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22年3月31日 星期四

幸福試用期(Joel)


導演:卡洛斯·索林(Carlos Sorin)
主演:喬爾·諾格拉(Joel Noguera)

   維多利亞·阿爾梅達(Victoria Almeida)

阿根廷 / 2019年 / 100分 / 普遍級
禮讚:阿根廷金獎名導卡洛斯索林新作
      入圍鹿特丹國際影展大銀幕獎競賽片
希西與丈夫登記收養,迎來九歲男童小喬,展開半年的試養期。小喬一頭蓬髮,看似文靜。原以為幸福新生活即將開啟,沒想到考驗重重。留級就讀的小喬不但讀寫 ...

◎ 劇情簡介     

  狄耶哥是國家林務局的員工,與希西莉雅結婚多年後始終未曾有子女,於是興起領養的念頭。在向有關單位提出申請後,終於有了消息。

  原本希望領養個四歲的孩子,但電話那邊卻支支吾吾地說是八歲,為了不喪失機會,於是夫妻倆前往認養,但見面後才發現這名叫小喬的男孩是九歲,而且連小學四年級都沒念完。雖然有些意外,但見面似乎就是緣分,夫妻倆興高采烈地接小喬回家。

  小喬見到狄耶哥為他佈置屬於他自己的房間,卻沒有絲毫的喜悅,因為他長期與他已經入獄的舅舅生活在一起,感受不到真正的家庭溫暖。

  希西莉雅教導他如何在家中生活,同時也教導他如何釋放人的感情。畢竟認養有試用期,半年內若雙方無法適應,是可以解約的。

  希西莉雅送小喬去學校後,校長費瑞拉知道小喬的層次不夠,遂要求自己的妻子也是老師,為小喬做課後輔導,以便下學期能趕上進度。

  但希西莉雅似乎發現小喬對唸書沒什麼興趣,而且在他的書包內發現有打火機與簡略型的手機。希西莉雅追問下,小喬才說是他在廁所內撿到的,他不敢拿出來,因為怕別人誤會是他偷的,希西莉雅決定由她帶去偷偷放回廁所,以免事態擴大。

  校長突然要希西莉雅讓小喬一星期只去學校三天,希西莉雅感覺困惑,後來經由一名家長偷偷告知,原來小喬在學校向同學誇示他吸過毒,家長一片譁然,遂向校長施加壓力。

  學校舉行家長會,最後希望小喬轉校到更偏僻的小學,狄耶哥覺得這個決定也並無不妥,但希西莉雅硬是嚥不下這口氣,在狄耶哥勸慰下,她也只好答應。

  狄耶哥正好要出差到別的地方,因此送小孩到鄉下學校的工作就交由希西莉雅來執行。一面開車載著小喬的希西莉雅在車上愈想愈不對勁,因為小孩就學是國民應享的權利與義務,憑什麼讓一群家長指三道四?於是到了半路,她又將車掉頭而回……

◎ 劇情分析

  這個世界,孤兒是普遍存在的,要探討為何會有孤兒的產生,是相當複雜的事,因為每個孤兒的背後,都有這個人獨自的故事。然而一個弱小的兒童,如何在這個社會獨自存在,這是相當艱難的事,於是孤兒院便成了這個社會必然的產物。

  在過去農業社會,似乎沒有孤兒院這個名詞,大部分都源自於教會的施設,這才使得失去雙親的小孩,得以有了暫時庇護之所,也從而得到某種學習的機會。

  但從另個角度而言,孤兒院也是另一種頹廢的代名詞,因為比起其他學校,孤兒院總是有些不足之所在,甚至在院內發生的內幕也是非一般人所能理解的。

  希西莉雅與狄耶哥婚後不育,於是興起領養孩子的念頭,他們雖然決定了一些底線,譬如:孩子應該在四歲左右,太小恐怕沒經驗養育;太大的孩子心思已定,要再教育必然發生一些困擾。

  領養機構由一名女法官主持,她推薦了小喬這名九歲的男孩,雖然年齡超過預期,但法官表示尚有六個月的試用期。這一點,是必須提出討論的,因為小孩若不適應父母,當然對小孩有了保障,但若是小孩有太多劣習,父母也可「退貨」。

  其實在經過半年彼此的薰染之後,雙方應該都能找到彼此適應的方式,甚至已經培養出深厚的感情。如果真的要「退貨」的話,我想比例是相當低的,但不得不讚嘆這種法律施設是相當符合人性。

  小喬成為孤兒後,曾經依附在舅舅那兒,但舅舅因為犯案入獄,這才把小喬送到孤兒院。因此在耳濡目染之下,小喬自然將舅舅視為榜樣,從而在學校向同學提到有關吸毒的問題,卻也由此引燃家長對小喬的指責。

  做錯事的學生,偶爾行行好事,反而怕受人誤會,小喬在廁所撿到手機,卻不敢還示眾人,那一定是過去有類似的情形而受到誤解,因此就算拾金不昧,卻也不敢造次,這些事如果是真實狀態,那該檢討的人,豈不正是戴著有色眼鏡的世人。

