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08年8月27日 星期三

陪我走到世界的盡頭(Monsieur Ibrahim)

編劇:艾力克.埃馬紐.埃爾史密特(Eric-Emmanuel Schmitt )(原著小說)
   艾力克.埃馬紐.埃爾史密特(Eric-Emmanuel Schmitt )(劇本)
   弗朗索瓦.杜貝隆 (Francois Dupeyron)
導演:法蘭克.杜匹隆(Francois Dupeyron)
演員:奧瑪.雪瑞夫(Omar Sharif)
   比利.布蘭格(Pierre Boulanger)
法國 / 2003年 / 94分鐘 / 輔導級
禮讚:2003年威尼斯影展觀眾票選最佳男演員-奧瑪雪瑞夫
   2003年芝加哥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皮耶布朗格
   2004年德國赫塞獎最佳文學改編劇本(製片Michele & Laurent )
   2004年法國凱薩獎最佳男演員-奧瑪雪瑞夫
   威尼斯影展終身成就獎-奧瑪雪瑞夫
愛,可以改變一切,微笑,就可以看見幸福「11歲的時候,我宰了我的小豬撲滿,然後….。」

◎ 劇情簡介     

  尚屬青少年階段的摩易斯,他的母親很久以前就棄他而去,生活艱困地與父親相依為命。摩易斯家中的窗口望出,可看到妓女在巷口拉客,終於有一天,他打破了撲滿湊足了三十五法郎欲找黑人妓女,但因未滿十六歲而被拒。倒是另一名叫絲樂薇的妓女接納他,於是摩易斯就這樣失去了他的童貞。摩易斯還天真地回家拿了一個小熊的填充玩具當禮物回贈她。

  摩易斯常在巷口一間「阿拉伯」人的商店購買日常用品,但總會偷偷地在口袋內偷藏一些罐頭或日用品。老闆伊伯罕雖然知道但始終不曾點破。伊伯罕告訴摩易斯如果真的要偷東西那就在他店裡偷,千萬不要到別處。這感動了摩易斯,而伊伯罕教摩易斯如何以貓罐頭混合其他食物給父親吃,以便節省開支,但摩易斯節省下的錢竟然又去找其他妓女。

  事實上摩易斯一直很喜歡樓下的女同學蜜莉安,苦於不敢表達,常在她跳舞之際故意從樓上潑水。或許是嫖過妓,摩易斯也開始膽大地在車上向蜜莉安搭訕,兩人也有了不錯的進展,但蜜莉安性情亦是相當不穩定,終於有一日讓摩易斯撞見她與另一名男同學理查親密的舉動,摩易斯自然心有未甘,單獨找蜜莉安,沒想到蜜莉安向他表示兩人關係已經完結,這大大傷了摩易斯的心。

  但更令摩易斯沮喪的是父親終於失業了,過不了幾天父親留下所有的錢然後留書離家出走。為了活下去,摩易斯開始變賣父親以前珍藏的書,而這一切引起了伊伯罕的注意。有一天一名自稱摩易斯母親的女人來找,摩易斯假裝不認識,於是母親便默默離開了。而當警察找上門表示其父臥軌自殺後,怕被送入孤兒院的摩易斯急急來找伊伯罕,於是伊伯罕費盡心思終於成功地認養摩易斯。然後買了一輛車也考了駕照,從巴黎開車到他的故鄉金月灣。這個地方在阿納托爾到波斯的地方,沿途經過土耳其看了迴旋舞;也進入伊斯坦堡的回教教堂;也一起洗了土耳其浴,但在兩人合照後,伊伯罕卻在家鄉前的彎道翻車,摩易斯急急趕到,最終以兒子的身份為他下葬。摩易斯又回藍街照顧商店,而店內又有一名青少年在買東西後順手牽羊,而摩易斯的眼神卻是伊伯罕的翻版。

◎  劇情分析

  作家艾力克.埃馬紐.埃爾史密特(Eric-Emmanuel Schmitt)曾以世界三大宗教為主軸,寫成了「生命三部曲」。而本片正是以伊斯蘭教的哲學宗旨作為出發點,從而改編而成的電影作品。

  故事的背景「藍街」是一條充斥流鶯的色情巷道,摩易斯生於斯長於斯,必然受到環境的影響,尤其他成長在單親家庭,父親雖有著對文本的執著,但環境的現實卻也逼壓著他一步步走向無奈的絕境。無暇看顧摩易斯的起居,只提供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開支,但這依然無法阻擋即將步入青少年期的青春幻想。

  「性」對摩易斯而言,不只是一種自認為成長的象徵,在一切都受到極端桎梏的同時,摩易斯絕對會無所不用其極尋求與大人平起平坐的平台,唯有如此才能讓他走出困境。雖然事情不見得是像他所想的如此單純,但這絕對是青少年青澀年代的困境所必然的過程。

  母親在他年紀很小的時候就離他而去,據父親的說法是她帶走了另一名孩子也就是摩易斯的哥哥波爾。雖然彼此沒有見過面,但波爾這個名字變成了摩易斯的心中魔咒。在潛意識中的相互比較,父母的選擇代表了優秀與拙劣的區野,如果母親真的喜歡他,為何將他留置在藍街與父親受苦?

  但事實上這一切都是父親的謊言,直到母親來找道出她只生了摩易斯之後才真相大白。只是萬念俱灰的摩易斯並不想再與母親有任何的瓜葛。相較之下,雜貨店的伊伯罕倒更像他的親人。

  父親縱然愛書如狂,連陽光照到書本都捨不得,想必是西方文明的中堅份子,但顯然這樣的文化氛圍卻完全抵不過一本可蘭經的教誨。透過伊伯罕的教誨,摩易斯從習慣性的偷竊慢慢轉化他的良知,而在為人處事上伊伯罕的寬容與樂觀也大大影響了摩易斯。

  摩易斯這個腳色正確而有趣地呈現了青少年煩亂躁動的熾熱感情,雖然不是穩定的專執卻是近乎盲目的往前測試。為了嫖妓,打破了撲滿,然後將銅板向伊伯罕兌換紙幣。充滿睿智的伊伯罕的眼神似乎洞悉了一切,但在他的見解中,這都是一種成長的過程,包括在他店內偷東西,雖然知情卻也不願道破。這一切都源自宗教的寬容與諒解。導演將伊斯蘭教所有的教義全都轉移到伊伯罕身上,這省卻了說教的尷尬,也使得欲傳達的主旨訊息成功地散置在情節之中。

  伊斯蘭文化與西方文化在歷史上是有其對立性的,在西元前的一場重要戰役中希臘將伊斯蘭文化趕出西方,這也使得如今歐美的文化與伊斯蘭文化有了區隔。如果一定要作比較的話卻很容易陷入困頓中,因為每一種的神蹟都是人類的恩寵;也是世間的慈悲,若能從中深刻領悟,必然了解這番緣由的。

