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04年12月11日 星期六

敏郎悲歌(Mifune) 

導演:索倫‧克拉雅-傑克森(Soren Kragh-Jacobsen)
演員:傑西柏‧亞索荷特(Jesper Asholt)
   安德斯‧柏索爾遜(Anders W. Berthelsen)
丹麥 / 1999年 / 98分鐘

禮讚:柏林影展銀熊獎 
   歐洲影展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演員 
   台北電影節北歐聯盟開幕片
   代表丹麥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一部對人倫、都會及原始“性”完整探索的電影…

◎ 劇情簡介     

  克里斯好不容易擠身哥本哈根的上流社會,並娶了老闆的女兒克萊兒。但一切看似美好開始的同時,他卻接獲家鄉洛蘭島來電,謂其父逝世,必須回去處理喪禮以及照顧智能不足的哥哥魯德。

  令克里斯難堪的是,在這之前他一直隱瞞來自農村的身分,只得向新婚的妻子告假二天,希望能用最短的時間回去解決問題。然而面對父親的遺體,智商不足的魯德以及髒亂不堪的農莊,克里斯不禁沮喪不已。魯德趁克里斯不注意時竟然偷走了他的鈔票,並全數購買了彩券,克里斯相當無奈,但在刮彩券時卻發現中了十萬元。

  克里斯決定以這筆錢聘請一名女管家。來應徵的是逃避電話騷擾的妓女麗娃,她也因為叛逆的弟弟皮亞克而得罪恩客,遂藉機脫離皮肉生涯。麗娃面對魯德及克里斯覺得相當有趣,簽了約後開始她的管家生涯。但因不滿丈夫沒有回去的克萊兒開車趕來,正好見到克里斯與麗娃同在一室,不禁火冒三丈,換回克里斯的高級車揚長回哥本哈根。而麗娃不想捲入事端要求離去,但克里斯以加薪強力挽留了麗娃。

  麗娃的弟弟終於被學校開除,克里斯要麗娃將他接來同住。皮亞克一開始常常嘲笑魯德,但在一次落水後他竟也不顧生死躍入水中將魯德拖上岸。

  而克里斯接到克萊兒的電話,約他在碼頭上見面,但卻只有錄音機,帶子留言要克里斯寄上離婚協議書,這使得克里斯更加沮喪。在一次喝了酒他進入了麗娃的房間,麗娃不置可否地接受了他。但第二天麗娃見克里斯一副什麼事也沒發生的樣子,她不禁生氣地故意用咖啡燙了他的手。而這一切被遠在哥本哈根麗娃的姐妹淘誤以為是克里斯欲強暴麗娃,急急趕來將克里斯修理一頓,當克里斯醒來後才發覺魯德、麗娃甚至皮亞克才是他生命的支柱與重心。

二、 劇情分析

  導演索倫‧克拉雅-傑克森曾跟一群電影導演共同簽署了「逗馬Dogma九五宣言」。這是因為反抗好萊塢的制式電影創作而擬構出的電影新主張。他們認為必須賦予電影一種新的創作精神以挽救走入死胡同的傳統電影價值觀。他們所提倡的宣言大略可分十項:一、所有電影都拋棄腳架全部使用肩扛攝影機;二、不准入棚內搭景,全部實景拍攝;三、以彩色膠卷拍攝,但不能使用特別的採光;四、不能使用濾色鏡;五、不能有涉及兇殺暴力的表相動作;六、不能使用配樂;七、故事必須發生在現代的環境;八、不可拍攝類型化的電影;九、必須以三十五厘米影片拍攝;十、導演的名字不能在片頭或片尾出現。

  「敏」片是逗馬宣言發佈後的第三部作品,(前兩片是「那一個晚上」及「白痴」)同時也得到柏林影展銀熊獎的肯定。「敏」片提出了許多值得探索的議題,其中將人類「說謊」的本質作了澈底而無情的批判。男主角克里斯拼命擠入哥本哈根的上流社會,但他卻隱藏了卑微的出身背景。這種認知幾乎是世界各地的通病,都會固然是繁華與人文匯集之所,但卻也常常被界定為身分尊卑的代名詞。克里斯的謊言自然值得同情,但更應該譴責的則是這種二分法的價值觀。

  學校校長以祖傳的波斯地毯自豪,但卻不時召妓尋樂,這種表裡不一的性格,更是對謊言提供了最佳詮釋。相較之下,克里斯的刻意隱瞞就不足為道了。

  克里斯智能不足的哥哥魯德看似是克里斯的絆腳石,但卻是編導設下的心境伏筆。魯德智能不足,他的思緒就始終停滯在孩童的「赤子之心」,因此他離謊言最遠。聽起來是毫不相干的片斷言詞,但卻是出自內心真誠的吐露。在魯德的呼應下,許多的偽善與做作就立刻自然煙消霧散了。

  麗娃來應徵管家,其實她也隱瞞了妓女的身分。當然她會這麼做都是為了弟弟皮亞克,然而皮亞克卻是對她電話騷擾的人。這一點正是片中另一個「性」的主旨意向。處在青澀而又叛逆的年齡,對「性」正是一知半解但卻又是最好奇的時刻。皮亞克的坎坷與不受注目,使他的行為逐漸乖張而離經叛道。他放火燒校長室而被退學;也假冒恩客打電話騷擾姐姐,這絕非是叛逆二字能解說,必須從人性的心理及潛意識中的移情作用來印證。

  「性」是人類生命的一種動力,也是延展到各種意識思惟以及情緒應對相當重要的關鍵。麗娃妓女的身分在弟弟的心目中是複雜而壓抑的,在潛意識中皮亞克有時會為了受姐姐或其他人的注目而刻意將自己的位階提升到與姐姐相同的天秤,但在現實生活中他是無法做到的,只有假冒恩客騷擾的電話來完成心裡永遠無法達成的儀式。

  克里斯為了攀龍附鳳娶了老闆的女兒克萊兒。那場新婚性愛中,克萊兒的「主動」與「強悍的無數高潮」,早已透露了這場婚姻的不適與失敗的伏筆。編導畫龍點睛地同時呈現了人的「原始性慾」以及「都會性慾」的併列與意義。當克萊兒生氣不悅時,克里斯總是下意識地伸手進入她兩腿之間,於是克萊兒在情慾浮動時,立刻柔化在和諧歡樂中。這樣的應對全然以「獸性」的角度經營,而其背景的映象卻使得人性的莊嚴外相澈底被解構了。

