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6年6月29日 星期三

若無其事的寧靜(おだやかな日常)(Odayaka)

導演:內田伸輝
主演:杉野希妃、篠原友希子
日本 / 2012年 / 95分 / 普遍級
禮讚:2012釜山影展
   2013鹿特丹影展
   2013台北電影節獲選放映
福島核災後,住在同棟公寓的兩個家庭開始逐漸崩解。雖然一切看似平靜,但危機感已蔓延在食衣住行的細節中…

◎ 劇情簡介

  二0一一年三月十一日,日本發生了大地震,引起的海嘯使得災情慘重,更嚴重的是福島的核能發電廠已經有了外洩輻射,但政府似乎有意隱瞞。
  
  地震時優香子獨自一人,她有著莫名的孤單與恐慌,雖然很快與丈夫連繫,但電話始終不通,直到很晚丈夫才回來,他說電車停駛,他是走回來的。
  
  另一名住在隔壁的佐惠子,她急忙到學校(幼稚園)帶回自己的女兒清美,但丈夫阿昇回來,什麼話也沒說,竟然提出分手的要求,這使得佐惠子相當沮喪,阿昇只提著簡單的行囊離開,因為他已經有了其他喜歡的女人。
  
  因為福島核電廠的問題漸漸浮現,加上缺水及分區供電,同時超商的食品及飲水被搶購一空,佐惠子上網查以前車諾比核災的後續,一種恐懼不安的神情逐漸籠罩在她的神色中,於是她買了口罩,希望女兒上學之際應該戴口罩,但此舉卻引發其他家長的抗議與諷刺,加上佐惠子也買了蓋氏輻射偵測器,果然測出幼稚園內有輻射超標的現象,雖然直接向幼稚園反映,但因政府並無任何宣佈,佐惠子的好意反而變成眾人攻擊的理由。很多人將垃圾放入她的信箱,甚至發起對她抗議的信函。
  
  優香子也感受到這股無形的威脅,她也要求丈夫去上班騎腳踏車要戴口罩。但她更希望丈夫能夠向公司申請調職,丈夫似乎有難言之隱,他表示最近公司也要舉辦烤肉,為的是讓員工能與家人有著更親密的關係。優香子見丈夫故意推拖,遂將自己關在房內不再出來。
  
  阿昇突然又回來拿衣服,並帶來一張「離婚協議書」,然後二話不說又離開了。這使得佐惠子打開了瓦斯,企圖自殺,所幸優香子聞到瓦斯味道,她機警地從後面陽台入內打開落地窗,及時將佐惠子及其女兒清美救出送往醫院。
  
  醒過來的佐惠子知道女兒被夫家父母帶走,她生氣地指責優香子,優香子遂開車帶她去懇求夫家能將清美讓她撫養,而優香子的丈夫向上司請調失敗,他決定辭職,同時也決定在優香子流產後再與她生個孩子,然後讓妻兒住在一個安全的所在。

◎ 劇情分析
  
  日本三一一地震之後,陸陸續續拍攝了許多有關地震災後的電影。其中包括長片與短片就超過十部以上。反觀台灣在一九九九年的九二一大地震,似乎只有吳乙峰的紀錄片「生命」較多人討論,其他便沒有甚麼訊息。好像這部片名一樣,只要裝得若無其事,那就好像什麼事也不曾發生。
  
  天災地變是人類的天敵,我們無力防治它,在發生的當下,人類是顯得多麼脆弱?在那短暫的時刻,我們體驗到人類的渺小與微不足道,只要房子倒塌,生命就在瞬間消失了,連告別的機會也無,為何號稱萬物之靈的人類,竟然會是如此的無助?
  
  面對可怕的天災而束手無策是可以諒解的,但面對現實中人云亦云的自尊心與虛假的正義,這不免要重新去面對這種態度並加以檢視。
  
  以兩個女人在地震之後的反應與遭遇,呈現了兩條既分離卻又糾纏在一起的情節,是一次相當絕妙的呈現。或許飾演佐惠子的杉野希妃因身兼製片與編劇,很多的事件主軸便更加偏向了女性的情緒,而這樣刻意的呈現是可以諒解的。畢竟女人在面對困頓之際,她們所承受的會比男人更多深層的負擔。
  
  恐懼是人求生的本能,但優香子向丈夫陳述她面對地震時的孤單與恐懼,當時是多麼希望丈夫能在身邊。當然現實的情況是就算丈夫在身邊,其實他也是無力抗拒地震的。那麼這樣的說法也只是一種情感的敘述,也應該是人類情感極致的表現。
  
  有人說在地震時你會想起的那個人,一定是你最關心的人,這一點還是有待商榷的,地震的同時,大部份人都是腦海中一片空白,直到地震逐漸減弱,才會思考自己所關心的人。當然也不能否定,地震之際確實也會想到一些人,但是否那就是自己最愛的人,是必須深入討論的。
  
  佐惠子在地震時自己一人,而在地震後急急跑到幼稚園,在見到女兒平安無事之後,才放下一顆忐忑不安的心,問題是當她回去後,丈夫不問地震是否有任何傷害,而只是提出離婚的要求。
  
  對佐惠子而言,丈夫的提議,無疑是第二次的強震,但她也像面對地震一樣無可奈何。丈夫只說他外面有了其他女人,然後提著簡單的行李就離開了。
  
  在這非常時期,佐惠子根本無心去想丈夫離去的困擾與哀痛,她開始面對的是一個更龐大的壓力,接踵而來的消息,讓人漸漸發現這個政府撒了謊。許多公式化的撫慰言詞,聽起來格外刺耳。
  
  當核能發電廠的輻射外洩後,當政者依然說了冠冕堂皇的話,因為如果發佈真相,那不僅會造成國人的恐慌,甚至國外對日本也會採取嚴厲的貿易措施,因此說謊反而變成一種正當的理由。
  
  這段情節也不禁想到台灣目前的處境,核能發電是否真正需要,在此不必討論,但若遇天災或人為因素而使得輻射外洩,那時的台北究竟能不能住人?這絕對是一個必須嚴格探討的問題。
  
  然而有關單位始終信誓旦旦表示核能安全,但誰又能給予真正的保證呢?許多現象讓人懷疑台灣的核能早已出現問題,只是消息被封鎖罷了。畢竟輻射也看不見,就算感染輻射,發病也是在五年甚至十年之後,那時候有誰能夠確定病變來源是來自輻射?
  
