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06年12月30日 星期六

美麗心樂園(I'll Remember April)

導演:鮑伯.克拉克(Bob Clark)
演員:佩特.莫瑞塔(Pat Morita)
   崔佛.摩根(Trevor Morgan)
美國 / 1999年 / 90分鐘
日本兵意外在二次大戰中留落美國,遇到四個小朋友…

◎ 劇情簡介     

  二次大戰期間,一艘日本潛艇到美國本土海岸偵察,但被探照燈發現,潛艇急急沉入海底,一名日本兵松男來不及回船艙內,不但被潛艇機槍打傷也掉入海裡。

  松男奮力游上岸,躲入了一間廢棄的「採礦博物館」內,正巧遇上常來這兒玩耍的小孩杜克。杜克嚇得跌入水中幾乎滅頂,幸好松男雖然受傷依然躍入水中救起了杜克。杜克感激之餘遂將松男暫時安置在一間禁閉室內。

  杜克將松男之事告訴了另三個死黨威利、泰勒以及小個子,四人同意將這件事列為秘密。此時聯邦調查局也派人來這小鎮,因為根據情報有日本人上岸的訊息,警方開始來回搜尋。

  杜克的哥哥安東尼在前線作戰,寄回來一條項鍊送給杜克。住在隔壁的威利是日本後裔,其母紀美子與爺爺阿部的料理店從戰爭後就無人肯光顧。此時政府頒布命令,要這些日本人儘快將房地產處理完畢,然後統一住到一個營區內。第二天一名叫席摩的人要以賤價收購,但杜克的母親芭芭拉憤怒地以水噴灑席摩,並趕他離去替阿部出了一口氣,雖然如此,政府已下達的命令必須執行,不得已阿部與芭芭拉的丈夫約翰商量,先以一元將房子、店面及一艘船賣給約翰,等戰爭結束再還給阿部,這使得席摩想發一筆橫材的希望落空,生氣指責約翰,這回換約翰也用水噴他並趕他離去。

  杜克及其他三人由松男教導學會了游泳,卻接到安東尼戰死沙場的消息,杜克生氣而傷心地打著松男,松男沒還手,兩人沮喪地擁抱在一起。此時又傳來安東尼只是受傷送到醫院,杜克的心情又愉悅起來。但泰勒開始質疑四人這麼做是否正確,於是向他父親道出真相。

  警方很快封鎖所有道路與採礦博物館,但杜克、威利與小個子三人聲東擊西地將松男送上火車,卻又半途被攔截,幸好威利從橋上將他救走。

  杜克與小個子一直搞不懂威利究竟將松男救往何處?最後在阿部全家的車子開往營區時才知道松男與阿部一家人住在一起是最安全的。杜克與小個子拼命追著車子,並揮手與松男道別。

 賞析

  戰爭是人類最愚蠢的行為。人們從戰爭中受到無盡的折磨與創傷,卻並未在這些經驗中學到真正的教訓。本片以二次大戰為背景,卻是以人性本善的角度來詮釋當敵對的心靈碰撞巷在一起之際,除了鬥爭之外似乎還有著許多無限的可能。

  松男的落海是一件殘酷的考驗,以他的立場應該是進入了地獄;但實際上岸上的小鎮彌漫著和諧與平靜,重要的是他遇上的心靈是四個全無污染的純真。假設松男一開始遇上了約翰與芭芭拉這對夫妻,以他們的善良將會有什麼反應?站在「敵我」的立場以及分明的界野,相信松男早就成了戰俘,甚至也有可能會在衝突中喪命。

  杜克及其他三名同伴雖然常玩著戰爭的遊戲,但其實他們的認知還是離現實世界很遠的。也正因為有了這模糊的觀念,他們才壯膽「活捉」了松男,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假設上岸的松男沒有受傷,而他身上又有武器的話,他會對四個小孩採取什麼行動呢?會不會是一篇完全不一樣的故事情節?

  似乎一切因緣俱熟,於是松男注定與四名小孩有了共同的認知點。其實導演以杜克與哥哥安東尼作為前提;並以松男身上與弟弟的合照,由此來對比在戰爭的背後,其實每個人的背景與心性都是一致的。戰爭使得每個家庭必須去承受生離死別的苦痛,留給家人的只有項鍊或相片這種象徵與虛無之物。然而人似乎只能無奈地在當下嘆息,卻無力去追索甚至阻止事情的發生。

  杜克落水而由松男救起這段戲當然是促成兩人摒除心靈障礙而有更進一步維護對方的動力。既然能救他的命,自然無害他之意。但「水」卻也提供了一種思想的平台。因為人與水的關係極為密切,生命中不可缺少水的存在,但不當的互動卻也會使人喪命。這似乎闡述了人與人之間甚至人與大自然之間都必須依循一種自然與良善的態度才能讓生命有所展現。

  松男的人性本質是善良的,從他身上帶著的家人相片,我們不難揣測他心中的期許。不管戰局如何,他都有存活下去的力量,因為他希望在戰爭結束後還可以平安地回去與家人團聚。

  杜克不也是如此?哥哥安東尼被征召入伍,杜克渴望哥哥能像影片中的英雄多殺幾個敵人,但這在潛意識中並非渲染戰爭的殘酷,而是唯有如此,哥哥才能從戰場上存活回來。事實上當「敵人」真正出現在杜克面前時他確實也嚇壞了,不只杜克就連松男也是驚惶失措的,兩人雖然語言不通,卻同時發出恐懼的呼喊與掙扎。我們無法想像若是杜克沒有落水會是何等景象?

  阿部一家人是移民第三代,早已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但戰爭卻使得美國高舉的「人權」理念受到嚴格的考驗。這一段日本裔的美國人在戰時關入營區集中管理的事是很少有人去挖掘的。就連本片亦然,阿部的吞忍訴說了東方人在白人世界依然有著不平等的目光與對待,編導雖然塑造了約翰與芭芭拉這對友善的夫妻來平衡這個視覺焦點,卻無法彌補這份因人為的有色目光所呈現的不安現象。

  雖然這個議題是被放置在戰爭的無奈。美國政府擔心日裔居民會擔任內線進而危及國防安全,由這個角度來看是冠冕堂皇,但如果是這樣,那阿部的祖先當時宣誓入籍美國不就成了一種虛假的儀式?最終人性的考量還是被用來放大並處理了這麼不公平的強迫措施。

  席摩是德裔的美國人,但美國也與德國交戰,卻沒有用對待日裔美國人的方式來看待,甚至席摩反而變成一名唯利是圖的投機客。這當然是導演刻意安排的對比,但最少讓觀眾可以清楚了解戰爭時期在夏威夷以及西雅圖那些日裔的窘境。

  聯邦調查局的出現當然是因為日本潛艇的出現,但在本片卻只淪為跑龍套的角色,卻也因此突顯了杜克與其他小孩的天真與聰慧。

  泰勒違背了四個人當時的承諾,向父親坦承有日本兵的存在,使得劇情急轉直下,也開始了另一階段的緊張情節。但這反而更增添了杜克三人的同心協力,最後將松男安全送出。泰勒雖然背信,但在緊要關頭卻又扮演了關鍵的影響力。泰勒向警方及父親坦承他因與杜克打架因而懷恨在心,於是編造了謊言,沒想到會引發這麼大的風波。這才使得尚在危險邊緣的松男,最終能安全離去。

  泰勒曾問杜克如果他的哥哥真的在戰爭中死亡,他會怎麼重新面對松男?最親近的人死亡必定引發更多的仇視,原本的良善心靈也必然會受到嚴苛的考驗。其實這也是另一種戲的可能編排,勢必更加精采,然而也會平添更多的傷感與諒解。

  「美麗心樂園」走的是標準好萊塢喜劇片,因此四名孩子的腳色行為全部被放大來執行。大人的世界反而離得好遠好遠。這屬於一部影片的調性問題。以本片的基調而言絕對是成功的。片中的小個子日後也成了大明星,相信與他在本片演出成功很有關係。

2006年12月7日 星期四

天使薇拉卓克(Vera Drake)

導演:麥克.李(Mike Leigh)
主演:伊美戴.史道頓(Imelda Staunton)
   菲爾.戴維斯(Phil Davis)
英國 / 2004年 / 125分鐘
禮讚:2004年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女主角
熱愛家庭生活又很有愛心的家庭主婦,卻會為一些被強暴或是未婚受孕的可憐女人墮胎 …

◎ 劇情簡介     

  50年代初期,英國的經濟尚在戰爭之後掙扎,許多貧困人家都無法受到社會福利的妥善照顧。

  薇拉的丈夫史丹利與弟弟法蘭克合開了汽車修理廠,薇拉的兒子席尼及女兒艾索都未婚,全家和樂融融。薇拉平常四處到各貧戶及病家幫忙家居整理與是飲食照料。

  薇拉年輕時就學會了一種簡易的流產術,不時幫助那些被強暴或者外遇而懷孕的女子們;雖然當時的法律認定是重罪,但她的心目中不認為這樣做犯法,何況她從來不曾為此向人收過半毛錢。

  薇拉認識了一名單身的青年瑞吉,竭誠地邀他到家裡吃飯。瑞吉與相當自閉的女兒艾索認識後,開始有了情感的進展。薇拉與丈夫史丹利嘴上不說,但心中可相當期待艾索與瑞吉的良緣能早日底定。果然有一天瑞吉叫醒了正在睡覺的史丹利,表明要娶艾索,於是全家陷入一片喜悅之中。

  法蘭克的妻子喬依絲終於有了身孕,喬依絲趁機要法蘭克買一台夢寐以求的洗衣機。在夫妻倆參加瑞吉與艾索的訂婚宴時,宣佈了這項好消息。當全家族陷入歡樂的氣氛中時,警方人員卻突然來到,指控薇拉為一名潘蜜拉的女子作人工流產時差點要了她的命,於是當下將薇拉帶往警局;此時全家人才知道薇拉竟然暗中從事這種違法的工作。

  薇拉暫時獲得交保,喬依絲卻對她相當不諒解,眾人相聚時,不願與她共享巧克力。反倒是從貧困家庭中長大的瑞吉知道一個窮人家庭生了那麼多孩子而無力扶養的窘境,不但諒解也在精神上支持薇拉。丈夫史丹利也斥責兒子席尼對母親諸多指責,認為全家人都必須在這個最困難的關口上陪薇拉度過。

  在路易斯律師的辯護下,薇拉在法庭中坦承有罪,於是被判刑二年六個月。監獄中,薇拉遇上很多相同遭遇的女囚犯,他們不但是累犯也都以此作為賺錢的工具,而他們的刑期最少都還有三、四年。薇拉不再說什麼,堅毅地走上監獄的樓梯,相信很快就可以出去與家人團圓。

◎ 賞析

  英國人的嚴肅與單調成就了文本精神上的某一種平板的特質。而這部電影似乎就兼具了這樣的調性與型態,劇中搜尋不到電影戲劇中常用的「高潮」與「衝突」,尤其前面近二十分鐘不慍不火的鋪陳,讓許多人難耐。但有耐心的觀眾卻很快就會發現,這些看似平淡無奇的情境,其實是為了對比後面的情節,並在著力批判資本主義的階級落差之餘,精準地呈現了「墮胎」這個主題。

  薇拉的家境並不富裕,這從她的先生史丹利與弟弟合開的修車廠可作一個對比。既是合夥人,收入應該均等,但史丹利必須養活一子一女;而弟弟法蘭克娶了年輕貌美的喬依絲,因為還沒有小孩,想的都是希望丈夫能買一些家電用品。這與薇拉像義工一樣天天四處去幫助窮人與病人應是極端的對比。透過薇拉的熱心,導演慢慢讓觀眾進入戰後英國保守與窘困的情境中。在這個面向的呈現中,導演還是不忘以「對比」的方式作了呼應。

  在富家女遭受男友的強暴後,她去尋求醫院「正統」的墮胎,過程相當繁複與官樣,甚至還得透過精神科醫生開具證明才能手術。而應付精神科醫生的說詞似乎早已成了一成不變的公式。這些過程也是一種負擔,一般貧窮人家是無法承受的,於是「地下流產」的行業便大行其道,當然也有許多人靠此大賺其錢,但薇拉卻是一個特例。也因為她從未在這種行為上拿過半毛錢,她的心中才能如此坦蕩地自承「無罪」。

  基於這種認知,導演在影片中的強烈控訴制度的不合理便彰顯清楚了。中國人常掛在嘴邊的「天理、國法、人情」便是這種精神的呼應。

  薇拉的行善是完全出自內心,這種本性的執著是超乎人為制定的律法,她一心只想幫助別人。在她的眼中,她清楚面前這些懷孕的女人日後將會承受的各種磨難,她略施「手法」立刻讓他們解脫,就某種層面而言,薇拉不僅沒有犯罪,甚至功德無量。

  然而就宗教立場而言,墮胎是不容許的。雖然有許多的爭議,但當生命交織而成的剎那,是一種神聖個體的開始存在,任何人都沒有權力摧毀。問題是某些特殊的因素,若受到這樣的拘束,是否會造成日後有著更大的困擾?似乎是這部影片放置的焦點所在。

  另一個必須去碰觸的問題是「法律」與「天理人情」相碰撞時,我們是否會有更多重新思考的空間與方向?導演在片尾註明:「將此片獻給他的父母:一名醫生和一名產婆」,似乎也間接呈現了他的一些思考。

  法律是一個國家中每個人都必須遵守的法則,也正因為法律設定了底限,才使得這個國家得以在秩序中規律地運行。這是法律的必然與必須,遵守法律也就成為一名好公民的基本認知。

  薇拉開始的認知點是「無罪」的,因為她的善心真的出自一種真誠的助人,她有她的眼界與觀察。況且就是這麼簡單的程序,應該是不會出問題的。當然衛生條件與消毒的認知是薇拉所缺乏的,也因為如此,她為潘蜜拉作一樣的「灌水手術」時終於出事了。監獄內其他「助產婆」亦是不明白為何會發生命案,雖然都因缺乏衛生消毒的認知,但他們與薇拉是截然不同的。

  薇拉還有一名臥病在床的母親,這份重擔亦全數落在她的肩上,但她不僅毫無怨言,甚至還以更多的心力去照顧別人。這些情節原本就很平淡,但導演選擇了一種似記錄片一般的忠實敘述方式,完整而真確地呈現薇拉的一切以及她樂天的生命觀。

  然而在最歡樂的家庭聚會中,大家都覺得人生實無憾事之際,警探的到來,無疑是晴天霹靂。薇拉瞬間從雲端落入深谷,立刻清楚警探來找她的真正原因。從這個角度而言,顯然薇拉也是知道她的行為是違法的。這表示在薇拉的心靈中應該有過掙扎與衝突。對她而言只要不去接受仲介人莉莉的推介而獲利,她就無犯法之行為,但問題是她在經過明確的抉擇後才選擇了這樣的決定;而莉莉每次賣給她一些較廉價的物品使得薇拉心存感激,並不知莉莉還是從中媒介抽取了不少的錢。

  薇拉的「罪行」被發現後,辛苦建立的家庭差點瞬間解體。所幸她有個深愛她的丈夫,以及其後家人在相互薰染中重新建立的互信與互持,才使得薇拉有了勇氣去面對未來艱苦的試鍊。

  薇拉有罪嗎?這個問題其實應該由觀眾每個人自行去裁決。嚴肅而冰冷的法庭只是一種「規章」,其實很多事情我們更應該以更寬廣的角度來思索,導演雖然明確地告知法庭判決薇拉二年六個月,卻在獄友的相互獨白中透露薇拉不到一年就可出獄,這自然就是更寬廣思索的具體表現。

  欣賞本片的角度可以放置在伊美戴.史道頓的精湛演技中;在落差極大的心境呈現中透發出混身是戲的表演美學,看似不動,卻以深邃的眼神訴說了矛盾與掙扎,這也使得年近半百的她以本片在各地影展中獲獎連連。

歸鄉(The Return)

最近這部電影的放映時間、地點:113年11月2日(六) 09:00 於北市圖 啟明分館
啟明分館地址:臺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155巷76號 TEL:(02) 2514-8443

導演:安德烈.茲維亞金采夫(Andrei Zvyagintsev)
主演:康絲坦汀.拉朗尼柯(Konstantin Lavronenko)
   伊凡.杜布朗拉沃夫(Ivan Dobronravov)
   費拉迪米爾.加林(Vladimir Garin)
俄國 / 2003年 / 105分鐘 / 普通級
禮讚:2003年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最佳新人導演獎
影片描述父子失散多年後再度面對彼此,所產生的親子衝突和情緒波動,讓人印象深刻…

◎ 劇情簡介     

  安德帶著弟弟伊凡到海邊跳水嬉戲,但伊凡不敢跳,其他人嘲笑他,使得安德感覺沒面子,遂將伊凡留置在高台上逕自回去,幸好母親在天黑前找到伊凡並帶他回家。但第二天安德與同學都不理會伊凡,伊凡惱羞成怒與安德扭打,安德扯破了伊凡的衣服;伊凡則打傷了安德的嘴角,兩人跑回去向母親告狀。

  母親示意父親回來了正在床上睡覺,兩兄弟驚訝不已,急急拿著以前的相片至床邊對照,見有幾分神似後才確定床上的人正是離家十二年的父親。

  母親與祖母對父親的返家並沒有太多的喜悅感,但還是答應父親帶二人開車到海邊旅遊,甚至還答應伊凡可以釣魚。

  出發的那一日是星期二,兄弟二人雖然興奮,但突然多了一個父親對他們嚴厲管教感到相當不習慣,安德就曾為了找餐廳而四處遊逛;伊凡則任性地不按時間吃飯,但安德最後還是可以接受這樣的父子關係,反倒是伊凡不時表現出對父親的不滿與抗拒。

  途中小鎮,父親將皮夾交給安德而去打電話,但立刻遭到兩名高年級的孩子搶奪,父親開車將皮夾追回,並載回少年要安德與伊凡向他單挑報復,但兄弟二人都放棄了,父親得知少年沒錢,遂掏了鈔票給他後將他趕走。

  伊凡與安德在湖邊釣魚正高興時,父親決定要離去了。興緻被打斷的伊凡在車內埋怨,父親竟停下車要伊凡帶著魚竿下車,然後車子絕塵而去,被留置在橋上的伊凡不敢亂跑,下雨了也不肯離去,一直等到父親開車回來接他。但這使得父子關係裂痕加深。

