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2年3月30日 星期五

為巴比祈禱(Prayers For Bobby)

導演:羅素.梅卡尼(Russell Mulcahy)
演員:雪歌妮.薇佛(Sigourney Weaver)
   亨利.茲尼(Henry Czerny)
美國 / 2009年 / 89分鐘 / 輔導級
禮讚:入圍金球獎電視電影類最佳女主角
是發生在80年代由真人真事改編的一部電影作品,談到一個男同性戀者出櫃後在其生命和家庭之間所發生的血淚交織與情感糾葛的故事…

◎ 劇情簡介     

  瑪麗是個虔誠的教友,與丈夫鮑伯生了艾德、巴比、喬依以及南西二男二女,一家人倒也幸福和樂。而這一日是奶奶的生日,眾人紛紛送上禮物,奶奶高興不已,但在言談中不經意吐露對同志的鄙視。

  巴比與女友在車內擁吻,女友表示她已準備好了,但巴比表示不願這麼認真,女友遂拂袖而去。巴比在學校見到英俊的男同學,總情不自禁流露興奮之情,回家後傷心地哭泣,哥哥艾德發現了,巴比據實以告並希望艾德保守秘密,沒想到艾德將巴比是同志戀傾向的事告訴母親。

  瑪麗要巴比每天祈禱,她相信上帝自會引導他走上正途。而西蒙牧師要巴比參加座談會,但巴比極力掩飾。瑪麗又帶巴比去看心理醫生,但這些舉措並無法讓巴比有心理的改善。鮑伯與艾德帶巴比一起去爬山,但巴比的想法並無改變。瑪麗特別介紹主日學的學生席拉,但巴比始終興趣缺缺。

  在學校有人罵巴比是死同志,巴比傷心地在半夜三點才回家,瑪麗很焦急,回來後母子兩人大吵一架。巴比終於忍不住好奇,獨自進入同志酒吧,很快就結識一名同志,兩人接了吻,但巴比卻惶恐地離去,甚至也不敢留下電話。巴比決定休學也不想考大學,更甚者他竟邀請兩名變裝秀的同志到家中,這將家人都嚇壞了。

  住在波特蘭的珍娜表姐來訪,她希望巴比能到波特蘭去住一陣子。巴比從波特蘭寄一本「每位父母都應了解同志」的書給瑪麗,甚至回家後又決定到波特蘭長住。母親因強烈表明她不要有同志戀的兒子,並刻意躲在屋內不出來送行。

  巴比在醫院當看護,也結識了大衛,甚至得到大衛父母的首肯。但巴比孤寂時打電話卻找不到大衛,他驅車前往夜店卻見大衛與另一同志離去,於是巴比從陸橋上躍下自殺身亡。

  傷心的瑪麗在另一牧師溫特爾的引領下慢慢理解同志性傾向是一種本能,甚至最終瑪麗在聽證會上為同志發言出聲,雖然未使法案過關,但卻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同志戀的真相。

◎ 劇情分析

  同志戀這個議題在一九九O年以前是個禁忌,但在九O年美國奧斯卡金像獎將最佳男主角頒給了「費城」的湯姆漢克,他演的正是一位得到愛滋病而遭辭退但又據理力爭的律師。這個訊息正式宣告了美國的主流社會開始正視甚至承認同志戀的存在以及他們的權益。

  「為巴比祈禱」的時空設置在一九八二年,一般人對同志戀尚抱著厭惡並敬而遠之的態度,影片很大膽地將宗教介入探討並加以辯證。瑪麗篤信基督教,當她知道兒子巴比自承是同志戀時,她相當有信心地要巴比每天祈禱,因為她相信神最終會將巴比引導至「正途」。

  瑪麗在家中貼滿了標語,不外乎是一些存好心作好事說好話之類的文詞,這近乎口號的文字雖有短暫的震撼效果,但也成為壓抑的元素。巴比的情況不僅沒有獲得改善,甚至愈來愈覺得痛苦。

  瑪麗在片尾承認:在巴比受胎的當下其實她就已經知道了,只是她在道德與傳統認知中始終不肯承認,這一點其實在佛學就講得非常清楚。人在死亡後前六識全滅,剩下持身識(即第八識阿賴耶識)以及不斷攀緣與作決定的第七識(末那識)。由於第七識不斷地思量作抉擇,故造就許多業識種子而藏於第八識,而這也成為下一世投胎重生的依據。如果巴比生為男人,但他過去的業因傾向女性化,在父母結合受精的當下,就會有了決定。一般而言,對父親產生喜悅感則生為女兒;對母親產生喜悅感則投胎為兒子,而巴比雖為男兒身,但過去累積的女性情懷有著過多的依戀,出生後才有著女性化的傾向。

  這不是誰是誰非的問題,而是出生俱來的一種本能,如果我們必須要尊重每一個人,那怎能強迫一個人改變他的本能呢?這是這部影片的主旨精神,講起來頭頭是道,但這樣觀念也是這幾年才開始有的認知,在更早之前是絕無可能的。

  每一種宗教無非都是勸人為善,而既然有了善的標示,那表示有惡的對立,於是在社會道德與風俗的激盪中,許多不受當時社會容許的行為便被視為「異端邪說」。像古早以前地球是圓的這樣的理論使得許多人因而喪命,現在聽起來匪夷所思,但卻是千真萬確的事。但為何那個時代的認知會與現在有那麼大的差異?只因為每個時代對風俗與風氣的認知有所不同罷了。

  影片中提到不同的牧師對聖經有著不同的詮釋,這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如果是真理,那應該是一種絕對,就算在不同的時代脈動中,真理就是真金不怕火煉,絕對不會因為時代的不同而有所改變的。佛學的真諦中確實存在著可以改變的虛幻;但卻也同時存在著絕對的真實。而世間一切便在這樣真實與虛幻中和合運作,問題是一般人總活在可以改變的虛幻中,而始終無法明瞭或確證觀察到真心的「如實」。

  瑪麗在歷經兒子自殺之後,她無法接納事實,當然也由此提出對聖經的質疑,因為聖經明載男人與男人作愛必須下地獄,當母親的說什麼也無法承擔這份魔咒,但溫特爾牧師重新的詮釋不僅讓瑪麗釋懷,從而走出心靈的困境,最重要的是她也開始投身支持同志的各種活動,只因為她開始相信一切都出自本能。

  本能究竟指的是什麼?這是必須去作更仔細的觀視與檢驗。其實從佛學的「本際」而言,任何有情都是清淨自在的,也就是眾生平等。但因其中的流注因子的動念,於是開始有了分別與抉擇,也由此種下了業識種子並成就了每個人的「習氣」。

  我們互觀眾生,一眼就能識知他人,這不僅是從他的面貌來分辨,其實也有著他的個性,而這一切都是第八識按照第七識末那造就的業識而顯現今生的模樣與性格,正因為每個人的心思不同,因此每個人的面相、性別與個性就有所差異了。所以影片中的本能,指的是個人的習氣,換句話說這是每個人的自我抉擇。

  抉擇是每個人一生甚至每天都會面對的問題,正因為不斷地作分別與決定,遂成就了「本能」。譬如說有人在「染法」中不斷薰習音樂,累世下來便有音樂的本能,但若不斷地執意在「惡法」之中,那這樣的「本能」其實還是值得商榷的。所謂的「嗔」恨是三毒之一,而憤怒很容易讓人進入修羅道中,而阿修羅是分佈在六道之中的。譬如三惡道中的凶獅盤虎正是阿修羅;人間爭強鬥勝者亦是阿修羅的表現,就連天人亦有阿修羅,這也都與「本能」息息相關。

  巴比雖有同志傾向,問題是他並沒有去傷害別人;更無犯法行徑,為何世上就無法容納他?但某種角度巴比最後走向不歸路,有一半以上的責任是母親及家人必須擔負的。同志的議題雖然已經能普遍為社會大眾所接納,但最重要的是家人真確的關懷與支持。巴比的父兄及母親甚至其他家人對同志戀都持負面的看法,這對巴比而言,其壓力是相當大的。

  宗教有時是人生重要的救贖,但應該認知的是,真正的教義都是直指人心,所謂「心外求法,求法無益」這個道理是相當確切的。

撒旦的情與慾(Antichrist)

導演: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
演員:夏洛特.甘絲柏(Charlotte Gainsbourg)
   威廉.達佛(Willem Dafoe)
丹麥 / 2008年 / 104分鐘 / 限制級
禮讚:入選坎城影展競賽片
   第62屆坎城影展首映
   女主角
夏洛特.甘絲柏憑此片在坎城影展封后
劇情暗示了女人本質便是罪惡,男人則是女人的「基督」,也因為本片反女性意象濃厚,坎城評審團特別頒給此片【反獎項】(anti-award)…

◎ 劇情簡介     

  丈夫與妻子正在作愛時,兒子尼克卻獨自走出嬰兒床,並爬上窗子而跌落樓下。妻子面對兒子的死亡不得不在醫院內接受治療,但身為心理醫師的丈夫認為這樣於事無補,於是他違背了傳統認知,決定以自己的專業來治療妻子的悲痛。

  但這之前丈夫接到法醫解剖報告,似乎對兒子的腳踝的傷口感到困惑與不解。妻子照丈夫的交待不再吃醫院開出的藥,但情況卻愈來愈惡劣,甚至一味指責丈夫一直對她母子冷漠,並抱怨之前她要寫的論文相當膚淺。

  妻子惡夢連連,丈夫認為這是哀痛到了一種新階段而會產生焦慮。而妻子卻不斷要求丈夫與她作愛,雖然治療師與女患者作愛會違背原則,但丈夫終究還是遂了妻子的心願。丈夫得知妻子最害怕的是樹林中的伊甸屋,那是妻子與兒子曾住過的山中小屋,於是丈夫帶著妻子重回伊甸屋。

  在半途中丈夫見到母鹿生產小鹿的景象;也在睡覺時感受到橡實落在屋頂的聲音。丈夫要妻子腳踏草地以證明她的恐懼是沒有緣由,妻子雖然照著做了,但卻痛苦得哭泣起來。

  妻子不斷地思念兒子,曾經聽到孩子的哭聲,她尋找半天,兒子安然在屋內,但哭聲卻持續不斷。丈夫認為她的經驗超乎常規,但妻子卻激動地攻擊丈夫,並認為丈夫一向囂張。

  妻子的症狀是時好時壞的,她冷靜時坦言大自然是撒旦的教堂,風吹是他的氣息。這一天妻子突然症狀全好了,但丈夫並沒有高興的表現,他在草欉中發現一隻撕裂自己肚腹的狐狸,而狐狸竟然會講話:「混亂當道」。

