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2年5月31日 星期四

夏日插曲(Summer Interlude)

 由 簡麗彬 老師撰稿

導演:英格瑪.柏格曼(Ingmar Bergman)
演員:布里特·尼爾森少校(Maj-Britt Nilsson)
   史迪格.歐林(Stig Olin)
瑞典 / 1950 / 90分鐘 /普遍級
禮讚:
獲得了評論家的非常積極的評價
馬裡是一位年輕優秀的芭蕾舞演員,夏日的某天,在叔叔家,她遇見 ...

◎ 劇情簡介     

  秋天到了,落葉紛紛的飄落下來。

  在一個歷史悠久的芭蕾舞劇院裡,記者尼伊斯特萊姆(古維得)來訪。上了年紀的管理員,在劇院已40年了,打發記者走開並要卡爾把日記本送到化妝間給馬裡。

  馬裡接到亨利克寫的日記本,面色凝重,不禁想起13年前和舊日戀人亨利克短短2個多月的戀情…。
 
  這時,鈴聲突然響起,芭蕾舞排練的時間到了。舞者們紛紛跑到排練場練舞。電力短路,突然停電了。指揮只好喊暫停。舞者們紛紛回化妝間休息。

  在休息室縫衣服、泡咖啡的阿姨馬薩以前也是這裡的芭蕾舞者呢!
 
  芭蕾舞者卡一面有難色的對著馬裡說:「要適應一雙新的芭蕾舞鞋是很難的!」並感嘆著歲月不饒人哪!
 
  馬裡悲傷的問卡一:「從悲傷的夢中醒來,妳難道不想哭嗎?」「想到遠方去,想把所有的東西都扔掉!」卡一回答:「還沒做過什麼悲傷的夢!」卡一一邊叼了根煙,一邊懶洋洋的坐下來泡腳,心理嘀咕著:「真是無聊的工作,鞋尖也變得破舊了,心也是啊!」
 
  馬裡隨手翻了翻亨利克的日記,喃喃的說:「全都死了!」
 
  這一日,馬裡到公用電話亭打電話給記者尼伊斯特萊姆。管理員和卡爾遠遠的在一旁對馬裡品頭論足。原來,記者尼伊斯特萊姆(古維得)是馬裡的男朋友。
 
  馬裡走了出去遇到了尼伊斯特萊姆。他抱怨著馬裡總是把芭蕾放在第一位,而馬裡也回敬他一句:你總是把報紙擺在第一位!
 
  馬裡緩緩的走到岸邊,一艘正要啟航的船正向她招手,神父也騎著單車快速駛入船內,馬裡進了船,和神父打了照面。而13年前在亨利克家他們曾見過面。
  
  船在岸邊停靠,馬裡決定回舊地回顧一番,來到了13年前和亨利克在一起的湖邊小木屋、叔叔家及夏天排練場。
 
  馬裡來到昔日的湖邊小木屋,坐在小床邊,閉著眼,回憶著過往…
 
  那一年的暑假,馬裡和亨利克在一起度過了一段幸福又快樂的時光。然而,好景不常。兩個月後,像寶石一樣的日子過去了。彼此有了一些對立和衝突。因為,馬裡得花時間練芭蕾,沒有太多時間陪他。
 
  馬裡於是第一次造訪亨利克的家。兩人終於和好。然而,造化弄人。有一天,他們到了海邊,秋風大了點,有點涼意了,亨利克一時大意,急急的跳水,撞到頭,馬裡和埃爾蘭叔叔陪著到醫院,仍不治死亡。
 
  不發一語的馬裡,最後還是回到了芭蕾舞劇院。
 
  在一個春天的舞台,是發佈會,極度興奮的同時,馬裡感到自己的無力,也留下點遺憾。但結束後,仍贏得如雷的掌聲。
 
  日子就在排練和發佈會中,無聲無息的消逝了,轉眼間馬裡在劇院已20年了。
 
  這一日,工作剛結束,在化妝間,面對鏡中的自己,馬裡不禁悲從中來…,和芭蕾舞教師的一場對談,終讓她茅塞頓開。本想大哭一場的,終於破涕為笑。因為她體認到:「現在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她重新接受了記者古維得的追求。敞開了心胸,跳起芭蕾舞更顯輕盈和活潑了!因為她又找到了屬於他們的幸福!
 
◎ 賞析

  本片是1950年由柏格曼執導的一部景色唯美的片子。故事發生在一個芭蕾舞劇院而展開序幕。
 
  劇場首席女舞者馬裡因在一次暑假中到島上度假和亨利克在湖邊不期而遇而展開為期兩個多月的戀情。然而好景不常,這段戀情就結束了。

  兩人之間發生了什麼事?讓我ㄧ一為你娓娓道來…

  馬裡在湖邊的小屋度暑假
 
  面對湖光山色、景色宜人的木造小屋裡,馬裡一早醒來,推開窗帘,陽光透亮,喜悅的吹起口哨,換穿了連身露背的泳衣,拿起細長的釣竿,踏著輕快的腳步、推開船、滑向湖邊,悠閒的釣著魚,不知不覺竟打起盹…。此時此刻馬裡是否有一種幸福的滿足感?
 
  白天的景色優美, 湖光山色,美極了!有亨利克相伴。白天一起划著船沿著湖邊一起滑向海邊。
 
  他們時而在海邊追逐嬉戲、打水漂或跳水。亨利克甚至接受了馬裡的邀約,到一處沒人知曉的地方採草莓。
 
  他們一邊蹲跪著採草莓吃,一邊交談著。亨利克從小父母離異,父親再娶,父親只會送錢給他。顯然地,他們的父子關係疏離。亨利克甚至覺得這世界上沒有人會喜歡他或真正需要他、愛他。其實,馬裡對他有好感才會帶他來這裡採草莓。
 
  或許從小缺愛吧?!亨利克顯得特別需要關注和肯定。
   
  亨利克時而透發著對死亡的恐懼。擔心腳一滑將陷入無底深淵…。馬裡天真無邪的笑著說:我不會死的!或許因著年輕和成長環境的不同,相較之下馬裡在當下顯得自信開朗多了。

  像寶石一樣的日子過去了
   
  「擁抱在陽光下,夜裡連睡覺都忘了,忘情地交談著。」這真是戀人的寫照!
    
  馬裡和亨利克在一起過了兩個月了,馬裡要開始在「夏天的排練場」練芭蕾。無法時時刻刻的陪在亨利克身邊,這引發了他的不悅,悻悻然的離開她。

  決定生死的是神
    
  馬裡於是第一次造訪了亨利克的家。剛好遇見了神父和伯母正下著棋。神父似有所感的望著亨利克說:似乎聞到死亡的味道!或許這是神父對人的一種敏銳度吧!神父認為生、死是神的事,一切都掌握在神手中。

  出乎意料

  一天,    馬裡和亨利克又去海邊,天氣已轉涼,亨利克欲跳水,馬裡阻止不成,亨利克撞到頭,緊急送醫,還是回天乏術。

  馬裡和埃爾蘭叔叔之間的情誼

  在醫院裡,馬裡母親的好友埃爾蘭叔叔仍在旁陪著,直到亨利克嚥下最後一口氣後才陪著她回到叔叔的住處。在車上馬裡不發一語。顯得非常地落寞。馬裡言談間充滿了對神的不解和憤怒的情緒。叔叔敎他築一道心牆,把心封閉起來,然後把自己埋在芭蕾舞裡,暫時忘了亨利克…。
  藉著亨利克的日記本,馬裡和亨利克那一段時隔13年的戀情才又讓馬裡陷入沉思並有機會舊地重遊一番。和叔叔喝著咖啡,只是人事已非…,人不再年輕了,心境也不同了。

  馬裡和芭蕾舞老師的一席話

  馬裡回到芭蕾舞劇院後,日子就在排練和發佈會上消逝。
  一天,工作結束後,馬裡和卡一互相交談著,卡一先離開了,馬裡獨自一人在化妝間看著鏡子準備卸妝,突然覺得悲傷,想大哭一場,但是就是哭不出來,連一旁的水龍頭都漏著水…
 
  這時,芭蕾舞老師靜悄悄地來到馬裡的身旁。轉眼間馬裡在這裡已20年了。芭蕾舞老師告訴馬裡:妳再8年,芭蕾舞生涯就可以結束了,不像芭蕾舞老師,年紀愈大愈具權威。
  
  這對職業芭蕾舞者來說,的確是很無奈的一件事。

  每個人在遇到悲傷、痛苦時,會有不同的反應和對應的方法或策略,結果就不同。你的思想如何,生命就如何。直到馬裡和睿智的芭蕾舞老師的一場對談,才讓那道厚實的心牆瓦解。

  現在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馬裡的心牆崩塌瓦解後,再加上年紀比她小的記者古維得的追求,突然覺得一點都不悲傷了。她深深的覺得:「現在的幸福才是最重要的!」面對著鏡子,開始卸妝,馬裡終於展露久違的歡顏,還俏皮地吐了舌頭。她頓時走出了困頓,充滿了希望。我們不知道前景會如何?但總
  是一個新的開始、一個盼望。其它的就交給神吧!因為神掌管明天!朋友們,你們對「幸福」的看法是什麼?

