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2年6月29日 星期五

救生艇(Lifeboat)

 施伊粧 老師撰稿

導演: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
演員:塔露拉
班克黑德(Tallulah Bankhead)
   威廉
班迪克斯(William Bendix)
   沃爾特
斯萊扎克(Walter Slezak)
   瑪莉‧安德森(Mary Anderson)
   約翰
霍迪亞克(John Hodiak)
美國 / 1944年 / 96分鐘
禮讚:第17届奥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
   第17届奥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故事提名
       第17届奥斯卡金像獎最佳摄影(黑白)提名
     紐約影評人最佳女演員獎 (塔露拉
班克黑德)
二戰中,某客運船在北大西洋海域與德國潛水艇激戰後沈船,船上旅客5男3女跳救生艇逃命。眾人將一位德國潛艇上的納粹威利救上船,由此引發了無數尖銳問題…

 
~ 在薄冰上跳舞的人性 ~

◎ 劇情簡介     

  二次大戰正如火如荼進行中,一艘被德軍潛艇魚雷擊中的船艦沉沒了,身經百戰的記者康妮,洞燭機先的獨自早早登上了一艘救生艇,甚至還穿著貂皮大衣戴鑽石手環,氣定神閒的拿起攝影機拍攝正遊過來的船員柯瓦克,康妮把他拉上救生艇。

  康妮口沫橫飛的告訴柯瓦克自己用攝影機拍下了難得的沈船景況,這時傳來呼救聲,科瓦克轉身準備救人時,康妮的攝影機被他打落海中。

  科瓦克拉上的是他的同事斯丹利,他們開始划著船找尋其他人。斯丹利聽見醫護兵愛麗斯的呼喊,她和富商立特帶著受傷的古斯,在另一艘救生艇上慢慢漂流,斯丹利和科瓦克合力將三人接上小艇,康妮認出立特,兩人是舊識,興奮的聊著。愛麗斯包紮古斯中彈的右腿。

  海上又傳來呼救聲,是黑人乘務員喬護著一個抱著嬰兒的少婦游過來,眾人趕緊將奄奄一息的少婦、嬰兒和喬拉上救生艇,但嬰兒已死亡。

  這時有人奮力攀上救生艇,是一個德國人,由諳德語的康妮翻譯,得知他是敵鑑的船員威利,科瓦克認為該把他趕下船,康妮反對,兩人吵起來,多數人也覺得不人道,便將他留下。

  眾人為嬰兒舉行海葬,少婦趁著黑夜旁人不注意時悄悄跳海身亡。

  天亮後大家做了簡陋的帆,也發現原來威利其實是船長。古斯的右腿腫大生壞疽需要截肢保命,大家爭論一番後決議由戰前曾是外科醫生的威利動手術。

  古斯在手術後病情穩定下來,大家不顧科瓦克對德國人的不信任,依威利建議的方向航行。

  風平浪靜的夜裡,星光滿天,大家多已熟睡,斯丹利負責守夜,想起有個船員教他以星星辨別方位,發現船並非朝目的地百慕達前進,原來威利一直在欺騙他們。此時暴風雨來襲,僅剩的食物和飲水都落海,好不容易穩住救生艇才度過風雨,大家已精疲力竭,就由威利划船。大家又餓又渴,甚至彼此爭吵,划船的威利看來仍精神十足。

  古斯瞥見威利身上藏著一罐水,向前質問他為何不拿出來和大家分享,卻被威利推下海。斯丹利醒來呼喊著古斯,驚醒所有人,發現威利不但害死古斯,還準備將船划向德軍補給鑑,大家氣憤的圍毆威利,最後合力將他丟下海。

  在茫茫大海上,救生艇上的六個人幾乎不抱存活希望,忽然看見不遠處有艘德國補給鑑派出一艘小艇向他們划過來,不料德國船艦遭到盟軍砲火攻擊沉沒了,大家轉而歡心的等待盟軍軍艦前來搭救,這時有個受傷的德國軍人爬上救生艇,大家想起威利的教訓,躊躇著該如何處置這名德國人。

★ 賞析

  電影是個可以輕易玩弄時間和空間的藝術形式,輕而易舉的穿越古今、上天入地,尤其電影技術越來越簡易精進,彈指間就可成就炫人耳目的聲光效果,但真正動人而深刻的電影並不因此增多,反觀半世紀前,許多電影大師留下被視為經典的作品,至今看來仍能感動不同世代人們,也正是經典的魅力所在。

  希區考克被喻為緊張大師,他的作品中複雜的人性是不變的主題;《救生艇》拍攝於大戰方酣之際,免不了有導演的國家意識,但骨子裡說的仍是人性的考驗。

  身為記者的康妮,面對沉船的災難,憑著職業的敏銳度,趕緊以攝影機拍下兵荒馬亂的人們,她看到「甲板上形形色色的人,身穿救生衣的他們顯得笨重,行動遲緩,孤獨無助」,別人生死交關的無助,在康妮眼中是難得的珍貴新聞,她對柯瓦克形容拍攝過程時,眼神、語氣盡是興奮,彷彿那是場嘉年華會,科瓦克心中無法理解她罔顧人命的行徑,於是看似無心其實有意的撞落攝影機入海。

  科瓦克譏諷康妮「要是這場戰爭死的人夠多,妳就會將之評為四星級吧」正是批判媒體追逐新聞的冷血,對照七十年後的現代媒體現象,似乎沒有改變多少。

  狹仄的救生艇擠上了原本不熟識的九個人,大海的無邊無際反而是一種制約和限制,除了小艇哪也去不了,於是救生艇成了小小社會、小小的國家,自然生成政治結構;大企業家立特習慣發號施令,但其實對航海一竅不通;斯丹利懂得領航但不會管理人;科瓦克有領袖氣質但沒有指南針,難辨方向;船員古斯斷了一條腿,幫不上什麼忙;黑人喬習慣默不作聲、聽候差遣,還有愛上有婦之夫的愛麗絲,這一幫性格、生活背景迴異的人,面對敵對的德國人威利才是考驗的開始,威利幫古斯動截肢手術保住他的性命,也取得眾人信任,但他又居心叵測的藏起指南針、食物和水,最後甚至害死古斯,並準備帶大家往德國軍艦,大家在氣憤之餘殺了威利,卻又自責不已,讓人不禁要問,到底什麼是真正的罪和正義呢?

  片中黑人喬的角色設定給人雕琢的痕跡,然而不管是做為暗示種族探討或階級批判,在當時的時代氛圍中,實屬必然會放置的敏感議題,

  以現代的觀影經驗來看,《救生艇》的佈景太假、演員表演方式太誇張,但無損其以小喻大的經典地位。

2012年6月28日 星期四

臉紅的夏日(The Last Summer of The Boyita)

導演:茱莉亞.索羅門諾夫(Julia Solomonof)
主演:瓜達露普.阿蘭索(Guadalupe Alonso)
   尼可拉.特萊斯(Nicolas Treise)
阿根廷 / 2009年 / 87分鐘 / 輔導級
禮讚:2010邁阿密影展最佳劇本獎
   2010蘇非亞影展評審團大獎
雙重性別的苦澀,一部感人的青春期成長電影…

◎ 劇情簡介     

  侯莉十歲了,他的爸爸是醫生,侯莉從爸爸的醫書上看到男女性器官的不同,而她的姐姐大她幾歲而且已經來了月經,從此便不再與侯莉一起玩耍,甚至打扮得漂亮出門也不肯讓侯莉跟隨。

  暑假時姐姐與媽媽到海邊別墅渡假;侯莉則選擇隨爸爸到購買不久的農場。在農場她遇見了一名不太講話的男生馬利歐,侯莉在房間內發現一隻死鳥,她覺得噁心,但馬利歐毫不猶豫將鳥帶出去。

  馬利歐與父母替醫生管理農場,侯莉要他牽馬讓她騎,兩人各騎一匹馬也到河邊嬉戲。侯莉穿著泳衣立刻躍入河中,但馬利歐似乎沒有游泳的慾望。

  馬利歐的馬叫夏修,預備過一陣子騎牠參加比賽,另一匹對手克勞蒂也是一時之選,很多鄉親紛紛下注。但母親常向丈夫表示,一名叫老孟的農戶需要人手,希望把馬利歐送去幫忙,但因賽馬在即而作罷。