  但反過來,若小喬是真的偷了手機呢?那應該就是另一件事了。但這些是不必爭論的,人應有一些憐憫之心,以更具同情心的寬廣度,來對待這些心靈曾經受傷過的人,給予他們最需要的溫暖關懷。

  家長的反應是可以預期的,只因為小喬拋出的是一顆震撼彈,但事情是否屬實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九歲的小男孩如何吸毒?難道吸毒不需購買就能獲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要個正確的說法,那就是舅舅曾經吸毒,而恰巧被小喬看到。嚇得同學們一愣一愣的,當然也讓家長個個如喪考妣。

  小喬萬萬沒想到,這件事會引燃這麼大的風波,他無力辯解,因為那種說法使他有著比同學更高人一等的感覺,他不覺得這有什麼錯?為何惹得家長個個憤怒不已,小小年紀如何會懂大人的心思。

  然而既然是領養,為人父母雖是養父母,也都必須為小孩出一口氣。然而大勢所趨,連校長、老師似乎也無法護短,最終的答案是將小喬暫時隔離。

  希西莉雅的丈夫因為要出差幾天,他勸妻子暫時息事寧人,帶小喬去到偏鄉小學就讀。這也許是一種解決的方式,但就人的權利與義務而言,就不是這麼容易解決了。首先,並未調查小喬是否真的吸毒,立刻就判定他的死刑。當然小喬的超齡,再加上不喜歡讀書,種種的條件都會被當成壞孩子。

  但就算沒有小喬,那麼同學之間難道就沒有壞孩子?日後一定不會受到外界的引誘?可見家長們的眼光是相當短淺並且相當自私。人總是很容易指責對方,卻不容易自己反省,這是普遍的現象,不只在小喬的學校存在,全世界的類似現象是普遍存在的。

  結局到最後並非如此,因為希西莉雅重新檢視過程,她認為每個人的立足點應該是平等的,就算小喬真的犯了錯,但身為一名國民,受教育是起碼的權利義務。她身為養母,若無法在適當的時機內保護小喬,那麼在六個月的試用期,不合格的不是小喬,反而應該是他們夫妻。

  文明的國度,以平等心來看待每一個人,應該要有標準的準則。壞孩子日後有可能會變成最出色的人,現在的好孩子,誰能保證將來也會是一成不變的好人?這一點是值得眾人深思。

  希西莉雅是一名相當有個性的女人,她教音樂彈鋼琴,因為小喬的緣故,原本的學生也都紛紛離去,但這並不會影響希西莉雅的決心。既然已經決定領養小喬,那自己豈能甘願成為被三振出局的父母?

  領養的問題也是全世界都必須面對的議題,領養的方式雖然不同,而承受的遭遇也會不同,但任何人在任何狀況,其實都會有各自的過程與結局,也都必須要由每個人獨自去承受,這都是人生的「試煉」啊!

  同樣地孤兒院的議題沒有挖掘,但其實也更要檢視的所在,透過劇中人片段的口述,觀眾大略能了解一些概況,但也更刺疼觀眾的心。

守門員的焦慮(Die Angst des Tormanns beim Elfmeter)

導演:文·溫德斯(Wim Wenders)
主演:亞瑟·布拉斯(Arthur Breuss)
   安哥·普魯赫(Enka Pluher)
德國 / 1972年 / 101分 / 輔導級
禮讚:榮獲威尼斯影展影評人費比西獎
講述了守門員布洛赫離開工作崗位後的故事...

◎ 劇情簡介     

 在一場足球賽中,擔任守門員的約瑟夫·布洛瑟因聽到有人喊「越位」,因此就懶得去理會對方攻過來的球,結果球進了,約瑟夫急急上前抗議,因過度激烈,被評審逐出場外,再下來的球賽便不能出賽了。


 在踢足球之前,約瑟夫是建築工地的裝潢工,他不知何去何從,只好四處遊蕩。在一家酒吧中,他認識了一名性感的女人,兩人便去旅館開了房間,一直到第二天天黑後才分手。

 約瑟夫連續去電影院看了兩場電影,第二天下班後,約瑟夫便跟這女會計格洛麗亞搭公車去到郊區。格洛麗亞雖然有很多異性朋友,但還是留約瑟夫過夜。第二天,格洛麗亞似乎意猶未盡,躺在床上玩弄繩子引誘約瑟夫,她問約瑟夫在作什麼工作,這似乎碰觸到約瑟夫的不確定,約瑟夫搶過繩子便勒斃了格洛麗亞。臨走前,他將指紋全部拭乾淨,但卻留下一個有指紋的銅板。

 約瑟夫坐公車往邊界,往赫沙加布勒,要找一家邊界旅館,因為這兒有一位以前的女友在經營。但約瑟夫發現,這名女老闆不但地主的兒子阿爾方斯在追求她,同時還有查理、法蘭克。或許是要應付開銷,女老闆似乎不太理會約瑟夫,而約瑟夫不置可否,有時會挑逗女侍,但似乎也沒有什麼下文。

 在這兒,聽說一名聽障的女學生失蹤了,大家懷疑她被謀殺,但約瑟夫每天只是看報紙,除了關心球隊的勝負之外,女會計格洛麗亞的命案也在報上登了出來,但約瑟夫卻像無事人似的並不太在意。