  丈夫決定以角色扮演來作醫療的舉措,他強調女人性惡是本質的控制,在作愛時要丈夫毆打她,此時丈夫終於找到撒旦的所在正是妻子自身,果然妻子將他打昏並用沙輪貫穿他的小腿,丈夫躲入地洞但被妻子找到,妻子表示三乞丐出現之時必有人死亡。而最終妻子割掉丈夫下體並剪斷自己陰蒂,當丈夫掙脫沙輪束縛之際,他雙手掐死了妻子…。

◎ 劇情分析

  拉斯馮提爾的作品一向備受爭議,在歷經「歐洲三部曲」以及「變奏三部曲」後,本片應該是他最新的面向呈現。企圖從受到創傷的心靈來辯證人性甚至宗教的互動關係。

  本片一共分成六個章節,(一)序章、(二)悲傷、(三)痛苦、(四)絕望-女性滅殺、(五)三乞丐、(六)後記。從這些段落中不難感受到導演對人性與心的改變以及面對世間萬物的困頓與無助。

  世間很多事情都是在極端的對比中完成,但極大的落差就可能在人的心靈中產生最大的衝擊。佛與魔、善與惡,在在都是一種分別之後的執著與激盪。但這種極致的對立卻全在一個心中完成,不管你的取向如何都是起心動念,於是一切的紛擾便由此展開了。

  妻子與丈夫享受魚水之歡,在極盡高潮的同時卻眼睜睜地看著兒子從樓上的窗戶直墜而下。一場歡悅卻換來兒子的死亡,妻子從此陷入不斷地自責,也讓自己躲入了她自己禁錮的世界。而丈夫仗恃著自己是心理醫師,親自為妻子診斷,於是一場精神相互擠壓與彼此侵奪的鬥爭於焉展開。

  在什麼樣的狀況人才會陷入悲慟、痛苦與絕望?是因為外在的全面逼壓?或是自心的變化?撒旦在許多經典確實都有記載,但「心魔」卻才是最可怕的。

  拉斯馮提爾擅長描述愛慾與心靈變動的關係,本片正是極佳的詮釋。妻子在目睹兩種對立的衝擊之後,唯有讓自己陷入崩潰,否則光是自責便足以要了她的命。但在糾葛之中她卻又必須掌握住一些實質的東西才不會讓自己陷入進退無據的地步,於是她開始指責丈夫過去對待妻兒的不在意,唯有透過指責才能稍稍讓自己的罪惡感稍微減輕。問題是善惡的對立一經開戰,便永無休止,否則又如何稱為善與惡呢?

  伊甸屋是一座山林中獨立小屋,像極了一個審判的場所,除了樹林草地別無他物。妻子剛到時連踩在草地上都覺得困擾不安,明明不就是碧綠如茵的蒼翠,為何會離她的心如此的遙遠?試想在上一次與兒子一起來的時候,一切均無異狀啊!而兒子的死開啟了噩夢連連,於是原本的良善之心全部被撒旦盤據了。

  悲傷、痛苦與絕望是人在遭受極度衝擊的三部曲,這幾乎是善與惡的臨界點,如果這一切都是內心的自顯,為何會影響到其他人?甚至開啟男女的激烈鬥爭?如果直接講明,那就是分別的對立,而最清楚的對立來自男女的分野以及慾望的融入。

  丈夫與妻子原本活在極度愉悅中,但這卻不是完美的永恆,只因為兒子的死亡,瞬間讓這個關係瓦解了。為了找出原因必須尋找到「人」的本質,而妻子毀傷丈夫的陽具與自己的陰蒂,正是解除男女特徵的第一步,當男女的分別消失之際就能達到接近「原我」的領域。問題是兒子的死亡帶來的震撼逐漸演變成永無化解的恐慌,於是妻子便讓自己心靈回歸最原始的起點。

  伊甸屋就是這種無可逃避的最終決定點。女人發現再無法以自己的善意修補這份愧疚與不安,於是在這個小屋周遭開始塑造各種恐懼延展的幻象。妻子曾說大自然是撒旦的教堂,這就是為什麼她會拼命以各種自我幻覺來掩蓋自己的不安,殊不知這也讓她一步步走入撒旦的誘惑。

  善與惡永遠是對立併存的,世上絕無純粹的善或絕對的惡,而兩者在相互催化中其實是互為一體的,除非在某種無法承擔的困境才會逼使自己全面放棄,而終究被單獨一方掌控。

  在大樹下作愛的鏡頭正是女人與撒旦全面結合的具體表現,妻子承受了男性的衝擊也承載了世間的一切,而在這瞬間男人是徹底被誘導與掌控的,而這是否就意味著因為擁有便能消除妻子逐漸顯現的體內邪惡力量?

  也許這是另一種性別與權力關係的對立,為了顯示這份對立,丈夫以醫生的角色徹底地企圖掌握,而妻子則以瞬息的暴力贏得第一著棋。來自內心深處撒旦的吶喊讓男人毫無招架之力。於是在那當下撒旦佔了上風。

  就某種角度而言,「反基督」的元素與型態是明確存在的,毀掉生殖器便是一種宣告,別忘了耶穌也是一位男人啊!然而這樣的鬥爭終究是徒勞無功的,要遠離痛苦並非以消滅對立一方就能達成,就算最後丈夫取得優勢,但最後的結局難道會是最佳答案?只要認真思索不難知道男女誰也無法掌握對方的,因為在成為男人或女人之前,其答案的真相早就擺明在其中了。

  是人是神或撒旦其實都必須回歸最初的實現,但當加入慾望之際,一切就變得混亂不已。三個乞丐出現時就會有人死亡應該指的是一六九二年對三名被懷疑為女巫的乞丐,最終在審判之後被活活吊死,這會是一種人性深處的絕地大反攻嗎?而這一切真的是拉斯馮提爾真正想要表達的企求嗎?

  「撒」片在譁眾取寵中有著一些的虛張聲勢,但也不能否定導演的努力與用心,畢竟從反基督的立場來詮釋實在無法觸動真正的主旨與思考。

2012年3月21日 星期三

分居風暴(A Separation)

導演:阿斯哈.法哈蒂(Asghar Farhadi)
演員:蕾拉.哈塔米(Leila Hatami)
   佩曼.莫阿迪(Peyman Moaad)
伊朗 / 2011年 / 123分鐘 / 保護級
禮讚:2012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一對夫妻因對移民問題意見分歧而導致婚姻破裂,並且在分居後爆發一連串驚人的事件...

◎ 劇情簡介     

  原本決定要移民的納德和西敏,卻因為父親患了老人癡呆症而作罷,但西敏相當不以為然,她要利用剩下的四十天有效期間帶女兒出去,但卻得為此而與納德離婚。然而法院卻不准許,這使得西敏更加惱怒。

  為了照顧父親,納德請了一名女傭,女傭每次上工總是帶著女兒,女傭似乎也不確定能否長期工作,她甚至希望第二天由她的丈夫撒曼迪來接手,因為他原本在製鞋廠工作,現在正處於失業中。

  撒曼迪也親自來見納德,雙方談妥工資,但第二天撒曼迪卻沒來,還是由女傭來上工。但老人尿了褲子,女傭為此打電話去詢問教士有關教義的問題,雖然最後為老人換了紙尿褲,但女傭依然覺得不妥,因為她是瞞著丈夫來上工的。於是第二天她決定辭職,並推介她丈夫來接替,只是第二天丈夫又不願來,女傭只好又再度來上工了。

  這一日納德和女兒特米提早回來,卻發現女傭不在家,而父親的手被綁在床上鐵欄杆,人卻掉到床下,幸好納德予以急救而撿回一條命。女傭回來慌張不已,納德又發現屋內丟了一些錢,於是將女傭推出門外,但女傭卻在樓梯間跌倒。納德親自為父親洗澡,情不自禁地痛哭不已。

  第二天女傭因流產而入院,丈夫向納德表示血債血還,納德與西敏一起到醫院探視,但衝動的丈夫卻與納德起了衝突,勸架的西敏甚至被撞得流鼻血。

  雙方告上法院,法官要將納德收押,因為他讓女傭流產,幸西敏拿出四百萬保釋金。納德辯稱不知女傭有身孕,但女傭質疑她在納德面前提起過;而女兒特米也懷疑父親說謊,甚至學校的老師也為納德作了偽證,但不久便受到良心譴責,乾脆不再搭理這件事。

  納德聽從西敏建議,準備一筆和解金到女傭家,但此刻女傭卻不敢對可蘭經發誓,原來之前她在外面受到汽車撞擊,肚子已經痛了二天,有可能是胎兒在撞擊時就已胎死腹中,丈夫生氣地毆打女傭。

  終於到了宣判離婚的時刻,特米也決定了要跟何人共同生活,只是她說不出口,於是法官要納德和西敏到外面等…。

◎ 劇情分析

  有別於過去伊朗片的取材與風格,「分居風暴」揚棄了世人的記憶,轉而直接挑戰了家庭文化與人性的糾葛,從而帶出伊朗社會的現代化,不免讓人耳目一新,甚至有驚艷之慨,也使得本片不僅在柏林影展獲得佳績,更拿下美國八十四屆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分」片不僅在奧斯卡打敗以色列的「老子我最大(Footnote)」甚至以色列的觀眾也為了觀賞本片而大排長龍,這應該算是另一場的中東戰役,只是這回由伊朗勝出,為此伊朗國營電視台表示:這個獎成功地把「猶太復國主義政權」的電影拋在後頭。

  但雖然有了這麼優異的成績,「分居風暴」依然在伊朗國內掀起批判的聲浪。主要的是影片中強烈地影射到許多現象,包括美國與以色列隨時準備攻擊伊朗而帶來的恐慌,導致許多人渴望早日離開伊朗。西敏是個高水平的女性,又是一名獨立自主性極高的老師,甚至在丈夫被拘留時都有辦法籌錢為他保釋,這些現象或許是近年的一種改變,使人不得不對過去傳統伊斯蘭教的女性有了重新的認知。

  納德對妻子提出離異的要求似乎是毫無招架之勢,男尊女卑的傳統認知,瞬間立刻瓦解了,這會是一種潛藏著某種訊息的徵兆或宣示?就算是一種伊朗的「宣傳」影片,應該也是相當成功的「策略」。

  較之過去伊朗街道的汽車,本片展露的訊息較之過去截然不同,所有的汽車與其他世界先進國家是毫不遜色的,尤其西敏的女性自主能力頗令人好奇,過去賈法潘納西(『生命的圓圈』的導演)所質疑的女性在傳統的壓抑很難有自己獨自的作主觀念開始有了鬆動,是這幾年伊朗的社會價值觀已經向前躍進一大步,甚至超越了所有西方國家?

