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

我的哥哥是獨生子(My Brother Is An Only Child)

導演:丹尼歐.里路查提(Daniele Luchetti)
   里卡多.史卡馬西奧(Riccardo Seamarcio)
義大利 / 2007年 / 104分鐘 / 輔導級

禮讚:2007年「歐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
   2009年艾利歐因為  演出本片而獲選為柏林影展的「閃亮之星」
   之後更乘勝追擊,登上了「義大利奧斯卡」影帝寶座兄弟鬩牆寓言
以一對兄弟分屬左右兩派不同陣營的故事,巧妙又精采地比喻了義大利60年代政治動盪的社會氛圍…

◎ 劇情簡介     

  戰後不 久的義大利,政治與經濟都是一片混亂。家中貧困的貝納斯被送入教會學校,以便日後成為神父。但貝納斯的哥哥去探望他時故意送他一張電影女星的相片,這使得 貝納斯(綽號阿西奧)開始胡思亂想。一次對著相片手淫後向神父懺悔,神父原諒他,但阿西奧卻認為人應誠實面對而執意受罰,教會感受到阿西奧的叛逆,於是將 他退學了。

  父母與姊姊薇拉對他回來都不表歡迎,而哥哥馬利哥也常與他意見相左。阿西奧去找在路邊賣桌布的馬利歐,馬利歐帶他回家,其妻貝拉對阿西奧很好並留他吃飯。受了馬利歐的影響,阿西奧加入了法西斯黨,他們緬懷墨索里尼,但這與加入共產黨的馬利哥相衝突。

  馬利哥帶回一名漂亮的女友法蘭琪,阿西奧不禁相當動心。馬利哥為了去應徵工人,要阿西奧陪她半小時,但阿西奧內心矛盾,反而與法蘭琪意見不合,以致法蘭琪等不到馬利哥回來而怒沖沖離去。

  為了比較能找到工作,阿西奧去唸地政系。馬利哥常常帶法蘭琪回來作愛,阿西奧為法蘭琪翻譯一些作業。但法蘭琪擔心地表示,她父母下個月會搬去都靈,阿西奧向她表示,若哥哥沒去探望她,他絕對會去都靈探視她。

   由於法西斯黨與共產黨發生爭執,哥哥告訴阿西奧,法西斯黨預備要燒他的車。阿西奧躲在車內果然見馬利歐帶人來燒車,阿西奧為哥哥出面抗議,馬利歐才改燒 別人的車,但這也使阿西奧對法西斯黨相當失望。馬利歐因為燒車而被警方逮捕,而當阿西奧去探視貝拉時,貝拉立刻勾搭他上床。

   在一次姊姊薇拉參與的音樂會中,法西斯黨與共產黨大打出手;這次事件使得阿西奧改加入共產黨。而在一次放炸藥燒法西斯大本營時被馬利歐遇上,馬利歐欲打 阿西奧卻心臟病死亡。哥哥在法蘭琪懷孕時槍殺了廠長並拿走一整袋的錢。有一天哥哥要阿西奧到都靈與他會合,但哥哥卻被警察擊斃,法蘭琪也入獄。阿西奧帶著 法蘭琪的兒子回家,他相信法蘭琪很快會來找他的。

◎ 賞析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使得許多國家陷入極大的改變與紛亂,最主要的原因不外乎政治與經濟。許多影片在這個議題上提出了新的見解,尤其以當時的手法而言,像「單車失竊記」就是極為成功的例子。

  但若以現代觀點再重回六○年代的義大利,將會有什麼不一樣的見地呢?本片適確地在這兩個主旨中成功地完成這部令人讚嘆的作品。

  其實兄弟相互對立的情節並非始自今日,本片取材了羅馬神話的兄弟寓言,羅姆勒斯與雷幕斯的鬩牆故事被呼應在現代的時空,更巧妙的是這種氛圍也如實地呈現了六○年代的義大利現象。

   在台灣類似的情節也常在電影中呈現,但因國情的關係,台灣的創作者在政治的面向中大都以逃避或省略的方式來帶過,但本片毫不留情地將政黨的背後真相攤 開,逐一地選擇之後,政黨的理念便更加虛無而泡沫了。阿西奧在這個政治圈游離之前,甚至也經歷了宗教的洗禮,但阿西奧發現不管宗教或政黨其實都有其兩種面 目,將這樣的思維延展到人生中,生命的虛與實便也如實地突現了。

