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05年12月31日 星期六

香料共和國(A touch of Spice)

導演:迪索‧布麥特斯(Tassos Boulmetis)
演員:喬治‧柯拉費司(Georges Corraface)
   馬科斯‧奧賽(Markos Osse)
希臘 / 2003年 / 108分鐘 / 輔導級
禮讚:希臘國家影展最佳影片八項大獎

一位在土耳其出生的希臘人﹐揮別土耳其伊斯坦堡35年後﹐終於「回家」的故事... 

◎ 劇情簡介     

  希臘裔的凡尼斯與爺爺瓦西里住在土耳其的伊士坦堡。爺爺開了一家香料調味店,從小就耳濡目染的凡尼斯不只學會了各種香料應用在食物的秘訣;更從爺爺口中學到香科與整個宇宙的關係。

  凡尼斯的母親蘇塔娜的好友埃斯太太有個女兒珊美在與凡尼斯見面後,兩人就約定當凡尼斯作菜給她吃時,珊美就必須為他跳舞。只可惜這個願望尚未達成,就因土耳其與希臘政府交惡,土耳其政府開始驅逐伊士坦堡內的希臘人。凡尼斯與父母告別了爺爺之後回到希臘雅典定居,而每次家中有喜事或慶典,凡尼斯總會期待爺爺來看他,但每回都失望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凡尼斯與珊美的書信來往就愈來愈少了,而由於政治上的壓迫感,凡尼斯也被迫接受希臘的軍人政治洗禮。有一次凡尼斯偷偷坐火車欲往伊士坦堡,但醒來發現載回了雅典。凡尼斯當童子軍時曾去妓院募款,因會作菜而受老闆芭芭拉留置,沒想到卻受到軍人臨檢,這使得父母被迫每星期都要帶他去參觀皇家博物館,以期凡尼斯能成為愛國志士。

  凡尼斯的舅舅原是船長,欲娶雷拉為妻,但凡尼斯認為雷拉不會作菜,故意教她在牛肉中放乞沙麻末,害家人嘔吐不已,因為凡尼斯認為雷拉不配當舅舅的妻子。

  這一日凡尼斯聽說爺爺要來,他在接待爺爺的友人後卻發現爺爺突然生病無法前來,於是決定回到伊士坦堡探視在醫院中不能言語的爺爺;也探視已經結婚並生了女兒的珊美。兩人想起過去的承諾,凡尼斯決定在珊美的女兒愛絲生日時為她們作蛋糕甜點,並期待珊美為他舞蹈;但沒想到已分居的丈夫穆斯達法又及時趕來,請求珊美與他回安卡拉,原本答應在博斯普魯斯大學擔任客座教授的凡尼斯心中的那份愛的期許又落空了。

  在月台上凡尼斯目送珊美與丈夫、女兒登上火車,只能將這份的心靈交織,當成心靈長存的美食而獨自回味。凡尼斯回到爺爺以前的店,他登上閣樓從地上撿拾了許多香料,然後將各種調味香料放置一起,接著用力吹一口氣,香料彌漫在空氣中;凡尼斯頓時覺得置身在浩瀚無邊的宇宙中。

◎ 劇情分析

  以飲食結合心靈的情慾訴求的電影愈來愈多,但能夠將各種配料呼應人生的現象與宇宙的奧妙神奇,「香」片算得上是相當突出的好作品。

  希臘與土耳其間有著幾千年的恩怨與國仇家恨,雖然希臘的文化大量影響了中亞地區,但政治的鬥爭與宗教的分岐仍然使得近代的土耳其與希臘常陷於紛爭與戰亂中。
 
  導演拍這部影片其實是他個人自傳式的敘述結構。他的父親為希臘人,母親與外公則是土耳其人,六○年代兩國交惡時,父親被迫遣返回雅典定居。問題是希臘人並未真確地認同他們,不時以「土佬」視之為異類。對凡尼斯與其父母而言,生長在這樣「錯亂」的環境中不免有著極度的困惑與心靈的矛盾衝突。

  凡尼斯回希臘後一直渴望外公能去希臘看他,但除了政治因素的阻隔,似乎也有著奇妙的一股力量,使得外公無法到希臘來。小時候的凡尼斯受到外公的影響甚大,外公的香料店以及閣樓上的儲藏室,是凡尼斯接受各種香料薰染的聖地。這兒不只讓他的思緒建構了另一個宇宙世界;也從各種食物的配料中融入了人生的喜怒哀樂以及七情六慾。譬如太陽像辣椒,所以每道菜都必須用辣椒;金星像肉桂,因為象徵女人的肉桂既甜蜜又苦澀;而地球上因為有生命,且人必須依賴食物而活,所以鹽這種必需品就被用來形容地球。

  這樣豁達浩瀚的思潮使得五顏六色的香料瞬間變成宇宙的每一顆星星;更在凡尼斯的心目中成就了另一種纖細的思維與看法。基於此,凡尼斯在耳濡目染中學會了作菜;在他認識珊美時,兩人小小的心靈早已相許,他們相互約定的信物是凡尼斯的美食與珊美的舞蹈。

  然而這樣的約定卻因為父親的被遣返而中斷,從此之後直到凡尼斯成為天文學系的教授都未曾見過珊美;但曾經有過的承諾卻牢牢地烙印在他心中。當凡尼斯接獲外公住院消息後,急急趕回伊士坦堡,也見到了珊美;而珊美曾帶他去看她女兒愛絲上的舞蹈課,這使得凡尼斯似乎又回到了從前的期盼時光。對於珊美的愛慕,他並未放棄,但當珊美丈夫也是凡尼斯小時候認識的穆斯達法趕來要求復合之際,凡尼斯也只能將心中的愛帶回外公香料店的閣樓上,將之化為各種香料的組合,再用力吹一口氣,於是混雜的香料粉塵立時化作心靈的宇宙。凡尼斯回到心中的香料堡壘;也從許多香料中印證體驗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宗教的矛盾衝突也是導演的重要訴求。當移民官要遣返凡尼斯父親時,他在父親的耳際耳語一番,父親猶豫了五秒鐘卻沒答應,因為移民官向父親表示若能改信回教則不必接受遣返。父親在凡尼斯長大之後才吐露這段秘密,這使得父親淚流滿面心酸不已。從宗教延伸的政治議題都是相當難解的,導演恰到好處地表達了一種批判與抗議,但卻又透發了深厚的寬容;畢竟他身上流著是土耳其與希臘的共同血緣!
  
  本片從香料去比喻女人的特質;甚至將香料當作維持廚藝第一把交椅的手段。凡尼斯的姑媽好幾次的帕金森病時好時壞,都是因為與香料飲食有關。而透過每道美食卻也技巧地傳達出五、六○年代中亞的時局動盪;甚至一九六七年四月廿一日希臘軍事執政團的出現,與幼小的凡尼斯想找外公的卑微心願相映照,在對比的呼應中更令觀眾感受到香料之外潛藏的戲劇動力。

  片頭嬰兒吸著母奶,並有在乳房撒上香料調味的畫面,接著是嬰兒吸吮時的滿足表情,其實訴說了生命自開端至結束,都與各種味道脫離不了關係,更廣義地說是人性的七情六慾,其實也都是一種獨特的香料,端看各人的體驗與品嚐,這應該也是生命的另一種本質吧!

  凡尼斯長大後常去當童子軍時募過款的妓院,相同的女人胸部畫面雖與第一場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在凡尼斯的生命品嚐中是截然不同的。愛情與情慾應該用什麼香料來搭配?或許各人都有獨到的觀點吧?

  外公對凡尼斯表示食物其實跟夢和打嗝有關,因為打嗝是胃腸滿足的表相,夢境是心靈未竟的願望;但這一切都可以因為思考與想像而建立起一種空間,因此這個獨立的領域是絕對能自我滿足的。

  外公的思考使得凡尼斯受到極大的影響,也促使他日後變成了著名的天文學者。有趣的是他帶領學生用太空望遠鏡拍攝宇宙星辰時,印表機印出的卻似一個人的腸胃,凡尼斯的解釋是印表機的油墨有問題,但其實他心中卻有個屬於自己的答案。這個答案呈現在最後閣樓上吹起混雜的香料;以及前面一把紅陽傘飄浮到空中。這些畫面的組合雖然透發出魔幻寫實的異想世界,但卻是凡尼斯融合外公的啟示而在自己心中建構的心靈意趣與天堂世界。

  「香料共和國」是一部令人驚嘆與喜悅的電影,在淡淡的鄉愁與情愛思慕中都化成飄浮的香料醇味,雖然荒謬難堪,卻也透發出戲謔的揶揄;更重要的是編導也將人生利用香料熬成了一道佳餚。

偶然與巧合(Chances or Coincidences)

導演:克勞德勒路許(Claude Lelouch)
演員:亞裏桑德拉
馬丁妮絲(Alexandra Martines)
   皮埃爾
阿迪迪(Pierre Arditi)
法國 / 2000年 / 115分鐘 / 保護級
禮讚:芝加哥國際影展最佳女主角
   法國凱撒獎最佳音樂
若是相信上帝,所有的偶然都非巧合;若是不信上帝,所有的巧合都是偶然 …

◎ 劇情簡介     

  舞者米莉安與男舞者因拍片相戀,結婚後生下一子塞吉,但不久兩人理念不合而分手。米莉安帶八歲的塞吉回當年拍片現場威尼斯卻邂逅了賣假畫的畫商皮耶,皮耶將母子二人繪入畫中而開始一場熱戀。皮耶將巴黎畫派蘇汀(Chaim Soutine)的假畫賣給紐約的酒吧老闆後,帶米莉安母子去實現塞吉的三大願望:(一)去加拿大邱吉爾村的哈德遜灣看北極熊;(二)去蒙特婁見偉大的冰上曲棍球球員柏諾姆;(三)去阿卡波柯看死亡之躍的高空跳水。

  皮耶同時答應帶米莉安去諾曼第度假三日,接著再回土耳其老家看世界最大的駱駝。但皮耶和塞吉在諾曼第海上先後落水而亡,傷心的米莉安帶著攝錄影機想拍攝兒子未完成的心願。只剩最後高空跳水的旅程,攝錄影機卻在機場被偷,正巧被在大學教「展望學」的馬克從小偷手中買回。原本已有未婚妻的馬克一見影帶中的米莉安大為傾倒,遠赴義大利發掘她的身世,但也因此與未婚妻漸行漸遠。

  馬克在阿卡波柯目睹米莉安跳水自殺,大呼土著將她救起。馬克將攝錄影機及帶子還給米莉安,但米莉安卻不告而別,因為她面對馬克這種鍥而不捨的精神,開始對皮耶以前說的「偶然與巧合」的信念動搖了。

  米莉安到紐約的酒吧拍攝了蘇汀的假畫,並從黑人老闆口中學到「相信上帝,也要相信自己」,而後到土耳其的家中以及皮耶母親的墳前跳迴旋舞。這其間她更見到土耳其的婚禮,在生死的相續中,米莉安自殺的念頭漸漸淡薄了。

  米莉安先回義大利見她父兄,正如父兄所言,當她準備好時就會出現。米莉安主動到加拿大找馬克,因為她已澈悟新的人生觀。這回除了偶然與巧合之外,她願像馬克一樣,在發現偶然的希望時,一定會執著追求。

◎ 劇情分析

  這部影片的剪接手法切分得極為細膩,如果稍不留意很難在倒敘與現況進行中區分清楚,編導在處理人物的行為與觸動均採點狀而非線與面。正因為這種蜻蜓點水的複合呈現,更加清楚地詮釋了「偶然」與「巧合」的主題意識。

  偶然與巧合是一種隨順命運擺佈的生命觀所自然流露的浪漫情懷,很容易讓青年朋友迷惑其中。這或許真的是一種形式的愛與感受,但偶然與巧合既然是建構在這種宿命論中,當另一層面的偶然與巧合再度來臨時,將會是一場令人心碎的毀滅。展望學與「偶然與巧合」是對立的。後者接近宿命論,前者卻是一種信心的進擊。這也是為什麼米莉安在皮耶及兒子死亡後,在充滿著抒情幻境中一步步踏上死亡之路;但感受到馬克的冷靜堅毅時,她開始精確地發覺自我,並感受到真愛。

  生命中的悲歡離合固然有著淒厲的不幸,但愈大的打擊卻愈值得去經歷;挫折與不幸其實是上天賦予人類成長的一種試鍊。編導在片中創造米莉安的舞作「死亡雙人舞」,早已注定了在生死變動中才能得到自我的解脫。或許應該說愈大的撞擊,才能造就更大的澈悟,但是當然也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

  「謊言」是人類的特殊行為,在「虛」與「實」之間互動了生和死、真與假,但也延展了無限的動能。其實很多人一直生活在假象中,但請記住,如果太真實就無法幻想,因此人常心口不一,而出謊言,造就了短暫的幸福。只是些幸福卻像冰淇淋,稍一閃神很快就溶化了。

  皮耶認為死亡是最大的謊言,他相信死亡是人類的摯友;當世上沒有朋友時,當然只有找「它」了。但事實上皮耶卻是在自認找到最愛的人米莉安而預備向她求婚時死亡的。宿命論者不免再度感嘆另一次的偶然與巧合,畢竟偶然與巧合不只是歌頌愛情。

  從另一個角度而言,生與死固然如影隨形,但若細細思索,死亡卻是另一種生的開始。諾曼第是劇中人的死亡之旅;土耳其的迴旋舞除了在米莉安小時候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外,其實也是一種輪迴的表徵,而墳場更是死亡的表相。馬克在上課時也提到這個問題,一名女學生說:因為她不怕死,所以就死不了。

  但生與死其實依循在虛與實之間,正如塞吉的願望:哈德遜灣的北極熊是他的嚮往,但過分接近卻是一種死亡;最崇拜的球員其實只想著要和米莉安上床作愛;高空跳水更是「死亡之躍」。在這些生與死、真與幻的假象辯証中,漸漸敘說了生與死的因果與動力。只有在真正了解死亡之後,一切的動能就全面復活了。

  本劇由一架攝錄影機貫穿主軸,影帶中的映象應歸納在幻覺與不真實,這當然包括米莉安與前夫在威尼斯拍攝的舞蹈電影。而馬克除了在大學教書,也喜歡玩小劇場,擅長以拍好的影像與真人合演;這種另類表現,正是虛實的極佳詮釋。在陰陽對立中虛實的擺盪去追尋何者為真?真者…生命的真相也。

  皮耶以「蘇汀」的贗品賺錢,卻使得紐約的酒吧老闆以為得到真品而活得有信心與價值。當然在拍賣場上那些貴婦人不也是如此嗎?人生說穿了其實是建構在這種奇幻虛假的價值觀中,或許活在虛幻的數字表相與虛榮將能得到更多的解脫與成就。

  皮耶說:只有老人、白痴與小孩不會說謊;米莉安說「舞者」也不會。因為語言可以造假,但舞者卻必須以肢體真誠地呈現心中的慾望語言,這些都是真正沒有虛偽而直顯赤子之心的人。這份率真的情懷使得米莉安在充滿對愛的幢幜中,立刻像孩子一般真誠而毫無保留地去面對愛情。米莉安憑藉的是「第一眼見面,就有將感覺抽離」的迷幻喜悅;而馬克第一次在影帶中見到米莉安也正是這種思維情境。但不同的是馬克卻是冷靜而執著的「展望學」教授,依循展望學的理論分析,不但可以準確地預測未來榮枯,然後誠實地探索,加上直覺與延展而預想著未來,這點和賣假畫的皮耶是全然不同的。

  知道有一位馬克不停地關心自己,米莉安漸漸尋覓到新的生命信心,於是開始重新詮釋與測試「偶然與巧合」的真確性。紐約酒吧老闆相信上帝,也相信自己,如同禪宗公案般地使米莉安見到了上帝──而這位上帝竟是酒吧黑人老闆。重要的是她從對方身上與得到「喜歡自己」的啟示。冰上曲棍球球員柏諾姆是塞吉崇拜的上帝,當柏諾姆反問米莉安相信上帝與否?米莉安似乎也在當下找到自我;在上帝的界定不再那麼清楚時,正是看清生命真相的時刻。

  一捲錄影帶影響了兩方面的生活。馬克剛結婚的妻子終於離他而去(這是死的表徵),但反而助長了米莉安與馬克的開始(這是生的表徵)。正因為如此,生與死的精神層面是絕對可以追索與操弄的。米莉安逐漸有了改變與認知,她第二次去看北極熊,將司機的話「因北極熊先到,所以失事飛機上無人生還」改成「因北極熊先到,用它溫暖了傷者,所以無人死亡。」在此米莉安精確地為生命留下了希望與方向,是生命的重新詮釋。

  最後米莉安自行回去找馬克,正如馬克之前執著去找她一樣,也是一種自我的內省與認知。當在虛、實變動中能找到清楚的方向,就是生命的意義;重點是必須是自己清楚的覺知,就算在複雜的人生旅程上依然能掌握希望與目標。

2005年12月24日 星期六

我在世界的另一角落(Christmas Oratorio)

導演:卡吉爾‧安德森(Kjell-Åke Andersson)
演員:彼得‧哈伯(Peter Haber)
   珍哈‧溫柏格(Johan Widerberg)
瑞典 / 1996年 / 124分鐘
禮讚:1996年瑞典影展最佳音樂
   歐洲影展最佳影片
   聖荷西影展最佳影片
在母親的遺物中,意外發現一段不堪回首的家族故事 …

◎ 劇情簡介     

  名指揮家維多正與交響樂團彩排時,接獲其母逝世消息。其母出殯後,維多在鋼琴上發現從小離他而去紐西蘭的父親席納寫給他的一大疊信件,原來都被母親扣留。從些信件中維多漸漸了解了父親的過往,而這一切都得從維多的祖母蘇薇談起。

  蘇薇是一位熱情洋溢、活潑好動並有好歌喉的女人,卻在一次意外中被牛踐踏而亡。蘇薇的丈夫亞倫從此陷入了思念與哀悼中,逐漸地疏忽了對兒子席納及女兒艾娃的關懷。幸好蘇薇參加的合唱團團員介紹亞倫到一家飯店當侍者,於是亞倫賣掉農場舉家搬到城鎮。

  亞倫為一群「火腿族」送酒時,意外地被要求為紐西蘭的火腿族回信,沒想到亞倫孤寂的心聲竟感動了遙遠的泰瑞莎,兩人藉著書信來往,竟到了極端緊密的感情地步。泰瑞莎寄來項鍊一條,希望亞倫前去娶她。亞倫準備就緒,但卻在半途死亡。而這同時,已經十六歲的席納被鎮上的服飾店女老闆芬妮看上,在一次藉故帶他去聽冒險家海登演講而同宿旅店時,誘騙席納與之發生關係。事後芬妮卻再也不願見席納,直到她產下兒子維多之後兩人才見了一面;而且芬妮態度堅決,希望席納從此不再來見她母子。

  席納受了刺激,竟在飯店廚房欲強暴一名女子,因而被送入精神療養院。席納在醫院常寫信給維多,妹妹艾娃有時會和男友送維多來與席納見面。席納從療養院出來後,輪船公司將亞倫遺物寄回,他見到泰瑞莎寫給亞倫的信以及那條項鍊時,一直有著一種奇妙的感覺,於是他決定到紐西蘭找泰瑞莎。

  席納在醫院見到當看護的泰瑞莎,也發現她已嫁給一名傷殘的查理。席納表明了身分,泰瑞莎原本極端抗拒,但卻情不自禁地到旅店內見席納。兩人瞬間就掉入一種奇妙的互動中,好似過去的書信交往正是兩人的心聲;而當席納將項練給了泰瑞莎時,剎那間泰瑞莎知道當年的許諾已經應驗了。維多看完信,也相信自己正好如父親信中告訴他的,人應該站在音樂中;於是他抖起精神在大教堂指揮巴哈的「聖誕神劇(Christmas Oratorio)」的演出。(註:瑞典導演Andersson於1996年執導以巴哈「聖誕神劇」為背景之同名電影,在瑞典影展中獲最佳音樂獎、並獲歐洲影展最佳影片、聖荷西影展最佳影片。

 劇情分析

  以龐大的時光建構了這篇充滿哀情、傷感但又兼具喜悅的史詩故事,「我」片製作嚴謹的態度使得這部影片得到不少的讚譽。

  人性是極端矛盾的,當近在咫尺時往往無法探知對方的真情與愛意;不僅如此,甚至常因沒有距離的間隔而使得彼此傷害對方。正因為眼前似乎處處充滿了障礙,於是人們不得不借助遙遠國度飄來的希望,那怕只是一封信或是隻言片語;甚至是一個小小的信物,都將帶給人無窮的希望。

  如果依此深究不難發現,人之所以捨近求遠不僅是因為自身的孤單寂寞;人性的悸動不安與妄念雜意也使得世界另一個角落的消息變成一種救贖的福音。

  蘇薇在劇中是個樞紐人物,她為故事起了一個頭;也為故事作了完美的結束。而銜接這段時空的除了亞倫的孤寂與席納的悲愴命運之外,其實還兼具了令人喜悅的「聖誕神劇」。也正因為加入了音樂的另類創作,而使得本片的結構更為厚實起來。

  亞倫的性格與蘇薇相互對照就顯得太懦弱而無能了,或許應該說他是過度依賴妻子的人,而這份依賴則有點回歸母性潛意識的糾結;因此當蘇薇去世後,亞倫頓時像個無助的孩子一般哭泣。當他們剛搬進飯店的宿舍時,席納就看見父親無助的模樣。

  似乎就是這樣的潛意識留給了席納。席納念書時常常以父母親的恩愛為題來寫散文,但這似乎冒犯了老師而遭受處罰,因此除了史弟這位朋友之外,他是極為孤獨的;孤獨到寧可到醫院探視瘋子而不願離開。另一個原因則是亞倫並未盡到當父親的責任──在家中發生變故時給予席納安慰,故使得席納的自我情緒愈陷愈深,終至不可自拔。

  芬妮過了適婚年齡但始終未嫁,因為她一直活在一種虛幻的想像中,更重要的是自我理想並未隨著年齡增長而有所改變,反而一直停留在愛慕初生的時空與觀點。當她發現心目中的偶像探險家海登竟已如此衰老時,情緒幾乎要崩潰了。而她不但不自省年華老去,竟將十六歲的席納帶入旅店內同宿。

