮離職,千秋立即受邀擔任常任指揮。而與千秋住一起的學妹野田妹似乎比任何人更興奮,因為她雖然也來巴黎學鋼琴,但也常幻想有一天能有機會與千秋學長同台演出,現在看來機會愈來愈大了。

  千秋到樂團後發現團員為了生計四處兼差,許多團員的向心力不夠,而首席團員西蒙對他更是極度不友善,甚至表現出一副不歡迎的態度。千秋並不以為意,他要以成績來說明他的實力。

  終於到了演出的時刻,千秋情急之下決定邀請野田妹跨刀助陣,這令野田妹興奮不已。但此刻卻陰錯陽差地將鋼琴演奏改成孫蕊,孫蕊因剛轉學到巴黎音樂學院而輕易獲得這份工作,但這讓野田妹大失所望並大受打擊,而千秋則即將面臨團員準備不足的可怕結局…。

(終篇)       片長:123分                                      

  野田妹原本為了獨立自主而搬出學長千秋的住處,但卻面臨了可怕的夢魘,孫蕊與千秋同台演出讓她心碎而失望,而她現在唯一能作的就是花更多的精力在練習鋼琴演奏,其實野田妹有一種天賦,只要聽過一次的音樂,她立刻就能即興演奏,但她的指導教授卻始終不讓她上台演奏,總認為現在的時機不宜。雖然野田妹以更多的時間努力,但依然未獲奧克萊爾教授的認可。

  就在這傷心的時刻,知名的樂團「R☆S」重要成員峰真澄出現在野田妹身邊,休德列傑曼教授立即邀請野田妹到布拉格一起公演。

  或許為了不忍離開千秋,野田妹竟主動向千秋提出結婚的要求,但千秋不以為意,這使得野田妹傷感不已,於是便答應至布拉格演奏,果然獲得亮麗的成績。千秋也急急找來,但野田妹卻不願見他。指揮感嘆他一生中將無法超越這次的呈現,面對這番窘境,千秋他會以什麼態度來應對呢?

◎ 劇情分析

  「交響情人夢」依日文之意應翻成「如歌的野田妹」,是漫畫家根據古典音樂作題材而創作出的漫畫,由於大受歡迎,隨後又被改編成動畫及電視劇。在二OO六年在富士電視台播映,而動畫版於二OO七年富士電視台播映。電影版則將最後樂章分成兩集,於二OO九至二O一O年在日本上映。而動畫於二O一O年開始播映。值得一提的是漫畫在二OO四年奪得第28回講談社漫畫賞。

  電影版兩集講的是最後樂章,對故事的前言沒有太多的交待,因此在這而稍加簡介。男主角千秋真一是音樂大學的鋼琴科學生,他最大的目標是成為全世界最優秀的指揮家。但因為小時候坐飛機時發生了意外,這大大影響了千秋,從此視坐飛機為畏途,因此也就無法出國留學,這段戲呈現了千秋真一的徬徨落寞,再加上他與鋼琴教師不合以及他與女友分手,千秋便變得自暴自棄,直到他遇到同系的學妹野田妹,並被她的琴聲深深吸引,千秋並發現野田妹原來是自己的鄰居。

  野田妹是相當有天賦的鋼琴演奏者,只要她聽過的音符,立刻可以演奏,而千秋也非常欣賞野田妹的琴藝,只是對於野田妹的生活習慣實在不敢恭維。其中有一場令人訝異的是野田妹竟然在垃圾堆中彈琴,看起來極度不協調,但益發增添了野田妹的性格。

  本片最大的動能亦即吸引觀眾興味的原因其實是古典音樂,譬如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這似乎也是讓千秋有所感悟的交響曲。在與樂團磨合中,千秋慢慢體驗了指揮的技巧與神髓。

  一名優秀的指揮也像其他各種事業的成功者一樣,必然經過許多的奮鬥與努力,成功不會只是一種巧合與偶然,「交」片在主角努力過程中著墨不少,雖然有著更多漫畫中的誇大與放大,但這種情節與男女之間的情誼放置在一起,自然會產生一種吸引年輕人的氛圍。

  正因為「交」片的來源是漫畫,因此所有的呈現便有著一些超越常理的擴大,而這一切都將被視為理所當然。日本的漫畫在全世界的水準而言是首屈一指,而很多的學生其實都是在漫畫的激盪下而有了日後生命的方向。因此許多日本的漫畫題材無不使盡渾身解數,在嚐試的各種題材中大量移入日本的青少年。「交」片的一切情境當然也是在這種情況下產生的。

  漫畫的優點是可以呈現現實之中很難達成的情境。以「交」片而言,像千秋這樣的指揮與野田妹的天才演奏者都是少之又少,當然不能全面否定這種存在的可能性,但漫畫的目的正是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正確地說也可以提昇觀者的一些認知。正因為千秋與野田妹代表了日本的新一代,某種角度而言也補足了日本年輕人這方面的缺失與貧乏。