  麗娃以妓女為業雖然是情非得已,但制式的性行為卻使她在人性的思辨中產生困惑與迷失。當她逐漸愛上克里斯時,她幾乎是無法說出愛的感覺;而克里斯也是如此,之前他以「性」來博取老闆女兒的歡心,但在真正面對真愛時,他竟然也無法真確地說出那種情意。唯一可以進行的只有純粹的「性行為」,甚至這一場性愛還得靠著酒精作為催化劑;這也是為什麼麗娃在這場性愛中沒有拒絕但也沒有極大歡悅的原因。然而麗娃在失望與傷心之際的解脫之道,竟然是與陌生人上床,或許這是她唯一較為熟悉的發洩方式,但幸好麗娃及時醒悟,但卻也為她帶來些許多麻煩。

  原名Mifune應該指的是日本演員三船敏郎。克里斯在片中不時有武士的技擊片斷,但動作可笑而且兼具了中國武術的架勢,這是西方導演誤踩東方陷阱的遺憾。這樣的舖排在片中的意象並不強烈;正如魯德一直渴望與外星人見面的副線一樣,都比較難以與劇情相輔相成,或許是剪接的版本不同,麗娃的姐妹淘趕來教訓克里斯之後的情節略為快速而失焦。也許魯德心中真正期待的外星人最終竟是那群妓女姐妹淘,這也使得魯德在「性」的慾望中得到「救贖」吧?

  「敏」片的情節看似平庸,但事實上編導設定的線索卻相當多元。在偏向人性深層挖掘的同時,逐漸瓦解人的外在偽裝與假相。人類必須靠謊言來偽裝自己,其實是怯懦的表現。正因為無法去面對既成的大環境,人類就不得不退卻到最安穩而不會受傷的角落,並為自己戴上面具或化上彩粧,這是人類的特質也是人性的悲哀。

  「敏」劇雖依逗馬宣言拍攝,且有相當不錯的成績,但如果每個導演都依「逗馬」宣言的「十誡」拍攝,會不會違背了第八誡;不可拍攝類型化的電影呢?這一點是相當有趣而值得討論的。

2004年11月27日 星期六

玩真的(The Girl on the Bridge)

導演:派粹西‧拉康提(Patrice Leconte)
演員:丹尼爾‧奧圖(Daniel Auteuil)
   凡妮莎‧帕哈迪(Vanessa Paradis)
法國 / 1999年 /  90分鐘

原名「橋上的女孩」雖以黑白來呈現,但反而增添一股悲滄苦澀的情懷,在冷冽的刀鋒中窺見了情慾的約制與壓抑的感情…

◎ 劇情簡介     

  已經二十二歲但似乎一直走霉運的艾蒂決定不想再活了,她選擇在一座鐵橋想一躍而下,但遲遲下不了決定。此時來了一名叫蓋伯的男子,他語帶諷刺地揶揄她,沒想到艾蒂竟然一躍而下,而蓋伯也跳下河中救了她。

  兩人同時被送到醫院時還相互鬥嘴,不顧醫護人員的勸慰竟離開醫院。此時蓋伯才表明他是一名失意的飛刀手,只因「人體刀靶」一個個離去,而使他陷入困境中。蓋伯認為艾蒂既然想尋死,不妨當他的刀靶,說不定兩人可以大撈一筆。

  蓋伯花了所有的錢為艾蒂重新造型與治裝。在趕往一家賭場旅館後,節目主持人卻拒絕讓他排上節目。蓋伯竟然以「盲目」飛刀為賭注,這才獲得首肯。

  艾蒂被綁在刀靶木板上,然後再蓋上一層白布,蓋伯調勻呼吸一連串的飛刀射在艾蒂的身體周遭,成功地獲得滿堂采。於是兩人就繼續合作,至各地賭場表演,蓋伯至甚至運用「念力」要艾蒂到賭場下注,果然也贏了不少錢。

  艾蒂的缺點是一見到男人就會有投入他懷抱的慾望,蓋伯看在眼裡,但始終不置可否。終於在一次遊輪上的表演時,艾蒂與一名剛結婚的希臘人看對了眼,竟然毫不猶豫與希臘人搭小船離去。

  失去「刀靶」的蓋伯為了表演,不得不說服正要跳海的希臘人太太成了刀靶,但因心情煩亂,最後一刀竟然射中她的大腿。受傷的希臘人太太在土耳其上岸後被送往醫院,而蓋伯也再度失去工作而浪跡在土耳其;沮喪落魄的蓋伯甚至淪為揹廣告牌的「三明治人」。

  而艾蒂與希臘人的小船被希臘的直昇機搭救,但一上岸希臘人又對女軍官搭訕了,艾蒂只好到土耳其找蓋伯。蓋伯在土耳其一籌莫展,他突然想起那個晚上在橋上遇見欲跳水自殺的艾蒂,事實上他自己也是要從橋上跳水自殺。於是蓋伯找到了一座橋,慢慢爬過了欄桿,正欲往下跳時,艾蒂出現了。

  這一回兩人的位置相反,蓋伯告訴艾蒂他搞砸了所有的事,而艾蒂溫柔地牽住他的手,深情地告訴蓋伯不管他到什麼地方,她將永遠是他的刀靶。 

劇情分析

  原名「橋上的女孩」雖以黑白來呈現,但反而增添一股悲滄苦澀的情懷,在冷冽的刀鋒中窺見了情慾的約制與壓抑的感情。

  蓋伯在橋上遇見正欲跳水自殺的艾蒂,事實上蓋伯也是到橋上自殺的。蓋伯的工作是飛刀特技,由於刀靶是活人,這將牽動兩者的心靈互動,如果飛刀手面對是沒有生命的飛刀靶,他將會沒有壓力地展現絕學,但如果是活人當刀靶,難免會有了顧忌,尤其當刀靶與飛刀手有了「感情」之後,表演將會大打折扣。這一點正是蓋伯的致命傷,也是他身為飛刀手最大的窘境。

  蓋伯的刀靶一再更換有很多的理由,刀靶無法承受隨時喪命的壓力是其一;但蓋伯本身的心情變化才是重要的關鍵。如果雙方有了感情的互動,蓋伯的定力與念力絕對會開始動搖。而這種玩命的特技是不能有絲毫偏差與失誤的。反過來說,飛刀手與刀靶沒有感情牽扯,他可以毫無顧忌地拋出飛刀。嚴格地說,蓋伯選擇了這個行業,早已註定了是個情感悲劇的角色。

