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07年2月27日 星期二

女人只有一種(Une Pour Toutes)

導演:克勞德.雷路許(Claude Lelouch)
演員:安娜.帕里約(Anne Parillaud)
   亞麗珊卓.瑪汀妮茲(Alossandra Martines)
   山米.納沙利(Samy Nacer)
法國 / 1999年 / 117分鐘 / 保護級
三名劇場演員美女,讓世界級富豪名流於搭乘世界最貴的協和號飛機上領略超音速"一見鍾情"的滋味…

◎ 劇情簡介     

  伊琳娜、瑪莎、與歐嘉都是年近三十的演員,在爭取一個角色的試鏡時全都落選,三人沮喪地聚在一起喝伏特加,也結成死黨。

  由於認識了在法國協和航空公司櫃檯上班的奧莉,她們開始展開一連串勾搭世界大富豪的計劃。由於都具備戲劇的表演訓練,她們練就了能在短短幾秒中就落淚的本事。透過奧莉的排位,三人輪流出發搭上世界最貴的協和號飛機,並以極佳的演技騙取大富豪的同情與信任。

  首先歐嘉以巴哈的後代勾搭世界名指揮奧斯卡.沙弗,帶他回奧莉弟弟的養豬農場,此時銀行催繳借款的電話使她們全家陷入哀傷,沙弗毫不吝嗇地開了一張十萬元的支票。

  伊琳娜則扮演法國瑪麗皇后的後代,而富商康斯坦丁剛買下一座瑪麗皇后曾住過一個晚上的古堡。按照原先的計畫,康斯坦丁也在農場付出了將近二十萬的支票。

  金髮的瑪莎則扮演史懷哲醫生的後代,結識了非洲的獨裁者貝洛。這回她們獅子大開口,提出五十萬的數字,沒想到貝洛立刻從手提箱內拿出五十萬現鈔。

  歐嘉的一位同學瑪辛是警方的眼線,其實也是即將退休的巡官貝亞的女兒。貝亞與新來的年輕同事在麗都大酒店內逮捕一干人犯時,也見到了這幾個女人如何以勾引的方式而讓貝洛知難而退。因為在這之前,瑪莎差點被私人飛機帶往非洲;伊琳娜差點在古堡內失身;歐嘉則在布拉格無法脫身,最後幸好奧莉假裝自殺,在接到電話後,三人才得以脫身。

  這一切使得貝亞巡官與山姆莫凡警探結合瑪辛扮演了中東富商,願意投資拍片,誘使四個女人全部參予,但成為罪犯或世界富商之妻,這似乎是一個很複雜的決斷。於是貝亞與山姆甚至瑪辛也陷入了一種猶豫與苦思。

  貝亞將這個三個女人寫的劇本拿到監獄找一名犯過案的法蘭索導演,徵詢他的意見,於是法蘭索的創作慢慢與外面這幾名演員有了互動的關係。

  剛離婚的山姆對瑪辛相當有興趣,但其實誰也不知道不是很有定性的山姆是否玩真的?影片就在他們共創的一首歌曲與舞蹈中結束了。

 賞析

  本片是世界級的導演克勞德.雷路許繼「偶然與巧合」之後的著名作品。此片在2002年被影評人協會選為年度最佳十大西片。延續著雷路許一向的風格,「謊言」而成就的藝術演變成絕對浪漫的愛情故事;但這些風花雪月卻又在行進間被轉化成現實與虛幻之間的交錯,於是導演真正的意旨便在虛無飄渺間呈現了人性的躁動與意欲安置的所在。

  面臨三十的女人也許就是一個必須重新改變的臨界點。在事業領域中受挫並非技不如人,而是年齡早已變成生命路途上的絆腳石。在窮則變,變則通之下,幾名女人展開了另一個舞台,只是這個舞台雖也是在劇本的結構下與演員隨機的演繹下完成,卻赤裸裸地呈現了人性最原始與自然的慾望。

  如果這幾名女人可以自信地完成在協和號飛機上的戲作,並成功地引誘男人入殼,那就必須先去探索這種男女互動的前提。雷路許認為男人絕對無法不屈服在流淚的女人面前,但是否除了這個理由之外還有其他更多的因素?

