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5年6月28日 星期日

法國‧鄉村‧樂活(Dialogue Avec Mon Jardinier)

導演:尚‧貝克 (Jean Becker)
主演:丹尼爾‧奧圖 (Daniel Auteuil)

   尚皮耶‧達魯桑 (Jean-Pierre Darroussin)

法國 / 2007 年 / 104分鐘 / 輔導級

成功的畫家,婚姻瀕臨破碎,自己也對久居巴黎的城市生活深感厭倦…

◎ 劇情簡介     

  在巴黎原本有著一些名氣的畫家,因常與模特兒偷情,這使得太太決定要離婚。但畫家以逃避的方式回到鄉下母親留給他的房子,在這兒有許多空地,但雜草叢生,於是他決定登報聘請一名園丁來整地種菜。

  一名園丁騎小機車來應徵,兩人愈看對方愈面熟,終於認出對方是小學同學,曾在柯林神父生日時在蛋糕中暗藏機關,導致蛋糕炸開使得神父噴了滿臉奶油,也因此畫家才被送至寄宿學校。
    
  園丁來工作卻遇上德路祖的兒子,因為兩人個性不合故只好錯開,畫家又換另一名電工,園丁卻又猛讚德路祖的手藝好。
    
  園丁從鐵路局退休,在鐵道旁領有一塊地種了許多蔬菜,他要求買鐮刀和其他工具,園丁說他與妻子結婚廿七年,每年都會參加魯瓦楊消防隊的活動,也常與太太去尼斯海邊,雖然只是在海灘的路或坐或走,但卻有無盡的回憶。
    
  畫家說他不想繼承父母留下的藥局,故不選擇配藥而選擇畫家,日後父母相繼過世,他卻在樓閣上發現父親留下的許多水彩畫,可見當時父親也無法忤逆爺爺的決定而使得父親犧牲了自己的興趣。
    
  在一個名畫家東尼的展覽中,畫家遇見了模特兒瑪格達,但她卻與一名攝影師約翰在一起,畫家以語言激怒了約翰憤怒離去,畫家帶瑪格達回鄉下家中,這使得見到她在作日光浴的園丁相當不好意思,瑪格達建議園丁應向畫家建言蓋個泳池,然後去附近找她姊姊。畫家生氣表示她根本不是找姊姊而是去找攝影師。
    
  畫家的女兒卡洛帶查爾斯來訪,查爾斯與卡洛相差三十歲,畫家相當不以為然,女兒憤怒離去。但不久兩人也分手了。園丁帶畫家去參加波路的喪禮;也告訴他巴達克車禍身亡,而不久園丁在工作時昏倒,畫家帶他去巴黎認識的醫院,但醫生開刀後又縫合。畫家帶園丁去看畫,也在他出院後一起釣魚,園丁希望畫家能畫一些他熟悉的東西與顏色,也希望能為他太太畫一張人物像。畫家因此以這些作品開了一次成功的畫展。

◎ 劇情分析
    
  「法國‧鄉村‧樂活」是改編自法國作家亨利‧古耶果的同名小說。由尚‧貝克執導,全劇幾乎以對白呈現,也使得丹尼爾‧奧圖與尚皮耶‧達魯桑兩大影帝互相較勁,成就了這一部相當特殊也極為成功的影片。
    
  畫家與園丁是兩個極端的工作,但想不到兩人是小學同學,也曾經在一起惡作劇而轉到其他學校。這表示每個人的資質在孩童時期尚在潛伏期中,非得到日後才有機會尋求自己的生命面向。
    
  然而各人的機緣不同,雖然也都各自有了抉擇的機會,但卻也都滿足在自己的生命對待中。當我們面對這個世界上的各種「法」時,都會有不同的自我詮釋。所謂的「法」就是一種現象。於是我們發現,畫家滿足於自己的繪畫世界;園丁也滿足於自己的園藝與有機蔬菜之中,因為每個人所面對的世界,其實都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而從中透發的生活力量卻是相濡以沫的。也就是畫家的某些態度漸漸影響園丁;而園丁更能展現生命型態與精神的,更是大量影響了畫。
    
  其實不論在何種的生命態度,其實都會是充滿人文與哲學態度。園丁沒有念什麼書,他的女婿也只是擔任警衛,但當他失業時,畫家打一通電話便又為他找到另一份警衛的工作了。
    
  畫家因為心不斷地放射在外,故與模特兒的外遇不斷,這導致其妻有意要離婚,這種心態是相當自私的,畫家與年輕的模特兒瑪格達上床,他認為這是相當正常的,但當女兒帶回的男友查爾斯,年齡幾乎與畫家相同時,畫家立刻不悅地表示反對,雖然後來女兒也離開了查爾斯,但這似乎也足以讓畫家思索半天了。
    
  本片其實也面臨了「死亡」這個議題,園丁帶畫家去參加波路的喪禮,市長來講些場面話,使得兩人假裝哭泣奪門而出,但其實是到外面狂笑不已。因為這些場面化的祝禱詞其實太假了。
    
  生死是一種必然,巴達克始終改不過伸右手卻騎車往左轉,車禍應該是早晚的事。而畫家有時也自我觀察一番,吸食大蔴是否真能讓自己鬆懈,或是會讓心情陷入更深的不安。
    
  當然園丁最大的困擾是他的腸子出現問題,雖然自稱是疝氣,這是故作輕鬆狀。但如果罹患絕症之後,難不成只能一直躺在床上?園丁的見解其實是簡單而樂觀的,而這種生命態度也大量地影響了畫家的思維。這也是為何畫家在片尾所開的畫展都是園丁曾告訴他的現象。
    
  園丁只簡單地希望畫家能畫他最熟悉的事務與顏色,或許基於承諾,園丁希望能畫他妻子的畫像,畫家也都認真地執行,也因為他的精神態度便完全投入一種截然不同的創作方向。對比於好友東尼全部以黑色呈現的抽象畫,便有了一個明顯的對比了。
    
  面對婚姻問題亦復如是,畫家是極端不穩定的,為何他必須在年輕的軀體中去展現自己的活力?是否只是為了掌握或抓住最後青春的尾巴?
    
  園丁曾問他妻子眼睛的顏色,畫家卻支吾其詞,這表示畫家的心始終無法表現對妻子的專注。相反的,園丁與妻子也常去尼斯海邊,他們只有在海邊大道散步,走到底再走回來,只是一種生命的參予,沒有任何的多餘要求,因為「參予」而獲得真正的滿足。要不你到海灘去參加「泡沫趴」,不也是一種參予?而前者反而更能以冷靜的態度去觀察與領納。
    
  園丁的眼中在所有的菜園中其實就是一個宇宙。就猶如畫家在畫布中就是宇宙一般。但畫家的生命態度其實是有著太多的虛假,不似園丁面對的都是真實的生生之意的現像。於是從兩個人的放射宇宙中,在相互輝映之下便分出優劣了。
    
  當畫家從醫生口中知道園丁的病況已經不久人世時,他心中的震驚是可想而知的。但園丁卻沒有忘記要帶他去釣魚的約定。以「等待」來讓事情發生,這是另外一種寬容,當然這也徹底影響了畫家的認知。就猶如園丁有時會預測何時會下雨一般,這種近乎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一種智慧的表現。
    
  將釣竿下餌之後,保持靜態最後才能引誘偌大的鯉魚上鉤,而且一共是上鉤三次,然後與魚的眼睛相視對望之後又將魚放回水中。這也只是一種生命的呈現,而不是結果。因為死亡也不是結果,而是生命的另一種呈現,西方導演不見得能理解這種近乎哲學的態度,但在文本中的哲學表現,我們依然是要給予一些肯定的。
    
  園丁的妻子其實還是希望能有最後一次機會帶園丁到尼斯海邊,因為這兒是他們夫妻永恆的記憶。因為愈是簡單的生命看待的事情就會愈簡單,也因為更貼近人性,於是生命便有了意義。
    
  畫家最後的畫展幾乎是園丁生命的重現,一把刀子與一條繩子有什麼了不起?但由園丁的解釋中,一切就變得生龍活虎起來,而生命意義也就有了不同的詮釋。從畫家妻子來看,她的感受是最清楚的,她第一次感受到丈夫開始會關心別人,這場戲是導演留下的契機。

2015年6月26日 星期五

漸動人生(You’re Not You)

導演:喬治‧沃福(George C. Wolfe)
主演:希拉蕊‧史旺(Hilary Swank)

   艾美‧羅珊(Emmy Rossum)

美國 / 2014年 / 100分/ 普遍級

敘述一位古典鋼琴家,在人生巔峰的時候卻罹患了 漸凍人疾病 ...