  芬妮將席納的雙手放在自己的雙乳上,這使得席納瞬間又回到母性的子宮之中,這份令他怦然悸動的思維最後變成永生的符徵。也許是一種冥冥中的指引;也為世界另一個角落的另一段情愛引燃了火花。如果不是芬妮與席納的老婦少夫配;泰瑞莎與席納的結局自然就會令人不安了。而這一切也因為彼此身影與思緒的重疊,最後才會變得合理起來。

  亞倫孤寂的信函感動了泰瑞莎,但這些行為卻好似在為席納而做。亞倫終身不曾見過泰瑞莎,只見過泰瑞莎被洗過的床單包裹住臉龐的相片。亞倫自然相當好奇,但當他在船上死亡後,這些相片連同遺物被寄回給席納。席納望著看不見臉龐的相片,當然也十分地好奇;甚至可以說父親之前的感受都全部移植到席納的身上了。

  席納熟讀了泰瑞莎寫給父親的每封信,他頓時覺得泰瑞莎就是寫信給他,因此才激起他往紐西蘭的動力。但這之前席納因受到芬妮毫無緣由地拒絕,心情立刻陷入自己建構的牢籠中。故事情節在這兒有了直接的佈局與呼應,在席納因精神受創而意圖撫摸女僕碩大的雙乳時,席納像之前所探視的男人一樣,自己也被關進精神病院中。

  一切都因為失去母親蘇薇的母性撫慰,父子兩人同時都掉入生命的泥淖中而進退不得,甚至喪失生命。但也因為這種接力式的愛情催化,使得遠在紐西蘭的泰瑞莎不得不重新去面對新的抉擇,因為泰瑞莎實在太寂寞了。

  泰瑞莎與兄長羅柏的關係顯然也有些瞹眛,這使得羅伯對於遠自瑞典的來信相當不悅,最後在獲知亞倫即將到來時,竟激動地將泰瑞莎推至泥濘之中,並以泥巴對泰瑞莎作了性暗示的舉止。這也是為什麼在獲知亞倫無法到來時,泰瑞莎就離家的原因。

  對泰瑞莎而言,在二十二歲時接獲來自瑞典的信函後,她的心似乎就與遙遠的國度有了緊密的連結,那是一種救贖的盼望。就算從亞倫換成了席納,對她而言重要的是那個國度所期盼的人終於出現了;何況泰瑞莎自己也如此期望將那項鍊戴在自己頸項。雖然來的人是席納,但他似乎是帶著一種贖罪與彌補的心意而來。這對一生孤寂受苦的泰瑞莎而言,都應該是極度渴求的。

  席納與泰瑞莎留在紐西蘭,他一再寫信回瑞典給兒子維多,只是這些信件全被芬妮擱了下來,直到芬妮死後,已經成為名指揮家的維多才發現父親寫給他的一大疊但都末曾開封過的信。

  維多看完信也了解了父親乃至爺爺與奶奶的過去。席納雖然命運悲愴,但他卻不曾忘卻母親蘇薇對音樂的喜好。維多幸運地從奶奶身上遺傳了對音樂的天賦,在辦完芬妮的喪事後,將情緒全部融入到音樂中。他喜悅地指揮合唱團與交響樂團演出巴哈的「聖誕神劇」,因為他終於知道席納信中所言:應生活在音樂中的意義。

最愛她(Me Without You)

導演:桑德拉‧戈爾德拜切(Sandra Goldbacher)
演員:安娜‧弗瑞爾(Anna Friel)
   米歇爾‧威廉姆斯(Michelle Williams)
英國 / 2001年 / 100分鐘
禮讚:第58屆威尼斯影展競賽片
   2002年英國影藝學院最佳影片提名
兩個古靈精怪的小女生,決定要成為一輩子形影不離的姊妹淘 …

◎ 劇情簡介     

  故事從一九七三年開始,在倫敦近郊的兩名小女生荷莉與瑪莉娜不僅是鄰居,而且是形影不離的死黨。她們一起辦家家酒,也一起上學,兩人感情好得就像連體嬰。她們將兩人的名字合寫成「荷娜」,然後將它放在瓶裡再丟入水池中來顯現她們的感情。

  一九七八年社會開始步入叛逆的大環境。瑪莉娜帶荷莉參加哥哥奈特的「派對」,瑪莉娜在吸食海洛英後跟一陌生人上了床;另一方面荷莉雖知瑪莉娜的哥哥奈特已有女友,但因從小就喜歡奈特,故在其女友不在時亦與奈特發生關係。當瑪莉娜知道後生氣地向荷莉表示,奈特只是嗑葯而將她當作女友,這使得荷莉傷心地哭了。

  一九八二年,奈特在巴黎結交一名法國女演員伊莎貝,而荷莉與瑪莉娜也上了大學。喜好文學的荷莉愛上了溫文的助教丹尼爾,沒想到瑪莉娜很快就捷足先登,搶先與丹尼爾交往。於是丹尼爾就繼續週旋於兩者之間,直到對二人開始厭倦。但此時荷莉在丹尼爾床上發現瑪莉娜的項鍊,這才急急退出。

  荷莉原本認識了同樣是猶太人的穆李歐,但瑪莉娜又搶先一步與穆李歐交往。其實荷莉在之前見過從歐洲回來的奈特,她的心中似乎又回到過去那段令人懷念的日子。只是這份感覺不管是荷莉或奈特都說不清楚,何況奈特身邊還有個伊莎貝。

  奈特終於向眾人宣佈與伊莎貝的婚期,這使得荷莉時心中有著無限的衝擊;至於因為母親而服安眠葯自殺獲救的瑪莉娜,卻安慰荷莉說不論再怎麼樣失意仍還有她。

  一九八九年荷莉擔任記者,再度遇上推銷文具的奈特,荷莉感嘆似乎一事無成,然而此時瑪莉娜也抓住機會嫁給了穆李歐。於是荷莉決定隻身前往紐約,但沒想到瑪莉娜竟激烈地反應,謂若荷莉離開,她立刻就去墮胎。此時的荷莉似乎已逐漸看清事情的真相,她決定要走出「荷娜」的陰影;在撿起池中的瓶子後,她決定與奈特一起離去。在二○○一年的時候,瑪莉娜拜訪荷莉,她們的子女又像過去一樣,盡興地玩在一起,時光又好像再度回到了從前。

◎ 劇情分析

  這部電影涵蓋的時空將近三十年,可謂是兩名小女孩一生的成長過程。巧妙地是。從一九七三年這個銜接六○年代大變革的新世代風潮,以每十年一個主題的訴求,強力地展現不同年代給予不同世代的衝擊。

  有太多的影片描述過同齡女孩的成長過程,但卻鮮少能像本片一樣,將兩人之間那種虛無飄渺但卻又穩固實在的相互依賴及相互批判與縱容,呈現得如此完整與細膩。

  生命的成長在某些面向而言總是有所欠缺的,荷莉與瑪莉娜的性格正好在相互對應中有了彌補。也正因為這種對方擁有的正是自己欠缺的不安,逐漸演變成絕對的依賴。以瑪莉娜父母親失敗的婚姻來說,荷莉的父母是猶太人並崇尚理性的生命態度,正是瑪莉娜在潛意識中極度渴求的。而這也是為什麼瑪莉娜遭受心靈創傷而被荷莉父母帶回荷莉房間時,瑪莉娜會對擁抱她表示關心的荷莉父親有了失禮行為的原因。

  瑪莉娜延續著家庭破碎的傷痕,逐漸將「性」幻化為一種補償與掌握。對於從小一起長大的荷莉,瑪莉娜也以相同的態度來面對。因為心靈有了缺失,於是便渴望擁有;而真正的擁有則是不能讓荷莉離去。兩人將名字合併成「荷娜」放置瓶內並丟入池中,這不僅是個符徵;也是個魔咒。荷莉在某些角度也融入這個混淆不清的糾葛中,這其中的緣由當然也有來自她父母較為理性的家教,以及猶太人的約束教條;但也正因為如此,瑪莉娜那種直率的性格,反而是她潛意識中的欠缺,因此在一些日常對應中,荷莉總是注定得容忍瑪莉娜的嘲弄與強勢。

  當兩個人的心靈真正合而為一時,是必須從不同的角度去詮釋的。真心相愛自然也是心靈契合,但即使男女在這方面的心性融合其實還是有其極限性的,更遑論荷莉與瑪莉娜這兩個同性的個體。但如果只是有限度互補虛實或許還能融洽地呈現完整的表相;一旦超越了極限,絕對物極必反而有重新的對應。

  荷莉的「理性」使她將「真情」放在第一次的身體映象中。小時候在瑪莉娜家,見到奈特光著上半身的背影,似乎在腦海中早就為自己刻劃了「愛的真蹟」。這份放置心影的愛是無怨無悔的,只求心靈的交融,不在意彼此的靈魂飄盪。

  然而當瑪莉娜知道荷莉與奈特上過床後,她潛伏的不安與悸動立刻傾巢而出。她自己可以肆無忌憚地作愛,但卻無法忍受荷莉結交男友;此無他,只因她心中畏懼荷莉會因有了愛而離開她。

  瑪莉娜採取的方式是每次荷莉有了男友,她一定搶先引誘對方;在她的認知中,似乎唯有如此才能確實使得荷莉始終留在過去兩人最歡樂的時光。

  以奈特而言,在歷經八○年代的叛逆時局以及九○年代的獨立知性時代,他其實依然看不清自己真正的方向。也許一開始他也認為荷莉與其他女人一樣,但在自我的心靈深處,其實也隱藏了一段不安的因子。只是深受這份不安因子的困惑,奈特始終說不上來這份難以言詞的感受竟然就是真正的愛。

  荷莉似乎受到父母的影響至鉅,這也是她始終無法像瑪莉娜那樣地放縱自己,更何況奈特正是自己知己的兄長;瑪莉娜就曾經用「亂倫」的偏激言詞嚴厲地嚇退了奈特。

  上了大學後,荷莉的理性更趨成熟,事實上此時她與瑪莉娜的區野就更明顯了。荷莉喜歡「柏格曼(Ingmar Bergman)」與「塔可夫斯基(Tarkovsky)」這兩位瑞典與蘇聯的導演,而這兩位導演的作品充滿著寬厚的哲學思考。她以為丹尼爾助教也是性情中人,殊不知丹尼爾只是擅長以表相的名詞來眩惑別人;然而荷莉依然執著地與他交往。在這段氛圍中,荷莉真正的想法是藉著與男友的交往,來截斷與瑪莉娜彼此之間的糾葛困境。但她也說不上來,畢竟在其潛意識中又夾雜著另一種「不捨」;因為就某種層面與意義而言,荷莉也是無法放棄瑪莉娜的。

  荷莉與瑪莉娜就是在這樣不經意地相互拉扯中逐漸地在依賴的渴求中傷害了對方。當荷莉發現瑪莉娜與丹尼爾也有一手時,她嚴正地警告丹尼爾,若繼續這種惡行將向學校揭發。但瑪莉娜則不然,她卑微的渴求,使得在暗處的荷莉傷心不已。荷莉傷心的不只是感情問題,最重要的是從小認定像「雙胞胎」意識心靈中的另一半,竟是如此的不堪。

  荷莉再次將新認識的男友穆李歐介紹給瑪莉娜,瑪莉娜似乎依照「慣例」照樣接收。但此時荷莉似乎已經逐漸看清了自己的生命動向,少女時代對奈特的映象留影再度浮現在眼前。她一則是逃避,二則是真的想走出自我。畢竟這個社會的脈動是獨立而知性的新思維,但如果不如此果斷,她將永遠走不出「連體嬰」的夢魘。

  當機緣到來,真愛就會示現,不必過多的甜言蜜語,只要在四目交織的片刻,就能讓兩個靈魂同處在永恆之中。奈特的示現雖來得較遲,但卻為時不晚。

  二○○一年的畫面讓我們了知生命的循環以及戲劇的迴旋力道。在不到兩個小時中詮釋了三十年的奇妙心意情境;也讓觀眾似乎多體驗了一次人生。

2005年12月17日 星期六

失控的陪審團(Runaway Jury)

導演:蓋瑞‧弗萊德(Gary Fleder)
演員:約翰‧庫薩克(John Cusack)
   瑞秋‧懷茲(Rachel Weisz)
   金‧哈克曼(Gene Hackman)
   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
美國 / 2003年 / 127分鐘
年輕寡婦為了丈夫的謀殺案,挑戰財大勢大的槍枝製造集團,陪審團及雙方律師全面失控 …

◎ 劇情簡介     

  伍德替兒子買了生日禮物尚來不及慶祝時,在公司突然被持槍闖入者射殺,除了伍德之外尚有多人喪命與受傷。

  兩年後,伍德的妻子決定委託羅溫道律師向槍械製造公司域氏槍廠提出賠償訴訟。而廠方立刻找來陪審團顧問費斯組成高科技指揮中心,透過他們完整的蒐集情報以及精心地挑選對自己有利的陪審團員,試圖在未來的審判中掌握機先。

  陪審團中有一名叫依尼克的年輕人,但費斯他們似乎查不到他的背景,只直覺地對尼克相當排斥。但尼克卻在面試時向法官表示他因想參加一年一度的電動玩具大賽,因此想放棄擔任陪審團。法官嚴厲地訓斥年輕人不懂得為社會盡義務,尼克才勉強留了下來。由於控方並未反對,而費斯也自認應能掌控,因此改變初衷挑選了尼克。

  審判開始時,費斯似乎很快掌握了優勢,但他突然接獲一名自稱是「瑪莉」的女子來電。瑪莉謂她已掌控了三分之二的陪審團,如果域氏槍廠想贏得官司,必須付她一千萬元。原本費斯不以為意,但瑪莉輕易地下手,讓費斯埋伏在陪審團裡的女子因喝酒而遭淘汰。

  費斯開始感到對方的實力超乎他的想像,於是要求見面。果然在公車上展開談判;但費斯其實另有打算,他由此而摸清女子與尼克果然是一夥的。於是派人到尼克家中搜尋,並竊取電腦的複製資料。

  只是這些資料並不重要,費斯再派人二度侵入,果然找到MP3,但正好遇上瑪莉,雙方一陣扭打。瑪莉雖不是對手,但卻以削尖的木棒刺入對方大腿。瑪莉再度與費斯攤牌,而且價錢漲至一千五百萬元。

  在陪審團聽完結辯而作出決定前,費斯查出瑪莉原名貝琪,與尼克是印弟安州嘉納鎮的同學。而之前鎮上發生的一件槍擊案件中貝琪的妹妹瑪姬是九個死亡當中的一人。費斯雖發現真相,但錢已匯入瑪莉指定的戶中;且在最後投票時,靠尼克的說服力,使得陪審團作出域氏槍廠敗訴的決議,並且必須付出大筆賠償金。此時尼克與貝琪早已決定將錢用在受害鎮上人的身上。

 劇情分析

  好萊塢電影最擅長的法庭戲之所以歷久不衰,其原因在於律師與檢方的唇槍舌戰。而「失」片不僅延續了這個傳統的優點,更匯注了現代科技的情節,讓觀眾清楚地知道,一項重要的審判中其實有著太多人為的鑿痕,並從而表露了人性的醜惡與貪婪。

  要建構這篇令人驚訝的懸疑劇本,編劇的功力絕對要受到肯定,而導演的安置編剪使得在快節奏的呈現中,慢慢剝蕉了事情的真相。

  美國的槍枝在超級市場內就可以賣,雖然這是憲法賦予的權利,但相對地,因為槍枝的泛濫也造成無數生命的喪失。這樣對立的論點重新以電影的角度來詮釋,自然有太多的戲劇衝突;當然也牽扯到生命交關以及金錢的誘惑,這都是值得一再探索的。

  瑪莉(貝琪)與尼克敢隻身挑戰勢力龐大的高科技陪審團顧問,自然是因為妹妹也曾遭受槍枝之害,復仇的動機使得他們忘卻了自身的困境與危機。

  費斯經過追查,才知道尼克過去一直在更改身分,其目的就是伺機得到陪審團的資格,只是好幾次都在資格審查中被剔除,這也使得他與瑪莉精心設計的計畫一延再延。要不是尼克採取「欲擒故縱」的方式,說不定他們二人永遠都無法達成目的。

  「膽大心細」是對尼克與瑪莉的描述,尤其冷靜的處理手腕,讓劇情的推展充分顯現了懸疑推理的特質,也使得觀眾在每分每秒中幾乎都被情節壓得喘不過氣來。

  先不談在法庭的事理與法律之爭;單從人生而平等的人權態度來看,生命在槍械的脅迫下,幾乎是瞬間就足以令人致命。導演在第一場伍德遭受槍擊時就作精彩而令人深省的註腳。當伍德躲在公司一角以為躲過亂槍掃射時,剛一回頭立刻遭到槍擊。在這個鏡頭中,導演刻意將凶手的面相模糊化,這顯示了伍德是在來不及看清凶手臉龐之際就遭擊斃。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不禁為生命的脆弱而感嘆,也從而對槍隻在世間尤其是平和的社會中加以嚴正批判。只可惜龐大的利益讓一些人眛著良心繼續堅持槍枝的買賣,但這也只是更加暴露人性的醜惡與無知罷了。

  費斯在冷靜中又夾帶了冷酷。他是一位觀察入微的律師偵探,從他搭計程車中見到一張醫院的停車收據,立刻可以推論司機的母親住院,而且已經送回家中,並好心地建議司機可以考慮將母親送往安養院,便可看出。

  這一段戲雖與劇情無關,但卻明確地詮釋了費斯的人格特質與行事風格;這在劇本學中即是具象地表現了映象語言。因此當費斯在決定陪審團人員的資格時,單憑對方的舉手投足或衣服穿著,立刻可以決定這個人是否日後會站在他們這一邊。當然這一切也都是因為他的手下有著一群頂尖的科技高手,透過電腦搜尋,人的過往都將不再是秘密。這方面的呈現其實也意味著日後的人際關係將不再有任何可以隱瞞之處,但人與人之間卻反而因為這樣的全面裸露更顯得疏離。

  每位陪審團員的角色在前半段都很努力經營,但在後半段因為戲的路線佈局在瑪莉與尼克身上,這些角色顯然都被疏忽了,好比目盲的甘賀文雖成為陪審團的主席,但最後也並未見到任何發揮,殊為可惜。

  另一條線由達斯汀‧霍夫曼飾演的羅溫道律師,代表的是正義的控方;也是良知的象徵。雖然他也接獲瑪莉的電話,希望以一千萬贏得官司。溫道因此也曾向律師公會提出妥協的備案,但最終他還是放棄了,因為他相信唯有將案子交給司法真正的審判,這才是理想中的立法精神與法律的意義。

  瑪莉之所以打電話給溫道,自然是一種障眼法;正確地說她是為了瞞天過海才出此下策。當最後陪審團作出裁決時,溫道在法院外見到瑪莉與尼克相擁慶賀;當溫道與二人目光交會之後,立刻知道了一切的緣由,於是心中的正義伸張剎那之間更為寬厚而穩固起來。世間的公理與良善也立時遍佈了所有人的心坎;觀眾也在那一刻獲得了相同的共鳴與感動。

  達斯汀‧霍夫曼不愧是頂尖的演員,他的戲沒有金‧哈克曼多,但詮釋的力道卻不遑多讓。尤其導演以他的身高以及一套超短的西裝來作為嘲笑的工具,不僅使得費斯失去了戒心,也讓陪審團與他更為貼近。

  「失」片其實還有一項令人不安的隱憂,假如這件事是發生在真實的案例中,那我們不禁要問:當陪審團是人為力量可以掌控時,那法律的精神是否早已消失殆盡?雖然看過影片的人不禁都會有這樣的質疑,但導演似乎也察覺到這個令人不安的議題。因此在本片的戲劇本質是在「善與惡」的強力對決,而最終善的光明必然摧毀了惡的黑暗。縱然瑪莉與尼克的作為尚有爭議,但導演在他們的過去背景放置的受害者陰影,卻也成功地激盪了善惡的分野,並成功地向觀眾展示了這部精采的影片。

  「失」片的成功當然也得歸功於四名優秀的演員;如果由名不見經傳的演員來詮釋,一定不會有這麼大的說服力。這就是好萊塢影片的力道與真相。

2005年12月12日 星期一

沉靜的美國人(The Quiet American)

導演:菲利普‧諾斯(Phillip Noyce)
演員:米高‧肯恩(Michael Caine)
   布蘭登‧費雪(Brendan Fraser)
美國 / 2002年 / 107分鐘
倫敦時報駐西貢記者留在越南女子身邊的矛盾與掙扎…

◎ 劇情簡介     

  一九五二年越南正努力尋求自法國的殖民統治中獨立,而英國倫敦時報的駐西貢記者傅勒卻沉醉在越南女子小鳳的美色中,不僅沒有什麼報導,也促動了倫敦方面欲將他調回。此時美國的救援組織人員斐歐也結識了傅勒,而年輕充滿活力的斐歐立刻愛上了小鳳。傅勒雖難過卻也大方地讓小鳳自己表白,所幸小鳳拒絕了斐歐。

  為了保住飯碗,傅勒必須進入北方的天主村採訪,但沒想到斐歐也趕來了,在天主村見到村人遭受大屠殺,但卻沒有組織願意承認。回西貢後傅勒見到一名自封為將軍的蔡姓軍人洋洋得意地遊行,並倡行其第三勢力的理念。於是傅勒決定要去訪問蔡將軍,在營區內他也遇上了送葯品來的斐歐。在傅勒開車回西貢時,斐歐要求同行,而在半途發現汽油被抽光,不得已才躲入瞭望台,但半夜越共來偷襲,幸好斐歐救了傅勒。

  斐歐介紹小鳳的姐姐到美國大使館上班,但卻發現傅勒向小鳳承諾其妻願與他離婚根本是騙她的,於是小鳳立刻離開了傅勒。而傷心的傅勒跑到美國大使館大吵大鬧,但卻也無法挽回小鳳的心。

  傅勒的助手阿星查出斐歐似乎資助蔡將軍以及他的助理阿梅,於是利用晚上去察看一批貨,發現上面寫著「戴興樂登」,他向斐歐探詢,斐歐告知是一種乳製塑膠,可以用來製眼鏡框,但在自行查資料後他發現這種化學品其實可以製成炸彈。