  侯莉發現馬利歐穿衣服前會用繃帶綁著胸部,兩人出遊河邊時侯莉要馬利歐下水,但他死也不肯。而這回兩人共騎一匹馬,回家時侯莉發現馬利歐有月經來潮。侯莉帶馬利歐一起偷看人體構造的醫學書籍,馬利歐淡淡地說他與書上說的不一樣。

  村人參加嘉年華會,馬利歐試戴假髮穿高跟鞋卻被父親斥責,回來之後,父親立刻將馬利歐送往老孟家中幫忙,侯莉找不到馬利歐,只好向父親求援,等他回來之後為他檢查,這才發現馬利歐有子宮,馬利歐的父親很生氣,在房間內鞭打她,甚至也將馬匹夏修賣掉了。而馬利歐也負氣離家出走。

  到了賽馬的這一天,緊要關頭馬利歐出現了,她騎走夏修,遂有了爭執,醫生立刻拿錢買回,結果馬利歐與夏修贏得比賽,但馬利歐卻騎著馬一直往前奔,似乎不想再回頭。

  侯莉帶馬利歐至河邊一起下水,在河中侯莉幫她脫衣解繃帶,這才還馬利歐的女兒身,也讓馬利歐可以用真正的女性身分去面對這個世界,侯莉很慶幸這個暑假在農場的遭遇,也讓姐姐羨慕不已。

◎ 劇情分析

  由於出生時馬利歐的陰蒂較大所以便被以男孩的面向來撫養與對待,直到逐漸成長後,馬利歐逐漸發現自己的不同但先入為主的觀念讓她無法辯駁,唯一能做的是極力地隱藏。如果這個暑假不是遇上侯莉以及她當醫生的父親,顯然地這將會是一場悲劇收場。

  全劇以侯莉的主觀鏡頭來敘述與呈現,她先從姐姐來了月經之後的反應作為全劇情節中的伏筆;從而來呼應馬利歐來月經的驚訝與困惑。這些瑣碎的私密其實都是不為人知的,但影片卻技巧地逐漸呈現,像河水潺潺而流的力量,在靜默之中宣說了另一種語言與目的。

  阿根廷的貧富不均在鄉下尤為嚴重,這一直是中南美洲的問題。哥倫布五百多年前帶來的文明,並未造福當地原住民的福祉,反而拉開了白人與原住民之間的距離。農場的種種現象則提供了這種延伸的現象。而這些呈現也提供了父權的絕對權威。

  第一場的馴馬看似沒有意義,但若與父親發現馬利歐是女兒身而對她無情鞭打就能作連結思考。或許在農業社會的兒子才能提供勞力支援,從兒子變成女兒對父親而言都是難以接受的震驚,原本已經困頓的家庭勢必再失去一名人手,而在極端的父權之下,女兒與一匹馬的意義是差不多的,而從馬利歐的角度來看,自己不也像那匹被馴服的馬一樣,那兒也去不得。

  片尾的賽馬也是個關鍵,馬利歐得到勝利,但她卻不回到賽馬的現場,而是不斷地往前奔跑,像要奔向遙遠的天際找回她應該有的自由,這是一種無言的抗議與象徵,但似乎也僅止於此,畢竟大環境的氛圍不是簡單幾樣事件就能真正解決的,但起碼是對性別差異一次無聲的吶喊與宣示,尤其在這樣極度保守的鄉下。

  相較之下侯莉就是另一種極端,父親優質的條件讓子女處在一種富裕之中,她不必有外在環境的壓迫,她只有對女性成長過程的變化有些困頓,而農場之旅讓她有了一次直接印證的機會,在似懂非懂之中摸索出一條明確的道路。不僅讓侯莉重新認識了馬利歐;同時也讓她重新認識她自己。

  探索男性與女性的差別必須回到古遠的世界,在母系社會的時期,以女性為中心的世界,男性都只是一種過客,男性雖負擔傳承生命的任務,但也承擔了「家計」的張羅。這樣的模式一直延展到今日,其變化並不太大,因此愈來愈多的農業生產便需要更多的人力來分擔,男性的定義便慢慢被界定而清楚了。

  女性似乎也延展了「母性主義」的基本條件,但卻也因為歷史的定位便逐漸被歸納為弱勢了。很多時候女人是被當成男人家產的一部份,這在許多文明的社會中是相當可笑的,但任何人卻無法否認在人類歷史中這種不平等的界定。

  侯莉的父親代表著文明世界的新認知,也許在台灣這樣的觀念早已普遍被認知,但在落後地區還是有許多格格不入的觀念,這是需要時間與資訊來慢慢改變的。雖然男性在潛意識中會惶恐因女性的崛起而喪失既有的掌握權,從而暗中抗拒,這大環境的變化卻不是一個人的不悅而可以阻擋的。

  導演茱莉亞.索羅門諾夫是一名相當細膩而貼心的女性導演,她讓鏡頭呈現了阿根廷的鄉村之美與純樸,炎熱的鄉間曠野與河流訴說了極待開拓的內在與外在氛圍,也由此完成了多樣化的隱喻與象徵。看似平鋪直敘娓娓道來,但在每次關鍵的轉折,技巧地呈現了主旨事件,讓我們在剝洋蔥理論中感受了馬利歐從出生之後的荒謬對待,當然也由此顯現了男女性別的某種不平等與歧視。

  馬利歐一直被當成男孩子,她所有的認知都以男孩的標準作依歸,她四處為家計打工賺錢;農場的粗工細活似乎也都必須承擔,問題是她是女性之軀,在被誤會的條件下她呈現了男性價值;而當真相被揭露時,這些價值觀便在瞬間瓦解了。於是我們不得不必須在這個節骨眼上重新去認定一件事實:傳統的認知與見解似乎扭曲了一些事實,或許是為了維持男性的自尊與霸權,有時我們太過弱化女性;也太過強調男性。

  如何持平的態度來面對兩性之間的問題是一項重要的議題,從孩童時期開始應該就要給予正確的觀念,男女平等當然不只是口號,馬利歐則在這個議題上給了觀眾一個啟示與示範。她的工作與男人同等;而馬術的駕馭更是在男人之上,於是原本被設定的男性中心世界,便在這次的賽馬之後被瓦解了。

  從侯莉的主觀鏡頭帶出了馬利歐羞澀的女性本質,兩人在河中的寬衣解帶不僅拍得奇美無比,同時也正確地渲染了主題意旨。這段情節讓馬利歐回到她應該有的女性位階;而也讓侯莉有了一番的見識。這是一種成長的見證與安排,侯莉代替許多女性見證了女性的另一番特質,也訴說了傳統認知中許多刻意被忽略的部份。

  像一首淡淡隨風而來的歌聲,在心靈底端駐足半响,從而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後剎那又消聲匿跡,但那道歌聲卻變成永恆的呢喃,這正是這部電影的真正魅力。

最後一曲(The Last Song)

導演:茱莉.安妮羅賓森(Julie Anne Robinson)
演員:麥莉.希拉(Miley Cyrus)
   連恩.漢斯沃(Liam Hemsworth)
美國 / 2010年 / 108分鐘 / 保護級
禮讚:「2010澳洲孩童直選獎」最愛接吻鏡頭獎
芮妮的父母親離婚,不但讓她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轉變,也讓正值青春叛逆期的她,心中充滿了不諒解與疏離,尤其是對獨自從紐約搬到喬治亞的一座小島的父親…

◎ 劇情簡介     

  喬治亞州一個小鎮的古老教堂發生火災,雖然沒有人傷亡,但大家都認為最後離開的史蒂夫涉有重嫌,而事後原是作曲家的史蒂夫也承擔起修復彩繪玻璃的藝術工程。而這個夏天,離婚的妻子帶了女兒蘿妮與兒子喬納來找史蒂夫,讓兒女陪伴他一個暑假。

