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09年11月20日 星期五

神秘肌膚(Mysterious Skin)

導演:葛瑞格.荒木(Gregg Araki)
演員:喬瑟夫.高登.李雅(Joseph Gordon-Levitt)
   布萊迪.科貝特(Brady Corbet)
禮讚:西雅圖影展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獎
美國 / 2005年 / 105分鐘 / 限制級

是美國獨立製片導演葛瑞格荒木睽違已久之作,改編自1995年史考特海姆(Scott Heim)出版的同名小說,以詩意化的豐富影像、流暢的敘事手法,處理極具爭議性 ...

◎ 劇情簡介     

  布萊恩 與尼爾八歲唸小學時曾經參加少棒隊。布萊恩的記憶好像曾經消失過五個小時,他只記得曾在一次感恩節夜晚扮鬼的遊戲中似乎遇見了外星人並且被綁架後又釋回。 尼爾是球隊的王牌,在一次比賽因雨暫停後,教練帶他回住處,並且以各種「喜瑞爾」(cereal)灑上空中,尼爾頓覺自己身置在彩色的雨中,而這些他媽媽 買不起的食物打在他臉上,頓時有種難以言喻的快感。教練進一步教導他張嘴,於是尼爾成為教練性侵的對象之一。

  長大後的布萊恩一直沉迷在外星人的消息與報導,認識了一名在電視上接受訪問並聲稱她被外星人綁架的艾芙琳。有一天艾芙琳來訪,談話突然中止,艾芙琳欲為布萊恩口交,使得布萊恩大驚失色落荒而逃。

   尼爾與溫蒂是青梅竹馬,兩人有著親密的感情,但尼爾也與傾心於他的艾瑞克在一起。尼爾似乎從教練對他性侵後及目睹母親與男友作愛,確定了自己性向的取 捨,在十四歲時便到公園尋找戀童癖的男人,慢慢地尼爾變成了一名男妓,並且樂此不疲而無法自拔。艾瑞克容忍他,只勸他要小心染病;而溫蒂似乎也難捨她對尼 爾的情意,雖然她離開家鄉到紐約,依然時常來信希望尼爾能到紐約去找她。

   尼爾在紐約真是如魚得水,遇見過得到愛滋病的人,依然滿足對於渴望別人觸摸的慾望;也遇過暴力相向的人,卻能從中享受另一種的快感。照顧他的溫蒂只能好言 相勸。艾瑞克從家鄉寫了好幾封信來,但尼爾無暇回信。溫蒂幫他找到一個賣三明治的店員工作,尼爾雖然答應了,但母親正好來信要他回去過生日。

   布萊恩生日那天,已經離家多年的父親回來了,布萊恩很生氣地責問他,十年前似乎曾發生過一件事,但父親尷尬逃避。尼爾依然不甘寂寞又去找男人,這回不但 被徹底凌辱並且全身是血回家,尼爾終於痛哭了。聖誕夜那晚,布萊恩透過艾瑞克找到尼爾,尼爾帶他去教練住的地方,雖然教練不在家,尼爾熟練地從窗子進入。 從尼爾敘述的過往中,布萊恩終於知道當年失蹤五小時的真相;而布萊恩與尼爾也同時找到了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另一半。

◎ 賞析

  透過尼爾與布萊恩八歲的一段「神秘旅程」,開啟了生而為人存在的奇妙思維,一種映像的強烈撞擊,於是這段近乎撕裂靈魂的強力擾動便誘導甚至變成無法改變的殘酷事實。

   同性戀的議題雖然是這幾年中逐漸被接納的事實,但其實同性議題也只是人類極端複雜情緒與感情中的一小部份。尼爾與布萊恩都是受到少棒隊教練的性侵,雖然 年幼的心靈不甚了解那段奇異的接觸,在朦朧無法自主中,布萊恩將之歸咎在外星人事件,那種被男人性器官侵入的經驗轉化為外星人綁架自己並「檢視抽血」的想 像,否則除了這樣,八歲的思維如何能與大人怪異的癖好相互連結而合理化?

   尼爾相較於布萊恩而言是相對精明而自主的,他受到了一種渴求的食物誘引,彩色麥片讓他幻化為從天而降的天雨,在與肌膚碰觸的徹痛感覺中掀起了他情緒的激 盪。再加上他偷窺母親與男友的作愛,使他確立了自己的性向抉擇,於是他勇敢地直接去冒險與碰觸。這兩人從相同的起始點開始,展開了不一樣的心路過程,最終 兩人回歸到事件的起始點,這個圓圈結構符合了後現代主義的「時間是螺旋狀」的理論;也因為如此,看似兩條背道而馳的主線,最終竟能神奇地匯聚在一起,因之 豐沛了這部電影的厚度。

  將「外星人」事件與戀童癖結合在一起是一種全新的 比擬與象徵;而且是相當精準而奇特的。布萊恩這條線其實隱藏了更多的秘密,在他十八歲生日的那個晚上,父親出現了,但布萊恩的父親面對激動的兒子不敢或不 願回答問題,顯然地他在逃避某些他也知道卻不願道出的秘密。對布萊恩而言是已既定的事實,因為「外星人」的祕密至今誰也無法詮說。

   尼爾嘗試以異性戀的姿態出現,但面對青梅竹馬的溫蒂只能「拳交」了事。但對溫蒂而言,尼爾的特殊魅力讓她難以完全割捨,甚至明知尼爾與艾瑞克是同志相 交,卻也能三人共融。這種無法確立的真實情感,使得這三人之間就建立在彼此肌膚的相互撫慰,也因這種碰觸的感覺試圖來尋找內在靈魂的安置處。但終將徒勞無 功,因為若無法找到事件的原點,所有的困惑都會有如陰魂不散地環伺周遭而令人惶惶不安。

   尼爾一次又一次地以「男妓」的身份出現,除了是金錢的誘因之外;更大的理由是藉著膚體的接觸在快慰之間尋找真相。也許從偷窺母親與男友作愛的那個晚上, 他就確立了自己的面向,但更深一層思考便無法獲得原因。所謂「事出必有因」,尼爾也許一直以為自己是相當清楚自己的決定與緣由,但那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 正確地說,尼爾是堅毅的逃避。也許只有不斷地去面對他僅知的那種肌體的愉快,就能永遠淡忘那段緣由。

   然而尼爾的決定使他逐漸發展出一種特殊的生命,但他真的快樂嗎?若這是他認為完美的生命形態就不會在承受嗑藥後受盡凌辱後的哭泣了。雖然異性戀的互動也 不盡然完美,畢竟人的存在不是只有「性慾」可以全然認定,更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真情互動,出自內心的彼此關懷是不分同性與異性的。而尼爾與布萊恩最終的 重逢,在最後一場的俯拍鏡頭中,導演技巧地呈現了這個訊息。

  佛經中的敘述 謂人死後在「中隂身」是沒有「性別」的分別,生為男人或女人均從「業力」中來呈現,於是在人出生後這段幼年期間,基本上除了外在器官有著明顯分辨之外,其 意識是不分男女的。而因社會習俗與父母教育,人便開始有了男女的對待;也因為如此,在確定認知後的成長過程中便逐漸安置在既定的男女位階中。如果這段期間 受到了誘導,便容易產生性別錯亂的認知,尼爾與布萊恩都是這種情況的受害者。

  但同志議題會不會是一種原罪呢?「神秘肌膚」這部影片提供了正反兩面的見解,亦即在肯定中有了否定;卻也在否定中放置了肯定。

  同性戀絕非過去世人所認定的洪水猛獸,個人的抉擇必然有其遠因近由,而且在世人逐漸肯定自我的前提中,任何的生命形態都應該被尊重。

   本片呈現了一種表相的依存世界,但也呼應了隱藏在內的內心吶喊。這個原本以為是黝黑得令人紛紛逃避的幽暗,其實才是潛藏躁動的真實。很多人不願去正視 它,是因為畏懼自己沒有能力去面對它。也許面對陽光就能感受煦陽的溫馨。但別忘了在陽光映照的背後,卻永遠有個如影隨形的影子,不管我們願不願意,影子永 遠會跟隨我們一輩子。若能思索至此,便能體會:在無法怯除影子的同時,似乎唯有與之同時俱在的事實就是生命的真諦。這樣不拒不斥亦不接納的若即若離的關 係,正是尋求生命真相的真確明路。

  慾望是人一生中必然的投射,誰都無法全然地割捨與拒絕,端看接納的態度與認知;畢竟慾望與佔有永遠是相隨相伴的。在放下熾熱慾望的同時,不妨冷靜地思考與靜觀,就能了知一些真諦。同理,在觀賞本片時,應該也是抱持這種認知,相信必定會有新的意識形態在心中綻放盛開。

2009年11月19日 星期四

羅浮宮謎情(What my Eyes Have Seen)

導演:羅宏.德.巴提拉(Laurent de Bartillat)
演員:希薇.泰絲特(Sylvie Testud)
   尚皮耶.馬里勒(Jean Pierre Marielle)
法國 / 2006年 / 78分鐘 / 保護級

禮讚:獲邀2007羅馬影展競賽片
   2008台北國際書展 開幕片
是首部劇情靈感經過羅浮宮認證而拍攝的電影,片中所提到、素有「雅宴畫家」之稱 ...

◎ 劇情簡介     

  露西為了攻讀繪畫藝術研究所,又得應付房租,只好在影印店打工,但依然有時得依靠在劇場演出的母親資助。露西在一次報告中大膽指出十七世紀的畫家華鐸與另一名不甚有名的畫家歐本諾應該有些關連性,因為歐本諾的畫有時會在華鐸作品中以「畫中畫」的形式出現。

  指導老師杜薩以前也曾研究華鐸,但對露西的報告卻提出強烈的批判與責難,這使得露西相當難堪。意外的是下課時杜薩卻拿了名片要她到工作室找他。

  杜薩送給露西一本二十五年前他的論文,也給了她一張得來不易的華鐸素描。當杜薩發現露西好幾天不曾到學校時,著急來找她;但露西隱約發現杜薩矛盾的心情,遂不願對他吐實。

  露西發現影印店前常來一名聾啞的街頭藝人文森,文森示意她,在巴黎這個城市中有著一條古代的畢耶河,露西趴在水溝蓋傾聽,果然聽到了龐大的水流聲。

  露西的父親曾在登山時因雪崩而活埋,或許是這段緣由,露西與文森展開知心交往,但很不幸的是,文森在表演中罹患動脈破裂症,露西將昏迷的文森送到醫院。從醫院交給她的鑰匙而進入文森臥室,才知道文森房間內貼滿了過去巴黎的街景。

   露西終於查到一間教堂正好有一幅歐本諾的畫,但對方表示那幅畫已經送往荷蘭拍賣,底標是五千歐元,露西向母親借錢未果,只好將父親遺留的懷錶賣了八千歐 元,並急急趕到現場,因聽不懂荷蘭語又志在必得,忙亂舉手後以八千四百歐元成交。露西給了八千元現金,另外以信用卡簽了四百歐元的帳。

   露西將畫交給研究室的嘉虹斯以電腦掃描,果然發現這幅畫裡面其實還有另一幅畫,而聞訊趕來的杜薩也證實這確實是華鐸的畫作,如此也證實了華鐸當年愛上名 伶夏洛特,但因不受夏洛特青睞,華鐸遂將之前為她所繪的畫作全部用畫作二度創作,日後也只願畫她的背影,而這一切秘密都是從丑角吉爾這幅畫中得到的啟示。

  露西再度到醫院時,文森已經去世;而這也應驗了杜薩的警告,掉入了華鐸的詛咒中…。

◎ 賞析

  不管任何的藝術創作都離不開「作者論」,亦即在該作品的呈現中注入了作者本身的經驗感受,舉凡繪畫、雕塑、音樂、戲劇等創作,都離不開這樣的前提。

  本片以羅浮宮中收藏的華鐸作品,透過繪畫藝術研究生的推理追索,從而發現十八世紀的兩名畫家之間的關係,由此更進一步探索出創作者當時入畫時的愛恨情仇以及一些早已流失的歷史片斷。

   一幅畫是否因為作者當年的不幸,以致他的詛咒會應驗在後世接觸的人身上?在考古界早已不是新鮮事,或許是為了劇情上的需要,故將這種動人心弦的傳說放置 故事情節中,應該只是吸引觀眾的手段之一。全片其實動人之處乃在於透過學術研究,讓觀眾彷彿進入了創作者當年的情境,甚至感同身受地承受畫家當年進入劇場 的氛圍,從樓上觀賞著心儀的女伶,融入了更多的愛恨歡悅。

  愛情是什麼?端 看每個人的詮釋,而這番解釋卻來自自己的切身感受。事實上一介入感情世界,不外乎激情、擁有、野心、嫉妒、背叛、猜疑、陷阱與猶豫。雖然這些心情反應負面 居多,世上卻永遠歌頌愛情,畢竟愛情在許多角度中都是一種生命的原動力。試問當世界把愛情全面下架之後,所剩的也只是空洞的置物架,用這些剝剩的空無來形 容人生,絕對是一件悲慘的事。

  本片以推理的典型慢慢進入十八世紀名畫家華 鐸的世界,華鐸創作於一七一八年的作品「丑角吉爾」引燃了故事的開端,這也證明了每張畫作中其實或多或少都會透發出畫家本身的內心世界與秘密。其實縱然不 是畫家的普通人也絕對有屬於他自己的秘密。畫家的秘密會引起注意與討論,是因為有一幅畫作為證物索引,在剝蕉理論中逐漸揭露了懸疑之處。這樣的心態其實也 正好抓住了人們喜歡「偷窺」的習性。

  當愛被回絕之後,我們的情緒會是什麼 反應?華鐸塗去了心儀女人的影像,卻也不能毫無變通,於是轉而繪畫女伶的背影,這樣的反應倒是令人驚訝而興味的。若果華鐸真的已經心死,又何必將女伶的背 影放置在每一幅畫之中?顯然的,華鐸尚無法割捨這份愛意,於是一場值得被歌頌的愛情就出現了,縱然在世無法贏得美人心,但百年之後卻成為多情的畫家被歌揚 讚頌,想必也是當初始料未及吧?!

  為了影射一幅畫中尚隱藏的另一幅畫,劇 中創造了聾啞的街頭藝人文森。文森告訴露西,巴黎的地下其實隱藏了百年前的地下水道,只要在人孔蓋旁傾聽,隱約都還可以聽到潺潺的水流聲。這條呼應的隱喻 配合文森的街頭藝術表演,多少與繪畫藝術有了連結;但最終文森得了動脈破裂症而身亡,這又符合了指導老師杜薩的內心世界。杜薩阻止露西繼續追索是因為恐懼 詛咒應身,他自己喪失了親人,自然不願露西步上他的後塵,但不管是否有詛咒或純粹巧合,終究文森是死亡了。雖然有一點遺憾,但畢竟戲的編排自有其規則的。

  其實很多人已經不知道台北的新生南路早年是一條圳溝,這是一七六二年福建漳州人郭錫興建完成的水利大道,從新店大坪林到劍潭,一九三三年日本人整治為「特一號排水溝」,一九七二年台北市政府改為水泥箱涵,加蓋變成大馬路,這情形與巴黎下水道情形是一樣的。

  或許是受了「達文西密碼」的影響,本片也著重在解碼的工程中著墨,透過現代科技的映照,許多隱藏的秘密一一被破解。華鐸將油彩覆蓋在感情傷心之處,這呼應了文森也將油彩塗在自己臉上的意涵是一樣的。

   所謂「表裡雙重性」的象徵是文學或電影最常用的技法,於是乎,露西的父親雖是暗場人物,但他罹難於山難,屍體無從尋找,而露西的母親是舞台劇的名演員, 這樣的鋪陳便更為清楚了,正是戲劇中最常用的類比法,總之,這一切的鋪排,最後都有了完整的歸宿,戲劇也因此而顯得緊湊起來。

   也許那是十八世紀的一段無關緊要的愛情,但因為透過一幅畫作,於是這段私戀便成為令人同情甚至嚮往的思路出口。生命當然不只是因為情而存在,更有意義的 事甚多,但有時應該如何看待擺在眼前的瑣碎點滴,應該是一項必須專注的事。不管畫中有畫,或者人物性格的多重性,我們該如何面對才能真正面對生命的真相 呢?