  父親的車子陷入泥濘,父親教二人以樹枝墊在輪下,才得以脫困。來到海邊,父子三人將廢船修好,朝一座島嶼出發。父親在島上一座廢墟中取出一個鐵盒子並放置在小船上。兄弟二人划船誤時,遭父親斥責與體罰,引發伊凡不滿,不顧父親在後追趕,逕自爬上鐵架燈塔,父親卻不幸從上落下摔死。兄弟二人費盡千辛萬苦將屍體搬回陸地岸上,但將東西送上岸時,小船卻漏水而連同父親的屍體沈入了海底。

◎ 賞析

  第一次執導演筒就獲得二○○三年威尼斯金獅獎的安德烈.茲維亞金采夫以「歸鄉」這部影片向世人證實他的不凡才氣。

  蘇聯解體後似乎也使得電影工業產生了極大的轉變,不管成績如何,變化本身就是一種進步。本片的議題雖然以父子親情作為主軸,但或多或少也有著一些對大環境的批判。

  安德與伊凡已經十二年沒見過父親。父親的影像只是夾在一本線裝書中的黑白照片。但日子就這樣過去了,有無父親參與他們的生活其實已經不是那麼重要。因此當父親就像失蹤時一樣沒理由地又出現在家中時,帶給這屋子裡的人不是歡欣喜悅,反而是一種負擔。

  影片中並未點出父親的職業,但他突然到島上去取一個鐵盒子,這份訊息顯示了父親極有可能是政府的情報人員,而這段欲言又止的情節只含蓄地點出父親離家十二年,因為影片拍攝時正好是蘇聯解體十二年,而這個家庭似乎也被解構了十二年。

  父親的出現是否代表了另一種威權的建構,這是相當值得探索的。父親在餐桌上要母親為每人倒一杯葡萄酒,然後舉杯喝酒,這象徵了一個結構體重新誕生,雖然每一成員都對這種組合感到疏離與茫然,然而父親終於回來,這個家終於又團圓了。

  母親臥室內並沒有久別勝新婚的喜悅,父親總是等到母親燈熄後才進來躺下,然後靜靜地關了另一邊的床頭燈,而留下充滿著失望神情的母親靜躺在夜色中。

  事實上父親並非不近女色,導演安排父親由車內後視鏡窺看路過女人的背影,以及餐廳挑逗身材豐腴的女服務生,這說明了父親對女人的態度自有他自己的觀點與態度。而從這個角度回朔到家中的妻子立刻可以知道,妻子的魅力早就在這十二年中被稀釋淡化了。

  或許延續了過去威權體制的思想,父親也感受到十二年不見的兩個兒子似乎有著太多的叛逆與抗拒,於是在出任務的同時順便帶二人去旅遊,父親的教導雖然令伊凡不悅,卻都是生活的基本態度;安德與伊凡倍受壓力倒也能接受。當制約被否定的同時,必然只剩下自由;問題是自由是必須高度自制的,當自己約束能力全面喪失之際,似乎也只能回頭再尋求體制的約定了。

  旅途中兄弟二人學會了餐廳的禮節,對食物的珍惜,如何面對強悍的欺負,甚至是車子身陷困境時如何自行脫困。導演以接續的事件呈現父親與兒子的互動共融;當然也讓安德與伊凡學習到生命中相當寶貴的歷練。

  但原本有懼高症的伊凡其實是更具叛逆性的,他代表的是一種自由的追索,他喜歡釣魚,或多或少詮釋了拋開家庭體制而走入大自然的懷抱中;父親為了任務急欲上路的催促變成兩人的極端對立,於是當父子觀點出現落差之際,隔閡自然也就加深了。

  父親的斥責再度顯示「父權」與「威權」,這些都是過去銳不可擋的利器,但此刻卻也難免有了力不從心之慨。安德是較寬容性的,他對父親相當崇拜與嘆服,因此對父親唯唯諾諾。這是一種「中間思考」,因為當兩種體制交替撞擊之後必有不同的思維與選擇,自然也提供了生命現象中更多可貴的面向度。

  一座不知名的島嶼其實也是一種象徵,看似無人居住的環境卻又有太多人造的痕跡,只是這些廢墟不免讓觀眾想起過去的蘇聯,不管父親到這個島上挖掘的是什麼東西,絕對與消失解體的歷史有著緊密的聯結。影片的原文應翻作「返回」較為正確,如果是這樣,返回的主題訴求並不見得只有父親的返回;最起碼返回那座可以是父親曾經待過的島嶼就有極端的政治意涵了。

  然而父親終究還是摔死了,死在那座以前遺留下來的鐵架燈塔下。這是這篇電影故事的無奈;同時應該也是導演重要的意圖指標。

  沒有人可以解釋當時那個家庭是怎麼形成的,正如無人能解釋蘇聯這個國度是如何成立的。父親的出現令很多人錯愕,兒子必須憑相片來對照,才能承認他的身分。兒子對這種的「突然」,只能嘲弄地表示「他就是這樣出現了。」而當父親從燈塔上摔下而死後,同樣帶給兒子極度的驚訝,因為一切都來得太快而令人措手不及,最後父親的屍體連同那個神秘的鐵盒在瞬間沉入大海中,再度印證了「他就是這樣消失了」。

  伊凡的懼高症最終在父親的迫逼下,有著自我超越的試練,只是當他爬上不敢上去的鐵架燈塔時從未想過這個代價是相當高的。雖然代表威權的父親在瞬間消失,但這牽扯太多矛盾與不安,絕對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解釋的。

  世間其實也有著太多不可預期的事突然出現卻又突然失蹤,如果我們仔細思索,多能尋覓到其中的緣由。然而不管世局如何變化,湛藍的大海卻是永遠安在,渾厚地展現它的生命力道,對於人間的種種,大海只是一個旁觀者,也許它看過太多的悲歡離合以及無盡的情感糾葛,而這一切在它眼中只是一個風起的波紋罷了。

2006年11月20日 星期一

月光提琴手(Fading Light)

導演:瓦西利斯.杜羅斯(Vassilis Douros)   
演員:阿雷柯斯.亞歷山大基斯(Alekos Alexandrakis)
   維姬.薇若提(Viki Volioti)
希臘 / 2000年/ 95分鐘
禮讚:榮獲義大利里斯歐洲影展大獎
   榮獲俄國金騎士電影獎大獎
   曾參加希臘塞薩隆尼基電影節
   伊斯坦堡電影節…等多項國際影展競賽單元
真情流露,深刻感動你心,堪稱「舞動人生」的希臘版
罹患視網膜萎縮症的小男孩在小提琴藝上綻放光芒…

◎ 劇情簡介     

  克里斯多的父母在他出生不久就離異了。為了撫養克里斯多,母親開了一家小吃店,但因忙碌而疏忽了克里斯多已經罹患先天的視網膜萎縮症。

  克里斯多因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遂對上課興趣缺缺,因而時常逃課。他最喜歡獨自一人在家鄉這個島上的山洞內留連,也會躺在地上望著地上的螞蟻;或傾聽木棒敲打電線桿的聲音;更喜歡張開雙臂迎風吹拂。但大部份的時間則到島上唯一座燈塔上,因為看守燈塔的老伯伯會教他拉小提琴。

  這一日學校來了一位新的女老師,她出了一道題目問克里斯多,沒想到克里斯多沒有回答就逃離教室。別的老師勸女老師別太認真,因為克里斯多幾乎是不上學的;然而女老師並不氣餒,反而找到機會跟蹤他。在燈塔內老師聽到克里斯多高超的琴藝大感驚奇,於是與克里斯多約法三章,希望他不要再逃學,並希望他能到雅典參加小提琴比賽,同時找高明的醫生治療他的眼疾。

  克里斯多帶女老師到山上以前修道士居住的山洞內錄音,女老師將這捲錄音帶寄到雅典,果然讓克里斯多獲得參賽權,但克里斯多的母親卻極力反對兒子練琴學音樂。因為她的先生就是學音樂的。母親在感情上似乎也無法與兒子取得共鳴,因為母親的男友是島上的理髮師,克里斯多不止一次向理髮師表明其母親愛的是他的父親。

  在一次喝醉酒回來後,母親竟情緖失控地將克里斯多的小提琴砸碎,這使得克里斯多傷心不已;而當克里斯多提早回家時,發現理髮師與母親在床上作愛。傷心的克里斯多一人到鐘乳洞內躲藏,而當燈塔的老伯伯以及母親眾人找到他時,克里斯多竟然睡著了。

  老伯伯決定將自己的小提琴送給克里斯多,以便他能到雅典參賽。在雅典克里斯多檢查了眼睛,也去尋訪自己未見過的父親;但搞樂團、吸毒並滿口髒話的父親嚇跑了克里斯多。比賽過後克里斯多得到第一名並獲獎學金,他決定要將這份榮譽與獎牌送給燈塔的老伯伯。但老伯伯卻在他從雅典回來的前一天就已經死亡並且下葬了;克里斯多只能站在燈塔最高處望著老伯伯的故鄉──另一個小島上的小亞細亞山脈傷心感嘆。

◎ 賞析

  人們在浸淫安哲羅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s)灰暗濕濛的希臘悲調情懷之後,「月光提琴手」相對地就呈現了余光中先生的名句「星空,非常希臘」般的燦爛與明亮。

  蔚藍清澈的海水以及與無盡的海洋呼應的白色燈塔,建構了如詩如畫的景觀意象。傳說中的愛琴海在鏡頭中逐漸顯露她的豐姿,於是原本劇情並不十分突出的「月光提琴手」一開場便深深地牽動了觀眾的心靈。

  罹患視網膜萎縮症的克里斯多因眼睛在小學三年級開始出現黑色遮礙物,因此對於必須「看」黑板的課程逐漸逃避起來,但母親為了忙於小吃店的生意忽略了兒子的感受。從這個角度去探索,不失為家庭問題極佳的題材。

  導演在克里斯多的視覺逐漸喪失後,反而更加強化了他的聽覺感受,透過聽覺與思維的感受,克里斯多似乎「聽」得到蝸牛的叫聲。他說:「蝸牛在叫,像十把提琴……」,克里斯多也喜歡傾聽木棒敲打電線桿的聲音,更愛趴在地上「聽」螞蟻走動的聲音……。

  凡此種種,無非是一種感官的轉換;當原有的視覺無法展現該有的功能時,另一項感官就會變得更為敏銳甚至取代損壞的器官。而這些感官其實都必須跟思想(即第六識的意念)相互連結,於是透過「傾聽」,克里斯多也逐漸地演進了自己的音樂領域。

  由於克里斯多的視網膜萎縮,所以無法看譜;對一名音樂家而言,這情何以堪?但克里斯多將自心的感受放置在過去修道士住過的古洞,並在潛移默化之中淨化了心靈的層次。當他將這份心靈感悟的力量放置在小提琴的表現上,自然會有令人意料之外的成績。

  克里斯多會喜歡音樂,除了是感官的轉移及燈塔爺爺的教導之外,其玩樂團的父親應該也是一種潛在的誘因。父母的離異,克里斯多固然無法過問,但從母親的埋怨中,玩音樂的父親反而在克里斯多的心目中逐漸增加了份量,音樂在這對父子之間似乎已變成彼此心靈聯繫的象徵與符號。相反地,克里斯多每日揹著小提琴進進出出,這對其母而言反而變成難堪回憶的再現與心靈的負擔。茴香酒是希臘的特產,但母親常常喝醉,這自然是在呼應其內心的忐忑與不安;而這份不安也導致在最後無法再壓抑之際,憤而將兒子的小提琴敲碎。

  女老師這條線原本是應該相當重要的,導演似乎也體驗了這一點,可惜在挖掘這個角色的內心世界時只顯示蜻蜓點水的敘述,而缺乏內心的撞擊。好比說學校的另一名英俊的男老師似乎對她極有好感,在一次夜晚的飲酒中原本該有一些情感的線索,只可惜只是一句對白帶過就不了了之。另一方面在瑞典的佩卓應該才是女老師的心上人,但也只是開車來接她與克里斯多,然後這名角色卻「失蹤」了。

  在戲劇的呈現上,若是已經出現的人、事、物應該都有其作用的,如果只是當作過場,就會使得該戲顯得零亂而無張力。本片雖然有許多好評,但有了這麼多的缺點則是必須提出來討論的。

  克里斯多一開始相當不認同母親的男友。理髮師也許不像音樂家令人景仰,但起碼他是不會離家往外的;在母親的心目中,音樂家反而是浮動而不可靠的,但兒子卻偏偏喜歡音樂。這一點母親一開始是以自己感情受挫的心靈而對音樂妄加評斷,若不是燈塔的老爺爺那席話,克里斯多可能會是單親家庭中最可憐的犧牲者。

  老爺爺的故鄉來自大海另一端的島上,天氣好時,隱約可以見到島上的「小亞細亞山脈」。這似乎又蘊藏了另一段的心靈故事。老爺爺在終老之後為何沒有想到回歸家鄉?是否家鄉殘留著一段令人心碎的回憶?這一切與他那把老舊的小提琴有關嗎?很顯然這一段戲也未交代清楚。

  音樂是國際共通的「語言」,可以穿透任何的怨恨與悲傷;音樂更能讓美妙的時光永恆地留駐。哪怕克里斯多的目疾看來凶多吉少,卻沒有人願意放棄他的音樂路途。老爺爺睿智的一席話以及女老師的慧眼識英雄,使得愛琴海的這個島上奏起了永恆的琴音。縱然老爺爺無法親眼見到克里斯多贏得殊榮而歸,但誠如他所說的:不管克里斯多在何處演奏,他都可以聽到琴音。當克里斯多將那面有著音符的獎牌放在老爺爺的遺物旁時,我們瞬間感染了周遭飄蕩的音符,而整個愛琴海全都融入了柔美的音樂之中,一切的恩怨與不安也都在剎那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克里斯多在雅典面對自己生父時,被其粗鄙的行為嚇得奪門而出。想像中的希望破滅後,才得以開始面對現實。母親的理髮師男友在迎接克里斯多從雅典回來之際,原本只想伸手道賀,沒想到克里斯多卻主動上前擁抱他。這些細微的小動作卻是導演的映象詮釋,透過這個動作不但向觀眾道盡了原委,也使得故事最終更加圓融起來。

  本片不見得是什麼名片,但畫面之美卻是少有影片能與其匹敵的。透過這部影片神遊一趟愛琴海之旅似乎也是不錯的選擇。

2006年11月1日 星期三

蝴蝶(The Butterfly)

導演:菲利浦.慕勒(Philippe Muyl)
演員:米歇爾.塞侯(Michel Serrault)
法國 / 2002年 / 80分鐘
 8 歲的女孩怕被送入孤兒院,黏著爺爺一起上山尋找全歐洲最稀有的蝴蝶…

◎ 劇情簡介     

  八歲的麗莎沒有爸爸,擔任醫院看護的媽媽常常因為工作的關係而無法回來為她開門,這使得麗莎常遊蕩在街頭。麗莎在家中嬉戲時不時拍著球,惹得樓下的老先生相當不悅。

  這一日,老爺爺看見麗莎又在街頭遊蕩,雖然心中有著不願,但還是讓麗莎先到他的住處等候。麗莎在這兒發現有許多蝴蝶標本,老爺爺才知道麗莎從來就不曾到野外去玩。老爺爺要外出買東西,交代麗莎千萬不可打開另一扇門;但老爺爺離開後,好奇的麗莎還是打開那扇門,原來裡面是養育蝴蝶的所在。當門一開,蝴蝶全飛走了,老爺爺回來之後,生氣地將麗莎趕走。

  這一日老爺爺又要出門了,他選擇在一種叫「伊莎貝拉」蝶蜉育的短短季節中上山捕蝶,沒想到車子行經半路時才發現麗莎竟然在車上,原來麗莎的媽媽尚未回家,於是她暫時睡在車內,意外地被載出城。

  老爺爺急急送她到警局,但局內警察忙著處理他事,而老爺爺也知道麗莎有可能會被社會局送入孤兒院,於是臨時決定帶麗莎一起上山捕蝶,兩人約法三章後才踏上捕蝶之路。

  路途中見到許多登山客,也看到一對年輕人為了見證愛情而一起玩滑翔翼。老爺爺趁機告訴麗莎許多蝴蝶的知識,並說起他捕捉「伊莎貝拉」的動機。原來老爺爺的兒子在病亡之前曾希望父親能為他捕捉到一隻最大的「伊莎貝拉」蝶。老爺爺在一棵結滿了蛹的樹搖落了許多蛹欲帶回住處孵化,但此時媽媽因發現麗莎失蹤而報警。許多跡象顯示麗莎是被老爺爺帶走的,老爺爺在一家商店的報紙上看見自己的相片,雖然著急卻也無可奈何。

  終於在一個晚上他用燈光誘來了一隻「伊莎貝拉」蝶,但麗莎急著趕來看時卻不慎撞翻了映照燈光的白幕而讓蝶飛走了。老爺爺生氣責罵,但委屈的麗莎卻掉入洞穴中,老爺爺報了案雖救出麗莎但自己也被抓走。在明白真相後,麗莎與老爺爺成了好友,在觀賞孵化成蝶的過程中才發現其中的蛹竟有一隻「伊莎貝拉」,老爺爺此時才知道麗莎的媽媽也叫「伊莎貝拉」。

◎ 賞析

  蝴蝶一直是許多藝術創作者極為喜愛的題材,因為它從醜陋的毛毛蟲蟄伏為蛹,其後破繭而出再羽化為美麗的蝴蝶,這一直是人生極佳的隱喻與寫照。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變成美麗的蝴蝶其實也必須付出代價的,因為蝴蝶璀璨美麗的生命相當短暫。

  本片係一名老人為追尋一隻歐洲最美麗的蝴蝶「伊莎貝拉」而與一名單親家庭的小女孩麗莎的互動故事。「伊莎貝拉」是在1849年被西班牙一位昆蟲學家發現的稀有品種,而以西班牙女王Isabella為名。它只有三天三夜的壽命,藍綠色的雙翅璀璨無比,展開時大約巴掌大,飛翔時間從黃昏到子夜,在每年五、六月間化成蝴蝶,活動範圍在海拔5400英呎左右山區杉林旁的曠野,交配期一年只有十天,之後便消失無蹤。

  導演以「伊莎貝拉」這種蝴蝶為故事的驅動力,技巧地在結尾還原到人性的矛盾與探索之中。老人因兒子病亡,臨終前始終無法為兒子抓到一隻「伊莎貝拉」而引以為憾,於是他的生命交集以及探索的角度就全部放置在「伊莎貝拉」身上了。

  事實上老人一直迷失在自我的困頓中。也許兒子臨死前的遺憾造成他極大的心靈負擔,殊不知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過度的苛責反而使得自己變得不近人情。樓上的麗莎不時拍球震動著地板,惹惱了老人,但老人深具人本關懷的善心透露了另一種人性的特質;這也是為何老人在發現八歲的麗莎因母親未回來替她開門時毫不考慮地帶她回家。

