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14年1月28日 星期二

幻想戀愛(Heartbeats)

導演:札維‧多藍(Xavier Dolan)
主演:札維‧多藍(Xavier Dolan)
   莫妮雅‧修克黎(Monia Chokri)
加拿大 / 2010年 / 101分 / 限制級
禮讚: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提名

一對異性好友皆愛上同一名男子,在這場愛情戰爭中,友情也將遭受到最嚴厲的考驗…

◎ 劇情簡介

  法蘭西斯與瑪莉是一對交情不錯的異性朋友,在一群友人的聚會中,蘇菲帶來了一名金髮男子,剛從鄉下來都市的尼可拉。
   
  表面上對尼可拉是相當高傲,法蘭西斯與瑪莉分別表明尼可拉不是他們的「菜」。有一天瑪莉接到尼可拉的卡片邀約,她打電話給法蘭西斯,而他表示也接到星期四的邀約,於是兩個人各懷鬼胎地去赴約。
   
  尼可拉邀二人一起在森林中玩捉迷藏,當尼可拉找到法蘭西斯時兩人一陣拉扯,尼可拉看似要吻法蘭西斯,但靦腆的法蘭西斯把臉別開了,於是尼可拉又繼續去找瑪莉了。
   
  法蘭西斯聽到尼可拉最喜歡奧黛莉赫本,他立刻買了一張赫本的海報,但尼可拉似乎並不很熱絡。其實瑪莉似乎也結交了一名專門作愛的男友,男人問她作愛時會不會有幻想?男人說他會,但與她作愛卻不會。
   
  瑪莉似乎完全被尼可拉吸引了,她主動邀他去一家越南餐廳,沒想到兩人一踏入餐廳,不但遇見法蘭西斯,甚至也遇上安東尼、裘蒂、克拉拉。於是期待兩人獨處的願望又落空了。
   
  又一次尼可拉舉行派對,兩人分別送了橘色衣服與一頂帽子,而尼可拉也分別擁吻瑪莉與法蘭西斯,而當夜尼可拉與他母親德希蕾一直跳舞,這使得抱著希望的二人都全部沮喪不已。
   
  或許是不順遂,法蘭西斯也揶揄瑪莉的衣服太老氣,她抗議是復古。第二天尼可拉邀二人一起去姑姑家渡假,而兩人出去買東西時,法蘭西斯竟聞著尼可拉的衣服而自慰。尼可拉之母送錢來並對法蘭西斯相當讚賞。三人在別墅中時尼可拉表示他愛法蘭西斯也愛瑪莉,但瑪莉在營火會中見二人吃棉花糖有著性暗示;第二天早上發現二人在河邊嬉戲,她氣得要獨自回家。法蘭西斯攔阻她,兩人一陣拉扯。當法蘭西斯向尼可拉表示愛意時,尼可拉表明自己不是同性戀。而瑪莉以新詩向尼可拉示愛時,尼可拉只表示廚房正在燉東西。於是兩人終於發現尼可拉對二人而言只是一場人生的過渡。

◎ 劇情分析
   
  很多人認為「眼見為憑」,因為從視覺的反應中,便有了判斷,而在分別之後立刻有了一種自我的認知。這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型態。
   
  然而事實的真相並非如此簡單,因為在透過眼睛的判斷時必須有意識介入,當然這是粗淺的講法,若以唯識學來說自然複雜許多。
   
  所謂的「一見鍾情」自然是男女兩人在見面的瞬間,透過眼神的交會,於是便有了一種愛意滋生。但以現在的複雜情境而言,就無法在當下有了明確的了知。
   
  現今社會的「異性戀」、「同性戀」都已經更加複染而令人摸不著邊際。「幻想戀愛」正是在這個社會焦聚中所提出的迷亂思維,從而有了絕新的思考辯證,這也表示作者在創作的思考中有其綿密的思路。
   
  所謂「色不迷人,人自迷」,尼可拉這位俊美少年的出現,不但吸引許多年青人的目光,就連法蘭西斯與瑪莉這對情侶都受了影響。法蘭西斯與瑪莉各自認為尼可拉對自己有意。這一個契機是很絕倒的,因為這表示法蘭西斯必定是個雙性戀;而瑪莉所謂的男女關係,也絕非是我們傳統認知的,單一伴侶的原則。於是這個社會的混亂關係,便由此展現開來。
   
  就算不是對尼可拉,法蘭西斯也常與其他俊秀的男性發生同性關係;而瑪莉則與其他男人也有床第的歡悅,問題是這種傳統認知的背叛行為卻是一種常態,法蘭西斯與瑪莉,始終是一對看起來如此登對,而且又忠於對方的情侶。直到尼可拉的出現。
   
  如果尼可拉真的對法蘭西斯有同性之好,但那應該也只是另一場的同性歡愛。問題是法蘭西斯是一名相當害羞的男孩,森林中玩捉迷藏,尼可拉抓到法蘭西斯並將他壓制在地上,當下法蘭西斯是相當渴望的,但他卻害羞地把頭別過去,在那當下尼可拉也退卻了,他裝作無事地站起來又找瑪莉去了。
   