2012年5月30日 星期三

史達林的秘密醫生與他的情人(An Ordinary Execution)

導演:馬克.杜甘(Marc Dugain)
演員:瑪麗娜.漢特(Marina Hands)
   伊杜爾德.貝爾(Edouard Baer)
法國 / 2010年 / 100分鐘 / 輔導級
一對幸福美滿的夫妻,一切卻在她成為史達林的秘密醫生後,全都變了調…

◎ 劇情簡介     

  安娜亞特里納是莫斯科一家公立醫院的泌尿科醫生,她嫁給學物理的丈夫尼可之後,卻始終無法生育。兩人拼命地作愛,但卻遭到鄰居的指控,謂不管白天或夜晚都會聽到他們作愛的聲音。

  安娜在醫院不時受到男同事的騷擾,男同事要她像婚前一樣順從他,否則會寫信告發她無故曠職。安娜不為所動,但這個月她的月經又來了,顯然生小孩的願望又落空了。

  安娜有一項特異功能,只要伸手在病患的患處,病人的疼痛立刻舒緩。而這一日安娜被兩名特工帶走,安娜以為遭到密告,但卻不知被帶往何處。在一幢戒備森嚴的建築物內,安娜被嚴格搜身,然後她見到了史達林。

  史達林不諱言他剛公開槍殺了他的私人醫生,希望安娜能夠用她的天賦為他解除痛苦。安娜為躺在沙發上的史達林隔空撫慰,史達林非常滿意這次的療程,雖然放她離去,但卻嚴格警告她不能對外人透露此行的種種,安娜豈有不知之理,她正色保證絕不洩露。

  安娜從史達林的口中知道,史達林為了不讓秘密外洩,一定會逮捕尼可,於是安娜回去主動表示她昨晚沒有回來是跟一名高層人士在一起,甚至她要求與丈夫離婚。尼可似乎聽出安娜有些難言之隱,他表示可以理解,但不管發生什麼事,他永遠會在這個家等她。

  安娜第二次準備了一個氰酸鉀的膠囊,希望在她將來被捕或處決之前能服藥自盡,但卻被搜出,史達林雖然知情,但因病症尚需要安娜,故未予追究。而尼可果然被逮捕並拷打。而醫院內不只男同事苦苦追問為何她一直曠職?院長雖然一直壓著公文,卻也向安娜表示他愛她。

  安娜的氣功療效似乎漸漸失效了,史達林生氣地中止療程。這一天史達林躺在地上相當痛苦,安娜知道他中風了,但也正巧看見桌上有一張要處決她的公文,在史達林斷氣後,她急急將公文吞入肚內,然後從另一扇門離去。

  安娜在家中與尼可重逢,尼可雖天生只有一個睪丸,但最終還是與安娜生了一個孩子,而在孩子三歲左右,尼可才去世。

◎ 劇情分析

  史達林於一八七九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出生於俄羅斯帝國提比里西省西部的哥里城(今喬治亞共和國),他的父親是鞋匠,母親是喬治亞人的農奴。十歲時曾入哥里的神學學校就讀,也是在這兒開始學會了俄語,而後十六歲就讀中學並獲得獎學金,也在這兒讀到一些革命書籍,受到馬克思主義的影響甚深,但因後來無法支付突漲的學費而不得不放棄最後的考試而遭學校開除。

  或許就是如此坎坷的命運,讓史達林成為高加索地區主要的革命活動者,在一九O六年夏天,史達林與葉卡捷琳娜.斯瓦尼澤結婚,不久生下兒子雅可夫.朱加什維利。而後因伏擊帝國銀行的護送隊,史達林以自製的炸彈炸死了四十人,並劫取二十五萬盧布脫逃。妻子在逃亡中在一九O七年十二月因斑疹傷寒而去世,這讓史達林相當悲傷,最後不得不將兒子交給娘家撫養,他則更積極從事亞塞拜然與波斯地區的革命。在革命活動中被捕七次,流放六次,從流放中脫逃五次。

  一九一六年史達林被捕也被強征入伍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但因左臂有傷被流放阿欽斯克,一九一七年俄國二月革命爆發,沙皇羅曼諾夫王朝滅亡,史達林遂被釋放。而後在鬥爭中史達林支持列寧,並被選為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會委員,但列寧因策劃革命而被臨時政府通緝,史達林協助他逃往芬蘭,而不久在十月革命中史達林成功地奪取了政權,並被任命為民族事務人民委員。

  史達林最後在列寧中風死後並未公佈列寧的遺囑,並由中央委員會傳達且一致選舉史達林為蘇共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而事後史達林也展開大整肅,在一九二七年十五次代表大會中開除政黨中宿敵的黨籍。

  史達林因國內穀物短缺,且糧食被富農掌控,遂實施農業集體化,當時烏克蘭大饑荒中餓死250至500萬人。而第二次大戰後再次發生饑荒,這回有100至150萬人喪生,但史達林始終都能安穩渡過,到他死亡之前,都能牢牢掌握蘇聯的政治權力。

  這部電影敘述一九五二年史達林的生命末期的一段插曲。全身疼痛的一國之君卻敵不過病魔的侵擾,他不得不擺低姿態將自身完全曝露在醫生的面前。或許經過長期的鬥爭,他是絕對不會相信任何人的,知曉他祕密的下場通常只有死路一條,而當時整肅的風氣盛行,人人自危,似乎隨時都有準備被抓的覺悟。在這種氛圍中有時連最親密的人都會相互出賣,這是一件令人恐懼的無奈。

  安娜在婚前可能為了職位不得不屈從於一些男醫生的騷擾,但婚後她就不再妥協,她只希望能為丈夫生個孩子,但丈夫先天只有一顆睪丸讓這個願望始終無法達成。但加在安娜身上的試煉尚不止此,她的天賦並未替她帶來幸運,反而造成更大的負擔與危機。

  晚年的史達林幾乎是不相信任何人的,或許是因為過去殺人無數,他自然擔心有一天也會死在仇人的復仇之手。問題是他在痛苦萬分之際,一定得需要醫生為他解除痛苦,正因為雙方如此地接近,幾乎將自己攤在別人面前,對史達林而言是何等惶恐之事?但縱然病魔纏身,老謀深算的他依然態度從容地接見安娜,並讓安娜以「神奇的雙手」為他減輕病痛。

  相傳希特勒也有頭疼的毛病,而他的主治醫師每每在為他按摩診治之際總會適時地提出釋放人的建議,而希特勒都毫不猶豫地答應了,這位醫生因而救了許多人而令人稱頌。但史達林似乎就不是這麼容易被說服的人,相反地,安娜與丈夫尼可的一切都被史達林所掌控,安娜就算是史達林仰仗的醫生,但似乎也都只是他任意掌控的一顆棋子。

  安娜其實是有機會暗殺史達林的,但殺死史達林的意義對她而言不大,安娜沒有什麼期待,她只希望能與丈夫共度此生,這是一個簡單的要求,但在這種詭異的互動中,安娜知道這種小小的要求都是遙不可及,她退而求其次,希望為丈夫留下一線生機。

  生長在現代社會的年輕人實在很難理解那個時期的忐忑與不安。他們可能無法明瞭為何人命是如此不值錢,史達林在漸漸察覺安娜的神奇療法對他已失效時,他是絕對不會留她的活口的,史達林不會講究所謂的人情,他看待所有的一切全部以鬥爭的角度來對待,對待政敵如此;對待有恩於他的醫生亦復如是。

  安娜在史達林死後成功地脫離現場,這似乎夾雜著幾許的幸運,這會是史達林的矛盾與不安嗎?將簽署完的文件故意放在桌上是否要給安娜ㄧ個機會?畢竟安娜有恩於他,但他也大可不必簽下這份文件,可是若不這麼做,這似乎就不是所謂的史達林了。

  史達林的意思是「鋼鐵的人」,他的為人或政治評價自然日後會有史學家為他找到定位,畢竟他也曾帶領蘇聯走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並使蘇俄擠身為世界五強之一。他在一九二七至一九四一年提出短期內實施趕超已開發國家的目標,大規模發展重工業,雖然因而忽略國內日常消費品的生產,這些都是必須被提出批判的。這篇導讀正是試圖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史達林及這部電影,至於評價則由每個人自行下定論。

社群網戰(The Social Network)

導演: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
演員:傑西‧艾森柏格(Jesse Eisenberg)
   安德魯‧加菲爾德(Andrew Garfield)
美國 / 2010年 / 115分鐘 / 輔導級
禮讚:第68屆金球獎 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音樂、
   最佳編劇等四個獎項
在網路虛擬的世界,人人可以開發新大陸,但開疆闢土後,到底誰才是這片新興沃土的主人?本片揭露「facebook」網站背後不為人知的所有權爭奪秘辛…

