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09年11月17日 星期二

香水(Das Parfua)

演:湯姆.提克威(Tom Tykwer)
演員:艾倫.瑞克曼(Alan Rickman)
   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
   本.惠肖(Ben Whishaw)
法國 / 2006年 / 110分 / 限制級

香味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了操弄者,由此而拓染探知,人活在世上似乎被各種感官的世 界所吸引甚至沉淪不醒。基於此,將「香水」這部影片界定在「佛學電影」是極端恰當的…

◎ 劇情簡介     

  一七三八年一名女漁販生下尚.巴蒂斯特.葛奴乙,因無力扶養遂將嬰兒丟棄在魚內臟堆中,誰知嬰兒啼哭聲驚動了路人,葛奴乙的母親因此上了絞刑台。

  葛奴乙被送至孤兒院,雖有其他較大的孩子企圖悶死他,但均被賈亞爾女院長發現而逃過一劫。葛奴乙五歲時還不會講話,而在十三歲時被賣至葛利馬的鞣皮廠。葛奴乙憑著堅韌的生命力存活下來。

  有一天葛奴乙送皮革到香水店,店主包迪尼因研究不出新的配方,被對手培利西耶以一種「愛與靈」的香水搶走生意。葛奴乙以敏銳的嗅覺調製出相同的「愛與靈」,同時告訴包迪尼若收他為徒,他將為他調製出更上乘的香水。包迪尼毫不猶豫花了錢替葛奴乙贖了身。

   包迪尼的生意愈來愈好,但葛奴乙並不滿足,他誓願要調製一種傳說的香水並將之擁為己有。包迪尼告訴他古埃及確實有過這種記載,只是第十三種的香味早已失 傳。於是葛奴乙給了包迪尼一百種的配方,而包迪尼給了葛奴乙一張出師證明。葛奴乙到南方格拉斯城學習油萃法,在這之前葛奴乙曾試過銅鐵以及貓兒,卻無法獲 得他要的香氣。在一條暗街上,葛奴乙聞到一名賣黃李子的女人身上的香味,卻意外因為摀住她而使她斷了氣。

  葛奴乙在阿努那飛夫人的香料工廠工作,極受肯定,葛奴乙開始研製傳說中的香水,於是四處尋找獵物,將女人擊昏後,將油膏塗滿全身及頭髮,然後再刮下油膏,再由油膏提煉出那傳說中的香水。而其中一名叫珞兒的女人身上的氣味最特殊,但葛奴乙費盡心思始終無法接近她。

   城內相繼死了二十多名女人自然引起極大的恐慌,但因宵禁會影響花商的利益故而取消。珞兒的父親似乎感受到女兒已成為這名黑暗中的殺人狂的目標,故帶著女 兒到蒙德斯鳩侯爵的古堡,預備將她嫁給侯爵,但沒想到半路依然被尾隨而來的葛奴乙殺害了。最終從香水工廠的地下挖出許多死者衣物,葛奴乙因而被捕,但臨刑 前所有的人因聞到神秘香水反將葛奴乙當作神,甚至反而將常欺負葛奴乙的德魯奧當作兇手處以吊刑。但葛奴乙最後回到出生的地方,將僅存的香水倒在自己身上, 而讓這些魚市的人將他當作食物般地吃掉…。

◎ 賞析

  以唯識學中的六識「眼、耳、鼻、舌、身、意」為題材的電影甚多,但有關「鼻識」的故事呈現並不多見,而「香水」正好是對鼻子這個器官放大的詮釋從而與靈魂相融的一部佳作。

  葛奴乙的出生註定是與氣味無法分離的,他的母親因家貧而無力扶養他,放任他在一堆臭魚的內臟堆中。香與臭雖都是人因在六塵之中而起的分別,但在電影戲劇中卻是最極端與強烈的對比;而葛奴乙的出生帶給了母親上絞刑台的悲劇,這種對比開啟了葛奴乙此生既定的任務與命運。

  其實每個人一生中都與氣味分不開,只是因為厭惡排斥或喜悅接納而與氣味相互游離。葛奴乙卻是完全與氣味相互融入,或者應該說氣味就是他;而他也正是氣味。

   然而氣味究竟是什麼?一種東西或活體會發出氣味,一定有他的道理。若非藉著氣味吸引他人就是以此防禦或排斥侵略者。於是人類為了吸引異性遂發明了香水, 以一種征服異性的嗅覺,然後將對方誘導至預設的愉悅中。當然香水也有取悅自己的用途,因為身上多了一層芳香,於是讓自己或身邊周遭的人同時進入了身在百花 奔放的世界,心情因此愉悅起來。