  摩易斯的父親臥軌身亡,這使得他更加堅強地生活著,但他維生的來源卻是賣掉父親生前珍藏的書。在某方面而言,意謂著西方文明的崩潰,而能讓摩易斯得到救贖的卻是可蘭經。其實伊伯罕本身就是一本可蘭經,在藍街他早就像先知或菩薩默默地奉獻與付出,他並不太在意商店的盈餘,因為一切早就有著阿拉的旨意。

  為了不讓摩易斯被關入孤兒院,伊伯罕費盡千辛萬苦終於辦妥了收養的手續,這段情節多少也透發出文化之外的種族問題,但不屈不撓的伊伯罕終於遇上了一位心地慈祥的女人,這才使得認養手續得以完成。

  為了讓摩易斯能夠理解真正的伊斯蘭文化,伊伯罕好不容易重考了駕駛執照,只為了帶他回到故鄉金月灣。事實上伊斯蘭的國度也常因戰爭而分裂,導演刻意迴避這個問題,將背景氛圍設置在和平安樂的淨土,這自然是整體規劃的考量,但也使得最後的結局除了伊伯罕的車禍死亡之外就欠缺了一點令人稱道的力量。

  沿途的伊士坦堡背景的教堂以及橋上垂釣的人影,顯示了一種特殊而有別於西方文明的特質,尤其在教堂內點燃蠟燭更是全面認同的表徵。而迴旋舞的圓形弧線更帶領觀眾直接碰觸到天際神靈的低語。

  伊伯罕的死亡正是摩易斯的再生,而兩者之間是有其嚴謹而正統的傳承。摩易斯回到藍街繼承的不只是他的商店;更重要的是整體伊斯蘭文化的落地生根。

  任何一種宗教其實真正的教誨都是直指人心的。伊伯罕讓摩易斯感受到當下的真實意義,尤其遇到困難或受到挫敗時,當下的心境若能真正體悟,則一切的困擾與紛爭自然會迎刃而解。

  如果你愛一個人但不被接納,那也無妨,因為當下你是被愛所籠罩,是對方無福消受的。其實這也與唯識法相宗的「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道理是類通的。就算基督教或天主教的博愛,相信亦能相符而有共識的詮釋。

  「陪」片雖以宗教為背景,但卻不著痕跡地呈現了宗教的企求,這是導演與原著相當成功的所在。而故事的時空背景放置在六o年代,也使得當時的法國特殊風格再度呈現,若論一部影片能夠多方面的兼顧而令人感動者,本片實是當之無愧。

2008年8月26日 星期二

愛情0規則(Kilometer Zero)

編劇:尤蘭達.賈西雅.索藍諾(Yolanda Garcia Serrano)
   璜.路易斯.伊波拉(Juan Luis Iborra)
導演:尤蘭達.加西亞.沙蘭奴(Yolanda Garcia Serrano)
演員:干查華.拉斯高(Concha Velasco)
   佐治斯.哥拉菲斯(Georges Corraface)
西班牙 / 2000年 / 96分鐘 / 輔導級
禮讚:2002 L.A. Outfest 觀眾獎-傑出敘事纇電影
   2002 波爾德同性戀影展 觀眾獎-最佳影片
   2001 漢堡同性戀影展 Eurola Award
   2001 邁阿密同性戀影展 觀眾獎
   2001 費城同性戀影展觀眾獎-最佳影片
[幾點?] [在那兒見?] [然後呢...?]
在西班牙馬德里悶熱的仲夏午後,十四位男男女女的愛情生活彼此交互影響著,他同在下午六點與相識的或素昧平生的另一半相約在太陽門廣場中央的Km.0見,不論是約定或是巧遇,他們分別在此集合然後解散,展開七段不可設限、完全“0規則”可循的愛情奇遇…

◎ 劇情簡介     

  二十一歲的佩卓想到馬德里一圖自己的電影導演夢,寫信聯繫了姐姐的朋友希薇亞,希望能借住她的公寓;而妓女塔提安娜因接了客戶的電話,雙方約定在太陽門的廣場KM.0見面,這個地標是十條公路的起點。但陰錯陽差塔提安娜接走了佩卓,雖為他口交服務,但佩卓卻決心要改變塔提安娜的氣質,不僅為她重新造型,也出錢為她添購衣服。

  而希薇亞卻意外遇上歌舞劇名導傑拉多,不惜假裝車禍以求得青睞,但傑拉多認為她無天賦,正欲離開時,希薇亞以歌聲打動了傑拉多。

  在婚前罹患焦慮症的塞吉歐原本是塔提安娜約會的對象,但卻遇上了同性戀馬西莫,雖然馬西莫不斷地放電勾搭,塞吉歐似乎也有心動的跡象,但最終在咖啡店內遇上改變造型的塔提安娜而了卻了預習性經驗的願望。

  馬西莫原本要等的是男舞者布魯諾,但布魯諾巧遇班傑明,雙方一見如故而上床。班傑明的室友米格接到貴婦人瑪嘉的電話而應召牛郎,但瑪嘉卻發現班傑明的皮夾內有小時候的相片,誤以為米格是她失散多年的兒子,心情大受影響來到咖啡店。而咖啡店的服務生馬利歐在女友愛人的催促下近日決定結婚,但馬利歐的願望是想頂下一間店面但缺資金二百萬元,事實上「愛人」的妹妹「人愛」年紀雖小但卻表示願意等馬利歐,因為她認為只有她才適合馬利歐。

  而「愛人」忙著試婚紗、買東西,但卻在四個多小時之內遭搶劫三次,「愛人」只好哭哭啼啼去報警,沒想到光頭警察竟是她幼年時曾送卡通錶給他的男孩,而如今他竟然還掛在手上。光頭警察正埋怨沒有女人能欣賞他,愛人的出現使兩人立刻發覺真愛的所在,於是決定要去找馬利歐告知真相。

  而瑪嘉終於發現親生兒子不是米格而是班傑明,一時心情大開,遂開支票二百萬元送給馬利歐,當然也給了米格滿意的牛郎酬勞。而同在店內的希薇亞也得到了歌舞劇的角色,塔提安娜也有了更多的信心,而陰錯陽差的布魯諾與班傑明也認真地思考自己的未來。

◎    劇情分析

  以「三一律」的戲劇定理將場景與時空完全統一,這使得本片原本各自獨立發展的線性故事,最終有了糾纏與衝突。連帶地使得劇本的交集有了人性的共融,雖然在事件處理上有著開放與前衛的著眼點,但卻也正確地實踐了當今社會的脈動。