  這一段是相當曖昧的,法蘭西斯的主觀論述是相當清楚的,但卻也不能否定尼可拉對法蘭西斯沒有動情。當三人在一起時,尼可拉總是說他愛著兩人,口頭上的話語,當然不能完全作準,但他邀請二人到姑姑的別墅中渡假,這內在的心思自然必須去深究,同時他與法蘭西斯烤著棉花糖放置嘴中的動作,正是性的暗示,這也是為什麼,瑪莉看了以後相當不悅而起身離去。
   
  正因為三人都沒有敞開心胸,因此也就無法探究對方的心思。這樣的發展極有可能成為所謂的「三P」,也許這也正是尼可拉的終極目標。如果各個接觸則更顯曖昧,也因為三人都極力保持這份曖昧,於是便成為等邊三角形的拉扯,最終註定無法成局。
   
  但是也有可能法蘭西斯和瑪莉太多情,因為尼可拉自始至終都不曾有過動情,一切的互動,都只是建立在男女青年的快樂青春的歡悅。
   
  尼可拉的俊秀代表了一種「誘惑」,而被吸引的卻不只是女性,這是一部新時代的影片,所謂的「愛情」,在未來的世紀,是否真的已經沒有性別之分?許多「中性」人受到極度的歡迎或成為流行標的,是否也正是這種現象的另一種指標?
   
  也許我們再從尼可拉的角度來看,他是眾人的目光焦聚,他可以輕易地掌握一切情慾的收放,在這群青年男女之中,他猶如肆無忌憚的國王,可以予取予求,但他卻寧可將一切完弄於股掌之中。這樣的掌控慾,讓他更能滿足於虛榮的心?
   
  這是一個迷亂的年代,許多人解構了傳統的男女情慾;但似乎也在這混亂的情慾之中迷失了。愈是自由奔放,愈是無法得知自己真正的所求,這三人之間訴說了這份矛盾,也呈現了這份的失落。
   
  其實導演並不願意,提供一個真正的答案給觀眾,畢竟這種現象,也只是過渡時期的現象,假以時日,誰能保證不會有更新更多的花樣呢?
   
  一句話的挑動;一個眼神的照會;一個行動的示意,這會是一種正確的訊息?尤其要切入到終極的情慾對待時,便會有截然不同的思考。人的複雜性,往往在這些對待中,作更多的思索變化。情境的挑染,有時也會使得原本的思緒,有了截然不同的改變,於是原本的愛有了變質;而原本的無愛也會有不一樣的結果。
   
  如果這一切都是虛幻的想法,那似乎也無法滿足,現代青年男女的互動,導演在情慾的幾場戲,刻意以色調來區分,卻也呈現了另類的美感。但虛幻若無真實來對應,那如何能界定真與假呢?
   
  如果幻想中的慾望,可以勝過真實,這樣的論點,可以放置在年紀大的人身上,對於血氣方剛的青年,我們寧可是當作一種假設。
   
  當眼神一交會,其實就已挑動全身的賀爾蒙,不管對方的反應如何?年青人自然有一套宣洩的能力,在過程中,稍為偏離的認知,是必然會發生的事;但這並非是挫敗,而是相互的較勁與撞擊。每個人都年青過,只是時代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呈現,但基本的人性總是相同的。

2014年1月27日 星期一

幽靈與未亡人(The Ghost and Mrs. Muirn)

導演:約瑟‧麥基維治( Joseph L. Mankiewicz)
主演:珍娜‧泰妮(Gene Tierney)
   雷克斯‧哈里森(Rex Harrison)
美國 / 1947年 / 104分 / 普通級
禮讚:1948年奧斯卡(美國電影學院獎)最佳攝影(黑白片)(提名)

個性倔強的寡婦,在丈夫亡故後堅持帶著女兒獨立生活,並且偏偏要搬入一家鬼屋居住。此屋原來真是有個船長的幽靈居住其中,船長因意外窒息死亡而被人 ...

◎ 劇情簡介

  露茜嫁給艾德華後生了女兒安娜,但沒多久艾德華就逝世了。露茜與婆婆及小姑伊娃住在一起,卻完全沒有個人自由,於是她決定帶著安娜以及女傭馬莎離去。婆婆及小姑相當反對,但露茜的堅持使得她們無法阻擋。
   
  露茜到了白崖鎮,找了房屋仲介庫先生,但房價都太貴,只有一戶租金相當便宜,但庫先生則不贊成,在露茜的堅持下,庫先生不得已只好帶她去參觀,結果露茜很快喜歡上這棟面海的獨棟房子。只是在參觀的同時,庫先生好像聽到男人的狂笑聲,嚇得落荒而逃。露茜這才知道房子鬧鬼,這反而激盪起她的好奇心,不顧一切地承租這棟房子。
   