◎ 劇情簡介     

  伊凡是個成功的企業家,他的妻子凱特是一名鋼琴演奏家。雖然很久沒彈奏了,但在結婚十五周年的夜晚再度彈奏,沒想到彈錯了許多音階,因為她的手指漸漸不聽使喚了。

  一年半後凱特上廁所開始需要別人幫忙,雖然請了很多人,但都不適任。直到一名叫貝可的女孩來應徵,伊凡對她印象不佳,決定不錄用,但凱特似乎對貝可有緣,遂留用她,也耐心地教他如何作菜。
    
  貝可其實是一名大學生,甚至與連恩教授有染,而這一夜連恩與妻子珍一起來夜店,貝可在上台演唱因怯場失敗後,在爛醉之後與一名威爾回家過了一夜。
    
  威爾煮了早餐,但貝可卻不領情,因為她自已認為是失敗的人。因起床太晚,急急跑到凱特家。之前凱特與死黨聚餐,卻也聽到了伊凡似乎有到過夜店,而這一夜伊凡都已經半夜了依然沒有回來。
    
  貝可被凱特要求從房間內拿出伊凡的電腦,但貝可不答應,凱特想用錢談條件,最後貝可還是答應了,果然發現伊凡與公司的女職員欣希雅有染。一氣之下凱特遂住到貝可家中。
    
  伊凡甚為著急,一直打手機找她,但她不回電,凱特這才發現貝可有許多樂譜,也知道她對音樂有極大的興致。在貝可的介紹下凱特到泳池內作水療法,並認識了約翰與梅若琳這對夫妻,梅若琳介紹她去作「草本治療」,其實是吸大蔴,梅若琳也教貝可以身體隨節奏用心來擺動。
    
  在貝可的勸導下,凱特決定回家並將伊凡趕出,並到公司向女職員示威,於是貝可住到凱特家,也在感恩節請約翰夫妻來參加。而威爾又來找貝可,他因有一個聽障的哥哥,所以懂凱特的唇語。貝可知道他的真心,但一時尚無法接納,卻又希望威爾不要把她的手機號碼弄丟。
    
  梅若琳在醫院掛著機器去世了,凱特相當震撼,她不希望這是她的結局,但同時凱特也知道貝可休學了,她希望她能繼續上學而辭退她,但最終送至醫院時,卻由貝可決定,因她知道凱特會希望回家,那個晚上,她陪凱特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

◎ 劇情分析
    
  前一陣子非常流行「冰桶挑戰」,正是為了關懷(ALS)「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病」而風行全世界的活動,很多名人藉此風光一陣,但最後有沒有真正關懷到這種症狀的人就沒有下文了。
    
  這種病症目前尚無醫藥可以醫治,其實號稱醫藥發達的今日,醫學其實有許多病症是束手無策的。所謂的最後搶救也只能插管或依仗機器,但大家也都清楚那也只是苟延殘喘,其實不僅使得病人毫無尊嚴,就算搶救成功,也只是延長躺在病床的時間。
    
  凱特最終的看法是正確的,如果這個身軀是註定永遠無法恢復,那利用醫院的機器系統延緩了生命,或者讓生命陷入停頓,這其實一點意義也沒有。因此她選擇從容面對死亡,這是現代人亟欲學習的一個觀念。
    
  在醫院面對急救的原因很多,其一是醫生自己認知的職責,他們認為縱然病人有簽了放棄急救同意書,但現場醫生的判斷如果認為尚有30%的希望,醫生可以否定那份同意書,只是到了最後必須插管之際,都會再訊問病人家屬的意願。
    
  以家屬的立場而言是相當矛盾的,這牽扯了更多的人性與矛盾,因為一插管病人痊癒的機會幾乎很少,尤其是年歲已高的老人,就算插管治療,其實也大都躺在床上,換句話說,這將留給下一代更大的負擔。基於此,許多家屬其實面對這個抉擇是相當痛苦的。如果不插管,這會不會讓其他人說自己不孝呢?如果插管,那未來可能要面臨更多的負擔與折磨。
    
  凱特正因為與她同樣罹患漸凍人症狀的梅若琳,在生命的盡頭把自己完全交付給醫院的機器,對她而言,這是她無法忍受的。這也促成了本片的結局。而凱特的決定是自己去面對這個病症帶來的一切苦痛,勇敢地迎接病魔,這是一個現代重要的議題。
    
  現代人太過依賴醫院的診治,每個人總是相信,只要信任醫師就有痊癒的一天。其實醫生的困頓在於目前有許多病情是它們無法掌握的,醫院的功能只能延長人的生命,但我們必須檢視在這樣狀況下的生命是何其無奈與卑下,再回頭來檢視生命被延長的這一點時間,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如果要真正追究原因不難發現,強制為病人延緩生命,其實都只是家人的不捨罷了。
    
  貝可與凱特是一個強烈的對比,但也有相似之處。音樂是她們的共同點,凱特學的是古典音樂,但貝可卻連上台演唱熱門音樂都會怯場。但最終在凱特死亡之後,貝可卻穿著她送的名牌高跟鞋,開始在夜店演唱。也就是貝可從凱特身上學會了自信;也從中了悟到自己許多脫序的行為。
    
  貝可見凱特的先生有了外遇,自然替凱特憤恨不平,但她自己與學校的教授上床卻又能自圓其說,這種矛盾點若非凱特點破,貝可是無法走出自己的困境的。
    
  凱特知道貝可為了照料她而喪失了學業,於是她當機立斷要她復學,自己又請了另一名看護,雖然這段情節編導並未刻意放大而喪失了一次戲劇的濃度,但卻也彰顯了凱特處處為人設想的個性。
    
  然而就連自己的母親也不見得有真誠關懷的心態。在不得不的情形下回來照顧女兒,但卻以自我享樂為主,在宴會派對中更突顯了凱特的孤寂與無助。
    
  凱特到最終幾乎講不出話來,但卻只有貝可讀得懂她的唇語,就算是丈夫伊凡其實也是束手無策,由此可見這對夫妻在片頭的交融只沉溺在性愛之中,卻永遠無法了解夫妻的相知相惜其實是要來自內心的互融互攝。伊凡永遠作不到這一點,在最後面臨死亡之夜,伊凡卻沒有勇氣留下,他懦弱地逃走了。
    
  凱特似乎也由此而真正看透了人生的真實面,當面臨死亡之際,或許才是真正考驗人性的關鍵吧!反觀貝可與威爾,兩人有過一夜之情,但威爾的哥哥是聽障人士,因此他擅長手語與讀唇術,這是他與貝可的心會慢慢交融之處,而這份真情反而使得貝可不敢接納。或許是因為她尚未準備好,但令人感動的是她也希望威爾不要把她的手機號碼弄丟。
    
  凱特過去的生活看似屬於社會的高層,但這些有錢的太太相聚在一起也只是相互比較自己的所有,當真正有朋友受難時,卻始終無人關心凱特,但這反而使得凱特可以認清事實。畢竟死亡這條路都是每個人最終要去面對的,縱然百般不願,但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早就已經注定了死亡的日期。
    
  凱特只是得了漸凍人的症狀,這不是她所樂意的,但事情已經發生在自己身上,就算你不願意那也無可迴避,既是如此,唯有選擇勇敢面對,這才是這部電影帶給我們最大的意旨。
    
  表相上生命有著太多的不公平,但從某種角度來看,其實也沒有太大的差別。生命不在於長短,在於我們面對有限的歲月中,我們應該檢視如何讓生命在世上留下一些記憶與共鳴。

2015年6月8日 星期一

濃情巧克力(Chocolat)

  饒淑珍老師 撰稿

導演:萊瑟‧豪斯托姆  (Lasse Hallström)
主演:茱麗葉‧畢諾許 (Juliette Binoche)
   強尼‧戴普 (Jonny Depp)
美國 / 2000年 / 121分鐘 / 保護級
禮讚:第73屆奧斯卡奥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提名)
   第73 屆奧斯卡金像獎 最佳女主角(提名)
   第25 屆日本電影學院 最佳外語片(提名)
因為身中留著神祕、流浪的因子,女主角以巧克力打進每一個陌生的小鎮,準確猜出每一個人最愛的巧克力以及….心事

◎ 劇情簡介     

  二戰結束十五年後一個暮冬午后,一對身著紅色同款斗蓬的大小身影,出現在法國寂靜的沉鬱小鎮。那是祖先來自中美洲某小島,血夜流著浪跡天涯基因的民族,四海為家的薇安母女。