  一九五二年一月九日,傅勒一如往常在將近早上十一點之際來到嘉納廣場喝咖啡,順便看看能否遇上小鳳,但當他察覺周遭有異時,廣場上一輛汽車發生爆炸,瞬間奪取了數十條的人命。而傅勒在找不到小鳳的屍體後,竟發現斐歐可以操流利的越語,在這一剎那,他終於明白這場爆炸的主謀。在阿星的提醒後,傅勒決定自己的方向,他約斐歐當晚在老磨坊餐廳吃飯。但事實上這一切早已被另一派人掌握;在赴約的半路,斐歐遭受四個人挾持而被殺害。至於小鳳失去依靠後又回到舞廳上班,這一回傅勒再度到舞廳向小鳳表白,他願意永遠留在越南與她廝守一生。

 劇情分析

  本片是根據葛林漢‧格林(Graham Green)自己在西貢的親身經驗寫下的「反美」小說。故事的背景是一九五一至五二年的西貢,當時的越南正為脫離法國的殖民而導致爭戰不休,美國也蠢蠢欲動以致最後身陷泥淖而無法全身而退。

  傅勒這名倫敦時報的西貢特派員算得上是一名「逃避分子」,他整日沉迷在越南女子小鳳的懷中,樂不思蜀的結果自然是拋捨在英國的妻子。問題是信奉天主教的妻子說什麼也不肯跟他離婚,而傅勒也以此為由無法給小鳳的未來一個承諾。或許是戰爭的無奈,小鳳必須尋求一個離開越南的管道;也許是白人的優越心使得這段情感互動逐漸向合情、合理這一方傾斜,而無視一個掙扎的靈魂。

  斐歐的出現使得傅勒不得不再度認真地重新審視他與小鳳的關係與未來。面對直接了當的詢問,小鳳自然委婉地回絕斐歐的示愛;但不能否認的是小鳳審視英俊有地位且又能帶她去美國的斐歐其實也有著一份喜悅之情。尤其在她姐姐的慫恿下,似乎也預告了這段情緣的後續。

  在原著中斐歐出現的分量並未佔太多的篇幅,但以電影的角度來舖排,勢必得讓斐歐與傅勒的分量有著平衡的拉扯,否則無法呈現出戲劇的衝突。從導演特別請來布蘭登‧費雪來飾演斐歐,就可瞧出其中的端倪。

  傅勒面對斐歐追求小鳳的衝擊中,又得冒著生命的危險進入北方的天主城是一項考驗。但若不是因為倫敦總公司要將傅勒調回,這才使他驚覺自己的怠惰。為了能夠與小鳳常相廝守,傅勒不得不趕往越共剛剛騷擾過的天主城;只是萬萬沒想到斐歐卻也隨後而來。

  斐歐是哈佛大學的畢業生,他崇尚約克‧哈定(York Harding)的「第三勢力(The Third Force)」,也對哈定的作品「民主的挑戰(The Challenge to Democracy)」讚譽有加。五○年代初期的越南其實早已成為世界各路人馬覬覦的對象,因此西貢表面上的繁華安樂,其實隱藏著太多的爾虞我詐。或許是在西貢太久,這使得傅勒採取「中間路線」,他以記者的身分持平地報導所見到的真實社會。但事實上這些報導也是情非得已,他最大的願望是能夠永遠如此安適地在越南擁抱小情人、吸食鴉片。

  傅勒這名角色若深入探索,可以發現是個相當不負責任的人。是情慾使他開始墮落?或者時局令他感覺絕望?他將用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倫敦的總公司以及他的妻子?

  為了延續在越南的工作,他才想起自己已經許久未曾撰寫專題報導了。總總的一切透露出傅勒的沮喪與逃避,甚至我們可以發現他與助手阿星相較,更顯得無能。

  在天主村傅勒目睹了一場大屠殺,這應該是相當聳動的題材。倫敦方面登了他的文章,但沒有登出相片,因這牽扯著太多的政治佈局與陰謀。傅勒永遠像個局外人,看到的都只是表相的紛爭;至於其中隱藏的原委,他是不願也無法深入去探索的。

  西貢嘉納廣場的那場爆炸是本劇的一個關鍵。原本發生在一九五二年一月九日中央廣場的爆炸,因拍片的難度無法在實地還原拍攝,導演只好退而求其次改在嘉納廣場拍攝。這場爆炸使得傅勒的良知瞬間覺醒;而改變原本的「不沾鍋」心態,開始選邊站。但這次堅定的抉擇卻注定了斐歐的命運。

  斐歐雖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的人,他曾向傅勒表示,如果沒有認識他與小鳳,他會過得更自在一點。這些感嘆充分顯露他對小鳳的愛意;甚至也讓感情移植到對傅勒的關懷。雖說這大大違背了一名情報人員的信條,但卻使他顯得更具人性的特質。相較於傅勒在選邊站後,也成為殺害斐歐的幫凶,雖說廣場上的爆炸慘不忍睹,但就情理而言,傅勒的作為是值得商榷的。

  斐歐最後死在阿星的手上,顯見傅勒身邊的人原本就不是單純的角色,這就更加突顯出傅勒的無助與無能了。

  原本在揭穿傅勒瞞騙妻子不願離婚事實的小鳳,憤怒地與斐歐同居了;傅勒生氣地到美國大使館大鬧一場,然後躲入廁所內痛哭。此刻傅勒才真正體驗到他生命中最想追逐的是什麼,只是真相總在一切都失去之後才會令人恍然大悟。

  紅顏薄命是小鳳的最佳詮釋。她  的家世原本不錯,但因父母亡故,不得不到舞廳上班;當斐歐的死訊傳來後,小鳳只好傷心地又回舞廳上班。而傅勒終於下定決心向小鳳表白,他願意永遠留在越南與她常相廝守,終身不再回倫敦。這自然是一個愛情形而上的極佳結局,但我們若冷靜地想想,就不禁為傅勒辭掉報社工作後,失去了那份薪水與小鳳將怎麼生活而擔心?另外接踵而來的美國介入越戰,都是令人無法撥散的烏雲。

  相較之下斐歐曾經拿美國城市的圖片給小鳳看,這是一種真正承諾的具體表現。而傅勒對小鳳直接言明他無法帶她去倫敦,雖然是一種坦言,但兩者對比下,小鳳或觀眾的心中自然就能分辨了。別忘了小鳳與姐姐就是希望遠離這個紛亂的國度;雖說最終傅勒展現了誠意,但小鳳的願望畢竟是落空的。

  「沉靜的美國人」指的是表相之內不為人知的心思,其實「沉靜」的人何只是美國人?相信每個人都會有兩面的矛盾與掙扎,問題是應該清楚自己在什麼時候就該有什麼作為。

2005年12月3日 星期六

虛擬偶像(Simone)

導演:安德魯‧尼可(Andrew Niccol)
演員:艾爾‧帕西諾(Al Pacino)
   凱撒琳‧奇娜(Catherine Keener)
美國 / 2002年 / 117分鐘 / 保護級
由電腦軟體塑造的女主角不會變老、不必戒毒、不會要求豪華的化妝室或是私人噴射機 …

◎ 劇情簡介     

  過氣的導演維特不但與妻子離異,最近拍攝的影片賣座奇慘,就連正在趕拍的影片擔任女主角的妮珂也百般挑剔,雖然維特忍氣吞聲但妮珂還是求去,甚至最後還不准影片播出。

  沮喪的維特正要搬東西回家時遇上一名叫漢克的電腦狂,謂他已發展出一種虛擬人像,但維特自身難保,根本聽不進他的話。直到漢克死後,以快遞送了一張特殊光碟程式給維特,維特這才發現光碟可塑造一名完美的女演員並連結在任何一部影片上。於是透過維特自己的審美觀塑造了一名叫席夢的女子而完成了影片,並且受到觀眾的喜愛。

  維特的片約因此愈來愈多,但他堅持席夢基於個人理由不能出現在現場,但這更激起人們的好奇而對席夢會更加痴狂了。席夢的竄紅也引起狗仔隊的跟蹤,維特為了欺瞞只好租下總統套房並佈下他與席夢一同在此過夜的線索。接著美國當紅的電視訪談節目要訪問席夢,維特只好以連線的方式騙過眾人,但狗仔隊卻發現席夢背景的所在,驅車前往後果然發現維特的騙局。狗仔隊欲以此向維特要求與席夢面對面採訪,但為維特所拒,狗仔隊似乎也無可奈何。

  任電影公司總裁的伊蓮是維特的前妻。她強行進入攝影棚,這才發現什麼布景也沒有,只有一部電腦,維特解釋說是席夢有自閉傾向,故平常都以打電腦自娛,伊蓮眾人才滿意地離去,但也交代維特一定要安排席夢參加新片宣傳以及演唱會。

  這下維特壓力愈來愈大,但也一一解決,甚至在奧斯卡頒獎中得到影后殊榮。但維特卻發現自己慢慢嫉妒起席夢的成就,同時為了掩人耳目,遂將光碟丟至海中。而席夢失蹤的消息引發喧然大波,眾人均認為維特殺人滅跡,但至海中撈起只是一個空箱子。幸好維特的女兒蘭妮從電腦中加以解毒,並將程式還原。再度出現的席夢使得維特免除牢獄之災,而伊蓮在知道秘密後也與維特回復親密關係;她決定要維特創造更多的虛擬角色,然後在影壇上好好地大展身手。

◎ 劇情分析

  電腦終究能不能完全以三D技術複製人像似乎已漸露端倪。世上很多不可思議的構想在電影中出現時,很多人總會認為是無稽之談,但隨著時間的累積,當初的構想卻都一一實現了。

  虛擬人像是一種趨勢,因為以後的演員不必會演戲,他或她出賣的只是肖像權,現在聽來似乎有些難以接受,但卻是無可避免的無奈。

  既是「虛擬」,則是幻化無常。其實人的一生不也是「突然而生,萎然而滅」?而這一段人生究竟作了些什麼,也許很多人是無法說個明白的。

  「虛」片看似是新科技的呈現,但把它放置在「佛學」的角度來討論會更有趣。當所有的影迷全部陷入對席夢的狂熱愛慕時,正是佛學中「思緒顛倒」的具體表現。人活著常執迷在六識的觸動而以為真,殊不知當人睡著或死亡後都將歸於零,而只剩七、八兩識,這情況像極了電腦關機後,原本燦爛的畫面立刻歸於空寂。

  席夢是透過電腦塑造的;電腦則是由人來操控;同樣地,人的六識由生命本源八識而來,而八識是從無始以來就寂然自在的,但這情形會不會像電腦主機一樣不知道還有人的存在?

  對於席夢的風靡告訴我們一件殘酷的事實,大部份的人喜歡不存在而永遠無法獲得的東西;也正因為反客為主地崇尚虛擬,置「真實」而不顧,於是人就離真理愈來愈遠,生命的習氣也就更偏向浮躁而不安了。

  電影本身就是映象的光影組合,而光影的組成也是剎那的閃耀堆砌才能成就的,現在又加上另一個虛擬的光與影,甚至還因此引來更多的痴迷,這更足以說明人生的虛妄與荒謬了。

  由艾爾‧帕西諾主演的維特是一個有自己堅持的人,雖然他後來成功的作品是靠席夢而功成名就。但別忘了席夢的全身打扮以及講話動作等都是透過維特的安排,這不正足以詮釋維特過人的才華嗎?問題是為何維特的作品會愈來愈不受歡迎?甚至連女明星也不把他放在眼裡。

  電影工業的現實成就了大明星的制度,它改變了過去對編劇的推崇與尊重;現在連導演都會感受到這一股壓力,但這無法讓人絕對肯定一名演員能真正掌握觀眾,而是在幻境的銀幕與觀眾的思緒作結合之際產生的激盪延續;而這一切全部被現代的行銷觀念掌握了決定性的關鍵,於是「明星」就在媒體的炒作下慢慢掌控了觀眾的情緒與荷包。相對地,編劇與導演甚至連製作人就完全被這股洪流溢出進而銷聲匿跡。

  漢克的光碟席夢一號是對「導演」的重新看待與評估;其實編劇也是必須被考量的,因為「無中生有」的編劇技巧與「二度詮釋」的導演是兩項同時重要而缺一不可的電影要素。

  維特雖然走向人生低潮,但他依然緊守著自己的分寸。他想改變的無非是讓影片可以有新的表現,但媒體先入為主的現實觀點,無異早將他宣判死刑;而妻子雖貴為影片公司的總裁,但卻在離婚後與小白臉肯特住在一起。事後伊蓮要與維特恢復情感時,也不諱言她以前為了爬上這個職位不得不與男人上床。看似無關緊要的對白,也透露了太多的人性掙扎與現實的妥協。

  其實在維特再度成功後,更多的人想像著維特是如何掌控著席夢,甚至將她當成禁臠;而更多的女明星包括之前離去並羞辱他的妮珂都紛紛向維特示好,只是維特尚有一分藝術的專執而遠離了這些美色誘惑。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維特也正因席夢的虛幻不實而使自己變得不踏實以致逃之夭夭吧!

  維特讓席夢得到兩個奧斯卡影后,但在致詞中席夢並沒有說出感謝維特的話。這原本是相當正常的事,因為所有席夢的台詞都是維特自己說的,維特心中感激漢克,自然脫口而出,當然不可能自己感激自己。而維特開始埋怨席夢的「忘恩負義」,他感覺席夢即將拋棄自己,其實是他不了解自己已陷入一體兩面的矛盾與掙扎。而當席夢這一面虛擬的光輝燦爛之際,當然就掩蓋了維特心中的光芒。

  維特開始改變這種窘境,唯一的方法就是拋捨幻境讓自己回到真實的層面。但陰錯陽差的監視錄影卻使他變成殺死席夢的嫌疑犯,若不是女兒蘭妮將電腦加以解毒並成功複製光碟,維特恐怕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了。

  維特本欲回歸真實的願望,卻因妻子與女兒的介入而再度回到原點;編導似乎以此向世人宣告「虛擬」的電影世界提早到來。這也許真的是無法改變的趨勢,但是否就注定了人類更加沉淪在「虛妄」之中?

  片中狗仔隊的米頓雖是挖掘隱私,但當他進入席夢住過的總統套房中卻情不自禁拿起席夢可能用過的東西而大聞特聞。導演安排那支掉入馬桶的牙刷就是有力的諷刺,也使得人性在鏡頭前更無所遁形。
「虛」片的創意十足,同時也在節奏明快的劇情中提供了人性的思考,是一部令人深思的影片。

2005年11月26日 星期六

預約下一個世紀的溫柔(Am I Beautiful?)

導演:桃樂絲.多莉(Doris Dorrie)
演員:法蘭卡.波坦特(Franka Potente)
   約修.柯爾(Joachim krol)
德國 / 1998年 / 117分鐘
一條連接德國和西班牙公路上發生的故事 …

◎ 劇情簡介     

  夏日的午后,假裝又聾又啞的琳達在連接西班牙與德國的邊界公路上搭便車,上車後琳達將手提袋丟出車窗外,期望會有一個新生活的開始。開車的矮胖男子將她載到旅館,要琳達用皮帶抽他,而同一時間在服裝店上班的法蘭絲卻與男友克勞斯鬧翻了。克勞斯為了嚮往自由自在的生活,獨自跑到馬拉加旅館,而法蘭絲則已訂好婚紗預備與另一個男人結婚,但沒想到在雨夜的公路上撞上了另一名女子的車尾。

  克勞斯開車到邊界撿到琳達的皮包,並發現一路昏倒的男人竟抱著妻子的骨灰,兩人遂一道同行。而在餐廳內卻遇見琳達向人兜售黃色字條,謂她是聾啞人士,克勞斯也拿出字條,琳達急急離去並跳上一名中年人的車上,男子溫柔以對,兩人在旅館過夜,但男子卻發現琳達說她從醫院逃出完全是謊言,遂憤怒而去。

  在堵車的公路上夏洛特因丈夫曾到千里達嫖妓而爭吵,這使得小女兒莉莉逃下車離去,夫妻倆慌成一團。而夏洛特的父親趁妻子未回帶一名小女孩潔西,本欲成就好事沒想到潔西卻在浴室割腕,鮮血染紅了白色地毯。父親將潔西送往醫院,然後回家沖洗血跡,幸好夏洛特趕來才幫助父親在母親烏娜回來之前將家中清洗完畢。

  法蘭絲終於與豪勒會合預備結婚大典,而烏娜的另一女兒在與男友離開後載回了一名失智的老人一起參加婚禮。在婚宴舞會中,夏洛特似乎想開了,夫妻倆終於和好如初。而法蘭絲則又在電話中與克勞斯吵了一架。

  在宗教的遊行中,中年男子與妻女一起出現,但其女兒竟然為了喜歡一副太陽眼鏡而與一名青年作愛;而烏娜則瞞著丈夫去找年輕時認識的大衛。大衛已經失憶且落魄不已,但烏娜卻與他躺在床上回憶過往的時光。而捧骨灰的老人終於在雨中的樹林裡找到適合安葬妻子骨灰的所在。至於琳達也在遊行中又與克勞斯相遇了,這回琳達決定不再逃避,她勇敢地重新面對克勞斯。

  琳達與克勞斯又回到邊界,並撿回了之前她丟棄的手提袋,裡面的東西都還在,但這些都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兩人都有共赴未來的認知與決定。

◎ 劇情分析

  看似大堆頭的人物結構其實是具備了完整的螺旋式的後現代主義形式。每一位角色的出現都是導演刻意布置的一個點,透過這些點不僅堆砌了劇情,也穿針引線地達到整體的戲劇敘述呈現。

  介於西班牙與德國的公路邊界,應是一個相當鮮明的區野象徵。西班牙的艷陽與海邊是心性的某一種悸動與期待,相對地德國慕尼黑就是陰冷的代表了。這兩個區域的城市是人性兩種糾葛的躁動,也因為人常處在這種矛盾不安中而不自覺,因此不管是安處在內室,或者放置在公路上,人永遠都無法獲得一種定境與滿足的。

  琳達的過去也許真的坎坷,但她卻樂在其中,甚至假冒瘖啞人士賺取別人的同情。琳達在公路上搭便車坐上了一位胖男人的車上,胖男人帶她去旅館並要求她以皮鞭打他。琳達照作了,而在宗教的遊行上,這名胖男子竟然也是宗教團體的一份子,當他穿著法衣快步趕去參加儀式時,就顯得相當諷刺與嘲弄了。

  影片中的衝突幾乎全部建構在男女的情慾互動中,大部份的呈現也都以外遇或婚外情作為主旨訴求。在這兒沒有所謂的「善」與「惡」的對比,而是人性的顯現。

  法蘭絲與克勞斯的交往是注定失敗的,因為克勞斯的不受拘與法蘭絲的掌控慾望正是磨擦的潛在原因。但克勞斯的不安定卻也使得兩人活在欺瞞的焦慮中。克勞斯打電話要法蘭絲到馬拉加來找他,同時以電視沒有節目的「沙沙」聲響騙法蘭絲說他正在海邊;而法蘭絲結婚時也打電話給克勞斯,並以水龍頭流水聲代表海浪聲來回應克勞斯,這兩個畫面極具戲劇效果,也充分詮釋了兩個角色的不安與躁動,從而傳達出兩人因心靈頻率失焦而喪失的無奈。

  法蘭絲雨中追撞的女孩見到法蘭絲的婚紗後,竟要求讓她試穿,而在面對鏡子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另一位在情感受盡欺壓的靈魂。導演不盡然有全面指責男性的企圖,卻是在男女情慾的背後極盡可能地作出一種裸程與剖白,因此基於觀賞的基調就必須還原到「人」的位階來注視才能看出真正的端倪。

  琳達在邊界公路將手提袋丟棄,這意味著她願意拋捨與忘卻過去生命的不堪而重新面對未來。手提袋最後也變成了時間迴旋的標的物。當琳達與克勞斯再度回到邊界並拾回手提袋後,一切都在瞬間成就了一個「圓」的意象,而刻意散置的情節與事件也在這同時獲得重新整理,並呈現了主軸與意義。

  夏洛特知道丈夫去千里達嫖過妓,每天吵著要他去檢驗是否有愛滋病,夫妻在車陣中爭吵,也使得女兒生氣地下車離去。但夏洛特回娘家時,卻發現父親外遇的對象割腕自殺,她不但無法指責,甚至還幫他清理血跡;原本激盪的憤怒情緒因為觀點的角度有了改變,所有的看法也跟著完全不一樣起來。但整體的事件並未消失,而改變的應該只是人心而已。這也是為什麼最後在舞會中夏洛特在丈夫的示意中放開胸懷而與丈夫同舞的原因。

  烏娜不知道丈夫趁她不在時帶一名年輕女子回家;更不知道女子潔西因生命的困境而割腕。夫妻倆一同去參加小鎮的宗教遊行,但事實上烏娜卻一直無法忘懷結婚前在小鎮內曾與一名叫大衛的人同居。烏娜回到原來住的地方,沒想到大衛還在,但卻已有失憶現象且落魄不已。隨著兩人的追憶,過去的歡樂時光似乎慢慢填補回來;問題是如果過去的相聚時光是如此甜蜜,那會是什麼原因使得兩人走向分離之道?烏娜回來找他,真的只是尋回或重溫過往的情愛?這一切的背後只是突顯人性的浮動與脆弱。烏娜年華老去,她卻常惦記著女兒的不務實,但就算烏娜如此精算而找到會賺錢的老公,但在回歸人性的對待後就不難發現,其實一切都是那麼不確實。

  克勞斯在邊界救了一名昏倒的老人,他手中捧著妻子的骨灰。老人與妻子結婚二十二年而未曾離婚,這個角色是被設計來與其他角色呼應的。二十二年也許不是一輩子,但相較於劇中躁動的其他人,老人應該是另一個面向的代表。但最終將骨灰埋在樹林中是否真的能為他自己尋求到真正的心靈安適之所?導演似乎也不願意以此作為註腳,只希望在這個面向中提供另類的思考罷了。

  法蘭絲終於與豪勒結婚了,這場婚宴舞會幾乎將所有的角色集中在一起,從零散的劇情中被凝聚為整體呈現,而在各自心緒中更加令人感到人的不安與茫然。法蘭絲在這婚姻中似乎取得暫時的掌控,她向新郎表示不喜歡他的皮鞋,新郎豪勒就穿著球鞋參加自己的婚禮。雖然如此,法蘭絲在宴會的尾端還是痛苦地打電話給克勞斯,雖然語氣是如此地指責,但這通電話不也透露出法蘭絲的不安定與不確實?