  喬納和父親很談得來,甚至要求父親教他彩繪玻璃的技術。而蘿妮很快與布蕾茲及其男友馬克斯混在一起,但馬克斯酒後欲調戲蘿妮但為她所拒,而不明就裡的布蕾茲反而誤會蘿妮。

  蘿妮之前曾認識一名海灘排球好手威爾,而在海灘發現海龜下蛋後,為了避免被浣熊吃掉,立刻打電話給海洋館,而海洋博物館的志工竟是威爾,雖然先前兩人有了誤會,但威爾還是陪蘿妮夜宿海灘,兩人由此便有了感情的進展。

  布蕾茲心有未甘,趁蘿妮入書店時將店內之物放置她的皮包中,幸好店老闆與史蒂夫熟識才化解了這份不愉快之事。而威爾與蘿妮從共同的一本書「安娜卡列妮娜」尋求到共同的頻率,史蒂夫雖然小心保護蘿妮,但依然在早晨時送上兩份早餐。但此時有人告訴蘿妮,威爾之前有過許多女友,其中與艾希莉論及婚嫁。當威爾再度來訪時,蘿妮賞了他閉門羹。

  威爾極力向她解釋,並形容她是特殊的女子,突然上前擁吻她,蘿妮也感受到這份令她心動的感情,史蒂夫也看得出女兒的感受,他說:甜蜜是藏不住的。

  威爾帶她回家,才知威爾家世極好,顯然威爾父母並不太欣賞蘿妮,因為蘿妮表示她對唸大學尚未準備好,事實上她早已被有名的茱莉亞音樂學院錄取。而威爾的雙親要威爾去唸名校范德比爾特大學。威爾告訴蘿妮因他有弟弟麥基在車禍中身亡,故父母對他期望很深。蘿妮遂在他們家的鋼琴彈奏一曲。

  威爾父母同意邀請蘿妮參加他姐姐的婚禮,但卻在此時史蒂夫癌症擴展到肺部,不久就身亡了,但也由此找到真正導致火災的真凶。威爾最後決定要去唸哥倫比亞大學,因為這與蘿妮更加貼近。

◎ 劇情分析

  雖然名為「最後一曲」,但音樂所佔的詮釋比例並不很多,這當然與原著尼可拉斯.史派克所寫的小說有關。作者的作品一向都以描述青年男女的愛情為主調,在進入大學之前的感情雖然並不太穩固,但卻也能激盪出更多的青春氣息。或許忙於處理這些愛情的點點滴滴,有關音樂的本質便不得不只能輕輕一筆帶過了。

  或許是老掉牙的故事,但還是有著相當感人的催淚鏡頭。其中以一場火災來連結最後教堂的復原,甚至形而上地將父親的精神轉移到彩繪玻璃上,這似乎是多出來的情節,因為父親的個性如此寬容,但與母親走上離婚之道,顯然這並不全然是感情問題,而是父親不願自己的癌症拖累他人。但這樣的鋪排豈不是更加突顯母親的不近人情?

  影片中對母親的描述似乎也是不夠的,換句話說作者把故事的焦聚放置在海邊的夏天,人員的互動也以青年男女為主,簡單地講應該是美國的偶像劇吧!

  故事開場教堂失火的戲變成一個重要的伏筆,但等到水落石出之際,史蒂夫卻不願將史考特的過失公諸於世,這是何等寬容的胸懷。是因為他已面臨生命的試煉?或者領納博愛的真諦?但對整齣戲而言,似乎也有著一些推波助瀾的效果。蘿妮由此也知道威爾ㄧ直知道真正讓教堂起火的真凶,但他隱忍不說,原因只是希望史考特能自己出面承擔,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但在劇本中也只是作為另一種衝突的媒介,但顯然故事已至尾端,而史蒂夫的死亡反而搶走了這段戲的衝突性,原本看似厚重的衝突最後便也不了了之了。

  蘿妮這個音樂天才其實也是叛逆的少女,她曾在紐約唸高中時有過偷竊的行為。但這只是為了反應蘿妮之所以這麼做只是為了抗議父母的離異而導致心理極度的不平,由此也就呈現了原著對這段情節設定的草率,一切的焦聚都只是暑假的海灘,其他的說理也就變成附帶的順水推舟了。

  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妮娜」其中一句名言在這部影片中被引用:「幸福的家庭都是一個樣;不幸福的家庭卻有不同的不幸。」換句話說幸與不幸也許都有其各自的面向,但若將一切回歸到人的互動位階來看,其本質與價值觀便很容易被突顯出來。但事實卻也不盡然如此,以威爾家為例,是全鎮中的首富,但因喪失了另一名兒子而使得這個家的本質變了調。於是威爾的父母便必須以更高貴的態度來掩飾這個家曾經發生過的不幸,也必須讓威爾就讀名校,相對地,能與威爾匹配的也必然是名校出身。但蘿妮卻反其道而行,也就是在當場解構了這份謬思,雖然不受到男友父母的肯定,但他的自我解構其實正是為自己的重新建構。

  別忘了她在紐約的叛逆,雖然她的音樂天資很小就被茱莉亞音樂學院所肯定,但她的態度是逆向的,也就是她反而不再去碰鋼琴,這無非是對父母的吶喊與抗議,但這顯然只是負氣說詞,故也使得電影中呈現得有氣無力,無法就這個情節拓染成更多的情節與議題。而這也正是這部電影最大的問題所在。

  但偶像劇有其固定的呈現方式,所有的焦聚都可輕描淡寫一筆帶過,但愛情的互動卻必須唯我獨尊。因此蘿妮與威爾的愛情就被放大處置。就算威爾與艾希莉都已曾論婚嫁,但這又有何妨?因為那並不是偶像劇所承認的理所當然。

  蘿妮再度彈奏鋼琴後回來向父親正色表示,這也就是意味著蘿妮曾一度放棄了鋼琴,如果蘿妮是鋼琴的資優生,而她放棄鋼琴這是令人焦躁不安的,但原因並未明確指出,最後只能由父親表示,只有音樂與愛會帶來喜悅。但若果如此,這又讓史蒂夫的性格顯得錯亂,因為他真正的音樂呈現是在死亡之前為女兒譜上一曲,但全劇的力道卻放置在彩繪玻璃的製作上,這無形中便削弱了「最後一曲」的力道,雖然父親是在生命最後的時光中克服了身體的疼痛而完成最後一曲並獻給他最心愛的女兒,這段情節雖然有著些許的催淚,但不免也流於老梗。

  蘿妮在這之前都不曾打開父親寫給她的信,在得知父親命懸一線,蘿妮才開始打開信函,但信中內容似乎也只是談論音樂與愛,缺乏一般令人震撼的情節與對待,因此那一堆信的作用便完全喪失了。

  如果真正的感動能夠分享,那應該是片尾的彈奏,鋼琴的哀鳴恰似父親的叮嚀,但因為將情節又轉向父女之情,卻又削弱了原本建構起來的戀愛情境。其實戲劇的呈現,若能掌握技巧,應該可以在互融互攝中整體地呈現,但這需要高明的編劇以及導演的整合功力,一切的缺失便能迎刃而解。

  「最後一曲」的導演是第一次掌鏡,以她敏銳的視野與思緒,自然有她獨到的見地,這樣的順敘鋪排應該也算功德圓滿,一切該有的元素全然放置其中,畢竟每位導演都有他自己的方向與調性,雖然不盡如人之意,但那也是一種呈現不是嗎?

2012年6月21日 星期四

挪威的森林(ノルウェーの森)(Norwegian Wood)

 

導演:陳英雄
演員:松山研一、菊地凜子
日本 / 2010年 / 135分鐘 / 輔導級
禮讚:入圍競逐第6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的最高殊榮金獅獎
1969年的夏天,20歲的我陷入了熱戀。這段戀情帶領我走進混亂而無法想像的生活,因為直子並不愛我...