  露西的生命是殘缺而坎坷的,唯一令她感到厚重而滿足的是父親遺留的古董懷錶。但這個懷錶的意義何在?其價值不是在於表相的傳承,而是適時的推波助瀾。露西的專執與堅持,使我們見識到世間許多成功的例子都是來自那份執著。

  華鐸的秘密被揭穿了,這也順便解開了杜薩在某些方面的不近人情。因為他的無力感與懦弱來對照露西的堅持,一切人性的真相便清楚展現了。

  說真相大白也是一項疑問,世間的種種何時曾經明朗地大白過?每一種的答案總有另一層安全的包裹,而這樣的層層相護才是真相吧!在揭露華鐸過往真相的同時,露西與杜薩面對的是否是正確的真相?或者他們又掉入另一個困惑之中?

新橋戀人(Les Amants Du Pont-Neuf)

編導:李歐.卡霍(Leos Carax)
演員:丹尼.拉馮(Denis Lavant)
   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
法國 / 1991年  / 126分鐘
/ 輔導級
禮讚:1992年法國凱薩獎 最佳女主角提名、最佳藝術指導提名
   1992年歐洲電影獎 榮獲最佳女主角、最佳攝影、最佳剪輯
   1993年英國電影學會獎 最佳外語片提名
   1994年西班牙聖后迪獎 榮獲最佳外國女演員
   2000年芝加哥影評人協會獎 最佳外語片提名

卡霍狂戀愛情三部曲下集,患有眼疾的富家千金因為被男友拋棄而自我放逐般地流浪巴黎街頭...

◎ 劇情簡介     

  喝醉酒的街友亞力克斯被車子輾過腳踝痛苦昏死過去,女街友米雪兒以他的驚恐痛苦的面龐作了速寫。亞力克斯被送入收容中心,但他終究還是瘸著腳回到了整建中而封閉的橋上。這兒只有一名能提供他安眠藥的中年人漢斯,但今日卻又來了米雪兒。

  漢斯一直要趕她走,但亞力克斯發現米雪兒的畫作中有他的臉孔速寫,米雪兒要亞力克斯當作模特兒才答應將速寫送他,因此亞力克斯也藉此要求漢斯讓她多住幾天。

  米雪兒夢中常喊著「朱利安」的名字,且眼睛的疾病愈來愈嚴重。亞力克斯到市場偷了魚,讓漢斯與米雪兒果腹,同時也送他一台老舊的收音機。這一日在地鐵中見到一男子在演奏大提琴,亞力克斯想起了會拉提琴的朱利安,於是憤怒地趕走他,而米雪兒也由琴音中想起朱利安,激動得在想像中殺了他。

  是建城二百周年的慶祝時刻,看到煙火,米雪兒與亞力克斯各發射了七顆子彈;也偷了消防員的快艇在塞納河上滑水,事後米雪兒要求把槍丟入河中,亞力克斯卻以鞋子丟入騙過米雪兒。

  亞力克斯向米雪兒表達愛意,但漢斯勸他不要作非份之想,因為愛是要有房間的。漢斯趁亞力克斯不在又來驅趕米雪兒,米雪兒表示她快瞎了,希望最後能進入博物館看一幅名畫。擔任過警衛的漢斯身上有鑰匙,於是在夜晚從秘密通道進入,讓米雪兒完成心願。

  米雪兒偷了漢斯的安眠藥水,與亞力克斯二人一起迷倒許多喝咖啡的中年人,有了許多錢米雪兒表示可以去海邊或任何地方,但亞力克斯怕有了改變便會因此失去她,於是故意讓米雪兒在不小心中打翻鐵盒讓錢落入河中。

  亞力克斯也因為知道米雪兒與漢斯夜晚未曾歸來而打她,但卻也很快言歸和好,而漢斯不小心落水而亡。但亞力克斯發現有人貼海報尋找米雪兒,謂醫生已發明可治癒她眼疾的藥,亞力克斯為了隱瞞而放火燒車,但米雪兒也由收音機得知消息而離去,而亞力克斯則被捕入獄。入獄期間眼疾已痊癒的米雪兒去探視他,也約定在橋上她會為他再繪一幅畫像。

◎ 劇情分析

  或許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理由,於是選擇了當街友,也許這是一種逃避,但明知外在環境的艱困依然讓自己像浮萍甚至像棉絮般地依附在社會的不起眼的角落,只要風一吹水一流可能又置身在另一個未知的所在。街友的飄蕩充斥著太多的不確定,但某種時刻,這會是一種自我的選擇,甚至是義無反顧的堅持。

  利用一座尚在整建的橋面上提供了亞力克斯與米雪兒的邂逅舞台,蒼茫的橋面堆積了許多雜物,讓人感到無比的沮喪與不確定;也襯托了頹廢主義的思維符徵。猶如在「壞痞子」裡的嗎啡一樣,亞力克斯夜晚必須借助安眠藥水才能入睡。雖說能隨遇而安,但面對並不確定的各種外在現象,除非以鴕鳥心態蒙頭大睡,否則總有一股無法祛除的焦慮。而這份思緒的源頭應該對比到「家」的期盼,但世事總是無法十全十美。米雪兒面對了初戀情人朱利安捨她而去,遺留給她的是傷感的大提琴音符;另外又因眼疾纏身,縱然家境不錯,但米雪兒頓時覺得自己一無所有,於是她放逐自己在街頭流浪。也許只有這種相似的淒然外在環境才能真正呼應她的心境吧!

  以天空為屋頂註定了脫離整體的社會現象,於是原本正常的男女關係就變得遙不可及了。漢斯告訴亞力克斯說有屋子才有愛確實有其道理。問題是在近乎「狂戀」的心境中,一切世俗的考量都可以被約分化的。亞力克斯抱執的就是這種態度,當他發現米雪兒以畫筆繪出他車禍昏迷的痛苦表情時,就像她拿著銳利的解剖刀輕輕劃過胸膛般地了知他,於是亞力克斯再也無法逃避地奉獻出心靈所有。這是一次心靈頻率的交集,從來無人注目或關懷的亞力克斯頓時找到感情生命的位置。

  相較於木納單純又沉默的亞力克斯,米雪兒的心境就更複雜了。她念念不忘的朱利安變成了亞力克斯的最痛,這會不會是導演真實的心境投射呢?正因為從愛情受挫的延展,於是他將大提琴的琴音視為仇人。而米雪兒也是如此,她握著父親的槍,想像跟隨朱利安到住處,一槍轟碎他的眼睛及頭顱。這些並非是現象中具體的呈現,而導演卻技巧地將這些痛苦而怨恨的思緒全面具象化了。

  人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面對情感之際,為何能衍伸出如此之多的喜怒哀樂怨恨情仇?以亞力克斯而言,他的思緒是單純而明確的,如果愛,那就真摯地相聚在一起,但他忽略了人存在世上其他的元素與條件。米雪兒這方面則成熟許多,雖然她必須承受眼疾讓她逐漸步入黝黑的世界,但若這是一種無力更改的命運,又該如何去面對與承納呢?

  兩個近乎全面絕望的靈魂在這座整建中而暫時封閉的橋面上相遇了,猶如巴黎建城兩百周年施放的煙花一般,綻放了燦爛的光芒。問題是煙花雖然美麗但卻是短暫的,當光芒逝去之後不也就回到原有的黝黑?難道這註定了愛情的徒勞無功?或者我們用更浪漫的思考與亞力克斯和米雪兒一起沉浸在塞納河上的滑水,襯托在周遭的煙火雖然短暫,但對兩人而言卻是一種永恆。既已發生過的必在心境中留下痕跡,端看每個人的意境與思維的投射。在那當下,思考未來其實都是多餘的,而這每一剎那的當下,在導演的堆疊下,變得既單純又複雜;既淒然又亮麗;既含蓄又奔放了。

  亞力克斯雖然木訥,但卻有著敏銳的思維,他知道似乎只有維持原狀,米雪兒才會永遠留在身邊,就算明知米雪兒會因此而失明似乎也在所不惜。但他忽略了無常的道理;也忘卻了這座橋終有修復的一天,屆時一切外在環境都會全面改變;而更難料的恐怕是人心的變化嗎?縱然如此,亞力克斯的改變亦是讓人驚訝的,當他面對巴黎街道處處是尋人啟事之際,他立刻察覺米雪兒即將離他而去,而他雖無力改變,卻依然作了困獸之鬥,他不計任何後果放火狂燒,這一切瘋狂的舉動都只是純然「愛」的表現,也企圖在燃燒灰燼之際,期望獲得愛情的救贖吧!

  「新」片的結尾其實是可以多元的,冬天下雪的場景拍得盡善盡美,水中的掙扎拉扯亦是生命真確的互動,坐船到遠方的阿弗蘭是否有畫蛇添足之嫌?一切有勞觀眾自行解讀。畢竟曾經發生過在橋上的點點滴滴,是兩個相契的心靈共同的成就,未來該是如何的結局其實是未定的,人生不就是在善中雜存著惡;惡中亦掺雜了善?因此結局的悲與喜亦絕非全然的。

  號稱法國影片有史以來最龐雜的搭景工作,「新」片確實給喜歡電影的年輕朋友上了寶貴的一課,但李歐.卡霍將自己真實的情感毫不保留地投射在影片的角色世界中,這倒也是令人讚嘆的。「作者論」在這三部曲中提供了鮮明的企圖與寫照,讓人知曉一名創作者並非都只是憑空想像,更多的自我顯現才能更真實與貼切。

  一座橋的完成代表了兩個隔絕世界的聯結,也象徵了兩個心意的共融,如果這也是影片的隱喻的話,則導演尚留置了他的純然之情,縱然感情受挫,但保有希望卻是每個人應該具備的精神。透過電影,我們與主角一樣經歷了一場感情的洗禮,其實應該也認知了一些生命底端的緣由。

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

里斯本的故事(Lisbon Story)

導演:文.溫德斯(Wim Wenders)
演員:魯吉迪.布拉(Rudiger Vogler)
   派特立克.波查(Patrick Bauchau)
德國 / 1994年 / 100分鐘 / 普遍級

這是一部結合了城市、音樂與電影的美妙作品,溫德斯帶領我們探索了電影最初始的魅力以及它的未來,傳達了電影人無止無休的 ...

◎ 劇情簡介     

  音效師溫特出遠門回來,看見他的導演好友佛萊德從里斯本寄來一張風景明信片,信中提到他拍片出了問題而向他求救。

  溫特二話不說,立刻以汽車載運十多箱的器材驅車前往,從德國出發沿途經過了許多國家,卻在半路爆胎了,雖勉強修復往前開,卻又遇到水箱冒煙,幸好一輛遊覽車經過,遊客們奉上好幾箱的飲料,溫特將飲料權充水使得車子繼續往前走。

  然而在離里斯本四十公里處車子拋錨了,溫特商請一名路旁主人,願將廢車給他,只請主人載他到里斯本。主人原本不答應,但聽說車內有杜比音響的錄音機就答應了。到了里斯本費了許多工夫才找到佛萊德的住處。

  然而佛萊德不在,倒是曾與佛萊德一起拍片的一羣小孩常常出現並對著溫特攝影。溫特為了收服這羣小孩,特別表演了一場配音秀,孩子們讚嘆連連。溫特到附近的理髮廳修鬍子,見一名小孩常常窺伺他,但只要一看到他,小孩立刻消失無蹤。

   佛萊德依舊沒有回來,溫特開始檢查佛萊德所拍的影片,都是里斯本的街道與人物。忽然溫特聽到隔壁傳來美妙的演奏,原來是聖母合唱團在演奏,主唱泰瑞莎美 妙的歌聲深深感動了溫特。第二天合唱團作最後一次練唱,準備要到巴西演唱,臨行前合唱團將一卷錄音帶托溫特交給佛萊德,那是他們為電影演奏的配樂。溫特被 泰瑞莎深深吸引,泰瑞莎也表示希望回來時還能見到溫特。溫特在房間發現佛萊德的錄音以及一本書中所提及對生命意義的探索以及困惑。

  溫特繼續在街頭上錄音,被無賴謊稱知道佛萊德的下落騙去一點錢,但溫特不以為意,倒是在街上又陸續錄下許多奇特的音效,如婦人洗衣聲,老人磨刀聲;等待期間也接到泰瑞莎從巴西寄來的風景明信片。

  這一日溫特在車上遇見那名窺伺的小孩,跟蹤後才知他是佛萊德的助手;佛萊德困惑於電影創作的方向,想提出各種實驗的形式但反陷泥淖中。最後溫特以錄音機錄了一些話點醒了佛萊德,於是兩人又重新燃起合作拍片的熱情與力量。

◎ 賞析

   一九九四年向費里尼致敬的「里斯本的故事」開拍,但事實上是一部先有錄音而沒有劇本的實驗電影。眾所周知,溫特的影片中永遠離不開樂團的合作,這部影片 也是一樣。之前導演在聽到「聖母合唱團」的專輯後,就決定日後合作的方向,而葡萄牙的國寶「聖母合唱團」果然依循著溫特過去所有的作品一樣,讓觀眾感受到 他的電影「聽」的與「看」的一樣多。

  影片開始時汽車穿越各國的國境,逐漸帶領觀眾進入歐盟的時代,雖然每個地區的收音機收訊效果不同,卻也技巧地呈現沿途的風光與里程。

  汽車三次的災難雖有點無厘頭,卻也引人發噱,尤其被溫特求援的主人在聽得車內的音響是杜比系統時立刻從猶豫到接受,這又是一次聲音佔了上風的例子。

  費盡千辛萬苦的溫特到達目的地後,他的導演好友卻一直沒有出現。原來佛萊德拍片到一半陷入了一種創作的迷思,這種所謂「純真」的攝影是對時下商業電影不斷複製的批判與反思。

   如果可以不斷複製的電影是一種垃圾的話,那什麼才是純粹的乾淨電影呢?那就是將一部攝影機擺在設定的位置,導演不在場,攝影師也不在場。一九八六年溫德 斯曾在坎城馬丁尼茲大飯店666號房邀請一批導演到房間內討論電影的存在以及影像的問題,但溫德斯並不在場,亦無攝影師,這就是溫德斯相當有名的「電視電 影『666室』」。

  佛萊德的困惑則延續了本片對電影質問的題材,同時放置了對生命的迷失與追索。溫德斯的作品常被歸納在存在主義的範疇,劇中人物大都離不開孤獨、猶豫與徬徨,從而紮實地呈現人物的雙重性格。

   溫特在影片中以道具「製造」了牛仔的馬蹄聲、煎蛋聲、獅子吼叫聲,在在訴說了影片的雙重面,而人亦復如是,往往在受困的同時,即是將掙脫桎梏的時刻。但 聲音是一種波動,它究竟存在何處呢?如果沒有經過律動或摩擦,聲音是不存在的,於是在探究聲音的同時,超越聲音的意義便隱然而出了。

  這是否有助於我們去尋找生命的真相?有時真理靜靜躺在某個角落,如果沒有一番撞擊如何能讓它水落石出?有時雖是「無聲勝有聲」,但那樣的感受是高處不勝寒,何況那得需要多少年的執著與機緣?