  同性戀的議題較以往有了更多的鋪陳,也對傳統在愛的詮釋上有了更多的面向,但因過度的輕率,難免有了浮濫之嫌。

  佩卓到馬德里圓導演夢這條線,在短時間之內倒是塑造了一名新的腳色,如同拍片一樣,可以透過安排與創作讓原本一無是處的妓女塔提安娜有了全新的改變。雖然舉止風情都變得更為高尚,但並未如東方思考的模式讓野雞變鳳凰。這是東西方思考模式的不同,但卻各自有其拓染的空間。倒是佩卓毫無預警地經歷了一場性服務,自然就變成戲劇的趣味點了。

  佩卓的姐姐原希望他去找希薇亞,三十多歲的女演員始終混不出個名堂,她原本希望能透過佩卓尋得一個腳色的演出,但當她見到另一名歌舞劇的名導演時,竟刻意以身試車製造假車禍,以期獲得重視而得以演出。這是狗急跳牆的行為,若非已陷絕境是很少人會拿生命開玩笑的。事實上這也是演技的呈現,只可惜傑拉多要的是歌唱人才,若非被逼至最後獻唱一曲,希薇亞始終不知自己是放錯位置的。這段情節其實可以提供給許多觀眾參考,也許你始終不得志,並非你缺乏才氣,而是學非所用,若找到可讓自己發展的空間會有意想不到的成就的。

  片中所有人物聚焦之所是0公里,亦即公路的起點。馬德里的太陽廣場地上的指標,是通往西班牙各地十條公路的起始點,相信因為本片的呈現,太陽廣場日後必然會成為旅遊一個重要的景點。但為了符合三一律,導演將場景放置在廣場的一家咖啡店內。於是原本各自為政的線索便慢慢靠攏了。在聚焦的所在,事件也必然有所重疊並相互影響,於是衝突就由此展開了。

  瑪嘉的丈夫忙於事業對她不理不睬,或者說是因為她已人老珠黃,於是富裕的經濟環境讓她打電話叫了牛郎,但春風一度後從對方皮夾的相片發現竟是自己的兒子。這種亂倫的慌亂也使得瑪嘉跌跌撞撞進了咖啡店,她渴望丈夫的精神資助,但丈夫始終忙於事業與會議中。這樣的例子在這個社會中屢見不鮮,若欲探求其真正的原因當然是相當複雜的,每個人的認知點不同,回應類似的情節自然有所不同,若召牛郎能解決情慾需求倒也無妨,但真正的事實是很多婦女最終人財兩失,這一點倒是需要特別引以為戒的。

  瑪嘉似乎沒有這些困擾,她的苦惱是以為自己與親生兒子有了亂倫的關係,所幸最終虛驚一場,但剛從惶恐中走出的瑪嘉立刻又陷入情慾中,這點應只是戲劇中喜劇的刻意呈現,觀眾一笑置之即可。

  咖啡店變成時空聚焦的所在,所有的一切恩怨,便必須在此地全部解決。但屬於感情的事該如何分野呢?以為是自己期待的人,但陰錯陽差地交換竟也使得每個人必須靜下心來重新思考未來,未來是什麼?當然是自己能掌握而且也能被對方所掌握,在互動互信中取得共融,生命便沒有所謂的缺失。

  怎麼去看待布魯諾與馬西莫呢?兩人透過網路交往,相約見面無非是想一嚐男人與男人的交集,但布魯諾遇上了班傑明,可是兩人依然如乾柴烈火般釋放自己放縱自己。透過這種肉體的交纏,重新回頭再來認證兩人之間的愛情所在,這是反其道而行?還是現在的社會觀念已經有了不一樣的形態。

  也許社會脈動真的變了,但我們應該堅信人性的本質是不會變化的。情慾與慾望永遠是人性永遠無法掙脫的桎梏,如果我們從另一個方向思考,就不難發現這種種的躁動是極端虛幻的。縱然掌握了日日追索的慾望,但在慾望獲得釋放之後,僅剩的又是什麼呢?這些議題是我們必須認真思索的。

  以近乎舞台劇的手法呈現了七條線索的重聚,是最標準的舞台型態。俗稱戲劇之母的舞台手法,自然有其豐沛的戲劇能量,觀眾在這些錯綜複雜多線的鋪排中,自然在最後能理出一條主旨線索,從而在劇中的反應中有了新的自省與期待。正如公路0公里的起點,十條放射而出的公路代表了不同的生命抉擇與過程。

  無論選擇哪一條路,絕對沒有對或錯的問題,條條大道通羅馬也許不見得適用這種說法,但命運應該是掌握在自己手上的。誠如希薇亞如願遇上了歌舞劇大導演傑拉多,但這並不表示希薇亞從此邁入成功的坦途,相反的,從這天開始她才是正式奮鬥的開始。

  生活中一定會有令你心煩或不滿的所在,你可以埋怨但卻應該立刻改變態度,積極追尋更好的層面,別以為成功會平白無故落在你眼前。本片以「寓言」的方式拼湊組成,雖然有著舞台劇的特質「湊巧」的組合,但也透發了生命的另一種現象-無法解釋的巧合;當然也有著立教言說的意旨神髓,在喜劇的歡愉背後,還是得要思考其真正的企圖。

2008年8月21日 星期四

荒唐歲月(Stolen Childhood)

導演:安德烈.弗瑞吉(Andrea Frazzi)
   安東尼奧.弗瑞吉(Antonio Frazzi)
演員:羅沙里奧.林納多(Rosario Rinaldo)
   奧圖羅.派克里(Arturo Pagliah)
義大利 / 2004年 / 92分鐘 / 輔導級
禮讚:捷克卡洛維瓦利國際影展最佳影片
   歐洲電影節年度新銳最佳影片獎
   義大利奧斯卡大衛獎、最佳製片、最佳剪輯、最佳導演、最佳影片
   浮萊諾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
   吉凡尼國際影展評審團大獎
   希拉斯影展年度最佳影片
   羅塞多影展最佳影片
   拉奧初影展最佳影片
   克勞洛法拉影展最佳影片
   國家菁英獎(FICE)最佳編劇
   義大利國家新聞業聯盟最佳劇本、最佳音樂提名
   比利時法蘭德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提名
   地中海國際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布達佩斯、聖保羅、捷克伯拉第斯拉瓦、愛丁堡、紐約、伊士坦堡、美國克里夫蘭、
    葡萄牙、費思羅牙影展
這部電影同時設計一個11歲男孩在同一時間內的兩段旅程:一段是男孩搭乘地鐵要去「踢足球」的電車之旅;另一段則是回朔 …