  靠著她的族人流傳的特殊巧克力配方,薇安要在她的父母曾經落腳在這個國家的土地上居住下來,她也很快地就在鎮上找到了獨居屋主阿曼妲閒置的店租了下來。

  這是個謹守天主教信仰,十分保守封閉的古鎮,帶領全體鎮民過著嚴守宗教的,是代代世襲的鎮長保祿。不僅深度介入鎮民的信仰生活,更干涉初來乍到的年輕神父的主日彌撒訓詞。薇安的到來適逢教會四旬期,在這四十天的守齋期間,教友均應遵守教規,度節制飲食欲樂的生活,薇安在此時此地開設香甜美味誘人填補食慾的巧克力店,讓鎮長對薇安的開店視為對他的公權挑戰,因而使他杯葛薇安異己這個,將她逐出小鎮,視之聖戰。

  然而,歷經世事的薇安,擅於察言觀色,藉由多數人對巧克力的難以抗拒,她以此與鎮民交朋友,讓久不親近妻子的先生又回復動力,暗戀寡婦多年的老先生有機會獻衷曲,幫受暴人妻勇敢做自己,走出家暴陰影,助思念的孫祖得以拉近彼此距離。凡此種種,都是經由每個人進入薇安的巧克力店後,因著巧克力的觸媒而發生,但被鎮長視為人性墮落與邪惡的香醇可口的巧克力,值此守齋克苦期,一批批鎮民的失守,讓鎮長忍無可忍,尤其在復活節前夕,看到自己親信的秘書從巧克力店出來,讓他崩潰而拿了拆信刀潛入店裏,大肆破壞櫥窗的巧克力,卻意外讓一丁點克力碎片噴到嘴裏,而那就像是一個引爆點,嚐到巧克力的鎮長,一發不可收拾地狂啖巧克力到不知不覺睡著為止。

  第二天,復活節當天一早,路過的神父發現倒臥在巧克力堆的鎮長,趕忙叫醒薇安,薇安溫和地搖醒鎮長,而被叫醒的鎮長,很不好意思地向薇安道歉,兩人因而前嫌盡釋,原本準備離開前往他鄉的薇安,也因而結束她浪跡天涯的宿命,決定在此落地生根。


◎ 劇情賞析

  電影「濃情巧克力」的復活節意義

  由茱莉葉畢諾許主演的濃情巧克力,看似一部文藝片,其實戲中的人物刻劃與劇情,是有濃濃的宗教意涵的。因為本片的主要道具為屬性特殊,可塑性強,帶有浪漫自由氛圍的巧克力,此部電影也因而呈現出頗為豐富的調性。

  故事發生的時間點,主要是在四旬期。劇中頻繁地以映像語言(以母女裝的艷紅色潑灑在灰濛死寂的小鎮上,劃開那裏的枯燥寧靜)、對比與反差來呈現傳統與新義的對立與衝突;保守強勢的鎮長與開放接納外人的鎮民,在在呈現出四旬期中的克制壓抑情緒,與面臨著日日逼近的復活節,兩者互相對映出的矛盾與詭譎。而在劇終復活主日中,神父的一番話,卻是醍醐灌頂的指出復活的意義。

  劇中一開始,薇安與女兒一大一小鮮紅身影,緩步走入小鎮,劃開暮灰小鎮的一片陰暗,彷彿在這隱晦無光的鎮上預示著一線生機。而她在這樣一個古樸保守的小地方,所開的巧克力店,就好像是個頭頂七彩龐克的少年,處身於一間古董店般的突兀。然而,薇安的聰敏觀察與靈活的心思,如巧克力含在口中般,逐步溶化鎮民疑懼,進而走出鎮長的一再禁錮與警告,踏入溫馨活躍的巧克力店。

  劇中兩個鮮明的對立角色,是代表保守勢力的鎮長與代表開放勢力的薇安。而吊詭的反差角色,則是鎮長與神父,秘書與母親。身為小鎮最高行政官員的鎮長,代庖越俎地要神父用他自己擬的稿來講道;秘書則不像女兒,反而像母親,而身為母親的,反而像是秘書的女兒;有如論語中的「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也反映出掌控者與受壓抑者的關係,鎮長與秘書相對於神父與母親,前者是掌控者,後者是受壓制者。

  與鎮長朝夕相處的寡婦秘書,也是傳統與保守的另一代表。她的母親是個較豪放而不受禮教約束的人,只因母親曾說髒話,閱讀色情書刊,而禁止兒子與自己的母親相處。對於罹患糖尿病的母親,因到薇安的店裏喝巧克力,忿而威脅要送她進養老院。

  小鎮的最高首長,鎮長,是嚴肅到嚴厲的權威保守勢力最佳代表,嚴守教會定規。看到風格迥異於本鎮的薇安,恐對鎮民的言行思想產生影響,更是親筆寫稿讓神父在主日的彌撒講道中,暗喻明指地批判薇安巧克力的邪惡誘惑腐蝕人心。相對於愛唱美國流行歌曲的年輕神父,這位掌理教會的神父反而顯得更為靈活開放。另一個對比的映像,是家暴的酒店老闆與妻子 薇安在無意間發現受家暴的若瑟芬,進而鼓勵她出走,讓她在店裏學習,並重新站起來成為自信美麗的女人。鎮長怎能容忍他的鎮民成為巧克力店的一員。於是先懲治家暴的加害者 – 酒店老闆,讓他重新跟小朋友一起上主日學要理班,學習聖經中丈夫應如何對待妻子,並修整外表準備重新贏回妻子的芳心。另一頭的若瑟芬,也沒閒著;她越活越自信也越美麗,每天勤奮地學習如何做出各種精巧可口的巧克力,為的就是走出家暴的陰霾,活出自己。

  商船隊的來臨像是颶風一陣,是復活前必要的死亡。為避保守人士的耳目,應老奶奶要求而開的續攤狂歡宴就設在船上;如果老奶奶的歡宴是猶太人以賀三納歡慶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她的死就相當於是耶穌的亡吧? 神父的復活節一席話,“不談耶穌的神性,而祂的人性、仁慈、寬容,就是祂在人世間的生活;不以不知道的事來做為評斷善惡的標準,應要求自己多方瞭解,學習創造,接納異己,渴求事實與內在的本質”,沒有鎮長的草稿,未事先準備的話反而是最真誠可貴的,更給與鎮民前所未有的感動。

  真正的高潮轉折,是在復活節前夕。當鎮長看到,連他最忠心耿耿的秘書,也淪陷在薇安店裏,讓他有如因受到臣子背叛的屈辱而忿怒不已;他忍無可忍,終於破窗而入薇安的店裏,用拆信刀朝櫥窗裏的巧克力塑像揮砍。在揮舞中,一片小小的巧克力碎片噴到他的下嘴唇上,他用舌頭舔了一下嘴唇,那瞬間,彷如天雷勾動地火,緊接著,是他一發不可收拾的瘋狂抓取周圍的巧克力往嘴裏塞,久被禁制的欲望,在一丁點巧克力的牽動下,大大地掀開;而飽足香甜滋味後的鎮長,也如嬰孩般進入夢鄉。他那邊吃巧克力邊啜泣的錯綜情緒為的又是什麼呢?是為那未曾被開啟、飽經枷鎖的禁錮心靈?還是那一經鬆綁才知的甜美與釋放?

  復活節一早,鎮長睜開眼,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驚甫未定的神父與閱盡人事後淡定的薇安兩人,羞愧至極的鎮長面對自己一手搗毀的現場,鎮長歉疚地看著薇安血她致歉,囁嚅地對神父表示,復活節的講道詞稿還沒有準備好,而毫不計較地只想安慰極其重視威權的鎮長,讓他寬心地表示她不會將此情此景說出去,神父也很寬容地表示沒關係。一向專蠻壓制的鎮長,在鑄錯後所得到的寬恕與包容,應該也是他對自己令人無法理解的狂啖巧克力行為,同樣感到始料未及吧!而這裏代替嚴厲懲責的寬恕與包容,才是真正救贖的本質。

  巧克力給人在心情上的融化轉折,如此神奇難以言喻,不也如同宗教之於人的心靈,不在外顯的教條法規,而在宗教本身所蘊涵的精神。如果宗教信仰是人在靈性上的救贖,那巧克力在本片中的角色可就當推為精神上的救贖了。而錮守在僵硬刻板教會訓詞的鎮長及秘書,最後也因巧克力而融化掉横梗在兩人中間的那條嚴格界線。