  好奇的麗莎打開了不該打開的門,使得許多羽化的蝴蝶全飛走了,在這兒麗莎不只放走了蝴蝶,也開啟了老人一直自我禁梏的靈魂。

  麗莎好奇的心靈藏著許多問題,簡單地發問不僅為劇情帶來喜悅的情趣,更添加了戲劇情節。或許我們可以說是因為麗莎這個角色的成功而帶動了本片的成就。

  「蝴蝶」可以說是一部令人喜悅的兒童電影,但透過老人的生命詮釋,似乎又將議題引導到哲理與心靈的課題;在彼此的互染中,本片就變成老少咸宜的「心靈電影」了。

  單親家庭似乎也是這部電影中極力要探索的課題。全世界似乎都對這個議題有著尋求答案的迫切感,此議題的前提是婚姻的失落或感情的無法共融,因此才會有單親家庭的出現。麗莎遊蕩在外,突顯著建構社會最基本的家庭有了缺失,而這塊缺口不只是表象的夫妻分離,更令下一代遭受心靈的殘害。

  導演似乎不願如此沉重地去看待這些問題,點到為止並拋出議題之後,反而以一種人性關懷與樂觀性善的方向引領觀眾走入生命的另一條道路。

  麗莎從未到野外去,因此老人陰錯陽差地帶她出城,事實上也為她開啟了另一道門;就像蛹蛻變為蝴蝶一般展示著寬翼翱翔在天際中。在尋找蝴蝶的過程中,兩人各自的迷惑與困頓都因對方的一舉一動而獲得解答。尋找到「伊莎貝拉」是一種心靈的共題。

  路上老人痛責獵鹿人是非法偷獵者,而麗莎也稱老人為非法偷獵者,因為他獵取了原本屬於山中原野的蝴蝶。這句話使得老人相當震驚,也由此引動他心中的喪子之痛。麗莎卻無意離開老人,或許這是一趟難得的山中之旅;或許也是她孤單的心靈一直渴求的依託影子。麗莎利用各種機會讓別人認為她是老人的孫子,雖然她撒了謊,卻是一種心靈的彌補作用,這點老人反而是處在被動之中;但也因為如此,這樣的對應才能讓一老一小的心靈平台取得平衡。

  老人在山中一戶農夫家中過夜時,看到年齡與死去兒子相仿的主人,不禁想起心中的悲痛。兒子的早夭跟蝴蝶生命週期的短暫是一致的,如果想通了這番道理,面對生死就不會有困頓與憾事。生命是一種傳承,就像「伊莎貝拉」蝶一樣,在交配產卵後就死亡了。

  麗莎的生命在老人眼中頓時化作一隻蝴蝶,當蝴蝶展翅飛翔時,也是該結束的時候。此時麗莎已經開始想家而偷偷打了電話給媽媽,但也因此讓外人誤以為老人綁架了麗莎。更巧的是那個晚上他們設置的燈火引來了一隻依莎貝拉蝶,卻因麗莎不小心絆倒而讓蝴蝶飛走。

  「蝴蝶」透發著人類心靈中一股潛藏的至善與愛意。也許在生命的過程中會有許多不如意,但這種愛是永遠不會消失的;不僅如此,在適當的機會中,反而會激盪而出並散播在週遭的氛圍中。其實人之所以與其他動物不同,正是能更積極地去展現這份愛的因子。

  「我們都找到依莎貝拉了……」,表相指的是蝴蝶與麗莎的媽媽,但其實真正的意涵就是這份至善的愛。基於此,「蝴蝶」一片從這個角度呈現出與眾不同的敘述觀點與故事;在充滿「陽光希望」的意旨中,不難感受導演放置的人類希望。透過渴望成長的麗莎心靈與老人冷然枯寂的交揉,於是我們早已遺忘的那些愛,瞬間又回來了。

2006年10月9日 星期一

靈魂的重量(21Grams)

導演:阿勒加多.岡薩雷斯.伊納里圖(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
演員:西恩
潘(Sean Penn)
   納奧米.瓦滋(Naomi Watts)
   本尼西奧.德.托若(Benicio Del Toro)
美國 / 2002年 / 120分鐘 / 限制級
禮讚:2003年威尼斯影展最佳男主角
本片的三位主要演員分別獲觀眾票選的最佳男女演員三段截然不同的人生際遇,卻戲劇性的交集在一起…

◎ 劇情簡介     

  保羅極需移植心臟,否則生命随時會結束。他的前女友瑪莉原本已經離開,卻在他病發後回來照顧他,並一再表示願意以人工受精的方式為保羅留下後代,保羅雖然遲疑,但還是在醫院留下精子。

  十六歲就一直犯錯入獄的傑克,在牧師約翰的教誨下,不但洗心革命,娶了瑪莉安為妻,並生下一男一女。

  教會送一輛休旅車給傑克以便他作為傳教之用,但傑克卻在高爾夫球場擔任桿弟時因全身的刺青而遭到解僱。這使得傑克開始質疑他所信奉的上帝是否已經遺棄了他?

  這一日傑克回球場拿回自己的東西,然後急急趕回家參加教友為他舉辦的生日宴會,卻在一個十字路口不小心撞死了建築師邁克以及他的二個女兒凱蒂與蘿拉。邁克的妻子克莉絲汀得知噩耗後,傷心得幾乎昏厥。但在醫院社工人員的勸慰下,還是將邁克的的心臟捐給需要移植的病人。

  保羅接受了這顆得之不易的心臟,手術成功後一直想要知道究竟是何人救了他,於是請私家偵探調查,終於查出邁克其人;也知曉了這家人遭遇的慘況。於是保羅想向邁克的妻子道謝,卻說不出口。同時他發現克莉絲汀因心情痛苦,竟然吸毒來麻醉自己。保羅藉機送她回家,兩人經過幾次的互動竟發現彼此有了愛意。

  克莉絲汀面對保羅體內是邁克的心臟,內心不免矛盾掙扎。保羅發現瑪莉之前分居後竟將肚內孩子墮胎,如今卻又千方百計要與他生孩子,遂憤怒離去。但保羅的移植手術開始出現排斥的現象,醫生表示要再開另一次刀,否則保羅會死得很痛苦;而克莉絲汀情緒終於無法按捺,激動地表示欲殺傑克替丈夫女兒報仇。

  於是保羅請私家偵探買了一把槍,但將傑克押至荒地時卻又無法下手,於是保羅朝地上開了三槍,並要傑克遠走他鄉。但內心一直悔恨不已的傑克卻反而回到廉價旅館,衝入保羅與克莉絲汀的房間,要保羅殺他。爭執中,保羅腳底誤踩碎玻璃倒地,克莉絲汀以燈罩攻擊傑克,傑克卻不還手;此時保羅反而以地上的槍朝自己的心臟開槍。保羅臨死前,克莉絲汀卻發現她懷孕了。

◎ 賞析

  原名「21公克」的「靈魂的重量」,在二○○三年的威尼斯影展中捧回了最佳男主角的獎項。西恩潘在這部影片多重心理層面的詮釋,不只呈現了有關宗教、生命甚至是靈魂救贖的議題;也將靈魂的有無,甚至靈魂的重量這些不易求證的問題作了面向的轉移以及詮釋。

  心臟移植手術固然可以救人一命,但體內放置著一顆別人的心臟難道不會成為另一種負擔?排斥現象雖然是其中的一項難題,但就心理層面而言也有許多可以探索的空間。

  一般人所謂「心裏」在想什麼?指的是大腦的思維。而影片中的心臟移植其實已經擴大變成一種「靈魂轉移」的象徵與具體表現。

  美國的麥克唐.蓋爾博士曾以「光束天平」作實驗,當病人經過三個小時又四十分鐘的生死臨界點後,光束天平偏離了二一.二六公克。這也是為何本片會稱為「二十一公克」的緣故。

  如果這些實驗是肯定的話,其實還有另外一層的合理詮釋:我們寧可將這些「重量」當作人的「良知」,保羅不會只求活命而慶幸自己手術成功。他請私家偵探查出心臟原有的主人,正因為這是一種絕對的差異關係。也就是說當保羅活了下來,表示另有一個人有了死亡。當思緒進入到這種二分法的平台上,人性的良知必然受到嚴苛的試鍊。

  保羅當然可以選擇不去追索,但那份感激的心情無處著力與發洩時,心臟反而變成保羅的負擔。隨著真相的表露,保羅知道了那場車禍,在幸與不幸之間開始蘊釀另一種悲壯的生命意義,不只是保羅害怕不作第二次移稙手術將會痛苦窒息而亡的思維,而是將原本已經燒成灰燼的情愛隨著那顆心臟作了二度的展現。

  克莉絲汀在這一點的聚焦中是矛盾而痛苦的。她生下女兒時因難產而昏迷,甚至在生死邊緣中被救活過來,生命對她而言是彌足珍貴的。但命運之神卻偏偏與她作對,一場車禍瞬間奪去三條至愛的生命,一個原本甜蜜美滿的家庭因之瓦解。當她擁抱著保羅之際,究竟是她真的愛上保羅?或者是因為如此可以傾聽邁克的「心聲」?

  矛盾的心情使得克莉絲汀近乎歇斯底里,因為在情慾的世界中實在無法分辨靈魂的落腳之處;混亂而迷失之際,唯有激動的復仇稍能寬恕自己的縱情與放任吧?而這樣的決定也牽動了保羅。因為在這個當口,保羅其實也分不清楚擁有的究竟是自己的靈魂或邁克的靈魂?

  受到「審判」的另一個靈魂是傑克。他從十六歲開始就壞事幹盡,進出監獄如同自家廚房。但在宗教的洗禮下他徹底悔悟了。正如他說:「上帝知道你的每一根頭髮」,這是上帝無所不在的啟示。但如果是這樣,為何上帝不在車禍之前阻止這場悲劇的發生?又為何不在發生之後給予他勇氣停下來將受傷的女孩送醫急救?

  傑克幾乎是另一種悲劇人物的代表,年輕時不懂事的刺青,造成他處處被解僱,甚至也變成這場悲劇的原因。但傑克似乎並不願在這些現實生活中自艾自怨,反而極力去探索心靈良知與上帝之間的關係。這個議題並非新穎,卻是極為厚重的哲學與宗教的觀點,透過戲劇自然容易吸引觀眾的好奇。

  傑克看似霸氣,卻具有一顆善良的心。當妻子阻止他去自首時,傑克反而以「這是我的義務」加以反駁。這種人文素養與道德精神其實是超越宗教的,而透過這種肯定的展現,當然使得傑克很快就會在自己的心靈尋找到他自己的上帝,如果不是這樣,當保羅放過他時,傑克早就逃之夭夭,斷無回來要求保羅開槍結束他的生命之理。但也因為這次的交會,使得克莉絲汀的怨氣有了一些舒解;而一直內疚不安的保羅也在關鍵的時刻尋回了自我。

  克莉絲汀在片尾的懷孕可以說是一種「延續」。這不僅指的是生命的實質流程;就「靈魂」而言也是大體的言說;更是戲劇呈現上的重要意旨呈現與詮釋。

  本片的剪接手法以雜敘的刻意混亂,意圖在觀眾的視覺焦點中重新建構一種思維蒙太奇。隨意錯置的畫面看似獨立而無意義,有時甚至誤導了觀眾的組合理解,但當畫面情節重疊後,一切的線索反而更加明朗起來。於是透過觀眾自行的「思維重組」,瞬間獲得心靈上的一種創意;觀賞電影的意義也就變得不一樣起來。

  心臟移植手術成功的案例甚多,相信日後的技術會更加進步;其他的器官移植也是如此。但本片的關注焦點顯然不是放置在這個醫學的議題上;雖然以「21公克」來象徵靈魂,但導演真正的意圖卻是在人性的試鍊與愛情的救贖中完成另一種「宗教」儀式。

  靈魂只是一種稱謂,每一種宗教的詮釋都有其不同之處,相同的卻都是本性善良的良知;透過自省的習氣與思維,人該如何去面對困境的疑惑自然就會明朗。生命也許不盡然讓每個人都滿意,但若能在這個過程中真確地了知自己的作為,就算噩運驟然降臨,應該也都無損於「靈魂」的「真知」吧!

山村猶有讀書聲(To Be and to Have)

導演:尼可拉斯‧菲利柏特(Antonis Kafetzopoulos)
演員:喬治.羅培茲(Antonis Kafetzopoulos)
法國 / 2002年 / 105分鐘
禮讚:法國 Prix Louis Delluc最佳影片
   法國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影片
   2002年歐洲電影獎最佳記錄片獎
法國南部偏遠山村小學裡教了二十多年書的老師及十三個學生間的故事…

◎ 劇情簡介     

  喬治在法國鄉下一個高低年級混合上課的小學教書已經二十年。從年輕開始教書的那一天算起至今也有三十五年之久,眼看著再過一年半他就要退休,心中不免百感交集。

  每天早上,學校會派出一輛九人座的校車,一路上將散居在各處的學生載至學校,然後由喬治一人為他們上不同的課程。年齡最大的塔莎娜、朱利安和奧利維很快就要升上六年級,接著就要進入不同的中學就讀。

  塔莎娜是個沉默寡言的女孩,什麼事情都悶在肚子裡,喬治不只一次與她對談溝通,最後答應當她上了中學以後,每個星期六塔莎娜都可以去找喬治溝通,塔莎娜才笑顏逐開。

  朱利安與奧利維常爭吵,喬治將兩人叫到面前,誠懇地要兩人將心中的不滿說出,化解了兩人長久的互鬥,甚至在將來升到相同的中學時,還能相互幫助。

  年紀最小的裘裘只有四歲,但喬治還是耐著性子從數字的算法慢慢教導,到最後裘裘居然能理解百千萬億的數字觀念。裘裘常常受到欺負,只能無奈地哭泣;但喬治總有法子很快讓小朋友相互道歉,並及時化解紛爭。

  喬治還會教小朋友一起煎蛋作鬆餅。夏天時會帶著大家一起去野餐郊遊,有時會為尋找走失的小朋友而急得滿身大汗;冬天時則會與同學一起滑雪打雪仗。

  當然喬治還是會遇上一些人生無奈之事,如奧利維父親罹患癌症,雖然從醫院回來,但很快地又要入院。喬治只能用哀嘆的神情來安慰奧利維。

  喬治帶領大家參觀聖日爾曼中學,因為如果朱利安與奧利維六年級畢業後可能會進入這所學校唸書,因此先讓他們有初步的印象、學習中學生面對課程應有的態度,並招待他們一起在大餐廳用餐。

  終於學期末了,喬治認為奧利維與朱利安成績不是很好,但還是可以升上六年級,而塔莎娜成績很好,雖略顯自閉也獲得一些啟發。目送學生上完最後一堂課而搭乘校車離去,喬治不免有些感傷,強忍著淚水環視學校一切,因為這個學校是他真正心靈寄託之處。

 
劇情分析

  嚴格地認定,「山村猶有讀書聲」其實應該是一部紀錄片。只是在事後的剪接儘量以劇情片的結構來處理,人物情感的渲染藉著剪接的節奏傳達了戲劇的因子;配樂方面則以音樂來強調整體的氛圍與導演刻意呈現的企圖。

  導演尼可拉斯.菲力柏特之前曾以「無聲國度」(In the Land of the Deaf)敘述了聾啞人的世界;以「我很微小」(Every Little Thing)傳達了精神病人的心靈世界。而本片的電影觸角則帶領觀眾進入孩童的世界。

  每個人當然都經歷過孩童時代的過程,也曾在那個階段歡樂、哭泣、委屈與難過,但這份純淨的心靈看待似乎早已離我們甚遠。不管童年是歡欣或苦悶,永遠不可能讓這段時光返回。而「山村猶有讀書聲」卻以極細膩的視覺觀點呈現了一名即將退休老師的堅持,以及偏遠地區一群幾乎為人所遺忘的鄉村孩童,透過老師的教誨不倦和小朋友的學習,一種人類至善的特質就在這個春夏秋冬的呈現中一覽無遺。

  片中的老師喬治其實就是這個故事真正的主人翁喬治.羅培茲,其他的小孩當然也全都是這所學校的學生。原本要拍攝一部有關農村生活的影片以及學校的介紹,但真正到了山區以後,導演的想法就逐漸改變了。經過好幾個月的訪談,也經過許多人的推介,導演終於決定要拍攝還有一年就退休的喬治老師的故事。

  喬治的父親是西班牙人,移民到法國後娶了妻子而生下喬治。父親感嘆當農夫相當辛苦,希望孩子長大後能當老師,但當喬治正式當老師而至山村教書的那一年父親卻去世了。

  一般敘述老師的影片大都會流於歌功頌德,但本片卻真實地去呈現喬治的赤忱與耐心。他從未口出惡言,就算小朋友犯錯,依然耐著性子指正他們犯錯的所在。奧利維在家中複習乘法的那場戲,奧利維的家人幾乎全員到齊,母親在奧利維算錯時還忍不住生氣地打他,這對照喬治三十五年來的時間都必須面對這種瑣碎的煩雜,自然就能看出喬治的偉大。

  導演有時在拍攝的同時以鏡頭來作取捨,替代了日後的剪接。好比明明是喬治對著小朋友說話,但鏡頭卻只取他的下半身以及小朋友的天真動作。因為這樣的連結,更能凸顯赤子之情,而此刻所謂的赤子之情其實不單只指向孩童,反而是這位終身未娶的喬治老師。

  喬治的母親尚在人世,但喬治上課的地點實在太偏遠,使他難得回家一趟,自然很少有機會隨侍母親身邊。而喬治太過投入偏遠教學,自然使他喪失許多良緣,就算有女人愛上他,見到他工作地點的偏遠,應該也會打退堂鼓吧?但喬治並不埋怨,因為他早已將一生奉獻的學校當做家;把這一群可愛的學生當做自己的子女。

  參觀聖日爾曼中學這一場戲,呈現了法國當今的教育方式與觀念,或許可以提供給教育當局甚至是學校的老師參考。所謂的師資有多層的意義,但台灣究竟有幾位老師能如喬治一般無私地奉獻?這種屬於人文精神的認知,台灣起碼落後法國五十年。其實最大的癥結是人性的自私,許多人沒有奉獻的精神,在意的是每個月的薪水有無如實落袋,這些逆耳的批評當然指的是少數心態有問題的老師,我相信台灣大部份的老師依然會向喬治看齊。