  露茜在半夜總會夢見有男人進到房間內,門也會自動打開,不久一名自稱是船長的丹尼爾出現了,責問她把花園的「猴子謎陣」樹砍掉,露茜辯稱要改種玫瑰。
   
  露茜與丹尼爾共同點是喜歡葉慈詩人的「夜鶯」,兩人雖然分屬人鬼的世界,但卻漸漸有了相同的頻率。當婆婆與小姑來訪的時候,丹尼爾戲弄她們一番,兩人被氣得離去,但船長丹尼爾與露茜反而高興不已。
   
  丹尼爾決定要將他的一生交由露茜來書寫,將來出版後就可付房租甚至買下房子。而在出版社遇上兒童作家麥爾斯‧法利,他的殷勤與禮讓,使得出版家史波勞決定出版這本小說,果然立刻解決了露茜的困境。
   
  但也在這個節骨眼,法利展開強烈的追求,而露茜也認為法利是一個可以託付終生的男人,他在海灘為露茜畫了一幅畫,這使得露茜將掛在房間內的船長畫像移出至客廳。而在花園中露茜沉溺在幸福中竟接受了法利的吻,於是丹尼爾決定不再出現在這幢房子中。
   
  史波勞寄來頭期款五十英鎊,並希望她去簽約,但她原本與法利有約,但法利因有事不能來。於是露茜直接到出版社簽約,同時問了地址也順便去拜訪法利的家,結果發現他有妻兒。露茜相當沮喪,決定再度封閉感情。
   
  安娜長大念大學也帶回男友比爾,而露茜年紀愈來愈大後,終於喝了熱牛奶後逝世了。船長丹尼爾的靈魂這才來接她,兩人攜手共同走出房門…。

◎ 劇情分析
   
  從「幽靈」兩個字來看,很多人一定會以為這是一部鬼片,雖然男主角丹尼爾確實是一名過世的船長,正因為執著於自己生前的房子,因此時常驚動來租屋的住戶。
   
  人死之後會有幾種情形:純善之人沒有中陰身,因此在斷氣的剎那立刻往生天界,也就是佛經所說的「慾界六天」。而極惡之人也沒有中陰身,因為會立刻進入地獄,而一般人則會在中陰身渡過最多七七四十九天後,再依業緣投胎至六道中的因緣父母。
   
  佛經當然也提到不依正覺修行之人而以方式之不同,遂有各種仙鬼之報,譬如「風魃之鬼」屬於遇風成形,「畜魅之鬼」則遇畜成形等等不一而足。
   
  丹尼爾以自己生前的色身為鬼,這是不可能存在的事實,但因為是電影編著,故就不予以計較了。
   
  丹尼爾為何不願像其他人一樣回到上帝身邊?或是去投胎重生?究其原因都是因為「我執」的緣故。因為看不透五蘊色、受、想、行、識都是虛妄法,死後執迷於世間曾擁有過的一切,因此在死後心念執著而落入更多的業識無明之中。
   
  露茜雖然是一名寡婦,但卻是相當有主見的女人,這種思想能夠在一九四七年來呈現,不由得對這部電影的創作致上崇高的敬意。編劇Philip Dunne改編自R.A.Dick的小說,當然是刻意想創造一段離奇的人鬼之戀,但露茜是否真的如此勇敢,這是有待商榷的。
   
  華人世界的「倩女幽魂」也是令人著迷的人鬼之戀,若將之與本片相較,雖各有獨到之處,但倩女幽魂則增添更多的浪漫色彩。當然「幽」片也是走浪漫的色調,但依然還是有著高低之別。
   
  露茜在丈夫死後,不願將來就這樣老死在夫家,何況婆婆和小姑處處掌控了她的行動。或許是為了能夠掌握自我,於是露茜主動求去。她原本依靠一些股票紅利而過日子,但沒想到公司財務發生困難,於是露茜與女兒及女傭立刻陷入困窘之境,但這並不影響露茜的決心。畢竟心靈的自由才是她的首選。
   
  這在當時的情境確實由電影以較樂觀的角度來呈現,若真無收入來源,露茜將會面臨何等的困境?但一切的現實全部被虛擬化了,沒有收入卻似乎不會影響生活起居,在早期的電影中這種例子屢見不鮮,也是在編劇的考量中沒有那麼嚴謹。
   
  人鬼之戀是相當浪漫的,一陰一陽卻能相安無事,中國相書云:「陰陽不分」正是這般寫照,但凡是牽扯到愛情,那麼各種的可能都是可以併存的。「白蛇傳」之所以吸引許多人的注目,不正是人妖之戀嗎?
   