  如果鎮長在復活節前夕的脫序是舊我的死亡,復活節清晨面對薇安與神父的寬恕包容態度,是他另一個新我的復活,那麼薇安最終的去留抉擇,何嘗不也是一種復活呢? 或許在她的內心最底層,也有落葉歸根的嚮往,只因血液中流淌著的,是源自母親的流浪基因,她也必須過著不斷遷徙的日子。直到女兒因喜愛這個小鎮,不願與她再次浪跡天涯,在抗拒當中,不慎打破薇安小心護衛的母親骨灰,才讓她解脫來自母親的傳統桎梏,而決定居住下來。最後她在房屋樓上的窗口,將母親的骨灰對著空中撒去,似乎也召示著,讓母親的骨灰隨著呼呼北風飄到她想去的地方,或是,如果願意,就飄散在小鎮的空氣中,長伴薇安與女兒。

  在本片中可以看到女性意識的抬頭。薇安本身所具有的女性意識,無形中引發小鎮婦女走出自我,最明顯當然是約瑟芬的轉變,老一輩具有女性自我的,當屬薇安的房東阿曼妲,而小鎮中最有女性自主的,就是我們未曾謀面的鎮長夫人,活在鎮長這種人的陰影底下,若不想辦法活出自己,大概就會成為未出走前槁本死灰般的約瑟芬。刻意自我壓抑的新寡鎮長秘書,畢竟還是阿曼妲的女兒,血液裏或多或少總有點那種違叛吧,或是母親寧取片刻樂活而縮短生命,也不願生猶如死的苟活,給她的啟發,讓她終於勇敢追尋所愛。

  這一個復活節,對每個人似乎都有著一種復活的意味,神父在牧靈上得以自主的復活,相對於鎮民,也是在信仰生活上沒有鎮長強力介入的另一個開始。電影劇情的啟示,不也是提示著教會現今所面臨的景況 – 傳統與更新的更迭與平衡。

2015年6月7日 星期日

餘生的第一天(Le Premier Jour Du Reste Ta Vie)

導演:雷米‧比尚空(Remi Bezancon)
主演:雅克‧甘布林(Acques Gamblin)
   黛博拉‧弗朗索瓦(Deborah Franceis)
法國 / 2010年 / 114分 / 輔導級
禮讚:榮獲2009年法國凱撒電影節最佳剪輯最佳新人男主角、
   最佳新人女主角三項大獎
沒有明顯的劇情起伏,裡面所發生的事情,是很多(法國)家庭都會有的共同經驗:父子之間的衝突、子女長大面臨空巢期的母親 ...

◎ 劇情簡介     

  勞勃‧杜瓦與瑪莉結婚後生了二男一女。

  一九八八年八月廿四日星期二,亞柏的狗死了,他決定要出去獨居,擁有屬於自己的空間,而在租屋處,樓下來抗議的普妮,反而成了亞柏的好友。

  最小的女兒花兒,雖然很欣賞亞柏的死黨艾力克,但當時艾力克已經有女友卡洛琳,於是花兒結識了搖滾樂歌手沙夏,並在滿十六歲那年,將自己的初夜獻給沙夏。但第二天,沙夏就翻臉不認人,亞柏知道原委後,直接找到沙夏,警告他永遠不要再與花兒有任何瓜葛,縱然沙夏拿短刃自衛,但亞柏一點也不在意,總算為花兒討回了公道。

  父親勞勃其實也有牢騷,他的父親在妻子死後將酒莊賣掉,而勞勃每次買酒給他喝,爺爺總說:「還好。」但爺爺卻對拉夫情有獨鍾,每星期六要拉夫去他那兒,並將他訓練出一流的品酒技術。

  其實拉夫曾在一次「空氣吉他」比賽中認識了「星塵寶貝」,而他以化名「魔幻手指」參予,但比賽完,「星塵寶貝」不告而別,但卻留下一張聯絡電話,拉夫太興奮了,但卻在車上不小心鬆手,而讓紙條隨風飛逝,雖找了一夜,卻始終找不到。直到六年後,他似乎又在夢境中想起那個號碼,雖然留了言,但回電話的人,卻說她不是「星塵寶貝」拉莫。拉夫傷心不已。

  當整容醫師的亞柏,終於娶樓下的普妮拉鳳為妻,但卻在同時,爺爺來參加前,心臟病突發而亡。於是那場原本歡樂的婚宴就取消了,也使得這個家庭,有了另一番的爭執。亞柏也從此一年多不曾返家。

  女兒花兒愈來愈叛逆,母親瑪莉焦慮不已,進入房間內整理雜物,卻也偷看了日記,這才知道女兒曾失戀,也與人一夜情也墮過胎,但也批判母親,是否很久未曾與父親作愛?瑪莉去考駕照,監考員找她約會,但最終她及時煞車。但字條卻被勞勃發現,因為瑪莉為了追狂奔而出的花兒,卻出了車禍。勞勃其實在國中時喜歡一名黛芬,但他以馬西雅的體毛陷害他,卻反而造就兩人的結合。

  勞勃最終也去世了,瑪莉只能悲傷地,從他以前吹氣的背墊中,感受丈夫生前的氣息。

◎  劇情分析

  餘生的第一天」就電影的呈現而言,其敘述的功力是相當高明的。

  故事分成幾個雜敘的段落:(一)一九八八年「這是一隻狗的故事」。(二)一九九三年「血緣關係」。(三)一九九六年「魔幻手指」。(四)一九八九年「撼動我整晚」。(五)一九九八年「要是地球轉彎」。(六)一九八八年「花兒生日」。(七)二000年「我們的爸爸」。

  雖然故事的主敘述只有十二年,但也穿插了他們更小的時光,最小是一九八0年左右。有趣的是,導演雖然以全家五個人各自的心思,從而檢視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事件與日子,但在跳躍的組合中,卻沒有絲毫的困頓與阻礙,反而更鮮明地指現了,每個角色的內在世界。

  一九八八年八月廿四日,亞柏的狗死了,這也促成了,他想離家獨立自主的開始,但因過於狂熱在音樂中,卻與來抗議的鄰居普妮認識而交往。拉夫有些傷感,因為他走入空蕩蕩的亞柏房間頓失所依。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三日,花兒將自己獻給沙夏,但沙夏卻翻臉不認人,而父親勞勃有些埋怨自己是獨子,但在奶奶過世時,爺爺卻將酒莊賣給別人,而勞勃每次買酒,爺爺從不曾讚每過一句。亞柏帶花兒去找沙夏理論,雖然沙夏持刀,但亞柏依然警告他不得再侵犯花兒。

  花兒的一切並非這麼簡單,因為她在生日那天,接獲一項禮物日記本,於是詳實記錄了她的一切,瑪莉看到女兒在外跌跌撞撞,也從而檢視自己的生活,雖然丈夫每晚均累得睡著了,她不禁也興起了美容的可能,但亞柏本身就是整容醫師,他反而給她潑冷水。

  瑪莉去考駕照時,卻受到許多男人的青睞,甚至與駕照主考官差點上床。這種另一半單獨面對的問題,其實都在不同的時刻與地點不斷地發生。或許每天習以為常的東西,我們不會加以珍惜,非得要到真正即將失去時,才會重拾那份心意。

  爺爺的觀察力,是相當敏銳與睿智的,他知道當計程車司機的兒子勞勃,無法了知葡萄酒的品嚐真髓,孫子拉夫雖然生活沒有目標,卻反而是這方面極具才華的人,於是在每個星期六,規定去他那兒上課,果然在爺爺調教下,拉夫也剪掉代表頹廢思想的長髮,最中在一家高級餐廳中展露他的長才。當勞勃與亞柏去吃飯時,拉夫先說是九八年的露琵雅酒莊的酒,勞勃點頭說好,拉夫又在他耳畔說,他開的其實是七九年尤金酒莊的好酒。

  有趣的是,勞勃也有一段小時候的過去,他曾以自己體毛寄給班上的黛芬,但黛芬警告他不得再犯,但勞勃反而以班上風雲人物馬西雅的體毛寄給黛芬,這害得馬西雅必須退學。在兄弟二人力勸下,勞勃來到馬西雅的家門前,預備向他道歉,但令人意外的是,馬西雅最後竟娶了黛芬,兩人結婚三十五年,育有四個孩子。

  全家聚會的那天,勞勃在酒窖中,找到一瓶他出生年份的酒,一九四五年奧比昂酒莊的好酒,花兒也送他一個禮物,吹氣的墊背。在車上勞勃迫不及待吹起氣來,這也正好在片尾呼應了勞勃死後,瑪莉將氣墊的氣壓出,當氣吹在她臉上的時候,她都能感受丈夫在臉頰邊細語呢喃的真情。