  導演以將近一年的時間拍攝了這部紀錄片,因此我們在影片中不但觀覽了法國鄉村的四季風光,也由此呈現了鄉下的特質與美感。

  鏡頭也將觀眾帶入畜牧業的片段,奧利維除了回家溫習功課,當然也得打掃牛棚;喬治在春天到來的季節,也不忘修剪著學校的庭院以及他所栽種的花花草草。

  電影開始是從白茫濃霧中展開,村人們在大雪紛飛的惡劣天候下辛苦地將牛趕回住處,以校車駛過泥濘的道路顯露這所學校的真面目,教室中緩慢爬行的兩隻烏龜為寧靜的氛圍帶動了一股生氣,而當校車到達,天真宏亮的聲音展開了故事的開端。

  春天及夏天在幾個畫面與鏡頭中技巧地出現,讓觀眾隨劇情的鋪陳薰染了季節的變化,也因為時空的轉換,本片雖然是紀錄片,卻也在劇情展現中傳達了一種層次的美感。

  紀錄片的形式在經過多年的蛻變後,已經有許多新的創意與詮釋的新觀念。許多影展就是專為記錄片而辦的。本片獲獎無數,最令人注目的卻是2002年歐洲電影獎最佳記錄片獎。

  以藝術層面來看待,紀錄片有時比劇情片來的真實而誠懇,甚至有時還會夾雜一些導演個人的見解與看法,這種「後設」的表現手法使得記錄片顯得多元而豐富。

  「山村猶有讀書聲」是必須用寧靜與謙卑的心情來看待與欣賞的影片。如果你期待好萊塢式的衝突,將會使你大失所望;但如果你用「微笑」去閱讀,最後的那個鏡頭將會令你動容落淚。

2006年10月6日 星期五

月亮上的男人(Man on the Moon)

導演:米洛斯.福曼(Milos Forman)
演員:金.凱瑞(Jim Carrey)
   丹尼.狄維托(Danny De Vito)
   寇特妮.拉芙(Courtney Love)
美國 / 1999年 / 118分鐘
五O年代最具創意、最標新立異像謎一般的藝人安迪考夫曼一生的故事…

◎ 劇情簡介     

  安迪從小就喜歡表演,爸爸說表演應該有觀眾,於是他把妹妹卡蘿找來看他表演。

  長大後安迪在酒館裡表演,但因太堅持自己的風格而被老闆辭退。但很快地他又摸索出模仿貓王的歌唱表演,不僅受到歡迎,也引起名經紀人喬治夏比洛的注意,很快地喬治立刻為他在電視節目「計程車」安排演出「拉鐵加」一角。

  「拉鐵加」一角極受歡迎,電視主管也答應安迪讓他的好友「湯尼克里夫」來軋上四集。原本被矇在鼓裡的喬治到賭城看秀,才知道湯尼是由安迪化妝的,而安迪的好友鮑伯不只為安迪寫台詞,也不時化粧參予演出。

  安迪的表演哲學是永遠比別人快一步,但也有失敗的例子。如在舞臺上堅持朗誦費滋傑雷的「大亨小傳」,使得觀眾紛紛離席。但這似乎也在表演中取得一種適得其反的宣傳效果。

  安迪對電視上的摔角甚感興趣,便先在節目中與一名叫琳恩的女人比賽,引起許多憤怒的女人的參與,最後引來了曼菲斯的摔角大王裘利勞烈現身挑戰。安迪先打敗了一名女職業摔角選手,但當裘利上台時,場內觀眾紛紛湧上而結束,讓觀眾分不清是真實或表演,最後再度比賽,安迪被裘利折斷頸部。

  事實上第一場比賽與琳恩對手是真實的,除此之外皆是安迪表演的一部份,雖然引起爭議,但這似乎正是安迪與鮑伯的策略。喬治努力為安迪找到「星期五」的節目,但安迪又在現場表示他演不下去,最後與工作人員大打出手,電視公司主管出面說這一切都是造假的,但安迪反而說是真的。喬治安排安迪與裘利上電視,兩人再度爭執。電視台遂由觀眾投票決定是否讓安迪繼續留在表演節目中,結果只有28%的觀眾贊成。此時,安迪發現他得了肺癌,但依然決定在卡內基大廳表演,這一次成功的表演算是安迪生命的巔峰。

  安迪雖到菲律賓求神醫治療,但發現那是騙局一場,最後不敵病魔而亡。但在他死後,依然有人模仿他與湯尼的造型繼續在影視圈中發光發亮。

 劇情分析

  本片係根據當代公認最富創意也最標新立異的藝人安迪考夫曼的事蹟改編而成。安迪1949年生於紐約,1975年正式進入演藝圈,只活了35歲,於1984年因肺癌而逝世。後期的演員如羅賓.威廉斯、與傑.雷諾的表演風格都深受其影響。

  事實上,安迪的表演風格是極受爭議的。他在舞臺上力求屬於全新且與眾不同的詮釋風格,有時會隨著當時的氛圍而真正地投入,因此觀眾很難分辨在舞台上的一切究竟是一種真實的突發狀況或是巧妙地安排?

  這種勇於當下作出全然逆向的改變是需要極大勇氣的。因為照著劇本演出雖能精準地表現,卻缺乏一股創作的力道。而安迪是如此不安於本份的人,這樣的詮釋功力來自生命渾厚的動力。既然否定了照本宣科的程序,就得以另一種表現來取代;正因為這種隨機應變是如此鮮活,也就更能引起觀眾的投入與喜愛了。就算安迪與鮑伯安排預先設計的表演,卻也是超越當時一成不變的表演生態的。

  問題是,過度地否定原有的架構必然引發保守與革新的爭議;安迪卻不陷入這種猶豫的泥淖中。當改變現況而成為劣勢時,安迪擅長將這種失敗當作「反宣傳」。一名表演的藝人需要的除了掌聲之外,絕對是來自觀眾的注目。不管是喜歡的或是排斥的,都意味著安迪的表演生命有了依託。

  安迪在舞臺上幾乎是全部投入的,有時甚至叫錯女友琳恩的名字。這還不是最嚴重的,有時連喬治這名經紀人也分不清楚眼前的表演究竟是真還是假。安迪曾叫琳恩到摔角場去挑戰他,然後他會假裝輸給她,兩人再依照當時的承諾結婚。但事實上這一場琳恩是被瞞在鼓裡的,因為他與琳恩的約定只是所有表演計畫中的一環,後面引來摔角大王裘利以及女摔角手茀西才是主戲上場。

  這場戲對琳恩是不公平的,雖然安迪後來追出去向她解釋,然而就情理而言,安迪的行徑實在有違人之常情,這也難怪片名要叫「月亮上的男人」了。月亮離我們似近實遠,而住在上面的男人也許只有十五月亮圓的時候才稍微被看得較清楚。當然月亮也是舞台燈光的詮釋,雖然如此,距離正好真確地顯示了安迪透過表演而令人迷惑困頓之所在。

  安迪是否真的離一般人很遠?其實這是見仁見智的。他的生命哲學雖然獨特卻充滿了愛。在「卡內基廳」這個大型的表演場合中再度展現了否定後再予以肯定的把戲,不管老婦人的昏死是真是假;不管醫生從觀眾席中上台是真是假,這一切都是安迪揮動魔術棒變幻而成的奇蹟。最可貴的是在場外安排所有觀眾吃餅乾喝牛奶,這是多麼簡單的動作,卻充滿了生活中極端平實的愛意。如果不是心中真的充滿著善與愛,是絕對無法在表演美學中融入這般的情境與氛圍的,何況當時安迪已經得知自己罹患了肺癌。

  安迪的表演有時會延展到生活中來。他請父母及弟妹來醫院,安排一名醫生為他們講解病情。妹妹見到醫生身穿白袍卻穿著白色球鞋,於是提出安迪又在演戲的質疑;但觀眾在劇情中見到安迪事實上已開始作化療而掉光頭髮。此時在虛實的鏡頭交換中,觀眾不免也會開始懷疑這場癌症的真偽。正如那些報紙的記者雖然聽到安迪罹患癌症的消息,卻因為過去太多的消息都是屬於「表演」而拒絕刊載他的病情。

  最精采的應該是安迪被安排上「星期五」的節目。他首先在現場節目中表態不喜歡這種節目的演出,並與演員及工作人員大打出手。電視台主管立刻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安撫大眾謂此是安排的橋段,然後要安迪對著電視機坦承這是事先的安排。安迪煞有介事地面對鏡頭,卻直言不諱電視台要他說謊承認是事先安排,他鄭重其事地表示這次是真的打架,電視節目立刻中斷了。

  這場戲最能顯現安迪的表演風格,誰能保證安迪最後表示的話語中不包含是另一種表演呢?這些否定與肯定的反覆呈現中,不僅安迪週遭的朋友分不清真相;有時安迪似乎也會落入這種矛盾之中。事實上表演不僅是一項美學,從某種角度而言也可以說是一種騙術。以精湛的演技讓觀眾分不清楚虛與實、真與偽。

  安迪患病末期坐飛機到菲律賓,因為那兒有一名醫生可以用手伸入病人肚腹,然後取出病人肚中的一塊血淋淋的肉瘤。安迪在鮑伯與琳恩的陪伴下去尋求救治,然而躺在床上的安迪卻目睹了這名醫生手中事先準備好的一塊肉瘤,藉著巧妙的手法「表演」了隔著肚皮取出肉瘤的「絕技」。一生中以表演為己任的安迪,千辛萬苦飛越太平洋到菲律賓去目睹一名庸醫的騙術表演,在他的心中應該會有無限的感慨吧?

  安迪死了,但一年後還有人以湯尼的姿態出現舞台,觀眾由此聯想到了安迪。這種死後尚留存無限的表演魅力是相當令人動容的,這也是為什麼在台下觀賞的鮑伯也會感動落淚的原因。

  值此中秋佳節,抬頭看著月亮,應不只有安迪的影子,而是他散置人間永不間斷的努力與愛的真意吧!

2006年9月18日 星期一

老爸候選人(Stakaman)

導演:安東尼斯‧卡非祖羅斯普(Antonis Kafetzopoulos)
演員:安東尼斯.卡非祖羅斯普(Antonis Kafetzopoulos)
   尼米崔.卡里佛加斯(Dimitris Kalivokas)
希臘 / 2001年 / 99分鐘
禮讚:希臘泰薩隆尼基電影節
   雪梨希臘電影節…等多項國際影展

幾十年來都不曉得親生父親到底是誰,卻突然要在兩位親生父親的"可能”人選中找出誰才是真正的父親…

◎ 劇情簡介     

  寇斯塔是一名失業的數學教授,妻子因信奉印度教而走入修行之門,留下十三歲的女兒克萊兒與他共同生活。

  寇斯塔從小被母親獨自撫養長大,印象中似乎從來沒有過父親的影像,長大以後也就習以為常了。但當母親去世後留下的遺囑竟是要他去從兩個老人之間找出他真正的父親,並由此取得見證人的證明才能繼承她留下的一幢房子以及皮草事業。

  寇斯塔到養老院找到了帕布羅和崔克拉,希望由彼此的相處中找到自己的生父;與寇斯塔同行的則是他的女兒克萊兒。

  寇斯塔發現這兩名住在同一家養老院的老人,是彼此看不順眼的糟老頭,一路上不但爭吵連連,甚至爭先恐後無所不用其極地誘導寇斯塔,希望寇斯塔承認自己就是他的生父。

  半路兩名老人到鋼管秀的店內找來一名女舞者,希望寇斯塔能發現自己與他們有相同的「嗜好」。當寇斯塔將妓女拉瑞莎趕回後,卻引來打手尤里前來問罪。尤里不分青紅皂白持槍洗劫眾人的錢,但尤里的護照卻被克萊兒偷走。眾人開著老爺車繼續往前行,尤里從後追來,因交通警察臨檢而逃之夭夭,寇斯塔卻被開了一張罰單,車子還在半路拋錨,拖車至修車場被當冤大頭,眾人無計可施,兩名老人竟利用半夜偷走老闆的越野車;但寇斯塔卻遺留皮箱在原地,老闆根據裡面的計劃表,隨後追蹤而來。

  寇斯塔眾人開車回來找尤里,雙方談妥條件,以越野車交換尤里的老賓士;隨後趕來的修車廠老闆以為尤里與寇斯塔同路人,雙方發生槍戰,所幸均無傷亡。

  寇斯塔的老賓士半途沒油,但還是趕在期限之前向公證人取得身份證明,而他們去找克萊兒的母親時,正巧遇上東正教抗議外教入侵的示威,當下寇斯塔以一種大愛承認了兩名老人都是他父親,也化解了一場宗教衝突。

  寇斯塔與兩名老人住在母親留下的房子,而尤里與拉瑞莎也來幫忙做生意,將皮草賣往蘇聯……。

 劇情分析

  看慣了安哲普洛斯比較沉重的希臘電影後,「老爸候選人」這種輕鬆喜劇反而顯得格格不入。下意識的對照之後總會以「輕薄」來評價,本片就是在這種情形下難免會有被一些不公平的目光所對待。

  本片的構思其實有其獨特性,尤其以尋找自己的生父這個議題切入,先天上具備了文學與哲學的厚度。從這個角度我們能夠思索人之所以到這個世上的種種問題與無奈。寇斯塔是個失意的人,常以抽菸來掩飾內心的忐忑與不安。世上的各種煎逼,使他不免有著對生命興趣懷疑的焦慮。他無法選擇他的生命,但生命就這樣無聲無息呈現在他的眼前;曖昧的生命形態就更顯得嘲弄與諷刺了。

  片中對寇斯塔母親的敘述極少,令我們可以感受到寇斯塔的孤單。在世時未給予較多的親情,死亡之後還在遺囑中交代兒子去尋找生父,令人不知如何面對。

  寇斯塔去尋找生父是為了母親遺留的房子與皮草生意,但在某些角度而言是有放棄的打算,無奈他正值失業,縱然是一名數學教授,此刻不免也必須為五斗米折腰。

  可是真正的原因則是寇斯塔那種求真的精神。從小沒有父親,一下子卻冒出了兩個。而這兩名鬥爭不休的老頑童與寇斯塔有著性格上極大的差異,使得寇斯塔一度想打退堂鼓。

  很多事是必須要作對照才能獲得答案的。寇斯塔與女兒克萊兒也是性格上格格不入的。雖然如此,父女之間卻又存在一種無法解釋的緊密性。克萊兒有著新一代年輕人的活力與樂觀,堅信任何事情到最後一定都能迎刃而解,這種見解也就被延展為故事的調性。

  除了喜劇的放大表演與情節之外,本片也呈現了希臘現今的風情與情境,藉著「公路電影」的特質,拓染了希臘的各地風光。而寇斯塔數學系教授的身份似乎也有潛藏的批判意圖。希臘是全世界發展天文學最早的國家,現今的天文學知識都沿用了希臘過去的智慧。而天文學又是極端仰賴數學的計算,寇斯塔的失業,不正是導演意有所指的嘲弄嗎?

  兩個父親的困惑亦與希臘歷史有著某些淵源。希臘千年的亡國悲痛,承受甚多外族的欺凌,如今看來雖已成為歷史,但烙印之痕卻不是如此簡單就能撫平的。兩名老爸候選人都是異族與異教徒,這些設定當然有其緣由而值得觀眾去思索的。

  過去的歷史造就了今日的情境,人必須如何去面對即將成為歷史的現在呢?導演藉著寇斯塔這名角色在幾天當中的試鍊,在完成母親的遺願之後,也確定了希臘現今的文本精神與概況。

  宗教問題似乎是永遠無法解決的僵局。在「香料共和國」這部影片中,我們見識到希臘正教在土耳其遭受排擠的沒落;而在本片卻反而是希臘正教的擁護者激動排斥其他教派的憤怒,要處理這麼厚重的問題往往會吃力不討好,但導演卻以四兩撥千金的方式,將「愛」當作擋箭牌,於是在寇斯塔的強吻中,一切的對立都在瞬間被溶化了。

  這樣的處理雖然略嫌草率,但一筆帶過倒也不失為處理複雜問題的妙招。透過寇斯塔與來自蘇俄的尤里與拉瑞莎的合作,我們感染到希臘全面商業化與向資本主義看齊的趨向,然而堂堂一名數學系教授最後只淪為以專業數學來計算皮草生意的盈虧,未免有著太多令人感嘆的悲鳴?

  喜劇的優點可以將所有的角色全面「卡通化」;當然也更能朝「善」的路途進展。所謂「卡通化」即是劇中沒有打殺的鏡頭,就算是拿槍的尤里與追蹤而至的修車廠老闆一家人相遇後,在一陣槍戰後居然都無人傷亡。因為這是喜劇的調性,當一切的調性被設定完成後,縱然有些不合情理,卻也無人會追究的。

  善的呈現是讓所有劇中的角色引領著觀眾走入一種彼此關懷的面向。兩名老爸候選人最終都跟隨寇斯塔住在其母留下的房子內,兩人每日悠哉地釣魚。而當其中一人在船上睡著之際,另一人很自然地用自己的衣服為他蓋上,這樣的動作雖微不足道,卻已以喜劇的格調向觀眾訴求了創作上的意旨。

  寇斯塔的妻子住進修道院內專心潛修印度教,這條線並沒有太多的線索來讓觀眾依附。寇斯塔縱然深愛著妻子,卻有著一股矛盾掙扎,但導演並未著力於此,這也使得後面的情節因缺乏較深入的描述而讓劇情顯得草率。

  嚴格地說,「老爸候選人」應該放置在「批判」的電影中較為恰當。因為片中出現的修車廠老闆那種吃人不吐骨頭的德性,在台灣高速公路附近都能找到相同的人事物;而故意攔路臨檢的警察是否也是似曾相識呢?

