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7年2月25日 星期六

貓侍(ドラマ)(Samurai Cat)

導演:渡邊武
主演:北村一輝、平田薰
日本 / 95分 / 2014年 / 輔導級
淪落為浪人的斑目收到「斬貓」的命令,而他在過程中反而被貓 ...

◎ 劇情簡介     

  因在金澤擔任武士的斑目九太郎,不想為切腹的人砍頭,而遭到城主的革職。從此他只好離開妻女浪跡天涯,最後在江戶落腳,但每每去投帖應徵,始終無法獲得聘用。這一日他在相川的賭場內,因一時衝動而將所有的錢押在單數上,沒想到開出雙數,他只好落寞回家。

  當時兩大富豪除相川喜歡貓之外,米澤則喜歡狗,相川的貓取名為「玉之丞」,米澤的狗取名為「甚太郎」,原本兩家相安無事,只是互看不順眼,沒想到當地的長官也有一隻公貓「寶之信」,欲與相川的玉之丞「結婚」。這使得米澤家很緊張,遂以五兩銀子要斑目去刺殺玉之丞。飢寒交迫的斑目只好答應,但沒想到有一位貓保鑣島崎新右衛門,當時他正好喝醉酒,自知不敵斑目,遂瀟灑地放任斑目把貓帶走,然後島崎又到米澤家擔任狗保鑣。

  斑目其實並未殺死貓,反而在家中造了一座貓墓以騙過米澤家的人,而相川家的上下因大人來訪,急忙抓了一隻白色的公貓代替,卻也暫時解了危機。

  但此時斑目發現貓兒什麼都不吃,只好回去相川家,此時女傭小梅與貓被關在牢中,外面有新的貓保鑣前場新助,但新助的功夫很弱,一下就倒地。小梅言明貓兒只吃馬肉製成的食物,她也隨後跟蹤,果然發現貓兒在斑目家中。在小梅餵養下,貓兒的毛又恢復以往的光彩。而隨後趕來的前場要求斑目教他劍術,因為他的父親正是死在島崎手中,但斑目卻不准他報仇。

  這回相川的人馬又以十兩為酬,希望斑目能除掉米澤家中那隻狗,但迫不及待的前場新助立刻殺到米澤家,卻很快就被擊退而逃,危急之際,斑目趕到,而混亂中甚太郎這隻狗溜走了,但被相川的人找到,而小梅也被米澤的人發現,於是雙方決定交換。

  交換之際,前場新助故意用肉丟向遠方,又找島崎報仇,斑目再度介入,但他只想要回那隻貓,有機會殺死島崎他也不願下手,因為他認為每個人都有親人。島崎欲殺貓,斑目竟捨身護衛,這使得島崎相當感動。

  最後相川與米澤兩人互通友好,相川也回絕了大人所提貓的結婚,因為貓已經處在一個「安心」之所。

◎ 劇情分析

  日本的武士是一種社會特有的型態,「侍」就是武士的意思,「貓侍」當然就是貓武士。

  就常理而言,武士會與貓扯在一起,當然有些不倫不類,但若是從新的角度來詮釋,自然就能展演出更多的意外與驚喜。尤其是以貓的議題,自然也會吸引一起喜歡貓的觀眾,在他們相互口傳,在電視劇的呈現中,便掀起了一股熱潮。

  「貓侍」在電視劇採用的是單元連續劇集,也就是人物可以連結,但情節不連。換句話說,每一集都是一個個體,每一段故事都是獨立的。就電視劇而言,這樣是比較耗費成本的,也正因為都是一個單元,因此要改成電影劇本,就顯得相當容易了。

  過去日本的時代劇,並非沒有以喜劇表現的,但「貓侍」的喜劇風格卻獨樹一幟,一則整齣戲中從不曾有過殺死人的鏡頭,其二斑目的戲採用「後設手法」,斑目表情嚴肅,但並未開口,卻直接以內心獨白呈現,這樣的角色很討喜,因為他以獨白的方式表現,正貼近了觀眾的心坎,這很難讓觀眾不喜歡綽號「斑鬼」的男主角。

  身為一名武士,就必須擔負起保衛主公的責任,而不巧的是斑目雖然武功高強,但卻不肯殺人,擔任「介錯」時卻無法對切腹的人斬首,這對切腹的人是一種羞辱與痛苦,斑目也知道這讓自己陷入矛盾為難之中,也因為這樣,斑目被金澤的城主革職了。

  消息很自然地傳開了,斑目在金澤自然無法混得下,不得已隻身來到江戶。但江戶的城主在聽到風聲後,自然不敢錄用。養一位不敢殺人的武士,這不是跟自己過不去嗎?萬一在戰爭時,豈不拿自己性命開玩笑。

  斑目的困境是值得探討的,因為這齣戲是以貓為主軸,愛貓族應該都會有一顆較柔軟的心,因此這齣戲在日本擁有不少愛貓族的影迷與粉絲,片商打鐵趁熱才拍了這部影片。

  但真正令人注目的,應該是導演從新詮釋了「武士道」的精神,就算有機會殺死對方,這應該也不是武士真正的目標。從而顯現了時代劇的另一股浪潮。一名武士也像一般庶民一樣,他們也都需要生活,但武士賺錢的目標不就是以刀為取向,除了打倒對方,否則自己也必然會死在對方的刀下。