  一個家庭是一種共融,但有時人往往會有迷失的時刻,但這又有何妨?因為一時的錯誤,才能對照正確的那一面,但是上的對待是否真的有所謂的對或錯?花兒在某些時刻會有一夜情,她認為這樣是最沒有負擔的方式,站在父母的角度自然會有責備;但若從花兒的角度來看,這種發洩未嘗不是一種領納生命的方式。

  花兒的不如意,也與亞柏的死黨艾力克有異曲同工之妙,艾力克被女友卡洛琳甩了,於是兩人就在這種相憐相惜的狀況下,接納了對方。而最終所有這個家的希望,反而落在花兒身上,因為最終她懷孕了。

  亞柏曾經明確表示,他與普妮是決定不生孩子的,這個訊息,正是廿一世紀開始,會逐漸普遍蔓延的思想,養兒不一定防老,但若下一代全面實行不生育,那這個社會或國家,將會面臨極大的困境。因此導演在最後,將希望放置在花兒身上;恰巧也是勞勃去世之後。

  如果勞勃死後四十九天之內,花兒有了身孕,就佛學而論,極有可能是勞勃來投胎的。但這並非是這齣電影的真正主題,故也只能點到為止。

  拉夫的改變看似不大,但他卻在這個家中,唯一隔代承襲了爺爺對葡萄酒的品味與技術,這其實大大地改變了他的一生。拉夫不僅剪斷了長髮,自己在高級餐館中擔任服務生,在法國這也是一種高尚的專業,就猶如開了一輩子計程車的勞勃,卻絲毫不曾減弱他的生命光環。

  雖然是在同一個屋子中的人,但必須理解到,人生其實有太多的分分合合,這種分別應當作常態。試想,一個家族完全禁錮在一個屋簷下,那將會發生什麼事?生命會綻放光采,這必須以「家」為依歸,然後在各種面向中,不斷地碰撞或互動,如果沒有這些過程,人生其實會顯得相當低調的。「餘生的第一天」其實是近年來難得的一部佳片,最少我個人是相當喜歡與推崇的。

2015年6月6日 星期六

茱莉亞(Julia)

導演:艾瑞克‧宗卡(Erick Zonca)
主演:蒂坦‧絲雲頓(Tilda Swinton)
   索爾‧魯賓奈克(Saul Rubinek)
美國 / 2008年 / 144分 / 輔導級
禮讚:入圍2008柏林影展金熊獎作品
故事講述一個年過四十的酒鬼,為了生活與酒,她願意與男人上床,在片中她遭到勒索,不得不求助一位年輕男子。為了拯救因擔任污點証人而遭 ...

◎ 劇情簡介     

  茱莉亞已快至中年,但因不懂得規劃自我,每天都到夜店狂歡作愛,終於被老闆辭掉工作。米契雖然為她求情,但似乎也無法動搖老闆的決定。

  米契關心她連房租都繳不起,雖然也在一次酒後與她發生關係,但米契認為愛情的事很難說個準,並勸她到戒酒會戒酒。在這兒,茱莉亞認識了她的鄰居艾蕾莉,艾蕾莉在茱莉亞酒醉倒地時,將她扶持回自己住處,兩人似乎逐漸成為知心的人。
    
  這一日,艾蕾莉告訴茱莉亞,她有一名八歲的兒子湯姆,但丈夫卻不願她接近兒子,於是她決定要綁架湯姆,希望能得茱莉亞一臂之力。
    
  茱莉亞先是排斥,但又受不了更多錢的誘惑,於是找米契合作,但米契拒絕,再去找以前老相好尼克,但尼克已經娶了琪蒂,尼克不想破壞平靜的生活,也拒絕了她。
    
  茱莉亞去找小混混里昂,並向他買了一把槍,但真正向艾蕾莉表示要先拿錢時,她卻表示現在沒有錢,但湯姆的爺爺甚為富有,茱莉亞生氣打了艾蕾莉,兩人因此決裂。但茱莉亞不死心,果然在河邊發現湯姆與照顧他的馬可,茱莉亞用車撞傷了馬可,也用槍綁架了湯姆。
    
  先是躲藏在旅館內,但怕被發現,又轉移陣地,到了邊界的沙漠地帶。但湯姆卻趁機逃跑了,焦慮的茱莉亞找到他,並告訴湯姆之所以會這麼做,完全是為了讓他跟母親相會。茱莉亞打電話給湯姆的爺爺惠特克,雙方約定,將二百萬放在灰狗巴士的置物櫃中,但當茱莉亞要取款之際,警覺到四周有許多警察與便衣,於是她持槍搶劫了另一輛車,但回去卻已找不到湯姆,焦慮地在沙漠中尋找,終於找到奄奄一息的湯姆。但夜晚時,卻因有偷渡客被直昇機追捕,茱莉亞也只好開車亡命地狂奔,最後撞破邊界,到達墨西哥的提華納。在這兒她結識迪亞哥,但與迪亞哥一夜情後,卻發現迪亞哥出賣她,將湯姆交給一群亡命之徒。
    
  茱莉亞豁出自身安危,侵入囚禁湯姆的地方,此時米契打電話來,謂他已拿到二百萬,由他與茱莉亞交換湯姆,雖然最終茱莉亞有機會拿到錢,但為了湯姆的安危,她做了一個令人意外的選擇。

◎ 劇情分析
    
  「茱莉亞」這部影片,在許多婦女成長團體中,被列為討論的指標。從自暴自棄不斷地放縱自我,以此作為慰藉心靈的手段,但都已經要邁入中年了,茱莉亞依舊一無所有,甚至原有的工作也被老闆辭退了。
    
  米契應該是個過來人,他關心茱莉亞,並告訴她過去他曾經的荒唐事。在這個當口,米契雖然沒有提到重點,但顯然這與「親情」有絕對的關係。米契喪失了過去家的意義,但他卻期望能從茱莉亞身上重新獲得,這也是為什麼,米契會希望茱莉亞到「戒酒會」,希望在戒酒之後,能夠重拾生命認知的價值觀。
    
  茱莉亞確實把米契這番話聽進去,否則她不會真的到戒酒會,但在這兒,她認識了隔壁的艾蕾莉,卻也從此陷入人生的另一番波折。
    
  艾蕾莉是一名親切的年輕媽媽,但她八歲的兒子湯姆,被法院判決歸屬爺爺撫養,究其原因,是艾蕾莉是一名精神病患者,只是茱莉亞當時連自己的事都無法分辨,當然無法判斷艾蕾莉的異樣神情。在經濟拮据的狀況下,一聽到艾蕾莉要給她一萬美金,精神不免為之一振。
    
  然而綁架孩子是相當重的罪行,但幾經思索,茱莉亞決定來個黑吃黑,但幾乎沒有任何一名男人願意幫她,最後她決定自己動手。
    
  酗酒是一回事,但綁架卻又是令人必須重新思考的面向。這是茱莉亞內心一次最重大的轉折,也許她已經走投無路;也許在更多金錢的誘惑中,茱莉亞在天人交戰後,選擇了孤注一擲的態度。
    
  在狠心用倒車手法,將馬可壓在車子下開始,茱莉亞展開了,亡命之途的旅程,如果一切都已經無法回頭,綁架湯姆似乎是唯一的生機。
    
  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綁架過程如此緊迫,那是需要體力與智力的。我們發現,當茱莉亞必須面臨這些衝擊之際,她反而是喝酒最少的時刻,或許「行動」讓她更專注在這些過程,因此反而無暇再貪杯中物。這是否說明酗酒的人,大部份是,生活失去了重心與目標。如果目標明確,酗酒的毛病或許會因此而戒掉了。
    
  艾蕾莉為了感激茱莉亞的參予,於是送她一條項鍊,而這條項鍊,最終反而成為茱莉亞取信於湯姆的道具。
    
  茱莉亞也必須為自己綁架湯姆,說出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坦白說,這一套所謂母子之情,她是從艾蕾莉身上學到的,一開始的說法,是讓自己假裝像一名善待子女的慈母,但在過程薰染中,茱莉亞卻從湯姆身上獲得「兒子」的身影。雖然她不曾結婚,也缺乏對「家」的真正認知,但因假裝地自以為介入,卻漸漸假戲真做,而對母子親情,有了完全不一樣的認知。
    