  無盡的佔有慾望是一種先天的野性,這應該也是男人會紛紛上當的主因。但因人類有著道德文化甚至法律的規範,因此要破除男人自設桎梏的拘謹,則必須更進一步投其所好。這也是歐嘉假冒巴哈的後代,甚至在家中放置巴哈用過的指揮棒,令名指揮家沙弗終於上當。但其實他早就識破她們的詭計,然而還是繼續玩下去。最後以自殺的方式誘騙歐嘉來看他。

  這段情節其實更增添了導演的心聲。在一片透過戲劇的謊言中是否全然是令人失望的虛假?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如果歐嘉在潛意識中沒有對沙弗具備一絲的情意,為何會如此地慌張前往探視?另外當歐嘉發現沙弗早已知道真相時,她似乎反而更落實而欣慰。

  然而這並非真正的答案,導演在這部影片最高明的詮釋正是「不落兩邊」。在提供線索之後,其實任何答案都是有可能的。假如歐嘉突然決定真的下嫁給沙弗,那豈不違背了原先的意旨精神?所以在影片的最後,導演將演戲的過程全部裸現,看到飛機內的座位原來只是棚內搭景,而其他演員則在一旁觀賞揶揄,於是在建構本片後重新解構了自己的訴求,為的只是希望還給觀眾一個真正能夠自我思索與檢討的空間。

  除了四名女人這個集團之外,探員山姆亦是應該探究的腳色。山姆面臨離婚,只因為他始終說話不算話,剛說要戒菸,不到幾分鐘又再度點燃另一根菸。這種有違信諾的行為卻無法證實山姆這個腳色的卑劣。而這一點與我們傳統的認知是有極大的差異的。也許面臨人類處處虛假的謊言;或者透過偽裝的情境中,「不以為意」亦是一種應對的方式吧?山姆剛面臨離婚的窘境,卻立刻詢問貝亞他女兒長得美不美?也只是再次呼應這個腳色的內心世界罷了。

  瑪辛是另外一條較被人忽略的線索,腳色多重,與前面四名演員的出發點與認知一樣。導演最後安排瑪辛告知同學歐嘉有電影可拍,但瑪辛自己也渴望軋一角;甚至山姆扮成阿拉伯王子,貝亞扮成他的隨從,不也都是戲中戲的虛假人生嗎?

  這部電影雖然承襲了雷路許一貫對女人的體貼與細膩了解,但絕非只是單純來諷刺女人千變萬化的風貌竟是來自演戲與作假;相反地導演以全面的觀點來詮釋「人」的感情,在矛盾與困頓中,不管男女總是無所不用其極地測試各種面向的可能性;人比其他動物更顯得多樣化與複雜,自然就是這個連自己都很難詮釋的心靈世界。

  為了傳達人在許多現象中的異同,導演在這部作品中便類比地以虛擬與實際的現實交互運用,更創造了在獄中的另一名導演,這名導演究竟犯了什麼罪而入獄,影片中並未交代。如果這是象徵人類的「原罪」倒也不失一番條理。然而如果這部影片的訊息與宗旨都是來自一名「罪犯」,觀眾應該如何來詮釋這份意有所指的具象人物呢?這名導演法蘭索也曾提到雷路許,於是現實的創作者與虛擬的創作者之間開始有了交集,而這些交集自然也會延伸出劇本的另類結構,從而展現了更加複雜而完美的東西。電影中的對白成為關鍵:「美國人花大錢拍小故事;法國人花小錢拍大故事」。

  雷路許永遠保有法國人的另類浪漫,飾演面臨婚姻破滅的中年女星其實正是1966年雷路許拍「男歡女愛」的女主角,而她在飛機上的台詞:「三十五年前,我逼一名賽車選手在賽車與我之間作抉擇…我絕不再犯相同的錯誤…」這是「男歡女愛」的戲劇延伸。而將兩部毫不相干的情節巧妙地連結在一起,這說明了導演一貫的主張;甚至男歡女愛這部影片曾帶給導演的某些傷痕,在這個關卡上適時地使得受挫的心靈得到了救贖。

  也許這是一部法國版的「末路狂花」;也許也是女性主義的另一角度的詮釋,但雷路許的基本調性是這個世上的每一條道路上都不能不遇見女人。

  也許你一時很難解釋電影究竟是什麼?那麼看看雷路許的電影就會有答案了。

正面全裸(Full Frontal)