  在宮本武藏的故事中,武士決鬥輸的一方不僅賠上性命,家中的財富甚至妻兒也都成為對方的戰利品,宮本武藏的父親就是死在把他扶養長大的養父手上,他的養父自然不會教他劍術,否則將來豈不是會引宮本來找自己報仇?這是武士的一些潛規則。而所有的時代劇幾乎也都秉持這種對待而存在。

  「貓侍」算得上是時代劇的異數,不僅以輕鬆的喜劇呈現,更以溫柔的態度來處理情節互動。這一點算得是一種新的詮釋。除了貓的溫柔,搭配北村一輝一臉詭異的殺氣臉龐,讓人誤以為他殺氣騰騰,殊不知他卻是一名人道主義者。但因生不逢時,也讓他在武士生涯中吃盡了苦頭,甚至最後流落至作雨傘維生的困境。

  武士的宿命就是為生命中既定的城主效命,但城主卻也成為主宰武士命運的關鍵。武士在喪失城主聘用之後,必然要再去投靠其他城主,但武士也有等級之分,高級武士一個月有一千石到二千石的身價,最低的每個月只有五十石的待遇。

  還記得「黃昏清兵衛」的故事?他的武功最好,但卻只是記帳員,一個月只領五十石,故負債累累。但他的情敵卻是二千石的身價,這是一種世襲之法,也是讓人無法苟同的社會現象。但中國古代的士大夫階級,不也是與這樣令人沮喪的社會制度一樣?但之所以有這些怪異的社會風氣,自然有這個社會存在的本質。

  斑目若真正以他的劍道去實現一些任務,那他的生活一定會相當安定,也自然能與妻子女兒好好相聚一起生活。但他是武士,他必須堅持上天(或世襲)的任務。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因此他離開了金澤。妻女自然不能跟隨,因為他答應若工作有了著落,必然很快會回來接母女二人。

  但斑目的個性其妻應該是最清楚的,也就是說斑目武功再好,去依靠那個城主,到最後他的結果都會是一樣的。在這部電影中,導演用最後一個鏡頭告訴我們,斑目的妻女擅自作主離開了原有的住所,她們決定要靠自己的力量自力更生,不必再去維繫武士的頭銜,她們願意放下身段,在行商必經之道建構了茶坊客棧,這也是斑目回程時與妻女相會之所。

  也許斑目一直放不下這個頭銜與尊嚴,但如果是妻子已經替他先行,斑目也算是遷就,這起碼可以維持他武士的尊嚴。重要的是原本對立的兩家,也都在瞬間看開了,因為世間的一切煩惱,其實都來自抉擇之後的我執,畢竟能夠瞬間看開不再計較,這也是不容易的事。

  但當一切紛爭都不見了之後,武士存在的本質便慢慢消失了,這也是這鬥爭的兩家手下在事情獲得圓滿結局後,反而有種失落的原因。

2017年2月9日 星期四

紙上城市(Paper Towns)

導演:傑克‧史艾爾(Jake Sehreier)
主演:卡拉‧迪樂芬妮(Cara Delevingne)
   納特‧沃爾夫(Net Wolff)
英國、美國 / 2015年 / 109分 / 輔導級
禮讚:青少年票選獎最佳夏日電影
我們就像紙片人一般,活在這被菁英教育與商業主義所繪製的紙上 ...

◎ 劇情簡介

  昆汀在尚未讀小學的時候,他們家對面搬來一戶人家,這戶人家有個女兒與昆汀是同年,第一次見面時,小女孩用一種神秘的目光望著昆汀,這使得昆汀不禁對瑪歌產生一種好奇。

  但除了同學之外,昆汀並不太贊同瑪歌的一些想法,因此在學校偶爾照面之外,兩人幾乎很少互動。但昆汀發現,除了他兩個死黨拉達與小班之外,其他人似乎都對他若即若離,所幸昆汀有自己的理想,似乎也不太在意,何況瑪歌也與傑森有了交往。

  一直到快畢業舞會前,瑪歌突然闖入他的房間,希望昆汀開他母親的車子,載她去完成幾件事。這使得昆汀大為振奮。兩人去商店買了一些器材,然後打電話給傑森新交女友的父親,說他女兒正在地下室與傑森上床,這使得傑森沒穿衣服跳窗而逃,然後瑪歌要昆汀替一絲不掛的傑森拍照,然後又潛入查克的房間,剃掉他的眉毛。也因為早就用膠帶纏死,查克才無法開門追出。

  一切似乎就在瑪歌的精算中完成,但第二天瑪歌卻沒有來過學校,瑪歌的父母似乎最了解女兒,她並不願向警方提報瑪歌成為失蹤協尋的人口。

  但因為有了上次的經驗,昆汀知道瑪歌不會無緣無故失蹤,於是與他兩個死黨開始尋找線索,用錢賄賂瑪歌的妹妹讓他進入房間尋找線索,果然發現瑪歌去到紐約州的阿格羅,於是他與小班、拉達以及他們的女友蕾西、安琪拉,開著母親的車展開一千多公里的旅程。