◎ 劇情簡介     

  直子和Kizuki(木月)是青梅竹馬,高中時又認識了渡邊,從此三人便形影不離,但一九六七年木月十七歲時卻在家中車庫吸碳自殺而亡。

  渡邊在高中畢業後到東京唸書,在這兒認識了學長永澤,永澤雖有女友初美,但時常帶渡邊去澀谷喝酒找女人過夜,甚至要求交換性伴侶。這一日渡邊在荷花池畔看見直子,於是兩人每星期六都會見面。在直子二十歲生日時,渡邊送她一張披頭四的「挪威森林」,而兩人也發生了關係,令渡邊訝異的是直子竟然是處女,第二天直子便搬離東京,渡邊急急寫信到她家,總算有了回信,但直子表示她回神戶後便時常看醫生。

  渡邊的女同學小綠主動來搭訕,不久渡邊便去她家拜訪,小綠偶爾也會去渡邊打工的唱片行看他,兩人就這樣淺淺地交往著,因為小綠承認有一個交往的男友;而渡邊也坦言有個喜歡的女友。

  渡邊到京都山中一間「阿美寮」的療養院去找直子,有一名音樂教師玲子原本也是病患但在痊癒後留下來照顧直子,但直子憂鬱症的情況似乎愈來愈糟。

  渡邊回東京後遇上小綠的父親去世了,而永澤考上了外務省,不久將到國外受訓進修,至於初美,永澤是毫不考慮地放棄了。而兩年後初美與別人結婚,再兩年後初美則割腕自殺。

  小綠打電話說要見面,並坦言曾去找她男友,但不知為何心中卻一直惦念著他。而直子來信要求下雪時希望渡邊能去看她,而這回直子幻聽更嚴重,並告知她之前與木月一直無法完成交媾;但這回卻也無法再像第一次一樣與渡邊作愛。

  渡邊回來後,小綠卻反而不再見他,過幾天小綠要渡邊相信她會等他,但不能傷害她,但也在這個時候直子上吊死了。玲子到東京找渡邊,臨行卻要求渡邊與她發生關係,以確信她可以勇敢面對日後的一切。

  渡邊最終打電話給小綠,他覺得兩個人可以全部歸零,因為小綠已離開她男友,兩人可以重新攜手共同渡過生命的困境。

◎ 劇情分析

  村上春樹的小說至今已有五十多個國家翻譯出版,可見他的小說魅力是全面觀也是世界觀的,造就這樣的風潮主要是他小說獨特的風格,人物的邊緣性與特殊性,而這些若隱若現的人性,透過不知不覺中的對待,到最後往往是令人讚嘆的驚訝。村上春樹更擅長將人性中某一種基點挑染而出,然後透過他的敘述風格,就更能吸引他的讀者了。

  有人說村上的小說迷人之處正是文字的敘述風格,因此舉世公認他的小說是很難改編成電影的。一九八O年村上春樹的學弟大森一樹將「聽風的歌」改編成電影,但賣座奇慘,從此村上便不再同意別人改編他的作品,直到二OO八年市川隼才再將「東尼瀧谷」拍成電影。而村上春樹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早就有許多導演躍躍欲試,但最後由法籍越裔的導演陳英雄雀屏中選。

  就像村上春樹許多小說一樣,書中的主角「僕」(我)的敘述總是如此地與這世界若即若離,看似活在這世上,但又像與世隔絕得好遙遠,不僅「我」很難融入這個世界,甚至在你要注目之際他已逃之夭夭而遠在天際。

  渡邊徹正是一個完全封閉自我的角色,如果這世上起了什麼變化,那一定是被動參予的。當直子出現在他面前正是如此;永澤學長帶他去澀谷嫖妓並交換性伴侶亦復如是。小綠似乎也是主動出現在他面前,才會有日後的情感互動,甚至玲子在直子死了之後來找渡邊,臨行前要求與渡邊發生關係不也正是這種性格的寫照嗎?

  渡邊在某種角度而言是孤獨的,而這種遺世獨存的性格或許正是村上春樹自己的性格投射吧?本身些許的病態美學,在他周遭環境的人物,想當然也都是病態的必然。直子的憂鬱症來自性慾無法渲染而開,因為從小一起長大的木月,早就將全部攤開在直子面前,這猶如在大馬路上作愛一樣會令人不舉;相對地直子也無法開啟通往子宮的門戶,於是在過度期待之下便節節潰敗下來,而這一切都沒有傾訴的管道之際,直子會得憂鬱症一點也不讓人意外了。

  十七歲到二十歲的年齡雖是法定的成年人,但事實上感情部份始終一知半解,許多人是靠著摸索而慢慢成長的,要真正去詮釋「愛」是相當複雜與困難的,何況是情竇初開的青澀男女?但或許這樣的位階與態度正好處在尷尬的對待中,從中延展而出的便是措手不及的愛之互動,從而讓人有種愛憐與惋惜,在這個時刻,慾望不僅只是誘惑,在品嚐之後便無可救藥地陷溺其中。

  永澤是這些角色中唯一的對立,因為他在性愛的遊戲中無往不利也遊戲人間,這相對於直子與木月這般的沉重,觀眾在強烈對比中自然能尋獲屬於自己想要的答案。初美在小說中的長相是平庸的,永澤似乎只是把她當作另一碗菜,而他的人生似乎也經過有計畫的設計,他相信自己日後出國,初美這段緣便會終止的。

  渡邊相較之下便消極許多,或許他所處的位置始終都很難定位,因此在態度上便失之準頭。直子與木月是雙人組,渡邊的介入說明了一種潛在的意識型態,一種不能言說的尷尬慢慢滋養而生。這會是木月的潛意識否?或者是直子自己的思緒轉移?問題是直子之所以這麼痛苦,那是因為她愛木月啊!

  就像面對一道自己喜歡的美食卻無法下嚥,這是令人相當沮喪而難過的。直子心靈受了傷,木月為此情願喪失了自己的生命。但此舉卻無法解決事情,反而讓事情更加複雜化了。

  如果仔細深究,劇中的每個角色在精神領域上其實都有某些的障礙。渡邊雖然始終採取被動,但這正是他的病態之所在。村上春樹的小說人物基本上都是欠缺陽光的,在陰霾的面向中,努力追索近乎病態的呢喃,或許想由此互動中能摸索出另一條更被動的道路。

  直子看似憂鬱,但其實她是很主動的,她主動到東京找渡邊,畢竟在高中時三人之間的微妙情緒讓她不得不作這樣的抉擇。這個階段渡邊是以局外人來面對直子,但當二十歲生日的那個晚上,直子為他第一次打開了子宮之門,但經過這道儀式後,渡邊瞬間取代了木月的位置,於是在第二次面對時,直子過去的心魔又再度回來了。

  其實這一切完全是直子自己心態的問題,在人生的認知中夾雜了太多的道德與文化,使得原本愉悅的性愛便成了噩夢。但仔細思考,事情真的有直子所想的那麼嚴重嗎?顯然這絕對是自己認知的態度,正確地說,從小在兩個人成長的環境中似乎有著不為人知的壓抑,於是遇上臨界點的抉擇之際,男女的定位問題或性愛應有的認知便在瞬間瓦解了。

  小綠其實精神也有著某些問題,她向渡邊暢言其父到烏拉圭,但其實卻是躺在醫院,或許她是個很有個性的女孩,但渡邊顯然對她全無招架之力。小綠幾句關鍵的情感投訴不被渡邊了解,當下立刻翻臉不認人,但當情緒過了之後,她卻又主動來找渡邊,而渡邊似乎也甘之如飴,因為渡邊從一開始就是村上春樹所設定的封閉情感的角色,他的情感始終遺放在社會的邊緣而無法自知。

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

永生樹(The Tree Of Life)

導演:泰倫斯.馬力克(Terrence Malick)
演員:布萊德.彼特(Brad Pitt)
   西恩.潘(Sean Penn)
美國 / 2011年 / 120分鐘 / 輔導級
禮讚:2011坎城金棕櫚獎
一個平凡家庭,在歲月的淘洗下,漸漸流失最初的美好…

◎ 劇情簡介     

  妻子ㄧ人在家,接到了一封二兒子去世的消息,立刻打電話給在機場上班的丈夫。

  妻子ㄧ共生了三個孩子,最大的孩子傑克是最調皮但也是與父親衝突最厲害的兒子。小時候父親嚴厲地對待傑克,就連庭院的除草方式或種樹的間隔都不能馬虎,頑皮的傑克常帶弟弟在社區內四處奔跑,但父親卻嚴正地在草地上劃一條線,謂那是與隔壁鄰居的界線,不能越界侵犯鄰居的空間。