   如果說溫特真的愛上了泰瑞莎也未嘗不可,最起碼她的聲音征服了溫特,當溫特說服了佛萊德重新回到拍片的路線時,不妨也可以說留在這個城市拍片的熱忱其實 也放置了許多的等待,等待的是聲音,但沒有人何來的聲音呢?溫特最終會在心中暗暗告訴自己的。雖然每天照樣拍打蚊子,牆壁的粉刷照樣脫落,但一切的目標只 有一樣──透過聲音取得的共融。

  猶如一篇即興的散文小品,溫德斯信手拈來,透過配樂的誘引,美妙的旋律與音效為他開啟了一條創作的道路,也成就了里斯本的故事。一條條古老的街道兀自存在的悠久歷史,只要細心傾聽,它會娓娓道來久遠的故事:如果靜心傾聽,風吹過陽台,你將會得知呢喃中的許多過往。

  溫德斯像個頑童般揮起彩繪大筆,他讓聲音染上色彩,讓光影述說了故事,看似平淡無奇也缺乏主事件的全片,其實是溫德斯最誠懇的作品。溫馨與幽默也是本片的另一特色,在他過去較有名的作品如「巴黎德州」、「慾望之翼」、「天涯咫尺」,其實都較欠缺這兩種元素。

   佛萊德最終才出現,不僅賣弄了極度的懸疑,也吊足了觀眾的胃口,此刻之前,故事的影軌與音軌幾乎是分道揚鑣的,各自的走失必須有某種的交集,但卻不能冒 進。溫特自然知道佛萊德迷失的方向,這必須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於是他以錄音的方式讓退縮至一輛廢車的佛萊德親身體驗所謂的「純淨」的錄音。

   思想可以自我解困,卻也容易讓自己陷入死胡同,但若全無思想則與木頭人無異。佛經云:「知是妄覺;不知是無記」正是此意。原本佛萊德以為自己的影像缺乏 聲音指引便拍不下,殊不知創意來自內在動能,其實是源源不斷的。但佛萊德反揹相機實驗「純淨」的電影時,他忽略了無論攝影師在不在場,總得有人把攝影機定 位啊!

  「在白日之光下,即使聲音也明亮,我曾希望如聲音一般,因物而活,聽而無視,於是能見…」

  這是影片中的歌曲,像一首詩將影像與聲音徹底地交融在一起,猶如在電影院中讓觀眾在影像與音效中獲得完整的薰染與啟示。在傳統的認知中,影像往往凌駕在聲音之上,而這回在歷經一番徹夜苦戰後,聲音終於打敗影像勝將而出。

  欣賞「里斯本的故事」有時必須拋捨一些傳統的觀念。如果摀住耳朵在台北街頭走一遭,將會發現這其中的癥結點,於是也將理解片中那首歌曲的意義,當然也就會知道每天所面對的「真實」的祕密了。

當櫻花盛開(Cherry Blossoms - Hanami)

導演:多莉絲.朵利(Doris Dörrie)
演員:艾瑪.魏波(Elmar Wepper)
   入月彩(Aya Irizuki)
   漢娜蘿.艾爾斯納(Hannelore Elsner)
德國 / 2008年 / 122分鐘 / 輔導級

禮讚:2008年柏林影展競賽片
   榮獲「德國奧斯卡」最佳影片等3項大獎
   榮獲德國「巴伐利亞電影獎」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雙料大獎
   榮獲「德國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服裝設計等三項大獎
   榮獲「德國奧斯卡」最佳影片等3項大獎
   代表德國角逐2009年奧斯卡

本片取材自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顯然地是德國相當知名的女導演多莉絲.朵利向小津致敬的一部作品,劇情敘述一對夫妻鶼鰈情深的感人故事…

◎ 劇情簡介     

  魯迪與 妻子杜莉一直過著恩愛恬靜的生活。魯迪雖然常說:一日一蘋果,醫生遠離我。事實上他不喜歡吃蘋果。這一日杜莉從醫生那兒得知魯迪已經罹患絕症,她相當驚 惶,但最終決定要隱瞞實情,並掌握時間陪丈夫到兒女住處旅遊,尤其是到二兒子卡爾工作的東京,因為在櫻花盛開時觀賞富士山是杜莉最大的心願。於是二人先到 柏林找大兒子克勞斯與女兒卡洛琳,克勞斯已經結婚,育有一男一女,但夫妻二人似乎忙得不可開交,根本無暇帶他二人出外遊覽,孫子甚至因房間被佔用而顯得不 悅。

  卡洛琳未結婚,是一名女同志。卡洛琳對父母來訪不僅未表示歡迎,甚至與哥哥大肆批評,謂父母其實最疼的是卡爾,當然也藉著許多裡由逃避。反倒是卡洛琳的室友法爾抽空開車載了二老繞了一下柏林。

  魯迪與杜莉自然感受到兒女其實離他們愈來愈遠,卻也只能強顏歡笑,最後二人決定自行到波羅的海的海邊旅遊,但杜莉卻在旅館中逝世。

  家人為杜莉舉行了葬禮,但很快就回工作崗位,魯迪陷入了從未有過的孤寂,夜晚總會將杜莉的睡衣放在床側,但徒增思念罷了。魯迪突然想起年輕的杜莉曾為他放棄舞蹈,而她最大的願望是在櫻花盛開時到富士山前舞蹈。於是魯迪帶著杜莉的衣服到了東京。

   卡爾來接魯迪,但不耐煩地表示他工作相當忙碌,要魯迪獨自在家。經過一陣子逐漸習慣後,魯迪嘗試著外出走走。這一日在公園內看見一名「舞踏」的女舞者。 相識後,女舞者教他如何坐捷運,再見面時魯迪作了杜莉教他的拿手菜請舞者小優吃,甚至魯迪也跟蹤她回家才發現她住在帳篷內,遂請她回家洗澡。卡爾為此相當 不悅,於是魯迪請小優帶他去富士山旅遊,但等了好幾天富士山始終躲在雲層中不見其真面目。

  終於一個清晨魯迪醒來發現富士山美得不得了,他穿起杜莉的衣服舞蹈起來,唯有這樣才能一遂杜莉的心願,只是舞作完,魯迪也倒地身亡。他的骨灰被送回德國小鎮安葬,但兒女似乎永遠不知父母在世的心願與想法。

◎ 賞析

  本片取材自小津安二郎的「東京物語」,顯然地是德國相當知名的女導演多莉絲.朵利向小津致敬的一部作品。

   從東方到西方,在人文與文化之間或許有著某些差異,但從人性而言卻是大同小異的。鄉村與都市不一樣的背景發展,不僅提供了截然不同的社會面向,相對地也 使得人格的發展有著極大的差異。但不可否認的,一棵大樹茁壯之後必然得面臨分枝離錯的命運,人與其他動物大體也都是在這樣既定的模式中延展的。

  如何詮釋愛情呢?現代年輕人的觀點自有新解,但杜莉為了魯迪,放棄了她最喜歡的「舞踏」藝術。藝術傳遞的無非是真善美的愛,而真確的夫妻之情其實也是實踐這種精神的方式。不一樣的面相當然都有其選擇的理由,杜莉給了我們堅定的信念與認知。

  什麼時候兒女在有能力單飛的時候,竟然是飛得如此遙遠?維繫彼此的似乎只剩名相上的親情。表相上的順從總在背後無情批判後,讓人墜入失望的深淵。但身為父母又能有什麼反應來面對子女呢?

  養兒防老似乎只是一種口號,或者那是曾經有過的歷史,孝順的子女並非沒有,但整體的現象而言卻不免令人失望。如果我們體貼地站在年輕人的角度來看,會不會有不一樣的觀點呢?

   步調快速的工商業社會中,每個人都得面臨激烈的競爭,大家幾乎都已經把所有的精力放置在工作領域上,似乎也無餘力再去面對垂垂老矣的父母。這種角度的對 應有時會突顯父母的存在變成一種負擔。縱然表面上不敢有這樣的表示,但從逐漸不耐煩的態度中不難窺看一二。這並不能斷言是對父母的不孝,而是在極端複雜的 情緒中不經意的顯現罷了。

  為什麼喜歡從開滿櫻花的樹下去觀賞富士山?這兩 樣東西都是日本的象徵,也多少呼應了喜歡日本文化背景的導演,有某種程度的自我指涉。櫻花總在盛開之際掉落,壯闊中含藏了幾許悲愴,這樣的生命才符合試煉 的精神。太過平順的生命似乎較無探討的空間,於是每一朵竸相展艷的櫻花,就變成生命處處的展現與吶喊。

  富士山被日本人稱為他們自己的母親,這種出自內心的感動似乎只有日本人自己能深刻體會。但以富士山為背景的舞台卻是一名舞者的偌大舞台,生命在舞步中獲得富士山的共融,也成就了許多的夢想。

   杜莉的現代舞與日本的「舞踏」是有著創作上的互通與共融,小優的舞作創作原點是她對逝去母親的思念,殘留的印象只剩一支粉紅色的電話。這不僅是記憶的重 現,也是與母親「連結」的渴望。魯迪深受感動,因為小優的舞碼強烈地呼應了他此刻的心情。「杜莉哪裡去了?」這是他對死亡的困惑。而在悠遠綿長的吟唱聲 中,似乎某個契入的當下便能碰觸到真正的答案,因為櫻花燦爛的輝映中,真相其實不顯自明。

  魯迪在東京的夜晚中碰觸到聲色犬馬的另一面相,而這正是另一個契機。「要找到真正的良善;必須先認識真正的邪惡。」東京的繁華對應了魯迪過去一成不變的生活,這是一種強烈的撞擊。若非如此,魯迪豈能知曉平時的日子中他與杜莉共處的真諦?

  小優的出現真是及時的關鍵,魯迪作了一道菜,這之間的複雜情懷是複染的,一種美味的起始點是杜莉。透過眾人的共同咀嚼,於是杜莉又當下活了過來。卡爾雖然品嚐了,卻永遠無法理解父母之間的情懷;小優也吃了,卻以膠布裹身,象徵了那道菜,也詮釋了她與魯迪之間的關懷。

   男女之間不盡然都必須以「情慾」來詮釋,魯迪與小優之間有著一種超越男女的認知,而這份焦點則在杜莉的身上。是「舞踏」讓兩人在千萬人口的大都會中相 遇,也透過這個共同的聚焦使兩人能明徹地瞭解對方。甚至透過小優,魯迪真確地知曉杜莉對舞作的熱切願望,這也是為何魯迪必須在有生之年到富士山前與杜莉共 舞的原因。

  魯迪穿上杜莉的衣服,他的雙手逐漸放鬆,瞬間體現了杜莉與他相融在同一身軀,這雖然有著全然的東方思潮,倒也提供了一套恩愛之情的美學觀點。

  生與死是一體兩面的共融,在燦爛的櫻花下歷經死亡,正也是另一種生的開始。生命不在於壽命的長短,而在於對生命的體現與實踐,若無杜莉的死亡與小優的介入,魯迪豈能了知他一生的真義?

   魯迪是因為認知了「家人」的真相,或是對杜莉有著歉疚,才促成這趟東方之旅?在精神上完成杜莉未竟的願望,從而認清了自己對生死的真正見解。小優帶魯迪 到富士山,雖然表相上不曾為魯迪做了什麼,但這趟的陪伴之旅卻是親生子女都無法給他的。或許是這樣,魯迪將身上所有的錢全部留給了小優。雖然不應該從金錢 方面來看待,但這起碼突顯了魯迪生前最後的認知與價值觀。

  異國的文化交融迸發了人性相同的本質。生命有了開始,必然會有結束。我們從這部影片中絕對能有所體悟,面對結束的前一刻,什麼才是真義呢?

我的哥哥是獨生子(My Brother Is An Only Child)

導演:丹尼歐.里路查提(Daniele Luchetti)
   里卡多.史卡馬西奧(Riccardo Seamarcio)
義大利 / 2007年 / 104分鐘 / 輔導級

禮讚:2007年「歐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2009年艾利歐因為  演出本片而獲選為柏林影展的「閃亮之星」之後
    更乘勝追擊,登上了
   「義大利奧斯卡」影帝寶座兄弟鬩牆寓言
以一對兄弟分屬左右兩派不同陣營的故事,巧妙又精采地比喻了義大利60年代政治動盪的社會氛圍…

◎ 劇情簡介     

  戰後不 久的義大利,政治與經濟都是一片混亂。家中貧困的貝納斯被送入教會學校,以便日後成為神父。但貝納斯的哥哥去探望他時故意送他一張電影女星的相片,這使得 貝納斯(綽號阿西奧)開始胡思亂想。一次對著相片手淫後向神父懺悔,神父原諒他,但阿西奧卻認為人應誠實面對而執意受罰,教會感受到阿西奧的叛逆,於是將 他退學了。

  父母與姊姊薇拉對他回來都不表歡迎,而哥哥馬利哥也常與他意見相左。阿西奧去找在路邊賣桌布的馬利歐,馬利歐帶他回家,其妻貝拉對阿西奧很好並留他吃飯。受了馬利歐的影響,阿西奧加入了法西斯黨,他們緬懷墨索里尼,但這與加入共產黨的馬利哥相衝突。

  馬利哥帶回一名漂亮的女友法蘭琪,阿西奧不禁相當動心。馬利哥為了去應徵工人,要阿西奧陪她半小時,但阿西奧內心矛盾,反而與法蘭琪意見不合,以致法蘭琪等不到馬利哥回來而怒沖沖離去。

  為了比較能找到工作,阿西奧去唸地政系。馬利哥常常帶法蘭琪回來作愛,阿西奧為法蘭琪翻譯一些作業。但法蘭琪擔心地表示,她父母下個月會搬去都靈,阿西奧向她表示,若哥哥沒去探望她,他絕對會去都靈探視她。

   由於法西斯黨與共產黨發生爭執,哥哥告訴阿西奧,法西斯黨預備要燒他的車。阿西奧躲在車內果然見馬利歐帶人來燒車,阿西奧為哥哥出面抗議,馬利歐才改燒 別人的車,但這也使阿西奧對法西斯黨相當失望。馬利歐因為燒車而被警方逮捕,而當阿西奧去探視貝拉時,貝拉立刻勾搭他上床。

   在一次姊姊薇拉參與的音樂會中,法西斯黨與共產黨大打出手;這次事件使得阿西奧改加入共產黨。而在一次放炸藥燒法西斯大本營時被馬利歐遇上,馬利歐欲打 阿西奧卻心臟病死亡。哥哥在法蘭琪懷孕時槍殺了廠長並拿走一整袋的錢。有一天哥哥要阿西奧到都靈與他會合,但哥哥卻被警察擊斃,法蘭琪也入獄。阿西奧帶著 法蘭琪的兒子回家,他相信法蘭琪很快會來找他的。

◎ 賞析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使得許多國家陷入極大的改變與紛亂,最主要的原因不外乎政治與經濟。許多影片在這個議題上提出了新的見解,尤其以當時的手法而言,像「單車失竊記」就是極為成功的例子。

  但若以現代觀點再重回六○年代的義大利,將會有什麼不一樣的見地呢?本片適確地在這兩個主旨中成功地完成這部令人讚嘆的作品。

  其實兄弟相互對立的情節並非始自今日,本片取材了羅馬神話的兄弟寓言,羅姆勒斯與雷幕斯的鬩牆故事被呼應在現代的時空,更巧妙的是這種氛圍也如實地呈現了六○年代的義大利現象。

   在台灣類似的情節也常在電影中呈現,但因國情的關係,台灣的創作者在政治的面向中大都以逃避或省略的方式來帶過,但本片毫不留情地將政黨的背後真相攤 開,逐一地選擇之後,政黨的理念便更加虛無而泡沫了。阿西奧在這個政治圈游離之前,甚至也經歷了宗教的洗禮,但阿西奧發現不管宗教或政黨其實都有其兩種面 目,將這樣的思維延展到人生中,生命的虛與實便也如實地突現了。

