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

灣生回家(Wansei Back Home)

導演:黃銘正
原著:田中實加(陳宣儒)
台灣 / 2015年 / 111分 / 普遍級 /
紀錄片
禮讚:2015年第52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提名
   2016年第27屆金曲獎演奏類最佳專輯提名
   2016年第27屆金曲獎演奏類最佳專輯製作人提名

他串起灣生們心中那份正隨著生命逝去的思念和愛。88歲獨居的富永勝慌張地來 ...

◎ 劇情簡介

  甲午戰役後,清廷戰敗,於是簽訂了馬關條約,將台灣與澎湖割讓給日本。雖然在乙未年(一八九五年)曾發生七個月的戰役,但最終還是在日本的掌控中,從一八九五年開始將近五十年的時間,台灣一直被納入日本的版圖之中,當然從這一年開始出生的台灣人,其實都自認為是日本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後,日本必須遵行國民政府的命令,除了一些技術人員與醫師暫時留下之外,其他的日本人都必須留下財產,僅能帶走一些簡單的生活必需品之外,最多只能帶走現金一千元。這些人當然也包括從一八九五年到一九四六年間在台灣出生的日本人,就算日台通婚者所生下的子女亦同。

  這個政策也使得日後長達幾十年的光陰,很多人無法回台探親,雖然是政治上的考量,但其實也造成許多令人心酸的悲劇。

  其實類同這樣的悲劇,在中國東北也有許多相同的故事,日本NHK電視台就曾花費鉅資與中國合作拍攝了一部連續劇「大地之子」,同樣賺取了很多觀眾的眼淚。

  或許因為戰爭而引起的遷徙 ,使得人與人之間產生了極大的對立。像法國放棄殖民地阿爾及利亞之後,許多落籍在阿國的後代,在回到祖國時,受到了法國人極度的排斥。而「灣生」顧名思義是在台灣出生的人,但在戰後卻被認為是日本人而將之送回日本;但在日本,這些灣生卻又被日本人視為台灣人,當然也受到相當程度的排斥。因此許多灣生乾脆不講話,讓人以為他是啞巴,因為他講的日語有著奇怪的腔調。

  會有這部紀錄片的誕生,歸功於田中實加(陳宣儒),其實她的父親是在高雄出生,也是一個「灣生」。她的奶奶田中櫻代在過世後,管家竹下健志也在睡夢中過世,而竹下健志的太太竹下朋子告訴田中實加,希望能將她奶奶及竹下健志的骨灰送回台灣,並灑在摯愛的那一片海洋。竹下朋子也要求在她往生之後也依法辦理。

  一直到二00三年竹下朋子過世,九位灣生來送行,田中實加才想起答應要將三位老人家的骨灰送回故鄉「花蓮港」的承諾,也由此展開了她籌拍這部紀錄片的動能與力量。

  田中實加畢業於紐約市立藝術學院美術藝術科,也曾在法國尼斯藝術學院西洋繪畫組研修,不僅從事藝術工作,同時也是知名的美食達人。近年她投入日本明治與昭和年間有關移民及灣生在台灣的探索與研究。花費了十二年的時間尋訪在台與日本灣生的故事。在整理記錄這些歷史之後,在二0一四年由遠流出版「灣生回家」這本書,但在二0一二年就早已籌拍紀錄片,直到二0一五年在台灣上映,並獲得金馬獎當年最佳紀錄片的提名。

  人的出生是無法自行選擇,佛家將之歸根於業力與習氣,但出生與成長之地其實都會對其人產生極大的影響。所謂的故鄉不正是這樣的詮釋?很多人幸運地不用離鄉背井,當然無法體驗顛沛流離的苦痛,更無法感知再也無法回到故鄉的苦楚與悽然。

  早期國民黨來到台灣,許多隨行的老兵其實也無法想像自己再也無法回到大陸的悲痛。原來人與故鄉的關係,就像樹與土地連結,當一棵樹離開土地,縱然有陽光和水份,但卻無法圓滿大樹的生命。

  田中實加用十二年的時間,一共訪問了二百多位在日本的灣生以及住在台灣的灣生。幫一百位左右的灣生找到他們在台灣出生的家。不管身在何處,當生命降臨的那塊土地就是生命發生的美麗。

  以田中實加的爺爺而言,在一九四六年奶奶田中櫻代懷著身孕,但新婚的丈夫(日本人)卻未曾一起返鄉,從此失聯。爺爺的失蹤是個無頭公案,當時遭逢動亂,什麼可能都會發生,但剛結婚不久又是知道妻子有孕,斷無不一起回日本之理,但這在現在幾乎已經無法查證了。

  田中櫻代不得已只好帶著管家夫婦回日本,但舉目無親,為了活下去,田中櫻代曾向人乞討維生。而管家夫婦其實都是台灣花蓮的原住民,因被日本人收養而改名為竹下健志與竹下朋子。田中實加此時才知道管家夫婦其實並不是灣生,反而自己的奶奶才是灣生。

  這些複雜的關係正好也顯示了人生的多樣性,但幸福似乎只有一種;而苦難卻有太多太多的故事。這當然更加激起田中實加要籌拍與寫作的慾望,也從而在這麼多的灣生事件中讓後人體驗了不一樣的生命過程。