◎ 劇情簡介     

  才十一歲的羅薩里歐因被父母拋棄,由他一人照顧奶奶。但大部份時間他都與一羣同黨四處遊蕩。他們在高速公路上穿梭,害得疾行的車子撞到護欄,也對不敢過去的同夥脫下褲子以示懲罰。

  一名叫桑提的大哥哥常帶羅薩至教會幫忙,這兒收容了許多年輕的女孩。羅薩之所以喜歡到教會,是因為他喜歡上十六歲但自稱二十歲的卡特琳娜。羅薩發現卡特琳娜懷孕了,遂向同夥吹噓他與卡特琳娜上過床,但有一天當他發現桑提趁神父生日宴會時,偷偷帶卡特琳娜在車上作愛,於是羅薩故意將桑提的重機車放置位置提供給三名歹徒,以致歹徒肆無忌憚地載走了機車,但卡特琳娜發現這個秘密,她指責羅薩亦應出面指控,否則公佈他的劣行,但沒想到卡特琳娜下體流血,雖送到醫院,但卻已回天乏術。

  在之前羅薩與同夥引來一名戀童癖者,在打昏他後,從皮包中搜出一把槍,為了這把槍他與同夥吵了起來,而羅薩拿這把槍等在醫院,等醫生下班後槍傷了醫生的腳,在醫生尚無法走路時,羅薩又回到醫院警告醫生,然後逃之夭夭。

  警方也在彈子房內找到羅薩,但查無實證只好放了他。而一直帶領他們四處偷東西的卡撒路契遭到另一名黑社會份子的教訓,於是羅薩便被有組織的黑道所吸收了。黑道老大教育羅薩用槍的時機,甚至犧牲了自己養了三年的狗,要羅薩開槍射殺。

  果然沒多久,羅薩便被派去執行任務,首先去車站前喝一杯果汁,然後入車站等待,在燈突然熄滅之際,見到一名中年男子拿著手提包走來。羅薩毫不猶豫地朝對方開了很多槍,在男子中彈死亡後,羅薩立刻邊逃邊換裝,在逃出車站入口處時,發現手掌上沾了血漬,他想起老大的教導立刻用嘴吸乾鮮血,然後在噴泉處漱口,一名老人來關心,但羅薩騙他說是打球時被撞到牙齒。
  
  羅薩發現他的行動其實都在老大的監管之中,他似乎正一步步走入一個生命的死胡同而不自知,但暫時也只能陪著玩球的同齡小孩踢起了足球…。

◎  劇情分析

  一趟電車之旅有多長?一件件的回憶有多少畫面?

  「荒唐歲月」極具創意的剪接手法看似打散了原本傳統的敘述過程與空間,但卻也在意識流的躁動中重塑了時間的洪流。

  十一歲的小男孩正是進入青春期之前的尷尬年歲,尤其被父母遺棄的羅薩里歐,他為了執行老大交付的一項殺人計劃,明知他被黑社會利用,但毫不猶豫答應任務,只為了這份執行能力讓他可以在黑社會中佔有吃重的份量。而這趟的電車之旅,也讓他陷入了過去的回憶。

  依循著人類慣有的思考模式,猶如妄念紛飛的意念,快速地在眼前閃過,這是對這個社會的吶喊或抗議?或許也是企圖掙脫心靈桎梏的反撲,因為他無法理解命運為何會陷在這般的困境,在來不及自艾自怨的同時,就必須每天去面對排山倒海而至的紛亂。如果生命還有一絲令人愉悅之處,那應該是與同夥在街頭踢足球以及家中老奶奶的殷殷告誡了。

  為了讓生命有更亮麗的呈現,這群孩子們必須不斷地自我挑戰。橫越高速公路造成車禍也不在乎,因為他們的本意只是表現與測試自己的膽量。

  在教會遇見卡特琳娜原本是個轉機,只是卡特琳娜所遭遇的生命困頓不是外人所能理解。她懷孕,對未來一片茫然無助,唯一的歡樂似乎也只能寄望在短暫的肉體偷歡。然而她卻不知此舉大大傷害了羅薩里歐。十一歲的男孩如何愛上十六歲的女孩?以後也許不是個問題,但此刻羅薩里歐的潛意識似乎也有著依附的心態,他常向同夥誇耀與卡特琳娜交往,並且使她懷孕。這種誇示無非是想讓自己立刻被認知為「成年」的焦慮,畢竟在人與人的鬥爭中有時體力亦是重要的一環。

  偷搶拐騙成為這羣孩子每日的生活寫照,導演在片中忠實地呈現這個社會始終有我們一直刻意忽略的陰暗面,然而不管我們如何關注,這樣的陰暗面始終存在社會的每個角落。究其緣由,當然是與上一代的失職有關,但問題是再深入的原因恐怕也不是單純的理性所能解決的。

  導演認為把問題呈現其實就已經解決問題,從某個角度而言,這樣的論述是正確的;但事情的面向往往不是單一的,每個腳色都有他的背景,其困境與難題自然完全不同,若以概略法此說行得通;若以精算法,則有待商榷。

  我們對於羅薩里歐未來的命運如何很難為他下一個定論,但完成任務後,羅薩里歐回歸一羣年齡相仿的孩子中踢足球。如果踢足球代表的是一種成長的興味與未來的希望,但出了這場球局之後,羅薩里歐其實早已步入了一條不歸路,如果他還有時間再去對照他與奶奶的互動,觀眾將會有更多的悲愴與難過。

  然而不管你的感受如何,都無法解決羅薩里歐的命運。正如他搭上的那班地鐵列車,似乎是永遠下不了站,甚至他也永遠不知列車的終點何在。於是羅薩里歐只能寄情於自己認為的戀愛中,但這一切反而是他必須面臨的試煉。女人的胴體對他而言都是極大的誘惑,但以情慾而言,似乎連自己的真正意向也說不清楚的,一切都只是驕其同儕罷了。但為了報復,羅薩似乎什麼事都做得出來的。他出賣了桑提而使他失去最寶貝的機車;也使得卡特琳娜失去了生命。

  社會的一切早已與羅薩里歐劃清了界限;但羅薩里歐其實也早就堅固了自己的心靈城池,就連與自己的同夥為了贓物中的一把槍而發生了悲劇,也許這是始料未及,但就如叢林中的弱肉強食定律般,不只是這把槍的衝突,未來還是有其他的引爆點的。

  羅薩里歐也不盡然都是錯的,在列車上四名壯漢抬一輛機車上來受到眾人指責,壯漢將怒氣發洩在羅薩身上,羅薩差一點抽槍大開殺戒,如果這是一件事實,我們不免會惶恐在陽光背後的陰影究竟潛藏多少在我們的周遭?沒有人有能力作預測與防範,因為這一切都屬於這個社會。羅薩在這節骨眼的表現是邁向成熟的轉捩點,問題是這樣的成熟有一半來自驚恐;另一半則是為了任務而忍辱。但大部份的觀眾卻有著極端矛盾的看法,許多人應該在衝突當下都會有希望羅薩掏槍退敵的渴望。這樣的對立情節其實正是導演精心設計的衝突。

