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伊莎貝爾.雨蓓(Isabelle Huppert)
奧利佛.古梅(Oliver Gourme)
瑞士 / 2008年 / 94分鐘 / 限制級
禮讚:2009瑞士電影節最佳電影、最佳劇本與最佳新演員
2008 Mar del Plata影展最佳女主角與ADF攝影獎
2009法國盧米埃獎最佳視覺特效處理技術獎
入圍2009法國凱撒獎最佳攝影
一部「倒著的公路電影」,被影評認為是瑞士近10年來最好的電影
描述一個位在高速公路旁的家庭故事…
◎ 劇情簡介
米榭帶著家人在一條並未開發完成的高速公路旁建立起他們的家園,不但遠離都市塵囂,全家人還可以在路面上玩曲棍球。無憂無慮的生活像極了伊甸園邊地無拘無束與自由歡樂。
有一天突然來了一群工程人員將他們的物件全部搬離公路,因為一拖再拖的通車終於實現了,當一名叫喬治.施惟德開著藍色車子奔上公路時,也帶來了更多的車潮,但由此也打亂了米榭一家人原本平靜自在的生活。
大女兒茱蒂不僅是老菸槍,每天躺在草地上的躺椅作日光浴,除了這件事她一概不管;二女兒瑪莉昂與小兒子朱利安每天要攀越公路才能上學,以前公路未通車不覺得有問題,但現在橫越通過高速公路便成了可怕的夢魘了。
妻子瑪特非常喜歡這個沒有任何拘束的家,但面對家園被湧入車道的車潮與人潮無情地侵擾,她秉持著一貫的理念絕不搬家,問題是車潮帶來的噪音讓她需耗精神,更何況兒女過馬路的安全都會造成她極大的負擔。
二女兒瑪莉昂個性較保守,但卻也神經質地戴起口罩穿起自製的防護衣,因為她從學校所學的知識證明附近已經空氣污染得很嚴重,有時自暴自棄地嚼著地上的草,因為她認為含鉛的草早已讓他們慢性中毒,但父親認為身上的紅點只是蚊蟲咬傷罷了。
有一天因有事故而交通堵塞,大女兒茱蒂竟隨一輛車離開了,全家頓時陷入一番思考,而瑪特精神愈來愈不濟,於是每個人不約而同戴起了耳塞。米榭為了鼓舞家人遂動員全家決定將未完成的游泳池完工。但瑪特見兒子失去往日的動力,遂半夜把他叫醒,趁半夜車子很少時又可上公路溜輪鞋,但朱利安精疲力盡時母親依然不讓他休息。米榭覺得噪音干擾他們,於是在屋子內鋪滿隔音材質,甚至將門窗全部封死,只留浴室一個小窗口。
全家人都陷入焦躁不安中,米榭讓大家都服藥才能入睡,而第一個醒來的瑪特發現門被封鎖了,她拿起榔頭狠命地敲打,終於再度敲出一個缺口,光線由外射入時,瑪特的表情不禁充滿了希望,於是全家走出門外,漫無目的地走著,也許不久他們又會找到另一個讓他們滿意的家。
◎ 劇情分析
台灣地狹人稠,很多人的起居生活空間都是相當有限的,因此渴望擁有一個寬廣的家園是相當合理的,但理想終歸是理想,想真正居住在沒有其他人干擾的世界幾乎是不可能的。
米榭全家應該就抱著這樣的態度,因為他們將家建構在一條一直沒有通車的高速公路旁,於是公路變成他們全家打曲棍球的場所,有時將沙發放置在公路上,雖然有些突兀,但卻沒有車子威脅。米榭甚至要為家人蓋一座游泳池,以便讓這個家變得更完整。雖然米榭的車子沒有路直通家居,但停在公路的另一端然後越過柵欄倒也不是一件難事。
直到有一天這條高速公路開通了,放置在公路上的沙發被工程人員搬離公路,於是米榭一家人的生活開始起了變化。
家是一般人認定最安穩的所在,因為當身心疲憊之際,回家似乎是個最佳的選擇,但若從某一種角度來看,一個固定的家其實也是人類的某種束縛。原本無拘無束的家突然變成車水馬龍這樣強烈的對比勢必造成極大的衝擊,一般而言,當無法居住時,最好的方法就是搬家,但米榭的家人卻堅持不肯搬家,以一種捍衛家園的態度,學習與噪音甚至擁擠對抗,然而排山倒海而來的車潮、人潮以及逼壓的氛圍,卻讓米榭一家人無路可逃。