  這段流程,自然也有許多轉折,尤其最後她要獨自一人,去面臨一幫歹徒的死亡威脅,在陰錯陽差中,她開槍射殺了來接觸的米葛。
    
  其實從迪亞哥、米葛到桑托斯,這班人完全與警方都有連繫,也就是從美國入境的女人若被盯上,都有可能小孩被綁架,最後付贖金才放人。
    
  茱莉亞在這關口,她有兩種選擇,與歹徒同流合污,或將錢拿走逃之夭夭。然而此刻,茱莉亞對湯姆已有不一樣的感受,勿寧說,她已真正地將自己當成湯姆的母親。從最早的假意承諾,到最後真情的付出,這正是「茱莉亞」這部影片最感人之處。
    
  其實「茱莉亞」這部影片的題材意旨,是相當吸引人的,但情節拖得太長,使得節奏出現瑕疵,對於湯姆家族的介紹,也只是簡單帶過,最終艾蕾莉的下落也不清楚,這些都是一些缺失。或許也是因為如此,「茱」片在柏林影展及凱薩獎都有提名,但都失之交臂。
    
  米契最後變成綁架案的參與者,但他是主動向湯姆的爺爺告發的,因此最後他替已經臥病在床的惠克特,帶著二百萬美金與茱莉亞交換人質,此時茱莉亞已經失去人質,但米契選擇相信茱莉亞。在這段情節中,其實隱含了米契對茱莉亞的「愛」。
    
  茱莉亞會不會,或願不願接受這份感情,其實導演是不願明示的,包括茱莉亞的犯行牽扯幾條人命,迪亞哥是因她的刻意控訴,而慘死在桑托斯的槍下。雖然人不是她殺的,但卻與她脫不了干係。雖說迪亞哥死有餘辜,但茱莉亞的後續其實是剪不斷理還亂。
    
  導演將茱莉亞在湯姆獲釋後,兩人佇立在快速道路的安全島上,以母親之姿護衛著湯姆,來訴說茱莉亞最終的心靈結局。這一點看似沒有交待,但反而有了更高明的詮釋,因為一切自在人心,而最重要的是,茱莉亞寧願放棄身上所有的錢,為的就只是湯姆的安危。此刻茱莉亞已經取代成為湯姆的母親。
    
  「親情」一職是茱莉亞甚至米契缺乏的,如果他們可以從新選擇,是否會邁向這條他們心中企盼的路呢?也許最後的選擇不是那麼重要,最重要的是所有過程而導致茱莉亞的改變。
    
  如果將影片在裁剪成九十分左右,或許會表現得更令人刮目相看吧?

2015年6月5日 星期五

再見了菲林(THANK YOU 35mm)

 此片為記錄片

記錄即將歇業的膠捲後 製公司,希冀將底片製作
與技術記錄下來。本片是台灣電影史的第一眼,
也將會是最後一眼,讓我們看幕後工作者集體,
敬!底片時代。
禮讚:2014國際華人紀錄片影展

◎ 劇情簡介

  八0年代掀起雅痞風,人們開始懂得更好的休閒生活,不但會努力賺錢也要懂得品味,於是休閒服大行其道,因為要享受人生,也必須要有健康的生活,故慢跑風也逐漸興起,從而帶來名牌運動服的概念。而SONY也適時推出「隨身聽」在整個世界造成一股風潮。

  也在這個時代,新力與國際展開了另一場戰役。錄影帶市場的爭奪戰,也就是俗稱大帶與小帶之分。在這場戰役中,國際牌的大帶成為世界的潮流,新力的錄影帶吃了大敗仗。但曾幾何時,錄影帶也開始被數位化的VCD、DVD所取代。如今在市面上VHS的流通幾乎已經停頓了,就算有VHS的帶子也很難找到放映的錄影機。

  提到這種現象,為的是要詮釋這個世界的既定規律。看似不變的表相,其實每天都不斷地更迭,正因為改變很小,一般人很難察覺甚至漠不關心,直到所有的變化已經成為現象時,只能被動地接受它。試著想想,我們這個社會已經消失的現象吧!傳統的雜貨店已經逐漸被超商所取代;台灣的磚窯早已不在,原本有四百多家的火柴製造廠均已打烊。哈佛大學的展望學也曾預測,在二0三五年家庭醫生(傳統小診所)也會消失,因為屆時電腦中輸入病症,電腦就會輸出處方箋。而那時候的醫生,都會退居最後開刀的防線。

  為什麼一個時期變化到另一個時期,會有這麼多的更動?其實這是一種進步的表現。當人類有一種新的需求,舊有的機制,若無法適應新的需求,自然就會被淘汰;或者因為有另一種可能的呈現,於是社會現象有了選擇之後,舊有的自然就會自動消失了。

  還記得,那個用膠卷拍攝相片的時代否?當時相當有名的一句廣告詞:「他抓得住我。」顯示了底片在那個世代的主導地位。然而隨著數位化攝影機的出現,加上手機自拍的功能與方便性,底片的生產廠商,立即面臨瓦解的威脅,甚至最終退出原有盤據的廣大市場。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電影的拍攝與製作中。在過去,拍攝電影最重要也最昂貴的製作就是底片,因為這一切都是進口的,為了節省成本,製片往會考慮一位導演的「剪片率」。比方說,一位導演拍攝卅五釐米影片,花了四萬呎底片,而剪接以後的影片,只能夠放映一個半鐘頭,那麼剪片率就是五:一。(卅五釐米影片九十呎可以放映一分鐘。)但因為每位導演的風格或方式,以及他所受到的訓練不同,有的導演就會需要更大的剪片率。而這個因素,往往在影片開拍前的會議中,有著極大的爭議與討論。

  但現在這個情形,因為數位化的攝影器材的介入,而逐漸地取代了,過去類比式的電影製作,使得過去最惱人的底片成本與沖洗費用,有了新的改觀。

  「再見了菲林」正是在電影史上的臨界點,詳實記錄了,過去類比式電影中的風光現象,透過一些參與過的工作人員口述,重新還原了,那個即將消逝的世代。以紀錄片的方式,留下一些珍貴的人事物,在電影歷史上而言,絕對有著承先啟後的作用。在感嘆底片消失的同時,也預告了,數位化對未來電影新的感染與影響。

  數位化電影的來臨,其實不只是一種新觀念,這是一個,這一代電影工作者必須面臨的新挑戰。沒有了底片與沖洗的經費負擔,但卻有新的技術必須去接受與克服。而這一切全部以電腦為主軸,傳統的技術變成了昨日黃花。

  以「放映」為例,過去必須以拷貝膠卷在戲院中放映,小時候,常有因機器太熱而燒掉的情形,但數位化後,這種情形也獲得改觀。配音的技術,是過去一項專業,很多演員在現場,幾乎只是動動嘴唇,最後再到錄音室配音,但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在幾乎都是現場收音,就算錄得不理想,透過電腦依然能調整。

  「再見了菲林」紀錄了,從李行導演口述過去土法煉鋼的「淡入」「淡出」手法,全部憑經驗,以藥水來沖淡畫面,聽起來很「原始」,但這都是那一代技術人員,自行研發的技術,這是一種時代的呈現,也許年輕的創作者覺得不可思議,但「再見了菲林」卻提供了我們真確的見證。

  「再見了菲林」呈現的意義,不只是類比電影的式微,其實也是一段歷史的呈現。畢竟膠卷常常被當成電影的圖騰,只要看到膠卷,我們立刻知道那是電影的符徵。有時不免會懷疑,日後全部數位化後,電影的圖騰還會有膠卷嗎?

  如果,這確定是一個,即將也必須結束的年代,那麼新的數位化現象,也必然會有新的契機。過去的傳統拍片甚至剪接,都會成為時空的元素,藉著這些留存的影像記憶,我們將從中獲得更多的傳承精神,與那個時代的意義。如果誠如片中所言,「嘉農」這部影片,是台灣最後一部膠卷影片,那我們是否就應該在此時,為類比式和數位化的電影呈現,作一個硬性的切割?