  露茜與丹尼爾的共同嗜好是喜歡葉慈詩人的作品,這樣的頻率相通,使得兩人有了名正言順的因果關係。這也使得丹尼爾決定託露茜的手寫出他自己的自傳。而很快地露茜的小說上了暢銷版,當然也解決了她生活上的困境,但這未免使得原本令人讚嘆的露茜獨立的思考精神化為烏有。因為作品貴在獨自的思維創作,如果由人口述而書,那只是一種紀事錄。這自然是編劇在整體的考量上有欠周詳之處。
   
  露茜在出版社遇見暢銷的童書作家法利,由此展開的情節就比較真實了。法利雖然是出版界的暢銷作者,但同時也是花花公子,在他的殷勤中露茜很快就迷失了自己,甚至把自己的情感全部投入其中。
   
  露茜的感情受到挫敗,這也表示她曾經委身於法利,只是當時的社會環境較為保守,這些情節只好一筆帶過,直到露茜陰錯陽差去到法利家中,才發現法利早有已娶妻,而其妻更是坦言以前就發生過類似的情形,也就是說露茜並不是第一個受騙的人。
   
  這段期間其實是露茜背叛了丹尼爾,她把丹尼爾的畫像移出房間,她甚至忘卻,這是她曾經與鬼魂丹尼爾的約定,如今她背叛了約定,丹尼爾也沒有惡言相向,他只是靜靜地消失。
   
  事後露茜才知道,丹尼爾也常常私下和她女兒安娜有著互動,畢竟小孩不太會考量到「人鬼」之間的差異性,因此也就沒有所謂的害怕了。
   
  露茜感情受到挫敗後,從此不再談論感情,此刻她因版稅的收入也買下了這間傳說中的鬼屋,直到安娜長大念了大學也交了男友,在女兒出嫁之後,露茜終於安靜地去世了,而來迎接她的正是丹尼爾。
   
  從戲劇的觀點來看,這正是一齣喜劇的情節,不管其故事結構是否合理,它正是一篇傳統的敘述,談不上什麼流派的呈現,只是純粹以「愛情」的角度來貫穿前後,而唯一的創意則是「人鬼」之戀。
   
  常言道人鬼殊途,何況是彼此相戀?但在戲劇情節中,正因為它的不可能在成為情節之後,便更能吸引觀眾的興味,世界上有許多馳名的作品,也都以人鬼之間作無盡的表現,可見在許多人心目中,是有著許多說不出的期待的。
   
  一九四七正是戰後的時期,而能有如此中規中矩的影片出現,當然是相當難能可貴的,台灣那個時期,可能連拍電影都是不可能的任務呢。

2014年1月11日 星期六

大曾根家的早晨(大曽根家の朝)(Morning for the Osone Family)

 由 林苑芳 老師 撰稿

導演:木下惠介 
編劇:久板榮二郎 
演員:杉村春子、增田顺二
出品: 1946年/ 日本/ 81分鐘 / 劇情 / 普遍級
發行公司:松竹株式會社
禮讚:1947年Mainichi Film Concours(Mainichi
   Film Concours) 最佳男主角小澤榮太郎
   1947年Mainichi Film Concours(Mainichi
   Film Concours)最佳劇本久板榮二郎
   1947年Kinema Junpo Awards 最佳影片

此為二次大戰後日本電影界拍攝的第一部有關戰爭題材的影片,獲當年十佳影片之首…

◎ 劇情簡介 

  在已故大曾根教授的家裡,遺霜大曾根房子和四個孩子和睦而平靜地生活在一起。1943年(昭和十八年)年底,日本國内大量徵兵,大雪紛飛的夜晚在房子家,母親房子彈奏,女兒悠子與兄弟唱著平安夜的歌曲,氣氛十分和樂,悠子的未婚夫,實成明是一個音樂教授,因著大家的邀請彈奏了離別的曲目;悠子也默默的表達對實成明的情愫,實成明留了一封信希望悠子等他離開再看信,原來實成明被征兵入伍。就在這天夜裡,長子大曾根一郎又被指控為政治犯,被捕入獄。因著這二件事的發生頓時讓房子家由歡樂的氣氛,掉到令人憂愁的情境。戰爭的到來讓原本平靜的家漸漸不平靜,而國家整體的氛圍也越來越詭異,物價攀高、政客擾民,都是現實社會的氛圍。

  1944年(昭和十九年)聽到大哥要返家的消息,泰二、悠子、皆歡欣的在家等待,連教授的弟弟大曾根一成平兵衛,也帶著酒來準備慶祝,但是聽到長子不能回家的消息,泰二就出門,平兵衛也悻悻然地離開房子家。當天晚上泰二在晚餐前還未回家,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替他擔心,泰二喝醉進門看到平兵衛的夫人,不客氣地請他離開自己的家。因房屋被炸毁,平兵衛全家搬入教授家中。實成明入伍不幸受傷,這件事讓悠子非常不安,房子將此訊息告知平兵衛,希望他能為實成明在軍中說說話,他的態度卻是一副不關他的事的樣子。

  朋友特高先生至家中造訪,特別為悠子帶來實成明的信件與訊息,這件事的發生著實讓悠子對實成明放心不少。房子家中的傭人因為戰爭爭戰不停,房子家中人員減少而被徵召到軍隊當伙伕。平兵衛的朋友來訪,悠子奉茶,看到平兵衛與朋友簽定協議書。房子接到大曾根隆學校打來的電話,告知即將入伍的消息,房子不知所措地找平兵衛商量,平兵衛以樂觀其成的心態真誠高興,一個大學生有保家衛國的想法他很開心,擅自決定讓三子大曾根隆去服役,這個決定讓房子對於自己孩子的安危擔心不已。