  孩子剛出生時,父親像每個人一樣,驚喜地觸摸嫩小嬰兒的手腳,如何造就這麼巧妙的孩子降臨世上?似乎只能託依給上帝了。孩子在教堂中受洗,父親拉著兒子小手在庭院學走路,有時也教導孩子如何學習甚至一起嬉戲玩耍,但孩子偶爾也會受傷,父母總是細心地在腳底傷處為孩子抹藥敷傷。

  父親也會教導他們如何認識大自然、認識動物、看看落葉,而這個時刻老二、老三也都陸續出生了。似乎為了紀念孩子的出生,父親總會在庭院種下一顆樹。孩子漸漸成長,父親嚴格地執行他的家教,晚餐前的祈禱及各種家中規矩。父親擅長彈管風琴,也常隨唱片的音樂當起指揮,並為自己懂得布拉姆斯的音樂而自豪。

  母親對傑克的困惑給了最肯定的答案,她愛三個兒子,傑克的感觸是母親讓他成為好人變得勇敢。但孩子在賴床時,母親會用冰塊叫醒他們,然後母子四人樂成一團。

  漸漸懂得思考的傑克開始思索人為何會變老?上帝是否在天上看著他?他渴望瞭解祂;並希望能看見祂所見。但父親隨著投資工廠的不順利,專利申請又被打回票,脾氣變得更粗暴,孩子關門聲音太大要處罰,因為他希望孩子是最強的。

  傑克上學了,他對異性開始有了興趣,甚至也對母親的內衣感到興奮,為此他自責不已。父親的工廠倒了,他傷心地自承自己並不偉大,傑克曾有一陣子恨不得父親死去,但在菜園中見頭髮斑白的父親在拔被蟲咬的葉子,傑克也默默地蹲在一側幫忙,生命像川流不息的瀑布,一切過程都是必須自己去體驗的。

◎ 劇情分析

  電影的敘述呈現有其既定的模式與結構,因為電影兼具了文學與娛樂甚至其他的藝術美學表現,其表達的方式是與觀眾互動溝通的必然。基於這樣的條件,許多電影創作者便無所不用其極,試圖在每次的展現中傳遞新的意識型態與手法,而「永生樹」則以有別於過去傳統的敘述觀念表現了不同的面向與姿態,從而訴說了每個人的成長過程與試煉的一致性,並在逆轉的思維中開始思索上帝存在的真義與人存在的本質。

  很多人無法理解泰倫斯.馬力克將鏡頭向上延展至宇宙洪荒的景況,雖然導演意有所指,但若不稍具一些哲學或宗教觀的影迷是很難切入甚至理解的。但這些看似「離題」的畫面,其實是人生命體現的總合。如果一個能全面關照的生命是能全面被了知與實證的話,時間在剎那間便不再存在,也因為如此,過去與未來都是可得與不可得,僅剩的就只有當下了。

  生命的真諦與實相正是如此,只要我們活著,那一定無法離開六塵,亦即色、聲、香、味、觸、法。雖然這一切都是虛妄的,但卻是第八識真心所出生的,這種情形不唯人間如此,天人或阿羅漢亦復如是,甚至修至等覺位的菩薩一樣有六塵中的生滅,而真正的修道法卻必須在這三界中修行(慾界、色界、無色界),而這修行中必然有第八識如來藏中的有漏有為法及無漏有為法的種子不斷地流注,也必然會產生種子流注的生滅,因此不管凡夫或聖人都有其各自的種子流注生滅,而人存在的困頓,正因為無法了解這種互動緣由。

  傑克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地反思上帝是否在天際上望著他?他其實多麼想瞭解祂;也渴望從祂的眼中見到祂的所見。或許是教義的不同,但此段其實在佛學的觀點是有更入微的見地。佛家並未否定上帝的存在,祂居住在慾界第三天的忉利天,但宇宙的真相卻與各自的第八識如來藏息息相關,而如來藏從無始以來便如是清淨地安住,只是因妄念的流注才開始有了覆蓋,於是在各種業識因緣中成就了此刻的世界。

  傑克代表著每一位成長的生命,他有慾望、困惑與挫敗,他對眼前世界形成的茫然無知,此刻唯有抬頭尋找一位他認為全知的神或上帝,但他卻不知道,其實真相卻是在他舉頭仰望的當下就已經具足呈現,只是傑克和一般人一樣,他的存活永遠在六塵與六識的見聞覺知中,卻忽略了在這有如鏡子般映照的世界中真正存在的鏡子本身。試問鏡中景物移去時,鏡子是否存在?

  影片中導演也有這樣照鏡子的情節,他表現的只是一個情境,但其中的真相卻是必須由個人去領納與頓悟的。人的成長過程大體上是與傑克相似的,而父親滿懷壯志的動能與野心,總是在生命的尾端被消磨殆盡,但請別忽略了一點,此刻最應認知的反而是父親的見地,外面虛妄的潰散,若能藉此檢視一個「無我」的八識始終如此安住,這應該也是一種法門。

  導演以更多的意識流讓傑克處在一望無際的海邊、曠野甚至大都會的樓層中,這是有趣的畫面組合,但其實正是夢境中第七識末那識的「任運別緣」,這種夢中的特性才會讓我們的夢境如此海闊天空,不像我們醒著之際是「任運隨緣」,因此導演藉著他無法掌握的夢境虛無,傳達了人的無奈與無助,基於此,在無法尋求一種所依的篤定之後,只好一切回歸於想像中上帝的懷抱。

  布萊德.彼特飾演的父親以段落式的階段心境呈現了全劇的調性敘述,但真正的敘述觀點卻是在傑克身上,從出生父子之間的融洽到成長過程中的相互傷害,而最終又取得和諧與諒解,這總是一般人的過往與經驗,但縱然如此,傑克是否又真的能檢視到生命真的實相所在?只要一味地想仰頭尋求依靠,那都不是正確地思路與方向,由於人也將不斷地在輪迴中沉溺與困頓,甚至在不斷地由七識抉擇中造就了更多的業識並形成下一世的因緣。

  導演秉持「天堂」的喜悅論調,讓影片最後全家人在海邊重逢,而這種面相的呈現,其實都是以當事人「死亡」的印象,由這個畫面也傳遞了佛學中所云人過往之後會見到死去的親人是一致的。但導演卻不在這個層面展示,他詮釋了在一名「造物者」的懷抱中,人是可以有著共融的喜悅,但若果如此,那人生一趟的試煉真義又是什麼﹖為何每個人的試煉又完全不同?這些似乎也必須從佛學的面向才能尋得答案的。

  一種全新的敘述手法一定會造成兩極化的看法,坎城影展給了金棕櫚的肯定;但賣座卻不見得水漲船高,甚至負面的批判更多,這應該是導演可以預見的,但創作者依然秉持藝術家的本質傳達了他心中可貴的理念,這一點絕對是可以肯定的。

  看不懂的電影不見得就是不好看的電影,智慧的尋求與探知在於一種直腸心的接納,若無互融互攝的喜悅接納豈會有更上一層樓的智慧領納?「永生樹」不只是一種生生之意的真諦,也有導演苦口婆心的企圖,畢竟這混雜的世界是需要像永生樹這樣的影片提供我們一番思惟的。

2012年6月15日 星期五

破碎的擁抱(Broken Embraces)

導演:佩特羅.阿莫多瓦(Pedro Almodovar)
主演:潘妮洛普.克魯茲(Penelope Cruz)
   羅拉.杜納斯(Lola Duenas)
西班牙 / 2010年 / 128分鐘 / 輔導級
禮讚:第67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第15屆美國廣播影評人獎
每個人都想要她,最後沒人得到她。盲眼的老編劇哈利肯恩,14年前因車禍而失明,他一直不願去回想,直到有天和好友茱蒂的兒子狄亞哥聊起這段過往…。

◎ 劇情簡介 

  原名馬泰歐.布蘭的導演在十四年前拍了「女孩與手提箱」,但卻與女主角莉娜展開一場熾熱的愛戀,問題是莉娜是商業大亨艾尼斯.馬太的情婦。馬太深恐莉娜會移情別戀,遂要兒子小艾尼斯去監視。小艾尼斯是一名同性戀,他立刻看上了馬泰歐。