  佐惠子與優香子是因為接觸到電腦的訊息,也由網路上得知車諾比事件的可怕,雖然當年蘇聯極力隱瞞真相,但最終真相還是會被揭發。
  
  但當她們機警地戴上口罩時,竟遭受一些家長的指責,謂戴口罩是徒增眾人的恐慌,這種心態是相當奇怪的,在眾人心中也許也了解輻射的可怕,但內心卻有一股聲音告訴自己,一切都會沒事。但問題是見到別人戴起口罩時,卻又有自己吃了虧的感覺,但又不願放下自尊也戴起口罩,於是只有採取惡意指責的方式。
  
  佐惠子因為有女兒在幼稚園,因此她必須去面對一群無知的家長,再加上學校因政府沒有發布訊息,所以他們也就不用發佈提防輻射的訊息。這個幼稚園看似不大,但在影片中影射政府的意圖是相當明顯的。
  
  優香子在地震前曾經流產過,這也是這對夫妻始終顯得相當落寞的原因。而優香子似乎也受到佐惠子的感染,她也目睹佐惠子遭受附近家長的欺負,但由此延伸對輻射的恐慌,使她激動地買了許多口罩到幼稚園去分發,並要求一定要讓孩子戴上口罩。但顯然幼稚園並不領情,立刻報警將她帶到警局。
  
  丈夫把她保釋出來,但丈夫一直不敢向老闆提調職的事,當然就算提了,應該也不會被答應的。但丈夫在遭受拒絕之際,卻還聽見上司與老闆繼續花天酒地,好像根本沒有發生三一一這個大災變一般,於是丈夫便作了一個最重大的決定,他決定辭職,同時搬離這個有輻射的地方,然後與妻子再好好生個孩子,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養育他、保護他,好好地盡一點父母的責任。

2016年6月22日 星期三

六月天使(Angel in June)

導演:珍‧蕊必拉‧派克 (Jan Xavier Pacle)
主演:雷歐‧馬汀尼茲 (Leo Martinez)
   喬伊絲‧雪松 (Joyce Sison)
菲律賓 / 92分 / 2014年 / 普遍級
禮讚:杜哈翠貝卡電影節
13歲的安琪,是個善良開朗的女孩,她的父母是虔誠的基督徒,致力於各大公益活動。一天,班上新來的轉學生 ...

◎ 劇情簡介     

  阿曼與亞琳因工作而到了沙漠中的卡達工作。兩人生了安琪與傑洛。
  
  阿曼因信奉基督教,只要朋友有難,他一定義不容辭去資助他。安琪也在這樣的教育下,對同學也都以耐心與愛心去幫助別人。
  
  這一日,學校來了一位腦部發育不全的黛安娜,同學們大都看不起她,尤其是菲力更是對黛安娜百般嘲弄,這引得安琪生氣地指責,然後安琪又對老師道歉,但黛安娜卻由此而認定安琪是真正的天使。
  
  安琪有歌唱的天份,她報名參加歌唱比賽,預備在幾日後舉辦的賑災募款活動中大展歌喉,而同時她也發現黛安娜有繪畫的天份,於是安琪與喬伊絲一起買了繪畫的顏料,讓黛安娜去參加繪畫比賽。
  
  安琪替黛安娜報名,雖然報名已經截止,但老師還是特別通融讓黛安娜報了名。而在這之前,安琪常常流鼻血,但怎麼檢查就是沒有結果,醫生也都當作是普通的流鼻血來處理。另外安琪打排球時,接球會產生劇烈疼痛,而且手也會瘀青,但都無人察覺可怕的病魔已經慢慢纏上了安琪。
  
  黛安娜的圖畫被評為天才之作,而安琪的歌唱也震懾現場所有的人,老師要她來參加排練,這表示她已經入選並預備要演出。
  
  但就在此時,安琪卻突然大量流鼻血,雖然急忙送到醫院,而醫院也即時作了最詳盡的檢查,果然發現安琪得到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也就是俗稱的「血癌」。
  
  阿曼與亞琳在醫院照顧安琪,阿曼因覺得妻子很累,於是要她先回去休息。阿曼一人在醫院時,好友華利也來探視,華利不忍阿曼太辛勞,要他也回去休息,由華利來照顧。
  
  但阿曼回去,亞琳卻大發脾氣,因為她擔心安琪若醒來找不到父母該如何?而此時阿曼的電話又有人求援,亞琳更加生氣,但爭吵時傳來安琪停止呼吸的消息,兩人急急趕往醫院,而最後在迴光返照之際安琪又醒了過來,最後安琪還是離開了人世。

◎ 劇情分析
  
  號稱真人真事改編的「六月天使」,不如說這是一部以基督教教義為主軸的宗教電影,裡面雖然沒有教堂,沒有基督的十字架,但所有的現象所呈現的生命無奈,最終都被歸納在上帝的羽翼之下。
  
  以佛法而言,早就將人生的八大苦列為必然,問題是,人的生病與死亡為何會有不同?為何出生是一樣,但人的長相卻完全不同,壽命也有長短,這個落差總應該有一些說法?
  
  亞琳在面對女兒安琪即將亡故時,也只能將一切推給上帝,因為上帝需要安琪,因此亞琳這個母親,完全沒有任何與上帝討價還價的空間,因為唯一能解釋的,是上帝認為安琪回到祂身邊是最好的安排。
  
  其實這也是人最卑微的時刻,面對無緣由的病痛與苦楚,人只能屈服傷感,畢竟現今的醫學,尚有許多無法理解的病因,更別說是對症下藥了。
  
  其實醫學也只能解人生病時的苦痛,終究人還是免不了最後一死。現今也有許多爭論,如年紀甚大的病人送到醫院之後,是否應該插管?縱然這名病人在更早之前就已簽下放棄急救聲明,但醫生的立場卻依然對他展開急救,因為站在醫生的立場,他們認為尚有30%救活的機會,醫生根據醫生的醫學職業宣誓,他是必須不顧一切去施以急救的。
  
  問題是一名老人早已弱不禁風,就算把他救活了,那後續的發展會有甚麼結果?找回一名能夠在社會上有所貢獻的人似乎是不可能的,但卻有可能會使得被急救的老人躺在病床苟活多年。
  
  如果是年輕人或中年人施予急救,這倒是必要的舉措,畢竟生命活著也必須能對社會有著些許的貢獻,否則生命的意義便會逐漸喪失。
  
  安琪得到的病應該是「血癌」,這似乎對醫生而言都是一個難題,但問題是醫生為何不曾對安琪作出更早的診斷,現在的醫生,必須依靠大量的輔助工具,才能去判斷病因,如X光、驗血、核磁共振等等,不像古代中醫的望、聞、問、切四診心法這麼管用,甚至也提到「上工治未病,下工至已病」的理論。因為一名高明的醫生見到一種現象時,有時不會診治那個發生的現象,而是找出更早的病因,這正是「上工治未病」,但顯然現代的醫生都也只是「下工治已病」的實踐者。
  
  安琪在影片中應該是一位善良的天使,但綜觀影片結構,似乎尚嫌薄弱,唯一的一場戲則是剛轉學到來的黛安娜,因為弱智而被同學嘲弄,安琪挺身而出,發表了一篇指責的言論,而這些話顯然應該是老師的台詞,畢竟一名十三歲的女孩似乎顯得太過成熟了。
  
  安琪知道黛安娜有繪畫的天份,所以替她報名也為她準備了畫具顏料,這也使得黛安娜的繪畫成就有了安頓的所在。反觀安琪的嗓音極好,也通過了測試,但卻在表演的前一天去世,唯一能詮釋的是,安琪的歌聲是屬於上帝的,而這一切個人是無從選擇的,因為屬於上帝的終歸被收回。
  
  除了這些之外,我們找不到任何安琪可以被稱為天使的具象呈現。片頭片尾的安琪,穿著古代類似羅馬女人的服飾,走在海邊的黃土廢墟,這自然有著前後呼應的效果,但那樣的所在就是天堂嗎?
  