  1945年(昭和二十年)戰爭未停歇,眾人的日子越來越難過,房子也不得不出門賺錢維持家用,因為戰爭世道越來越亂,人心惶惶大家都一致認為要是無戰爭會有多好,畢竟人們不想戰爭的力量比不過政客,永遠都是老實過日子的人們受苦,空襲警報多得讓人受不了,房子辛苦的工作換溫飽,平兵衛的太太對悠子曉以大義,希望悠子能夠嫁给軍需株式會社社長的兒子,藉由出嫁的聘禮讓房子不用這麼操勞過生活,話說完畢才出門不久的房子,在送貨途中昏倒,被鄰居帶回。叔母看到這景象不免數落悠子,希望她以母親為重出嫁,悠子的態度仍舊不從。當晚房子睡到一半作夢夢到隆回家,用一貫的笑容告訴母親他回家了,房子因而驚醒,醒後她預感到隆已不在人世。時間已是凌晨5點,平兵衛回家告知妻子,天皇準備宣布戰敗的消息,並為此事不開心喝悶酒,不開心的原因是平兵衛原來是職業軍人,如果國家戰敗自己淪為亡國奴,對自己是無任何好處,妻子則在一旁慫恿他趁亂多撈一些物資回家。

  第二天房子為隆薰香祝禱,母女倆都期望戰爭趕快結束一家團圓。當天皇宣布戰敗投降訊息時,母女倆坐在客廳聽著收音機廣播,平兵衛生氣著進門,把戰敗原因推給無能的軍人,心有不甘地說一切都結束了,悠子反駁他的話,並說一切的事端都是因戰爭而起,戰爭本該早早結束才不會讓這麼多人白白犧牲生命。

  平兵衛得知日本要戰敗的機密情况後,將大批軍需米偷運回家,這事讓房子母女倆憤恨不平,悠子決定舉發平兵衛的行為。隆的好朋友八卷一平報告了隆在前線因援助戰友死亡的消息,並帶回母親的信物手錶,這讓房子覺得這不是夢境,孩子隆真的死了,房子看了平兵衛一眼,因為隆從軍是平兵衛鼓勵他去的,平兵衛心知有愧差人送了一些物資給房子,房子將其退還再也忍受不了,與平兵衛發生口角。戰爭結束後,實成明平安歸来,房子看到實成明不禁悲從中來,想到隆無法活著回家,傷心地與實成明相擁而泣,悠子與眾家人也都回家,一郎也獲釋回家,一家人終於團圓迎向朝陽,朝嶄新的生活邁進。

◎ 劇情分析   

  戰爭甚麼都不能生產只能製造仇恨!!

  戰爭是大家都不樂見的事,現在2014年還有多少國家,因為宗教、政客、私慾種種原因陷人民於水生火熱之中,實在是值得我們反思!!

  因為戰爭有多少家人妻離子散,國家陷於極度不安,天災人禍四起,這是為我們所不樂見的。

  本片是日本著名話劇作家久板榮二郞作品,日本戰後第一部描寫有關戰爭的影片,電影巨匠木下惠介執導的十大佳片之一

  因為是戰後拍攝所以在拍攝和上映上,都要事先經過美國占領軍審查。按照作者原有的構思,很多作品都不可能被允許拍攝的。本片劇作家久板榮二郎巧妙地選擇了以能通過審查的題材來進行創作,寫了這個由於軍人的蠻横而破壞了一個和平家庭的故事。

  由片名得知本片暗示它視野僅限於大曾根家,與它有限資材下的室内拍攝相呼應,但無法引發以少見大的共通感情。

2014年1月3日 星期五

跳芭雷舞的男孩(My Dad is Baryshnikov)

導演:狄米崔‧波羅斯基(Dmitry Povolotsky)
主演:狄米崔‧維斯酷班可(Dmitry Viskubenko)
   安娜‧米亥科夫(Anna Mikhalkova)
俄國 / 2011年 / 91分 / 保護級
禮讚:2011俄羅斯青年影展評審團大獎
   2011海參崴影展 最有潛力新人獎
   2011俄羅斯國際影展 最佳電影配樂
   2011釜山國際影展

看瘦小的單親男孩,如何不顧他人的側目、傾力燃燒他的芭蕾舞魂!…

◎ 劇情簡介     

  一九八六年,波波費金在芭蕾舞學校就讀,他們最大的願望是將來能在國家歌劇殿堂演出。只可惜波波雖然會原地旋轉數圈而領先其他同學,但因身材瘦小,始終無法與其他女舞者搭配。
   
  波波的父親從他懂事後就不見人影,母親總是告訴他父親出國了。有一天母親的友人基斯送他一卷錄影帶,是投奔美國的芭蕾舞星巴瑞辛尼可夫在「白夜」舞劇中演出的片段。
   
  波波不僅努力從錄影帶中學習更高層次的技巧,同時他突然自覺巴瑞辛尼可夫就是他出國的父親。他邀同學們來家裡觀看錄影帶,同學們從兩人的側面比較,似乎感覺有幾分神似,不知不覺便對波波另眼看待了。但在學校老師始終不看好他,因此很多瑣碎工作都由波波代勞,但波波始終任勞任怨。
   