  或許這部影片也傳達出某種的政治和解企圖,處在最僵化對立的時刻,甚至隨時都可能引燃戰火的關鍵時機,伊朗釋出他們社會價值觀,瞬間同化了西方世界;相對地西方世界也感受到伊朗的全面西化,從而對宗教引起的對立開始有了全新的改觀,這一點也是從美國頒獎的背後意義帶給我們一些不一樣的想法。

  別忘了六O年代冷戰時期,蘇聯與美國的第一次文化交流,蘇聯就以「士兵之歌」讓紐約時報將之評為六O年代最偉大的十部電影之一。從另一種角度來看,士兵之歌是相當高明的宣傳影片,在不著痕跡中讓世人認為蘇聯人是一個愛好和平的民族,所有的戰爭都是因為外族的入侵他們才起而抵抗的。

  性別不平等一直是伊斯蘭教國家中遭人詬病的,但分居風暴的西敏除了戴頭巾之外,幾乎就是一名標準的西方女性,她敢於提出自己的見解並據理力爭。丈夫在被對方步步進逼時顯得窘促失據,唯一能堅持的卻是對失智老父的照顧。劇中的老父對西敏的求去有著太多的不捨,從他緊緊拉住西敏的手不放即可了知,問題是西敏對此並沒有明確的反應,或許這不是這齣戲著力的焦聚吧?

  納德在將女傭推出後,獨自為老父擦洗身體,也在這個時刻納德崩潰而哭泣,這也是在伊斯蘭教國度中的電影很少見到的情境,但卻也讓劇中角色更加貼近我們所認知的文化層次。過去伊斯蘭教男人可以娶四個妻子的情境似乎在瞬間就徹底瓦解了,如果這是這部影片企圖以此種「改變」來影響西方世界,那事實證明這著棋是相當成功的。

  事實上伊朗對於電影的意識型態掌控還是相當嚴格的,「生命的圓圈」在伊朗依然是禁片;賈法潘納西也尚在軟禁中。「分居風暴」雖然也碰觸到男女不平等的禁忌,但卻巧妙地以西敏這個角色作了全新的宣示,但卻更加以宗教的力量作了最踏實的呈現。

  可蘭經具有無限的權威,也是全民信奉的圖騰。女傭和納德為了自身的立場各自說了謊,有時這是為了自我保護的舉措,但如果與可蘭經有了連結,這些謊言便自動瓦解。也有些人在爭執中冒犯了可蘭經,最終也必然在悔恨中懺悔。「分」片中將這個主題緊緊抓住,其實也適度地展現了伊斯蘭教永不退讓的立國精神與文化思想。

  人性的批判是本片最成功的寫照,過去傳統的善惡對立情節與人性思考,在本片中全面以灰色的角度展演。畢竟人的心思都是自我性的,也就是凡事都從自私的角度來思考,於是在面臨衝擊與抉擇之際,「謊言」就在不知不覺中傾巢而出。其實這不關乎善與惡的問題,而是一種潛意識的自我保護。女傭是如此;納德何嘗不是這樣呢?若真的要追根究底,世上的誠實永遠會變成極為難得的人性考驗。

  劇本的成功是分居風暴最大的功臣,每一個小環節都會牽引出事後爭執的關鍵,這種「延展性」的力量是劇本創作者的必然,但不見得每位編劇都能應用自如。

  「分居風暴」會不會讓世人對伊朗這個國家有了全新的看法?這還是有待考驗的,也許下一部影片的出現便能有了分曉,畢竟這種文化的改變應該是全面性的,我們期待下一部伊朗國內的影片帶來的訊息,那時候就會有一個正確的答案的。

璀璨情詩(Bright Star)

導演:珍‧康萍(Jane Campion)
演員:班‧維蕭(Ben Whishaw)
   艾艾比‧康妮許(Abbie Conish)
英國 / 2006年 / 115分鐘 / 普通級
禮讚:獲英國獨立製片大獎與倫敦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奪得全美國家影評人協會最佳男配角
   入圍英國獨立製片大獎最佳女配角
改編自英倫傳奇詩人濟慈繾綣絕美的真實愛情故事 ...

◎ 劇情簡介     

  一八一八年倫敦的漢普斯特,一名年輕詩人約翰.濟慈搬到布朗的住處,兩人一同研究創作,而住在隔壁的芬妮.布拉恩立刻愛上了濟慈。

  布朗常常批判芬妮只懂得刺繡或穿些花俏的衣服,根本不懂得詩。芬妮立刻要弟妹到鎮上書店去買了一本濟慈剛出版的「恩迪密昂」,甚至在很短的時間內便閱讀了許多名著,無非是希望獲得濟慈的注目。在得知濟慈的弟弟湯姆臥病在床,芬妮細心地作了點心送去慰問,濟慈開始感受到隔壁女孩的溫柔與體貼。

  濟慈的詩作被一本「黑木雜誌」評論得一文不值,但他並不氣餒,只是此刻又傳來惡耗,濟慈的弟弟過世了,芬妮立刻以手工刺繡了一個枕頭套,濟慈相當感激,因為這樣湯姆就可以「睡」得更安穩了。

  濟慈開始教授芬妮詩詞課,但布朗相當不以為然,因為他認為這會浪費濟慈思考的時間,甚至寫了一張諷刺的情人卡給芬妮,這使得濟慈相當不悅,他焦躁地在雨中踱步,甚至嚴厲地指責布朗。也在當下濟慈發現他是如此地與芬妮相愛,透過牆壁的隔間,他伸手觸壁,似乎就可以感受到芬妮的手與他十指相扣,兩人在午后的林中,濟慈吟誦詩句也順勢吻了芬妮。

  濟慈快樂得上樹去找夜鶯的巢,甚至乾脆平躺在樹幹上面,但布朗卻警告他的房子在夏天時必須出租,否則無法逃脫破產的命運。當濟慈去倫敦無法回來時,芬妮總是陷入絕望之中。

  當濟慈與布朗回來之際,芬妮將一把鑰匙交給他,這是她對他表達的真義,但迫於現實濟慈卻無法繼續住在屋內而不得不再度前往倫敦,只是突然天候轉冷,這一回使得濟慈感染風寒,不僅咳嗽不止甚至咳出大量血來。而此刻女僕懷孕了,布朗承認他是孩子的爹。

  濟慈的病絲毫沒有轉好的跡象,一羣友人遂合資買了船票欲送濟慈到義大利養病,別離五週後,芬妮傷心地躺在林園內,濟慈送她一枚戒指也剪下她一些頭髮帶在身上,在送他上船後不久,便得知濟慈死在義大利的消息,臨死前濟慈為她寫了一首十四行詩。

◎ 劇情分析

  這是一部唯美的電影,敘述了英國浪漫詩人濟慈短暫的生命以及他遇到隔壁鄰居率真而善良的女孩芬妮,從而展現一段令人感傷又淒美的愛情故事。

  芬妮是個擅長刺繡女紅的女孩,她喜歡自己設計服裝,在十九世紀初期是相當令人訝異的;而棄醫就文的濟慈放棄了醫學專心一致地在詩詞上下功夫。這兩個原本沒有交集的生命最終還是在一起了。倒不是芬妮欣賞濟慈的才氣,因為芬妮無法讀懂濟慈的詩;而濟慈似乎也不曾讚賞過她的美貌。但兩人的交集應該是從濟慈弟弟湯姆身亡之後,芬妮真摯的關切,這才使得兩人開始有了交集。

  濟慈八歲時父親從馬背上跌落身亡,不久後母立刻就改嫁了,濟慈只好與三個弟妹回去與外祖母同住,十三歲時母親染上肺癆回家靜養,濟慈雖盡力照顧,但隔年母親便去世了。濟慈ㄧ生幾乎都在貧困中渡過,這使得他對熱心而摯意付出與照顧的芬妮便有了另一番的感受。

  終身病魔纏身的濟慈其實也更渴望多獲得一點體貼照應,這一點芬妮沒有讓他失望,尤其芬妮如此善待他病重的弟弟,甚至在亡故之後也提供了親手繡的枕頭套。濟慈不在乎芬妮懂不懂他的詩,他的詩是針對這個世界;而他的心才是以芬妮為目標的。

  或許近水樓台也是一個機緣吧!?縱然身無分文,但這並不妨礙濟慈與芬妮的感情,濟慈拿出母親的戒指送給芬妮算是訂婚,但病情加劇之際,濟慈其實想解除婚約,問題是芬妮此刻再也無法離開濟慈了。不僅如此,芬妮更加用心地照顧濟慈,這豈能不讓濟慈大受感動?