  富永勝親自到台灣花蓮,他興沖沖帶著一大疊的名單,按名尋找,很可惜那些昔日同學都已去世,一名還有通信的老友在接到他寄的明信片前四天去世,這更引燃他對世態的哀傷。他在回到日本時受到某種程度的排擠,因為他日語的發音有些怪異,於是他買了一本源氏物語,從新糾正自己的口音。

  在台灣已經臥病在床的郭清子,她的母親是片山千歲,但她母親卻在她小時候就拋棄她,使她原名片山清子改名為郭清子。但為了了卻病床上的祖母心願,片山清子的後代不只一次前往岡山尋找,所幸在友人幫助之下,終於尋得片山千歲的墳墓,子孫們代替清子去岡山掃墓,並為千歲作了一場法會,這時離片山千歲過世的時間已經是二十八年之後了。

  在眾人告知下,在病床上的郭清子也諒解地掉下淚水,因為她的母親其實從來都不曾拋棄她,在日本的原始戶籍謄本上明明記載著她的女兒片山清子。

  另一名家倉多惠子的父親在一九二七年來台灣總督府上班,她出生後便一直住在台北,也在北一女讀過書,她懷念那時家人送便當來的情境。我們從照片比對中發現,北一女的改變是最少的,這一點反而可以給一些政治人物參考,並不是廢舊立新就是一種進步,有些人文素養的東西是我們極力要學習的。

  多惠子身體不佳,但埔里舉辦過「長住」計畫,她一共來過十多次,最終連C型肝炎都不藥而癒,也許是當地空氣極佳,也許在她晚年能一償灣生宿願,其後連她的兒子也常來台灣。透過這段事實的紀錄,讓人體驗了無國界的美妙,而多惠子也在適度的時機,提出對戰爭嚴厲的譴責。

  松本洽盛回到花蓮,在木瓜園中撿起一顆黃木瓜,他有無限的惋惜與感嘆,同時思緒也不斷地在腦海中攪動,小時候他就在農田中採西瓜,只要用手一拍就知甜不甜,但這些又歷歷在眼前,反倒勾起無限的愁思。

  許多道路不一樣了,灣生們回到台灣,努力地靠自身過去的記憶,企圖與現實結合,雖然人事已非,但曾經發生過的怎麼可能從腦海中剔除?何況能站在自己出生的所在,這種自在與永恆不是一般人能夠體現的。

  竹中信子回到蘇澳,他祖父竹中信景在這兒開發了冷泉,這種碳酸泉在當時還蓋了一個汽水工廠,雖然一切都不一樣了,但竹中信子坐在冷泉旁,望著泡冷泉的人,她說:她有說不盡的感謝。

  是的,人生不管命運如何,其實都是一種恩典,我們要感恩這塊土地,感謝周遭的友人以及親朋好友,因為當你誕生的那一刻,這一切立刻與你發生了不可分割的關係。本片雖然有提名金馬獎,但最終並未得獎,雖然沒有政治考量,但卻有某些的政治憂慮。

2016年10月17日 星期一

爸媽不在家(Ilo Ilo)

導演:陳哲藝
主演:楊雁雁、陳天文
新加坡 / 2013年 / 99分 / 保護級
禮讚:入圍第57屆倫敦影展
   第56屆亞太影展
   獲得第66屆坎城影展金攝影機獎
   第50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
   新加坡首部獲坎城獎項的電影
   代表新加坡參加第86屆奧斯卡
   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透過菲籍女傭與小男孩間的情感,呈現深厚內涵與人文關懷…

◎ 劇情簡介

  一開始,這個調皮的家樂對泰瑞莎極盡排斥,甚至從學校後門離去,讓泰瑞莎找不到。而惠玲在泰瑞莎上班的第一天就扣留了她的護照。原本家中也不寬敞,泰瑞莎也只能與家樂睡同一房,這更引得家樂不悅。

  但在一次刻意將泰瑞莎鎖在門外後,泰瑞莎相當火大地教訓家樂,她表示她是來當女傭,但卻不是來讓人欺負的,這反而使得家樂有了不一樣的觀點,從此對泰瑞莎反而更接近了。

  泰瑞莎也喜歡漂亮,她偷擦惠珍的口紅,而惠珍打電話回來要她督促家樂寫功課,誰知家樂好玩,騎腳踏車奔出卻遭汽車撞傷手臂。

  回家後家樂更依賴泰瑞莎,因為她為他脫衣、洗澡,而這同時泰瑞莎發現家樂的父親似乎遇到了什麼困難,一直在門口抽菸,雖然她答應不會告訴其妻,但第二天泰瑞莎在曬衣服時,不小心將竹竿滑下中庭,下去撿拾卻看見一名男人跳樓自殺。

  惠珍公司也不斷地裁員,許多工人面臨解職的命運。而泰瑞莎接受對面人家的請託去寄信,同時也告知她可以到外傭休假聚集之處打工,果然泰瑞莎在市中心的一家美容院找到兼差,雖然老闆娘刻意降低她的時薪,但她還是相當賣力地做,因為她有個十二個月的嬰兒要養育,但當她休假時,惠珍煮的稀飯卻被家樂嫌不好吃,惠珍氣得把稀飯全倒掉。