◎ 劇情簡介     

  馬克.杜克柏格與女友艾瑞卡在夜店喝啤酒,由於兩人話不投機,艾瑞卡決定離開馬克。馬克心中一股怨氣無處宣洩,遂上哈佛大學的網站,並破解程式將各校的美女資料全部公開,並希望由網友票選,看看那位女生最美最辣。

  馬克的行為立刻引來許多人上網,結果擠爆了哈佛的網站,雖然馬克向哈佛的女生道歉,但依然被處罰留校察看。馬克原本與好友愛德華多.薩維林共同設置Face Mash網站,一戰成名後立刻成為名人,然後又經納倫德拉介紹,認識了富家雙胞胎卡梅薩.溫克埃沃斯兄弟。

  溫克埃沃斯出入高級俱樂部,他們也有自己獨特的網站,馬克將他們網站上的一些想法加到自己的網站上,並改名為The Facebook網站。

  馬克的網站不僅在校內大受歡迎,也很快擴展到其他美國大學。而這也引起了溫克埃沃斯兄弟的不滿,不僅向學校控訴馬克侵犯了他們的概念與創意,學校反應並不熱烈,於是溫克埃沃斯兄弟決定訴之法律。

  馬克與愛德華多及其女友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與Napster的創辦人肖恩.帕克見面。帕克建議此刻尚不應接廣告的時刻,甚至臨別時又回頭建議將網站The Facebook的The去掉,另外建議將公司基地搬往加州。

  愛德華多堅持自己的想法,在紐約找公司廣告,但成效不佳,甚至為此與女友吵架而分手,愛德華多於是將公司帳戶刪除。而在英國參加划船賽的溫克埃沃斯兄弟發現Facebook已擴展到英國的大學,這更增添他們向馬克求償的腳步。而愛德華多在Facebook使用人數達到一百萬人次時,被召回總公司簽署文件,他發現他的股份只剩0.03%,就算後加入的肖恩.帕克都比他多更多。

  愛德華多非常生氣,也決定向馬克提出控訴,這些官司最後都是庭外和解,當然都是花錢消災。但Facebook卻慢慢擴充到如今超過五億人的網站,也建立了馬克的「臉書」王國,並讓他擠身在世界富豪排行榜中,雖然哈佛大學最後開除了他,但這似乎更加突顯馬克特立獨行的性格與現代年輕人的特質。

◎ 劇情分析

  「臉書」的發展至今雖然短短幾年,但卻加速了人際之間的距離與界線,這種劃時代的產物,其實不僅代表新富豪的崛起,但更重要的是人際之間必須探索的「新疏離」。

  馬克設立臉書的企圖是因與唸波士頓大學的女友有了爭執,所以刻意將女友的照片與各系所女同學的資料相比較,沒想到侵入並癱瘓哈佛網站的結果,卻使得他瞬間爆紅,這種無心插柳的行徑雖是一番傳奇,但卻提供了另類的人際關係。

  後現代主義倡言人際之間的疏離,而臉書卻提供最快速而便捷的互動通路,而這樣的管道是否能夠修補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或者反而因為更便捷的接觸反而讓人不得不更加防衛自己?從而更加疏離。

  「社」片雖然類似傳記電影,並順理成章地提供臉書公司的崛起與成功,但卻也毫不客氣地揭露人性的卑劣與空虛。換句話說,臉書的成功代表一個時代的現象,但不管外在現象如何變化,人性卻是永遠一成不便的。

  現代的資訊青年有著他們隨時代脈動而來的高傲,在數學的極端運算之中虛擬了許多世界,就好像一名資訊工程師說:我們在做神的工作。不管這句話是否真確,但似乎多少有著幾分的道理。

  個人電腦流行至今,幾乎所有的訊息都來自電腦,同時也由此激盪了更多的訊息與創意,這應該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福報,因為讓我們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一切並擁有一切,這是一場爆炸性的撞擊,在二十多年前的世代想也不曾想像過的。

  馬克也許是這方面的天才,他講話的速度極快,是否也表示他的邏輯思維也是能快速從崩解中迅速重組?馬克的行徑是屬於新生代的族群,看似在資訊時代有著一番建樹,但卻完全屬於新人類的品種,他們的一舉一動,似乎都足以將世界搞得天翻地覆。

  臉書的互動使得更多的好友成為一個家族而往來更加密切,但這似乎也只是屬於表相的呈現,有人會在臉書上完全將私密公開否?答案應該是否定的,更正確地說,正因為臉書瞬間的透明性,使得許多人產生更多的警覺,從而用更多的偽裝放置其上,如果這是臉書的真正功能,會不會讓我們更能認清臉書只是承載了更多防禦性的謊言?這是我們必須深入討論的。

  當然臉書也有其重要的商業價值,這也是為何創辦人身價節節昇高的原因,但也由此勾勒出人性的貪婪與卑劣。馬克面對的二個官司都是近身好友,但為何最後會翻臉而對簿公堂,總不外乎利益關係,雖然馬克從一開始就不是為了錢而設立臉書,但任何成功的景況卻永遠與金錢利益脫離不了關係。

  馬克很快成為世界名人,但「社」片卻從另一個角度來詮釋馬克的孤寂。你是否也像馬克在片尾中將前女友加入好友群?這是一個直指人心的行徑,馬克在擁有龐大的產業後,心靈反而陷入更孤寂的氛圍,這也是本文中極力強調的,因為「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一切的有為法,最終還是必須回歸自心的詮釋。

  馬克與好友一一翻臉而分手,這當然有其緣由,但說穿了不都是人心的浮動?其實這也難怪,因為面對如此龐大的商機,幾乎很少有人不動心的。但馬克在影片中的表現是值得稱許的,因為他從頭至尾的出發點,都不曾放在錢的計較中,在設立臉書後,便一直細心體貼地經營它,或許這裡面有太多摻雜了前女友艾瑞卡的記憶吧?

  「社群網戰」是改編自2009年的暢銷書-Facebook:性愛與金錢、天才與背叛交織的祕辛一書,但導演似乎不受原著班.梅立克的影響,以倒敘交叉並重置懸疑調性,企圖改變原著的型態,以這種快節奏的方式延展了另類的戲劇效果,在全面加速的節奏中,導演大衛.芬奇提供了全新的面向,「快」帶來的訊息呼應了臉書真正的質感與價值觀,而催逼而來的資訊大浪,似乎在世界掀起了另一波的巨浪。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臉書之後必然會有更新更大的巨浪將影響我們這個世界,這應該是一種無法阻止的趨勢,你不得不接納它,或者你將因排斥而被世代所淘汰,這是現代人必須重新注目的問題。

  以電影而言,法國片「我和我的小鬼們」也曾經以相同的快節奏調性在國際影展中發光發熱,「社群網戰」也以同樣的調性企圖呈現一種新的氣象與風貌,或許這也是未來電影的新趨勢,就猶如電腦ㄧ樣的便捷,精簡時間是一種重要的共識,所有的一切在螢幕上展現時不必再加以說明便全部已了然於胸,這絕對是未來的一種新型態。

  「社群網戰」轉戰世界各地的影展,收穫頗豐,尤其配樂與改編劇本獎的得獎數最多,在原本爭議性極多的原著中編劇注入了一股新的情趣,也給了馬克這個角色另一股生命力量,而本片的賣座也算是相當成功,全球超過二億美元的收入,算得上是一部成功的作品。

2012年5月22日 星期二

不設限的美麗(Lily Sometimes)

導演:法比安.貝荷托(Fahienne Berthaud)
演員:露迪.莎芬妮(Ludivine Sagnier)
   黛安.克魯格(Diane Kruger)
法國 / 2010年 / 98分鐘 / 輔導級
禮讚:2010坎城影展導演雙週最佳影片
以一對姊妹,拆解成人世界規則、呈現反璞歸真的人性…

◎ 劇情簡介     

  有點過動現象的莉莉與母親居住在鄉下老家,因為不受任何拘束,日子過的也滿愜意,但母親卻在開車出門時腦溢血而身亡。

  很多人怪罪莉莉在現場耽擱一小時,才由鄰居米艾太太報案。姐姐克萊拉卻不這麼想,現在家中只剩下莉莉這個唯一的親人了。克萊拉與當律師的丈夫皮耶將一切處理妥當後,要米艾每天過來照顧莉莉,但莉莉卻表示有事她會去找保羅。

  莉莉在葬禮後把家中很多的衣物燒掉,她也到牧場中找保羅,要他第二天下午去找她;而米艾帶她到市區,沒想到莉莉卻亂打人,於是克萊拉與皮耶又得放下工作趕到鄉下處理。

  克萊拉決定暫時留在鄉下照顧莉莉,但莉莉還是趁隙逃出,四處找人要水喝,最後只好喝海產店的養殖水。莉莉回來後與姐姐到後山的河中游泳,兩人第一次有了共同的交集。但神父來拜訪後,克萊拉不得不將母親墳墓上的許多裝飾拆下,這惹惱了莉莉。