  片中一名工作人員感嘆地表示:今年沒有一部膠卷電影。觀眾從他口中,探知更多的感傷與無奈。揮別過往並不見得能立即迎接未來,裡面一句相當令人動容的台詞:「我想回家種田,但我家沒有田。」

  正因為,面臨這種急劇的改變與衝擊,這些曾為台灣膠卷電影奉獻心力的電影人,他們心中的感觸,絕對比任何人來得深刻與淒然。這個世界,曾幾何時突然變得遙遠起來?明明昨天還相當上手的工作,第二天突然變成一片空無?而剩下的只有惆悵忐忑,卻始終尋找不獲能夠上手著力之處。

  「再見了菲林」看似簡單純粹的膠卷道別,卻直接呼應了,一個世代的消失與新世代的來臨。從「人」的基調上,重新去檢視,一種變化之後的感嘆;卻又從中透發出,對未來的新期許。這是這部紀錄片最動人之處,也是其主旨精神拓染出的厚度。

  也許膠卷的末路,對一般觀眾影響不大,因為花了錢買了票,照樣在電影院內觀賞電影,但透過這部紀錄片,我們能夠了解過去與現在的不同,雖然人的本質始終一致,但透過實踐,我們必然要在其中,吸取一些實質的經驗與意義,如果你只知道電影表象的呈現不變,卻不知從膠卷即將邁入數位化的時代,缺乏這種認知,就無法察覺,這個時代變動的軌跡。

  未來在數位化之後,會有什麼更新的變化?這是我們目前,無法領悟與得知的。就猶如在膠卷時代的電影工作者,當年也無法預測到現今世代能捨棄膠卷,而更自由地拍攝電影,這一點應該也是「再見了菲林」給予觀眾另一番的省思與啟示。

  正因為比起膠卷時代而言,數位化的拍攝過程,顯得更快速、省錢而容易,於是從這紀錄片釋放的訊息,將會吸引更多的電影藝術工作者的介入。以前因受困於資金,而不敢在電影創作中參與,的電影愛好者,將會因為數位化帶來的方便而積極投入。如果這項預言成真,那麼「再見了菲林」這部紀錄片,就變成一個重要的電影文化關鍵。

  手機的攝影與拍錄,其實都能完成一部微電影,這些最基本的技術與態度,其實都是催生未來電影導演的重要元素。我們無法預測長遠的未來!但卻能從「再見了菲林」這部紀錄片中,看到即將到來的新現象。

  一部成功的紀錄片永遠不脫離「人事物」,而這些現象又不脫離「人」的本質。膠卷的興起與消失,其實都與人的關係分不開。「再見了菲林」在這個角度做了極佳的詮釋。

2015年6月4日 星期四

梅西的世界(What Maisie Knew)

導演:史考特‧麥基席( Scott McGehee)
主演:茱莉安‧摩爾(Julianne Moore)
   史蒂夫‧庫根(Steve Coogan)
美國 / 2012年 / 94分 / 普遍級
一個六歲的小女生被困在父母離婚後的生活之中,其實她的父母都愛她,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他們總是替彼此帶來了傷害...

◎ 劇情簡介     

  畢爾是一名焦躁不安的藝品經紀人,他與搞搖滾樂的蘇珊娜結為夫妻,並生下一女梅西。

  梅西已經開始上學,但兩人的感情似乎已劃下終點,這段婚姻在對簿公堂後,將梅西判給蘇珊娜撫養,雖然有保母瑪歌幫忙,但夜晚蘇珊娜會與一群男人狂歡,梅西看在眼裡,但她卻是似懂非懂。
    
  這一天,畢爾到學校接梅西,但正巧蘇珊娜趕到。為了不讓梅西寂寞,遂把同學柔依帶回家,但半夜柔依卻認床而哭泣,不得已才請家長帶回。
    
  畢爾白天趁蘇珊娜不在回來拿東西,瑪歌卻似乎有意幫助他,因為蘇珊娜似乎無法照料孩子,於是法庭又將孩子判給畢爾撫養。而梅西到父親家時,卻發現瑪歌與畢爾已經結婚,而畢爾要去義大利,答應瑪歌與梅西,日後會帶她們去坐輪船;瑪歌因不是正式的美國人,非常擔心護照過期,但畢爾卻不是很在意,他似乎與瑪歌結婚,只是為了讓她照顧孩子。
    
  蘇珊娜送給梅西一束花,畢爾卻將花丟棄,梅西默默撿起,瑪歌發現了,反而幫助她作壓花,兩人的互動更像一對母女。
    
  換成蘇珊娜撫養的日子,她只好請一名老媽子來照顧梅西,梅西相當不悅。蘇珊娜為了梅西,她嫁給了林肯,林肯是上夜班的酒保,正好白天可照顧梅西,但林肯熱心的照顧,與梅西一起畫圖有說有笑,這反而使得蘇珊娜非常擔心。
    
  畢爾又來接梅西,這回他要去倫敦,瑪歌發現梅西有發燒,林肯來接時,特別商量讓她多住兩天。而蘇珊娜坐露營車四處演唱,林肯無奈只好帶她去酒吧。而他將梅西帶去給瑪歌時才發現,瑪歌一直未被登記為住戶,故連她此刻也無法入住。林肯與瑪歌深談,才知她也來自格拉斯高,兩人產生了情愫,也帶梅西一起去看同學表演。畢爾回來與瑪歌吵架後,瑪歌離去,而林肯帶梅西卻發現蘇珊娜與另一男人在街上。
    
  林肯與瑪歌,決定去住在海邊尚未賣出的房子,而梅西也作了一個決定,她選擇與林肯與瑪歌同住。

◎  劇情分析
    
  「梅西的世界」是改編自十九世紀,寫實主義的代表人物,亨利‧詹姆斯的作品。
    
  詹姆斯是在一次朋友聚會聊天中,聽聞這個故事,而後有了小說的發想。直到二0一二年,才改編成電影,該片在該年入圍25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一名六歲的女孩,從她的眼光來看大人的世界,究竟她能懂得多少?「離婚」對梅西的意義是什麼?這意味著,她必須有一陣子住在父親那兒;有一陣卻又得住在母親那兒。
    
  從大人的角度而言,夫妻兩人雖不在一起,但卻共同擔負了女兒的生活。但從孩童的角度而言,似乎又不是那麼一回事了。如果梅西是平庸的孩子,那又另當別論,但偏偏梅西是一名早熟的女孩,於是梅西開始游離在父母之間,她不是有什麼想法與企圖,只是努力地想要在兩個家當中,尋找一個最合適的位置。
    
  家中的位置,其實來自父母,畢爾是個相當自私的男人,他的工作是藝術經紀商,或許他必須往來各國的城市,而顯得像浮萍一樣,因此他必須建立一個家庭,以標示家庭的位置,也使得自己,在心靈中有個安頓之所。加上一個妻子與女兒,於是這個符號就更加清楚了。
    
  蘇珊娜是個四處表演的搖滾歌手,她與畢爾也是一樣,四處像浮萍一樣,因此也急需一個安定的「家」,當作生命的基石。這對夫妻,從一開始的立足點,是完全相同的,透過這種相同的認知,兩個人選擇了婚姻。
    
  婚後的生命對待,才是最重要的態度。這對夫妻,幾乎都將家庭責任留給另一半,但在表相上,卻又想得到社會或法律的全面肯定。
    
  梅西的出生,也許曾帶給這對夫妻,一些甜蜜的喜悅,但時間一久,兩人也許必須回到各自工作的範疇,於是兩人,在片頭開始便以離婚收場。但夾中間的梅西,也透過兩個家庭的互動中,慢慢有了選擇。
    
  而畢爾與蘇珊娜在離婚後,又各自有了盤算,畢爾早就與保姆瑪歌有染,最後娶她為妻的真正理由,是他在出國時梅西會有個女人照應。瑪歌由英國入境,但為了留在美國,她必須依附在畢爾身邊。問題是,瑪歌是善良的,因為她面對梅西時,都是以最真誠的態度來互動,但這一切,並未獲得畢爾的肯定,甚至連入住公寓的名字,都未將她置入,使得她在畢爾出國時,竟無法進入自己的房子。然而這也使得瑪歌開始認知,她與畢爾的真正情感。
    
  蘇珊娜的情形似乎也如出一轍,她的心完全放置在外面,但若沒有家這個基地,她似乎也是相當茫然的,於是她選擇了酒保林肯。林肯上夜班,但白天正好可以接孩子上下學。林肯其實也是個誠懇的人,他面對梅西,也是打從心裡喜歡她,因此與梅西一起畫圖的時候,林肯像個孩子一般,呈現了赤子之情。
    
  問題是林肯與梅西太過接近了,這反而引起蘇珊娜的猜忌。甚至最終,蘇珊娜說是要外出巡迴,但卻被林肯在路上遇見,與其他男人鬼混。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林肯似乎也發現,他與蘇珊娜的路,已經走到盡頭了。
    
  梅西的視野角度,才是真確的,親生父母在她眼中,逐漸失去了原本應有的關懷,她真正的渴望,但父母卻同時只希望,投注在自己的生命領域中,換句話說,當原本家的基石已經一分為二,而她又在兩個家中,無法尋求到應該有的熱度,那她在逐漸清晰的思路中,經過調整之後,便作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瑪歌與林肯因為梅西而有了互動,從原本對立的面向,逐漸尋求公約數,於是兩人共同對待梅西的態度,變成他們共同的頻率。於是兩個看似被拋棄的人,卻成為最相知相惜的人。尤其這股頻率,最終也成為梅西抉擇的基本元素,從而使得三人,有了正面思考的面向。
    