  琳達和克勞斯在宗教遊行中再度重逢,她跟隨在聖母像的背後,好像從這個方向使她見到生命的啟示,也看清楚自己的盲點,而克勞斯也受了相同的感召,於是在剎那間未來就變得更具吸引力起來。

  本劇的結構相當龎大,看似紊亂卻是井井有條,只是剪接快速的畫面似乎在考驗觀眾的重組能力,但觀眾不妨也可將之視為一種自我的視覺挑戰。多看一次必然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2005年11月19日 星期六

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

導演:羅南‧艾墨許(Roland Emmerich)
編劇:羅南‧艾墨許(Roland Emmerich)
演員:丹尼斯‧奎德 (Dennis Quaid)
   傑克‧賈倫何 (Jake Gyllenhaal)
   艾咪‧羅珊 (Emmy Rossum)
   伊恩‧何姆 (Ian Holm)
美國  / 123分鐘 /  普通級
溫室效應嚴重惡化,氣候全面反撲地球明天過後世界全面冰封,你會在哪裡?…

◎ 劇情簡介     

  氣象學博士傑克與助手法蘭克及傑克在南極大陸鑽探實驗,卻遇冰層斷裂險些喪命。隨後傑克在新德里舉行的全球暖化會議中呼籲,全球暖化的結果會導致對流現象,並使得全球進入冰河時期。

  副總統雷蒙認為就算理論正確也是百年之後的事,遂不予理會。但遠在英國赫爾氣象中心服務的泰利卻十分贊同傑克的看法,兩人決定保持聯繫。果然赫爾氣象中心連續發現世界各地的海洋溫度急劇升高十四度,這更加速了地球進入冰河時期。

  傑克的兒子山姆為了追求蘿拉,遂報名在紐約舉行的大學益智搶答活動,同行的還有布萊恩,而三人在活動中雖獲佳績,但地主隊的富家子弟J.D不但對蘿拉展開追求攻勢,也帶三人參觀史前博物館及自家豪宅。

  就在此時北半球溫度急速下降,在類似颱風的冰風暴中,能瞬間奪人性命。傑克的警告此時才獲得總統的重視,遂下令南方的國民往南遷徙。傑克知道兒子正好處在冰風暴的中心眼,正在焦慮之時,山姆利用已經淹水一樓中的公共電話打回來,傑克交代兒子一定要留在屋內取暖,千萬不能出去,並且答應兒子無論如何他都會趕到紐約去找他。

  與山姆四人躲入圖書館的人見風雪已停遂想趁機離去,山姆提出警告但不為眾人接受,紛紛離去後果然凍斃。但蘿拉之前為了救一名婦女而割傷了腿,遂引發敗血症,非得用盤尼西林否則必死無疑。山姆為了愛,上到一艘漂入市內的輪船上,在布萊恩與J.D的幫助下果然找到盤尼西林,但此時紐約正好進入暴風中心,瞬間急速冷凍能取人性命,而在山姆及時躲入圖書館內時,傑克也在半路抬起受傷的傑森躲入室內。雖然先前法蘭克曾因跌落而亡,但傑克堅信,他的兒子必定在圖書館等他。

  果然在暴風眼過後,傑克找到圖書館的入口,遂打開已遭冰封的大門,在裡面找到山姆以及蘿拉。而此時冰風暴漸漸減弱,地球在歷經一次大劫難之後又重現了生機。

  副總統在總統死亡後發表感言,他終於承認錯誤,也希望這個慘痛的教訓能使世人重新看待這個世界。

◎ 劇情分析

  大成本及大堆頭的好萊塢鉅作「明天過後」,以聳動的寓言來編織未來的模擬,全劇的畫面充斥著映象的震撼效果以及視覺的驚悸,是一部標準但吸引人的商業電影。

  本劇的主旨在最後副總統雷蒙的演講中已經闡述清楚,雖然失去了讓觀眾自行深思的趣味,但卻也頗為符合情節之所需,而這也是商業影片中慣用的手法,故此處不予以談論。

  傑克在南極大陸遭冰裂危機是情節的引子,但導演却放置在主角的身上,任其發揮表現。雖然很制式,但卻又顯得如此自然。如果設想沒有傑克那場跳越冰層搶回工作的資料,而單純以裂冰的畫面來呈現,那將會是相當乏味與呆板的。

  利用三D動畫的輔助使得本片得以更精彩地展現,但在劇情的表現中也有其力道與成績。山姆為了追求女友而至紐約參加益智比賽,也使得因冰風暴的「颱風眼」掠過紐約而製造了一連串的驚奇。山姆與其他人逃入圖書館卻靠燒書本才得以活命,此時知識作了兩種不同的詮釋。其一乃知識無用論,因為禍難臨頭,再多的知識也會一併毀滅。書本此時只能當柴火燒,而由紙張燒起的火光與溫暖似乎也由此詮釋了它的最後功能。其二卻是相反的詮釋,因為生存者是藉著圖書館的庇護才得以存活,更何況館員還是透過書中介紹而斷定蘿拉得的是敗血症,從而得知必須以盤尼西林來醫治才得以活命。

  知識是否在災難中有其功能,其實端看人的智慧;但導演似乎也不忘記「宗教」的力量與隱喻。在所有人拼命燒書保命的同時,「稅務法」的書是燒起來最痛快的,這自然意有所指,卻也令人莞爾;而館員拼命抱著一本古騰堡版本的聖經,正是人文與宗教的完整訴求。
災難瞬間來至,也許來不及禱告,但卻也不能由此全面否定宗教的力量。如果瞬間的冰風暴摧毀大地是上帝的旨意;那讓冰風暴也瞬間消失的不也正是上帝的力量?在這樣的對照下,就能知道人類是何等渺小;生命十分脆弱;人生是如此無常。

  由於災難片的場景是多面性的,因此呈現的人物與線索就被建構得更多樣,但這也將引發一些無法兼顧的線,甚至因而變成是多餘的呈現。如傑克的妻子露西是醫生這條線索就因山姆的戲放置太多而被忽略(或忍痛犧牲)。這是大堆頭的戲才有的現象。

  本劇也將角色放大取代了所有災民的遭遇,這種主觀鏡頭的呈現很容易造就「英雄」的渲染;也從中延展了父子之間的承諾與互信。在浩劫來臨之際,從人性中更能表現出人的可貴,而這些肯定自然會流露出只有人才有的生命價值觀,並由此延展出「愛」的力量與偉大。

  山姆為了蘿拉冒著生命的危險,登上漂入市內的輪船,並在裡面遭遇狼的襲擊,這就顯示了人與動物之間的本質與不同;或許因為人並非只為了食物而活著,所以人才能得到真正的救贖吧?

  將船漂入紐約市區的畫面與構想實在令人驚嘆;要構思這樣充滿荒謬對比的映象是許多電影工作者努力學習的目標。畫面上的對比或類比常常震撼著觀眾的內在心靈,在激盪之餘也重新詮釋了情節與故事。也許有許多人對好萊塢的電影不以為然,但這些被設計的表現與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卻永遠出自好萊塢的作品。

  「明」片值得觀賞的另一個原因是本片在預言中構置了許多觀眾想像之外但又合情合理的場景畫面。如傑克與兩名助手徒步前行,但法蘭克卻落入一個凹洞,原來三人是在一家大賣場的玻璃屋頂上。這一場不僅呈現風暴之後的環境危機,也傳達了同事之間的患難真情。

  也許傑克真的可以想辦法救法蘭克,但卻沒有時間再度思索,因為玻璃裂開後三個人勢必全部掉下而亡。法蘭克心中有了決定,他不顧傑克的阻止,掏出小刀割斷繩索;因為唯有他的犧牲才免除三人同歸於盡。這是人類才有的高貴情操。導演在這段情節中清楚地呈現這種人性特質,也從而展現了故事的精彩。

  山姆與蘿拉的戲也是主軸呈現。在遭受天災劫難的同時,也不忘放置「愛」的訊息。這幾乎是每部影片的慣性,但並非打破慣性就是絕對地肯定,如果能在慣性中作出不同的詮釋表現,依然是亮麗而令人注目的。

  山姆利用圖書館一樓打公共電話與父母取得聯繫,但也由此獲得父親提供的自救資訊而保命。山姆電話未說完,水已漲至咽喉而險遭滅頂,這雖是小小情節,但導演卻也舖陳了衝突與緊張的要素。這些拼湊而成的具象事件自然是為了突顯山姆的真誠性情,他的一切作為都是為了蘿拉,透過這些訊息,蘿拉也感受到這真情。這份愛的互動算得上是冰風暴中發光的暖流,不只救贖了他與蘿拉;當然也救贖了觀眾。

  本片給與觀眾的啟示是多面向的反省。不管從宗教的觀點或人的自信展現,甚至卑微與自尊,它提供了令人不得不面對與思索的力量。也許我們會自嘲那只不過是一場「寓言」,但問題卻不在這個方向思考,而是在這場模擬的災難背後,人究竟會發現什麼內在的真相?

2005年11月16日 星期三

東尼瀧谷(トニー滝谷)(Tony Takitani)

原著:村上春樹
編導:市川準( Ichikawa Jun)
演員:尾形一生(ssey Ogata)
   宮澤理惠(Rie Miyazawa)
   遠藤祐美(Yumi Endo)
日本 / 2004年 / 75分鐘 / 普通級
禮讚:2004 盧卡諾影展評審團特別獎、影評人費比西獎、青年評審獎
   2005美國娛樂週刊 Entertainment Weekly 選為年度十大最佳影片
   2005 洛杉磯影評協會最佳配樂 NO.2
   2005 美國日舞影展 Grand Jury Prize 入圍
   2005 金馬國際影展最賣座電影
   2006 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外語片入圍

市川準導演大膽地採用了小說的「意識流」特質蛻變成喃喃的獨白;而巧妙的是獨白有時卻又與演員的台詞相互融合在一起,於是在「聽」與「看」的同時,觀眾就猶如在閱讀一本村上的小說;但也可以說是在觀賞一部奇妙的電影…

◎ 劇情簡介     

  由於父親是一名四處流浪的爵士樂手,或許是受了一名外國人的影響,在兒子出生後,為他取了一個洋名字──東尼瀧谷。

  東尼很小的時候就展現了對藝術的天份;或許也是他奇怪的名字而被其他同學嘲笑,於是東尼逐漸顯得自閉起來。由於母親在東尼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而父親也常年不在家,東尼就是在這樣孤寂的生活中養成了習慣孤獨與荒涼的心境嚐試。

  長大後的東尼變成為一名插畫家,他的用色也不時反應他的孤寂心態,但似乎也因此奠定一種新的風格。與父親見面的機會很少,就算見了面父子倆似乎也找不到交談的話題。

  由於東尼在生活中封閉了自己對外的牽引,因此只進不出的狀況下,經濟條件就令人稱羡。也因為如此,在認識送稿人英子之後立刻吸引了她。英子認為東尼與其他人比較可以算得上是個「好人」,在她的觀念中和好人生活在一起一定會幸福的。

  兩人年紀雖然相差十五歲,但英子還是與高中時就交往的男友分手與東尼結婚。婚後東尼漸漸擺脫了孤獨的鬱悶,也慶幸日後的幸福日子,但在此時英子卻突然開始購買名牌服飾。英子的心理似乎有著一股無法駕馭的衝動,因為這已經不是買衣服來穿的考量,而是沒購買就像沒有完成重要的事一般。

  東尼雖然覺得不尋常,但他卻不得不對於英子的審美觀表示讚嘆,但日久之後,東尼也忍不住訊問英子是不是應該考慮自己是否真的需要這麼多衣服。英子也同意東尼的意見,曾有一陣子不再出門,但一星期後她終於忍不住再出門採購。但也在是十字路口車禍身亡。

  東尼無法接受英子與父親相繼身死,於是登報找了一名與酷似英子的人Hisako,要她每日穿英子的衣服上班,但最終東尼還是將所有衣物全部賣給二手商店,原本吊滿衣服的房間頓時顯得空盪起來,而東尼也再度陷入了孤獨與空寂之中。

 劇情分析

  「東尼瀧谷」的電影呈現算得上是一次的「實驗」。畢竟電影的映象敘述都應建立在具象的故事與事件,單單就人的意識思維來烘托主旨與意圖都會遭遇到極大的難題。這也是為什麼村上春樹的小說很少被改編成電影的最大原因。

  市川準導演大膽地採用了小說的「意識流」特質蛻變成喃喃的獨白;而巧妙的是獨白有時卻又與演員的台詞相互融合在一起,於是在「聽」與「看」的同時,觀眾就猶如在閱讀一本村上的小說;但也可以說是在觀賞一部奇妙的電影。

  導演將全片的色調以濾色鏡過濾而呈現偏淡並失去色彩的灰濛,這是刻意將觀眾的視野強迫從銀幕拉回書本的文字。這兩者之間雖然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但真正在呈現時,改編者往往會如小說與電影作完整的切割。而市川準卻反其道而行,他以電影為媒介,但卻完整呈現了村上春樹的小說特質。淡化的色彩正好呈現了小說與電影的平台空間。

  「東尼瀧谷」讓人不得不想起雷奈的「去年在馬倫巴(Last Year at Mariebad)」,透過文字的堆砌虛構了一個不存在的空間,問題是這個空間卻能透過辯証而取得共頻與認同。

  從小說的敘述中讀者應該都會有各自的映象焦點,但這些各自的構圖其實是來自每個人的生活經驗與價值觀,其中的差異自然落差極大。但當它以映象展現時,視覺的焦距就被統一了,但為了保留村上春樹的個人風格,揚棄鮮艷色彩而造就一種迷離中的統合,就變成相當重要的詮釋觀點。

  鏡頭的割裂與習慣地從左往右攀,其實也有其意義,猶如看小說般地一頁翻過一頁,在這樣的轉場中也捨棄了傳統的電影剪接法,如此將帶出更多的村上風味。

  坂本龍一的鋼琴配樂聲中,觀眾從輕靈的音符中似乎感染到劇中主人的「孤獨淒然」。東尼的孤寂似乎是一種命定的符咒。他的父親生前是四處流浪的樂手,看似每日生活在亮麗的舞台上,但在東尼的目中,父親所吹奏的歌曲就是那幾首,雖然父親好像也能從這些熟悉的歌中尋求到一種自保的力道,但這正是父親孤寂的寫照與表現。他沒有朋友可以傾訴,唯一的傾訴方式就是透過小喇叭放肆在旋律中,而那幾首常吹奏的曲子則是他一種堅毅的生命吶喊,正因為必須透過樂器來傾訴,正好也顯現了內心的孤獨。

  東尼似乎延續了這份心情,而他轉移的目標則放置在繪畫的呈現上。東尼在別人的目光中是一名特異獨行的異類,他的用色常超出常人的期許,但卻正好顯示了獨特的一面。父親戰爭時期被關在空無一物的房間,聽著外面有人被槍斃的聲音,父親沮喪地躺在空屋內。而東尼似乎也掉入了這個「空屋」的孤寂。因此當妻子英子大量購買名牌服飾之際,正好以衣服掛滿空寂的空間。這是一種潛意識的補償作用。

  其實英子大量的購衣絕對是有著心靈的缺失,但這未嘗不是東尼本身的轉移作用。夫妻的感情兩相對應絕對不會讓人懷疑,但這中間似乎存在男女兩人無形中的相互妥協。東尼藉著妻子的購買衣服,似乎在填滿屋內的空間之餘,也添補了自己心靈的空虛。

  名牌服是一種位階的確定,但何嘗不是東尼夫妻在飽嚐孤寂之後的自我確定?東尼透過妻子對服飾的講究也間接地引證了對質感的肯定。於是高雅的風尚開始佔滿東尼的思維,孤獨與無助也在這樣的方式開始銷聲匿跡。

  英子的獨斷行為其實與東尼是相互契合的。東尼自己不也是不介意外在的異樣眼光嗎?問題是東尼開始懷疑英子的真正動機。英子在被提醒後,也突然了解這樣的病態是一種生命的缺失,於是她又變成了令人稱頌的家庭主婦。只是這樣的堅持只是短短的一個星期,但東尼的質疑其實是自通矛盾的。

  英子何嘗不是孤獨的人?她雖然在高中時就有了男友,但在見到長她十五歲的東尼時,立刻嫁給他。英子認定嫁給東尼這個「好人」將來一定會幸福,這也顯示英子的過往必定是坎坷而挫折。而這些不堪使她急急將心靈退縮並躲藏在心靈深處。雖然她有了男友,但生活的面向卻依然使她日日品嚐孤寂。

  英子婚後生活有了依靠,於是過去躲藏的心靈必須探頭而出,購買名牌服飾只是這個行為的表徵罷了。問題是表相的服飾其實只以滿足一份虛榮慾求,卻永遠無法使得心靈獲得慰藉。英子無法理解這一點,至死之前始終沉迷在這種虛幻的追逐。

  東尼又何嘗能夠理解這份人生的厚重緣由?他不甘心也不相信英子去世的事實,要新應徵而酷似英子的女人每日穿英子的服裝上班,他以為唯有如此,失去的歡樂才會再度來臨,然而這樣的實驗終究還是失望的。

  「東尼瀧谷」將物質的精緻世界與人性深層的心靈作了完整的對應,最後父親遺留的唱片以及英子的衣物全部賣給二手商其實已說明了一切。東尼的房間再度呈現一無所有的空寂,但這種空寂看似孤獨,但當回到原點而再次呈現時,反而是一種「真相」的揭示。

2005年11月5日 星期六

心中的秘密(Secrets of the Heart)

導演:蒙索‧阿曼達斯(Montxo Armendáriz)
演員:卡梅洛‧戈麥斯(Carmelo Gómez)
   卡洛‧羅伯斯(Charo López)   
   蘇菲雅‧敏特(Silvia Munt)
西班牙 / 1997年 / 105分鐘
禮讚:1997年柏林影展最佳影片
   芝加哥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邁阿密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1998年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九歲的孩子看到大人世界的困境,因而長大了…

◎ 劇情簡介     

  九歲的傑維與哥哥璜被送到小鎮兩位阿姨的住處,並就讀於一所教會學校。璜告訴傑維不要去一間門窗緊閉的宅第,因為傳說房子內發生一些可怕的事,故裡面不時會傳出恐怖的叫聲。

  傑維和同學好奇地進入那間房子,總覺得相當詭異。在似乎聽到腳步聲後,兩人急急落荒而逃。傑維因不敢過橋而被哥哥嘲笑為懦夫;而在放假回母親住處時也不敢入地窖拿酒而被嘲弄。母親與叔叔教誨他,勇士的秘密在於永遠不會告訴別人他的恐懼。

  但在夜晚傑維卻發現叔叔進入母親的房間,而母親也發出怪異的聲音,傑維直接詢問叔叔為何進母親房間「發洩」而挨了叔叔一巴掌。這引得爺爺相當不悅,而從爺爺的口中聽來似乎隱藏著極大的秘密。

  傑維與哥哥常到同學家上舞蹈課,同學的媽媽卡門擔任老師,但傑維始終看不到卡門的丈夫,只知道他始終躲在房間內吹奏小喇叭。

  傑維與哥哥偷看色情圖片,也學哥哥給女同學零用錢讓她掀裙三次,但女孩掀得技巧,兩人什麼也沒看到,哥哥璜因與同學古提為了女同學的事而打架,古提被揍得鼻青眼腫,但哥哥卻也被學校休學十四天。

  傑維一人住在阿姨家中,但在羅莎阿姨房中抽屜發現一封母親寄來的信,原來母親懷孕了。傑維回家參加婚禮,而之前傑維一直訊問父親為何會因獵槍走火而死亡?這回才真正明白其中真正的秘密。

  二姨瑪莉在路上遇見過去的男友理察,而傑維才知道理察正是詭異房子的主人。而當傑維與同學再度入屋探險之際才知道那種「恐佈」的叫聲正是瑪莉阿姨與理察作愛時的叫床聲。

  同學的母親卡門被丈夫打得跛腳,而不久竟投河自盡,一直躲在屋內的丈夫天天吹著卡門生前喜歡的音樂,但似乎再也喚不回她的生命。

  瑪莉決定與理察一起離去,傑維急急追出,在那條他以前不敢跨越的石橋上趕上她。瑪莉承諾一定會回來探望他。傑維覺得自己突然像大人一般懂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秘密。
 
 劇情分析 

  隱藏在心中而不欲為人知的事謂之「秘密」。
  
  其實每個人在主客觀的因素下,應該都會有著屬於個人的秘密。這些秘密也許會被發現;但有些秘密會隨著死亡而永埋地下。

  「心」片的敘述主體是一名九歲的男孩傑維,由於處於「似懂未懂」的年齡,傑維幾乎是竭盡所能,意欲揭穿周遭的困惑。問題是在他眼中的困惑與秘密,其實是大人世界中稀鬆平常的對待,正因為這份落差,編導原先界定的「恐怖」到最後一一揭穿之際,反而變成傑維的成長見証;而這些主旨意圖在摻雜戲劇情節要素後,就使得本片深具厚度與渲染的力道。

  作愛是人類的一種本能行為,但在道德觀念作祟下就變成一種禁忌,起碼是不能在日常生活中被提到抬面上來討論的。傑維第一次見到兩隻狗交配,在他眼中那是一種「大欺小」的行為,大男孩卻以「發洩」來詮釋這樣的行為。這使得傑維在知道叔叔納西半夜跑到母親泰瑞莎房間時,竟直接了當地責問叔叔「發洩」的緣由。將道德的禁忌直接訴諸責難,必然是衝突的開始;叔叔不由得賞了傑維一巴掌,但這一巴掌卻也透露了玄機。因為納西愛上了自己的嫂子,並生下了傑維,而這些秘密卻也使得泰瑞莎的丈夫安東尼傷心地以獵槍自殺。