  至於尤里與拉瑞莎從解體的蘇聯跑到希臘討生活,或多或少也給了觀眾不少的啟示。不過,當批判的面向呈現之後,導演卻又將未來美好的期許放置其中,於是過往的一切就煙消霧散,一切都將是新的開始。

2006年9月4日 星期一

點燃生命之海(The Sea Inside)

導演:亞歷山卓‧曼納巴(Alejandro Amenabar)
演員:哈維.巴登(Javier Bardem)
   蘿拉.杜納斯(Lola Duenas)
西班牙 / 2004年 / 125分鐘 / 保護級
禮讚:2005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代表西班牙角逐金球獎
根據真人真實改編,本片探討生、死、愛、慾、希望,但全片並不對安樂死做評斷,但個人可去選譯最適合的生存方式…在病牀上躺了三十年,認為能協助他安樂死的人是真正愛他的人…

◎ 劇情簡介     

  年輕力壯的勒蒙,不但喜愛海洋,也練得一身好泳技。卻在一次跳水中頭部撞到水底,當場昏死過去,遭人救起後人雖活了過來,從此卻四肢全無知覺地躺在床上,一躺就躺了將近三十年。

  勒蒙的哥哥荷西為了照顧弟弟勒蒙,不再出海捕魚,只在家中田園工作,而妻子曼奴艾拉負責照顧勒蒙起居,兒子哈維則幫勒蒙打電腦。雖然有家人的照顧,原本喜歡寫詩的勒蒙因長年躺在床上,使得他常常萌生自殺的念頭。但因安樂死在西班牙並未被承認,於是勒蒙希望有人能將他想安樂死的想法提出到法庭公開辯論。

  在鄰居女子潔娜的介紹下,一名叫胡莉亞的女律師願意替勒蒙提出辯解;與胡莉亞同行的馬克立刻愛上潔娜,兩人頻頻約會。胡莉亞漸漸從勒蒙的作品與相片中了解勒蒙充滿活力的生命,心中不覺也對勒蒙起了思慕之心。胡莉亞的腳不方便是因為她罹患了先天的腦皮質病症,亦即最後她也會漸漸癱瘓甚至喪失記憶。一次昏倒後,胡莉亞退出了律師工作,改由馬克接辦。胡莉亞唯一能做的便是蒐集勒蒙的詩而結集成冊,並為他找到出版商出版。

  在附近工廠當女工的羅莎,在電視上看見被訪問的勒蒙後,自動前往表示她願意負責照顧勒蒙。羅莎結過兩次婚,先後產下二子克里斯與山米。勒蒙自然知道自己的處境,不敢接受羅莎的美意,但羅莎卻意志堅定,縱然工廠三個月都沒發放工資,她依然不改來照顧勒蒙的初衷。

  法庭上的判決自然是否定了勒蒙的請求,於是勒蒙決定維持自己的尊嚴來自我了結,而他始終相信,能夠真正依從他的意願完成最後結束生命過程的人才是真正愛他的人。在這個重要的抉擇上,羅莎表示她願承擔這份重責。於是勒蒙瞞著眾人說要到羅莎住處休養而離開,但家人豈有不知之理,每人均淚眼相送。

  勒蒙以錄影機錄下自己最終對安樂死的看法,並飲下一杯含氰酸鉀的水,在鏡頭中斷了氣。而胡莉亞也在這個時候逐漸癱瘓並喪失了記憶。

◎ 劇情分析

  安樂死這個議題被提出討論已經有些歷史,但始終是各說各話而無定論。反對者不外乎以宗教的理由以及法律的認知觀點作為基調,衛道人士更是對「上天有好生之德」以及「只要活著就有希望」的角度來辯護,並且至目前為止是佔了上風。

  本片切入的角度卻是由當事人的看法直接訴求,在意見相左的同時,辯論雙方很少會為對方的立場來設想,這比較容易失了偏頗,因此這部影片的呈現就給人一種新觀點與新注目的驚豔。重要的是故事的主人翁極力尋求安樂死是在其「意識清楚」的自我要求下,有別於一般昏迷中的植物人。

  但既是意識清楚就不能以「安樂死」作為討論的範疇,應該以「自殺」來討論才對。若果如此,那這個議題的層面就完全不一樣了。以眾多的宗教立場而言,自殺是絕對禁止的,佛教的說法是今生的苦難其來有自,亦即在前世中有著必然的因,才會有今生的果。如果苦難的果尚未受完,就以自殺來逃避,不但這些未受之果尚須償還,甚至得入三惡道受苦。

  生命的議題是嚴肅的,有時懵懂一生卻始終不知生命的意義何在。就算是毫無苦難風平浪靜過了一生,可曾試想過這麼輕易地走一生,如何給自己一個定位?

  很多人會埋怨一生的坎坷與不幸,但如果從另外的角度反觀就會覺得挫折原來也可以是一種幸福。俗語說:「沒有礁石,豈有美麗的浪花?」這應該是很貼切的講法。透過不斷地與困頓挑戰,並從中歷練出堅毅的對抗精神,絕對會使得這一生有著值得回憶的彩虹。

  當然像勒蒙這樣將近三十年的歲月都必須仰賴他人的例子是必須放大來思考的。一個人躺在床上絲毫不能動彈,若非是當事人絕難體驗那種心境;何況勒蒙帶給家人的衝擊更是另一層必須檢討的問題。勒蒙的幸運是他有任勞任怨的哥哥和嫂嫂,如果家人棄他而去;或者他孤苦無依,那勒蒙的生命能否存在這麼久當是疑問。

  問題是活得愈久卻反而是勒蒙的夢靨,就像被判無期徒刑的人求出無門;而相對的對勒蒙家中的成員,會不會也是夢靨呢?也許基於道德和親情,哥哥與嫂嫂都得咬牙苦撐,但我們要問的是他們心中是否真的一點埋怨都沒有?如果如此,那勒蒙豈不更加自責,而這樣的猜忌與痛苦都會在週遭氛圍中漸漸拓染開來,直到某一天機緣成熟自然就會爆開了。

  全片顯然摒棄了傳統的思維與人性糾葛,轉而以一種平靜、幽默來看待這個嚴肅而令人不安的議題,甚至還以幾場極美的戲來呈現勒蒙的情慾問題。

  無法動彈的勒蒙在見到女律師胡莉亞之後,開始對她有著意淫的慾望,每每想到她,就覺得自己可以從床上起來,走到窗口飛出天際,遨翔在大海之上;甚至可以緊緊地擁抱她,並將雙手探入她的胸前恣意地愛撫…。

  導演特別安排了這幾場戲,一則可以調和剛性的議題;二則也適時表現了電影不可或缺的情愛主題。更何況胡莉亞得了大腦皮質病症,本質上早已是勒蒙的「同路人」,基於此,在同病相憐的基調上,這場戲就更能美化情境;更能擄獲觀眾的同情之心。

  另一名堅持照顧勒蒙的羅莎是一位善良的女人。她的一生都是男人負她,但一點也不埋怨。她所能思索的就是本著善意去愛週遭的人,而正是這份慈悲之心最後反而變成幫助勒蒙完成自殺的人。

  導演在這個角度是完全摒除宗教與道德的想法,因為導演將鏡頭的觸角碰撞在生、死、愛、慾之中,並從絕望與希望的絕對對待中企圖尋求出另一種面向的新思維。

  勒蒙面對攝錄影機的最後遺言拍得盪氣迴腸,尤其他以吸管吸完那杯氰酸鉀的毒液後,在短短幾秒內完結自己的生命,於是幾十秒的苦痛與幾十年的痛苦,在瞬間立刻有了對應與比較。問題是作比較的人究竟是站在什麼樣的立足點來看待,這將會是永遠也沒有交集與答案的。

  勒蒙在跳水昏迷之際其實已經「死」過一次,因為他的敘述在很多「死後復生」的報告中有著相同的經驗。如果勒蒙被救活是既定的事實,那他後面的生命就一定有著意義,而這些意義的背後是否真的容許勒蒙的自我了斷?

  勒蒙面對死亡毫無所懼,雖然有著些許的不捨,但「儘快離去」應該是他的信條與目標。雖然他玩笑地向羅莎表示要娶她,但羅莎原本要吻他的唇卻改吻他的額,似乎說明了兩人這一段最終的關係。

  羅莎與勒蒙約定的事相當有趣,死後的世界眾說紛紜,那應該是屬於宗教的範圍,而導演在片尾提供了死亡的去處。從什麼地方來就回什麼地方去。勒蒙年輕時喜愛周遊列國,藉著當船員而實現環遊世界的計畫,於是海洋與勒蒙發生不解之緣。

  以直升機拍攝的渾厚大海上,我們似乎感受到勒蒙遨翔其上並奔向永無止境的虛空世界,在脫離桎梏三十年的身軀,勒蒙戰勝了自我。就戲劇層面導演提供了新的思索空間;就真相層面勒蒙也許作了不佳的示範。

2006年9月1日 星期五

鸛鳥踟躕(The Suspended Step of the Stork)

導演:安哲羅‧普洛斯(Thoedoros Angelopoulosl)
演員:馬斯楚安尼(Marcello Mastroianni)
   珍妮.摩露(Jeanne Moreau)
希臘 / 1991年 / 143分鐘
禮讚:「歐洲電影獎」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
在希臘的邊界:只要踏出一步,就是外國,就必須死。一如過去的作品,安哲羅普洛斯在他的影片中一再探索「旅行」與「邊界」這兩大議題…

◎ 劇情簡介     

  記者卡爾帶著攝影隊到希臘與土耳其邊界的小鎮採訪越過邊界的難民。這些包含阿爾及利亞、土耳其、庫德族人以及各地逃難的人因尚未取得身份,故暫時居住在鎮上的貨車廂內。

  鎮守邊境的將軍是個影迷,常帶著卡爾四處參觀,偶爾也會放過與河對岸走私貨品的村人。卡爾在這兒聽到許多人談起之前一名突然失蹤的政治家,謂在不同的地方看過他。卡爾端詳著政治家出版過的一本書,也覺得好像在那兒見過,於是趕回雅典找來政治家的妻子。妻子與政治家曾在這小鎮的旅館待過,住的是七號房;但那是政治家突然失蹤之後再度出現的事,只是在第二天早晨政治家又無端失蹤了。

  小鎮內常上演著難民們因背叛、誤解與猜忌而發生的爭執。卡爾在鎮上酒館獨自一人飲酒時,一名女子隔桌含情脈脈地望著他,似乎在等待他的邀舞。卡爾以深情地目光回望著她,女子果然跟卡爾回去旅館,兩人過了一夜女子才離去。卡爾跟蹤她卻發現她也是難民,當卡爾入內時,一名長得很像失蹤政治家的男人出現了,女子稱他為爸爸,並邀卡爾一起喝酒,但卡爾反而百感交集地離去。

  一個凌晨一名難民不知是被謀殺或者自殺,屍體被吊在吊車的伸縮梯上,直到將軍下令,屍體才緩緩放下。家屬放聲痛哭一擁而上,在一旁觀看的卡爾也只能慨嘆不已。

  卡爾又在酒館內遇見女子與友人在一起,但似乎有著一種隔閡使兩人無法大方地互動交談。而另一次卡爾與將軍在酒館喝酒時聽到女子竟是即將舉行婚禮的新娘,這使得卡爾傷心激動。卡爾安排政治家的妻子在小橋上等待傳說中的政治家,但當兩人見面時,一陣愕然與訝異後,妻子對卡爾表示那個人並非是政治家。

  卡爾在河邊見證了女子與對岸的未婚夫舉行的「隔河婚禮」,不禁百感交集而沮喪。女子哭倒在其父身上,卻也無法彌補什麼,邊界河水照樣靜靜地流著,一羣電工人員爬上了電線桿,或許多少帶給他們一點希望吧﹖﹗

◎ 劇情分析

  被喻為「國境三部曲」(賽瑟島之旅、鸛鳥踟躕、尤里西斯生命之旅)的鸛鳥踟躕是導演安哲羅普洛斯以「一場一鏡頭」的手法展現他藝術特質中相當重要的作品。

  喜歡安氏影片的影迷雖然在本片中依然可以看到他所導的其他影片的類同特質,卻也能在相同的戲劇元素中體會到一名藝術工作者的執拗與堅持。

  一如過去的作品,安哲羅普洛斯在他的影片中一再探索「旅行」與「邊界」這兩大議題。歷史的悲鳴早已變成安氏的原罪,透過這兩大議題的延展,以困窘的現況來呼應與貫穿希臘的古今,也在影片中為他曾遭受迫害的家人(父親)以及同胞控訴了政治的不堪。

  邊界是一種政治人為的產物,不管發生了什麼變故,任何人似乎都無法抗拒那道人為的圍牆或鴻溝,這道有形的隔閡究竟真的阻隔了什麼?是否有人去深思也因為這種分割使得分別兩邊的人雖近在咫尺,但彼此原本熟悉的心靈卻愈離愈遠?

  如果邊界是一種有形的阻隔,那人的心靈呢?冷漠與疏離其實也是一道自我設定的邊界,或許是害怕即將失去什麼?或者不確定獲得的是什麼?這都將使人走入自我設定的王國中,於是彼此的情感也就無法透過檢視而了解是真是假?

  邊界的背後運作必定是政治,本片中一名政治家在發表演說後無故失蹤,這是對任何政治作無言的抗議,而透過媒體的渲染,好像這名政治家在不同的區域會出現,卻始終無人能夠予以證實,但慢慢觀眾會發現這些無法證實的片斷終將再度落入政治的運作中。

  卡爾以電視台記者的身份自應有挖掘真相的企圖,從雅典請來政治家妻子在橋上與長得像她丈夫的男人相遇,她與他經過短暫的目光交織,然後以一種悲悽的口吻告訴卡爾這個人不是她丈夫。但這段情節就像其他情節一樣都是建構在不確定的互動中。當你站在國境的白線時,只要踏出一步就到了國外,這是何等虛無之事?如果沒有那三條線在橋上,那只能算一座橋。但人為的邊界設定不免令人感覺從未有過的疏離與絕望。

  隔岸婚禮這場戲相當令人動容。新娘與新郎應該是血脈相連心靈相契合的,但這個村子正好在邊界上而被一分為二,於是兩家親人只能隔河遙望以近乎默劇的方式完成結婚儀式。這個畫面已成經典,但導演以分疏的手法讓卡爾與新娘有了一段情,這種三角矛盾而又不著邊際的生命苦楚,道盡了這個飽嘗戰亂之苦國度人民的心靈。當一切都變得那麼遙遠而無法捉摸與掌握時,人究竟會只剩下什麼呢?

  其實經歷過生命的試鍊而越過一個邊界時才會發現那只是一個開始,因為眼前不知還有多少個邊界等著你。該如何越過其他邊界?又該如何應付越過邊界之後的遭遇與艱困?片頭的畫面是一名偷渡的難民陳屍在海上的畫面似乎給了觀眾一個統一的答案。

  片中馬斯楚安尼飾演的政治家以及女子的父親,在舞台劇的表演元素中一人分飾多角是常見的手法,而將之移植到電影上時再透過電視拍攝的畫面則更能展現虛與實並存的手法。導演在角色的辨證中採取了刻意的模糊,沒有真確的答案證明兩者的真正身份,卻也由此譜現了吊詭理論,從而在情境中給予觀眾更多寬廣的思考與自省的空間。

  安氏最擅長以寓言體的內容來擴展他的故事基調;希臘悲劇中的角色或事蹟都可在他的作品中找到蛛絲馬跡,同時也以這種手法強烈批判希臘政治對人性的迫害。其實跳過政治的邊界設定,人依然無法超越彼此的疏離鴻溝,這種無形的邊界也是本片相當重要的主旨訴求。

  為了渲染導演沉重的悲鳴,幾乎每一場的場景都以濕濘與陰暗來呈現。而每一部影片也都有相同的戲劇元素—─被吊在高處。「悲傷草原」是一羣被殺的羊吊在樹上;「永遠的一天」是一羣欲越過邊界的人攀爬在鐵絲網上,而本片則是一名男子被人殺死並以吊車吊在半空中。這是安哲羅普洛斯給予希臘同胞一種宿命的詮釋,在無可逃避中顯示了無奈也提出了控訴。

  灰黑色調的服裝也呼應了他沉重的共鳴,似乎只有新娘的白色禮服(悲傷草原、永遠的一天亦然)才能透發出一點鮮明的希望吧?

  安哲羅普洛斯一貫使用的曖昧誨澀的象徵手法,使得他所隱喻的情境有著令人深思的省悟,卻也造成一些觀眾無法深入地理解,這一點應該有許多彌補之處;只是前提是得對希臘的近代史以及政治迫害有著些許的理解。

  「旅行」是安哲羅普洛斯在拍片期間悟出的另一個主題,這當然與他當兵不時移防希臘各地有關。但旅行是從甲地到乙地,卻是乙地到丙地的開始,如此連續地推衍下去,就與飄泊這個宿命論相吻合;而越過邊界也正是另一種飄泊的開始。

  安氏有其沉重的憂傷,卻也不忘給予一點醒悟與希望。片尾一羣電工人員身著黃色工作服一起爬上電線桿,同心協力下架設了電話線,起碼這是在絕望的宿命中留置的無窮希望。

2006年8月29日 星期二

迴光報告(The Final Cut)

導演:歐瑪‧南姆(Omar Naim)
演員: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
   蜜拉‧索維諾(Mira Sorvino)
加拿大 / 2004年 / 105分鐘 / 保護級
人死亡之後,專業的剪接師會將往生者的一生剪接濃縮成類似電影的長度,在追悼會上播放給死者的親友觀賞…

◎ 劇情簡介     

  在未來某個年代中,人死後會由記憶剪接師把往生者一生中的回憶重新剪接,在追思會中播放,然後接受親友的懷念與緬懷。

  艾倫是在記憶剪接師這個行業中的佼佼者,幾乎將所有時間放置在工作上,常在剪接中將死者不堪的過去刪掉,所剩的都是正面的記憶。雖然有點違背自己的良心,卻常告訴自己,這樣做只是代替上帝赦免了他的罪行。

  事實上艾倫會如此地封閉自己,是因為小時候與一名玩伴路易在廢棄的房子內玩耍,路易不小心掉下凹洞,血流滿地而亡;艾倫嚇壞了,急急逃逸而去,未告訴任何人。

  艾倫最近接到班斯特的案子。班斯特是「天眼」剪接公司的重要成員,一羣反對植入記憶晶片的團體期望拿到班斯特的記憶晶片,在公開他的不堪記憶後希望能喚醒世人不要再植入晶片。

  艾倫基於職業道德當然婉拒。事實上班斯特曾經性侵害自己的女兒,其妻子極力隱瞞而不願讓這些醜聞曝光,但在此時艾倫發現自己小時候也被植入晶片,只是雙親突然暴斃來不及告訴他。

  艾倫知道自己被植入晶片是違反了記憶剪接師的信條,於是為了隱瞞,他也像那些反對植入晶片的嬉皮一樣,在頸上刺青。但此時他的女友發現,艾倫在剪接她車禍死亡的男友記憶晶片時,早已將她摸索清楚,女友荻拉遂憤怒離去。

  一次意外中,艾倫將班斯特的晶片摔壞了,一直在追蹤他的費屈在他工作室搜尋不到晶片後,遂失望離去。而艾倫在班斯特的記憶中看到了長大的路易;最後才由班斯特的女兒伊莎口中得知,路易是他的老師,只是一年前去世了。