  從奧克蘭出發,因為約定要回來參加畢業舞會,故中途只能做些休息,沒想到卻差點撞上野生動物,車子轉了幾個圈,雖然平安無事,但車子卻壞了,五個人就地過了一夜,第二天修好車又急急趕往。

  然而依推測的地址卻像破舊的倉庫,小班四人開車趕回奧克蘭,昆汀自願留下,因為他相信他的直覺。最終還是等不到瑪歌,就在他準備搭灰狗巴士回奧克蘭之際,突然見到瑪歌,瑪歌也訝異昆汀為何會出現在這兒?昆汀從談話中知道是自己誤會瑪歌,於是他有了更清澈的視野,也來得及趕上畢業舞會……。

◎ 劇情分析

  「紙上城市」這個字詞是意涵相當廣闊的,我們必須從紙上城市的真正詮釋,從而了解編導在影片故事中的放置安排,如此才能真正理解這部影片的意涵。

  有些地圖印製者為了保護自己的創作版權,防止他人盜用,會在地圖內刻意畫上一個虛擬的城市,如果別人也依樣畫葫蘆,便立刻會被察知,這算得上是一種保護自己著作權一個很好的方式,但如果現在有人開車利用衛星導航,卻查不到紙上的虛擬城市,便不免把這種紙上城市當成「鬼城」了。

  透過這種文本的主軸,烘托了這部小說或電影的主旨精神,也使得很簡單的成長電影,就有了更廣闊的視野。在原著約翰‧葛林的文本發揮下,甚至要超越葛林自己的前一部作品「生命中的美好缺憾」。

  人生在成長過程中,必須透過許多的自我思維與反省,才能慢慢踏實自己的人生。很多事不一定是傳統的順理成章,別人曾有過的事跡,不見得你也必須依樣畫葫蘆,很多自以為是的認知,到最後才發現並非如此。由此再反思,硬是強行為別人的行為預設立場或結果,到最終發現的只有自己的愚蠢。

  在未知的未來,其實都像紙上的構想,也許你可繪畫一座大城堡當作自己的目標,但紙上的城堡是隨時可用橡皮擦擦拭去的。聽起來似乎令人沮喪,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紙上的多變不也是人生的可塑性,在展望中希望一個個實現,是必須從錯誤的認知中見到了真相,才能夠有的收穫與喜悅。

  瑪歌從小就是相當獨立的女孩,她有自己的見解,因此當她離家後,她的母親知道這樣失蹤的才是真正的瑪歌,因此放棄通報失蹤人口的協尋。很多人不理解,她的母親為何會有這種違乎常理的看法?但若你像其母理解瑪歌,自然會理解其母的想法。

  世界的路途,對年青人而言都是何其遙遠,什麼才是真的?什麼才是假的?什麼是自己要追索的?而自己真正要的又是什麼?這一切都必須親自從紙上去建構自己的世界。唯有從生命真實的體驗中,才能知道生命的實相。循序漸進的方式是傳統的思維,昆汀正是如此的典型。他無法了解瑪歌內心的澎湃,她要跳出傳統的窠臼,精彩的世界等著她去闖,這需要多大的勇氣與見解,才能去身體力行?但瑪歌二話不說,她不留戀傳統的畢業舞會,她的舞池在天下四方,不必在意她做什麼工作,因為這都是生命中的其中一環。

  試著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瑪歌的未來,也有可能是失敗,甚至會遭到毀滅的命運。但這一切都是未知數,畢竟在一張白紙上,會畫出什麼樣的構圖,那只有繪畫者知道。作者在影片中,刻意壓縮了昆汀的母親與瑪歌的媽媽,也就是兩人出現的鏡頭甚少,也幾乎很少與兒女互動,這也正是編導或原著,刻意放大了這群即將進入大學的年青人。他們最終必然會做出抉擇,也開始在自己的白紙上,建構自己的人生。

  過去、現在與未來是密不可分的世界,純粹由自己的思維來抉擇。昆汀與瑪歌的性格極端不相融,但這也正是兩人相互吸引的地方。相互吸引並非一定要相愛,倒是能從對方的優點,尋找出自己學習的面向,生命最終能否精彩,都會是從這個角度而來的。

  瑪歌的鬼靈精,使得昆汀大開眼界,因為所有事情她都會預先構思完成,然後依計執行。這是昆汀從來都不敢想像的,他的心中對瑪歌充滿了驚奇,由此也引燃了他一直潛藏在心中的那股心意。

  昆汀透過線索去找瑪歌,一切的方向都是正確的,這表示唯一能了解瑪歌的人非昆汀莫屬。但當他找到瑪歌時,瑪歌是訝異的,雖然有了告白,但這並非是人生最重要的,但透過表白,昆汀才知道,他與瑪歌並非畫的是同一張圖。原來每個人心中都有著一張白紙,紙上的城市是由自己建構繪製的。

  昆汀及時趕回了舞會,他沒有說服瑪歌回來,因為他已認清自己的方向。每個人所作的選擇,沒有誰比誰高明的問題,而是當下面對的真諦。

  人生到底何時才是最重要的決擇?其實真正的答案,是每天的大小決定,都是由心直接去面對的。透過每一次靜心思索之後的抉擇,自然會讓自己趨向一個踏實的心靈世界,原本虛無的白紙,便有了更多的線條與色彩,一切的希望,也會在該有的時刻,綻放出美麗的花朵,讓自己感受到人生是飽滿而充實的。