  當艾蒂答應當「刀靶」時,蓋伯急急花費所有替她治裝,但賭場排秀的經紀人不答應讓他上場,狗急跳牆的蓋伯不得已答應「盲目」飛刀的表演才獲得演出機會。這場表演之所以成功,是因為蓋伯剛認識艾蒂;而艾蒂本來想尋死,兩人似手對這項「死亡的表演」有種置身度外的感覺,也正因為如此,在沒有負擔的狀況下,演出才能如此成功而大受歡迎。

  蓋伯並非沒有情感之人,但因為他所有的思惟動念全部貫通在刀鋒上,他的情慾早已轉化為支支冷冽的飛刀。油輪上的表演適度地詮釋了蓋伯與艾蒂的慾望互動。支支入木的刀聲與艾蒂扭轉身腰的呻吟快感,成就了江湖男女的一場「意象交媾」。

  蓋伯發覺自己逐漸愛上艾蒂時,卻不能有所表現,甚至他得容忍艾蒂無法脫離男人懷抱的惡習。對於蓋伯而言這是一件相當痛苦的事;但縱然如此,艾蒂還是離他而去了。

  蓋伯說服被希臘人拋棄的新娘當刀靶,但他的心已經亂了,最後一刀果然失手射中了她的大腿。於是蓋伯又失業了;其實真正讓蓋伯失手的是思念艾蒂的心。當情感攀滿心靈之際,蓋伯已被這種甜美的激素所迷醉,而瞬間的失去,猶似碎瓶汁濺地令人愕然失神。失手的那一刀不僅刺中女人的大腿;也著實地刺中蓋伯自己的胸口。

  蓋伯似乎具有一種特殊而令人難解的意念力,在賭場中憑其念力可大贏特贏;甚至當他流落在土耳其街頭,而艾蒂浪跡在希臘的雅典之際,兩人在意識思惟中不時取得頻率的共鳴。也因為如此,艾蒂才有線索到土耳其,甚至最終在橋上尋獲蓋伯。這種念力與飛刀手的表演有著緊密的關連。在武術上所謂「後發先至」、「意到氣到」都是將意識思惟凝聚鍛鍊至滴水不漏的完整呈現,在內外均能了然掌控下,飛刀必能隨「意念」落在定點上。久而久之,飛刀手的意念會比平常人更為強烈,當然也就不足為奇了。

  艾蒂每見到一個男人似乎都有被擁抱的慾望,也許這是先天的某種症候,但也可以說生命坎坷的艾蒂從小缺乏安定與安全之感,而渾厚與溫暖的體溫可以暫時令她獲得一種滿足與感動;但也因為如此,她反而必須在一再的更替中掉入疏離的不安中。這一點的生命型態與蓋伯是相同而彼此呼應的,也就是說這兩人在深層的意識思惟中有著相同的頻率激素。

  飛刀手與刀靶之間還具備「信任」的條件,而這個要素絕對超越任何感情互動的。一對夫妻或至友若缺乏信任的基礎,只是在彼此應對中容易出現誤會而喪失交集;但飛刀手與刀靶之間缺乏互信的結果,是瞬間奪命的悲劇。這是蓋伯與艾蒂的天生宿命,但卻也是他們生命最引人動容之處。

  蓋伯第一次見到艾蒂在橋上欲跳河自盡,但片尾卻反過來是蓋伯欲從橋上跳下自殺。這不僅僅是巧合,而是編導巧妙的構思與安排。「首尾呼應」的劇情,使得這部影片讓人更加感動與回味。

  然而當蓋伯與艾蒂繼續在世界各地演出時,不禁令人懷疑蓋伯在面對深愛的艾蒂時,是否會躭心「失手」的時候?雖然艾蒂告訴蓋伯說:無論他到那裡,她總會等著他的飛刀。在戲劇的結論中,編導為我們引導了喜劇樂觀的未來;但在現實的觀點中,蓋伯與艾蒂的「江湖路」才正要開始接受測試呢!

  然而導演選擇了這個橋上作為故事的句點,已經很清楚地告訴我們「愛情」才是這齣戲的主軸力道,而飛刀只是故事事件的表徵罷了。

  在生命的歷程中繞了一大圈後,兩人才發現彼此正如從一座橋又回到另一座橋上一樣,只是兩座橋上的兩種心靈體悟是截然不同的。生命的體悟常因外緣的不同而使得過程有些差異,但最終的真相答案卻是一樣。

  「玩」片提供了電影的許多條件與要素;也提供了追索試鍊的一次示範。

2004年11月20日 星期六

秋水伊人(Umbrellas Of Cherbourg)

導演:傑克‧德米(Jacques Demy)
演員:凱薩琳‧丹妮芙(Catherine Deneuve)
   尼洛‧卡斯提沃(Nino Castelnuovo)
法國 / 1964年 / 91分鐘
禮讚:1964坎城影展金棕櫚最佳影片
   1965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1966奧斯卡最佳音樂、最佳歌曲、最佳劇本提名
由雅克.戴美執導的本片講述的是,雨傘店的茱莉和修理工人奇互定了終身。但是奇突然接到…

◎ 劇情簡介     

  吉妮在母親開設的雨傘店幫忙照顧,雖然年紀尚小,但卻認識了任職汽車技工的蓋伊。兩人感情進展迅速,立刻引起母親的注意。

  母親的經濟狀況正好陷入危機,為了償還銀行的債務,不得已到首飾店賤賣僅存的珠寶,但卻被首飾店的老闆所拒,母女二人失望之際,另一名珠寶商卡沙看上了吉妮,遂主動表示願意替她們償還債務,這使得母親相當高興,主動邀約卡沙第二日到她家中作客。

  卡沙來拜訪,但第二天就要離開到別處作生意,他向吉妮母親表示,希望下次回來能得到吉妮感情的首肯。母親將卡沙的意願告訴吉妮,但吉妮冷淡以對,因為此時她正與蓋伊打得火熱呢。

  但母親的告誡很快就應驗了,尚未服兵役的蓋伊正好接到兵役通知。蓋伊懇求吉妮一定要等他回來,為了承諾這個約定,吉妮並沒有拒絕,蓋伊帶她回家,兩人發生了第一次關係。

  剛開始吉妮在店中一直很期待蓋伊的來信,但遠在阿爾及利亞參與戰事的蓋伊無法常常寫信,碰巧卡沙回到秋堡這個港口,並不時接受吉妮母親的邀約吃飯,好幾次都禮貌地提及吉妮的婚事。吉妮原先是拒絕的,但此刻卻發現自己懷孕了,無可奈何之下,向卡沙坦承後,但意外的是卡沙並不計較,他不但願意娶她,而且也願意將吉妮的孩子視如己出。