  「六月天使」其實是一齣戲劇張力相當薄弱的影片,因為缺乏具象的事件與動力,於是所有的情節便在原地打轉,除了安琪的病與死亡之外,其他的情節都是可有可無,正因為如此,人物的性格與動機便更加薄弱的,譬如亞琳回家休息,但見到丈夫回家休息卻暴跳如雷,經過一番爭執,兩人最終都躺在床上睡覺。這正是編劇學上所說「原地打轉」走不出去的緣故。
  
  當安琪死亡的時刻,似乎只有在課堂上的黛安娜感受得到,她不由自主地叫出「安琪」的名字,這段的鋪陳是相當不錯的。因為智能不足其實反而更能貼近真我,也唯有這種「赤子之情」才能更接近實相真義的,這應該是全劇中最精彩之段落。
  
  或許一開始,影片不願意被界定在「宗教」的框框內,但事實上,最終依然就必須再走回「宗教」的藩籬內,這樣的呈現反而有了更大的窘境。如果將黛安娜的腳色放大,由她的主觀去面對安琪的一切,故事的過程與結局,絕對會完全不同的。當然這是一個建議而已,畢竟影片都已經完成。
  
  影片的人物幾乎清一色是菲律賓人,而他們居住的所在地,也就是電影的背景是卡達,這意味著這些住在城市外圍的副都市的,可能都是在中東地區受聘的菲律賓人,我們不了解他們的工作環境,但導演藉這樣的影片提升了菲律賓人的生活水平,這自然有極明顯的企圖。
  
  問題是,影片也只能從遠處眺望卡達-這座在沙漠崛起的大城市,但這些高樓大廈似乎永遠離菲律賓人很遙遠,這在影片中會是個隱喻嗎?
  
  沙漠中突然開了一朵玫瑰,一定必須事出有因,否則會顯現的只有突兀兩字。

2016年6月16日 星期四

燈塔下的情人(The Lightkeepers)

導演:丹尼爾‧亞當(Daniel Adams)
主演:布魯斯‧鄧恩(Bruce Dern)
   李察德‧瑞佛思(Richard Dreyfuss)
美國 / 2009年 / 97分 / 保護級
燈塔管理員埃金是個性孤僻的老頭,沒想到新來的助理布朗跟他趣味相投,他們都同樣討厭女人!關於女人,他們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傷心過往,兩人的 ...

◎ 劇情簡介     

  塞斯艾金是個看守燈塔的老人,他的助手艾茲拉因受不了燈塔工作的無聊,於是辭職回到鎮上學習修車。
  
  塞斯在海灘上發現一名落海之人,於是將他救回燈塔,這名彬彬有禮的青年自稱是約翰‧布朗,但塞斯知道這不一定是真名,但也沒追問,倒是在知道燈塔急需一名助手時,布朗主動表達留下來幫忙的意願。
  
  當布朗問及塞斯是否結過婚時,塞斯相當生氣,他表示女人是令人厭惡的;巧的是布朗也表示他也不喜歡女人,於是兩人相互約定,若被對方發現與女人在一起,一定要接受懲罰。
  
  這一日,鎮上來了兩個女人,富家女露絲以及她的女管家貝斯肯太太,兩人入住燈塔旁的小屋,沒想到裡面有大黃蜂,在驚叫聲中貝斯肯太太急急召來了布朗,終於驅趕了蜜蜂,但露絲對布朗急急欲離去,感覺十分詭異,但卻反而對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露絲喜歡游泳,卻也在海邊發現布朗在游泳,在她邀請下,布朗與露絲比賽,兩人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但露絲也得知塞斯先生相當厭惡女人。而貝斯肯太太在得知後也好奇地造訪燈塔,沒想到看到塞斯時,兩人都嚇了一跳,原來貝斯肯太太正是塞斯以前的太太愛默蘭。當年因為愛默蘭答應前夫,要在他死後照顧他的弟弟班尼迪。而同住一個屋簷下,愛默蘭說了塞斯缺乏男子氣慨的話,使得原本出海捕漁為業的塞斯憤而離家出走,一直至今兩人才再度重逢。
  
  露絲在得知布朗竟然認識她讀哈佛大學的哥哥霍勒斯,於是她便寫信詢問哥哥,哥哥在露絲的形容下,斷定布朗極有可能是羅素布魯克斯,他是大企業家艾佛瑞惠菲爾布魯克斯的獨生子。
  
  布朗終於承認他就是羅素,因為他認識了安妮戴維斯,但他父親卻不贊成這婚事,於是安妮跳河自盡,而他也跳海尋短。
  
  在露絲即將離去前,塞斯與愛默蘭作了一個新的決定,而羅素似乎也重新去面對新的自我,他終於揚棄過去而向露絲表達愛意。

◎ 劇情分析
  
  這是改編自約瑟夫‧克洛比‧林肯的暢銷小說「The Woman-Haters」,時空放在一九一二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海邊小鎮,小說的格局採用較活潑逗趣的情節,來呈現兩個不同時代的愛情觀念。
  
  以現今的觀點來看,這個故事略顯老套,但依然保有男女真情中的情愫。
  
  塞斯似乎是個自尊心極強的男子,他無法承受妻子將他與其他男人做比較,其實每個女子也都無法忍受,丈夫或男友將自己與其他女人做比較。這是一個人的尊嚴,而每個人不都是應該有自己的獨特性嗎?為何必須在對比或類比中才能彰顯自己?
  
  影片中的愛默蘭當時嫁給塞斯,卻又遵守對前夫的承諾,將小叔班尼迪接入家中,究竟她與班尼迪的關係為何?並未作深入的交待,但最終班尼迪趕來伊斯頓,並且協助愛默蘭與塞斯離婚的情形來看,兩人的關係真的非比尋常。
  
  或許是編導無法兼顧這麼多的情境,故在取捨之間,只好刻意忽略了這段情節,也或許在那個時期的道德觀念,讓人無法作更多的探索。
  
  其實這也是這部影片的敗筆,割捨了太多的情境與人物的內心世界,許多人物的設定,便顯得相當平板而無生命力量。
  
  露絲的家境是不錯的,她的性格是主動而堅毅的,因為那個時期的女性地位並無法與男人並駕齊驅,她會游泳更是驚世駭俗,因此她的泳技都是哥哥教她的,當然也必須瞞著父母。由此推論露絲應該沒有受過正統的學校教育,正如當時的吳爾芙一樣。
  
  露絲對羅素的互動是主動的,譬如一直找他一起游泳,但羅素對她的情感的轉折有些理不直氣不壯,突然在寫信給她時立刻表明「我愛妳」,這難免有稍微草率之嫌,而露絲在尚未表達看法之前,羅素就已經落水,而巧的是露絲划小船救起了羅素。
  
  就某種角度而言,羅素的兩度落水突顯了男人的虛軟無力,第一次落水,是為了自殺,但其實他的泳技極佳,因此最後漂上岸來。但第二次反而變得更加薄弱,因為必須要露絲駕船來救他,他的泳技似乎突然消失了,難道這會是羅素的欲擒故縱嗎?
  