  這是父母的痛與秘密,但對大人而言,只要時間的拓染,都將會慢慢稀釋痛苦的因子。但從傑維的角度而言,似乎是另一種不同的故事。

  傑維要面對的困擾還有無人居住的豪宅,他道聽塗說地認為屋內的怪聲是過去遭受謀殺的冤魂哭訴,雖然內心恐懼卻又興致盎然地常常入侵偷窺;從小孩的觀點強硬地介入大人的情慾世界,雖然是一種誤會,但對傑維而言卻是必然的歷練。

  傑維在片頭不敢踏過由石塊舖設的石橋,哥哥笑他為懦夫;而回家又怕黑而不敢入地窖拿酒,這是每個九歲的小孩都曾有過的事;問題是這些困境必然要借助「剝蕉理論」來推進劇力,從而讓懸疑慢慢得到釋明,在這方面的編排,編導是相當成功的。在不必刻意地訴求下,巧妙地呈現了這些伏筆卻又是如此地不著痕跡,這使得觀眾更能進入傑維的世界而有了參與及共鳴。

  不只傑維有秘密,哥哥璜也有秘密;兩位阿姨也有秘密。同學的母親卡門與丈夫的恩怨情仇雖然沒有言明,但從卡門丈夫過去是英挺的軍隊樂團喇叭手的相片中。可以嗅到他的人生挫敗的緣由以及遷怒妻子卡門的心理反應。這些大人應該獨自去面對的「秘密」,卻有意無意地在傑維面前拓染開來。

  瑪莉阿姨與理察過去的那段戀情雖然遭受家人的反對,但再度重逢的瑪莉決定不再顧忌姐姐羅莎的反對,以及理察已有家室的道德壓力,毅然決然隨理察離去;而兩人在豪宅內作愛的聲音使得傑維真正體悟到「鬼屋嚎哭」的真相。這份明澈是傑維越過赤子之心的門檻;在這同時他為了追趕離去的瑪莉,竟然越過了以前畏懼不前的石橋。這不僅是一種符徵;也由此詮釋了戲劇的精華。

  同樣的象徵是傑維回家時,叔叔帶他去看網中的蜘蛛慢慢吞食誤闖的昆蟲。蜘蛛網是一種藩籬與困境,人生在每個階段都會置放不同疑惑與難題,如果你刻意略過那不是聰明的作法;說穿了,人是靠著解決困境而來證明自己活著的。

  身為裁縫的羅莎阿姨也在傑維的追問下,含淚逞強地回答自己不必「發洩」。但這顯然是違心之論。生命之所以奇妙,正因為它的面向是多樣的,我們不能以同樣的解答來詮釋每個人的困境。「心」片可貴之處在於提供了精彩的劇情之外,也呈現了不同的生命觀點。

  傑維在了知自己的生父是叔叔時,一切的困惑頓時在面前煙消霧散。他在片尾將網中蜘蛛趕走之後,以空酒瓶扯斷蜘蛛網,這是傑維走出迷惘的呈現;而此刻他似乎也了解了母親告訴他勇士的秘密與真諦。

  傑維原本怯懦文靜,但在經歷這一切事件之後,反而設計替哥哥「復仇」。他騙走神父的鑰匙,並將古提鎖在辦公室內,並使得神父不得不再度起用哥哥璜擔任舞台劇的一角。這些行為自然是有瑕疵的,但其意卻是在突顯傑維與以前不同的看法,並由此宣示他自己的成長。

  與傑維同時走出困境的是瑪莉。就傳統價值觀而言,與有婦之夫私奔是傷風敗俗之舉,但編導似乎放置更多走出自我的意象。在真正認清自我的生命價值觀之後,人似乎才能真正地肯定自己,而姐姐羅莎並非不想這麼做,只是她始終沒有這樣的機緣罷了。

  生命永遠是如此地矛盾而突兀,也許這些都是一種試鍊,但該如何去面對卻是一項艱巨的難題。叔叔與母親的不倫之愛揹負了傑維兄長的自殺,這一點他們一直不敢去面對的;若不是母親再度懷孕,說不定這樣的僵局還會一直持續下去。

  藉著一名九歲男孩的目光,反而呈現了大人世界的困境與不堪,但這是我們一直不敢面對的傷痛。「心」片大膽地呈現,也告知了我們更多的心性與期望。

2005年10月22日 星期六

蘭花賊 (Adaptation)

導演:史派克‧瓊斯(Spike Jonze)
演員:尼古拉斯‧凱吉(Nicolas Cage)
   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
美國 / 2002年 / 115分鐘 / 輔導級
禮讚:2002奧斯卡最佳男配角
   2003金球獎最佳男女配角
難以繼續寫出好劇本、嘗試新寫劇本、期待自己的小說被改成好電影、生活被改寫的四個人 …

◎ 劇情簡介     

  本片為「變腦(Being John Malkovich)」這部影片的編劇查理‧考夫曼應電影公司的委託,再度出馬改編自蘇珊‧歐琳(Susan Orlean)的小說「蘭花賊」。事實上查理是個不太懂得與人相處的人,明明與喜歡的女人出去,但就是不敢進一步行動。雖然如此他又不想在「蘭花賊」這部戲中以通俗的手法落入警匪追逐的窠臼,但「蘭花賊」本身並非是小說體的敘述,而屬於報導文學。在缺乏主要事件的情況下,查理的劇本改編陷入了膠著。

  查理的雙胞胎弟弟唐諾個性正好與他相反,他剛介入編劇這個行業,也上了著名的馬契編劇訓練班,很快地就由查理無意中說出的開頭,寫出了「三」這個劇本。經紀人非常喜歡,預備以六位數的價錢賣給電影公司,這無形中增加了查理的壓力,於是他決定去拜訪「蘭花賊」的作者蘇珊‧歐琳,但在電梯內見到她,查理依然開不了口。

  查理無奈只好去上馬契的編劇訓練班,查理提出現實中似乎沒在什麼事件可寫,遭受馬契的當場責備。但課程結束後馬契再度給予查理一點啟示,查理才略顯心安地分手。晚上查理與弟弟通電話,唐諾決定代替查理去見見這位作者。精明的唐諾立刻發現蘇珊‧歐琳在談話中充滿了謊言,於是兄弟倆人決定開始調查她。

  原來蘇珊表面上與丈夫生活美滿,但其實她是相當孤單寂寞的,在採訪採蘭人老許時,發現老許雖然一生中諸事不順,但卻認真活著,相較之下就顯得蘇珊太過虛偽。而老許不只利用印度安人的身分採擷「鬼蘭」,並學會印地安人以鬼蘭製成迷幻葯。蘇珊在吸食之後感覺從未有過的快樂,而當查理兩兄弟跟蹤蘇珊到老許的花圃時,撞見二人培育了很多鬼蘭,並沉醉在迷幻與性愛中。但老許發現查理時,蘇珊害怕自己的情形會曝光堅持要殺查理滅口,所幸在沼澤地前,唐諾救了查理,但在開車逃逸時竟與州警車迎面對撞,唐諾當場身亡,而追逐查理的老許也被鱷魚襲擊而亡。

  查理根據前一晚唐諾告訴他的生命原則,似乎體驗了什麼,他再也不會有什麼盲點,於是輕易地寫了「蘭花賊」這部電影的結局。

◎ 劇情分析

  有別於其他電影的故事敘述結構,「蘭花賊」其實更像小說的意識流手法,甚至有人還將之歸納為「實驗電影」。但不管如何,「蘭」片的意識型態以及表現模式應該都是令人訝異與讚嘆的。

  查理企圖將「蘭花賊」這本書中改編成電影劇本,但他那剛出道的弟弟不但比他早一步完成另一個劇本;更在感情的世界中如魚得水。其實這是一種雙重性格的角色呈現。每個人在潛意識思維中總有著不同面向的看法,但並非每一種的面向都能放置在檯面上。好比說你喜歡一位異性朋友,但礙於現實的環境,卻又無法放懷去傾訴與交集,於是這份悸動便被壓抑在內心深處。編劇查理正是在現實環境中有了這樣的困擾,乾脆便在虛擬的影片中將兩種截然不同的意圖具象人物化。而兩個雙生兄弟正如人與影子的關係,在人物的行為中,影子其實可以擔負更多的冒險與不安,最終還是死亡的替代者;甚至是思想啟發的救贖者。

  蘇珊‧歐琳是紐約客的專欄作家;她也是報導文學的作者。由於對蘭花的著迷,她開始採訪因在州立保護區採蘭被捕的老許。老許的門牙全掉光,且又不修邊幅。但蘇珊卻發現這位在生活中歷經各種挫折的老許,生命雖然坎坷,但專執不做作的行事風格,使她相當汗顏與慚愧。因為相較之下,蘇珊‧歐琳才警覺自己活在寂寞空虛的虛偽中。

  蘇珊‧歐琳好幾次造訪老許,但在書本即將寫完之際,蘇珊卻要求老許帶她去找鬼蘭,因為她從未見過鬼蘭。老許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在發現鬼蘭的同時,蘇珊也澈底清楚她並非真的喜歡蘭花,她渴望的是在感情的缺口中尋求填補。但事實上蘇珊在寂寞的心靈中愈陷愈深,因為她接近老許的目的其實還是因為老許培育了一批鬼蘭,但這批鬼蘭並非為了觀賞而是為了製成迷幻葯。

  查理從「蘭花賊」這本書的字裡行間一直試圖要去理解作者的真正思維,這種過度依賴與轉移的精神現象使他不自覺介入了與作者「神交」的幻境中。這段情節正是小說意識流中重要的呈現,在影片的意識流呈現下其實也有令人驚嘆的效果。

  查理對小說的依持與想像,使自己慢慢介入了小說中而不自覺,這樣的思緒交叉表現是難度極高的意識態型表現;也正是本劇中最重要的訴求,因此查理在紐約的電梯中與蘇珊相遇時,卻不敢與她招呼交談。其實在透過上次的「意淫」之後,蘇珊無形中已成為查理潛意識中的女神;而查理正好是這個個體的內我,因此當「外我」的唐諾假扮查理去見她時,從談笑風生中,正是內我的一種極度渴望。

  兩條似乎永遠沒有交集的線,最終必然要在戲劇高潮中交會的,但這次的交集卻是從意識流中逐漸修築完成的城堡崩塌的開始。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卻也是查理的內我與外我取得共融與交集之際。兩個完全不同性格的兄弟最終的共識使得查理終於拋開所有的精神負擔,而全力以自己的信念去完成劇本。

  查理最大的致命傷是太在意別人的看法,這使他幾乎寸步難行、舉步維艱。要改編「蘭花賊」正是因為不敢冒犯原作者蘇珊的表相清純而使自己掉入思想的死胡同。唐諾的生命觀原本是查理所排斥的,但生命總是在必須作抉擇的瞬間才能真正發現其中的真諦,只是查理這回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了。

  蘇珊在知道老許生命挫折的原因後,不僅發現老許的生命的真摯;也發現自己的寂寞與悲痛;於是她寧捨紐約舒適的床舖而與老許在充滿垃圾的旅行車上作愛。因為蘇珊在得知蘭花是所有花卉中最為進化的品種之後,在文字的堆砌中也慢慢堆砌出原始的慾望與企圖;也許一開始蘇珊也無法明確地說出這樣的潛在企圖,但這份渴望卻是早已潛藏在心靈底層的慾望與呼喚。

  蘇珊與老許在發現查理竟然跟蹤她到花圃時,激動得欲殺查理滅口,這是因為她的「內我」與「外我」同時被揭穿而又擔心查理將這兩個極端呈現在電影中時,這將是她無法忍受的。其實這似乎也可以適度地回應到查理與唐諾之間的關係。畢竟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永遠都是以「外我」來呈現,當一個人必須將內我完全裸裎之際,除了在極度的愛的薰染中迷失;要不然必定是在生命終結的前夕呢喃。

  許多偉大的創作者都試圖想去挖掘人類的潛意識當中的神奇與奧秘。查理‧考夫曼這位編劇的上一部作品「變腦」也正是用最直接的方式介入人類的腦海當中,試圖一窺思緒的堂奧。「蘭」片看似缺乏傳統的敘述結構,在雜敘法中運用倒敘中的倒敘,最後再將所有的線索串連起來。可惜的是查理堅持不淪為警匪追逐的戲,最後還是脫離不了這樣的影子。

  從蘭花這樣的素材能衍伸出這部高水平的電影,當然應該歸功於原創的文學力量與哲學思考,這兩樣東西其實都是電影中不可或缺的。許多年輕朋友只注重在分境的展現而忽視其背後的力量,這將使得作品顯得輕薄甚至失去它的創作質感,這是相當可惜的。

無可救藥愛上你(Possession)

導演:奈爾.拉布特(Neil Labute)
演員:葛妮絲.派特洛 (Gwyenth Paltrow)
   亞倫.艾克哈特 (Aaron Eckhart)
   潔瑞米.諾森 (Jeremy Northam)
   珍妮佛.艾爾 (Jennifer Ehle)
美國 / 2002年 / 102分鐘
兩位理智、不相信愛情也不願意談感情的現代文學學者,共同發現一個久遠不為人知的秘密戀情 …

◎ 劇情簡介     

  羅倫從美國到倫敦的大學當白艾德教授的助理,卻無意中在圖書館一本十九世紀詩人艾胥收藏的「維柯哲學史」中發現兩張艾胥寫給某夫人的情書。而傳說中艾胥從不看女人一眼,羅倫認為這個大發現將會改寫歷史。

  羅倫坐車去請教在林肯大學教兩性差異的茉德博士,這也引得茉德的興致,因為她猜測艾胥信中的夫人最有可能的女人是指女詩人葵絲柏,而茉德算來是她的三等親。茉德與羅倫雖然從文件中證實葵絲柏與女畫家布蘭是同性密友,但在葵絲柏的舊居中一座洋娃娃床下果然發現兩人通信的手稿。

  羅倫與茉德依信中所提一起到約克夏尋找線索,不但找到兩人發現並出現在詩句上的瀑布,而原本都對愛情逃避與不信任的羅倫與茉德卻在這兒產生奇妙的感情,只是在緊要關頭又各自逃避了。

  隨著文件的發掘,他們發現一八五九年兩人去約克夏回來後,葵絲柏就失去了蹤影,而此時布蘭也投河自殺身亡,兩人決定在另一名寫過「艾胥傳」的寇柏博士及原本是茉德男友的伍福博士找到線索前趕到法國,並趁寇柏博士不在偷走伍福寄來的資料,從這些資料中更加證實兩人的愛情,甚至知曉葵絲柏懷孕躲至法國表妹賓莎家中並生下一女,但葵絲柏卻怕失去女兒而騙艾胥孩子已經死亡。艾胥原本公開表示不相信靈媒,但卻為此事而舉行過招魂儀式。

  寇柏與伍福發現艾胥下葬前,其妻曾將一小盒箱子陪葬,兩人決定盜墓掘出,因為倫敦正在舉行的艾胥回顧展中拍賣之物價格均奇高,但此事被羅倫暗中探知。

  原本兩人感情已經有了誤解的茉德在拒絕伍福的復合之後才發現自己已愛上了羅倫,於是當羅倫告知盜墓之事時茉德毫不猶豫趕來,在白艾德教授帶領下果然發現伍福及寇柏盜墓,幸好及時搶回陪葬的箱子。在打開箱子看了葵絲柏最後一封信時才知茉德竟然是葵絲柏與艾胥的後裔,兩人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段追尋之旅是為他們自己的愛情而舖陳的,至於艾胥生前究竟知不知道自己有個女兒雖有爭議,就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

◎ 劇情分析

  改編拜亞特(A.S.Byatt)小說「Possession」的「無可救藥愛上你」,是以十九世紀英國聞名詩人艾胥的感情祕辛作為追索的主軸,而整個過程的參與是兩名各自對感情失望的羅倫與茉德。隨著挖掘的真相愈來愈明顯,艾胥與葵絲柏的不倫之戀逐漸曝光,羅倫與茉德也在對方尋找到幸福與真愛的意義。

  以相隔一個半世紀的兩段故事同時進行,使得觀眾在比對的印證中探索了兩個不同世代的愛情觀點,手法雖然不是全新,但在剪接至關鍵的情節上,導演總不忘傳達一些舞台上瞬間的轉場,不但在節奏上有了鮮明的呈現,更使得不同時空的進行與精神有了統一的力道。
艾胥在十九世紀傳說中是對任何女人不感興趣的,藉著一封未署名的信件,從美國到英國的研究生開始了這一連串企圖改寫歷史的追索。而半途介入的茉德雖然也是處處強調她「博士」的頭銜,但事實上她與羅倫都是感情處理的低能兒。兩人幾乎同時表示對感情沒有信心與期待,但這只是逃避的心態。

  人性的複雜與曲折往往超出我們自身的預期,因為一般人是無法駕馭妄念紛飛的意識的,甚至隨著意識飄流在永無邊際的浪海之中永世浮沉而不知所終。羅倫與茉德表相是對感情沒興趣,但其實反而在潛意識中是期待的;如果不是如此,兩人第一次見面時,茉德斷無留他住宿一晚之理。表面上是因為羅倫沒錢住旅館,但茉德的潛意識中其實是透露了許多跳躍的喜悅。

  葵絲柏這位十九世紀的女詩人傳說是一名同性戀者,她的密友是女畫家布蘭。但當葵絲柏認識艾胥後,兩人感情便一發不可收拾。雖然艾胥已經結過婚,但妻子愛倫似乎是一名性冷感者;再加上社會風氣的保守,艾胥與葵絲柏只能用書信互訴衷曲;而羅倫與茉德也因為從追索過程中發現了這些書信,才讓真相大白。但也似乎因為這些書信,使得布蘭與葵絲柏起了爭執,並導致最後布蘭投河身亡。這個悲劇自然也牽動了艾胥與葵絲柏之間的感情後續;尤其葵絲柏與艾胥的約克夏之旅而懷了身孕,使得事情變得更為複雜起來。

  葵絲柏不願告訴艾胥她生下女兒的真相,反而騙艾胥說嬰兒已經夭折。而葵絲柏一語雙關的「凶手」一詞,使艾胥以為她是殺死嬰兒的凶手;但事實上是葵絲柏對布蘭自殺的自我譴責。由此可見葵絲柏在當時所承受的精神壓力是相當大的。

  葵絲柏與布蘭女同性戀這段戲,使我們想起英國另一名女小說家吳爾芙(Virginia Woolf)與她姐姐之間的互動情節,而最終吳爾芙也與布蘭一樣在身上的口袋放置許多石頭而投河自盡。布蘭作畫的對象都是葵絲柏,這顯示了她對葵絲柏的忠貞不二。反觀雙性戀的葵絲柏在處理感情之際,立刻失去了平衡的籌碼。她沉醉在書信中的甜言蜜語,相對地每封信都像一把刀般扎刺在布蘭的胸口之上。

  葵絲柏與艾胥的那場床戲拍得極為古典,在激情中透落了一點含蓄,這與羅倫與茉德這一對來相較就顯得有其類比與反比的差異與趣味性了。感情與愛情的詮釋當然有著許多不同的觀點,但是否必須全然地「佔有」?這一點「麥迪遜之橋(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就有著另一種解釋。也許愛情並不必朝朝暮暮,像葵絲柏寧可受盡誤會而跑到法國表妹家中將小孩生下,然後在其餘生中又得忍受無法親近女兒的悲痛,但在某些角度而言,這反而是葵絲柏的另一種佔有。因為如果艾胥知道真相必然會將女兒帶走,到時葵絲柏將喪失所有,因此她才作了這樣的決定。

  相較之下羅倫與茉德這段戲因以現代的觀念來建構劇情,在缺乏較有力的衝擊中似乎有些力道略嫌不足,也就是說兩人在面對感情的糾葛與挑戰的同時,其心境的轉變就有更多需要補強之處。

  羅倫因無法面對情感的後續處理,因此抱著獨善其身的人生觀,甚至明明與茉德已經上了床,終因這種「自殘」的盲點而潰敗下來。羅倫不只自己痛苦,其實更傷了茉德的心;導演似乎試圖以這種心靈的衝突慢慢建構他與茉德的真情。若不是後來羅德發現寇柏與伍福要去盜墓而使得茉德又再度歸隊,否則將又會錯失一段完美的姻緣而令人扼腕。

  由於盜墓而出土的盒子內有著一封葵絲柏寫給艾胥的信,但艾胥至逝世前都未曾見過那封信,這段情節表示艾胥並不知道他自己有個後代。但另一段戲最後的情節卻又透露艾胥曾去找葵絲柏,在半路遇上小女孩,艾胥一眼就認出她是自己的女兒,所以要求小女孩剪下一綹頭髮編成辮子送他;而他則編了一頂桂冠送她。艾胥要小女孩轉交一封信給葵絲柏,只可惜小女孩碰到玩伴在追逐中就將信丟失了。

  這兩段「自由心證」的結局其實都是令人哀戚遺憾的,但卻是一項有趣的實驗。茉德由木箱內知道自己才是艾胥與葵絲柏的嫡孫,但這並不能代表什麼,只能解釋為這段的追索過程似乎是早就注定好了;而一切的付出與救贖正是得靠羅倫與茉德來實踐。兩段的世紀之愛訴說的其實都是人類自古以來永遠不變的情與愛。

2005年10月15日 星期六

索拉力星(Solaris)

導演:史蒂芬‧索得堡(Steven Soderbergh)
演員:喬治‧庫隆尼(George Clooney)
   娜塔莎‧麥克紅(Natascha McElhone)
美國 / 2002年 / 99分鐘
索拉力星似乎有強大的力量,可以與亡妻重逢 …

◎ 劇情簡介     

  在索拉力星附近的小型太空站傳來吉柏‧瑞恩的求助影像。吉柏無法說出究竟在太空站發生了什麼問題,只希望他的好友也是太空人的克里斯‧凱文能夠立刻趕去,吉柏表示只要克里斯親自體驗就能了解事件的緣由。

  主導這件探測任務的DBA(民間太空探測公司)是從NASA(美國太空總署)接手過來的,原本希望探測索拉力星是否具有商業的開發價值,而在這之前DBA也曾派遣另一組搜索隊,但卻失去聯絡。

  在幾年前妻子就已自殺身亡的克里斯答應前往索拉力星,在出發前切菜作飯時不慎切到手指而留下傷口。而在他到達太空站時,卻發現吉柏‧瑞恩已經死亡,在太空站尚有生存者高登這位女黑人物理博士以及史諾,但兩人分別躲在自己房內似乎在逃避什麼。克里斯意外地在太空站的走道上發現一名小孩,當他急追時卻失去了小孩的蹤影。高登表示那是吉柏的小孩而吉柏是自殺身亡。

  史諾的談話略顯神經質,他問克里斯能承受多久而不睡?克里斯不解其意,在返回自己臥室睡覺後,竟夢見當年與妻子芮雅在火車上第一次見面的情景,以及後來在一名醫生家再度重逢後立刻陷入熱戀並閃電結婚。

  克里斯發覺有女人在撫弄他的頭髮,一睜開眼,竟看見芮雅活生生在他面前。克里斯理智地告訴自己,芮雅早已死亡,不管站在他面前的人是誰,克里斯決定將她送走。克里斯要她進入小飛行船內,然後緊緊封閉後將小飛行船送入浩瀚無邊的太空中。但第二天克里斯再度入睡時,他又夢見了婚後的芮雅並未告知他就拿掉肚中的孩子,這使得克里斯大怒而離開,傷心的芮雅大聲呼喚,但卻喚不回克里斯,於是芮雅就自殺了。克里斯醒來發現芮雅又出現在他面前。克里斯了解索拉力星似乎有一股神祕的力量,在人入睡後會依他的記憶製造出記憶中難忘的人。這回克里斯反而不顧高登反對而不願用高能質子加速器消滅芮雅,但芮雅卻依循克里斯過去的記憶喝下液態氧自殺,所幸發現得早而將之救回。高登發現史諾其實早已被殺而活著的史諾也是記憶中的人物,於是高登與克里斯決定逃離太空站,但其實克里斯也早就死在太空站,回到地球的是記憶中創造的人,在地球克里斯又再度遇上了芮雅,這回他們決定要好好珍惜此次的愛情。

◎ 劇情分析

  索拉力星(大陸譯名為飛向太空2002)原本是波蘭作家斯坦尼斯洛‧蘭姆(Stanislaw Lam)賴的同名科幻小說,在一九七二年時就曾被蘇俄的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y Tarkovsky)改編並拍成電影「飛向太空(Solaris)」。

  「索」片的導演史蒂芬‧索得堡特別請到喬治‧庫隆尼參與演出,並有整整兩分鐘全裸的背影以為號召,希望以「人性」與「愛情」的重新詮釋使得本片得以用超脫科幻的角度而令人一新耳目。

  索拉力星的神祕在於它能在人類睡著之後擷取過去的記憶,這種奇妙的特性是能將記憶真實具象化,當過去與自己生命中有著愛恨情仇的人在死後又出現時,我們將會用什麼態度去面對呢?