  不可否認的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也出現過幾位揚名國際的樂團指揮,這多少也有一種承先啟後的功能,藉著漫畫的傳遞,再度將世界知名的交響樂教育給日本的下一代,誰能說漫畫是有害學子的讀物?近來台灣非常流行繪本故事,其實這也是漫畫的一種,只是因為放置更多的文字,故容易受到老師與家長的青睞,如果全部以漫畫的方式來呈現,恐怕後續的反應會完全不一樣的,畢竟台灣的老師與家長都尚未作好完全接受漫畫的準備。

  「交響情人夢」能從漫畫脫胎變成電視,甚至剪輯成電影,足見這齣漫畫的成功,這種老中青通吃的題材有其必然的因果關係。「音樂」變成了連結的重要元素,雖然片中所宣揚的無非西方音樂,但這又有何妨?畢竟指揮的詮釋是日本人,而且是相當有希望的日本年輕人,於是交響情人夢就變成了眾望所歸,坦白說,要它收視率很差也就變得困難了。

  「交響情人夢」雖來自漫畫,但卻真實地呈現古典音樂的神髓與精神,這也是本片一直很受歡迎的原因。除了貝多芬的第七號交響曲,尚有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蓋希文的藍色狂想曲…。

  在片中不斷地反覆呈現這些古典音樂,在觀眾中自然會有更多的薰染,基於此,從本片的呈現後,觀眾自然就浸淫在交響樂的旋律中了。坦白說,台灣的教育除了喜歡音樂的人士之外,真正會去碰觸這些曲目的機會,其實是很少的。

  漫畫的另類延展則是動畫,而「交響情人夢」的動畫版則另有一番看頭。很難想像一項題材在同一個國家內竟然可以有著這麼多面向的呈現,這應該也只有在充滿奇特幻想的國度日本才見得到的。

  「交響情人夢最後樂章」分成兩集,成為電影的前篇與終篇,但其實也只是「交響情人夢」的最後階段。全劇的情境分別在巴黎與布拉格,這無形中也豐富了「交響情人夢」的厚度,也讓情境視野有了更寬闊的表現。而千秋在世界指揮大賽中得到首獎,雖然是劇中必然的結果,但反倒是第二名的白人得主獲得知名交響樂團的青睞,這多少是有著一些批判性的,也藉由這種衝突來凸顯千秋的真正才華。「交響情人夢」是值得一看的電影,尤其是要記得用更多的耳朵去聆聽。

沒有耳朵的兔子(Rabbit Without Ears)

導演:提爾.史威格(Til Schweiger)
演員:提爾.史威格(Til Schweiger)
   諾拉.提辛納(Nora Tschirner)
德國 / 2008年 / 105分鐘 / 輔導級
禮讚:入選歐洲電影獎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入選德國電影獎最佳影片
   榮獲加拿大塔伯拉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描述狗仔記者與幼稚園女教師浪漫之戀的愛情喜劇…

◎ 劇情簡介     

  路多是一名狗仔隊記者,與他的攝影搭檔莫里茲一起出馬,沒有抓不到的新聞。他們訪問了巨星約根,路多就尖銳地提出約根美容的事。約根自覺受辱於是訪問便草草結束。

  路多與莫里茲銜命偷拍拳王向女友求婚的獨家畫面,路多大膽地爬上飯店的頂棚,結果崩塌而下,也使他吃了官司。法官判他八個月的徒刑,但可用社區服務來抵銷。沒想到當志工的幼稚園老師竟是從小就一直受他欺負的同學安娜。

  一開始安娜為報私仇,不時給路多ㄧ些難題,譬如庭院組合的大型玩具故意給他荷蘭文的說明書,路多最後組裝完畢,但卻一推就倒,兩人為此爭論不休。

  安娜不准路多在園內使用手機,而此時路多的姐姐莉莉又將她最會吵鬧綽號叫「囉嘍」的兒子送來院內更讓他頭疼不已。而園中常來扮演熊的貝魯因助手請假,安娜要路多頂替演出,但路多愈演愈火大,尚未演完早已甩掉道具揚長而去。

  這一日囉嘍頭中飛鏢,嚇得眾人送他急診,所幸無大礙,但由於這一次的同心協力,兩人也真正感受到對方的另一面。安娜告訴路多,這回她沒像在小學時候去告狀,而路多秉持著男女只求性愛的理念,他與一名學生的單親家長打得火熱,但沒想到女人竟作愛作到睡著。

  園內有一堂作填充玩具的課,路多作了一隻兔子,但卻忘記縫上耳朵,路多辯稱沒有耳朵的兔子也許是缺陷,但卻也顯現出牠的獨一無二。安娜似乎對這樣的說詞而改變對路多的看法。

  安娜在路邊被一名醫生打開車門而跌倒,但兩人也展開約會,沒想到醫生很快就落跑了,喝得微醉的安娜回來向路多訴苦,沒想到兩人由此發生了關係。醒來後安娜堅持是一種意外,兩人只是朋友關係。路多只好再繼續與其他女人約會,而安娜在一次目睹他與女人同睡一室後竟然傷心哭泣。而路多似乎也感受到他心中真正的面向,回頭來找安娜,最後在一場舞台表演中向安娜告白,終於贏得她的芳心。

◎ 劇情分析

  「狗仔隊」這個名詞來自布紐爾導演的影片「家庭的甜蜜」,爾後便一直為世人所沿用。台灣在蘋果日報及壹周刊創刊之前也較少引用狗仔隊這個名詞,但隨著時代的多樣與多變,台灣的社會也變成狗仔隊普遍存在,這應該也是一種社會的另類需求吧!