  也許受到這分摯愛的感召,濟慈在這個階段的創作可稱得上巔峰。許多人相信這是受到芬妮的鼓舞與影響,我們看不出濟慈如何欣賞芬妮?也許是美貌?也許是青春?也許只是些許的頻率相通。

  濟慈曾努力想教芬妮一點詩詞課,這顯然芬妮的詩詞程度無法與濟慈達到相知相惜的知己程度,但某種角度這樣的互動反而是一種修補的方式,在不盡了解的情況下更能激盪出相互誘導的因子。

  詩人的心是纖細而敏銳的,濟慈的尖端觸角並非專執於芬妮的美艷,而是彼此關懷的心中吶喊,當兩人牽手漫步在翠綠的林間,周遭傳來的絕對是一種真理甚至是永恆的聲音。詩人說:「觸摸會留下記憶」,芬妮提供了青春的肌膚與胴體,在在都必然是濟慈歌頌的對象,於是一年四季都變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靈感寶藏。

  當冬夜離去就是春燕來臨的時刻,但久病纏身的濟慈似乎等不及春天的到來,詩人似乎早就有自知之明,他在歌詠的愛情也都不偏離死亡的旨意,畢竟肺癆有如巨大的夢魘始終縈繞不去,在這艱困與矛盾中,詩人似乎早就為自己立下了墓誌銘:「一位名字寫在水中的人在此長眠。」

  濟慈在身亡之時,其詩作依然是不受青睞的,一直要到死後才被真正重視。珍康萍這位國際知名的女性導演依然採取了以女人的觀點來作詮釋。從旁側的角度來烘托濟慈的故事自然是一大創舉,但會顯得有氣無力,縱然以新女性主義的角度來看也會漏失許多,然而珍康萍極力將本片定位在唯美的愛情故事,其緩慢的情節自然就變成刻意的調性了。

  當詩詞被朗誦之際,優昂的聲調與絕美的詞句瞬間捕獲了世界的時間,於是所有的一切全掉入了一個重新塑造的世界,那兒只剩一個聲音也獨存一個字-「愛」。詩人以文字的精鍊昇華了一切困頓,在轉瞬間,夜鶯的啼聲化作千言萬語:「我心痛,睏倦又麻木。感覺猶如飲過毒鳩,又像剛吞服了鴉片,瞬間沉沒在遺忘之河中。」

  這是「夜鶯頌」的呢喃,卻是詩人痛入心扉的抗拒,逐漸消融的身體讓他陷入一種難以翻身的桎梏,而這之後或許連夜鶯的聲音都將永遠消失吧?詩人唯有將死亡的恐懼化作文字的對立,除了這樣,詩人又能如何呢?可貴的是濟慈從不曾感嘆生命的無常,生命縱然短暫,但能在瞬間自我燃燒並發光發亮,這樣的一生還有什麼可以遺憾與難過?

  濟慈不只一次表示自己的貧困注定是無法照顧一個家庭,他的朋友布朗則是一個對比,在不經意時就與女傭艾貝嘉有了孩子,這似乎就對應出濟慈這一生的宿命。他在義大利臨死前,在隨身攜帶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中寫下獻給芬妮的詩。這是他向她的告白,也是回饋芬妮在他短暫一生相伴的贈言。詩人臨終之前無親人相伴,但卻嘔盡最後一滴心血,盡到了詩人的責任與本份。

  比起其他同時期的詩人而言,濟慈是時運不濟而命運最坎坷的。也許電影中的詩人尚不足以呼應真正的濟慈;影片中的芬妮或許也有些失真,但這又有何妨?本片讓我們重新溫習了一個短暫而可貴的生命,短短二十五年的歲月中,他留給我們無盡的精鍊文字,在璀璨的生命中獨自大放光明。

  珍康萍刻意的美化鏡頭也塑造了一個屬於芬妮與濟慈的世界,我們有幸一窺堂奧,也讓心靈有了駐足,這應該也是幸福之事。

2012年3月20日 星期二

喧譁的寂寞(Private Fears In Public Places)

導演:亞倫.雷奈 (Alain Resnais)
演員:伊莎貝.卡蕾 (Isabelle Carre)
   蘿拉.莫瑞特(Laura Morante)
法國 / 2005年 / 120分鐘 / 輔導級
禮讚:歐洲電影獎費比西獎
   法國影評協會最佳影片
   威尼斯影展最佳女主角, 最佳導演
影片敘述寂寞的巴黎人對於愛情與幸福的追求…

◎ 劇情簡介     

  妮可與未婚夫丹尼一直想在巴黎找一間三個房間的公寓,只因丹尼想要有一間書房,但卻始終不能如願,事實上丹尼從軍隊退下來已經六個月沒工作了。而仲介商提利為了完成交易,不得不繼續尋找適合的房子。

  提利辦公室的女同事夏洛是一名虔誠的教徒,每次都錄下宗教節目給提利帶回家看,而提利發現在宗教節目結束後的帶子之前錄過女人跳艷舞的畫面,提利仔細端詳,發現影像雖沒照到頭,但卻十分確定跳舞之人是夏洛。於是提利開始對夏洛有了很多幻想,只是在辦公室內夏洛又是一臉嚴肅。

  提利的妹妹葛兒與他住一起,每晚都到夜店等待別人來搭訕,在回家後發現哥哥看色情片不禁指責他變態,提利慌張解釋,但葛兒不理會他。

  丹尼常到飯店地下室的酒吧喝酒,酒保里歐奈正好是夏洛的朋友,在看護請假期間拜託夏洛去照顧他父親亞圖,亞圖脾氣暴躁,第一天就把夏洛整得欲哭無淚,夏洛只好拿出聖經來安撫自己的情緒。夏洛也建議里歐奈將亞圖送去安養院,但里歐奈不答應。

  妮可與丹尼再去看房子,但依然不滿意,這搞得妮可有些沮喪,兩人回家後吵了一架,而丹尼聽從里歐奈的建議在報上登徵友啟事,回家後正好妮可提起分手之事,丹尼毫不猶豫答應了。

  提利忍不住在辦公室吻了夏洛,但挨了一巴掌,為了化解尷尬,提利正式向夏洛道歉。而葛兒化名蘇菲亞在約定地點見了化名馬汀的丹尼,兩人一見如故,並約好第二天一起吃中飯,但沒想到妮可也來見丹尼,她是專程來道別的,但卻讓隨後進來的葛兒誤會,葛兒便傷心地離去,里歐奈見狀通知丹尼,但丹尼追出時早已不見葛兒蹤影。

  夏洛為了安撫亞圖,竟穿著暴露的衣服在床邊大跳艷舞,雖然讓亞圖不再吵鬧,但卻也心臟病發作而送入醫院急救。里歐奈望著他與朋友的合照傷感地說著自己過去的生活。而葛兒傷心回去後,看見提利失神地望著電影中空無的畫面,葛兒落寞地關了電視,傷感地輕輕握著哥哥提利的手。

◎ 劇情分析

  喧譁的大都會看似熱鬧無比,每個人都在這光鮮亮麗中相互愉悅地取暖,但很少人會思及背後人的內心世界其實相當孤寂與落寞。在雜誌上許多亮眼的模特兒,很容易成為時尚的標竿;也是每個追求流行的人所崇仰的對象,但一般人卻忽略了當這些檯面上的人物獨處的情境,真相往往會讓人失望而失落的。

  正因為心靈始終找不到安頓之所在,故不得不極力往外追索,在五光十色的世間四處碰撞,每每遇到一些激盪總是抱著無比的希望投入,但很快地又會有各種衍生的理由開始排斥對方,然後這顆不安定的心又繼續往外追求,結果便是永無止盡的失落,於是看似緊密的社會,便有了更疏離的現象。

  人是相當複雜的動物,原因正是因為「心」的問題。唯識學將心識分為八種,但一般人卻很難理解其中緣由與真相,只是一味地以前六識再加第七識的追逐與攀緣。以丹尼而言,他退伍後已失業六個月,但始終堅持租房子要有三間房,因為他想擁有一間個人的書房。問題是他也無法說出書房真正的用處。

  正因為人心總是不斷地四處攀緣,但我們真的能說出我們想要的目標究竟是什麼嗎?就算目標相當明確,那個希望最終能達成否?就算達成了能否永遠擁有?當然也並非完全沒有企求,畢竟人是活在這個世間五蘊之中,每天早上醒來一睜眼都無法離開色、受、想、行、識、這種看似矛盾的說法其實卻是佛學的真諦,若能如此印證,「疏離」的問題當下就能解決了。

  妮可最後提出分手的要求,她與丹尼各自追逐自己的希望,但這似乎於事無補,猶如大海的波浪,此浪消彼浪起,在六塵中不斷地追求終究是夢幻一場啊!

  提利與葛兒這對兄妹雖然住在一起,但表相的和諧卻透發了更多的疏離。葛兒發現提利在看情色錄影帶便指責他是變態;但她卻忽略自己每個晚上等待男人的搭訕,這樣的行徑又該如何自圓其說呢?所謂的人性大抵上是以自私的角度來看待的,指責別人的行為常常是自己也樂此不疲的,問題是卻不會指責自己。

  若真正要探索緣由應該檢視提利與葛兒躁動不安的心,其實是無法了知甚至證驗自己清淨的本心。既然活在十界中豈能與見聞覺知分離?但這是一般人的見解,見道之人是活在十八界中卻也離十八界的。

  屬於法國新浪潮左岸派的大師亞倫.雷奈在已屆古稀之年改編英國當代劇作大師艾倫.艾克鵬的作品,藉著這巴黎都會中六個孤獨的人,若有若無地相互牽引或影響,或許在有意無意中散發了某種訊息,但這些訊息最終都只是風中偶爾飄過的棉絮,當定睛看待時,一切早已成為過眼雲煙,於是人又再度陷入孤寂。

  篤信基督教的夏洛在借提利看的宗教錄影帶中卻錄了自己的艷舞,或許提利太過心急了,反而使得原本該有的互動破局。但真正的問題在夏洛本身,她對宗教的虔誠是無庸置疑的,但對自己內心的躁動卻又不敢去真正面對,在這種矛盾的情懷中不得不以這種方式去釋放。而當她為臥病老人勁歌熱舞一番後,雖然平撫了亞圖不安的情緒,但卻也讓他入院急救。而可憐的亞圖在臨死之前始終無法忘卻女色,正因為心有餘力不足,這才更讓他憤怒。這段情節正好檢視了亞圖與夏洛兩人的心態。

  影片中看似冷靜的酒保里歐奈卻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人,他與父母的關係是錯綜複雜的,最後他與夏洛之間的對話透露了最關鍵的微妙。在櫃子上的一張相片是里歐奈與男友人的合照,顯然地這是里歐奈最悲痛的寫照,不管這位親密的友人去了何處,里歐奈與他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愛,也許不能見容與社會;更不能見容於自己的父母,於是他只能抽身而退,每天在吧台內隔著飾簾靜靜檢視著每個人的躁動與七情六慾。

  一九五九年就導過經典之作「廣島之戀」的亞倫.雷奈,在「喧」片中以不急不徐的過鏡詮釋了人的躁動心靈與疏離情境,在不說故事的型態中卻敘述了六個人的故事,但也由此延展了他對人性的真正刻度。整部影片的氛圍背景都是在大雪紛飛中,這種極度寒色色系更加突顯了每個角色中的孤寂、落寞與空虛。

  人與人之間看似如此的緊密,但這只是表相的呈現,若無真正的心靈頻率相通,那疏離的景況始終如影隨形,就算心靈頻率相通那也是一時的便給因緣,人最終若無法尋求真正的「自我」,這樣的試煉會永遠不斷地輪迴。如果縮小範圍來看,從我們自己一生的每個階段來檢視,就不難理解這個一直困擾我們的原因。

