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引用導讀,但請註明出處(https://yheromovie.blogspot.com)。願一份心意能對你有所助益。】

2009年11月15日 星期日

貝蒂費雪的世界(Betty Fisher)

導演:克勞德.米勒(Claude Miller)
演員:珊蒂.凱柏琳(Sandrine Kiberlain)
   妮可.賈西亞(Nicole Garcia)
   瑪蒂.瑟妮(Mathilde Seigner)

法國 / 2001年 / 103分鐘 / 限制級
禮讚:蒙特婁影展最佳女主角
   法國凱薩獎提名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
小說家獨立扶養四歲兒子,兒子卻不幸意外過世,她母親「受朋友之託」「收容了」另一個小男孩

◎ 劇情簡介     

  小時後的貝蒂費雪與母親搭火車時,母親的精神病發作,當著她的面以刀子刺傷自己手腕,使得貝蒂從小心靈蒙上了一層陰影。

  長大的貝蒂與文壇記者兼評論家愛德華結婚並生下一子約瑟夫,但孩子尚未出生時愛德華就遺棄母子。貝蒂堅持在文壇奮鬥終於成為一名成功的暢銷作家。

  這一日貝蒂帶約瑟夫到機場接從西班牙來渡假的母親瑪葛。但很不幸這個晚上約瑟夫為了抓窗外的小鳥從樓上摔下,送醫後不久就宣告不治。

   水性楊花的卡洛有一名與約瑟夫同齡的兒子喬西,但她始終不確定孩子的父親是誰,對喬西似乎也沒有母子的關愛之情,這一夜卡洛與同居的黑人男友方斯華去跳 舞,雖然把喬西託保姆,但自行外出的喬西卻被瑪葛帶走。瑪葛的本意是希望以喬西來彌補貝蒂的喪子之痛,但貝蒂發現家裡多了一名小孩後不但大發雷霆,甚至要 瑪葛將孩子帶離開。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貝蒂卻發現喬西這孩子不知何時已佔滿了她的心坎。由於她厭惡電視故不知喬西被誤為綁架,早已鬧得沸沸揚揚。但為了瑪葛與喬西,貝蒂還是買了一台電視機,卻也由此知道喬西的身世。

   此時貝蒂反而有了另一種決定,她希望先將母親送回西班牙,然後再將喬西偷偷送回,但貝蒂每次總是在關鍵時刻又後悔,也由此更堅定了她收養喬西的決心。但 前夫愛德華的出現,使得貝蒂飽受恐嚇與威脅。愛德華一開始以為貝蒂為報復他而不讓他們父子相認,但最後發現孩子竟然是警方急欲追索的小孩。於是愛德華起了 歹念,要貝蒂付出一百萬與對方妥協,如此他可從中牟利。另一方面方斯華被刑警列為頭號嫌疑犯,卻從種種線索判斷卡洛必是與亞美尼亞人亞力斯藕斷絲連,甚至 認為喬西是亞力斯的孩子。

  貝蒂決定拒絕醫生傑若米的求愛,帶著喬西遠走他鄉;亞力斯偷賣了女富商的豪宅,身懷鉅款在機場被逮;方斯華原本買槍欲殺卡洛的新歡,卻被酒店老闆米羅因嫉妒而搶先槍殺了來談條件的愛德華與卡洛…。

◎ 賞析

  屬於法國中生代的電影導演克勞德.米勒,師承新浪潮多位電影大師高達、楚浮、布烈松等,其掌鏡與走味的調度自然有其不凡的功力。

  本片改編自露絲.連德蘭(Ruth Rendell)的小說(The Tree of Hands),故事情節建構在面臨生死之後抉擇的態度與面向,而不經意的決定卻是影響人生日後極為重要的關鍵。

  瑪葛的精神病狀是這齣戲重要的轉折點,是一件值得探討的個案。一般人恐怕不會在自己的女兒喪失愛子之後,在路邊隨便帶個孩子回來慰補她空虛的心靈。但瑪葛不按牌理出牌的舉止,使得本片有了更多發展的空間,也增添了精采而動人的情節。

  約瑟夫與喬西出生在不同的家境,當然有著不同的命運,但約瑟夫的死亡,卻因瑪葛的李代桃僵,而使得喬西逐漸取代了約瑟夫的地位;原本鄙視喬西的貝蒂卻慢慢發現自己竟然已經無法離開喬西。

