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米歇爾.塞侯(Michel Serrault)
法國 / 2002年 / 80分鐘
8 歲的女孩怕被送入孤兒院,黏著爺爺一起上山尋找全歐洲最稀有的蝴蝶…
◎ 劇情簡介
八歲的麗莎沒有爸爸,擔任醫院看護的媽媽常常因為工作的關係而無法回來為她開門,這使得麗莎常遊蕩在街頭。麗莎在家中嬉戲時不時拍著球,惹得樓下的老先生相當不悅。
這一日,老爺爺看見麗莎又在街頭遊蕩,雖然心中有著不願,但還是讓麗莎先到他的住處等候。麗莎在這兒發現有許多蝴蝶標本,老爺爺才知道麗莎從來就不曾到野外去玩。老爺爺要外出買東西,交代麗莎千萬不可打開另一扇門;但老爺爺離開後,好奇的麗莎還是打開那扇門,原來裡面是養育蝴蝶的所在。當門一開,蝴蝶全飛走了,老爺爺回來之後,生氣地將麗莎趕走。
這一日老爺爺又要出門了,他選擇在一種叫「伊莎貝拉」蝶蜉育的短短季節中上山捕蝶,沒想到車子行經半路時才發現麗莎竟然在車上,原來麗莎的媽媽尚未回家,於是她暫時睡在車內,意外地被載出城。
老爺爺急急送她到警局,但局內警察忙著處理他事,而老爺爺也知道麗莎有可能會被社會局送入孤兒院,於是臨時決定帶麗莎一起上山捕蝶,兩人約法三章後才踏上捕蝶之路。
路途中見到許多登山客,也看到一對年輕人為了見證愛情而一起玩滑翔翼。老爺爺趁機告訴麗莎許多蝴蝶的知識,並說起他捕捉「伊莎貝拉」的動機。原來老爺爺的兒子在病亡之前曾希望父親能為他捕捉到一隻最大的「伊莎貝拉」蝶。老爺爺在一棵結滿了蛹的樹搖落了許多蛹欲帶回住處孵化,但此時媽媽因發現麗莎失蹤而報警。許多跡象顯示麗莎是被老爺爺帶走的,老爺爺在一家商店的報紙上看見自己的相片,雖然著急卻也無可奈何。
終於在一個晚上他用燈光誘來了一隻「伊莎貝拉」蝶,但麗莎急著趕來看時卻不慎撞翻了映照燈光的白幕而讓蝶飛走了。老爺爺生氣責罵,但委屈的麗莎卻掉入洞穴中,老爺爺報了案雖救出麗莎但自己也被抓走。在明白真相後,麗莎與老爺爺成了好友,在觀賞孵化成蝶的過程中才發現其中的蛹竟有一隻「伊莎貝拉」,老爺爺此時才知道麗莎的媽媽也叫「伊莎貝拉」。
◎ 賞析
蝴蝶一直是許多藝術創作者極為喜愛的題材,因為它從醜陋的毛毛蟲蟄伏為蛹,其後破繭而出再羽化為美麗的蝴蝶,這一直是人生極佳的隱喻與寫照。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變成美麗的蝴蝶其實也必須付出代價的,因為蝴蝶璀璨美麗的生命相當短暫。
本片係一名老人為追尋一隻歐洲最美麗的蝴蝶「伊莎貝拉」而與一名單親家庭的小女孩麗莎的互動故事。「伊莎貝拉」是在1849年被西班牙一位昆蟲學家發現的稀有品種,而以西班牙女王Isabella為名。它只有三天三夜的壽命,藍綠色的雙翅璀璨無比,展開時大約巴掌大,飛翔時間從黃昏到子夜,在每年五、六月間化成蝴蝶,活動範圍在海拔5400英呎左右山區杉林旁的曠野,交配期一年只有十天,之後便消失無蹤。
導演以「伊莎貝拉」這種蝴蝶為故事的驅動力,技巧地在結尾還原到人性的矛盾與探索之中。老人因兒子病亡,臨終前始終無法為兒子抓到一隻「伊莎貝拉」而引以為憾,於是他的生命交集以及探索的角度就全部放置在「伊莎貝拉」身上了。