  皮耶利用假日來訪,同時也載來他的父母還有一隻狗維多。但不久他們要離去時卻找不到狗。而莉莉約保羅到房內,並不時挑逗保羅,當克萊拉進來時,保羅遂慌張離去,莉莉反嗆姐姐,謂她根本不愛皮耶,她最愛的是狄亞哥,只可惜父母反對而作罷。

  莉莉與保羅、吉雍和羅宏四人一起喝啤酒,眼看即將發生苟合時,克萊拉正巧趕到,三人落荒而逃,而米艾立刻來指責莉莉不應再纏她兒子,克萊拉憤怒將她趕出,並要她永遠不要再到她家。而更令她驚訝的是在床下發現丟失的狗,而莉莉當晚狂奔而出,姐姐雖追出但卻追丟了。

  莉莉在外面認識了十字會的瓊納斯、丹還有賽伯。不久莉莉又回來了,她嘲弄姐姐不敢待在父親上吊的房間,而瓊納斯三人來訪並開派對,當晚莉莉與丹睡在一室,而克萊拉也與瓊納斯有了關係。三人離去後皮耶正好趕來,她反對皮耶要將莉莉送去管教,皮耶離去,姐妹二人開始在路邊賣二手貨,獲得不錯的收入,於是這對姐妹開始有了新的生命面向。

◎ 劇情分析

  「不設限的美麗」曾經榮獲2010年坎城影展導演雙周最佳影片,充滿才氣的新銳女導演,以自然率真的調性詮釋女性束縛靈魂的對應,從而迎向自由而解放的生命面向。以姐妹的情愫對立,慢慢在互染中有了相互的啟示,是一部極致寫實的法國電影。

  影片中的母親在開場就因腦溢血而死亡,而上吊死亡的父親則是暗場人物。導演雖將焦聚放在莉莉與姐姐克萊拉身上,但事實上父母的陰影卻一直在過程的氛圍中不斷地拓染與擴散,也成為腳色最終得到試煉的源由。

  有更多的理由相信,母親方絲華與父親的結合甚至日後的感情是有許多值得探索的。首先父親是為了什麼原因在另一幢屋子內上吊自殺?甚至導致克萊拉ㄧ直不太敢進入那個小屋子;但莉莉卻不然,她不僅將這間房子當作是自己的工作室,也喜歡將一些小動物的屍體冰在冰箱內,這些怪異的舉動被認為是智障,但用另一個角度來看,莉莉的一切行徑卻都是極為自然的。這方面克萊拉雖然也唸了法律系並嫁給了事業有成的律師丈夫皮耶,但這種在都會中的文明生活,其實是經過雕琢的,刻意而做作的生命有時會違反人性的率真與自然,換句話說為了達到預定的目標必然會有更多的割捨,在得與失之間便有了生命中完全不一樣的落差。

  克萊拉在莉莉帶回三個紅十字會的回收員時,作了一個自我突破的抉擇,莉莉笑著告訴她說,她正在做爸媽不敢做的事。

  從這句話可以推理到更遠的時光,方絲華與丈夫究竟出了什麼問題?若是方絲華受到委屈,為何自殺的人是父親?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兩人的結合絕對有其窒礙性。這樣的推理變成了克萊拉的依循之路,因為克萊拉遵照父母的期望唸了法律系,也嫁給了律師;而莉莉原本被期待為醫生的職業卻落空了,醫生沒當成反成了病人。

  任何一場婚姻都無法是十全十美的,但若過份自我要求,往往無法得到原本的期望。當失落時便會直接影響家庭的結構。而在傳統觀念中,這份結構是必然要被崇尚的圖騰,似乎誰也不願被指責為破壞家庭的人,於是將情緒轉而向內承受之際,在無法承受的臨界點上,便不得不選擇自殺了。

  克萊拉與皮耶的婚姻在世人的眼光是幸福的,從傳統的認知中也是無懈可擊的。但現代的觀念卻不是在意別人的認知與見解,現代女性更在意自己的感受,不管是心理或生理的,都必須有著全然而完整的自我與自由。這一點莉莉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莉莉對於「吃」是沒有刻意的拘束與忸怩作態,那怕是體態愈來愈胖,但這又有何妨?隨性而自由正是她的標誌。不僅如此,她對死亡的看法也有她的認知,在母親的墳墓上裝飾各種飾物,本應是她了解母親的反應動作,但神父的委婉告誡代表了體制的拘謹或規矩的嚴肅,克萊拉不得不屈從,但莉莉卻大聲反制,傳統的規矩與自然無為第一次有了交鋒。

  若說莉莉真的是所謂的「智障妹」,那她就不可能看出姐姐的盲點,甚至點出姐姐寧可放棄最喜歡的男友狄亞哥,而遷就父母喜歡的律師皮耶。嫁給皮耶並非不幸福,但這違背了新女性主義的思考,那現代的女性究竟是應作什麼抉擇呢?

  紅十字會的這三個人是一種新的訊息,當克萊拉看見這三人來找莉莉時,她似乎覺得很好奇,但她也並沒有排斥,畢竟這種沒有拘束的派對是離她好遠了,喝著啤酒,跳著舞,倘佯在草地上,整個心靈好像與大自然相融了,在奔放中有著一股安逸與自在,這是克萊拉心中一直渴望但卻不敢奢想的。如今因為莉莉的緣故,這個能讓自己放肆的因緣出現在眼前,克萊拉起初尚有些靦腆,但很快地就解放了自我,而這次的釋放讓她在床上足足躺了一整天。

  這一個夜晚的奔放同時開啟了克萊拉禁閉自我的靈魂,她開始認知自己應該追尋的自我道路。原本她留在老家是為了幫助妹妹早日脫離喪母之痛與陰影,但萬萬沒想到反而因為妹妹的純真與自然的直腸心,使她開始認真地面對自己的婚姻與生命的面向。而這樣的轉變,應該就是這部影片的主旨了。

  就事理而言,克萊拉的思維改變是必須審慎加以檢視的,雖然這是未來的趨勢與面向,但卻也讓作抉擇的克萊拉的生活起了重大的轉變,當然會作這樣的抉擇,自然把日後的得失都已納入考量,但真的這是唯一的選擇嗎?

  生活的面向與承受是一種必然的過程,但真正的價值則在於「選擇」這個階段,每個人都有他應該有的想法,甚至也要有認知為自己想法負責的勇氣。「自由」絕對與心靈的感受息息相關,也就是「心」的問題,不論時代的背景,當心的意念轉變都將引燃更多的文化變異的。

  「不」片的情節調性是相當奇特而吸引人的,沒有什麼重大的事件,但卻談論了令人訝異的議題,或許有人不見得贊同這種說法,但若這是一個必然的脈動,最終你也不得不認同的。

派翠克一歲半(Petrik 1.5)

導演:艾拉.雷姆哈根(Ella Lemhagen
演員:古斯塔.史科斯嘉(Gustaf Skarsgard)
   托克.派特森(Torkel Petersson)
瑞典 / 2009年 / 97分鐘 / 保護級
禮讚:2009舊金山同志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2009德國Verzaubert同志影展最佳影片
   2009金馬影展觀眾票選熱門影片
   2009多倫多國際影展
一歲半的男嬰,卻變成了叛逆的十五歲青少年?!…

◎ 劇情簡介     

  高仁是一名醫生,但醫護所內的女人對他沒什麼好臉色,總認為同志相當異類。但高仁不以為然,他相信不久所有的人都會用正向的角度來看他們。

  兩人決定收養一名嬰兒,以滿足他們渴望有個兒子的缺憾。但經過一陣子始終沒有恰當的小孩,直到有一天有關單位來信要他們認養一名派翠克,年齡只有1.5歲。但當兩人興沖沖趕往社會局時,才知小數點弄錯了,派翠克不是1.5歲而是十五歲,而且還是多項前科的累犯。

  為了暫時安置派翠克,還是讓他睡在嬰兒房,並用錄影機監視,但史文有酗酒的毛病,半夜在客廳醉倒,派翠克趁機偷錢逃走。很快地又被警方找到,兩人不得不到警局領回,但出來車子又被開了罰單,史文大怒與警察起了衝突,於是史文被警方拘禁了。

  派翠克因隔鄰小孩嘲弄高仁史庫是「同志」,惹惱了派翠克並動手教訓小孩,高仁史庫要派翠克去道歉,但正巧又遇上鄰居萊納在開派對,萊納並出言諷刺他們沒寄請帖,這回高仁史庫也生氣地拔掉樹栽,但氣過了又立刻種了回去。。

  高仁史庫與史文妻子艾娃見面,談到史文是酒鬼,兩人倒像姐妹一般相待。而派翠克喜歡園藝,很快就受鄰居雇用為臨時工;同時派翠克在小孩玩滑板時,刻意露了一手,原本與他衝突的小孩立刻對他改觀,並希望派翠克能教導他們溜滑板。

  不久社會局表示是文件弄錯,故要將派翠克遣回原地址,但派翠克反而拒絕,甚至主動要求早晨與高仁史庫一起晨跑,原本不悅的史文回來後竟要求分手,高仁史庫只能傷心地為他整理衣服。而愈來愈多的鄰居來請派翠克當園丁;而派翠克也正式教小孩滑板技巧。

