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09年11月12日 星期四

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The Motorcycle Diaries)

導演:華特.沙勒斯(Walter Salles)
演員:蓋爾.嘉西亞.貝納(Gael Garcia Bernal)

巴西 / 2004年 / 128分鐘
禮讚:坎城影展攝影機獎、技術貢獻獎
   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坎城影展競賽強片
   榮獲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2004年金馬國際影展熱門強片
   強勢問鼎2005年奧斯卡多項大獎
    【中央車站】柏林影展金熊獎國際大導 
   華特‧沙勒斯Walter Salles感動全球最新鉅作
1951年,患有氣喘的23歲醫學院學生與死黨跳上機車從家鄉布宜諾艾利斯出發,揭開一場貫穿南美大陸,總長超過一萬三千公里的壯旅…

◎ 劇情簡介     

  醫學院畢業的阿爾貝托為了慶祝自己三十歲的生日,邀約他的死黨二十三歲尚未畢業的準醫生埃內斯托.格瓦拉一起騎摩托車繞行南美洲。一月四日從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出發。

   為了感謝埃內斯托的陪伴,阿爾貝托主動建議將旅程先往埃內斯托女友齊琴娜的住處。齊琴娜家世不錯,但其實心中另有所屬,是學法律的亞斯班特。齊琴娜在埃 內斯托陪伴的六天當中一直拒絕他的求愛,只囑咐他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迎娶她,但這使得埃內斯特因為這趟旅程而相當為難。臨別齊琴娜交給埃內斯托十五美金,希 望日後他到美國時為她買一套泳裝。

  兩人繼續往前行,由於車況不佳,好幾次 將那輛一九三九年的諾頓老爺機車衝進路邊池塘;要不就是為了閃避牛群而摔倒。有時夜晚搭帳棚遇大風,帳棚被吹落入河中,只好向牧場主人求救,主人只答應兩 人睡在簡陋的工寮中。有次為了向路邊的主人求得一點救助,阿爾貝托好話說盡,但埃內斯托卻直言不諱地告訴主人他頸上的大肉瘤是癌,於是兩人又挨餓了。阿爾 貝托用槍打中一隻鳥,鳥兒卻落入湖中,埃內斯托跳入湖中卻氣喘病發作;阿爾貝托建議用十五美元去醫院看病但被埃內斯托所拒。進入智利國度時,高山上的雪使 得機車寸步難行。由於報紙上的誇大報導,兩人的相片被登出,被訛傳為「科學家看過三千名病患」的壯舉。

   在一個小村莊兩人要機車行老闆代為修車,並坦言身無分文,老闆原本不願意,但知道報紙的報導後反而熱心代為修車,並邀二人參加晚上的舞宴。但修車老闆的 妻子欲勾搭埃內斯托,後因丈夫酒醒反而指控挨內斯托非禮,害得二人騎機車狼狽而逃,但老闆尚未裝煞車,兩人又將機車撞毀。從此兩人以徒步方式從安多法加斯 大到法耳也拉索,行程已至四九六○公里。兩人慢慢走入沙漠高山,目睹了印地安人土地被人侵佔;遇上一對找不到工作的印地安共產黨員。最終在五月十二日到達 利馬,找到麻瘋病醫療計劃的負責人烏戈.派賽醫師。二人並進入亞馬遜河邊的麻瘋村,在這兒二人以真誠與赤情幫助許多病入渡過難關,贏得眾人的愛戴。六月二 十二日到達哥倫比亞的列提西亞,最終站七月二十六日到達委內瑞拉的加拉卡斯。雖然最後阿爾貝托承認他的生日在八月不在四月,但兩人心中都清楚這段旅程絕對 會影響到兩人日後的生命觀點。

◎ 劇情分析

   劇中男主角的名字埃內斯托很多人並不熟悉,但若提到他的姓格瓦拉,相信大家很快會想起有一陣子相當流行的一張海報,一個留著鬍子頭戴五星貝雷帽的南美洲 革命英雄埃內斯托.格瓦拉(Ernesto Guevara)性格的肖像。這部電影就是根據格瓦拉的旅行日記改編而成。

  在二○○○年左右以「中央車站」震驚世界影壇的巴西導演華特.沙勒斯在受到勞勃.瑞福的鼓勵下,歷經五年的時間才拍攝完成這部再度令世界影迷讚譽有加的公路電影。

   阿爾貝托與埃內斯托原本預計以四個月的時間走完八千公里,交通工具是一輛一九三九年諾頓五○○的老爺機車。透過這一趟旅程,南美洲之間的美麗風光盡收入 鏡頭之中,重要的是出身世家的埃內斯托在接觸到受到剝削的印地安人後,思維起了極大的轉變,並從而改變了他日後的人生方向與命運。