  為了母親的債務;也為了自己未婚生子的尷尬,吉妮終於答應嫁給卡沙。

  一年多後蓋伊終於回來了,他的腳因手榴彈爆炸而受傷走路一拐一拐的,但令他更傷心的是吉妮已經嫁人,甚至連雨傘店都已搬往他處。沮喪的蓋伊又回到老東家修車,但心神不寧反而使客人的車受損,蓋伊只好離職。而一直照顧蓋伊姨媽病情的瑪德蘭在姨媽過世後毅然要離開,愧疚的蓋伊自責那晚還在酒館召妓,他急急求瑪德蘭留下。蓋伊這才發現一直喜歡他的瑪德蘭竟是如此溫柔美麗,當下向她求婚。婚後按照蓋伊的計畫開設了一家加油站,兩人也生下一個男孩,他並依照當年與吉妮的約定將孩子取名法蘭可絲,在接近聖誕夜的一個晚上,一名美艷婦人開著名貴轎車載著女兒來加油,蓋伊發現她正是吉妮,而她生下的女孩也取名法蘭可絲。

二、 劇情分析

  這部以歌唱替代對白的影片不只在故事的呈現及導演手法均展現了令人驚艷的效果。「輕歌劇」曾經流行一陣子,不但有歌劇的表現空間,但更接近現實的貼切表現,使得觀賞者得以有雙重的聲光視覺效果。

  原名「瑟堡的雨傘」的情節,在台灣似乎也並不陌生,但類似的題材中,本片卻以港都的雨傘來建構故事的外在華麗景象,技巧地將年輕的活躍心靈與追求青春的燦爛能量火力十足地全開。蓋伊是汽車技工,他下工後急切又雀躍地赴雨傘店迎接他的最愛──吉妮。這段戲處理得精彩動人,在五顏六色的雨傘助陣下,兩顆契合的心靈很快就打動觀眾心坎。這樣的約會喜悅似乎提供了多數人過往的回憶與歡悅,就算是一種過程,卻似乎是永遠無法磨滅的永恆。

  也因為有了這樣貼切的表現,當然使得蓋伊與吉妮這兩個角色顯得更為立體而突出。但其他角色因缺乏較多事件的呼應,難免落於平板呆滯。然而就「輕歌劇」的性質而言,這似乎又是一種「常規」,就算以電影的角度來呈現,也只能以「約定俗成」的方式來展現。

  卡沙是個富有的珠寶商人,但卻從來不曾有過背景的介紹,他愛上吉妮只因見到她姿色動人,編導似乎刻意讓他與吉妮的結合建立在「無奈」之上。現實社會中不乏這樣的例子。但我們不妨從另一個角度來追索,就會發現卡沙的執著不僅是毅力的表現;也是善良本質的精神發揮。真正的愛往往建立在「寬恕」與「包容」,既然自己認定的「愛」已經確定,就不能因為其他因素而有所改變,因為如果改變,那表示「愛」的本質必然在先天上有著心靈的缺失,這一點卡沙的精神是值得歌誦的。

  蓋伊的命運被兵役作弄而斷送他與吉妮的愛情。但如果蓋伊沒去當兵,他娶了吉妮會是什麼結局呢?吉妮的母親受龐大債務的壓迫,她仰仗卡沙的富有才得以解決,如果是蓋伊來當她的女婿,這些債務說不定也會是日後的不定時炸彈吧?

  本片共分五大段,每段以時間來作區分與呈現。故事開始於一九五七年十一月,結束於一九六三年六月。而最後一段相隔四年六個月當然是為了呈現吉妮所生的女兒與瑪德蘭所生的兒子均取名為「法蘭可絲」的意外情節。這一段劇情是整齣戲的高潮與愛的意旨表現。編導刻意將它定位在聖誕節的前夕,在大雪紛飛的夜晚。如果是將大雪改成大雨再來呼應前面的雨傘會不會有更驚人的詮釋與展現呢?

  蓋伊面對吉妮所生的女兒完全不知是自己的骨肉,但「法蘭可絲」是兩人愛的共同宣言與共同約定,難道他對吉妮的提示「她長得跟你很像」都全無反應嗎?正確地說是蓋伊對於「雨傘」的這一段感情已死,大雪紛飛正好來訴說他真正的內心感受。

  加油站的員工進來向吉妮要加「高級」或「普通」的油?吉妮回答是不置可否,最後員工替她選擇「高級」的油。這些正是吉妮的心情寫照。她嫁給卡沙作為貴婦當然屬於「高級」,但她慌亂不安的心情如何能再為自己作一次痛苦的抉擇?

  片尾吉妮開車離去後,瑪德蘭帶著兒子回來,蓋伊一家三口玩在雪地上,這是一種心境的開始,迎向他的也許是光明的前程,但實在很難說蓋伊是否真的會忘卻在雨傘映照下的吉妮?

  本片的色彩除了呼應雨傘的艷麗色澤之外,在房間以及屋外的牆壁均採用大膽的原色處理。「艾蜜莉的異想世界」這部賣座極佳的法國片也採取相同的背景色澤的處理,在顏色的輝映中,不但豐富了舞台的效果;更讓觀眾「觀照」了劇中人物的心境。

  蓋伊在當兵回來心境最沮喪的夜晚與一名叫珍妮的酒女過了夜,然而這晚上他唯一的至親姨媽竟去世了。類似的情節在「天使的肌膚」這部法國片也有相同的描述。死亡是一種未解之謎,但在許多的藝術家眼中它卻常常被以「性的歡悅」來作呼應,這中間自然有著許多宗教上的言說教理;但其實正是在人性困境中創作者努力開闢出的一條心靈道路,如此的心態再度與死亡相較,也就不再那麼令人惶恐不安了;雖然就另一個角度而言,這是一種逃避的不安心態,但人總是得學習在面對未知的不安如何去應對。

  年輕生命的交織自然會有炫麗的火花,但火花總是短暫而令人嘆息的。「秋」片正是藉著這麼簡單的故事告訴我們一段抒情浪漫的青春之愛。如果結合是一種喜劇,那麼「分離」卻也是另類的喜劇,因為藉著事件的歷練,當事人或觀眾都能就這些因果關係體會到一些真諦。片尾各自分道揚鑣是一種果敢的決定,縱然人事全非空留回憶,但生命卻有了新的認知。