  派翠克雖然又獲得另一對夫妻的認養,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教師,但沒多久派翠克又回來找高仁史庫,而兩人在晨跑中遇見史文,史文又交了新的室友而且已經戒酒,而高仁史庫在期待中與派翠克決定,當史文回來時他們要養一條狗,這樣的家就更完美了。

◎ 劇情分析

  同性戀的議題被主流社會認可之後,已經有許多國家認可同性婚姻的合法化,目前大約是超過十個國家,因此連帶地使得同志影片便有了更多揮灑的空間。

  「派翠克一歲半」是瑞典新銳女導演的作品,不僅在全世界同志影展中備受好評,也獲得全球觀眾一致的肯定與共鳴。

  但在台灣類似影片中的高仁史庫與史文的「夫妻」關係,恐怕還是很難被接納的,畢竟這樣的阻力來自四面八方,就算是開明如瑞典,似乎還是有許多人不能接受。譬如社區內的小孩就不斷地嘲弄他們是同性戀,導演在這方面倒也如實的呈現,畢竟社會上全新的觀念也都必須假以時日才能逐漸被全面認同與承認的。

  什麼樣的組合才算是一個完整的家?當然一般人的傳統認知是一對夫妻以及一些兒女,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很多新的觀念便有了新的詮釋。譬如許多年輕人同居一起,但不見得必須結婚,婚姻不僅只是一種形式,且是一種束縛,這是現代社會年輕人普遍的思惟,就算結了婚,也不見得非要生下第二代,因為可觀的教育費用令人生畏,由於這些攏攏總總的理由,於是使得台灣成為全世界嬰兒出生率最低的國家,台灣以這種模式領先全世界也不免讓人啼笑皆非。

  同志婚姻最大的問題確實是無法生育,這也是宗教人士極力反對的原因,若果每個人都是同性婚姻,那這世界豈不是很快就滅絕?但這種擔心其實也是不必的,所謂物極必反,人類過剩的問題是令人頭痛的,或許這也是一種暫時解決人口問題的一個好方法?就像鰻魚一樣,每年的回游均視河水中養份的多寡來決定雌雄的比例,養份少雌鰻魚變多;養份多雌鰻魚就變少,這真是先進而有智慧的生物啊。

  當同性婚姻想要育兒之時,唯一的方法便是領養,但被領養的孩子在懂事之後會不會有一些心靈上的困擾,這應該也是要認真討論的。正因為這樣的新觀念剛剛被認可,許多的文學或電影的呈現都呈肯定的態度,但這只是一個開始,假以時日許多問題會慢慢浮上檯面,那時候再來認真討論可能稍嫌過晚。

  尊重每一個人的選擇是現代思維中相當重要的觀念,只是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抉擇負責,這應該也是一種共識。同志家庭要認養孩子,一歲半的男孩是相當理想的,只是承辦人員的失誤將十五歲誤植為一歲半。更令領養的兩人心驚膽戰的是派翠克這個叛逆的青少年竟是前科累累,這樣的撞擊便成了這部電影最重大的動力。

  派翠克是個孤兒,或許他的父母遺棄了他,總之他渴望一個完整的家而不可得,再加上有些人的異樣目光,使得派翠克選擇了叛逆,也開始對環境周遭產生懷疑與戒備。譬如派翠克從入了史文家中始終不敢脫下長褲睡覺,因為他認為光頭的史文一定是戀童癖,某種角度而言,也是傳達了一般人對同性戀的錯誤認知與觀念;相反地史文與高仁史庫也對派翠克謹慎提防,及早把家中的刀子全收拾妥當,因為他們怕萬一派翠克凶性大發,來個殺人滅跡那豈不是冤枉?

  事實上這是兩方都有缺失的盲點與困頓,當然也有他們共同的焦聚,那就是完整的家。在派翠克的理想中,一個家是一對父母和孩子,當然還要加上一隻狗當寵物,故事的結局也確實圓了派翠克的夢,只是傳統的父母是一男一女;而現在的父母則都是男人。

  高仁史庫是一名社區醫生,但因為他的母性特質惹惱了女同事,但高仁史庫並不在意,他一向只忠於自己的感覺,他選擇了他想要的。所有女性的特質他都具備了,當史文提議分手時他像小女生一樣傷心哭泣;他更以母性的特質去感召派翠克,不僅贏得派翠克的認同,從一對收養他的夫妻家庭中再度回來找高仁史庫。當然高仁史庫也在診療所中逐漸贏得女同事的認同,雖然在為小朋友打預防針時,還是有家長怒氣沖沖地跑來警告不准他碰觸小孩身體。

  高仁史庫與史文的妻女也有幾場有趣的對應,兩人都是以「女人」的角度來看待對方,但一點也不像女人對女人的戰爭,這是因為站在艾娃面前的是個男人啊,這種錯置變成現代社會的弔詭,明知道這其中有著某種問題,但就是找不到切入的面向與角度。這樣的現象會不會帶給觀眾某種層面的思考呢?

  有人說同性戀者都是比較細心與體貼的,但難道異性戀者就不是?很多的認知不能一概而論,在各種對待互動中,各種的現象不一而足地存在,許多特例不足以說明一切,但也不能全面否定,畢竟在這個多樣化的社會,龐大而來的訊息提供了更多的參考,但許多景況猶希望由自己去徹悟與了知才是正確之道。

  瑞典這個開放的國度起了一個示範,未來類似高仁史庫與史文的例子會不會發生在台灣呢?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因為這問題的核心來自共同的體認,那就是家的本質。不管世局氛圍如何演變,「家」這個傳統概念是絕對不會改變的。

吐司:敬!美味人生(Toast)

導演:SJ.克拉克森(S.J. Clarkson)                     
演員:佛萊迪.海默爾(Freddie Highmore)
   海倫娜.波漢.卡特(Helena Bonham Carter)
英國 / 2011年 / 100分鐘 / 普通級
禮讚:2010年改編拍成同名電影
   2011年榮登台北電影節開幕片
改編自英國名廚奈傑史萊特同名回憶錄,一個名廚究竟是如何踏上追尋美味之路?…

◎ 劇情簡介     

  奈許的母親並不擅長做菜,但從小奈許卻一直認為母親烤的吐司真是天下美味,父親史萊特似乎也有同感。有一次奈許自己做了通心麵卻讓母親氣喘病發作,父親不免為此而責難他。

  不久母親生病了,父親悲觀地說母親病情在聖誕節之前不會好了。母親提起精神教導奈許作肉餡餅,奈許有一種不祥的感覺,他怕母親會將他丟給父親。母親提早送奈許生日禮物,不久母親便過世了。

  父親與波特太太愈走愈近,兩人也時常約會,孤單的奈許常回憶與母親一起參加的舞會,於是孤單時便拿出母親的衣服假裝與他一起跳舞。

  對於瓊安波特介入家中,奈許也開始反擊,有次在晚宴中大吃特吃然後吐得滿地,瓊安倒也毫無怨言地清理乾淨。奈許在學校通識教育選了家政課,他想作好司康餅以期搶回父親的胃。但瓊安的檸檬派卻是美味得無懈可擊,但這更增添奈許更進一步研究美食的雄心。

  父親終於向瓊安求婚,不久搬到新居,這使得奈許相當抗拒,奈許開始研究瓊安的食譜;同時也在新學校的家政課展現料理的天賦,其實這是奈許潛意識與繼母瓊安較勁廚藝的開始。

  瓊安豈有不知之理,她警告奈許永遠無法將她的丈夫搶走,但奈許不時以真功夫來證明一切,婚宴上的蛋糕就是他的傑作,也讓他贏得更多的肯定。

  為了更上一層樓,奈許到一家酒館內找到助理廚師的工作,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奈許慢慢摸索出許多料理的絕竅。而在這餐廳的樓上住著一名英俊的青年史都,奈許第一眼就被他深深吸引住。史都是個藝術青年,他最大的願望是成為一名芭蕾舞王。

  奈許回家依舊與瓊安有著鬥爭,最終他知道失敗了,他向父親道歉,父親與瓊安都哭泣了。奈許與史都到田野旅遊,兩人情不自禁地接吻,但史都第二天就要離開到學校,他叮嚀奈許要懂得追尋自我。

  奈許在父親死後,決定前往倫敦,也駐進了五星級飯店的主廚。

◎ 劇情分析

  這部電影是根據英國家喻戶曉的廚師兼作家奈許.史萊特(Nigel Slater)的回憶錄所改編,雖然是敘述了他自己的成長過程與對美食製作的追索,但也更偏向奈許對父母親的懷念與感情。

  奈許雖然長大後變成美食專家,但他的母親卻不擅長烹飪,因此每天的食物幾乎都只有吐司。雖然只是吐司,但烤得火候得宜倒也香脆可口,不僅父親沒有怨言,奈許更是樂在其中。這個時期應該是奈許最幸福的日子,吐司的滋味只是一種意象表徵,重要的應該是全家共融的滋味。