  「家」究竟是在這個社會上,佔有什麼意義?中國人最在意「血緣」關係,但在梅西的眼中,真正有血緣的父母,其實與外人無異,他們努力表現出自己是個負責的人,這或許只是屈就在社會輿論與法律,因此他們努力地營造,一個他們自以為是的氛圍中。
    
  既然離婚卻又裝模作樣需要梅西的撫養權,但到最終時,畢爾屁股一拍又跑回英國了;而蘇珊娜也選擇了她的搖滾樂。但或許是在當下必須的抉擇;因為她真的無法帶著六歲的女兒四處漂泊。在那當下,蘇珊娜向梅西表示,她永遠愛著女兒梅西。但這一切已經缺乏意義了,再多的語言,只讓人感覺,這對夫妻只是相當自私的人,他們為這個社會作了一個最差的示範。
    
  對照於瑪歌與林肯,兩人不汲汲營營地賺錢,但卻踏實地存活。主要是從這兩個人,對於「家」的認知中,連梅西也像一塊磁石地,被吸引到這個區塊。而蘇珊娜,似乎也正好尋求到自己的路途,雖然女兒梅西是她生的,但蘇珊娜卻喪失了,親自參與女兒成長的過程,這在日後的檢視中,她才會發現的。
    
  小說與電影略有不同,因為小說更多的描寫,側重在梅西的心靈改變,但改編之後,當然也有一個新的面向與趨勢,這也是另外一股的文本創作。

2015年6月2日 星期二

我知我路(I Know Where I’m Going)

 由施伊粧老師 撰稿

導演:麥可鲍威爾(Michael Powell)
   艾莫利克‧皮瑞斯伯格(Emeric Pressburger)
演員:溫蒂‧希勒 (Wendy Hiller)
   羅傑‧李維西 (Roger Livesey)
英國 /1945年 / 92分鐘 / 普級
喬安是罕見的那種非常有自主的女人,她懂得自己的需求,也懂得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她需要付出怎樣的代價…

◎ 劇情簡介     

  「當瓊還是個小嬰兒時,她就知道自己要去哪裡!」這是許多人對瓊的印象,她總是向著自己的目標大步邁進,在她的成長過程中,這也是她不變的人生信念。

  就像瓊十二歲時,她可不要和同學們一樣傻傻地等公車,直接跳上送牛奶的便車可以更快到家。
    
  而十八歲時面對男孩們的邀約,瓊的選擇是去城裡最高檔的餐廳吃飯,就算一個月只能一次也不要答應一星期去看兩次電影的邀請。
    
  二十五歲那年,瓊告訴父親她要結婚了,對象是英國的鉅富羅伯特‧貝靈傑,不過貝靈傑的年紀和她父親差不多。
    
  結婚的地點在蘇格蘭一座屬於貝靈傑所有的偏遠離島----克萊倫島,貝靈傑已在克萊倫島等待瓊前往舉行婚禮。
    
  瓊將所有的銀行積蓄提領出來,在父親不捨之情中隻身搭上蘇格蘭特快車。
    
  前往克萊倫島的路途遙遠,更需要轉換搭乘汽車、渡輪等各式交通工具,不過貝靈傑已事先安排好所有行程,並派人在各轉運點接待,瓊只要按計畫走就行了。
    
  瓊按計畫輾轉來到艾拉克島碼頭,只要再半小時航程就可到克萊倫島見到未婚夫,沒想到天氣開始轉壞,船因此停開,瓊只能望洋興嘆。一位返鄉探親的船長告訴瓊可前去島上的大宅邸借宿。
    
  無計可施的瓊到大宅邸受到女主人卡特莉娜熱情的招待,才知道那位船長叫托奇爾‧邁克尼爾,和卡特莉娜是舊識,邁克尼爾家不但是島上的大家族,也是克萊倫島的領主,貝靈傑便是向他們家承租那座島。
    
  婚禮前一天,托奇爾帶瓊到市區的海防隊打電話聯絡貝靈傑,她也順便拜訪未婚夫的朋友羅賓遜。
    
  羅賓遜夫婦受邀到一座城堡打橋牌,沒想到主人正是托奇爾的母親,而城中的僕役們正為園丁慶祝鑽石婚,好奇的瓊隨托奇爾前往和大家盡情歌舞,度過了美妙的一夜。
    
  隔天,艾拉克和克萊倫兩島間的海域狂風大作,暴風雨正在形成,瓊執意要渡海,付高價請船東的助手肯尼開船,托奇爾知道後深知無法勸回瓊,便跳上船幫忙駕小船出海。
    
  暴風雨和漩渦幾乎吞噬了小船,還好托奇爾應變得宜才脫困,筋疲力竭地回到卡特莉娜的家。
    
  暴風雨過後的海灣風平浪靜,陽光和煦,瓊和托奇爾兩人心中似乎有些難以言喻的情愫,但貝靈傑派了船要來接瓊前往舉行婚禮;托奇爾的假期也即將結束,是兩人該道別的時候了。

★賞析★
    
  蘇格蘭是一塊古老的城國大地,加上地形的特殊與氣候的多變,流傳著許多的神話與傳說,導演麥可•鲍威爾和艾莫利克‧皮瑞斯伯格便將《我知我路》以此為背景,將片中主角們的試煉隱喻其中。
    
  瓊是個務實主義者,她的行事風格一如片名《I Know Where I’m Going》,是指有形的道途,也是無形的追求,她自認對此了然於胸,尤其是結婚這樣攸關未來的人生大事,是她一路走來小心算計的結果,瓊或許不是嫌貧愛富,只是她想擁有最好的一切,富裕的貝靈傑自然是她的首選,儘管他的年紀足以當她的父親。
    
  瓊帶著新娘禮服直奔那座她從未到過的小島,正日夜趕工的小島想必富麗堂皇,準備迎接她到那裏成為貝靈傑夫人,多麼美妙且令人期待的美夢就要成真,只是瓊心底深處隱約有些她難以看清的不安,一如蘇格蘭詭譎多變的天氣。
    
  克萊倫島孤懸海上,貝靈傑以金錢建造奢華的王國如空中樓閣,富可敵國的貝靈傑先生自始至終未在影片中現身,瓊必須跋涉千里,身涉驚滔駭浪還不一定可安然抵達貝靈傑的跟前與之完成婚禮,一如那人們所追求遙不可及的榮華富貴。
    
  克萊倫島是托奇爾家族的產業,是他從小生長的地方,最美的是自然風光還有射松雞、釣鮭魚、野餐和在海灣游泳等生活記憶;簡單而快樂的記憶,只是因為戰爭世道不好出租給貝靈傑,或許托奇爾記憶中這些美好的事物也將隨之消逝。
    
  邁克尼爾家族美麗的小島也難以抵擋強大的資本主義入侵。
   
  瓊自認一手掌握自己的人生路途,從小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然而在結婚這趟旅程她卻得順應貝靈傑的安排,猶如依循軌道的列車完全沒有自主性,說服她的是將成為貝靈傑夫人的身分,代表她想要擁有的一切,即使沒有愛的婚姻她也不在意。
    
  為了要如期完成婚禮,瓊不顧暴風雨的凶險,執意出海,小船在驚滔駭浪中飄搖,傳說中險惡的大漩渦近在咫尺猶如惡魔的招喚,風雨捲走她的行李是她的昨日種種,眼前只見憑藉智慧和勇氣拼命將小船駛離險境的托奇爾和肯尼。
    
  暴風雨猶如一道當頭棒喝,讓瓊看見自己追逐虛華的一意孤行,也看見托奇爾的真心,還有周遭平凡人物間彼此的真情。
   
  一段堅定不移的婚姻曾經歷些什麼,點點滴滴只有身在其中的兩人最清楚,許多說不出口的百般滋味,許多的不足為外人道,百轉千折的婚姻路,最終不過選擇罷了,就像那對慶祝鑽石婚的老夫妻,走過了,其實也沒什麼好說的。
    
  百年來流傳著傳說的摩伊城堡已成廢墟,但傳說中的一則詛咒成為托奇爾家族的緊箍咒,讓歷代領主們不敢進入一探究竟。
    
  托奇爾壯膽進入摩伊城堡,刻著詛咒的石塊的確存在,但時過境遷,托奇爾相信可以解除咒語的唯有愛。
    
  悠揚的風笛聲再次響起,瓊領著那三個為婚禮伴奏的風笛手大步向前,她這次真的知道自己該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