 夜晚在暗巷遭受三名男人搶劫,所幸他尚有一些大鈔,他閒來無事看看電影,也到酒吧喝酒,經不起一名女人挑逗,他竟然口出豪語要為整桌買單,但這引起其他男伴不悅,於是三人將他拖出外面狂揍。

 約瑟夫不時坐下又站起,也亂撕日曆,這使得女老闆相當不悅。所幸當晚一名警察向她借雨傘,於是約瑟夫與警察同時離去。第二天,他在球場看見兩球隊在比賽足球,約瑟夫向旁邊的觀眾剖析守門員的心態,果然罰球時被守門員接住了,約瑟夫就繼續待在邊界的旅館中。

◎ 劇情分析

 文·溫德斯是德國戰後第一代的導演,在他的年表中,最為人稱頌的是「柏林蒼穹下」、與「巴黎·德州」,但其實他的第一部作品,正是這部「守門員的焦慮」。而之所以在以前不曾在影壇中出現,是因為影片中使用的配樂,都侵犯了音樂人的權利,因此影片便一直不曾發售。

 直到過了年限之後,開始以新的技術混音、調色,雖然成效有限,但依然付出極大的成本,從而使得這部影片能夠上市。

 其實「守門員的焦慮」之原作者彼得·漢得克是溫德斯的好友,他小說中獨特的風格創造出獨特的語言,從而探索人類經驗的各種面向,並追索出人性的複雜層面特性以及寬廣度。

 換句話說,溫德斯其實受到漢得克的影響極深,也因此使得他的作品自始至終都呈現一股特殊的風格,在在充滿了後現代主義的傾向與現象。例如語言溝通的困難,人與人之間的疏離,事務狀態的不確定。彼得·漢得克在二0一九年得到諾貝爾文學獎。

 一九七一年是個保守勢力逐漸退潮之際,代之而起的是新自由主義。由於思想開放,人與人有了更多的接觸,但卻沒有更多的理解,反而呈現更多的疏離與焦躁。處在這個十字路口上,人是很容易迷失的,並非是人與人之間的不了解,而是人其實自始至終都無法了解自己。

 日常生活中瞬間發生的事,往往使人難以承受甚至不知所措。約瑟夫·布洛瑟是一名守門員,當對方球隊攻過來後,一名隊友喊了「越位」,於是約瑟夫便以這句話為主,放棄了防守,導致敵隊踢進一球,但評審認為沒有越位,於是憤怒的約瑟夫上前攻擊評審,而遭紅牌驅逐出場,這表示他未來幾場都不能上場。

 於是約瑟夫便搭公車到小鎮,並住宿在旅館內,晚上去酒館鬼混,卻遇上了三個人對他施暴搶劫,但這些並沒有讓約瑟夫卻步。他在夜店中認識了一名性感的女人,兩人幾乎沒談什麼話就進了旅館,在第二天各自離去,但總覺得這一切是這麼順其自然。

 為了打發時間,約瑟夫去看電影,他對這名售票員情有獨鍾,接連兩次後,約瑟夫便跟蹤她去搭巴士,到郊區後兩人一起下車,格洛麗亞竟然也請他入住她的處所,經過一夜纏綿,格洛麗亞似乎意猶未盡,躺在床上拿起繩索,不斷地挑逗他,但約瑟夫卻突然接過繩索而勒斃了格洛麗亞。

 為何會發生命案?因為沒有衝突,但就像順其自然的作愛;順其自然地勒死她,除了死亡,似乎一切都沒有改變。為何約瑟夫會殺人?這正是小說中極力要探索的焦慮,而這似乎是二戰結束後德國人的焦躁與迷失,尤其他的工作是足球守門員,他永遠不知道對方會將球踢往哪一邊,守門員必須努力地去猜測對方攻擊者的心思;而攻擊者也必須努力猜測守門員的內在思惟。

 猜錯與猜對固然會發生截然不同的結果,結果是令人喜悅或沮喪,這暫且不論,我們要探索的是那個瞬間,彼此的猜測,這將造成更大的焦慮與不安,因為這瞬間產生了極大的不確定。

 人究竟能承受多少的不確定?其實約瑟夫與格洛麗亞作愛時,又何嘗能猜測對方的心思?而當一切不明朗的時刻,似乎只有一種方式讓自己獲得解脫,但這也只是更加突顯人類內在的不確定罷了。

 然而約瑟夫殺了人,在某種角度是完全清醒的,因為他離開前,還知道要擦掉所有的指紋,只是在拿銅板時遺漏了一枚,而成了日後破案的關鍵。這讓人相當難解,因為人性的善惡在焦慮中卻失去了善惡的本質,這更突顯了人性遠超乎我們的想像,就像前面提過的,人與人之間並非不相互理解,而是人從來不曾了解自己。

 殺了人之後的約瑟夫,似乎沒有任何的犯罪感覺,因為他覺得一切似乎不曾發生過什麼事?繼續過著他毫無目標的生活,然後鏡頭轉向邊界旅館的場景,過去的女友,如今是旅店的女老闆,但現況卻也不是他能想像的,女友不會因為只有他的過去,便放棄了現在所能擁有的。