  馬泰歐自然知道小艾尼斯的想法,遂將計就計,讓小艾尼斯在現場拍攝紀錄片。而馬太則根據所側拍的影片再請一名懂讀唇術的人來解讀,由此發現莉娜果然與馬泰歐有了親密關係。

  馬泰歐與莉娜似乎完全陷入激盪的情慾中而不可自拔,片子剛拍完尚未剪接,兩人就雙宿雙飛住到海邊的旅館,馬太找不到人,遂買通了製片經理茱蒂以及剪接師路易,故意將影片不要的片斷剪在一起,並大肆宣傳一番,結果上映時當然一敗塗地。

  馬泰歐與莉娜為了趕回來挽救影片,卻在一個轉彎處被一輛高速行駛的車子橫腰撞上,莉娜當場死亡,而馬泰歐則雙眼失明。茱蒂回海邊旅館為他們結帳,也在房間抽屜內看見許多被撕碎的相片。而馬泰歐從此自行改名為哈利.肯恩,並從事劇本的創造工作。

  馬泰歐與茱蒂住在一起,茱蒂有一個兒子狄亞哥,常跟馬泰歐學習編劇技巧,狄亞哥曾說出一個吸血鬼的故事,讓馬泰歐相當有興趣,他答應這回由狄亞哥掛名編劇,狄亞哥興奮不已。

  十四年後的今日,馬太傳來死訊,接著小艾尼斯以光X為藝名,登門拜訪馬泰歐,謂他想導一部影片,但希望請馬泰歐來編劇,這讓馬泰歐又陷入十四年前的往事,狄亞哥甚至從撕碎的相片中慢慢組合,似乎想替馬泰歐尋回過去的記憶。

  茱蒂也感覺事態嚴重,她嚴詞拒絕了小艾尼斯的有利條件。她愧疚地向馬泰歐坦承,當年因為她失去了馬泰歐的愛,遂背叛他將影片交由馬太處理,同時也坦承狄亞哥是馬泰歐的骨肉。於是馬泰歐重新剪接「女孩與手提箱」,希望藉著新影片的發行來紀念他與莉娜的那段情,只可惜馬泰歐自己也無法看到成果了。

◎ 劇情分析

  被稱為「通俗劇大師」的阿莫多瓦,有許多值得一再討論的影片,譬如「我的母親」、「悄悄告訴她」、「玩美女人」,而這部「破碎的擁抱」則是他以往作品中的綜合呈現。正因為無法更有力地突破,因此這部影片的成就似乎就有其侷限性了。

  馬泰歐與莉娜的相遇,建立在權與錢之上,馬泰歐擁有拍片決斷權;而莉娜則是大亨的情婦,這樣的結合似乎透發了一股現實之中的詭異與必然。

  馬泰歐在十四年前雖是剛出道的新銳導演,但卻不斷游離在男女慾望之中,雖說男歡女愛各有領納,但茱蒂對他的不專情卻一直難以釋懷,於是茱蒂懷了他的孩子,但卻不讓馬泰歐知道;另外她只求兩人同居一起,但卻容忍馬泰歐四處拈花惹草。這是有趣的人性對待,或許以為這樣便能讓馬泰歐無法遠離,但潛意識茱蒂對馬泰歐是有著恨意的。所謂「愛與恨」本是一體兩面,恨有多少,便知愛有多少。

  富商馬太對待莉娜的情形如出一轍,為了擁有莉娜,幾乎任何條件都能應允,但當他知道莉娜與馬泰歐有染的時候,不禁起了殺機。第一次從樓上將莉娜推下,第二次便以車禍結束了莉娜的性命。這都是愛與恨交織的表現,一切來自人性的嫉妒。

  其實所謂愛情,說穿了也是人與人之間的爭奪戰,從邂逅到強烈地佔有,美其名為「愛情」,但幾乎是一種人類的先天本能。擁有與失落,常常會是在愛與恨之後的另類故事。

  馬泰歐對莉娜的感情在影片中似乎較少著墨,兩人在海邊相擁的相片算得上是一種詮釋,但除了這些,觀眾感受較多的反而是兩人激盪的愛慾。雖然有時愛情與慾望往往無法界定清楚,而這兩種感受有時也可以分別來加以詮釋與展現的。

  小艾尼斯在父親死後要求馬泰歐替他寫一部有關父子情仇的故事,這件事馬泰歐自己就是當事人,縱然是有高報酬的誘因,但也牽扯到阿莫多瓦所有影片都有的素材-同性戀。當年小艾尼斯喜歡上馬泰歐,而馬泰歐順水推舟讓他在拍片現場側拍,名為紀錄片,但其實是馬太檢視馬泰歐與莉娜的行徑之用。於是這又符合了阿莫多瓦習慣在影片中雙線的進行。

  「悄悄告訴她」就曾以一段默片來呈現男主角對女主角的慾望掙扎。而本片的側拍變成洩露祕密的關鍵。或許這種雙線進行的調性會帶給影片有更多層次的表現;也使得劇情有更多樣化的表現,不僅如此,導演也喜歡以強烈的色彩對比來豐富他的畫面,雖然有時稍嫌飽和,但這也正是他個人的風格。

  被撕碎的相片再也無法重新組合,這應是本劇的意旨詮釋。但剩下的一張海邊擁抱,卻一樣無法組合。相片畢竟是要用看的,當馬泰歐失明之後,等於他與任何視覺的東西絕緣,就算他再重新剪接影片,終究還是無法目睹,這應該也是「破碎」重組中的另一種無奈。

  馬泰歐倒也不見得是如此容易屈服之人,他過馬路時有美女扶他,很快地就帶她回家上床,誠如他所說的是一種享受餘生?或是一種感官的轉移?這是阿莫多瓦的揶揄與詮釋,倒也是值得我們重新去思索人性與慾望之間的辯證。

  莉娜原本為了父親的病而在夜晚兼差,而馬太早就得知她的窘境,直到馬太出面為她解決父親住院的問題,莉娜才開始成為馬太的地下夫人。這兩人的對待也是建構在另類的對比上,一種權力與金錢交融了美艷與青春,於是一種社會隱然的常態便多添一樁。

  莉娜是為了報恩?或是其他原因?這些問題在她遇上馬泰歐之後便立刻瓦解了。或許她已逐漸了解馬太的殘酷與深沉,一場她與馬太的床戲倒製造了無限的效果,為了讓莉娜滿足,馬太辛勤地表現了七次,但這反而引得莉娜的不快,甚至是她向馬泰歐訴苦的題材。馬太的憤怒是可以理解的,從這兒也註定了莉娜必須走向悲劇,畢竟這是個錢與權所掌控的世界啊!

  馬泰歐拋棄了一直照顧他並為他打點一切的茱蒂,這也使得馬泰歐和莉娜都變成背叛的人,兩人天真地以為躲到無人知曉的海邊旅館便擁有了全世界。這其實只是一種鴕鳥心態。他們心知肚明,在不久之後兩人依然都必須回到現實的世界,但在當時他們認為以後的事與他們全然無關,唯有當下的擁抱,才是真正的當下。

  一場意外讓這段擁抱的幸福戛然而止,也讓情境在瞬間全然改觀,這種瞬間的變化讓人措手不及,有時根本來不及思索就悲痛與不幸便已擺在眼前。當你無法拒絕這一切之際,唯一能作的詮釋只有歸咎給命運了。

  也有人說命運掌握在我們手上,但馬泰歐與莉娜都有機會掌握自己的命運,問題是他們都沒有徹底的決心,如果真正相愛那就遠走高飛,但真正的緣由是馬泰歐無法放棄電影事業;而莉娜則無法放棄優渥的情婦待遇。這應該也是悲劇發生的原因之一。

  「破」片依舊通俗;阿莫多瓦依舊只是阿莫多瓦。

2012年6月13日 星期三

刺蝟的優雅(Le hérisson)

導演:蒙娜.阿夏雪(Mona Achache)
主演:喬希安.巴拉絲寇(Josiane Balasko)
   伊川
東吾 (Togo Igawa)
法國 / 2009年 / 100分鐘 / 輔導級
在陌生的城市裡,每個人都不自覺地偽裝,卻都一樣渴望被了解。…