  「沒有耳朵的兔子」雖然是屬於商業喜劇片,但卻也包容了更多的文本厚度。路多在做填充玩具時忘了為兔子加上一對耳朵,這隻不像兔子的兔子雖然是路多的強辯之詞,但卻也精準地呈現另類的哲學態度。沒有耳朵的兔子當然四不像,也可以說根本不是兔子,但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沒耳朵的兔子正是與眾不同啊!

  並非一定要刻意地與眾不同,但人卻必須活得出眾而獨特,這並非單指人的外表而言,或許可說是生命的態度與價值觀。

  路多的價值觀是相當現代化的,亦即在男女互動中不再講究多餘的過程,剩下的只有性慾而已;而安娜雖然略顯保守,但某種角度她也是有點向路多看齊的,否則她怎會在發生意外後與那名醫生約會,甚至做了全身除毛的準備,這在潛意識中早就要放縱自己,只可惜那名醫生似乎並不怎麼欣賞安娜。

  「沒」片更多的角度反應了現代男女互動的面面觀,現代的年輕人更懂得珍惜他們擁有的一切,生命苦短,享樂主義充斥著每個人的觀念中,但也有一些特殊的例子,那就是安娜與路多最早自己營造的「朋友」位階。男女之間是否真的不可能只有男女朋友的關係?這似乎是長久以來大家一直爭論不斷的。

  其實這樣的議題不能太過武斷,因為有什麼樣的結果,必然有其原因,不能以偏概全將某些案例當作絕對的指標,縱然青年男女關係日漸開放的今日,還是有些訊息是需要被重新檢視的。

  安娜與路多的關係正是這種重新檢視一個絕佳的例子。事實上安娜與路多是由於小學時候的因才導致日後的怨,但透過彼此相怨的結果反而慢慢體現出彼此的善與優點。而這些正是人最大的本質。

  其實人與人每日的相處都很容易有一些訊息會開放,也會爆出一絲絲的火花。縱然是恨著對方,但透過恨便有了關注,有了關注就必須更深入去探討,而最終的結果自然會令人訝異地發現一些真諦。透過這些互動才能超越情慾的本質。

  以前的社會都是媒人推介甚至指腹為婚,但很多的婚姻竟然也由此而安定下來,而這種古代的觀念思維其實都與現代青年互動是一致的。洞房花燭夜的男女或許都是第一次見面,但也是藉著性愛的摸索而逐漸地認同或相互了解。只是現代的年輕人他們的面向較多樣,但相對地他們因資訊的多樣而必須承載更多的重擔,這是一種絕對的對等關係。

  路多與安娜的相處慢慢發現一種新的關係,但因過去根深蒂固的認知觀念,一下子很難扭轉過來,就算那天晚上情不自禁地發生關係,但事後卻又彼此以「朋友」的立場來掩飾自己的不安,這是欲蓋彌彰,但卻永遠是人性的缺點。畢竟突來的變化讓人防不勝防,當連自己都無法說服自己的時候,只能暫時逃避。路多如此,安娜又何嘗不是呢?

  「沒有耳朵的兔子」其實故事情節相當簡單,但卻在德國創下三十億台幣的驚人票房,這充分顯示出這部影片的時代性。這種情節多少呼應了現實生活中的情境,有了這種的對比性,觀眾有一種被說中心砍的窩心,於是一股強大的風潮便反應在票房上。而從另一方面來說,這樣的男女對待,不也正是觀眾的真正心聲?

  安娜原本是不擅長化妝的女人,對照其他艷麗的女人來看這反而讓路多感覺相當新奇,某種的樸素其實也是另類的美。路多見多識廣,看盡了眾多美女,但不重打扮的安娜不僅在家披頭散髮,穿著可笑的睡衣,但反而更能引領路多進入一番新境遇,或許這是屬於心理學的層次,但卻不見得不容易理解。

  總而言之,路多與安娜的互動既不高不可攀;卻也不低俗鄙陋,正確地說這樣的互動感受其實正是普羅大眾的心聲或經驗。或者說,路多與安娜就像每個人的鄰居一般,每天在電梯與你擦身而過,於是那種親切的感動立刻攀染了每個人的心。

  以那位計程車司機為例,這種惡司機似乎普遍存在我們社會的角落,而路多技巧地在片尾反將一軍,看得劇中人與觀眾都能會心一笑,這不僅是神來一筆,同時也是喜劇片的上乘作品。由此也突顯了這個司機還真的可愛,而這個世界從這樣的觀點來看,便會覺得讓人倍感溫馨而欣悅不已。

  「沒有耳朵的兔子」是由男主角提爾.史威格一人包辦製片、編劇和導演,這種「全才」的表現在台灣相當少見,但這倒也提供了一些新的訊息,只要才氣夠,其實不必在乎別人的看法,盡力去完成理想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