  如果我們放慢速度,重新檢視周遭的每一位認識或不認識的人,我們對其他人的觀點如何?其出發點又是如何?最起碼會讓思緒理出一條明確而不茫然的真義。生命可以恍惚而過,但卻不能迷失在疏離之中。這是一種現象,導演盡責地解釋了現象,但我們卻應有更超越的認知與想法。任何一種方式都是「法」,但這法的真諦卻也是來自你內在的「本心」。

2012年3月14日 星期三

卡夫卡(Kafka)

導演:史蒂芬.索德柏格 (Steven Soderbergh)
演員:特雷塞.羅素 (Theresa Russell)
   喬爾.格雷 (Joel Grer)
法國 / 1991年 / 輔導級
禮讚:1992年獨立精神獎最佳摄影
   1992年獨立精神獎 最佳剧本(提名)
故事描述地調查員K,必須穿梭四壁空無的房間,尋得前往城堡的通行令…

◎ 劇情簡介     

  卡夫卡是一間大保險公司的職員。有一天他最要好的朋友埃德瓦德.拉班突然失蹤了。卡夫卡曾看見女同事羅斯曼與拉班在一起過,但羅斯曼卻惶恐地拒絕承認。

  原來拉班與羅斯曼都是無政府主義者,這羣人聚在一起討論認為卡夫卡是一名小說家,也許拉他加入對團體會有很大的幫助,但卡夫卡卻是孤僻內向很少與人來往。加上卡夫卡與未婚妻安娜不斷地訂婚又取消婚約,更顯得特立獨行。卡夫卡剛完成一篇小說「蛻變」,因此很多人都戲稱他為「甲蟲人」。

  格魯巴赫探長帶卡夫卡去認屍,才發現拉班已經死亡。而上司把卡夫卡叫到辦公室,訓誡他很少與人互動,生活太過封閉,於是決定派兩名助手路德維希與奧斯卡一起在卡夫卡辦公室工作。

  這一日羅斯曼來找卡夫卡,她認為拉班不是自殺而是被「城堡」的人殺死,但從酒館中出來,卡夫卡便失去了羅斯曼的蹤影。雖然找到一口箱子,但之前羅斯曼警告裡面放有炸彈。卡夫卡回去公司調閱資料,但上司卻不准卡夫卡查閱。卡夫卡利用上司下班後潛入他的辦公室,卻發現總務管理布爾高鬼鬼祟祟,跟蹤入廁所才發現他在偷看情色相片。

  卡夫卡被要求晚上獨自加班,但之前殺死卡夫卡的怪人又來襲擊卡夫卡,幸好卡夫卡機警逃出。他急急趕往無政府主義的根據地,誰知所有的人已經全被殺死,幸好卡夫卡躺在地上裝死才逃過一劫。卡夫卡在荒地見組織最後一人被殺死在樹林中,而當他再回組織時所有屍體都已不見了。

  半路上兩名辦公室的助手卻突然現身挾持他,幸好掘墓人比索貝克救了他。貝克並帶他從墓穴密道直通城堡內,果然在裡面發現許多人被抓去剖腦實驗,連羅斯曼也被抓來最後凌遲至死。

  卡夫卡將箱子放在城堡內,在爆炸時趁隙逃逸,而醫生也自食惡果被機器絞死。探長又來找卡夫卡去認屍,這回他發現是羅斯曼,在探長的暗示下,卡夫卡似乎也只能承認她是自殺的。

◎ 劇情分析

  要了解這部電影必須先知道卡夫卡的所有作品,以及他的創作觀念。卡夫卡生於一八八三年七月三日的布拉格。一九O六年拿到法學博士,並在民事法庭實習,第二年完成「鄉村的婚禮準備」及其他短篇,十月進入保險公司見習服務。隔年又進入工人事故保險協會。一九一二年九月完成「判決」,十二月完成「蛻變」。一九一四年與佛勞蓮訂婚但很快又解除婚約。同年開始寫「審判」,十月完成「流刑地」。一九一七年與佛勞蓮二次訂婚,九月因診斷出肺結核再度解除婚約。一九二二年寫「城堡」長篇,一九二四年六月三日在基爾林療養院逝世。

  被稱為廿世紀文學的精神分析家,卡夫卡也被沙特與卡繆推崇為存在主義的先驅,其實也是至今被討論最多的小說家之一。

  綜觀卡夫卡幾部重要的作品「蛻變」、「流刑地」、「審判」、「判決」以及「城堡」,便不難理解導演史蒂芬.索德柏格創作觀念。以抽離的方式重新建構了一種虛擬的社會體制,這是一個由不可撼動的城堡所掌控的世界,從來沒有人能到過城堡內,但隱約中卻可以強烈感受到城堡對每個人的掌控與箝制。

  保險公司看似對每個人的保險,但從另一層意義來看,也意味著每個人的資料全部被牢實地紀錄與操弄。唯一能與之抗衡的是無政府主義者。這是反對體制的表徵,因為政府過度的操弄便會傷害到個人的自由。其實如卡夫卡最後寫給父親的信中提及:生活與生命微不足道,也只是希望生活和死亡可以更容易一些…。

  或許卡夫卡有生之年一直與肺結核抗爭,當他仰頭凝望蒼天之際必然感覺有種無所遁形的窘境。生命恰巧如此,人總是徒勞無功地過了一生,在庸庸碌碌中從不曾思考過在降生的那一天,其實就已被判決了死亡,每人不同的是刑期的長短,在最終都必然走向終點,問題是在背後操弄的究竟是誰?

  城堡遙高在上,從來不曾有人能夠進入,這意味著城堡不知從何時開始便一直統治著這個世界。卡夫卡在他的作品中不時提及厭惡制式的生活,是誰制定這樣的生活模式?為何人必須要如此枯燥無趣地存活?但如果挺身而出強力地打散既有的規律,那又會產生什麼後續呢?「蛻變」這篇小說提供了一些答案。

  討論卡夫卡的作品有著千百種的面向與解釋。事實上以佛學的角度來看待也是相當貼切的。不管今生投胎為何種生物,都不會與十八界脫鈎,而十八界五蘊是虛幻而且是被出生的,因此必然有個真正的「本心」存在。當「蛻變」中的戈勒各爾.薩摩札從睡夢中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一隻甲蟲,可是他的意識卻完全沒有改變,他自認還是以前那位旅行推銷員,只是現在再也無法出門工作了。

  從這段開頭不難發現卡夫卡的立論基礎與佛學如出一轍了。我們有時慶幸生而為人,但卻不知人正是被困在人體之中,人身或許是相當靈活,但有時卻也有許多窒礙難行的舉措。譬如生病之際,原本俐落的軀體便在瞬間變成心靈的囚牢。「蛻變」最後薩摩札選擇死去,因為這是唯一的救贖,除了換另外一副軀體之外,如何才能從家人的鄙視中脫離呢?薩摩札最後從鼻孔呼出最後一口氣,屍體被打雜的女佣人丟進垃圾桶,而父親在最後鬆了一口氣說:「謝謝上帝!」。

  卡夫卡的好友馬克斯.布羅德在影片中化身為掘墓人比索.貝克,在他進入古堡前交待布羅德若他死亡則將所有作品燒毀。事實上卡夫卡這位摯友不僅違背了卡夫卡的遺願未將作品焚毀,還全部編輯將全六卷出版。在此我們應該感激布羅德對朋友的背信,否則我們將遺失一名廿世紀最偉大的作家。

  卡夫卡一生追索的無非是生命存活的困頓,因為人的出生無可掌控;死亡更是一種未知;而存活也是一種茫然,而令人不寒而慄的是冥冥之中似乎又有著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約制著一切,讓人始終無法越雷池一步。於是在無意的稍加抗拒之後,人便潰散下來並伏首稱臣,退而求其次的也只能希望好好地活著以及簡單的死亡罷了。

  在「審判」這本小說中,K(卡夫卡的第一個字母)被人起訴,但卻無人告訴他什麼原因。K拼命抗議但於事無補,因為他為何抗議?抗議什麼?連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每天照常作息,也無人干涉他的生活,直到最後兩名衣著整齊的人來訪問他並將他帶走。然後在一個荒涼的所在用石頭將他虐殺,臨死前,受刑人才喃喃說出一句話:「簡直像一隻狗。」

  這看似無厘頭的敘述,但卻是人生真確的寫照,每個人的一生不都是如此嗎?也許我們只是盡力地偽裝自己,以便求得一些自我的安慰,就算在葬禮中極力鋪張,卻也無法掩飾死亡的卑賤與無力。而這一切都應該由誰來決定?難道真的是高高在上的「城堡」?還是有其他我們未知的真相?

  卡夫卡像個乘願再來的菩薩,他在四十歲的年華中釋放了真諦與訊息,在一切都讓人驚愕之際,使人看清了荒謬的本質與背後的意義,透過文字的洗鍊,他訴說了許多法門,也提供了心靈映照。

2012年3月6日 星期二

越戰獵鹿人(The Deer Hunter)

導演:邁可.西米諾(Michael Cimino)
演員:勞勃.狄尼諾 (Robert De Niro)
   梅莉.史翠普(Meryl Streep)
美國 / 1978年 / 183分鐘 / 限制級
禮讚:奧斯卡 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五項大獎
   金球獎 最佳導演
   全球超過21座國際獎項肯定
講述四位好友於越戰前後的顛沛流離...