  瑪歌的未來不能說她沒有上大學,其後的成就會輸給昆汀。這樣的比較是不應該的,但瑪歌最終會在她自己的紙上,繪製出她充實的一生,這是屬於瑪歌自己的世界,而且是獨一無二的,無人能取代她的生命力量。

  昆汀也會有自己的世界,當然也是無人能取代的,這兩個獨一無二的心靈世界,在某一個時刻有了交織,然後又各自有了自己燦爛的火花,這樣的感受與認知,實在是人生相當重要的面向認知,而透過本片使我們感受到文本的厚實與真義。

我的家庭樂章(Le Dernier Coapde)

 

導演:愛莉絲‧杜拉波特(Alix Delaporte)
主演:羅曼‧波勒(Romain Paul)
   可洛蒂德‧艾姆(Clotilde Hesme)
法國 / 2014年 / 90分 / 普遍級
禮讚:本片奪得第71屆威尼斯影展「最佳新演員獎」
   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競賽片
講的是兩代親情間的拉扯,也將社會底層的現實困境描繪出來,最傷感的,並不是孩子可能即將失去母親的哀痛與抗拒,而是總要 ...

◎ 劇情簡介

  十四歲的維克多與母親娜迪亞,一起住在海邊的拖車內,但娜迪亞卻罹患癌症,不得不辭去在餐廳的工作。這一日娜迪亞載維克多去跳水,娜迪亞的假髮便浮在水面上,維克多見母親的光頭,內心有無比的哀痛。也在此刻娜迪亞接獲兩張交響樂團演奏的入場券,維克多才知道自己的生父是指揮家山繆‧羅文斯基。

  維克多到劇場去找山繆,山繆原先告知他並沒有小孩,正巧在冬天來臨前娜迪亞因經濟窘困,將一些待修的傢俱送給以前同事。維克多這回再去找山繆,山繆問他要多少錢,並開了一張一千歐元的支票給他。但娜迪亞卻不願接受這張支票,吩咐兒子把支票還給山繆。

  在不遠的拖車中,住著另一對從西班牙來的夫妻,育有女兒盧娜與兒子米格,這位母親要求維克多為米格教法語,盧娜早熟的身形深深吸引著維克多,為了向她借相機,維克多答應替盧娜做功課,而維克多拿相機其實只是想替山繆照幾張相片。

  另一方面學校要徵選足球員,教練歐馬一直認為維克多會入選,但他一則沒有信心;另外則是他用踢球的時間跑去見山繆並將支票還給他。山繆甚至答應為維克多寫了請假單。這回山繆才開車送維克多回家,發現曾跟他生過小孩的娜迪亞處境是如此淒涼,但山繆並沒有下車,只送給維克多兩張CD,也就是他要在音樂廳指揮的馬勒第六號交響曲。

  山繆要維克多聽兩張不同版本的馬勒交響曲,並體會其中的分別。因為馬勒作完這六號作品,遭逢三個鉅變,即是他被診斷出心臟病,二則是丟失工作,三則是女兒的過世,因此在作品中用大榔槌強調了三次。但山繆認為不需要如此的悲觀,有的指揮願意用兩次大榔槌即可。

  山繆甚至讓維克多站在他指揮的位置,真正去體驗音樂的龐大魔力。漸漸有了體驗的維克多,憑著心中音符的力量,在球場上表現極佳,最終入選球隊,他也告訴母親可以搬到任何她想去的地方,但卻不能放棄治療。

  母親聽懂了兒子的想法,在音樂會的夜晚,母子二人到音樂廳,準備聆聽一場音樂饗宴。

◎ 劇情分析

  一部電影的敘述結構,在早期的呈現都是中規中矩的,但因電影的另一種特質就是剪接,在不斷地演練與體現之後,剪接呈現了「重組」的魅力,從而使得近代電影的故事敘述便有了一番新的面貌。

  發生在法國蒙貝里耶這個城市的一段沒有故事的故事,或許說導演也刻意去淡化過去傳統認知的角度,以自然流暢的剪接手法,呈現了讓觀眾不得不要認真去面對的問題。這當然必須要有極佳的演員搭配,否則導演縱有蹤天之志也是莫可奈何。

  本片演維克多的男演員是第一次演戲,卻一舉拿下七十一屆威尼斯影展最佳新演員,以及法國凱薩獎最具潛力男演員獎。

  十三、四歲的青少年是尷尬的年齡,導演卻安排了三場相當有趣的畫面。當維克多看見鄰居女兒盧娜火辣的身材,他的目光是充滿著躍動的,這也表現出生活在窮困潦倒中,但人性的慾望是無法掩藏的。其二是與母親去玩跳水遊戲,母親落水後假髮浮現水面,呈現了娜迪亞因癌症做化療掉光了頭髮。這是個極佳的手法,而上車之後兩人要換衣服,維克多先是看見母親脫下上衣,自然看見了她瘦弱的身軀,維克多複雜的情緒轉過頭來,這其實也是呼應了他漸漸體驗到男女互動的微妙關係。第三點是在海邊,他請盧娜將他頭髮全部剃光,一則想與母親相同的光頭而有了互諒的認同,但在剃完之後,兩人逐漸接近的臉龐,其實表示後面還有一些詮釋,只是導演將後續的畫面剪掉了,畢竟十四歲的年齡尚須有節制地約束。

