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黑木瞳(Hitomi Kuroki)
松本潤(Jun Matsumoto)
日本 / 2004年 / 125分鐘 / 輔導級
21歲的透愛上了比他年長20歲、已婚的詩史。不能經常與詩史見面的透,每天都會在家中等待詩史的來電…
◎ 劇情簡介
二十一歲的小透認識了比他年長二十歲的詩史,雖然詩史已經結婚,但兩人很快地陷入熱戀。小透的同學耕二亦結識了一名年長他的家庭主婦喜美子。
事實上喜美子的丈夫與婆婆一直無法讓她在家中尋得安適之所;雖然除了約會,她也去學佛朗明哥舞蹈,但日子依然空虛得讓她難過。倒是詩史的丈夫是廣告界的 才子,而她自己則在鬧區經營一家精品店。小透就是在這兒認識她的,只是小透每天都得等待詩史打電話給他;這三年來一直都是如此。雖然等待很痛苦,但小透與 詩史都有相同的感受與認知,因為這段不正常的愛情必然會帶來令人難受的衝擊。
有時明明在一起吃飯,但詩史的丈夫突然來接她,瞬間的落單,讓小透沮喪不已,有時他也會不讓詩史離去,但最終只讓自己更加沮喪。
這一天開同學會,一名漂亮的女同學吉田也來了,耕二尷尬不已。原來高中時,耕二去勾搭吉田的母親,沒想到一拍即合,卻也被吉田撞見好事。吉田這個晚上纏 上了小透,雖然吉田與他回家過夜,但兩人並未有任何曖昧關係,倒是吉田要求耕二與她上床一次。但因為她是帶著報復的心態而來,耕二自然不敢答應。
小透與詩史一起到海邊別墅渡假,沒想到半夜丈夫提早回來,小透慌亂地逃入了浴室,等詩史與丈夫出去吃飯後才搭計程車回去。但這也讓小透增添了更多的埋怨;也增添了他對詩史有更進一步擁有的慾望,但詩史在這當口上出現了要分手的訊息。
喜美子激動地衝至耕二打工的地點大吵特吵,正巧吉田也在場,她氣不過,像上次拿蕃茄砸他一樣,隨手拿起一顆紅色撞球正巧命中耕二的額頭。最終喜美子選擇分手而將精力放在佛朗明哥舞上,在舞作發表會上,耕二還送上鮮花致意。
詩史的丈夫早知道妻子外遇之事,而小透的母親也與詩史有了爭執;小透與詩史的丈夫正式攤牌,導致詩史與丈夫離婚。詩史停掉了精品店,勇敢地到巴黎去找在當地學畫的小透。
◎ 賞析
婚外情的影片或小說已經不勝枚舉,這幾年有關這方面的題材有變本加厲的趨勢,甚至其焦點以一種新的看法與態度來面對愛情。婚外的不倫之戀早已逾越了傳統的社會價值觀;如果是「女大男小」的議題,我們該如何去看待呢?