  葛奴乙異於常人之處是他不僅能感受各種氣 味也同時享受這些氣味,甚至他可憑藉著各種氣味的組合感應週遭發生的變化與正在進行的事。隨著年齡的增長,葛奴乙學會了香水的製造,然而對他而言,這些庸 俗平凡的香水並無法滿足他,因為在他靈魂深處有一種超越世俗的不凡香味深深地呼喚著他。就如學音樂的人極力會在世上既有的樂器中尋求超越的天籟一般。

   三島由紀夫崇尚的「美」是無法併容於這個世上的,因此他的「金閣寺」最終必須由天火焚毀。而葛奴乙所追求的極致香味卻也是必須透過犧牲女體才能獲得,而 以女體為祭品薰蒸而出的香水似乎取代了上帝,也從而收服了凡間的心靈。當香水瓶蓋打開,所有人立刻在上帝的撫慰中猶如置身於天堂。

   上帝在葛奴乙打開瓶蓋的當下就已經易位了,因為香水的氣味取代了上帝。而在這個關鍵的時刻,人似乎也由此尋找到了生命的出口。如果那陣香味主導了人的意 識行為,那我們更應該思索,當那陣香味消失時,為何人又回復了原本的神態?香味在這個過程中扮演了操弄者,由此而拓染探知,人活在世上似乎被各種感官的世 界所吸引甚至沉淪不醒。基於此,將「香水」這部影片界定在「佛學電影」是極端恰當的。

   葛奴乙獨自在山裡自我追尋有數年之久,在電影中這段情節比原著少了許多,但事實上這段山中自我的追索卻是相當重要的。葛奴乙的出生對他自己而言是一段沒 有過去與未來的呈現,也意味著葛奴乙因無法正視生命的價值觀以致在性格的界定出現了偏差。而在山中的自我追尋,卻只肯定了自己此生的任務,那就是尋找出傳 說中的第十三種香味。

  香味取代了葛奴乙的七情六慾,香味就他而言都已足 夠,其他的都是多餘的。但葛奴乙也不見得完全不具備對「愛」的認知,只是他很容易將愛的味道融入在其他的氛圍之中。當他第一次在街上遇見賣黃李子的女孩 時,那種水果的香氣溶入在女孩肩上的體香,這種神秘而又有著極大吸引力的香氣,是葛奴乙可以感受但又說不出口的。如果葛奴乙只是單純被氣味吸引,就不會引 發後面葛奴乙的回到出生之地;在當時若果葛奴乙有了一個可資討論的對象,葛奴乙有極大的機率讓自己的感受變成是「愛與慾」的呈現。

   然而葛奴乙就是葛奴乙,因為他天生的嗅覺是一種天賦,是上帝特地差遣來做神蹟的顯現,一切看似逾越了傳統的文化與道德,但在超越的現象中,觸動與撩撥了 人類的無限遐想與因無解而在心中長存的懇求。當一種人類共同的仰望真正呈現時,反而逼使得每個人陷入無比的惶恐與不安。

   神蹟與凡人的對待因為位階與思維的不同,其認知點絕對不同。神蹟來自何處也必須回歸原點。第十三種的香氣如果不應該存在世間,那麼最終還是應該還原它原 本安置的所在,這也是葛奴乙選擇回到出生地的原因。而最後的結局則是一種贖罪與救贖,唯有透過如此激烈的方式,才能真正傳達在神秘氣味的背後所該有的心性 釋放;也唯有如此那些化作香氣的紅髮女子的靈魂才能在那次沒有分別的感官慾望中獲得平撫。

  當我們受到喜悅的香氣而獲得心靈安頓時,其實應該重新思索在這香氣出現之前,在獲得嗅覺感知前是否就已存在?或者也該自問,在離開那陣香氣之後,香氣是否依然存在?

  「香水」是一部動力十足且令人震撼的作品,詮釋這部影片的角度很多,但我寧可以佛學的角度來傳達一點新的認知與觀點,也期望透過這次的互動能誘發觀眾自我的頓悟與省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