  娜迪亞過去與指揮家山繆‧羅文斯基,是如何認識又如何分開?這在傳統的戲劇結構中,應該是敘述的主線,但在法國特有的剪接手法中,變成微不足道的現象。許多男女的結合與分開,觀眾都可以自由選擇一些理由搪塞,但也都能順理成章,這也是屬於「作家之死」的理論之一,因為作品完成後,觀眾或讀者都有自我詮釋的權利。

  也許山繆是較理虧的,他先不承認他曾有過兒子,但當維克多再來的時候,他竟主動開口問維克多是否要錢,然後爽快地開了支票。但這會是他真正的想法嗎?一千歐元怎麼可能了卻一段愛的恩怨?但如果山繆都已經完全不把娜迪亞放在心上,那他為何還要再寄兩張票給她呢?這兒有些盲點,因為山繆是開車載維克多回去,才知道她的住處,因此送票的時候,應該是娜迪亞尚在餐廳工作的時候,或者是直接寄到娜迪亞的母親處所,但這也屬於讓觀眾自行推理的現象之一,無論怎樣的猜測,其實也都是一種觀眾與作品之間的互動。

  以馬勒的第六號交響樂,作為整部影片的詮釋與連結,尤其以大榔槌的三次打擊,來呼應娜迪亞的困頓,這是高明的對比。三次擊槌代表了三次生命中的打擊,但演奏家卻可以自由的取捨與詮釋,因為這牽扯到每個人面對打擊時的心境,用勇敢的心態去迎戰,還是洩氣的全盤接受而悲愴至死?

  維克多對音樂一竅不通,但慢慢透過父親的熏染,他從音符中體驗到三大打擊的取捨,並將這樣的體現轉移到母親的身上。

  維克多一聽到要住到外婆家就很生氣,甚至將機車推向大海之中,這是因為他知道這表示母親已放棄治療,他最終給母親的結論是要住那兒都行,但不能放棄治療。母親在那當下是十分感動的,這個完全不是完整的家庭中,在那當下,由音樂的領納與共鳴,每個人都分享了樂章的幸福與愉悅。

  最後一個鏡頭也是相當有趣的,因為觀眾排隊準備入場,體弱的娜迪亞似乎有些不濟,於是維克多帶她從後門的樓梯入內。這並不是單單只有入場去聽演奏而已,從側門或後門都會經過表演者的休息室,這也似乎暗示了娜迪亞有心理準備要見山繆。如果推論成立,不要說兩人相認再度結合(這是東方思考),最起碼娜迪亞會有更多的勇氣活下去。

  化療是目前治癌的具體作法,但卻不一定是正確的作法,其實每個人體內都有癌細胞,但有人終其一生從不復發;但有人卻年紀輕輕就亡故了。佛法將之謂為業識因緣,但有時用體諒祥和的心去面對,反而能夠打敗癌細胞,這也有很多例子可循,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人生若無困頓,就猶如大海沒有礁石,就無法產生美麗的浪花。有時把這些困境,當作是自己成長過程的一種歷鍊,當一切都解決後,那些曾經圍困你而讓你陷入煩躁不安的窘境,頓時煙消霧散,原本鬱悶的心境,也會全部一掃而空,迎接你的一定是最美麗的旭陽。

  維克多在學校遇到的困境是足球,他沒有信心能被教練團入選為訓練的營隊,但導演巧妙地在他上場時,以馬勒第六號交響曲作配樂,維克多便猶如神助一般,在場上如入無人之境,最後終於如願地進入球隊。

  也許這一切都是意志力的問題,維克多如是,娜迪亞亦復如是。馬勒身為大音樂家,但他的命運也不盡然一帆風順,他的妻子也曾帶給他更大的困擾,但若是我們面臨這麼多的困擾,我們該作什麼不一樣的選擇呢?

2017年2月8日 星期三

藏愛之所(Refuge)

導演:潔西卡‧戈柏 (Jessica Goldberg)
主演:克莉絲汀‧瑞特 (Krysten Ritter)
   布萊恩‧傑瑞提 (Brian Geraghty)
美國 / 2015年 / 84分 / 保護級
年輕女孩Amy在被父母遺棄後,擔負起照護弟弟與妹妹的工作…

◎ 劇情簡介

  山姆在一個小鎮的酒吧內喝酒,見旁邊一名女子艾咪,遂向她詢問是否有附近的旅館,兩人就在這樣互動中,山姆與艾咪回家渡過一個美好的夜晚。而山姆睡到一半,發現艾咪有個罹患腦瘤的弟弟奈特,在半夜敲門希望獲得艾咪的一點關懷。