  就連去祭祖車子不能發動,由泰瑞莎發動後,惠珍似乎也有著一股氣。家樂在學校遭同學取笑說泰瑞莎在假日兼差,家樂憤怒推他撞牆,泰瑞莎假冒是家樂母親,希望校長不要開除他,當惠珍趕到時,更加憤怒與嫉妒。

  家庭經濟愈來愈吃緊,於是只好將泰瑞莎解僱,於是在送她入機場時,家樂突然剪了泰瑞莎的頭髮,今後只能在這撮頭髮中,對泰瑞莎留下的氣味與記憶而追思懷念。

◎ 劇情分析

  新加坡的「爸媽不在家」以華語片參加了台灣的金馬獎影展,勇奪當年的「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最佳原著劇本」,且又在2013坎城影展中勇奪金攝影機獎。可謂是當年大贏家。

  就情節而論,本片劇情並無過人之處,但在處理人際之間的心靈互動,卻有其巧妙之處。也就是編導在處理人與人的關係,有著相當細膩的觀察,而巧妙地在整個氛圍中放置一九九七年的亞洲金融危機。

  惠珍這個腳色以極為自然的表現手法,詮釋了一名懷孕的職業婦女,不僅面臨丈夫的失業,以及兒子的調皮難馴,再加上自己公司每天面臨裁員的恐慌,不得已,只好透過仲介從菲律賓請來一名外傭泰瑞莎。

  泰瑞莎會講英語,而新加坡也慣用英語,故影片中不時穿插英語、華語甚至閩南語的趣味畫面。現在台灣拍片的格式也是走這樣的路線,有時講北京話;有時講閩南話,甚至講客家話,更有原住民的母語參予其中,看起來相當熱鬧。

  並非是刻意去強調族群的意識,而是現在是多元的社會,我們必須去熟知這種週邊的現象,如果你星期日到台北車站就會發現,走入大廳會以為到了國外,因為這個大廳是她們外勞聚會之所。不僅台北如此,其他南部的城市車站也都有類似的現象存在。

  每個家庭似乎都會在某一個時刻遭遇到一些挫敗與困頓,重要的是我們遇上之後,會用什麼樣的態度去回應?當泰瑞莎因竹竿掉下到一樓去撿時,正好同樓的另一名男子跳樓自殺。因為在不景氣中,人無法承載這樣的衝擊,只好選擇一死尋求解脫。

  這段情節設計得相當巧妙,因為觀眾早已知道惠珍的丈夫失業,不免立刻聯想到自殺的人可能是惠珍的丈夫,但觀眾被「將」了一軍之後,似乎也較能體會到整個社會的氛圍是如此的低迷。

  劇中的重頭戲在家樂與泰瑞莎身上的互動。家樂必須與泰瑞莎共處一室,這使他相當尷尬,從而開始以激烈的手法去對待泰瑞莎,這無非是想逼她自動離職,譬如將她鎖在門外,或故意不讓她從校門口接他。但泰瑞莎也不是省油的燈,她以自尊為由狠狠訓了家樂一頓,這反而引起家樂不同的觀點,不但不以為意,日後反而與泰瑞莎有了更了解對方的體驗。

  編導在這個轉折上採用了「車禍」這個具象的事件,讓家樂因騎腳踏車衝出外面而受到汽車撞擊。在一隻手臂受傷的情形下,脫衣洗澡都必須仰賴泰瑞莎幫忙,那一場心甘情願被脫光後,主僕兩人便在感情中有了更進一步的增長。從事件來詮釋的方法雖然老套,但卻是編劇學中的必然。特別在此提出,是為了方便學編導的同好,能夠有更深一層的認知。

  這部電影有許多真確自然的呈現,那自然是導演自己的親身感受,而這種最真實的互動也正是最感人的橋段,這也難怪本片為何能獲得如此高的頭銜。

  有關最佳劇情片倒是令人有些不一樣的感觸。當年蔡明亮以「郊遊」奪得最佳導演獎以及最佳男主角獎,但卻與最佳劇情片擦身而過。我個人倒是對此有些不一樣的見解。「郊遊」若以質感或深度而言,是勝過「爸媽不在家」,畢竟蔡明亮早已像塔可夫斯基一樣以「詩意」電影為創作的主軸,雖非首創,但卻有一定的藝術水平。故將最佳劇情片頒給「爸媽不在家」,這點我是頗有些不同的意見。

  泰瑞莎的演技可圈可點,她有一名十二個月的嬰兒,但她必須暫時將嬰兒托人代養,而自己卻到他國照顧別人的小孩,導演在影片中只用兩通電話就說明她的困境,但泰瑞莎卻沒有機會在影片中表達她的困頓與掙扎,因為家樂的事夠她煩心,但卻無法呼應她的心靈。也因為如此,也就更加突顯了惠珍的八面玲瓏。

  在第一天上工,惠珍就要泰瑞莎交出護照,這是相當不友善的態度,但卻是很真實的一面。在台灣不也是如此?當然原因是怕外傭偷跑。這樣的現象是相當諷刺的,其實想跑的女傭都備有不同名字的護照,要跑就算沒護照,最後錢賺飽了去自首一樣遣送回國。

