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2年11月13日 星期二

拼圖女王(Puzzle)

導演:娜塔莉亞.絲米爾諾芙(Natalia Smirnoff)
主演:奧特魯.高茨(Arturo Goetz)
   加百列.高迪(Gabriel Goity)
西班牙 / 2009 / 90分鐘 / 輔導級
禮讚:柏林影展競賽片
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婦,竟成了風靡全球的拼圖天后!...

◎ 劇情簡介     

  瑪莉亞戴卡門是一名標準的家庭主婦,每天以自己動手作的美食照顧著丈夫以及兩個兒子。縱然小兒子小璜與女友喜歡素食,她也都能儘量滿足他們。

  瑪莉亞的個性內向,幾乎除了廚房很少去參加任何的活動。這一日是她的生日,雖然來了許多親友為她祝賀,但卻也是由她一人獨自下廚。在忙碌中不慎打破了盤子,她小心翼翼地撿起碎片試著想重組拼湊它。

  姨媽送她一盒拼圖,她一眼就相當喜歡,一天之內就拼湊完成。瑪莉亞打電話問姨媽拼圖是在那兒買的?姨媽告知就在她住處的附近,於是瑪莉亞立刻坐車並找到拼圖店,店裡各式各樣的拼圖深深吸引了她,同時她也在店內看見一張徵求拼圖搭檔的啟事,但因她沒有電子信箱,於是委託葛拉西幫忙,不久立刻獲得羅貝托來詢,兩人立刻見了面。

  羅貝托家境不錯,同時帶她回去作一次拼圖測試,羅貝托見她拼法另類,不是從外圈拼起,而是從中間拼起,但比賽時並無法先看見完成圖的畫面,因此兩人逐漸在練習中發展出一套合作模式,也就是將顏色大體地分類,然後由羅貝托先拼外圈;瑪莉亞從中間拼起,然後再一起結合就大功告成。

  羅貝托告訴她要先參加國內比賽,然後再到德國參加世界大賽,雖然瑪莉亞因家庭因素並不答應,但卻因興趣而繼續到羅貝托家中練習。或許是因常偷跑出去玩拼圖而對丈夫有了愧疚,當晚主動找丈夫作了愛。

  丈夫決定將察斯可米斯湖的房子賣掉,然後分給兩個兒子,而小兒子決定將錢用在帶女友去世界各地旅行,縱然明知回來前途一片茫然亦在所不惜,這讓父母不免失望。而當瑪莉亞向丈夫坦言欲參加拼圖比賽時,丈夫只是以嘲弄的笑應對。瑪莉亞與羅貝托搭檔先與另一組由蘇珊和拉蒄組合的搭檔展開會前賽,羅貝托在比賽中教瑪莉亞許多實戰的訣竅,果然一舉打敗她們,最後也取得全國總冠軍。但瑪莉亞坦言她並不想去德國,而羅貝托將機票全留給她,而在那一刻瑪莉亞竟然毫不猶豫地與羅貝托發生關係,回來之後她只是一直哭泣,而這種心情似乎也只有她自己能詮釋了。

◎ 劇情分析

  傳統的認知觀念中,女人似乎只要專注在照顧家人與家庭就是圓滿的呈現,瑪莉亞似乎就是如此,就算是自己生日,一切飲食料理全部由她一手包辦,美其名是來祝賀瑪莉亞生日快樂,但眾人卻完全沉溺在吃喝的美宴中。但幾十年的婚姻生活似乎已經讓瑪莉亞生命型態定了型,雖然有時會感受到說不出的不愉快,但見家人能歡悅齊聚一堂,似乎就沒什麼遺憾了。

  拼圖是一種摸索與猜測、追尋的象徵,這種集點成線,集線成面的益智遊戲其實也兼具了哲理問題,也許每個人都是拼圖的一小塊,在集結了每一小塊後就成就了這個世界。而當完成之際,才能在那瞬間得知真相是什麼?並從而了知真相的確切意義。

  一幅拼圖開啟了瑪莉亞的生命面向,她以直覺的方式展現了「尋找」的潛能,從而激盪出生命的真正價值。第一幅拼出的埃及女王似乎就有著重要的符徵,因為人人都有著「真心」如來藏,八識心王的主宰世界永遠都是一個個人而神聖的宇宙。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正是這種寫照。