  「秋」片曾在坎城影展獲得殊榮,這應該歸功於編導在風格呈現上的大膽嚐試。戲劇不必拘泥於任何形式,但創新的表現卻是重要的前提,基於此,「秋」片的呈現也就令人難忘了。

2004年11月13日 星期六

親親壞姊妹(Marvin's Room)

導演:傑瑞‧柴克斯(Jerry Eaks)
演員:梅麗‧史翠普(Meryl Streep)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
   勞勃‧狄尼諾(Robtrt de Niro) 
美國  / 1996年 /  98分鐘 / 普通級
四大影帝影后破天荒首次同場飆戲描寫家庭成員間從發生衝突到彼此相愛,其過程相當平實動人,是部溫馨動人的小品…

◎ 劇情簡介     

  莉莉在父親馬文中風後,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毅然隻身離家,雖然與一名頼利萊克的賽車手同居,但因個性不合,頼利又會打小孩,莉莉在生了二子查理後就離開了。莉莉在學校上美髮課,但大兒子漢克因與莉莉感情不佳,放火燒了屋子而被送入精神病院。

  犧牲幸福獨自照顧父親與姨媽的大姐貝絲,突然發現得了血癌,在醫生的建議下,找回莉莉及其兩個兒子以檢驗骨髓是否能為貝絲治病。就是這樣的機緣下,醫院同意漢克隨莉莉回佛州的老家,漢克與查理也第一次見到阿姨貝絲、姨婆露西及外公馬文。

  原本姐妹感情不佳,二十年不見雖顯尷尬,但貝絲卻對妹妹的兩個兒子相當疼惜。貝絲發現漢克偷走外公的工具箱;不但未責備反而將工具箱送他;出門時主動要漢克開車,漢克開到海邊讓貝絲過了一個驚奇刺激的下午。

  莉莉見貝絲有意討好漢克相當不以為然,兩人口角,引發了當年心中的痛。貝絲二十年獨自照顧中風的父親及只會看連續劇的姨媽,她當然埋怨莉莉的自私。然而莉莉也埋怨貝絲二十年來從未給她一張卡片,漢克見兩人吵架心中相當不悅也百感交集。

  莉知道姐姐戴著假髮,她堅持要為姐姐的假髮改變髮型。當姐姐假髮拿下時,只剩稀疏的頭髮讓莉莉相當震撼與難過。但她還是忍著淚替姐姐的假髮修剪了一個時髦又年輕的髮型,果然贏得眾人的讚嘆。

  莉莉帶眾人到迪斯奈樂園,眾人雖玩得相當盡興,但貝絲卻因病情加劇,竟然昏倒了。在回到家後,莉莉及貝絲接到醫生通知,所有人的骨髓都不適用,這表示貝絲必須繼續靠藥物治療,而且存活的機率不大。此時莉莉也發現漢克因感受到無比的壓力竟然開車逃走了。莉莉一時無法把持與控制自己的情緒,激動得又像二十年前一樣整理東西欲離去,但在緊要關頭,漢克卻又回來了。

  莉莉似乎從漢克身上看見自己所欠缺的,她緩緩地責備漢克,而漢克也懂事地接受了。莉莉開始根據牆上貼紙的標示,將父親每日服用的藥物加以分類,為父親整理出每天服用的藥量,這一刻莉莉心中充滿了踏實,因為她尋獲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安定與滿足。

劇情分析

  號稱擁有四大巨星合作演出的「親親壞姐妹」,其實故事情節相當薄弱與簡單,因此劇情的舖排就必須著墨在親情的糾葛互動,從而搬弄出親人之間的界定以及真相。而引發這些情感激盪的事件是建立在「病」的無奈與痛苦。片頭將鏡頭環繞在所有的藥瓶藥罐中,似乎也隱約透露了人的另一項潛在危機與慌亂。

  現代醫學雖然發達,但對許多病情依然束手無策。當病人被醫生宣告得了癌症後,無疑地也宣告了他的死刑。面對生老病死苦,人除了默默接受之外,根本沒有能力去反抗或逃避。而本片適度地提出了對病症的無助之外,反而技巧地在相應的另一面,傳達出人性的脆弱以及互動之後的省思。

  莉莉在父親中風後,毫不猶豫地離家出走。美其言謂之為追尋自我,但事實上卻是懦弱地逃避。照顧一名中風的老人實在非局外人所能理解,在台灣社會中到處都可看見類似的例子。不同的人當然會作不同的抉擇,而莉莉和姐姐貝絲也因理念不同而作了不一樣的應對。

  莉莉埋怨貝絲二十年來未曾寫過卡片給她,也不曾買過聖誕禮物給兒子,因此她斷定貝絲心中一直恨她不曾留下來照顧父親。貝絲是個凡人,當她心情不佳時,當然會有埋怨,但這是一種不正常的七情六慾的展現。莉莉可曾想過她離家之後身邊不缺男人,且可曾為貝絲設想過?也許貝絲也有男人喜歡與追求,但她怎麼放棄中風的老父及老邁的露西阿姨?於是貝絲退而求其次,只能喜歡遊樂場看管摩天輪的詹姆斯。啞巴的詹姆斯每年夏天才來一次,但卻不幸溺斃河中,這是貝絲一段未完成的愛情憾事,連將這段喜悅訴說的對象都沒有。然而這些困境對她的生命而言都只是一些插曲,因為她真正的心思全部放在中風的老父身上。

  得到血癌的惡耗才使得貝絲找回莉莉,假設貝絲沒有得病,那麼貝絲將毫無怨言地照顧老父直到生命盡頭。但問題是先走到生命盡頭的可能是她,於是後續的問題就接踵而來。她要求莉莉住下,房子可以全部給她,但這似乎正好又將歷史移回二十年前。既然二十前就已逃避,二十年後有什麼理由讓她留下呢?