◎ 劇情簡介     

  在美國賓州克萊頓鎮內,一羣鋼鐵工人加入了越戰的行列。其中的史蒂夫在臨行前與懷孕的安琪拉舉行婚禮,雖然他不曾跟她發生過關係。而尼克則與女友琳達告別,他也要求好友麥克在越南不管發生何事都一定要帶他回家。但事實上麥克也暗戀好友的女友琳達,只是一直壓抑在心中罷了。

  麥克與史丹及艾索幾個人趁到越南之前在上山獵一次鹿,艾索忘了帶暖襪,但麥克硬是不肯將多餘的襪子借他,麥克獨立的精神也影響了日後在戰場上的變化。而最後一夜酒吧老闆約翰彈奏了一首哀傷的曲子算是道別,眾人頓時陷入一股面對命運的悲愁。

  在戰場上麥克、史蒂夫及尼克被越共活逮,並被當成俄羅斯輪盤遊戲的工具,史蒂夫嚇得射偏了子彈,但也逃過了一劫;麥克故意要放三顆子彈,而與尼克對盤,也在適時發動攻擊中殺了越共並救出史蒂夫。最後史蒂夫被直昇機救走,而尼克跌斷了腿,麥克揹他逃出並交給南越軍隊,從此三人便失去聯絡。但在一個賭場中麥克無意中看見了尼克,但當他追出時,尼克已經隨一名混跡賭場的法國人開車離去。

  麥克放假回鄉,他其實最想見的人是琳達,兩人在心意上是相通的,但卻也在情理上掙扎不已。麥克知道史蒂夫已經回來,但安琪拉卻不讓人知道他的去處,最終才告訴麥克。於是麥克趕往「越戰退伍軍人醫院」探視已經斷了雙腿的史蒂夫。史蒂夫不解為何從越南不時有人寄來美金,麥克立刻知道錢是尼克寄的,這表示他尚存活人世。

  越戰已至尾聲,引起大量的難民潮,但麥克義無反顧地再入越南,並執意非找到尼克不可。果然在一處賭場遇見法國人,給了他一大筆錢後,法國人帶他到一處專賭俄羅斯輪盤的賭場。但尼克似乎已失去了理智,麥克不斷提出過去相處的互動,尼克這才想起一些往事,但尼克卻與麥克對盤中槍而亡。

  傷心的麥克將尼克屍體運回家鄉,雖然在葬禮後再獵一次鹿,但這回麥克放棄開槍,而他們在餐廳中只能唱著「主佑美國頌」,同時舉杯向尼克致敬。

◎ 劇情分析

  從一九五五年開始,到一九七五年結束的越戰,是二十世紀美國的傷痛,一場不求勝的戰爭不僅讓南越政府瓦解,也使得美國的子弟兵身陷泥淖,不僅在身心受到極大的創傷,也有相當多的人葬身在不知為何而戰的戰場上。最終還是讓越南全部赤化,北越完成一統之後,於一九七六年七月二日成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一九七八年拍攝的「越戰獵鹿人」在第五十一屆奧斯卡金像獎中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輯、最佳音樂五項大獎。成績相當令人側目,也使得在美國本土的反戰勢力增添助力。

  越戰最如火如荼的時刻是一九六八年至一九六九年之間,美國派駐越南的軍事人員超過五十萬人,但卻也遭遇到更強烈的反戰聲浪。

  最早介入越南戰爭的是艾森豪總統;而甘迺迪在面對赫魯雪夫的恫嚇後也決定在東方展露美國的武力,於是大力支持越戰。直到詹森總統將戰爭擴大,而在尼克森執政時期因面臨選舉壓力以及國內的反戰浪潮,遂逐步將軍隊撤出越南。一九七五年四月二十九日至四月三十日,美軍組織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撤退行動,最後一架直昇機從美國大使館屋頂撤離了最後一批美國公民,這也成了美國捲入越戰結束的標誌。

  越戰使得美軍在這個戰場上犧牲了五萬多人的年輕生命,就連支援的韓國軍人也死了四千六百八十七人。這場戰役並非美國的國力不彰而導致敗因。真正的緣由是美國決策者的錯誤,他們要求打一場不能取得勝利的戰爭,於是軍人便不知為何而戰?為誰而戰了。

  六O年代的越戰是採用徵兵制,這不但引發了許多不公平的爭議,也使得許多年輕人避居國外以逃避兵役,而後續的反越戰行動,事事上更改變了世界的思維。從傳統的保守勢力慢慢注入了自由的思考,不僅這種思想在美國落地生根,也逐漸影響了全世界的普世價值觀。

  「越」片大抵上可以說是戰爭之後美國人自己的療傷劑,透過對戰爭帶給人性極至扭曲與殘酷的指控,最後回歸到美國的立國精神,從而慰藉了因越戰而受傷的心靈,或許從某種角度來看,「越」片確實有過度煽情的表現,起碼電影中就不曾以南越或北越人的角度來訴說,我們所看到美國大兵之外的人幾乎都是醜惡的,就連那位賭場上的法國人亦然,雖然最後他還是將到手的錢又還給麥克,這顯然又是一次白人沙文主義作祟。但編導的目的卻真正達到了透過美國人自己的目光,從而批判這場戰爭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扭曲了他們的人性甚至價值觀。

  透過善與惡的對立,更容易讓觀眾以主觀的意識型態來顯現越共的醜惡,從而對比這三名上戰場的美國大兵如何落入到地獄般的心靈煎熬。

  「越」片以幾個塊狀分場來串起整個情節。第一段是入伍前的婚禮以及上山獵鹿。第二段是受擒之後面臨生死的煎熬。第三段麥克回到家鄉與琳達的重逢,也由此得知尼克尚在人世。第四段麥克再回越南,冒死入賭場欲救尼克,但尼克卻在俄羅斯輪盤中喪命。第五段在尼克的葬禮後再度上山獵鹿作為呼應與結束。

  「獵鹿」是一種無辜的侵奪,只因有槍便能為所欲為,在歷經生命的激盪之後,麥克終於有了深深的體悟,當有能力有機會槍殺一頭鹿時,他終於放棄了。透過這場近乎儀式的洗鍊,麥克體認到生命的寶貴與存在的本質。對照在戰場上受盡因戰爭而被任意踐踏的生命,便更能呼應出美國人「善」的本質了。

  其實何嘗只有美國人如此?全世界的有情不都是如此?全世界只有人類會製造出武器恫嚇傷害自己的同類,於是在不斷地發展武器後,任意地擴張自己的慾望,這是人性的本性貪婪。或許你自認是善良的人,但有一天你有足夠的能力之際,便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順著自己的慾望而變成侵奪他人的「惡人」。

  美國之所以執行這一場不求勝的戰役,忌憚的當然是背後的蘇俄與中國,若美國全面佔領越南,勢必引起蘇中兩國的介入,由此便會引燃第三次世界大戰。因此可以斷言這是經過檯面下的妥協才有的結果。像美國的飛機是不得轟炸北越的機場,這是極為荒謬的事。但這也反映了美國這個國家在越戰中的處境;而身處在戰場上的美國大兵真是情何以堪了。

  越戰之後,美國也延伸了另一個社會問題,那就是大量從戰場退下來的士兵,他們或許在戰場上受到極大的心靈傷害,在重新面對社會時產生的許多不適應症,俗稱「越戰症候群」,倒也留給美國相當龐大的壓力。尤其許多受傷殘廢的人躺在「越戰退伍軍人醫院」內,便成了這個時代的夢魘了。

  「越」片也提到了麥克、尼克與琳達之間的三角關係,而最終在尼克死亡之後,也算是麥克與琳達會有完美的結局,這是影片中的另一股希望,但導演的企圖並非在此,他營造了眾人吟唱的「主佑美國頌」,在合唱中也點明了美國的精神;當然也撫慰了因越戰而受傷的全美國的心靈。

2012年3月2日 星期五

情人盒子(Chinese Box)

導演:王穎(Wayne Wang)
演員:傑瑞米.艾朗(Jeremy Irons)
   鞏俐(Gong Li)
美國 / 1998年 / 99分鐘 / 輔導級
禮讚:入圍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威尼斯影展最佳電影原創音樂
約翰是個英國記者,在香港住了十五年,暗戀薇安(鞏俐 飾)已經有一段時間…

◎ 劇情簡介     

  一九九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夜晚,許多人在香港倒數計時,準備迎接一九九七年的到來。約翰則百感交集,他對酒吧的女主人薇安付出了極大的感情,只是薇安卻死心塌地地跟隨著家鄉出來的老張(麥克),約翰曾向薇安求婚,但薇安拒絕了。

  晚會中約翰不只一次跌倒,也握不了酒杯,大家以為他喝醉了,但到醫院檢查後才知道血癌末期。約翰決定不想公開這個秘密,留下的生命繼續報導香港低下階層的生活。

  約翰在街上遇見一個臉上有疤的女人,他先是拍她背影,也給她一張名片,希望將來能訪問她。約翰與友人到私娼訪問,卻無意中發現薇安竟然是高級妓女,約翰偷偷將相片偷出。約翰也在報上找到一則少女輕生的報導,少女則是有疤的珍。而珍之前向約翰要了一千四百港幣,道出了自己三姊妹因父親好賭又酗酒,每次回來都對三姊妹性侵。珍見約翰又找到她自殺的訊息,憤怒離去,但看見約翰昏倒,珍反而回來並告知她在學生時代與英國男同學威廉有過一段情,他們曾在院子埋下情書,但其父反對他們交往,而且已經舉家搬回英國了。

  約翰把威廉找回來,但威廉表示他已經要娶另一名中國女孩王愛麗,珍憤怒打威廉巴掌後離去,約翰陪她坐公車,但半路珍卻從安全門逃走,約翰滿心傷感,但也只能望著她的背影嘆氣。

  約翰曾到酒吧,藉酒意公開薇安是個高級應召女,但事後卻又向她道歉,只是一直期待老張向她求婚的願望,隨著老張九七回歸後飛黃騰達希望愈來愈渺茫,她看清這一點後反而希望約翰帶她離開,但約翰自知來日無多,不但不敢接受,反而用話激怒薇安而離去。

  寄居在約翰屋內的友人無意中聽到倫敦的前妻瑪莉打來給約翰的留言,這才知道約翰得了血癌。於是友人偷偷向薇安告知這個秘密,薇安主動約約翰到她上班的酒店,並示意他帶她出場,從此兩人同居在一起,但不久約翰留下一封信外出死在碼頭邊,而薇安也開始追尋約翰的路,啟開了新的生命旅程。

◎ 劇情分析

  對英國人而言,一九九七是一個難堪的歲月;相對而言,對中國人來說,一九九七卻是一個令人鼓舞的時代。香港百年租約到期,英國人縱然曾經是日不落帝國,但卻也是無力回天,香港必須歸還給中國。而這個劃時代的變化,使得居住在號稱東方之珠的許多人產生不同的心靈質變,從而也讓自己的命運與時代脈動有了更密切的結合,當然也由此產生許多生命的變化。

  約翰是報章雜誌的特派員,他在認識從中國逃到香港的薇安後,有千百個理由可以娶她,問題是薇安始終不答應他,而她的理由只有一個-等待以前與她一起逃至香港的老張向她求婚。

