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員:雷夫.范恩斯(Ralph Fiennes)
米蘭達.李察遜(Miranda Richardson)
加拿大 / 2002年 / 98分鐘 / 限制級
從電影的幾個場景可以得知Spider在院中繼續了學習寫字的能力…
◎ 劇情簡介
丹尼在精神病院住了二十年之後,回到了原來居住城鎮的療養院。院內負責人魏太太是一名相當威嚴的人,而丹尼看似痊癒,但事實還是活在過去的陰影中。
丹尼手中有一本雜記本,似乎循著過去的記載,看到了過去小時候發生的種種。在他的印象中,母親總是稱他為「小蜘蛛」,丹尼在自己房間內習慣地用繩索編成蜘蛛網,而當他看見父親帶母親外出時,丹尼的神情似乎充滿了嫉妒。
似乎記得有一天,父親比爾在酒館遇見了一名叫魏依鳳的女人,藉著去她家修水管的機會,比爾很快與魏依鳳打得火熱。丹尼似乎還記得父親有個晚上約魏依鳳到 菜園的小屋,兩人正在作愛之際,母親闖入發現,憤怒的比爾用圓鏟一擊打死了妻子,比爾與魏依鳳合力將妻子的屍體埋在菜園內。
丹尼抗拒地責罵父親與魏依鳳是凶手,卻受到父親的責罵,最終逃至菜園小屋躲藏,而父親尋他而來,丹尼似乎必須妥協才能回家居住,不得已只好在離開菜園之際默默地向埋在地下的母親道聲對不起。
療養院中的菲迪又發瘋了,他打碎了玻璃;丹尼偷偷藏了一塊碎玻璃,雖然試圖割腕自殺,但未能成功,只好再把玻璃交出。丹尼卻又偷了魏太太的備用鑰匙,魏 太太雖然懷疑是丹尼所為,卻找不到證據而作罷,丹尼趁魏太太不在時侵入了她的房間,最終只是偷走一些長起子與榔頭,似乎又欲進行另一件令人難測之事。
小時候的丹尼找到了許多繩子,他將線頭綁在廚房的瓦斯開關上,然後另一端延至自己房間內,到了夜晚魏依鳳睡著時,丹尼拉動了繩索,於是瓦斯便充塞整間房 子。比爾及時醒過來,先將丹尼帶出到門外,卻發現魏依鳳已經死於瓦斯中毒。令人意外的不是金髮的魏依鳳,而是黑髮的母親。比爾大聲責備丹尼,指控他殺了母 親。
丹尼侵入魏太太房間,但尚未動手,魏太太就醒了過來;丹尼似乎看清了自己過去的盲點,但也再度被送回精神病院。
◎ 賞析
蜘蛛在樹上結網似乎是大自然中一件相當自然的事,但如果仔細地觀察蜘蛛網的結構不難發現,蜘蛛網的形成其實透發著許多令人困惑的情境與氛圍。
橫擱在空間的網狀恰如其形狀讓人有著神祕的感觸,而這面網有如撲天蓋地而來的壓力,讓人有著喘不過氣的壓逼籠罩;更像是人生中永遠難窺堂奧的命運。加拿大的鬼才導演柯能堡以深層的心靈驚悚探索題材,鋪陳了這齣令人讚嘆的電影。
「戀母情結」也許只是導演放置的一項議題而已,在虛與實的併現中,導演重現了舞台與電影的相互融納與共融,於是過去與現在的共存與辯證開始了一連串的推 衍,要的或許不是真相而是過程。而過程中在回憶與幻構中有了一些新解,透過那本雜紀的輔助,看似合理的建構,有時反而漸漸在雲霧中緩緩崩解了。
人的內心世界究竟有什麼驚人之處呢?是社會規範讓內心世界有了安置?或是內心世界創造了外在氛圍?也許要想獲得一個完整的答案終是不可得,於是一些躁動 不安的靈魂就開始了自己依著本意重劃了屬於自己的地圖,然後在夜深人靜之際,輕輕駕駛小舟逃遁於煙霧迷濛的深闊湖面,留下的永遠是令人錯愕的惶恐不安。
