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2年8月22日 星期三

大藝術家(The Artist)

導演:米歇爾.阿威那維奇(Michel Hazanavicius)
主演:尚.杜賈丹(Jean Dujardin)
   貝芮妮絲.貝喬(Berenice Bejo)
法國 / 2012年 / 110分鐘 / 輔導級
禮讚:坎城影展競賽片、最佳男主角大獎
   紐約影評人協會最佳導演 最佳影片
   歐洲電影獎最佳電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攝影、最佳配樂五大獎入圍
   美國獨立精神獎五大提名
   坎城影展 觀眾/評審 全場笑聲不斷,一致好評!
   強勢問鼎2012奧斯卡
面臨有聲片風潮崛起,產生了他始料未及的變化,加上經濟大蕭條的無情打擊,昔日不可一世的天子驕子,轉瞬間一無所有,落魄到只剩愛犬留在身邊…

◎ 劇情簡介     

  一九二七年正是默片當道之際,喬治.瓦倫汀是當時最紅的男星,每每在首演時他都會隨片登台,和他的搭檔狗明星烏吉在舞台上即興演出謝幕,觀眾真是如癡如醉,而喬治的氣燄愈來愈囂張,使得他在影壇中不得人緣。而一次面對記者時一陣陰錯陽差而讓他與影迷佩比.蜜勒一起上了報。而蜜勒雖然是喬治的影迷,但她還是依靠自己的舞技在一部默片中謀得一職。

  漸漸地蜜勒在影片中排名愈來愈前,這都歸功喬治在一次見面時在她右上唇點了一顆痣,並告訴她應作個與眾不同的演員。而在一九二九年時,蜜勒已經是獨當一面的女主角,也在此時,影壇開始籌拍有聲電影。但喬治認為觀眾喜歡的是他的肢體表演而非聲音。但電影公司老闆堅持改拍有聲電影,喬治於是獨自投資無聲電影,但也在同時,美國發生經濟大恐慌,股票全面崩盤。

  喬治花了六十八天才殺青的戲,賣座奇慘,而蜜勒主演的有聲電影卻受到觀眾的歡迎。喬治在面臨破產之際,其妻竟要求與他離婚,並限定他兩星期內將衣物搬出。

  喬治與司機克立夫頓在餐廳吃飯時,正好遇上蜜勒接受電台訪問,蜜勒說老一輩的人該讓位給年輕人,這讓喬治相當受傷,而蜜勒也知道她傷害了喬治,她直接去向喬治道歉。

  一九三一年喬治辭退了司機克立夫頓,而克立夫頓立刻變成蜜勒的司機。喬治將自己的收藏品全部拍賣,靠著拍賣的錢苟延殘喘。而不管喬治走到那兒,蜜勒就一直緊跟在後並默默地落淚。

  一九三二年喬治自覺無法東山再起,於是將所有底片抽出放火燒掉,所幸狗兒報警才救了喬治一命。而蜜勒見報後立即將他接回家中休養,但喬治在另一間房間看見以前拍賣的東西全部是蜜勒所買,這又羞愧離去。而蜜勒知道喬治火災時只抱一膠卷,那是兩人第一次拍片NG多次的存證。

  蜜勒要求電影公司讓喬治復出,並在緊要關頭趕到喬治住處並阻止他自殺,爾後兩人一起跳起舞,拍著熱鬧的歌舞片。

◎ 劇情分析

  文.溫德斯拍攝過「里斯本的故事」敘述了導演的影像以及配音師之間的互動關係,從中延展出影軌與音軌的較勁與勝負。而「大藝術家」其實也具備了聲音與影像之間的較勁。

  導演以黑白默片呈現的畫面以及舊式規格四比三的銀幕畫面,使得全劇以默片的型態來定位;而在情節進展中,默片的角色再度演出其他默片,也就是在故事當中又有著新的故事。這種不同層次的戲劇表現不僅有了豐富的情節,也在戲劇的表現上多了寬廣與厚度。

  一九二七年第一部有聲電影「爵士歌王」問世,從此開啟了電影的新紀元,但喬治瓦倫汀卻始終相信觀眾喜歡的是他的肢體語言,對於有聲電影不屑一顧。或許喬治的聲音有著極大的缺陷,故潛意識中一直排斥有聲電影,其實有許多演員的演技令人激賞,但只要一開尊口便令人大失所望,像台灣早期的某些大牌演員,他們的聲音好像同一個調子,那是因為全部事後請人配音的呀!