原本堅持死守家園的妻子瑪特似乎退無可退,她採取的方式是將全家以磚牆全部封死,但卻讓自己陷入呼吸困難的窘境。而大女兒原本每天就在草地上作日光浴,但在一次堵車的時候,女兒茱蒂卻跟一名跑車的車主離去了。面對不告而別的大女兒,米榭開始感觸到這個家開始面臨崩潰。因為他們原本認定的天堂家園其實早已被來往奔馳的車陣給解構了。
於是米榭退而求其次,他必須盡全力顧守僅剩的妻兒,然而事情卻超乎他的想像之外,龐大的外在氛圍逐漸在瓦解這個家僅剩的資源。米榭似乎是沒有自主選擇的能力了,唯一可行之道似乎只有棄守家園。
但是探索這件事並非如此簡單,因為米榭一家人為何寧可放棄一般人所居住的都會方便生活,情願到全無人跡的所在落腳,這必然有其原由的,正因為想逃避現代環境的喧囂,所以才避居到這個沒有任何噪音的所在,本以為已經找到了天堂,但公路一通,都會的吵嘈立刻無孔不入,難不成非要再歷經另一次的遷移,那世界上是否尚有類似這樣條件的居所?
米榭一家人一開始的反應是正常的,因為是他們先入住這個所在,因此他決定要與這條公路和平共存,只是事情似乎並非如他們想像那麼簡單。隨著愈來愈多的車子穿梭而過,這條公路慢慢壯大成了一條巨龍,米榭一家人終究無法承擔日益加重的精神負擔,就連內向的二女兒瑪莉昂似乎也逐漸意氣用事起來。
人與環境的相處是相當神奇的,我們該用什麼態度去面對它,然後它真的就會如實地回報你嗎?「邊境家園」的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因為環境的一切其實有時也掌握在人的行為之中。
家的本質其實還有另一層的解釋:原本固守我們安全的家,其實也可能變成約制我們空間的囚籠,這種認知總是一體兩面的,不管你從那個面向去投射,所得到的答案卻往往有很大的差異。當瑪特堅持不退讓而想讓自己活在寧靜中,她選擇將房子完全封閉,但顯然這樣的態度是有極大的偏差,以逃避的心態最終都將墜入到自己無法逃脫的困境之中。
母親最後吃力地敲破磚牆,然後全家人走出這個家,他們不斷地往前行,究竟要到什麼地方其實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他們認清了一些事實,在吵雜與寧靜之間開始有了一種體認,而這一切都必然有個過程,而這個過程是每個人都必須要去仔細體認的。
對照片頭與片尾的氛圍與心境就能了解到導演在這方面的用心,一個家的成就真的不是如此簡單,除了外在這個家的外表,內在的種種條件都是重要的元素。米榭花多少心思想蓋的游泳池,終究還是無法完成,這應該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已經成型的高速公路雖未通車,但對於居住在路邊的人而言,終究會是一種壓力,相對地,米榭對游泳池的建造就顯得不是那麼積極了,直到最後似乎是為了安慰小兒子朱利安,這才說他想將游泳池蓋好,但此刻卻已經無能為力了,畢竟形勢比人強,米榭也只能以最終的消極方法去面對。
公路的動與家庭的靜其實是何等強烈的對比,但你也無法為兩者分出高下,因為任何一方的偏袒都只徒增困擾,一切都因政府突然的宣告通車,才使得這家人顯得手忙腳亂。當第一輛車通過時,父子倆尚在猜測車子的顏色,殊不知這樣的開始將會是噩夢的開始。但未嘗不是另一種新改變的開始。
米榭全家放棄了一個家,但必然會新建另一個家,下一次他們將會選擇在什麼樣的地方落腳呢?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