  什麼時候開始這個世界(尤其台灣)需要這麼多的外籍傭人?而這樣大量引進的結果,真的就解決了所有的問題?有許多先進國家並不採用引進外勞,但這也沒有引起其他的問題,這一點是我們必須重新思考的。

  惠珍的丈夫是業務員,但他推銷的都是一些粗劣之品,這也使得他的鬥志逐漸喪失,每天抽菸鬱悶,但卻於事無補,這個腳色其實也相當自然而洗鍊,問題是主戲並非在他身上,縱有許多心靈困頓,但其表現因呈現鬆散,故雖有提名,沒有得獎倒也在意料之中。

  台灣其實有許多比「爸媽不在家」更好的作品,但有時能得獎其實也需要一點運氣,這應該就是所謂的命運。人有該有的命運;影片也會有該有的命運,其實一點都由不得人。

  「爸」片還是一部值得稱頌的作品,在此也恭賀一名新導演的誕生。

2016年10月12日 星期三

火車怪客(Strangers on a Train)

導演: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
主演:勞勃‧華克(Robert Walker)
   法利‧葛蘭傑(Farley Granger)
美國 / 95分 / 1951年 / 輔導級
講述兩個在火車上偶然相遇的生人,喜歡幻想的富家子弟布魯諾,向網球手蓋伊提議了一個「完美的謀殺 ...

◎ 劇情簡介

  蓋伊是一名網球選手,他的妻子瑪莉安四處交男友,使得兩人感情生變,並且也議定下次見面時要辦離婚。這一日,蓋伊在火車上遇上一名富家弟子布隆。布隆一眼就認出蓋伊,並且道出蓋伊似乎有恨不得他妻子死的想法。於是提議兩人是否交換刺殺的人,由布隆去殺瑪莉安,而蓋伊去殺布隆的父親,這個建議為蓋伊所拒。但蓋伊的打火機因借對方點菸而落入布隆手中。

  蓋伊見了瑪莉安,才知瑪莉安不但不想離婚,還把他當搖錢樹,甚至也堂而皇之與其他男人出遊。但卻不知布隆已尾隨而來,就在瑪莉安落單時,布隆出手掐死了瑪莉安。

  蓋伊其實也等與瑪莉安離婚後,能與議員的女兒安娜結婚,如今又發生了命案,不免焦慮不已。但此時蓋伊接到布隆電話,說他已完成他的承諾,再來該是蓋伊去完成他承諾的時刻。因為布隆一向不願討好父親,覺得父親的存在對他是個威脅。

  蓋伊拒絕了,但布隆卻以手中握有打火機要脅,若不執行,他會將瑪莉安的死全推給蓋伊。布隆陰魂不散地跟著蓋伊與安娜參加宴會,甚至也在宴會中對著一婦人以試驗為由掐住其脖子,所幸布隆自己也昏倒才倖免於難。

  蓋伊雖提出他不在場證明,也找到了當時在場的證人海尼先生,但海尼卻表示不認識蓋伊,這反而使得蓋伊再陷入危境。

  蓋伊不得已,夜訪布隆之父,要告知布隆的陰謀,沒想到其父不在,布隆卻睡在其父的床上,布隆知道蓋伊背叛他,遂用槍威脅,蓋伊無奈只好退出另想辦法。

  蓋伊與安娜討論之後,決定要安娜幫忙先預訂計程車,然後在比賽完後,立刻趕往上次命案的遊樂場。布隆似乎欲將打火機放置該處,以便陷害蓋伊,讓他百口莫辯,而探員韓尼斯也與其他警員隨後追趕。

  終於在旋轉木馬處雙方遇見,展開一場生死決鬥,但因誤觸木馬開關,速度變得飛快,讓警方也無法插手,最後一名老員工鑽入底座按下按鈕,木馬才停了下來,同時在布隆手中發現了打火機,也還蓋伊清白。

◎ 劇情分析

  「火車怪客」改編自派翠西亞‧海史密斯同名的推理小說,在一九五0年由緊張大師希區考克改編為電影,也許現在的觀眾對派翠西亞已經陌生,但之前的一部電影應該很少影迷不知曉,那就是「天才雷普利」,而這部作品也正是派翠西亞的作品。「火車怪客」應該是派翠西亞的第一部作品。

  「火車怪客」一開始換了許多編劇,包括偵探大師雷蒙錢德勒,但卻也因為彼此的創作理念不相符,不但換了編劇,希區考克也與錢德勒從此交惡而互不往來。這樣的例子其實在全世界都時有所聞,而這部作品到完成電影時,其實已經喪失了許多原有的韻味,其中最大的緣由是布隆與蓋伊的「特殊」感情。

  五0年還是相當保守的社會,若真的呈現了蓋伊與布隆之間的「愛意」,那很有可能最後會變成禁片,但若缺乏這份特殊的情感,就無法比擬出兩人的互動以及故事的發展。但最終希區考克選擇了放棄兩人之間的感情。