導演:史蒂文.索德伯格(Steven Soderbergh)
演員:茱莉亞.羅伯茲(Julia Roberts)
   大衛.杜楚尼(David Duchovny)
美國 / 2002年 / 97分鐘 / 普遍級
七個來自來自不同背景的人,兩個兩個譜出好幾段故事,他們每個人或許不那麼親密也大多不認識,卻 …

◎ 劇情簡介     

  卡爾在一家電影雜誌社上班,也兼差寫劇本;他的劇本捧紅了黑人明星凱文。卡爾的妻子李莉在一家公司擔任人力資源的副理,她的工作就是每天開除許多不賣力的職員,使她在情緒上有著難言的苦悶。

  李莉在早晨出門前留給卡爾一封信,希望結束兩人的夫妻關係,事實上李莉暗中與黑人演員凱文時常幽會,但李莉卻因無法掌控凱文而情緒不穩。
  另一名女記者凱撒琳在機場訪問尼古拉斯,事實上他們也是劇本中的角色,但在訪問互動中兩人漸生情愫。

  李莉的妹妹琳達是一名按摩師,每天賣力工作,擔心找不到如意郎君。她在網路上結交了一名網友,正是與凱撒琳一起編劇的亞瑟。兩人均虛報了名字與年齡,相約在靠近沙漠的一個城市見面。

  琳達接受一名客戶委託至旅館內按摩,琳達受不了引誘,以五百元代價為客戶解決了性慾的問題,但同時發現此人正是名監製葛斯。

  琳達與姊姊李莉參加了葛斯的生日派對,葛斯遲遲未露面。李莉此時已有醉意,見凱文又與另一女黑人在一起,故意上前挑撥為難,雙方幾乎起了衝突。琳達將李莉拉開後,吩咐姊姊不要再喝酒,自己卻急急下樓至葛斯的房間;因為葛斯在琳達的眼中是真命天子,雖然琳達之前才在他口袋偷了五百元。只是當琳達進入房間後,卻發現葛斯玩變態的自慰而全身裸體用透明塑膠袋套在頭上將自己悶死。

  原本還在宴會上高談闊論的李莉接到琳達電話時急急到了葛斯房間,剎時幾乎崩潰。因為葛斯的死似乎使她聯想到她曾在年輕時單獨面對父親死亡的過程。

  李莉沮喪回到家中,才知道卡爾今天被雜誌社開除了,他整天因狗兒吃了摻有大麻的蛋糕而與護士海若忙碌著。李莉知道卡爾尚未看到那封信,急急將信撕毀,並要求卡爾不能離開她,否則她活不下去,卡爾答應了。

  完成舞台劇表演的亞瑟急急搭飛機去赴約,卻在機場遇見琳達,兩人一見如故地攀談起來,同時都忘了去赴網友約會這件事。而凱撒琳也接受了尼古拉斯的愛意,他們相信這會是一段令人愉悅的交往。

 賞析

  十多年前以「性、謊言、錄影帶」一片而擠身國際影壇的才子導演史蒂文.索德柏格再度以「續集」的姿態完成了這一部「正面全裸」。將時空背景定位在洛杉磯的好萊塢社會中,其結構與氛圍早就註定將會是一團混亂。然而這似乎也是導演刻意精心佈置的另類呈現。

  以傳統的觀戲心得來看待,會興起一股因劇情失焦以及因為用數位化攝影而導致的畫面粗糙,從而對這部影片有了排斥;但欲真正了解本片的神髓,卻也必須在這些看似缺點的呈現中尋找它真正的主旨落處。

  多層次的表現企圖展現人類複雜多變的性格以及難以摸索的心,是許多導演一直努力嘗試的目標。本片以電影中的電影;甚至是創作中的創作企圖延展出另一種層次的詮釋空間,以達到更符合複雜人性或者是混亂好萊塢的調性。

  一名演員在劇情中演出另一名角色時,有時很容易造成真實與虛幻之間的交揉與模糊,甚至常常由此而難以區分這兩者之間的臨界點。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這樣的虛實交錯卻也常常引動更多的「私密」空間。這種感觸常常是極端個人化與主觀化的,但因牽扯更多的人性,當被藝術提升從而詮釋呈現之際,卻往往是最引人入勝的情節與過程。