  也許最終 踏實而令人安住的是「家」,但阿西奧在面對哥哥的女友法蘭琪時,不也是以虛假的排斥來逃避自我的迷失?好幾次兩人都有極佳的機會,但彼此都看清楚了一體兩 面的矛盾與掙扎。阿西奧在唸書時,哥哥與法蘭琪在房內作愛,在映像語言中,這場性愛阿西奧是以精神的層次參與的,雖然他極力以收音機的音量來掩蓋,但也正 好凸顯了他的不安。

  這些瑣碎的片段再連接到法蘭琪面對阿西奧的燦爛笑容,他的內心早已被法蘭琪所佔領,為了掩飾這份忐忑,當馬利歐入獄,而其妻貝拉勾引他時,阿西奧立刻轉被動為主動。唯有這樣,法蘭琪在他心中的影子才能在情慾渲洩中暫時掩蓋。

   阿西奧與哥哥馬利哥是極端的對比。馬利哥是個老師,卻加入共產黨搞革命。就算如此,他永遠是最亮眼的,不僅領導能力獲得眾人肯定;就連異性交往,也是最 受歡迎的。阿西奧則不然,雖沒做錯什麼,但教會容不下他;家庭也把他當成多餘的麻煩製造者;而男女交往也只能落得與年長的貝拉作肉體的歡愉。

  兄弟兩人如此的不對稱,這份的落差是既定的命運,也渲染了性格。從一開始似乎結局就註定了。馬利哥的光彩奪目提早削弱了他的生命;而阿西奧之前的失落只是為了日後的幸福迎接。

  阿西奧在草地上大膽地吻了法蘭琪,這是一個關鍵,法蘭琪此刻的心情也有了悸動,潛藏在內心深處的愛苗也開始滋長,但這一切都必須被放置在連自己都不敢去面對的地方。

   人類雖然號稱是感情動物,卻不見得對感情能完全了知。自我欺瞞是最簡便的方式,但長久之後反而會有令自己都訝異的舉止行為。阿西奧吻法蘭琪之前究竟在想 什麼呢?法蘭琪要他以後不可再犯,但阿西奧拒絕了,而這個答案其實也是法蘭琪想要的,只是她也無法在虛與實當中勇敢而誠實地面對罷了。

  若說法蘭琪一人的心中同時擁有馬利哥與阿西奧,這似乎也太沉重了。人的思緒是妄念不斷的,其實很少人能夠清楚地理出正確的抉擇,何況當理性的體制與道德也加入時,思緒必然要選邊站,因為唯有行走在公認的軌道上才是社會的價值觀。

   哥哥的生命是短暫而燦爛的,這使得阿西奧顯得一文不值。教會的不實際反而使他耿直的性格有了偏差,除了離開似乎也別無他途。而這開啟了阿西奧忐忑的生命 型態,或許才是真正的試煉吧?哥哥若像是絢爛的煙花;阿西奧只能算是旁觀者,但當煙花消散之際,剩下的卻只有旁觀的人群啊!

  生命縱然有千奇百怪的面向,卻不需要解釋。一棵樹總在不經意的時刻,已經成長茁壯;一切看似自然的背後卻是有意義的。

  我們也許無法得知滔滔流水將流逝何方,卻可以注視河水的動能與力量;東逝而去的流水不可能反向西邊。也許這不是定律,卻是意義。

  馬利哥與阿西奧各自在既屬的命運中游離發展,在交集中迸現了火花。有相互依持或挑戰,更有慈愛與恩怨,如此活生生地構現了這個世間的現象。而最終的一切,雖然馬利哥犧牲了生命,但絕對是兄弟倆人齊心協力共同築構完成的。

  最後一場的鏡頭以近乎意識流的手法,呈現了令人意想的無限空間,手法堪稱極端高明,也讓觀眾留下更寬闊的思維。這是希望的再現與留存,未來不見得都是康莊坦途,但人卻無悲觀的權利。

  禮讚生命不見得能獲正面回應,看淡未來反而能理出一條光明的坦途;但重要的原則是必須勇敢以對。橫攔在面前的永遠是一種問號與困頓,人卻絕無退縮理由。阿西奧承擔了一切,而這一切也將會給他帶來明確的答案。

口白人生(Stranger Than Fiction)

導演:馬克‧佛斯特(Marc Forster)
演員:艾瑪‧湯普遜(Emma Thompson)
   威爾‧法瑞爾(Will Ferrell)
美國 / 2006年 / 113分鐘 / 普遍級

禮讚:榮獲全美影評人協會「最佳原創劇本」
這是關於一個叫做
哈羅維.克里克的人,還有他的手錶的故事…
是一部文學興味極高,劇情又感人的電影,全片以一個小說家的旁白敘述片中人物的一舉一動…

◎ 劇情簡介     

  哈羅維.克里克是個稅務人員,生活規律,每天以精準的作息表過日子,心算技巧不但快速高明,也幾乎從無差錯。同事們幾乎不用計算機,只要轉頭問他,答案馬上揭曉。

  這幾天哈羅維突然覺得被一個女人的聲音所跟蹤,不僅影響了生活的步調,也讓他陷入惶恐當中。同事戴維在分案時給了他一份烤麵包師的資料,這個案主安娜去年欠稅百分之七十八,因為她以欠稅來表達對政府濫用公款的不滿,當然對上門來催稅的哈羅維不會有好態度。

  另一方面女作家凱倫的創作陷入瓶頸,出版社派了一名女專員彭妮來幫助她,以期能早日交稿,凱倫模擬了各種情境,也到各地身歷其境以增加靈感,最終她決定要讓她書中人物哈羅維死亡。

  哈羅維似乎聽見凱倫的叨叨不休,卻無可奈何,只好去找精神科醫師,醫師判定他有精神病,但也覺得他的狀況特殊,遂介紹他去找文學史專家希爾伯特教授,經過分析,教授列出十名可能的作者,但尚需時間印證。

   哈羅維在車上遇見安娜,兩人依然沒有交集,但哈羅維職責在身,兩人約定晚上再當面查帳,安娜請哈羅維吃餅乾牛奶,哈羅維第一次感受到一種口慾的美味。安 娜告訴他原本她唸哈佛法學院,但因喜歡作麵包甜點而輟學。臨別前安娜欲送他一些餅乾,但哈羅維堅持給錢,這引得安娜相當不快與掃興。

  凱倫的聲音愈來愈強烈,哈羅維乾脆什麼都不做,請假在家,但公寓的牆壁還是被建設公司誤拆了。哈羅維乾脆搬去與戴維同住,同時也想起他有許多願望未完成,譬如說他一直要買一把吉他,也想參加太空夏令營。

   哈羅維似乎看清真相了,這回他帶了幾包麵粉去找安娜,安娜家中正好有一把吉他,兩人感情有了快速進展。哈羅維從電視上發現女人聲音正是凱倫,透過稅籍資 料找上出版社,果然找到凱倫,而入門前正巧都是凱倫小說的情節。凱倫認為唯有哈羅維死才是她最佳作品的呈現,哈羅維真的為了救一名小孩被公車撞死,但凱倫 最後修改了結局,哈羅維又活了過來。

◎ 賞析

  一位作家正在寫的小說人物與情節,在某個角落真的有其人其事與小說情節同步發生嗎?

  「巧合」是人生的驚嘆,也是戲劇重要的元素。一九九二年筆者也寫過一齣「四次元的劇本」情節亦與本劇相仿,同時也在該年於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演出,因此對「口白人生」便有更親切的感觸了。

   哈羅維之前的生命是相當規律的,時間都算得相當精準,究竟與他的職業有關或是工業社會的樣板宣示?逐漸物化的生活注定哈羅維是相當孤寂的。但他完全不在 意,因為他從來不曾碰觸過其他的對待;查帳似乎是他活著的目標,一切都建構在數字的堆疊,就連刷牙的次數也是有算計的,於是哈羅維逐漸掉入機械生活而不自 知。相對於哈羅維的則是率性的安娜。考上了世界頂尖的學府,但為了做麵包可以放棄學業;另外因看不慣政府濫用公款遂採取了拒絕繳稅的抗議。

  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極端,也注定兩人一開始見面會有強烈的反彈與衝突。但衝突的背後其實還是有著反其道而行的見地,但這必須在兩人之間尋求到一種頻率相通。餅乾與牛奶是相當平實的食物,但透過口舌的薰染,哈羅維從舌頭的滋味開始認識安娜;這一次開啟了彼此緊閉的心靈。

  有趣的是哈羅維的一舉一動似乎都在凱倫的筆下操弄著,但安娜卻沒有受到影響。也就是說當安娜與哈羅維見面時,並非是凱倫的安排,這應該是一種盲點但也能解釋為哈羅維的契機。

   為什麼非要書中角色死亡才算得是佳作?死亡究竟傳達了什麼訊息?或者死亡在整個社會中扮演了什麼重要的關鍵?凱倫與文學史專家都認定若讓作品中的主角死 亡才是最完美的創作,這一切本來不會有任何問題,只是當牽扯到一個活生生的生命之際,所有的看待就必須重新認定。凱倫自己曾經面臨那種身歷其境的寫作,來 電會響幾次、門鈴會在第幾次後才開門,然後活生生的書中人物便出現在她面前。

  沒有什麼比這樣的景況更令人震撼了,自己以為只是憑空杜撰出的人物,沒想到世上真有其人,而且臉孔、髮型及身高個性完全相符。這種巧合不免讓人懷疑凱倫之前是否曾經見過哈羅維?但事實不然,否則這將使得情境失去了弔詭與神奇。

   用另一種角度來看待,我們不禁也會困惑,這世間有時真的像蜘蛛網一般相互牽絆;更相互影響了彼此的命運。凱倫的筆像一名創造生命的主宰,哈羅維的生命操 控在她的筆下。對待一名虛擬的人物應該是輕而易舉,因為那不牽扯到生命的存亡。小說家要千軍萬馬覆亡也是大筆一揮就完成,但這些快意恩仇畢竟只是文字遊 戲。當凱倫發現自己真的像法官或主宰的上帝可以操弄哈羅維的死之時,她只能讓哈羅維及文學教授來評斷,而兩人竟同時都贊成書中人物的死亡,哈羅維這也才心 甘情願接受即將死亡的到來。

  綠色蘋果是凱倫想到的點子,如何讓哈羅維死得 相當戲劇化是小說家必須設計的,後來哈羅維果然也按照她的設計被公車撞死。但凱倫對生命有了重新思索之後,修改了小說的結局;雖然這讓文學教授略感失望, 可是凱倫無怨無恨,畢竟如果這樣可以不讓現實的哈羅維死亡,那才是她真正要的抉擇。

   事實上每個人的生命都操之在我,就算上帝也無權干涉,因為最終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由此而延展的是對生命的尊重。如果凱倫執意讓自己的作 品趨向完美,代價卻得賠人一條性命,那這種抉擇的價值觀該如何認定呢?在愈來愈功利的社會中,相信很多人會選擇完成完美小說。若哈羅維真的死亡,那也沒有 直接證據可以指控她謀殺。但人之所以異於其他動物,是因為「良知」的界定。凱倫看清了這點之後寧可選擇讓書中人物活下來。

   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這反而是凱倫走出她自己的心靈困頓,因為她每次的創作都會有困頓,而解決創作瓶頸的方式就是讓書中人物「自殺」或「死亡」,因為這是 簡潔而便利更是聳動的表現方式。而這回她做了不一樣的選擇,這種從更高的「制高點」重新來看這個社會現象也是創作中一種極重要的主軸,凱倫扎實地掌握了這 種心靈關鍵,其實也恰巧豐沛了這部電影的主軸。

  哈羅維是幸運還是倒霉?如 果他不是書中人物,終其此生,他永遠只是規律地活在生活與數字中,更別提後面能在危急中奮不顧身地救了小孩性命。這種捨己救人的情操是人間最難得的人性表 現。哈羅維通過了生命的測試,做了一個人活在世上應做的事以及責任,縱然死去,應該也是無怨無悔。

  死有輕於鴻毛重於泰山,當面臨抉擇之際,我們是否能像哈羅維如此奮不顧身?不管這一切是一種注定還是自己當下的抉擇,生命存在的意義是因為我們的選擇,因為選擇而產生意義,也能體現活存的真諦,畢竟一個生命不會沒有理由無端地出現,這是我們必須認真思索的。

成人遊戲(Adult Behavior)

導演:費里斯.亨葛林(Felix Herngren)
演員:費里斯.亨葛林( Felix Herngren)
   凱林.比強斯東(Karin Bjurstron)
瑞士 / 2000年 / 92分鐘 / 限制級
禮讚:2000瑞典金像獎最佳劇本提名
   2000瑞典金像獎女配角提名
有人說婚姻是愛情最大的敵人,額外的愛情也是婚姻最大的殺手…

◎ 劇情簡介     

  法蘭克與妮娜結婚多年,膝下猶虛,但法蘭克是一名成功的律師,正因為他剛打贏了一場官司,公司考慮讓他入夥。他的妻子則經營一家成功的精品店,就表相而言,這是一對人人稱羨的神仙伴侶。

  法蘭克喜歡幻想,只要跟他錯身而過的女人,幾乎都被他幻想成性愛對象。就連與妮娜兩人一起去見婚姻治療師時,法蘭克依然會對治療師想入非非。

  法蘭克一名好友馬克經營畫廊。這一日法蘭克應邀去參觀一個前衛作品的展現,見到一名藝術學院的女生,免不了也對她性幻想一番,沒想到馬克認識她,大方地為法蘭克介紹她叫蘇菲亞。

  兩人一聊相當投緣,法蘭克送她回到住處,蘇菲亞大方邀他上去喝杯茶,然後很自然地上床作愛。法蘭克離開時蘇菲亞已經睡著,他覺得自己十分幸運,卻也擔心後續的問題。

  妮娜的同事羅絲最近交了一名男友喬治,是一名媒體研究的撰稿者。羅絲要喬治打扮體面一點,然後去參加妮娜家的晚餐。餐宴中正巧蘇菲亞打電話來,法蘭克躲躲藏藏的態度讓羅絲感到相當懷疑。

  法蘭克愈來愈投入,他告訴馬克已經愛上蘇菲亞,馬克只能好言相勸。另一日輪到喬治要照顧兒子羅賓,羅賓吵得喬治與羅絲無法作愛,只好打電話給妮娜夫妻,二人來喝咖啡並與羅賓閒聊,喬治與羅絲急急入內作愛,這惹得妮娜相當不悅。

   法蘭克謊稱周六要去哥特堡,但其實是到蘇菲亞處過夜,早晨法蘭克去買牛角麵包卻遇上了羅絲。另一個晚上羅絲看見法蘭克與蘇菲亞在餐廳吃飯,她立刻找上妮 娜,但妮娜慌亂地表示她要休息了,其實她與喬治早已有染,此刻喬治就躲在屋內呢。妮娜與喬治爭執,謂兩人應各自向另一半表態才能長相廝守。但風流的喬治早 又與保姆有了關係,被找上門來的妮娜逮個正著,雙方大吵後分手。而將孩子送回的羅絲似乎也知道了真相,但她見喬治似乎已經悔改而接納他。法蘭克與妮娜言歸 和好,另找另一位治療師,而法蘭克依然對治療師又起了性幻想。

◎ 賞析

  人出生後因六根接觸到六塵而生了六識,於是透過各種感官與思維不斷地四處攀緣。這是佛家所說的「妄念紛飛」。正因為妄念不斷,意根末那識又不斷地作抉擇,亦即佛經所云的心行。

   人的慾望必須等到死亡的那一刻,六識全滅後不再接觸色塵才算一個段落的結束。釋迦牟尼謂此為「妄念種子如瀑流」,可見生而為人執意在情慾之中是何等之 深。但從某種角度而言,既生而為人,情慾之事只是一種本能,悉達多不也結婚生子後才真正了悟出家?修道是另一種層面的探索,今天這部影片則必須純粹從人性 的角度進入,才能彰顯其值得探索的空間。

  男人真的一天之中會有三十次想到作愛有關之事嗎?念頭輕輕飄忽而過,縱是無心,卻已聚影成焦。腦海中的念頭像隻無法馴服的猿猴,時時刻刻都在樹上叫跳著,是一種屬於原始的擁有慾望嗎?還是必須藉著不斷彰顯與女性的互動來呈現男性的特徵?