  艾倫在同事幫助下,利用自己的晶片記憶再回到小時候的場景,才發現路易身邊的紅色液體是油漆而非血液。艾倫雖解開心中之結,卻遭費屈及另一名殺手圍殺,因為他們知道艾倫看過班斯特的記憶晶片,那麼艾倫的記憶晶片一樣可以使世人對「天眼」公司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 劇情分析

  本片是年輕的黎巴嫩導演歐瑪.南姆在好萊塢第一次大展身手的作品,由於羅賓.威廉斯的參予以及吉姆.卡維佐的錦上添花,使得本片在演出之後有了不少的回響。

  1977年三月份的讀者文摘中文版曾以書摘刊登了一篇穆迪醫生所寫的「臨床死亡」經驗報告。曾拿過哲學博士學位的穆迪在北加羅來納州東部某大學教書,一名學生曾與他討論其祖母動手術時「死過」而又復生,而這些「過程」與穆迪之前認識的醫學院精神病學教授曾告訴他「死」過的經驗完全一樣,於是在1972年他又回學校攻讀醫學學位,後來在一個醫學會上做報告,詳盡歸納了許多人死後復生的情形,而這些死過的人有個共同的經驗,那就是會遇上一團光,這團光影會與當事人溝通心意,並為當事人展現他生平回顧的全景,並問他:「你這一生中所做所為,自己覺得滿足嗎?」

  很多看過穆迪這篇書摘的人,大部份都會受其影響並改變人生的思維,所謂上帝的審判就是透過自己心識的呈現,是任何謊言都無法掩蓋的。

  本片把原本「上帝」的工作提早交給了記憶剪接師;既是人為,則必然會有虛假。艾倫的原則是他刪除了死者過去不為人知的卑劣,好比外遇、性侵子女、毆打家人等等,因為剪接完成的「善」的表現,是要給尚活在人世的親朋好友看的,透過這些影片的過程,起碼對尚存活的親友有著安撫的作用。

  從這個角度而言,不難發現人生中許多的制約雖有一種正面的作用,但其實也包含了太多的虛偽與卑劣的隱藏,隱惡揚善一直是自古留下的美德,卻也使得複雜的人性揹負了太多的重擔。

  如果制約與道德始終無法規範人性,那我們該如何去看待這種浮躁不安的心性呢?宗教或許是一條明道,但真正能從宗教發現生命真相者少之又少,有時宗教反而變成另一種偽善的工具。

  艾倫常常告誡自己之所以會隱惡揚善是因為他以上帝的名義赦免了死者。問題是艾倫不但不是上帝,反而是最需要上帝救贖的人。小時候的玩伴路易從高處跌下,艾倫將翻倒的紅色油漆誤以為是路易的血跡,於是驚惶失措地逃之夭夭。雖然搬離那個地方,但這段往事卻像攀藤一樣,緊緊地掐住他的心靈。

  艾倫雖然最後發現了真相,心情豁然而開,卻掉入了另一項人性的卑劣中。反對記憶剪接的人最後要殺艾倫,因為從他的記憶晶片一樣可以揭發班斯特的醜聞。這幾乎是個環環相扣的問題,費屈原本以五十萬元欲收買艾倫,最後竟然還是殺了艾倫,如果這是為了公義,那殺人之事又如何解釋呢?

  唯一能詮釋的永遠只有「人性」這個層面。許多人的行事考量往往都是以自己的角度來看待,背離自己則謂之為惡;只有與自己是順勢而行才是同道。由這個基調看來,人的位階其實還是相當「野蠻」與「自私」。

  艾倫是個孤僻的人,以剪接器材為伍,鮮少有人能進入他的世界。這當然與他的工作看盡人間生命百態有關;但更重要的是他始終揹負了對路易的愧疚。然而艾倫卻也「自私」的以剪接的方便,認識了車禍死亡者的女友荻拉,雖然兩人有著情慾的互動,但艾倫始終是封閉著自己的感情,原因自然是他以職業的方便獲取了荻拉的芳心,當對方知道真相後,將會如何看待自己?

  拋開這些不談,艾倫是何其孤獨,他對荻拉的感情毋庸置疑,問題出在自己心中無法打開的結,很不幸的是,當荻拉發現時,還是無法原諒艾倫的。

  全片的構想極佳。其實應該還可以更為深入去探索一些問題,只可惜在劇本的鋪陳中有些後繼無力以致顧此失彼。如艾倫的同行一男一女的戲出現不少,但著力點卻相當模糊;就算是荻拉這位人人稱艷的女星,似乎也只是陪襯罷了。全片雖由羅賓.威廉斯挑起大樑,但冷面笑匠的技法在這部戲中反而不似過去的作品那麼令人動容,這些缺點應該歸咎於導演的經驗不足吧!

  人的一生是否真的必須以記憶剪接的方式留給後人,應該是一個嚴肅的課題。所謂的成就與豐功偉績其實也是一個人必須做的事。因為剛好你在那個位子上,就應由你去完成,換成另外一個人相信也是能夠輕易達成使命的。

  我們從訃文中不難發現現代記憶剪接師的手法。每張訃文印的漂漂亮亮,裡面的文字千篇一律是對死者的歌頌,然事實果真如此嗎?也許「死者為大」的觀念一直左右著我們的道德思想,但當死者在面對那團燦爛的光影時,真否會如訃文表象所說的呢?

  每個人往生後,不管是作奸犯科或良善百姓,都會有「駕鶴西歸」、「往生極樂」的輓聯,如果我們了解了這個表象與內在之間的差異,不難發現,人其實還是喜歡活在虛偽或被欺騙之中。

  本片的原創性極佳,它的故事能夠帶給我們有更多面向的思維。觀賞此片,再重新檢視自己的生命意義,應該也是一種收穫。

2006年8月6日 星期日

未婚妻的漫長等待(A Very Long Engagement)

導演:尚.皮耶‧居內(Jean Pierre Jeunet)
演員:奧戴麗.朵杜(Audrey Tautou)
   加斯帕德.尤利爾(Gaspard Ulliel)
法國 / 2004年 / 133分鐘
禮讚:2004年法國凱撒獎最佳女配角、最佳新人獎
世界大戰結束後,不相信未婚夫戰亡的 19歲女孩四處尋覓…

◎ 劇情簡介     

  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如火如荼之際,五名來自不同區域的軍人因忍受不了戰爭殘酷的煎逼,以自殘的方式傷害自己的手,希望能獲得離開戰場而得一線生機。殊不料軍法審判中,反以逃避戰役而被處死刑。執行死刑的方式則是將五人解除武裝,將之棄置在兩軍交戰的中間地帶,沒有食物以及武裝的情況下,五人的生命頓成風中殘燭。

  五人之中的二等兵馬涅克的未婚妻瑪蒂德在戰爭結束後的1919年雖曾接到馬涅克的死訊,但瑪蒂德一直堅信未婚夫一定還活在人世,因為她相信如果馬涅克真的死亡,她一定會有感應,而她的直覺告訴她,馬涅克尚活在世上的某一角落,於是她以父母遺留給她的一點遺產當作聘請私家偵探的經費而展開一連串的追索。

  刁傑曼是一名偵探,因他有一名小兒麻痺的女兒,於是對也是小兒麻痺的瑪蒂德極度同情,在幾乎不支經費的情況下為她展開調查。

  許多證據顯示當時 「黃昏賓果」這個戰場隱藏了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如五人之中的巴士多與班傑明之間就有著一段故事。班傑明為了早日離開戰場,希望巴士多與妻子有染並期望再生下第六胎,如此他即能退役。但妻子不但未懷孕,反引發了班傑明的嫉妒…。

  五人之一的安奇因在戰場自承是義大利人,反遭法國軍人槍殺。戰後安奇的女人丁娜在不同的場合中陸續殺了這名軍人以及當時的戰地指揮官,原因是法國總統曾下達命令特赦這五人,但指揮官卻暗中將這份命令撕毀。丁娜雖然報了仇,卻也被逮上了斷頭台。在丁娜被處決之前,瑪蒂德將安奇留下的項鍊墜子交給了丁娜,裡面有張字條要丁娜不要為他報仇,可惜慢了一步,但丁娜卻了無遺憾地從容服刑。

  瑪蒂德從種種跡象以及當時戰場上的同袍陸續現身解謎,終於知道馬涅克被其中一人救出並交換陣亡士兵的名牌,而在醫院時被陣亡士兵的父母領回並安置其家中,只是瑪蒂德找到馬涅克時,其養父母已經身亡,喪失記憶的馬涅克很高興認識了瑪蒂德,兩人似乎又啟開了一場重新來過的愛情。

◎ 賞析

  什麼樣的情節與故事才能最真實地反映與呈現真正完美而動人的愛情?在龐雜的電影中,本片傳達了另一種可能。以戰爭的殘酷為背景,卻技巧地以對愛情堅毅的信念來呼應,於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面向開始有了較勁。而瑪蒂德那股無人能及的毅力使得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因為她的那份執著來自與未婚夫從認識開始就堅定不移的全然信賴。

  全片也呈現了戰爭的實況與殘酷,透過數位技術的協助,使得戰場更具殘酷而真實,從而更確實地擄獲了觀眾忐忑不安的心;也更進一步在內心檢視戰爭的表相及人必須深思的問題。

  戰爭與死亡全面解構士兵的心靈,在戰場濕濘的壕溝內,每位戰士思索的不是殺敵,而是如何離開戰場。如果「愛國」的情緒是被依附在軍法的制約下,那這個結構必然存在太多的假象,一旦面臨重大衝擊而必須重作抉擇之際,這個結構很快就會瓦解。

  戰場上的恐怖與喪失人道呼應了瑪蒂德對愛的堅定與執著。瑪蒂德在戰後才展開了她自己的另一場「戰爭」。她為尋找真愛而戰;她為追求真相而戰;她為彰顯自己的毅力而戰。於是瑪蒂德的這場戰爭終於打敗了原先的戰爭,也成就了這段動人肺腑的愛情。

  本片的故事原著作者是塞巴斯廷.賈畢索,小說完成於1991年。故事中五名被判死刑的自殘軍人各自有其故事結構,透過瑪蒂德的推理追索,不但呈現五人的故事背景,也完成了戲劇中的「剝蕉理論」,從而鋪陳了這篇史詩般大格局的故事。

  為了幫助觀眾釐清整個故事脈絡,應該詳細介紹這五人的背景,影片一開始也是如此透過介紹獨白,企圖牽動觀眾的觀賞脈絡與指引。

  第一名自殘的軍人巴士多是一名木匠,原有一女友薇若妮卡,當兵時剝下陣亡德軍的長靴,與拜把兄弟班傑明同一單位。由於班傑明不會生育,而前妻為他留下四名孩子,再娶的艾洛蒂也育有一子,於是班傑明要妻子與巴士多發生關係,以便生第六子時,他便能除役。只是妻子未懷孕,班傑明卻因嫉妒而與巴士多翻臉。當巴士多被放逐前線自生自滅前,班傑明要巴士多脫下長靴給他,因德軍若見長靴必懷恨其曾殺死德軍,巴士多必然無生機。

  第二名自殘之人是焊工法蘭斯,他以手握火燙的機槍管自殘,在被放逐時以灑尿嘲弄,遂遭槍殺。

  第三名以木頭子彈自殘的人是農夫班諾瓦,他被法軍抓丁而送至前線,在躲到地洞時巧遇被炸死的班傑明,於是冒充了身分也換穿了長靴。離去前救了瀕死的馬涅克,並為馬涅克換了殉職的德洛雪的名牌。

  第四名是義大利裔的安奇,他本在服刑,以上戰場來抵用刑期。安奇有一名紅粉知己──妓女丁娜,在他死後連殺幾人為他報仇。安奇在被放逐時因大聲高喊自己不是法國人而遭法國軍人杜維昱槍殺。

  第五名是不到二十歲的青年馬涅克,他在一次被敵人轟炸時逃過一劫,但身邊的同袍卻被炸成碎片。全身沾滿屍塊的馬涅克以手放置點燃的紙菸,引誘敵人開槍而自殘。

  瑪蒂德那份執著的愛,為了尋找未婚夫的下落,以登報的方式引得一些軍人的回應,透過這些片段的敘述,瑪蒂德慢慢組合了這些過去的殘酷。導演在片頭不時重複一句話︰「小心電話線」,這自然是有其意義的。

  在戰場上唯一能對外聯繫的就是有線電話,如果被人剪斷,那戰場上的一切就變成另一個全然不為人知的世界。全片以五名自殘的士兵作為樣板,以之延展了全劇的脈絡與精神;透過拼湊逐漸浮現了真相,也使得那份執著的愛更加透析了真摯與希望。

  要處理如此龐雜的結構是相當困難的。導演除了以快速的剪接手法之外,也夾雜了旁白敘述,這種手法當然有其輔助瞭解劇情的必然,但也呈現了女主角潛藏心中的執著與不安。瑪蒂德畢竟是人,有其固執堅定的一面,卻也同時有著抉擇之時的失落。瑪蒂德不只一次在做判斷時心中作了「自我打賭」,因為未知的事似乎誰也無法全面掌控,雖明知自我打賭是一種自我安慰劑,但為了獲取更多的信心,卻也只能樂此不疲。

  五名自殘的人其實本身的故事都能夠成就一篇完美的故事,而將之湊合在一起,自然能增加全片的寬廣度,從而落實了令人驚嘆的格局。再加上導演擅長的敘述手法,全片宛如在一首協奏曲中緩緩完成。瑪蒂德不時獨自吹奏著低音喇叭更恰如伴奏一般地渾然天成。

  三個M的字母以及信天翁的隱喻不只延展了推理的情節與意境,也連結了瑪蒂德與馬涅克的私密情懷。正如瑪蒂德對即將被送上斷頭台的丁娜說:她沒有勇氣完成丁娜殺人的舉動,但其實瑪蒂德經過千辛萬苦排除萬難終而找到失去記憶的馬涅克是更具超人的勇氣的。

  本片是2004年的作品,也是該年度少數令人難忘的佳作之一。

2006年7月30日 星期日

生命可以重來(Gripsholm)

導演:薩維耶‧柯勒(Xavier Koller)
演員:烏里.諾森(Ulrich Noethen)
   德國 / 2000年 / 100分鐘
   海奇.瑪卡琪 (Heike Makatsch)
禮讚:德國盧尼影展最佳剪輯獎
善以言情小說作政治批判的德國記者流亡美麗的瑞典鄉間古堡…

◎ 劇情簡介     

  庫特是一名記者,由於不滿國內納粹意識逐漸抬頭,遂在社論中提到「軍人是兇手」的議題,因而得罪了希特勒。但事實上庫特平時更擅長以言情小說作政治上的批判,因而受到德國民眾的喜愛。

  庫特愈來愈感覺到那股無形的壓力,正像從天鋪下的大網般壓得他喘不過氣來,於是偕同女友莉蒂亞坐火車到瑞典度假。好友瓦柏男爵將在瑞典鄉間的格里荷城堡借庫特使用,於是庫特與莉蒂亞放開胸懷暫別在德國的紛擾,原本在德國的好友—艷媚的歌舞明星比莉以及俊秀的飛行員卡爾也相繼趕來作陪。

  但從比莉帶來的德國報紙,庫特和莉蒂亞才得知德國納粹已因庫特的那篇社論而由軍方向庫特提出指控。事實上這一切早就在庫特預料中,因此這次由德國到瑞典,他早有留在瑞典的打算。

  但莉蒂亞的反應就比較激烈了。如果她愛庫特並願意長相廝守,這表示她也無法回去德國了,但離開祖國就像無根的浮萍,令人情何以堪。

  庫特的心境亦是如此,但他盡力隱忍著,而將情慾投注在夏日的古堡風光。但在一次與比爾各自開著小飛機在天空翱翔之際,庫特突然將飛機筆直撞向比爾的飛機,所幸比爾機警地避開了。飛機著陸後,比爾生氣地揍了庫特一拳,並責怪他欲自殺也不能拖人下水。兩人發生激烈的衝突,但眾人因了解庫特的心情與痛苦,故而原諒了他。

  很快地,夏日美好的假日要結束了,比爾先開飛機離去,庫特與他相擁道別,因為庫特有種異樣的感覺,知道也許這是最後一次見到比爾了。比莉與莉蒂亞是摯友,兩人並不避諱地與庫特共床,然後比莉再單獨開車離去。而庫特與莉蒂亞在一間收容所發現一名叫艾達的女孩受到不當的管教,也發現另一女孩蘇菲是在收容所內被不當管教而致死亡。於是莉蒂亞寫信給艾達的父母,雖然將艾達救出收容所,但她卻不得不與庫特分離。

  庫特苦悶地獨自留在瑞典,終生無法回到德國,三年後死在古堡的附近而結束了他的一生。

 劇情分析

  生命在某種修道過程是可以獨立自主的,但若以現象界的各種面向而言,卻無法以超然的角度視之。庫特雖以風花雪月的言情小說及煽情的戲劇舞碼當作對時事的嘲弄,並由此獲得許多人的迴響與歡迎,但也無法避免地成為當時德國許多衛道之士極力批判的對象。

  真正使得庫特必須脫離母國德國而浪跡瑞典的原因其實是「政治」。他在社論的題目「軍人是兇手」惹惱了德國納粹,也由此註定了日後的悲劇。

  為何庫特居住在豪華而舒適的古堡內反而心靈日漸枯萎?試想一棵被截斷樹根的果樹如何繼續成長?何況以寫作為己任的人在脫離母國一切的訊息後,所有的創作泉源都會因遠離母國土地而陷入空白。

  由此我們可以理解到創作者必須在他生長的土地上尋索真正的動力,換句話說他的創作必然是與自己的民族文化有關;如果創作者無法感動國人,更遑論感動全人類了。

  文學究竟能否與政治相抗衡,這是見仁見智的看法。魯迅當年棄醫就文,是認為醫學無法醫治中國人的心靈之病;就某種層面而言,這未嘗不是與政治氛圍相抗衡的例子。然而抗衡並不見得是一種對立,反而成為相輔相成的態勢;但必須建立在清平的局勢與前提才能成立。

  庫特正好處於納粹崛起的年代,軍事力量駕馭一切;強勢的民族主義瀰漫全德國,而庫特的自由思想正好與這股龐大的勢力相牴觸,不願意見風轉舵的庫特自然就成為那個時代的犧牲者。

  庫特與女友莉蒂亞到瑞典時,莉蒂亞全然不知庫特再也沒有回去的機會。而庫特雖然並不十分確定,但卻早已抱定不再回德國的決心。由此不難想像庫特是如何壓抑自己的情感。當這份悲情無從宣洩之際,誰也無法保證庫特將會用何種方式自我解脫?以飛機對撞雖是在這種壓抑下突然有的決定,但也正好顯露庫特心中的痛苦與難過。