  奈許也嚐試到賣場買些他想吃的,但第一次做通心麵卻讓母親嘔吐,這讓父親對他頗有微詞,而這正是顯現奈許對美食的執著與喜愛,雖然通心麵並未讓他獲得期待的讚賞,然而奈許的腦海中早已虛擬了廚師的情境,他會假設廚房中堆放許多食材與調味料,然後像默劇演員一般地烹調美食。這預言了奈許註定日後生命的詮釋將會是在酸甜苦辣中展現。

  母親的死是這對父子一大的衝擊,尤其奈許必須小心維繫著這個家,他已經失去了母親,怎能再失去父親?偶爾作了披薩等待父親,只是期望父親給他一點的認同與鼓舞,由此來建構這個缺了一大角的家,可是父親似乎也在尋求屬於他自己完整的領域,於是每天幾乎都很晚回來,偶爾誇獎幾句,但也總是敷衍的心態居多,直到瓊安波特第一次來他們家,情形似乎從此有了改觀。

  瓊安的甜點美食堪稱一絕,母親的吐司縱然好吃,但也難以與之較勁,父親的胃很快就臣服在瓊安的手藝中,當然更吸引父親的也是奈許無法提供的「性」,因此父親很快地將瓊安放置在他生命最重要的位置上。因為瓊安的入住不僅可以填補一個家庭的缺失,更能以母親的角度去照顧奈許,父親的想法其實是正確的,何況從結婚後便一直被禁錮的味覺得以開放,更是他的考量之一。

  奈許的感受卻完全不一樣,他驚嘆於瓊安的美食,但也警覺在他失去母親之後似乎也即將失去父親,在潛意識中他必須緊緊地掌握這僅剩的一條繩索,他甚至無法想像若父親再離他而去,他將會是何等的孤寂。

  奈許與瓊安的競賽只是為了要贏取一個男人的心,於是奈許的位階便開始傾斜,因此他的抉擇幾乎都與這份心靈期許有著莫大的關係,但奈許堅定不移,畢竟他在美食的世界中開闢了另一番屬於他的世界。

  奈許在學校選擇了家政課,也在這兒展現他料理的才華,甚至他暗中研究瓊安的食譜,直到作出瓊安的拿手絕活並令她不得不刮目相看的檸檬派。正當奈許以為他獲得勝利的同時,父親卻向瓊安求婚了。這似乎應該是一種預料中的必然,奈許不厭其煩地研究美食,不正是為了抗拒並阻止這件事的發生?問題是就算他能阻止,但卻永遠不能替代「母親」的角色啊!

  奈許似乎很快明瞭這番現實,而唯一能夠抗衡的就是一種「示威性」的抗議。奈許製作了婚宴上讓每個賓客讚不絕口的蛋糕,就連父親ㄧ度以為是瓊安的傑作,從降伏每個客人的味覺開始的第一步,奈許是相當成功而且自豪的。

  奈許逐漸長大了,他也必須追求更多的實務工作與經驗,到餐廳直接操作是重要的選擇。在這兒他學到更多的技巧,而也將自己的品嚐面向拓染出另一種感受。立誓當一名舞蹈家的史都深深吸引了他,雖然史都給了他一些誘導,但也給了他更多的啟示。同性議題不再是禁忌,反而是自由的象徵,一個人不再壓抑自己,而是必須順著自己的感覺去互動。某種層次來說,他與史都這份短暫而深刻的互動,不也正是人生的另一種必然要品嚐的滋味嗎?這是奈許在回憶錄中誠實地為自己剖析,也讓觀眾從不同的角度中體驗了不同的美味。

  父親的死讓奈許再度感受到家的殘缺,但此刻瓊安的受創更深,因為抓住丈夫便不停地餵食丈夫,父親的死會不會是過量的飲食而致命?這雖然不是重點,但瓊安努力想抓住什麼是絕對可以肯定的。

  奈許最終成為五星級飯店並且是家喻戶曉的廚師,但這並非是這部電影的主題,奈許呈現的幾乎都與母親對他的愛息息相關,縱然只是吐司的香脆,但那種在牙舌中崩嚼的感覺卻是母親給兒子永恆的愛,而日後浸淫在美食之中其實也是奈許回應對母親的思念,於是藉著舌頭的滋味,奈許便永遠與母親有了聯結。

  導演克拉克森要詮釋這份回憶錄也費盡了心機,他選擇了一種近乎童話氛圍的呈現,藉著奈許的主觀鏡頭來敘述失去母親的惶恐不安與茫然無依,瓊安的出現像極了一般後母的形象,但在這兒瓊安卻又傳達了另一種救贖的功能。換句話說,當時若父親未娶瓊安入門,奈許將如何渡過他傷心的童年呢?

  有別於一般的料理電影,本片在傳遞食物美味與人性連結的必然之外,也提供了一個小孩對家的渴望,藉著回憶完成了現實的另類表現,是一部洋溢著英國風味的成功佳作。

2012年5月19日 星期六

危機(Crisis/Kris)

 林苑芳 老師撰稿

導演:恩斯特·英格瑪·柏格曼(Ernst Ingmar Bergman)
演員:丹妮.林德(Danny Blind)     
藝術顧問:維克多
修斯卓姆(Victor Sjostrom)  
攝影師 : 哥斯塔.路斯寧(Costa. Lusning)
剪接師 : 奧斯卡.羅山德(Oscar. Rosander)
瑞典 / 1946年 / 89分鐘 / 保護級
年輕的內爾與她的養母過著安靜的生活,直到她的真正的母親出現。她被親生母親吸引,並在她的引導下在斯德哥爾摩開始了勇敢的成年人的生活,內爾離開小鎮,從而顯露出人性的陰暗面…

◎ 劇情簡介     

  一個平靜的小城鎮,美麗的像在圖畫中,孩子們自由的在街道上嬉戲,這裡沒有工廠、港灣,巴士的到來倒是生活中的大事,因為它會帶來報紙、郵件及窺探者,以及危險大城市的氣息(在當時的認知是如此)

  在這一天巴士也帶來了奈麗的親生媽媽耶尼,養母戈珀爾是個鋼琴老師平常靠教鋼琴維生,一年一度小鎮為飢餓貧困的這個意向而辦的音樂舞會即將到來,為此奈麗的養母不得不向好友耶希借錢,為的是買一件舞衣送給奈麗,殊不知奈麗已寫信告知其生母,而耶尼也送他一件超豪華舞衣,為此養母心中有些小小遺憾,在養母心中認為女孩長大,能夠有一個愛她的男生結婚生子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是對於18歲的奈麗他並不是如此想,在他年輕的心中並不想這麼的平淡過生活,所以對於養母認同的對象,並不認同。

  在舞會中奈麗因為對魯夫不滿而逃避著與別人共舞,當雅克出現時,因為他的風趣與年輕的氣息深深吸引奈麗,雅克帶著奈麗唱歌、跳舞 、喝酒,這些都是魯夫不曾帶他做過的事,對於奈麗來說這一切都是新鮮而有趣的經驗。

  耶尼拜訪奈麗,提議奈麗與自己到大城市斯德哥爾摩去工作,奈麗因不想與魯夫在一起所以提議當天就離開養母家,當然養母除了同意也別無他法一切尊重奈麗的選擇。

  養母因思念奈麗兒生病,知道自己生重病而想見奈麗,因為沒錢而向好友耶西開口借錢,前往奈麗的工作場所也就是耶尼開的美容院,與奈麗一同吃晚餐,感覺到雖然耶尼幫奈麗買了許多衣服及鞋子,這是戈珀爾無法負擔的東西,但是母女倆卻是感情不好似的奈麗會與耶尼爭執,這是讓戈珀爾為難的事。

  戈珀爾提前回家,在路上碰到雅克,雅克熱心的送戈珀爾至車站並幫忙買車票、零食。

  奈麗獨自一人整理美容院,雅克進入帶著一把槍,訴說著自己的不幸,奈麗起憐憫心而與雅克發生一夜情,耶尼突然來到,並戳穿雅克的謊言,雅克憤而舉槍自盡,奈麗身心俱疲的回到養母家,養母默默地接納奈麗,一切事務回歸正軌,一切歸於平淡。

劇情分析:

  本片是導演英格瑪.柏格曼最早期的作品。片中表達簡顯易懂的劇情,平凡的小鎮,純樸的人們,平淡的生活,年輕人想要讓生命更豐富的心情,努力探索追求花花世界的心境,養母的安於平凡與生母的虛榮繁華,這一切都在呈現對於自己所愛的不同的愛,也呈現出身為人的掙扎,有能力與否、有想法與否、是真心與否、能看清事件與否。兩位母親的出發點皆是愛,都無對錯;依事情的輕重緩急而有不同的結果。

  在1945年發生的故事,至今仍是一而再的發生,好像千變一律班的久久發生一次,只是到現今2012年看這影片時,卻有著熟悉的劇情影像,好像故事才發生過,當我困苦時我會想過富人的生活,錦衣玉食。當我富有時,我又期待平靜安穩的生活。