  或許就像一般的一夜情一樣,第二天早上山姆開車離去,臨走前又見艾咪的妹妹露西回家。艾咪雖然對山姆離去有些失望,但卻很滿足被窩中男人的餘溫。

  山姆開了一半路,在一間近乎廢棄的木屋前又停下來,他說不出什麼感受,但最後他還是開車回去了。當艾咪看到山姆又回來之際,內心竊喜,尤其當山姆表示他想留下來找工作,希望能租房子時,艾咪立刻答應,但以客廳的沙發為床,奈特原本在客廳看的電視便搬到廚房。

  艾咪開山姆的車去買東西,卻也邀他一起吃晚餐,這使得奈特與露西相當驚訝。直覺得艾咪似乎快被山姆搶走了,尤其奈特更是惶恐不安。

  艾咪與山姆似乎如魚得水,但兩人相擁在床上時,山姆問她做愛時是否有性高潮?兩人也談起一些生命的困頓,艾咪直言不諱地表示,她的父母去佛羅里達旅遊,但不久卻接到父母寄來的明信片表示,他們無法再繼續照顧三個子女,所以不會回來了。艾咪原本剛上大學,只好休學擔任母職照顧弟妹。

  山姆的處境更是困難,原來他與弟弟在酒後駕車發生車禍,弟弟不幸亡故,因此他便開車到墨西哥,在那兒躲藏在毒品之中,而那天正好開車回來,也正巧遇上了艾咪。但這些不幸艾咪並不想聽,因為會徒增心靈的困頓。由此兩人也發生了爭執。

  這一日山姆在附近找工作,只有一份時薪九美元的工作,山姆覺得太不合理又到酒館買醉,大發牢騷中聽出附近男人的揶揄,山姆與人衝突而受傷,第二天起床山姆又不見了。艾咪差點崩潰,她躲在浴室哭了一個晚上,山姆回來卻沒有進去安撫她,兩人再度爭吵,但山姆希望艾咪能與他到一個地方,原來他將戒指藏在海沙中,艾咪最終答應了他的求婚,山姆也接了時薪九元的工作,希望能在創立這個家之後,找到真正的安全……。

◎ 劇情分析

  生命是一種形式,但每個人面對的面向卻完全不同。不管以什麼角度來看,人組成一個家庭,其實除了繁衍後代之外,親人在同一個屋簷下相互取暖、依託,讓家變成一個最安全的所在,這不正是整個世界的價值觀嗎?

  只因為兒子罹患腦瘤,而且還有兩個女兒在上學,艾咪的父母選擇了逃避。他們兩夫妻所持的理由,是他們年歲已高,無法再扶養三個子女。短短的一張明信片,就斬釘截鐵地斷絕了自己與下一代的親緣。若是年歲已高,而為了讓自己在最後享有自己的時光,這也只是一廂情願的看法,甚至也忽略了自己當父母的責任。

  片名Refuge直譯是避難所,艾咪的父母拋棄了原有的家庭,他們逃避到佛羅里達。那兒有充足的陽光,故被他們視為避難所。

  艾咪原本剛上大學,她不得不休學,甚至扛起照顧弟妹的生活起居。其實艾咪可算才剛成年,讓她獨自生活,還要照顧也被遺棄的弟妹,那種生命的窘境真的可想而知。

  如果「家」也是傳統的避難所,那顯然艾咪維持的這個家,是無法應付風暴的,給人有極大的不安全感。艾咪雖然沒有表態,但潛意識中卻有另尋避難所的想法,原因是這個家庭如果延續下去,直到弟妹都成年,那艾咪也就延誤了青春。何況弟弟又是罹患腦瘤的患者,艾咪可不像自己的父母如此的狠心,能夠拋棄他而獨自離去。

  艾咪並非是性慾無盡的人,第一個晚上就帶山姆回家,雖然也屬於年輕人的理所當然,但真正催動她如此做的動力,卻是來自她對家的獨自想法。畢竟這個家如果有一個男人與她並肩應對,那應該是很讓人期待的。

  山姆也是一個浪跡天涯的人,他甚至尋找一個避難所的念頭都沒有。只因他酒駕發生車禍,眼睜睜看著弟弟撞飛出車外當場死亡。這些對山姆而言,徹底地在他的心目中瓦解了家的重要性,因為瞬間失去了親密的家人,也逼使得他開始浪跡天涯。

  誠如他所說的,他去了墨西哥,這個毒品天堂的所在,就成了他暫時的避難所。但這種逃避絕對無法持久,畢竟單靠藥物與酒精,也無法讓人的心靈獲得安頓。於是他又回到美國,雖然不知目標何在?但且戰且走茫然無助,縱然有機會走入艾咪的臥房,但那也只屬於露水姻緣,因此天一亮他就立刻閃人。但在離開小鎮的荒郊處,他停下來小解,卻站在一幢已經人去樓空的屋子前。在這個鏡頭中,他的心思應該都是潛意識的千言萬語。一幢房子代表的是一個家庭,而這個存在的形式,不正是他一直不敢去碰觸的?昨晚的感覺當然美好,但又有另一股力量,摧毀著他逐漸構成的思惟。因為家似乎也是無常的,縱然此刻美好,但時間到了,不也就會順理成章地步入毀滅。

  艾咪與山姆都是被家庭解構的人,在渴望與不信任中,內心不斷地拔河,如何抉擇,其實是自己也都無法分曉的。因此兩人逐漸地試探與碰觸,但也各自擁有自己的世界,不斷地逃避,甚至於在彼此交心的結果,也產生了對彼此的不信任感,艾咪甚至質疑山姆是否真的來自他所說的克里夫蘭。