猶如母子般的愛戀,尚有一部「白色宮殿」以及韓國的「綠椅子」,甚至日本早年就拍攝「魔之刻」,是親生母子的不倫之戀。「東京鐵塔」一如其他偶像劇一 樣,以東京鐵塔當作影片中的共頻,從而拓染劇中人物的愛戀頻率。如果一對情人一起在東京鐵塔下有了交集,日後每當見到東京鐵塔,必然會思念起對方,當然也 由此引燃觀眾對劇情的共鳴。
本片在某種程度上是有意提供一些新的訊息,一 種新女性的自覺再度燃起一把火。事實上女主角黑木瞳雖已經坐四望五,甚至已經結婚生女,但依然令很多日本男人為之神魂顛倒。有趣的是她在拍攝本片的同時, 也著手以攝影及散文出版了「對丈夫已不再心動」這本書刊,以女性自覺的角度大膽地作內心告白。但這並不表示黑木瞳不再愛她的先生。只是夫妻間不再像以前那 般令人心動,殘留在夫妻之間的卻是「綿綿不盡的愛」。
這種維繫完整的「家庭」概念卻將心動的目標轉移至家庭之外,將會是未來的趨勢。哈佛大學曾經為二十一世紀人類社會的改變作了預測,其中一項正是將愛留置在家庭;而將心動轉移至外面。
將這種向外追索的心態全部放置在感情與慾望的面向,其實有待商榷。雖然每個人似乎都有著躁動的因子游離在情與慾之中,但其實也有許多人將這份的動能轉移到其他興味之上;譬如哲學宗教的追索;各種技藝的尋訪,這些與這種未來的趨勢亦是相吻合的。
本片似乎是第一次給予這種女男老少配一種絕對的肯定,因為這一切的動力建構在純然的愛情,未來也許年齡會是一個問題,但人心的安頓並非靠單一制式的答案就能解釋,必須也應融入當時的社會價值觀。
其實我們現在的生活早已逾越了上兩代的認知,隨著時代的巨輪緩步前進,不知不覺間否定了過去的傳統,卻又重新建構了另一種新傳統。然而我們面對未來猶如 我們以前的祖先面對我們現今一樣惶恐。人在生命過程之中,不斷地在變動尋求一種安逸,而這動與靜的對立,是永無休止的,意即在不斷地躍動中其實是想獲得一 種安定;但當真正靜了下來之後,卻又開始尋求另一種的躍動。
「男大女小」是過去傳統的認知,但深入探索後會發現,這樣的觀念多少有著不公平的取向,這份思維模式顯然是從男人自私的角度來定義的,歷經幾千年的演變,漸漸會形成全都歸零的狀態。如果我們純粹以「人」的角度去分析,那這樣的傳統被打破也就不足為奇。
台灣社會幾年前也發生過「女大男小」的一對情侶,但沒多久就分手。雖然現在很少人再提及,但這亦是一種現象,猶如波濤巨浪的一個前浪,在不久的將來,類 似這樣的情節將會在我們周遭陸續出現。也許我們不盡然同意,但那時將會發現已無力再發言抗辯,就像現在雖然不太同意許多年輕人的作息,卻也無能為力。
中年婦女對情慾的體認是完整且全然釋放的,但問題是在那個階段的另一半卻得將心力全然投注在工作上,這樣的落差會逐漸變成無形的疏離,但似乎無人願意承 認這種乖離率的變大,反而以表相的「團聚」作為對外界的宣告,逐漸地,家就會變成一種空殼的表徵,畢竟一個完整的家是給別人的一種印象。
喜美子面對不理解她的丈夫與婆婆,另外尋求慾望的釋放以紓解躁動的個性,最終將這份慾望轉移到佛朗明哥舞蹈演出,這正是前面所提的另類出口。最後她開車追撞耕二,展露了她堅定的決定與抉擇的宣告,為這個即將到來的趨勢作了序言。
詩史則提供了另一項的訊息。首先,小透大膽地向詩史的丈夫提出要他與妻子分手的要求,這是愛的大膽呈現或者是一時的迷惑?小透與丈夫在游泳池跳水板上的 那場戲拍得極美,而最後小透被踢入泳池中,與詩史被小透之母潑灑香檳的感受如出一輒,兩人在濕淋淋的衝擊中正是慾望的符徵,也正由此必然要重新思索著彼此 的未來。
法國的女房東亦是過來人,曾經愛上一位年輕人,但結果還是分手。趕到巴黎尋找小透的詩史與女房東有一番的辯證,但女房東不僅接納了詩史,也不認為她否定了詩史與小透的未來。
是的!沒有人能替別人決定未來。導演在尾場中留下了無數的可能,正面或反面的結局都是可能的;而這一切必須由當事人自行決定。這個訊息亦是一個關鍵,因為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必須由自己全面負責,雖然聽來有些冷血無情,但這也是在「動與靜」之間衍展而開的現象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