  全片將大部分的場景放置在瑞典的格里荷城堡,並將情節表現在庫特與莉蒂亞的感情互動上。藉著瑞典的夏日風光,傳達了兩人浪漫的情懷與愛意;就戲劇情節而言是較為薄弱的,因此導演最後不得不將劇情轉移到收容所的艾達身上。

  收容所的院長自以為是的教導方法雖然表相馴服了艾達及其他小孩,但卻也使得另一院童蘇菲在不當管教下喪了命。這一段情節,其實是為了呼應庫特身處在德國納粹高壓統治下,除了以自我的良知與其抗衡之外,日後必定會像蘇菲一樣不明不白地成為一堆冤屈難以昭雪的白骨。

  庫特在本片中的一句名言倒令人動容 ── 「人常以為愛能戰勝歲月;但向來是歲月戰勝愛情。」這不僅訴說了那個夏日庫特與莉蒂亞及比莉與卡爾四人在格里荷這座古堡的歡樂時光,更見證了沉溺在肉體狂歡所延展出的苦澀與憂鬱。

  事實上導演在這方面的呈現略顯得欲言又止。卡爾在四人的關係中是局外人,但這似乎很難去說服觀眾,或許最後庫特與莉蒂亞及比莉三人的那段床戲才足以透發出一些流亡逃避的迷茫與放縱,但卻也更加突顯了刻意避開卡爾介入的尷尬。

  如果那段夏日的假期是一種永恆的暗示,那對四人而言,逝去的歡樂時光雖屬上帝的恩寵,但卻是永遠不能回頭的。生命不管在何種逆境中應該都有其可貴而值得回味的意境,端看每個人對當下的認知與觀點罷了。庫特的生命觀點自有其獨到的精準之處,但不免也會像一般人一樣落入自艾自怨的困頓;這不僅是庫特的悲哀,也是一般人很難自我跳脫的盲點。

  如果真的是願意為真理仗義而言,庫特可以選擇不必離開德國。因為真正的作家必須在社會上需要你直言之際絕不逃避,縱然明知將因此接受審判或喪失生命都不退怯。然而庫特選擇了離去,如果這也是一種選擇,則影片中似乎需要將這份選擇的主旨思維加以詮釋呈現。就算這是為了「愛情」,甚至「情慾」而有的執迷與難捨,但都應該有個說理,可惜本片在這方面的呈現,令人略顯失望。

  庫特與莉蒂亞的愛是唯一能夠說明庫特選擇去瑞典的原因。但這樣困頓地客死他鄉應該也早在自己的預計中;正因為如此,當好友一一離去時,庫特只能將孤單的悲鳴強忍心中。而在盡情享樂的這個夏日假期就成了他一生中的縮影。從某種角度而言,庫特選擇放逐自我,也是一項堅毅的生命表現;而對著孤寂與空虛,生命將會剩下什麼?

  其實理想的高貴情操永遠敵不過機會主義者,在一番熱情激盪後,庫特依然得面臨無助並孤單地走向死亡;相對於回到柏林的人,雖然很難忘記那段歡樂的時光,但也僅是一種回憶罷了!

  就電影的型態而言,本片的詩意抒情與刻意營造的藝術氛圍是相當動人而成功的;就這個層面而言,我們是應該給予一些正面評價的。

看看我、聽聽我(Look At Me)

導演:艾格妮絲‧夏薇依(Agnès Jaoui)
演員:艾妮格絲.夏薇依(Agnès Jaoui)
   尚皮爾.巴克希(Jean-Pierre Bacri)
   瑪莉露.貝里(Marilou Berry)
   薇琪妮.德莎娜特(Virginie Desarnauts)
法國 / 2004年 / 105分鐘
禮讚:2005年Bodil Awards Best Non-American Film
   2004年坎城影展最佳電影劇本獎
   2004年歐洲電影獎最佳電影劇本獎
   2004年斯德哥爾摩影展最佳電影劇本獎
   2004年英格蘭導演協會最佳導演大獎
   2004年丹麥哥本哈根影展最佳外語片
   2004年丹麥國家影評人獎最佳外語片
 父親是有名的作家,周遭的人都是為了父親而接近她,沒有人真正在意她…

◎ 劇情簡介     

  蘿麗塔有著甜美的臉龐,雖然身材略顯肥胖,卻擁有一副好嗓音。她父親愛堤安.卡沙是出版家也是出名的作家;只是父親再娶後母卡琳後,似乎更忙碌了。蘿麗塔不只一次將合唱團錄好的錄音帶給父親聽,但顯然地,父親連聽的興味都沒有。

  蘿麗塔並不灰心,她為合唱團找了一位音樂老師希薇雅來教聲樂,巧的是希薇雅的丈夫皮耶是不得志的作家,而希薇雅又相當敬佩卡沙;當她知道蘿麗塔的父親竟是卡沙時,不禁對蘿麗塔另眼看待起來,同時也下決心去幫助這個合唱團完成演唱的心願。

  蘿麗塔心儀一名男子馬狄厄,但馬狄厄早有喜歡的女友,他接近她也是因為蘿麗塔的父親是名作家之故。蘿麗塔雖心知肚明,卻無法克制對馬狄厄的愛慕。

  這一日蘿麗塔在路上遇上一名醉倒的年輕人,心地善良的她用外套蓋在他的身上,沒想到這位年輕人循外套內的地址找上了蘿麗塔,於是蘿麗塔慢慢地與這位叫賽比堤昂的年輕人交往起來。

  皮耶透過妻子認識了卡沙,在出了書後引來更多出版商的注意,於是卡沙也變得主動起來,頻頻要皮耶將書交由他來出版。卡沙邀皮耶夫婦以及蘿麗塔的朋友到鄉間別墅度假,馬狄厄和賽比堤昂也都去了,但蘿麗塔的心似乎還放在馬狄厄身上,這使得賽比堤昂相當不悅。夜晚時孤寂的蘿麗塔向賽比堤昂坦承自己的困境,使得兩人的情感有更進一步的發展。但卡沙因太過忙碌且主觀,常在眾人面前大聲斥責美麗的妻子卡琳,使得卡琳憤怒離家出走,此刻卡沙才感受到卡琳在心目中的地位,但卡琳回來後他似乎又故態復萌了。

  終於到了教堂合唱表演的時候,卡沙贊助了自助餐,卻在音樂會開始不久就走出教堂,直到結束前才回到座位上鼓掌。這使得蘿麗塔相當失望,卻也無法改變現況。蘿麗塔心情不好怪罪到賽比堤昂身上,賽比堤昂為了證明自己並非想從她父親身上得到好處,遂拒絕了卡沙的推薦而離開別墅。此時蘿麗塔才確知賽比堤昂對自己是真心的;於是趁著夜色急急騎腳踏車趕上了賽比堤昂。

 劇情分析

  全片的劇情取樣於現實生活中的平淡敘述,卻真摯地呈現了人性的互動對待。又編又導又演的艾格妮絲.夏薇依的上一部愛情喜劇片「遇見百分之百的巧合愛情(The Taste of Others)」不但獲得法國凱撒獎的最佳影片四項大獎,並包括劇本獎,這也使艾妮格絲一躍躋身為揚名國際的才女導演。

  本片的意旨有著令人深刻的深思,透過日常生活的浮光掠影,生命的自我本質就輕易地在每段情節中展露無遺。卡沙的小說家身分代表著一種「論斷與語言的權威」,是社會上成功的代表人物。世上的一切在他眼中幾乎是探囊取物,使他的性格蛻變為獨斷與傲氣。蘿麗塔在計程車上受盡司機的揶揄,但卡沙上車後的一番教訓,立刻使得司機噤若寒蟬。這些現象應該是社會位階的傾斜。而其主因乃在於透過一種成就而顯露出一番無形的力量,這種力量具有一股莫名的吸引力;無法明確地說明,卻不由自主地追索。

  身為名作家的女兒,蘿麗塔比任何人更能感受到這股力量。許多人接近她,其實都是衝著父親而來的;但身為女兒,蘿麗塔和外人一樣,根本無法獲得父親的關懷與注目。

  卡沙的傲氣延展到對週遭人物的對待,正因為他的主觀意識是以平視的角度去面對,因此長得微胖的女兒蘿麗塔幾乎無法融入他這位「作者」的心靈位階中。但畢竟是自己的女兒,卡沙在家中無形中就披上了一層國王的外衣,使他有了不必去注目女兒的絕佳理由。基於此,父女間的互動問安就變得愈來愈虛假而匆促了。

  卡沙對蘿麗塔如此;對妻子卡琳亦復如是。他總是不經意地表現出狂妄而目中無人的態度,雖然無心,卻也使得卡琳氣得離家出走。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卡沙的生命態度其實並非有錯;雖享有盛名,相對地卻也必須以相等的能量去面對周遭的環境,尤其是敏銳而前衛的出版界充斥著爾虞我詐。說穿了,卡沙將自己裝扮成一隻刺蝟,只是為了保護自己罷了!

  希薇雅這位音樂老師也無法免俗地和其他人一樣,是衝著卡沙的名氣才再度以熱情來擁抱蘿麗塔和她的合唱團。同時也因為她的推介,原本默默無聞的作家丈夫在認識卡沙之後,小說漸漸受到市場的肯定。當事情有了新的轉變,卡沙不能免俗地以出版商的名義欲與皮耶簽約。在此刻卡沙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作家,只是芸芸眾生之間的一分子。

  編導在人生追索的真意這方面的呈現是不遺餘力的。以新寫實主義的手法重現了社會原本存在的一草一木,沒有添加任何味素的菜餚呈現了原有的風味,透過細碎而真實的情結,直接呼應了人的本能行為,在連接的映像呈現後,我們不禁開始喟嘆:「人其實活得很卑微!」。

  但這也正是編導的企圖。如果一切都是人無法避脫的必然,其背後的意義是什麼?透過每一位角色在生命現象中透發的困頓與難堪,似乎是一種無法選擇的選擇,如果真是如此,我們該怎麼面對?

  人的本質雖然在生命的本源是相同的,但在薰染的過程中逐漸有了不同的面向。蘿麗塔有著父親完全陌生的歌喉,過程中需要仰仗父親的關愛,那只是親情的渴望。由於她在家中的地位逐漸被美麗的繼母所取代,因此將錄音帶送給父親無非想獲得一絲的見証與關懷。但真正能讓蘿麗塔走出自我的卻是她自己勇敢地步上舞台;那一刻沒有父親的聆聽,卻也得以用歌聲重新尋回了自我。

  賽比堤昂的認知也是蘿麗塔尋回自我重要的催化劑。賽比堤昂的窮與卡沙的富是極端對比的,但賽比堤昂的生命觀點卻使觀眾感染到在劣境中的奮發動力;雖然如此,在他受盡卡沙的揶揄而幾度離去時,卻始終是在一種猶豫的泥淖中。這也是一種獨到的情境敘述,透過賽比堤昂的無盡委屈,觀眾依然與他在現象中掙扎。當影片結束燈光亮起的瞬間,那些看似虛無不存的映象其實早已幻化為蝶飛入我們的心坎。

  如果人總是如此慌亂而無奈地活著,似乎也不能完全透析其中的真義。人其實是相互依賴又相互排斥,相互愛憐卻又相互傷害的動物。之所以如此,固然與人的矛盾人性有極大的關係,但一再地「測試」卻是重要的主因。卡沙變成小說家,他的成功不正是在人生中一再測試的結果?他與妻子也是無法脫離這個公式。因此我們必須正確地了解「測試」的背後意義,那是在當下透過選擇了解自己行為的本質。

  人不管成功或失敗,其實都無法顛覆真正的生命現象。既然是無法選擇的選擇,一切都必須從自我歸零。有時外在的形象常令人目眩失魂,卻都是過眼紛飛;生命中早注定會有起起伏伏,而跌跌撞撞的對峙其實也是另一種不堪。沙特認為人的存在是因為必須透過選擇才能彰顯人的本質,因此「選擇」變成極為重要的因素。本片多少透發了這種論調,卻多了一層人文的樂觀關懷。

希臘首部曲:悲傷草原(Trilogy: The Weeping Meadow)

導演:西奧、安哲羅普洛斯(Theo Angelopoulos)
演員:雅麗珊卓.艾汀妮(Alexandra Aidini)
   尼可斯.保山尼狄斯(Nikos Poursadinis)
希臘 / 2004年 / 180分鐘 / 保護級
禮讚:柏林影展金熊獎競賽片
   2005南歐影展開幕片
   榮獲歐洲電影獎最佳導演4項大獎提名
   勇奪歐洲電影獎影評人費比西獎
美麗希臘女子獨自撫養雙胞胎兒子,歷經政爭,依靠環境存活,卻又無法像環境一般安住…

◎ 劇情簡介     

  一九二一年俄國內戰,很多希臘裔族人在戰爭中死亡,倖免於難的人則攜家帶眷逃回希臘。一名小女孩艾蓮妮的家人都死了,她被史派若收留,終於這群人在一處有古代的柱子與河流中間的草原定居下來。

  艾蓮妮慢慢成長為少女,她與史派若的兒子情投意合,兩人發生了關係,不久艾蓮妮產下了一對雙胞胎,家人將雙胞胎送給別人撫養,但此時去牧羊的史派若回來了,在妻子死去後,堅持要將艾蓮妮佔為已有。當兩人婚禮進行一半時,艾蓮妮假藉忘了東西而離開教堂,與史派若的兒子私奔。

  艾蓮妮與情人在半路被參加婚禮的樂隊搭救,坐上他們的卡車躲到城市的劇場內,靠著優異的手風琴演奏尚能糊口飯吃。

  艾蓮妮的丈夫對音樂充滿熱情,一心想赴美國尋夢;但機會尚未實現,史派若找到劇院來,這對小情人倉惶出走。

  艾蓮妮與丈夫去探視那對雙胞胎,期望生活穩定後將孩子接回身邊。在一次音樂家聚會的舞會中,史派若找到他們;但一曲舞罷後,史派若心力交瘁倒地身亡,夫妻倆黯然神傷不已。於是兩人帶著雙胞胎回到草原故居,但見史派若的羊群全部被殺吊在樹上,村人似乎不見容他們,不時以石頭擊碎玻璃,害得一家四口活在驚恐之中。

  河水泛濫成災,全村都被淹沒,一家四口最後才被人救出。此時樂隊傳來有赴美國的計畫,於是夫妻倆在一陣掙扎之後決定讓丈夫遠赴美國,艾蓮妮則留下來獨力撫養兩個小孩。不幸的是歷經兩次的世界大戰,希臘的政局始終不安定。艾蓮妮因收留一名反對人士而被關入監獄。

  獄中軍人的服裝因政變而不時地改變,等到她出獄後才發現自己的雙胞胎兒子一名加入政府軍,另一名加入反對陣容,更不幸的是兩個都戰死在沙場上。她現在唯一的希望是等待美國的丈夫,但由一封一九四五年從南太平洋戰場上寄來的信,她知道丈夫也參加了二次大戰,之後,再也沒有消息了。

 賞析

  一九九八年以「永遠的一天(Eternity and a Day)」奪下坎城影展金棕櫚獎之後,安哲羅.普洛斯再度以「悲傷草原」向全世界的影迷展現他邁向二十一世紀的藝術企圖。

  號稱「希臘三部曲」的鉅構將近九個小時,是希臘電影史上耗資最大的製作。首部曲悲傷草原取材於希臘神話,敘述一個女人的命運與愛情悲劇。二部曲「希望之翼(The Third Wing)」目前已進入籌備階段,拍攝地點也已決定在俄羅斯、東歐及義大利。而三部曲「永恆歸來(The Eternal Return)」則選擇在北美拍攝。

  世界上最早實施民主制度的希臘在二十世紀的歲月中卻不斷經歷政治上的衝擊。一九二九年獨立後到一九七五年之間不斷遭受戰爭的蹂躪,國內政治也不時在軍人干政下傳出政變。希臘的許多導演在他們的作品中都會不約而同地匯注這份動盪的悲鳴與沉重的深思。安哲羅始終將自己的作品浸淫在灰濛、潮濕的氛圍中,正是對這種外在的不安作直接的抗議。

  他上一世紀末的另一作品「尤里西斯生命之旅(Ulysses’ Gaze)」取材於希臘古老的悲劇傳說,並且放置了許多的哲學思考。直到本片的呈現,才讓觀眾感染到其對政治的不受制約,尖銳地切入他的訴求。

  一根古代的石柱與河流之間的草原對這批從蘇俄避難歸來的希臘人而言絕對是一種恩賜,在流離之後渴望安住的心靈終於有了落腳之處,但接踵而來的卻是意想不到的另一種動盪。

  艾蓮妮的一生構成了悲傷草原這部電影,也藉著她悲慘的生命對待訴說了希臘近代史。更貼切的說法應該是艾蓮妮就是希臘這個國家,觀眾是以其「子女」的角度來檢視,在不知不覺中就慢慢透析了這個古老國度的哀愁與無奈。

  慢慢成長的艾蓮妮必須在她的愛情之後面對回報恩人,不巧的是這位恩人正是自己情人的父親。父親在妻子死後覬覦艾蓮妮的美色而欲娶她為妻,不顧親人的勸告,父親一意孤行,幾乎道盡了希臘在西元前一九七年被羅馬人征服後就一直被外族統治的悲哀。雖然如此,導演卻在艾蓮妮的身上注入了一種堅強與毅力,屬於女人與母親的特質雖然不斷地在生命過程中受到試鍊,卻也使得希臘在亡國一千多年後又再度尋回自己的尊嚴與位階。

  逃婚私奔是一種抗拒;而丈夫手風琴手的身分使在逃離中能受到樂團的幫助,也適時地藉著音樂的傳遞呈現了希臘這個古老民族的文化。

  飄盪的宿命造就了顛沛流離的滄桑,也正好傳達了這份真正緣由。為何人必須依靠環境存活,卻又無法像環境一般安住?在浮動的人心中,已經不只是欲望的問題,而是企求一線生機的謙卑。悲傷草原的鏡頭緩緩地道盡了在這塊泥淖中的生命無奈。

  所有的悲苦來自天災與政治的不安。當父親死後,艾蓮妮與丈夫帶著雙胞胎回草原故居,但村人對他們相當不諒解,在玻璃窗被石頭打破後不久,這個村莊被水淹沒了。當丈夫離開希臘到美國尋求新希望時,艾蓮妮獨自撫養著兩個雙胞胎兒子。