  山姆對於建構一個家庭沒有信心的第一個理由,是家庭有建構卻隨時都有解構;其二是艾咪在與他初識的夜晚就帶他回去,這是否他也只是眾多入幕之賓的其中一位?其三也是他有了這些想法之後,便產生自己是否真的能為艾咪在性生活中帶來高潮。

  艾咪的考量是自己的弟妹,她在山姆的建議下,差點真的做出拋下弟妹的決定,但最終她還是秉持著原本的良善,而拋棄了這樣的想法。

  奈特與露西是兩個最惶恐的人,他們都尚未成年,如果姐姐也像父母一樣狠心拋棄他們,這無異是世界末日來臨,因此奈特很多排外與不合群的態度,其實都是來自這種恐懼。露西知道奈特有腦疾,故姐姐不會拋棄他,因此她以轉移作用,常常在派對上吃藥而不斷地敲打自己手臂,然後讓艾咪發現妹妹也滿手瘀青,因為姐姐的關懷,這才能確定姐姐不會拋棄她。

  露西的傷勢被醫生診斷出是自己行為所致,艾咪似乎也逐漸了解弟妹的憂心,但原本的留下山姆的想法,卻因山姆在酒吧聽別人的諷刺艾咪,遂與人打了一架,而回來後他甚至也以此責問艾咪,於是又造成了兩人的決裂。

  「遮蔽的天空」是貝托魯奇導過的一部電影,這本小說在影片中不斷地被引述:一名女人去撒哈拉沙漠迷失,最後尋找不到回家的路。

  由此可知艾咪與山姆其實也都迷失在自己的路途上,甚至於找不到回家的路。明明家就在眼前,但人為何始終無法正視眼前的一切?故「遮蔽的天空」片尾有一句獨白:「人在一生沒有看過四十次的滿月」,「人四處搜尋故鄉,卻不知故鄉就在自己的腳下。」

  也許「藏」片的某些議題,被「遮」片的強大主旨意趣所吸引甚至被掩蓋,但無論如何,人總是必須在不斷的試煉中,才能確定自己的認知與抉擇。其實這些抉擇並沒有對或錯的問題,重要的是你已經做了決定才是實相真義。

成長方程式(Scene Stealers)

導演:伯思特‧麥德(Berndt Mader)
主演:萊恩‧亞金(Ryan Akin)
   唐納‧威勒‧尼克森(Dana Wheeler Nicholson)
美國 / 2001年 / 92分 / 普遍級

悲傷又逗趣,心碎又溫暖的成長故事, 樸實真誠的風格,娓娓道出青春的混沌與掙扎...

◎ 劇情簡介

  朱利安雖然在高中唸書,雖然與女友雪莉有了親密的關係,但對於四周環境以及親友的互動,使他感到生命有無比的困惑與不堪。

  學校同學傳說,朱利安的父親哈洛德是同性戀,所以才會離家出走,而母親丹妮兒自己開了一家動物標本店,雖然努力經營但依然負債不少。丹妮兒與學校的老師兼校董馬文同居,而另一名經營飼料的李維卻對丹妮兒不時示好,不時買些標本以接近丹妮兒。

  朱利安因同學杜安說他父親是同性戀,兩人起了衝突。所幸馬文將事情化解,並鼓勵他參加棒球隊,雖然朱利安也去了,但他畢竟不是打棒球的料,摔下球棒就離去了。

  朱利安最喜歡觀察蚯蚓被截受傷時,會自行裁斷而自生,這受到老師的推薦,並受到柯林斯理工學院老師的青睞,希望將來能提供獎學金,讓他將來成為出色的科學家。但朱利安發現爺爺歐文常瞞著奶奶去找以前的情人貝蒂,遂憤怒地用石頭砸破窗戶。

  更難堪的是有一天提早回去,竟發現李維去他家中,李維承認他一直很欣賞丹妮兒,而他也知道此刻馬文已經向丹妮兒求婚。

  朱利安向母親求證,而在一番辯證後,母親心中似乎有了新的決定。倒是朱利安偷了母親房中的保險套,與雪莉做過愛後,似乎對自己的性向產生困惑,於是又在爺爺的房間偷了壯陽藥,再度與同學蒂娜發生關係。而在這之前朱利安一直不希望雪莉坐男同學契斯的機車上下學,但雪莉表示她沒汽車,朱利安卻希望她能走路上下學。可是當雪莉知道朱利安與蒂娜發生關係後,氣得不再理他,並且向他表明,她根本就沒有與其他人有任何關係。

  朱利安的蚯蚓都死了,他去都市找父親,父親坦承是他當年偷走其母九千元,而且他也不是同性戀。弄清楚這些緣由,又經老師的開導,朱利安選擇了他原本想放棄的大學,而奶奶似乎也知道爺爺並非只是出軌,而是在貝蒂臨終之前給她一點人性的關懷,而母親最後也選擇了她心中的愛李維。

