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09年11月17日 星期二

吹動大麥的風(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導演:肯.洛區(Ken Loach)
演員:席尼.墨菲(Cillian Murphy)
   帕德萊克.德蘭尼(Padraic Delaney)
愛爾蘭 / 2006年 / 124分鐘 / 輔導級
 
禮讚:2006年坎城影展最佳影片金棕櫚獎
   歐洲電影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攝影及最佳劇本等5項大獎的提名
   「英國獨立電影獎」(BIFAs)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等大獎的提名
   英國獨立電影獎評審團特別獎
電影的賣點就看那雙眼如何在愛爾蘭革命歷史里發揮什麼化學作用? ...

◎ 劇情簡介     

  一九二○年英國佔領了愛爾蘭,實施強行壓制的政策。泰迪和弟弟戴米恩及一羣友人因打曲棍球被英軍集體逮捕,因為當局規定不得集會,就連打曲棍球也是違法的。而在這次衝突中,友人米宏不幸被英軍槍殺而亡。

   戴米恩是個醫生,他正想到倫敦求發展,但眾人包括戴米恩的女友喜奈都希望他留下,因為這個鄉下小鎮其實也缺乏醫師。戴米恩到了火車站,因火車司機遵守公 會的決議拒載英軍而發生衝突,戴米恩眼見英軍蠻橫無理命令眾人全部下車,於是他放棄了去倫敦的計畫,並加入愛爾蘭共和軍的行列。

   喜奈將米宏胸前的聖牌送給戴米恩,在泰迪的領導下劫取了軍營的武器,但英軍很快就循線在彈子房找到他們行蹤。這回泰迪及眾人被擒,泰迪甚至遭受拔指甲的 酷刑,但均未招供,幸好獄卒也是同鄉,不忍心遂開牢房放他們離去。戴米恩查出出賣他們的是年輕的克里斯,於是毫不猶豫親手槍殺了他。

  泰迪眾人綁架了被英軍控制的愛爾蘭官員,並要他寫好遺囑後槍殺了他。愛爾蘭成立地方法庭,判富商放高利貸不僅有罪,且要富商將錢還給貧農。但泰迪採不同態度,他要脅迫富商拿錢出來買武器,這引得喜奈與戴米恩眾人反對,雙方有了意見上的衝突。

   戴米恩將遺囑送回給克里斯的母親,她走了六小時才見到兒子屍體,從此不想再見到戴米恩眾人。泰迪又領導眾人半途攔截車上的傭兵,雖然將全部傭兵消滅,但 隊員勾根也不幸喪生。回程時因子彈已用完,眼睜睜地看著喜奈在英軍逼迫下依然不吐實而頭髮被剪得像野狗啃過,而房子也被放火燒了。

   這一日傳來共和軍芬巴與英軍簽了停戰協定,雖然英國人必須撤出愛爾蘭,但愛爾蘭依然聽命於倫敦的英皇,雖然有七成的共和軍反對,但泰迪認為這是減少傷亡 的最好機會。戴米恩卻一心想獨立,在教堂中甚至與神父爭執而被趕出教堂。於是戴米恩繼續領導游擊隊作戰,卻被共和軍抓到。泰迪要戴米恩供出藏槍地點未果, 在第二天親自下令槍殺了自己的弟弟……

◎ 賞析

   自從一五四一年英國國王亨利八世逼迫愛爾蘭國會尊他為王後,愛爾蘭便被英國統治。期間陸續發生許多的反英暴亂,一直到一九二一年英國終於和愛爾蘭共和軍 簽訂一項和約,承認愛爾蘭自治,從此成為大英帝國的一個自治郡。但一九二二年由維勒拉領導的一派堅持要和北愛爾蘭合併成為一個完全脫離英國的獨立國家,而 與康斯格內夫所領導支持和約的一派相左,內戰於是再度展開。

  瞭解這段緣由 再來觀賞這部電影才能有個概念,因為這篇故事發生在獨立的一九二○年,正是英國調來穿黑色及黃褐色制服的警察大隊嚴厲鎮壓的時代。這些警察手段極其殘酷, 令愛爾蘭人恨之入骨。因為局勢較亂,故許多人便用盡各種辦法離開愛爾蘭。戴米恩是一名醫生,他到了倫敦必能像一般人一樣過著高尚而穩定的生活,然而卻因英 國警察被司機拒載而將所有人趕下車,於是戴米恩選擇了另一條原本從不曾考慮的道路。