  更大的災難則來自國家的內亂,艾蓮妮因藏匿友人而變成政治思想犯後入獄,這段導演自己真實生命的悲痛在戲劇的最後來呈現似乎過於簡略。觀眾靠著出獄後的艾蓮妮台詞,知道了希臘近代史上兩三年就經歷一次政變的悲哀與苦痛。由於安哲羅普洛斯的父親曾是政治犯,因此他也曾陪母親在墳場中垂淚尋找父親的屍體;導演將這一段傷痛放在影片中,由鏡頭重現哀愁。

  透過希臘名電影編曲家卡蘭德若(Eleni Karaindrou)動人音樂,使得悲傷草原披上了一層哀傷悲鬱的氛圍,再加上導演那舉世聞名的「一場一鏡頭」的詮釋,使得這部影片更令人讚嘆。

  一場一鏡頭的呈現與詮釋是來自舞台表演的展演,只是將舞台放大到寬闊的場景中,而其調度走位的功力就倍受考驗。安哲羅普洛斯在雅典大學拿到法律學位後進入法國巴黎電影學院就讀,但因見解與教授不合而輟學。這充分表現出他的才華與傲氣,而這份堅持更表現在每一部作品中。

  除了技巧上的風格呈現,意境的孤寂與沉重也是其特點。正如艾蓮妮一輩子的青春在這塊土地上消磨殆盡,而雙胞胎兒子竟分屬兩個敵對的陣營;不管那一方面贏,對母親而言都情何以堪,何況兩人竟先後在這一場的爭戰中死亡。

  悲傷草原到此刻已經將這份哀愁提升到最高點,當艾蓮妮接獲參加美軍而在太平洋戰役中生死未卜的丈夫來信時,那封「最後的一封信」更將觀眾帶入了萬劫不復的悲鳴。

  安哲羅普洛斯藉著這部影片再次向我們證明他國際級大導演的功力;也讓觀眾更加理解希臘近代的哀痛。當一部電影不只是一部電影時,通常絕對是映像藝術的極致呈現,「悲傷草原」肯定可以接受這份榮譽。

2006年1月13日 星期五

威尼斯早晨(Monday Morning)

導演:歐塔‧依奧塞里安尼(Otar Iosseliani)
演員:賈奎斯‧畢度(Jacques Bidou)
法國 / 2002年 / 120分鐘
禮讚: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
   費比西獎影評人獎
離開妻、子、與家鄉,到威尼斯去尋覓新的生活觀點…

◎ 劇情簡介
     

  文森與妻子居住在法國的鄉下,育有二子。他每天規律地上班,在工廠忍受烏煙瘴氣的化學氣體,回來之後家人彼此的冷漠與單調的生活令他漸漸覺得生命相當無趣。再加上村人間的互動疏離,使他逐漸失去了一些本質的樂趣。好比說他原本對繪畫相當有興趣,但身邊怪異的氣氛使他突然興起了「逃離」的念頭。

  在一個星期一的早餐,他按習慣到工廠,但在門外抽菸後並未走入工廠內,而是去找他的父親。獨居的父親雖已老邁,但三個妹妹卻硬指他已不久人世。文森來到時,鼓勵父親起床,並趕走三個妹妹。父親將保險箱內的錢全部給了文森,於是文森決定到威尼斯瞧瞧。

  文森到了威尼斯,一名好友立刻開小船來接他。除了在水道遊覽之外,也在朋友家過夜,但兩人喝得酩酊大醉。第二天,朋友欲到工廠上工,文森決定跟他同行,順便欣賞威尼斯的風光。文森在路旁被扒走皮夾,但在酒館內遇上一群不認識的男人一邊唱歌一邊喝酒。文森禁不住對方的邀酒,喝得在廁所嘔吐不已。

  朋友又約了另外的朋友,包括一名修士,他們在河邊偷看捲起褲管清掃的修女;也一起在海邊烤肉、喝酒與歌唱。

  文森順便去探訪父親以前的好友── 一名過氣的爵爺。爵爺雖已沒落,卻依然擺闊,但倒酒時只倒一點點。文森很識相地起身告辭,果然出去後立刻聽到爵爺與妻子相互叫罵的聲音。

  文森在路上又遇扒手,這回他反而主動表明口袋內早已空空如也,扒手還與他握手告別。

  文森的兒子與女友利用一些材料拼裝組合完成了一架滑翔翼,當他飛在空中時,發現父親朝家中緩步而行。其實文森的妻子這段期間靠婆婆埋藏在地下的一些錢幣而過活,在見到文森回來後,家人見他回來也沒什麼高興或責難,日子似乎並未因為文森不在而有所改變。

  文森早晨醒來,又依照以前的生活模式,穿木拖鞋到車旁,然後脫鞋開車去上班。妻子送他離去後與隔壁送丈夫到田裏的婦人有點較勁地閒聊起來。

 劇情分析

  曾導過許多佳片並三度獲得威尼斯影最佳影片肯定的前蘇聯導演歐塔‧伊奧塞利阿尼,二○○四年再度以「威尼斯早晨」這部影片獲得柏林影展最佳導演銀熊獎。歐塔生於前蘇聯喬治亞首府,在莫斯科電影學院學電影,八○年代轉往法國拍片;雖已年近七○,但他每次拍的影片都經過相當仔細的評估與作業,才有如此輝煌的成績。

  本片採用近乎「默片」的寫實手法,卻巧妙地呈現在氛圍背後的嚴謹訴求。文森像一般的藍領階級一樣,每天必須坐一個半小時的車到化學工廠上班。片中刻意染成有色的氣體是為了突顯環境的惡劣與單調,這樣受挫與壓抑的感覺更直接呼應了居家環境的另一層不堪。

  村人相互之間的冷漠呈現了疏離與不安。其實在這些表相平靜的背後卻呈現更多的忐忑,如偷看別人信件的郵差;喜歡偷窺的神父。而文森每天刻板的日子並無法在家中獲得慰藉安舒緩,妻子的嘮叨與給他壓力,以及兒子逐漸因代溝而產生的疏遠,這都令他不得不重新思索一種改變的可能。心中最想作的繪畫變成一種美的動力,於是他決定逃離這個家,獨自到威尼斯去。

  歐塔對於整個社會的變遷提出了嚴苛的批判;當大人全心全意關注在工作的追索時,顯然忽略上一代與下一代的連結關係。文森的父母是分居的,那樣年齡的老人大部份都住到了養老院;而新生的一代卻必須在同齡的世界中獨自摸索與成長。如果家庭的成員是如此地疏離,那擴大到整個社會層面就不難想像其令人不安的隔閡了。

  文森的逃離是想重新面對一種新的氣象。威尼斯是個充滿動能的都市,一種無法言說的吸引力在文森相當沮喪的星期一早晨,將他的思緒與靈魂誘導到這個異國的水都。也許語言不通,但他卻可以無拘無束地抽菸;也可以肆無忌憚地與不相識的人高歌喝酒,雖然吐了滿地,但卻有著無比的暢快。

  文森與義大利友人在家中狂飲一夜後,隔天友人還是得起床去工廠上班,其模式與文森在法國完全一樣──在走入工廠時趕緊將未吸完的菸再吸幾口才入內。

  文森也去拜訪父親早年的老友── 一名過氣的爵爺;歐塔自己飾演的這名爵爺實在令人啼笑皆非。生命如果必順活在虛偽的表相與做作中,是一項相當悲哀的事。文森在這次的拜訪中應該體會得最深,因為刻意顯現優雅的爵爺夫婦,在文森離去後立刻以粗俗鄙陋的言詞相互咒罵。剎那間,威尼斯的貴族與法國鄉下的老家相互對照下其實沒有什麼兩樣;一切的看待就沒有分別,因此此刻文森面對的只是「人」的一種對待。

  友人帶文森爬上威尼斯一幢建築物屋頂上,從那兒文森見到了威尼斯的全景:古老而優美的建築、水道縱橫的運河、來來往往的船隻。這個城市真的很美,問題是住在很美城市的人依然得工作;或者說是因為人們面對現實而努力地工作才使得這個城市更加美麗吧!

  文森的友人將他帶回家中狂飲,友人有四個女兒,在丈夫澈夜狂飲中不免也有微詞與不悅,文森在當時必然也會想起家中日夜煩他的胖老婆吧!

  「威尼斯早晨」的情節看似平淡無奇,甚至不具任何衝突與矛盾,但卻技巧地呈現一種反諷的批判手法。好比說劇中人物幾乎是菸不離口,這與一般悲天憫人的導演不肯讓劇中人物抽菸的情況完全相反。事實上這是歐塔的強烈批判,因為他認為菸草工業是歐洲人從美洲帶回來的,甚至菸草公司因而獲得巨大的利益;而美國雖然帶頭宣導禁菸,但某些角度而言卻又努力維護菸草工業。在歐塔看來這是一種「偽善」的手法,由此我們不難獲知歐塔的真正用心。

  透過鏡頭的意象,我們著實可以感受到每位劇中人物的孤獨與寂寞。短暫的解放與歡樂似乎也無法解決這項心靈的不安。每一個鏡頭所透露的現象是「無味」也「無趣」的;如果是這樣,人應該如何去面對這種枯索的生命面向呢?

  文森回到法國鄉下老家就是提供了這個戲劇主軸的答案。工廠也許讓人覺得惡臭難聞,但這畢竟是一種工作;妻子也許厭煩;兒子也許有了代溝,但畢竟這也是一個家庭。

  文森離開家是為了求得一種改變,但當他回家後卻發現自己與周遭的人事物也都沒有改變。當太陽升起,每個人都會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盡責;如果真的某些事有了改變,那就是文森自己的心吧!

  文森在片尾回復了過去的上班生活。妻子不但替他洗了車,也在鄰居女子送走丈夫後,兩人炫耀式地談論著村人的八卦。妻子的心情變得踏實而自在,因為這個家又重新走回了原有的軌道;也許人依然在疏離中品嘗孤寂,但每透過一次的試煉,應該都會有新的感受的。

  歐塔的細膩場面調度,讓觀眾發現看似有秩序的日常生活其實是可笑而不確定的;在鏡頭所顯現的多重意義,觀眾其實可以有著更多的省思與自我的探索。

2006年1月3日 星期二

放牛班的春天(Les Choristes)

編導:克里斯多弗‧巴哈提(Christophe Barratier)   
演員:杰勒德‧尊諾(Gérard Jugnot)
   雅克‧佩蘭(Jacques Perrin)
法國 /  2004年 / 96分鐘
禮讚:2005年奧斯卡、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一個泛黃的日記本,讓聞名全球的指揮家,喚醒兒時的點點滴滴,憶起那年夏天,馬修老師踏進輔育院輔導一群無可救藥的孩子…

◎ 劇情簡介     

  名音樂家皮耶在紐約接到母親的死訊,於是專程回法國奔喪。以前的同學貝比諾來探望他,並帶了一本五十年前馬修老師到輔育院當代課老師的日記。於是過去的往事一幕幕又重現在眼前。

  一九四九年天才橫溢的音樂家馬修因迫於生計,來到一所「河塘畔底」輔育院當代課老師。由於校長哈善崇尚暴力管教,這使得馬修相當不以為然,於是他決定將這群學生組成一個合唱團。雖然每個孩子都相當調皮,但在馬修愛的教誨以及音樂薰染下,每個人似乎都變得不再那麼暴戾了。

  哈善原本並不支持馬修辦合唱團,但董事會來參觀學校後卻對合唱團讚譽有加。哈善不僅向董事會誑稱組合唱團是他的主意與功勞;甚至也期待董事會頒發勳章給他。

  此時學校接受醫生建議送來一名惡名昭彰的學生孟丹,沒想到連馬修的和善與音樂都無法感動他;甚至在一次爭論中孟丹差點搯死校長。孟丹被罰關入警備室,但被放出來後碰巧校長的二十萬法朗不翼而飛了。校長一口咬定是孟丹所為,報警讓孟丹又回到牢中。但在哈善參加董事會欲領勳章時,卻接獲學校被人縱火;更糟的是這一日馬修趁校長不在,帶著眾人到野外郊遊,沒想到回來後竟遇上了這場火災。憤怒的校長將責任全推給馬修,馬修因而遭到解聘。

  事實上在這之前常來探視莫翰奇(皮耶)的女人讓馬修十分傾心,馬修遂常假借機會接近她;這也引起莫翰奇的不悅,因而設計以墨水灑了馬修全身使之狼狽不已。雖然馬修動了心,而薇歐蕾也對他十分感激,但當薇歐蕾告訴馬修她愛上一名建築師時,馬修也只能黯然而退。

  馬修在離去時最小的貝比諾要跟隨他,馬修知道他是孤兒,遂收養了他。其實馬修在這之前也發現二十萬法朗是郭和頒偷的,他只是想要完成坐熱氣球的願望,而被誣陷的孟丹則在逃出監獄後放火燒了輔育院。

  莫翰奇看完日記後不禁百感交集,他也接著告訴貝比諾說母親接他去住時,建築師要莫翰奇住到學校,但母親不答應,於是兩人又分開了,對於這段往事兩人不免喟嘆一番。

劇情分析

  二十一世紀的法國電影慢慢在蛻變中呈現出一種「陽光情感電影」的新面貌,「放」片正是其中的代表作。

  以兒童及音樂作為訴求的電影因其清新的風格與喜悅的調性最能博得觀眾的認同。本片製作人雅克‧貝漢(Jacques Perrin)就曾說「孩童時代的面孔,連同內心深處的感情對我們是最為珍貴的;這也導致在日後的人生道路上,幼時的記憶變得永遠難以磨滅。」

  將孩童的童稚純真放置在優美的旋律中,不僅成就了影片獨特迷人的調性,在歌聲揚起的同時,也適時昇華了深層的靈魂。

  「河塘畔底」輔育院的命名是個象徵與諷刺,形容這些孩子是位階低下而無可救葯的被拋棄者。而上天似乎有意開玩笑,竟派了一名才華洋溢的音樂人來當代課老師。馬修不僅禿頭又個子矮小,天生一副被人欺凌的模樣;但當他指揮合唱團時,卻又顯現了令人嘆服的掌握與駕馭能力。巧妙地是他派最小的貝比諾擔任合唱團的指揮助理;不會唱歌的同學擔任琴譜架。這雖意在博君一笑,但卻也顯示他的活潑隨性與知情達理。

  哈善校長是與馬修對立的角色,崇尚嚴刑峻罰,最後卻導致輔育院被惡劣的孟丹燒毀。而原本反對合唱團的他在董事會極力稱讚後,竟臉不紅氣不喘地說這一切的主意都是他的構想。世界上雖然充斥著像哈善這樣令人不悅的人物;但其實更多的人都像馬修一樣不爭名利,求的只是一種和諧的生命價值觀。

  本片係法國聖馬克教堂兒童唱詩班所演唱之所以歷久不衰,自然是他們如天籟般的合音蔚為天成,而這種直達天際的音律似乎只應天上有。當歌聲響澈山間校園之時,恰似天使降臨一般,於是一切的虛假與邪惡都暫時自動撤至歌聲之外;在旋律中每個人都如沐春風般接受天籟的洗禮而從內心湧起絕對的誦嘆。

  這部電影雖沒有俊男美女,但卻有令人傷感的情感互動。馬修的長相雖屬平庸,但導演並未忽略他是「人」的本性,於是在第一次見到來探視兒子的薇歐蕾,他立即心動。馬修沒有年輕人的追求花招,卻也在必要時撒撒小謊,而這一切雖化解了莫翰奇被關緊閉的尷尬,但就某種角度而言,未嘗不是馬修試圖給予薇歐蕾深刻的印象。

  薇歐蕾似乎沒有感受到馬修對她的熱情;或者說是薇歐蕾根本不在意馬修。而馬修雖幫了她們母子許多忙,但薇歐蕾卻把恩情與愛情區野得相當清楚。

  當薇歐蕾告訴馬修說她結識了一名建築師時,馬修的心中猶如刀割一般淒痛,但他還是忍了下來。這樣的場景似乎不是第一次,當他剛來學校時就相當看重裝在皮袋內的樂譜,裡面應該隱藏著許多的傷感故事吧?導演在薇歐蕾坐車離去後又安排一位男子拿走另一張椅子,於是孤單坐在單一的椅上的馬修,似乎是注定永遠當王老五的命運。

  有著天使面孔但卻冷漠的莫翰奇日後成為世界知名的音樂家,很顯然地他是在輔育院受到馬修的影響與薰陶才有日後的成就。但當小時候的他在看到母親與馬修走在一起時,遂將過去對母親的誤解全部發洩在馬修身上。顯然莫翰奇雖然愛唱歌,但還是無法將馬修與自己的母親相提並論。成長中的孩子在似懂未懂的階段,總會不自覺地全面否定周遭的一切,在潛意識中其實也是害怕自己再度被拋棄的不安吧!

  「放」片並未將合唱團放置在「比賽高潮」的編排中,單憑一場演唱給董事會的人聽就令人震撼感動不已,可見音樂的神奇與拓染的力道之強。法國因為本片的演出,使得各地合唱團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應該是這個現代忙碌社會中的可喜契機吧。

  當校長解聘馬修並要他坐下午六點鐘的公車離去時,馬修多麼希望在臨別之前遇上有學生能當面向他告別,然而所有學生都在樓上,但紛紛從窗口丟下寫滿感激與祝福的紙飛機。這段戲搭配了合唱的主題曲,讓觀眾幾乎熱淚盈眶。一句衷心的感激足以撫慰受創的心靈,馬修再也沒有遺憾,大步地走出校門。

  孟丹的出現算是戲劇的另一項衝突,但編導似乎也有「以暴制暴」的企圖。凶狠的孟丹是一顆不定時炸彈,但當馬修發覺並無法改變孟丹時,卻為了貝比諾無錢交給孟丹因此飲泣在樓梯口,此時馬修立即義正嚴詞地警告孟丹,孟丹似乎也有了一些震驚;不管這件事的後續如何,至少馬修也向觀眾展現了和善溫文的另一面。

  如果觀賞本片而掉淚,那絕對是喜悅的淚水。這部喜劇片純粹以音樂作思考;並以之連結故事的前因與後果。當人際之間的對待都在音符的涵蓋中時,就算有多大的深仇大恨,應該在歌聲中也會被消融或蒸發的,這是音樂片最大的功能。

  當音樂響起就表示天堂之門已近在咫尺,音樂與歌聲恰像是通往天際的護照,人的性靈也由此有了新的期許與轉變。當優揚的歌聲從喉嚨中飄出震盪於耳膜之際,唱歌的人其實也詮釋了自性心靈的見道。

  一切的一切都因歌聲而喜悅地開始;當然也都會因為歌聲而喜悅地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