  戲劇情節最忌諱前後不連貫,因為矛盾的情節會讓人失去頭緒,既然無法在思維中連貫,便會失去了觀影的樂趣。
  
  片中的趣味是建立在白天與夜晚之分,因為塞斯要看的燈塔必須在夜間執行,而白天他則睡覺;相反的是羅素的工作是白天,夜晚則是他休息的時刻。於是當兩個女人同時闖入他們各自的世界中,但卻又必須偷偷進行這場感情的交流,因為之前早已透過承諾,兩人都不會對任何一位女性動心。
  
  但天造地設的男女關係,幾乎很少有人能夠逃避相互之間的吸引,但為了維持承諾,兩人各自偷偷地違背承諾,而使得自己在生命體現中獲得情感的互涉。這種類比性才造就了這部小說或電影的某種趣味性。
  
  其實塞斯負氣離家出走,應該也是一件相當不負責任的事,因為擺在眼前的事或困頓他無法解決,卻因為一句不著邊際的話,而離家出走逃之夭夭,從此過著怨恨全天下女人的生活,這樣的腳色設定是相當單薄的。
  
  羅素的公子哥兒也是有些不負責任的。他如果是真的愛安妮,為何沒有給予真正的關懷,而放任安妮跳河自盡,這是他犯的第一次錯誤,第二次錯誤則是他自己跳海自盡,不管是殉情或是其他思惟,這樣的行徑都無法給自己或故事一個令人滿意的答案。
  
  也許羅素就是個富家公子哥,他要走出這個天生的宿命糾葛,必須以大破大立的方式來呈現,並非將父親遺留給他的「信託基金」撕破。
  
  羅素最後留在燈塔繼續當助手的宣言其實有些荒謬,因為那只是一種宣示,真正的生活條件還是得來自經濟的條件,但這顯然與現實是脫節的。
  
  我們只能把這部影片歸納為廿世紀初期的偶像劇,透過一次略顯神奇的巧合,過去的心靈幽靈全部齊聚在燈塔的情境中,於是過去的恩怨從而有了新的撞擊與抒發。一切只為最終故事的美滿結局,人物的性格原本是刻畫相當成功的,但因缺乏具象的事件,而使得故事顯得平淡無奇,一切情境的推動也都屬於強說詞,這一點是相當可惜而讓人沮喪的。
  
  我們只能勉為其難地說,編導只是為了呈現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社會氛圍,在一切都是相當保守的環境中,人物之間的對待必須維持在「客氣」的調性中,沒有像現今的激情表現也就不足為奇了。
  
  人與人為何會重逢?應該是緣份吧?如果在分手之後,又有第二次的重逢,那應該說是「冤家路窄」吧?但也許在冤家路窄中,有著另一層的深意以及道理存在。如何看待這一切,端看每個人心中的各自詮釋了。

2016年6月11日 星期六

印象雷諾瓦(Renoir)

導演:吉爾.布都 (Gilles Bourdos)
主演:米歇.布凱 (Michel Bouguet)
   克莉絲塔‧特瑞特 (Christa Theret)
法國 / 2013年 / 112分鐘 / 限制級
禮讚:坎城影展 一種注目單元
於1915年遭逢愛妻逝世與飽受關節炎的苦痛,而他那日後成為法國導演的次子-尚雷諾瓦(Jean Renoir),更在 ...

◎ 劇情簡介     

  ㄧ九一五年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刻,雷諾瓦漸入老年,也逐漸失去了繪畫的動力。他的大兒子皮耶雖當過演員,但卻在戰爭中失去ㄧ隻手臂;二兒子小尚也在戰場上腿部受了傷,只留年紀尚小的勞德處在他身邊。
  
  雷諾瓦以前的模特兒,都留下來為他打理家務。而這一天,安黛說是夫人介紹她到海邊畫室當模特兒。雖然勞德一語道破他的母親已經死亡,但雷諾瓦ㄧ見安黛立刻精神為之一振。從這一天開始,他又展開女性胴體的寫生,他始終無法忘懷女人緊實又豐滿的肌膚,尤其從皮膚中散發出的不可思議光暈,讓他創作慾望大增,縱然已經罹患嚴重的關節炎,還是用布條將筆綁在自己手上,繼續他的繪畫創作。
  
  有時四名女人一起抬起輪椅到野外,安黛也在綠蔭陽光下展露她的胴體,就連勞德也希望安黛展露胸部讓他欣賞,但安黛卻拒絕了。就在此時,次子小尚從戰場瘸著腳回來。一回來就在找之前的一名模特兒嘉碧葉,但嘉碧葉在夫人生前就已被趕走。
  
  這一日在戶外寫生時,小尚看見裸體的安黛與碧娜,一時驚愣得說不出話來,雷諾瓦反而要小尚為安黛配上一條項鍊,但父子倆卻也因為見解不同,而有了ㄧ些磨擦,小尚憤然離去。
  
  又一次涉溪到山上寫生,醫生認為實在不妥,但雷諾瓦卻一直沉醉在群女與山林秀水之間。小尚與安黛愈走愈近,但他知道父親對安黛的感受,遂也不敢造次,反倒是安黛不時挑逗著小尚。
  
  安黛每天騎腳踏車去畫室,沿途有不少的傷兵,這讓她也有些許感傷。雷諾瓦去看醫生,在醫生的鼓勵下,他勉強站起走到陽台外,但卻又覺得太累,情願把精力放在繪畫上。
  
  小尚在腿傷痊癒後竟又加入空軍並前往戰場。安黛負氣離去,小尚將她找回並承諾等戰爭結束會找她拍戲,這才使安黛住了下來。一九一九年雷諾瓦畫完最後一幅「浴女」後去世,而小尚退伍後與安黛結婚並為她拍片,可惜在ㄧ九三一年分手,而兩人同在一九七九年過世。
     
◎ 劇情分析
  
  藝術家特別是畫家,為何能夠用比常人更敏銳的目光,畫出主體的質感、光影與線條,在色澤的變化中,呈現了完美極致的畫作。因此要探索一名畫家的世界,其實應該從他的作品中就能窺知一二。
  
  雷諾瓦說:「如果你沒有想撫摸那幅畫的衝動,那表示你看不懂那幅畫。」一名畫家若非已經到達一種高超的領域,是絕對無法說出這句動人的話語。
  
  雷諾瓦的「瓶塞理論」自有他的觀點,但也並非是絕對的名言,這其中牽扯著太多的被動,並非主動出擊的快意。但人有時真的必須順著天意,所謂「船到橋頭自然直」也正是此意。若非社會型態的改變,雷諾瓦可能終其一生都會在瓷器廠繪盤子,而無法成為廿世紀印象派的一代宗師。
  
  然而邁入老年之後,雷諾瓦所有的創作動力便慢慢消逝了。所以這種「靜」的情境,便只能畫靜態的花或水果。但雷諾瓦則不然,他崇尚的是人的體溫,透過肌理所表現的生命動能。可以想見當手碰觸到渾圓飽滿、厚實而有彈性的女性肌膚,生命的動能便在當下起了共鳴,一種體溫的緊密傳遞是無人能夠閃躲的。
  
  安黛的出現為雷諾瓦帶來新的創作動能。但一開始安黛會去應徵模特兒,這應該與她的性格有極大的關連性。安黛說是老夫人介紹的,但小兒子勞德卻打臉說老夫人已經亡故,這顯然是安黛在極端困境中,為了尋求一種往上爬的契機,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情去應徵,沒想到雷諾瓦ㄧ眼就中意。這可以對照小尚與安黛在床上的對話。因為安黛一直鼓吹小尚去拍電影,而安黛或許也可以因擔任女主角而揚眉吐氣。
  