  波波下課後與阿山一同作黑市買賣,賺取一些錢,然後又走後門買到當時最缺貨的肉。祖父母見波波買到一塊肉回來,不禁對他讚賞有加。
   
  這一天舞團的首席男舞者半強迫性地向波波借錄影帶,但在家練習時竟摔傷了手腳,但偏偏此時西班牙皇后來訪,要在學習參觀學校的演出。學校老師無奈只好讓波波取代首席男舞者,果然因身材不成比例,演出有驚無險但並不精彩,皇后失望之際,波波又單獨從幕後衝出向皇后謝幕。這使得皇后樂得哈哈大笑。於是學校老師順水推舟,讓波波在即將去國家殿堂演出的睡美人,由他擔任首席男舞者。
   
  這使得波波原先的舞伴凱雅相當嫉妒,於是將她撿到波波賣走私貨給觀光客的相片交給學校,於是學校要母親把波波轉到住宿學校甚至最後被迫轉至私校就讀。此時波波的父親回來了,原來他以前也是賣黑市而入獄,最失望的莫過於波波了,他慢慢承認事實,原來巴瑞辛尼可夫真的不是他的父親。父親帶他到學校據理力爭,但依然無法入學。但令人想不到的是,波波最終名字還是列在國家劇院的看板上,因為他當不了舞者,卻在賺了錢之後以贊助人的身份出現在音樂殿堂上。

◎ 劇情分析
  
  在美蘇冷戰的後期,兩個集團首腦首先展開了文化交流。美國派出他們引以為傲的NBA籃球隊,果然讓蘇聯的籃球隊對美國相當驚豔;而蘇聯派出的是一部電影「士兵之歌」及芭蕾舞劇「天鵝湖」。「士兵之歌」被紐約時報譽為六0年代十部值得一看的電影;而芭蕾舞則也讓美國人驚嘆不已。
   
  也因為這樣西方世界加緊了芭蕾舞的實際展演,也導致了一九七四年蘇聯的天王舞者巴瑞辛尼可夫(一九四八年生)為了要有更多的自由演出機會,在隨團至加拿大多倫多演出的機會中叛逃了。
   
  巴瑞辛尼可夫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芭蕾舞者,他加入紐約市立芭蕾舞團與美國芭蕾舞劇團成為首席舞者後,他陸續的創作對芭蕾舞劇以及現代舞不僅影響甚大也貢獻極多。
   
  「跳芭蕾舞的男孩」其實是一部自傳式的電影,導演以這部處女作不僅獲得許多影展的肯定,也讓男主角狄米崔‧維斯酷班可獲得海參崴影展最有潛力新人獎。而時空放置在一九八六年,別忘了一九九一年是蘇聯解體的年代,而解體前的五年其實已經可以看到所謂的「資本主義」早已滲入共產世界了。
   
  一直到影片後面才出現的父親其實是個黑市買賣的人,從共產制度中的看法當然視這種黑市買賣是毒瘤,因此父親才被判入獄,而兒子波波似乎也不遑多讓,他與阿山早就是個中高手。
   
  這提供了一個訊息,即是預先埋伏了蘇聯的解體條件。因為每個人都開始從自己的角度努力地賺錢,經濟發展是這個世界最重要的根本條件。其實這其中還放置了「荒謬主義」中的不確定。
   
  從小每個人都有許多理想與希望,但要完成希望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如果認真探索就會發現,每一個人到最終之際真正能夠完成夢想的,其實少之又少,但希望沒有達成,難道就因此就悲觀不前?
   
  真正的答案是:當一個人希望幻滅後,一定會立刻再產生新的希望。而每個人都是用這種希望活下去的。波波最大的期許是讓自己以一名芭蕾舞者的名字出現在國家劇院的看板上。但先天條件就是無法讓他如願,雖然他極力在這個區塊不斷努力,但最終還是不得不放棄。但放棄就完全斷絕波波的後路嗎?正好相反,波波在走投無路之際他為自己的天賦找到了另一條出路,因為他成長的過程遇上了一個大時代的變動,而處在這個關鍵時刻能夠掌握契機的人,就是能夠出頭的人物。
   
  四、五0年代是台灣最窮的時代,但現在許多出名的企業家,其實都是在最窮困的時代掌握了契機,到如今都已經是世界級的首富。仔細思考也會發現,這些有錢的企業家現今的企業,絕對不是他們當年的從業堅持。人生原本在生命過程中要不斷地試煉與嘗試,什麼才是我們自己的最終希望?其實那必須是不斷地自我測試才能真正了解的。
   
  一樣是青少年的戲,這齣戲就顯得相當不平凡,因為有一個以芭蕾舞的練習氛圍當背景,從而豐富了影片中的質感與厚度。更重要的是這些年青的演員不僅要會演戲,也要會跳芭蕾舞,這可以理解到這部電影的前製作業是相當艱困的。
   