「伊底帕斯情結」是戲劇電影常被引用的話題,丹尼不自覺地掉入這樣的困境中,他不但無法走出,情況似乎愈來愈嚴重。是母親對他的謔稱?使他像一隻蜘蛛般 地在自己房間中架滿了蜘蛛網。也許這個網是想保護自己;但似乎也可能想網住什麼?透過詭異的光影對照,丹尼的內心陰影像滴在宣紙上的墨汁不斷地拓染而出, 相對地,丹尼的內在能量也在點滴中慢慢流盡了。
療養院中打破的那面玻璃裂痕,在不同的視野詮釋中不也正是蜘蛛網狀的類比?丹尼的生命早在母親為他取的綽號蜘蛛的同時似乎就已經註定了。
然而既是「戀母」,為何必然「弒母」?這中間有什麼的必然性與連結性?導演在這個界面上採用了一人分飾二角的老套手法,卻展現了相當神奇的亮麗。米蘭達 一人同時分飾母親與情婦,改變造型的同時也展露了全然不一樣的性格與面向。相對地,也在這種激盪中,慢慢逼使丹尼必然最終的取捨與決定。
母親在丹尼的心目中是至高無上的聖潔,但在潛意識中父親對母親的佔有卻是對丹尼致命的一擊。然而丹尼無力反擊,事實上這種反擊也是師出無名的,於是丹尼的內心開始作了逆向的思索與決定。
父親愛上情婦提供了丹尼的內心世界有了依托,藉著那本雜紀的指引,丹尼的內心世界一分為二。在保護母親的直覺中反而鑄成了大錯,因為唯有死亡才能讓心目中永恆的地位可以常保。
不管戀母或弒母,基本上都是牽扯到「性」這個議題的。情婦取代母親佔領了家的領域,丹尼也許可以從這個關鍵中走出自我,但情婦偏偏又是與母親如此相似。丹尼在這個面向上依然掉入泥淖中動彈不得。他只能再度緊閉內心世界的門窗,但埋伏在心靈深處的那顆炸彈始終是個危機。
兩個不同世代的丹尼共同出現時,大丹尼的神情始終是懦弱而無助的,這會是一種自我的反觀與回顧嗎?在對照之後,大丹尼是否依然想回去小丹尼那個時代?或者他根本就毫無眷戀的希望?如果一切因果都無法自蜘蛛網中逃逸,那丹尼所剩的就只是一片的蒼白了。
丹尼對情婦的懷恨是可以理解的,但他的思緒早就像蜘蛛網般的糾纏難解,於是在混亂與明徹中作了決定,事實卻反而是潛意識的顯現,丹尼也許永遠不知道他所犯下的錯誤與滔天大罪,因為當身形與身影無法區分之際,總是悲劇的開始。
母蜘蛛下蛋之後的死亡,似乎早已宣告了本片的意旨與方向,但令人困惑的是,丹尼對待母親的愛戀為何必須是如此的深沉,是否這一切來自遠古的交集?在冷漠不語的背後,果真有著澎湃的熱潮?抽離出母子的名相對待後,是否就真的能尋找到原始慾望的本質?
丹尼的筆記是另類的敘述文體,意即在電影文本中擔任了重要的敘述指引,但在反結構敘述中,這本筆記本其實也擔任了另類解構的功能。丹尼的人格也跟這本筆 記本的意象相符;如果記錄是真,為何丹尼必須慎重地將之藏在地毯下?這有如丹尼的內心世界一樣,永遠分不清他真正的思緒是地毯上方的丹尼?或是地毯下筆記 本中的真相。
大衛柯能堡以近乎極簡主義的風格,論述了這篇傳奇作品,也許在某些隱晦中的角落,導演刻意有了一些留白,但透過許多片段的映像畫面所突顯的意涵,倒也技巧地呈現了情境與符徵的連結。
選擇了舞台的元素作為影片的基調,使得影片變得更為踏實起來;看似迷離而令人不確定,但這種不確定其實正是延展的最佳動力,導演擅長在這種雙邊利刃的吊詭中敘述矛盾,應該是他最成功之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