  打曲棍球也被歸納為集會並加以禁止,這是何等令人沮喪之事?以這段具象的情節來凸顯愛爾蘭人的無奈與困境,於是乎手無寸鐵的共和軍便慢慢自我訓練並期望能與英國警察相抗衡。

   在草地上握著木頭假槍爬行訓練,若非有一種高貴的情操支持,是無人願意將自身置於危難中。戴米恩加入哥哥泰迪領導的游擊隊,比任何人更堅毅的神情讓他有 了不平凡的表現。為了增加實力,他們不惜冒生命危險去打劫兵營奪取武器,但警方也循線追至彈子房來,一番槍戰併發了人性的糾葛與掙扎。

  「叛徒」也許是個卑劣的名詞,但誰會刻意去當人人唾棄的叛徒呢?戴米恩知道克里斯出賣他們,於是在抓回克里斯之後,毫不猶豫地槍殺了他。克里斯沒有求饒也沒有哭泣,我們見識到男子漢敢作敢當的氣度;也嗅到在戰亂下生命的無奈與價值觀的錯亂。

  這場戲的必要是為了呼應最後泰迪與戴米恩兄弟理念不同時的對立;當面臨抉擇時,戴米恩必也想起之前他與克里斯,雖然高操的生命價值觀不見得必須接受這種自我檢視,但面臨相同的抉擇時,主客觀的對待,立刻會得到更多的印證。

  戴米恩選擇不供出藏槍地點,於是他失去了女友喜奈,更失去了大好前程,當然也包括他的生命。臨死依然手握喜奈贈給他的聖牌算是對這段感情揮手道別。崇高的理想像一道耀眼的光芒,容不得其他的元素,戴米恩似乎失去了所有,卻懷抱了人人都難以獲得的理想。

   從某個角度而言,泰迪似乎也擁抱了他自己的理想,能夠讓國家有個喘息的機會重新建立社會秩序,雖然無法與北愛連結,但未嘗不是一個可行的方向。泰迪堅持 這份信念,但不幸的是橫擋在面前的阻礙竟是自己的親兄弟,最終泰迪秉持自己一向果斷的個性,親自帶槍決隊槍斃了戴米恩。

   戴米恩曾在英軍逮捕他們時,出面頂替泰迪,但泰迪最後上前自曝身份,這段情節充分顯露兩個兄弟的感情,戴米恩可以為兄長犧牲生命,但作夢一定不曾想到, 自己最後竟死在兄長手中。雖然這件事的背後有其複雜難解的歷史氛圍,但人生似乎與這種感情的糾葛攀纏不休,也許這是命運使然吧?!

   泰迪另一次毅然決然的性格是在他們與英警戰鬥後回到喜奈家不遠處,眼見英警以剪刀剪下喜奈的頭髮,喜奈依然不肯就範。戴米恩好幾次要衝出,但泰迪始終冷 靜地警告不准他出去送死,畢竟一顆子彈都不剩而去迎敵,絕對是意氣用事。但從這件事不難看出兩兄弟不一樣的個性,也就不難預測到最後面臨抉擇之際兩個人的 選擇與方向了。

  幾千年延展下來的歷史,使得愛爾蘭的民眾揹負了許多難解的包袱,有人選擇離開,這是最快速解除紛擾的手段,卻也必然失去更多。也許在別的地方能擁有安樂的生活,但這是否算是某種程度的背棄國人呢?

   然而面臨眼前的困境,竟是一波波無盡的生命威脅與背叛,這樣的試煉也許更能淬鍊出高人一等的意志力,卻也是無窮無盡的折磨呀!喜奈曾在面臨無力承擔之 際,哭泣吶喊著希望戴米恩帶她離開那塊她土生土長的地方,但別忘了,當年戴米恩獨自要去倫敦時,眾人表面上不曾有過什麼表示,但心裡卻有不一樣的想法,直 到戴米恩正式回到游擊隊,眾人才讚揚他明智的抉擇。

  事實上泰迪也曾希望戴米恩不要參加游擊隊,因為家裡就是戴米恩最會唸書,甚至在行刑之前,他也希望弟弟只要供出藏槍地點以及游擊隊的所在,就可以讓他離去,帶喜奈到別的地方行醫,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但戴米恩拒絕了。

  有多少人像戴米恩一樣在這樣的抉擇中會選擇從容就義?這樣問也許是不公平的,因為回答問題的人可能不像戴米恩身上揹負了龐大的歷史包袱與苦痛。當這些困頓面臨一種堅毅的決然時,必然會撞擊出美麗的火花;因為人性始終會在某種時刻堅持他所必然的堅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