  日漸飛黃騰達的老張麥克不僅經營酒吧有成,憑著他四處攀關係的能耐,在香港回歸之後,必然會有更多的機會。

  薇安帶著最早從家鄉的期許,她並非真的愛老張,只是不想讓家鄉的人失望,雖然老張帶她去照了結婚照,但這更突顯了令人難堪的內幕。老張不僅利用薇安照顧酒吧,其實在最艱困的時期,薇安也不得不以高級應召女的姿態周旋於商賈之間,當有一天老張真的爬上巔峰,他會回頭娶薇安嗎?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薇安豈有不了解之理?只是許多人在這種必須作獨斷抉擇的時刻,始終都拿不定主意。薇安抱著等待與希望,這份心情並非憧憬著愛情的降臨,只希望能在逃亡之後獲得一種實質的安定。

  因此當約翰向她求婚時,薇安不敢答應,那是因為她不願承接第二度的遷徙,或許能從約翰身上找到真正的愛,但如果為了愛而必須再度飄往更遠的國度,那她是寧可選擇安定的。縱然此刻只能當老張的地下夫人,但起碼是她可以接納的。這正是為何薇安始終拒約翰於千里之外的原因。

  但當約翰發現自己罹患血癌末期之際,也正是薇安認清老張真正的企圖與決定,但此刻薇安主動向約翰示好,但約翰卻已無福消受了。於是這份愛便像捉迷藏一樣,在來回互動中更顯得矛盾而困惑了。

  除了愛,生命到底要追索的是什麼?追索的結果是目標?或者過程才是重點?最後約翰讓自己斷氣在香港的海邊,而他所有的一切全都由薇安來繼承。事實上約翰早已一無所有,所謂的繼承是約翰致力在追索真相的過程,而薇安最終也選擇了這一條路,也許無人了解她會從事什麼工作,但站在魚販邊望著跳動的內臟,似乎正是直接深入人心深處的靈魂所在。縱然放棄了期待的一切,但勇於走出被藏在盒子內的鬱悶,能夠堅定地活出自我,這才是真正生命的真諦。

  早期有一陣子大陸大量的偷渡潮,使得香港治安有了極大的困擾,而其中也有人從中爬上成功之路,老張便是其中之一。問題是老張的成功其實有著更多薇安的血和淚,而在最後之際老張依然只視薇安為一顆棋子。這種情形並非只有在香港才有,世界上每個地方每天幾乎都在上演相同的戲碼。

  另一條線是香港的中國女孩珍與英國男孩的故事,英國的家庭並不容易接納中國媳婦,但也許也只是一種個案,最後威廉不也是娶了另一名中國女孩王愛麗?所以威廉的話是有待商榷的,或許應該說這場交往只是珍自己一廂情願的看法。

  這一條線看起來似乎是為了平衡約翰與薇安的情節,當然也從不同的角度來呈現約翰挖掘香港低下階層人物的悲哀。雖然只是透過口述,但珍的父親卻立體地呈現,他肆無忌憚侵犯三個女兒就更增添令人難堪與感嘆了。問題是就算挖掘出後,卻無力解決這些困頓,人生似乎永遠存在著這種令人焦躁不安與無奈,重要的是始終無人願意或是根本無力去解決。而這一切才是真正的香港,不管是回歸之前或回歸之後,其已發生和未發生的永遠是不會改變的。

  不管時局如何變化,每個人似乎都會順從著既定的命運走下去。回歸只是一九九七的一個界標,在這個點的前後其實都無法挽回或創造什麼,但也不盡然就是如此地向生命妥協。約翰知道自己生命走向最後幾個月的末端,在他紀錄香港一切的同時,應該說他其實是紀錄了自己,尤其最後斷氣在鏡頭面前,不僅見證了對死亡的詮釋;也見證了香港急劇變化的一切。

  薇安最後以「真面目」迎向約翰,換句話說她讓約翰到她上班的地方,猶如告白式的坦露一切,對約翰的用心只是讓兩人站在持平的天秤上,而這個契機也讓兩人相知相惜地在約翰僅剩的有限時日中共渡一些歡悅,生命本該如此,如果一切都讓人困頓不已,放開一切坦然接受,就更能與生命真諦接軌。

  本片其實透發了移民的困頓,包括約翰從英國到香港;薇安從中國大陸到香港,另外的威廉與珍的情形亦是如出一轍,而這回成功地以一九九七香港回歸做為訴求的基礎,應該算得上是極具特色的。

2012年3月1日 星期四

愛是最重要的事(That Most Important Thing: Love)

導演:安德烈‧左拉斯基(Marina de Van)
演員:羅美‧雪妮黛(Sophie Marceau)
法國 / 1976年 / 107分鐘 / 限制級
禮讚:1976年法國凱薩獎最佳女主角、剪接、美術等項目
故事描述,年輕攝影師愛上成人片女演員,甘願付出一切讓她脫離被色情工業操弄的生活,不料自己卻陷入更為病態的產業軸心…

◎ 劇情簡介     

  雜誌攝影師偷偷混入了拍A片的現場,想捕捉女主角娜汀的表情,雖然被發現了,攝影師賽維蒙還是將底片攜出,第二天再去拜訪娜汀,希望能替她拍出更深入的相片,以期能登上封面。娜汀答應了,在拍攝中娜汀感受到賽維蒙多情的眼神。

  賽維蒙想約她出去,但娜汀卻希望第二天下午到她家,因為丈夫賈克會去看電影。見面後賽維蒙卻拒絕了娜汀直接上床的要求轉身離去。

  矛盾的賽維蒙去找好友拉帕要他為自己的困境提供一點建議,拉帕的妻子露西早就離他而去,拉帕一直認為露西是愛上賽維蒙才作出這決定,賽維蒙始終不置可否。但拉帕介紹了一名舞台劇導演羅宏.梅薩拉,但因劇團尚缺資金一千萬,於是賽維蒙答應替專門拍三級片的老闆馬札里拍攝變態性愛照片,然後將一千萬報酬投入劇團,條件是不得讓娜汀知道。

  娜汀當上了女主角,但許多台詞似乎都切中了她目前的困頓,演員卡爾安慰她並要她練習接受自己。但娜汀對在排練時常出現的賽維蒙頗有意見,但丈夫賈克也來探班,賈克反而要賽維蒙到家中晚宴,賈克要娜汀也加入邀請,賽維蒙這才答應了。

  餐後在賽維蒙面前娜汀要求丈夫與她上床,但賈克卻面有難色。賈克自嘲以前也是A片演員,他可以與男女演員作愛,也是在六年前那個時刻他才拯救了娜汀,否則她此刻已成為妓女了。拉帕與狗西里歐一起吃貓食而中毒,賽維蒙到醫院去探視,露西也來探視,但兩人沒交集,而露西似乎對拉帕早已失去了愛。

  戲評非常糟,卡爾憤怒地與路過的人衝突,也帶兩名女人至旅館發洩,但卻也痛苦地暗自飲泣。而同時拉帕身亡,賽維蒙為他拍下死亡的臉龐。賈克與娜汀的互動幾乎已經停擺,而卡爾因獲得新合同,遂開一張支票給賽維蒙,但卻也表示他喜歡娜汀。賽維蒙去找娜汀並把支票交給她但卻不吻她而離去。賈克不久便自殺了,這使得賽維蒙與娜汀關係更加疏離,直到賽維蒙拒絕再拍色情相片而被打得滿身鮮血,在娜汀趕來時,兩人才能向對方說出「我愛你」

◎ 劇情分析

  男女的感情互動雖是美妙而讓人期待的,但有時卻有許多無可抗拒而窒礙難行的困頓,就算一句「我愛你」,若未到真正的契入點,要說出口還真的是相當困難。而這種無法說出口的壓力,其實來自大環境的壓迫使然,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一切都是命運造成的。」

  娜汀也許不是一名優秀的演員;當然也可能是時運不濟。她在面臨三十歲大關的時刻,唯一能選擇的就是拍一些色情血腥的影片,但就算是如此,很多血腥變態的情節,她還是無法融入演出。在片場中無辜求助的眼神被狗仔攝影師賽維蒙拍攝下來。

  似乎就是這張梨花帶淚的相片與畫面,讓賽維蒙展開對她的「愛之探索」。只是他對愛的詮釋尤其是對娜汀的看法絕對是傳統與正面的,但他忽略了在風塵中如此打滾到這般田地的娜汀,雖然對賽維蒙有異樣的情懷,但她不相信愛情這種事會無端地降臨在她身上。所以她要求速戰速決,如果攝影師能讓她再像以前一樣上了雜誌封面,與他性愛一場又有何妨?

  在這個起始點上兩人散發的訊息與認知就有了偏差,但也因為兩人潛意識的那股躁動模糊了表相與裡相的呈現。這種矛盾的情結常常是悲劇的重要元素,只要點燃引信線頭,最終都是不可收拾的。

  賽維蒙到她家補拍相片時,他的丈夫賈克只能泡咖啡招待客人,而他的動作聲音就像一隻鴨子,因為他早已走頭無路,他的「人性」早已喪失,只剩下殘存的動物性了。當人走到這種地步時是何等的令人同情,問題是這樣的人卻又厭惡「同情」,因為這兩個字的背後意義正是鄙視。這也是為何賈克最終必須自我了斷的原因,因為這個世界早已沒有他可暢行之路了。

  娜汀一路走來嚐盡酸甜苦辣,而每次在她面臨絕境之時,總會有男人拯救她。在賈克之前有一名暗場人物蘇洛,而賈克在六年前也拉她一把,雖然賈克只是一名情色影片的演員,也幹過各式各樣的工作,但當他能量漸漸消逝之際,必然也就無法再「拯救」娜汀了。同樣的道理可以回溯蘇洛這名影片中的角色,他的命運絕對是與賈克完全一樣的。

  了解這段緣由之後便不難理解為何最後賽維蒙要將支票給娜汀時,她說了一句:「慎思而後行」。娜汀漸漸不耐自己坎坷的命運,她開始有了內疚不安,她不希望不幸的命運非得要在不同的階段找人來陪葬。

  賈克不只一次向娜汀表示愛她;相信之前的蘇洛也是如此,但愛上一個人原來是需要許多條件的配合的。如果整個大環境無法提供舞台讓你發光發亮,就猶如身陷大海中只能拼命地向前泅游,期望在掙扎虛脫之前能遇上船隻搭救,否則必然溺斃在大海之中。

  或許就是這些過往的心結,娜汀雖然與賽維蒙在眼神中相互傳遞了情意,但娜汀寧可不願再陷入過去的泥淖,一場簡單的性愛如果就能交託,那又何必再增加這麼多的情感糾葛呢?但表相上是如此,娜汀真的完全可以漠視愛的真諦嗎?