  波波因為成長過程是在一個不完整的家庭,母親除了教英文之外,也兼任導遊工作,當然偶爾也兼差賺一點觀光客的賣春錢。波波遇到這種情形總是被趕到爺爺與奶奶的家中。波波豈有不了解整個情形概況?但他相信父親出國,而母親這麼做是為了波波。
   
  然而這一切也使得波波情緒有了缺失,更何況他的身形始終無法與同學並駕齊驅。所以在思想上便有了欲尋求一些替代的空間,那卷錄影帶為他帶來了契機。別忘了這卷錄影帶也是黑市產品,也就是由外國偷偷帶進來的,別忘了一九八六年,巴瑞辛尼可夫早已揚名西方世界,而巴瑞也成為俄羅斯所有學芭蕾舞的人的偶像。
   
  波波一直讓自己浸沉在與巴瑞的真實相融中,剎那間他所有的缺失便全部補足了。不僅在同學間揚眉吐氣,最重要的是他所迷戀的首席女舞者也開始託他從美國寄一件牛仔褲給她。
   
  但虛與實的互動中最終還是必須見真章的,最後波波還是敗下陣來了。除了這些,導演放置了更多共產世界的生活景況,排隊買生活物資用品,尤其片頭男主角說:一九八六年他最想的兩件事就是「自由與肉」。
   
  這兩個願望實在有趣,這兩樣東西其實在每個地方都是屬於基本的生活條件,但在當年的蘇聯表相的強大,但在民間卻離這兩樣東西是如此遙遠。也使觀眾有機會再度回到共產制度的真實面貌,這些條件都是近幾年相當賣座的條件之一。
   
  「跳芭蕾舞的男孩」是一部相當成功的影片,不僅主旨相當明確,也有相當不平凡的氛圍。其中夾雜了巴瑞的舞作以及另一名蘇俄藝術家的歌曲Horses,算得上是另類的藝術呈現。

2014年1月2日 星期四

戰地春夢(A Farewell to Arms)

 由 李金櫻 老師 撰稿

導演:弗蘭克‧鮑沙其 (Frank Borzage)
演員:賈利‧古柏 (Gary Cooper)
   海倫‧海絲(Helen Hayes)
美國 / 1932年 / 89分 / 普通級
禮讚:第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提名)
   第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
   第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錄音
劇情描寫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名美軍救護車駕駛員在義大利作戰時不幸受傷,結果和照顧他的一名英國女護士產生了感情,最後兩人共墜愛河…

◎ 劇情簡介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一美籍中尉法蘭德亨利在義大利參與207救護隊,專門運送在前線受傷的士兵至各醫療機構治療。由於戰爭造成死傷人數眾多,令大家心情都很鬱悶,常常光顧軍官妓院,喝酒尋樂減壓解愁。

  某日亨利喝得酩酊大醉,正巧遇到敵軍空襲軍官妓院,大伙倉皇四處奔逃,亨利醉倒某處碰巧遇到逃跑中的凱瑟琳,誤以為她是妓女對她醉言醉語,凱瑟琳覺得莫名其妙,轉身離開。

  亨利和義籍中尉雷納迪醫生同寢室二人交情非淺。有一天雷納迪告訴亨利要其陪同去一棟大別墅改裝的英國醫院,見一位護士巴克萊小姐。巴克萊凱瑟琳,馬上認出對其無理頭的亨利;二人進一步交談甚歡,將雷納迪拋諸腦後,很快即陷入情網。隔日亨利即隨救護車隊至前線,凱瑟琳亦被調至另一醫院服務。

  前線整日炮火連綿,四處都是死傷士兵及斷垣殘壁,亨利在前線也受傷,被轉送到米蘭醫院接受治療,在此和凱瑟琳重逢,二人感情更深入,連來探望亨利的軍官神父都深受感動地祝福他俩。

  經過幾個月的治療及養傷,亨利被發現其酗酒,認定其已痊癒了要他即刻出院並至前線應戰。凱瑟琳依依不捨與亨利道別後,隨即買車票至瑞士,為腹中孩子躲避戰爭待產。

  亨利由前線寄信給凱瑟琳全被「查無此人」退回,心中滿懷疑惑無心於戰場,決定回醫院找凱瑟琳,被發現捉回,趁隙逃跑。他找凱瑟琳的朋友查詢無著,轉而找雷納迪醫生,其告訴亨利,凱瑟琳已在瑞士,亨利乃連夜冒風雨划船至瑞士尋找。  
 
  凱瑟琳在瑞士亦寫信給前線的亨利,卻全遭退回,凱瑟琳見狀傷心欲絕,昏倒在地,送醫待產,生產過程過久,胎死腹中,緊急開刀取出胎兒,但凱瑟琳因血崩奄奄一息,此時剛好亨利適時趕到,凱瑟琳躺在亨利懷抱逝去。