事實上老人一直迷失在自我的困頓中。也許兒子臨死前的遺憾造成他極大的心靈負擔,殊不知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過度的苛責反而使得自己變得不近人情。樓上的麗莎不時拍球震動著地板,惹惱了老人,但老人深具人本關懷的善心透露了另一種人性的特質;這也是為何老人在發現八歲的麗莎因母親未回來替她開門時毫不考慮地帶她回家。
好奇的麗莎打開了不該打開的門,使得許多羽化的蝴蝶全飛走了,在這兒麗莎不只放走了蝴蝶,也開啟了老人一直自我禁梏的靈魂。
麗莎好奇的心靈藏著許多問題,簡單地發問不僅為劇情帶來喜悅的情趣,更添加了戲劇情節。或許我們可以說是因為麗莎這個角色的成功而帶動了本片的成就。
「蝴蝶」可以說是一部令人喜悅的兒童電影,但透過老人的生命詮釋,似乎又將議題引導到哲理與心靈的課題;在彼此的互染中,本片就變成老少咸宜的「心靈電影」了。
單親家庭似乎也是這部電影中極力要探索的課題。全世界似乎都對這個議題有著尋求答案的迫切感,此議題的前提是婚姻的失落或感情的無法共融,因此才會有單親家庭的出現。麗莎遊蕩在外,突顯著建構社會最基本的家庭有了缺失,而這塊缺口不只是表象的夫妻分離,更令下一代遭受心靈的殘害。
導演似乎不願如此沉重地去看待這些問題,點到為止並拋出議題之後,反而以一種人性關懷與樂觀性善的方向引領觀眾走入生命的另一條道路。
麗莎從未到野外去,因此老人陰錯陽差地帶她出城,事實上也為她開啟了另一道門;就像蛹蛻變為蝴蝶一般展示著寬翼翱翔在天際中。在尋找蝴蝶的過程中,兩人各自的迷惑與困頓都因對方的一舉一動而獲得解答。尋找到「伊莎貝拉」是一種心靈的共題。
路上老人痛責獵鹿人是非法偷獵者,而麗莎也稱老人為非法偷獵者,因為他獵取了原本屬於山中原野的蝴蝶。這句話使得老人相當震驚,也由此引動他心中的喪子之痛。麗莎卻無意離開老人,或許這是一趟難得的山中之旅;或許也是她孤單的心靈一直渴求的依託影子。麗莎利用各種機會讓別人認為她是老人的孫子,雖然她撒了謊,卻是一種心靈的彌補作用,這點老人反而是處在被動之中;但也因為如此,這樣的對應才能讓一老一小的心靈平台取得平衡。
老人在山中一戶農夫家中過夜時,看到年齡與死去兒子相仿的主人,不禁想起心中的悲痛。兒子的早夭跟蝴蝶生命週期的短暫是一致的,如果想通了這番道理,面對生死就不會有困頓與憾事。生命是一種傳承,就像「伊莎貝拉」蝶一樣,在交配產卵後就死亡了。
麗莎的生命在老人眼中頓時化作一隻蝴蝶,當蝴蝶展翅飛翔時,也是該結束的時候。此時麗莎已經開始想家而偷偷打了電話給媽媽,但也因此讓外人誤以為老人綁架了麗莎。更巧的是那個晚上他們設置的燈火引來了一隻依莎貝拉蝶,卻因麗莎不小心絆倒而讓蝴蝶飛走。
「蝴蝶」透發著人類心靈中一股潛藏的至善與愛意。也許在生命的過程中會有許多不如意,但這種愛是永遠不會消失的;不僅如此,在適當的機會中,反而會激盪而出並散播在週遭的氛圍中。其實人之所以與其他動物不同,正是能更積極地去展現這份愛的因子。
「我們都找到依莎貝拉了……」,表相指的是蝴蝶與麗莎的媽媽,但其實真正的意涵就是這份至善的愛。基於此,「蝴蝶」一片從這個角度呈現出與眾不同的敘述觀點與故事;在充滿「陽光希望」的意旨中,不難感受導演放置的人類希望。透過渴望成長的麗莎心靈與老人冷然枯寂的交揉,於是我們早已遺忘的那些愛,瞬間又回來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