  瑪莉亞對拼圖的興味讓她開始發覺原有的生活之外其實還有更寬闊的世界,而這個世界是一種絕對的超越性,只要身陷其中,一切是如此俱足圓滿。問題是她也知道在現實世界中已經定型的生活也是她一時無法割捨的。

  其實真正的佛學的真諦正好也是如此。若能親證本心如來藏的真實性、常住性之後,卻也必須與見聞覺知的虛妄之心互融互攝,換句話說,將虛妄心完全割捨並非大乘佛菩提道的智慧,這種「無漏有為法」的智慧就足以道盡生命的存在真相了。

  瑪莉亞的認知當然沒有那麼形而上,她在發現拼圖的樂趣後,更從丈夫及兩個兒子身上發現一些令她失望的事。下一代的思維絕對無法與父母相契合,因為他們總有一些另類的看法,於是在面向對待與價值觀便有了全然不同的對待,但像小兒子那樣的想法未免也太過極端,他想將賣房子分到的錢以半年的時間帶女友去印度旅遊,雖明知回來之後會分文不剩,但卻也毫不在意。小兒子認為已經送給他的錢就是他可全權處理,雖然理由充足,但倒也令父母傻眼,尤其瑪莉亞應該會有更大的感慨。

  丈夫在知道她要參加拼圖比賽時,突然也變得更挑剔起來,有時因為玩拼圖耽誤了時間,丈夫無法按時吃到晚餐便開始有了怨言,這些有別於以往的對待都會讓瑪莉亞有了不同的思考。雖然如此,傳統的家庭觀念始終是瑪莉亞堅持的原則,雖然有時在堅持中總有著些許的挫折感,但瑪莉亞的本份始終是堅持的。

  不斷地與羅貝托練習拼圖,這也慢慢培養了兩人的默契,相對地感情也日漸激增,這也是為何有一天羅貝托突然冒昧地想吻她但卻遭瑪莉亞拒絕。但這並不表示瑪莉亞沒有在這份薰染中受到洗禮,只因為傳統的思維大量侵滿讓她不敢多所放肆。

  但這次的擦槍走火雖然沒有讓感情繼續拓染,但反而卻在心靈深處悄悄發芽,直到獲得國內冠軍之後,瑪莉亞反而主動迎合羅貝托的愛意,於是瑪莉亞終於解開了心靈的桎梏,開放了她自由的靈魂。

  這是一場傳統與自由的強力拉扯,幾番掙扎鬥爭後雖然分出了高下,但卻也很快又恢復原點。只留下那份超越傳統的奔放。而瑪莉亞最終選擇了回復原有的調性,如果激情變成一種常態,那麼激情這種現象便會無端消失,情緒是否也會維持當時的高亢,這都是必須重新考量的。瑪莉亞似乎相當了解這種現象,她的選擇不僅是睿智的見地,也適時展露了她的智慧。

  瑪莉亞不去德國參加世界拼圖大賽,但羅貝托還是把機票送給她,這多少也讓影片的結尾平添了更多面向的結果。誰能保證瑪莉亞屆時不會再食言?畢竟在這之前因為舉棋不定,不只一次又推翻自己的決定。

  瑪莉亞在拼圖過程中尋找到自我的救贖,其實她的心靈一向都是自由自在的,只是暫時被遮障罷了。也許在過程中不免有些失落與迷失,但這些道德上的缺失絕對不能以墮落看待,相反地這是一項自我的勝利,而這前提則應該與拼圖的過程來相提並論。

  瑪莉亞的現象在台灣也是大體相同的,未來的世界縱然千變萬化,但逐漸蛻變的人性將會有更多的新詮釋。我們一向都以自我為中心,很多事情都必須順從自己之意才叫順遂,否則拂逆的情境就立刻掀起紛爭,但這份的主觀意識型態應該從什麼角度來評斷呢?

  瑪莉亞究竟能從拼圖中尋索出什麼人生意義呢?簡單地說,只是「自由」兩個字。只要是自己意願的許可而不違背本意,那都應該是自由的範疇,有時為別人設想是一種美德,但若沉溺其中不免就自陷泥淖了。

  吳爾芙認為女人的自由應該先具備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而瑪莉亞也實踐了這一點,她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心靈房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