  在地藏王經中以及許多科學的紀錄文獻中不時提到,人在彌留之際都會碰上早先死亡的親人,這樣的說論其實正好可以解釋索拉力星的神祕力量。如果是這樣,那索拉力星不只是個星球,其實是個具有生命能量的個體。

  宇宙上的現象存在其實是有許多人類完全無法理解的。人類的盲點是常用我們有限的六識「眼、耳、鼻、舌、身、意」去思索與評量或比對,殊不知有許多的生命體不是以「人」的現象而存在的。譬如佛經中提到我們居住的地方是感官慾望較強的世界故稱「欲界」,但除了「人」居住的地球之外,更有所謂的欲界六天:(一)四天王:此世界的一天折合人間五十年,天人的天壽是五百歲。(住於須彌山半山腰) (二)忉利天:又稱三十三天,或稱為天堂,一天折合人間一百年,天人的天壽是一千歲,住於須彌山頂。而這兩個世界是屬地居天,與地球一樣必須以地表附載。(三)夜摩天:一天折合人間二百年,天人的天壽是二千歲。(四)兜率天:一天折合人間四百年,天人的天壽是四千歲。兜率天又分內院及外院,而內院則是未來佛彌勒佛說法之淨土。(五) 化樂天:一天折合人間八百年,天人的天壽是八千歲。(六)他化自在天:一天折合人間一千六百年,天人的壽命是一萬六千歲。往生此天的天人傳說神通廣大,且一切所須都有能力由他方變化而來,天壽又長,相當逍遙自在,因此稱為他化自在天。但因過於逍遙自在,也是三世十方諸佛共同認為最不容易渡化的眾人。此天的天主是天魔王,名字叫波旬魔王。以上四天是屬空居天,以雲為地,旋於宇宙虛空中。

  提出這些佛經中的說法並非為了傳道,而是想印證現今天文科學提出的現象,其實有許多是與其不謀而合的。試觀索拉力星的神祕能力,其實像極了天神對人類的一種試煉。

  人的一生中必須作出許多抉擇,但誰敢保證每一次的決定都正確而不會後悔?「索」片正是從失去的愛再度呈現在面前之際,我們的選擇會如過眼雲煙?或是再續前緣?從不同的人生觀可以會有不同的詮釋,而在人類標榜無限上綱的「愛」,在此片中再度獲得全新的認同。也激盪了炫麗醉人的愛慾情懷。

  「索」片其實可以認真探索潛藏在人類腦海深處的「流注因子」。依唯識學的說法,人出生後就會擁有六根而在六塵中產生六識,共合稱十八界。但人在死亡後,六識會消失(作夢昏迷時亦然) ,但在六識消失之後卻仍有第七識即末那識,而末那識是依人的生命本源第八識阿賴耶識而生起,並因人的各項作為而記錄在末那識中,故稱染污末那的流注因子。以克里斯而言,他與妻子的爭執導致妻子自殺身亡,這份悲痛不管克里斯是如何地壓抑與隱藏,日後在機緣成熟之際,均會有「業識」的出現。索拉力星像上帝的審判一樣,各人像面對鏡子般心靈中的祕密毫無遁行。

  索拉力星的情節像極了人在死亡之後的中陰身境界,唯一不同的是劇中的角色依然保有六識;也就是說在面對過去的錯誤與悲痛時,當事人其實還具備有思索的能力。其實克里斯回到地球時在切菜時又傷了手指,但這一回他的傷口很快就癒合了,因為真正的克里斯並未回來。而選擇重新再把握真愛的克里斯與芮雅,其實都是從索拉力星的能量所塑造的記憶中的人。

  從某個角度而言,人類其實也是依靠記憶而活著,好的記憶是一種學習的動力與指標;不好的回憶卻使人陷入萬劫不復,甚至沉淪自責。在這方面物理學博士高登是個「定力」相當強的人,她當然也面臨自己的記憶人物,但她不曾說出她的記憶與秘密,因為她篤定認為那不是人物,所以毫不猶豫以高能量質子加速器將之消滅。

  如果這是一場試鍊,那真正通過試鍊者只有高登。問題是影片中我們不知高登最後的下文,這不免也讓我們躭心回到地球的真的是高登本人嗎?

  如果克里斯與芮雅的「記憶人」在地球重逢,雖然成就了愛情的願望,但卻也令人不安而好奇,因為如果這樣的理論成立,那我們不禁要問,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人是如克里斯與芮雅?或者我們全部都是呢?

  其實人活著都只活在六識當中,這使得現象界緊緊地攀滿人的慾望而不自覺,非得在面對六識全滅的剎那才有機會短暫接觸真相,只可惜還來不及思索決定就隨業識進入中陰身了!用佛學的觀點將「索」片歸納為佛學電影。其實是一項另類的思考。

2005年10月8日 星期六

愛到無路可出(Nothing on Robert)

導演:巴斯可‧波尼惹(Pascal Bonitzer)
演員:法伊斯‧盧其尼(Fabrice Luchini)
   珊依妮‧琦博藍(Sandrine Kiberland)
   瓦倫緹娜‧瑟薇(Valentina Cervi)
法國 / 1999年 / 108分鐘
一對男女朋友分別沈醉於與其他人的性愛,他們是否相愛…

◎ 劇情簡介     

  迪爾‧丹伯是一名作家及劇評家,他有一名女友茱麗葉。迪爾逆來順受的個性使得表相看起來相當登對的兩人在情感上出現了微妙的對待。明明兩人相約要去看電影,但茱麗葉在一些言詞上不合時立刻要求下車,然後在公園內搭訕了一名導播亞倫,雖然一開始亞倫還很興奮,但發現茱麗葉有些神經質,反而責罵她是娼婦。迪爾面對女友這種荒唐的行徑卻無力責怪,而茱麗葉後來在公園內又遇上亞倫,在亞倫向她道歉後,兩人立刻打得火熱。

  茱麗葉一邊與亞倫享受從未嚐試的性交方式,回來後並一五一十回來告訴迪爾,迪爾幾乎不敢相信,但當茱麗葉向他表示她還是愛他時,迪爾卻找不到分手的理由了。

  迪爾接受好友馬汀的請託,去參加其伯父教授的宴會,由於迪爾並未接受邀請,因此在宴會中受盡教授的羞辱,但迪爾卻意外認識了教授的繼女愛莉。很快地迪爾就與愛莉有了親密的關係,而在宴會中迪爾也認識了傑瑞米沙文。之前迪爾常常懷疑有個穿著體面的男子一直有意地跟蹤他,而這人正是傑瑞。但事實上傑瑞也有女朋友,迪爾不禁懷疑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

  迪爾在出門時出了車禍,但母親卻告訴茱麗葉說他並不嚴重,這使得迪爾相當惱怒,不但與母親有了爭執,就連弟弟也與他有了口角。茱麗葉依然無法忘懷亞倫的性愛,雖然她也常回來看看迪爾,但除了表示她愛他之外,很快就又離開了。迪爾困惑不已,只好與愛莉聯絡,愛莉說她家中有一幅名畫家費利西的畫作,迪爾藉看畫為由,到她家後二人又沉浸在愛慾中。

  迪爾決定帶愛莉到度假聖地白朋山度假,傑瑞也帶女友前來,更令他訝異的是茱麗葉也要求迪爾幫她買車票而趕來湊熱鬧。茱麗葉憑女人的直覺知道愛莉與迪爾上過床,而迪爾與愛莉在房間內時,傑瑞竟來敲門,雖然愛莉表明兩人的過去已成雲煙,但傑瑞還是衝入房內,三人尷尬,愛莉以假槍示威而結束鬧劇。

  迪爾知道愛莉住院,但他卻當面向她表明他並不愛她;而當茱麗葉回來時口中雖咒罵亞倫,但在向迪爾表示她愛他時依然又坐亞倫的車子離去。

 劇情分析

  法國影片似乎為了顯示有別於好萊塢的制式創作方式,並刻意在突顯其本國的文化背景的同時,在電影的呈現上始終有著其一貫的特性與精神。

  從表相而言,迪爾是個逆來順受的人,他無法約束女友茱麗葉向外追求刺激的性慾;但自己卻陷入愛莉的情慾糾葛中。在揚棄傳統的道德思維再重新去面對這些光怪陸離的人際關係,我們就會發現原來人性之中潛藏著那麼多複雜不安而始終不敢去面對的妄念因子。

  本片所呈現的不只是傳統社會結構的解構與重新思維,更重要的是由此延展出的不確定與疏離焦慮才是每個人必須認真去面對的。

  迪爾是一名作家,而作家在作品的呈現中會有更多「人的價值觀」的探索,但事實上迪爾不僅無法掌握感情的世界與其中的對待,事實上連自己也都無法了解。正如他的另一個身分戲評家,往往沒有看或只看了一半就寫下評語。這種不確定的焦躁正好呼應了整個社會的現象與特質。如果按照常理而言,迪爾與茱麗葉應該是相配的一對,但若從茱麗葉的角度去看,自然會發現迪爾人格特質的某些缺陷;而這正如一面鏡子般地映照在茱麗葉身上──她往外追尋的性刺激,其實是為了添補自己與迪爾或者這個社會上人心的缺口。

  茱麗葉向迪爾明言,曾與新認識的亞倫肛交,這是迪爾從未不曾給她有過的刺激,面對這種挫折,迪爾除了訝異與憤怒外似乎別無選擇,因為茱麗葉每每在離開時咒罵著亞倫,卻也不忘表示她愛的是迪爾。

  這樣的愛情觀對東方的觀眾而言是絕對惶恐與不安的。但我們似乎不應從這個道德的角度去思索;我們要追索的是究竟人的真正慾望在傳統的道德戒律壓抑下還殘存多少不安的因子?心情在尋求穩定的同時,是否還有故失平衡的作怪精靈?

  茱麗葉失業又破產,每每在失意時回來找迪爾。迪爾不但為她支付許多費用,還託朋友為她找到工作。但在茱麗葉而言,這只是心靈的其中一個面向,人可能只在一個面向中獲得完整與滿足,於是她追索的其他面向絕對是迪爾所不曾有的。而亞倫正好具備了這些,所以她將心中的感情安心地放置在迪爾這邊;卻將肉體的慾望滿足放置在亞倫身上。

  事實上迪爾看起來是一名失意者,但他卻從愛莉身上獲得慾望滿足,而將情感留置在茱麗葉身上,這也是為什麼最後迪爾會在病房內向愛莉表明並不愛她的原因。同樣的情形其實也發生在傑瑞與愛莉身上。於是這些複雜交錯的慾望與情感關係不但令人眼花撩亂,同時也一時之間很難找到適當的形容詞來詮釋這種悸動的人性。

  我們如果再更冷靜地從迪爾與他父母以及弟弟之間的互動就能看出端倪。母親的嘮叨與兄弟各自的心性,幾乎是每個家庭的翻版,這似乎說明了人的「無始本質」其實是各自獨立的,如果確認這一點,那就更能體悟到加諸在吾人身上的道德律條其實是有檢討的空間的。
人的表相行為其實並無法真確反映內在的真正決斷,思想善意只是在行雲流水的階段,但行為卻反映了企圖。這是人的矛盾與不安的所在,男女朋友的界定正如夫妻的名分一般,但這更容易造成是一種向外擴散的心靈基地。如果只是一片浮萍,那就談不上這種對立與分別;但人類預先設置了這樣的障礙名稱,然後硬是自行在這個桎梏中掙扎呢喃。

  「愛」片雖然呈現了人際關係的解構,但並非是全然的批判,其更多的力道是放置在這種關係的臨界點之上給予重新的評估與反省。有時明知人性的複雜無解與失落,但卻反而在電影的藝術呈現上創制了新的表現手法與形式,在看慣好萊塢電影手法的同時,「愛」片給了觀眾一種新的詮釋。

  愛莉長得極為嬌艷,但其實她與上一代關係(如母親的不倫以及繼父對她的曖昧關係)使她心身受盡煎熬,其實愛莉向迪爾表明愛意也是極端不確定的,因為她的所以表白無非是想學茱麗葉在心靈上先建立一個灘頭堡,只是迪爾也不是清楚自己的意向而予以拒絕。而這一切其實是愛莉給予人的不確定與無法掌握。譬如說她告訴迪爾說她家中有一幅名畫家費利西的名作,但當迪爾追問時,她又改口說她也是聽人說的。每回迪爾問她住的房子是否是她的,她的回答總是不確定。

  其實愛莉的不確定正是事劇中人物全體的不確定。進一步說也是全部人類的不確定。有時我們以為終其一生為某一件盡心盡力後,至終反而會發現這個面向的成就依然不能滿足紛亂的渴望。或許也有「定力」極強的人會有不同的感悟;但以本片而言,導演的訴求重點當然是指前者。

  就某種層面而言,茱麗葉與迪爾是面對現實的誠實者,在感情上他們都有著缺失與挫敗,但這並不表示相安無事的男女互動就是成功的範例,如果在謊言中煎熬靈魂,比起劇中人物而言反而是更為懦弱的。「愛」劇呈現了一種電影新意象;也提供了更寬闊的思維觀。

2005年10月1日 星期六

軟腳情聖(Casanova Falling)

導演:力藍‧可瑞(Leland Krane)
演員:馬克‧弗瑞斯坦(Mark Feuerstein)
   艾咪‧睿德佛(Amy Redford)
美國 / 1999年 / 90分鐘
禮讚:紐約獨立影展最佳浪漫喜劇
事業愛情兩得意的創意總監,努力設法贏取一位思想頗有見地的女性…

◎ 劇情簡介     

  賴夫是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由於工作的關係,時常跟一些模特兒交往甚至上床,這帶給賴夫相當大的創作動力。賴夫事業愛情兩得意,常獲得同事的羡慕,但表面上風光的賴夫其實內心依舊空虛,因為他自始至終不知道什麼是愛。

  這一日公司又聘請了另一名同事伊莉莎白,賴夫立即被她深深地吸引住,正巧公司接了一個「斯巴達保險套」的廣告,賴夫以一對青年焦急地想作愛,但女的表示未戴保險套不准他硬上來表現,這獲得眾人的讚賞,但唯獨伊莉莎白反對,因為她認為太像A片,甚至指責其分鏡畫格的女人胸部都有乳頭出現, 如此將遭處罰。雙方各以性為訴求以及安全的性作激辯,最後主管要求伊麗沙白能統合一下雙方的差異就自行去度假了。賴夫見伊莉莎白極具吸引人,遂邀她一起晚餐,只可惜她表示已經與他人約會。

  賴夫與伊莉莎白到一家慘澹經營的「神奇營隊」參觀,主持人喬瑟夫沒有經費,希望能提供小孩一個安全的託養所在,伊莉莎白在此見到賴夫為一名被弄壞洋娃娃的女孩而召集所有院童,並展現了他的童心,這使得伊莉莎白對賴夫的觀點有了新的改變。兩人甚至共同以公益廣告的名義去說服老闆,而賴夫還是改不了以性美學作為廣告訴求。

  這使得賴夫與伊莉莎白更加了解對方,伊莉莎白認為男女不必上床還是可以成為朋友,對此賴夫相當訝異。賴夫原性不改甚至也勾搭女同志上床,甚至月事來潮時替她口交。但當賴夫向伊莉莎白吹噓這些事時反而覺得沮喪,因為他找不到一個真愛的女人,甚至為此去找心理醫生,但似乎也無答案。賴夫似乎受了伊莉莎白的影響而努力戒色,但在與伊莉莎白上床後又與模特兒安珀上床,為此伊莉莎白大怒。其後賴夫提出保險套廣告時卻否定了原先的構想,不但出錢的公司不贊成,他也被炒魷魚。賴夫決定寫兒童文學,而伊莉莎白也離職,在最終從作品中體認到雙方的愛。

◎ 劇情分析

  「軟腳情聖」在紐約獨立影展獲得「最佳浪漫喜劇」。編導力藍‧可瑞雖初次執導,但運鏡自然剪接手法不落俗套,算得上是成績相當不錯的作品。

  廣告業界由於需要大量的構思與腦力激盪,因此出現許多的創意奇才,賴夫正是其中的佼佼者,而他所有的創意幾乎與「性」有關。事實上這些先天的生理條件與他的玩世不恭與侵略性佔有慾有關。

  性是人類慾望的一種極大動力,很多的事由,幾乎都與性分不開的。例如一件美麗的衣裳不就為了吸引異性的青睞?香水的香味不正是為了迷惑對方的嗅覺,縱然有時是為了取悅自己,但攏攏總總都是與性分不開的。賴夫不但依此在廣告界建立了他的名聲,自己更樂在其中。

  問題是太過頻繁的作愛會逐漸變成一種公式,正如賴夫自己感嘆不知何故,竟然會想跟任何見過面的女子作愛,而甚至在作完愛後竟然將她的名字忘得一乾二淨。

  當伊莉莎白來公司擔任業務經理時,賴夫第一眼就有一種異狀,但伊莉莎白卻對他這種風流舉動不敢苟同,若不是兩人一起去參加「神奇營隊」的觀察與討論而發現賴夫其實也有細心的一面,他為被人弄壞洋娃娃的女孩修好洋娃娃,此事雖微不足道,但卻在伊莉莎白的內心留下深刻的印象。

  賴夫對待女人真的有一套,他不但連女同志都能引誘上床,最後伊莉莎白還是逃不過賴夫的多情攻勢,隨他回家並與之上了床。但賴夫在接另一項香水廣告時,竟然也與夢中情人「安珀」有了露水姻緣,原本以為向伊莉莎白告白會獲諒解,但沒想到反挨了一巴掌。

  這事給賴夫極大的反思,因為他每天跟不同的女人上床,但卻感覺到「寂寞」。甚至因此還去看心理醫生,但醫生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

  賴夫的「速食」行為在當今社會的例子中幾乎常常見到,所謂「一夜情」正是這種只求兩性慾望的滿足。在肉體的交纏刺激之後,是一種征服與佔有的自我肯定;在兩性而言,其實是相對而平等的。名模特兒安珀原本是賴夫的夢中情人,但兩人見面後回到賴夫住處,安珀竟然說我現在要強暴你!