  在此片中奈麗因著自己不想留在小鎮而選擇到斯德哥爾摩,但是雖然不愁吃穿卻因為和生母並沒感情基礎,而經常發生口角,而雅克的內心深處是不想如此依附著耶尼生活,在奈麗面前顯得自卑又可憐,當耶尼拆穿雅克時,他寧可選擇自殺面對自己的窘境。

  戈珀爾因為思念女兒,而一圓見女兒的心願雖然不捨,但是還是默默地守護女兒,支持女兒的想法,最終女兒還是回到小鎮生活。

  所謂危機就是轉機,在奈麗選擇離開的這件事,對戈珀爾來說是母女間信任的危機,但是也因奈麗重回小鎮而修復彼此間的嫌隙。這種是對每個付出愛小孩的母親來說是不容易的,尤其是戈珀爾用溫暖的雙手迎接奈麗回家,而且甚麼也不過問,讓內心受傷的奈麗找到安全的避風港。

2012年5月7日 星期一

玩火的女孩(The Girl Who Played With Fire)

導演:丹尼爾.亞佛烈松(Daniel Alfredson)
演員:羅歐蜜.蕾帕西(Noomi Rapace)
   米歇爾.尼米斯特(Michael Nyqvist)
瑞典 / 2009年 / 130分鐘 / 限制級
這一天,一份機密資料從一位年輕記者手上送來,裡頭詳載著非法性交易種種情事,更可怖的是,未成年少女慘遭高層人士虐待的機密,亦一一記載其中,Blomkvist因而著手調查…

◎ 劇情簡介     

  已經躲到加勒比海休養的莎蘭德,她決定再回瑞典,因為她怕法律監護人畢爾曼律師沒有按照協議在評語上給予肯定,那她要脫離法律約束便遙遙無期。

  果然她半夜入侵畢爾曼的家中,發現對方很多評估報告都不見了,顯然畢爾曼將評估藏在某個地方。莎蘭德以畢爾曼的手槍威嚇他,但沒多久,畢爾曼便遭槍擊而亡,而手槍上有莎蘭德的指紋。

  另一方面千禧雜誌社的主編愛莉卡與麥克繼續維持著辦公室戀情,而這回除了同事瑪琳之外又加入了男同事達格,而達格很快就查出退休員警古納畢約克涉入一件虐待與傷害案件,但達格與女友密亞卻在房間內遭人槍殺,似乎是為了滅口。

  莎蘭德租了一間房子,並找來以前的女友蜜莉安,兩人恢復舊情,莎蘭德此時發現自己又成為警方急欲追捕的殺人嫌疑犯。於是再度從電腦中查出畢約克,在以電擊棒的逼問中,得知是有人打電話要一名叫札拉的人下手的。

  麥克去訪問拳擊教練保羅,希望能從他口中得知一些線索,當然更希望保羅能協助。而保羅果然發現蜜莉安被一名金髮高個子抓走,保羅隨後跟蹤,果然在郊區一幢木屋內找到蜜莉安,但很快就被金髮男子攻擊。金髮男子似乎不怕任何挨打,保羅不敵,與蜜莉安雙雙昏迷倒地。金髮男子潑灑汽油並放火燒屋,所幸保羅及時醒來,急急救走蜜莉安,隨後被警方送往醫院。

  莎蘭德找到畢爾曼的渡假小屋,並在夾層屋頂上找到有關她的紀錄評語,但卻被金髮男子的手下趕到,雖然擺平二人,但卻被金髮男子擊昏。

  另一方面麥克查知札拉是幕後主使者,並與一干檢警同流合污強暴虐待收容所的女孩。而莎蘭德終於見到札拉,原來札拉是她十二歲時放火燒他的父親,金髮男子尼德曼是她同父異母的哥哥。莎蘭德被打昏並埋入土中,幸好蜜莉安送她的菸盒救她一命,爬出後以斧頭擊打札拉,而尼德曼見警方趕到立即逃逸。

  隨後趕來的麥克及時挽救了莎蘭德,自始至終他的判斷是正確的,這也讓警方欽佩自慚不已。

◎ 劇情分析

  本片是「龍紋身的女孩」的續集,原本已逃出瑞典在加勒比海過著豪奢生活的莉絲‧莎蘭德決定重返瑞典。畢竟遠離自己祖國永無歸期的日子非她所願,何況她還是一位交付管束的犯人。

  小說原著揭發許多不為人知的司法警界惡徒,透過瘦小但卻精通電腦的莎蘭德,陸續牽動了更多人性的醜惡與躁動,算得上是瑞典近年來難得的佳片。

  當一名瘦弱無助的女孩挺身而出為了替受到傷害的母親出一口氣時,竟被法律規範為無自主行為能力,於是理該受到法律保護的女孩卻反而落入另一群的虎狼之中。這對全世界的司法界而言,是極大的諷刺,畢竟類似的情境在每個國家都曾發生過,若果如此,那就不僅是司法的敗壞,而是牽扯到人性的議題了。

  為何許多男人特別喜歡虐待少女或暴力相向?這種行為幾乎在所有動物中只有人類才會有,而這是否必須從人的劣根性來探索?

  札拉對莎蘭德的母親亦復如是,長期對她施暴凌辱,就算她已為他生下女兒,札拉的殘暴似乎永無歇止的跡象,性格強悍的莎蘭德十二歲時果斷地在札拉身上潑灑汽油,然後點火將他燒成火團。這段情節在「龍紋身的女孩」中已經有過敘述,而本片卻讓札拉再度復活,甚至最後走向父女之間的生死決鬥。

  莉絲‧莎蘭德的意志力相當驚人,十二歲因放火燒父被判為精神出了問題,而主治醫師竟然將她綑綁在床不斷地對她性侵凌虐,莎蘭德不僅挺了過來,最後得到假釋交付監護人管訓,但也遭到監護人畢爾曼的暴力凌辱,這些創傷不僅沒有讓莎蘭德退卻,反而造就了冷酷獨斷的個性以及意志力相當堅強的動力。

  問題是札拉在年輕時是蘇聯GRU的成員,瑞典政府為了利用札拉,卻反而受到札拉的反制,他利用各種美色讓政府機構許多人落入他的圈套並為他所用,但札拉也成為許多政府中的不肖份子指使的工具,雙方就處在這樣微妙的互動互存中,直到一件人蛇集團的事件再度將莎蘭德引回了瑞典。

  畢爾曼被槍殺是第一步棋,因槍上有莎蘭德的指紋,於是警方再度通緝她。莎蘭德憑著她過人的毅力終於對上了札拉與他的兒子尼德曼,這一名身形壯碩患有先天性痛覺喪失的金髮男子,是莎蘭德的同父異母哥哥。擅長以電擊棒制服男人的莎蘭德這回失利了,雖然父女有了一番唇槍舌戰,但札拉依然將她打昏並要尼德曼將她埋在後院土穴中。

  蜜莉安與莎蘭德過去曾有過一段情,這段同志情節是這部影片的特質之一,蜜莉安送她一個菸盒,而這菸盒使得莎蘭德面臨死劫依然能夠從土中爬出有了合理的說詞。但這種關係應該與男主角麥克和女主編愛莉卡的親密關係相提並論。

  麥克未婚,但愛莉卡是有夫之婦,問題是兩人的交往被視為理所當然而無人異議,其實就連愛莉卡的丈夫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合情理,雖然他明知妻子與雜誌社的記者麥克過從甚密。

  這兩組人的親密關係與現象都是一種未來的趨勢,不管你的認知如何,未來的婚姻觀念就是維繫在一夫一妻制中,但卻不相互干涉對方的自由。台灣似乎也有這方面的傾向,雖然哈佛大學預測二O三五年這種現象才會普遍接受,但一名法官判定丈夫在妻子車內裝衛星定位系統查出她外遇的情形,卻反而受到妻子反控妨害自由而成立,台灣的法官判了這位先生四個月的徒刑。

  這是在過去絕不曾有過的現象,但每個世代都有它的調性與趨勢不是嗎?在北歐這些先進國家提供了示範,但資訊如此發達的現在,台灣似乎很快就會充斥著這樣的訊息。如果台灣法官的這份判決是個開始,顯然地哈佛大學的預測尚是太過保守了。

  「玩」片不同於以往的偵探懸疑片,是因為主角是一名瘦小長得又不怎麼漂亮的女孩,她在某些時候是受害的弱者;有些時候又是強悍的復仇者。而有別於其他推理劇的偵探手法,莎蘭德是一名電腦高手,在火紋身的女孩中不就是利用電腦將歹徒公司的錢全部乾坤大挪移?而在追索中莎蘭德更是利用電腦的技術不斷地追查札拉甚至政府中的不肖份子。

  「玩」片的缺點是這回莎蘭德無法與男主角在戲中接觸,唯一的碰撞竟是最後麥克趕到現場,而莎蘭德已經奄奄一息,若中間勉強說有聯結,也只是電腦中的訊息傳遞,當然是因為戲劇主線鋪陳的問題,但相對地也使得麥克的戲削弱很多。  一直以為「千禧出版」系列的小說之所以迷人,不盡然是戲劇情節的緊湊,而是現象的傳遞。很多的情節是社會未來趨勢的宣告,無形中便也勾勒著每個人心中的模糊地帶,但卻又是蠢蠢欲動的妄念。未來不可知,但展望學卻往往能提供先期指標,知曉個中奧秘的人往往就成為先鋒尖端,在未來的世界出類拔萃領先群雄,這幾乎已經成為一種常態的發展了。

杜莉與我(My Dog Tulip)

導演:保羅‧菲爾林格 (Paul Fierlinger)
   珊卓拉‧菲爾林格 (Sandra Fierlinger)
配音:克里斯多夫‧普瑪(Christopher Plummer)
英國 / 2009年 / 83分鐘 / 普通級
禮讚:2009渥太華動畫影展最佳動畫片
   2010香港電影節開幕片
一個孤單的獨居老人,一隻牧羊犬發展出一段獨特的友誼老人花了大半輩子 ...