  而這樣時時刻刻挑戰自己的勇氣,說穿了其實相當的卑微,因為攏攏種種只為了澄清自己的存在,未來的希望變成遙不可及,但日子卻不會因此而停頓。如果易地而處,你該會如何詮釋羅薩里歐的人生呢?社會既然容許他的存在,自然沒有拋棄他的理由,問題是人類的社會結構往往都是讓人失望的。

  列車繼續行駛,羅薩里歐的腦海中一再尋找過往的記憶,但除了記憶之外,似乎所有的一切都已遠他而去。羅薩里歐也只能選擇繼續往前行。橫擱在面前的也許是萬劫不復的苦厄,但對羅薩而言他連選擇的權利都沒有。大人的身影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崇拜,因為他實在沒有把握能活過明天。

  「荒」片的詮釋觀點充分利用了影片的特質而令人驚嘆不已,在世界各地不斷獲獎是意料中的事。

愛情潛意識(Unconscious)

編劇:瓦金.甌瑞斯崔(Joaquin Oristrell)
   多明尼克·哈拉里(Dominic Harari)
導演:瓦金.歐瑞斯崔(Joaquin Oristrell)   
演員:路易.托薩(Luis Tosar)
   蓮娜.瓦特伶(Leonor Watling)
西班牙 / 2004年 / 100分鐘 / 限制級
禮讚:日舞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西班牙哥雅獎最佳編劇、最佳電影音樂、最佳服裝設計、最佳造型
    最佳女配角等多項大獎提名
電影與心理分析同時出現在十九世紀末,分屬現代藝術與科學兩個領域,卻共同關切夢與慾望…

◎ 劇情簡介     

  艾瑪的醫生丈夫里昂突然失蹤了,艾瑪只好求助於姐夫也是心理醫生的薩爾瓦多。事實上薩爾瓦多與妻子奧麗薇亞在感情上有些問題,在潛意識中薩爾瓦多是深愛著艾瑪的。

  雖然四處尋找但始終沒有里昂的蹤影,正巧艾瑪的父親醫學院的院長在歡迎阿茲海默醫生的場合中,雖不見里昂前來,但依然宣佈將來他的位子要留給里昂。這個宣佈大大地刺激了薩爾瓦多,但卻經不起艾瑪苦苦糾纏,心灰意懶的薩爾瓦多只好用催眠術希望能從艾瑪的夢中找出里昂,但沒想到反而催眠了自己,他不只在催眠中表示愛上艾瑪;也在岳父面前失態,岳父一氣之下立刻開除了薩爾瓦多。

  但里昂的女管家敏加若卻將里昂的診療紀錄放火燒掉,幸好薩爾瓦多及時搶回。從診療紀錄發現里昂曾有四個女病患。二人跟蹤帕斯朵拉至牧場,沒想到她是一名拍性虐待的女演員;另一名托斯朵拉竟是一名吸毒者與精神病,甚至二人亦在尋找第三名病患時參與了一場變裝的舞會,而薩爾瓦多在護送艾瑪離去時,懷孕的艾瑪羊水破了,急急送到醫院後,艾瑪生了一個兒子。
  
  薩爾瓦多最後尋找到一所妓院,在這兒竟然發現里昂曾在妓院找到自己的生母,而更令人意外的是里昂是敏加若所生。當年原名路易莎的敏加若與院長歐拉西奧有了結晶而離開,直到有一天歐拉西奧去找里昂時,才發現里昂是自己的兒子,但此刻亂倫大錯已經鑄成,因為里昂已經娶了艾瑪。

  薩爾瓦多在妓院找到了里昂。里昂表示他曾師法佛洛伊德六年,而他也在四名病患上體驗了超越傳統價值觀的情慾,他將薩爾瓦多綁在床上,然後持槍欲槍殺來西班牙演講的佛洛伊德。

  薩爾瓦多扯斷了床板,急急趕到會場與里昂發生打鬥,但里昂在槍擊不成後與父親歐拉西奧被掉下的水晶燈砸死。薩爾瓦多的妻子表明她是女同志決定與同伴至巴黎,而薩爾瓦多則與艾瑪互訴了真情,二人將到阿根廷,同時也將探戈傳到南美。

劇情分析

  根據佛洛伊德的人格理論認為人的心裡有三個系統:(一)意識系統(二)下意識系統(三)無意識系統。他認為無意識系統是心理學系統中的深層部份,是人的生物本能與慾望的儲藏庫。而下意識系統或稱潛意識系統,是意識系統與無意識系統之間的一個邊緣部份,佛洛伊德將之稱為整個心理系統中執行著「檢查者」的功用。

  這樣的分類與唯識學中的前六識是意識系統,第七識末那識的「作抉擇」與第八識恆而不審的本心阿賴耶識雖有一些差異,基本上在作類似的追索時是有其相似之處。而這三種系統關係即是人存在的真相與本質,因此幾乎所有的藝術家在追求心靈呈現時,總不外乎這三個體系之間的辯證了。

  人類在行為與情緒中滲雜許多的潛意識,本片根據佛洛伊德的理論,將人格發展的過程中注入了一些解構元素,藉此突顯在道德外衣被袪除後,人性反而會表露一些潛在的慾望,就算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許多放蕩的行為依然是在社會的規範,但如果這一切都只是一些壓抑的表相,那人應該從哪個角落著手才能發現人性的真相呢?

  里昂因為研究佛洛伊德的理論,透過實驗,於是他漸漸撕裂了偽裝的外衣,在遍嚐各種違反倫常的性經驗後,他似乎有了徹悟;也增添了更多的迷失。導演在本片中讓阿茲海默與佛洛伊德出現,實有揶揄嬉戲的成份,但卻也由此緊栓了劇中人物的錯綜複雜關係。

  歐拉西奧的院長位階何其崇高,但他卻與妓女路易莎有了私生子里昂,而里昂最後竟娶了同父異母的妹妹艾瑪,這些情節基本上是佛洛伊德書中所詮釋的亂倫意識,而薩爾瓦多暗戀艾瑪,這也是人類潛意識中某種不滿足的移情作用了。

  然而這段情節的原罪也因為薩爾瓦多的妻子奧麗薇亞的同志告白與里昂迷失在角色錯亂中而得到救贖。其實這些鋪排亦適用在社會上的任何組織與結構,如一家公司,或者朋友同儕之間,在潛意識的作祟下,人的腦海中常常因某種元素的吸引與刺激,逐漸演變出令人意外的後續動作。艾瑪與奧麗薇亞兩姊妹見面時低語討論男人陽具大小時,其實早就在自我的潛意識中有了種子,而從另一個角度而言,男人對視女人的角度也是如出一轍,就算沒有與人討論,但終究埋下的種子必然發芽,否則若無其他面向的轉移,也會面臨一場情緒的大風暴的。