◎ 劇情分析

  生命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人就在「成住壞空」的狀況下不斷的做抉擇。所謂善惡對立的詮釋是多層面的。人雖然在時時刻刻中做抉擇,但要做這樣的決定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或許也因為選擇上的困難,才使得在抉擇之後的檢視,變得更加可貴了。

  朱利安面臨的問題很複雜,但這不也是一般人都有的現象嗎?他的父親在他小的時候離家出走,但學校同學都謠傳其父是同性戀,這帶給朱利安很大的困擾,甚至開始懷疑自己與女友的性愛不完美,於是他偷了爺爺的「威爾剛」去與另一名女同學作愛。

  因為父親的離家出走,卻導致朱利安怪異的舉動,這是人生中始料未及的。但很多事若深入探索,不難發現,很多事都是互融互攝的,正因為萬事都有著牽連性,使得人與人之間更多的牽扯與影響,甚至很多事從而影響到我們日後的命運。

  母親獨自經營的標本店生意欠佳,所幸她交的男友是學校的校董,甚至都已經開口向丹妮兒求婚,但朱利安卻是對馬文並無好感。而這件事也延展到丹妮兒的無奈,以一名女人而言,所謂的幸福自然也必須包括性生活的。兩人雖然同居,但馬文顯然是無法滿足丹妮兒,故在李維向她示愛時,丹妮兒立刻投懷送抱。

  性愛並非是一種罪惡,而是一種協調,朱利安原本也訝異母親為何接納李維,但好歹李維與他性格相近,因此後來也接納了李維與母親在一起。雖然他沒有決定權,但母親的抉擇卻也大大影響了他。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這個世上每個人都有他應該的面對與決定。

  什麼才是最正確的決定呢?有沒有想過,每個人自認為做了正確的決定,但這個決定卻使得旁邊的人有了傷害或難過,這似乎是一成不變的道理了,問題是,你要從那個角度來看待事件的主軸呢?

  朱利安與雪莉在野外親熱,發現爺爺開車去探望他以前的女友,朱利安憤怒地拿起石頭砸窗,爺爺豈會不知是自己孫子所為?但他冷靜的向女友說是附近的野孩子頑皮丟石頭。

  爺爺看起來似乎不符合傳統的道德思維觀,一則是他一大把年紀了,竟然還會有外遇,偷偷跑來女友家中;二則他房內放置了壯陽藥,看來似乎性好漁色。這是從旁側來觀察爺爺,每個人都會有的相同想法。但如果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就是從爺爺的主觀認知,就會發現爺爺是一個相當有愛心的人。

  爺爺去探望以前的女友,那是因為她已經命在旦夕,生活起居需要一個人的幫助,在美國請一個全天候的女傭,那是需要一筆龐大的經費,不是每個人都負擔得起的。爺爺基於人道的精神,對她伸出援手,其實反而更應該受到讚嘆的,只因為前女友這個標籤,使他將自己隱藏在無法言說的沉默中。

  至於壯陽藥是放置在家中,這意思是爺爺與奶奶還是維持一定的性生活,這是現代社會逐漸被重視與默認的事實。不要以為年紀大的人都不應該有性生活,那是過去的想法,但其實在中國老人娶妾的事時有所聞。有名的畫家八大山人在九十二歲時尚吵著要娶妾,其實他已經娶了很多個了,家人無奈只好找來一名四十歲左右的女人,但八大山人說太老了而拒絕。最後又買了一名十六歲的女孩,八大山人十分滿意,只是尚未行房就氣絕身亡。

  爺爺的壯陽藥並不能指責他的不是,這是人的天生本能,就算活到百歲,這種與生俱來的慾望是一定存在的。這個壯陽藥反而連結到朱利安第一次性愛的失敗,導致他偷爺爺的壯陽藥。雪莉在完事後告訴朱利安,下次她可以用不一樣的姿勢迎合他。這表示年輕人在性愛的需求,其實也是相當普遍的。另一名蒂娜對性愛也是抱持著興趣與喜歡的態度,這一點在台灣的下一代,一定也會有更明顯的普遍趨勢,我們實在也不必大驚小怪。

  母親丹妮兒不也是從慾望的角度,來思考她的未來?馬文有地位又有錢,其實正是丹妮兒最企求的。但其實她的想法卻無人知曉,從客觀而言馬文也喜歡丹妮兒,兩人不正是相當登對的一雙?但卻從來無人要從丹妮兒的角度來思索。丹妮兒被丈夫偷走九千元,然後離家出走,但丹妮兒卻勇敢地承擔下來,她自力更生從無怨言,縱然鎮上的人謠傳丈夫是個同性戀,她一樣堅守自己的原則。

  但這個謠傳卻大大影響了朱利安,導致朱利安在學校與同學吵架,差點受到了懲罰。朱利安就是在這一連串的誤解與認知中成長了自己。在最後給自己作了一個正確的生命抉擇。

  現在網路上也常流行一些值得我們深思的話語,我們其實沒有權利隨意去批評別人,因為我們真的無法了解那個被你批評的人他的內心世界。

  「成長方程式」其實夾帶許多文本的元素,因為有一篇原著,所以令人深思的所在就更寬更廣了,就讓我們思考到一個人應該有的本份,也不能強求別人必須要依你的意思而改變,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尊貴,這是一個必須有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