◎ 劇情簡介     

  十一歲的巴洛瑪生活在一幢只有五戶人家的高級公寓,她決定用拍影片的方式記錄到生日那天然後再自我了斷,因為她認為家中經濟狀況不錯,但卻像一隻金魚在魚缸中無法脫困。

  大樓女管家米榭太太是個不修篇幅的人,她雖然學問很好又在住處內私藏許多書,但別人對她印象是相當不起眼的管理員。

  巴洛瑪的父親曾擔任部長;媽媽則精神焦慮每天必須跟植物講話幾個小時,姐姐是驕寵的女大學生,而這一日大樓內的住戶亞爾登死了,被屍袋運出時巴洛瑪有極大的震驚,因為她始終無法明瞭真正的死亡究竟是怎麼回事。而緊接著搬來一名富有的日本人小津格郎。

  小津很快從米榭太太養的貓列夫,立刻送她一套安娜卡列妮娜,這讓米榭太太相當惶恐,原本要假裝自己不認識字,但最終還是寫了感謝的字條。

  小津接著又邀請米榭太太到家中用餐,原本她不願答應,但小津表示一個人可以同時擁有兩種身份,加上另一名幫傭曼奴拉去洗衣店借一套剛過世的人沒來拿的洋裝,米榭太太在剪了頭髮換了服裝後才去拜訪小津。但因不擅常吃拉麵,弄髒了洋裝尷尬不已。

  小津不久又送她一套衣服,一雙皮鞋還有一條圍巾披肩,經過刻意打扮後在出門時與住戶擦身而過,竟然沒被認出來,小津表示那是因為他們從來不曾仔細看過她。小津帶米榭太太去吃一間日本料理,這讓她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因為小津ㄧ直向她表示他們兩人可以成為朋友。

  巴洛瑪代替姐姐向米榭太太要求若有郵件立刻送上樓給她,米榭太太答應了,也因此接受巴洛瑪拍攝的要求,她在鏡頭前自白今年五十四歲當了二十七年的門房,丈夫已經死了十多年,她是個寡婦;而小津的妻子早苗也在十年前去世。巴洛瑪參觀米榭太太的房間後,竟然興起將來要當門房的願望,父母訝異但也只能順著她之意。

  正當一切都步入佳境時,巴洛瑪也預備自殺了,但沒想到剛出門的米榭太太與尚皮耶在講話時,卻遭到洗衣店的車子撞斃…。

◎ 劇情分析

  文學與電影有其各自呈現的特質,雖然改編是目前電影劇本創作的大宗,但真正能表示出文學原作的精神而又能在改編之後有所詮釋是相當難能可貴的,「刺蝟的優雅」可以算得上這個類型中成功的作品之一。

  刺蝟全身是刺,這表示牠的防禦性很強,也許是因為牠只守不攻,防守固若金湯而不容別人越雷池一步,但若因此而說牠很優雅倒也未必。因為從另類的角度來看,刺蝟的另一代名詞是難以接近,也就是說牠是孤單而沒有朋友的。

  很多人無法忍受獨自一人的孤寂,尤其到了夜晚的時刻,這也是夜店或者夜間KTV生意特別好的原因。但其實每個人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若能真正了解體現佛學的真諦,必然能夠了知從人的角度來自處,其實是涵蓋所有宇宙的真相的。但這並非是每個人都能領納與接受的,而這部影片也不是要探索這方面的思考,故僅能將這個議題打住。

  米榭太太雖然是一名管家,但她卻以自己為中心,創造了屬於她自己的宇宙。在看似平庸的起居室中有一扇門,門內卻是滿滿的書架與書籍。巴洛瑪用攝影機拍攝時,曾問她門內是什麼?但米榭太太並沒回答,只是尷尬地虛應一番。但巴洛瑪卻在腦海中產生了好奇與困頓,於是在她的圖畫日記中為一扇門繪上了門把,這是她潛意識中的追索念頭,不盡然想要了解什麼真相,純粹只是一種成長過程的交代以及對自己孤寂的解嘲。

  其實這個世界最不孤寂的人就是米榭太太,當她下班時坐擁屬於她的書城,這個時候她不正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嗎?對照一下巴洛瑪的媽媽雖為貴婦人,但每天必須與她所種的花對話好幾個鐘頭,如果她活得自在,又何必在意外在環境的花朵呢?這也是為何巴洛瑪的母親每晚必須仰賴安眠藥才能入睡的原因了。

  米榭太太如果像隻刺蝟不讓人靠近,那是因為她只想擁有她原本自在的生活,但若讓這大樓的房客發現原來他們都是如此地庸碌而粗糙,說不定在極端的落差之中會讓米榭太太失去她的工作。所以米榭太太只能低調地生活與應對,就連她的外表也以最簡樸的方式來呈現,因為那是一般人根深蒂固對管家的印象與想法,有那個房客會希望自己家居的女管家比自己出色呢?

  小津的出現打亂了米榭太太的既定面向,日本人極端地崇尚外在的優雅,好比說家居一塵不染,喝茶吃飯都有他們自己規定的一套。而小津以「房客」之尊,硬是將米榭太太強行拉入這個都會生活之中,從而打亂了她原本的優雅自在。因為她為了赴約會,必須在意起自己的外表,向洗衣店借來的洋裝讓她渾身不自在,也因為這樣而沾污了那套衣服。

  小津的出現可以從兩個層面來討論,其一是小津將米榭太太拯救出自閉的孤寂世界,其二是小津擾亂了米榭太太原本優雅的生命調性。不管你的認知如何,面對兩種截然不同的生命面向,都是一種態度的詮釋,而不一樣的生命型態也都必然會展露不一樣的亮麗與光采。

  本片採用十一歲女孩巴洛瑪的主觀鏡頭來看待這個世界,她幼稚卻又聰明敏銳的視野,使她開始對死亡有著無比的憧憬。談不上對死亡有著真正的理解,以為那是一件到超商買東西一樣平凡與簡單的事,但這正好對應了最後米榭太太的驟逝。

  如何去看待生命的逝去?有人在病床上轉轉多年,不管纏鬥過程如何,最終依然都必須臣服在死神之下,但像米榭太太被快速奔馳的車子撞飛,甚至來不及思索究竟發生什麼事的時候,靈魂就已經出竅了。如果要談優雅,米榭太太就連死亡也都是如此地優雅啊!

  兩隻刺蝟如何相互依偎?或許只能相互干擾,於是刺蝟先天命格就是孤獨。如果在這種先天的命格中,從孤寂中慢慢理出孤寂所擁有的真諦,那反而是一件幸福的事。巴洛瑪的攝影機是一種「挖掘」,而當米榭太太接受「訪問」時,她的孤寂優雅就已經被解除禁忌了。正因為在孤寂中擁有許多,她反而不知該對鏡頭說些什麼。其實人如果真正懂得生命所擁有的真相,就不會汲汲營營地往外放射與計較了。

  當我們面對一些獨居的人或許會以為他是孤獨的,但你可曾理解過對方的生命?有時這樣的互動是花上一輩子的時間也無法一窺堂奧的,畢竟「孤寂」真正的意涵在獨立的個體與常樂我淨的超然詮釋中,自然能讓很多生命的盲點有了智慧的產生與截然不同的作為。

  本劇的原著妙麗葉包貝里,是一名哲學系的教授,這也使得本片除了電影的特質呈現之外,也增添了更多的文學厚度與哲學的思考,這是這部影片最吸引人之處。在生與死的互動中,也呈現了不生不死。死亡的代表是亞爾登與米榭太太,甚至是金魚,而每個人活著雖然都是「生」,但大部份卻是不生不死啊!