  艾瑪在尋找失蹤的里昂已經大腹便便,懷孕的母親應是道德社會推崇最神聖的影像,但對薩爾瓦多而言,懷孕的艾瑪像胖胖的天使,這句話也潛藏著薩爾瓦多內心中的渴望。他之所以會娶奧麗薇亞是因為要接近艾瑪,對艾瑪而言雖是驚訝,但不妨說那是道德體制下女子的一種「禮節」,在她的潛意識中早已對薩爾瓦多的全身上下在內心中品味檢視過,而這項在心靈深處默默進行的檢視,則源起於人類的原始慾望。

  「愛」劇整體而言是一部推理電影,根據里昂診斷書中四名病患的資料抽絲剝繭,最終在妓院找到了里昂,但似乎也印證了佛洛伊德的理論。人為了讓自己能在正常的社會軌道中平穩前進,必然在每個時刻極力去修正自己的意識,在分析、歸納、辯證中作出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但這也勢必埋葬潛意識中的躁動,問題是像里昂發現了這些潛藏中不安的因子,也以實驗的方式徹底執行,他的結論卻是想殺掉佛洛伊德,這多少也有著「伊底帕斯」情結作祟。更多的理由讓人相信「戀父仇母」或「戀母仇父」的情結來自「性蕾期」的演變。

  原本是相當嚴肅的議題,卻能以別出心裁的表現手法,呈現了一部極具水準的喜劇電影。如同社會上每個人的性格其來有自一樣,劇中每位腳色都有其性格上明確的詮釋與交代。里昂的迷失來自他的身世以及佛洛伊德的學說影響,而其性別的錯亂,或是說回到青春期之前的潛伏期,不願或沒有明顯的性發展表現,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心理問題,佛學中提到中陰身的階段,在投胎前遇交媾的父母,若戀其母則投胎為男;若戀其父則投胎為女,由此可知,在中陰身是無性別區分的,或者是說這男女兩樣特徵在中陰階段也都具備的。

  事實上人的體內也都存著男女荷爾蒙,只是男人的男性荷爾蒙較多;女性則是有較多的女性荷爾蒙。在許多電影中提及的「第三性別」則有更多性別上的探索問題與空間。如阿莫多瓦的「我的母親」即是一齣這方面成功的電影。

  本片的背景放置在一九一三年的西班牙巴塞隆納,這個年代有許多影響世人的事件陸續發生,反觀今日亦然,每天的新資訊與變化令人應接不暇,也許有人對驟然的變化不以為然,但對照一九一三年的變化,如今看來也只是稀鬆平常之事。

  如何將潛意識中的妄念化作創作的原點,是每位藝術家的企圖與動力,但更重要的是必須具備正規法眼地凝視這些潛意識,在妄念與真心同在的體驗中,生命自然會出現真正的真相與出口。「愛」片不僅賞心悅目,其時也提供了一些佛學上的思惟空間。

2008年8月14日 星期四

航向真情海(Once you’re Born)

導演:馬可.圖里歐.喬達納(Marco Tullio Giordan)   
演員:亞力希歐.波尼 (Alessio Boni)
   馬特歐.高德拉(Matteo Gadola)
義大利 / 2005年 / 123分鐘 / 普通級
禮讚:2005年(第58屆)坎城影展競賽片
   坎城影展François Chalais特別獎
當今歐洲在面臨不斷湧入的非法移民的社會問題、小孩子是如何迫於無奈提早來到成人世界面對現實的殘酷…

◎ 劇情簡介     

  布魯諾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他的工廠請的幾乎是偷渡進來並拿到身份的工人。其子山卓在路上望著櫥窗內的一輛越野機車,這是他最想得到的禮物。此時卻看到一名非洲裔的老人大喊著一句非洲話,山卓不解其意,但卻牢牢地記住了。老人激動地脫下衣服但很快就被義大利的警察帶走。

  布魯諾的好友波比有一艘遊艇,於是三人展開一場海上之旅。在夜晚時,布魯諾以為山卓已在船艙睡覺,卻不知山卓到甲板上一不小心而落海。儘管山卓拼命大喊卻只能眼睜睜地望著遊艇遠去。當天將亮時布魯諾發現失去山卓蹤影並急忙掉頭,但卻找不回山卓了。

  山卓漂流在海上被一艘載了來自許多國家的難民船搭救。開船的船老大托爾與梭鯊問山卓是那一國人,但山卓不敢明說,只能以那句非洲語回應,一名叫拉度的青年說那是庫德語,船老大認為山卓沒有利用的價值,遂不再為難他。

  拉度會一點義大利語,他小聲地告誡山卓不可洩露自己身份否則恐有不測。拉度旁邊有一名叫艾麗娜的女人,拉度介紹說是他妹妹。終於在歷經幾次機械故障後船來到義大利海岸不遠處,一艘小艇載來一些水給難民後,托爾與梭鯊便隨小艇離去,難民們在海上動彈不得,最後被海巡隊尋獲。

  山卓自願住到收留所,因他非常擔心拉度兄妹的未來,而布魯諾夫妻獲知消息後,急急來領回山卓,但山卓希望父親能收養拉度兄妹,夫妻倆自然高興應允,但義大利法律規定若是超過十八歲者便應遣返,而拉度雖自稱十七歲,但透過X光機透析骨質後認定他說謊。於是政府答應布魯諾只能收養艾麗娜,但艾麗娜表示若拉度被遣返羅馬尼亞她也不願獨留,這一夜拉度帶艾麗娜逃出收留所,並到布魯諾家中住一晚,布魯諾勸拉度不要鑄成大錯,但當夜拉度偷了東西後逃逸無蹤。而山卓在收留所中認識一名黑人,黑人告知那句話是他的名字,其意是「命運在出生時就已註定」,山卓後來接到艾麗娜的手機訊息急急趕到米蘭,卻發現拉度竟強迫艾麗娜接客,山卓瞬間陷入了迷思中…。

◎  劇情分析

  人活在世上如果有所謂「位階」的話,那真正的成因必然來自環境的互動而形成的。大者如一個國家選出一個總統,於是這個總統因人民的選擇而有了崇高神聖的位階;小者如出生在一個家庭而形成的貧富貴賤。許多宗教對這種所謂的命運都有不同而詳盡的解釋,然而雖然可以詮釋卻始終無力去改變它。