  柳下惠是個傳奇的故事,正因為他有別於一般男人的認知與看法,於是被傳誦千古。相對地,女人處在相同的環境叫作守貞,但時代的變遷,這種守貞的觀念早已不合時宜。本片很平衡地從男女的角度來探索男女婚姻的關係互動,以及人性在性慾對待中是否早已跳脫傳統的思維模式?

   法蘭克的毛病是幻想,他不似喬治如此大張旗鼓。法蘭克認識蘇菲亞是循序漸進,不敢主動搭訕,因為那畢竟是一名女學生。蘇菲亞則主動邀他上樓,這個訊息正 好呼應了最後法蘭克向蘇菲亞求婚遭拒的一種新現象。傳統思維幾乎都是以男人的角度為出發點,在早先的觀念中認為法蘭克必須給蘇菲亞一個圓滿的交待。事實上 一開始法蘭克也是如此思考的,導演運用一段蘇菲亞頭綁頭巾的六○年代裝扮,一起與法蘭克度蜜月來作意象的表達。

  但事實是蘇菲亞作愛的觀念是她只希望有人疼她,追求她,這樣才能讓她釋放女人的本質與天性。這件事若與結婚相提並論,卻不是她的想法,可見法蘭克雖然尚年輕,但新生一代的觀念也不是他所能瞭解的。

  這樣的想法卻也不是喬治所採取的「來者不拒」,喬治不僅幻想,更是一位行動派。喬治與法蘭克是兩種相仿又相異的男性。相仿者兩人對女性都有無盡的幻想,相異者是一個拘謹正派,另一人則是放肆妄為。

   其實這也很難從兩人身上分析出對或錯的指責,畢竟性愛必須建構在兩相情願才能進行,這個觀點在女性主義逐漸抬頭後便慢慢被凸顯了。這幾年的觀察,這種趨 勢蔓延得極為快速。有時為了取得更大的優勢與掌控的能力,女人採取了更激烈的手段──離婚。唯有站在平等的立足點,再回頭談男女情慾的對待,於是男女長久 以來的基本認知逐漸被改變了。

  更年輕的男女也薰染了這份訊息,外在環境讓女人更有機會表現自我,自然也間接影響到她們的觀念。性慾確實是生殖的條件,但這種考量幾乎已經被拔除,因為性只是慾望之一,她們可以享受,品嚐,卻絕對不想被牢牢牽制。

   如果妄念紛飛是一種必然,那是否這個社會就會大亂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妄念是單一方面的,要達到作愛的階段那尚得兩者有著相同的頻率。法蘭克在地鐵的 電扶梯四下張望,隨時都能看到美女擦身而過,但這並不表示他就有辦法與這些美女全部上床。「機遇」是一種緣份,但也不是強求可得的。

   法蘭克與一群律師同事及一名他常性幻想的女櫃檯,在慢慢開啟話題之後,法蘭克提到了性幻想,老律師們立刻鳥獸散,畢竟這樣的觀念落差實在太大,甚至自己 腦中妄念紛飛的事根本不應被拿來當話題。問題是,這樣的反應真的代表這些老律師心如枯木嗎?其實眾人急急逃避的舉動早已提供了答案。

  別忘了,法蘭克與蘇菲亞第一次在畫廊認識時,兩人很自然地談起了性幻想這個話題,事實上在某些的角度而言,法蘭克反而是被蘇菲亞誘導的,當然也因為蘇菲亞表現得落落大方與自然,讓法蘭克的心防解體,也連結了當夜兩個人的慾合。

  作愛要不要開燈是一種有趣的現象。女人喜歡在黑暗中與異性接觸,因為女人喜歡被愛的感覺,而這份感覺是以意念和心來感受的;男人作愛則大量依仗視覺,這是一種陽剛的原始動能與佔有。正因為第一次尚未協調,才會有一下關燈一下開燈的有趣畫面。

  妮娜一直認為法蘭克不喜歡作愛,而她自己卻沉溺其中,這從表相上是無法得知的,由此也不難知道這對夫妻為何必須去看婚姻治療師了。

   人不分男女,感情是相當複雜的對待。既然活者就無法完全脫離這份陰陽交融,但取捨之間卻是一項大學問。現今社會已不把性慾當作洪水猛獸,但真的要讓男女 關係有著愉悅的對待,卻是一項大家都必須認真而嚴肅去看待的。別忘了,在妄念紛飛的同時,其實還有一個一直不曾動念的本心存在的真相啊!

愛情媽媽咪呀(Casomai)

導演:亞歷山卓.達拉提(Alessandro D.Alatri)
演員:史黛芬妮亞.羅卡(Stefania Rocca)
   法比歐.浮羅(Fabio Volo)
義大利 / 2003年 / 110分鐘 / 輔導級

禮讚: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蒙特婁影展和Fort Lauderdale
   影展均獲Special mention
劇情從一場美麗的托斯卡尼鄉間婚禮出發,來自米蘭的廣告界才子湯瑪斯和時尚圈彩妝師史蒂芬妮…

◎ 劇情簡介     

  湯米是廣告才子,在一次機緣中認識了化妝師史黛芬,兩人經過一年的交往決定結婚。為了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婚禮,兩人開車到山谷中的小教堂結婚。
   
  婚禮當天,神父表示這是他第一次主持的婚禮,為了呼應新郎與新娘的所謂與眾不同,神父問他們對結婚的看法,並希望能有個恰當的比喻。史黛芬表示婚姻像花式溜冰,兩個人在舞作中必須協調互助,否則必然會在冰上跌倒。
   
  神父同意這個比喻,同時也以不一樣的方式主持婚禮。首先提供了與眾不同的祝禱詞:結婚後會有14%勞燕分飛、58%會有外遇、17%覺得不幸福。
   
  神父怪異的論調引發了親友的反彈,但事實上又無人能反駁神父所述時下社會的真實面。於是眾人在教堂上一邊食用寡婦美娜作的餐點,一邊聽神父的比喻與假設。
   
   湯米與史黛芬結婚一年後生下了一個兒子安德烈,但在懷孕期間兩人似乎察覺到他們的朋友愈來愈疏遠,而在孩子出生後,湯米陷入了創作的瓶頸,因為小孩的吵 鬧對他的創作有了極大的干擾。湯米逐漸感覺到公司漸漸不再重用他,而史黛芬全力照顧孩子,也讓自己陷入孤獨中,而且與湯米的感情似乎愈來愈淡。
   
   兩人商量的結果是請美娜來擔任孩子的保姆,這使得史黛芬有機會再回去工作。在一次為模特兒化妝時,受到客戶的青睞,因為史黛芬的長相正好是那種生了孩子 後散發母親光輝的神情,而這正是廣告公司要的。湯米有些火大,因為史黛芬拍的廣告正是他們公司的死對頭。雖然不悅,湯米還是推出他以「家」為主軸的廣告訴 求;而這個廣告入圍了廣告獎,湯米與女客戶搭飛機到外地參加頒獎典禮,最後真的得獎,湯米與女客戶竟以「同房」來慶祝。兩人親密的相片被報紙登出,史黛芬 相當不是滋味;最後同事不小心說溜了嘴,引燃了婚姻危機,各自聘律師預備大打官司。
   
  所幸這一切都只是神父的推理假設,他最後還是希望眾人給予這段婚姻誠摯的祝福。
   
◎ 賞析

   
   這個世界不知從何時開始制定並實施了婚姻關係。「家」的結構在二十一世紀的開端雖然開始面臨一些挑戰,但在可預見的未來,這樣的制度結構依然會持續下 去。雖然婚姻關係一再地受到質疑,卻始終沒有更好的方式可以取代。本片討論的基點正是放在婚姻的「起承轉合」,就猶如春夏秋冬一般,一年中似乎註定會有不 同的季節,重要的是如果那是一種不可避免的情況,我們身陷其中時,該以什麼角度來面對呢?
   
  小教堂的神父是個極有創意的人,雖然是他的第一次,卻真的讓新婚的兩人經歷一場特殊而與眾不同的婚禮。他不給予祝福,而是像得道僧人預言了一段過程與結局,讓當事人與親友瞠目結舌。因為雖然屬於預言,卻是當下所有人潛意識的焦躁。
   
   為何總是無法保持剛結婚時的愉悅與歡樂?若以佛家的觀點則是因為一切生起的喜樂都是生滅法,既有生起,則有滅止。人則依持在這個喜與樂之中,卻往往認定 是永恆而極力追索;猶如開花之際令人喜悅,但花落花謝之時亦屬當然。只是一般人總將這種生滅現象視而不見,以致真正的焦聚落在自己身上時,便無端地升起嗔 恨之心,甚至一發不可收拾而墜入心靈的困境。
   
  懷孕在婚姻中是一種「得」, 然而有得必然有失;世上豈有無限量的「得」?湯米與史黛芬喜悅兒子的到來,相對地也得承受孩子帶來的干擾。於是這對夫妻便失去了過去很自然就能獲得的相處 愉悅,史黛芬得辭掉工作,湯米無法集中思緒而從事創作。不僅如此,兩人也逐漸失去了朋友。
   
  聽起來稀鬆平常的事,但因為執念的緣故,許多人在面對順境時總希望喜樂永遠保持;但遭遇困境時,嗔恨便無端而起,在怪罪別人的同時也開始了敵視周遭的激烈行徑,紛爭當然順勢而來。
   
  湯米與史黛芬最終將對簿公堂,為的是在離婚中取得有利的條件。對照一下結婚前的恩愛,這樣的落差是讓人驚訝的。但回到現實社會中,這種情形不是比比皆是嗎?而這個問題的癥結點究竟何在呢?
   
   維持夫妻或家庭之間的愛是人世間一個重要的指標,也是我們生活準則中的標的。只是我們常常忽略了「心性」在器物世間薰染的無常反應。因為不斷地變化使得 心性有了取捨,在取捨之前的分別其實就是最大的致命傷。從來不曾有人在善惡抉擇中選擇負面的一方,正因為堅持在自己執著的一面,當目標無法尋獲之際,失落 的感覺就會產生,紛爭與不悅也會接踵而至。
   
  如果我們不執持正面的渴望,而選擇了負面是否就有了完善的結果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因為這也是經過分別之後的選擇啊!
   
  還有一種可能是:正面與負面我們都不執持,那應該會有完善的面向?有人將這種方式稱為「中觀」,但其實還欠缺「反觀自性」的階段。
   
   但這與家庭夫妻之間的愛有什麼關係呢?對應心性多變的「六塵」,家庭的每一位成員若能處處為對方設想,讓心境始終維持在一視同仁的平等位階上,夫妻之間 的愛會有完全不一樣的詮釋與面向。這也是為什麼這位神職人員能夠一眼看穿人生百態,並以睿智的誘導方式為這對新人及所有親友上了寶貴的一課。
   
   人的心念是剎那不間斷的,這些妄念的背後其實有著太多累世帶來的習氣。如何平伏這些妄念不安的習氣是需要一點毅力的。也許不見得相信輪迴這件事,但這也 無妨,因為將心定在一個不變的位階上看待世間的種種,就會有著萬物平等的概念與見解,如果再將這樣的觀點放在夫妻之間,就不會有憎恨之心。而此刻僅存的平 和之念絕對會讓家庭和樂共融的。
   
  時代在巨輪脈動中總會出現不一樣的價值 觀,本片反映了時下大約三十歲左右的「準中年人」的許多見解與現象。婚姻的後續也許有著許多難看的數據,多少影響到一些人對結婚持負面的看法,但這絕對是 一種短暫的社會現象;一個人是否完全成熟,必須得在重要的抉擇之後冷靜地品嚐這過程的酸甜苦辣,從而為生命尋找真正的定位;而婚姻正是每個人最重要的抉 擇。
   
  結婚會失去個人的某些自由;但沒有結婚卻也無法得到結婚的許多喜樂。這兩者之間沒有絕對的對或錯,正如前面所提的「不思善與不思惡」的極端對照。問題是我們如何去看待這兩個面向呢?
   
   是的!勞燕分飛、另一半外遇、感覺不幸福……這些負面的結果是許多婚姻常有的現象,但我們必須理解這些結果都是人為的產物,也就是說是人自己造成的。自 稱是最理性的人類為何不反觀自照重新來檢視這個現象呢?也許長久的相處見到的都是對方的缺點,但何妨收斂情緒將自己放在不分別的態度上,那時候相信會有完 全不一樣的見地!
   
  本片的呈現手法是新穎而獨到的,在許多競爭激烈的作品中讓人有著耳目一新的震撼,是一齣難得的佳片。

夏日時光(Summer Hours)

導演:奧利佛.阿薩亞斯(Olivier Assayas)
演員:查爾斯.貝林(Charles Berling)
   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
法國 / 2008年 / 98分鐘 / 輔導級

敘述一段關於母親最後一個生日聚會,家人相聚的片段,短暫卻美好…

◎ 劇情簡介     

  住在瓦樂蒙老房子的艾蓮,今天正好是七十五歲的生日,大兒子菲德列克與妻子原本就住在巴黎,回來探視比較容易;遠在中國大陸的老二傑若米帶著妻子安琪拉回來了;住在美國尚未結婚的艾德玲是唯一的女兒自然也不能缺席。

   艾蓮年輕時丈夫去世後與其舅舅保羅展開了一場熱戀,房子內有許多是保羅在世時收藏的珍品,艾蓮常常有意無意地向子女談起身後這些古董以及房子的去處,但 子女們都不以為意。一場快樂歡欣的生日宴會結束了,子女們各自離去,諾大的屋子又只剩下艾蓮與女傭艾羅伊以及滿屋子的藝術品。

   毫無預警下,艾蓮突然去世了,於是三名子女以及親友齊聚一堂為艾蓮辦了一場莊嚴的葬禮。原本表示全不在意的女兒艾德玲立刻將母親曾提過要她帶走的銀盤及 一些陶藝收為己有,並堅持把保羅不曾公開的素描畫本帶到美國分批拍賣,這引起了奧塞美術館的行員不同的見解,畢竟保羅是法國近代藝術畫家中相當重要的人 物,但艾德玲若執意如此,奧塞美術館的行員亦無可奈何。

  對於這座老房子的去留,大兒子菲德列克堅持將母親的意思傳達給弟妹二人。艾德玲表示很快她就會與男友詹姆斯長住美國丹佛,就算保留房子,也很少有機會回法國。傑若米的事業重心幾乎已放在上海,也有意在上海置產,所以極需一筆經費,最好最快的方式則是將老房子出售。

   菲德列克與妻子商量之後,似乎也沒有更好的方式來處理,畢竟維持與整修這座房子需要一筆龐大的經費,以他的能力似乎也無法維持,於是事情就這樣說定了。 老女傭離去前,菲德列克答應她拿走一件紀念品,艾羅伊選了一個藝術花瓶,她只記得艾蓮在世時房間若無插花,她會覺得毫無生氣,但她不知那件花瓶其實也是博 物館中重要的收藏。

  房子賣掉前,菲德列克答應女兒絲樂薇可以在老房子開舞會,絲樂薇帶男友理查在房子一端的池塘,似乎只能懷念老奶奶曾經住過的一些點滴了。

◎ 賞析

  兩代之間是一種傳承與延續,幾千年來的模式都不脫離這樣的互動。但時至今日因「全球化」的觀點,整體的傳統倫理觀念與人際關係產生了極大的變化。這使得上一代處心積慮的計較與保存,面臨世代交替之際便起了設想不到的變化及截然不同的結果。

   養育孩子當然在父母的觀點來看都希望他們能夠有良好的發展,但某些角度當父母的都摻雜了許多自己預期的元素在裡面,期望孩子依順著自己的計劃與想法,因 為這些想法是父母經過一生中的經歷與經驗所得到的體現,兒女若能按照這個模式前行,最起碼是比較安全而不致受到傷害的。

   但一般父母常常忽略一個事實: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在自己的一生中除了兒童與成長期必須仰仗父母之外,出了社會不僅他們會有自己的路要走,甚 至接受與父母曾接受過全然不同的試煉。遺憾的是,大部份的父母總是將兒女當作是自己的延續,以致產生許多的爭執,一般人稱這種情形叫代溝。

   就算開明的父母能完全尊重兒女的獨立發展,但當父母面臨大限將至之際,依然會以自己的「希望」去影響兒女的未來。也許他們不見得能理解自己心中企求的原 由,甚至會認為按照他們的想法是一項最正確的決定。但當這些父母離開人世後,究竟會有多少的子女按照他們生前的想法去執行?