 正因為追求女友的男人甚眾,約瑟夫也不置可否,因為外在環境絕對不是他能掌握的,但其他約瑟夫就能全面掌握嗎?他到邊界的意圖是什麼?是想越過邊界逃之夭夭?這一點是被否定的,因為約瑟夫天天要作的事便是看報紙,以得知自己球隊的輸贏,這似乎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問題是球隊人員的更迭也是他無法確定的,到最終約瑟夫其實已失去了所有,但他卻始終不確定那種感覺是什麼樣的感受。

 約瑟夫何去何從?連他自己都無法確定,唯一明確的,是他站在守門員的位置上,繼續與對方猜測,但卻永遠沒有贏家與輸家。

 溫德斯這部「守門員的焦慮」,談論的是內心世界的一種現象,似乎唯有從中尋找到本心才能探知答案,藉用另一件女學生的命案,造就約瑟夫內心潛藏的不安,而警方破案的線索慢慢逼近約瑟夫,但對他而言,似乎一切都不曾發生,因為他始終對周遭一切是不確定而焦躁的。

天眼行動(Eye in the Sky)

 

導演:蓋文·胡德(Gavin Hood)
主演:海倫·米蘭(Helen Mirren)
   亞倫·保羅(Aaron Paul)
美國 / 2016年 / 102分 / 輔導級
是一部2015年英國政治驚悚片電影,海軍上校凱瑟琳波威準備執行攻擊任務時,一名小女孩卻走進了攻擊範圍中,使得跨國逮捕行動更加複雜難解…

 ◎ 劇情簡介     

 英國女子蘇珊海倫丹福德,在求學過程中,逐漸改變了思想與信仰,改名為阿伊夏哈迪,同時嫁給在索馬利亞青年黨的重要成員,從此便展開人肉炸彈的攻擊,並造成很多的傷亡。

 英國的情報上校凱瑟琳,遂花費幾年的時光,終於在肯亞的奈洛比伊斯特利一間民宅中找到她的蹤跡,而她的丈夫穆罕默德·阿迪薩朗與屋主阿希德·阿哈邁德見面,並籌劃另一次的人肉炸彈恐怖攻擊。

 凱瑟琳趕到指揮中心,立刻與美國的班森中將展開視訊,同時在美國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空軍基地,在早上八點四十五分空軍中尉瓦茲與嘉莉一等兵也準備操控無人機,而這個飛行活動由鮑爾上校負責。

 果然從當地情報員操作的甲蟲飛行器進入屋內後,由嘉莉作了人臉辨識,確定正是追蹤多年的蘇珊。而之所以會有這一次的活動,是因當地的情報人員安華被殺,但卻也暴露了蘇珊的蹤跡。

 當一切就緒時,瓦茲與嘉莉發現屋子外面一名女孩子阿莉亞在賣麵包,為了爭取時間,操控甲蟲監視器的情報人員,上前一口氣買完麵包,並要阿莉亞快點回家,只可惜情報員的身份被認出,只好趁亂逃逸,不明就裡的阿莉亞又撿回地上的麵包繼續賣。

 之前為了蘇珊尚有英國的身份,能否被攻擊而停頓,在請示英國首相後,立刻決定斬殺。但現在卻出現阿莉亞後,又出現新的議題,一名不到十歲的女孩是否應該成為犧牲品?有律師及各層顧問皆認為不應執行,就算國防部長在場,他也要請示國務卿。

 而凱瑟琳這邊,卻也面臨是否有五成五的把握,讓女孩活下來,詹姆斯外相也陷兩難。最後同意展開行動時,情報人員委託小男孩買完所有麵包,但卻慢了一步,在路邊遭受爆炸襲擊,但在確認蘇珊尚能活動時,凱瑟琳下令第二擊,這回目標直接打上這些被通緝的人。

 這些恐怖份子被剪除了,但從無人機的千里眼中,見阿莉亞被父母送去醫院但不知生死,瓦茲與嘉莉也難過地落下了眼淚。

◎  劇情分析

 這個時刻正是俄羅斯重兵攻擊烏克蘭的時刻,在電視上可以看見許多的飛機與裝甲車在瞬間爆炸而毀滅,這在過去是從不曾有過的現象。究其因才知原來是受到無人機的攻擊。

 更早之前,有蓋達組織份子在葉門,遭受無人機襲擊而死亡,而後伊朗的一名核武專家也在轎車內被殺。而這些如此精準的武器,正是廿一世紀最令人聞風喪膽的無人機。

 所謂無人機是真的無人在機上,但駕駛員卻必須在自己的基地遙控無人機。以本片而言,真正的駕駛員瓦茲中尉與人臉辨識專家嘉莉葛森二等兵,兩人在空軍基地內遙控飛機,而飛機在二萬呎的高空下,以高倍的數位望遠鏡,輕而易舉地在肯亞的上空運作,但這兩人雖是執行者,卻必須聽命於英國與美國的情報單位。

 其實真正主導的是英國的情報主管凱瑟琳上校,她發現了已經通緝多年的英國女人蘇珊丹福德,她早已改變自己的信仰,從而嫁給恐怖份子的頭目穆罕默德阿迪薩朗。追尋多年終於找到蹤影,凱瑟琳立刻決定除之而後快。問題是,蘇珊尚具有英國國籍,這牽扯到一些政治性的問題,於是這必須英國首相首肯才行。