  事實上小尚在戰爭結束後回到老家,而父親在一九一九年畫完「浴女」之後亡故,小尚不但立刻娶了安黛,並且從一九二四年開始投入電影的工作,一直到一九三一年兩人分手之後,一直都由安黛擔任女主角。但分手之後安黛便消失在大銀幕上,期間她一直試圖東山再起,但卻始終沒有機會,一直到她一九七九年過世,她的夢想始終不曾斷過。這表示安黛不僅是個有心機的人,而且也是個野心勃勃的人,只可惜她的長才只有在雷諾瓦的畫作中,才真正發光發亮過。
  
  雷諾瓦的畫,在十九世紀末,尚無法引起市場的注目,梵谷在一八九五年左右畫完最後一幅「麥田昏鴉」後,他的畫作依然不受重視。但雷諾瓦活得夠久,也有毅力堅持以「光影」來詮釋,使他在老年之際就有了一些聲望,畫價自然也就水漲船高。
  
  雖然如此,雷諾瓦卻也承受了一些必然的苦楚。全身罹患關節炎,使他的手指全部扭曲變形,他的毅力不得不令人讚嘆,醫生問他,若連手也無法拿筆時該怎麼辦?雷諾瓦回答:「那就用老二畫!」
  
  畫家若沒有對生命產生一股熱忱,他的作品註定會是平庸的。而這股熱忱卻是來自「如沐春風」的感受,異性相吸是一項極為自然的表現,而這種相互碰觸的愉悅,卻是人存在的動能,就算失去了性慾,但碰觸青春的渴望,卻絕對是藝術家的必要手段。
  
  家中有一群女人,都曾經是雷諾瓦的模特兒,而最後她們都心甘情願留下來照顧他,這種景況的原因當然很複雜,但總而言之,那絕對是對一名藝術家的禮敬。她們必須了解一名藝術家的習氣,該脫衣服當模特兒,就毫不猶豫地脫衣;該到廚房作飯也無二話,每天還得一起為雷諾瓦洗澡也無怨言,因為她們認為在某種角度中,都參與了雷諾瓦繪畫的一種過程。而以雷諾瓦而言,這種被渾圓肌理環繞的感覺,正是他生命熱能的發電機。
  
  其實這些類似的情境,也都曾在日本的小說情節中出現,川端康成是個中高手,但後來卻也為一名十八歲的女傭吞瓦斯自殺,或許時代不一樣,川端康成沒有雷諾瓦幸運遇上了安黛。而另一位谷崎潤一郎的「異色文學」更是讓人驚艷,我們從文字間,可以找到許多與雷諾瓦類似的情境與心情。
  
  雷諾瓦最後握住安黛的手,安黛把頭伏在雷諾瓦的肩上,什麼也不能做的雷諾瓦,只能感受那股「如沐春風」的愉悅,但依然感嘆地輕聲一句:「相見恨晚啊──」
  
  雷諾瓦在畫作中展現了生命動能,他說雷諾瓦家族絕對不用黑色,因為世上的苦難已經夠多了,何忍將幽暗哀傷再在畫作中呈現?望著這一群模特兒自然流暢地生活,或者一陣強風吹走了野餐的毯子,或者女人撩起裙襬溯溪而上,波光映照著樹叢,於是屬於大自然的音韻,便自行吹奏起來。於是在那當下,雷諾瓦便開始動筆了,而一幅幅的名作也次第完成了。
  
  勞德年紀尚小,他無法理解父親與這群模特兒之間的關係,所以他會夾帶怒氣地說:「每個模特兒最後都會變成爸爸的情婦。」
  
  之前也許也存在著男女慾望的問題,但性愛在一名藝術家而言,不能用傳統見解去評論,因為這只是一種「觸媒劑」,在性愛的愉悅中,才能產生更大的創作能量,這也是所謂藝術家的特質。

2016年6月10日 星期五

永不放棄(Won’t Back Down)


導演:丹尼爾‧巴爾茲(Daniel Barnz) 
主演:薇拉‧戴維絲(Viold Davis)
   荷莉‧杭特(Holly Hunter)
2012年 / 美國 / 120分鐘 / 普遍級
禮讚: 有色人種促進協會形象獎傑出電影女主角
片中兩個靈魂人物,單親媽媽 · 潔美,還有不得志的老師 · 諾娜 ...

◎ 劇情簡介

  潔美的女兒艾希莉在學校有學習障礙,但她的老師卻不在意,因為長久以來亞當斯小學,都是在這種得過且過的心態下教育學生,因此很多的畢業生竟有相當大的比例無法閱讀。
  
  潔美發現問題的嚴重性,她注意到隔壁班的老師諾娜,也有一個閱讀障礙的兒子寇弟。潔美要求諾娜能夠替艾希莉調班,諾娜答應了,但學校並不答應。
  
  潔美也注意到一名叫麥克的男老師,他的歌唱教學相當逗趣,雖然無助於艾希莉的調班,但兩人卻留下相當深刻的印象。
  
  諾娜在婚姻上出了問題,丈夫決定與她分居,搬到他弟弟住處,寇弟在每個地方各住一星期,但這使得他的學習情況更加不樂觀。
  
  潔美決心以創辦新學校來改變教學觀念,但這要大量的家長及老師支持簽名才能發揮效果,而在過去因繁瑣的審查過程,以及工會的阻撓,幾乎從來不曾成功過。何況教師若支持新學校的創辦,這表示與工會為敵,而失去工會支持,工作可能不保。
  
  諾娜原本也不參加,但感動於潔美的熱忱,何況自己也應該為兒子的將來打算,於是諾娜與潔美便展開積極的連署。但學校老師都不支持,大部份是怕失去工會的保障。而在家長部份似乎也不樂觀,許多家長見潔美一來,立刻就關上了門。
  
  但潔美與諾娜的奮鬥,慢慢受到了注目,甚至也引起工會代表伊芙琳注意。為了不讓事態繼續擴大,伊芙琳帶潔美參觀另一所學校,意思是只要她放棄設立新學校的計劃,艾希莉就可以轉到這所學校來。
  
  潔美有些心動,但她認為不能出賣諾娜及其他參予的人,於是回絕了伊芙琳。但諾娜似乎有所耳聞,差點因此而爭執,所幸在歷經種種挫敗後,終於爭取到公聽會的舉辦,然因一個數字錯誤而打回票,潔美據理力爭,幸好得到主席率先認可,而在重新投票後,最終以三比二過關。新學校的設立與教法都不一樣,就連伊芙琳也決定離職,重新走回當老師的路。

◎ 劇情分析
  
  教育體制的坑坑洞洞,並非三言兩語可以解釋的。傳統的教育先不說,對於一些特殊教育的方式,在台灣可以說尚在起步階段。就連在美國也是有類似的窘境,或許正是因為屬於少數,所以不見得會受到更多的矚目,就在因循苟且的態度下,許多老師變得有如行屍走肉,間接的就是原本就相當弱勢的學生,陷入了萬劫不復之境了。
  
  「永不放棄」是相當標準化的美國文化的呈現,以一名家庭主婦,最後竟能改變一個頑強的傳統教育體制,看起來不可能的事,但最終因潔美的努力,而有了全面的改變。有點神奇,有點傳說中的美國夢。
  
  閱讀障礙是一個現代醫學名詞,很多以前的小朋友也許有這種問題,但並未被歸納在閱讀障礙中,最終也只能落得不會讀書的「放牛班」。
  
  台灣不也曾經實施分班制度嗎?為何始終不曾有人出面指責?所有的「菁英」都能升學,這代表了學校的升學率與榮譽?但那些所謂的「放牛班」,是否有人會感覺到對他們的愧疚?教育不是講究平等的受教權?那為何會有令人不知所云的分班制度?
  