  將一棵樹的種子撒播在不同的空間,誰也不確定種子發芽後的成長會如何,可以預期的是樹會長大茁壯,卻不確定樹會長成什麼樣子。

   其實早期的農業社會甚至工業社會這樣的傳承問題並不很大,世界全球化的趨勢,使得許多人的工作地點必須離開自己的母國,從而在另一個國度定居;這個趨勢 便大大影響了人與人之間的決定與思維。「夏日時光」有許多的角度是在探討在這樣的趨勢中,一個「家」所面臨的衝擊與解構省思。

   艾蓮的二兒子傑若米因為工作地點在上海,顯然地,傑若米全家日後的生活重心會在亞洲,回法國的機會相當渺茫。女兒將在美國定居,三個子女便分散在全球各 地,這種情形在台灣也屢見不鮮,而這不只是一個單行道,以台灣為例,許多人移民歐美或中國大陸,但別忽略許多外籍新娘以及菲傭或大陸配偶,俗稱「新住民」 的這些人口其實也是「全球化」的另一種現象。

  死亡的議題可探討的層面甚多,本片放置的焦點是在艾蓮遺留的一些藝術品及她情人畫家的畫作,當然最重要的是那幢房子。艾蓮不只一次向兒子表示房子最好能夠保留,但事實是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考量,最終房子還是得賣掉。

   對照著最後一場,孫女把握房子賣出前帶著一群同學到老厝開派對,這樣與艾蓮在世時全然不同的情境,其實早已有了對比與落差,也從中映現了「死亡」的真 相。尾場帶來的訊息是相當令人感傷的,不管保羅與艾蓮這段不倫戀,最終希望營造的是什麼?但面對滿屋子的孫子輩,他們在這個曾經被慎重謹慎對待過的空間詮 釋卻只是時下青少年的流行音樂交流,若保羅與艾蓮地下有知,會作何感想呢?

  似乎應對了佛家所稱的「無常」了。世間沒有所謂的永恆,除了我們的實相心之外,其他都是緣起緣滅的。也許這有著太多的感嘆與無奈,但世事本如此,只是許多人無法看開罷了。

   遺物中有一對是名家的玻璃藝術品,大兒子答應女傭艾羅伊可以拿走一件紀念品,艾羅伊選擇了藝術造型的其中一只花瓶,於是一只被放置在奧塞美術館陳列;另 一只則被艾羅伊帶回去插花。這一段的詮釋正是文化與生活的關係,誰說藝術品一定得高高在上?難道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就不能稱為藝術品?

   其實所有呈現「藝術」的表現都必然跟生活有關係,保羅留下的那本素描不也只是呈現他生前的周遭環境,透過他的視野焦點所呈現的美感世界?但相同的地方, 有的人急欲將之賣掉;有的人只想當成派對的場所。人生似乎總在這些輪動中一再地有所變化;而這些變化也隱約地透發出傷感。

   上一代的亡故是否必然會引發下一代的日漸疏離?這個問題不一定有一個完整的答案,但其實肯定的機率是相當大的。因為喪失了一名凝聚者,於是各人便有了更 無束縛的自我意識。也因為如此,每位子女便開始以自己建立的家庭為考量的依據,分歧的觀點自然會愈來愈明顯。以住在美國的女兒艾德玲為例,她雖然回法國為 母親慶賀生日,也表現得並不在意母親留下的一切,但等到母親亡故,她立刻想到的就是母親答應要她帶走的銀器藝術品,甚至也堅持帶走保羅的素描到美國拍賣。

  只因她未來會長住美國,思考模式便完全不一樣。這不見得是多壞的事,只能說是這個世代中必然的現象。「全球化」的後續,外國如此,台灣亦復如是;這都是我們這一代必須去面對的。

跟蹤大明星(Interview)

最近這部電影的放映時間、地點:113年6月1日(六) 09:00 於北市圖 啟明分館
啟明分館地址:臺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155巷76號 TEL:(02) 2514-8443

導演:史蒂夫.布希米(Steve Buscemi)
演員:史蒂夫.布希米(Steve Buscemi)
   席安娜.米勒(Sienna Miller)
美國 / 2007年 / 84分鐘 / 保護級

禮讚:參展2007柏林影展、日舞影展、西雅圖影展
   席安娜.米勒榮獲美國獨立精神獎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政治線記者皮耶皮爾自視甚高,卻被改派採訪美國當紅性感女星卡蒂亞,當他正在爲挖到八卦暗自竊喜時,更勁爆的內幕才要揭開…

◎ 劇情簡介     

  專門採訪華府重要政治新聞的老牌記者皮爾突然被上司賴瑞無預警下改派去採訪一名肉彈女明星卡蒂亞。出發前,皮爾去探訪常鬧自殺的弟弟羅勃。

  皮爾在餐廳中等待了一個小時,正欲離去時,卡蒂亞姍姍來遲,她不但沒有歉意,還口出揶揄,這使得皮爾更加憤怒,雙方不歡而散。

  皮爾搭計程車離去時,司機向隨後走出的卡蒂亞歡呼吹口哨,卻不慎撞上前車導致皮爾額頭出血受傷。或許是卡蒂亞覺得內疚,於是扶出受傷的皮爾並帶他回到附近她的住處,不僅為皮爾止血,同時也開了一瓶高級的威士忌請皮爾喝。

   一開始兩人似乎沒有交集,皮爾甚至欲放棄採訪,況且他在電視播報中看見自己的同行上了節目接受採訪。當他要離去時,卡蒂亞卻又留下他。皮爾不客氣地直問 她為何只願接一些芭樂片、B級片甚至是恐怖片,有時也語帶挑逗地問她什麼樣的男人才性感,卡蒂亞隨意說了「傷疤」,沒想到皮爾右腰真有一條傷疤。

  卡蒂亞直接挑明說她不上無名小卒,卻挑逗地指向皮爾,皮爾終於按捺不住,擁吻了她,然而卡蒂亞卻立刻變臉將他推開,並反問皮爾為何吻她?此時有人打手機來找卡蒂亞,過後卡蒂亞問皮爾傷口的由來。

  皮爾說他弟弟是攝影記者,愛上了妓女瑪莉加,但瑪莉加懷孕時被當地的犯罪組織抓走,不僅強暴她還剖腹取胎,甚至最後強迫瑪莉加帶著炸彈到飯店引爆,炸死了六個人。羅勃受到這種打擊後情緒大受影響,遂常自殺以尋求解脫。

   此時電話又來,皮爾趁卡蒂亞在房內講電話時,偷看了她電腦內的私密文件,赫然發現卡蒂亞根本不愛男友伊凡,皮爾遂將資料傳到自己小型電腦中。皮爾更發現 卡蒂亞有吸食毒品的習慣。皮爾拒絕卡蒂亞以毒品的誘惑,因為他有個女兒十九歲時因吸食海洛因過量而死亡。卡蒂亞透露其父五十歲時心臟病發而亡。此時有人來 敲門,卡蒂亞故意不開,皮爾道出他知道她的祕密,於是兩人各自對鏡頭道出心中祕密,但在皮爾偷走錄影帶時,才知全局其實都在卡蒂亞的掌握之中。

◎ 賞析

  生命過程所擁有的雖然自認為是「得」,但相對的在得的背後必然有「失」。這些道理每個人都懂,但不見得能真正體會。尤其在生命遭受衝擊時,這些理念與想法立刻拋之度外;身心煎熬之際總渴望掙回失落的一切,卻無法再靜心地反思所謂的得與失。

  皮爾原是出色的政治線記者,但或許太過懶惰,也許能力慢慢銷融,在許多報導中放置了太多的不真實,或者不怎麼確定的報導,於是他被上司從政治線拉了下來,改派他採訪影劇線。

   不能說影劇線與政治線有著優劣之分,但若是皮爾能將他不刻意求真的態度放在影劇線上採訪,應該是駕輕就熟的。只是當人失去原先不以為意的之後,反而會回 頭拼命掙回。事實上這些得失正是佛家的無常。人不能憑一己之單向思考來體認自己是世界的中心,這樣的心態極易讓「我執」更為執著而不自覺。

   皮爾正是帶著這份執著去採訪當紅的電視性感女星卡蒂亞。他認為被屈辱了,不管熟不熟悉影視線,依然以過去自己的面向思考來面對,難怪兩人第一次的見面不 歡而散。因為卡蒂亞也是以自己的角度來面對記者,類似的採訪多得不勝枚舉,但也不得不虛與委蛇。於是兩個都不以為意的人,當然是尋找不到任何的交集。

   卡蒂亞能成為當紅的電視明星,自然有著自己的一套生命哲學。這樣的意識形態卻不是皮爾可以了解的。這也是在戲劇結束前,輸贏當下就立判了。縱橫在國際線 採訪的老牌記者畢竟還是被卡蒂亞玩弄於股掌之間。當然這並不表示卡蒂亞能耐超過皮爾,而是卡蒂亞始終在自己的領域堅守崗位。她不曾去侵犯別人,也許交遊廣 闊,但也有心中的至愛,也有幾名閨中密友,但這是她的生活,雖然她是公眾人物,其實他人是沒有權力去搜尋探訪的。

   皮爾的採訪像是一個外來的入侵者,肆無忌憚地越線,無禮地指陳,因為他心中的焦點始終在電視上另一個被電視台訪問的記者。對皮爾而言這是情何以堪,正確 地說原本該上電視的人或許應該是皮爾吧?卡蒂亞也因為皮爾的「漠視」,慢慢激盪起她的一股動力,於是一場「諜對諜」的戲碼於焉展開。

   兩人離去時,皮爾搭乘的計程車發生車禍,卡蒂亞表相上是一種愛心或同情心,將皮爾帶回自己的「香巢」。就常理上而言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唯一的解釋是卡蒂 亞從「車禍」的事件中想要再度尋回自己的掌控權。將皮爾帶回香巢應該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因唯有在自己的領域中才能真正的掌控,從這一點不難看 出卡蒂亞成功的手段與作風。

  故事會這樣鋪排其實因為原著是舞台劇的形式,在時空與場景都必須統一的情況下,香巢就變成是全劇唯一的主景了。

   皮爾在全劇中是屬於被動而消極的,但當他從電腦中發現卡蒂亞的祕密後,自認為挖到了寶,殊不知從而顯露了自己人性的卑劣一面。卡蒂亞無往不利的武器是 「性」,性感女神的封號絕非浪得虛名,幾乎很少有人能跳脫這份誘惑。但這並不表示皮爾入了香巢就能佔盡便宜。卡蒂亞的手段是極其高明的,全身充斥著誘惑, 卻進退有序。當皮爾以為有機可趁之際,立刻面臨一番無形障礙,讓他進退不得,說穿了,皮爾幾度受挫後,心裡起了極大的變化,尤其自認為發現卡蒂亞並不愛她 的男友後,轉而變成一位「心理醫生」,他想探詢為何卡蒂亞一定要活在這種矛盾之中?

  坦白說,皮爾自己不也活在矛盾之中嗎?任何人都是如此的,誰也無法在生命中的任何面向都能尋求到極度的完美。事實上生活正是如此,每個人都必須在種種不如意中去面對與解決,否則樣樣順遂的日子其實很容易讓生命缺乏抗壓性而提早枯萎的。

   皮爾以「心理醫生」的角色去面對卡蒂亞,表相上是一種長者的關懷,但背地裡卻是挖掘她的隱私。其實在這之前,他已經將卡蒂亞電腦中的資料下載傳輸到自己 的行動硬碟中。這是一種惡劣的偷竊行為,皮爾不僅沒有悔意,甚至想以此為獨家,只可惜那只是卡蒂亞目前拍攝的劇本罷了。

  反倒是皮爾在卡蒂亞面前道出自己心中的祕密,因為妻子酗酒,他並未送她就醫,結果第二天妻子就因此而死亡。從另一個角度而言,皮爾這是一種「謀殺」的行為,這也難怪皮爾一直放置心靈深處,只是沒想到為了相互挖掘真相,皮爾終於道出了這份不堪。

  但以皮爾報導不那麼確實的「前科」而言,這份獨白的真實性究竟有若干?是有待商榷的。但不管如何,原先是來採訪別人的皮爾,在離去時不但對卡蒂亞的一切全然空白;反倒是自己被挖掘得近乎透明。

  本片以舞台劇的手法設置,幾個轉場並不流暢順當,為了拍攝方便,許多隔間都以透明布紗安置,這是在觀賞本片之前應該先有的概念。

在屋頂上流浪(Hallam Foe)

導演:大衛.麥肯錫(David mackenzie)
演員:傑米.貝爾(Jamie Bell)
   蘇菲亞.邁爾斯(Sophia Myles)
蘇格蘭 / 2007年 / 95分鐘 / 輔導級

禮讚:2007柏林影展最佳電影音樂藝術電影公會大獎
   2007金馬國際影展觀摩 片
   2007年金馬影展主題音樂
對繼母又愛又恨的叛逆少年哈藍,拒絕再被玩弄於股掌 ...