  這一點正是本片的精神主軸,藉著兩姐妹逐漸的互動與衝突,卻也技巧地剝蕉了彼此的心靈真相,親情也在這個當口適時地沐浴了這一家人。

  事實上莉莉在外浪盪了二十年,雖說生了兩個兒子,但婚姻並非幸福;兒子更因彼此的缺乏關懷而淪為問題少年。漢克放火燒了房子欲去尋找四歲就離開他的父親。他想念父親的原因是因為得不到母親的親情關懷,莉莉自私的性格不僅應對在父親與姐姐身上;其實也在兩個兒子身上發揮無遺。究其原因也可能是莉莉從小母親就得血癌去世,而父親又中風在床,年紀較輕的她尚無法體會到家庭的真諦,以為獨自在外闖天下,這些不悅的感覺就會全部消失,而更遺憾的是她用相同的感受來面對兒子,遂使得漢克也逐漸步上了後塵。

  莉莉離開家庭與漢克千方百計要離開是同出一轍的。漢克為達目的更以放火燒屋這麼劇烈的手段來應對,莉莉的潛意識中必然有著許多的不安,但她始終不曾發覺這個因果關係。若不是貝絲的那通電話,莉莉的心靈路程永遠無法到達寧靜的車站的。

  一趟回家之旅,使得漢克也有了新的認知與改變。工具箱是一個傳承的象徵符號。漢克喜歡修車的天賦來自外公,這種交集也使得漢克逐漸被受到重視而尋回自我。當漢克從海邊開車、修好車庫的歷練中漸次地肯定了自我,但在面對中風的外公以及血癌的貝絲,他年輕的心靈依然是慌亂不安的,這也是他將字條放在許多瓶藥罐之間的原因。所幸他半路又及時想通而趕回,這個舉動正好提供了重蹈覆轍的莉莉一個正確的解答。

  莉莉學的是美髮工作,當她為貝絲的假髮重新修剪新的髮型時,發現貝絲因作化療頭髮已經快要掉光,這使得她的內心相當震撼。她看見的不只是貝絲殘弱的生命;其實也見到她在這個家中散發的光輝。

  中風的父親喜歡看鏡子反射的光,貝絲解為「北極光」,但正確地說應是貝絲從心靈中散發出的光芒。在貝絲得知莉莉一家人的骨髓都不適合她時,她並沒有因為自己生命只剩短暫時光而哀痛,相反地她珍惜時光地陪中風的老父玩著鏡子反射的遊戲。而這時刻莉莉反而再度掉入二十年前的老路,她又慌亂地整理物件,只求急急離開這個家。

  但漢克及時回來卻使得莉莉恍然徹悟,於是決定留下來照顧老父以及姐姐和姨婆。這種喜劇的心靈展現,編導巧妙地以露西阿姨每日觀賞的連續劇來作迸線呼應。而最終劇中人物「蒄珍」與「蘭斯」有情人終成眷屬,露西為了等待這個結局還特別化了粧,因為這刻對她而言,是最重要的等待。而這個同時,莉莉與漢克也在這一刻作了新的心靈轉變。未來也許還有許多人生的困擾,但好的改變總是令人期待與歡悅的,不是嗎?

2004年11月6日 星期六

路易十四的情婦(Marquise)

導演: 維拉‧貝蒙(Vera Belmont)
演員:蘇菲‧瑪索(Sophie Marceau)
   貝納‧紀歐德(Bernard Giraudeau)
   蘭伯特‧威爾遜(Lambert Wilson) 
法國 / 1997年 / 120分鐘
片名雖取「路易十四的情婦」,但事實上女主角瑪奇絲是周旋在十七世紀法國兩位名劇作家莫里哀與拉辛之間的情愛糾葛…

◎ 劇情簡介     

  瑪奇絲出生在貧困的低層社區,靠著她的美艷與舞蹈並出賣靈肉為生。當時已名聞全法國的劇作家莫里哀正好帶著劇團經過,演員雷奈及莫里哀同時看上了她,但雷奈出了一筆錢給瑪奇絲的父親,並與瑪奇絲閃電結婚,因為雷奈答應瑪奇絲在舞台上演出一角。

  但莫里哀擅長的是喜劇,瑪奇絲一上舞台竟然嚇得忘詞,幸好靠眾人的機智化解了演出的尷尬。從此莫里哀就只讓瑪奇絲跳舞。正巧被路易十四的弟弟看見,遂將瑪奇絲介紹給路易十四。但瑪奇絲不以此為自滿,她要求莫里哀安排她一個角色,甚至不惜以色相誘,但莫里哀還是堅持己見,這使得瑪奇絲相當失望,傷心地欲跳宮廷的水池自殺,幸好被宮廷的劇作家拉辛所救。拉辛教導了瑪奇絲演戲的方法,並答應為她寫一齣悲劇,女主角「安朵瑪」由她擔綱演出,同時與當代最有名的悲劇演員佛利多同台飆戲。 

  然而瑪奇絲是一名天才演員,當她開竅之後,總覺得佛利多做作的表演方式太老套,她寧可將感情完全融入,然後自然地演出,這與當時的表演美學風格差異甚大,甚至受到佛利多的杯葛。但瑪奇絲的堅持,拉辛似乎也無可奈何。沒想到正式在路易十四面前表演時,竟受到國王的賞識,於是瑪奇絲瞬間成為當紅的悲劇演員。

  事實上瑪奇絲能夠演出也得力於政治的鬥爭。拉辛賣力拉攏瑪奇絲是為替皇后製造國王的寵幸機會,由於發現瑪奇絲的丈夫雷奈是個阻礙,於是皇后要拉辛以毒巧克力害死雷奈。

  瑪奇絲在一次宮廷聚會中陪路易十四入庭院水池朗誦拉辛的詩歌,但卻患了嚴重的感冒。女僕瑪莉為她拔罐,瑪奇絲也教她表演的方法與心得。瑪奇絲急急趕往劇場,因為已經轟動的「安朵瑪」似乎只有她能表演,況且拉辛對她表示的愛之誓言中也承諾永不讓別人演安朵瑪。但這一次瑪奇絲卻勞累得在舞台上昏倒了。

  當瑪奇絲三天後醒來,莫里哀告訴她「安朵瑪」的角色已被瑪莉取代時,瑪奇絲吃下毒巧克力,然後奔上舞台,死在拉辛的懷中。 

劇情分析
 
  片名雖取「路易十四的情婦」,但事實上女主角瑪奇絲是周旋在十七世紀法國兩位名劇作家莫里哀與拉辛之間的情愛糾葛。

  莫里哀與拉辛是同時代的當紅劇作家,但兩人的命運與際遇截然不同。而更大的差異是莫里哀擅長「喜劇」的村野舞台風格;拉辛則是以宮廷悲劇成就他的創作。於是瑪奇絲這名虛構的角色介於兩位名劇作家之間,在不同的生命動能中,必然會承受兩者的心靈折磨。

  本片的著墨點雖放在拉辛較重的比例上,但卻也不忘以瑪奇絲力爭上游的獨特性格作了多樣化的詮釋。瑪奇絲出身貧困的低下階層,當她知道莫里哀的劇團看中她時,她毫不猶豫拋下親人隨劇團流浪四處演出。瑪奇絲會舞蹈,這是天生的資質,但演戲雖然也講究天分,可是卻必須懂得表演的方法。瑪奇絲初期遇上困難,而不受莫里哀的賞識,但瑪奇絲可不管這些,因為既然已經認定了目標,她是不會中途退怯的。