  其實在火車上真正吸引蓋伊的,是布隆鼻子上的一顆即將爆漿的青春痘,或許沒有這段,兩人便不會交談,故事當然也無法進展。

  蓋伊的性格也有缺點,碰到了解他的粉絲,便不斷地埋怨自己的妻子,這正好給布隆有機可乘,因為他雖然是富家弟子,但早已不耐父親的嘮叨。

  因此這兩個男人,應該說在精神領域上都有缺陷的。就算內心有事要向人傾訴,也不必找個陌生人去攀談。蓋伊的妻子確實帶給他無比的打擊,也許向人傾訴是一種很好的發洩方式,但或許兩人相當投緣,才會造成這件事情的後續。

  然而這牽扯到兩個男人的內在心理層面,正是個好題材,但電影卻志不在此,故事中的布隆被塑造得更為邪氣,也是極端的聰明,他所設計的總是早蓋伊一步,甚至能夠從容地滲透到宴會中,使得蓋伊與女友安娜心中不免有了更大的壓力。

  其中在宴會中演安娜的妹妹芭芭拉,其實是希區考克的女兒,但她並非是憑著父親是導演而獲得這個腳色,而是她的演技確實極佳,我們感受到的恐怖不安氣氛,都來自芭芭拉的反應。反觀安娜就沒有芭芭拉的出色表現,畢竟那個年代的女主角憑藉的都是天生麗質,不管在任何地點,華麗的衣服總是不離身,與現代的新寫實主義自然有極大的不同。

  布隆這個腳色在電影中變得極為神經質,而這種極端聰明的人使盡腦力讓人慌張失措。或許是這種偏激的聰明,就足以策動一連串的恐怖事件。他喜歡掐人脖子,這似乎也是一項重要的線索。先是俐落地掐死了瑪莉安,導演用掉下的碎鏡片,製造了一個令人驚恐的畫面,這正是希區考克迷人之處。

  而這副眼鏡自然也就延展到芭芭拉,因為她也在眼鏡的背後有著相同的驚慌。觀眾很容易對比出命案的連結性,雖然戲劇最後反而是在宴會中,對著一名貴婦人下手,在玩笑中幾乎取了她的命,但布隆卻無端地昏厥了。

  在這個角度來看,希區考克企圖將恐怖的元素與精神分裂連結,但問題是,並未在布隆的精神狀態中,作較具體的表現。雖然不失為一項道理,但卻有薄弱之嫌。

  打火機在路邊的人孔蓋掉入,布隆最後伸手去撿,這自然是引燃觀眾的緊張,但第一次掉下都很困難撿拾,那掉入落差更大的下層,最終還是讓布隆撿到了。這個畫面除了讓人緊張之外,也較缺乏說服力,若兩層之間落差不要太大,那最終拿到則較能讓人信服。

  布隆這個腳色由勞勃華克演出,這是他在銀幕上,第一次有這樣不一樣的表現,偏執狂本來就好發揮,但勞勃華克卻將這個腳色,演得相當入骨傳神,表現是影片中所有人之最。

  法利葛蘭傑演出的網球選手,在時空的出沒中,有些令人困惑的連結。但原著中他並不是網球選手,而是一名建築師。兩者之間職業的差距很大,或許是網球比賽更能增加一些戲劇感吧?

  在一九五0年的水準來看,雖然也仰仗更多片場搭景的場景,但若以水準來看,無疑也是一部極佳的作品,而且也是希區考克眾多作品中,較為人常提出討論的一部。

  安娜的戲坦言之是相當薄弱的。她與蓋伊認識時,蓋伊尚未離婚,但當蓋伊提出離婚遭拒時,她並沒有較特殊的表現,尤其她那任議員的父親,似乎也都只是人牌演員而已,這是當時劇本無法給予較全面的兼顧。若以現代的觀點重拍,恐怕戲劇效果會截然不同。

  事實上,原著小說中除了「火車怪客」之外,「天才雷普利」似乎也是同性戀作為主因,而讓戲劇有了更深的延展,希區考克雖有當時社會背景的考量,但確實也掩蓋了原著中許多的精華。這是相當可惜的。

  平心而論,「火車怪客」依然能列為電影的經典,除了原著之外,希區考克更是個主因,如果對照一九五0年台灣拍出什麼樣的影片,就能體會到這種論說的原因。

2016年10月8日 星期六

最後的卡蜜兒(Claudel)

導演:布魯諾‧杜蒙(Bruno Dumont)
主演: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
   吉恩‧路克‧文森特(Jean-Luc Vincent)
法國 / 2012年 / 95分 / 輔導級
禮讚:2013柏林影展競賽電影
   2013金馬影展
卡蜜兒與羅丹談戀愛時轟轟烈烈,最後卻以變成仇人收場…

◎ 劇情簡介     

  一八八三年,已經四十三歲的羅丹,第一次見到了他的學生卡蜜兒,從此不僅與卡蜜兒變成親密的戀人,也從而改變羅丹對「愛慾」的看法。在卡蜜兒的激盪下,羅丹創作了許多舉世聞名之作,而這些作品幾乎與情色脫離不了關係,譬如「蹲著的女人」、「上帝的愛撫」、「我很美」等等。