  教育真的能給學生真正的人生教育嗎?認真檢視之後,其實答案是相當清楚的。從國中教育的崩解,使得老師疲於奔命,學生也無法安適地受該有的教育,而教育並非洗腦,真正的人文信仰在台灣是完全不存在,也不受到重視的,因為一切以升學考試作為依據的標準。
  
  考試的一試定終生已經有了一些改變,也許是因為證照制度的實施,使得年輕學子有了更多的出路與發展空間。最近許多並未上過大學的年輕人,不斷地在世界各地拿到製作麵包與點心的金牌,不僅讓國家贏得最高的榮譽,也為自己尋找到一條新的出路。
  
  潔美與諾娜之所以使盡全力投入改革的路途,那是因為自己有個兒子正是學校中的受害者。而老師因受到工會的保障,等於是終身的保障,這種官僚體制沒想到也出現在美國社會中。因為本片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這不免讓我們必須重新評估美國這個國家。
  
  或許種族問題也是一個極大的問題,於是本片的兩個主角,便刻意以白人與黑人的合作,企圖以這圖騰來貫徹其合理性。但不管如何安排,這個組合似乎始終就有著許多格格不入之感。
  
  首先是潔美被伊芙琳企圖收買,而潔美確實也是心動過,因為她所作的一切不都是為了艾希莉?而如今艾希莉有了一個更適合的學校,那她的願望不就已經達成了?這是相當有戲的一個段落,但潔美掙扎的過程稍嫌薄弱,之後諾娜也知道這件事,兩人只是一陣的言語衝突,很快就煙消霧散。這是相當可惜的,如果在這個橋段上有了更大的著墨,相信戲劇的張力也會更有力道的。
  
  後面聽證會已經被駁回了,但主席(也是黑人)最終反而提議記名投票,在二比二之際投下關鍵性一票的也是黑人。
  
  如果這些黑人是真的那麼在意社會現況,在潔美提案之前,為何始終都無人有動作?只是在緊要關頭說一些感嘆的話,似乎也間接暴露了體制上更多的問題。
  
  開創一所新學校的意義是,老師要有全新的教法,這種脫離教科書的教法,是值得台灣借鏡的,別忘了台灣現在還在課綱上爭吵不休,這就顯得更加荒謬了。如果教科書無法讓學生感受到一些生命的真義,就算把世界各國的首都背起來,那意義也是不存在的。
  
  家長的態度永遠是教育體制中極大的關心者。關心自己孩子的受教權固然是好事,但這會形成兩個議題,成績好的,自然贊成到資優班,成績差的當然也不甘心到放牛班,這是永遠擺不平的槓桿,我們這個社會似乎也需要一位像潔美一樣的人來改革教育。
  
  潔美知道自己沒有唸大學,這帶給艾希莉極大的壓力,但這個理由相當牽強,沒有唸大學不是問題,問題是自己對社會的認知是否正確?這種正確的思惟才是真正會影響孩子成長的關鍵。
  
  其實家庭教育遠比學校教育來得重要,英國的吳爾芙並沒有上學,但其父親是英國文壇相當重要的人士,這也促動了吳爾芙開始投入了小說創作,從而使她成為「意識流」創始人之一而聞名文壇。
  
  加拿大的偉大鋼琴家顧爾德也沒有上過小學,完全由母親一人在家教育他,因為母親計劃讓他成為最出色而偉大的鋼琴家,所以一切課程就由母親打理,而這也在最後造就了這位偉大的鋼琴家。當然這也有些缺點,日後顧爾德在眾人面前演奏,總會顯現出不安的情緒,以致五十多歲後便不再公開演奏,而他演奏的方式卻只能透過收音機傳達,因為他無法面對觀眾。
  
  望子成龍並非壞事,但刻意地栽培也不見得會讓生命更加精采。但放任其肆無忌憚也是極為不妥。現在有許多家長採用歐美的管教方式,但卻忽略了適度管教的拿捏,反而讓孩子有了許多錯誤的認知,這是相當遺憾的。世上所有的事,過與不及均非上策,要懂得收放自如,其實也需要一些人生的智慧。

2016年6月9日 星期四

夢饗米其林(Spinning Plates)

導演:喬瑟夫‧列維(Joseph Levx)
主演:格蘭特‧阿卡茲(Grant Achatz)
美國 / 2010年 / 90分 / 普通級
禮讚:榮獲美國爛番茄85%超高好評!
   聖塔芭芭拉國際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影片
   那不勒斯國際影展
故事描述三家美食餐廳經營者,在創業與 ...

  ◎ 劇情簡介   

  台灣這幾年對餐飲的研究與推廣,已使得餐飲文化上昇至世界的頂尖水平,不管是中餐或西式料理,都有極為明顯的消費者。主要是國人任何的典慶或私人交誼,大部份會以餐廳作為消費的手段。這也是台灣在餐飲這個區塊能夠像雨後春筍地茁壯而起。
  
  尚有一個原因也是這種趨勢的推手,那就是證照制度的實施,使得更多的年輕人願意投入餐飲或麵包西點的創意行列。像幾名優秀的年輕人以麵包及西點創意技術,在國外紛紛得獎,回國後開店創業,生意更是興隆,足見餐飲文化是絕對值得推廣與經營的。
  
  有關「飲食」的電影其實多得不勝枚舉,像一九八七年丹麥以「芭比聖宴」奪得美國奧斯卡金像獎,影片中將法國傳統的美食做了最完整的呈現,再加上文學藝術的詮釋,使得這部影片因為法國美食而創造出一句名言:「胃是通往靈魂最近的地方」。
  
  導演喬瑟夫列維挑選了美國三家不同風格的餐廳,以紀錄片的方式詮釋了經營的困境、創意的可貴、食物與生命的互動關連。
  
  全世界能達到法國三星米其林的榮譽的,大約九十家,而美國的「段落符號」就是其中一家,這家餐廳在全世界餐廳的排比是第七名,但在全美排名是第一。號稱廚神的主廚格蘭特‧阿卡茲,擅長的是現在最流行的分子料理以及法式及義式料理。
  
  格蘭特‧阿卡茲的父親,從小就訓練他們要養成獨立自主的習慣,曾有一次父親給了他一輛破車,希望他自己賺錢買零件,慢慢修復,最後終於打造出一輛全鎮最酷的紅色跑車。或許就是因為這種精神,也造就了阿卡茲能夠以創造的精神,從而改造了他的美食。
  