  尼古拉斯與凱撒琳這組人馬其實是法蘭妮與凱文的投射。也許幕前幕後都有許多不為人所知的秘密,卻都不可避免地必須兼具了七情六慾。在共同展現中,看似無厘頭,卻精準地傳達了虛實的生命交織。

  李莉的角色其實應該用更深入的角度看待,才能符合她處在緊繃的人際對待中所呈現的焦躁。開除同事是一件不愉快的事,然而李莉的工作正好是天天得面對這種難堪。於是她開始以撿到的那顆吹氣地球作為媒介,於拋球遊戲同時說出非洲國名的同時,在遊戲中從容地提出辭退這個難堪的問題。看起來似乎顯示了李莉的聰明;其實卻也呈現了李莉的痛苦。這些困境慢慢延展到了她與卡爾的婚姻關係,甚至主動以信件提出分居的要求。

  人性是脆弱而容易受傷的,雖然在某些時刻常因佔有的慾望而顯得動力十足,但在這份無盡地追索之後反而更能感受失去的落寞。李莉沉溺在凱文的情慾中,卻又不肯放棄她的影響力。也就是說李莉為權力而苦;然而卻又是權力的迷戀者。李莉與凱文搭上線多少是因為她的位階;但凱文似乎與監製葛斯的關係匪淺,相同的李莉與葛斯的關係也是李莉自恃之處,於是在男歡女愛之後兩人同時提出葛斯對對方的批判,然這種嘲弄使得這個氛圍的人際或男女關係更加曖昧而難解,於是凱文與李莉最終似乎都必須各自回頭追索屬於自己的生命道路與情感的安適歸宿。

  卡爾的命運也在一天之中有了極大的變化,他被雜誌社辭退;同時也面臨妻子要求分居的風暴。但事實上在這之前他以自己的樂觀對待寫過電視劇,並成功地捧紅了凱文。卡爾以劇本詮釋了內心世界與外在的環境,但其實現實與戲劇之間卻存在極大的差異,這也是為何卡爾在整部影片中始終都是困惑而茫然。但也是因為他的漫不經心,使他不曾拆開妻子李莉給他的信;卻也因而使他與李莉的婚姻反而有了轉圜的空間。看似掌控一切的卡爾其實最後在擁抱李莉時並不是那麼確定的。

  李莉的妹妹琳達是位實際的機會主義者;她是一位出色的按摩師,卻整日擔心交不到好的男友。在為葛斯按摩後,葛斯提出性服務的要求,琳達最終還是受不了五百元的誘惑,可是在自己的心靈中卻必須為這次的墮落而辯白。當發現葛斯口袋內有五百元後,立即據為己有;而當葛斯付不出錢時,琳達用責備的語氣嘲弄葛斯,因為唯有如此才能將自己定位在受害者的位階。然而潛意識中琳達卻知道葛斯正是自己心目中的真命天子,這也是為何琳達買了一套禮服獨自回去找葛斯的原因。

  然而葛斯卻一絲不掛地斷氣了。葛斯變態自虐的自慰使自己枉送了一條命,這次的死亡如當頭棒喝點出了在虛實交揉的好萊塢世界中,幾乎每日都會發生的起伏與變化。這自然也撞擊了李莉與琳達這對姊妹的靈魂深處。李莉與父親之間似乎有個結並未完全呈現,但這確實是影響李莉在工作中的困頓。或許也因為葛斯的死帶來的省思,間接地使李莉認清了生命的軌跡與真相。

  掩飾與說謊同時存在琳達與亞瑟之間。兩人均透過網路認識對方的假名,但在機場上的本尊相遇卻立刻驅動了生命的焦聚。究竟是因為謊言與掩飾成就了兩人的相知?還是在虛擬的極致後必然會有真諦出現?這一點是足夠每位觀眾認真思索的。

  透過生日的聚集,一些看似不相關的人物慢慢浮現彼此之間的牽連性與隱藏的關係。生命也在這樣的互動中顯現更多令人驚艷與探索之處。全片看似毫無條理與漫不經心,但始終有一份藝術創作者的熱情詮釋。