  事實上羅丹是有妻子的,他的妻子對羅丹相當依賴,因此當卡蜜兒主張羅丹必須離開妻子,但羅丹拒絕之後,卡蜜兒便與羅丹爭吵,最後選擇離開。

  卡蜜兒之後的行徑是相當執著與偏激的,或許是有了一些過當的想法,因此被母親、妹妹及弟弟共同認定她精神有問題,並將之送往精神療養院。

  卡蜜兒在療養院內一直擔心羅丹要陷害她,因此三餐都由自己煮馬鈴薯果腹,但她又無法容忍其他精神病患的噪音,有時會激烈地抗拒。

  卡蜜兒試圖對外聯絡,始終不能如願,她的母親與妹妹路意絲也從來不曾來探望過她,卡蜜兒寄望的是弟弟保羅,她這個作家弟弟這個星期六要來探望她,因為有了希望,心情略顯得愉悅起來。

  保羅終於依約前來,但他卻不把卡蜜兒的話聽入耳,卡蜜兒一直希望保羅能夠帶她離開療養院,雖然主治大夫也向保羅表示,卡蜜兒的情緒已經恢復正常,可以接她出去,但保羅反而不置可否。

  卡蜜兒在療養院中也認識一名年輕的修女,修女似乎也較能理解卡蜜兒的行為舉止,她不只一次向卡蜜兒表示,在療養院內並沒有人要害她。

  卡蜜兒還是小心翼翼,但她偷偷問修女,是否能幫她轉信,修女表示可以寄給村中她的母親白朗寡婦。然後再由她轉交給她。雖然如此,卡蜜兒依然得不到任何的回音與資助。只知她的弟弟曾捐了一筆錢給教會,但這筆錢究竟是為了讓卡蜜兒能住在療養院?或者是保羅真的是對神的啟示有了明確的感動?

  卡蜜兒一直在療養院內住了二十九年,直到一九四三年十月十九日死亡為止都是住在療養院中,享年七十九歲。

◎ 劇情分析

  有關羅丹與卡蜜兒之間的關係,除了本片之外,尚有一部「羅丹的情人」,當然這部影片的主敘人物是以羅丹為主角,從他的主觀鏡頭來詮釋兩人之間的關係。也因為編導不同的觀點,讓觀眾感受到截然不同的羅丹。

  其實藝術家之所以被敬重,那是因為他的作品,但作品除了呈現某些個人的思想之外,不一定能表達出他的習氣與性格。而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我們處在這個世界上,每天張開眼睛就必然會開始抉擇,有抉擇必有善惡,有善惡便有執著。

  有執著若是在工作領域上,那就成了一名讓人嘆服的藝術工作者;若在思想與心意的執著,那也很容易陷入生命的死角。羅丹與卡蜜兒雖然都是相當出色的雕塑家,但兩人的執著藝術型態是不分軒輊的。

  羅丹在四十三歲遇見他十九歲的學生卡蜜兒,從這個時期開始,羅丹的作品便有了強烈的蛻變,不管是因為他與卡蜜兒的陷入熱戀而帶來的靈感;或者是創作者在瀕臨另一個時期的臨界點,而開始有的新改變,這是目前只能以猜測的方式來論說,畢竟不是當事人,我們也無法舉出強烈的事項來佐證。

  然而藝術家之間相互拓染的方式是一種必然,一個人的作品必然也會引起另一人的思想共鳴,這一點是無庸置疑的。但這會不會是全然的剽竊?這也是必須視當時的情境與現象才能決定的。

  藝術不外乎是呈現人的現象,那某種角度而言,藝術家其實就已經是抄襲了「人」的表現,在許多思想的共頻中,我們都會有共同的經驗與思維,藝術家只是更敏銳地將那份感動表達出來,而讓人有了親切相近的感動。

  另一部電影「羅丹的情人」把羅丹描述得相當市儈,因為他自己組織了三個團隊的工作小組為他創作,他只負責簽名即可,而他真正的工作,是去搞應酬與外遇。

  其實在以前武俠小說盛行之時,某位相當有名氣的作家,就有許多人為他操刀,作者只負責開頭,然後由寫手接棒,如此才能在每年中,都能列名多產暢銷作家,因此這樣的作品很容易看出「虎頭蛇尾」的現象,但當一個人已經成名之後,觀眾其實不太會去注意這樣的現實。在小說中比較容易發現,但在雕塑作品中,其實要真正去分辨就相當困難了。

  卡蜜兒為何住到精神療養院中?這是必須從這部電影的對白去尋找的,羅丹在卡蜜兒十九歲時相識而相愛,而這期間應該有十幾年,到底幾歲分手的?實際上很難界定,紀錄中只知卡蜜兒四十二歲進入療養院,這之前她曾與羅丹有強烈的爭執,但大部分是因為羅丹不願將感情全部放在她身上,甚至也拒絕娶她為妻。

  卡蜜兒在這樣的失落中,逐漸開始反擊,她最大的錯誤,應該是將排泄物寄給羅丹較親近奉承的政府官員,再加上她不斷地散佈,羅丹很多作品其實都是出自她的構想,這在當時是相當瘋狂而不體面的事,這也是為何她的母親與妹妹,一直不肯來見她的原因。

  卡蜜兒的弟弟保羅是個相當關鍵的腳色,有一段戲是表達他逐漸認知到神的恩典,於是徹底地改變他的思惟,他逐漸篤信宗教甚至到達狂熱的階段,但若果是對宗教有救贖的思想,卻又為何對自己姊姊如此冷漠?