  然而在性慾的激盪後,真正留存的是什麼?從這個角度思索就會引發不同的人生觀。賴夫好幾次與女人一夜情後,第二天竟然將她的名字完全忘記。他雖有著惶恐與不安,但卻樂此不疲。甚至還將這種「性」的本質應用到廣告創作上,卻也獲得公司與客戶的認同。

  伊莉莎白過去也有過男友,兩人曾經同居一陣子,但因理念不合而分開。雖然如此兩人依然可以聯絡而純粹當個朋友,這一點與賴夫的觀點是完全不同的。賴夫對此一觀點提出質疑;但其實也開始質疑自己的生命態度。

  其實賴夫與伊莉莎白兩人也有相同點,那就是面對「神奇營隊」的小朋友時,賴夫與伊莉莎白都是真誠的以赤子之心去面對小朋友,這一點伊莉莎白看在眼裡相當感動,這也是兩人有著彼此好印象的開始。

  「軟腳情聖」其實真正的意旨還是在混雜的男女世界中,如何認清自己的方向,並堅定地為這個執著的愛意真正地付出。

  賴夫受到伊莉莎白的感染,將「斯巴達保險套」的廣告原始構想抽掉,改成另一種較和諧的「天鵝版」,這雖然贏得同事們甚至伊莉莎白的讚賞,但卻使得廣告客戶臨時抽腳,老闆在商言商當然非常生氣,這也使得賴夫因而失業。

  賴夫並未將這份失意轉化為對伊莉莎白的情愫,是因為他在「戒慾」中似乎也喪失了某些生命原有的動力,但事實上反而是在生命中培育了另一種出口。

  大概來自「神奇營隊」與小朋友的共融現象,他將這份感受轉移到兒童文學的創作上,但卻始終不敢告訴伊莉莎白,原因是他已喪失了生命。

  伊莉莎白也換了工作,若不是遇見過去的同事彼得,而由彼得送她一本賴夫的作品,伊莉莎白也是對外界完全隔絕的。於是她郵寄了一個禮物 ── 刮鬍子的棕刷給賴夫,這自然是當時兩人去看電影時男主角每天早上起床為馬來刷鬃毛的自信作符徵的表現。賴夫接到後自然相當高興,於是他直接去找伊莉莎白,兩人立時心靈交集而成就了這段良緣。

  這部電影是以現代紐約為背景,其節奏自然不是台北觀眾可以完全同步的;雖然如此,在極度崇尚「性愛」的同時,導演最終還是回到傳統的愛的價值觀上。愛的真諦雖包含著完美的性愛,但心靈的契合與認知卻是極為重要的。賴夫的「迷途知返」付出了相當的代價,雖然他失掉了原有的工作,但卻獲得伊莉莎白的期許與認知;如果非要相互比較的話,自然會有不同的評價。

  以獨立製片的小成本完成這樣精彩的影片實在令人羡慕。在好萊塢的主流攻勢下依然有一票熱情的藝術工作者為他們喜歡的電影努力奉獻,這是值得敬重與鼓勵的。

2005年9月24日 星期六

白痴(Idiots)

導演: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
演員:包迪爾‧喬津生(Bodil Jorgensen)
   珍妮‧艾比尼斯(Jens Albinus)
丹麥 / 1998年 / 117分鐘
禮讚:丹麥影評人獎最佳女主角、女配角、男配角獎 
一群生活條件不錯的人喜歡在生活中扮演白痴…

◎ 劇情簡介     

  凱倫因親生孩子突然死亡,無法承受這種打擊,遂隻身離家出走。這一日她因身上的錢所剩無多,在餐廳內只點了一盤沙拉及礦泉水,沒想到遇上一群智障的人也在餐廳干擾著其他客人,凱倫被一名叫史托佛的智障男子緊緊拉著手,不得已也只好隨他們上了車。在車上凱倫才知道這一群人其實都不是智障,他們只是利用假扮白痴來騙吃騙喝,甚至作弄別人。

  凱倫雖對眾人行為覺得不妥,但一時也無去處,只好以旁觀者的態度加入眾人至工廠參觀,甚至到游泳池嬉戲。這一群人居住的住處是史托佛的叔叔委託他賣的,但史托佛根本不把它當一回事。叔叔來過一次,發現裡面睡滿了怪人,遂生氣地離開。不久一對剛回國的富商夫妻來看房子,雖然相當中意,但史托佛卻騙他們說隔壁是療養院,不時會有智障人士來訪,因為他們需要大片的綠地,希望這對夫妻買了房子之後能繼續這份善舉。夫妻看到眾人裝著白痴的模樣,這對夫妻立刻駕車落荒而逃。

  傑普一度想要退出,因為眾人笑他扮白痴扮得不太逼真,但由於他喜歡約瑟芬遂又留了下來。而艾克索原本就是一名平面設計師且還有妻兒,但卻樂此不疲;而凱瑟琳雖曾一度離去但卻又回來找艾克索。艾克索並無法給凱瑟琳承諾,凱瑟琳遂假扮為廠商女總裁戲弄了艾克索,逼得艾克索拿出自己的簽帳卡讓凱瑟琳到超市大買特買。當眾人正在品嘗魚子醬時,約瑟芬的父親找上門來,他堅持帶約瑟芬回去;用情甚深的傑普用身體擋在車前,表情像白痴般地無奈與哀嚎,但依然無法阻止約瑟芬的離去。這使得這群人的信念有了動搖。他們為了証明自己也能在最親密的人面前扮白痴,於是以轉空瓶的方式決定由艾克索回家實驗,但艾克索放棄了;第二次選出漢瑞,沒想到漢瑞也未依約定扮白痴,反而在回家之後向眾人坦言不再扮白痴了。

  凱倫決定自己回家測試,但只帶蘇珊作伴,蘇珊這才了解凱倫內心一直承受著相當大的壓力。凱倫在丈夫及姐妹面前扮白痴將口中食物溢出,丈夫憤怒地打她一巴掌。蘇珊再也看不下去了,她要凱倫停止扮白痴,然後帶著她離開,沒人知道她們要去那兒?但似乎也無人關心。

◎ 劇情分析

  拉斯‧馮‧提爾是世界公認的怪才之一,他在一九九五年與另一名導演湯瑪斯‧溫特保(Thomas Vinterberg)在哥本哈根簽署的「逗馬宣言」,固然使他名躁一時,但以創意而言,拉斯稱得上有其主觀的能量以及銳利的表現。

  「白痴」在影片中剪接了導演與演員之間的對話紀錄,這種在作品中衍伸出的再創作是相當令人動容的創意。雖然這樣的紀錄形式被批為另一種矯飾與偽裝,也從而動搖了「逗馬宣言」的戒律;但純就創意而言,拉斯的這種膽識給予影壇相當重要的動力。

  為何生活條件都還不錯的人會喜歡扮白痴?這群人中不乏對此種作弄別人的行為提出質疑與批判,但這似乎也只是嘴上說說,潛意識的那種認同卻使得他們更加共生共榮。

  除了在社會上顯露的表相之外,人的內心其實有著許多不安的躁動因子。在對白中他們常表示「心裡有個白痴想出來找伴」,這正是問題的癥結;這群人的共同特點就是在生命過程或生活中有了挫折與不安。所謂的心中白痴其實是一種不滿與憤怒,為了平衡這種焦躁,內心的白痴必須轉移到外在的另一個目標上。換句話說,透過自己假扮的白痴去愚弄或欺騙別人,於是被欺騙的目標當下就是不折不扣的白痴了。

  這群人在這樣的意向上尋求到相同的因子,於是他們更像一家人和樂地生活在一起。就連剛加入的凱倫在游泳池內也感染了這股氣氛,但她的喪子別夫之痛,讓她不免喃喃自責道自己沒有權利這麼快樂。

  這群假扮白痴的人另一個特徵是反社會體制的。就法律與道德而言都必須嚴謹地面對,但若深入追索則會發現這些人的本性並非如此卑劣;正確地說也只是情緒不滿的變奏發洩罷了。在參觀岩纖維工廠的那場戲說明了這一切,他們愚弄了廠方的人;但其實廠方人員在某些角度的敷衍不也是愚弄了這群假白痴?

  社會愈富足但人卻愈顯得不快樂,這或許也是拉斯想極力辯証的議題。然而這樣的因果關係卻不能推給任何一種體制,而應該就人性的角度深入探索。如果這群假白痴能夠更清楚地看清自我,在確認本質與價值觀後,必然會從當下的位置看清社會整體的面向。導演在這方面其實著墨極深,而這股動力也正是導致最後這個「白痴王國」解體的最大因素。

  對著任何不認識的人可以肆無忌憚地以假扮與虛偽來相對,但面對自己的親人卻無法辦到。這個層面有著更多的觸角去深究親人之間一種外在的力量永遠無法比擬的氛圍。艾克索不敢去面對;漢瑞則是藉著面對的測試而脫離白痴的不實際空間。凱倫似乎是做到了,但其實那是另一次的心靈撕毀。就凱倫而言,當兒子死去的那一刻起,她的家也在那時就毀了;假扮白痴是再一次將傷心浮上檯面——丈夫的一巴掌以及家人的不諒解才有可能讓她真正進入白痴的世界中。

  在內心世界中常常隱伏著一團讓自我似懂非懂但又無法拋捨的不安,這種無法言喻的動能常常在不經意中反映在外面的行為動作中。譬如說「仇視」這樣的心理不見得是有什麼深仇大恨;可能只是對方曾經獲得你所欠缺的,於是在適當的機會中,那股仇視就會化成無數的飛刀,在滿天光影中只求怨氣的發洩,因此豈會在意人倫意義?

  人性的不安也是社會不安的原素。史托佛以叔叔委託仲介的房子提供這群人的落腳處,但自以為是卻又自私的心態,讓整個小社會開始有了汅染的種子。正如約瑟芬被父親帶離之後才承認其實她也嗑過葯,這樣的訊息不只給眾人極大的打擊,也直接觸動了這群人的瓦解。

  傑普與約瑟芬有著親密的關係,而在約瑟芬離去時,傑普以身擋車,但他卻沒有用正常人的溝通方式要約瑟芬留下來,而是以白痴的哭嚎作最後的乞憐。傑普是眾人認為最不會裝白痴的,但其實他與約瑟芬的床戲都建構在白痴的立足點上。史托佛也曾將傑普推給一群滿身刺青的彪形大漢,傑普必須單獨地承受這些凶神惡煞的嘲弄,甚至還得假裝不會小便而被人強迫脫下褲子。這也難怪當史托佛來接傑普時,傑普憤怒地逕自逃離。

  這是一次愚弄與被愚弄的臨界點,幾乎讓人無法分辨善惡的分野究竟在何處?但如果傑普扮演白痴的功力不好,為何還能脫身呢?就某個層面而言,傑普雖然全身而退,但其實他的內心是受傷極重的。

  當眾人漸漸從裝扮白痴的迷思中走出時,其實正是真正看清自我的時刻,就算你扮相成功騙過了別人也愚弄了別人,但卻永遠騙不了自己。這一點不只針對這群人,也特別針對身心受創的凱倫;更何嘗不是將議題拋給每個觀眾呢?

  「白」劇在片頭宣示了逗馬九五宣言,也實踐了導演堅持的信念和理想,這股風潮有某些觀念確實影響了世界影壇,但其實也違背了一些製作創意的美學觀念。當然這種信念的堅持與否都必須以日後的作品來佐證的。但可以肯定的是「白痴」這部影片與拉斯的另兩部作品「破浪而出(Breaking the Waves)」、「黑暗中的舞(Dancing in the Dark)」都是永遠令人懷念的。

2005年9月19日 星期一

誰來為我摘月亮(Luna Pappa)

導演:柏提‧古杜納佐諾夫(Bakhtyar Khudojnazarov)
演員:蕭蘋‧哈瑪多娃(Chulpan Khamatova)
   貝里滋‧布萊楚(Moritz Bleibtreu)
   阿杜‧木汗米雪諾夫(Ato Mukhamedzhanov)
德國 / 1999年 / 107分鐘
十七歲的少女與走私為生的父親、智障的哥哥四處尋找肚裡孩子的父親…

◎ 劇情簡介     

  在中亞地區的某一個小鎮因屬三不管地帶,故三教九流及走私客都會匯集或經過此地。瑪拉卡今年十七歲,母親早年亡故,她與父親薩法及因參與阿富汗戰爭受傷以致智能不足的哥哥納瑟汀一起生活。

  瑪拉卡喜歡跳舞,也喜歡觀賞劇團的演出,她最大的期望是有朝一日能成為演員。這一日一個劇團來法可這個小鎮演出莎士比亞的劇目,但瑪拉卡與父兄一起外出賣兔子,趕回鎮內時戲已經演完了。傷心又生氣的瑪拉卡獨自一人在樹林中生悶氣,但在黑暗中一名演員自稱是「湯姆‧克魯斯」的朋友與她搭訕,一時受到蠱惑的瑪拉卡雖然只聽到對方迷人溫柔的聲音,在看不清楚對方的臉孔竟與他發生關係。而第二天這個劇團就開著飛機離開了。

  兩個月後瑪拉卡才發現自己月信未來,並在參加豐收歌舞團演出時暈倒,這才知道事態嚴重。她由友人蘇蓓陪同去找醫生墮胎,沒想到醫生卻遭受流彈波及而死亡。瑪拉卡也去找女巫欲使邪術墮胎,幸父親與納瑟汀趕到才將她救回。

  父親與納瑟汀決定帶她到各城鎮尋找那名演員,但抓回的演員都不是與瑪拉卡發生關係的人。瑪拉卡甚至想以賣血來貼補家用,正巧警察前來巡察,捐血車遂急急逃逸,但假冒醫生的阿利克還是好心地給了瑪拉卡一筆捐血的錢。而當瑪拉卡搭火車時,竟發現阿利克是一名賭徒,被一群同夥欲推下火車,瑪拉卡假稱她與阿利克是夫妻而一同被趕下車。感激救了他一命的阿利克決定當孩子的父親,兩人回到法可,父親為他們兩人舉行一場盛大婚禮,但沒想到天空突然掉下來一頭乳牛,將父親及阿利克同時壓死。瑪拉卡再度變成村人詛咒的對象。

  這一日開著飛機的劇團又來到法可,駕駛員普希金大言不慚地表示因偷運乳牛時乳牛狂奔,遂將乳牛從飛機上推下,此時瑪拉卡才知道普希金是害人的凶手,而普希金也認出瑪拉卡是那天晚上與他發生關係的女孩。他雖表示要娶她,但瑪拉卡和納瑟汀以槍相逼欲教訓他,竟將他嚇得變成植物人。村人再度詛咒並攻擊瑪拉卡,納瑟汀要瑪拉卡逃上屋頂,然後接上電力,屋頂下的兩支吊扇轉動後竟將屋頂上的瑪拉卡帶上空中並飛離這個城鎮。

◎ 劇情分析

  故事的背景放置在中亞的小鎮上,使得影片的背景顯得既陌生又熟悉,這似乎更符合了導演在本片所採用的魔幻寫實的影片調性。

  正是基於這種特殊的詮釋手法,劇中人物的性格也變得略顯誇張而童話般地吸引人。瑪拉卡這位鄉村姑娘最大的心願是成為演員;演員是在詮釋虛擬的人物,基本的立足點是不確定的;而她的哥哥因參與阿富汗戰爭受傷後變成智力衰退的人,他每天將自己幻想成一架轟炸機,凡經過的所在都必須消除邪惡;瑪拉卡的父親是一名走私客,這種經過特殊安排的角色正好像三足的鼎將戲劇的動力拱上一個完美設定的位置。

  事實上「誰」片的定位雖為魔幻寫實,但在寫實的情節上卻更有不凡的表現。正確地說是導演揮動著神奇的指揮棒,將所有的意旨與形式透過各種的可能作完整的呈現。如果你童心未泯那不妨將之視為一部童話電影;如果你崇尚愛情,將會感受到一種真摯的赤誠;如果你是極具主見的女性主義者,那也能在本片中追尋到許多的訊息。

  正因為要容納這麼多的訊息,就必須營造一種特殊而全新的風格,這也使得本片得以在世界影壇上獲得許多佳績;並被中國時報評為年度十大外語片的榮銜。

  瑪拉卡雖趕不上看戲,但卻被演員普希金以刻意裝扮的磁性聲音騙去了她的童貞。正如天上的月亮一般看似如此接近,但卻是遙不可及,她的愛情與渴望全部陷入幻境中。在看似虛幻中卻又有一樣真確的麻煩 ── 她懷孕了。或許命運使然,瑪拉卡要墮胎時,醫生卻遭流彈射殺而亡,這更牽扯出本片的另一項特質,亦即在形形色色的詼諧追逐中其實都是透過瑪拉卡肚中孩子的主觀鏡頭來詮釋的。

  當生命有了起源,一切都還是混沌未明之際,小孩目光的顯示是全然無邪而赤誠的。也正因為這樣奇特的觀點,現象界的每個角色都變得奇幻而閃爍,在互動中雖有著略顯誇張的言行,但卻是符合稚幼童心的;透過這樣的安排,觀眾自然也就更能貼近並感受瑪拉卡肚中孩子的心聲了。

  對尚未出生的孩子而言,他的生命被創造時正是個月圓的晚上,這也是原文(Luna Papa)的原意。他期許早日找到月亮爸爸,於是這個家族便動員起來。瑪拉卡的父親與哥哥納瑟汀開始在每個城鎮的戲院尋找讓瑪拉卡懷孕的演員,雖然瑪拉卡在夜色中並不知道他的長相。但世上似乎沒有他們做不到的事,每次衝入戲院綁架演員都造成動亂,但這是父親對女兒的愛與關懷;他對女兒的承諾是如此的純真與自然,於是一切看似荒謬的暴行也就變得順理成章起來。

  這個家族的三個人其思惟角度與範疇其實與瑪拉卡肚中孩子的思惟相當接近的。瑪拉卡負責照顧精神有異狀的哥哥納瑟汀,有時見到哥哥受人欺負,她會奮不顧身動手解圍。這好比是母親照顧兒子般執著與認真。編導在納瑟汀與肚中嬰兒之間其實牽動了一條若有若無的絲線,這必須透過思索才能了究兩者之間的關連。而父親的衝動果敢,更是這趟尋找之旅重要的動力,這一切在精神領域中是有其共同的說詞與辯証的。

  瑪拉卡生長的環境充斥著虛偽與詐騙,相較之下她與父兄三人反而更顯得善良而正直了。瑪拉卡在半途中想賣血賺取一點費用,但卻是阿利克的騙術之一;而阿利克算得上仍有點良心,離開之前還拿了一點錢給瑪拉卡,但也促成瑪拉卡在火車上救了詐賭的阿利克,而阿利克也願意成為孩子的父親。

  這一段戲是真實的故事。編導在中亞廣闊的土地上,聽到一名懷孕的少女告訴他們說:一架運牛銷贓的飛機上不慎掉下一頭牛,造成海上的漁船翻覆,而在海上遇難的三個人正是懷孕少女的父親、哥哥及未婚夫;但每當她向人提起這件事,不但無人相信,反而都嘲笑她很會編故事。

  「誰」片的劇情是從空中掉下的牛正好壓死了正要與瑪拉卡結婚的阿利克以及她的父親。於是被視為邪惡的瑪拉卡立時又再變成為村人攻擊的目標,且這回村人不再只是對她咒罵或吐痰而已,群起激憤下眾人似乎非置瑪拉卡於死地不可;且此刻唯一能救她的只有納瑟汀了。

  納瑟汀帶瑪拉卡逃到一間房子的屋頂,然後接通電源,於是屋頂下的兩具吊扇立時成為類似直升機的動力,整座屋頂像阿拉伯的神毯一般緩緩飛了起來,然後戴著瑪拉卡飛向遙遠的天際。

  最後這一段的魔幻情節是編導刻意設置的超現實結局,因為在人的現象界中一切都是如此的虛偽與欺詐,那留在這個令人失望的地方就算找到銀色爸爸又能如何?在一切都瀕於瓦解的臨界點中,似乎只有寄託在天際皎潔的月亮才是嬰兒心中真正的期許吧?

  「誰」片其實是有結局的,這結局必須觀眾在今天晚上或八月十五日的夜晚抬頭仰望偌圓的月亮後,答案自然就會在心中浮現的。

2005年9月16日 星期五

冰淇淋的滋味(Annaluise and Anton)

導演:卡洛琳‧林克(Caroline Link)
演員:艾力亞‧葛斯勒(Elea Geissler)
   瑪斯‧費得(Max Felder)
德國 / 1999年 / 105分鐘
禮讚:德國巴伐利亞影展兒童電影最佳導演
   美國芝加哥兒童影展最佳影片
富有醫師的女兒,與冰淇淋店女工的兒子成為一對好朋友…

◎ 劇情簡介     

  安東的父親在他小時候就棄母子不顧,母親只好騙安東說其父早已死亡。她在冰淇淋店打工的母親近日因支氣管發炎遂無法上班,安東為了怕母親喪失工作,遂到冰淇淋店幫忙,這使得安東在學校不時打瞌睡。

  老師發現安東的異狀後要安東的父母到學校,而與安東交情最好的同學露易絲知道事情的原委,遂在安東為了她而與兩位同學里奇及查理打架後,向老師說明原因,老師這才取消了處罰以及要他母親來學校溝通的要求。

  露易絲的父親理察是心臟外科醫師,為了掌握更多的權力而拒絕醫學院再增聘一名醫生,以致將精神完全投入在職場上:母親則是扶助世界窮困國家的兒童建立醫院以及學校的義工,但似乎為了提高自己曝光的機會,故一年出國十幾次,以致冷落了露易絲。雖然家中有老廚婆貝莎以及來德國擔任交換學生的羅蘭絲當保母,但露易絲始終覺得很寂寞。這一日母親回來了,她立刻在家舉行派對邀請世界各國大使與貴賓參加,露易絲也請安東一起赴宴,但安東因想籌措一千馬克讓母親至海邊靜養三個星期,遂臨時起意偷走一個K金的打火機。這件事很快就被安東的母親知道,她生氣地打了安東一巴掌,並親自將打火機送回,然而露易絲的母親不但不接受道歉,並一再出言諷刺,這使得安東的母親傷心地離去。但更令她意外的是,安東此時卻留下一封信離家出走,因為他偷聽到母親曾打電話給安東的父親,遂開著冰淇淋店的廂型車去尋找父親。

  在警方及眾人的追逐下終將安東尋回,母親這才坦言其父確實未死。但他是個自私而無情之人,安東這才死了這條心。而露易絲為了幫助安東完成幫助母親到海邊養病的願望,遂在半夜時故意穿上破爛的衣服在車站的地下道唱歌賺取路人的賞賜,但卻被壞同學里奇與查理撞見,先是搶錢不成;乾脆至歌劇院告訴其父理察,夫妻倆很生氣地將露易絲帶回。而在當夜羅蘭絲與冰淇淋店的男友卡洛至店內喝酒狂歡,卡洛竊取鑰匙欲入內偷盜,正巧被安東發現,急急打電話通知貝莎與警察,果然將卡洛手到擒來。露易絲的父母受了感動,兩人開始回頭而將心放在家中,同時也在暑假時邀請安東及其母親一起到北海度假。

 劇情分析

  獲獎無數的「冰淇淋的滋味」雖然被定位在兒童電影,但就其劇情的發展與佈局其實也是全面兼顧的。相較於導演在這之前拍攝的「走出寂靜」將議題放置在家庭成員的成長互動,「冰」片的格局就因探觸到貧富的差距、單親家庭,甚至是夫妻間各自忙碌而忽略家庭的實質問題,從而使得編導詮釋的面向不但更顯多元也更加厚實起來。