2007年2月1日 星期四

假面人生(The Only Journey of His Life)

導演:拉金斯.帕帕史塔席(Lakis Papastathis)
演員:伊莉亞斯.樂古特提(Ilias Logothetis)
   拉薩羅.安德列魯(Lazaros Andreou)
希臘 / 2001年 / 86分鐘 / 普遍級
禮讚:曾榮獲希臘塞薩隆尼基電影獎最佳影片等8項大獎
   曾入圍多倫多國際影展競賽片
   芝加哥國際電影節等影展

爺爺一生中未曾離開過村子,卻說出許多動人的故事,讓人以為遊歷過世界很多地方 …

◎ 劇情簡介

  十九世紀末,希臘一位國寶級的作家愛上了一位十二歲的少女。雖然女孩的家人反對,但作家喬奇歐還是一意孤行。這種近似瘋狂的行為終於為喬奇歐帶來災禍,不僅無法如願,甚至被關入精神療養院中。

  被關在療養院的作家開始了他孤獨而封閉的世界,為了呈現他的思維與意念,老作家每天反覆閱讀一些過去的故事,而這些故事其實都是他的祖父告訴過他的真實經歷。

  喬奇歐因聽了爺爺講述土耳其伊士坦堡皇宮內小公主的故事,於是小時候便到伊士坦堡學作裁縫。因為他幻想有一天他會為年輕的公主縫製衣服,並由此得到公主與國王的賞識,最後將娶得公主而實現美夢。

  然而當裁縫學徒的過程中不但沒有見到公主這件事,反而受到裁縫師傅的嚴苛管教,雖然師傅的啞巴妻子對他很照顧,但從希臘來的願望卻逐漸落空。喬奇歐依然堅持下去,他相信爺爺說的故事一定會在他身上實現。

  有一天故鄉來了一位爺爺的友人,告知爺爺生病可能不久於人世。於是喬奇歐與他騎馬奔回故鄉,途中喬奇歐也幻想著爺爺此刻正跟死神作殊死戰,雖然想幫助他,卻顯得無力。

  喬奇歐回到家以後知道爺爺尚在人世,只是受不了奶奶的嘮叨,於是一個人坐在山坡上。喬奇歐見了爺爺後才知道他原本以為爺爺會說出那麼多動人的故事,必定是遊歷過世界很多地方,但其實爺爺一生中未曾離開過村子。爺爺告訴喬奇歐說他小時候為了躲避土耳其人將小男孩抓入宮中當太監,故家人將他打扮成女孩的裝扮,直到十歲時才恢復男兒身,並立刻與祖母結婚,因為土耳其人的法律規定不得拘捕已婚男子。從此祖父便處處受制於祖母,雖然結婚當天他曾經想要攀登遠方的山巒,但扛著梯子奔向山巒到太陽下山前,那座山依然在遙遠的地方。這是爺爺一生中離家最遠的一次。

  喬奇歐從爺爺身上得到許多啟發,雖然第二天爺爺就去世了,但喬奇歐從此展開了他豐沛的想像力並成為一代的文學家,然而小時候期待小公主的願望卻開始有了異樣思維的轉變。

◎ 賞析

  有關想像力的敘述與展現,在各類電影中不乏極佳的呈現,好比說「大智若魚」就是鮮明的例子。本片將時空背景放置在十九世紀末的希臘,那個年代希臘尚在鄂圖曼帝國的版圖之內,故所有的希望全然指向伊士坦堡這個城上之城。

  猶如窮困的古代中國百姓一般,許多人有著太多的期望與夢想。而最快的翻身捷徑莫過於中狀元並娶得公主成為駙馬,喬奇歐的祖父似乎也是將希望建構在類似的幻境與期許之中。

  小時候的喬奇歐並不懷疑爺爺向他敘述的故事,因此被送至伊士坦堡當裁縫的學徒時,反而讓喬奇歐帶著很大的希望,每天睜開雙眼都好似可能將見到公主,並為她縫製衣裳,從而受到國王的青睞並展開燦爛而美滿的人生。