◎ 劇情分析

  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於1914年7月至1918年11月間,主要戰場在歐洲,再擴及至全世界。以德、奧匈、土耳其、保加利亞「同盟國」陣營與以英、法、俄、義大利「協約國」陣營,二陣營之間的戰鬥。引發此戰爭的主因為民族仇恨及民族意識的高漲、新帝國主義爭奪殖民地,為取得原料供應及市場、各國軍備競賽的展示。此戰爭為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約有6500萬人參戰,1000萬人左右喪生,2000萬人左右受傷,嚴重的經濟損失約1700億美元〈當時幣值〉。

  這場戰爭帶給人類的後果,是造成了很多人無法癒合的心靈創傷,也促使曾參與此大戰的美國作家海明威,於1929年,用其精鍊的語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背景,寫成半自傳體小說:『永別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又譯「戰地春夢」,書名取自16世紀英國作家喬治 皮爾救護的一首詩。小說寫得硬朗而簡潔,批判了戰爭的荒謬、虛無和非理性,顯出海明威獨特的風格。

  本片於1932年由此部小說改拍成電影,導演以炮火及爆炸聲連連作為序場,緊接著以受傷斷腿躺地的傷兵,難以計數的「十字」墓地場景,展現出戰爭血淋淋殘酷的畫面,戰火的無情與生命的脆弱。

  連續多年戰爭,何時結束未知數,社會秩序變得動盪不安;一切都被戰爭震得支離破碎。女主角與交往8年的男友,因戰爭不確定性而不敢結婚,最後男友戰死。而其他軍人們言談中都顯得很悲觀,他們認為戰爭使一切都失去了,把婚姻也撕毀了,戰時都不能結婚。

  亨利對愛情原本都抱著逢場做戲的心態,滿足肉慾的欲求。直到其室友醫生雷納迪中尉介紹他認識護士巴克莉小姐,對她一見鍾情,方感覺到愛的的力量,他體會出神父告訴他「…當你愛的時候,你會想能為它發揮你的一切。你希望為它犧牲,為它服務」。但卻苦於短暫相見‧且因戰火未息,必須分離。

  未料在前線受傷的亨利,被送至醫院治療,與被調至此醫院工作的凱薩琳的再次相逢,更加深燃起彼此愛的熊熊烈火。治療期間亨利酗酒行為被發現,再次被送往前線作戰。其酗酒、談戀愛,無視紀律的規範,均顯示其厭戰的心態。

  男女主角,相識於戰火綿延的前線。極富張力的相戀情節,在戰爭的和殘忍中。浪漫的愛情故事,令戰地添一筆迷人的色彩。愛情是溫順而令人迷惘的,而它的神奇之處,便在於無法預知下一秒的情節。

  片中一護士瑪莉因懷孕被發現,被迫離開,凱瑟琳勇此敢站出來片幫忙。這讓後來也因自己與亨利的戀情,而懷孕的她,自行買車票去瑞士待產。

  二人互以信件聯繫,以了相思之情,惟信件由其情敵雷納迪控制軍中郵件,未避免影響亨利戰場情緒,將二人信件分別退回。亨利心生疑慮,乘隙逃回查明,並決心退出軍旅。雷納迪心生愧疚,乃主動協助亨利漏夜划船至瑞士。
   
  原著係描寫亨利在眾多士兵皆被警官槍決時,伺機逃脫,歷盡了艱險,一路潛逃,好不容易才找到凱瑟琳。亨利決定退出這場可怕的戰爭,與摯愛凱瑟琳一起逃到了中立國-瑞士。他們在這個世外桃源裡悠悠地渡過了嚴冬。然而凱瑟琳卻死於難產。1957年另以此小說翻拍的彩色版電影則與原著同。
       
  導演深刻描述了戰爭如何讓人類一步步走向滅亡,毀滅了物質生活的充裕,抹煞了精神層次的思考,扼殺了原本理應完滿的愛情,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無謂的殺戮。將戰爭血淋淋的在眼前重複播放,斷垣殘壁下的傷兵彷彿在告訴我們他們對戰事的深惡痛覺。

  戰火的無情與生命的脆弱!統治者因為自己的私心,想擴張領土、擁有更多的權貴而發起戰爭,卻使得人民原本寧靜的生活被破壞的蕩然無存;更有許多庭家被戰爭震得支離破碎!在此看到了兵官們厭戰的情緒,他們時時刻刻都要忍受身邊的親友死於炮火中的消息。天人永隔,乃是人世間最令人哀痛的一件事,即使打了勝仗,也換不回那些無辜的生命。

  本片結局對亨利心靈是一殘酷的打擊,他費盡千辛萬苦逃離戰場,好不容易連夜冒著風雨吹打的危險,終於抵達中立國瑞士,當他找到最愛凱薩琳時,她已奄奄一息,胎兒已死,頓時失去了他最珍愛的凱薩琳母子。當同時失去了愛情與親情,那是何等地悽涼呀!由此顯示人身難得,女人面臨生產猶如至鬼門關走一回。 生命是如此地難得可貴,但也極脆弱,不論在戰場、意外或生病、生產都會瞬間由有變無。

  從結尾裡體會出作品含而不露、哀而不傷的風韻。生命是如此莊嚴、可貴,是不容許侵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