  雖然在過程中,阿卡茲得到了舌癌,在作化療之前,幸好發現了一種新藥,否則阿卡茲是否會因為手術,而失去了他最寶貴的舌頭?這都是一項未知的難堪。想像一名主廚在失去了他的舌頭之後,那會是什麼情形?正如阿卡茲自己形容,如果他失去了舌頭,那他似乎也就失去活下去的意義了。
  
  阿卡茲運用現代的科技,來創作他的食物,舉凡冷凍盤,食材放在其上,立刻結凍,這是過去一些中西餐的廚師所無法做到的。任何的事務貴在創意,如果你的餐廳,只是一味地提供一成不變的料理,雖然能吸引一些老的食客,但就一種人文精神與態度而言,這依然是不美好的,因為一件事在經歷多年後,雖然能夠輕而易舉地呈現,但可能會落入到匠氣的窘境。
  
  不只是廚師,藝術創作以及其他任何行業的人,總是必須要在不同的階段,呈現不同的創意,否則生命的色彩會慢慢退失而不自覺。沒有創意的人生,總是在生命的尾端,才猛然發覺,自己不知何時已經離社會很遠,縱然想奮起直追,卻發現已經頹然無力。
  
  一個處處充滿創意的人生,每天都會有不同的能量,讓自己充滿鬥志。所謂的創意,也普遍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發現,譬如吃一頓餐或穿一套衣服,都能適度地呈現個人的創意。
  
  生命到最終的詮釋,似乎也不外乎「創意」,也許我們必須在每個臨界點上給自己一個「說法」,在重新檢視之後不難發現,生活中處處是「展現」。但這其實不一定與外人有關,別人的看法是他自己的,這應該不會影響你自己的心意識,重要的是你自己的見解是什麼?
  
  如何解釋生命其實就是一種創意。因為你懂得詮釋,於是生命便有了新的力量與質感。而這些詮釋其實也是進步的動力,如果只是依循過往,那這個世界似乎就會被被停格。想想若我們依然生活在一百年前的社會型態,你會有什麼想法呢?
  
  要拿到米其林三星並不容易,但拿到米其林三星,並不保證你永遠是保有這個榮譽。數年前,一名三星廚師被評為二星之後,他憤而跳樓自殺,因為這表示他在這個工作領域上,已經退步甚多,或許自殺是為了向自己負責,但為什麼不再重新振作,找出自己失落些什麼?然後再奮發向上,當再度拿回三星榮譽時,也許反而會締造另一種奇蹟,只是人有時在某些角度,是無法那麼清楚自己的。
  
  第二家餐廳是位於鮑爾鎮的「布萊巴克餐廳」,這是一家標準的美式餐廳,主要的餐點是自助餐,而他們的炸雞可說是香聞十里,幾乎這間餐廳就是鮑爾鎮的精神象徵,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有些老顧客都有鑰匙,會先行一步去幫忙開店。其他鎮民幾乎把這家餐廳當作是第二個家,閒來無事就會來餐廳喝杯咖啡,於是這家餐廳就成了鎮上眾人的聚會之所。重要的是,這家餐廳已經營業了一百六十年,一代傳一代,但都沒有與鎮民脫節。
  
  在一個聖誕夜,「布萊巴克餐廳」發生氣爆,百年老店一夜之間付之一炬,當老闆麥克決定重建,而鎮民不但提供建材與金錢,並共同來建造這家餐廳。但沒有想到,在蓋好之後卻又遭逢二度的火災。麥克一家人頓時陷入極度的沮喪中。但社區的人,在得知麥克願意再度將餐廳重建回來時,鎮上又再度掀起了另一股的熱潮。
  
  麥克的女兒安娜,也在房子完工後嫁給安迪,麥克在一塊墓地上,對著鏡頭介紹他的祖先都埋葬在此地,從一八五二年迄今,這一百多年來,這家餐廳不只是餐廳,而是一種愛荷華鮑爾鎮的精神象徵。
  
  第三家是墨西哥移民夫妻,他們開了一家以妻子名字為名的「嘉碧」墨西哥風味餐廳。夫妻倆  有個女兒諾馬,夫妻倆樂天知足,因為嘉碧延續母親的手藝,能做出風味絕佳的墨西哥肉捲,於是興起了開餐廳的念頭。
  
  萬事起頭難,但為了拓展事業,當然必須向銀行貸款,只是客人雖讚不絕口,但生意就是始終沒有起色,於是不久銀行便逼債而來,最終的結局都是銀行沒收了餐廳,而他們的信念卻始終不曾失落,於是又另起爐灶,再到別的地方開設第二家。而這過程似乎始終一樣,客人讚不絕口,但最終依然必須屈服在銀行貸款的壓力上,房子又沒有了……。
  
  也許這是一條艱辛而困頓的道路,雖然他們夫妻倆省吃儉用,也不敢請外人幫忙。因為餐廳的靈魂人物就是嘉碧,但儘管如此,為何這家風味餐廳的美食,最終都必須以失敗收場?
  
  「段落符號」、「布萊巴克餐廳」、「嘉碧廚房」是三家截然不同的餐廳模式,其經營的態度都有其異同之處,相同的是,他們都是很認真來看待自己的生命態度,因為人生必然是要面對挑戰,那積極的態度是必然的,否則如何去應對日後艱困的餐廳業務呢?
  
  除了「段落符號」的詮釋精神之外,「布萊巴克」提供了美國鄉下的另一番人情,這種社區主義的力量,在美國而言是常常透過宗教,而不斷地展現它的精神,當然在日常大家習以為常的「口味」中,自然也能結合了美國的另一番意識形態了。
  
  「嘉碧廚房」可能是外來的口味,無法大量提供共融的頻率,偶爾嘗試的美味會成為記憶的一小部份,但卻無法成為一股力量來互攝,這或許是嘉碧廚房永遠必須去面對的困境吧?

2016年6月1日 星期三

維多利亞的秘密(Victoria)

導演:杜倫‧蓮恩(Torun Lian)
主演:比爾‧史卡斯加德(Bill Skarsgard)
   艾本‧愛克莉(Iben Akerlie)
挪威 / 2013年 / 105分
禮讚:2013 奧斯陸電影節開幕片
   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克努特‧漢森曠世愛情鉅作,
   第五度搬上大銀幕
講述貴族女子維多莉亞與磨坊主兒子喬漢納之間的一段浪漫壓抑的古典戀情…

◎ 劇情簡介

  維多莉亞的父母是個大農莊的主人,從小就受到父母的疼愛,每次要回農莊都會經過小河,渡河的工作就由受雇在磨坊工作的喬漢納擔任。
  
  也因為維多莉亞與喬漢納從小一起長大,隱約中似乎彼此之間都存有一股情愫,但因喬漢納是磨坊工人的兒子,卻始終無法跨越這道主人與僕人的藩籬。
  
  這一日喬漢納又載維多莉亞過河,而這回有奧圖隨行,正當喬漢納欲抱維多莉亞上岸時,奧圖一把將喬漢納推開,因為奧圖也喜歡維多莉亞,自然容不得他人接近維多莉亞,更何況喬漢納只是一名磨坊工人的兒子。
  
  喬漢納長大後便到城市內唸書,這回在碼頭上與維多莉亞相遇,兩人談起了小時候另一名女孩卡蜜拉,她在不慎落水之際,是喬漢納跳入水中將她救起,當時卡蜜拉的父親便送他一個懷錶。
  