 於是透過層層請示,好不容易得到首相首肯,卻又出現無辜的小女孩阿莉亞正好在屋外擺攤賣麵包。於是再度陷入人道與戰爭中最常談到的議題,所謂的人道當然不能濫殺無辜,在美國方面由班森中將主持,但他也不能全部負責,在現場尚有許多的律師監視,以防軍人越權而濫殺無辜。這也是整齣戲相當引人入勝之處。

 戰爭無非是重點打擊,擒賊擒王,但人道主義卻是另一方面的展現,不能作無分別攻擊,在遇到平民與戰爭拉扯之際,就必須要有重新的考量,也因此美國方面雖然由班森中將領銜,但旁邊卻有法務部的人員參與,當出現攻擊點有小孩之際,這些類屬人權律師的人立刻提出質疑,同時也阻擋了無人機的火箭發射。

 以凱瑟琳而言,她不遺餘力地去搜尋背叛祖國,同時也濫殺無辜的蘇珊已經好幾年,蘇珊儼然已成為恐怖份子的頭號人物,透過無人機可發現,蘇珊正在準備作另一次的人肉炸彈恐怖攻擊,若失去這次的機會,不但日後要再找蘇珊的機會相當渺茫,何況即將發生的恐怖攻擊,不知又要犧牲多少人性命。

 對凱瑟琳而言,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但對於用無人機侵入他國領空從事殺人之事,這將會促動國際上不同聲音的反擊。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受到極大的譴責,主要的原因是沒有正當性,故必須承受一面倒的責難。但若從俄羅斯而言就有另一種說詞,因為烏克蘭若不加入北約,起碼俄羅斯與北約尚有一個模糊的空間當緩衝,但眼見烏克蘭即將加入歐盟甚至北約,這是俄羅斯絕對無法容忍的,因此俄羅斯的出兵出乎大家意料之外。

 在這之前俄羅斯也曾入侵兩個地方,但都是不到五天就結束,對付烏克蘭也是抱有相同的想法,但卻忽略了烏克蘭化整為零的策略,如今身陷泥淖動彈不得,這應該是俄羅斯沒思考過的問題。

 「天眼行動」大約也是這種情形,過去台灣與美國合作,以U2飛機深入中國進行偵察,但後來被飛彈擊落之後,就終止了這個計劃。而現在的無人機,其實與過去的高空偵察機一樣,違法地侵入他國領空,同時又以精準的飛彈宰殺敵人,這一點還是必須提出來討論的。

 未來的科技,可能會以更高的姿態來從事「天眼行動」,畢竟愈來愈進步的科技,從太空中取人性命都是輕而易舉之事。蘇珊的信仰改變,從而展開恐怖份子的攻擊行動,這一點也是要加以譴責,以一人性命枉殺了那麼多的平民百姓,這是多麼殘忍的事,但恐怖份子卻認為理所當然,也因此受到普世價值的唾棄。

 也因為被攻擊的是十惡不赦的恐怖份子,因此天眼計劃的行動便被賦予正義的行動,若情節只是如此,便更直接了當,但從攻擊點的外側出現了一名小女孩,便成了爭論的焦點。每個人似乎都有自己的立足點,每個人的目標似乎各有所尋,於是矛盾與衝突便不斷提升起。

 第一次出任務的一等兵嘉莉葛森似乎受創最深,是她在基地操作辨識目標的臉,而小女孩的被發現,使她陷入另一種的衝突中,如果只是單純的目標攻擊,那也只是任務,但從任務中又分離出另類的新變化,這使她不免要面對人性最大的衝擊。

 另一個衝突點是凱瑟琳要下命令攻擊時,必須要有手下觀測的報告,也就是誤傷的機率要不到四成五。而這位觀測士其實知道觀測的數字絕對超過五成五,但因時間緊迫,凱瑟琳以半威脅的口吻,要觀測士給她的答案是四成五,觀測士似乎必須要違背自己的良知,而來符合上司要作的決定,當然他也知道,若不當機立斷,將會失去蘇珊的蹤影,日後若延伸出另外的傷害,恐怕也是他很難承受的。

 計劃執行了,小女孩送到醫院凶多吉少,但起碼在遭受攻擊後,她的腳還是能動的,而這就足以讓軍人有了義正嚴詞的說法與論斷。

2022年3月22日 星期二

世界之庭(Dare to Be Wild)


導演:薇薇安·德庫西(Vivienne De Courcy)
主演:艾瑪·葛林威爾(Emma Greenwell)
   湯姆·休斯(Tom Hughes)
愛爾蘭 / 2016年 / 101分 / 普遍級
禮讚:2015都柏林國際影展觀眾票選大獎 世界頂尖園藝設計師
感動英國女王伊莉莎白,稱霸全世界最著名的園藝盛會從小生長在愛爾蘭、被綠色丘陵圍繞的鄉下女孩,來到大城市找尋她的夢想…