  卡蜜兒有沒有瘋?我們對照她與其他病人的表現,其實是無異於常人,但當談到感情世界時,卡蜜兒便失去了準則。如果只是一種情緒的激盪,為何就一定要進入療養院?於是卡蜜兒便從她的天賦中再度展現出更多的聯想與幻覺。

  卡蜜兒必定過去提供羅丹許多創作的泉源,但她以為兩人是一體的創作,是一種必然的共同呈現,但當在婚姻這一關失敗後,她只能退縮到最後,將自己過去僅剩的創作記憶,當作反擊的手段與工具,但這些可能是真實的情境,卻反而使她落入「精神異常」的口實。

  如果連主治大夫都認為卡蜜兒可以出院,但為何保羅故意聽而不聞?難道這中間有什麼「陰謀」?因為卡蜜兒在療養院中也曾得到某人的資助而開了個展,這表示號稱法國雕塑之父的羅丹與卡蜜兒,應該都有相輔相成的互補動力。而卡蜜兒的作品應該反而會受到藏家的青睞。

  保羅為教會捐了一筆錢,這筆錢是保羅自己掏錢奉獻,還是與卡蜜兒有關?在這部影片中有些附帶的聯想,實在不免讓人不寒而慄。

  保羅的言行不一,出現了許多人性中的盲點,也佐證了卡蜜兒因為執著而陷入的無助,這正是這部電影最引人的震撼的。

  從四十二歲進出療養院開始,到七十九歲過世,卡蜜兒等於一半的人生是被禁錮的,一個充滿躍動的靈魂,卻完全被封閉而動彈不得,重要的是讓她走上這一條路的人,都是與她最親密的家人或情人。

  布魯諾‧杜蒙為茱麗葉‧畢諾許量身打造的這部影片,其敘述風格雖然緩慢,但在運鏡中卻不時透發許多的控訴,尤其茱麗葉必須與真的病人合作演出,這是何等高的挑戰,觀看本片應從這個角度切入。

2016年10月3日 星期一

沉默天使巴賓(Babine)

導演:路克‧皮卡得(Luc Picard)
主演:文森特‧紀堯姆‧歐提斯(Vincent-Guillaume Otis)
   路克‧皮卡得(Luc Picard)
加拿大 / 2015年 / 110分 / 輔導級
100年前某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有位女巫即將臨盆,巴賓的誕生被認為是厄運的徵兆;每次村子裡發生不幸,每個人都認為是他的女巫母親施展巫術所致...

◎ 劇情簡介

  以前在加拿大鄉下地方聖卡森村,所有的人都不知道有所謂的「時間」,全村只有一個神父腰間有一個袋錶。而在一個夜黑風高的晚上,被村人稱為女巫的女人正要生產,在沒有醫生的狀況下,開雜貨店的杜桑與妻子吉里娜跑來幫忙,好不容易生下了一名男嬰取名為巴賓。

  巴賓的智力似乎比不上任何人,但他卻相當善良,每天用口琴吹著母親教他的曲子。有一天他好奇地看著神父的袋錶,神父告知有了袋錶就會開始知道「時間」。神父答應若他蒙主寵召,那這個袋錶就屬於他的,而且交代要好好地保管袋錶。

  這一夜巴賓答應到教堂取彩色冰柱,但杜桑研究的火蒼蠅卻不幸飛到教堂而引燃火災。當眾人趕到時只見巴賓一人在搖銅鐘。

  終於教會派了一名新的神父,他第一件事就是要查放火燒死神父的兇手。再加上一群小朋友在神父的牛奶中小便,而所有的矛頭都指向巴賓。

  神父要巴賓承認,否則他要將他的母親以女巫的名義處死她。為了保護母親,巴賓終於承認是他放的火,於是被神父判了吊刑,而神父指定提供繩子的人是杜桑。杜桑覺得神父的判決實在逾越法律,遂在繩子上動了手腳,以致行刑時繩子斷了,而神父欲再一次行刑,但杜桑抗議,謂一個犯人不能行刑兩次,神父也無可奈何,但卻厲聲表示下次一定要找其他人提供繩索。

  慢慢成長的巴賓漸漸懂得愛情,而此時神父的姪女來找他,神父有些不悅,但希望在提供閣樓讓她住上幾天之後,姪女應該立刻離開,而這情形也被杜桑發現了。

  巴賓似乎也感受到一股愛的力量,他隨著愛的律動上了閣樓,神父的姪女卻讓巴賓第一次嚐到「吻」的滋味,於是在神父姪女離開之後,立刻追隨而去。

  巴賓在一處馬戲團找到姪女,但團長不讓巴賓見她,卻提供了女人的頭髮。巴賓利用母親的魔法之書招來姪女,但因團長給他的是野牛的長毛,於是一頭碩大的公牛使得村人們驚惶失措,但在緊要關頭,巴賓也使得野公牛慢慢馴服而離去……。