  德國影片一向給予人一種較「冰冷」與「嚴肅」的感覺,但透過劇中幾名小朋友的演技詮釋,不禁令人得重新去看待德國的電影。

  安東的貧困與露易絲家中的富裕不但沒有影響兩人的友情,相反地更觸發了兩個不同背景的家庭其背後真正的異同。安東的母親因慢性支氣管炎而一直臥病在床,這使得安東必須兼代母職以致上課時常打瞌睡。然而安東的困境其實在露易絲眼中反而是幸福的表徵,因為母親躺在床上才能天天與子女相處。編導刻意在這樣的貧富對比中從別個角度理出另一個映象議題。因此當最後露易絲將母親推入游泳池中然後投入母親懷抱並說希望母親生病躺在床上的願望時,就使得觀眾萬分動容與讚嘆了。

  孩子對這個世界現象的看法都是直率而真摯的,而其背後總充斥著永遠令人期待的愛。只可惜要完整地呈現小孩子期待的愛卻必須在大人的對待世界中有著沒有缺陷的瑕疵。安東的母親以前是一名舞台上表演呼拉圈的藝人,但遇人不淑,男人在她生下安東後就離去,甚至從來不曾給過一點生活費用。導演故意將這個男人隱入故事的背景中,這自然是有其批判精神與現象探索的企圖。安東偷開冰淇淋店的廂型車不但駛上高速公路;也毫無目標地在鄉間小路亂竄,這段情節雖然略顯誇張(也是被列為保護級的原因),但確實讓情節因安東的執著童心而掀起高潮;並凸顯了單親家庭的因果關係及社會問題。

  相較之下,富裕的露易絲父母也有他們自己的心靈困境。理察擔任心臟外科醫生,名利雙收,但他就是無法擺脫慾望的人性,他摒拒了教授再聘一名醫師的建議,而寧可將自己全力投入工作中。表相而言,這是一種工作認真的表現,但其實卻是害怕失去權力的潛意識恐懼。然而這是必須付出代價的,將全部心力放置在工作上必然會忽略家庭的妻女。妻子時常藉出國關懷與救助落後國家的孩童,不僅興辦學校也設立醫院,而藉著在鎂光燈下的耀目,妻子似乎覺得與丈夫有了等量齊觀的拓染力量。但相對地,她似乎也離這個家愈來愈遠,更可怕的是夫妻的感情在暗中像沙漏般慢慢流失而不自覺。

  露易絲母親自己認為救助了外國許多兒童的困境;但卻對眼前安東的貧困視若無睹,這段情節是導演極為成功的批判與詮釋,從而反映了現代人的虛假與偽善。招待外國賓客的宴會,雖然使安東一時陷入心魔的困擾而偷竊了價值不菲的打火機;安東當然內心也極為不安,但他的出發點卻是希望能換得一筆錢讓母親至海邊養病,但這反而使得露易絲的母親對安東更加不諒解,甚至不肯接受道歉而口出惡言,從這個角度而言,觀眾就更清楚露易絲母親這個角色正是這個社會多數的寫照。

  導演在理察與妻子這條線上的著墨甚多,顯見其對夫妻在現今社會相處之道的真正關懷。理察每當碰觸到打扮得美美的妻子時,妻子總是有意無意地逃避。雖然這是夫妻結婚多年必然的疏離,但究其原因卻是人的慾望過度往外放射的緣故。如果將目光焦點一直注視在遙不可及之處,必然會忽略原本已經擁有的。人性的缺失是這麼簡單清楚,但當事人卻往往無法發覺。其實在某些角度而言這是刻意的忽視,因為在無法獲求到心中內明與智慧之際,人永遠會感覺即將失去什麼並因此而惴惴不安。

  後面的戲使得原本可以發展得不錯的布老師的戲完全不見而略顯遺憾;但安排妻子在游泳池內游泳,並從中檢討夫妻幾年來的得失與反省,卻是少見的好戲。丈夫側身躺在池畔;妻子來回游泳呼應著兩人從疏離而使得頻率漸趨一致的逼催,透發了導演在走位調度的能力。

  保母羅蘭絲與卡洛這條線似乎也因露易絲的搶戲而遜色不少,最後卡洛淪為安東敗部復活的犧牲品。但卡洛向羅蘭絲表示他從未進過這麼富有的人的家中,事實上也多少傳遞了資本主義世界中的實際現象。卡洛唯一的貢獻應該是他在冰淇淋店將冰淇淋球拋空直接落入客人的容器中,這個趣味點其實還是可以更加放大,將會有更佳的戲劇效果。

  露易絲的母親最終到冰淇淋店向安東的母親道歉,在一切都煙消霧散的時刻,放入口中而溶化的各種口感的冰淇淋都能顯示出它獨特的風味,因為每一種的口味裡都有著「愛」與「善」。

  「冰淇淋的滋味」故事雖然簡單,但在映象詮釋及符徵的表張下均顯不凡。從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中透發著令人訝異的張力與趣味,尤其幾位童星的表現均是令人喜悅的。露易絲家中的法國老廚娘貝莎說得好:「只要美食入口,世界就會變得美好起來!」下次當你心情愉悅之際,去嚐一球冰淇淋吧!因為在各種果香的口感中隱藏著一個神秘的喜悅心境王國呢!

2005年9月10日 星期六

八美圖(8 Femmes)

導演:弗朗索瓦‧歐容(Francois Ozon)
原著:羅伯特‧托馬斯(Robert Thomas)
演員:凱瑟琳‧丹尼芙(Catherine Deneuve)
   伊莎貝爾‧雨蓓(Isabelle Huppert)
   艾曼妞‧琵雅(Emmanuelle Beart)
法國 / 2001年 / 110分鐘
禮讚:2002年柏林影展最佳藝術成就獎
男主人被謀殺,岳母、妻子、小姨子、妹妹、二個女兒、二個女佣共 8個美女,急急推測別人的犯案動機,也由此證明自己的無辜…

◎ 劇情簡介     

  聖誕節到了,在外念書的蘇珊從外地的學校回家,母親嘉比去接她。回到家後除了原有的忠心女僕香奈兒之外,蘇發現又多了一名年輕貌美的女僕路易絲。

  妹妹凱瑟琳對姊姊蘇珊回來自然很高興,但略顯神經質的阿姨奧古斯汀和自私吝嗇的外婆依然讓人難以接近,奇怪的是離起床的時候已經很久了,男主人馬賽卻依然尚未起床,原本大家以為可能工作太晚所以累倒了,沒想到路易絲端早餐入房間時,卻發現馬賽被人從背後刺了一刀,在床上早已斷氣多時。

  眾人驚惶之際,馬賽的妹妹皮耶荷也來了,她建議將房間先行鎖上,以免在警方到來之前被破壞了現場。眾人雖然同意,但卻發現電話線早已被人切斷,外面並下著大雪,而圍牆不但高得階梯都夠不上,連大門也被人緊緊鎖住。

  在無法離開的同時,眾人你一言我一語開始推測別人的犯案動機,也想由此證明自己的無辜。小姨子奧古斯汀被發現偷偷愛著姐夫馬賽,昨晚也曾進入他的房間。而妻子嘉比也進到房間,她要求離開馬賽,原來她不但婚前與男友懷孕而生下蘇珊,此刻又有了情人。

  蘇珊其實前一個晚上就回來找過父親,她告訴父親說她懷孕了。而在知道自己並非是馬賽親生後,反而如釋重擔地向凱瑟琳表示,她肚中骨肉的父親正是馬賽。

  馬賽的妹妹皮耶荷也曾進入他房中,路易絲也聽到皮耶荷向馬賽恐嚇一筆錢,更令人驚訝的是眾人發現皮耶荷來找香奈兒打牌,而兩人還是同性戀的情人。

  說出這些秘密的路易絲也被被拆穿她早在五年前就已經是馬賽的情婦,如今以女傭身分來到這個家族,顯然是有所圖謀。然而路易絲反而向嘉比表示,她來當女傭不是為了馬賽,而是為了她愛上嘉比。

  但皮耶荷似乎捷足先登,在發現馬賽給她的五十萬法朗不翼而飛後與嘉比吵了起來,但兩人在身體的接觸後反而有了情慾火花。岳母和小女兒也都有嫌疑,但最後凱瑟琳承認一切是她與父親設下的詭計,但沒想到一直躲房間內偷聽的馬賽這回反而真的失望而舉槍自盡。

◎ 劇情分析

  除了一九三九喬治‧庫克拍攝的「女人」(Woman)之外。「八美圖(8 Femmes)」,似乎是第二部以女人的思緒為主軸延展出的電影形式。要將八名都能獨當一面的著名女演員齊聚一堂,彼此又不分排名地參與這部影片的演出,這幾乎是令人不敢置信的事,但法國年輕的新銳導演弗朗索瓦‧歐容(一九六七年生)卻辦到了。

  為什麼一部影片都必須要有男主角?甚至很多影片都將主要戲分放置在男主角身上,女主角便成了花瓶的角色。導演拍攝「八美圖」的動機似乎想由這份認知來打破既定的傳統與思維,將故事的背景建立在一個虛擬的獨立豪宅,而大雪紛飛的天氣使得這個空間因無法對外聯絡亦發顯得更為孤立起來。

  從戲劇的觀點而言,時空與事件的統一是舞台劇的重要條件,也因為符合「三一律」的要求,戲劇的衝突與魅力就更令人激賞了。事實上這部戲的原著「八個女人」原本在一九六○年代由羅伯特‧托馬斯寫成舞台劇,而在當時就被希區考克買走版權。只可惜尚未拍攝希區考克就去世了,一直到二○○二年才由歐容買下版權,並決定以輕歌舞劇的形式拍成電影。

  虛構的豪門看似豪華亮麗,其實更像座監獄。大雪紛飛只是一種求出無門的象徵。在既定的束縛中,藉著男主人馬賽被暗殺身亡,從而展開一連串的辯証與思考。看似推理而懸疑,因為她們都跟死者有著令人驚嘆的關係。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不是男主人的卑劣,似乎八個女人都不會面臨今天的困境。

  導演在詮釋這種男女的人性對立時,總不忘以一種遊戲人間的態度攝融其中,超越現實的表演詮釋了生命的另一種可能,也由此表現出令人驚嘆的黑色喜劇概念。或許原本肅穆的凶殺就慢慢演譯成戲劇文本。套一句現代的說法就是導演要求觀眾將整個事件以「觀賞者」的觀點來面對,對於戲劇的衝突儘量不必費心介入。因為這樣刻意的「疏離」較易使觀眾不受情感束縛,而由此更能冷靜地去面對與思考。

  這部影片幾乎毫無做作地強化了女性的爭奇鬥艷。「女為悅己者容」在這兒更能貼切地展現其主旨。隨著每一位女角的獨特性格與肆無忌憚的行為,似乎是一種新的女性主義的第一聲號角。在八個面向的對照之下,原本潛伏在心中的矛盾與掙扎就毫不猶豫地攤在觀眾面前。潛意識中的獸性與貪婪在這兒並非被界定在道德壓制之下的惡行;反而是揭竿起義般另闢蹊徑地拓展出一條女性的未來道路。在反體制的抗辯中,女人自行搜尋得出的面向正像從岩洞中滲流而出的泉水,那種自覺衍伸的能量勢必會在各種層面的對立中再度發酵。

  或許導演歐容本身的性向觀點──值得探討他與西班牙著名導演阿莫多瓦(Pedro Almodovar)一樣在同性戀的議題上是特別受到注目的。導演在處理女主人嘉比(凱瑟琳‧丹尼芙)這名角色時,就毫不避諱地將路易絲對她的愛慕表達顯露;更與男主人的妹妹皮耶荷雙雙擁吻臥倒在客廳。而別忘了嘉比在結婚前就與男友有了身孕才嫁給馬賽;更甚者嘉比此刻不但有了情人,而且也向馬賽表達了離去的意願。

  嘉比只是八個女人(或者是所有女人)的一種心中企望。但反觀一直見不到臉龐的男主人馬賽的情況,不免更令觀眾驚訝。馬賽幾乎是一網打盡身邊的女人,甚至與自己的女兒蘇珊還有了親密關係,雖然後來證實蘇珊並非是自己的親骨肉,但這卻也無法減輕他的「罪行」。然而在這部影片中「罪行」這兩個字幾乎是被全面否定的。觀眾不難發現從路易絲發現馬賽遇刺身亡那一刻起,八個女人幾乎沒有任何的悲容與哀戚;眾人思索的不外乎與自己有關的利益與得失罷。

  從這個角度切入自然就容易理解導演處理本片的風格與意旨。在簡約與誇張中,人性的卑劣與驚悚的謀殺逐漸被撥弄到張力的邊緣,當撈起水面上的油漬之後,自然就更能看清水中的景觀了。

  導演藉著馬賽被謀殺,在開頭時就將懸疑焦點放置在八人身上,透過彼此的懷疑與指控,雖然挖掘出許多的不堪,但反而使得女人與女人之間更加了解對方,當然也因此更看清自己的內在企求。而最後劇情急轉直下,馬賽被謀殺是偽裝的,換句話說八個女人的相互探索與指控都被躲在臥室中的馬賽聽得一清二楚,然而當眾人打開門進去時,沒死的馬賽這回反而舉槍自盡了。

  馬賽的真正死因,其實是在女性自覺的對照之下一時尋求不到男人的立足點。而導演真正的意圖只在彰顯八個女人的心靈意志,隨著思潮的流竄無疑地將會在日後引燃更加鮮明的女人意識型態與主觀價值。

  「八」片明顯地以舞台劇作為結構的表現,最後八個女人排成一排面對攝影機的「謝幕」更是令人叫絕。而其時空背景放置在五○年代的氛圍,其意乃在增添背景時空所籠罩的壓抑,就像處身在密不透風的蛋殼中,唯一的出路似乎只有破殼而出。「八」片在這方面的努力與詮釋是這部電影在歐美甚受歡迎的重要原因。

2005年9月3日 星期六

永恆的愛(Mehr-E Madari)

導演:卡摩‧塔利茲(kamal Tabrizi)
演員:菲提蜜‧摩塔玫(Fetimi Mota Mei)
   胡笙‧蘇利曼(Hu Sheng Suliman)
伊朗 / 1997年 / 89分鐘
禮讚:柏林影展兒童影片首獎
   加拿大多倫多影展參展
   金馬獎外語觀摩影片
不相信自己的母親已經去世,認為雜誌上身旁依偎著一名男孩的婦人就是自己的母親…

◎ 劇情簡介     

  梅弟的父親以開卡車為生,因妻子早就去世,故缺乏照顧兒子的心力。梅弟寄居在阿姨家中,但因姨丈時而販毒,這使得梅弟走上歧路,最終以偷竊被送入少年感化院。

  梅弟始終不相信自己的母親已經不在,而在報章雜誌上剪下一位婦人身旁依偎著一名男孩的畫像,因為梅弟相信那個男孩是他自己,而婦人正是他的母親。

  有一天一名女社工來感化院,梅弟一眼就認定她就是相片上的女人,也就是他的母親。於是梅弟偷偷離開了感化院,臨走還偷走女社工米娜的工作證。但全身髒兮兮的梅弟在半路向米娜打招呼,米娜根本不搭理他,反而親吻隔壁穿著體面的小孩阿胥的臉頰,梅弟遂以強迫手段搶走了阿胥的衣服,但反使得米娜因梅弟那不合身的衣服而嚇了一跳。

  米娜帶女兒阿琥至公園玩,梅弟趁米娜假寐時,偷偷依偎在米娜身邊,就好像他始終帶在身邊的那幅雜誌相片一樣。當米娜驚覺時,梅弟嚇得逃走了。但梅弟並不氣餒,一直守在米娜家門外,米娜終於心軟了,她決定讓他進來吃一餐飯、洗個澡並睡一覺後第二天再送他回感化院。

  米娜要梅弟將衣服還阿胥,並當面向他道歉,然後幫他買了一套合身的衣服。但當梅弟發現米娜又帶他回感化院時,立刻拔腿就跑。之後這些日子,梅弟去找賣氣球的卡林,然後幹起路邊推銷香菸的工作。這一日他又去找米娜,並幫她將菜籃提回,而梅弟知道賣菜老闆不願將米娜留在菜攤的皮包還她時,憤而將菜攤搗毀,並夥同卡林假裝成流氓恐嚇他,逼使老闆交回皮包。

  這一日米娜到學校接女兒,誰知女兒失踪了,她不知是梅弟帶她去買送米娜的生日禮物。米娜不由分說又將他趕走,但最後米娜決定讓梅弟入內,然後通知感化院的人半夜將他帶走。但當菜攤老闆將皮包送回;而隔壁婦人又將梅弟送她的生日禮物轉交時,米娜才知梅弟是如此善體人意,甚至知道買塑膠手套當生日禮物送她。米娜感動極了,但當她又去感化院欲接梅弟出來時,梅弟卻又逃跑了,而這回他並沒有帶走那幅雜誌剪下的母子相片。

◎ 劇情分析

  伊朗近二十年的電影題材大都脫離不開兒童的素材。一則是因為阿巴斯所屬的關懷青少年基金會的電影處的主導;二則是素淨的題材能給予全世界的觀眾一新耳目。因此諸如「天堂的孩子」、「天堂的顏色」以及「白氣球」等, 都在國際影壇建立了良好的口碑以及極佳的票房。

  「永恆的愛」是卡摩‧塔利茲(kamal Tabrizi)在一九九七年的作品,雖然一樣延續著孩童的題材,但其背景卻放置在保守國家一向避諱的「少年感化院」。

  其實青少年的問題普遍存在每個國度,就算法律再嚴、宗教再怎麼嚴謹,青少年這段「反抗年齡」的尷尬問題是每個人必須誠實去面對的。

  雖然如此,「永」片真正在挖掘青少年的問題上還是有所顧忌的。導演在鏡頭的觸角刻意放置在男主角梅弟渴望媽媽的天真與執著;基於這種人性的善意展現,使得全片的焦點轉向為「千里尋母」的類同題材,從而賺人熱淚與引燃觀眾的同情。

  梅弟的父親開卡車為業,遂將兒子交給妻子的妹妹撫養,梅弟不相信母親已經死亡,因為他可能不了解死亡的真正意味;二則是他以主觀的意識型態揚棄了母親死亡的既定事實,然後再以自己的思緒重新建構「母子關係」。

  梅弟從雜誌上撕下一幅類似聖母擁抱孩童的相片。相片中的孩子雖然只是背影,但梅弟卻相信那個孩子就是他自己;也因為透過這項肯定,當然也就在潛意識中肯定那位相片中類似聖母或仙女的女人就是自己的母親了。

  米娜的丈夫因小混混的爭鬥而喪失生命,她雖然獨立撫養女兒阿琥,但也常到少年感化院內當義工,不遺餘力地教化失足的孩子。然而當梅弟第一眼見到米娜時就認定她是自己的母親,因為米娜長得與他撕下雜誌相片中的女人實在太像了。因此梅弟決定逃離感化院,同時偷走米娜留在辦公室的資料卡,並從中得知她住的地方。

  米娜對每位孩童均和顏相對,她總認為這些失足的孩子需要的是愛心。但感化院的其他職員可不這麼想,他們認為米娜是白費力氣。而梅弟事實上也從米娜的善意鼓勵中得到激勵。他以為只要找到米娜,則尋找媽媽的美夢就會完成了。但事與願違,米娜不但不理他,還「欺貧重富」地親吻了隔壁的小男孩。梅弟毫不猶豫搶了比他個子小的男孩衣服,因為他以為米娜不理他是因為衣服的緣故,但這樣的改變顯然也是失敗的。

  梅弟渴望有個媽媽,自然是因為他生命中有著這麼大的缺口。他熟記每個媽媽會要兒子去做什麼,也準備要為米娜做任何她交代的事。從某個角度來看,梅弟是充滿樂觀與幽默的,而執著的堅毅更令人動容。事實上像他這樣年齡的孩子也許都有著許多的渴求與想像來彌補心靈的空缺與不足,但其中大部份都只會將之放置在心靈底端,真正敢於行動中放膽表現的少之又少。這當然也得考量梅弟因成長的環境不同,年齡雖小,但其實已見過太多的世面,所以敢向菜攤老闆「恐嚇」;也敢一而再、再而三地逃離感化院。而他逃離感化院的理由竟是為了「工作」──包括曾為姨丈運毒之外,大部份在十字路口賣香菸給路過的司機。

  整體的評量下,梅弟幾乎沒有什麼罪行。入感化院是因他偷竊過一次,這些訴求與堆砌其實是導演努力刻劃的呈現,藉著這些具體的呈現讓我們也了解到「感化院」的難堪與弔詭──如果感化院真的有其功能,那為何裡面有一直關不盡的問題少年?

  青少年的心性是敏感而纖細的,他們很容易滿足;也很容易受傷,但問題是所有的人幾乎很少去關注他們,因為大家都以「成年人」的角度去審視,在立場相異的情況下,問題不但無法解決反而更為失焦。

  米娜在感化院內講得頭頭是道,但真正問題攤在面前時還是會還原到社會的固執偏見。雖然米娜也有家境的苦楚,但卻也說明了理想與實際的落差。

  梅弟其實是一名勇敢而又細心的男孩子,而貧困的生活使他極具獨立性。他可以和米娜爭著付車錢;也細心觀察到米娜作家事時的塑膠手套破裂,所以當米娜從鄰家婦人接過梅弟轉交給她的生日禮物時,她不禁為那副塑膠手套感動不已。米娜不禁回想自己是多麼的狠心,不但欺騙梅弟入屋內;更暗中聯絡感化院的人半夜來將梅弟帶走。相較之下這之前她與女兒及梅弟三人快樂玩著用嘴咬蘋果的歡樂場景,豈不變成令人心痛的虛偽?如果是這樣,那人生中的對待還有什麼可以真確地相信而不令人忐忑懷疑的呢?

  米娜回到感化院,但卻已不見梅弟的影子。因為他再度逃跑了,只是這一回他並未帶走那張從雜誌上撕下的母子相片。是梅弟的尋母夢醒?或是他對人性已經澈底失望?米娜回家後一直期待梅弟會像以前一樣坐在對街的路旁,但從此米娜再也等不到梅弟了。

  「永」片的整體表現不脫過去伊朗片給觀眾的印象,但比起其他影片,本片對人性的批判以及角色的刻劃都比之前的作品更加深入而耐人尋味,是一部值得觀賞與討論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