◎ 劇情簡介     

        瑪麗·雷諾從小出生在愛爾蘭的鄉下,附近有一個古代圓形巨石陣,瑪麗稱它為凱爾特聖殿。從小瑪麗就非常喜歡森林中的一草一花或一樹,她綜合這些感受稱之為「我就是大自然,大自然是我」。雖然父親常常告誡她,不准去那神祕的地方,但瑪麗卻一直當作她的秘密花園。

        長大後,瑪麗到都柏林應徵工作。夏洛是一名美女,也是聞名的園藝家,她看見瑪麗整本的花園設計圖,大為驚豔,但卻不動聲色,雖然錄用瑪麗,但表明只是試用。在這兒,瑪麗遇見了園藝的執行藝術家克里斯堤。

        夏洛憑自己的人脈關係,到倫敦參加「雀兒喜園藝展」,但夏洛根本未將瑪麗名字加入,因此瑪麗被拒於門外,更慘的是夏洛偷了瑪麗的整本設計圖之後,也將瑪麗給辭退了。

        失業的瑪麗在伊芙的鼓勵下,決定自行參加「雀兒喜園藝大展」,首先她找到一群能堆疊老石塊的師傅,但這些師傅卻表示,必須要老大同意才行。於是瑪麗找到一群熱愛大自然的團體,他們專門做復育的工作,沒想到所謂的老大卻是克里斯堤。

        克里斯堤認為,瑪麗只想藉參加雀兒喜比賽,而成就自己名聲,他認為更重要的是,在
衣索比亞復育森林,兩人意見相左,瑪麗認為比賽是為了提供新的概念,才能喚起世人對大自然的新觀念,但克里斯堤不在意她的想法,逕自前往衣索比亞。瑪麗近乎放棄了,但在深深思考後,還是覺得必須去說服克里斯堤,於是她向朋友借錢,搭機飛往衣索匹亞。克里斯堤很訝異,但還是帶她參觀了在衣索匹亞復育的情形,將沙漠變成綠洲雖然困難,但憑著毅力,這個願望一定能執行。在當地的宗教拓染下,兩人感情進展神速,但瑪麗也更堅定自己的理念,獨自回到都柏林。

        此時因曾上電台接受芭芭菈墨菲的訪談,感動了一個基金會願意提供資金,而克里斯堤也隨後趕到,遂在預定的時間內完成了作品,一切以石頭與大自然構成的花園,成功地拿下雀兒喜園藝大獎的金牌,而克里斯堤也回到衣索匹亞繼續他的復育工作。

◎    劇情分析
    
        本片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由世界園藝專家瑪麗·雷諾所寫的小說改編而成。

        瑪麗生長的環境是愛爾蘭,在這兒遺留許多的石陣遺跡,至今依然無法詳細解說這些巨大石陣的由來?也不知是何人所建?其作用為何?

        瑪麗的家離這個石陣不遠,從小就把這個幾乎屬於她自己所在的石陣,稱之為秘密花園。在這兒,幾乎沒有任何所謂的先進科技,觸目所及的只有森林與大自然。大地充滿了綠意與盎然的力量,這使得瑪麗幾乎可以感受到土地與大自然的呼吸,她也沉醉在其中。

        長大後的瑪麗成了一名花園的設計者,她將理念繪畫在整本綠色的本子中,其設計的概念是由石陣轉化為「凱爾特神殿」,從而以古老的石頭成為她設計的最大元素,這與一般對花園的想法有所不同,由嬌豔的花朵所構成的花園,固然名正言順,但長自土地的花朵,若經過移栽,事實上就已喪失了花的本質。

        因為不同的氣候,會長出不一樣的花朵,猶如一塊土地會孕育出不同的文化一樣,這是「自然」不變的道理。於是「自然」就成了瑪麗的創作主題。

        「我(人)就是自然;自然就是我(人)」是瑪麗堅信的理念,這是相當具有哲理概念的思維,也就是在思想的層面,是具有深度與廣度的,這是每一位藝術家必須要具備的思考,唯有如此,才能顯示這位創作者是有獨到的見解與創作力的。

        綠色的植物早已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要兼具什麼想法才能獲得青睞?大石陣是人為的創作品,我們至今不知其真正的作用,但卻能感受經過幾千年的光陰,巨石陣早已融入到大自然中,甚至成為瑪麗心目中的聖殿。

        構成聖殿的基本圖案是圓形,而很多圓形的交疊,便產生了螺紋的結構,透過重疊的圓形,便成了瑪麗創作的主題。但這是屬於思想上的創作,夏洛想要抄襲甚至侵吞了那本綠色的設計圖,也許只提供了一些構想,但卻無法全數模仿。

        伊芙說得好,瑪麗的創作是一直往前行的,抄襲的人只能停在模仿的階段,但創作者卻已往前又進入另一個層次了。瑪麗受了鼓舞,這才再度提起精神,勇敢地再向創作的路途邁進。

        克里斯堤真正的職業,應該是綠色的播種者,他與父親及一群同好致力於大自然的復育,因此他與日本的香織,在衣索匹亞做一種近乎上帝的工作,也就是將沙漠變成綠洲,這並非是空談,而是順著自然法則,讓自然自己復活過來。