◎ 劇情分析

  電影的型態有著各種不同的呈現與類別,但最終都必然會呈現一種主旨精神,有些近乎神話的表現,其實呈現的也無非是「人」的議題。

  巴賓的出生,一開始就被賦予一種近乎「神」格的傳說,但這種以神的角度而言,對一般凡夫卻反而有相反的見解,何況大家先入為主的認知,早就把巴賓的母親以「女巫」對待。

  母親的工作其實只是一般的物理治療,雖然她有一本魔法的書,卻從來不讓巴賓碰觸,從這個角度而言,母親確實也真的具備了一些超越常理的法術。問題是,母親就算真的是女巫,但從整個故事而言,母親卻從不曾以魔法陷害過任何人。

  唯一讓村人困惑的是她未婚生子,但她若無男人又如何懷孕,於是唯一的答案就是魔鬼與她有了結晶。但這是無稽之談,因為村子裡的鐵匠就一直覬覦母親的美色,但侵入她房間後,才發現這名傳說中的女巫,竟然以前也有一名男友或丈夫,最起碼兩人的合照是讓鐵匠相當嫉妒的,於是他暗中將那合照的相片用火燒掉了。

  巴賓出生的夜晚,天空似乎出現了異象,在沒有產婆幫助下,巴賓神奇地降生了。也許從一開始,巴賓就不想來到這個世界,因為他在胎中是腳先行出來,這自然違背常理,一般的嬰兒胎位不正,極有可能胎死腹中,但巴賓卻活下來了,唯一不同的是巴賓的善良,在村子中幾乎普遍被認為是智能極低的人。

  如果認真解釋便能得知,巴賓的心是相當真摯無邪,換句話說他的心雖然每天在六塵之中必須作出許多抉擇,但其實他的本質是依「第八識真心」而存在。所謂第八識阿賴耶識也就是佛法中常提及的生命本識,他雖然生出六塵、六識、六根十八界,或者說他出生了五蘊色、受、想、行、識。但他始終不在六塵之中,也不在五蘊之中,這是生命中的實際,但這些道理卻始終很少人能夠理解,就算有人告知,也很少有人能夠相信與理解。

  總之,巴賓的日常對待就是不刻意去區分善與惡,而始終在自性之中,猶如中國古代的傳說「混沌」是沒有七竅的(意即不在六塵中沒有見聞覺知),但好事者為祂開了七竅,混沌便死了。因為有了見聞覺知,必然活在三界中,也就是開始了生命中的「分段生死」,時間也於焉產生,生死與愛慾也隨之緊跟而來。

  全村中的人對巴賓最諒解的是老神父,而村人其實是沒有時間的觀念,只知日出與日落,而只有神父有著一個袋錶,而巴賓對這個袋錶相當喜愛與好奇,神父答應有一天他「蒙主寵召」,那這錶就屬於他的。

  這是一種時間的傳遞,或者善良的傳承,果真老神父因一把無名火而亡故,但巴賓卻因此而被新神父控訴是一名縱火犯。

  當巴賓被宣告死刑,如果母親真的是女巫,為何她也只能在人群中默默掉淚?為何她無法挺身護衛自己的獨子,顯然母親這個角色也是像普通人一般無助,但再對比那本魔法之書似乎又出現了一些疑點。

  當母親發現巴賓翻閱魔法書時,母親是相當激動與憤怒的,這又表示這本魔法書確實有它具備的魔力存在。或者說這魔法書是引誘人走入慾望的途徑,而母親是寧可兒子永遠在一個不知善惡的中道中,就猶如巴賓被吊死之前,他告訴杜桑妻子肚內的嬰兒說:希望嬰兒永遠留在子宮內不要降臨這個污濁世界。因為母親的子宮永遠是嬰兒認為最安全的所在。

  新神父的姪女來找他,新神父的反應似乎隱藏了太多的不能說的秘密。而也在這個時刻,巴賓突然在此時介入了這個愛的漩渦。當人性中的愛慾出現時,因為慾望的衝突與取捨,便慢慢奪去了原本不分野的抉擇之心,於是人便真正活在這個世界上。

  巴賓潛入了教堂的閣樓中,而新神父的姪女便奉上了她的吻,這會是真正的愛之吻?或是魔鬼的誘惑?巴賓陷入了他最簡單的思維中,因為他已經被誘惑了,柔軟而充滿魔力的吻,讓他從天涯追到海角,無非只是希望那份從未體現的柔情能夠再現。

  也許是陰錯陽差,也許是刻意的陷害,巴賓取回的女人頭髮,卻從魔法書中召喚來了神奇的大公牛。這代表毀滅的大公牛,讓村人紛紛逃避,但卻也由此而裁決了真正的善惡因果關係。

  許多看似不合理的情節,其實是導演語重心長,在人的世界中,也許我們懂得太多,反而會帶來更多的煩惱,人生的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位置,我們如何去為這個位置尋找真正的價值,是每個人一生中應該有的課題。

  情感是個不解的難題,既然活在世上,那是一種必然,我們無法排斥感情,那就踏實地接納他,在某一個時刻就像開花的季節到來,你卻不能不讓花兒盛開,當花開之後,就好好地欣賞花的美麗,畢竟這世人無人能否認花的美麗。

  「沉」片是一齣特殊的影片,要詮釋它必須用不同的角度來介入,而這也正是影片的樂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