  喬奇歐的性格是值得探究的。從爺爺口中得到的任何訊息,他從未懷疑過,這是相當有趣的。因為他的直心而不曾有過抗拒,使得從外得知的訊息全然在腦海中吸納並重新延展,於是透過爺爺的想像力,喬奇歐再次提出了第二度的想像力,也就是透過再次的渲染,而將這份思維放置在文學之中,便成就了許多的文學作品。

  問題是喬奇歐太「直心」了,爺爺給他的信念尤其是美麗小公主這個符徵像烙印般緊印在喬奇歐的心上,當思維逐漸連結甚至混淆糾纏之際,喬奇歐便很難區分這些思維究竟是爺爺的還是自己的。

  電影的呈現界定於虛與實之間的難解難分,更增加了這部作品的無限動力。在類比與對比無限制地相互呼應,故事中的神髓便被激盪而出。

  透過年老的喬奇歐在精神療養院中不斷地朗讀自己的作品;或者說是爺爺過去所敘述的故事,觀眾很快就會被祖孫兩代的角色所困惑。但這正是此片最引人入勝之處,透過相等的思維卻從不同人物延展而出,觀眾將有更多的震撼與悸動的空間。

  爺爺小時候的那段男扮女裝的故事,不僅敘述了大時代動盪不堪的百姓無奈,也呈現了希臘亡國百姓的悲慽。看著爺爺小時候瘦弱的身軀,被家人剪下長髮而恢復男兒身時,不免讓每位觀眾喟然長嘆。

  但在感嘆之餘也令人不得不佩服從未離開家鄉一步的爺爺竟有如此精采的想像力,尤其從小就娶了一名悍妻更令人發噱。是命運造化作弄?或者是因為個性使然?也許永遠不會有一個完整的答案。但就戲劇而言,卻是十足精采而令人拍案叫絕。

  文學家必須具備有豐沛的想像力,但也必須與時代的脈動相連結。那個年代的困頓驅動了喬奇歐的文學創作,更具體地說明也是爺爺的復活。

  爺爺小時候到十歲之前是女生裝扮,這使得喬奇歐將之連想到伊士坦堡皇宮內的小公主。然而這一切都是永遠無法實現的夢,卻是喬奇歐的啟蒙之處,於是當喬奇歐年老之後,便將這些未竟之夢轉移到真實的面向來,毫無避諱並瘋狂愛上十二歲的女孩,其內心的緣由便是由此而生。

  從希臘過去的許多神話中不乏這種父輩佔有幼女的例子,多少呈現了這個古國殘存的父權作祟。在其他古老的國度中似乎也無法免除這種陋習與人性的自私與佔有心態。

  但喬奇歐更多的理由是停滯在祖父敘說的過往,堅持己見欲娶十二歲的女孩為妻實非淫意,而是思想的停格;如果幼時的美夢建構無法完成,終究會成為終生的遺憾與不安。

  寫實與虛擬的場景與情境也使得這部影片有了一種全新的展現,伊士坦堡的國王就讓人強烈感受到這份虛擬的思緒,有其形象卻無威勢,正好準確地說明此種虛擬的人物與空間;同樣的情況也在喬奇歐趕回家鄉探視爺爺的途中。喬奇歐將天上的雲幻想成與爺爺搏鬥的死神,於是一場驚天動地類似古希臘神話的戰役在空中展開了。

  更精彩的是爺爺獨自窩居在半山腰,卻能運用他的想像力雲遊四湖週遊世界。事實上這是一種極高的意境。猶似禪宗門頭所云:「四處搜尋故鄉,低頭卻發現故鄉就在腳下。」這種想像力其實已經超越創作,而是一種哲理的展現了。這一切全被喬奇歐所吸納,結合了爺爺與喬奇歐,使得十九世紀末的希臘誕生了一名重要的作家。這是一段傳奇故事,但也正因為他的傳奇,而使得電影有著精彩的面向呈現。

  全片其實還隱約透露了希臘千年亡國的悲鳴;也道盡了希臘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攀藤糾葛。長年的分分合合,總有太多的恩怨情仇,但當一切都歸於假象的融洽與結合,最終還是會因回歸虛幻的不確實而必須面對現實。現實有時會讓人看清真相,卻也帶來殘酷的精神摧殘。為了逃避這份不堪,於是喬奇歐只好又躲回原來的那份留存腦海的故事中。但在故事與現實始終難解難分之際,悲劇是註定會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