  五百多年前哥倫布發現美洲後,大量的移民入主美洲,但五百多年後卻一再受到質疑與討論。以解放者的姿態在橫掃並佔領美洲後,在南美洲這個地區不但未替原有的住民帶來生活的改善;甚至讓這些原有的住民在受盡剝削之後淪為白人的奴隸。

   埃內斯托如果沒有歷經這趟旅程,會在完成醫學院的課程後當一名上流社會的醫生,並迎娶家境不錯的女友齊琴娜。但堅持承諾陪伴好友完成旅程的埃內斯托在路 途的一半時得知女友已經嫁給學法律的亞斯班特,已經歷鍊一半路程的埃內斯托心中被更多急欲去了解的困惑所盤據,因此失去心愛的女友的那個晚上雖有著錐心的 悲痛,但很快就陪伴著好友繼續步上未完的旅程。這一點充份說明了埃內斯特這一生的命運似乎早就與苦難的印地安人緊密連結在一起,崇高的情操其實更勝他原本 欲行醫濟世的志願;在這樣的比較下,男女感情的糾葛就不算什麼了。

  未知的 路途雖然遙遠,但並非遙不可及。埃內斯特的叔叔雖然不贊成他冒險這一遭,卻真誠地羡慕表示,若他像埃內斯托一樣的年齡一定也會做相同的事。在公路條件極差 的狀況下,這趟旅程就變成一種挑戰與試鍊,二人每每在飢寒交迫中僥倖地渡過。原本患有氣喘病的埃內斯托在受到住民請託而前往為老人看病時,雖明知老人已不 久人世,卻堅持讓老人尊嚴地走完最後的生命,毅然將自己的氣喘藥全數給了老人,以致在船上時差點因氣喘病發作而亡,幸好阿爾貝托急急為他注射了腎上腺素才 挽回一條命。

  有趣的是埃內斯托告別女友時,齊琴娜曾給他十五美金,希望有機會去美國時能為她買一套泳裝。而每次在兩人飢寒交迫甚至埃內斯托生病時,說什麼他也不肯將十五美金花掉。但卻在聽了一對共產黨的印地安夫妻敘述如何被白人欺壓時,毫不猶豫將錢送給那對夫妻。

   埃內斯托的赤誠感動了二十世紀的許多熱血青年,只因他毫不矯飾也不作態,雖然只要說幾句安慰的話,農場的主人可能就會資助他們。但埃內斯托卻不願意為了 填飽肚子而眛著良心欺瞞任何人,直率地告訴農場主人他頸部的腫塊是癌症,這自然是吃力不討好的事,儘惹得主人不悅而生氣;二人也失去一次溫飽的機會,但這 個當下,讓觀眾接觸到人性的誠實與真諦。

  影片的後半段在秘魯的亞馬遜河畔 呈現麻瘋村的景況。埃內斯托再次以真情違背了修女的規定,不願戴上手套才去接觸病人;而病人也立刻感染到這名年輕醫生的真誠。這群已經被世界所遺棄的邊緣 人,以河水作了無情的界線,原本已經悲慘的命運再度受到二度的傷害,但這一區原本像是人間煉獄的所在,卻因為埃內斯托的出現而有了改變。

  在麻瘋病區的另一河邊,工作人員開著舞會替埃內斯托慶生,但缺少了那些麻瘋區的病人,埃內斯特總覺得不夠圓滿,於是他不願夜晚亞馬遜的湍流以及隨時會出現的危險躍河中,似乎憑藉的是一股堅毅的力量或悲憫的心性,終於在眾人的激勵聲中平安到達彼岸。

   全片處處充滿著人道精神與情懷,卻隨著旅程的愈來愈艱辛,激盪了埃內斯托心靈板塊的遷移。在醫生有限的肉體痛苦的解除逐漸撞大為替窮人改變悲慘現況的一 種企圖與宏願。也許這只是一種理想,但在旅程結束後,埃內斯托卻將之化為行動與力量。透過革命行動的救贖,立即在全世界引發勢不可擋的巔覆力量,而埃內斯 托.格瓦拉的名字與相片也風靡了全世界。

  生命的價值常因所面對的環境不同 而會有極大差異的價值觀,但透過一種相同的視野卻能慢慢糾正偏差的主觀意識,畢竟這是從階級社會殘留下來的不平等,尤其當社會的利益與權力有了傾鈄之後, 勢必在某些的對應中就需要另一種有力的救贖。本片沒有真正在劇情中提到這些,但其精神卻是無所不在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