  長得英俊挺拔的喬漢納,更是深深吸引了維多莉亞,喬漢納承認偶爾他也寫詩,這更引起維多莉亞的興趣。此時喬漢納發現有人開動了磨坊的石磨,喬漢納趕了過去,雙方起了爭執,奧圖與朋友相當不以為然,因為只是轉動石磨而已,但喬漢納認為他們太愚蠢,因為不知道裡面沒有麥子,石磨空轉,會導致石磨毀壞。
  
  維多莉亞感受到家中似乎有股龐大的壓力,這才了解到父親因財務出現問題,必須依賴奧圖父親的援助,而對方提出的條件,則是維多莉亞必須嫁給奧圖。為了家族不致中落,於是訂婚的宴會便在風光中舉行。維多莉亞雖然有所不悅,但大勢所趨也不是她一個女孩所能反抗的。
  
  維多莉亞在街道遇見喬漢納,兩人有了更深入的討論,喬漢納送她回友人張伯倫的家,喬漢納不敢入內,但卻有吻她的慾望。
  
  維多莉亞似乎再也無法忍受她對喬漢納的思念,於是偷偷去找喬漢納,但雙方又似乎顧及道德的問題。最後維多莉亞邀他參加宴會,並且要為他介紹神秘人物,而宴會中才知正是卡蜜拉。但在宴會中喬漢納的出現也使得奧圖相當憤怒,在爭執中奧圖毆打了喬漢納,但奧圖卻在狩獵槍枝走火而喪失生命……。

◎ 劇情分析
  
  「維多莉亞的秘密」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克努特‧韓森(Knut Hamsun)的經典小說,在廿世紀被譽為愛情曠世鉅作的作品,這應該已經是第五度被改編拍成電影。這顯示維多莉亞的祕密,必然有其相當特殊的角度,詮釋了一些截然不同的觀點。
  
  有時在人際之間的互動,以局內人而言是相當模糊的,明明是一條康莊大道,但當事者卻往往裹足不前。因為太明徹了,反而讓自己暴露在清楚的視野中,似乎就更容易遭受攻擊了。
  
  這個前提,似乎是說明了維多莉亞的性格,就算喬漢納,似乎也是相同的思維。也許愛情應該帶有一點矜持才有美感,但若因此而喪失了機會,是否也是在所不惜呢?
  
  也許這應該說是時代背景的道德文化觀,所造成的一種壓縮思想,社會階層的高低優劣,導致世俗的目光中有了分別。所謂門當戶對的觀念,自古以來都是存在的,在以前的西方也不見得有更佳的見解,如果真的有所討論,那一定是對這世俗的窠臼提出抗拒,從而獲得救贖,並重新建立自己新的見解,而獲世人的肯定。
  
  維多莉亞是一名聰慧的女子,她對於自己的理想,其實是相當清楚的,但她卻無法抗拒當時社會的潮流與意識形態。從「愛」的角度而言,她從小就心儀喬漢納,對這名磨坊工人的兒子有百般的傾心,但在禮教中她似乎也必須遵守一些社會原本存在的規則。
  
  維多莉亞是否有受極高的教育,這點是模糊不清的,在當時歐洲的社會,還是不太容許女孩子到學校去上學,比如這個時期的英國女作家吳爾芙,她的兩個哥哥都上了牛津與劍橋,但吳爾芙卻不准上學。或許正是這種刺激,才導致吳爾芙致力在文學創作上,而獲得「意識流始祖」的封號。所以有些評論家便斷言,吳爾芙之所以成為小說家,其實她是要以寫小說的生命力量,向父親作某種程度的抗議。
  
  我們看不到維多莉亞有類似吳爾芙的性格或舉動,但她始終保持著大家閨秀的態勢,因為她不能採取主動,縱然她心有所屬,在那個時代似乎沒有任何反抗的案例。問題是維多莉亞的心卻是躁動不安,雖然奧圖也是一名風度翩翩的軍官,又有財力雄厚的家世,但心中早已默許的契合之情,卻早已攀滿她的心懷,於是矛盾的心使她產生了極度不同的心境,因此這本長篇小說的人物敘述,便有了極為不一樣的詮釋。
  
  維多莉亞與喬漢納,其實不只一次想要突破心靈的困境,讓兩個相愛的人進入他們所追索的心靈世界,但問題是每每在臨界點便壓抑了那乾柴烈火的情慾,但在退回原點之後,卻又陷入因層層阻礙而焦躁困擾的心情。
  
  在歷經一番煎熬之後,想當然耳兩人又故態復萌,再度像磁鐵般地吸引在一起。何況此刻的喬漢納不僅唸了大學,甚至也出了詩集,對當時而言,喬漢納也是一位即將邁入成功行列的人,差別的只是他的家世,因為他依然是一名磨坊工人的兒子。
  
  維多莉亞在進退之間,開始有她的考量,她以主人的身分,邀請了喬漢納去參加宴會,其實在這節骨眼,她是略施計謀,期望在雙重佈局之下,或許能夠扭轉情勢並從中尋求她與喬漢納的新契機。
  
  維多莉亞請李奇蒙介紹了喬漢納,而卡蜜拉雖然也難忘當年救他一命的喬漢納;也曾一度把自己的終生幸福押寶在喬漢納身上,在逐漸對應中,卡蜜拉卻發現喬漢納真正的心上人是維多莉亞,而重要的是在這個交會的時刻中,她與李奇蒙一見如故,於是這場宴會無法造就維多莉亞的交集,而是造就了李奇蒙與卡蜜拉的姻緣。
  
  這場宴會卻使得奧圖與維多莉亞起了衝突,這可以看出奧圖的妒意早已怒火中燒,趁這個機會攻擊了喬漢納。一個窮人家的孩子豈有還手之力?他的態度也有不屑與奧圖計較,但這也使得他與維多莉亞之間的問題,產生了更大的困擾。
  
  奧圖因為意外使得槍枝走火,奧圖的死亡導致後續極大的變化。失去了奧援的維多莉亞父親,似乎已經走投無路,他將自己鎖在莊園內,然後放火燒了莊園也讓自己葬身火海。
  
  維多莉亞的家道中落了,而她也身染重病,在幾度與喬漢納失之交臂後,維多莉亞在一聲聲長嘆中,走完自己最後的人生,徒留遺憾。
  
  如果細究這部小說的主旨議題,最應探索者是人的個性,如果兩個人夠堅強或願意攜手共赴難關,也許所有的結局不會是悲劇收場,世上層層的無形障礙,使他們的真愛無法從種子發芽到破土而出,這種個性在兩人即將有交集的時刻,卻又讓自己喪失了機會。
  
  這種現象有人稱之為「斑鳩理論」,意即斑鳩是相當奇特的鳥兒,因為牠不喝清澈的水,非得要把清水攪拌讓水混濁之後,在連同一些雜質一起喝下。
  
  當你明白這一切一切都是如此清澈時,為何不願意勇敢地承擔?而非得讓一切顯得混淆不堪時,才能有勇氣去介入尋找?維多莉亞真正的困擾正是在此,但當時的社會氛圍應該也是她的致命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