  不生不死有時又太過抬舉劇中人物,畢竟這是佛學中一種至高的論述與實證,其實只要靜下心來,每個人都能從中體證,從而讓自己也成為一隻優雅的刺蝟。

2012年6月6日 星期三

賣百科全書的女人(Le Secret)*

導演:薇珍妮.華岡(Virginie Wagon)
主演:安妮.寇森(Anne Coesens)
   米歇爾.邦波(Michel Bompoil)
法國 / 2008年 / 101分鐘 / 限制級
禮讚:法國亞維農電影節 最佳影片
   法國杜維爾電影節 最佳劇本
女人的角度細膩剖析了女主角一點一滴偏離常軌,無以名狀、私密的情慾生活…

◎ 劇情簡介     

  瑪莉.河馮與丈夫方斯華結婚十二年,生了一子保羅,瑪莉每天推銷知識大百科,成績相當不錯,公司有意要昇她的職。

  瑪莉與傑瑞有約,但一名美國黑人舞者應門,立刻開了一張支票成交,但因沒有簽合約書,瑪莉再度造訪。這才發現這人不是傑瑞,而是傑瑞的友人比爾。比爾表示買下知識百科是為了送給傑瑞。面對這名體格壯碩的男人,瑪莉有些奇異的感覺,竟然假裝忘了東西而有再度造訪的理由。比爾每回都彬彬有禮,並邀瑪莉喝威士忌。在愈來愈熟後,瑪莉漸漸無法自持,竟然在比爾面前寬衣解帶,兩人發生了關係。

  從此瑪莉便無法專心投入工作,而是沉迷在性愛之中,她向丈夫方斯華求證在結婚十二年之後是否尚有對彼此的愛?丈夫持正面的看法,瑪莉雖同意,但卻依然沉迷在外遇的性愛中,而在一些對比中,她與丈夫的性愛便顯得索然無味了。

  瑪莉慢慢發現自己是多麼渴望一直留在比爾身邊,而她約會時總換穿紅色內衣褲,直到回家後又急急換回白色內衣褲。不僅如此,原本期望再生個孩子的瑪莉在與丈夫作愛中突然要求吃避孕藥,這讓方斯華相當沮喪。而瑪莉毫不忌諱地將實情告知母親,母親自然大肆批評,甚至嚴重警告,但瑪莉不以為意,她拒絕了公司的昇遷,只希望獲得更充裕的時間能與比爾相處。

  然而瑪莉主動提供手機給比爾,比爾卻不接受,但瑪莉愈陷愈深,甚至幾次作愛過份激烈而差點陷入昏厥中,但也毫不隱瞞地將吻痕給丈夫看,並坦言自己有了外遇。方斯華相當生氣,雙方有了爭執。

  丈夫為了表相的和諧帶瑪莉去看歌劇,但燈一暗瑪莉便急急走出劇場。方斯華暗中跟蹤到比爾住處,瑪莉反而在裡面逗留更久,丈夫終於忍受不了,主動打電話要求分手。在參加友人賽芙琳與路克的婚禮中,瑪莉又與方斯華再度聚首,方斯華坦言無法失去她,而瑪莉似乎也有一些不一樣的感受,兩人隨一些熱戀中的男女躍入泳池之中,兩人在水中緊緊相擁在一起。

◎ 劇情分析

  婚姻是男女愛情試煉之後的成果,也是一種見證,但婚姻往往不是真正的成果,反而是另一種試煉的開始。所謂「七年之癢」是一種通用的名詞,若在人性中這種感情疲乏是一種普遍的必然,那純粹用「道德」的觀念來對治是否合宜?

  人類的集體共存延展了生活與文化,這也是一種必然的趨勢與發展,而道德是附帶而來的約制文化,若缺乏這種約束的力量,社會上許多脫序的行為便很難掌控。問題是若只純粹從約制的角度來看待,顯然還是有許多缺點以及必須檢視的空間。

  面臨人類有史以來必然的最大變化,許多觀念是必須重新評價並提供新的價值觀。婚姻在這個節骨眼上正巧是首當其衝。面臨二度詮釋的男女婚姻關係,其實也必須從了解自我存在的本質作為出發點,才夠資格去看待這種男女互動。誠如女性主義必須先了解心靈自由的真諦,才有可能涉入男女平等的議題。

  首先應建構一種全新的觀念,把男女關係全部去除掉,冠之以「人」的本質來看待夫妻的互動關係,原本曖昧不明的盲點便豁然而開。摒除了男女的表現,每個人都被建構在「人」的立足點上,所有的感受便能從相同的出發點來檢視與認知。如果七年之癢被放置在相等的平台上檢視,其後續延展出的問題便更加單純了。

  也正因為在平等的視野中,原先被建構的婚姻制度便不是問題討論的核心,因為夫妻關係便成為兩條平行的鐵軌,雖不致相交但也不離不棄,換句話說,夫妻關係的最佳狀態便是各站在鐵軌上各自領納左右兩邊的風光,這是我創造的「鐵軌理論」。

  鐵軌理論勢必成為將來世界上所有婚姻關係最重要的依循方式。現在的許多觀念早已經有了實踐,譬如夫妻應尊重對方的隱私,不應侵入窺看對方的信箱與手機,雖然目前的社會現象偷窺對方秘密的比例還是很高,但起碼這種表相的認知是共存的。假以時日,接納這種現象的人就會更多。

  「賣」片談論的現象正是「鐵軌理論」的前緣。瑪莉原本平靜無波的家庭與事業並存的共融中,她的認知始終還是建立在傳統的概念中,她的白色內衣褲代表的是傳統的現象,可是當她在心靈開啟一道慾望的窗口之際,一切開始有了轉變。紅色內衣褲象徵了強烈的慾望;也對比了過去的平淡。

  三十五歲是一個告別年輕的歲月,有太多的不捨與緬懷,相對地在潛意識中會湧起對中老年的惶恐不安,於是在這個臨界點中便有了出乎自己意料的抉擇。是想藉這次的外遇重現過去青春的記憶?或者證明自己年輕的歲月依然存在?這是我們必須深入去思考的。

  比爾的身份是奇特的,在導演刻意設計下,比爾的職業是舞蹈家,這應該是瑪莉生命位階上極度嚮往的;而強壯的體魄不也正是她潛意識的渴望?其實比爾的生活背景是可以刻意模糊的,因為導演把主觀鏡頭放在瑪莉的自我認知上,從而在幾次交集後,逐次地挖掘與探索瑪莉之前的自我隱藏與壓抑。

  屬於隱晦難明卻又焦躁不安的內心悸動,是連瑪莉ㄧ向不曾碰觸得到的。或許那是因為從來不曾有過正面碰觸的機會,但一旦有了交集碰觸,剎那間便風起雲湧慾望交縱。原本瑪莉尚將自己置身在道德的圍牆之內,但幾番攻防,她便棄甲投降,完全被自己熾熱難耐的慾望所降伏。

  慾望究竟來自何處?這也是必須嚴肅去面對與探索的。或許這被稱為本性的慾望,是出生為人的本質,換句話說人會投胎為人其實都是來自慾望,這是佛學上一個重要的基本概念。若無對「異性」的歡悅快意,人如何從中陰身投胎入受精卵?而這一切的作為全都來自過去無量世以來的習氣種子,既是一種習氣,絕對會成為一個人的慾望本質。

  本片雖然有許多畫面極為爭議,但真正焦點卻是在時代之脈動與面向。比較過去十年就可得知,生活中許多見解隨者時間的進展而有所改變,人與人之間的對待與價值觀有了新的詮釋,換句話說,不管你的見地如何,最終都必然會與這種脈動的轉變相結合。

  瑪莉的慾望奔放,棄置傳統家庭的完整結構,過去是必須接受無盡批判的,但現在卻已成為一種反思的主流,這個社會漸漸揚棄了男人與女人的差別對立,而將一切從平等的角度來佈局,從而提供了一種未來的趨勢與現象。但在劇烈改變中,也嚴肅地透露了某種基調,所謂「家」的概念是在轉變中始終不曾被遺棄或改變的,最起碼在這一個階段中是如此呈現著訊息。

  完美的婚姻是以什麼角度來下定義?這也是相當複雜的問題,當按捺不住激情與索求之際,一切安定的元素立刻就為之崩解,但這種解構其實是為了建構另一種新的面向,就像大海的波浪一波退卻另一波立刻洶湧而上。世間的無常變化總在一種規律中循序漸進,只要你靜下心來傾聽,不難發現在激盪中所延展的力量與弦外之音。

預告  請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