  也許最終 踏實而令人安住的是「家」,但阿西奧在面對哥哥的女友法蘭琪時,不也是以虛假的排斥來逃避自我的迷失?好幾次兩人都有極佳的機會,但彼此都看清楚了一體兩 面的矛盾與掙扎。阿西奧在唸書時,哥哥與法蘭琪在房內作愛,在映像語言中,這場性愛阿西奧是以精神的層次參與的,雖然他極力以收音機的音量來掩蓋,但也正 好凸顯了他的不安。

  這些瑣碎的片段再連接到法蘭琪面對阿西奧的燦爛笑容,他的內心早已被法蘭琪所佔領,為了掩飾這份忐忑,當馬利歐入獄,而其妻貝拉勾引他時,阿西奧立刻轉被動為主動。唯有這樣,法蘭琪在他心中的影子才能在情慾渲洩中暫時掩蓋。

   阿西奧與哥哥馬利哥是極端的對比。馬利哥是個老師,卻加入共產黨搞革命。就算如此,他永遠是最亮眼的,不僅領導能力獲得眾人肯定;就連異性交往,也是最 受歡迎的。阿西奧則不然,雖沒做錯什麼,但教會容不下他;家庭也把他當成多餘的麻煩製造者;而男女交往也只能落得與年長的貝拉作肉體的歡愉。

  兄弟兩人如此的不對稱,這份的落差是既定的命運,也渲染了性格。從一開始似乎結局就註定了。馬利哥的光彩奪目提早削弱了他的生命;而阿西奧之前的失落只是為了日後的幸福迎接。

  阿西奧在草地上大膽地吻了法蘭琪,這是一個關鍵,法蘭琪此刻的心情也有了悸動,潛藏在內心深處的愛苗也開始滋長,但這一切都必須被放置在連自己都不敢去面對的地方。

   人類雖然號稱是感情動物,卻不見得對感情能完全了知。自我欺瞞是最簡便的方式,但長久之後反而會有令自己都訝異的舉止行為。阿西奧吻法蘭琪之前究竟在想 什麼呢?法蘭琪要他以後不可再犯,但阿西奧拒絕了,而這個答案其實也是法蘭琪想要的,只是她也無法在虛與實當中勇敢而誠實地面對罷了。

  若說法蘭琪一人的心中同時擁有馬利哥與阿西奧,這似乎也太沉重了。人的思緒是妄念不斷的,其實很少人能夠清楚地理出正確的抉擇,何況當理性的體制與道德也加入時,思緒必然要選邊站,因為唯有行走在公認的軌道上才是社會的價值觀。

   哥哥的生命是短暫而燦爛的,這使得阿西奧顯得一文不值。教會的不實際反而使他耿直的性格有了偏差,除了離開似乎也別無他途。而這開啟了阿西奧忐忑的生命 型態,或許才是真正的試煉吧?哥哥若像是絢爛的煙花;阿西奧只能算是旁觀者,但當煙花消散之際,剩下的卻只有旁觀的人群啊!

  生命縱然有千奇百怪的面向,卻不需要解釋。一棵樹總在不經意的時刻,已經成長茁壯;一切看似自然的背後卻是有意義的。

  我們也許無法得知滔滔流水將流逝何方,卻可以注視河水的動能與力量;東逝而去的流水不可能反向西邊。也許這不是定律,卻是意義。

  馬利哥與阿西奧各自在既屬的命運中游離發展,在交集中迸現了火花。有相互依持或挑戰,更有慈愛與恩怨,如此活生生地構現了這個世間的現象。而最終的一切,雖然馬利哥犧牲了生命,但絕對是兄弟倆人齊心協力共同築構完成的。

  最後一場的鏡頭以近乎意識流的手法,呈現了令人意想的無限空間,手法堪稱極端高明,也讓觀眾留下更寬闊的思維。這是希望的再現與留存,未來不見得都是康莊坦途,但人卻無悲觀的權利。

  禮讚生命不見得能獲正面回應,看淡未來反而能理出一條光明的坦途;但重要的原則是必須勇敢以對。橫攔在面前的永遠是一種問號與困頓,人卻絕無退縮理由。阿西奧承擔了一切,而這一切也將會給他帶來明確的答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