  有人說命運可以靠自己改變,只要努力必然會有出頭之日。但也不容否認的是,某些人儘管付出了全部的心力,但始終無法走出困境。「航向真情海」基本上是以感嘆命運的無奈,從而發展出一篇人性善惡的辯證,當然也將前面所提的「位階」問題作了一番的碰撞與檢視。

  山卓能與父親駕小遊艇出海,這表示他的生活條件極佳,但一旦落海被難民船救起之後,瞬間他的位階與難民偷渡客沒有兩樣。從這個角度而言,命運就更加神奇了,只要瞬間的改變,從零到有或從有歸零。都是令人驚嘆而無奈的。

  山卓之所以能從難民船存活下來,這與他之前聽到一名非洲老人的喃喃自語而記下的那句話有關,最後在收容所內才知道這句話是裡面雜役的名字,而他的名字意思是「命運在出生時就已經註定了」。就戲而言,這是極佳的寫照,也是練習寫劇本的人值得觀摩的長處。

  而這句話也促動了拉度的善意,他挺身而出救了山卓並胡亂的翻譯自己編撰的故事,讓船老大不再為難山卓。拉度成長在一個苦難的國度,在超過十八歲時毅然帶著艾麗娜偷渡義大利,他面臨的苦難與驚恐絕非生長在安居樂業國土中的同齡小孩所能理解。但如果上天真的是公平地對待每個人,拉度的命運與其他相同情況的悲劇又要如何解釋呢?

  拉度一路走來有著不同的心靈面向,他可以挺身救助山卓,也許是他看出山卓是義大利人,這或許也是一項投資,果然上了岸之後一切的希望便全部移置到山卓的父親布魯諾身上。

  但命運始終與拉度相互抗拒與傷害,為何他不早一點在十七歲的時候來?如此一切事情就圓滿了。誠如他所說的他也是剛超過這個法定關卡,但命運的結局卻是極端的差異,也從而凸顯了命運作弄人的無情。

  拉度在船上表示艾麗娜是他妹妹,但最後山卓在米蘭找到已經在賣淫的艾麗娜時,不禁懷疑這個說法。在船上時艾麗娜為了喝水而到船艙內受到船老大的輕薄,拉度當然很生氣,但不管是哥哥或男友,這方面的立足點應該都是相同的。這也使得拉度與艾麗娜的真實關係變成一個無解之謎;也平添了更多戲劇的想像空間。

  山卓的母親因兒子歷劫歸來,自然應允收養兩個人,而布魯諾畢竟是商場老手,他的許多顧忌其實都是正確的。如果日後發現拉度與艾麗娜果真是一對情侶時,會不會引發另一番的議題?或者拉度會不會在日後依然強迫艾麗娜從事賣淫?這些假設性的問題並非要全部否定對人性的信任,但歷經許多劫難的拉度兄妹其實在面對困境與抉擇時總會有不一樣的思考模式。而這些差異點在某種角度中正好也是「命運在人出生時就已註定」這個主題是相互呼應的。

  山卓不小心落海而最終獲救,這是有許多實例可以印證的,但若無人搭救,其實很難活過三天。若是冬天可能早已在被救起前就已斃命了。然而這是這齣電影中最重要的具象情節,若山卓沒有落水,則無法牽動後面所有的情節。觀眾一開始會以為這是一部船難逆境求生記,殊不知真正的主要情節是從這兒剛剛起步呢。

  拉度有著超過同齡的一種成熟與冷靜,他唯一的目的就是離開故土進入他完全陌生的國度,這樣的選擇必然有著堅毅的決心;但透發更多的是對組國的失望與不信任。在遭逢驟變的同時,幾乎每個人都必須要去面對新的抉擇,而這種永遠不知未來與答案的選擇是相當殘酷的。在船上有其他難民死了,船老大將之投海了事。這個人會不會在死前有著選擇錯誤的埋怨?相對於成功上岸而又能在義大利落地生根的人而言是何等鮮明的對照?

  問題是,若真能在義大利住下來,真的就會從此一帆風順嗎?如果是,為何影片一開始山卓會遇上那名非洲老人脫光衣服仰頭高喊:「命運從出生時就已註定」?

  生命不管在任何環境都是一種試煉,逃避或許有其不得已的苦衷,但如果「命」是既定的,剩下的應該也只是「運」了。

  拉度不屈服在僵化的體制與規定,但法律永遠是無法滿足每個人。拉度再度「逃離」收容所,因為他不想被遣返只好出此下策。但從此他就與「逃離」的命運無法分開了。其實艾麗娜可以被收養,而拉度卻不願或無法一人落單,我們永遠無法了解是拉度的懦弱?或是原本就已設定的計劃?山卓最後找上艾麗娜時,拉度並未出現,他其實又開始逃離,而這回他逃離的是他的人性。

  「航」片在某種角度為人性帶來了希望;但同時也為人性帶來失望,雖然如此,也正好呈現了這部影片最耐人尋味之處。

2008年8月13日 星期三

衝擊效應(Crash)

導演:保羅.海吉斯(Paul Haggis)
演員:布蘭登.費雪(Brendan Fraser)
   珊卓.布拉克(Sandra Bullock)
美國  / 2004年 / 112分鐘 / 輔導級
禮讚:2006年奧斯卡最佳影片、原著劇本、剪輯
在茫茫人海中,我們注定要撞擊彼此。兩個老愛辯論黑人社會地位的劫車混混…

◎ 劇情簡介     

  州檢察官瑞克與妻子珍開一輛休旅車四處發表治安政策的演講,卻被兩個黑人彼得與安東尼搶走車子,珍為此受到極大驚嚇,雖家中已換鎖,但見鎖匠是黑人,立刻又要求丈夫隔日再換鎖。

  彼得二人開車撞傷了一名亞裔的男人,匆匆送醫後逃逸。而開相同款式汽車的黑人導播卡麥隆與妻子克莉絲汀因慶功宴後在車上口交而被二名員警攔下。資深警察萊恩因父親攝護腺問題求助無門,遂將怒氣發洩在克莉絲汀身上,藉搜身而輕薄她,卡麥隆自認是黑人身份只能默默承受,這使得夫妻關係有了急劇的轉變。而另一名年輕警察漢森因見不慣萊恩的行徑而申請與他人搭檔。

  克莉絲汀心情大壞在公路上翻車動彈不得,眼見車子即將爆炸,萊恩路過搭救,克莉絲汀認出對方是輕薄她的人憤怒拒絕,但萊恩還是冒生命危險救出克莉絲汀。而萊恩為父親的病情上醫院卻與女黑人主管發生爭執。