  片尾蜜勒與喬治展開一場踢踏舞,這固然有象徵美國電影即將進入三O年代相當流行的歌舞片時代;但也有某些成份意味著喬治的致命傷是聲音對白。換句話說,默片時期許多靠外貌混飯吃的演員在面臨有聲電影的轉變是一項嚴苛的考驗。

  在戲劇學院的教學中,聲音與表情是被相提並論的,因為一種優雅的聲音也是表演美學中相當重要的環節。而喬治面臨的不只是聲音的考驗,整個大時代的改變,若無法當下領納與接受,是將被時代巨輪所淘汰。喬治因為太習慣過去勝利的滋味,但卻忽略了人們喜歡求知求變的本性,於是傾注自己所有投資默片的拍攝,結果當然無法與有聲電影抗衡。

  其實喬治可以重拍有聲電影,但他的執念太深,對於默片的過度依賴,甚至他根本沒有條件在影片中開口,最重要的是又遇上美國經濟大蕭條,股市大崩盤讓喬治瞬間破產。

  很多影片的情節都是男救助女,而「大藝術家」卻是女救助男。這也突顯了蜜勒的善良與堅持,因為她曾與喬治約定在日後合作一部影片;而她也感念在她尚未成名之前,喬治為她點痣提示,使得她領悟到如何與眾不同,換句話說喬治於蜜勒而言亦師亦友,若不是當時司機正好闖入,他們的情感早就在那當下引燃。

  許多交錯而過的情感其實也符合了那個時代的氛圍,喬治若當時與蜜勒有了親密關係,這種外遇出軌在當時是很難被承受的,別忘了觀眾從大銀幕上所觀賞的氛圍是一九三O年代的默片,很多人只顧著喬治在影片中所飾演的角色情節,卻忽略了全部的情境也是一部默片。

  默片的時代雖然早已一去不復返,但現代的許多導演卻又喜歡在捨棄對白的情境中尋求他想詮釋的鏡頭語言,毋寧說這是另類的默片展現,因為在完全沒對白的過程中,演員的呈現是必須能說服觀眾更要有故事進展的詮釋,像土耳其導演努瑞貝奇錫蘭就是個中高手,有時我們欣賞他的影片就有太多的留白,這些段落像極了以前的默片,只是手法有所不同,自然後續的延展力量也就有所不同了。

  「大藝術家」之所以在各影展中獲得重視,是因為這部影片全是法國人參與製作與演出,男女演員當然也是法國人,但因以默片的形式呈現,打出的字幕都以英語來呈現,因此這部影片並非以外語片的資格參與競賽,而是以英語片參加奧斯卡金像獎,沒想到男主角尚.杜賈丹不僅拿下金球獎與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在坎城影展中也拿下最佳男主角。其實「大藝術家」在全球共獲得七十三個獎項,除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音樂、最佳服裝設計之外,片中狗明星烏吉在洛杉磯影展中獲金項圈獎榮譽,坎城影展更贏得「狗棕櫚獎」。

  導演大膽的構思與重新的佈局,使得舊時的默片竟能有全新的意義詮釋,這是一次重要的省思,只要有新的元素介入,就算舊瓶裝新酒,依然能以「藝術家」之姿耀眼於影壇。

  尚.杜賈丹的演技之所以受到青睞,其因是表演的層次感。從他最早的跋扈囂張到自信地頑強抵抗,然後又落寞失意,到最後的消極自棄,甚至最終要結束自己的生命。由他演來絲絲入扣,不僅呈現了一個時代的興衰改變,也展現了一個人從高峰跌下谷底,在承受無比折磨之後,最終力圖振作,從而又在影壇中尋回自己的一片天空,這應該是他獲獎連連的原因。

  電影發展至今已經一百多年,從最早的默片進展到如今的3D畫面,聲音也以環繞立體音響來展露電影的無限魅力。但其實這些都屬於外在形式的轉變,電影中的敘述主旨永遠被界定在人的互動之中。

  蜜勒與喬治在影片中的愛意是綿長久遠有情有義的,相較於現代人的速食愛情自然有著一番的氛圍與情境,最重要他們都謹守分際,在最關鍵的時刻作出最正確的抉擇。生活中的面面觀如是,生命中的點點滴滴亦復如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