        克里斯堤的理念與瑪麗並無衝突,但瑪麗的目標是參加「雀兒喜園藝大賽」,克里斯堤認為瑪麗是想藉此揚名世界,但瑪麗認為自己是提供一個範例與目標,先讓世人理解什麼是自然,等到理念能被充分理解之後,自然就能將衣索匹亞的工作複製到全世界了。

        兩人認識不深,誤會是可以理解的,於是克里斯堤不管瑪麗的比賽,獨自到衣索匹亞,所幸瑪麗終於知道她必須去說服克里斯堤,於是她向朋友借錢,趕往衣索匹亞。在非洲兩人有了較深刻的了解,尤其在音樂與宗教的熏染下,兩人碰觸到心靈中不敢去面對的情愫,在火堆前,兩人真摯地將自己交給了對方。

        火是大自然的另一種元素,所謂「四大」即是地、水、火、風,正是自然中的元素,從瑪麗的設計中,不乏這四大元素,也就是四大的組成,就更能展現大自然的神奇與偉大了,正因為看起來並不怎麼樣,但正因為簡單,才能更顯得大自然的無窮。

        拱門的作法也來自於神殿的構想,那是一項古老的技術,但沒有鋼筋與水泥,卻能夠屹立千年而不倒,人類的建築看起來是進步的,但那是利用現代的素材,而這些素材並非來自大自然,比起隨處可尋的石頭而言,似乎尚欠缺了一些什麼。

        克里斯堤是什麼原因回來?也許他已開始認知同意瑪麗的理念,因為沒有他回來,瑪麗就算有資金匯助,但卻沒有執行的能力,這依然還是無法成就,從而在最後奪魁。

        夏洛在揭曉之前,曾經以她未婚夫的財力,欲助克里斯堤在衣索匹亞實踐更多的綠地,克里斯堤確實心動了,因為條件只是替夏洛在她的場景中佈置一些花朵。

         這件事的後續沒有太明顯的交待,總之夏洛在比賽中是落選了,那答應去非洲的承諾,不知是否能夠實踐?也許這並不是重點。我們在意的是,如果克里斯堤真的為夏洛出力,那他的人格與信仰是值得探討的。尤其瑪麗第一次見到克里斯堤,是在夏洛的辦公室,而克里斯堤以小提琴在娛樂夏洛。

         這是這部影片一些盲點,也許有交待而被剪掉也說不定。最終瑪麗與克里斯堤並沒有結婚,而是各自在自己喜愛的領域中各自創作。大自然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它需要的是人以真誠的態度與之融洽一體,瑪麗與克里斯堤應該都已考量到了這一點。

2022年3月3日 星期四

逐夢練習曲(The Box)

導演:梁正雄
主演:朴燦烈
、趙達煥
韓國/2021年/93分/普遍級

每個人都有不想面對、不想突破的盒子
是一部2021年韓國歌舞公路電影

◎ 劇情簡介     

  金民秀是一名優秀的經紀人,但他捧紅了歌星羅西之後,兩人就決裂了,這使得民秀欠了一屁股債,債主時常到他家去向他母親要債。民秀相當無奈,但他相信只要時來運轉,必定能東山再起。

  民秀自己也開一家有歌星駐唱的酒吧,但已關閉多時。這一日他回去酒吧,竟發現有一名青年池勳在自彈自唱,民秀覺得池勳是可造之材,正欲與他談論時,債主找上門,民秀不得已,只得拉著池勳坐上自己的車,急急逃離現場。

  民秀帶池勳回老家,母親煮了東西招待他們,池勳也在他們家中,看見民秀過去提拔許多現在的明星,成就歌唱事業。媽媽也把希望放在池勳身上,希望池勳能幫助民秀東山再起。

  民秀寫了一張契約,希望雙方以演唱十場之後,再決定是否繼續。但池勳卻表示他有劇場恐懼症,因為他無法在有觀眾的場所唱歌,但當獨自一人時,卻能唱出相當優美的歌聲。

  無奈的民秀只好找來一個大紙箱,鑽了幾個洞之後,讓池勳在紙箱裡唱歌。第一次在酒吧中演唱,卻意外引起一群酒醉客人的興味,打賞了許多小費。

  從全州、惠州、木浦及麗水,都遇到困難,但民秀總是能應付自如,甚至請一名外籍歌手來激盪池勳,雖然花光了兩人賺的錢,但卻贏得更多的賞金。

  民秀帶池勳去找娜娜,娜娜是一名視障歌手,也經營一間酒吧,在她的建議下,池勳戴著墨鏡出場,最終依然無法演唱甚至逃逸。

  半路中,他們參加了爆米香音樂大賽,雖然套上紙箱,但還是獲得評審的青睞。但因經費不夠,只好賣掉車子,然後去找賣機車的賢植,兩人騎機車去到吉甫賽人聚集的所在,在彼此的薰陶下,池勳也認知了音樂的本質。但此時民秀告知合約已終止,要池勳自行離去。或許是受到了刺激,池勳站在屋頂上高聲唱出他的歌聲。