◎ 劇情簡介     

  獨居的喬在五十歲那一年,接養了一隻德國狼犬,一開始喬似乎完全不理解狗的特性,尤其是取名為杜莉的母狗;而杜莉似乎也不見容喬的一切,總之為了人與狗之間的許多互動甚至引燃更多的議題。

  喬的妹妹南西希望能帶杜莉回家飼養,用盡各種方法將杜莉帶往她的住處,這使得喬產生些微的憤怒,他開始體認到杜莉是屬於他的狗,當然杜莉在南西家中也不見得安份,把南西的家搞得雞飛狗跳後才讓喬帶牠回家。

  喬接受友人蒲上尉的邀請到肯特郡的農場作客,正如喬事前所擔心的,隨行的杜莉見獵心喜,追逐著農場中的雞,當然也讓喬難堪不已。

  喬每天必須面對杜莉的大小便,房東似乎對此也頗有微詞,嚴重警告若無法妥善處理狗大便,會請喬立刻搬家,除了道歉之外,喬也只能小心翼翼地服侍杜莉的排泄物了。但緊接而來的麻煩是喬發現杜莉發情了,於是喬決定要為杜莉找到門當戶對的狼犬。友人家中有一條雄赳赳氣昂昂的狼犬「麥克斯」,問題是無論喬是如何的焦急,但這場「美事」始終無法配對完成。

  喬不死心,繼續為杜莉找合適的狗對象,但顯然都無法如願。有的狗主人不願狼狗在孩子們面前做那檔事,只好偷偷地帶到草欉中,問題是不管換了什麼地方,始終沒有一隻狗能與杜莉完成好事。

  喬帶杜莉去看獸醫,獸醫表示杜莉的生殖器官可能有些問題,若沒有開刀,可能一輩子都無法生育小狗。對喬而言這是何等大的打擊,喬甚至認為杜莉無法享受魚水之歡幾乎是他的責任。

  家中引來了更多的流浪狗,頻頻對散發雌性魅力的杜莉獻殷勤,以期自己能雀屏中選。這引起喬的惶恐,像保護自己的家人一般替杜莉擋掉了這批不受歡迎的狗客。但經歷更多的失敗後,喬似乎放棄了,而就在這個晚上,一隻其貌不揚的流浪狗「達斯弟」溜進圍牆,就像有默契般與杜莉完成交媾。而杜莉生了許多隻小狗後,喬也只能一隻隻地送人,雖然杜莉表達了不悅,但卻也是人與狗的一種無奈啊!

◎ 劇情分析

  杜莉與我改編自艾克利(J.R Ackerley)的同名小說,主人翁杜莉是一隻德國母狼犬,從小被五十歲的喬收養,在歷經十六年之後,杜莉才與世長辭。

  看似平凡的人與狗互動,卻也技巧地道盡人性深沉不為人知的心理狀態。為何喬到五十歲依然孑然一身?顯然地他不是個擅長交際的人,或許是這個社會跟他格格不入,但重要的是他缺乏安全感,於是他寧願獨處。

  若從另一種層面來看,喬這個角色其實是艾克利的化身,而艾克利是一名出櫃的同志,先了解這一層關係,便更容易理解喬的生命型態及觀點,甚至更能了知喬與杜莉之間的互動與關係了。

  或許喬自己將世界阻隔在外面,但若全然這般囚禁自己,很容易因孤獨而陷入黯然的黝黑之中,雖然艾克利身為作家,也是雜誌的編輯兼書寫者,因此藉著與杜莉的互動,讓喬這名獨居的老人散發出孤獨的低吟與詠嘆,倒也適確地展現了艾克利的心聲。

  有時在公寓內養狗是相當惹人厭的,因為必須及時處理的狗排泄物都是惱人的問題,若狗能像小孩一樣聽人教導也就罷了,當牠不悅時常常令人雞飛狗跳的。但狗也不能全然界定在畜生的行列,因為狗的靈性有時讓人不得不必須從人的角度來對待。誰能否認每天與你相處的狗有著令人訝異的「人性」呢?

  似乎就是處在這種微妙的人狗關係中,喬與杜莉在相互折磨中逐漸體認了彼此關係的奇妙。喬(或者應該說艾克利)在影片中坦承了自己當一個人的許多缺失,他很難與其他人共處;甚至連自己的妹妹都無法相融。當妹妹南西將杜莉帶走之後,喬第一次體認到他與杜莉的關係是如此緊密。換句話說,杜莉在此刻已經成為喬密不可分的家人,或者更深一層說是沒有性關係的伴侶。

  其實喬因為養了杜莉,使得他在與鄰居相處時面臨更多的尷尬與難堪,但喬現在有了更多的理由與鄰居抗拒,逐漸催化出的人狗關係便有了另一層的指涉,而這樣的互動是雙向進行的,也就是從喬如何對待杜莉;甚至杜莉如何看待喬,這種感情的依賴與互托具有一種神祕的超越性與關連性。

  當一對夫妻共處一個屋簷下時,相互依存與關懷是一種必然。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這會不會也是一種相互的牽絆?或許這種矛盾正是問題本質之所在,有了這樣的需求,便自然延伸出這種複雜的關係。夫妻關係絕對沒有問題;有問題的往往是過程。但這種過程不正是我們必須去深思的聚焦之處嗎?

  只要付出了情感與關懷,不管是男女關係或者是人狗關係,都會變成一種現象,而這種現象便容易成為我們思索的所在。一隻難以駕馭的狗與一位悍妻豈不是異曲同工,此刻已經人狗不分了,我們有許多的理由堅信,艾克利寫這本書的心態正是如此。相反的艾克利自然也從另一個反面的思考來看待,也就是從杜莉的眼光來看喬,會不會是一名容忍的妻子對嚴肅甚至不近人情的丈夫一樣的見解呢?

  杜莉發情了,喬想當然爾必須為牠匹配門當戶對的丈夫,以喬的目光而言這是真正的關懷,此刻更像是一名父親欲嫁女兒的心態,所謂門當戶對的觀念其實不只限定在人與人之間,於是喬大忙特忙,無非只想為杜莉找到他認為匹配的女婿,但這完全是由喬的目光來看待的,喬不知道他擔任的正是頑固的父母親啊!

  人為的安排讓狗去交配,有時仔細回想便不免有了「不狗道」的感慨,憑什麼喬認為杜莉ㄧ定要跟那隻公狗交配?當我們以杜莉的目光來檢視,便不難發現喬未免也管得太多了?問題是喬的心情其實也是多層次的,某種角度中杜莉完成周公之禮,也正是喬心境的一種投射。

  不管喬與杜莉的關係是如何複雜,但「愛」的成份是不容否認的,相處了十六年的時光,若說沒有感情是很難讓人接受的。但這卻又是一種變體的戀愛方程式,超越了人與狗的複雜性。但也由此影射了人與人之間的複雜情緒。

  杜莉最後委身給一隻流浪狗,精疲力盡的喬當然也只能順其自然。喬似乎從中認清了一些生命的真諦,很多原本就存在的東西是不必別人以主觀的意識形態來干預的。但當杜莉生下一窩小狗後,喬必須一隻隻地送給別人,杜莉無法用語言抗議,但似乎也理解喬面對房東的處境,於是杜莉也只能在家中處處大小便以為抗議了。而作了虧心事的喬也只好逆來順受了。

  喬與杜莉的關係像極了夫妻或者是男女的同居人,但有時更像父女;更像歷經風雨的老夫老妻,但某種角度也不能否認有一些人狗戀的成份在。但不管是安置在何種的生命面向,不外乎是相互之間對待之餘所呈現的寂寞靈魂,透過彼此尋求對方的依賴,進而拓染為愛的薰染,此刻也不得不讓人承認人與狗之間也確實存在著許多難以詮釋的愛之元素。

  透過英國風格的氛圍表現,「杜莉與我」就成為一部相當有思考性的卡通影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