   母子親情的轉移使得貝蒂重燃母性的真諦,正確地說貝蒂這些舉動其實還是針對約瑟夫,也許日久會有所改變,但起碼此刻她的心態就是陷入虛實不分的困擾中, 為了證明自己並未被兒子死亡這事件打倒,貝蒂必然要讓自己與約瑟夫過去的情懷依舊持續,而將喬西當作約瑟夫絕對是一條最簡捷的路。

  卡洛這名不甘寂寞的女人,在她周遭的人之中大部分都是東歐來的波希米亞人。本片對這個熱情而充滿藝術天份的民族有了較多的敘述;同時也間接呈現了外來民族在法國所承受的位階與社會問題。

   卡洛的同居男友是來自非洲的黑人方斯華,這更增添了法國移民的複雜性。也難怪法國在討論到這個議題之際都習慣冠以「入侵者」這個名詞,當然也連帶了這些 外來移民的社會位階的低落。卡洛依仗美色四處招搖,除了是情慾展現之外,更多的可能是藉機尋求更多的機會及生活出口。當然也由此而引燃這些情夫的殺機,使 得最後的結局有了大逆轉。

  貝蒂是成名的暢銷書作者,以文化人的傲慢自然不屑電視媒體,但為了遷就瑪葛與喬西,卻也不得不妥協而裝了有線電視。這是否意味著文化人過去的某些堅持其實是經不起社會的龐大另類勢力。而貝蒂的前夫愛德華更是顯露了文化人更多的卑鄙與無賴。

  愛德華與貝蒂生下約瑟夫之前就已拋棄她們母子,但等到貝蒂成名後,立刻回來要求復合。但復合是假,詐財是真。雖然最後愛德華因為貪念而枉死槍下,但這段情節卻是直接地曝露了文化人的虛假與卑劣。

  本片由許多的巧合所組成,增添更多的有趣情節。如從未見過約瑟夫的愛德華認為貝蒂否認喬西不是自己兒子是一種推託之詞;而最後財迷心竅打電話約卡洛出來卻被米羅槍殺。這些目不暇給的片斷不僅增添拍攝與剪接的困難度,卻也成為這部電影的特色。

   貝蒂小時候曾目睹母親瑪葛以刀子自殘,使得貝蒂心靈受到極大的創痛。這或許是促成貝蒂最後願意收養喬西一個重要的關鍵吧?因為放任喬西回到卡洛周遭惡劣 的環境中,貝蒂似乎就看到了小時候無助哀號的自己。這段情境似乎可以更加放大,只可惜在後面並沒有作更有利的連結,殊為可惜。

   本片以劇中人物作了塊狀的敘述,使得電影的呈現還原了小說的習慣;卻也從這些有條理的章節中讓觀眾有了重新建構與組合的趣味,因為本片標榜「懸疑」,而 透過這些奇妙的排次,便使得本片更具可看性。當然快節奏的調性以及片頭高速倒退的場景都增添不少引人注目的神祕性,也漸次展開了故事的主體敘述,算得上是 一部相當新穎的懸疑電影。

  兒子失蹤了,卡洛雖然也有一些心急,但慢慢地反 而心中有了一份踏實,因為她認為喬西就算被人抓走,絕對好過跟她一起生活的困境,心中不免也就暗暗慶幸起來。對一些正常家庭的觀點而言,卡洛這樣的心態是 多麼令人錯愕,親情主義在當下徹底被摧毀,代之而起的反而是貝蒂的養母之情。

   卡洛的另一名男友亞力斯被一名女富商包養,當女富商欲遠遊時,竟然只提供房子讓他住,而不留半毛錢給他。亞力斯一氣之下開始變造文件並將房子賣了。光是 這段情節應該就可以拍成另外一部電影。而曾經找亞力斯問話的刑警一直不想因刑案纏身而影響與家人出國渡假的機會,結果卻在機場遇見提著鉅款的亞力斯,雙方 在機場一番追逐,雖然亞力斯最後被逮,顯然地刑警的假期也就泡湯了。

  全片 在很多的角度來看其實處處充滿了解構,充分地表現了人的無奈與無力感。不管我們多麼努力去奮鬥,但一點的差異就會影響原先的設定。如果是這樣,我們應該如 何去看待這些無法掌控的東西呢?一齣流暢的好電影真的會大大影響人的思維。本片雖然放置了商業電影的要素,卻保留了更多藝術電影的空間,是一部值得一看的 好電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