  池勳終於可以面對觀眾了,他不用娜娜送他的眼鏡,獨自走向舞臺,面對新星發掘的歌唱大賽。

◎  劇情分析
    
  小時候的家庭問題,讓池勳縱然有一副好歌喉,卻無法面對任何人而開嗓。這應該是屬於心理的問題,因此也必須要以心理的衝擊,才能突破心靈難關,從而成為一名出色的歌者。

  這其中的轉換是相當複雜的,也就是小時候若被拋棄,那在關鍵時刻,也必須複製相同的事件,在相同的震撼中,從而認清事情的癥結,在認知與體會中便有了明澈的方向,於是心靈上的困頓便霍然解開,這應該是戲劇不變的道理。

  本片可稱為韓國的公路電影,很多人將之歸納為音樂電影,但其中的音樂都是翻唱「酷玩樂團」、「怪奇比莉」、「切特、貝克」、「瑪麗亞·凱莉」、「法瑞爾·威廉士」及韓國一些較熱門的金曲。

  有趣的是,民秀帶池勳在韓國各地演唱,也同時介紹了各地的美食。這對韓國而言,是相當有力的宣傳,同時也透過鏡頭,映現了沿途的美麗風光,這或許是這部影片另類的作用。

  民秀是個相當優秀的製作人或經紀人,但卻往往忽略了人性,我們無法了解之前他一手捧紅的羅西,為何離他而去,但為了完成他的職責,民秀是不會捨不得花錢的,這與一般的經紀人完全不一樣,他寧可自己負債,但不能不盡到自己專注在歌手的照顧上,因此無論走到哪兒,都有債主逼上門;但另一方面,卻在各地都有他的朋友,在他困頓之際,助他一臂之力。

  在錢花光的時候,他賣掉了自己的轎車,然後坐公車去找他的朋友賢植,從機車店內開出一臺重機,為何這些朋友這麼挺他?原因自然是民秀過去的為人是相當四海的。這種專注卻大而化之的個性,便成就了民秀這個腳色的立體性。

  相較於民秀的固執,池勳是一名心靈傷痕累累的人,他不敢去面對過去,於是在自己周遭築起了一道牆,躲在一個紙箱子,就以為逃避了全世界,而在這個屬於他自己的世界中,池勳由衷唱出心靈的歌聲。

  問題是,紙箱只是權宜之計,沒有人可以永遠躲在箱子裡面而不跟人接觸。但是要跨越這道心靈鴻溝,任何人的鼓勵是無效的,必需要當事人自己有清楚的認知,跨越心靈藩籬。

  視障歌手娜娜是一個很好的類比,躲在紙箱內與身為視障者,都無法看到外面的世界;但兩者有截然不同的景況,娜娜曾說,閉上眼睛世界頓然與自己融為一體。

  其實這個理念是華嚴經的境界,當了解到自己的實相心時,自己的本心就是十方法界,這是見道之人的見解與境界,但沒想到竟出自一名視障歌手的口中,這實在令人相當驚艷。

  娜娜以同理心要池勳戴上墨鏡,也許漆黑一片的外在是一樣的,但在臨界點之際,池勳卻潰敗而逃。不但出乎娜娜的意料之外,也使得民秀大失所望。

        也許這是其中試煉的一場,在不斷地撞擊中,讓池勳直接去面對一切,因為身為一個人,既然來到人間,就必須去面對六塵,而六塵包含每個人的色、受、想、行、識,也就是人與人互動之間,有必然的因果關係,如果只是一昧的自我逃避,在這世上無有是處。

        當然過程中也安排了一場歌唱比賽,池勳依然躲在紙箱出賽,雖然歌聲獲得青睞,但並不完美。因為人是人,紙箱是紙箱,縱然後來紙箱上了色彩,變成遊客打卡的景點,但依然還是被困在紙箱之中。

        吉普賽人是世界公認與音樂最密切的民族,他們寧願四處流浪,但卻不能沒有音樂。民秀用心良苦,將池勳帶往吉普賽人聚集之處,同時也宣告合約十次的演唱已經結束,並要他自行回去。

        池勳感受到再度被拋棄的哀痛,這個衝擊徹底擊垮了池勳,但也讓他從困頓走了出來。如果走到世界的任何角落,都必須面臨被拋棄的命運,那為何他不能拋棄一直依賴的紙箱子?

         池勳將紙箱子拆開,然後將之丟入火堆當中,接著他以另一種方式來逃避,那就是不斷的喝酒,在酒醉之後,池勳竟爬上屋頂,在似夢非夢中,他融入了音樂中,於是他站在屋頂上開始演唱,猶如一名出色的歌手,在燦爛的舞台上,熱情地光芒四射。

         於是池勳成功了,原來他是可以面對人群,去釋放他的歌聲,而從屋頂上望去,民秀也站在不遠處,微笑地望著他,於是他知道,這一場也是民秀自己設計的,無非是要池勳走出那個紙箱子罷了。

         池勳日後的成就自然是可期的,導演只用一場戲來呈現,在評審面前的舞台上,大聲地說出自己的名字,從此韓國將會出現一位閃亮的新星-池勳。但最重要的是,池勳戰勝了自我,從而走出紙箱子面對這個世界。而民秀也證明自己真的是一位出色的經紀人,他發掘了這個日後的明星,也讓自己走出經濟的的困頓。

         故事結局印證了民秀母親對池勳所說的:希望能助民秀一臂之力,但從整個層面而言,應該說:人要先自助,而後人也能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