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所敘述的不外乎人,事,物的呈現,或者是三個主題同時併現。加拿大二十世紀被譽為十大鋼琴家的顧爾德,他們很驕傲的以紀錄片來敘述他的事跡。甚至以演員來呈現他們的國寶,然後以三十二極短篇來連結顧爾德的一生。因為拍攝時顧爾德已經去世,所以藉用這三十二的短片來呈現他的一生。重要的是他們曾以這部紀錄片來参加台灣金馬獎的觀摩影片,而且是連續三年的参與,於是台灣的影迷藉由ㄧ部偽紀錄片來了解ㄧ位藝術家是如何培育而成的。
前幾天有幸受到王亞維君的邀請,在真善美電影院觀賞由他擔任製片的紀錄片〔我父英風〕。認識亞維是在公共電視草創時期,現在已經轉任到政大,這回擔任〔我父英風〕的製片,應該也不是意外。在他統籌的作業流程中,這部紀錄片也像〔顧爾德三十二極短篇〕一樣,因楊英風先生已經辭世,這部影片要用什麼方法呈現,這便考驗著整個製作團隊。
知道楊英風先生這位雕塑家,是在日本舉辦世界博覽會時,由貝聿銘設計了中華民國館,當時他設計兩棟有白色三角形的建築,連外面的中華民國四個字也是白色的,我們的官員認為太單調了,遂擅自將中華民國四個字漆成紅色。當貝聿銘見到自己創作被修改後大發雷霆,然後才再改為白色。而貝聿銘自然是有他的見解,他認為若在館前能呈現一件雕塑品,而這件雕塑品必須具備中華民國的特色,遂邀楊英風先生來参與。
楊英風先生的鋼材系列於焉誕生。他以鳳凰系列來來表現,使得楊英風先生揚名世界,而我也是在這時刻認識了藝術家以鋼材征服全世界,他作到了以鋼材的反射,由此產生因鋼材有鏡射的反射,由此雕塑品由於鏡色道理,使得他的作品呈現多重的意義以及更深度的詮釋。從此在台北街頭許多大型的鋼材作品出現,楊英風三個字立即深植人心 。
一名偉大的藝術家貴在詮釋,而這份詮釋不僅能感動人,而從他的作品更能影響人心,從而由作品去體悟作者獨特的特質,並深深陶醉在藝術品的溫薰。我很慶幸此次能在首映會中見到這部紀錄片,從而對楊英風先生有了更深的認識。
在這部紀錄片中,相當特殊的是他的女兒寬謙法師,他的女兒告訴他要去出家情節,楊英風並沒有反對,反而以ㄧ種出世的精神與女兒對話,而這種謙虛又包容的愛讓我們更加了解藝術家的內心世界。
〔我父英風〕是ㄧ部費盡苦心的傳記文學,在他ㄧ生的遊走,始終將創作精神顯得如此執著與和協,我們欣賞他的作品就猶如看到一面鏡子,楊英風先生提供了他的雕塑作品,也提供了我們更多照鏡自省的機會,就猶如〔世界身心如幻觀〕的感動。
〔我父英風〕是近年難得的紀錄片,也重申台灣ㄧ位相當傑出的國寶級人物,他因為這部紀錄片而重新活過自己,也使得觀眾在影片結束後對人生有了更多的領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