◎ 劇情簡介     

  哈藍的父親是位成功的建築師,在妻子自殺後便娶了祕書薇若蒂為妻,但兒子哈藍與女兒露西雖然與父母共住大別墅,卻時常對母親的死亡提出質疑,甚至直指繼母在母親尚未死亡之前就已勾搭其父。

  露西終於離開這個家庭獨力發展,哈藍堅持住在父親為他蓋的樹屋。他在樹屋上居高臨下,偷窺鄰婦餵養嬰兒、偷窺鄰居男女的野地作愛,甚至也窺看父親與繼母的性愛。但樹屋不久遭鄰居報復而破壞,並撕毀牆上他亡母的相片。

  哈藍發現湖中母親生前的小船,也發現船底有榔頭敲破的破洞。這一日薇若蒂主動上了樹屋並偷看哈藍的偷窺日記。哈藍憤怒指責她謀害了母親,兩人一番爭執,卻在肢體碰撞中發生了關係。哈藍雖明知這是薇若蒂的詭計卻也只能選擇離開。

   哈藍到了愛丁堡被警察誤認為男娼,他趁隙逃離,憑著上樹屋的經驗爬上屋頂而逃過追捕。哈藍在屋頂上見到一名女子肯特極像他的生母,遂隨後尾隨。知道她在 一家飯店的人力資源部上班,於是他主動表示極需工作,肯特安排他在廚房擔任雜工。哈藍下班時總會跟蹤肯特到她的住處,發現肯特跟飯店一名經理暗通款曲。

   哈藍在飯店頂樓的大鐘後,找到一個棲身的窩。同時居高臨下也正好可窺看肯特的臥室,在見到經理阿拉斯戴登堂入室與肯特作愛時,哈藍總會激動地穿上母親的 衣服,但不久哈藍的祕密基地便被經理發現了,哈藍遭到撤職,然而哈藍直撲經理家中。經理怕妻兒知道在外偷情之事,只好又讓哈藍復職。

   哈藍被昇為大廳行李員,在他十八歲生日時,肯特請他喝酒,第二天兩人有了親密關係。肯特與經理在房內起爭執時,哈藍挺身相救,但也讓肯特知道他偷窺的毛 病。父親與繼母突然出現在飯店,原來父親負債要將別墅賣給建商,需要哈藍的簽字,哈藍不答應,反而回去夜襲繼母將她丢入湖中,但最終還是又救她上來。父親 道出其母死亡原委而真相大白。哈藍回去飯店發現肯特又有了新的男人,卻也讓自己走出心靈困境。

◎ 賞析

  嚴格地說,本片雖然有許多情慾的露骨敘述甚至亂倫的情節,但將之歸納在少年成長的電影來看待,其實恰如其分。

  少年成長期間,剎那失去了母親,是一件相當殘酷的事。剛脫離吸吮期不久的孩子,潛意識中殘存母親的記憶是多面而複雜的,於是少年成長的路途就變得岔路分歧,因一時難以正確抉擇,應對之道便只能全面承受,人格當然也因之而有了急劇的變化。

  哈藍對於母親的位置被薇若蒂取代後,唯一能做的便是否定一切,甚至是以各種的羞辱攻擊繼母,因為亡母的地位在哈藍心中是永遠無法取代的。但潛存於哈藍心中的懷念與依賴,其時也兼具了更多的戀母情結,這些心靈中的元素也慢慢轉移到薇若蒂身上。

   哈藍質問繼母何時開始與父親交往與上床;而在樹屋上也不時以望眼鏡偷窺父親與繼母的作愛。哈藍內心恐懼的是繼母的到來猶如一股強浪將會令他捲入大海之 中,為了摒除這股孤寂感,唯有居高臨下才能目觀一切,掌握一切。但他所記載與觀察的,其實都與「性」有關,因為青少年時期的蛻變,常令人措手不及,只能將 焦點放置在性的角落才能尋找到渲洩的管道。但真正的性愛之道又豈是在成長過程的哈藍所能領納與理解?於是當繼母上了樹屋,一場亂倫戲碼於焉展開。

   哈藍天天爬樹的情節合理地轉移到愛丁堡的房子屋頂上。也因為攀上了屋頂居高臨下而發現了長得極像母親的肯特。這段「情」的緣由也是建構在「母親」影像與 情懷之中。於是前後有了連貫,哈藍怪異的性格也就有了說詞。其實哈藍一直無法自母親的子宮內真正走出,所有面對的一切有了變化,看似無所懼,其實是因他的 背後有個人造子宮可以依靠──樹屋。就算在飯店找到廚房雜工的工作,他最滿意的則是大鐘後面簡陋的臥房,因為這兩者如出一轍。

  哈藍在大鐘後依然可窺看長得像母親的肯特,這也呼應了在樹屋上的窺看。顯然地,哈藍樂此不疲的結果,讓他陷入無法自拔的窘境,猶如掉入坑洞中的受難者,若非在洞中尋得他路而出,否則是必須從坑洞口拉他一把,而這一段的過程讓哈藍有了試煉與成長的機會。

   肯特這個角色是雙重性的,起碼在哈藍的眼中是如此認定。其一:肯特與哈藍生母是很相像的,不管肯特認不認同,哈藍被吸引的原因就是這個理由;其二:肯特 終究以情愛與性慾來接納哈藍,這使得兩人面對彼此的位階又還原到情侶互動。而這兩種看似截然不同的面向,其實是無法完全區隔的。

  佛經中對於生死輪迴的論說,提及受生入胎前會見因緣父母交媾,若對父親產生愉悅者將入胎為女;若對母親產生愉悅者將入胎為男。這也輔助了佛洛伊德學說的某些不足;當然也就更能詮釋所謂「戀母情結」與「戀父情結」的緣由了。

  肯特其實是外冷內熱的女人,當哈藍潛入她的房間時,發現了一支按摩棒,這便透發了肯特是縱情於慾望中的人。雖然交上有婦之夫,有時難免會有些許的落寞,但只要在情慾中獲得滿足,一切便有了依歸。

   肯特的行為不是對與錯的問題,這是當今社會的一個面向,也許太過偏向個人主義,但生命追索的終極目標卻往往必須回到自我與當下。這當然與個人主義有著不 同的角度與詮釋,卻也能在其中搜尋到彼此相連結的線索。而這些觀念與社會進展的脈動息息相關,導演藉肯特這名角色提供了現象;也從而豐潤了角色的性格與情 節糾葛和掙扎。

  哈藍每次在情感受挫之後就會穿上母親的衣服,並用胭脂彩筆 在臉上塗抹。衣服是明顯的象徵,就像乩童附身一樣,唯有藉助另一表相的軀體,才能讓受挫的苦悶尋得宣洩。就醫學的角度而言,哈藍其實是有病的,但若不用如 此的意象來宣示,恐怕哈藍的病情會更加劇。胭脂塗抹則是否定了此刻此生的面目,但若否定現今的面目,那在未出生前的面目又如何呢?

  就像禪宗公案一般,哈藍陷入了茫然困境中,他無力抗拒或解決之際,唯一能做的就是急速返回最安全的所在──母親的子宮。然而這畢竟是消極的做法,一味逃避與躲藏卻無力解決早已面對的困頓。

   哈藍在繼母指控是他性騷擾後,他的怨恨更加火上加油,於是殺薇若蒂便成了當務之急。這份殺機其實早已蛻變為哈藍的惱羞成怒,他發現無法以「人」的角度面 對一切,因為所遭遇的回報,都是令他難堪與潰敗,既是如此,唯有以超乎「人」的情理對待,亦即還原到動物的獸性。當一個人被一頭野狼或老虎攻擊時,沒有人 會批評這些動物違反道德與禮教,這也是為什麼哈藍回去老家謀害薇若蒂時頭上披著一張狼皮的緣故。

  哈藍在最後關頭及時回頭,也在父親的自白中獲知真相。而在愛丁堡哈藍發現肯特又有了新的男友,他選擇默默離開,因為他已經在瞬間成長了,在真正脫離母親的子宮後,勇敢地踏上自己的康莊大道。

螢火蟲之星(ホタルスター)(Hotaru no hosh)

導演:菅原浩志
演員:小澤征悅、菅谷梨沙子
日本 / 2006年 / 103分鐘 / 普遍級
禮讚:第七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從小就夢想當老師的小澤征悅,第一次當老師就被派任到鄉間的森林小學,特立獨行的她不給學生功課只希望學生們放學後回歸真正的自己…

◎ 劇情簡介     

  三輪.元一直渴望當小學老師,因為他小時候父親經商失敗而離家,母親亦棄他而去,幸好老師的照顧使他渡過難關,促動他想成為老師的願望。

   所幸皇天不負苦心人,歷經三次的考試,三輪終於被鄉下的一所小學錄取了。這所學校的校史已經有一百三十年之久,全部都是木頭的建築。三輪一開始遇上調皮 的學生,甚至面對問題均顯得措手不及,更令他難堪與頭痛的是三十三個學生的家長共六十六人,因為他們均針對自己孩子的有利之處對三輪提出要求,這使得三輪 疲於奔命但只能忍氣吞聲。

  同學中有一名叫比加里的女孩一直顯得沉默寡言,三輪欲關心她,女老師七海則告訴三輪,謂比加里的母親癌症去世,父親酒後會打人,故被其姨婆收養。

  一次野外教學中聽到鄉民提及過去滿天螢火蟲飛舞壯觀的場面,三輪於是與同學們約定培育螢火蟲,以期恢復過去的景觀。但面對的是河川的汙染,以及鎮公所得到一筆經費欲將河川水泥化。

  為了讓螢火蟲能有個棲身之所,三輪與小朋友發動連署,雖然不懂法令,但最終還是完成連署,鎮長似乎也不敢得罪鎮民,於是與校長商議,謂到明年六月若螢火蟲無法飛上天際則將開始動工。

  事實上學校方面對三輪培育螢火蟲的舉動相當不以為然,因為他們怕培育若是失敗,對學生的打擊是相當殘酷的。三輪不忍讓學生失望,遂以自己的職位為賭注,若培育失敗,他將辭掉工作。

  比加里受到三輪的影響也對培育螢火蟲熱衷起來,甚至認為當螢火蟲昇空時,最想念的人就會出現在自己面前。基於這種理念,比加里比起其他同學更認真地培育螢火蟲,甚至為了在河川撿拾螢火蟲幼蟲的食物螺貝而差點忘了回來。

  終於到了第二年的六月,鎮公所的重機械已經再度駐進河川,但始終見不到一隻螢火蟲,眾人正感失望之際,先是一隻,繼而天空飛滿了螢火蟲,而比加里似乎也見到了媽媽,三輪似乎也見到了老師。

◎ 賞析

  宇宙萬物的存在似乎有著既定的道理,曾經存在的東西一定有其淵源與理由;某些物種與現象的消失則提供了我們必然要去思考的面向。

  小時候螢火蟲幾乎是夏天的現象之一,但現在的小朋友恐怕所接觸的螢火蟲都是從卡通電影上才看見的,這對小朋友而言是何其失落與遺憾。

  或許基於一種反省吧,許多影片都以螢火蟲作主題並賦予某種程度的詮釋,也從而構思了令人心動的電影與故事。本片的創作出發點也不脫離這個思維。

  三輪曾在小時候曾受到老師的幫忙與啟發,受惠的心情完全轉移到一種傳承之上。片尾螢火蟲飛舞在小鎮的上空,三輪的老師告訴三輪說:因為完成了這件事,三輪就變成了一位真正的老師了。

   也許本片的故事有些老套,但放置在親子教育與兒童心理的課程研討上必然有更多的討論空間。同樣在學校受到困頓與挫敗的三輪與比加里,共同將培育螢火蟲的 動力放在企盼見到最思慕的人這個區塊上,因為以螢火之光轉幻成連結內心的期待,故事的調性才能回歸到人的角度上。由此人的心靈受到螢光的指引與薰染,螢火 蟲的生命動能也與人性有了連結與詮釋。

  小鎮上的老人講起小時候看到滿天飛舞的螢火蟲並非是神話,但那份已經流逝的景象因為地形的改變、水質的汙染與生態改變而一去不回,追根究底都是人為的破壞,但在這功利的社會中,有幾個人會去注目這些問題,從而為這社會作出一點貢獻呢?

   三輪在學校受到極大的壓力,因為學校擔心若培育失敗,學生見不到螢火蟲,將會有更多的失望,卻忽略了培育過程的重要。一名男老師偷偷感謝三輪,因為他的 培育實驗吸引了一些不來學校上課的同學,否則他還真頭痛若這些小孩最後失學,將不知如何面對學校以及自己的責難呢!但問題是:人都是自私的,縱然有這樣的 認知,三輪在校務會議上受到責難與壓力時,這位老師卻不曾仗義執言,畢竟他得保住自己的飯碗,相較於三輪這位剛出道的老師,為了理想而孤注一擲,在人品情 操的相較下,觀眾自然心中有一把尺來作見證。

  母姊會那場戲是相當有趣的,每位母親的發言都是從小我的角度出發,因為他們提出的問題絕對是自己子女受到了不便或干擾,幾乎沒有家長願意就長遠的目標提出一些建言,也難怪三輪會感嘆他以為每班要應付的是三十三位學生,但最難纏的反而是六十六位家長。

   老師的能力畢竟有限,如何能將所有的難處丟給老師?其實孩子的成長經驗中,家庭教育反而是最重要的;所有的禮節與人文思想與父母的一舉一動以及家庭氛圍 有著最直接的關係,但時下許多家長總認為學校應該擔任最大的教育腳色。雖然從不同的層面來說有其道理,但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絕對難脫干係的。

  影片中的小學校齡已有一百三十年,似乎已經是一所古蹟學校,但從影片中觀察到這所學校保存得相當好,木材的建材,增添更多樸質之美。要是在台灣,早就改建為水泥樓層的建築。從這個角度而言,這所學校外在透發的訊息,也正好為我們上了最寶貴的一課。

   螢火蟲是一種生靈的訊息,發光本身就是一種奇蹟與指引,但我們對螢火蟲都只放在美與光的層面上,其實牠與蜻蜓一樣,都是一種環保生態的指標。台灣過去幾 年因為大量使用農藥,蜻蜓幾乎都看不見了。所幸這幾年環保意識抬頭,到夏季時,偶爾還會看到蜻蜓。這部影片的片尾螢火蟲出現之前,鏡頭也拍攝到蜻蜓的蹤 跡,這正是宣告環保的重新培育獲得初步的成功。

  全世界的螢火蟲有二千多 種,歷經產卵之後成為幼蟲、蛹、最後成為螢火蟲四個階段,而幼蟲期最長,大約要十個月,但成為螢火蟲只有二十天的短暫生命。成為螢火蟲之後,就得靠吸食露 水或花蜜為生。幼蟲時呈現蠕蟲狀,身體側扁或略現圓筒形,攝食時會分泌唾液把螺類、蝸牛或其他貝類麻痺,再分泌消化液把這些獵物的肉質溶化,並吸食獵物的 肉汁。

  這也是影片中小朋友抓了一些螺類並將之搗碎的原因,因為他們小心翼翼提供螢火蟲的食物,只是在培育過程中也會有失敗的例子,這在人工與自然的類比上也是極為正常之事。

   一般人對螢火蟲為何會發光非常有興趣;古時候有人為了晚上讀書抓了許多螢火蟲放在罐中,透過微量的光暈求學上進而被列為美談。科學家證實螢火蟲的尾部是 發光處,這發光器中佈滿了許多含磷的發光質與發光酵素,發光質在發光酵素的催化下,經過一連串的氧化及還原反應便產生了光。

  小時候聽同學說螢火蟲是墳間人骨變成的,則屬無稽之談。其實螢火蟲發光的目的不外乎求偶與警戒,牠的存在因發光而顯得與眾不同,人不也是如此嗎?如何讓我們自己在生命中也像螢火蟲發光發亮,應該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吧!