  拉辛看上瑪奇絲除了覬覦她的姿色之外,更大的動力來自為皇后物色吸引皇帝的舞者,所以第一眼見到瑪奇絲時,拉辛的慧眼早就有了決定,只是想到瑪奇絲的舞台表現方式出乎眾人意料之外。這一點的「詮釋」精神非常具有現代戲劇的觀念,大膽地解構了傳統的悲劇表演型態,融入了「人」的感情激素。也就是說表演者以更真誠的情感傳達出角色的內心世界,並取得台下觀眾的共鳴,這在十七世紀的戲劇中是相當令人震驚的。

  從這個角度而言,瑪奇絲的生命位階瞬間就被提升了,她不再是靠皮肉賺錢的街頭舞女;她是可以傳達詮釋角色生命的天才演員。但一名演員從上了舞台之後,幾乎已經沒有其他出路;她會願意以生命與舞台作交集,就算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除了瑪奇絲之外,其夫雷奈也是在演戲中辭世的。

  沒有上過舞台表演的人實在較難體會這樣的感受。因為每一次的演出都是一種生命的再現,也就是一名演員會比平常人有更多生命的展現,不管悲劇喜劇,其實也都是一種重要的人生真諦的測試。可惜的是瑪奇絲終究無法跳脫「悲劇」與「喜劇」的嘲弄。

  莫里哀生於一六二二年,卒於一六七三年,是法國最偉大的喜劇作家。他的戲劇觀念強調了獨特的重要原則──人們對自己的看法與別人對他們的看法形成喜劇上的對比。這也是他慣常以諷刺的自我來凸顯他要傳達的訊息與主旨。莫里哀具有法律學位,但一生中卻從未在法界從事過任何工作。因為在耶穌教會念書時他就常常研讀古典戲劇,在二十一歲時就與一群青年朋友成立了「光明劇團」,從一六四五年至四七年之間,至法國各地表演,但因劇本幼稚不成熟,再加上當時政治並不穩定,最後劇團就解散了。莫里哀更因負債而被捕入獄,之後在外流浪多年,靠演戲為生,但也因為這段艱辛苦難的日子,使他能夠細心觀察人生百態,同時也在坊間廣泛地蒐集題材,這才使得莫里哀在日後的劇作中,能真切生動地反映描寫出法國人民的生活。

  一六五五年發表的「輕佻人」深受好評,使莫里哀以劇作家的身分初露頭角。一六五九年在宮廷內上演「造作的年輕女郎」單幕鬧劇得到路易十四的賞識,並提供他一個永久的劇院,為皇室寫作喜劇。莫里哀劇本很少帶有哲學思想,但卻敏銳地以民眾時下的談論迎合了一般人的口味。莫里哀的戲劇文學創作與西班牙的塞萬提斯、義大利的但丁、英國的莎士比亞居於同等的地位。

  然而莫里哀逝世時,法國博士院以他是伶人,不願承認他在文學上的成就,直到一七七八年才在他的鑄像上刻上:「他的榮名毫不虧缺,我們的光榮反有玷污。」

  拉辛誕生於一六三九年,卒於一六九九年,也是法國相當偉大的劇作家之一。他的寫作年代正屬於法國的古典時期,他也遵循古典寫作的規則,使用簡單而集中的情節。拉辛的原創性也相當高,他曾自豪他的藝術理想就是「從無中創造有」。

  拉辛的作品與莫里哀完全相反,全是悲劇。而他的悲劇英雄又幾乎同出一轍──他們都是在自己無法控制的強烈感情下的犧牲品,他們都忽略現實,並且想要將自己的意願加諸在別人身上,但終告失敗。在這個過程中絕大多數的主角都促成他們最愛的人的死亡;到最後,這些英雄們會認清他們的幻想,並接受人類的悲哀是無法避免的事實。

  瑪奇絲最後的死亡不就印證了拉辛的悲劇定律嗎?當瑪奇絲充滿旺盛的生命力站上舞台之際,其實就已經確定了她日後的悲劇命運。
一齣戲能夠同時出現兩名世界聞名的劇作家,這是令人驚喜的。基於此,特別就兩位劇作家的背景與創作風格作較詳盡的分析,相信對觀賞本劇會有更深入的理解。不管是喜劇或悲劇,人既然身在其中,就必須專執地演好自己的角色,這應該就是所謂的「人生」吧?

2004年10月31日 星期日

大國民(Citizen Kane)

導演: 奧遜‧威爾斯(Orson Welles)
演員: 奧遜‧威爾斯(Orson Welles)
   約瑟夫‧考登(Joseph Cotton
美國 / 1941年 / 黑白 / 119分鐘
禮讚:奧斯卡最佳原著劇本
描述報業巨人其邁向權力之路的一生故事…

◎ 劇情簡介     

  麥蒂‧肯恩是相當精明的女人,在購地上獲得礦產的利潤後立刻轉投資到都會中,並將兒子查理‧佛斯特‧肯恩交託給監護人柴契爾。

  在查理二十五歲時繼承了所有遺產,並買下一家報館──每日詢問報。由於查理偕同兩位死黨李蘭與伯恩斯汀以全新的經營手法及近乎二十四小時的服務理念,很快就使得詢問報的閱報率直線上升,並陸續兼併了好幾家報館成為報業的巨人。

  查理去歐洲旅遊回來後,立刻跟總統的侄女艾蜜莉結婚,婚後育有一子,但查理的報紙不但大肆批評總統以及現任州長蓋利,同時有工作狂的查理也與妻子的感情漸行漸遠。而在一間藥房前,查理意外認識了蘇珊。蘇珊沒有唱歌的天賦,但查理卻想將她捧為歌劇界的紅星。

  查理預備參加州長競選,所有的民調均認為他會領先蓋利。但蓋利卻將查理與蘇珊同居的消息告訴艾蜜利,在四人面對面談判時,查理執意不肯妥協。果然其他報紙將兩人的桃色新聞上報,查理的民調開始下降,導致最終州長的選舉落敗。但這反而使查理沒有後顧之憂,他與艾蜜莉離異後立刻與蘇珊結婚,同時宣佈為她蓋了一座豪華的歌劇院。