  如果娜汀全面拒絕,在家中補拍相片時就可以拒絕,不必在拒絕之後又主動邀約第二天的約會。而真正吸引賽維蒙的是娜汀面對周遭氛圍的無助。導演在第一場與最後一場作了情境的類比呼應,絕對是高明的手法。兩場都是男主角滿身鮮血,但第一場是情色電影,而娜汀無法與演員在血泊中作愛;最後一場則是娜汀緊緊擁抱滿身鮮血的賽維蒙,輕輕喚呼著我愛你。

  有時生命的困頓是很難解釋的,若非曾歷經過這些逼壓而來的波濤洶湧,很難去理解娜汀、賈克以及賽維蒙三人各自面臨的景況。當你感受到你已經無法事事順遂,而一切又都必須付出代價時,這表示你已陷入了命運的陷阱而不自覺。拉帕小時候母親問他:「你愛我多少錢?」這是何等令人心酸的質疑,曾幾何時生命的過程早已酸化甚至腐朽,於是每個人都必須像舞台劇演員卡爾安慰娜汀的話:「接受自己」當作信條,起碼這樣在愈陷愈深的同時,才能保有些許的尊嚴。

  每個人都是存在的,問題是要如何證實或印證存在的本質?娜汀不斷地被這個世界排斥與否定,其中一項重大的原因就是不斷地老化。生老病死原本是人生重要的法則,誰也無法逾越或逃避。但身為演員依仗的卻是年輕這項本錢,但年輕卻也是最不可靠的,因為在短短的時光中很快就會發現,青春在你不經意的時候,不知何時早已離你而去。

  但就算是如此,娜汀在將近十年中的面向,其實並不因為年紀的增加而有所改變。她歷經了蘇洛、賈克以及賽維蒙的「拯救」,而這些救贖總是對她的一番愛,只是娜汀面對賽維蒙時注入了過多的歷史經驗,她不想讓歷史重演,雖然她知道賽維蒙愛著她;而她也愛著賽維蒙,一切總是要在幕緩緩拉下之際才會有猛然的頓悟,雖然周遭已經變得如此不堪。

  「愛」片的呈現手法相當新穎與創意,是一篇值得一再觀賞的影片。

告訴他我愛他(This Sweet Sickness)

導演:克勞德.米勒(Claude Miller)
演員:傑哈德.巴狄(Gerard Depardieu)
法國 / 1977年 / 107分鐘 / 輔導級
禮讚:1977年法國凱薩獎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
   最佳攝影、最佳場景設計、最佳音效等六項提名
大衛,是個事業順遂的會計師,他深深迷戀著兒時的玩伴,完全不顧對方已有了自己的家庭,也無視旁人的善意與愛意,一意孤行的愛戀最終導向 ...

◎ 劇情簡介     

  大衛.馬汀諾是一名廿七歲的會計師,雖然很有女人緣,但他卻一直執迷在小時候的玩伴麗茲。雖然麗茲已經嫁給開電器行的杜提那,但大衛幾乎每天一封信寄給麗茲。大衛也在河邊買下一塊土地,並為麗茲蓋了一幢別墅木屋,希望將來麗茲嫁給他時可以住在這兒無人打擾的世界。

  每逢周末大衛都騙人說要到安養院探視父母,其實是到木屋中這個期待的世界,而女同事也是住在樓上的茱莉葉每次都替他準備很多食物,甚至也故意在夜間電影院與他相遇,但大衛對她始終無動於衷。倒是已婚的大衛友人馮斯瓦對茱莉葉緊追不捨,甚至企圖侵入屋內強暴她,但被茱莉葉拒絕狼狽離去。

  事實上茱莉葉查了公司檔案知道大衛的父母早已雙亡,她認為周末大衛一定是去會情人,暗中跟蹤後才發現大衛一直對已婚的麗茲念念不忘。茱莉葉過年時送他一本蘇格蘭之王費古斯的書,而費古斯是小時候大衛與麗茲寫在風箏上的圖騰,大衛生氣離去,但茱莉葉反而主動要留宿,但最後還是被大衛羞辱而趕走。

  麗茲的丈夫終於到木屋找大衛談判,兩人起了衝突,大衛以汽車硬逼杜提那離去,心神不寧又受傷的杜提那回程車子衝下懸崖,身受重傷後送醫急救。大衛直接去找麗茲,但卻有一位巴貝太太來訪,大衛一直騷擾麗茲而與巴貝太太爭吵悻悻離去。

  這一回麗茲主動邀約並要大衛載她去看車禍現場,並一起到木屋。麗茲嚴肅地告知大衛,要他忘了她,因為她現在與米榭.巴貝在交往,就算沒有也不會嫁給他。傷心的大衛回去立刻上樓找茱莉葉,於是兩人開始同居了,但在電影院發現麗茲與米榭在一起,憤怒地出手打人,引起眾怒而挨揍。

  大衛失望之餘,在木屋中誤認為茱莉葉是麗茲,但清醒後反而殺了她,此時木屋已經著火,他急急逃逸,並在麗茲常去的游泳池更衣室內等她,要她穿上從她家搜出的新娘禮服,在警方趕到時,大衛與麗茲掉入池中早已淹死,只有大衛抱她屍體緩緩再入池中。

◎ 劇情分析

  根據美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家派翠西亞.海史密絲(Patricia Highsmith)的同名小說所改編,「告」片是一部探索從童年的記憶初戀一直延展到成年後無法自己掌控的狂戀。看似平淡,但角色的內心世界卻似波濤洶湧,也帶動了情節的強烈結構,在一九七六年完成的這篇作品,至今看來都有許多的特色與力道。

  小時候大衛與麗茲玩的遊戲並無什麼特殊,但兩人在風箏上留下共同的認知與印記,在麗茲而言,她早就忘記了這件事;但對大衛來說,這個風箏變成他一生必須奉行的目標與信條,他必須像個國王建構一座古堡,然後迎娶他的王后。問題是在成年之後,麗茲早已嫁人,並剛生下一名男嬰。大衛一點也不在意,只要麗茲回到他的身邊,他也願意收養那名男嬰。

  麗茲嫁給現在的丈夫也許不是最完美的,但畢竟事情都已成定局。就算麗茲在現實中有了其他的感情,但絕對不會是大衛。面對大衛排山倒海而來的傾訴情書,麗茲根本不願回信,就算偶爾回信也是正色告知她現在的立場。問題是大衛自己在心中建構好的城牆堡壘是不容他人恣意破壞的。

  大衛的生命形態基本上是分裂的,在現實中他恪守獨身主義,這其實是潛意識對麗茲的效忠,就算茱莉葉主動投懷送抱,大衛也始終提不起性緻的。這種近乎「女神」的崇拜讓大衛的心性慢慢偏離了正軌,於是現實生活中有與他的「王國」相互違背的,他都必須一一剷除,這也是最終導致悲劇發生的主因。

  為何大衛會有這種偏執的個性?簡單地說是一種強烈的佔有慾望,每個人其實都有這種「我執」,「我見」「身見」較容易斷除,但「我執」要斷滅是相當困難的,尤其每一世都有不同的六塵薰染,在各種物質與心靈的誘惑中其實都是再一次的增加這種累世覆蓋的妄念,其實了解真諦的道理便不難發現,在追索的一切過程與慾望的呈現,其實都是虛幻不實。有時連自己都無法掌握,遑論要掌握別人?

  大衛認為只有將麗茲像物品一樣放入置物櫃中才算是真正擁有,問題是他忽略了一個事實,每個人(包括各種動物)都是一個嚴肅的生命個體,並不需要附著在別的個體上,從潛意識來看,大衛必然在小時候曾經漏失了什麼,所以才會將所有情緒發展為自己的王國世界。

  如果必須要找出一個原因的話,那從小雙親就去世絕對是個主因。一對夫妻的併存才能完成家的結構,而大衛在這方面是全面落空的,他期望自己與麗茲能夠取代父母,但問題是長大後的兩人在思緒上是全無交集的,也許兩人有過短暫的接觸,但麗茲發現大衛早已不再是兒時玩伴的大衛了。

  所謂「事過境遷」也許代表著生命的一個段落的結束,也正是另一個段落的開始。而每一個階段的碰撞都是一種學習,生命絕對不會只是一灘死水,正確地說是永恆長流的河水。一滴水如果停留在原處,必定會自行乾涸,或許偶爾地駐足看盡岸邊風光,但絕對無法長久留連或執意停留。

  大衛的愛是執意而狂熱的,猶如最後木屋被火焚毀一般,這樣的執意錯認「愛」的真義的見解終究是無法在這世上留存的,一場大火燒盡了他辛苦建構的世界,也在瘋狂中賠上了茱莉葉與麗茲的性命。

  「儀式」是大衛心目中的終極目標嗎?強迫她穿上新娘禮服,卻讓她在游泳池中溺斃,也讓自己陷入瘋狂之中,而這會是一個終局嗎?如果是,那一切的公理在何處?大衛陷入了自己的迷障,但卻要求別人陪葬,這是極為不合理的,但世界的公理原本就建構在約定成俗的秩序上,當大衛偏離這個軌跡之際,就再也沒有回頭之路了,問題是,所有的人都看得出盲點之所在,但大衛是永遠無法明瞭的,因為他已陷入「我執」當中。

  要如何愛一個人?要如何被一個人愛?這有時並不是一個問題,因為人天生就具備這種本能,只是當頻率或思緒有落差時,互動之間必然會出現問題。有時緣盡情未了;有時情盡緣未了,這些元素都必然列入考量才有可能仔細檢視所謂的「愛情」問題。

  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極度去愛一個人其實也只是想證明自己的存在;或者說他其實害怕自己在這世上被遺忘。問題是,一般人都無法澈悟所謂孤獨一人的孤寂。有誰曾凝視過這個問題呢?當真正從自我的內層觀看所謂的孤寂之際,其實真相立刻攤在面前。原來每個自我都是如此地尊貴而獨立,認知與觀察到這一點就會體認自我正是宇宙的真相,如果你自己就是宇宙,那「孤寂」這個議題根本就不存在,當然也就沒有所謂「愛人」或「被愛」的問題了。

  這絕對不是形而上的議題,因為看似如此遙遠而無法理知,其實卻一直都涵蓋在六塵與見聞覺知中,只是一般人被「無明」覆蓋而無法從這角度去思考或精進,若有時能低頭於當下,也許就是一個了解真相的契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