  另一名伊朗人高薩里將畢生積蓄開了一家商店,但常遭宵小搶劫,遂到槍械店買槍自保,但因語言不通暢又被當成阿拉伯人而爭執,幸高薩里的女兒朵麗出面並為父親選擇了空砲彈的子彈。一名墨西哥裔的鎖匠丹尼爾為高薩里換鎖,建議他應該也將木門更換,高薩里認為丹尼爾故意訛詐他雙方爭執,丹尼爾憤怒將收據丟給他並未收錢後離去,但第二天店內又遭宵小侵入,高薩里再也忍不住拿出槍直奔丹尼爾家中,待他下班回家欲開槍射殺,丹尼爾的女兒衝出,高薩里情急開槍但卻意外的是竟無人傷亡,高薩里認為是神救了他。

  彼得又因搶劫但心存善念的漢森放他一馬,不禁大受感動,於是在偷一輛舊的箱型車時意外發現裡面躲著一羣亞裔難民,這回彼得不僅送每人一點錢,並要他們盡快找到容身之處。而黑人警察隊長華斯特與薩爾瓦多裔的女警麗雅偷情,也偵辦臥底黑人警察路易斯被警官康克林出於自衛而槍傷身亡。華斯特的母親一直要華斯特尋找其弟,這一天其弟搭上漢森的便車,但因漢森誤會卻在路邊停車並開槍將他射殺身亡。

  下雪了,醫院的女黑人主管開車回去卻與他車碰撞,雙方又開始了爭執…。

◎  劇情分析

  所謂「牽一髮動全身」的真正意涵可以在各種層面作不同的詮釋,但若以佛學的「業果」則對本片提供了更多面向的思索與解答。

  撞擊可以是一種衝突;但也可以是某種能量。從出生到死亡,每個人都與其他人不斷地「交會」,透過這樣的碰觸,產生不一樣的結果與火花,而這正是人生的呈現與詮釋。

  引用了「蝴蝶理論」而延展的電影,觀眾諒必早已留下相當深刻的印象。如果當下的任何作為都能影響到遠方的某一個人的話,那人的存在就必須從「整體論」來解說了。自古以來從這個現象引述並呈現宗教信仰的不勝枚舉,但本片卻希望放置在碰撞之後的現象與意義作一種另類的見解。

  就戲劇而言,發生一件事件後能帶動其他的事件,此為戲劇的延展力量,但為了戲劇結構的凝聚,這些事件必須是相互連結並能兼具拉扯與影響的互動關係。「衝」片基本上把這些原理從原本較為凝聚的空間拓染到更寬廣的社會層面,藉著不同層次的人物,間接地詮釋了骨牌效應之後的人性糾葛。

  「衝」片中的腳色其實也擷取了美國有色人種的生命困頓,從而呼應了這個號稱文化大熔爐的社會,在進與退之間,道出了一些無奈與茫然。

  或許是傳統的社會價值觀使然,幾乎每個人都會有「先入為主」的觀念。以州檢察官的妻子珍而言,她驚恐於車子被小黑人搶劫,但又恐懼於來家中換鎖的黑人,因為她早已將自己被傷害的恐懼與「黑人」畫上等號。雖然對那名換鎖的黑人而言是不公平的,但在某種情理上,做丈夫的卻也無法改變妻子的堅持。這樣的連環撞擊逐漸演變成相互的誤解與不安定。也許這只是一種普遍的現象,但也適度地呈現了人的無奈。

  刑警萊恩與漢森這條線是對立性最強的一段情節。萊恩的父親承受攝護腺的痛苦折磨,但萊恩卻無能為力,雖然他曾到醫院據理力爭,但女黑人的行政人員卻百般刁難。其實女黑人也沒錯,因萊恩並未帶父親前去醫院,如何能就萊恩一席話而徇私答應?這自然在萊恩的潛意識中種下了「懷恨」的業識種子,因此當在臨檢時發現黑人夫妻邊開車邊口交時,潛藏的不滿便瞬間轉移到克莉絲汀身上,對她上下其手不見得是慾望的表現;而是一種洩恨的轉移。但這次的「碰撞」卻引燃了兩條意想不到的線索。其一是漢森不願再與萊恩共事,因為萊恩的舉動違背了傳統價值觀與警察的分際;其二是克莉絲汀與丈夫卡麥隆的感情生變。

  卡麥隆想保有好不容易爬上的位階,他忍受妻子當街受辱,心中自然十分痛苦。他原本希望妻子不要再提起這件事,如此夫妻兩人把發生的事當作秘密,因為他們是黑人,自認無力與這個龐雜的傳統觀念抗拒,問題是克莉絲汀是一個有原則的人,她指責丈夫默默承受的懦弱,夫妻的感情頓時陷入僵局。

  最精彩之處是第二天克莉絲汀心情不好開車翻覆,但卻是在千鈞一髮之際萊恩救了她。克莉絲汀從原先的抗拒到最後完全信賴與感激地投入萊恩懷抱中,這也並未牽扯到情慾的問題,但卻是人性最重要的彰顯。於是人性的善與惡便實踐了唯識學中「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真正宗旨與意涵。

  什麼是「壞人」?而誰又是完全的「好人」呢?誰不曾愛過人?也恨過人?也許你曾經犯了一點錯誤,但似乎也曾在某些時刻作了善意的呈現。於是善惡對立的二分法便突然變得模糊起來,因為我們如何去界定萊恩與漢森兩人的生命定位呢?漢森的立意都是正義與良善的,但偏偏最後誤殺了警察隊長華斯特的弟弟,因為他也是黑人嗎?雖然多少有些這方面的元素在,但其實他並不是要掏槍,而是要從口袋裡拿出跟漢森車內一樣的擺飾。

  也許生命的真相是相當殘酷的,只因為生命本源是如此地令人意料之外,但在寂靜中為何又會撞擊出這麼多的火花呢?也許這是之前已發生的事後必然。若果如此,那此刻的當下作為其意義就顯得更重要了。

  萊恩最後細心扶著痛苦的父親,這段身影訴說了很多的拓染力量,也是全劇中最感人的畫面。沒有對白卻詮釋了生命中許多厚重的宗旨與力量。對照著其他的「撞擊」,這是導演的苦口婆心了。

  偷車的彼得也曾得到試煉,所幸他將這份的感召轉移到一羣偷渡的亞裔難民身上,相信這次善意的「撞擊」必然能引燃更多善意層面的連環撞擊。也許可以說這正是佛學中的因果關係;但若願意說只是單純的善念必然造就更和諧的社會又何嘗不可呢?

  人性是相當複雜而浮動的,為善為惡往往在一念之間,如何能訓練自己的定力而不讓情緒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是相當重要的課題,不必去區分誰是好人或壞人,重要的是要自問自己在每件事的回應中是否真正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也許在真正的修行中依然有著分別心,但這點確是一般人生命中極佳的註解與目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