愛上娜塔莉(Nathalie)

導演:安妮.芳婷(Anne Fontaine)
演員:艾曼妞.琵雅(Emmanuelle Beart)
   芬妮.亞當(Fanny Ardant)
法國 / 2003年 / 105分鐘 / 輔導級

都會男女奇特的三角關係,發展出難以言喻的微妙情愫,不免令人唏噓…

◎ 劇情簡介     

  凱撒琳為了讓丈夫柏納有個驚喜,邀了許多好友至家中歡宴,並期望給從國外出差回來的柏納一個不一樣的生日宴會;但丈夫打電話回來表示他人尚在蘇黎世。凱撒琳雖然失望,但還是與朋友同樂,並未將這件事放在心上。

  第二天很晚才回來的丈夫要去上班了,凱撒琳從他的手機留言中發現一名女人與柏納有染。凱撒琳直接了當地詢問,丈夫終於坦承那是一次偶發的事件。

  凱撒琳在她上班附近的夜店中見到一名鋼管女郎,她立刻有了決定,直接入店內找上這名叫瑪莉蓮的女子。凱撒琳為她取了一個「娜塔莉」的綽號,並要她早晨到咖啡廳搭訕柏納,然後將過程一五一十地告訴她,當然凱撒琳必須付錢給「娜塔莉」。

  第二天娜塔莉告訴凱撒琳,她以向他借火的方式認識了柏納,然後過了幾天,柏納開始有了動作,不僅約她到旅館並立刻發生關係。凱撒琳有些驚訝,甚至想要終止這個計畫,但第二天凱撒琳仍要娜塔莉繼續與柏納交往。

  凱撒琳的工作是為婦女作胸部整容,她在空閒之餘到娜塔莉與柏納約會的飯店,這讓凱撒琳反而有一種異樣而奇妙的感覺。另一次娜塔莉講得更露骨,因為她示意柏納到女廁中作愛,柏納甚至要求與她肛交,這令凱撒琳近乎受不了,遂拂袖而去。

  這一夜凱撒琳在宴會中主動搭訕一名男的調酒員,然後將這種感覺告訴娜塔莉。甚至她帶娜塔莉回去看她母親,因娜塔莉白天在髮廊工作,故也順便為凱撒琳的老母修剪頭髮。娜塔莉睡在凱撒琳年輕時睡的床上,兩人有種奇妙之感。

   有一次娜塔莉在咖啡廳等柏納,但見到凱撒琳出現時便急急離去。凱撒琳直接到夜店找娜塔莉,娜塔莉告知柏納要與她同居,凱撒琳反而先為她租了一間套房,而 此時柏納察覺有異,直接問凱撒琳是否外面有了男人,凱撒琳不置可否,但柏納堅持他絕不會與妻子分手,這倒引起凱撒琳的訝異。一次三人咖啡廳不期而遇,柏納 並不認識娜塔莉,於是娜塔莉坦承,其實這一切都是她編出來的。

◎ 賞析

  外遇這個議題不斷地在電影、文學或其他藝術展現中被提及討論。不管從那個角度進去,也不論最終提供了什麼解答與訊息,「外遇」依然故我,始終與我們的生活無法脫鈎。

   過去對外遇的認知與處理方式和現今的道德詮釋似乎有著極大的落差。丈夫外遇被逮,甚至可以理直氣壯地表示只是「慾」的發洩,因為這無損於他對妻子的 「愛」。如果「愛」與「慾」是可以全面分開的,那麼這樣的現象究竟能為我們這個現代社會帶來什麼樣的訊息?在轉變的臨界點上,是否每個人的認知都是一致 的?如果不是,那麼在這個脈動觀念的變革中,將會引燃多少的紛爭與衝突呢?

   如果外遇確實是人性中很難驅離的,那切入的角度是否應該更為客觀?柏納不斷地出差,自然帶給他許多的機會。若果屬於「露水姻緣」,較易解決,但若一方執 迷在葛藤糾纏,似乎將會是引燃家庭革命的肇因。在進入這個區塊時,必須要先確立自己的立場,才不會因為主客觀的因素而喪失了事情的原則對待。

  凱撒琳從手機中發現丈夫的外遇,這自然包含了丈夫的欺騙,但少有人會在外遇之後,誠實地向另一半招供,於是我們見到正常的社會體制現象之中的千瘡百孔。外遇不會在身體外相上留下印記,不會讓身體有了缺塊而漏餡;相反地,外遇在許多景況中似乎提供了正面的渲洩效果。

   凱撒琳與丈夫的婚姻早已進入失卻吸引力與熱情的階段,餘下的可能是僅存的「愛」。這股愛所包含的面向是多元的。柏納與凱撒琳好不容易與兒子提利一起吃 飯,他自己很清楚這樣的機會相當難得,卻是一個家庭必然對外宣揚的表徵,也是兩人繼續相愛的元素之一。相對地,在逐漸步入老年之後,相互依持也是愛的元素 之一。誰能保證老年的景況為何?雖然凱撒琳與柏納不願直接去面對這個問題,但潛意識中,這個思考的角度也會是促成兩人以愛為焦聚而落實在對待中。

   愛可以被昇華到極高的層次,卻得由「人」的角度自己去面對與詮釋。有時潛藏在心中的許多躁動與不安,連自己都無法明確地說明。凱撒琳正是如此,丈夫的外 遇雖然帶給她一些震驚,卻也替她開啟了一扇門。這扇門之前是一直存在的,只是凱撒琳不願去面對罷了。她花錢請瑪莉蓮主動去接觸柏納,這樣主導著「外遇」的 情節正是來自心中的渴望。

  其實這是凱撒琳自己的「外遇」。這場外遇的主線 竟是女同志的慾望。從現實的角度而言,凱撒琳說什麼也不肯相信自己會有這樣的傾向,丈夫的外遇只是一個觸媒劑。她第一眼望見瑪莉蓮送客出來時,那份一見鍾 情的悸動早已糾揉在心中。主動去找瑪莉蓮時,要她去接觸丈夫柏納,這都是言不由衷,因為她必須借用這種方式連結瑪莉蓮的慾望,而此刻由凱撒琳的品味所調理 出的就只能屬於她自己了,因此她要瑪莉蓮改名為娜塔莉。

  換句話說,娜塔莉這個符徵早已潛伏在凱撒琳心中許久,如今藉著丈夫出軌的事實讓她有了行為與動機的全面合理與合法。但屬於同志慾望的激情卻也必須獲得一些傳統認知的實踐,於是在一次晚宴中,凱撒琳主動搭訕了一名調酒員,然後將這段「外遇」告訴娜塔莉。

   從娜塔莉的角度而言,亦是如此,最後她所有虛構的故事全部被揭穿,但她坦言凱撒琳與柏納的品味不同;對應之下,凱撒琳之所以挑中娜塔莉,正是兩個女人的 品味完全相同。重要的是,娜塔莉老實地對凱撒琳說:這種機會太好了,有錢拿又不用做自己討厭的事,而且不這麼做,我就不能見到妳了。

   後面這句話抒發了娜塔莉的同志情節,亦即從第一次見面開始,這兩個女人就看上了對方,卻一直以另一件虛構的故事來串連兩人潛藏的慾望與不安。別忘了,凱 撒琳與丈夫幾乎都無性生活,當然原因總是來自兩方的「錯失」。當凱撒琳有慾望時,卻遇上丈夫「頭痛」;當丈夫有慾望時卻遇上凱撒琳心情不適,於是理由就像 路上的石頭一般永遠撿不完;夫妻的困頓也就這樣延展下來。更何況凱撒琳活在娜塔莉虛構的故事中,心中認定丈夫在外激情雲雨,慾望豈放在她身上?但凱撒琳也 似乎在這個對待中獲得不一樣的滿足,因為從每天娜塔莉所敘述的過程中,漸漸在這個被誘導的情慾中振翅翱翔。

  女同志的情愛只是凱撒琳心靈中的一份悸動,她依然可以在夫妻之間扮演一名好妻子與好母親。兒子都已經有女友了,在一切都將邁入一個全新的心靈世界時,凱撒琳終於發現也證實了自己雙性戀的傾向。

  同性戀的議題已經討論甚多,但雙性戀因有一半是在傳統的認知中生活,故較少引起注目。然而有這樣傾向的人事實上為數不少,有些則是偶發的狀況中偶一為之(像《5X2愛情賞味期》的丈夫就是如此),但這樣的事況我們不能以偶然視之。

  有點佛洛伊德潛意識兼具黑色喜劇的融併,本片算得上是值得觀眾思索的影片。

追風箏的孩子(The Kite Runner)

導演:馬克.佛斯特(Marc Forster)
演員:塞奇里亞.安布拉赫米( Zekiria Ebrahibi)
   亞曼德.康瑪.姆查德(Ahmad Khan Mahmoodzada)
美國 / 2007年 / 125分鐘 / 保護級

改編自近年來風靡全球且備受好評的同名小說,作者是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賽尼,講述一個關於友情、家庭、悲慘錯誤及補償之愛的感人故事…

◎ 劇情簡介     

  一九七八年的阿富汗卡布爾是個西方人最感興趣的國度。十二歲的阿米爾生長在一個富裕的家庭,僕人阿里盡心盡力地為這個家庭奉獻一切,他的兒子哈山更是時時刻刻陪在阿米爾的身邊。

  阿米爾的父親對待阿米爾相當嚴苛,他曾對兒子表示:一個不能捍衛自己的男生,以後就會變成無法捍衛任何事的男人。但阿米爾生性善良,不願與人有爭端,最想做的事就是成為一名文學家。而最理解他的人則是父親最要好的朋友拉辛罕。

   一次風箏比賽中阿米爾獲得了全勝,哈山為阿米爾撿拾風箏時,不幸遇見傲慢的阿塞夫,仗著人多,阿塞夫不僅毆打哈山並且雞姦了他。這些過程被隨後趕來的阿 米爾瞧見了,懦弱的阿米爾不但未趨前援手反而事後假裝不知此事,但因內心的忐忑不安,阿米爾漸漸不敢面對哈山,甚至以自己手錶藏在哈山的床上然後向父親密 告,阿里在哈山承認偷錶後帶著哈山離開,但對於哈山不曾辯解而承認偷竊,阿米爾心中反而更加難過。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蘇聯入侵阿富汗,一向反共的父親不得不將房子交給拉辛罕管理,然後帶阿米爾逃到美國。一九八八年阿米爾從美國社區大學畢業,依然重申不 想當醫生只願當小說家的願望。而在擺地攤的跳蚤市場,他們認識了以前在阿富汗當過將軍的帕斯圖人,而阿米爾立刻喜歡上將軍的女兒蘇拉亞。

  阿米爾的父親身體不適,自知情況不佳遂要阿米爾向將軍的女兒提親,但蘇拉亞向阿米爾表示,她十八歲時曾與人同居,後經父親追回,若阿米爾不願計較她才願嫁他。阿米爾首肯後兩人才完婚,不久父親就去世了。

   這一日阿米爾接到拉辛罕的電話,要他到巴基斯坦去見他,同時告知一項父親生前的秘密,謂哈山其實是父親與阿里妻子有染所生,意即哈山是阿米爾的弟弟。於 是阿米爾深入阿富汗,但哈山為了捍衛阿米爾家產受槍擊而亡,最終阿米爾找到哈山的兒子索拉博,並在歷經千辛萬苦後逃回美國,為了彌補對哈山的虧欠,他決定 盡全力撫養索拉博。

◎ 劇情分析

   根據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塞尼(Khaled Hosseini)暢銷六百多萬冊的小說改編,再結合好萊塢大的製作群拍出的「追風箏的孩子」,果然不同凡響。雖然要到阿富汗拍片是不可能,但以夢工廠及 幾家規模甚大的製片公司依然有財力到中國西部靠近阿富汗邊界的沙漠地帶拍攝;更令人激賞的是片中人性的挖掘相當深入而成功,在隱微曲折中訴說了靈魂深處的 懦弱與悲鳴。

  藉由每年一度的風箏大賽延展出的故事,使得風箏似乎變成阿富汗的人文表徵,其實每個國度中的孩子都放過風箏,但能由風箏蛻變成一篇動人的故事者幾乎很少,而本片絕對是一個成功的例子。

  一九七九年是阿富汗這個國家最重要的一年,因為蘇聯的入侵引燃了連綿戰火,並在動盪中使得塔利班政權崛起,甚至最後掌控了阿富汗與人們。相較於一九七九年之前的阿富汗是西方人票選最想去旅遊的神祕國度,這樣的差異未免太大。

  究竟是因為宗教的關係或純粹是個人野心的掌握才迫使得這個國家步入今日的地步?這些屬於政治與民族衝突的面向我們暫且不談,若從阿米爾的性格來切入,就有許多值得大書特書的議點。

  人性深處其實是多面向的,我們有時會自認為很勇敢,但某種時刻卻又變得很懦弱。光憑一個人在某一個時間點所做的一件事就批判一個人,難免有失公允也是不正確的態度。

   阿米爾出身富裕,不愁吃穿的生活使他志業選擇了小說作者。或許是環境使阿米爾作了這樣的抉擇,這不是對與錯的問題,而是人在面臨衝擊時能否挺身而出,從 而扭轉劣勢,這才是決定一個人生命質感的真正所在處。阿米爾一生最大的污點是他目睹了傭人的兒子哈山被人強暴,不但不敢出面聲援救助,反而因為內疚而不敢 面對哈山,甚至最後以偷竊誣陷哈山。

  哈山或許是基於友誼,也或許是肇因於他是僕人對主人的愚忠,他不辯白,硬生生地承認自己偷了手錶,以致其父阿里帶著他落寞離開。而這一切正是阿米爾想要的,因為他愧於見到哈山,只要哈山不再出現他的面前,他將可以永遠離開揮之不去的不安。

  殊不知這份不安反而像烙印般燙燒在他的心上,縱然歲月無邊,烙痕卻永無消逝之日,除非有朝一日阿米爾勇敢地面對他曾經逃避的。

  「為了你,一千遍也甘願!」

   第一次哈山為阿米爾撿拾風箏時邊跑邊說這句話,這是以僕人的身份及一種難以言說的友誼而說的;第二次是長大的阿米爾為哈山的兒子索拉博邊跑去撿風箏而說 的,此刻已經確認哈山是自己的弟弟,無怨無悔地為索拉博付出,這是回報弟弟曾經為他所做的一切吧?!但在伏筆與呼應的對照下,戲劇的厚度出現了;也印證了 阿米爾走出了生命的困境。

  逃離邊界時,阿米爾的父親以身作則地挺身而出, 斥責了一名欲強暴婦女的蘇聯士兵,冒著生命的危險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而這一切正好印證了阿米爾之前的懦弱,但也由此將父親這些勇敢的訊息灌輸到阿米爾心 中,日後他勇敢地從巴基斯坦進入塔利班掌握的阿富汗;也勇敢地指正他的岳丈言行不當。這也表示阿米爾日後的言行舉止都不再面對問題時只一味地逃避。

  阿米爾愛上將軍的女兒蘇拉亞,但在提親時,蘇拉亞坦然向阿米爾承認,她曾與人同居過,若阿米爾不在意這段過往,她才願意嫁他。阿米爾有些震驚,當然也有些困惑,但最終他還是接納了。

  這段情節看起來並不突顯,卻呈現了一種新的氣息。傳統的觀念也在阿富汗這個古老的民族逐漸瓦解,代之而起的是全新的男女自主觀念。

  更重要的是,不管任何人都有著兩種面貌的交互併現,以處處顯露威風的將軍卻也無法管束女兒的自主選擇;而一向正義凜然的父親卻也與僕人的妻子私通,以致生下了哈山。

  阿米爾要面對的不只是他自己的懦弱與逃避,還有這些令他震驚的人性缺失,但怎麼面對這些一下就逼壓而來的窘境?阿米爾最終並未被打倒,因為這些攏攏總總的遭遇不就是真正的人生寫照嗎?

  將軍嘲弄阿米爾的小說世界是虛構的人生,這一點只說對了一半。因為虛構的情節若是沒有真實的生命體驗,絕對無法完成一篇動人心弦的作品的。

  我們這一生中是否也曾面對該挺身而出之際卻選擇了逃避?也許我們會以身不由己來為自己脫罪以期減輕心靈負擔,但因自己的逃避而造成的傷害卻是永遠存在的;若因此而變成一種永生永世的負擔,將會是可怕的夢魘。

  阿米爾的父親其實也不鼓勵兒子從事文學創作,反倒是父親的好友拉辛罕的讚美而使他成為小說家,這是小說原著與電影之間若即若離的關係,但技巧地融入了情節之中,也算得上是弦外之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