  縱然聘請名師來指導,蘇珊終難挑大樑。而她也漸漸感覺自己是個笑柄。但查理依然堅持己見,甚至要李蘭為她寫劇評。但李蘭不作違心的評論,遂遭查理開除。此時查理開始建立一座近似王宮的住宅──仙納度宮;然而不愁吃穿的蘇珊反而越來越不快樂了。終於在一次野外露營時,堅決離他而去,查理的心情頓時陷入谷底。而沒多久查理就死了,死前他說了一句:「玻瑰花蕾」。

  報館為了拍攝查理的紀錄片,但對這句玫瑰花蕾不知其意,遂派記者湯生四處查訪,即使連續訪問了伯恩斯汀以及住在醫院的李蘭卻都無法了解玫瑰花蕾的真義;就算在廉價酒館中唱歌的蘇珊似乎也與這個謎題無關。

  查理的管家將所有古董整理拍攝後,將所有不甚重要的東西全部火化,但卻無人發覺放入火堆中有一個雪橇是查理小時候的玩物,其廠牌正是玫瑰花蕾。 

劇情分析

  有關「大國民」的評論已經相當可觀,我們希望從另一個角度來作探索。

  很多人認為大國民影射的人是報業鉅人威廉‧魯道夫‧赫斯特(W.R.Hearst),但事實上肯恩這個角色是綜合的創作體。也就是說肯恩在某些情況與魯道夫有類似的景況,但與其他一些名人則也有雷同之處,基於此,我們不難發現編導威爾斯真正的企圖除了詮釋肯恩的內心空虛無依之外;也呈現了美國這個資本主義的社會百態。

  劇情從肯恩逝世在他一手建立的仙納度王國開始,而他臨終前的「玫瑰花蕾」令人摸不著頭緒,為了拍攝肯恩的紀錄片,製作單位紛紛蒐集各項資訊企圖從中解開這個謎因。但不管他的知己紅顏或是死忠好友卻無人能夠解開這個謎語,這透露了肯恩一生幾乎贏得全世界,但卻沒有任何一人可以理解他,這也是他為何會向剛認識的蘇珊說「妳認識的人很少所以寂寞;而我認識的人很多,但我也是寂寞的。」

  其實肯恩犯了一般人都有的缺失,總以為心靈的慰藉是來自外在的滿足,殊不知得到的愈多,失去的就更多。肯恩發跡後拼命收買古董雕像,問題是有些東西買回來之後就一直存放在倉庫,連木箱都未開啟。肯恩以「擁有」來彌補小時候的缺失。而離散的父母親情,就算擁有全世界,也永遠無法彌平的。所謂的「玫瑰花蕾」正是小時候母親將他交給監護人柴契爾之際,他正在玩的雪橇牌子,而最終雪橇被自以為懂得最多內幕的管家當作廢物放入火堆中,更增添了肯恩的落寞與無助。

  肯恩能成為報業鉅人當然得力於兩個助手伯恩斯汀與李蘭。三人以服務群眾的宗旨辦報,一舉改變了過去美國的報業型態;也間接地改變了美國的社會步調。肯恩娶了美國總統侄女艾密莉,也使得他一步步走向政治的路途,正如他的演講一樣,肯恩在掌握了言論主導權後,慢慢引導民眾的想法。他也逐漸掉入一種操弄的權力慾與迷失而不自知,他甚至以為可以藉著這股力量使自己當上州長,甚至未來的總統。

  肯恩狂妄的以「報紙」來教導民眾思考,這是違背新聞傳播精神的,基本上肯恩改革了過去四十年的舊體制,但他創造的新體制其實又步入另一種自造的陷阱中,他的政治生涯剛起步時如日中天,但卻因緋聞案而失敗。從這次的鬥爭中可以發現肯恩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處世哲學。從某個角度來說,肯恩是有過人的自信與勇氣,但也顯示了內在孤獨的本質。在對手揭露他與蘇珊同居的事實後,他的妻子艾蜜莉帶著兒子離開了他,但他很快又重啟了另一個戰場,他與蘇珊結婚,並為她蓋了歌劇院,因為他相信憑他的報紙評論可以把蘇珊捧為歌劇紅星。

  李蘭是因為拒絕為蘇珊寫劇評而與肯恩分手的。但肯恩不因老友離去而改變心思,雖然是肯恩主動提出辭退李蘭的建議,但李蘭以醉酒來抗議,肯恩又何嘗不知呢?其實此刻的肯恩在面臨生命史上第一次大挫敗後,極需以自身建構的「王朝」來向世人以及自己宣示虛擬的肯定。

  在肯恩的內心愈是孤獨時,愈需要讓自己身在最安全的王國內,而蘇珊就是他的王妃。他告訴蘇珊仙納度就是她的家,在這兒應有盡有,然而蘇珊是個人,她不是倉庫內收藏的任何一個雕像。其實肯恩在其後面的生命中也有逐漸使自己「雕像化」的危機。這種自欺欺人的逃避心態正是肯恩心靈最脆弱的一環,但可憐的蘇珊卻淪為陪葬的犧牲品,所幸她及時醒悟,勇敢地走出禁錮她心靈的仙納度。

  蘇珊的離去是肯恩再次的打擊,過去小時候的「分離」噩夢又如波濤襲來,於是他這回被澈底打倒了。當人完全絕望時,思緒必然會回到起點。肯恩臨死前說的那句「玫瑰花蕾」只是一個簡單的意象,卻是他生命永遠的回憶,因為那包含太多流失的親情與無法彌補的空虛。

  本片在美國電影協會頒佈的「本世紀百部經典名片」的活動中,是第一部受獎的,而在一九四一年拍攝時,身兼編、導、演的奧遜‧威爾斯才二十六歲。但可以從影片中看得出許多令人驚艷的分鏡與剪接,這在四○年代的風格中是相當出奇而令人注目的。

  威爾斯拍完大國民後,當然也承受了社會相當大的壓力,但片子賣座才使後世人逐漸將目光注目在這部影片上,甚至最終被列為經典。但可惜的是威爾斯後來拍的影片都不甚成功,也使得電影事業受到了阻礙,然而六○年代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的新銳導演,卻紛紛表示受到威爾斯的影響。在每次的電影回顧票選活動中,大國民始終是名列前茅的作品,而威爾斯也始終是最高票當選的導演之一。

  觀賞「大國民」也可以從許多的畫面作攝影、調度、燈光的各種詮釋,許多電影學院也常常以本片作為教材以及分析講解的素材。但不管導演如何用心,他最用心處理的始終是「人」的問題。肯恩這名報業鉅子歷經各種風浪,但最終他還是靜靜地躺在五尺之長的棺木,就如其他人一樣未曾帶走任何東西,其實也未曾留下任何東西,因為「東西」原本就存在這個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